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国家土地管理需要利用地籍管理方法,这是国家土地管理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地籍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水准,也从侧面直接反映出国家土地管理能力的强弱。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各级地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一些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土地籍管理工作水平,为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增添动力。
关键词: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问题;对策
地籍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前,属于原始的地籍管理阶段,目的是为征收土地税提供合理的依据,那时的管理内容主要是为了记载土地面积、登记、权属和坐落的方位等基本信息的簿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地籍管理进入第二阶段,内容不断充实,同时也对管理技术与手段要求更高了,变成了土地管理最基本的项目之一,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时代的进步,管理内容更加多样化。目前我国的地籍管理内容越来越广泛,主要的方面包括土地调查、统计、登记、动态遥感监测、地籍档案管理、地籍信息系统查询、土地权属争议调节等重要内容。地籍管理概念
我国很早就有地籍管理,那时候的地籍管理主要是为了达到政府税收的目的,可以说中国地籍管理历史较为悠久,约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夏禹时代,就出现过对土地的调查取证,表现形式也较为简单、内容也并不复杂,主要是按土地质地、水分和土色等将土地分成了三等九级,掌握土地最基本的情况,利于政府按土地成色进行税收与分配。
现代意义上的地籍主要就是指记载着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和用途基本情况的文件或者簿册。通过地籍管理,能够使国家从宏观上掌握土地情况、获取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和用途等信息,通过土地情况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管理等相关配套管理系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我国地籍管理内容不断增加,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地籍档案资料、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土地、地籍的信息系统等均属于地籍管理管理内容。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地籍管理的水平低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籍管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技术水平,由于地籍管理涉及面较多样,全面提高地籍调查与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从技术层面加大对地籍档案管理的技术推广。但在在我国各级土地地籍管理中,绝大部分地籍管理方式在基层单位还比较原始落后,老式的手工管理方法较普遍。例如地籍测量工作中,还依然使用皮尺进行土地丈量、进行手工绘图制作,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绘图,但原始数据的来源还是用皮尺丈量出来的。就是这种手工测量方式,非常容易造成数据上的误差,工作效率不高,测量速度不快。另外,基层地籍的工作人员知识更新不足,观念意识淡薄,对相关法律和地籍理论知识掌握严重不足,这也直接导致了管理能力的不足和落后。
2.2 土地登记意识薄弱
计划经济时期,土地无偿使用,但现代社会条件下,土地是有偿使用的,一些基层单位还依照老观念、老办法执行,不能认真的对土地进行登记造册,土地无偿使用的思想依然存在。现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规定,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者无关,可是土地使用者在处理房产与土地时,只处理房子,而对土地却不能很好的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土地实用价值得不到显现。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多数地区对拆迁补偿办法也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和标准,更不能依据土地实际情况给予使用者赔偿,多数是统一定价,土地补偿区分做得相当不到位,群众就认为土地是没有任何补偿的,这种观念导致了使用群众对土地权属的观念淡薄,使我国土地登记制度无法落实,人们的土地登记意识越来越薄弱,有些土地基层部门已经无法开展工作,给正常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2.3 地籍档案管理不合理
在我国基层国土部门地籍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地籍档案、资料的管理较为凌乱,不同有资料在不同的部门管理,要想查阅很困难;地籍档案收集不全、内容不完整、情况不属实、收集不主动等问题多;有些地籍档案封存起来就不许查阅,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导致利用面窄,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民;有些保密档案,不能按保密文档进行封存,随意乱丢,基层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
2.4 地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国土部门不重视地籍管理工作,没有配备专业人员,有些还是兼职工作,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地籍管理工作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专业能力、自身素质难以保证。长期缺少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导致了基层地籍管理人地籍管理、地籍测量、地籍技术不够。虽然国家有明文规定,上岗人员必须要经过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考试这一关,取得合法的土地登记员证件后,才能持证工作,但有些部门却并不执行这项规定,随便安排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到岗后再走过场似的培训一下,导致测量和计算机实践操作严重不合格,这就使我国地籍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放缓,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发展。改善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的对策
3.1 强化地籍管理中土地登记的意识
可以通过图板、宣传栏、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土地登记相关知识,为增强宣传效果,需要从土地使用者自身利益出发,充分宣传好土地登记的好处,对群众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认识到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群众参与地籍管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实现地籍档案管理标准化
做为基层国土单位,要在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大收集力量,保证档案真实可靠,通过对地籍档案收集、整理和技术设备更新使用,全面推进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合力提升地籍档案管理效率,促进整体水平提高。地籍档案合理化可通过新型现代技术和管理设备,使基层国土单位地籍信息从一般工作到应急处理上,形成质的飞跃。同时也可以依据不同的发展状况,根据当地特殊区位条件,合理进行特色服务。还可以预测趋势,不断增加地籍档案管理新内容、范围和相关政策调整,完善职能部门作用,全面发展档案工作。
3.3 提高地籍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可以不断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基层科所队,使用现代化技术更新和改进基层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程序,提高对一般性资料、基础性工作的处理能力,使现代技术优势转化为工作能力。实现地籍信息和管理系统化,根本上就是要扩大国土地籍覆盖面、加大地区覆盖范围、做到地籍系统管理高技术化、实现城乡一体水平;加大新型技术的运用,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把地籍管理新成果、新应用进行推广,达到全社会全链条资源共享。时常保持信息系统软件更新、升级,保证符合新常态,符合时代发展进步需求。
3.4 强化地籍管理队伍建设
要想从根源上提高基层地籍管理工作效率,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社会招揽的方式,招聘专业的人员进入到岗位中,通过专业的培训,对地籍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加大自身道德建设,加强员工作风培养,培养一批素质较高、专业技术较强的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加大法律保护力度,完善地籍管理师、注册地籍管理师和地籍管理资格认证等的考试、考核制度。
