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本药物申请书
关于申请开通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与监管平台**业务数据功能的报告
**药械采购中心:
**年,我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以“关注民生、服务大局、构建和谐”为工作着力点,努力建设和谐幸福。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及监管工作,推进我区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又上一台阶。现申请开通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与监管平台账户业务数据导出功能,用于基本药物日常监管与考核工作。
特此报告,请批准为盼。
申请单位:****
**年*月**日
第二篇:基本药物情况
基 本 药 物 情 况
新华网沈阳2月11日电(记者杨成军)记者从辽宁省政府获悉,辽宁日前已正式启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先期在4个城市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先“试点”。今年2月底以前,各试点单位将建立起体现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据了解,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和盘锦4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合计有2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0个乡镇卫生院,分别占全省的53.8%、32.9%。4个城市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为试点单位。从2月28日起,参与试点的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将全部由辽宁省统一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便宜药。
辽宁在试点新医改过程中,除了全面推进“零差率”的基本药物制度外,还在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政府补偿机制等改革。这些基层医院将全面实行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按照人事部门核准的设岗方案,所有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对于未聘用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并根据有关规定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实施药品“零差率”后,各级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费缺口予以补偿,财政补偿额度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多渠道筹集资金。
一. 辽宁基本药物实施范围: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数量社区卫生中心及站424家,卫生院972家。二. 于2010年2月28日起分三批14个地级市全部实行试点新医改,除“零差率”基本药物制度外,还在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政府补偿机制等改革。
三. 目前社区月销售FDD20件(医院模式)
四、具体工作:
1.先期进入区域:大连周边普兰店、瓦房店、庄河/沈阳周边辽中、康平、法库/绥中县省管县。
2.选定终端:新增终端102家。(399家)3.人员增加进度:2人+6人
第三篇:基本药物培训资料
国家基本药物相关内容培训讲义
(一)时间:2016年3月4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人:
内容 :
(一)基本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理念,并据此制订了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同时制订了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促进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WHO处方集内容
遴选药品的重要临床应用信息
为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提供药品管理政策信息和技术信息
指导医师、药师按规定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
(二)合理使用药物的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三)药物作用
药物作用可使机体的器官组织原有水平增强或降低,药物吸收入血后并非分布于全身,分布与药物对组织的亲和率有关。某些药物只选择地影响某个或几个组织器官的功能 钙通道阻滞药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利尿药对肾小球的作用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杀菌作用
(四)药物的剂量
常用量:能出现最佳治疗作用的剂量
最大治疗量或极量:是指超过这一剂量就可能出现中毒反应 中毒量:会引起中毒的剂量 致死量:会引起死亡的剂量
各种剂量常常是一个范围,可因年龄、对药物的敏感性、人体差异等不同,剂量也有差别
医生开写处方时对于药品的剂量必须准确无误
(五)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对机体可能产生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这就是药物具有“双重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的使用方法和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益、继发反应、致畸、致癌)如:阿托品缓解胃痉挛是治疗作用,口干就成了副作用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六)特殊人群的用药 儿童用药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按年龄折算 剂量较低,较安全,因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缩减,不够合理 按体重折算 方法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儿童剂量=剂量/kg×儿童体重(kg)
按体表面积折算近年来推荐的方法,比较合理,但计算比较复杂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老年人生理、心理处于衰退状态,常伴有多种疾病和慢性疾病,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蓄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由于肾脏血管硬化、血流减少,肾脏功能仅为年轻人的一半 服用地高辛半衰期延长出现中枢性和心脏性的毒性 了解老人的生理、病理的改变和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改变,正确使用药物。 孕妇
肝、肾功能不全者的用药
小儿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过程和药物的敏感性均有影响 肝功能不全者既
1)不能应用可能损害肝脏功能的药物
2)又要注意使用能被肝代谢的药物
应合理选择药物和用药剂量,预防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肾功能可分为正常、轻度损害、中毒损害、较重损害、严重损害等五类。国家基本药物相关内容培训讲义
(二)时间:2016年6月25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人:
内容:开具合理的处方做到五个适宜
适宜的适应证:选用药物与诊断相符合并且是最佳方案 适宜的药物:符合合理用药原则
适宜的患者:选用药品无禁忌症,ADR尽可能小
适宜的信息:为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用药相关的正确、重要、清楚的信息
适宜的监测:监测用药后预期或可能发生的意外药物效应和对策预案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用药不对症,无适应证用药 爱用强效、广谱抗生素类药物
用量不适当——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 用法不适当——过度使用输液或注射剂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诱发相互作用 重复用药——造成损害(抗感冒药) 使用不必要的昂贵药品(辅助治疗药使用过度) 按病人要求开药(无原则的人情方)不合理使用药物的后果
