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基础知识讲课提纲

时间:2019-05-14 15:5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文处理基础知识讲课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文处理基础知识讲课提纲》。

第一篇:公文处理基础知识讲课提纲

公文处理基础知识讲课提纲

公文处理是秘书部门一项最常见、最经常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秘书部门最原始和永恒的职能。古往今来,统治阶级执政掌权,无不需要公文手段和工具,公文处理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仍然是为执掌政权、实施领导服务的秘书部门最基本的任务之一。1996年5月,中央办公厅在1989年《条例》的基础上又发布了新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200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1993年《办法》的基础上也出台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布)。公文处理分收文处理和发文处理。收文处理指收到外部送达本机关、单位公文后,对其进行拆封登记,直到阅办完毕立卷归档的整个过程。发文处理指公文从拟稿到审批直至发出和立卷归档的整个过程。

一、公文处理基本知识

所谓公文,就是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时所形成的有现行功用、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的文字材料。《条例》和《办法》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的法定性质。《条例》第一章第二条指出:“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指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党政机关公文的法定性决定了它的固有特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其内在规律。公文有五个特点:一是特定的作者(必须是依法成立并能以其名义行使权力和担负义务的组织和个人)、二是特定的读者(公文的阅知者是定向的)、三是特定的属性(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政策性)、四是特定的体式(它是从维护党政机关文件的严肃性和处理公文便利的角度确定的,包括统一的文种、结构、用纸、文面格式及文书处理的程序和制度等)、五是特定的权威(体现的是党和国家机关的意志,一经发布,就具有约束力,有的还具有和法律同等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背)。公文处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电工作。公文处理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做到准确及时、安全保密。公文处理工作是各地区各部门办公(室)厅系统的一项基本业务(日常工作),是确保机关正常运转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对公文处理工作高度重视,制度完善、管理严格、运转高效。电子公文按电子公文收文处理。

(一)收文处理

收文处理(办理)是各级党政机关秘书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我们收到上级机关或相关单位送达本机关的公文(文件、机要信函、内部刊物等),要经过签收、清点、登记、拟办、呈批(传阅)、交办转办、办复、归档等办理过程。

1.签收。文件管理人员从机要投递员或本单位收发员手中接收给本机关的文件(上级平级下级)时,应在对方的送文登记簿上签字。签收前,要对投递单上写的收文单位和编号与文件袋(机要信封)上的收文单位和编号进行认真核对,看它们是否一致。电子公文签收后应按要求向发文机关反馈信息。

2.清点。文件管理人员拆开文件袋(机要信封)后,要对照发文通知单,对收到的文件进行认真清点核对。一是核对文号、份数、密级、起止号与发文通知单是否一致;二是核对发文通知单编号是否相连,以及文件发出日期与收到日期的间隔时间是否正确,传递途中有无延误现象等,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来文单位或文件投递单位联系,查明原因并商定处理办法。3.登记。收文单位要配置专门的收文登记本(网上办公要有可靠程序),对收到的来文最好能分门别类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登记,包括收文日期、来文单位、文号、文件标题、密级、份数、阅读范围等等。

4.拟办。收文单位要印制专门的“收文处理单”,负责公文处理的秘书人员就文件的传达、阅读、分发、贯彻落实等问题逐件提出拟办建议或预案,并填写在“收文处理单”上,连同文件一并报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审定。如: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并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本机关所属部门或下级机关机关主送本机关的请示件、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还有些重要或机密性较强的文件虽不需办理,但要提出阅读或分发意见。已固定或文件中已明确分发范围和处理办法的文件,按原规定或惯例办理,不需另提出拟办意见。

5.呈批、传阅。公文处理人员提出拟办意见并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就要按拟办方案或主管领导批示意见,呈送有关领导同志审阅审批。还有一些阅知性文件份数不够时,相关领导同志看文件就需要传阅。传阅文件要使用文件夹和文件传阅单,阅文单上要写明阅文对象的姓名、文件字号、阅文时间和领导批示栏目,阅文单末位要注明联系单位和电话。阅件一般先送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再送其他领导。对需要办理的文件,一般先送分管领导,再送相关领导、主要领导。特殊情况下可按实际需要调整传阅顺序。文件送阅切忌横传,即阅文对象之间互相传阅。呈送、传阅文件要做好有关记录(传阅过程、领导批示情况等),以免遗忘,最好当天下班前进行一次清点回收,密件、重要件要入保险柜。

6.交办转办。领导同志有批示的呈批、传阅件,公文处理人员要根据拟办方案和领导批示意见及时进行交办转办,同时做好有关记录备查考。

7.办复。办复也叫答复。请示性公文必须进行办复处理,有些平级来文来函需要回复的,要认真做好办复工作。办复有3种方式:一是函复,二是复印领导批示,三是电话答复。8.归档。处理完毕的文件,根据档案部门要求要及时进行立卷归档工作。

(二)发文处理

发文处理(办理)即文件从拟稿(翻印、复印)到发出的整个运行过程,就叫发文处理。发文处理的任务就是完成文件从拟稿到送出的全过程的处理工作。发文处理和收文处理一样,也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领导具体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体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

发文是办公室(厅)向外发出的包括本机关制发和翻印、复印转发的公务文件和材料。收文经承办之后的复文,也系发文,从这个层面讲,收文处理的最终结果也是发文。发文主要包括8个方面:一是向下发的指导性文件;二是向上级的请示性文件;三是请示件办理结果的答复函;四是向上级机关反映本地或本部门工作的情况报告(工作汇报);五是对上级机关交办事项的回复;六是对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商洽工作的回函;七是代上级机关翻印或转发的文件;八是本机关编印的刊物、简报等。

发文处理包括:拟稿、审核会签、送审签发、编号登记、印制、施印、分装、投送、归档等环节。

1.拟稿。拟稿即起草文件的初稿或草稿,一般用于修改、讨论和审阅。一个机关或部门要制发文件有两情形:一是被动制文,这是针对本机关收文办理结果形成的文件,如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及报告情况、对下级请示事项的答复、对平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来文来函商洽工作和询问事项的复函等,这也可视为收文处理的继续;二是主动制文,就是根据本机关工作需要而主动形成的文件,如向上级的请示、报告,向下级部署工作的通知、决定、意见、命令等,向平级机关商洽、询问事项的公函,还有会议纪要等等。拟稿时要注意的问题:1.在文稿前边要加本单位公文函头纸,公文格式要写清楚,如标题、主送单位、版记(主题词、抄送单位、印发单位和时间、份数)等;2.文件发文范围要写得明确、具体,如主送单位是一个或几个(约定束成名称)、所各地区各部门。3.拟稿人要把形成文稿的有关依据和背景资料附在文稿后面供领导审定时参考;4.转发或批转文件,要在拟好的转发或批转稿件(报告、意见、规定等)的同时代拟好批语一并送领导机关审核;5.主管部门拟以领导机关名义发的文稿,要经部门领导审核签字,涉及相关单位问题的要与相关单位协调或进行会签。

2.审核、会签。文件审核即公文处理人员对需要发文的文稿进行审核办理的过程。它包括文稿接收、初审、征求意见、调研论证、文字把关等。凡要求以党委政府或党委政府办名义行文的代拟稿,我们在接收代拟稿时应弄清以下情况并请来文单位提供有关文件资料:一是是否有要求行文和函;二是是否有行文依据,如文稿起草背景、起草部门意图和党委政府领导批示精神;三是上级机关有关文件精神及部署要求或对同类工作或处理同类问题是否行过文;四是是否有相关会议纪要;五是有无所需背景材料;六要留下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经审阅确实需要行文的代拟稿,应抓紧办理;不宜行文的应提出退文建议,如:拟发文件与有关已发文件内容相似,不具有普遍指导作用,或上级有关文件已发至拟受文范围;文件内容属职能部门业务范围,不需以党委发文;未与相关部门协商达成共识等。

文件正文是文件的主体,也是我们审核工作的重点,具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件主题;二是文件的层次结构;三是语言表述;四是语病和错别字;五是标点符号;六是人名、职务、地名、时间、引文;七是数字。文稿审核总的要求是:文稿中涉及的所有法律法规、政策必须认真查对原文,做到表述准确,引文一致;语言文字规范;人名地名、计量单位、数字、标点符号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

政策性文件一定要在文稿审核时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件会签(特别是涉及经费、机构、人员编制之类的文件)。征求意见一般采用送初审后的定稿件或文件清样正式征求意见的方式,按程序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发送相关单位(规定反馈时间),相关单位反馈的意见要加盖单位公章或单位领导签批意见。如有必要也可采用召开座谈会形式征求意见,重要政策性文件或分歧较大的经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可采用座谈或书面方式,约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拟发文稿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对政策性、规范性等涉及面比较广、执行时间较长、文件审核人员又不熟悉情况的文件,应进行论证调研。对需要调研论证的文件,应提出拟办意见报主管领导审定后实施。论证调研要拟定好调研方案,精选调研单位,确定调研方式(与主管部门联合、单独进行均可,视情况而定)。论证调研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访问等形式,认真进行调研,论证政策、措施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作好记录,及时修改文稿,确保文件质量。

基本合格的文稿按公文处理规定进行审核,对文稿中提出的方针、政策、措施、办法等是否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涉及有关部门业务事项的表述是否得到了相关部门认可,文稿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文字、文种、格式、密级、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等等是否准确规范。对不符合要求行文的,要撰写拟办意见,提出不宜行文的理由,报有关领导批准后退稿,同时做好协调工作。

3.签发。文稿审核完毕便进入文件送审签发环节。文件正式《送审稿》形成后,经办人员对文件办理过程要提出拟办意见,以便于领导决策时参考。

签发是指机关或部门领导人对拟以机关或本部门名义发出的文件“送审稿”签署核准的意见,它是文件形成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文件经领导核准签发后即生效,领导签发时间就是成文日期。文件法定签发人一般视文件内容重要情况而定,有的由主要领导人签发(全局重要工作),有的由分管领导人签发(某一方面工作),有的还需要由多位相关领导人审签。党委政府或两办联合行文须经两家或两办主管负责人分别签发,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任何文件都应审签。两办文件或函件原则上可由办公厅(室)主任或秘书长签发,重要文件应报机关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签发。

签发的程序是先审后签,重点看是否需要行文,该以谁的名义行文;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地方法规),是否有与上级机关同类文件不协调或相抵触的地方;看是否经主管部门负责人先行审核,是否需与有关单位、地区协调协商会签等。

签发的格式包括核准意见、签发人姓名、签发日期。现在许多文件审核人员一般对文件审核后直接写上了领导姓名呈报领导人签发,领导只要写上核准意见和日期并在姓名上画圈即可,也有领导这方面意思强在批示意见后还写上姓名的。也有的机关是核稿后领导直接在文件上签发的。我们主张由核稿人员按文件格式呈报签发(直观效果好)。如发现领导同志签发文件时没有落款或日期,公文处理人员要及时提醒领导,不然不好处理成文时间和文件签发责任。

