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7〕145号)

时间:2019-05-14 14:4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7〕14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7〕145号)》。

第一篇: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7〕145号)

【发布单位】浙江省宁波市

【发布文号】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7〕145号 【发布日期】2007-04-27 【生效日期】2007-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宁波市

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7〕145号)

《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07年4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二○○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车棚车库的使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本市市区和各县(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车棚车库使用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车棚车库,是指按规划要求为住宅配套建设、用于停放非机动车或机动车的附属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条第四条 市和县(市)、区房屋管理、规划、城市管理、公安、工商、环境保护、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分别负责车棚车库使用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车棚车库的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应当按照车棚车库的设计用途使用车棚车库,不得改变车棚车库的使用性质。确需改变的,应当征得利害关系人的同意,报规划等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条第六条 车棚车库出租应当依法签订租赁合同,并在租赁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由出租人向车棚车库所在地房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第七条 申请车棚车库租赁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车棚车库所有权或使用权权属证明;

(二)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三)承租人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共有的车棚车库出租,除提交前款规定的文件外,还应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租的证明。

第八条第八条 对符合车棚车库租赁登记条件的,房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登记申请之日起5日内予以登记,并发给车棚车库租赁登记证。

第九条第九条 车棚车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出租:

(一)车棚车库权属有争议的;

(二)无车棚车库所有权证或其他合法的权属证明的;

(三)已通知列入城市规划拆迁范围,准备拆迁的;

(四)已作为资产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五)属于违法建筑的;

(六)不符合车棚车库安全标准,影响使用安全的;

(七)有其他依法禁止出租情形的。

第十条第十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管理区域内车棚车库使用情况的巡查,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擅自改变车棚车库使用性质,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其中在车棚车库住人或利用车棚车库开店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在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的区域,对前款规定的处罚权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行使。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车棚车库出租未向房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的,由房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登记手续,并可对业主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车棚车库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涉及公安、工商行政、环境保护、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职能的,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查处。

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接到违法使用车棚车库的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查处的事项,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反馈给投诉人;对于不属于本部门查处的事项,应当告之投诉举报人向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政府令145号

《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07年4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车棚车库的使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市区和各县(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车棚车库使用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车棚车库,是指按规划要求为住宅配套建设、用于停放非机动车或机动车的附属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条 市和县(市)、区房屋管理、规划、城市管理、公安、工商、环境保护、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分别负责车棚车库使用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车棚车库的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应当按照车棚车库的设计用途使用车棚车库,不得改变车棚车库的使用性质。确需改变的,应当征得利害关系人的同意,报规划等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条 车棚车库出租应当依法签订租赁合同,并在租赁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由出租人向车棚车库所在地房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 申请车棚车库租赁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车棚车库所有权或使用权权属证明;

(二)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三)承租人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共有的车棚车库出租,除提交前款规定的文件外,还应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租的证明。

第八条 对符合车棚车库租赁登记条件的,房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登记申请之日起5日内予以登记,并发给车棚车库租赁登记证。

第九条 车棚车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出租:

(一)车棚车库权属有争议的;

(二)无车棚车库所有权证或其他合法的权属证明的;

(三)已通知列入城市规划拆迁范围,准备拆迁的;

(四)已作为资产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五)属于违法建筑的;

(六)不符合车棚车库安全标准,影响使用安全的;

(七)有其他依法禁止出租情形的。

第十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管理区域内车棚车库使用情况的巡查,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擅自改变车棚车库使用性质,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其中在车棚车库住人或利用车棚车库开店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在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的区域,对前款规定的处罚权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行使。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车棚车库出租未向房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的,由房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登记手续,并可对业主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 车棚车库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涉及公安、工商行政、环境保护、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职能的,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查处。

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接到违法使用车棚车库的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查处的事项,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反馈给投诉人;对于不属于本部门查处的事项,应当告之投诉举报人向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第十四条 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1108

【发布文号】甬政发[2000]213号 【发布日期】2000-09-28 【生效日期】2000-09-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

(甬政发〔2000〕2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

二000年九月二十八日

《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实施意见

根据《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81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制定本实施意见,与《暂行规定》一并施行。

一、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一)本实施意见适用于本市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区行政区域内的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在甬的省部属、军队属单位和外地驻甬机构)及其职工、退休人员(包括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下同)。