资源的浪费:浪费了将近所有药物一半的价值 因药物不良反应致残 抗菌药物的严重耐药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全国统一处方格式、内容、印刷用纸颜色 处方的内容:前记、正文、后记 普通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
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处方书写要求 医师应规范开具处方
(克服处方书写中容易出现的内容缺项,字迹难以辨认、签章不规范、年龄、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药品剂量、单位书写不规范、用法用量不清、临床诊断不全等问题)处方剂量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用药天数未注明理由的 医师开具处方需用药品通用名
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规范的英文名称 院内制剂处方应当使用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
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
药品说明书是医师用药的法律依据
医师开具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是医师用药的法律依据
医师应按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开具处方(包括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常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虽然药品说明书存在不规范有待完善的问题,但仍然是目前唯一最详细的用药依据
超出说明书范围用药要有循证依据,经药事会讨论批准,并对患者应知情告知。
医师开具处方应严格遵循临床用药原则
卫生部2004年印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之后,2007年1月又印发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血液类、激素类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也即将出台
医师的开具处方应严格遵循临床用药原则
第四篇:基本药物自查报告
吴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湖卫[2012]169号文件的要求,对我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
我院共配备了国家基本药物215种,省增补品种105 种,过渡期品种 30种,其它药品品种 95种,基本药物按要求配备。我院有健全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合理使用药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为了进一步督查、落实基本药物使用情况,4月份对医院本部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基本药物销售情况不乐观,剔除社区站点的药品销售金额,医院本部的基本药物销售金额仅有25.8%。查找原因主要有两点:
1、采购部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不严,对临床用药监管不到位。
2、由于我院以肛肠专科为特色,主要收治肛肠病人,因为治疗肛肠病的基药比较少,有很多肛肠专科用药只能从全品种中采购(如肛泰软膏、普济痔疮栓等),造成基本药物销售金额低。
针对上述情况,院部非常的重视,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调整部分药品的采购,停用部分全品种,加大基本药物的使用,并由医务科下发通知,采购中心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管,根据基本药物使用情况随时调整药品品种,力争基本药物使用销售金额达到省厅要求。
湖州吴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采购中心
2014-05-06
第五篇: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制度下一步如何走
在基层实施数年之后,基本药物制度进入新的阶段。从今年5月1日起,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正式实施,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工作同步展开。目前,一些地方已启动新一轮基本药物采购的准备工作,《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即将出版,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也在进一步听取意见,准备出台。
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涉及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及药物政策等诸多环节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不会松动
在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之后,基本药物制度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依然是继续稳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落实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政策措施。
但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并非所有的基本药物都只能采用双信封招标采购。“根据2012年版目录的品种分类与分析,多数基本药物应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但是对目录中的部分品种,还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采购方式。”他举例说,比如对独家品种和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市场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对独家品种,也可探索以省(区、市)为单位,根据采购数量、区域配送条件等,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和价格。
基本药物采购应提高质量门槛
随着一些地区新一轮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的启动,双信封中有关质量与价格的争论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双信封招标制度,是在药品集中采购中将招企业、招数量、招质量、招价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机制,即参加招标的药品先通过考核质量的技术标评审,合格后进入商务标评审,然后在商务标评标中以竞价确定中标。通过双信封招标制度等方式,充分利用市场竞争形成合理采购价格。
“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并不意味着降低质量门槛,还是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年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4部门明确要求,将企业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规定在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如果有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生产企业的产品参与投标,其他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企业的同种产品,不再进入商务标评审阶段。
他表示,这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鼓励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鼓励优势企业尽快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提升基本药物质量;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这位负责人强调,各地应当在新一轮基本药物采购工作中,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采购方案,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提高经济技术标评审的“质量门槛”,发挥新修订药品GMP在双信封评价办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只有经济技术标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评审。同时,在商务标评审中,对竞标价格明显偏低的药品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恶性竞争,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供应及时。