4.印制、发送。公文领导签发后,即进入公文印制和发送环节。公文印制一般按机关特定版式进行,并按要求发送。

5.归档。文书档案是一个机关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各类纸质文件,能真实反映党委和党委办历史沿革和面貌,具有长期利用和保存价值。公文办理完毕,必须做好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

(三)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是公文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公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公文的内容所决定,又服务于公文的内容。公文格式一般由公文的文面格式、用纸格式和排印装订格式三部分组成。目前党政机关通用公文的格式大体相同,文面格式由版头(报头)、份号、密级、保密期限、发往地址、紧急程度(等级)、发文字号、签发人、收发文(报)序号、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名称、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要素组成。1.版头(报头)。它是发文机关的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如“中共××市委文件”;“中国共产党员××县委员会(通知)”等。行政机关的发文机关标识主要有3种:一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如“湖南省人民政府文件”;二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加“令”字组成;三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武文线组成。报头(电报头),电报是一种快速传输、发布公文的有效形式,一般由报头文字和两条横隔线组成,常用报头有两种:一是特定报头;二是通用报头(内部传真电报、密码电报)。2.份号。就是公文印制分数的顺序号。在党政机关,用特定版头印发的秘密级以上公文均应标注份号,不用特定版头的有条件也应标注份号。份号从NO.000001号开始,用6位阿拉伯数字标注于公文首页的左上角。

3.密级及保密期限。公文密级一般分为绝密、机密、秘密3个等级。党的机关的公文,密级标注在首页左上角的份号下方,两字之间空1字;行政机关公文,密级标注在公文首页右上角。同时标注秘密等级与保密期限的,党政机关都标注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中间不空格,并与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如“机密★3年”。4.发往地址。用于标注电报发送地点或单位,有的简化为“发往”。“发往地址”栏设在报头下方左侧,如公文有主送机关可标注为“见主送机关”。没有主送机关的应写明发往地址或发往单位。报头左下方设有“发往地址”栏,有的简化为“发往”(电报发送地点和单位)。公文有主送机关的也可简化为“见主送机关”。没有主送机关的应写明发往地址或发送单位。5.紧急程度(等级)。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办理时间要求叫紧急程度,印发紧急公文应标注“特急”、“加急”于公文首页的右上角。用电报方式发布的公文办理时间要求叫等级(特提、特急、加急、平急)。行政机关的紧急公文标“特急、急件”。6.发文字号(部委号)。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叫“发文字号”,用特定报头制发的电报叫“发电字号”,用通用报头制发的电报叫“部委号”。发文字号是公文的代号,通常称“文号”,它由发文机关(行政区地方)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3部分组成,主要便于登记、管理和使用。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发文年度要全称标注在六角括号内,例如:湘发〔2008〕6号、湘办发〔2010〕9号、湘政发〔2005〕10号、湘政办函〔2010〕15号等等。党委政府联合行文编注党委发文字号,几个单位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注主办机关“字号”,必要时可并用各联署机关的发文字号。发文顺序号自当年发出的第1件公文起依次编排,不能随意跳号、空号。发文字号的确定要遵循公文文种特点,不能随意编写,如向上级机关呈报请示或报告工作就不能用“函”发文字号。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发文字号标注于版头与红色横隔线之间偏下位置。下行文、平行文居中标注;上行文标注于左侧,与右侧的“签发人”对称,左右边各空1字排印。用特定报头印制的电报,其发文字号标注在“密级”栏之后;用通用报头印制的电报,标注在“部委号”栏内;联合行文的电报,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7.签发人。签发人由“签发人”加冒号与签发人姓名三字组成。上报公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签发人”栏设在发文字号右侧,与发文字号对称。电报的签发人姓名标注在“签批”栏内或在“发往地址”栏右侧加设“签发人”栏目。

8.收发报序号。是机要部门对接收和发出的电报编排的顺序号,它设置在报头部分两条横隔线的最右端,由机要部门按年度、分类别依次编号。9.标题。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版头红色横隔线下方居中排印。回行时要注意词意的完整,间距恰当,排列对称。公文标题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做到规范、简洁、无歧义。联合行文时各联署机关名称均应列出。复合性文种应尽量简化标题。标题中一般不用除书名号以外的标点符号。

10.主送机关。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使用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它位于标题下方正文上方左侧顶格排印,后面加冒号。在党政机关常用的公文中,只有通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6种公文标注主送机关;决议、决定、指示、命令(令)、意见、公报、公告、通告、规定、细则、会议纪要、工作要点12种公文不标注主送机关;通报可标注也可不标注主送机关。普发性公文,主送机关名称应规范、稳定。

11.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位于主送机关下方;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正文位于成文日期下方。正文中的阿拉伯数字和年份不能回行。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的使用: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正文层次不多时,也可以第一级用“

一、”,第二级用“1.”(不能用“(1)”)。公文应尽量避免采用多层次结构。

12.附件及附件名称。附件是公文的组成部分,是主件正文的说明、注释、补充、证实、参考等文字材料或图表,置于主件之后,另起页排印,并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排印附件的名称。目前党的机关的公文附件不空行,行政机关的公文附件空一行排列。多附件应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序号,如“附件1:”“附件2:”。被批转、转发、印发的公文不属附件。

13.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应用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的右下方。党的机关公文,一般与正文的末行空两行排印。联合行文时,各联署机关名称一般应纵向排列。不标注主送机关和不需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的公文,正文之后不再署名。县级和基层党的机关,因公文印数较少,所发公文都要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对于不需署名的文种可采取变通形式,即在正文之后署名,以便于盖章,但在正文之前仍不标注主送机关,只把印发传达范围由正文之后移至成文日期的下一行排印。行政机关的公文,单一机关和两个机关的联合行文不署名,3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应署名。

14.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及干部任免文件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年份不能简写。目前党的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行政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是用汉字标注的。有主送机关的文种,成文日期标注于发文机关署名低两个字右下方排列;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之下居中位置。县级及基层党的机关发文,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标注在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

15.印章。党的机关(省市州)公文,除会议纪要和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及特定报头印制的电报之外,其他公文均应加盖发文机关公章。县市区党的机关和基层党组织的公文均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联署机关都应加盖公章。行政机关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其他均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联合上报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署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印章用红色,用印端正清晰,位置在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处,上沿不压正文,下沿在成文日期之下。若遇公文排版较满无用印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加以解决,不能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处理。

特定报头的普发性电报一般不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但上行文和非普发性的下行文、平行文的电报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如使用通用报头的电报一律要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紧急情况下可标注签发人及其姓名,不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县市区党的机关和基层党组织制发的公文,如无主送机关的文种,应先改变其格式,然后才能在其署名和成文日期处加盖印章。16.印发传达范围(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行政机关叫附注)一般用于普发性公文,它标注在成文日期的下一行,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如“(此件发至县)”、“(此件发至乡镇)”等。有主送机关的公文,如对印发传达范围另有要求的,可在此处加以说明;“请示”公文可在此处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17.主题词。公文主题词一般按主题词法标注,党的机关按中办秘书局编印的《公文主题词表》(修订本)标注;行政机关按公文主题词分类标引法标注(国办词表)。主题词位于公文末页下端“抄送机关”或“印制版记”上方。一篇公文最多不超过10个主题词,行政机关原则上不超过5个主题词。主题词的每个词目之间空1字排列,一行排不完时另行与第一个主题词第一个字对齐。

18.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和统称。特定版头(报头)印制的公文,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的下方,并用横线与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抄送机关名称前标明“抄送”二字加冒号左顶格。抄送机关名称排列按机构排序依次排列,中间用顿号、逗号、分号,末尾不用标点符号,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机关名称对齐。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注方法同抄送机关。

19.印制版记。版记是印制公文的标记,它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印制份数3部分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主题词或抄送机关名称下方、页码的上方,与公文页码不空行。党的机关公文,两条横线之间的左右侧各空半个字(4号),分别标注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底线下边右侧离字边空两个字(宋体5号)并加圆括号标注印制份数,即“(共印××份)。行政机关公文只有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用3号仿宋体。印发时间均用阿拉伯数字,均以付印时期为准,年份不能简写,如“2010年10月9日印发”。印发时期必须在成文日期之后或与成文日期同一天;用电报传送的公文,印发日期必须与成文日期是同一天。

(四)公文用纸格式

目前党的机关的公文普遍用纸幅面规格为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也有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的,因新的党政公文处理条例还未出台。行政机关许多部门都已采用国标A4型纸幅面。

(五)公文排印、装订格式 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公文的汉字从左至右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书写习惯排印。”用汉字排印的公文,除版头(报头)用长牟或长宋体字排印外,一般使用宋、楷、仿宋、黑4种字体。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行政机关公文字体除机关标识、标题、主题词目用小标宋体字,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主题词(3字)用黑体字,份数序号用(2号)黑正体字外,其余文字均用3号仿宋字体。

公文用16开型纸排印,正文用3号仿宋字体,一般每页排21行,每行排25个字,特殊情况下可作适当调整。公文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误差不超过2MM。页码编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公文装订与公文排印一致,并考虑人们的阅读习惯。根据不同装订方法的要求,分别用骑马钉、平订或胶粘,左侧装订。

二、行文规则

(一)行文关系

行文就是指公文制发单位印发公文给受文单位。受文单位一般是某个单位或某些单位或集群单位。这种发文单位与受文单位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就叫行文关系。它是根据组织系统、公文法定作者的职责权限、发文单位与受文单位之间是否具有隶属关系确定的。正确处理行文关系,是一切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从事公文把关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公文的行文关系主要有以下6种:

1.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指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不包括间接的领导关系,即处于领导地位的政党与其他所领导下的人大、政府、政协、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关单位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指没有隶属关系但有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单位、部门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例如,没有隶属关系但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机关之间与下级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上级机关的职能部门与下级机关的相关部门之间的公文往来;同级机关、单位和部门之间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业务指导工作时的公文往来等。这种关系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比较,其行文方式和所用文种不尽相同,上下级之间用下行文或上行文文种(请示、报告、通知等),平行机关之间用“函”行文。

具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上级机关部门向下级的相关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答复问题、部署业务工作等,必须受政策、法律、纪律、办文制度和职责权限的约束,只能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活动,不得超越职权范围。

3.综合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它包括归口管理与被归口管理的关系,前者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综合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工作上的联系而进行的公文往来关系;后者指党政机关的综合部门,也就是领导机关授权给他管理同级有关部门与直属单位的公文往来关系。综合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在行政级别上和法律地位上虽是平等的,没有隶属关系,但综合部门根据自己的职权范围和工作需要或接受领导机关及领导的受权,对其他部门实施综合管理和归口管理,如收集工作情况、交办领导批示或指示事项、接受领导或机关的授权开展有关公务活动、进行催办督办等。

