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

时间:2019-05-14 15:4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

第一篇: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

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例)①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重点专业类建设,进一步强化三个专业多年来融合的优势,服务于本地区“微特电机制造”、“电力及能源装备制造”两个优势产业,彰显各自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势,挖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代信息控制技术方面的潜力,拓展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在上述两个产业中的应用范围,为企业输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也为全国硕士授予单位提供高级应用型、创新型生源,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特色鲜明的电气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建设: 第一个方面,推进完成以高校为主的校企联合、注重应用性教学与面向工程对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个方面,形成专业融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重点突出专业类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倾力打造一支改革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结构层次合理、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的的优秀教学团队。

第三个方面,完成适合专业类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逐步建设成一套“应用性理论”教学和“面向工程对象”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围绕各自专业方向,形成各专业的四大课程模块,同时,跟进教材建设,形成专业类融合的新教材体系。

第四个方面,完成各教学环节与教学管理的全面优化

本着规范化、科学化、可操作化的原则,通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完成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全面优化。

②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专业类大胆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对电气信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具体采取“2+1+1”培养模式,其中2年以通识类课程和电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为主,1年的电气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1年的专业方向分类培养。培养方案包括校内学习和科技型企业学习两个部分,两个阶段的学习分别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依托实践教育中心,增加科技型企业参与教学环节,合理设置科技型企业教学的课程、学时及开设学期,形成科技型企业教学贯穿四年的系统结构。

经过3年的建设实践,形成一个成熟的、适应现代工业的高效率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点,教学团队建设

在原有课程师资共享的基础上,结合三个专业的技术发展,培养和构建电气类专业师资队伍,在课题申报、产学研合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方面,实现更深入的合作与融合。针对本地区优势产业及本专业类各专业方向,在原“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的框架下,在重点建设好核心专业的“微特电机及其控制方向” 和“电力及能源装备技术”两个科研反哺型教学团队的影响下,拓展了“信息处理及应用”和“实用型集成电路设计”两个科研反哺教学团队。在四个教学团队建设中,采取引进与培养并进的方法,提升师资力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三点,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以核心专业带动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使之更紧密联系实际,逐步形成专业类融合为特色的核心课程群。除了利用学校课程平台设立的通识课程、电工类大类课程外,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在实现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保证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实用性。同时精心筛选并设立核心专业的微特电机及其控制和电力及能源装备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重点课程群。加大实践课程的调整力度,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除了设置公共的必修课外,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必修课程,同时还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从而完善并最终构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与相应课程模块。教学资源建设以“发挥优势、强化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点突破、示范共享”为目标,逐步实现专业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共享。

第四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科学地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发展规划,利用学分制、选修课等不同形式,通过工程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兴趣小组、学生社团、专业竞赛、教师科研项目等多种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分组讨论、启发式的提问、课后调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授课计划、大纲、课件、作业讲评、实验要点、模拟试卷等公布于网上,根据需求有选择性地、阶段性的公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习和复习,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建立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互动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高年级学生开设新技术讲座课程,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或高校教授开设讲座,介绍学科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第五点,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自主选择、大学生社团和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教师科研项目、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各种形式,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专业实践中来。改革课内实验教学形式,增加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结合专业类的实际情况,对深入企业实习的学生,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并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和院内指导教师,结合工程实际,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第六点,教学管理改革

加强教学管理的改革既可以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可量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又可以达到“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目的。

在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类建设的特色和特点,尝试制定出一套适合电气专业类的各种管理细则,通过滚动优化正逐步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专业类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体系。

第七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制度

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制度,是“以高校为主的校企联合、注重应用性教学与面向工程对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是产学研基地教学执行的督促与协调的保障,是企业、高校人才共享,互利双赢的有力支撑。通过专业类建设,正逐步形成适合本专业类特色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制度。

③进度安排

2012年9月~2012年12月:

成立新一轮专业指导委员会,从专业类的要求全面指导本专业类建设,在专业系和专业主要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展专业建设规划。

对以该专业类为基点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开展大量调研,走访相关专家,听取建设性意见,与相关合作企业的骨干技术人才、客座教授商议该项目总体规划,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实施细节。

2013年1月~2013年12月:

确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对照目标加大投入,引进2名博士,委托培养博士2名,申请省部级项目1项,获校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以专业类建设为特色的教材2部。

