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管法学习要点

时间:2019-05-14 14:1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征管法学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征管法学习要点》。

第一篇:征管法学习要点

税收征收管理法学习要点

这一章共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即税收征收管理法(简称征管法)概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法律责任、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纳税担保试行办法等。

一、征管法概述,主要关注:

1、征管法的立法目的:“加强税收征收管理”,是征管法立法的首要目的;“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是对依法治国、依法治税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为《征管法》其他条款的修订指明了方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表明了税收征收管理的历史使命和前进方向。

2、《征管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不包括海关、财政等部门,也不包括农税机关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契税、和海关代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以及税务样代征的费(如教育费附加)。

3、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以下关系时,应当回避:(1)夫妻关系;(2)直系血亲关系;(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4)近姻亲关系;(5)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益关系。

二、税务管理,主要包括

(一)税务登记管理、(二)帐簿、凭证管理、(三)纳税申报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关注:

(一)税务登记管理,主要关注以下:

1、不须办理税务登记的为: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的;只纳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的,但负有个人所得税代缴义务的,须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2、设立登记的时间均为30天,(1)即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发税务登记;(2)自发生纳税义务、扣缴义务之日起30日内,发税务登记;(3)跨地区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注意,没有跨地区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不需办理税务登记。),发注册登记;(4)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的,自承包、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发临时登记;(5)在同一地连续12个月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发临时税务登记;(6)境外企业在境内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应税劳务的,自签订合同之日起30日内,发放临时登记。(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发放的税务登记类型,最容易出判断题目了。)

3、对没有纳税义务又不需要领用收费(经营)票据的社会团体,可以只登记不发征。

4、税务登记发生变更的,如果是应在工商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在工商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后30天内到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如果不需要到商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5、税务登记注销的,分为四种情形而不同:

(1)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在向工商行政机关办理注销前,向税务机关申请注销税务登记。(2)按照规定不需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告终止之日起15天内,向税务机关申请注销税务登记。

(3)被工商行政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申请注销税务登记。

(4)对于因住所、经营场所变动涉及主管税务机关改变的,在住所、经营场所变动前,向原税务机关申请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迁达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6、申请停、复业登记的,仅限于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申请停业的纳税人,应结清税款并收回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用簿和发票。

7、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仅限于固定业户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持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的《外管证》,在生产经营前,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报验。记信《外管证》开具的有效期一般为30天,但最长不得超过180天,《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内,纳税人应持《外管证》在原开具的税务机关申请缴销。

8、纳税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在15日内向书面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9、纳税人被列为非正常户超过3个的,税务机关可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

(二)帐簿、凭证管理,主要关注以下: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设置帐簿,扣缴义务人应当自发生扣缴义务之日起10日内设置代扣代级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比办理税务登记还要求的时间要短)。

2、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财务会计制度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注意,这里虽然和前者帐簿设置都是15日,但不同是,前者是自领取营业执照、发生纳税义务或扣缴义务之日起,另外,前者包括扣缴义务人,而备案是不包括扣缴义务人。)

3、外资企业的会计记录不使用中文的,属于“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行为。

4、账簿、凭证的保管期限除另有规定外,应当保存10年。

5、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目前由中国印钞总公司印制,其他发票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印制。

(三)纳税申报管理,主要关注:

1、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待遇的,在减免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2、纳税申报的期限分为二种,一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另一种是税务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原则规定的。二种期限具有同等的法律资金效力。

3、纳税申报报送的资料,纳税人人须在报送申报表的同时,须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及说明材料,扣缴义务人不需报送。

4、对于采用邮寄申报方式申报的,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采用数据电文申报的,以税务机关计算机网络系统收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准。

5、简易申报和简并征期是二种特殊的申报方式,均仅于实行定期定额申报纳税的纳税人。

6、延期申报,需经县以上的税务机关核准,并需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款或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

三、税款征收。这一节主要是讲税款征收的原则、方式及制度,重点得掌握税款征收的制度。

(一)税款征收的原则

1、税款由税务机关及委托代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但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只能由法定的税务机关行使。

2、税款的优先原则,注意: 一是税款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二是税款优先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这里要明确一点的是:欠税发生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之前。

如税务机关对某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查补税款100万元,其中查补的税款中有80万元是2006年11月的税款,另外20万元是2007年8月的税款。2007年5月,该公司将一栋现价110万元的房屋抵押给银行申请贷款。从上例中可以看出,税务机关查补的100万元中,其中的80万元税款是发生在房屋抵押之前的,而另外的20是发生在房屋抵押之后的,所以,只是80万元的税款是优先于房屋抵押权。三是税款优先于罚款、没收非法所得。这里所说的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是指税务机关以及其他行政部门处以的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二)税款征收的方式,教材上共有七种方式,主要注意一下各种征收方式的区别。

(三)税款征收的制度,教材上共列举了11种税款征收制度:

1、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制度:关注:

(1)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必须是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注意区别代扣、代收和代征的区别,代征(委托代征)是税务机关将征税权委托给其他部门代为征收税款的一种权力。

(2)扣缴义务人不履行扣缴义务的,除税务机关处予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外,还要责成扣缴义务人补扣、补收。这里注意的是,不能要求由扣缴义务人缴纳。

2、税款延期缴纳制度:

(1)纳税人申请延期缴纳税款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地税务机关审批,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同一笔税款不同滚动审批。(2)纳税从遇有特殊困难是指:一是不可抗力;二是当期货市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之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3)这里仅限于纳税人,没有包括扣缴义务人。

3、税收滞纳金征收制度,记住自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回收万分之5。

4、减免税收制度,关注:报批类减免税需税务机关审批后生效,备案类减免税不需税务机关审批,只需到税务机关备案即可。纳税人享受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

5、税额核定和税收调整制度,关注:

(1)需进行税额核定的情形,有6种情形,即可以不设置帐簿的;应设置帐簿未设置的;擅自销毁帐簿或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未按照规定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未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而又无正当理由的。

(2)核定税额的方法,共有四种,即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测算核定;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核定。税务机关可以同时采用以上二种方法核定。

(3)税收调整制度(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是对存在3种关系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属于关联关系:即: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直接或间接同受第三者拥有或控制;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但企业之间正常的购销关系不能为关联关系。

二是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存在5种情形的,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即:购销企业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提供劳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劳务费用;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或收取、支付费用;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的其他情形。三是税务机关按4种方法调整关联傿的计税收入或所得额,即按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按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