综上所述,要想使地籍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正轨化,就需要不断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主动性,强化服务观念,从根本上保证基层地籍管理,发挥地籍管理的作用,从而,合力推进国家地籍管理工作进程。
参考文献
[1]黄晓曼.提高节约集约用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时代报告,2012(11):43.
第二篇: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术资源
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徐启华 徐双元 聂永梅
1互助县房地产管理局青海互助县810500
2海东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互助管理部 青海 互助县8105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相
应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房地产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 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 在学好、用好《物权法》基础上, 把理顺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机制, 规范房地产行业管理工作, 落实在市委市政府对房管工作的要求上, 落实在广大人民群众对房管工作的期望上, 落实在正确全面地履行好房管工作的职责上, 从而有力地发挥房地产行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当前产权产籍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镇居民和村镇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活跃及房屋权属登记量的与日俱增, 房地产权属档案数量急剧增加。全国的产权产籍管理部门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多数城市设置了专门的权属档案管理机构, 配备了相应的专业人员及档案保护设备, 实现了产权产籍管理现代化, 逐步走上了依法行政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也有部分县(市)权属档案管理的现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阻碍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制度不健全, 缺乏依法管档的意识。
建设部从 1982 年始, 就多次对产籍资料的管理发出通知,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于 2001 年 8 月 23日第 47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了《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 对权属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利用及法律责任均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 却不能依法管档, 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考核制度、严重存在人为的随意性。如某房管部门权属档案管理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任凭产权登记人员随意将档案拿出、增删, 有可能给个别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损公肥私提供12
2了可乘之机。有可能给国家、给房管部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教训极为深刻。
1.2 档案利用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 影响作用的发挥。
目前除大部分城市已利用计算机全面管理房地产权属档案以外, 还有部分县(市)没有普及计算机管理, 仍然靠传统的手工方式管理档案。其弊病主要表现在立卷、归档时间长, 查阅利用检索慢, 工作效率低, 不能满足产权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3 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还有差距。
目前档案管理队伍特别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档案管理队伍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任务,对新时期档案管理队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当前档案管理队伍的现状离新时期档案工作任务和要求差距很大。据统计: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单
一、专业技术不过硬、现代技术不熟已成为档案专业人才队伍的通病, 当务之急, 要减少差距,就要提高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 概括地说就是从事档案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 使档案工作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减少直至消灭这个差距, 是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培养工作面临的又一个新的课题。做好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务求实效、依法行政是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的灵魂。
在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工作中要求真务实, 务求实效。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是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同时也是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一项服务工作。这项工作涉及面广, 基本上每个环节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 不搞形式主义, 不弄虚作假, 不摆花架子;尊重客观规律, 运用科学的、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指导工作, 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档案法》及《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 使权属档案事业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依法治档”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权属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涉及面极为广泛。如果没有法律、法规对其规范, 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必须认真学习、执行法律法规, 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考核制度, 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档案管理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 不因人的更替而受影响。
2.2 创新是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发展的动力。
首先必须创新观念, 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作为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职能部门, 随着机构改革进程的加快, 必然要在服务意识和工作观念上作相应的转变, 才能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具体就是要把工作职能转移到行政管理与提供服务并重上来, 增强为民服务观念,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 就是要转变工作作风,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要加大对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让群众了解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支持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工作, 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提高科技水平, 搞好现代化管理服务。
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权属档案, 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唯一途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广、精、快、准是信息化社会人们信息需求的基本特点, 从我们利用计算机管理权属档案的实践看, 既可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重复劳动, 又可杜绝人为的随意性, 避免管理的疏忽造成的经济损失, 及时地满足产权管理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更有效地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县(市)房管部门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实现现代化管理是社会发展和房产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尽快地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档案信息的录入、检索、编目等工作, 提高档案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效率, 更好地为产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我们必须积极倡导、推广、应用新技术, 建立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