回款率和配送率将成重要考核指标
在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执行过程中,基层机构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部分基本药物供应或者配送不到位,导致老百姓就医受到影 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基本药物配送原则上由中标生产企业自行委托药品批发企业配送或直接配送。今后,相关部门将重点做好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服务,并将配送到位率和回款率纳入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考核指标。此外,考虑到邮政等物流行业服务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有关部门将支持其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参与药品配送。
对于不能按时履约的企业,这位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他介绍,深化医改以来,各地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以药品供应保障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为支撑,加强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诚信管理,对在采购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竞价,不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或供应质量不达标药品,以及向采购机构、医疗机构或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企业,一律记录在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
不过这位负责人也补充说,根据前几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定价、原料供应、配送成本、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基本药物长期短缺现象由来已久。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已经逐步形成了短缺药品供应部门协调机制,其中,对于部分短缺基本药物以试点开展招标定点生产方式保障供应。5月下旬,基本药物招标定点生产第一批试点品种清单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基本药物使用将纳入考核
在2013年卫生工作安排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明确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出台,《办法》将对医院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提出政策要求。
他说,《办法》将结合基层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进展,明确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和金额。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含增补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都应达到40%~50%,其中,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应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要达到25%~30%。这位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将建立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绩效的重要内容,并对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加强检查指导,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记者了解到,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目前也已基本完成编审工作,近期将出版发行。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录》、《指南》和《处方集》是3个基础性技术文件。2012年版《指南》和《处方集》的出版,对于指导药品采购,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各地应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基本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处方行为,并将合理用药作为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强化药学人员在处方审核或点评等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的作用,重点增强基层药学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各地药品增补将严格控制
由于医疗机构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之外,也允许使用省增补药品,如果增补药品过多,无疑将影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导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架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经过调查分析认为,随着新版目录的实施,今后各地增补药品的数量应该总体回落。
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门下发了《基层药品增补“回头看”工作方案》,在今年4月~6月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今后,各地为适应基层防治需求,自行增补的药品品种(包括规格、剂型)都将严格管理。要按照“十二五”医改的部署要求,坚持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增补,不得将权限下放到市(地)、县(市、区)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控制增补数量和品种,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各项政策。
新目录推动完善药物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还将进一步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稳固公益性的管理体制、长效性的补偿机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以及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通过巩固基层综合改革成果,促进医保、医药、医疗互联互动,增加和扩大医改成效。同时,不断完善国家药物政策。
“基本药物目录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龙头,2012年版目录实施后,对于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位负责人介绍,新版目录增加了品种数量,优化了目录结构,增加了妇女儿童适宜品种和剂型等,将促进基本药物公平可及;药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将继续通过全品种覆盖抽验、全过程电子监管等方式,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各地在规范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过程中,把企业通过新修订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鼓励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优势企业尽快通过新修订GMP认证,提升基本药物质量,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支持优质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培训教育,规范处方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基层药学人员素质。此外,还要推动建立健全长效稳定的基本药物筹资机制,完善药品定价、报销等政策,丰富和创新药物政策内涵,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