关联企业的以上三个方面,注意出判断题或多选题。

四是调整的期限,对于一般情况的,税务机关自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年度起3年内进行调整;特殊情况的,自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调整。特殊情况主要是指:纳税人与其关联傿的业务往来累计达到或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经税务机关分析,其业务往来预计需调增其应纳税收入或所得额达50万元人民币的;纳税人在以前年度与设在避税地的关联企业有业务往来的;纳税人在以前年度未按规定进行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的年度申报或者申报不实、或不提供有关价格、费用的。

6、对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纳税人的税款征收制度,这里关注:

(1)适用对象,是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

(2)执行的程序,对上述纳税人,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并责令缴纳而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注意这时是不需要县以上的税务局(分局)局长审批的,与强制执行措施不同。

(七)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措施。这里,将这二个内容连在一起学习,主要是比较这二种方法的不同,对比学习可能会理解的。税收保全程序图:

1、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的区别:

(1)执行的对象不同:税收保全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而强制执行措施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纳税担保人。(2)执行程序不同:税收保全是对有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先责令其限期缴纳税款,在限期内纳税人有转移、隐匿商品、货物的,税务机关责令其提供纳税担保,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的,再执行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是对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当事人,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未缴纳的,执行强制措施。(3)执行的时点不同:税收保全是在限期缴纳税款日前,而强制执行是在逾期缴纳税款之后。

(4)执行措施不同:税收保全是冻解其银行存款,扣押、查封其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强制执行措施是直接划缴其银行存款,扣押国、查封拍卖或变卖其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

2、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的相同点:

(1)两种行为都只能由税务机关执行,不能由其他单位和个人执行。虽然可能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代征税款,但不能代执行这二种措施。(2)执行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时,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的局长批准,且需二人以上的税务人员共同执行。(3)个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都不属于执行的范围,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及一处以外的住房,均属于执行的范围。

(八)欠税清缴制度,这里主要包括扩大阻止出境、改制纳税人你税的清缴、大额欠税处分财产的报告、税收的代位权和撤销权。这里主要注意,大额欠税是指欠缴税款在5万元以上。

(九)税款的退还和追征,主要关注:

1、税款的退还:由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没有时间限制,但不加收利息),及时退还。纳税人自己多缴税款的是自结算缴纳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有时间规定),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并加收银行同期存款的利息。

2、税款的追征:因税务机关的原因,导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追征期为3年,但不得加收滞纳金。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原因(主要是计算错误)导致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追征期为3年,但必须加收滞纳金,如果税款在10万元以上的,追征期为5年。

对偷、抗、骗税的,其追征期为无限期,并加收滞纳金和处以行政罚款。

四、税务检查,关注 :

(一)税务调取纳税人以前年度的帐簿资料进行税务检查时,需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调帐期不得超过3个月;税务调取纳税人本年度的帐簿资料进行税务检查时,需地、州(市)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调帐期不得超过30天。

(二)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存款帐户,需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查询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帐户,需地、州(市)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三)税务机关在检查过程中实施税收保全措施的,其保全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五、法律责任,没有什么诀窍,记吧。但这里需注意的是,教材(P392)所说“

五、进行虚假申报或不申报行为的法律责任:《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则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于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里的规定和《征管法》第63条的偷税规定不同。同样是使用编造的手段,如果是使用编造的手段少缴或者未缴税,那就是偷税行为了,如果是使用编造的手段没有少缴或者未缴税,那就是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了。如一些免税企业,本期本来免税收入是200万元,但其只申报了120万元,虽然说纳税人申报200万元和申报120万元都是不要缴税的,但这种行为就违反了征管法的规定,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六,纳税评估和纳税担保,这一块也没有什么记得了,自己好好看吧。

第二篇:学习征管法总结

2001年4月28日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修正案,并于200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征管法》的修订,认真贯彻了强化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精神,对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调节收入分配都有重大意义。几年来,在上级局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们把贯彻落实《征管法》作为贯彻税收工作的红线,按照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工作思想,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切实提高执法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广大纳税人的赞誉。

一、主要做法

1、认真组织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征管法》的精神实质 为保证《征管法》学习贯彻,我们把组织税干学习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作为首要任务。新《征管法》颁布后,我们及时对税干进行了学习培训,一是县局组织了二期骨干培训班,对从事征管、法规等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在各单位自学的基础上,对税务干部进行三次全员的学习培训,分期分批组织轮训班,逐条逐句加以学习,确保每位征管一线税务干部弄懂会用。三是组织新《征管法》的培训考核,我们先后采取考试、竞赛等多种方式,对税务干部学习领会情况进行考核,把考核情况作为执法上岗的首要条件。作为税务执法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征管法的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几年来,我们一是认真抓好中层干部的培训,每年都对股所长集中培训,增强中坚力量的依法治税意识;二是抓好重点岗位的培训,特别是对征收、管理、稽查等一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大家依法治税的自觉性;三是针对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现象,运用典型事例,特别是运用一些因程序不到位而导致败诉的案例进行引导和教育、建立科学实效的征管机制,牢筑贯彻实施征管法的基础 ——建章建制,规范管理。为了推进依法治税工作,切实把《税收征管法》的贯彻执行落实到实处,针对税干在工作中的随意性、不统一性,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税收征管现状,先后制定了《稽查局稽查管理办法》、《发票、证册工本费管理规定》、《饮食业税收管理办法》、《娱乐业税收征收管理办法》、《个体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关于五四一驻绛各厂所属运输处税收管理规定》、《实行统一登记、分类管理办法》、《纳税保证金和发票保证金管理制度》、《关于统一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税款征收标准的通知》、《集贸市场管理办法》、《建筑行业有关税收管理办法》等具体的规章制度,为我局的税收征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局班子领导及征管股负责人起草了《税收征管文书运用范本》(草案),为当时全区出台正式文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全区地税系统征管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合理配置机构和人员资源。我们抓住时机,对机构和征收人员进行了整合,收缩征管机构,实行集约化管理,提高集中征收度,县城范围内由原来的城镇所、城关所、车辆管理所各自为政改为统一征收、区域管理,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专业化管理,分别设立专业性的管理、征收、稽查机构,使征、管、查职能分离,形成制衡关系。我们对征收分局更新建制整合后,成立了管理股室、登记征收股室,各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交叉、不重复,起到了相互监督促进作用。今年6月底7月初,我们还要进行新的一轮税收征管改革,使机构更加规范化,管理更加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网络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建设是依法治税的切入点,我们努力加大地税工作的科技含金量,加大科技兴税力度。几年来我们在经费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用“省一点”、“借一点”、“争取一点”等办法筹集到部分资金,在县城范围内建起高标准的税收网络。县城范围内所有工商业纳税户全部实行微机管理,实现了征收信息化的高度集中,税源监控面达100%。其他各基层单位实行数据采集,集中输入的办法,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集中性、准确性,借此实现了“机器管人”、“机器管税”的根本转变,减少了人为因素的随意性、不公正性。