(二)已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应按规定参加住院医疗保险。

(三)失业职工可自愿参加住院医疗保险。

二、二、参保手续

(一)已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和个人,按照与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管辖相对应的原则,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已参加本市以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随带《社会保险登记证》正本到市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医保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二)用人单位在接到医保机构的参保通知后,应在1个月内到所属的医保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申报手续;新建单位应先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在招用人员1个月内到所属的医保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三)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失业职工可在医保机构公告后2个月内到所属的医保机构办理住院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办理手续时,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应随带身份证、《养老保险手册》和《营业执照》(副本);自由职业者应随带身份证和《养老保险手册》;失业职工应随带身份证和《失业职工登记证》。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的,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后1个月内,到所属的医保机构办理参加住院医疗保险手续。

(四)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在连续足额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满6个月后,方可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失业职工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参保、续保手续的,须在连续足额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满6个月后,方可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五)用人单位发生增加、减少人员时,应在1个月内到所属医保机构办理人员增减手续。

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失业职工,发生中断参保、人员退休或死亡时,本人或亲属应在1个月内到所属医保机构办理手续。

三、三、医疗保险费的筹集

(一)用人单位申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以下简称缴费基数),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口径的项目计算职工工资。

已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其缴费基数应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以下简称大病救助金)的缴纳标准为每人每月5元。

(二)企业和参照企业缴费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为按企业缴费的单位),按在职职工缴费基数之和的5.5%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按本单位参保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人数之和,缴纳大病救助金。

(三)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按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5.5%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缴纳大病救助金。

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时或领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未重新就业的,凭有关证明,可以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按5.5%的比例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缴纳大病救助金。

(四)国家机关、依照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参照国家机关缴费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为按机关缴费的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的医疗保险缴费由4部分组成:

1.在职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基数的2%缴纳,由用人单位按月在其工资中代扣代缴,用于划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以下简称个人帐户);

2.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缴费基数之和的9%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其中缴费基数之和的5.5%用于划入住院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以下简称统筹基金),3.5%按规定划入个人帐户;

3.用人单位按参保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人数之和,缴纳大病救助金;

4.用人单位按我市国家公务员个人帐户管理及医疗补助有关规定,缴纳公务员医疗补助金(以下简称公务员补助金)。

(五)按甬政发〔2000〕34号文件规定理顺劳动关系的有关人员的医疗保险缴费办法:

1.在2004年12月31日前到达法定退休年龄、选择由再就业服务中心实行全托管的企业下岗职工,在《暂行规定》施行后,由企业或再就业服务中心按这类人员缴费基数之和的5.5%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缴费基数按甬劳〔1998〕217号文件规定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并缴纳大病救助金,所需经费由企业、财政、养老保险机构各出资三分之一。

2.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选择由企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的企业下岗职工,在《暂行规定》施行后,由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按自办理参保手续的次月计算至法定退休年龄的月份数,以本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5.5%的标准(缴费基数按每年环比递增10%计算)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加上大病救助金,可一次性移交给医保机构。这类人员的个人帐户由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负责建立和管理;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也可与个人签订协议,一次性发给个人,今后门诊医疗费由个人自付。

3.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企业下岗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以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5.5%的比例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缴纳大病救助金,所需经费由企业、财政、失业保险机构各出资三分之一。

4.企业改制时,企业主体不复存在或未被改制后企业吸纳的人员,符合上述第1、2项年龄条件的,可按相对应的办法处理。

(六)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其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不足15年的,对按企业缴费的单位,须由单位(自由职业者、失业职工由个人)以办理时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5.5%标准,加上大病救助金,按不足15年的月份数一次性补足,并按规定继续缴纳大病救助金,方可享受退休人员住院医疗保险待遇;对按机关缴费的单位,须由单位按规定的标准,加上大病救助金,按不足15年的月份数一次性补足,并按规定继续缴纳公务员补助金和大病救助金,方可享受国家机关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指《暂行规定》施行前,社会保险机构核定的养老保险视作缴费年限加上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

(七)参加住院医疗保险的企业改制、破产、歇业时,其主体不复存在的,以不低于改制、破产、歇业时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7.5%的标准,另加大病救助金,按改制、破产、歇业时退休人员实际年龄计算到75周岁的月份数,由企业一次性足额提取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提取的医疗保险费用于建立个人帐户,由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负责建立和管理,大病救助金部分可一次性移交给医保机构。

(八)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无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大病救助金的退休人员,应与社会保险机构签订协议,委托社会保险机构在其个人基本养老金中按月代扣应缴纳的大病救助金。

(九)企业缴纳的住院医疗保险费和大病救助金在劳动保险费中列支,其余在福利费中列支。

(十)基本医疗保险费、大病救助金和公务员补助金采用预缴办法,按现行税收征管范围(已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或个人按养老保险地税征收渠道)由各级地方税务部门按月征收。用人单位应在每月23日前缴费,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应在每月25日前将缴费情况反馈医保机构。