进一步扩大校企共建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校企共建省市级工程中心的建设,为本专业类,新增校企共建工程中心2~3个、校企共建实验室3~5个、校企共建实习基地12个、新增市科研型重点实验室1个。

2014年1月~2014年12月:

构建以专业类为基点的“重点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学分制选择不同的课程,从而实现分类教学。引进1-2名高水平教授,委托培养博士3名,申请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特色教材2部

加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力争获得省精品课程1门,获省教学成果1项,新编特色教材2部,其中获精品教材1部。

2015年1月~2015年12月:

提高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扩大学生就业途径。对该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成效,逐步完善。

完成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总结报告1份,对4年来以专业类为基点的“重点专业建设”做全面客观的总结,将好的经验推广到本学院其他专业门类,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

④预期成果

结合地方产业规划和行业背景,在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建设成效。

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把该专业类建设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省内同行公认的品牌专业,并在“微特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电力及能源装备技术”等方向上有较大优势和特色。

完成建设后将形成:本地区的相关优势产业促进专业类的三个专业方向建设,形成各自鲜明的专业特色,培养出各自专门人才,又服务于优势产业的循环效应。

构建一个适合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特色与定位,校、企合作,共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体,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优化培养方案,明确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知识链、专业核心能力和技能点,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形成2-3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加强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研究与建设,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方向明确、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努力建设一支在电气信息领域具有稳定、明确的方向,教学质量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丰富,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通过引进和自身培养,使专业类师资队伍人员总数达到50人,高级职称比达50%,博士比例达30%;争取培养1-2名省级学术带头人。

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相关部门对重点专业类的硬件投入,提升专业实验室建设内涵,加强与企业连续,做好校企共建实验室建设,在本科实验教学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对其它本科专业的建设发挥作用。

课程建设取得成果。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力争获3-5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2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材建设取得新成绩。根据专业定位与特色,注重应用型本科教材的建设,编写、更新反映专业特色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5-8部,争取1-2部申报省级以上精品教材建设;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不低于80%。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争取国内外更多的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质量高。通过改革和建设,更新教学理念,体现培养特色与定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础理论扎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门人才,力争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⑤经费支持

除学校配套资金外,还努力争取社会、企业的经费支持,通过校企共同的项目申报,解决部分经费开支。

(2)进展与管理

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起快速反映社会需求,根据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具体形成了“2+1+1”培养模式,其中2年以通识类课程和电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为主,1年的电气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1年的专业方向分类培养。

该模式已经对2届(2009级和2010级)学生进行了实施,其中2009级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已经制定的培养方案包括校内学习和科技型企业学习两部分。依托省、市工程中心,增加科技型企业参与教学环节,合理设置科技型企业教学的课程、学时及开设学期,形成科技型企业教学贯穿培养方案之中。同时,学院将科技型企业一线工程师请进课堂,传授给学生实践经验及知识;并不定期让学生走进企业,“零距离”体验设计、研发工作的全过程,了解工作状态、工作要求,认识自身不足和欠缺。使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实践“无缝化”连接。

通过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对本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教学(称为:“面向工程对象”实践教学)和关键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称为:“应用性理论”)不断加以总结规划,从而在教学内容上形成应用性理论与面向工程对象的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具体改革措施:

a.“实基础”

为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发展后劲,电气信息专业类公共基础课总1240学时、64学分,占总学分(185学分)的44%。这样的比例充分体现了“实基础”的要求。

b.“重实践”

将“重实践”贯穿到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中。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增加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及开放实验室,开展各级各类创新性实验和电子设计大赛,改革纯理论性课程设计为实物性课程设计,积极推进企业、学校双导师制毕业设计等内容。

c.“宽口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而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而,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我们还要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技能融合的“宽口径”工程技术人才。融合包括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各方面技能全面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还积极拓展其人文内涵。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②教学团队建设 a.紧跟现代工业发展,构建电气类专业师资队伍