3、建立严格的考核管理机制,强化依法治税的措施 2003年年初,我局制定出台了《岗位职责及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该办法坚持六个原则,做到了三个明确,即:坚持职责分别不交叉原则、奖罚结合重在激励原则、公平公正便于考核追究原则、岗责结合提高效率原则,做到了定岗、定责、定目标、定时限,明确了工作岗位和权限,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明确了工作任务和时限。该考核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三个细化,即工作岗位细化,职责内容细化,责任追究细化。这样,全局82名税干上至局长,下至科员、办事员,人人头上有了明确的职责内容,并对每条职责内容详细作了办理时限、标准、质量等要求。随后,根据各岗位职责内容要求,制定了相应的责任追究措施452条。整个考核体系实行百分制,依据每条职责内容的轻重缓急核定出分数,责任追究措施中再核定出扣分标准办法。同时,注重各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工作衔接,达到了岗位相接,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效果。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是落实依法治税的一项有效措施,而考核评议则是实施执法责任制追究的重要手段。对考核评议我们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考核组织。成立了专门抓落实的固定考核小组,抽调计会、征管、监察等骨干人员组成,一季一考核。二是明确考核内容。我局采取百分制评议税收执法责任状况,主要包括税收执法检查,征管质量检查,目标管理考核等几个方面,同时对税收执法人员也考核了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文书使用等方面。三是明确结果。每次考核结果都要点明具体事项,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哪里,具体因为哪些问题而扣了分,直接与奖金挂钩,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截止2004年底,我们共追究内部人员45人(次),追究金额2万余元。

4、加强执法保障,改善依法治税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大了税法宣传力度,实现了由税务部门征税向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的转变。我局把税收宣传看作是提高全民纳税意识,优化税收环境的有效途径,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着眼于增强公民的依法治税观念,着眼于优化税收法制环境,着眼于树立良好的税务形象;在宣传对象上面向党政领导,面向广大纳税人,面向社会各界,使税法深入人心;在宣传形式上,一方面大张旗鼓表彰先进,另一方面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在宣传内容上,我们注重提高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能力和质量,同时突出宣传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在宣传手段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做到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先后开展了“纳税人考税官”、“税收知识对抗赛”、“我能背诵征管法”等形式多样的税法宣传的活动,同时注意与为纳税人服务相结合,发挥地税部门的纳税辅导和咨询作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密切部门协作,实现了由税务部门单兵作战向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联合共管的转变。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地税工作,赢得党政领导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加强与国税、工商和司法机关等执法部门的协同作战,加强信息交流,共筑依法治税防线,联手打击偷抗骗税活动,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已经形成。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实现了由自律向自律与监督相结合的转变。我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办税,在社会上聘请了特邀监察员,并诚邀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我们的工作肉中挑刺,通过监督促进自律。

二、主要成效(1)纳税环境进一步优化。《征管法》实施以来,通过不懈的努力,业户的纳税意识明显增强,纳税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纳税户由过去的税务人员上门催税变现在的主动缴税。全县业户的纳税登记率、申报率平均达到了95.5%以上。县城范围内申报率达到了100%。(2)从严治税、执法刚性明显增强。各征管单位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敢于动真碰硬。各征管单位滞纳金加收率达到了100%,处罚率平均达到了90%,其中南城分局、古绛所、北城分局达到了100%。几年来各基层单位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措施13起,挽回税款28765元,清理回欠税69万元。去年1月份,我局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认为绛县某信用社有偷税嫌疑,根据税务案件有关规定,我们依法对该单位进行了检查,根据《征管法》及有关规定,做出了税务处理、处罚决定,共查收税款6617.89元,罚款3471.42元,加收滞纳金5640.42元,真正起到了“以查促收”的效果,有力地捍卫了税法的尊严,增强了税法的刚性,维护了正常的税收秩序。(3)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征管单位和稽查局在执法过程中,基本都能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正确应运和行使权利,做到了执法行为依据充分,程序规范,处理恰当,并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正确使用文书。几年来全县未出现一起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稽查局能严格按规定选案、检查、审理,审理面达到全面检查户的60%以上,处罚率达到了100%以上,入库率达到了100%以上。各单位认真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法定的职权范围,法定的执法程序旅行职责,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几年来无一例违法执法行为发生。同时,地税人员严格按征管法的要求,秉公执法,规范执法,清正廉洁,文明服务。目前,我局涌现出省级文明税务所、青年文明号2个,市级文明税务所6个。在全县行风评议中,我局连年名列前茅。(4)征管资料整理归档逐步规范化。通过执法检查验收,各单位的征管资料和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逐步趋向规范化。各所按照要求,建立三级管户底册,税收定额核定程序,纳税户典型调查,民主评议,纳税户基本情况表,所得税鉴定方式,纳税资料一览表,征税情况登记表,税款登记台帐及检查资料的整理归档等能够建立健全。(5)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执行到位。本着积极维护下岗职工的权益,减轻下岗职工负担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积极宣传税收优惠政策,让广大纳税人熟悉、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属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范围的,积极为其办理税收优惠手续。几年来,我县有76名下岗职工办理个体税务登记时工本费得到了减免,并按照规定给予税收减免,累计减免税收5万余元,使党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下岗职工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存在的不足

1、少数税干规范执法素质与征管法的要求还有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一些偏远地区的管户管理上仍有死角和漏洞。

3、在内部监督上,个别环节监督的力度不够。

4、税收信息化建设滞后,使执法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撑。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继续深入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是我们税务部门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实践,也是我们地税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地把征管法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依法治税,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开拓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我县经济提前翻番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三篇:关于税收征管法修改的若干建议要点

关于税收征管法修改的若干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1992年经七大通过后历经两次大的修订,于200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在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税收征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一、税收征管程序和纳税人分类管理方面。

《税收征管法》规定了税收征管的相关程序,包括从征收管理角度设置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与报缴程序,从税务行政执法角度对税务机关行使税收保全、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税务检查、代位权与撤销权等权利进行制约的程序等,从整个税收征管和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双重需要上重新设计程序规则系统,力求使之完整、协调、规范、失效合理、明确,可操作性强,这些程序规则应当直接在《税收征管法》中而不是在《实施细则》中加以规范。

