第一篇:王家窝铺村优质肉鸡规模养殖示范小区建设项目资金申请书
王家窝铺村优质肉鸡规模养殖示范小区建设项目
资金申请书
朝阳市民委:
为了调整养殖结构,培育新型高效产业,打造镇域行业品牌,加速我村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村养殖厂按照“引进一个新品种,熟化一项新技术,形成一个优势产业。创立一个知名品牌,致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经过考察论证,对比试验和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计划在王家窝铺村建设一处高标准、新形式养殖培育基地,为大规模肉鸡养殖创造必要条件,此项目为农民增收、养殖业增效开创了一条新出路,由于我村财力困难,缺少项目建设资金,恳请上级部门给予资金扶持。
一、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16.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9.26万元,包括建筑工程费69万元,设备购置费24.3万元,安装调试费2.43万元,其他费用8.33万元(含引种费2.75万元),预备费用5.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24万元。
二、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建设期1年,使用投资109.26万元,用于建设投资;第2年投产,使用铺底流动资金7.24万元。
三、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优质肉鸡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小区年饲养父母代种鸡1千套,年为社会提供优质雏鸡11万羽,提供商品肉鸡10万只,鲜蛋8.5吨,配合饲料814吨。辐射带动农户30户,每年为社会提供优质商品肉鸡11万只。
四、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
项目建筑工程总面积1203平方米,其中主要生产设施1011 m2,包括种鸡生产区设施326 m2,孵化区设施61 m2,肉鸡养殖示范区设施624 m2;饲料加工车间及库房、兽医化验室、淋浴消毒室、急宰间、焚烧室等辅助生产设施96 m2;配电室、锅炉房、泵房等配套设施26 m2;办公用房、职工宿舍、食堂等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70 m2。打水井1眼,建水塔1座。
(2)设备购置
项目需购置各类设备110台(组、套),其中各种养殖笼具、饮水设备、清粪设备、孵化机、出雏机等主要生产设备103台(组、套);兽医化验设备、淋浴消毒设备、焚烧炉等附助生产设备4套;锅炉、热风炉、变压器等配套设备18台(套);办公设备、宿舍设备、食堂设备等管理及生活服务设备52套。
(2)引种
种鸡场项目引进青腿麻鸡父母代种鸡1千套。
五、申请资金数额
项目总投资116.5万元,目前村委会已自筹66.5万元,申请国家投资50万元。
凌源市四合当镇王家窝铺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第二篇:优质黑山羊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某县优质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编号
二、项目名称
某县优质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三、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某县位于,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144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411个村,总人口62万人,畜牧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草场资源丰富,有宜牧草场94.6万亩,零星草场20万亩,全县草场毛面积达130.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9.4%,年产农作物秸秆4亿斤,理论载畜量为100万个羊单位,具有发展草食畜牧业良好的资源条件。2009年全县山羊生产量21万只,发展空间巨大。但我县养羊业目前仍处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格局,存在着品种差、规模小、饲养管理粗放、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低的特点。急需建设山羊良种繁育基地,用优良山羊品种来改良本地山羊。
某县畜牧养殖合作社是我县成立的首家以养羊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在全县11个乡镇成立了畜牧养殖合作社分社,吸收社员102户,注册资金150万元。某县畜牧养殖合作社位于我县某地村,该社从2004年开始从事山羊养殖,2007年租赁了1000亩天然草场(租期32年),建成了通水、电、路的标准化羊舍1000m,目前存栏波尔山羊种羊40只,努比羊与马头羊杂交种羊20只,本地黑山羊1000多只。该社常年聘请3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名兽医师,1名助理兽医师)为合作社内的社员提供肉羊品种改良、优质牧草种植、疫病防控、标准化饲养等技术指导,深受社员欢迎。2008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某县畜牧养殖合作社又新租赁了山地300亩,新建标准化的优质黑山羊养殖小区,推动我县创建全省山羊养殖大县。我县已确定畜牧养殖合作社为全县山羊养殖示范基地,作为龙头向全县辐射推广。某县畜牧养殖合作社有新建优质黑山羊养殖小区的愿望,具备承担项目建设的能力。
四、项目建设目标
计划在合作社黑山羊繁殖基地内改扩建标准化羊舍200㎡,种植优质牧草500亩,引进优质黑山羊300只,使核心群母羊达到1200只,每年向合作社社员提供优良杂交一代母羊3600只的规模,建成标准化的优质黑山羊养殖基地。
五、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与建设规模
(一)项目建设内容
主要是改扩建羊舍、种植牧草和引进种羊,具体为改扩建标准化羊舍200㎡,种植优质牧草500亩,引进优质黑山羊母羊300只,主办技术培训1期200人次,购置防疫及药品。
(二)项目建设地点
某县村畜牧养殖合作社基地内
2(三)建设规模
通过改扩建羊舍200㎡,使基地内羊舍达到3200㎡,种植牧草500亩,引进种羊300只,核心群母羊达到1200只,每年提供优质杂交一代母羊3600只的规模,建成标准化的优质黑山羊标准化养殖基地。
六、项目资金筹措与使用
(一)资金来源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60万元,资金来源为畜牧养殖合作社自筹资金10万元,申请上级从农业板块基地建设资金中扶持50万元。
(二)资金概算
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栏舍建设200㎡,造价500元/㎡,需投资10万元;种草500亩,造价300元/亩,需投资15万元;引进种羊300只,1000元/只,需投资30万元;主办技术培训200人次,需投资2万元,购置防疫及药品需投资3万元。
(三)省级板块资金的主要用途
用于引进种羊300只,投资30万元,种草500亩,投资15万元,培训200人次,投资2万元,购置防疫及药品投资3万元。其余项目建设资金自筹解决。
七、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2010年1—5月完成项目初研和初步设计。
2010年6—10月份完成项目土建工程和牧草种植。
2010年11—12月份引进种羊,开始生产,建成标准化优质黑山羊养殖小区。
八、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价
通过2008年—2010年三年的项目建设,合作社年提供优质黑山羊3000只,其中优质种公羊500只,2000元/只,销售收入100万元;优质种母羊2000只,1500元/只,销售收入300万元;年销售收入可达400万元,年纯收100万元以上,效益可观,方案切实可行。
我县是个山区县,草场资源丰富,发展草食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行“过腹还田”,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效益良好。而且可以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我县山羊产业化的发展,壮大畜牧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增加市场上高档、优质羊肉供应,社会效益显著。
总之,本项目采用现代养羊、技术,结合我县实际,新建标准化优质黑山羊养殖小区,这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速我县山羊生产的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户的规模化、规范化养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政策,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具有高新科技的配套应用示范的具体内容,技术先
进实用,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建设条件已经具备,在我县切实可行。
九、项目组织管理
本项目的组织管理单位为某县畜牧兽医局,具体承建单位为某县畜牧养殖合作社,责任人为刘锦秀。
在项目建设中一是要加强领导,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县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实行统一指挥,逐级负责;二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实行专帐、专班、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发挥效益,严格按国家财务规定加强管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核拨资金,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管、检查。
十、项目法人代表联系方式
法定代表:联系电话:
十一、编制单位:
某县畜牧兽医局(盖章)法定代表(签字):
某县法定代表(签字): 社(盖章)
第三篇:锡林敖包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锡林浩特市2009年锡林敖包奶牛标准化规模
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实 施 方 案