在原有课程师资共享的基础上,结合三个专业的技术发展特点,以各级、各类教改项目、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各类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各种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为平台及时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培养和构建电气类专业师资队伍,实现更深入的合作与融合。依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资源,带动电子信息工程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带动电气类专业师资水平的全面提升。

b.构建科研反哺型教学团队

在原“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的框架下,引入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重点建设好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领衔的两个科研反哺型教学团队,即:“微特电机及其控制方向”教学团队和“电力及能源装备技术”教学团队,同时通过人才引进和科研活动拓展了“信息处理及应用”科研反哺教学团队和“实用型集成电路设计”科研反哺教学团队。

c.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在团队建设上,采取引进与培养并进的方法,在满足学历与职称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其工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为他们创造进修学习和科研平台,吸收他们加入科研团队,提高自己的科研与教学能力。

d.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科研、教学、实践能力

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对外交流,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增加了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学习的经费投入。

建立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和教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激励机制,通过工作量考核、业务考核、成果奖励等方法促进教师积极下企业锻炼。

③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本着以精品课建设为目标、以合格课建设基础、以重点课建设为重点的分层次、多角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对本专业类课程建设进行了改革尝试。重点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和优化,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改革,突出满足“应用性理论”体系前提下,注重“面向工程对象”,倡导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应用性、技术性知识体系教学和积累,突出实践能力的提高。

主要进行了合格课程建设和重点课程建设。

合格课建设的重点是课程组建设。按照课程性质、内容相近的原则,适当考虑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等,将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类课程组、专业课程组、不同专业方向课程组,使得教师尽量在本课程组中实现交叉,实现了专业类中三个专业互相打通,相互促进的目标。重点课程建设围绕着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加强课程基本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模式;以研促教,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等方面展开。教学资源建设上,重点加强专业类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通过建立“课程库”统一协调各专业之间的相同、相似课程的课时数,便于模块化管理。通过建立“实验、实践库”,统一各专业课程设计、课内实验等相关课程的统一安排与管理,这样做可以更大化、更优化地调配师资力量和实验设施。同时加强加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网站等建设,利用公开课件、公开课堂教学录像、网上作业答疑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方便性与灵活性。

④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采用项目导向方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具体做法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工作流程环节划分项目(项目的划分以与职业岗位能力对应为原则),用几个项目囊括整个课程内容,然后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融会在项目中。每个项目按照项目分析、项目所需知识、项目所需技能、项目小结、知识与技能评价、思考题几个方面进行编排。

开展体验性学习。通过校内电子技能实训室和校内实习工厂的实训以及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实习,让学生动手操作、顶岗实习,亲身体验学习的内容,产生直接的、直观的感受,然后通过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真正把知识弄懂,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效高科技教育技术的应用。采用高水平的多媒体教学影片,再现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及国内最先进的PCB制造、SMT组装、数码产品生产等工艺技术成果;配合高质量的动画、解说解析技术细节,将真实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播放给学生观看,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利用电子助教教案、助学手册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任课老师提供的资料和图书馆的期刊资源,查找电气设备、制造工艺、电气类标准规范、最新行业资讯;同时了解了生产性教学工厂及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信息,并通过网络上的专业网站和专业论坛等与专业人士交流信息和答疑解惑;利用资源库,辅助教学和自主学习。

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行业最新技术信息,开阔学生的眼界,见识国内外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并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

采用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校园网互联网的使用、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使学生不管在哪一种实训场所,都能接触到与将来就业企业一致的工作环境,实现学习与就业环境的无缝对接。

⑤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设备、实践场地和实践内容的效用,是目前我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结合省级工程中心和市级工程中心的建设,重点结合卓越工程师校企业合作上,充分利用企业、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参与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积极性,让企业一流工程师指导学生在企业生产过程的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动手能力。同时,每个企业配备一老师,加强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联系,通过QQ、电子邮件、微信等多种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实践质量、档次。

另外,在实践内容上,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注重内容实用性、创新性和启发性,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改进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和实践手段,注重创新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

随着省级实验中心的建立,我们建立了“以实验和实训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线,以实习、设计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无论在实验室建设上,还是在人财物的统一调配上,还是在承担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篇: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

——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家十大新兴战略产业和山东省与济南市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首,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计算机类专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甚至已经不再是专业本身的问题,必须大力推进该类专业全方位的建设与改革。

一、用好增量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计算机类基本专业有6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软件工程(080902)、网络工程(080903)、信息安全(090804K)(注:可授工学或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物联网工程(080905)和数字媒体技术(080906),特设专业3个: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7T)、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080908T)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080909T)。

