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范本
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保证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包括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匮乏,民众个人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更为具体的政策目的包括,降低药品价格;分流患者到基层卫生机构就医;降低居民药品费用负担;缓解医药费用增长,改变“以药养医”现象。然而把这些政策目的放在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最初构建的基本药物制度这个筐中实际上并不合适。
WHO的基本药物制度实际上是将获取基本药物视为人权的重要一项,重点在于“可及性”——保障基本药物(包括传统药物)的可获得性与可支付性;保证所有药物的质量、安全和有效以及使用的合理性。WHO的基本药物制度主要针对存在药品短缺的欠发达国家,而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是药品产能过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以药养医”体制下形成的“药价虚高”和“不合理用药”等问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强调基本药物制度是“地板政策”,交押金,出院只交纳自付部分,2011年11月1日起,洛阳市新安县人民医院开始试行“先看病、后交钱”,此措施实施百天,有近两千名患者享受了此便民服务,没有出现一例恶意逃费现象。
紧随新安县人民医院,新安县另外3家县直医院中有2家相继加入,洛阳市嵩县也于2012年年初开始试行该诊疗模式。
据了解,洛阳市2011年新农合覆盖率达99.41%,最高报销比例达90%。“国家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医院实施这项政策的‘底气’。”新安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木青说。
【现场】
已经住了9天院,还没交纳1分钱
“老母亲在这里住了9天院,目前我们一分钱也没有向医院交纳。”10日,在新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记者见到了新安县的郭江海先生,他的母亲突发心肌梗塞,于2月1日住进了县医院,先后花费了5000余元医疗费,他们没有向医院交纳,医院也从来不催促,反而每天用心地提供医疗服务,医院咋能这么沉得住气?
“办理入院手续的时候,我们和医院签订了《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郭先生道出其中的“玄机”,“这样一来,可以不花一分钱,先住院,到出院的时候再统一结算医疗费用。”
“从去年11月1日开始,新安县人民医院开始试行‘先看病,后交钱’的诊疗模式。”新安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木青介绍说,只要是加入本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本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者本县新农合的居民,均可享受这项政策,住院前不用再交纳押金,其间产生的费用由医院先行垫付,出院时国家医保或者新农合报销费用直接转入医院账户,患者只需支付报销范围以外的费用。“如果是暂无姓名、无住址、无人陪的‘三无’病人或者病情严重的,也可以享受。另外,确实困难、一时难以交纳个人承担费用的居民,可以和医院签订还款协议,在约定时间内还清即可。”
【背景】高额押金,曾将部分患者挡在医院门外
据陈院长介绍,之前的诊疗模式是“先交钱后看病”,比如一个手术需要2万元,2011年新农合可以报销70%,患者实际需要交纳6000元,但他需要凑齐2万元押金才能接受治疗,之后凭各种单据再去报销。“洛阳的相关医疗保障制度相对完善,解决了一部分‘看病贵’的问题,但新安县地处山区,存在不少家庭贫困的患者,高额的住院押金把一部分贫困的病人挡在了医院门外。”
医保高覆盖率为新政“保驾护航”
那么,先看病后交钱行不行?病人治完了病,拍拍屁股走人怎么办?医院垫付的医疗费,医保或者新农合报销不了怎么办?