综合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公文往来,是综合管理与被综合管理、归口管理与被归口管理的关系。其他部门、单位必须服从,不得因本部门、本单位的级别与综合部门相同或比综合部门的级别还高而不服从管理。这是因为各部门的职权范围和业务分工不同,并由综合部门的工作性质、职能和任务决定的。目前,我国党政机关和企业机关的职能部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如党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另一类是专业性的,如党委组织、宣传部门,政府的教育、农业、林业、卫生部门等等。

4.属地管理中统一管理与被统一管理的关系。这是指党和国家的某些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办法进行管理,地方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与其管辖范围内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单位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在我国,不少工作进行属地化管理,所有机关、单位必须接受所在地党委、政府就有关事项的统一管理。他们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部分公文往来,是一种统一管理和被统一管理的关系。

在党的机关,有些是中央和其他上级领导机关垂直管理的机构,党组织关系在地方,在党的建设方面,这些机构应接受所在地党委的统一管理。党组织关系不在地方的机关、单位,有关事项,也应接受所在地党委的统一管理。

5.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是监督机关和有监督职能的机关与被监督机关、单位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按照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监督机关和具有监督职能的机关与被监督机关、单位之间的公文往来,其中一种重要的关系是监督和被监督关系。

监督机关、部门与被监督机关、单位之间的公文往来,主要是监督性和被监督性公文往来,如通报政策、法律和有关规定及有关决定执行情况,提出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建议或法律文书,作出质量鉴定结论等。所有监督机关与被监督机关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公文往来关系。

6.平行机关之间的协作关系和业务上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1)平行机关之间的协作关系是指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单位之间因工作上的相互联系而进行的公文往来关系。一般以公文为媒介,请受文单位予以支持、帮助或予以协助、批准等。在处理平行机关之间的协作关系时最常见的错误有:一是因行文对角级别高,就认为本机关与行文对象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行文对象因有管理实权,而给这样的部门、单位行文时,作本单位的上级对待,以示尊重。实际上这两种行为都是不符合行文规则的。(2)平行机关之间业务上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是指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单位之间,其某些业务工作应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如干部工作应接受干部管理部门的管理;财务工作应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等。平行机关之间业务上的管理工作往来行文应使用“函”,如报请批准及批准后答复、监督管理、下达管理规范等。现在有许多单位在与业务主管部门行文时把其当作自己的上级机关,经常使用“请示”“报告”文种,这是不正确的。

(二)行文方式

党政机关的行文方式有三种,即下行文、上行文和平行文。企业应该也是这三种。下行文。它指上级机关给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上级机关的职能部门给下级机关的相关部门行文。根据行文的目的、任务和传达贯彻的要求,下行文又分一级下行文、逐级下行文、多级下行文和直贯到底下行文。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上行文。它指下级机关向有隶属关系的直接的上级机关行文和下级机关的部门向上级机关相关的部门行文。给不相隶属的上级机关或不相关的上级机关的部门行文,不叫上行文。上行文分一级上行文、逐级上行文、多级上行文和越级上行文。上行文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同时主送其他上级机关和上级机关的某个部门,如需其他相关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上行文一般不可同时发下级机关,如有特殊需要可抄送同级或下级有关单位。

平行文。是指同级关系和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行文。平行文没有级别、地区之分,文种原则上只能使用“函”。

(三)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制发公文、处理行文关系必须遵守的准则。现在各级党政机关遵循《中国共产党员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行文规则。行文时要掌握好:一是行文确有必要;二是行文须注重实效;三是必须控制行文数量,公文力求简明精当。具体要遵守以下规则: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这是公文处理工作中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行文规则中的具体运用,也是行文的总原则。具体讲做到以下几点:

(1)行文必须确有必要。就是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如没有新的具体措施,仅是表态性的或照抄照搬的,可不再行文;已开会作了布置,可用电话或当面议定的事项也可不再行文;会议文件、会议纪要和领导人在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讲话等,不另行文。凡是部门工作,部门自己行文能够解决问题的,应由部门行文,不应再由党委或政府行文。(2)行文必须注重实效。公文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制定的政策、措施、方法等要切实可行,能解决问题,收到实效。对于脱离实际,不符合国情和本地本单位实际,或超越了干部群众的承受能力,行不通和收不到实效的,违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以及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都不能行文。

(3)必须控制行文数量,所发公文力求精炼、简短。公文必须进行总量控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做到该发的文高质量发,可发可不发的文要严格控制,不该发的文坚决不发。应发的公文提倡写短文,语言文字上要反复推敲锤炼,力求简短,精益求精。2.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

(1)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2)党委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的相关部门行文。政府各部门根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党委、政府的各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可以分别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发布指导性、批复性、规范性、周知性等公文,但无权发布指挥性公文。

(3)党委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行文;党委其他部门不得对下级党委发布指示性公文;如对有关工作作出的决策必须由下级党委执行时,必须经党委同意后由党委办公厅(室)转发。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发布指示性公文。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5)同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之间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明确主办机关。

(6)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由部门行文,但文中要写明经政府同意。(7)部门的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8)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上级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承办和答复事项。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9)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

(10)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必须按隶属关系和有关规定请示问题和报告工作。对于请示、报告公文的撰写和办理,《条例》和《办法》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请示、报告的撰写和办理还存在不少语法、逻辑、结构、文种和内容、办文程序等方面的问题。“请示”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协调帮助解决问题的文种;“报告”是下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使用的文种。“请示”与“报告”比较,行文的目的和作用不同,内容和结构不同,行文时限和批转的重点不同。由于一些行文弊端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请示公文办理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一些机关都采取退文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1)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请示问题应一文一事,不能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向上级机关的请示,不能同时发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报告,一般不下发,如有特殊需要可抄送同级或下级有关单位。(2)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如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请示事项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时,应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在请示中写明情况。

(4)除特殊情况外,请示应送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按规定程序办理,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特殊情况一般指突发事件和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5)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如果是主管部门职权范围的具体问题,不涉及全局和重大决策事项,一般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即可,不需报送上级党委和政府。

(6)党委各部门应向本级党委请示问题。未经本级党委同意或授权,不得越过本级党委向上级党委主管部门请示重大问题。

(7)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可退回下级呈报机关重新呈报。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主要指不符合行文规则的请示、报告和不符合行文规则及办文规定的“代拟稿”等。2010年专门发文规定程序

4.公开发布的公文一般不再印发。公开发布的公文指直贯到底行文。有的先作内部文件后公开发布;有的在附注处标明“(此件公开发表)”或“(此件可公开公开发表)”。它与用特定版头印发的文件具同等效力。公开发布的公文一般不另行文。公开发布的政策性公文,为便于存查和利用,可印少量份数发有关单位存档备查(电子公文形式发文也适用)。

三、公文的起草

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起草。起草重要公文,要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起草公文应做到:一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指示,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与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二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三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述准确;四要文字清炼,用语规范,篇幅简短,文风端正;五要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汉字、标点符号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发布要求,计量单位用法符合国家标准;六是文种、格式正确。下级机关代拟文稿和要求上级机关批转公文,应对公文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负责,并在报送文稿或公文的同时提供有关背景材料。

四、公文的管理(另专讲)

五、怎样提写拟办意见

拟办意见是指文秘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经办人员对所办理公文提出的初步处理意见,拟办意见是公文处理的重要环节,它是领导同志对文件和呈批件审批时的重要参考,也是文秘部门和经办人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协助领导同志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拟办意见是公文处理运行方向的“显示器”和办理方案的“说明书”,经办人员提出的拟办意见准确恰当,公文办理起来就快捷,效果也好;反之,就会对办理起误导作用,甚至造成公文旅行、决策失误等。因此,准确提出拟办意见是优质高效进行公文处理的关键环节。拟办意见的质量如何,也衡量秘书人员参谋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1、报告、情况汇报拟办意见的提写。主要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报告工作情况,上级机关办理时可根据《报告》内容及所反映的问题,直接提出呈请有关领导同志审阅,如“请××、××同志阅”或“请××同志阅示”;涉及有关职能部门的也可提出请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阅知,如“请××同志和×××单位负责同志阅”、“请××同志阅;报请××、××同志阅”等等。中办和省办使用专门印制的“中央收文”、“湘收文”专报版头,编写收文字号形式承办的,这种方式可分别呈报有关领导同志审阅。如领导同志有批示反馈按领导批示意见及时处理。这种呈报方式的好处是有关领导同志都能在最快时间了解审阅到下级机关报告的内容,同时也减少了经办人员来回呈送有关领导同志审阅的环节,呈批件办理快捷(双赢)。

2、请示性公文拟办意见的提写。《请示》主要是指下级向上级机关请求解决问题的公文,相对《报告》的承办复杂一些,承办时在内容上要注意把握几个要点:一是要明确办文的主体,即根据机关各部门和领导同志的职责分工情况,有的放矢地确定请示的承办者和承办意见的审批者。如请××同志阅示、“建议请××单位阅处”、“拟请××部门研究办理。“请××、××同志审示”、“请××同志审阅;报请××同志批示。”或“请××同志审定。”等等。二是要做好呈报领导同志审批前的协调工作。对于请示事项比较复杂、政策性强、涉及面较广的请示公文,经办人员在提出拟办意见时,要考虑解决问题的依据,内容涉及主管部门或相关单位的,要先征求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意见(可采取口头询问、协商,书面往来形式)。征求意见要突出重点,简单明了,既要了解相关政策依据,又要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如采用书面形式征求意见,可直接提出拟办的初步意见,如“建议请××单位先研究提出意见。请××同志阅示”等。待有关单位反馈书面意见后,再综合提出正式拟办意见呈请有关领导审示。对涉及部门多、处理意见不一致的请示,要对各种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请主管领导同志出面召开协调会确定处理原则,以免因各方面意见不一致而导致扯皮推诿的局面。经过充分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对各种意见进行详细综合后,提出倾向性意见,并附上协调过程的有关情况及背景材料,供领导同志决策时参考。三是需要几个职能部门共同承办的请示公文,提出拟办意见时,要写明由谁牵头主办。如“建议请××单位商××单位阅处”、“建议请××单位牵头,会同××、××部门办理”等。四是要交待清楚有关的注意事项和要求。提出拟办意见要特别注意从政策上把关,注意政策的连续性,防止被人钻空子。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政策、法律和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力为来文单位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五是请示事项的审批权限完全属于有关职能部门或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应直接提出转办意见或先报请上级机关审批。如“建议请××单位研办,并直接答复来文机关,并将办理结果告我们”等;审批权限在上级机关的,要先报请上级机关审批后,再提出拟办意见。审批权限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要先征求上级有关部门的意见或直接致函上级有关部门审批。有的请示公文由于请示事项较复杂一时没有把握,难以提出拟办意见的,应先作好调查,审慎研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或惯例,待确有把握时再提出拟办意见。如“根据××文件精神,此事应××××处理”或“按惯例××办理”等。请示公文提出拟办意见具体操作上可把握几点:

1、请示事项较复杂、涉及单位较多的,应分门别类提出拟办意见;

2、请示事项有理有据的,应积极提出支持性建议;

3、请示事项可行、但在一些细节上需要完善的,应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4、请示事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果断提出否定性意见;

5、请示事项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悖、不宜报批的,应在切实把好关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6、请示事项属有关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的,应明确提出转办意见;

7、请示事项必须函复的,可先草拟好“批复”或“复函”稿一并呈请领导审批。

3、函件办理拟办意见的提写。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往来的公函。函的办理主要看函的内容反映的是什么,再根据情况提出拟办意见。仅仅是函告或通报情况,注请相关领导阅知即可,如“请××、××同志阅。”若是会签函件,就注请相关领导阅示,如“请××、××同志阅示。”内容重要的要注请主要领导阅示,如“请××同志审阅;报××同志阅示。”如是协商有关工作,就要先了解有关情况,再提出办理方案报领导审定。可提出“请××单位先研究提出意见。”待意见反馈后再报有关领导审定,这时可提出这样的拟办意见“××单位已提出意见,请××、××同志审定。”如函的内容涉及多个部门,要写明一个牵头单位,拟办意见可为“请××单位牵头,会同××、××单位研究办理。”等等。“感谢电”根据内容可复印发有关领导,同时报主管领导阅知,如“已复印给××、××同志,请××同志阅。”

“慰问电”也可根据内容复印发有关领导,同时报主管领导阅知。但对有实质性内容的要报至主要领导阅示。

有的来函,须由党委反馈意见的,先提出“由主管部门研办”的拟办意见,待意见反馈后进行综合,再以办公厅(室)名义函复。

4、公文审核拟办意见的提写。就是对“代拟稿”审核的拟办意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承办情况说明,二是报请哪些领导审发。对部门“代拟稿”审核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决定文件的质量,前面在“审核”中已有详细的阐述。比较简单的《通知》在弄清有关情况后可直接提出拟办意见,如“此件由××单位根据××起草,××同志已审阅同意。请××同志审阅;报××、××同志审发。”党委政府联合行文时拟办意见可写“此件由××单位起草,××、××单位已分别提出意见,我们商××单位作了一些修改。请××、××和政府办公厅负责同志审阅;报请××、××同志审发。”审核办理过程较复杂的文稿要作出简单说明供领导同志决策时参考,拟办意见如“此件由××单位起草,××同志牵头召开座谈会议对文稿进行了认真讨论。会后文稿起草小组根据座谈会讨论情况进行了修改,并送有关领导和××、××单位征求了意见。我们又补充征求了××、××等相关单位的意见,并商××单位作了进一步修改。请××同志审阅;报××、××同志审发。”拟办意见提出后,连同我们的修改审核的正稿和所有背景材料一并呈送领导同志审定签发。提出拟办意见立论要有依据,措辞办求简明精当。拟办意见一定要有经办人对处理有关问题的建议和报经有关领导同志、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后的意见,必要时应将来文反映的情况、协调过程及结果、相关背景材料综合归纳或内容摘要等一并附上。若来文与上级文件、本机关或呈报机关以前处理文件、事项有关,参考外单位同类规定内容的,应将原文件等一并附上,供领导同志决策时参考。拟办意见的表述,文字要准确,观点要鲜明,既要准确具体又要言简意赅,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同志对于拟办意见一般都比较重视,而且多数是赞同的,因此,文秘人员在提出拟办意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六、公文处理人员素质

鲜明的政治理论素养,优秀的思想作风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宽的知识面,较深的文字功底,较强的协调能力。具体应具备以下素质:

1.基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法规; 2.对本地经济社会情况心里大致有一本账;

3.对各部门和单位及本机关内设机构的职能要熟悉; 4.对机关领导同志的工作分工要全面掌握; 5.思考问题、草拟文稿立意要高。公文处理程序示意图 签收 登记 拟办

呈批、传阅

1.收文处理批办 交办转办 催办 办复 归档 拟稿 审核、会签

2.发文处理签发 印制(排版、校对、装订)发送受文单位 立卷归档 公文处理 收文管理 发文管理 利用管理

3.公文管理撤销管理 会议文件管理 密级文件管理

机构变动时公文管理 收集

整理、立卷

4.立卷归档编写卷内文件目录 拟写案卷标题、编制案卷目录 编写立卷说明

第二篇:公文处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公文处理概述

一、公文及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1.公文是领导机关决策的产物,是领导机关实施领导、进行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工具。公文总是与新的决策、政令的贯彻和推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一篇正确而优秀的公文,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例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而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南朝刘勰说:“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三国魏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邓小平说:“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反之,一篇错误的公文,可把社会引向倒退,造成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例如,1966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把刚刚复苏的国民经济再次推向崩溃的边缘。所以,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好坏与公文的正确与否,决定国家的兴亡。

2.在当代的领导、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公文具有其他任何工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公文正确与否,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战争的胜负和社会政治稳定与否。

公文的作用主要有10大作用,即:启示和传达作用、规范作用、请示报告作用、控制作用、传递作用、协作作用、联系和知照作用、依据和凭证作用、教育参考作用、记载和备查作用。这是被大量事实证明了的历史结论。

3.公文处理水平代表一个机关(单位)的水平,即代表一个机关(单位)的决策、领导、管理、服务水平,反映了一个单位的整体素质。所以,每一个单位的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文秘人员,都要重视公文处理工作。

二、公文及公文处理的涵义

1.公文的定义。

“公文”一词,源于晋代陈寿的《三国志?魏志?赵俨传》,“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当时仅指一种体式的公务文书。最早的公文总称为“书契”。其后又有“典册”、“枢机文”、“官文书”、“案牍”、“公牍”等名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文的种类、名称及其内涵不断发展变化。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时所形成的有现行功用、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的文字材料。《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署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包括文件、简报、会议材料、申请表、统计表、呈报表等。“文件”一词是外来语,来自拉丁语docememtum,相当于汉语的“证据”。在我国,“文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件”,是指在工作和政治学习上可以用作依据或参考的书面材料;狭义的“文件”,指的是具有法规性、知照性和特定(固定)版头的公文。

公文即公务文书。公文与公文、文件的关系是:包容关系或叫属分关系。

公文的本质。公文是国家统治阶级实施领导、管理国家、处理公务的文字工具。

2.公文处理涵义。公文处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公文收发文单位特定的人员用特定的方法办理公文,使之符合有关规定和收发文单位的要求。它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收集整理、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公文办理分为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收文办理包括公文的签收(含拆封、清点、分类)登记、拟办、送批、批办、分发、传阅、承办、催办、办复、收集整理、归档等12个程序;发文办理包括公文起草(含修改、协调)、校核、会签、签发、复核、登记、印制(排版、校对、装订)、分发、收集整理、归档等10个程序。

公文由秘书部门统一管理。管理的原则:既发挥公文效用,又有利于公文保密。管理的范围是所有公文,包括不同载体的公文。管理的内容是:收文管理(签收与撤封管理、清点与分类管理、登记与拟办管理、送批与批办管理、分发与传阅管理、交办承办与催办管理、办复与收集管理、立卷归档管理)、发文管理(起草校核管理、送审与签批管理、公文定密管理、复核与登记编号管理、校对与印制管理、施印管理、分发传递管理、立卷归档管理)、公文利用管理(公文阅读管理、公文查阅管理、公文借阅管理、公文传达范围的管理、公文翻印复制管理、公文汇编管理、公文公开发布管理、公文引用管理)、公文撤销管理、会议文件管理、公文存放清理清退销毁管理、秘密文件(包括各种载体文件)管理、机关合并撤销时公文管理。

公文归档,包括公文的收集、装订(裱糊与拆除金属物)、分类(区分保存价值)、排列、编号、编目、装盒、编写全宗说明、归档,移交进馆10个程序。

三、公文的特点

公文具有以下8个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公文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管理工作的工具。它的内容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它的阶级性、政治性非常鲜明。

2.法定的权威性。公文是领导机关的实施领导和管理工作的工具,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地表示。如果对某些条文有不同意见,只能用合法的方式向上级领导机关反映,在上级机关未改变决定之前,必须遵照执行。

3.特定的作者、读者和严格的程序。公文有特定的作者、读者,公文办理有特定的程序,均不可逾越。公文的作者,是公文制发机关(单位)。公文的读者,是由领导机关制发文件时规定的,只能按公文制发机关的意见办理,不得随意突破。公文办理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公文办理人员,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不得减少和超越规定的程序;必须恪尽职守,不得越权越位。

4.文字表述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是指公文的语言表达必须做到准确、规范,无歧义,否则,无法贯彻落实或出现执行上的偏差。特别是政策性公文,要清楚明了,操作性要强,便于贯彻和执行。一个规定,只能是一种解释。公文语言的生动性,是指公文语言的运用在确保其准确、鲜明、朴实、简洁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我国语言、词汇丰富的特点,在一篇公文中或在局部的段落内,做到句法、构词法一致,句子、词汇新颖,避免重复、累赘。

5.内容上的公务性和现实性。内容的公务性,是指公文是机关决策的产物,是机关处理公务活动的工具,必须完全彻底的为公务活动服务,不得把私人的事务写入公文之中。内容的现实性,指公文必须充分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必须为现实管理工作服务,具有现行功用和指导性、实践性。

6.强烈的时效性和特定的意向性。公文是为一定时期的管理工作服务的,过了一定的时期,就失去了现行功用,变成了档案材料(历史资料)。所以说,公文的时效性很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起草、审批、发出和产生效用。否则,公文就失去了现行功用。特定的意向性。是指公文的读者即受文对象在起草之前就确定了。不同的受文对象,用不同的公文语言表述。

7.严密的逻辑性。公文必须按照人们的思维规律构思、布局、撰写,做到逻辑严密,言简意赅,以其独有的逻辑力量说服读者(执行者),实现其应有的作用。

8.规范的体式。通用公文是法定的,每一个文种的撰写方式、格式都是固定的。公文写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的体式写作、印制公文,不得违反。

四、公文处理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党政分开的原则;

3.精简的原则;

4.高效的原则;

5.按照行文机关的要求进行的原则;

6.按照公文处理规定进行的原则。

公文处理的标准:做到及时、准确、安全、保密。

五、公文发布方式

1.内部发布。

①用特定版头印制内部分发;

②用内部传真电报发送;

③在内部网络上发布;

④其他方式。

2.公开发布。

①在报刊上公开发布;

②在互联网上发布;

③张贴;

④设立政务公开场所或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供执行者索取公文;

