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迟退休年龄利大于弊正方原始报告
正方原始报告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然而,在中国老龄人口多,养老压力大。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是未来社会可以持续发展的保障。
所以,我方认为延长退休年龄益大于弊。
延迟退休年龄,是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原因)
1国际方面:A为顺应现代各国普遍的老龄化现象,各国都在陆续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这样做顺应国际潮流。B女性在退休年龄上与男士保持一致,男女平等,这样是维护女性权利。
2国家方面:A人口老龄化严重,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到达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这个比例已经严重超过国际老龄化比例,国家养老压力大,过多资金都用在养老金上,不利于国家发展。(延迟退休年龄不仅可以延缓养老金的领取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加养老金保险金缴纳时间,促进我国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减轻了养老金支付压力);B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劳动力总量在未来会不断减少,对于中国这样依靠劳动力优势立足的大国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延迟退休年龄就可以增加劳动力总量,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C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寿命延长,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退休年龄上做出相应调整。
3老人自身:A延长退休年龄可以使老人发挥余热,人尽其才。很多行业越老越专业,例如医生,技术人员,老人毕竟工作经验丰富,他可以利用自己丰
富的经验和较多的专业知识为自己的岗位更好地工作,指导新一代更好的工作;B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空巢老人现象,老人过早离开社会岗位,就等于脱离了原本的社会关系,加之,在当今社会多数家庭都只有1到2个子女,孩子忙于工作,对老人的关爱大不如前。老人心理的孤独感是巨大的,但是延迟退休年龄就可以使老人在社会团体中得到关爱,缓解孤独感。而老年人工作后增加了收入,减少了年轻人的工作时间,家人之间拥有更多的相处时间减少老人孤独感。
4新一代:A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年轻人提升创新意识,为社会提供更多岗位,为解决就业困难又开出一条新路。(延迟退休年龄使得一些固定岗位人才需求量减少,从而促使年轻人不断创新,自主创业,在发展自我事业的时候又产生新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岗位,形成一个良性的就业循环体。)B在如今,“421”家庭越来越普遍,子女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减年轻一代的赡养负担.综上所述,延迟退休年龄是及其必要的,延迟退休年龄的好处无法替代,弊端却可以避免。
以上就是我方观点,陈述完毕,谢谢。
一辩:张雅
二辩:尹涵 三辩:杨雅惠
四辩:银元
第二篇:延迟退休年龄是利大于弊辩论稿
三辩结词
主持人、对方辩友,你们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是否应该延迟退休”,不可否认,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一个大的“趋势”问题,而不是短期项目问题。今天辩论伊始,【我方一辩】陈述我方的坚定立场,坚决认为应该延迟退休,分别从“补充劳动力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社会养老负担”、“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三个方面陈述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利大于弊,得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这一结论。而【对方二辩】
【对方一辩】
一言以蔽之,我方坚定地认为应该推迟延迟退休,理由有三:
1、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锐减的严峻形势下补充劳动力的必然选择。
2、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和国家财政压力,3、使社会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特别是在经验和阅历型的岗位,若不延迟退休年龄还继续沿用过去的退休制度,让正值事业高峰期的老龄人退休,则是对他们宝贵的经验财富的巨大浪费。
4、经济范畴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延迟退休有助于解决过早赋闲在家的老龄人的精神孤寂问题。421模式下的家庭,儿女为生计长年奔波在外,陪伴老人的除了老人就是笼子里的鸟,相比起早早拿着丰厚的退休金在空荡荡的的家里翘首以盼儿女相聚,他们更多地怀念在工作岗位和同事挥洒汗水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的温暖日子。延迟退休,对害怕赋闲的空虚、怀念工作的充实的老人而言,无异于一句福音。
最后,借用孙中山先生一句话结尾: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是大势所趋,如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政策一样,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历史终将证明,这一政策符合我国国情民情,将为我们延续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春天。所以,我们坚决拥护“延迟退休”。
谢谢。
备注:
1、世界潮流,外国的优秀做法:
中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
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
美国目前就规定,若以法定退休年龄领取的福利水平为100%,则提前退休者只能获得低于100%的福利,甚至只有60%的水平,但在特殊情况下,最早退休年龄不得低于62岁;相反,推延退休者则可获得高于100%的福利,最高比例系数可以达到1.5~1.6。职工到了退休年龄还想继续工作,他们可以边工作边领取退休金,也可以选择不领取退休金继续工作到70岁,在这种情况下,每多工作一年,退休金就会提高约7%。美国人到了退休年龄但仍愿意坚持工作的,每多工作一年就奖励10余个百分点的退休金,直至正式退休。其实,近几年美国已经多次调整了退休年龄,现在的退休年龄规定是65岁6个月,以后每年延长两个月,直到延长到67岁为止。前不久,美国参议员哈格尔已经提出了一个把退休年龄提高到68岁的议案。