锡林浩特市锡林敖包奶牛养殖小区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1—
目 录
第一章 项 目 概 况……………………………………………………1 第二章 建设条件和编制依据…………………………………………1 2.1建设背景…………………………………………………………2 2.2 项目区建设目标…………………………………………………4 2.3项目建设条件……………………………………………………5 2.4实施方案编制依据………………………………………………6 第三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选型 ……………………………………………7 3.1工艺技术…………………………………………………………7 3.2设备选型 ………………………………………………………13 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方案………………………………………………13 4.1建设内容…………………………………………………………13 4.2建设方案………………………………………………………13 第五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16
5.1总投资概算………………………………………………………16 5.2分单项工程投资和资金筹措……………………………………17 第六章 项目实施计划…………………………………………………17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17 7.1 项目组织…………………………………………………………17 7.2 工程招标实施办法………………………………………………19 7.3 基建财务管理办法………………………………………………19 第八章 效 益 分 析………………………………………………20
—2— 8.1社会效益…………………………………………………………20 8.2经济效益…………………………………………………………20 8.3生态效益…………………………………………………………20
—3—
第一章
项 目 概 况
1.1 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锡林浩特市2009年锡林敖包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联系人:宝铁柱 ***
2、项目建设单位:锡林敖包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3、项目责任单位:锡林浩特市农牧业局。
4、项目建设地点: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
5、项目建设年限:2010年。
6、项目建设规模:年饲养奶牛312头。
7、产品方案:饲养荷斯坦奶牛,生产鲜奶。
8、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总投资6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8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50.00万元、自筹资金18.00万元。
9、主要经济指标:年产牛奶1700吨,平均销售收入510.00万元,平均利润126.24万元。
第二章
建设条件与编制依据
2.1 建设背景 2.1.1 项目由来。
200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和要求,突出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牧区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对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畜牧业的发展必须在建设上做文章,正确引导农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切实解决
—4— 牧民增收问题、民生问题。
锡林浩特市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产业的民族聚居区。多年来,受持续干旱气候和认为不合理利用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草场急剧退化、沙化,部分地区已失去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草畜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畜牧业走到了尽头,牧民增收难度很大。因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开发绿色特色畜产品是必然选择。锡林浩特市委、政府坚决贯彻盟委、行署提出的以“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围封转移”战略,把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地区的牧民搬迁到城镇周围从事集约化奶牛养殖业,并把发展奶牛养殖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导向,发展奶牛饲养,形成奶源基地。目前,全市奶牛存栏逐年稳定增加,到2008年年末,全市有16个奶牛养殖小区,2140户奶牛饲养户,饲养奶牛2.8万头,日产牛鲜奶180吨。养殖效益明显提高,奶牛养殖业已成为锡林浩特市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促进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由于受奶牛养殖效益低的影响,奶牛养殖存在着分散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个体产量低,饲养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奶牛业亟待由传统家庭副业向现代化过渡,通过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有效整合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之以点带面引导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全市奶牛饲养水平,增加牧民收入,全面带动奶牛产业的发展,使奶牛饲养走向标准化、规模化,推进“两转双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根据自治区发改委、农牧业厅《关于下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内发改投字[2009]2615号)文件要求,编制此实施方案。
2.1.2 项目建设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畜牧业是锡林浩特市的主体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着生产能力低、畜牧业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奶牛养殖方面养殖水平低、奶牛个体生产能力低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党的十七大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三牧”工作的大政方针,也集中反映了广大农牧民意愿和心声。锡林浩特市锡林敖包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能够引导广大牧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保护草原生态,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益双赢,项目
—5— 提出是依据锡盟和锡林浩特市畜牧业产业规划,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而确定的。
项目建设能够促使畜牧业持续增效、牧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必须坚持走发展健康畜牧业的路子,按照“保护优先,加快建设,科学利用”的方针,推进“四个转变”即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转变;增长方式由单一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场开拓由局部小市场向国外大市场拓展转变。为了提高奶牛饲养水平,摆脱传统养殖方式,客观上要求推行舍饲标准化饲养,实施科学养畜,进行集约化经营,提高奶牛产量,可以有效地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牧民增加收入,致富达小康的需要。
是巩固“围封转移”战略成果的需要。长期以来,锡林浩特市牧区一直沿袭着一条粗放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这一方式弊端很多;牲畜头数虽有增加,但个体产值不高;牲畜大幅度增加,草牧场压力增大,加之,自然灾害频发,致使草牧场逐年退化、沙化、人畜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危胁,导致牧业增效、牧民增收长期滞后。因此,锡林浩特市贯彻锡盟盟委、行署提出的围封转移战略,进行了生态移民,建立起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小区,为提高养殖奶牛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和应用标准化养殖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确保生态移民稳的住,实现“双赢”目标,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项目建设是提高奶业供给水平的需要。从供给水平看,牛奶生产虽然发展很快,但总体水平并不高。对奶牛生产来讲,集约化程度低、品种质量差、单产水平低是项目区乃至我区奶牛业的普遍特征。但无污染天然草原特有的绿色食品品质优势是区外奶牛业所没有的,草地奶业通过品种的优化改良、标准化养殖,生产经营方式的演进和生产保障体系的完善,会有效提高奶业的供给水平。
2.2项目区建设目标
1、建立奶牛养殖档案,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2、实行机械化集中挤奶,粪污集中处理及综合利用,普及混合日粮饲喂技术;
3、达到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标准。
2.3 项目建设条件
2.3.1 项目区基本情况。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