⑤其他形式。

公开发布的公文,从公开发布之日到执行的起始日,至少要有30天以上的间隔期。

凡涉及与wto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在公开发布之后90天内,必须译成一种wto语言(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译本。

六、公文处理工作的管理机构及职责

各级机关的办公室管理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负责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七、文件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素质,本指事物的本来性质,这里是指文件管理人员在理论、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及所具备的水平。文件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工作积极,作风严谨,遵纪守法,恪尽职守。

第二节公文格式

一、公文格式概述

公文格式是公文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公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公文的内容所决定,又服务于公文的内容。

1.公文格式的含义

格式,原指法律文书,是法律的一种。《隋书?高祖纪》讲:“自古哲王,前人作法,前帝后帝,沿革随时,律令格式,或不便于事者,宜依前敕修改,务当政要”。隋代以后,法有律、令、格、式之别。格,指官吏处事的原则;式,指则列。格式,通用指有关官署制度、组织、官员职权等法则,后来泛指规格样式。

公文是人类使用的一种管理工具和交际工具。人们使用公文进行管理和公务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习惯,并把它确定下来,共同遵守,这就是公文的格式。通俗地说,公文格式就是公文的规格样式,即公文各组成部分在页面上的表现形式,也叫公文的外部组织形式。它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格式。它反映了公文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规律,体现公文的权威和功能。它是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形式上的体现,对公文的内容起表现和保证作用。公文格式经领导机关确定,其所辖范围的各级各类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都要共同遵守。其目的都是为了规范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党政机关通用公文的格式大体一致,略有差别。认真学习公文格式,就是为了正确使用和处理公文格式,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水平。

2.公文格式的组成 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XX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格式作了明确的规定。1999年12月27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从技术方面对通用公文的纸张、排版、印刷、装订和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都作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个国家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可参照执行。

公文格式,一般由公文的文面格式、用纸格式和排印装订格式3部分组成。

二、公文文面格式

公文文面格式是指公文中各要素(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和标识规则,包括版面安排、字体型号、各要素的标识排序等。实际上,公文的文面格式是公文全部书面内容的结构。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机关、不同类别的公文,有不同的文面格式。目前,各类机关的通用公文的格式大体相同。党政机关通用公文的文面格式由版头(报头)、份号、密级、保密期限、发往地址、紧急程度(等级)、发文字号、签发人、收发报序号、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名称(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公文二维条码22个要素组成。这22个要素按其所在的位置,又可分成眉首(文头)部分(前9个要素)、主体部分(中间9个要素)、版记(文尾)部分(最后4个要素)。

眉首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部,一般占整个页面的1/3左右。党的机关用特定版头制发的公文,眉首部分与主体部分用两条各长60.5mm、宽0.7mm的红色横线中间加2号实体五角星隔开;行政机关的公文用一条长159mm、宽0.7mm的红色横线隔开,中间没有五角星;用电报传送的公文,眉首部分与主体部分用两条平行的黑色横线(密码电报为红色)隔开。用a4型公文纸,国家标准规定上报公文的眉首部分占55.89%,即166毫米。

主体部分位于眉首部分以下,版记部分之上。

版记部分位于公文最后一页下端,其中,印制版记包括印发机关、印发时间和印发份数3项内容(行政机关的公文只有前两项内容)。

1.版头(报头)。

版头(报头),又叫发文机关标识。版头是特定的、法定的、专用的,象征着领导机关的权威,起到增加公文庄重色彩和严肃性,识别发文机关、公文级别、重要程度,以引起受文者注意的作用。在党的机关的普发性公文中,还可起到印信的作用。不同的机关,不能共用版头,但规格样式是相同的,只是表示的发文机关不同。

党的机关公文版头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例如,“中共××县委文件”;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组成,例如,“中国共产党××市委员会(通知)”。版头字居中排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一般用长牟体字或长宋体字套红印制,每个字的长度在15-22毫米之间,宽度根据字数多少确定,但都要小于“中共中央文件”字样。版头字、五角星与横隔线应美观、庄重、大方。版头一经确定,必须长期固定使用,一般情况下不作变动,更不得随意变动。

行政机关的发文机关标识主要有3种形式: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加“令”字组成;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武文线组成。

发文机关全称应以批准该机关成立的文件核定的名称为准;规范化简称应由该机关的上级机关规定,由本机关自定的,一定要明示其他机关,不能使用全社会不认同的简称。用a4型公文纸,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报头。电报是一种快速传输、发布公文的有效形式。电报的报头由报头文字和两条横隔线组成,密码电报套红印制,明传电报印成黑色。常用的报头有两种:一是特定报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发电”2字组成。例如,“中共××市委发电”。密码电报的报头印成红色,明传电报的报头印成黑色。使用这种特定报头,在发文机关署名处,可省略盖章这一环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盖章与盖了章的电报均具有同等效力。但是,除党委和政府及其办公厅(室)外,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准用这种专用报头发布密码电报。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张冠李戴,即发文机关与报头所代表的机关应一致。例如,署名为党委的电报用“中共“秘书工作”委发电”报头。二是通用报头。通用报头有两种:一种用“内部传真电报”6字标明;一种用“密码电报”4字标明。明传电报使用“内部传真电报”报头。绝密、机密、秘密电报均属密码电报,使用套红印制的报头。这种格式除报头部分与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不相同外,从公文标题之下的格式是相同的。

使用特定电报报头的机关,不再使用通用电报报头,密码电报只在报头部分套红印制。报头字用长宋体居中排印在电报首页上部,报头部分一般占公文页面的1/3左右,用16开型纸张的,报头文字的上边距公文纸的顶边18-32mm,下边距第一条横线22-29mm。每个字的长度为15-22mm,宽度视字数多少确定,但要做到美观、庄重、大方。

2.份号。

份号,即份数序号,是同一件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在党的机关,用特定版头印发的秘密公文均应标注份号,不是用特定版头印制的秘密公文,有条件的也应标注份号。份号从no.000001号开始,用6位阿拉伯数字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

秘密公文印制份号的目的是:便于对秘密公文进行管理和利用。

用电报传送的秘密公文,不标注份号。但是,绝密、机密、秘密电报均属密码电报,均应按密码电报的管理办法进行严格管理。

3-4.密级与保密期限。

密级,即公文的秘密等级。公文中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3个等级。秘密可划分为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其中,国家秘密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3个等级,商业秘密划为“商业机密”、“商业秘密”2个等级。有秘密事项的公文应确定密级。用特定版头印发的公文,密级用3号黑体字标注。党的机关的公文,密级标注在份号下方,两字之间空1字;行政机关的公文,密级标注在公文首页右上角。如需同时标注秘密等级与保密期限,党政机关的公文,都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中间不空格,并与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比如:“机密★3年”。用电传方式发布的公文,密级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在公文首页报头部分的“密级”栏内。

5.发往地址。

在电报报头左下方设有“发往地址”栏,有的也简化为“发往”二字,用于标注电报发送的地点与单位。公文有主送机关的,可简化为“见主送机关”。公文没有主送机关的,如决议、决定、指示、意见、公报、规定、细则、会议纪要、工作要点等文种,应在“发往地址”的右侧标注发往地址或发送单位。发送单位可用统称,也可用特称,视情况而定。一般方法是:普发性电报用统称,限知性电报用特称。发往地址和发送单位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如果字数太多,也可用4号或5号仿宋体字排印。

6.紧急程度(等级)。

紧急程度(等级),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办理时间要求叫紧急程度,用电传方式发布的公文办理时间的要求叫等级。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党的机关的紧急公文,分别标明“特急”、“加急”,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于公文首页版心右上角,两字之间空1字;行政机关的紧急公文,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用3号黑体字标注于公文首页版心右上角第2行,如果该件公文无密级,则标注在第1行。

用电传方式传送紧急的公文有两种方式:一是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直接电传;二是使用电报报头电传公文。电报的紧急程度叫等级,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4种,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其办理公文的时间要求分别是1天、3天、5天、10天,即受文单位必须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完毕。

确定公文的紧急程度(等级)应实是求是,防止随意性。

7.发文字号(部委号)。

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叫发文字号,用特定报头制发的电报叫“发电字号”,用通用报头制发的电报叫“部委号”。直接公开发布的公文没有发文字号;先用特定的版头印制、后公开发布的公文,仍用原来的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部委号,下同)是公文的代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和发文顺序号3部分组成,是每一个用特定版头(报头)制发的公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便于识别公文、发文机关、发文和便于登记、管理、使用的作用。其中,发文机关代字由发文机关所在行政区(管辖地)地方代字、发文机关代字和公文类别代字3部分组成,有的可省略发文机关代字或公文类别代字,但发文机关所在行政区地方代字不能省略。发文和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发文号标注在六角括号内。发文应标全称,不能简写,例如,“〔2005〕”不能简写为“〔05〕”。发文顺序号分从1号起,按公文的签发时间的先后依次编号,不能跳号,不留有空号,不随意编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使用发文字号,应注意3个问题:一是发文字号一经确定,应长期固定使用。二是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三是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的发文字号,标注于版头(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红色横隔线之上。下行文、平行文的居中标注;上行文的标注于左侧,与右侧的“签发人”对称,左右边各空1字排印。电报的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用特定报头印制的电报,标注在“密级”栏之后;用通用报头印制的电报,标注在“部委号”栏内。

8.签发人。

上报公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由“签发人”3字加全角冒号与签发人姓名组成,标注于公文发文机关标识(版头、报头)下空2行红色横隔线之上。党的机关的公文用4号仿宋体字标注。某些重要的公文有会签人的,还应在签发人右侧用4号仿宋体字标注会签人及其姓名。

上报公文标注签发人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单位领导人对公文所负的责任,使之认真把好公文关。

标注公文签发人应注意2个问题:一是联合行文,有多个签发人,一般是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横隔线;会签人的标注方法同签发人。二是签发人是指机关签发公文的领导人中最高职务者。

9.收发报序号。

收发报序号是机要部门对接收和发出的电报编排的顺序号。收发报序号由接收或传输电报单位的代字“×机”加收发报顺序号组成,其中,传输电报单位的代字,由传输电报单位所在行政区地方代字加“机”字组成。收发报序号设置在报头部分两条横隔线的最右端,由机要部门填写,分、分类别依次编号。

10.标题。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红色横隔线下方空2行排印。主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副标题用3号楷体字,居中排印。回行时应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公文的标题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做到规范、简洁、无歧义。

在处理公文标题时应注意3个问题:一是联合行文时各联署机关名称排序,一般情况下,主办机关的名称排在前面,其余依次排列。二是在有双文种的公文(又叫复合性公文)中,应简化标题。三是标题中一般不用除书名号以外的标点符号。