2010年年底,山东省济宁兖州市中医院开展“先看病、后付费”制度,随后,该政策在济宁市202家医疗机构铺开,一年多来,全市15万余名群众受益,累计垫付资金超过4亿元,却未出现一例恶意逃费,医院住院人数和业务量实现明显提升。
即最基本的保底保障。但在具体实施时,中国将其理解成“天花板政策”,即在社区基层只能使用基药目录内药物,不能使用基药以外的药物。
事实上,大部分地方执行者反对“关门”的基本药物政策,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只能使用基本药物。一开始,很多省市都在观望,看是否能够像北京一样不采取“关门”政策,但是在2010年7、8月间,在卫生部的会议上,“一些大领导”还是坚持要求采用“关门”政策,“所以我们还是从前年(2010年)7月份就明确方向——关门,但是把增补目录做大一点。”上海市卫生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显而易见,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门”政策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用药局限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目录之内,是在其用药权限之上设置“天花板”,与WHO设计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相背离。
在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之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卫生部之间就基本药物目录、招标采购主体和支付方式的争议就已被公开报道,但随着基药制度的正式推行,这些争议不了了之。在没有其他改革措施配合的情况下,基药制度的推行不可能不采用“关门”政策,因为如果不将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仅限于基药,基药必因无利可图而遭弃用。困则思变
基本药物制度自推行之后,困境丛生。2012年伊始,基药目录调整、招标采购主体改变、支付方式改革等新的改革措施纷纷提上日程,三年之前未获采用的改革路径正在被重新拾起。
在基本药物几项举措中,“关门”政策最遭反对,尤其是在大城市和东部较发达地区遭到强烈的反对,而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越是业务水平高的机构受到的负面影响越大。
各地纷纷在省一级的增补目录上做文章。在2009年8月,含有307种基本药物的第一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公布之后,各省份就纷纷推出“增补”目录,每省份平均增补188个品种,安徽增补了277个品种,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增补了381种药物,增补目录的体量超过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本身;而政治地位特殊的北京则根本就没有执行“关门”政策。
卫生部药政司直到2011年上半年还是坚持“关门”政策,但这种坚持在2011年下半年被打破。2011年9月,安徽省下发61号文,在原有的基本药物目录1154个品规之外,“增配”总数5488个品规,几乎覆盖了安徽省医保目录、新农合目录中所有药品。
在“零差率”方面,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不能从药品加成获得收入,所以依赖于财政补偿。而在“安徽模式”中,财政补偿采取的是“收支两条线”的方式。这一政策的后果,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陷入“平均主
义和大锅饭”,导致医务人员积极性丧失,推诿病人现象严重。同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不足以给予补偿,也引发了种种问题。对此,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10月发表论文提议:“基本药物保留加成销售政策,同时允许基层卫生机构配备和使用非基本药物,但非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政策。”在安徽芜湖,因为财政无法负担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品收入的补偿,“收支两条线”并未推行。芜湖取消了医院原来的固定比例药品加成,再从流通环节中,挤出一部分利润补偿给医院。本质上,这种与上海的“闵行模式”相类似的模式是一种“二次议价”,医院用药的成本价与其销售价有20%的差距,并非真正的“零差率”,医院的收入还是来自药品。
芜湖的“零差率”模式中,招标主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芜湖市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中心(以下称药管中心)组织招标http:///periodical/ 生命科学期刊,生物期刊。政策调整同样发生在上海。自2012年起,上海市的基本药物招标从卫生系统划归到医保部门,医保部门成为了招标主体。上海医保部门将通过招标实现医保药物的“同城同价”,同时,在医保的中标价之下,允许医疗机构通过“量价挂钩”与供应商“二次议价”,其间的差额用于补偿医院。同时,上海在2012年还将全面实行“总额预
付”http:///enterprise/ 生物帮企业栏目提供最新的生命科学企业动态。
第二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涵义及改革历程
一.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涵义及改革历程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内涵
1.1基本药物的概念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提出了基本药物的理念,把基本药物定义为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须的药品。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是基本药物的三个基本目标。目前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和颂布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2009年新医改方案对基本药物的含义进一步作了明确和界定,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基本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1.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涉及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调整、生产供应保障、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产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财政补偿、质量安全监管以及绩效评估等相关政策办法。
1.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概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历程
2.1国家政策的颁布及推广
1979年4月,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并参与WHO基本药物行动计划,在卫生部、原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的组织下成立“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小组”,开始着手国家基本药物的制定工作。此后,我国又相继担任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西太区代表、成立 “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和推行工作。
1992年2月,卫生部发布《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卫药发1992第11号),明确了国家基本药物的药品组成、药品特点、遴选原则和生产要求。我国从此阶段开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筹备构建工作。1997年,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要求。
2009年8月18日,《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发布,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实施前期,国家卫生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若干城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东、中、西地区各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试点。2009年底,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0%的政府举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三年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优先使用基本药物。2009-2012年,主要负责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形成改革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在全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2.2全国各地市的改革进程
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市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采取公开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的方式,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依据地方用药习惯和水平在合理用药范围内增补部分非目录药品。下面我们对中国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典型药改城市加以分析研究。
江苏南京
辽宁省铁岭市 江苏南京 北京,上海 西北
第三篇:基本药物情况
基 本 药 物 情 况