1、纳税申报方式的法律协调和下位法的延伸。

《征管法》第二十六条赋予纳税人自由选择申报方式的权利, 而《细则》第三十条规定须“经税务机关批准” , 这里上下阶位法律规定不完全一致。《细则》第三十六条规定了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第一, 《征管法》第二十六条中只概括为“其他方式”, 应该列举。第二, 《细则》应规定简易申报程序、简并征期的期限等

具体程序规定。

2、《税收征管法》规范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等征管措施的法律缺失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税收征管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 当前税收征管实务中已经着手实施的纳税评估、纳税信用等级评定、预约定价等征管措施,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纳税服务的重要性也逐步凸现,对于提高征管质量和纳税遵从度起到了重大作用, 因此有必要鼓励和提倡加强对这些措施的运用。建议将这些措施上升到法律层次, 明确其法律地位,增设相关条款,可以包含其法律地位、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法律责任等,为该项工作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

3、《征管法》“税款征收”程序中涉及的主要内容的修改。

(1核定征收的方式、条件、依据应明确。《征管法》第三十五条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 核定征收方式确定条件不明确, 如“账目混乱”、“成本资料”、“明显偏低”、“正当理由”等等。第二, 内容缺失, 如对企业记假账或提供虚假账簿、资料时, 税务机关能否核定征收不明确。第三, 实践中核定征收给稽查带来很大难度, 一方面由于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 稽查人员运用核定方式时难以与纳税人达成一致, 另一方面由于《细则》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依据方法不一定依据发票、账簿、报表计税, 故易产生异议从而难以有效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2加收滞纳金程序设计不明确。《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按日加收滞纳金条款, 问题是: 第一, 对滞纳金概念和性质不明确, 是补偿还是处罚? 第二, 滞纳税款难以计算, 比如流转税滞纳金计 算就相当复杂, 另外滞纳金计算规定也不全面, 比如滞纳金终止日 如何确定: 是实施稽查之日? 还是稽查资料移交审理之日? 还是入

库之日?再有, 由于计算工作量过大易出差错从而引发行政复议与诉讼。第三, 每日万分之五换算成年征收率为18%, 这种过高的征收率与其补偿性质相悖, 显失公平。

(3税收保金和强制执行的适用范围。《征管法》第三十七、三十八、四十条规定只能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采取扣押、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 但对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取得应税收入未按规定纳税的税款是否适用没有具体规定。

(4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出境缺少规定《征管法》第四十四条未规定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人出境时是否也应结清税款或提供保。

(5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多缴税款的处理《征管法》第五十一条, 只规定纳税人多缴税款可退还, 但却未包括扣缴义务人和纳

税担保人显失公平。

(6其他部门查处税收违法行为的税款入库问题无规定《征管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其他部门查处的税款、滞纳金入库问题, 缺少部门间协调的程序规定及不协作、不回复和截留行为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造成税务机关无法定性, 所涉税款也无法入库。

二、纳税人权利保护与改进纳税服务方面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纳税服务工作, 将以纳税人为中心, 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将成为纳税服务工作的愿景。在国

家税务总局2008年的机构改革中, 新成立的纳税服务司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而《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不够, 有必要进行修订。

1、清税前置使得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救济。《征管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 必须先按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税款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规定虽然符合行政行为效力先定的原则, 但是在法律救济程序中以必须履行纳税义务为前提, 如果当事人没有履行纳税义务的能力, 或者税务机关的决定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也就无法获得法律上的救济, 违背了“法律救济的便利获得”原理, 又会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 因为未经复议或诉讼, 争议未决, 同时税款未缴, 造成了行政上的阻滞。若贸然采取强制措施, 有可能会侵犯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2、电子申报书面报送的要求, 未起到减轻纳税人负担的作用。《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 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 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200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四条规定: “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 并可以随时查用的数据电文, 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如电子申报仍要求报送纸质资料, 首先不符合电子申报制度为减轻纳税人负担的设立初衷;其次其后续管理非常困难, 主要是资料多, 归档麻烦, 数

据校对的工作量大, 不符合国税总局提出的“两个减负”的工作思路。因此, 建议《征管法》取消对实行电子申报、网上申报的纳税人书面报送资料的要求。

3、在《税收征管法》中专设纳税人权利的内容。纳税人权利应有明确、全面、系统、专门的规定。应将现行零散分布在《税收征管法》中保护纳税人权益的六个部分约30个条款进行梳理,并加以充实和细化,相对集中在《税收征管法》的一部分或单列一节。这样作为一个整体,有助于完整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权利,使保护纳税人权利有法可依。除现行法定权利外,增加纳税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如诚实纳税推定权、税法知悉权、税法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权、听证权、获得公正救济权等;扩充纳税人知情权,增加纳税人对税收政策制定的知情权、对税收政策内容的知情权、对税收管理的知情权和对税款支出方向、效率的知情权;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的权利以及税务救济制度,调整延期纳税规定和滞纳金制度,取消无限期追征的规定。

三、涉税信息管理与征管信息化建设方面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因而税收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税收征收管理和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使税收工作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的过程。

1、建议建立税源联动管理机制, 在各级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 以及税源税基管理的主要环节之间, 整合职能配置,整合数据应

用, 建立起职责清晰、衔接顺畅、重点突出、良性互动的管理制度。税源联动管理机制以联动整合为依托, 以信息平台为支撑, 通过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各个环节的联动效应, 推进征管方式向现代性嬗变。税收实务部门引入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后, 在实践中产生了显著的集合效应。

(1税收征管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税源联动管理机制以纳税人为理性经济人的命题为逻辑起点, 变被动的事后救济为主动的事前控制, 通过同级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与税务部门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动, 对税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采集、识别、评估与类化, 通过一系列的精细化过程整合税源信息资源, 提升税收征管信息传递、反馈与共享的速率和程度。

(2税务信息从相对静态性、非真实性和滞后性向动态性、真实性和适时性转变。税源联动管理机制源于税务信息不对称语境下税收风险管理的需要。从本质上讲, 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实质是一种税收信息联动, 原因在于: 一是税源联动管理机制通过同级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 破除税务部门与非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二是税源联动管理机制能够在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之间架起一座合作、对话与沟通的桥梁, 从而确保税源信息的真实性和动态性;三是税源管理纵向联动在税务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进行, 使内部信息传递渠道上下衔接顺畅, 从而增加税收信息的透明度, 确保税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税源管理综合能效得以彰显, 税务稽查从“柔性”走向“刚

性”。税源联动管理机制的综合能效在于各级、各部门、各环节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克服职能导向, 自觉将各自的税源管理职能纳入到联

动机制的框架内, 各部门各单位掌握的数据信息得到了进一步的整 合和利用, 相互工作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全员管理, 协同管