瑞典的养老金分成两块,一部分是基本养老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养老附加金”,这是瑞典特有的。“养老附加金”据退休前的收入状况和纳税情况而定,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养老附加金”积累的就越多,退休后就能领到越多的退休金。
西方各国目前对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仍继续工作的人在各方面实施鼓励政策。在芬兰,65岁退休领取的养老金比60岁退休最高可多出40%。
2、担心提前退休,交了大半辈子养老金才只领几年,拿不回本——
根据目前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个人缴费多,基数就越高,缴费时间多一年,就多一个点的系数。并不会因为拿的时间少了,拿的养老金的总量减少。
3、有命交社保,没命享社保——
延迟5年:60岁——65岁 寿命也延长 5年(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到1981年增加到67.77岁,到 2001年增加到71.8岁。现在约为75岁,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全世界平均约69岁),而且应该会继续增加。(香港与澳门分别为82 与84.4岁。)而且平均寿命包括年轻与中年就去世的人。因此,能够活到退休年龄的人的预期平均寿命要比总人口的平均寿命大。
相当于学生放假时间推迟(退休)了,开学时间(生命终止)也跟着推迟,假期时间(享用养老金)没有变动多少。
4、延迟退休造成就业压力变大?
由于现在用人单位机制灵活,退休年龄延长不会阻止单位解雇不合适的老员工,也不会影响老员工主动辞职。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原因不在于工作岗位不足和过剩,这只是表面现象,推行该政策并不会从实质上增加就业压力。就业压力 的形成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岗位不足问题,要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要发展经济,鼓励再就业。而主要在于劳动力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错位。
1980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有些人就担心政策将导致一些新的问题的产生,实行一胎后,就业问题,事实并没有像当时实施计划生育时那样缓解就业压力,而是增加了就业压力。
5、寿命延长而退休年龄不随之延迟的后果——老人精神孤寂,渴望继续发光发热
现行的退休政策太浪费人才资源,四五十岁正是个人工作经验、能力、精力的鼎盛时期,这样退休的人员实在太浪费了。
由于老年化的原因,导致了一些新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日本新首相菅直人所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和联系弱化了。事实上,日本有不少上百岁的“空巢”老人失踪或者死亡是没有人知道的。
6、六成年轻网友反对
搜狐网一项调查显示,363682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228584名网友同意实行弹性退休,认为弹性退休可灵活解决就业问题,所占比例达到62.86%。这就表明,延迟退休并非不可接受,关键是如何“弹性”的问题。
7、补充劳动力交给“放宽计划生育”来做,何必要老人去上?
第三篇:浅谈我国延迟退休年龄
浅谈我国延迟退休年龄
摘要:中国退休年龄基本沿用了20世纪50年代的规定,存在着退休年龄较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提前退休较为严重等问题。从降低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应对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等各种现实情况考虑,实施延迟退休具有必要性。而在具体实践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群体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承受能力,兼顾各方利益,以渐进方式推进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改革。
关键词: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
一、引言
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合理与否之所以受到了广大的关注,不仅仅因为退休年龄的调整关系到老年人个体的工作年限、年轻一代人的养老负担,也关系到整个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分配、储蓄行为,以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等。现行的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经过近60年的发展,依据当时国情制定的退休年龄是否在当下依旧适用;尤其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是否应该固守传统的退休年龄,这一直是理论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争论的热点。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反思与探索,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形成了相关的建议以及意见。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部分学者是采取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做法,但也有的学者对延迟退休年龄持另一种观点。威勒(Weller)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在《延长退休年龄――社会保障的错误方向》(2000)一文中指出,如果通过推迟退休年龄来解决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短缺问题的话,退休年龄将不得不额外增加6.6年,即使只有一半的社会保障资金短缺是通过推迟正常退休年龄弥补的,退休年龄仍要增加1.4年。2005年,威勒在《为社会保障提高退休年龄》一文中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延长退休年龄对那些在很大程度上靠社会保障维持退休收入的工人将产生负面影响。
三、国内研究状况
(一)赞同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