新华网沈阳2月11日电(记者杨成军)记者从辽宁省政府获悉,辽宁日前已正式启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先期在4个城市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先“试点”。今年2月底以前,各试点单位将建立起体现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据了解,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和盘锦4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合计有2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0个乡镇卫生院,分别占全省的53.8%、32.9%。4个城市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为试点单位。从2月28日起,参与试点的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将全部由辽宁省统一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便宜药。
辽宁在试点新医改过程中,除了全面推进“零差率”的基本药物制度外,还在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政府补偿机制等改革。这些基层医院将全面实行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按照人事部门核准的设岗方案,所有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对于未聘用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并根据有关规定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实施药品“零差率”后,各级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费缺口予以补偿,财政补偿额度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多渠道筹集资金。
一. 辽宁基本药物实施范围: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及其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数量社区卫生中心及站424家,卫生院972家。二. 于2010年2月28日起分三批14个地级市全部实行试点新医改,除“零差率”基本药物制度外,还在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政府补偿机制等改革。
三. 目前社区月销售FDD20件(医院模式)
四、具体工作:
1.先期进入区域:大连周边普兰店、瓦房店、庄河/沈阳周边辽中、康平、法库/绥中县省管县。
2.选定终端:新增终端102家。(399家)3.人员增加进度:2人+6人
第四篇: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实施基本药物工作总结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形成于2009年。该制度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该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四个要素。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公平、公正。
自2011年9月我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中心领导及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点,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为了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贯彻好、组织好、实施好,我中心积极转变观念,决心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发展模式,抓住卫生改革机遇,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切实维护当地群众健康公平可及,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目标
为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中心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各站站长为成员的医疗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把握国家政策和我市工作目标、任务,吃透精神,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可以使药品价格下降。一是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的品种和数量,规模较大,成本较低。二是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逐步实现零差率销售,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价格加成。三是基本药物实行国家制定零售指导价格,省级根据招标情况,在指导价格幅度内确定本地区统一采购价格,确保合理的性价比。
二、建立规范的基本药物采购及配备使用机制
1、目前我中心所有基本药物全部按规定实行网上采购,采购流程合理,并按照招标采购价零差率销售
2、.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要求,自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以来,我们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和最高限价制度.药品采购工作进展顺利,价格明显下降,满足了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对普通人来说,基本药物制度有几个好处。一是节省费用。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差率销售,价格比较够明显降低群众负担。二是用药低廉,而且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能合理。国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确定合理比例。三是安全有效。基本药物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证明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验,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更安全。四是方便可及。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能获得,使用方便。
三、及时开展清库工作。
2012年2月份中心对在库药品进行了清库工作。对不属于基本药品目录的药物下架、清库,在目录内的药品按照网上招标价格销售。
四、积极开展基本药物的处方点评及不良反应报告工作
1、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进行培训,规范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基本药物,中心每季度对中心门诊处方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随机抽取30张处方,一季度不足30张处方时对所有处方进行点评。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通报批评及改进措施。
2、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集等要求,合理规范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及时有专人反馈信息,并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上报,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安全。
五、做好基本药物考核工作
我中心目前就红旗坡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工作,中心每季度对红旗坡卫生服务站进行考核,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服务站并做好整改工作。
六、积极开展基本药物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中心每季度对工作人员开展基本药物的培训,同时做好抗菌药物的培训工作。中心安排个服务站利用入户发放宣传单,努力向居民宣传使用基本药物的意义及优点,使绝大多数群众了解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感到药品价格明显降低,对基本药物制度非常满意。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对普通人来说药费降低但品种减少。患者普遍反映,药价虽然降低了,但是可选的药品少了。
2.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医疗单位来说药品比以前少了不少,患者也流失不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影响比较大,库存的药物并不多,现在所有药品使用都为目录里的药物,所以患者普遍感觉药太少了,不太适应。
3.统一网上采购招标上的品种有的价格较低,基本药物目录有品种,生产厂家不愿意生产,医药公司无法供货,使一些常用品种基层医疗机构无法采购。
目前我中心正朝着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合理使用,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费用负担,全面实行基本药物这一目标紧张有序的向前推进。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11月13日
第五篇:基本药物工作措施
2012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全体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加强协调配合。要主动作为,自觉把各项配套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动态跟踪制度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建立各环节配套衔接、有效运转的合理机制,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强化监督评估。各卫生室要按职责认真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工作。要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制度,加强信息收集汇总培训指导,保证上报的监测评价数据科学准确。对在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违反政策规定的机构和人员,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强化政策宣传。各卫生室要通过各类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普及基本药物知识,转变不合理用药习惯,正确引导群众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