理的综合工作效应得到体现, 从而不断提高税源管理流程化、规范化水平。税源联动管理机制是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为一体的税源风险管控机制, 通过设置联席会议制度, 明

确各部门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整合联动的具体范围和主要内容, 增强部门间协同运作的计划性。在联席会议框架内, 对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进行对口管理, 从而有效克服《税收征管法》对部门协助义务规定的原则性和模糊性, 使各个部门各尽其职、各担其责,稽查更加制度化而非人情化, 更具针对性而非盲目性,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使税务稽查从“柔性”走向“刚性”。

(4计算机辅助功能进一步增强。以江苏省国税局为例, 江苏

省国税局通过对CT AISV2.0 综合征管软件进行功能开发和优化完善, 设计开发了以CT AISV 2.0 为基础, 以流程管理系统和监控决策系

统为主要应用平台, 外部数据交换便捷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从而 搭建起全面支持税源联动管理的信息平台, 实现了各级管理层与基 层税务机关税收风险联动控管的闭环运作。

2、《税收征管法》可以在具体的条款中对税源联动管理机制中纳税人的权利保障进行细化和完善。

(1 修订和完善《税收征管法》第五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 厘清部门联动的边界, 防止部门联动对纳税人合法权利的恣意侵犯, 践行税收法律主义。部门之间的联动是横向联动的重要法律依据, 但是现行《税收征管法》第五条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就具体的协助部门而言, 《税收征管法》第十五条和第十七条对工商管理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了粗线条的规定, 对于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之间的协助义务、税务部门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与审计部门、国土房管部门、交通部门等与税收管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协助义务, 《税收征管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更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 税源联动管理机制的横向联动法律依据不足, 《税收征管法》在新一轮的修订工作中应当对此予以完善。

(2 修订和完善《税收征管法》第六条有关信息共享制度规定。健全税源联动管理机制的关键在于依托是信息共享制度打破信息瓶颈, 然而现行《税收征管法》

仅用一个条文进行了粗略的规定, 信息共享制度应当如何构建才不至于侵犯纳税人的税收知情权和税收秘密权? 税收主体是否就只能是抽象的国家? 信息共享制度中的信息共享者应当享受何种权利? 履行何种义务? 遵守什么信息共享规则? 信息共享制度主体在不履行义务、不遵守规则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等等, “税收征管法”需要作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3 修订和完善《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三条。现行《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三条对税控装置的使用作出了规定, 但仍有不完善之处: 一是纳税人是安装、使用税控装置义务主体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有待进一步探讨;二是可以将税控装置使用的有关制度与税源联动

管理机制中税收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向结合。

3、美国对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做法。

美国国税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奉行的“以税收收入为使命”的税务管理理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美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为此,美国议院通过旨在重组和改革IRS的法案(RRA,98,该法案汇集了各方对IRS进行研究后得出的建议,对IRS明确地提出:它必须为满足纳税人的需要而更好地工作。按照该法案的要求,IRS的历史新使命诞生了:“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纳税责任,并通过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以此给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在IRS新使命的要求下,催生了以整合为主要任务的美国国税局现代化工程,以此为契机,开始全面梳理IRS的业务模型工,组织架构和信息系统,使得三方面互相配合。

四、税收征管强制措施和税收征管监督

1、《征管法》税务检查程序中涉及的主要内容修改建议。

(1税务检查权力规定缺乏前瞻性且不全面。《征管法》第五十四条具体列举了六个方面的检查权力但不完善, 第一, 缺少前瞻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生产经营方式千变万化, 应设置总括性条4款以应万变。第二, 无权检查生活场所, 特别是厂家合一, 店家合一的经营方式普遍存在, 应该明确。另外, 第五十八条只规定对税

务违法案件可采取的特殊手段, 但却将银行信用卡和邮政储蓄排除在外,这不利于检查时取得第一手资料。

(2检查程序应包括例外。《征管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税务机关

派出人员实行检查时应出示检查证和通知书的法定程序, 这对固定的、一般情况下适用, 但对流动纳税人、特发案件、日常检查时难以开具通知书, 应包括特殊例外情况下的特殊处理程序。

(3税务稽查程序规定缺失.除第十一条提到稽查以外, 《征管法》在第四章税务检查中只字未提税务稽查, 但在《细则》第八十五条却提到《税务稽查工作规程》。问题是: 第一, 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是否是同一概念? 从《征管法》看是同一概念, 而《细则》却似是而非。在第八十五条中, 先提到税务稽查后又提税务检查。第二,《细则》第八十五条中, 转授权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税务检查工作的具体办法是否包括税务稽查。第三, 在《征管法》第四章未提及稽查而《细则》第六章却提到稽查并转授权制定具体办法, 是否有下位法越权之嫌? 法律专用术语的严谨使用是制定法律的关键, 在同一部法律中前后矛盾、概念混乱、内涵外延不清是一大忌。

2、税务机关查案的权限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稽查局职能范围的界定导致实际操作中部分行为无权查处。《征管法》第十一条规定“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 税务机关在内部的职能划分上采取将查处职能归口稽查局的做法。同时, 《实施细则》第九条规定“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 这一规定限定了稽查局的职能范围, 因此对如涉及制售假发票、拒不办理税务登记等案件, 稽查局没有权力进行查处, 这使征管法规定与实际操作存在着脱节现象。建议将《实施细则》第九条修改为《税收征管法》第

null null

(3)未对滞纳税款的原因加以区分计收.未依时缴纳或解缴税款, 有 时并不一定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责任, 如果加收纳税人的滞纳 金,不能体现法律的公正, 也会造成征纳双方的矛盾, 而实际操作中, 税务机关遇到这种情形时往往并不加收纳税人的滞纳金, 但却缺乏 法律依据。《征管法》 建议 规定对未按期缴纳税款的责任不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 不予加收滞纳金。

4、纳税评估等征管措施的法律效应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随 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税收征管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 断提高和完善, 当前税收征管实务中已经着手实施的纳税评估、纳税 信用等级评定、预约定价等征管措施,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纳 税服务的重要性也逐步凸现, 对于提高征管质量和纳税遵从度起到 了重大作用, 因此有必要鼓励和提倡加强对这些措施的运用。建议将 这些措施上升到法律层次, 明确其法律地位。

5、电子商务税收管理条文的完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以及电子商务、网上贸易 等经营方式的普及, 通过网络进行经营和交易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货币交易形式多样, 其隐匿性强, 给税收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我 国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还没有出台, 该行业在税收方面基本上处 于无序状态。建议在《征管法》中对电子交易方式的征税范围、纳税 期限、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等予以明确。13