为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2016 年,教育部新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080910T)、网络空间安全(080911TK)、新媒体技术(080912T)和电影制作(080913T)等4 个特设专业。这些特设专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原来的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专业将是另外的主要增长点。但无论是基本专业还是特设专业的增设,都应该满足教育部2017年1月30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特别是要保证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

第一,要明确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总体上讲,新工科建设,要以培养满足社会特定需求的毕业生为目标,要“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要加大产学合作的力度。任何一个专业,其毕业生都有自己的问题子空间,这个问题子空间体现了该专业点所培养学生的主要服务面向,体现自己的优势。所以,问题空间子空间既不是整个问题空间,通常也不是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问题子空间。这就要求专业点申办者必须真正弄清楚、并瞄准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服务面向的具体的社会需求,而不是泛泛的社会需求,更不是网上下载的、人云亦云的“需求”。而且要明确我真的是要,而且能够培养出面向这个问题子空间的合格人才。

第二,要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有一个体现学生擅长和学科优势的、吻合于“问题子空间”的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5 年左右的专业预期,而不是毕业时在专业内“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应用维护、教学、管理”什么都能干的“高级人才”这种笼统目标。其次要有支持培养目标实现的专业毕业要求。专业毕业要求应该不低于《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给的毕业要求,且有自身特色。目标清楚准确,专业毕业要求就会体现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特色。再次是能够有效支持专业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体系。需要将专业毕业要求分解为指标点,然后将这些指标点的达成任务分配给相应的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新建的专业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而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方向”,更不是在原有某个专业的基础上简单地添加或者更换几门新课程就构成新专业的“课程体系”。

第三,要有基本的学科支撑和师资队伍。要办好一个专业,必须有基本的主干学科支撑,它(们)既便于办学点深入理解专业,也便于形成基本的师资队伍和支持师资队伍发展的平台,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比较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基本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这些教师应该在新申报的专业上有一定的积累,尤其是专业负责人等核心教师,而且整个师资队伍在数量上不能少于12 人的最基本要求(专职的,不是和已有专业交叉使用的),需要坚决杜绝五六个人就办一个专业,十几个人就办两三个专业的情况出现。

当然,作为本科专业教育,必须有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基本办学条件。

二、调整存量

2016 年,全国已经拥有近3 000 个计算机类专业点,特别是这个巨大的专业类中大约95% 的专业点的办学历史没超过25年,加上近些年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所以,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更新本科人才培养理念

更新基本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水平提供保障。首先是回归“人才培养”的办学初心,牢固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明确教师的责任,加大本科教育的精力投入,夯实基础,避免“地动山摇”。其次是推动三大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实,树立本科教育不是基本知识输入,不是基本课程要求,而是要追求面向未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本能力在学生身上的产出。

(2)构建完整的持续改进体系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建好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3 个机制,保证其有效运行,紧盯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3 方面的改进,并不断提高这3 个方面的合理性和“达成度”。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评价是基础。持续改进要求将评价作为基础,要求评价的准确性,追求数据合理、分析到位。要弄清楚评价的对象(目标)、评价的标准(依据)、评价的执行者、合适有效的评价方法、恰当的评价周期,要以真实反映评价对象的原始数据的有效搜集与深入分析为基础。

其次,改进是目标。将评价结果用于改进,坚持基于评价的改进,使得改进有根有据,效果良好。基于评价的“改进”,强调避免凭感觉、凭经验、凭个人的意见“改”;没有对评价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基于分析做出决策的“改”,很可能是“盲目地改”;要追求“改进”,而“改”不等于“改进”。

第三,机制是保障。用机制保证评价和改进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只有机制完善有效,才能够持续地进行。要针对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建立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明确规定在这些处理流程中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

(3)明确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基本指向

必须明确和落实本科工科教育的基本定位,要围绕着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此要求进行学习产出的评价。逐渐纠正某些专业点定位不清、降格要求的问题,使人才培养达到《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定义的本科教育基本要求。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参加一个甚至几个复杂工程就可以了,而是要将这种能力的培养分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可参考文献[2]。

(4)强化和落实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

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框架下进行。如前所述,首先是确定一个恰当的培养目标,然后依据支持该目标实现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毕业要求,按照便于落实达成和进行达成度评价的标准(可衡量)将各项毕业要求分解成一系列指标点,按照支持指标点达成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并通过实际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具体落实相应的指标点,通过教学活动结果的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指标点确实达成了,并通过这些评价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向前反馈,以指导改进。