—6— 勒盟中部,东径115°13′至117°06′之间,北纬43°02′至44°52′之间。北部与东乌旗交界;东与西乌旗、赤峰市毗邻;南与蓝旗、白旗相连;西与阿巴嘎旗接壤。
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988.5米,以丘陵地形为主。全市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非常明显,主要为栗钙土,非地带性土壤有沼泽土、草甸土、风沙土。草场类型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植被,生长着80多种优质牧草。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无霜期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低,降雨量少,年平均气温1.7℃,平均降雨量295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877小时,平均风速3.5米/秒。水文条件优越,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14条,总流量达15980万立方米,大小湖泊326个,山泉60处,地下水年可采量达1.5亿立方米,最大河流是纵贯中北部的锡林河。2008年存栏畜71.44万头(只),其中猪7711头。是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1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9.2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59亿元。农牧业生产总值8.65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6.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0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301元。
2.3.2 项目区现状。全市现辖2个苏木、1个镇、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6个国有农牧场,总面积18750平方公里,草原面积2227万亩,可利用草场2068万亩。现有总人口20.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8455人。
—7— 2.3.3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锡林浩特市锡林敖包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处,原达布希勒图苏木所在地。2004年、2005年通过安臵移民牧户组建,先后移入54户、116人从事奶牛饲养业。小区内现饲养奶牛312头,其中生产适龄奶牛210头,母牛犊及育成奶牛102头,日产鲜奶4吨以上。
2.3.4 项目建设单位现状。锡林敖包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总占地面积近500亩。其中养殖户按照生产区生活区分离的形式,每户建有标准化畜棚50平米,畜圈1300平米及草棚、青贮窖等设施。小区内现有小型机电井1眼(出水量不足5吨)及9眼大口井。
2.4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2.4.1编制依据
1、《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36号);
2、《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国办发[2008]122号);
3、《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农牧发[2007]14号);
4、农业部《关于推进畜禽现代化养殖方式指导意见》; 5、农业部《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5号);
6、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7、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08]106号);
8、内蒙古生鲜乳收购管理办法(人民政府令第166号);
9、锡林郭勒盟生鲜乳收购站管理办法(试行);
10、锡林郭勒盟生鲜乳收购站管理制度(试行);
11、《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06年3月);
12、《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2006年3月);
—8—
1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的通知》(内政办发[2009]66号);
14、《锡林浩特加快推进两转双赢工作的实施意见》(锡党发[2008]3号);
15、锡林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三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选型
3.1 工艺技术
3.1.1 奶牛饲养技术。3.1.1.1 犊牛。
1、初生期(出生至7天)。清除口及鼻部的黏液,略擦拭其体躯上的黏液,并将它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处理好脐带,充分消毒。吃足初乳。
2、犊牛培育。采用犊牛早期断奶(犊牛出生后1-2个月内或更早时间断奶),早期断奶犊牛的哺乳期 一般为30-45天。犊牛料与粗料要应满足断奶后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即犊牛日粮应为完全日粮。每年上半年初生的犊牛可用30天的哺乳期,下半年初生的犊牛由于受到高温和低温两种环境的不利影响,故其哺乳期可以延长到45天或者更长。
3.1.1.2 育成牛。
育成牛生长发育很快,必须按不同年龄生长特点和所需的营养物质正确进行。
1)7-11月龄育成牛的饲养。以采食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饲精料。混合精料的配合及喂量应按照粗料的品质、牛的年龄大小及对成年牛的要求而定。初情期以前育成牛的日增重应控制在0.55千克。
2)12月龄至初次配种育成牛的饲养。12月龄以后,育成牛消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年牛,同时又无妊娠负担,因此,如能吃到足够优质粗料就基本上能满足营养需要。如粗料质量差时,要适当补喂少量精料,并注意钙、磷、食盐和必要的微量元素的补充。)由受胎至第一次产犊时育成牛的饲养。育成牛一般在15-18月龄,体重达350千克时就可配种。育成牛受胎后一般情况下不必改变饲料,仅在分娩前2-3个月才需要加强营养。这是由于此时胎儿迅速增大需要营养,同时,准备泌乳也需要增加营养,尤其是对维生素A、钙、磷
—9— 的贮备。此时除供给优质粗饲料外,每天应根据膘情喂给精料2-4千克。一般初次怀孕母牛较经产母牛膘情良好,但应以看不到肋骨为理想膘情。
3.1.1.3 泌乳早期饲养。
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泌乳量逐渐上升至泌乳高峰。泌乳早期指产犊后开始到产后70天。此期产奶量可占整个泌乳期的50%左右。奶牛产犊后的饲养原则取决于奶牛的生理特点。采取合理的饲养措施:①供给清洁而充足的饮水。②饲料的喂量,一般根据奶牛的健康状况、食欲而定。③采取“引导”饲养法。随着产乳量的增加而增加喂量。但增料不宜过快,防止消化不良,每天或隔天增喂1.0-2.5千克为宜。
3.1.1.4 泌乳中后期饲养。奶牛产犊后2.5个月至泌乳5个月为泌乳中期。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如雌激素的分泌、性周期恢复、出现发情、配种受孕,所以对营养的需要包括维持、泌乳、修补体组织、胎儿生长和妊娠沉积养分等。这段时间饲养应根据奶牛体重和泌乳量按饲养标准喂给,每周或每两周按产奶量的下降情况调整精料喂量一次。同时应注意奶牛的膘情,凡早期失重多者或瘦弱者,应使日粮营养浓度略高于维持和产奶的需要,使奶牛体况及早得到恢复,这对奶牛健康和高产稳产都有好处。但不能把奶牛养得过肥,否则影响奶牛的生产力。
3.1.1.5 干奶牛的饲养。干乳期限的长短根据母牛的胎次、膘情、产奶量和泌乳期的长短决定,一般为60天,范围是45-75天。干乳前期。干乳后5-7天,乳房还没有变软,每日给予的饲料,可仍和干乳过程的饲料一样,1周后,乳房变软且已干瘪时,就要逐渐增喂精料和多汁饲料。再过5-7天要达到干乳母牛的饲养标准。3.1.2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
3.1.2.1 全混合日粮(TMR)标准。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育肥牛需要。TMR饲养技术能够保证奶牛每采食一头日粮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浓度一致的全价日粮。
3.1.2.2 全混合日粮(TMR)要求。满足奶牛一定阶段预计日营养需要,饲喂量可高出饲养标准的1%~2%,但不应过剩。
日粮组成品种要多样化,不要过于单调,要多种饲料搭配,便于营养平衡。
3.1.2.3 全混合日粮(TMR)配方计算。按照奶牛的不同阶段需要,根据已有的青干草、青贮饲料等粗饲料,先确定一个大体的粗料喂量,计算出粗料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如能量、蛋白质、钙、磷等。在与饲
—10— 养标准的相应指标比较,根据营养含量差值,形成精料补充料营养标准。然后选定组成精料的品种,进而计算出配方。
3.1.2.4 育肥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关健措施。
1、干物质采食量预测。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出理论值,结合奶牛体况、年龄、气候等推算出育肥牛的实际采食量。
2、全混合日粮水分应控制在40%~50%。3.1.3 奶牛的管理技术。7.1.3.1 档案管理。
1、引种记录:牛只来源、标识、系谱,引种日期。
2、饲养记录:饲料种类、购进日期、供货厂家、饲料配臵、饲料加工等。
3、繁殖记录:包括发情、配种、妊娠、流产、产犊和产后监护记录。
4、兽医记录:包括疾病疹疗、预防注射、用药、消毒、病死牛处理等
5、淘汰记录:出售牛只应将抄写复本随牛带走,保存好原始记录。3.1.3.2 日常管理。
1、刷试。每天必须刷拭奶牛,刷拭能清除牛体的污垢、尘土与粪便,保持牛体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有益于牛的健康,同时还可以防止寄生虫病。刷拭应由颈部开始往后刷。先用毛刷和铁刷刷掉牛体粪便,然后用水清洗牛体。