1.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
李珍(1997)指出:一般的规律是,人口预期寿命越长则退休年龄越高。50年代规定的退休年龄在当时是适当的,但在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了20岁的时候,这一规定就不适当了。李红岚(2000)论证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能性,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现行的退休年龄不变化,退休后的生命余年也相应的延长。许多老年者表现出较强的再就业欲望,所以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是符合老年人心理需要的。林义(2002)认为:人均寿命的普遍延长、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为提高退休年龄提供了客观基础。
2.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角度出发
史伯年(2001)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内的赡养率和自我负担率论述提高退休年龄对于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压力的有利作用。邓大松、刘昌平(2002)对退休年龄的敏感性作了分析,得到:退休年龄每提高1%,基金缺口将缩小1.949%,如果退休年龄提高5年,那么基金缺口将缩小22.69%。张世伟、李学(2005)应用某市的微观数据对退休制度改革方案进行模拟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实施现行的退休制度,将导致养老金收支日趋失衡;适当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抑制提前退休或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均能够使养老金收支趋于平衡,均不会产生长期的就业问题。
(二)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
1.从就业角度出发
即使在存在着沉重的城市退休金压力和老年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反对延迟退休这一派依旧认为增加青壮年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率更应该被政府优先考虑。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67万小企业被迫关门,约670万的就业岗位蒸发。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1/4。再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的失业农民工和大量下岗人员,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必然会使9.4%的城镇失业率继续攀升。如果再排除统计口径等一系列因素的干扰,实际失业率会比统计的失业率更高。尤其是对机关、事业单位等,延长退休年龄造成的挤压效应会更明显。
2.从劳动力资源角度出发
高庆波(2009)通过对OECD经合组织组织国家的退休年龄变动进行了整理,指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国家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如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英国。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退休年龄保持不变,甚至还有部分国家的退休年龄出现了缩短,如瑞典、挪威和爱尔兰。并且中国与美、日等高收入国家在受教育程度、人均寿命及工作条件等方面有相当的差距,不应盲目的提高退休年龄。姜向群、陈艳就指出我国的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并不高。城市60岁老年人带病期占余寿的比例高达75%以上,生理功能的下降和疾病的增加说明老年人已经不适应继续紧张的工作了。
四、结束语
延迟退休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不失为一剂良方。只是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不同,看法和立场也就不同。延迟退休年龄能否成功,有两个挑战需要关注:
第一,如何平衡权利的关系?在业者的工作权利、年轻人的就业权利和退休者的休息权利有一个博弈的过程。退休年龄延迟在一些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0年2月23日,西班牙爆发全国性的游行示威活动,万余名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长至67岁。游行示威者打出的口号是:要工作,不要养老金。
第二,如何保持制度的弹性?弹性就是制度的适应性和适应力,能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区别对待。对一些工作劳累、收入又低的体力劳动者来说,提前退休才是解脱和享受。分类对待有助于社会和谐。高失业率的行业暂时不要实行推迟退休制度,避免推迟退休恶化就业形势。延迟退休不宜在短期内向全国以及全行业特别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垄断行业推广。国际上反对的是强制性延迟退休,赞成的是自主性选择退休。早退少得益,晚退多得益。双向推进比较稳妥:一方面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另一方面逐步扩大退休选择。一些行业部门的工作者可能希望提前退休或者按原计划退休,享受退休生活的乐趣,而不在乎推迟两年退休是否养老金更多。能否赢得公民的认同,公民是否有选择的权利,是提出弹性退休制度的主要依据。制度的人文关怀十分重要,这也是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要害所在。参考文献:
[1]埃斯特勒?詹姆斯.国有企业、金融市场改革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互动效应――中国如何解决老年保障问题[J].人大复印资料,2003(9).[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思考.公平与效率――中德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讨会,2007(1).[3]李珍.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经济评论,1997(1).[4]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财经科学,2002(5).[5]文太林.关于弹性退休的经济学思考.经济前沿,2006(9).