用人单位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按期缴纳医疗保险费的,须提前到市医保机构办妥手续。欠缴期间应计算利息,视欠缴时间长短,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息,利息并入统筹基金。

上述各类缴费中,住院医疗保险费、大病救助金以及市级按机关缴费的单位,其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和公务员补助金纳入市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区级按机关缴费的单位,其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和公务员补助金纳入区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四、四、医疗保险待遇和费用结算

(一)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医疗费(可列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特殊病种部分门诊项目医疗费除外,下同)按以下办法支付:

1.按企业缴费的单位,其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单位建立并管理,参保人员的门诊医疗费按单位规定报销结算;

2.按机关缴费的单位,其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由各级医保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的门诊医疗费中,可由个人帐户和公务员补助金支付的部分,由各级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需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由医疗机构与参保人员直接结算。

(二)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包括急诊留院观察、设立家庭病床,下同)发生的医疗费和可列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特殊病种部分门诊项目(以下表述为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按以下办法支付:可由统筹基金、大病救助金支付的部分,由市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可由所属医保机构统一管理的个人帐户和公务员补助金支付的部分,由所属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需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由医疗机构与参保人员直接结算。

(三)参保人员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简称起付标准)为:一级医院,800元;二级医院,1200元;三级医院,1600元;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的起付标准为内累计1600元。

起付标准计算方法:

1.急诊留院观察或急诊留院观察后直接住院的,起付标准均按一次计算。

2.住院期间发生转院的,起付标准按一次计算。从低级别医院转往高级别医院时,应补交起付标准的差额。从高级别医院转往低级别医院时,已发生的医疗费,超过低级别医院起付标准部分不再退还;低于低级别医院起付标准的,本次住院起付标准按低级别医院计算。

3.住院期间跨的,起付标准不另行计算。

4.设立家庭病床的医疗费每半年作为一次住院费用计算,半年内设立家庭病床一次或一次以上,起付标准按一次计算,超过半年后起付标准重新计算。

5.设立家庭病床以后住院的、出院以后设立家庭病床的,起付标准均应分别计算。

(四)统筹基金支付计算办法:

参保人员每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和内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起付标准以内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根据累计医疗费,由统筹基金与参保人员按一定的比例分担。

内住院医疗费累计(含起付标准费用)在全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2倍以下(含2倍)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20%(退休人员承担15%,),其余由统筹基金支付;在全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2倍以上至4倍以下(含4倍)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15%(退休人员承担10%),其余由统筹基金支付。

内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累计在1600元以上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20%,统筹基金支付80%。

累计医疗费是指:内参保人员因病住院或特殊病种门诊,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所有医疗费(转外地就医而发生的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先由个人自付的10%部分除外)。

(五)参保人员住院和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含起付标准费用),内累计在全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4倍以上至15万元以下(含15万元)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10%,大病救助金支付90%,15万元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统筹基金和大病救助金不再支付。

(六)参保人员住院跨的,内住院医疗费在4月30日前一次性计算,5月1日起按新有关规定执行。

(七)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后,其医疗费个人承担部分的比例从次月起调整。

(八)用人单位或个人中断缴费的,从中断缴费的次月起,统筹基金、大病救助金、公务员补助金停止支付有关医疗费。

(九)参保人员从参保生效之日零时起,所发生的医疗费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支付,参保生效前发生的医疗费由原资金渠道支付。

五、五、违反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处理

(一)用人单位违反财务、统计有关规定,使得缴费基数无法核定的,可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10%确定应缴数额;没有上月缴费数额的,由医保机构暂按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110%确定缴费基数。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并按核定数额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后,由医保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二)参保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暂行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处理:

1.将本人的医疗保险证、卡供他人就医、记帐的;

2.冒用他人医疗保险证、卡就医、记帐的;

3.违反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重复、超量配药的;

4.符合出院条件,定点医疗机构开具出院通知书后,仍不愿出院的;

5.弄虚作假或证、卡遗失未及时办理手续,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

(三)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暂行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处理:

1.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将未确定收费标准和不属于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

2.采用挂名住院或将本院有条件诊治的病人借故推诿给其他医疗机构的;

3.诊治不验证或弄虚作假,将未参保人员的医疗费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

4.违反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超量开药,利用工作之便串换药品的。

(四)劳动行政部门、医保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暂行规定》第四十四条规定处理:

1.工作失职或违反财经纪律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

2.贪污、挪用医疗保险基金的;