(5)稳步走向科学施教

要彻底摆脱面向课程的教育,真正走向面向产出的教育。要将知识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解决计算机类复杂工程问题的思想、方法和专业技能,这些思想和方法就是计算学科方法学的内容,包括方法论意义上的12 个核心概念、典型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问题的抽象、理论、设计求解过程。必须在教学大纲中给予明确规定。明确课程目标,且课程目标与其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联(所以,就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是知识,还要包含问题求解思想和方法。因此,传统的大纲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特别是那种“教材目录式大纲”,距离新的要求就更远了。

(6)加强产学合作,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进一步强化教育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认识。除了“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外,更要积极推进产学合作育人,紧跟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需求,积极引导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产学合作,面向社会需求选题,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综合运用所学,创造以服务社会。

(7)满足《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

按照教育部的计划,一批专业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在今年公布实施,《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会在公布之列。要想提高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必须加快专业建设步伐,使所有的专业点尽快达到《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更有一大批专业点能够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国际等效”。

三、交叉融合

交叉融合的关键是“真正的融合”,而不是“拼盘”。“拼盘”体现的依旧是面向课程的教育,而“融合”要求的是面向产出理念下的专业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与实施。可以通过理工科的融合,培养研发类人才,重点在于解决工程开发中的基础问题;也可以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实现跨界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解决相关行业内的计算机类问题,促进相应行业的升级、改造,这种模式适应于有行业背景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还可以与技术发展融合,紧跟技术发展,培养某一方面的特殊人才,实现支撑引领目标;与地方建设的融合模式在于培养地方建设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当然,由于计算机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通用技术,不同的地区需求差异可能不是很明显,此时可以重点考虑地方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

四、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 蒋宗礼.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17(8).[2] 蒋宗礼.本科工程教育: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6 年(11).

第三篇:工科类专业本科财务毕业论文该怎么写

工科类专业本科财务毕业论文该怎么写

本科专业(含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科类专业一般为毕业设计、医科类一般为临床实习)及其答辩考核。财务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财务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就如何撰写财务毕业论文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财务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财务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财务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财务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财务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财务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熊鹤龄:国家级人力资源专家,著名风险管控专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高级人才评荐中心高级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软实力之企业软实力标准I版》课题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EMBA班特46岁,大学师范专业和法学专业出身。先后担任:HP(中国)高级经理深圳西风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董事局秘书长北京春雪集团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 北京某大型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首席风险管控顾问;答辩是特殊的。因为给他们毕业答辩时提问的老师除了校内的专业教师外,还有很多陌生的面孔。他们既是一线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操作者,有丰富的专业积累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是有高学历、高职称和高资质的专家学者代表。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

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财务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四篇:院级三好学生申请书(工科)

院 三 好 学 生 申 请 书班级:机自0905 申请人:XXX 2011-9-17

院三好学生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老师:

您好!

我叫XXx,来自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自00905班。在人才素质激烈竞争的当今时代,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求不断的完善自我。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求又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院三好学生评选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我能够当选,我相信我能够做出表率作用,并且我也能继续激励自己以身作则,树立自律的好榜样。

在学习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更不断激发了自己的斗志。对于学习,我常常会找一些同学一起讨论,这样,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更能透彻的分析其变化过程。上课时,我更着重于思考,当然是在仔细听课的基础上,还多看于课堂有关的书籍。事实上图书馆常能看到我的身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相结合确实是搞好学习的一根主线。“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对学习更具有促进作用,三人同来同往同奋进,既起到了督促作用,更带动了自己的学习劲头,难题共力解、难点共钻研,学习共进步。通过两年扎实的学习,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取得了四次

二等奖学金,一次詹阳动力企业奖学金。成绩已是历史,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在集体活动方面,我充分利用空余的时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1,参加书友协会,使我充分的找到了读书的乐趣。也在书友协会找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书友。我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喜悦,一起向着那“腹有诗书气自华”奋斗。

2.在学生会里,我加入了自律部。自律部是一个严谨工作的部门,它使我学会了自律自强的同时使我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义务。自律部的生活艰辛而又充实,常使我不自觉的回忆。