第四篇:浅析新征管法

浅析新征管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由此可见税收在整个财政中处于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税法的制度结构中,相对于包含复杂课税要素的实体规则而言,纳税人直接感知的是程序规则的效力。因此,税收程序是税法运行的最直观的法律形态。我国的《税收征管法》不仅仅是一部程序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内容上超越了税收法律的范围,甚至可以说具有宪法上的意义。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最主要的税收程序法。《税收征管法》的制定和颁布对中国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年以来,税务总局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要求,成立了税改领导小组和《税收征管法》修订工作小组。新《税收征管法》不仅提高我国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同时还更新税收征管模式与理念。但是就我在大二和大三半个学年系统地学习了税收知识后,我认为新《税收征管法》仍旧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并且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现行的《税收征管法》在内容上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规范。在修法的过程中,可以考虑进一步融入一些具有“税收基本法”属性的内容,包括税法的基本原则、纳税人权利、纳税义务的动等内容。

其次,要推动现行《税收征管法》从“管理法”、“技术法”向“服务法”和“权利法”转型从制度结构来看,现行《税收征管法》仍然是一部突出征管技术并强调对纳税人进行管制的“技术法”和“管理法”。我们能够理解税务机关需要比较有力的执法手段来实现“依法征税”的职能。不过,作为规范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基本关系的《税收征管法》不能只顾授权而忽视对权力的限制。从一些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税收征管已经逐渐向税收服务转型,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要在《税收征管法》中进一步突现纳税人权利保护。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法》被当作一种“管理法”乃至“管制法”,以保障国家税收收入足额入库为主要宗旨。我国台湾学者葛克昌认为,稽征机关之任务,不在国库收入,而在依法治国原则,此由于稽征机关系公共利益之代表人,就该管行政程序,应于当事人有利、不利情事一律注意(《行政程序法》9 条)。诚然,稽征机关系基于公法为公共利益代表人,其任务在于依法平等核定征收公法债权,实现纳税人间负担公平,使市场经济不受公权力不当干扰。可见,在税收程序中,税务机关的主导性地位是导致纳税人权利保护不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我国《税收征管法》的修改应当积极借鉴法学理论和制度发展的成果,推动税收程序的制度转型,将税收征收程序从以管理为主线的单一维度拓展为协商、服务与管理 相结合的三重维度,实现国家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的程序性协调。

第五篇:征管法问答题

问答题:

1、税务文书送达的日期是如何规定的-答:

1、直接或者委托送达税务文书的,以签收人或者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或者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2、邮寄送达以挂号函件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并视为已送达。

3、公告送达的,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即视为送达。

2、税务文书送达有几种方式?

答: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

3、有关单位未按规定协助税务机关的检查应如何处理?

答: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有关情况时,有关单位拒绝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4、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或银行账号的应如何处理?

答:银行等金融机构未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号中登录税务登记征件号码,或者未按照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银行账号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5、对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变造完税凭证,如何处理?

答: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实施细则》规定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有哪些突破?

答:(1)、规定了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和换证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2)、规定了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变造完税凭证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3)、规定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未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登录税务登记征件号码,或者未按照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银行账号的律责任和处罚。,(4)、规定了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或者少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5)、规定了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未按照规定配合税务机关检查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6)、规定了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7、哪些情况属未按规定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

答;按照《税收征管法》第70条规定:

(1)、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2)、拒绝或阻止税务机关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印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

(3)、在检查期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隐藏、销毁有关资料的。

(4)、有不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的其他情形。

8、《税收征管法》和《实施细则》对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是如何规定的?

答: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应当指定专人负责。

凭税务检查证、税务检查通知书和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

税务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税务机关查询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存款账户余额和资金往来情况。

9、《实施细则》关于税务检查中调账检查是如何规定?

答:(1)、税务机关行使账簿检查时,可以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业务场所进行,必要时,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的账簿证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

(2)、将账簿调回税务机关检查,税务机关必须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开付清单。

(3)、有特殊情况有,须设区有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证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检查。

(4)、调取以前会计账簿的应在3个月内完整退还;调取当年账簿的,税务机关必须在30日内退还。

10、对审计、财政机关的检查,税务机关及财政审计机关应如何处理?

答:

1、审计、财政机关依法进行审计检查时,对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作出的决定,税务机关应当执行。

2、审计、财政机关在依法进行审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应收的税款、滞纳税金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税款入库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收缴入库。

3、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审计机关、财政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将执行情况书面回复审计机关、财政机关。

4、审计、财政机关不得将其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的税款、滞纳金自行征收入库或者其他款项的名义自行处理、占压。

11、《税收征管法》和《实施细则》应该对纳税人退还多缴税款利息的范围、标准、处理是如何规定的?

答:

1、退还多缴税款利息的范围:(1)、征管法第51条规定,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2)、《实施细则》第78条第2款规定,征管法第51条规定的应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多缴税款退税,不包括依法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和各种减免退税。

2、《实施细则》第78条第3款规定,退税利息,按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手续当天人民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3、《实施细则》第79条规定,当纳税人既有退税款又有欠缴税款时,税务机关可以将应退税款和利息先抵扣欠缴税款;抵扣后有余额的,退还纳税人。

12、对欠税公告《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县级以上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上定期公告。

13、在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中,对扣押、查封的物品《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1)、确定扣押、查封的物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价值时,参照同类商品的市场价、出厂价或者评估价估算。

(2)、确定应扣押、查封的物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价值时,应当包括税款、滞纳金和扣押、查封、保管、拍卖、变卖所发生的费用。

(3)、对价值超过应纳税额且不可分割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无其他可供强制招待的财产的情况 下,可以整体扣押、查封、拍卖、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扣押、查封、保管、拍卖等费用。

(4)、实施扣押、查封时,对有产权证件的动产或者不动产,税务机关可以责令当事人将产权证件交税务机关保管;同时向有关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机关在扣押、查封期间不再办理动产或者不动产的过户手续。

(5)、对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可以指令被执行人负责保管,保管责任由被执行人承担。

(6)、继续使用被查封的财产不会减少其价值的,税务机关可以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因被执行人保管或者使用的过错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7)、税务机关将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变价抵缴税款时,应当交由依法成立的拍卖机构拍卖;无法委托拍卖或者不适于拍卖的,可以交由当在商业企业代为销售,也可以责令纳税人限期处理,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商品,应当交由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8)、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扣押、查封、保管、拍卖等费用后,剩余部分,应当在3日内退还被执行人。

(9)、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第37条的规定,扣押纳税人的商品,货物,纳税人应当自扣押之日起15日缴纳税款,对扣押的鲜活,易腐烂变质或者易失效的商品,货物,税务机关根据被扣押物品的保质期,可以缩短扣押期限。

14、《税收征管法》和《实施细则》对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执行物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答: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执行物的范围:

存款;商品;除商品、货物外的其他财产,包括纳税人的房地产、现金、有价证券等动产和不动产;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属于征管法所称个人用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15、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进行纳税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答:税务机关可以按下列方法调整关联企业的计税收入额或者所得额

(1)、按照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的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

(2)、按照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3)、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

(4)、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

16、按照《实施细则》的规定,什么是关联企业?