3.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

4.擅自减、免或者增加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

六、六、其他

(一)企业和参照企业缴费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其他用人单位职工的个人帐户和补充医疗保险具体办法,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补充医疗保险指导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00〕136号)执行。

(二)国家机关、依照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及事业单位和参照国家机关缴费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用人单位的个人帐户建立和管理及公务员补助具体办法,按我市国家公务员个人帐户管理及医疗补助有关规定执行。

(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大病救助金、公务员补助金的支付范围和标准,另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四)参保人员转外地就医、异地安置就医管理以及特殊病种门诊、家庭病床设立、零星医疗费用报销等办法另行规定。

(五)参保人员的工伤医疗费(包括工伤旧伤复发医疗费)、生育医疗费不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列支,已实行工伤、生育社会保险的,按工伤、生育社会保险办法支付;没有实行的,按原资金渠道支付。

(六)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其职工的家属、子女医疗待遇仍按原规定执行,由原资金渠道支付,国家、省、市有新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七)对于制止和揭发违反医疗保险管理规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劳动行政部门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八)本实施意见由市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宁波市人民政府令186号)

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宁波市人民政府令186号)

《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5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10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刘奇 2011年5月3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排放、运输、中转、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修缮、装修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料、余泥、泥浆及其他废弃物。

第三条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建筑垃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受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县(市)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发改、建设、经济、规划、水利、环保、海洋、海事、公安、国土资源、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本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第四条 建筑垃圾处置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筑垃圾产生者承担处置责任和陆上消纳为主的原则。

第五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中转场所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中转场所的可容纳量应当逐步与所接纳区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相适应。

第六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水利、海洋、海事、交通等部门编制本市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和中转场所建设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二章 建筑垃圾处置

第七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和中转场所建设专项规划,投资建设和经营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和中转场所,并向社会公布消纳场所、中转场所具体位置和可消纳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和中转场所。

市和县(市)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和中转场所具体管理工作。

第八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建筑垃圾处置场所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中转场所和县(市)区之间消纳场所调剂补偿。第九条 建筑垃圾处理费标准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建筑垃圾处理费包括建筑垃圾运输费和建筑垃圾处置费。

第十条 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建筑垃圾处置内容。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招标时应当将建筑垃圾处置内容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并将建筑垃圾处理费作为非竞争型费用列入工程造价。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委托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取得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资格许可的企业处理建筑垃圾,并与其签订建筑垃圾经营服务合同。

第十二条 建筑垃圾处理费结算实行审核监管制度。

施工单位和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应当根据建筑垃圾经营服务合同签订建筑垃圾处理费结算协议。建筑垃圾处理费结算协议应当约定由施工单位和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相互提供履约保证,并由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进行管理。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垃圾处理费结算协议报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编制建筑垃圾处置方案,并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建设工程所在地县(市)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建筑垃圾处置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名称、地点;

(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姓名;

(三)运输期限、种类、数量;

(四)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措施;

(五)运输车辆和船舶、运输路线和消纳场所。

第十四条 申请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资格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配置符合规定的挖掘机、推土机、冲洗机等设备;

(三)具有20台10吨以上运输车辆及相应的驾驶人员和专用停车场,运输车辆具有合法有效的道路运输营运证件;

(四)从事水上运输建筑垃圾的企业应配置与码头靠泊等级相配套的2艘以上运输船舶,船舶具有合法有效的船舶技术证书和国籍证书,并按照标准定额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员;

(五)有100平方米以上的管理用房和相应的办公设施;(来源:环卫科技网)

第五篇:宁波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1108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4-09-01 【生效日期】1994-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暂行规定

(1994年9月1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保护集体资产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资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本市镇(乡)、村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产。

镇(乡)集体资产由镇(乡)经济联合社负责管理,村集体资产由村经济合作社负责管理。

第三条 第三条 农村集体资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平调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集体经济组织有权拒绝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集资、收费、摊派和罚款。

第四条 第四条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有保护集体资产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 第五条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坚持勤俭办社方针,依法对集体资产实行民主管理。

第六条 第六条 农村集体资产应当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鼓励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促进集体资产依法合理流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第七条 第七条 市、县(市、区)农村经济委员会负责对本规定实施工作的指导。

市、县(市、区)农业、林业、农机、水利、水产、经委、乡镇企业、土地管理、财政税务、工商行政以及金融等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

第二章 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

第八条 第八条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分别属于该社区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委员会依法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

第九条 第九条 农村集体资产范围:

(一)依法属于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自然资源;

(二)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形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电力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

(三)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的农场、林场、牧场、渔场等;

(四)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出资兼并的企业;

(五)在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协议规定所占有的资产份额;