3.当然,我们归根到底还是学生。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仍然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在参加活动、忙于工作的同时,绝对不能把学习落下,于是只能靠提高学习效率、挤时间来学习。

在学生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寝室长,我竭力为同学服务。寝室卫生打扫,寝室集体活动的安排。卫生打扫自觉为主,一身带动他人,慢慢的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上以身作则,不忘提醒室友完成作业,搞好复习,做好实验,带动室友去上晚自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周末时间也时常出去活动活动,打打球,跑跑步,形成良好的关系,营造和睦融洽的集体环境。

我认为“优秀三好学生”评选的主要意义,不仅仅激励了我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掌握好现在所学的基础文化知识,以便毕业以后能够顺利的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同时,它是我们自身的一个总结,它更是让我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开发自己、创新自己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我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因此我现在必须努力学习,为这个远大的目标而奋斗。人的一生该是一个不断拼搏、不断进取的过程,前方等待着我的挑战还有很多。征途虽苦,但只要肯努力耕耘,一定会有回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以上就是我的自我评价,我希望领导、老师能够认同我,支持我,如果我当选成功,我会比现在更严格要求自己,检视自己的一切言行,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三好学生,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谭德强

2011-9-17

第五篇:论工科类专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论理工科类专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摘要:对于一个理工科类高校学生,不管专业知识从深度和广度来讲还从就业前景以及我们国家在相关性人才培养上来讲,我们都应该把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类法律知识相结合起来,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类相关类的高层次的人才,理工科类的高校学生是我们最好的培养基地,尤其是研究生。关键词:理工类;专业类知识;知识产权

当今世界是一个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知识型人才的时代,尤其是在理工类的具有相关知识产权意识以及懂得知识产权法的专业性人才,作为一名理工科类学生对我们自己的专业与知识产权之间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关联,对此我们了解多少呢?在我国,这一类的专业性人才简直就是屈指可数,要是要有更高的专业性知识和知识产权法相结合的这类人才那更是凤毛麟角了[1]。基于这种情况,在国际竞争中我们是占比较弱势的的地位[2],因此,培养这一类具有专业性的知识产权类复合型人才更是迫在眉睫,尤其是理工科类的高等院校,对此教育部也有相关类文件和要求[3],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具备知识产权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研究创造相结合,研究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事科技研究、发明创造、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工作,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但是我国高等学校接受过知识产权教育的学生包括研究生总计不足5%[4],知识产权素养偏低是目前各高校存在的现实问题[5],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理工科院校是知识和技术资源高度集中的场所,应当成为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重点和突破点。通过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凝练知识产权教育思路,以探索培养为主体,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未来知识财产的主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新模式[6]。对此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相当重视,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集中表现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我们要从实现国家繁荣最盛和民族伟大复必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我国的优秀企业争创世界顶级品牌。”[7]2006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上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1日家,关键在人才,尤其足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莺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没创新型困家的需求作为基准,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8]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我国教育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文件,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在该文件中指出:“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专业人才培训,为国家提供急需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增设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学位授

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形 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8]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我国教育部与国家知识产 权局联合下发文件,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在该文件中指出:“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开 展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 养和专业人才培训,为国家提供急需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增设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学位授

予点。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教学资源,设立知识产权法或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硕士点、博上点,提升知识产权学科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从事创新、发明活动并申请专利。”[9]在许多领域,例如工程软件的开发与利用,少不了与知识产权挂钩,就像我们开发了一款新游戏,就本来是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你没申请专利,被别人申 请了,而你以后要用也好卖也好,都得要通过别人的同意;还有我们国家的端午节,本来是 我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定的纪念日,却被韩国人申请专利,说是他们的节日,这样就是个可悲 的事了。1 工科类专业发明专利项目多,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 由于理工科高校法学专业的优势是理工背景及其科技成果,文科高校法学专业的优势是 深厚的法律基础和人文知识积淀,管理和司法部门的法律优势是司法实践和法律管理。就理 工科高校而言,若将信息科学技术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工业设计与外观设计专利、生物技术 与动植物薪品种保护结合起来,更能够说法律规定的秘学性和公正性。此外,在理工科本科专业中开设的“专利法”选修课,经研究增加了专利战略的课程内 容,使理工科高校的学生增强了专利申请和保护意识,下面列举一段课程内容: “企业专利战 略的类型较多,就高科技专利而言,其重点是两个:(1)将企业的核心的技术申请基本专利。基本专利是指将某项技术或某项产品的核心技术请专利并获得专利权,它是指企业拥有的先 导性的核心技术或主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基本专利是企业实施 专利战略的基础,应该讲,一个企业拥有的基本专利越多,这个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就越强。因此,这个企业在完成研究并发后,应尽快将企业的核心技术申请基本专利。(2)制定合适的 外围专利战略。外围专利战略又称专利网战略,是指企业围绕自己或他人的基本专利,开发 与之配套的外围技术并及时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的一种战略。利用这些外围专