2、修蹄。由于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奶牛蹄会出现增生或病理症状,如变形蹄、腐蹄病、蹄叶炎等。如不及时修整,会造成奶牛行动上的困难和产奶量下降。应注意的是,产后奶牛在喂合理日粮的基础上,再适当的添加含钙、磷、锌的无机盐混合料,这样可以防止蹄趾疾病的发生,并增加机体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修蹄应每年春秋各进行1次。
3、编号。为了饲养管理和生产的方便及避免混乱,必须给每头牛编号。牛的标记方法使用耳标法。用耳号钳子在牛的耳朵上钳上金属或塑料的耳标,上有不同的号码。
4、按摩乳房。对育成牛一般从妊娠5-6个月必须开始按摩乳房,—11— 每天1-2次,每次3-5分钟,至产前半个月停止按摩。
3.1.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7.1.4.1 产奶量测定 对牛个体产奶量的测定要以牛场(牛群)为单位,按月进 行。每个月测定1次,两次测定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26天,不能长于35天。每次由专职监测人员,牛场正在产奶的全部奶牛进行24小时的产奶量测定。产犊翌日作为泌乳期的开始。例如,25日产犊,26日为泌乳期开始日期。产犊后泌乳期开始的前5天不测定奶量,第六天开始可以测定,并可采集奶样。
3.1.4.2 成分测定监测人员在测定产奶量的同时,采取牛奶样品,然后集中送到牛奶分析实验室,由专人进行分析。通常应测定牛奶中的脂肪、蛋白、乳糖和体细胞数。体细胞的数量多少,可以查出该牛是否有隐性乳房炎。
3.1.4.3 泌乳期产奶量与平均乳脂率计算
1、测定日泌乳量和乳成分量:测定日奶量为当日各次挤奶量的总和,奶成分含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为对各次奶样的混合奶样的分析结果,乳脂量和乳蛋白量分别为奶量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乘积。
2、异常测定日记录及缺失记录的估计:当母牛发病、受伤或发情时,其泌乳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测定日值过低就应将此记录视为异常记录。判定异常记录的标准是此次测定的日产奶量与上一个测定日的产奶量相比,下降的百分比 大于(27.4十0.4×测定间隔)×%。
3、各测定间隔期奶量和乳成分量的计算:对于多数测定间隔来说,奶量(乳 成分量)就是两个测定日奶量(乳成分量)的平均值与测定间隔(天)的乘积。
3.2 设备选型
7.2.1 挤奶设备。设备选型。系统真空度:50.Kpa ;真空泵排量:1000L/min…3000L/min ;电(气)脉动频率:60次/分±3 ;脉动比率:50/50,60/40,65/35,70/30,(可调);集乳器:容积240毫升 ;产奶计量:电子计量、脱落、瓶式、分流式计量 ;配套动力:5.1∽9.1KW ;挤奶杯组:8-24组 ;集乳瓶容积:50L ;奶泵排量:6T/h ;清洗系统:自动。
—12
—
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方案
4.1 建设内容
新建建设挤奶厅400㎡、建防疫室40㎡,修沙石路1.1km,打机电井1眼;购臵挤奶设备1套。
4.2 建设方案 4.1.1 挤奶厅建设
1、选址。挤奶厅建在养殖场小区的中部侧面,距离牛舍100米~200米,有专用的通道,不与污道交叉。既便于集中挤奶,又减少污染,奶牛在去挤奶厅的路上可以适当运动,避免运奶车直接进入生产区。
2、组成。挤奶厅包括挤奶大厅、待挤区、设备室、储奶间、休息室、办公室等。
3、挤奶大厅的环境要求。
1)挤奶厅通风系统选用能同时使用定时控制和手动控制的电风扇。
2)挤奶厅的墙采用砖石墙。基础为500㎜毛石,水泥砂浆做浆;基础以上墙体主要为白灰砂浆坐浆370㎜双清墙,水泥钩缝。
3)挤奶厅地面要求做到经久耐用、易于清洁,安全、防滑、防积水。地面可设一个到几个排水口,排水口应比地面或排水沟表面低1.25米。
4)挤奶厅的光照强度应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
4、挤奶厅。使用并列式挤奶台 2×18栏位,挤奶厅棚高不低于3.2米。过道宽2.6米。
5、辅助设施。
1)奶牛通道。从待挤区进入挤奶厅的通道,和从挤奶厅退出的通道建有直道。出挤奶厅的通道应该足够宽,能够容纳拖拉机刮粪板通过。
—13
— 挤奶厅内的退出通道宽度应为95厘米~105厘米,避免奶牛在通道中转身。通道可以用胶管或抛光的钢管制作。
2)待挤区。待挤区是奶牛进入挤奶厅前奶牛等候的区域,为了减少雨雪对通往挤奶厅道路的影响,应在通往挤奶厅的走道上设顶棚。在建设待挤区的时候要考虑挤奶位的多少,奶牛在待挤区中每次挤奶时呆的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待挤区内的光线要充足,使奶牛之间彼此清晰可见。待挤区要有通风、排湿、降温设备等。
3)设备间。要为奶罐以及其他设备选择安放的位臵。采用卷帘门,方便进出设备间。设备间内要有良好的光照、排水、通风,设计通风系统考虑冬季能利用压缩机放出的热量来为挤奶大厅保暖。真空泵、奶罐冷却设备、热水器、电风扇、暖风炉、电动门等均需要电线电器系统。将配电柜安装在设备间的内墙上可减少水气凝集,减少对电线的腐蚀。在配电柜的上下及前面的1.05米的范围内不安装设备和水管。
4)储藏间。挤奶厅包含有储藏室,用来存放清洗剂(用具)、药品、散装材料、挤奶机备用零件特别是橡胶制品。储藏室与设备间分开,储藏室的温度应保持在4℃~27℃。此外还要有良好的光照和排水环境。
5)储奶间。储奶间通常是放臵奶罐、集奶罐、过滤设备、冷热交换器以及清洗设备的区域。采用在进气口带过滤网的正压通风系统,减少异味从挤奶厅进入储奶间。
6、挤奶厅卫生控制。
挤奶厅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挤奶厅内许可使用的化学物质和产品应放在不会对牛奶造成污染的位臵贮存。
确保挤奶厅的水被排净。挤奶厅的下水道便于对冲洗所用的水进行
—14
— 处理。地面的下水道口有过滤较大固体沉淀物的措施。下水道有一个容易清洗干净的滤气阀,使废气和臭气排出挤奶间。定期清洗下水道以防阻塞。
4.1.2 防疫室建设
1、选址。防疫室设在小区下风头,而且相对偏僻一角,便于隔离,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传播。
2、土建。(略)
3、仪器设备配臵。操作台、消毒柜、冰箱、便携式冷藏箱、喷雾器检疫箱、照明应急灯、显微镜、水浴锅、恒温箱、干燥箱、高压灭菌器和采样、染色等设备。
4.1.3 修建砂石路。
道路遵循利用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公路技术等级的要求,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合理部局。路线平面顺适,纵坡平缓期均衡。挖0.3m路基基槽,采用毛石添基,路基路堤、路堑、路堤基底均压实;道路两边用M7.5砂浆砌50cm高路缘石,路面6-8米,满铺20cm厚砂石面层。4.1.4 打机井。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状况,单井出水量及水质必须满足供水要求。滤水结构有足够强度和进水面积,有效防止涌砂,避免堵塞,防止腐蚀。机井设计出水量与降深采用抽水试验确定。井孔保证井管安装,井管保证抽水设备正常工作。安装潜水电泵式泵段以上顶角倾斜不得超过2°泵段以下每百米顶角倾斜不得超过2°,方位角不得突变。根据水层岩性选择非填砾过滤器,井管外部封闭,安装井管,单井出水量为20t/h,井管选用钢管。进行水泵选型和配套。
第五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5.1 总投资概算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68.00万元,包括新建建设挤奶厅400㎡、投资26.00万元,建防疫室40㎡、投资3.2万元,修沙石路1.1km、投
—15— 资8.8万元,打机电井1眼、投资12万元;购臵挤奶设备1套投资18.00万元。
5.1.1资金筹措
财政资金: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 自筹资金:建设单位自筹18.00万元。
5.2 分单项工程投资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00万元,自筹资金18.00万元。
挤奶厅建设总投资费用26.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6.00万元;防疫室投资3.2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20万元;修沙石路投资8.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80万元;机电井投资12.00万元,购臵挤奶设备1套投资18.00万元,全部由养殖企业自筹解决。
第六章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建设期限为一年。
2008年9月~10月,项目可研编制,报批。2009年3月~8月,资金筹措到位。2010年5月~8月进行土建施工。2010年7月~9月,进行饲养,搞好技术培训。2010年9月~10月,打井配套。2010年12月,项目建设完成运营。同时申请项目验收。
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
7.1 项目组织
为了确保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及保质、保量、按时全面达标竣工,发挥其应有效益,必须在组织领导、项目管理等各方面制定切实可行、保障有力、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案。
—16— 7.1.1 组织领导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项目管理第一责任人农牧业局局长德力格尔朝克图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发改委、农牧业局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同时明确由农牧业局负责对牛舍的设计、施工技术指导、质量检查验收;由财政局负责对资金使用及报帐是否规范检查验收;由发改局全面协调,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在项目督查工作中,发现存在问题通知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要求立即予以改进,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由锡林浩特市锡林敖包养殖场负责人祁红英担任项目建设的责任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由市发改局、农牧业局、财政局业务人员负责管理工作。项目建设责任人专职负责项目的计划、管理、技术、质量等方面的全工序日常管理,并且全面负责对本项目计划任务的落实、施工所需人、财、物的组织、统筹。
7.1.2 项目管理