2.4 拓宽乡镇产权发证业务, 是今后产权产籍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国多数县的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乡镇农村。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居民就业结构、收入水平和居住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制镇的居民将大幅增加, 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 形成新的乡镇集贸市场, 向商品化、工业化推进是各乡镇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这点可以看出, 县级乡镇房地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2.5 物权法对房地产权属登记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 作为一部与房地产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物权法》的出台实施, 使得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许多工作更加有法可依, 有关法律依据更为完善、明确, 对推动我国的房地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物权法》的出台使我们增加了许多新的工作, 原有的一些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新的要求, 特别是我们现行的一些规定、做法与《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有较大的距离, 某些方面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房地产权属登记工作,近年来“形式审查”似乎已越来越趋于主流;而《物权法》则赋予登记部门更多的“实质审查”责任)。这就使我们在顺应《物权法》的要求, 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特别在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方面,《物权法》设立了预告登记制度, 对我们的实际操作具有相
当大的挑战。结束语
产权管理是产籍管理的基础, 产籍管理来源于产权管理, 又反过来为产权管理服务, 彼此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是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这项工作涉及面广, 基本上每个环节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职能部门, 随着机构改革进程加快, 必然要在服务意识和工作观念上作相应的转变, 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物权法》的出台实施, 对理顺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机制, 规范房地产行业管理, 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论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现代化之实现[J].中国房地产,2000,(05):122-123
[2] 王德文.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房地
产,2003,(06):105-108
第三篇: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土地和矿产资源价值的增值,国土资源部门违法违纪案件呈上升趋势,成为腐败分子侵蚀的重点领域,特别表现在土地审批、交易、开发中,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形成了当前违法违纪现象的多发区。迄今为止,在查处的大案要案中不少跟土地交易有关,可见,国土资源领域的腐败行为,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过程。因此,积极开展打击土地交易中违法违纪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国土资源腐败问题,是源头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反腐败预防渠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预防工作机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遏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党中央的决策高屋建瓴,将预防工作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为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我县国土资源系统通过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效能监察等监督预防制度,使源头预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分析当前我县国土资源系统违纪违法行为的表征,发现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其预防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相关负责人和执法人员的监督,往往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再
加上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国土资源系统腐败蔓延的失控因素。当前我县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督体系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人大、监察、舆论和群众监督。上级主管部门是业务指导部门,对下级的监督往往不能深入到位,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经常处于“虚监”,很容易造成监督的盲点。农民人数虽多,但作为农村老百姓实行监督维护自己利益的主要渠道信访制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国土资源监督体制迫切需要建立外部监督渠道,尤其是法制预防渠道。在这种形势下,国土资源系统强化与监察、检察机关的配合和协调,共同开展预防,是着眼当前比较有效的途径之
一。监察、检察机关也将国土资源作为当前预防土地违纪违法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土资源系统与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合作,共同开展预防工作,有利于加强国土资源系统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联系,建立行政、法制预防渠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预防工作机制,形成社会预防网络;有利于促进国土资源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确保监督关口前移的目的。
二、开展预防反腐败工作,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国土资源腐败行为的产生。
国土资源系统与监察机关、检察机关要协调配合,共同开展预防腐败工作,充分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要把握四
个环节,构筑四条防线,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国土资源腐败行为的产生。
(一)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宣传,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教育是基础,是不断推进反腐斗争的治本之源。开展预防土地腐败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优势,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扩大宣传教育面,使单位的每个员工学法、知法、懂法,遵纪守法,构筑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国土资源系统配合监察、检察机关开展政纪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
1、预防宣传。广泛宣传监察、检察机关查办土地违纪违法案件所取得的成绩,造成声势,形成威慑效应。深刻揭露职务犯罪危害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同职务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深入剖析犯罪分子堕落的轨迹和思想根源,提高广大职工的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普法教育。针对部分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懂法、不知法的情况,与执纪执法部门配合,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如刑法、行政许可法等等,增强法制观念。