11.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即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国家标准规定:“如主送机关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机关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普发性公文,主送机关名称用统称,并做到规范、稳定。在党政机关常用的公文中,只有通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6种公文标注主送机关;决议、决定、指示、命令(令)、意见、公报、公告、通告、规定、细则、会议纪要、工作要点12种公文不标注主送机关;通报可标注可不标注主送机关。

12.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位于主送机关下方;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正文位于成文日期下方。县级及基层党的机关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正文在标题之下空1行排印。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即: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常见的错误有:①第一层次用“(一)”;第三层次的“1.”写成了“1、”,把小圆点写成了顿号。②第一层次用“

一、”,第二次用“(1)”,跳跃了两级。在正文层次不多的情况下,第一级用“

一、”,第二级可用“1.”,但不能用“(1)”。为简化层次,正文中尽量不用多层次结构。

正文的排印只能用宋、黑、楷、仿宋4种字体,均用3号字印制。

13-14.附件及附件名称。

附件,是公文的组成部分,对主件正文起说明、注释、补充、证实、参考等作用的文字材料或图表,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并与主件装订在一起。

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排印附件名称。党的机关的公文附件不空行、行政机关的公文附件空1行,左侧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面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附件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和名称前后的标识应一致。

附件的首页左上角顶格用3号黑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仅一个附件的,不排附件的顺序号。附件排印与公文主件排印的规格相同。附件是图表的,其文字部分用3至5号字灵活处理。

如果附件与公文主件不能装订在一起的,例如,应填报的统计表等,应在附件的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注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或带顺序号)。在这种情况下,公文主题词与印制版记应标注在主件最后一页的下端。附件与主件装订在一起的,公文主题词与印制版记应标注在附件最后一页的下端。

15.发文机关署名。

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之后的右下方。

党的机关的公文,与正文的末行一般空两行排印。不标注主送机关和不需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的公文,正文之后不再署名。在县级和基层党的机关,公文印数较少,所发公文都要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对于在正文之后不需署名的文种,采取变通的形式,即在正文之后用3号字署名,以便于盖章,但在正文之前仍不标注主送机关,只把印发传达范围由正文之后移至成文日期下一行排印。

行政机关的公文,单一机关和两个机关的联合行文不署名,3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应署名。署名时,将发文机关名称排在成文日期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排在前面,每行最多排3个发文机关名称,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均居中排印,以方便盖章为标准。

16.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年份不能简写。

党的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有主送机关的文种,成文日期标注于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低两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对于决定、决议、规定等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用3号楷体字标注于标题之下居中位置。县级及基层党的机关发文,对于决定、决议、规定等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标注在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

行政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标注,“零”写成“○”。单一机关行文,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4行、右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联合行文,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个字排印;成文日期与正文的距离,从实际出发确定,以方便盖章为准。

公文经领导人签发后因故不能及时发文时,成文日期可请示签发人重新确定,或由办文者提出意见报领导确定。

17.印章。

在党的机关,省和市州党的机关公文,除会议纪要、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和用特定报头印制的电报外,其余的公文均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县市区党的机关和基层党组织的公文,均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联署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在行政机关,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均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使用机关印章加盖公文时,要认真、细致,使每一份公文的用印都能做到端正、清晰,印章用红色。党的机关的公文印章在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处,上沿不压正文,下沿在成文日期之下。行政机关的单一机关行文,印章距正文2-4mm,居中压成文日期。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的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主办机关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每行最多排3个印章,主办机关在前,印章盖在发文机关署名处,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行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注成文日期。当公文排版后所乘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用特定报头制发的普发性电报,一般不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但上行文和非普发性的下行文、平行文的电报,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印制版记是印制公文的标记,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印制份数3部分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主题词或抄送机关名称下方、页码上方,与公文页码不空行。党的机关的公文,两条横线之间的左右侧各空半个4号字,分别标注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底线下边右侧离字边空两个5号字,加圆括号用5号宋体字标注印制份数,即“(共印××份)”。

行政机关的公文,只有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

印发时间都用阿拉伯数字,均以付印日期为准,年份不能简写。印发日期之后接着排印“印发”2字。

用特定版头印发的公文的印发日期,必须在成文日期之后或与成文日期同一天;用电报传送的公文,印发日期与成文日期必须是同一天。

翻印上级机关的公文,应把印发单位改为翻印单位,印发日期改为翻印日期,用圆括号标注共印××份。

22.公文二维条码

公文二维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标注在公文的版记的右下方。具有12个优点: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错误纠正能力强;易制作,持久耐用;可用多种阅读设备阅读;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成本低;译码可靠性高;保密性、防伪性好;能实现信息共享;能自动签收;能链接索引。

XX年中办秘书局和国办秘书局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机关公文二维条码使用规范》,并规定从XX年1月1日起,凡上报中办、国办的公文,必须制作公文二维条码。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规定,从XX年10月1日起,凡上报省委、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的公文,应制作公文二维条码。

湘厅〔XX〕23号文件印发的《省机关公文二维条码使用规范》,包括说明、数据元素(包括15项,其中必选9项,可选5项,1项自动生成)、制作要求、使用要求、附则5个部分。还有一个附件,即《省机关公文二维条码编号规则》。这个《规则》采用了组织机构代码,确保在全国范围内每一件公文的编号是唯一的,不会重号。

三、公文用纸格式

党的机关的“公文用纸幅面规格可采用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目前,我国党的机关普遍采用16开型公文纸,也有部分单位使用国际标准a4型公文纸。如果使用国际标准a4型公文纸,应与本机关的上级机关的公文用纸格式一致,并通盘考虑,包括纸张、档案卷皮、档案柜等供应和配套问题,不能随意改变或单独改变公文用纸格式。公文用纸格式一经确定,必须长期固定使用。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四、公文排印、装订格式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公文的汉字从左至右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书写习惯排印。”用汉字排印公文,除版头(报头)用长牟或长宋体字排印外,一般使用宋、楷、仿宋、黑4种字体。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行政机关的公文除发文机关标识、标题、主题词目用小标宋体字,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主题词”3字用黑体字,份数序号用2号全身黑正体字外,其余文字都是用3号仿宋体字。

用16开型公文纸排印公文,党的机关的公文,正文一般每页排20行,特殊情况,最多只能排22行,每行25个字。行政机关的公文,正文一般每页排19行,每行25个字。

用国际标准a4公文纸排印公文,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特殊情况下,为了防止出现“此页无正文”字样,调整行距、字距时,每页既可减少1行、每行可减少1-2个字,也可每页增加1-2行、每行增加1-2个字。

公文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黑色油墨应达到色普所标bl100%,红色油墨应达到色普y80%,m80%。印刷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公文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字标注,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字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注页码。

公文装订与公文排印应一致,并考虑人们的阅读习惯。根据不同装订方法的要求,分别用骑马钉、平订或胶粘,左侧装订,不掉页。

第三节 行文规则

在学习行文规则之前,必须了解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式。

一、行文关系

行文,是指公文制发单位发公文给受文单位。受文单位一般是某个单位或某些单位或集群单位。这种发文单位与收文单位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叫做行文关系。它是根据组织系统、公文法定作者的职责权限、发文单位与受文单位之间是否具有隶属关系确定的。

正确处理行文关系,是一切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从事公文把关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公文的行文关系,主要有以下6种关系:

1.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指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按照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凡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工作上的相互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公文往来中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专指行文关系,是指具有直接领导关系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包括间接的领导关系,即处于领导地位的政党与其所领导下的人大、政府、政协、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关单位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是指没有隶属关系但有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单位、部门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例如,没有隶属关系但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上级机关的职能部门与下级机关的相关部门之间的公文往来,同级机关、单位、部门之间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业务指导工作时的公文往来等。这种关系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比较,行文方式和所用文种不尽相同,上下级机关之间用下行文文种,平行机关之间用函行文。

3.必须控制行文数量,所发公文力求精练、简短。所发公文,必须作总量控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应发的公文,提倡写短文,在语言文字上反复锤炼,精益求精,力求简短,达到“一字入公文,九牛拉不出”的标准。

(二)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

在处理行文关系上,党政机关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每一个领导机关,既要对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负责,又要对上级机关负责。为了便于上级机关了解本级机关的工作情况和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的情况,便于上级机关指导工作,本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直接的上级机关。

2.党委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的相关部门行文。政府各部门根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党委、政府的各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可以分别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发布指导性、批复性、规范性、周知性等公文,但无权发布指挥性公文。

3.党委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行文;党委其他部门,不得向下级党委发布指示性公文。政府的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这是为了加强党和人民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也是我们党和人民政府的光荣传统。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是党委、政府的办事机构和综合部门,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工作意图等均分别由其办公厅(室)承办、传递和督查抓落实。根据党委、政府的授权,分别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党委、政府的其他部门,只能以“函”的形式同下级党委和政府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这一规则强调了公文的准确性、连续性和一致性,是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执行、防止公文之间互相矛盾而作出的符合实际的规定。部门之间对同一问题的规定应当一致,否则,会产生矛盾,无法贯彻执行。对擅自行文的,采取惩戒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5.同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之间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明确主办机关。这里规定了联合行文的条件、内容和主办机关。联合行文的条件是:级别相同、共同管理的事项或有关事项。联合行文,应当确有必要。但联合行文不宜过多,凡属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则不需与党委联合行文。凡是在各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则不需与其他机关和单位联合行文;如果联合行文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按有关规定报请同级党委或政府行文,或由党委、政府批转、转发。

(三)必须按隶属关系和有关规定请示问题和报告工作

对于请示、报告公文的撰写和办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请示、报告的撰写和办理,存在不少语法、逻辑、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有文种和内容方面问题,也有办文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制造或扩大了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请示”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帮助解决问题的文种;“报告”是下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的文种。“请示”与“报告”比较,行文的目的和作用不同,内容和结构不同,行文时限和批转的重点不同。然而,由于行文弊端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请示公文办理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因此,《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作出了明确规定。

1.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不得在非请示中夹带请示事项。“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抄关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这是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共同遵守的行文准则。向上级机关行文,需要上级机关办理的只有请示。报告只能供上级机关阅知,无需批复。上行文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有利于强化主送机关的办文责任,有利于提高上报公文的办理质量和效率。一文一事,是唐朝开始建立和使用的请示制度,即一件请示公文只请示解决一个问题。这个规定,反映了请示公文的特性——专一性,有利于主管机关审阅、批示和答复。

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当写明一个主送机关,其他机关需要周知和支持的,应当抄送。

请示上级机关批转本部门的公文,应当同时报送批转通知及被批转公文(如报告、意见、方案等)的代拟稿。

2.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在我国,党政机关都实行一级管一级,逐级负责的原则,向上级机关行文,一般应逐级上报。特殊情况是指突发情况、突发事件、紧急信息等,为了使最高领导机关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情况,不得不采取越级行文的方式。越级行文时,必须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本级机关能够解决的,不要把矛盾上交。本级机关解决不了的,再向直接的上级机关请示,一级对一级负责。