①实行项目第一责任人、技术与质量总工程师及工程监理责任制。②对项目建设任务、质量实行项目负责人追踪责任制。③对项目施工单位实行自营招标,对建设任务、工程质量与进度实行抵押赔偿制度,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④项目中央资金由市财政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严格按国家规定用于国家批准的建设内容,资金拨付实行报帐制,确保专款专用。
7.2 工程招标实施办法
根据农业部2004年9月1日施行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
—17
— 标管理规定》规定。鉴于本项目设计、监理、材料设备采购等工作内容的单项合同金额较小,项目土建施工单位的选定采取邀请招标式择优选定。
7.2.1 招标形式
由项目责任人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采用邀请招标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
7.2.2 项目实施单位资质要求
施工单位资质应为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以上;项目设计及监理单位资质应为乙级以上。
7.2.3 邀请招标工作组织
邀请招标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完成公告、资审、编标、评标等工作。并依法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对邀请招标活动实施监督。
7.3 基建财务管理办法
根据《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等要求,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其中项目中央资金由财政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严格按国家规定用于国家批准的建设内容,资金拨付实行报帐制,确保专款专用。
第八章
效 益 分 析
8.1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运营后,年生产牛奶1700吨,实现销售收入510.00万元,—18— 获利126.2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8.2、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有效增加主导产业——畜牧业的创收能力,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牧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壮大这一主导产业。随着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可使当地的奶牛饲养总体效益提高,由此对于调动广大养殖户的养牛积极性。项目的实施后,项目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总体情况及与非项目区的比较应有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技术优势和规模生产优势。同时还拉动种植业、饲料加工、牛奶加工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项目建设不仅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可使锡林浩特市的畜牧业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资源转化,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3 生态效益
奶牛饲养实行集约化养殖,与传统放牧畜牧业相比较,不但不会比传统放牧畜牧业产业产生更大的破坏性影响,相反,由于舍饲可以减轻草地放牧压力,反而可以使草地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使草地生产能力逐步提高。
—19—
第四篇:发展小区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发展小区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陕西千阳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情况调查
戴存鉴罗谦让吕淑云张梦楼
近期,千阳县政协组成调查组,通过赴外地考察学习和县内现场视察、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省级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成效有目共睹
陕西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项目2009年落户千阳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强力宣传动员、细化实施方案、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明显建设成效。
一是基建任务全面完成。30个养殖规模300头的标准化奶牛小区和八戒、新绿2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场已建成投用,累计建成牛舍123栋,其中19个小区建成单列半开放式牛舍102栋,11个小区建成双列全开放式牛舍21栋;小区青贮窖、挤奶厅、草料房、办公用房、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建成。
二是公用设备配置到位。高级奶农培训学校、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中心化验室已建成,培训及检测化验设备已购置安装到位。按照突出重点,逐步到位的原则,为小区配套挤奶设备6套、电子地磅20台、铡草机62台、饲料加工机组24套、TMR饲喂机16台、小型装载机15台。县牧草站购置秸秆打捆机4台、青贮玉米收获机1台、青贮饲草裹包机械2套,为全县小区提供配套服务。
三是积极引进国外良种。投资28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800万元,市县补助280万元,企业、个户自筹1720万元,从澳大利亚进口的2000头纯种荷斯坦奶牛,已于6月初顺利引进,经过14天隔离饲养后,全部落实到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和3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场正常饲养。
四是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从规范小区运行管理入手,制订了《千阳县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管理办法》;从良种、安全、营养等方面入手,制订了统一改良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青贮、统一饲料、统一机械化挤奶、统一生鲜乳质量检测的“六统一”实施办法;从小区日常管理入手,制订了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防疫制度、挤奶站管理制度等22项管理规范和制度,为小区运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规模养殖效益初显。目前鲜奶市场以质论价,价格差异较大,实行小区规模养殖、机械挤奶,鲜奶质量高,价格也就高。如:县内规模最大的绿源千头奶牛养殖场,鲜奶直接售给蒙牛公司,每公斤3.8元,比其他小区均价足足高出
1.3元;再如:县内发展奶牛养殖小区最早的北台村,奶站由村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鲜奶售价也在2.8元左右,比一般散养户高0.3—0.6元,村合作社每年也有10多万元的奶站管理费收入,年底还可为社员进行二次返利。
问题不容忽视
千阳县在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建设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分户散养比较效益下降。由于受人工费、饲料价格上涨及生产方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以家庭分户散养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推算,每头奶牛每天的生产成本包括饲料、饲草、劳务、防疫配种等费用需
40元,每公斤鲜奶生产成本接近2元,而收购价只有2.2—2.5元,养殖利润微薄,奶农发展积极性普遍受挫。
二是奶牛养殖小区入住率偏低。目前,由于分户散养比较效益不高,许多青壮年劳力弃牛从工,从事奶牛养殖的都是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他们受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认为家里小区两头跑不方便,不愿进入小区养殖,导致小区奶牛入住率不高,规模养殖无法形成。据调查已建成的30个养殖小区,奶牛入住率仅为63%。
三是小区运行管理机制不新。新的养殖模式在运行中还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管理细则,一些管理制度由于操作性及约束力不足,难以落实到位,奶农感觉在小区与在家养殖没有多大区别;村集体拥有的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没有参与奶站分红,形成了奶站投资人在收益,而村集体在不断投资欠债的被动局面;一些合作社和村级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奶价完全由企业或奶站说了算,奶农成为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四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县内唯一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生产规模偏小,产奶旺季鲜奶加工量还不到全县奶产量的三分之一,大量鲜奶要靠蒙牛、伊利、和氏等县外企业收购。龙头企业加工带动能力不强,导致奶畜产业化发展水平难以提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流失严重。
加快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促进示范县项目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尽快把千阳建成农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基地和大型乳品企业优质奶源基地,建议如下:
一、大力宣传引导,形成发展共识。发展适度规模的奶牛养殖小区是实现“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和推进奶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这种组织形式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原料奶,增强企业竞争力。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善和实行机械化挤奶,以及搀杂使假无机可乘等原因,小区所提供的原料奶干物质、卫生指标等一般优于散养户。龙头企业也随之可以拥有丰富的优质原料奶,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二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建有机械挤奶厅的小区内,户养奶牛20头左右,1—2个劳动力即可承担,而且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由于奶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因而入驻奶农所获得的比较效益普遍提高。三是可以产生凝集效应,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奶牛养殖小区是带有股份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责权利清晰,既调动了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又发挥了集体经营的优越性,还为乳品加工企业收购鲜奶提供了方便,可以说是经营体制上的一种创新。在小区基础上建立的奶农协会,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因此,在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建设中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算帐对比、示范引导、参观学习、政策激励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广大养殖户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奶牛养殖小区发展的共识。
二、创新运营模式,扩大小区养殖规模。目前,全县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的硬件设施已全部建成,针对不同投资主体建设的养殖小区,急需探索出相应的生产运营模式和日常管理办法。对由村组、专业合作社筹资建设的17个小区,建议采取合作社模式管理。村组提供场地建设牛舍和挤奶厅;政府补贴、社员集资购买挤奶机械、冷奶槽、发电机组等设备;养牛户自愿申请入住小区;合作社理事会负责日常管理,提供配合饲料、疫病防治、配种、鲜奶收购等系列服务;牛舍租金及水电费等从牛奶购销差价中支付。对由养殖大户(社会自然人)自筹、合伙及企业投资建设的13个小区,建议采取散养户奶牛入股、委托管理等方式经营。这类小区由投资者管理,除自用牛舍外,剩余部分吸收散养户采取入股、托管等形式入住,投资者负责机械挤奶和统一售奶,并靠牛奶差价回收投
资。已建成的奶牛小区还可吸纳社会投资人出资买牛,交给小区经营管理,或出资人委托经营者代为买牛并负责经营,年终根据经营状况按比例分红。同时,建议对以前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的奶站,可推广北台村经验,通过与投资人协商谈判的形式,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养殖户集资购买奶站及其附属设备,政府可适当补贴部分资金,帮助村组和养殖户获得最大的自主经营权。
三、强化协会职能,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奶农协会是广大奶牛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主自愿联合成立的以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监督、自我保护为主的行业性组织,是政府部门引导奶畜产业发展的重要帮手。对外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起广大奶农与龙头企业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关系。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方式和手段,组织基地奶农通过服务机制、契约机制、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与龙头企业的利益对接,形成分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一体化关系,使示范县率先走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奶农、奶农广受益的产业化成功之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奶农协会的作用,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及时出面与乳品加工企业积极协调,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切实维护奶农利益;在鲜奶价格调整之前,请求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召开听证会,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指导性价格,改变目前鲜奶价格由加工企业单方面确定的现状。对内要增强协调服务功能,为广大奶农提供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一方面,要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开展社会化服务,搭建良种繁育、后裔牛测定、饲草饲料统一供应三个平台,组建饲草、饲料供应配送中心,积极尝试饲草、饲料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扩大饲草饲料有效供给;在饲草种植收购、饲料加工配送、产销信息发布、鲜奶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一体化、全方位服务;以高级奶农培训学校为依托,加大实用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奶农科技素质,加快饲养方式转变。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奶牛发展专项基金。采取财政补贴一部分,从乳品加工企业收购的鲜奶差价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奶牛发展专项基金,对奶牛政策性保险办理、进口
奶牛意外死亡、鲜奶交售中由于特殊原因造成损失等方面适当进行资金补贴,保护奶农生产积极性。
四、引强联大,实现龙头引领谋发展。搞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离不开龙头企业,只有把龙头企业做大了,奶牛养殖户、养殖场才有效益,才能产生很强的带动力。一要把培育和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作为奶畜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加强与蒙牛、伊利、和氏等乳品加工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兴办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加工型龙头企业。二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理念,在协助现有乳品加工企业做好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的同时,进行产业整合、资产重组和嫁接,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三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经济组织、社会自然人投资兴办奶牛养殖小区和大型养殖场,培育一批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带动型奶畜养殖基地。四要着力协调好龙头加工企业和养殖场、养殖小区及养殖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全县上下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反馈扶持养殖基地,养殖户分享龙头企业利益,带动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实现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和奶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分别系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第五篇:泸州市纳溪区2010年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泸州市纳溪区2010年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重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纳溪发展无公害林下养鸡基地的重要内容