(六)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受国家无偿资助以及单位、个人赠予的资产;

(七)国家对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减免税形成的资产;

(八)属于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专项基金、土地征用补偿费、统筹费和各项提留、上交款等货币资金或实物;

(九)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购买的股票、国库券、债券等有价证券;

(十)属于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拥有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无形资产;

(十一)依法属于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其他资产。

第十条 第十条 属于原生产队集体所有的资产,权属关系未改变的,一般可实行“队有村管”。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全部被国家征用、行政村建制依法撤销后,原集体资产和土地征用补偿费收入等权属不变,集体经济组织应继续保留和发展,行使生产服务、管理协调等职能。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对集体资产所有权的争议,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三十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章 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权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委员会依法决定集体资产的经营方式。

经营方式包括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经营、股份合作经营、中外合资和合作经营等。

确定承包经营、租赁经营集体资产的经营者,应当采取公开招聘、招标的方式。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集体资产经营,必须依法签订合同,明确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坚持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集体资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享受合同规定的经营权和收益权。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股份合作经营集体资产的集体和个人,必须按合同规定,承担保护集体资产的义务,并向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时交纳承包金、租金或股息、经利等。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承包或租赁的经营者,其债务责任按合同规定承担;合同没有规定的,由经营者的财产承担。

企业破产应当进行破产清算,法人以企业的财产对企业债权人清偿债务。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经营者有保护和按照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的义务。

鼓励和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允许上市交易。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按互助、合作的原则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吸纳社区内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有资金入股。

鼓励农户、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入股或委托代管的形式参加合作基金会。

第四章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有权审议批准下列事项:

(一)财务预决算;

(二)集体资产经营方式确定和重大变更;

(三)重大项目投资;

(四)收益分配方案;

(五)主要资产处置和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关于集体资产管理的决定;

(二)制定、执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三)检查所属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

(四)决定参加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董事会人选;

(五)聘任或解聘承包经营、租赁经营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六)集体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监察委员会(监察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同级管理委员会执行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关于集体资产管理决定的情况;

(二)检查同级管委会成员履行集体资产管理职责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执行承包合同的情况;

(三)检查财务计划、收益分配方案、专项基金提取和使用等情况;

(四)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镇(乡)、村对集体资产管理必须建立下列制度:

(一)财务预决算制度;

(二)现金管理制度;

(三)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四)合同管理制度;

(五)财务管理制度;

(六)收益分配制度;

(七)专项基金管理制度;

(八)资产报告制度。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农村集体资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一)资产上市交易、转让;

(二)企业兼并、拍卖或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三)与境外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兴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四)联营企业的投资变动;

(五)企业歇业、破产清算;

(六)当事人认为有必要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农村集体资产评估应遵循“客观、真实、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程序包括: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估算;验收确认。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农村集体资产的评估,由资产占有单位委托具有评估资格的机构承担。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所属经营单位的集体资产评估结果,应经镇(乡)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审查,报县(市、区)农村经济委员会确认。

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土地使用权折价参股、联营、合资经营的地产评估工作,由市、县(市、区)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办理。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部分土地被国家征用的,征用土地的各项补偿费和安置费,除被征用土地上属于个人的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付给个人外,由被征地单位用于发展生产和安排因土地被征用而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不得移作他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建立镇(乡)农村集体资产的审计组织,健全监督制度。对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经营单位主要干部离任的经济责任、财务收支、年终收益分配以及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要求,或镇(乡)人民政府认为需要时,应当对集体资产进行审计。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对模范执行本规定,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和集体资产经营者;对检举、揭发、控告违反本规定行为的人员;对保护集体资产有显著成绩的人员,由市、县(市、区)或镇(乡)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侵犯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集体资产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或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将集体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无偿分给个人的,责令其纠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对侵占、私分集体财物的,应追回侵占、私分的财物并赔偿损失;对贪污、挪用集体资金的,应当追缴,没收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违反本规定,以权谋私,或者玩忽职守,造成集体资产损失的,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追究其责任。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对检举、揭发、控告违反本规定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县(市、区)或镇(乡)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承担本规定的民事责任有争议的,可以向镇(乡)人民政府申请调解。有关承包、租赁经营集体资产引起的民事责任纠纷,可以向县(市、区)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仲裁机构的仲裁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他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市、县(市、区)农村经济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对损害农村集体资产的行为,应当支持受损害的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在未建立镇(乡)经济联合社之前,可暂由镇(乡)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或其他名称的集体资产管理组织行使镇(乡)集体资产管理职能。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本规定由宁波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7〕14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车棚车库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7〕14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