刺进一步覆 盖该技术的领域,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核心技术以维护自己垄断地位。二是围绕他人的基本专 利,及时开发相应的应用技术并申请专利,形成包围他人基本专利的专利网,这是积极改变 被动局面,突破基本专利垄断的战略。在上个世纪80一90年代,面对欧美在日申请大量基础 性关键技术专利的冲突,日本众多企业开展了‘外围专利’攻势,也就是围绕欧美的基础性 关键技术专利抢先申请具有特点的大量小专利,构筑严密的外围专利网,使欧美的基础性关 键技术在日本企业的外围专利网中失灵,因为没有这些众多的外围专利,基础性专利就不能 更好的应用。”(摘自魏纪林教授精品课程相关内容)这段教学态容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专 利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在实践教学中组织知识产权专题辩论、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等多 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在认知实习、学年实习、毕业实习中,为学生 提供到企业、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司法视关、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构等的实习机会,提高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007冬4月武汉理王大学学生参加武汉地区高校知识产权辩论赛荣获第 3名,充分反映了理工科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这得益于学科渗透与交叉、教学 资源的整会和优化。因此,实行校外与校内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整合和优化法学教学资 源,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形成相互借鉴、相互弥补、相得益彰的局面,这是进一步搞好知 识产权法学教学的前提条件。理工科高校要学习和借鉴文科高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经验、特色 和方法,学习管理和司法部门的法律实践和法律咨询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产 权法学的学习、实践和管理协调统一起来。[10] 我们理工科的很多专利例如: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2日在马鞍山市金桥专 利代理有限公司邱艳生和刘国平发明的 “KR 脱硫渣升温熔化与改性及渣-铁分离的工艺” 申请 了专利,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18日在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丁云 鑫、徐小明、周永君、邬建伟发明的“MOCVD 设备反应器的喷淋头及连接结构”申请了专利,苏州工业园区热处理设备厂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21日把他们公司徐益明、卢为忠发明的“淬 火炉”申请了专利,湖南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曹永然和吴祖祥发明的“富氧熔炼熔池泥炮 堵口机”申请了专利,在此仅举几例,其他的多如牛毛。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理工科类的发明项目胜多,与知识产权打交道也很多,与其自身利益 十分贴近,故此关系密切,这些充

分说明了理工科类高校开设知识产权是相当有必要,尤其 是当代理工科类的研究生更是应该多加以重视,对我们的以后发展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 利益息息相关。2 理工科类的专业背景的因素,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 基于我们理工科类专业的特点,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企业或者科研单位从事技术研 发、管理等相关类的工作。而专利信息的收集与服务是单位科研管理中最基础的并且也是最 重要的一环。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从事新课题研究之前,若忽视专利信息的收集检索,可能导 致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重复性研究的出现。“专利文献是科学与生产之间的桥梁”[11],记载着全世界绝大 部分的科学技术发明成果。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调查表明,在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及进 行技术改造时如果很好的利用专利信息,你将节约60%的科研经费和40%的研发时间。其次, 有可能导致盲目性研究。在对相关研究项目决策之前,若缺乏对相关技术主题进行完善的检 索和分析,评估其专利性,所研发的技术由于缺乏专利性而无法授以专利。再次,可能导致 潜在的专利侵权或落入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陷阱,为所研发技术的利用埋下侵权隐患。而通 过查找分析专利文献信息,可充分了解现有技术,缩短研发时间、节省研发成本,了解竞争 对手,适时披露专利侵权警讯,降低因侵权所应付出的庞大成本。从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情况上来看,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严重缺乏,多数