泸州市纳溪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永宁河与长江汇合处,321国道隆纳高速公路和隆叙铁路穿境而过,距泸州市区12公里,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1万人,占总人口的82%。纳溪区森林覆盖率45%,生态环境良好,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当前,我国肉鸡产品安全问题已成了国内养殖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正式启动,目标是用8-10年时间基本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无公害化,这是我国为适应WTO形势,确保畜牧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纳溪作为四川省无公害肉鸡基地,必须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管理模式,生产无公害肉鸡产品。全面推行科学、安全饲养,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低药残、无激素、无公害,尽快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二)项目的建设是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的必然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方向,是肉鸡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于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农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农业标准化对于从事传统农业的多数中国农民来说还是一个较模糊、狭隘的认识。因此,在我区实施肉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使广大农民深入了解、正确对待和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非常必要,成为当务之急。
(三)项目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畜牧业在纳溪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畜牧业产值达10.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1%。畜牧业已成为纳溪挑起农民增收大梁,托起农村经济半边天的一大支柱产业。
(四)项目建设符合各级政府有关肉鸡养殖发展政策
川畜食计字[2009]79号文件,将我区列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区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我区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林下养鸡的意见》,并制定了《泸州市纳溪区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编制了《泸州市纳溪区2010年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规划》和《泸州市纳溪区2010-2012年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实施方案》。该项目的实施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根据四川省《关于做好2010省级财政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项目工作的通知》(川畜食计字[2010]第23号)精神,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项目实施方案编写纲要》,我们编制了《泸州市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二、2009年畜牧业发展情况
2009年,全区出栏生猪54.5万头,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1020个,出栏生猪25.9万头,占全区生猪出栏总量的46.3%。全区以DLY为主的生猪良种面达到71.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健全,有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站3个;已建成规模养禽场266户,其中,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122户,出栏36万只,全区年出栏肉鸡164.6726万只;全区年出栏肉兔204.38万只,年出栏1000只以上规模兔场350户。畜禽规模养殖综合比重达到46.9%。2009年,全区建立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336户;有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126户;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17户;养兔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36户。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9.36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0.0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全区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1680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844元。2009年完成了全区12个镇兽医体制改革,全年以来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纳溪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建设项目中,计划建立年出栏15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和年出栏300万只林下土鸡基地。
三、申请养殖村基本情况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
生产情况:2009年林下土鸡场存栏商品鸡18万只,年出栏商品鸡35万只。
人员配置情况:4个村有养殖户78户,有管理技术人员4人,饲养人员250人,2009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年利润270万元。
现有土建工程、仪器设备状况:4个村现有林下鸡商品鸡舍10000m2。
管理情况: 4个村林下鸡养殖户有完整的生产记录资料、生产技术规程、鸡场制度健全,制定有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消毒制度、岗位责任制、隔离观察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并且制度上墙。常年聘请有畜牧师和兽医师,其技术依托单位纳溪区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
四、指导思想
坚持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肉鸡产业发展,在优化肉鸡结构、规范化饲养、疫病预防上狠下功夫,依托企业发展基地,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不断延伸肉鸡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五、建设规模
(一)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范围内选择98户有一定基础的养殖户实施标准化竹林下养殖生态土鸡,新建标准化肉鸡舍1999个,每个面积12㎡,共24000㎡;育雏中心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购置机动喷雾器40台;4个村98户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该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出栏生态土鸡60万只。
(二)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范围内选择98户,以林下养鸡为基础,种植优质黑麦草喂鸡,提高肉鸡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98个肉鸡养殖户分别种植优质黑麦草153亩,共计种植黑麦草14994亩。
(三)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4个合作社每月要进行成员教育培训和建立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四)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肉鸡养殖4个合作社,各组织2次外地参观学习。
以上4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①已经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组织运行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②成员以农民为主体,所从事的产业符合畜牧业布局规划和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已经带动形成了当地主导产业,成员年纯收入水平比当地非成员农民年纯收入水平高出20%以上;③运行机制合理,有规范的章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财务管理等制度;④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帐簿,建立了成员账户;⑤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的比例达到60%以上;⑥服务能力较强,与成员在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稳定的服务关系,实现了统一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包装盒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等“四统一”服务。
六、建设布局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
七、建设标准
肉鸡产业
1.选址。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有一定坡度、面向南,向阳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为宜,避免选择周围环境易造成污染的地方建设。
2.水源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切实满足肉鸡生产用水和管理人员用水,保证环境卫生、工具消毒和洗涤。3.林下养鸡技术标准
(1).选址:选择竹林、树林、果林等(最好有草),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风、干燥。