答:关联企业是指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1)、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

(2)、直接或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

(3)、其他在利益上具有查关联的关系

纳税人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

17、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有哪些方法?

答:纳税人有《税收征管法》第35条或者第37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式核定其应纳税额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2)、按照营业收入或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法测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采用前款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18、《实施细则》规定的委托代征税款的原则是什么?

答:税务机关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

19、《实施细则》规定税款缴纳的原则是什么?

答: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积极推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20、《实施细则》规定税款征收方式的原则是什么?

答:税务机关根据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方便纳税人、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确定税款征收方式。

21、关于委托代征税款,《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1)、委托代征税款的原则是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

(2)、委托代征税款的范围是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

(3)、委托代征税款的主体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接受委托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4)、委托代征税款要履行必要的手续,由税务机关对受托的单位和人员发给委托代征证书

(5)、受托代征单位和人员按照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依法征收税款,纳税人拒绝的,受托单位和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

22、关于延期缴纳税,《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

在办理延期申请时,应报送如下材料,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当期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及所有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资产负债表,应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支出预算;

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

不予批准的,从缴纳税款期限届满次日起加收滞纳金。

23、关于延期申报,《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局面的延期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的期限内办理;

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延期办理,但是,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税务机关应当查明事实,予以核准。

24、对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计账和核算的,《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帐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纳税人建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能正确、完整核算其收入所得;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其计算机输出的会计记录打印成完整的书面记录后可视同会计账簿;

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 的,应当建立总账及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账簿。

25、关于税务登记的报验登记,《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挂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26、纳税人在办理哪些涉税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

答: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在办理下列涉税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

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领购发票;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办理停业、业;其他有关税务事项。

27、税务人员应该回避的是指与税务人员有哪些关系的人?

答: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28、在税收执法中,税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该回避?

答: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9、关于鼓励纳税人诚信纳税,《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税务机关负责对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使纳税的管理制度化;

第3条规定纳税人订立的合同,协议不能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要求纳税人要诚信纳税,不能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获取自身利益;

第48条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的纳税人,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要15日内及时、主动、据实报告税务机关;

对欠税纳税人以欠税公告的方式,促进纳税人诚信纳税;

实行举报税收违法行为的奖励制度,提高促进纳税人诚信纳税的社会监督力度;

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规定了其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先向税务机关报告,体现了要诚信纳税的原则。30、关于税务稽查局的执法主体,《实施细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税收征管法》第14条所称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是指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

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

国家税务总局应当明确划分税务局和稽查局的职责、避免职责交叉。

31、新《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是如何规定的?

答:新《税收征管法》第31条第2款规定,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32、简析税务机关对欠税实行定期公告的作用?

答: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这是给税务机关新增加的一项义务。税务机关通过一定的方式公告各纳税人以前的纳税信用情况,一方面可以起到督促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尽快缴清欠税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与纳税人进行交易的第三方,了解纳税人欠科情况提供方便,减少交易第三方的风险。税务机关应当认真履行这项法律义务,不断探索,积极实践,为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而努力。

33、新《税收征管法》第一次在税收法律上确定了税款优先原则,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答:税收优先于无担保的债权,法律别有规定的除外;

纳税人发生欠税在前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执行;

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34、税务机关在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可采用哪些取证手段?

答:税务机关在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当然这些手段只适用于税务违法案件的调查,而不适用于一般的税务检查对象,而且调查取证的对象必须是与税务违法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不能随意扩大化,更不能将所了解的情况和取得的资料用于税务违法案件处理以外的非法用途。

35、新《税收征管法》对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协助税收征管中的哪些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 法律责任?

答: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第73条的规定:

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造成税款流失的;

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造成税款流失的;

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

对于上述行为,由税务机关对该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处于10万元以上50万元户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36、非法印制发票,按照新《税收征管法》规定应承担怎么样的法律责任?

答: 新《税收征管法》第71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7、纳税人在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出;

税款的延期缴纳,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方可有效。

延期内纳税人应当积极筹建资金缴纳税款。

延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同一笔税款不得滚动审批。

批准延期内免予加收滞纳金。

38、纳税人未按规定将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税务机关可以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采取何种处罚?

答:纳税人未按规定将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凡例上1万元性命下的罚款。

39、新《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日常税务管理的行为有哪些?

答: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

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

40、新《税收征管法》中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务检查时有哪些检查权?

答:税务机关实施税务检查时有以下职权:

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要检查纳税人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它财产;

责成纳税人提供与纳税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询问纳税人与纳税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或者其它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人员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41、简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补缴及追征期限规定?

答: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补缴及追征期限规定如下: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42、简述新《税收征管法》税款的退还制度?

答: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

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

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规定退还。

43、税务机关行使撤销权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行使撤销权的条件,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借以逃避纳税义务并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

撤销权由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行使;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和滞纳金为限;

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欠税的纳税人负担;

建立欠税公告制度。44简述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条件?

答: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也就是说纳税人的债权必须是到期债权,如果不是到期债权,税务机关就不能行使代位权;

纳税人的上述行为必须对国家造成了损害的后果,如果没有损害,同样谈不上行使代位权,同时代位权的行使,以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和滞纳金为限。

45、纳税人有分并、分立情形时,欠缴税款由谁承担纳税义务?

答:纳税人有分并、分立情形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依法缴清税款,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纳税人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46、简述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它财产时,必须开付收据;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它财产时,必须开付清单的法律意义?