企业无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这与外国大型企业存在巨大差距。故从就业来看,企业科研单位 特别需要有经验的专利工程师。因为其跨越科技法律领域,只有以理工科毕业之专长背景,加上相关法律事务与法律专业训练,方能与不同发明人联络讨论,以期完全了解案件的技术 内容,再综合地将其表达出来。另外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应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专利 法律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有专利则意味着学生是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企业聘用之则意味着给 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润,更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这也是为理工类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 的就业的机会。从此层面上来看,良好的理工科类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背景,铸就了我们理工科类学 生与知识产权结下了不解之缘,推动了知识产权相关类人才的培养和这些人才的专业水平的 不断提高。3 从发展来看,理工科类的学生少不了知识产权的知识 对于大部分理工科类的学生来说,我们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是本专业类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你有的专业知识我们普通的工人在长期的学习经验条

件下,他可能比你操作 还要熟练的多。因此,要想在本专业相关行业类立足并且有更长远的发展打算的话,仅仅拥 有我们的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是不够;从我们国家的发展形势来看,我们在知识产权这一块在 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要想使我们国家在此行业处于有利地位,仅仅靠我们工程类的专 业知识是不够的,说难听的就是永远“给外国人打工的”。那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只有把我们所学的理工科类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相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我们所学的工 程类的专业知识和有关知识产权法部分相互融合,培养成一个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理工类扎实 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即就是具有专业性的知识产权类的相关性人才。从此方面来讲,我们少了人文类知识就好像少了突破瓶颈的有力法宝。在以后的工作或 者生活中法律知识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只有把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起来,才 能更有利于我们专业知识广性和固性。结论 不管我们理工科类知识学得再怎么好,缺乏了人文素养,就好像做菜时缺少了一些调味 剂一样。我们只有好好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类的法律知识相结合起来才能把我们的专 业知识发挥到一个更好的层面,因此,在高校培养有关专业类人才是相当有必要的,尤其是 高校理工科类的研究生更是应该大大地提高一下人文类素养,对于相关专业来说,有相关类 的法律知识那更是锦上添花事了。参考文献:

[1] 张慧.高校理工类研究生层面的知识产权教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9月. [2] Kogut B;Zander R 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on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1992(03)doi:10.1287/orsc.3.3.383. [3] 简南红.知识产权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2001(5). [4] 王珏. 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研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5): 71—73. [5] 付云,孙振领,凌静.高校师生知识产权素养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高教论坛.2009(2): 25—26,45. [6] 窦玉前,王伟.我国理工科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 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EB/OL].http: / / www.xiexiebang.com / sip02008 / zt—zl / zxhd / ggkf / bdpl / hg / 200812 / t20081218—430592.html,2009年9月1日访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06年6月5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 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舍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exiebang.com/ldhd/2006—06 /05/content 一300810.htm

下载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1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揭秘(精选5篇)

    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揭秘 工科类专业就业去向 1、地矿类:在地质部门、有关矿业部门和工程建设部门的企业、研究院工作。 2、材料类:到冶金、化工等部门的材料研究、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工科、经管、外语类专业教学实习工作管理办法

    北京服装学院工科、经管、外语类专业教学实习工作管理办法 服学教[2007]127号 教学实习是列入教学计划的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

    自荐信工科

    自荐信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请让我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自荐材料,当您翻开这份求职材料的时候将是我人生中新的一页的开始。 我是西昌学院2012届毕业生,就读于工程......

    建工科表态

    加大行业管理力度 促进我市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建工科 (2012年2月1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2年,我们建工科将在局党委和局长......

    2018中国工科大学排名

    2018中国工科大学排名 作者: 教外留学中国工科大学有哪些,哪所大学工科类全国排名第一?最新全国工科类院校排名是怎样的?下面是2018中国工科大学排行榜最新数据,欢迎阅读。2018......

    政工科工作总结

    政工科工作总结 2010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政工科紧紧等围绕运营生产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基础管理,狠抓制度落实,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全......

    政工科岗位责任制

    政工科工作责任制一、在公司党、政、工领导下,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XX公司党委各项规定、会议精神,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

    工科实习报告

    工科实习报告 工科实习报告1 一 实习目的目的与意义二 实习过程(一)实习地点(二)公司简介(三)实习要求三 实习内容与心得一 实习目的与意义生产实习是培养工科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