3、警示教育。组织职工参观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反腐倡廉成果展览、警示教育基地、观看犯罪忏悔录象和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等等,以案释法,达到警示效应。
(二)严厉惩治腐败行为,构筑法律威慑防线。预防与查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国土资源部门开展预防反腐败工作,要正确认识监察机关、检察机关查办腐败案件与维护正常工作、促进国土资源系统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坚持惩防并举,通过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从而起到主动预防的积极作用,为国土资源系统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国土资源系统与检察机关加强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首先要建立案件线索移交制度,疏通案件线索渠道。纪检监察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或者收到群众举报的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线索,或者正在查处的案件,认为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检察机关查处。同时监察机关、检察机关也要在国土资源系统直接建立违法违纪举报网络,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其次,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配合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依法侦查取证工作,保障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准确及时查处案件。最后为强化案件查处对腐败分子的威慑作用,每办结一案,国土资源部门应协助监察机关检察机关通过各种渠道及时通报案件,通过以案释法,增强法律威慑力,使有犯罪想法的人打消犯罪念。
(三)推动监督机制建设,构筑制度政纪法规防线。由于国土资源系统正处于体制的交替中,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难免存在漏洞,这些漏洞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国土资源系统要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共同研究,找出症结所在,推动监督机制建设,构筑制度法规防线,使人不能犯罪或少犯错误。
1、共同开展预防调研。要及时发现和分析土地违纪违
法行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共同开展前瞻性的调查研究,认真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体制中的问题,尤其要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物资购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权利制约机制等重点领域,提出治本性的预防对策,促进国土资源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2、共同落实监察、检察建议。监察、检察机关通过查办腐败案件,分析掌握违纪违法的特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时提出监察、检察建议,促使国土资源系统完善管理制度。对此国土资源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监察、检察建议,针对提出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3、共同开展专项预防。针对国土资源系统一些腐败现象高发的领域,可配合监察、检察机关开展专项预防,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到国土资源管理环节,以提供法律服务的形式开展同步预防,同步监督,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如对土地的招标投标、土地开发、施工、工程验收等腐败多发环节进行专项预防,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4、共同开展社会预防。随着预防腐败的深入开展,通过设立预防办公室、预防联系点和聘请预防联络员等形式,将逐步形成以监察、检察机关为依托,覆盖本地区、本行业各个领域各部门的反腐倡廉社会预防网络。国土资源系统加入社会预防网络,可通过监察、检察机关及时了解预防腐败的工作动态和信息。获取其他单位在预防腐败所取得的经验,为完善国土资源预防机制服务。
(四)建立离任审计制度,构筑领导责任防线。对主要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应将国土资源系统资源保护责任考虑在内,不但符合对干部管理的要求,而且符合我国国情。将主要领导干部的政治命运与国土资源系统资源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自觉履行土地资源保护责任,就会避免他们在宏观决策、执行具体工作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国土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有利于防止土地批租、矿产资源开发中腐败行为的产生,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利于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土地资源保护责任审计主要包括: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执行情况、土地出让情况(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情况)、土地划拨情况、出让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等。
开展反腐败工作,防患于未然,是国土资源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是关心、爱护国土资源系统职工、保障国土资源系统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国土资源系统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地籍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研究及对策探讨
地籍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研究及对策探讨
摘要: 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地籍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根据从事国土管理的多年经验,总结当前地籍管理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出应对的办法。
关键词:
地籍管理;现状;难点;应对办法
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地籍管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对地籍管理工作来说,认真分析当前地籍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性地做好地籍管理工作,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我市地籍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市地籍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地籍基础业务建设成绩显著。一是城镇土地登记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登记工作起步,土地产权管理意识得到强化。截止2009年底,国有土地登记发证约为1.8万本;城镇居民住宅用地登记发证累计已达37多万本;以土地抵押登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他项权利登记发证工作开展顺利;土地产权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调处了大量土地权属争议。二是土地调查进展重大,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以城镇地籍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和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与数据库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地籍基础业务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我们已完成全市5个办事处、18个乡镇的城镇地籍调查与测量工作,并已建立了数据库。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顺利通过国土部验收。三是土地动态遥感监测体系初步形成,土地统计分析工作不断深入。我市充分利用每年最新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实时监测土地变化情况,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防范和及时发现违法用地;同时利用卫片辅助每年的土地变更调查。我市土地利用数据已经建库,在每年变更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对土地的数量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分类、整理、统计和分析,掌握我市土地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现行地籍管理工作难点问题