(2).建棚、围栏:鸡棚要求一亩地一个,支架由砖柱或木柱做支撑,固定用铁丝或铁钉,四周砌砖1—1.5米,上面用竹篱笆或竹编板隔,用石棉瓦盖顶,滴水离地面不得低于2.5米。鸡舍内面积不得小于12平方米(即长4米、宽3米),鸡舍内用竹子或木材横隔成梯子状,间隔距离为25公分,中间是走道,主要用于鸡休息或遮风蔽雨(修建标准见附图)。所需养殖场地四周用尼龙网、钢丝网或竹篱笆做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1.8米,每个鸡棚四周要设两个饮水槽和5—6个料槽,供鸡饮水采食。(3).品种:本地乌骨鸡(4).孵化、育雏、脱温:这一阶段是鸡生长发育及防疫的关键时期,主要由育雏中心完成。(5).饲养方法:购鸡苗时最好选在阴天或晚上进行运输,鸡苗个体相对要均匀,鸡在笼内的密度不要过大,防止挤伤和踩伤,在运输途中,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遮阳。到鸡棚休息1—2个小时后,让其饮水,水中适当添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粉,减少鸡群的应激,之后方可喂食。鸡料由玉米、稻谷、麦子、红苕等粮食组成,将其粉碎成碎米大小饲喂。饲喂时加水发湿至手摄成饼,松手即散方可。要少喂勤添,每天喂4—6次,喂量以10分钟吃完为宜。场地内要定期驱虫、定期消毒,如发现病、弱、残的个体,要隔离治疗。每亩饲养密度100—150只为宜。鸡进入林地饲养期最低不少于150天。
3.建设进度。严格按照建设进度流程安排时间加以推进,2010年6月末每个镇养殖小区完成选址工作,并拿出建设计划,确定建设责任人;7月中旬到10月确定养殖户;11月份开始动工兴建,2011年5月末土建工程结束; 6月初开始投雏饲养。肉鸡项目工程建设形象总体进度表
2010年
2011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选址 工作
确定 养殖户
开始动工设施建设
工程 结束
开始 投雏
八、建设内容
(一)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建成并达到肉鸡鸡舍建设标准和要求,经验收合格,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入饲养,新建标准化肉鸡舍1999个,每个面积12㎡,共24000㎡,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50元/㎡,共计120万元;育雏中心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2.25元/台,共计22.5万元;购置机动喷雾器40台,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750元/ 台,共计3万元;4个村98户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共补助省级财政资金4.5万元。
(二)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以林下养鸡为基础,种植优质黑麦草喂鸡。在涉及的98个肉鸡养殖户中分别种植优质黑麦草153亩,共计种植黑麦草15000亩,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20元/亩,共计30万元。
(三)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4个合作社,每月要进行成员教育培训,补助合作社省级财政资金2万元/个,4个合作社共计8万元;为更好的提高社员肉鸡养殖的积极性,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分别补助合作社省级财政资金3万元/个,4个合作社共计12万元,建立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九、资金预算方案
(一)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
338.00万元 1.新建肉鸡舍
2.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
3.仪器设备投资
4.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
5.黑麦草种
6.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
7.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38.00万元,其中:
1、省级财政补助200.00万元
2、业主自筹138.00万元 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
1.新建肉鸡舍
2.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
3.仪器设备投资
4.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
5.黑麦草种
6.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
7.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泸州市纳溪区肉鸡项目资金预算方案 一
项目
数量
投资(万元)
省级财政(万元)
新建肉鸡舍
240.00万元 22.50万元 3.00万元 4.5万元 48.00万元 8.00万元 12.00万元 120.00万元 22.50万元 3.00万元 4.5万元 30.00万元 8.00万元 12.00万元
24000㎡×100元/㎡
240.00
120.00
19200型孵化机10台
10台×2.25元/台
22.50
22.50
仪器设备投资(喷雾器)
40台×750元/台
3.00 3.00
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
2×2.25万元/次
4.5 4.5
黑麦草种 3万公斤×16元/公斤
48.00
30.00
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
4个×2万元/个
8.00 8.00
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4个×3万元/个
12.00
12.00
二
总投资(万元)
338.00
三
资金来源
省级财政投资(万元)
200.00
农民自筹(万元)
138.00
四
建设年限
2010年—2011
五
效益预测
年销售收入2640万元;新增利润480万元。
十、建成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出栏林下土鸡60万只,年新增销售收入2640万元,年新增利润480万元。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副区长魏光德任组长,区府办、区财政、区发改局、区畜牧局、区农工办有关领导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局。明确项目领导责任人职责,其中组长为项目领导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项目领导第二责任人。其次,成立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建设项目技术指导组,常年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监督。组长:肖世平(区畜牧局局长、高级畜牧师),副组长:田再新(副局长、畜牧师)、李泽平(生产股股长、兽医师),成员:杨邦云(畜牧师)、江帆(畜牧师)、陈孝杰(畜牧师)、胡南(兽防站站长、高级兽医师)、雷宇(检疫站站长、高级兽医师)。其中组长为项目技术管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项目技术管理第二责任人;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为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人员为项目建设第二责任人。
(二)做好小区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小区用地。各镇要优先安排养殖小区项目用地,养殖小区要建在距离居民区500米以外的闲置地、废弃地等区域。
2.规划选址。各镇要做好养殖小区设计规划工作,明确养殖小区选址、建设规模、养殖规模、建设标准等。
(三)政策保障
1.土地审批。需要办理用地手续的按程序报批,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肉鸡屠宰和深加工项目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给予政策支持。
2.广泛参与。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入驻,同时鼓励域内外养殖技术能手、下岗职工以及机关干部、企事业人员进入养殖小区,与本村农民享受同等待遇。
3.项目带动。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构建肉鸡养殖小区结合起来,对建设养殖小区的村、农户给予重点倾斜。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按照发展规划目标,积极对外招商,引进孵化和加工企业,为全区养殖户提供雏源、拓展销售市场,创造宽松渠道。为肉鸡产业基地提供鸡雏创造条件;引进饲料加工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积极构建养殖基地,加快发展养殖户,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为肉鸡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五)做好培训工作
畜牧、科技部门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户饲养水平,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户信心和饲养后劲。利用开培训班、制作专题讲座光盘、宣传手册、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抓好养殖技术培训工作,达到每个小区有一个技术员,每个养殖户有1个明白人。
(六)加强疫病防治
采取提前定期防疫、分期分批防疫的办法,提高防疫密度,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鸡,要按时做好日常观察、定期消毒隔离、接种防疫工作,实施有效免疫计划,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杜绝疾病感染机会,预防多发性疫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为养殖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