3.请示事项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时,应当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在请示中写明。这是从有利于请示事项办理而作出的规定。如果请示事项不与涉及的其他部门协商一致,不利于解决所请示的事项。经过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在请示中写明。这样,有利于上级机关了解情况,进行协调和正确决策,以利问题的解决,防止产生不同机关公文之间的矛盾、执行上的混乱和社会矛盾。

4.除特殊情况外,请示应当送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按规定程序处理,不应当直接送领导者个人。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机关的办公厅(室)是机关的综合性办事机构,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又了解上级的政策规定,是机关领导集体得力的参谋与助手。办理请示、意见、报告,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否则,会影响办文的质量和效率。

特殊情况,是指突发事件、上级机关负责人已了解情况和直接交办的事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必须分秒必争,不能按部就班,否则,环节太多,不利于争取时间,甚至会耽误处理突发事件的时机。上级机关负责人已了解的情况并直接交办的事项,有两种情况,一是领导人明确要求呈报机关将公文直接送给他个人的;二是领导人批示或口头指示按办文程序办理的。前者因为领导人已经对整个情况都清楚了,不需要再由办公厅(室)提出预案和拟办意见,直接交领导人阅批;后者交秘书部门按正常的程序办理,这是秘书部门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秘书部门必须严把办文关,不得因领导人有批示而降低办文的质量。

5.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如果是主管部门职权范围的具体问题,不涉及重大决策事项,一般应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处理。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得推卸责任,不得上交矛盾。

6.党委各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请示问题。未经本级党委同意或授权,不得越过本级党委向上级党委主管部门请示重大问题。党委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机关,并对各方面的工作负总责。党委各部门是党委的职能部门和工作机构,首先应对本级党委负责。各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先向本级党委请示,本级党委有责任解决各部门请示的问题。本级党委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不是本级党委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经党委同意或授权后,才能按规定的程序向上级机关的主管部门请示。这是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管理,防止混乱和上交矛盾而作出的正确的规定。

7.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可退回下级呈报机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党政机关的秘书部门的职责与权力,也是对不符合行文规定的上行文采取的一种惩戒措施。秘书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国务院及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党政机关,对不合格的公文实行退文制度,对于规范行文,提高公文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机关、单位应制定退文的细则,先宣传贯彻,然后实施。

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主要指不符合行文规则的请示、报告和不符合行文规则及办文规定的代拟稿。对于这样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应退回下级呈报机关,说明原因。

以上7条关于对如何办理上行文的规定,都是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提高办文效率,提高领导机关的决策水平、办文水平及整个领导管理水平,为领导简政而作出的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规定,也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四)公开发布的公文一般不再印发

公开发布的公文,是指直贯到底行文。有的先作内部文件,后公开发布;有的在附注处注明“此件公开发表”或“此件可公开发表”。它与用特定版头印发的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公开发布的公文,一般不另行文。公开发布的政策性公文,为了便于存查和利用,可印少量份数发有关单位存档备查,省里可发至县级机关,市州县可发至乡镇级机关。

凡是公开发布的公文,均为正式公文,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照执行。

第三篇:公文写作讲课提纲

公文写作讲课提纲 襄阳纪委程元银

开场白

先说一声对不起,本人讲不好普通话,是道地的河南方言,但是能够听懂。

今天讲的内容只是一家之言,是本人对写作问题的一些理解,同别人的观点不完全一样。因为讲学历来是有争论的,但是那些基本的东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写作是个大题目,既有专门教材,网上也有不少资料,更是大学文科的一门课程。有书,但我绝对不是背教材,来糊弄大家。今天不可能全面讲,也不可能讲得很透彻,只就有关方面有关知识做些介绍。有的地方点到为止,有的地方稍微详细一点。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讲四大内容,再加一个有关话题和个人体会。

一、公文定位

我把所有的文字作品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文章,二是文学。当然,这只是麻子照镜子——自我观点。这两个概念有交叉之处,犹如妇女、儿童的概念一样。

1、文学四大类: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指的剧本,是综合文学)。

2、文章四大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公文应该属于应用文一类。

3、公文释义:从事公务的文章,又可以叫做文书、文件,是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或者说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文书。

4、公文的作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上级决策服务。一有上传下达、互通情报的作用,二有工作依据和凭证的作用,三有宣传教育的作用,四有规定人们行为的作用。

5、公文的特点:一是法定的权威性,二是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三是有规范的格式,四是履行法定的程序。

二、公文类别

说到公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红头文件。其实公文不仅仅是红头文件,有不少种类,大约有一二百种之多。我把它归纳为8个大类,有的分了9个或者10个大类。198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归纳为9类15种。当然,不同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归纳法。

1、红头文件:带有机关名称的红色印刷体的公文,如××××委员会文件。包括通知、通报、命令、议案、布告、公告、通告、请示、批复、条例、意见、决定、会议纪要、请示、批复、意见、函件等等。

2、领导讲话:内容分综合性的和单一的。

3、工作报告:有专题报告、综合报告、总结报告、工作进程报告。一是对领导、对上级所交办的任务、所布置的工作的完成情况的汇报;二是反映本地本部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工作总结:

5、经验材料:正面的。

6、新闻通讯:二者区别——时间差异、长短差异、容量大小之别。介于新闻与通讯之间的最常见的是工作简报:信息、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内部参考等。在一定范围内发行,不是完全公开的。特点是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

7、公函便函:一是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一是事务工作的处理。便函不要字号,不要标题。包括工作督办、介绍信、合同书、便条等一般应用文。函就是信,公函就是公务信件。它是上下级和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在商洽和联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时所使用的文体。函的特点是不受公文规定的严格限制,如不用正式文件头,也可不编文件号,有时还可不拟标题,因此用起来极为简便。

8、其他文体: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启事、开幕词、闭幕词、证明信等。

还有几种分类是:上行文、下行文、平行公文;通用公文、专用公文;平件、急件、特急件;或者对外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等等。

三、公文写作一般要领

公文属于特殊文种,一般写作课的理论或者要求对公文也是适应的。就是说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大体同一般文章的写作方式相似,只在某些方面有些特殊规定。

今天只讲四个问题,一是写作过程,二是对公文格式的要求,三是对公文结构的要求,四是对部分公文内容的要求。写作书上有句话,叫做“文无定法”,还有一句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这是关于写作的辩证法。

1、写作过程 ①明确写作意图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撰写的。因此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写作意图,即文章的主题与目的,一是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或者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二是根据文件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三是文件的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是什么。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有关单位推广、介绍经验;是给领导、有关部门人员阅读,还是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如此等等。

②收集写作素材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调查研究。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对那些内容简单、篇幅短小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写作意图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复杂,内容较多的文稿,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需要搜集材料和开展调研。

③列出写作提纲(结构)

在收集素材的基础上,草拟一个写作提纲。提纲是所要拟写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胸有成竹,使写作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半途返工。篇幅不长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主要分几层意思等。篇幅较长、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拟出比较详细的提纲,包括文件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作几个问题,各个大小问题的题目和要点及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

④动笔写作 ⑤检查修改

2、公文格式要求

公文的格式指的公文的书面表现形式。关于这个问题,1996年5月,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后来省政府、市政府分别制定了《实施细则》,都讲得很详细。特别是对红头文件的格式规定了20多个标准:文种、文号、字体、字号、份号、标题、排头称呼、落款、盖印、主题词、密级、紧急程度、附注、附件、编号、印制份数、印制版记、传达范围、主送单位、抄报单位、签发人、成文日期、纸张……

现在常见的公文格式还包括:B5的纸,或者是16开的,正文是3号仿宋字,主标题用小2号宋体字,标题居中排列,二级标题可以居中也可以不居中,三级标题不居中,这些标题文字要使用不同的字体,或者加粗,以示区别,每页20行,每行25个字,共计500个字,落款用机关全称,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果是红头文件并且有排头的,排头的字一定要顶格,如此等等。

3、公文结构要求

①层次分明,用序号表示,一目了然。

公文的结构讲的是公文的层次,它的表现非常突出。公文不像小说、散文那样,顺着情节发展一直写下去,而是层次特别分明,线条异常清晰,结构非常严密。用大一二三四小一二三四甲乙丙丁ABCD等,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它们叫做“开中药铺”,把各种不同内容严格区分开来。

②逻辑严谨,不得交叉、重复和遗漏。③标题文字紧扣文义,高度概括文章内容。

结构或者说层次是通过标题反映出来的。公文的标题有突出的意义,一个标题就是一段,就说明一个观点或者叫做论点。一看标题就一目了然,就知道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或者说掌握了文章的精髓。大块文章的标题,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

④基本格局为三块以上,分量上大体均匀。

三点决定一个平面,三具有稳定的作用,而两块构不成一篇文章。三块可以是递进式,开头中间结尾;也可以是并列式。详略得当,大体均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4、部分公文的内容要求

对内容的有关要求,只讲6个文种。①通知

红头文件中最常见的是通知.通知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文体。凡需要特定机关和人员知道、办理的事宜,都可以用通知。要是把通知学会了,别的公文都可以照葫芦画瓢。通知又分指示性、知照性(发布性)、事务性、批转(转发、印发)性及会议通知、任免通知等。

今天只讲解一般性的常见的通知。上级机关有关事宜需要使下级机关知道或办理时,就要制发通知。比如庆祝某个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某个机构,启用印章,更正文件差错,请下级机关报送有关材料等,都要使用通知。写作通知,一是交待清楚所通知的事项,二是办理的方式方法,三是有关要求,比如时间要求、参会人员要求,食宿要求等等。以会议通知为例,要交待清楚会议名称、主持单位、会议内容、起止时间、参加人员、会议地点、报到地点、携带材料、食宿及费用以及其他有关事宜。如果这些事项交待不清,丢三拉四,就可能影响会议的按时召开和正常进行。

通知的标题一般包括三大要素,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使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是那个部门通知的,通知什么事情或要求做什么事情。比如《中共襄樊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文件的通知》。

②工作总结 按时间分:每月小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总结;或者单项工作结束后的总结。

工作总结主要有7项内容,就是干了哪些工作,是怎么做的,成效如何,有哪些不足,原因是什么,怎样改进,下一步工作计划等。简称为干了啥、咋干的、啥效果、哪不足、啥原因、咋改进、还干啥。对这7个啥啥啥……外语中叫做5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re(何处)、Why(何故)、When(何时)。了解这五个W,然后再解决一个H(How如何)。用随州话说就是——么人么事么场,再加几个——么时么因么果。如果是单项工作,就只有前面3个内容。重点是要写好怎么做的,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要总结出几条经验来,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③经验材料