2.1 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不统一。按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和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这表明,林地、草原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水面、滩涂养殖使用权登记发证不适用《土地管理法》,而适用其他法律,具体工作由相关部门(如林业部门)负责,这一点也与地籍管理制度的统一性原则不一致。
2.2 地籍管理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前,我市地籍管理力量薄弱,专门从事地籍管理的人员较少,特别是乡镇国土所,人员不足,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地籍管理工作甚至不是专人承办。另外地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业务知识不精,业务水平不高;有的经验不足,实际工作能力不强;还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2.3 地籍管理先进技术推广不够,地籍管理现代化手段不高。地籍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地籍调查、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和地籍档案管理对技术的要求都很高,尤其是地籍调查中的遥感、航测、数字化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推广起来非常困难。对于地籍工作人员来说,除必须掌握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以外,还应具备地籍测量知识、计算机、土地登记等技术。
2.4 地籍成果社会化应用程度亟待提高。目前我市地籍管理形成的各种成果,如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不能广泛共享,社会利用率较低。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不够健全,尚不能进行网上查询和异地查询。这与市场对土地登记信息日益强烈的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当前国内有些地区出现的一些企业提供虚假土地权证,进行多重抵押、多重担保的恶劣骗贷案件,土地登记信息联网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因此具有更大的积极意义。
2.5 地籍管理基础与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就目前地籍
基础数据业务来看,按照城镇数字国土的要求还有差距。地籍的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历史遗留问题还比较多,有些基础数据还没有及时变更,地籍数据的现势性还比较差,按照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要求来看、按照数字国土的要求来看还比较远。
2.6 地籍管理基础与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任务完成还很艰巨。“十一五”规划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的土地登记基础差、权属纠纷较多、地籍测量几乎还是盲区,农牧民产权意识淡薄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地籍管理工作要如何围绕政府的中心去工作,如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土地权益服务。3 对策探讨
3.1 确立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发证统一制度。应将林业部门、农业部门等的林地、水面、滩涂相关权利登记、统计发证职权划归土地管理部门,以实现地籍管理利用的统一规划。首先建议国家要建立土地登记法律体系。其次,在建立土地登记法律制度体系方面。做到土地登记的权利内涵统一、登记程序统一、登记机关统一和法律依据统一。保障土地登记在法律方面的支撑。
3.2 加强地籍管理队伍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充实人员,特别是各分局地籍管理人员,各分局要有专人与市局地籍处对接;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地籍管理人员地籍业务的培训,同时地籍管理人员要加强自我学习。切实做到法律通、政策熟、业务精。三是要加强作风培养。培养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对地籍管理各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3 加强专业技术运用,实现地籍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扩大现代科技在地籍管理工作的应用,积极推进科学技术成果在地籍管理方面的转化。首先,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上,要加快遥感、航测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登记地籍调查中的运用,提高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在地籍管理的土地登记方面统一使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图件、属性资料和档案一体化。对土地登记调查和土地登记结果资料统一实行微机发证。其次,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持证上岗和土地登记代理制度,利用土地登记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人员的土地登记业务能力;利用土地登记代理制度来吸引社会力量,提高土地登记技术和工作效率,使地籍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
3.4 把事务性、技术性工作推向市场,理顺地籍管理职能。地籍测量、土地调查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可以交给市场、社会和事业单位。建立土地登记代理制度,对节省国土资源部门土地登记工作资金、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土地登记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土地登记代理制度建设,对于解决住房土地登记的人才、经费和社会化服务功能将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保证地籍管理社会化、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3.5 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实现地籍资料的现实性。只有不断利用现代化技术更新地籍基础资料,始终保持地籍基础资料的现势性。才能发挥其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技术保障作用,才能长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
第五篇:地籍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地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一)地籍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难度大。随着地籍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法制化,从而增加了地籍工作的工作量,并对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各乡镇所工作人员人数少,各业务块工作量大,各乡镇所对要求按规范化办理的业务产生畏难情绪严重。
(二)转变观念意识不够。大多数乡镇所工作人员还停留在过去式的工作理念中,对新的工作理念及要求领悟不够,责任心不强。如时有对材料的审核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
(三)由于历史原因,因发证而造成的纠纷和信访事件时有发生,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我们能力的限制性,不能很好地解决。
(四)业务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大多数乡镇所的工作人员偏老龄化,对新的业务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甚至一谈到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就头疼。
二、解决对策:
(一)经常性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或座谈会,打破各乡镇所旧的思想理念,促使他们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地籍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
(二)强调责任心的重要性,培养各乡镇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让他们自觉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
(三)严谨作风,谨慎做事。反复核查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尽量减少因工作疏忽大意造成的遗留难题。
(四)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各乡镇所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迫使他们自觉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