答:这是税务机关的一项法定义务,如果税务机关在执行扣押、查封措施中,不给当事人开具扣押收据和查封清单,不仅会给当事人无法判别真伪,很容易给违法犯罪分子钻空子,而且也容易事过境迁,无凭无据。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所以法律上作出了此项强制性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这一规定的行为,当事人有权拒绝扣押或查封商品、货物或其它财产。总之,这一规定对于约束税务机关严格依法行政,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都具有重要意义,税务机关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47、简述适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

答: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第40条的规定,税务机关适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如下: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可以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对纳税期满后仍不履行法定义务者,税务机关应当先责令限期缴纳;

在责令期满之后仍未缴纳的;

应当报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才可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另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执行对象不仅包括税款,还有滞纳金,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以实现税款、滞纳金从纳税人到国家的全面转移这终目的。

48、简述新《税收征管法》对加强欠税的清缴力度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新《税收征管法》在欠税管理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加或修改了内容,加强了欠税清缴力度。

严格控制缓缴税款的审批权限,缓缴税款的审批权限规定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主税务局。

确定税款优先原则。

(1)、税收优先于无担保的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纳税人发生欠税在前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权和留质权的执行;

(3)、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建立了欠税清缴制度,防止税款流失。

(1)、扩大了阻止出境对象的范围;

(2)、建立改制纳税人欠税的清缴制度;

(3)、大额欠税处分财产报告制度;

(4)、税务机关可以对欠缴税款的纳税人依法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49、简述离境清税的税收规定?

答: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50、简述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主要形式?

答:税收保全措施主要形式

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它财产。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主要形式

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它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缴纳税款。

51、简述适用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

答: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

只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必须是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它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等行为或迹象;

必须是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和责令限期缴纳的期限之内;

必须在纳税人不肯或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的情况下;

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52、新《税收征管法》对于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规定了什么样的税款征收制度?

答;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

扣缴后缴纳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扣押,并归还所扣押的商品、货物;

扣押后仍不缴纳应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的的商品、货物,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53、新《税收征管法》规定在哪些情形下税务机关有权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54、纳税人、扣押义务人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税务机关可依法采取哪些行政处罚措施?

答:新《税收征管法》第70条规定,纳税人、扣押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55、纳税人不进行纳税时,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应承担哪些 法律责任?

答:依法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是纳税人的义务。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56、什么是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计税依据也称计税标准,是指对征税对象具体进行征税时所据以计算税的数量、价格、件数的数额。计税依据主要有销售额、所得额、财产额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是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通过修改、涂改、挖补、等手段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擅自虚构有关数据、资料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或者虚假亏损等。

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第64条规定,对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税务机关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并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57、当事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哪些 争议适用行政复议前置?

答:所谓行政复议前置,上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必须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第88条第1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税务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提起税务行政诉讼。在法定复议期内,当事人就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 法院不予受理

58、什么是行政处罚时效?税务行政时效是多长时间?

答:行政处罚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实施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

税务行政处罚时效为5年,即从税务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未被发现的。按照法律规定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计算。

59、税务机关查询个人储蓄存款账户有哪些规定?

答:只能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对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才可查询;

查询必须事先经设区的市自治州税务局(分局)局长 批准;

查询所获提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60、与原《税收征管法》规定相比。税务所的处罚权限有何变动?

答:新《税收征管法》第74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与原《税收征管法》规定相比,税务所行使处罚权的范围大大扩大,由原来的“个体工商户及未取营业执照从事经营的单位、个人”扩展到了按新《税收征管法》规定可实施处罚的所有当事人;其次是处罚的金额限度由1000元提高到了2000元。

61、按照新《税收征管法》规定,直接妨害税务机关税款征收和违法行为包括哪些,应如何处理?

答:偷税。对纳税 人偷税,税务机关除追缴其不缴、少缴税款、滞纳金外,应并处不缴、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扣缴义务人采取偷税手段不缴、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不进行纳税申报。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逃避追缴欠税。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骗取出口退税。以假报出口若悬河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退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抗税。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未按规定期限缴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的税款。经税务机关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采限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少缴的税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未扣缴税款。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未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而未收税款的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62、新《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偷税行为的处理与原规定相比有何主要区别?

答;对偷税行为的认定上将原《税收征管法》中“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这一条件,定义为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两个并列条件,方便了税务机关对偷税行为的认定,同时,在认定条件上增加了“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内容,与刑法相衔接。

规定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除应追缴不缴少缴的税款外还应同时追缴不缴少缴的滞纳金。

明确了偷税先由税务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对构成犯罪的再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取消了原《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只能对犯罪的偷税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限制。

对偷税行为增加了处罚下限,增大了对偷税的打击力度。63、新《税收征管法》对偷税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答: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不缴或少缴的应纳税款的。

纳税人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不缴或少缴的应纳税款的。

纳税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的应纳税款的。

纳税人只要具有上述行为之一,即可认定其为偷税。64、新《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答: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规定办理;

新《税收征管法》施行前颁布的税收法律与其有不同的适用本法的规定;

耕地占用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征收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关税及海关代征税收的征收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65、与原《税收征管法》相比,新《税收征管法》对逃避追缴欠税处罚有何新规定?

答;原《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不满一万元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并处欠缴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而新《税收征管法》对逃避追缴欠税款的规定有以下几点不同: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只要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就构成逃避追缴欠税;

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同时还要追缴滞纳金;

在处罚上规定了下限,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6、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纳税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造成偷税以及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分别应予以什么处罚措施?

答:纳税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造成偷税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纳税人编造虚假的计税依据,未造成偷税后果的,由税务机关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67、对纳税人违反税务登记管理规定,税务机关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对未按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由税务机关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不办理税务登记,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税务机关可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68、纳税人在办理哪些税务事项时,应当使用税务登记证件?

答:申请减税、免科、退税;申请定印、领购发票;申请办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申请办理的其他有关税务事项。

69、如何实现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快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

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强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尖单位如实提供有关信息的义务。```````````````````````````````````````````````````````````````````````````````````````````````````````````````````````````````````````````````````````````````````````````。

下载征管法学习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征管法学习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征管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

    征管法讲义

    税收征收管理法讲义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简称征管法)的概述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有关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收征收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主......

    征管法试题

    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考试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15分) 当事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行政机关可以按照《处罚罚》的规定,每日按罚款额的()加处罚款。 A. 2% B. 3% C. 1倍 D. 5倍......

    征管法题库

    总局征管法题库及答案(单选) 单 选 题 1、新《税收征管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答案:C)修订通过。 A、2001年2月1日 B、2001......

    《征管法》题库

    二季度《征管法》题库 一、单选题(98题) 1、、按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税务机关在对公民拟作出()元(含本数)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含本数)以上罚款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

    贯彻落实《征管法》情况报告

    贯彻落实《征管法》情况报告 ××关于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的 ××情况报告 ×× ××华文××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

    《税收征管法》刍议

    《税收征管法》刍议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与欧美的贸易争端加剧,美国特朗普政府减税和中美贸易战的双重作用影响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经......

    解读新征管法

    解读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9日 信息来源:南通市如皋地方税务局贾忠龙 字 体:【大 中 小】 访问次数:342 一、纳税人未按期进行纳税申报,但按期缴纳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