第四篇:延迟退休年龄计划表
延迟退休年龄计划表
人社部延迟退休时间表最新消息:XX下半年人社部延迟退休时间安排
清华教授:人社部“延迟退休”方案已拟订完毕,10月14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他同时透露,要到XX年才能正式推出延迟退休具体方案。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就“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应该在XX年推出,最早2022年开始实施。
人社部延迟退休时间表 延迟退休男女年龄图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
做原油投资,首选 行情有利器,行业首选软件。数据分析更强,更快,更全!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2020年前推出 人社部部长答记者问
尹蔚民谈到,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这项政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这么一个实际提出来的。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1978年,国务院104号文件再次明确,就是女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
当然一些特殊群体还有其他的政策规定。建国初的时候,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我们现在人均的预期寿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是岁。也就是说,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很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有必要作出调整。
“通过前期的磨合与讨论,人社部的方案已经拟订完毕,下一步就是走国务院审批、征求意见、进一步讨论等程序。”10月16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其实,同样的口径,同样的推出时间表,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尹蔚民就有所提及,而那也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明确回应延迟退休的问题。他当时称,希望今年能够把延迟退休方案制订出来,XX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XX年正式推出;不过,推出后至少5年以后才会实施。
而这,也是多年来首次较为明确地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时间表,如今的再次提及,无疑是在为明年的征求意见做铺垫。
对于采取渐进式“小步慢走”的基调,早在XX年人社部对外征求涉及方案时就已涉及。当时,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订了多套改革备选方案;其中,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则属清华大学和社科院提出的两套方案。
清华方案建议:从XX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同时,艰苦岗位的男女职工可以提前10年领取养老金,也就是男女分别进行延迟领取,用15年的时间完成该项工作。
而社科院的方案建议,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岁用20年的过渡期,但为了避免制度碎片化,特殊群体并不单独列出。
“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一定会考虑到各种不同人群的需要,是有弹性的。”杨燕绥强调。
为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延迟退休年龄走的肯定是弹性的路子,分步骤稳步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延迟很多年。同时,允许劳动者做出自由选择,是否选择延迟退休自己说了算。”
同时,尹蔚民明确表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而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按人社部所言,实际退休年龄“平均不到55岁”,也就是说,退得早加之我国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延迟退休已是刻不容缓。
延迟退休年龄计划表
第五篇:关于延迟退休年龄心得体会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心得体会
2013年12月2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中国正面临人口转型拐点,今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人,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而劳动力人口则在波动中趋于下降,未来或出现负增长趋势。在此背景下,延迟退休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尽管公众质疑之声至今不减,对养老金双轨制亦多有不满,而且从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的大趋势看,延迟退休已是不可避免。
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延迟退休影响就业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中的数据对此提供了进一步支撑,“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徘徊在1000万个左右,其中大约30%的岗位来自退休人员的更替,每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差不多800万个左右,加上农民工、社会其他就业人群,就业岗位供给的缺口大”。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延迟退休条件的确并不具备。
不过,作为一枚硬币的另一面,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退休人员不断增长让养老金支付承受巨大压力,存在潜在的缺口;同时,人类寿命普遍延长,使得不少男性到60岁、女性到55岁之后,还有意愿有能力继续工作。否定延迟退休,固然能够成全那些渴望工作的年轻人,却没有充分照顾到一部分中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劳动权利。
我个人认为凡事都有利有弊。延迟退休年龄,一定带来就业岗位减少,这是必然规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就业难的加剧,这一影响还会进一步放大。如果我们纠结于此,改革退休年龄的条件恐怕永远都不具备。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坐等负面影响自然消失,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和矛盾,扬长避短,找到各方利益最佳契合点。
作为养老体制改革中最受公众关注的一项政策性建议,延迟退休计划自提出后就饱受各界争议。赞成者认为,我国的养老金空账已超过两万亿元,再不延长退休年龄,养老金就不够用了;而反对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意味着剥夺劳动者应该享受的退休福利,缩短劳动者享受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同时也会给年轻人就业造成压力。
支持延迟退休的不少是官员等权力阶层,他们在岗时有较多福利甚至隐性收入,且大权在握、受人尊敬,一旦退休,不但收入减少,影响力更会减弱。而反对延迟退休的往往是普通劳动者,没有什么特权和隐性收入,退休时和在岗时的收入差距不大,退休既是福利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解脱”。延迟退休绝对不能让权力阶层占了便宜,并损害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在现有退休政策下,普通工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待遇显然不平等。一旦实施延迟退休,势必增加滋生腐败的几率,可能造成利益集团的不公平分配。在当前不同职业群体间待遇差距巨大的前提下,延迟退休不利于普通劳动者,更不利于低收入群体。
退休制度是一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公共政策。从法理上讲,养老保险本质上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约。公民依照既定的退休方案缴纳了养老保险金,政府就应当兑现当初的养老承诺。如果政府因为养老体系无法继续维持而单方推迟公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并增加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这就属于政府单方面违约,无疑与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悖。解决当前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应该优先考虑通过减少“三公”经费、划拨国有资产给养老基金等方式,而不能将延迟退休作为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首选办法。当前,国家应重点解决养老金体系的历史债务问题,将国家应该承担的部分予以明确,同时通过政策吸引低收入群体参保,扩大参保覆盖面,借以扩大养老金规模,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提高缴费率和延迟退休年龄来保障资金平衡。更为关键的是,要下决心破除养老“双轨制”,建立公平的养老制度。
一言以蔽之,是否延迟退休,既要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听专家团队的建议,更要作为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多听听各界公众的声音,民意才是决定是否延迟退休的首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