经验材料是从正面反映工作成效的公文,和工作总结有些相似,区别在于:一是单项,不像总结那样面面俱到;二是只从正面写,只突出你的经验,就是做法,不谈问题或者不足,这样能给别的单位以启发,以教益;三是经验材料虽然是单项的,但是比工作总结的要求高,总结只交给领导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而经验材料是用来交流的,要让别人认为你的做法有独特之处,经验确实好,的确值得借鉴。那么写经验,就是要提炼出几个观点来,并且上升到理性,有一定的理论性。在写法上,基本上是一条经验就是一个自然段,或者就是一部分。

2005年,市委党校有一个培训班,培训结束后要求写篇经验材料,反映学员们学习与生活情况,该怎么写呢?有个学员概括了这么几条经验——学习特点,我觉得很好:一是学习刻苦,二是方法创新,三是遵守纪律,四是团结互助,五是生动活泼,六是收获很大等等。④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属于常见的工作报告,主要用于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是最典型的。写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求情况真实,数字准确,事例典型。一是综合性,有面上的情况,要不然,容易以偏概全;二是典型性,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要生动,能够打动人;三是对比性,正反对比,前后对比,优劣对比等等。用事实说话,材料和观点要统一起来。

调查报告的写法,一般分为四大快,就是一写存在的问题,二写这些问题的危害性,三写出现问题的根源,第四谈整治措施。我在《楚天风纪》上有一篇调查报告,其格式可供大家参考。(略)

⑤领导讲话

特点: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者号召性,所发表的意见体现领导机关的意图或者旨意。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针对糊涂认识和错误认识;二是提高思想认识,比前面的要求更高;三是安排工作任务;四是告知工作方法;五是点出存在的问题,六是对完成任务提出要求。大致上六个方面,但不是都写,而有所取舍。还有的讲一讲会议的重要性,对有关问题重点阐发;有的把工作总结也安排在领导讲话里面;有的会议有好几个领导讲话,注意分工,而不要都去讲同一个话题。

⑥竞争上岗演讲稿

现在这是挺时兴的。演讲要有激情,能够打动听众;文字要华美,听起来清新悦耳。一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得三五百字,对自己的形象、爱好、特长、性格等做一描述。开头第一句话非常重要,有的引经据典,有的背一句古诗。

例一:拿破仑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例二: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二是工作成绩。工作成绩包括近几年的工作表现、受表彰情况、领导肯定或者赞赏的事迹,其他感人事迹等。三是岗位设想。岗位设想既要有新意,又要使人觉得目标不是太空。四是表明态度。表态就是对竞争上和竞争不上怎么办。这是结束语,也要有激情。可以看一看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自我介绍和总结。

四、公文语言有关要求

对外语的翻译,清朝人林抒讲了三个原则,叫做信、达、雅,信就是准确真实,达就是通顺,雅就是有文采。后来翻译古文,人们也使用这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对于写作公文也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完全套用。

1、公文语言特点

公文语言要求的是准确、通俗、严谨。准确讲的真实性,要正确,要简洁明了;通俗指的语言流畅,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有病句,不能使用生僻的字词,一般不得使用文言,不得使用方言土语,不得用欧化的语言;严谨说的是逻辑性强,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不能含糊其词。公文语言的特点是庄严郑重,朴实无华,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

说两个反面例子(略):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中王小丫的“完全正确”,调查材料中出现“公尺”一词。

2、语言表达方式

写作有五种基本的表达方法,即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公文对抒情和描写用得较少。其中叙述有的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的按逻辑排列顺序;说明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特征;议论要有论题、论点、论据,要讲论证方式等,这都是大家熟悉的,就不重复了。

3、专业术语 公文中除了通用语之外,也还使用不少专业术语,或者叫做职业用语,也就是行话。比如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新闻宣传部门等,都有各自的专业术语。再比如法律文书用“之”不用“的”,红头文件不能有比喻、拟人、拟物、反问等修辞手法。这些基本知识都应该有所了解。

4、语言美

这里我要专门谈一谈公文中的“雅”,雅就是讲的文采问题。公文不是文学作品,对文采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要有可读性,就必须讲文采,不然的话,味同嚼蜡,是没有读者的。一般来说,除了红头文件,其他公文都还是要有文采的。

所谓文采也应该叫做语言美,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较多地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拟物等;二是使用典故,比如成语、故事、古诗、俗语、名人名言,三是对语言的精雕细刻,咬文嚼字,用些华美的辞藻。

下面举例说明公文中的语言美。

一是红头文件多用排比句,对偶句,以增添气势,增加说理的分量。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有大量的排比句。我给大家读几段: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成为执行三个代表、经受考验、保持先进性的执政党。一连4个动宾结构的排比句,每个排比句里又用几个四字短语,很有气势,有说服力。再读一段:全党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这段排比文字用了4个“新“字,4个副词“更加”,读起来不仅工整严谨,同时给人美的享受。

二是领导讲话。一不要刻板地板着脸在那儿教训人,二不要搞老一套,千篇一律,什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力度等。有时候也需要风趣幽默,这才能调动听众的积极性。毛泽东的一些讲话就引用了很多民间故事、对联等。在《整顿党的作风》中用解缙的对联:墙上芦苇,头轻脚重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讽刺华而不实、不学无术人员。江泽民有个讲话,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雨,……。告诫各级领导要关心群众疾苦。这比那些干巴巴的政治说教更能打动听众。

三是经验材料、调查报告或者新闻通讯要有好标题。俗话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好标题对眼球是有吸引力的。

举几个例子。去年的《襄樊日报》登了我一篇文章,题目是《公开公务公正务公》,共8个字,就有4个“公”字,两个“务”字。文章的几个小标题也是精雕细刻:该公开的就公开,公开之后好办事,办事之中好监督,监督之下好执法。像是修辞中的连珠。《襄樊日报内参》有一篇反映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文章,指出存在的问题时其小标题用了“十个不”:姓公姓私不清,发展环境不优,职能定位不明,专业素质不高,自律意识不强,政府扶持不够,行业竞争不公,规模发展不足,开展活动不多,行政事业不分等。作者使用语言精雕细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襄樊晚报》1997年刹吃喝风时有一篇通讯,《既生瑜必生亮——我市出重招惩治违纪吃请受礼者》,几个小标题是:违纪者捣鬼有术,众市民举报有勇,监督岗拒礼有道,“刹风办”惩处有力。2007年10月19日《中国日报》关于法国总统撒克齐离婚的新闻,那个副标题很有意思:无可奈何花落去,多情总被无情恼。新华社有一篇庆祝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的消息,题目是:一桥飞架杭州湾,沪甬不再杭州弯。还有,中央电视台抗震消息标题: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湖北日报文章:主标题——《南修武当还看今朝》;副标题——山上妙似仙景 山下湖光水景 满眼文化胜景;二级标题——1融合内力:勾勒辉煌愿景2积聚财力:还原仙山古景3依托国力:打造武当水景4倾尽全力:织就文化胜景5凭借外力:展望美好前景。

五、写作有关话题

主要是扩大知识面。

1、灵感问题:爱因斯坦谈自己成功的名句,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才等于成功。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汗水,就是说勤劳就是说付出的重要性;二是说汗水是灵感的前提,是灵感的基础。写作是需要灵感的,但是灵感才百分之一,所以不好捉摸,有些神秘,叫做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我只说一个观点,那就是长期寻觅,一朝迸发(8个字)。有时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时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灵感就像捉迷藏一样,不好把握。

2、咬文嚼字:古诗文中最讲咬文嚼字,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还有贾岛的“推敲”诗……说一个咬文嚼字的例子:“可以清心也”(写作故事,略)。

3、文章四要素:主题——思想,题材(内容)——肌肉,结构——骨骼,语言——血液。这是打比方。

4、写作四步曲:就是解决四个问题,谁来写,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还有一说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卖苹果者演讲词(写作故事,略):写论文,其一般形式是:总-分-总。

6、凤头熊腰(猪肚)豹尾说:开头要精彩,中间要饱满,结尾要干脆。有个好的开头,马上抓住了读者的心。中间是文章的骨干部分,一定要内容充实,下大力气把它写好。结尾应该干脆有力,不拖泥带水。有的是言尽意不尽,不把话说满,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

下面举一个文章开头的例子。题目是《我是个大学生》(略)。

7、要有画龙点睛的观点、语言或者细节,就像电影或者电视中的看点、亮点,给人一个震撼,使人们很快把它记住。讲几个例子:开国大典毛泽东语、莫里哀写胖子(不用大腹便便、肥头大耳、肠肥脑满、一脸横肉)、《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的死、《卖柑者言》中的金玉其外……(以上例子均省略)。鲁迅致许广平《两地书》:眼泪鼻涕,胡同四条。四条小巷子,新颖、别致而有趣。某人打麻将时开头光输别人光赢,后来他光赢别人光输,由是套用了范仲淹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输而输,后天下之赢而赢”。某人包饺子,将冰箱里的冻肉拿出来,一点一点地切成片儿,切成条儿,再剁碎,他说他这是“反几何法”,不是点线面体,而是由体到面再到线最后到点。

8、数字缩略语—―一组相关概念被压缩后的数字表述语。合并同类成分,压缩枝叶,保留主干。一是语言简练,二是节奏协调,三是便于记忆。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中纪委书记五六七和六七八”(事例略)……

9、语序问题

语序问题。汉语习惯,两句话中,后面一句是重点,类似于语法中的“虽然……但是”句型。比较这样几组: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与风韵犹存徐娘半老,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与查无实据事出有因,辉煌的十三年与十三年的辉煌。

10、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要有特别长的句子,不要一句话几十个字才有一个标点,不要有错别字、有不通的语言、有逻辑错误,不要意思不明确。下面点几个常见的错误:

“同志”的使用,如市委书记某某某同志。

“进行”的使用,进行学习、落实等,这个宾语带的不好。例如:我们对党的十六大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有些欧化的痕迹。

“关于”的使用,多用做标题,文字一多容易出问题,后面带有动词,再就是烂用,“关于某某某同志的考核材料”。

时间的使用:知道阴历阳历,晓得月大月小,明白初一和一号的区别等等。

再补充一例:某乡村医生为妇女刘某开药后告诉她怎样服用,并且在药包上写了个2×3。刘某后来忘记了用法用量,不知道是每天两次每次服三颗,还是每天三次每次服两颗,便询问当数学教师的丈夫。她丈夫说根据数学上被乘数与积的名数一致的道理,2×3应该是每次喝两颗。

六、个人体会

1、第一个体会是:重要的是熟悉情况,包括文字材料和听来记来的情况,烂熟于心后形成几个观点,也就是先弄几个标题,然后来填空。我的体会是三个词,叫做咀嚼、吸收和释放。

2、我的第二个体会是“四多”。一是多学习,看看别人怎么写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二是多练笔,熟能生巧,光说不练,永远也学不会;谚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三是多请教,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候冥思苦索多少天,还搞不懂的问题,经别人一点就通了。四是多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有时写不下去了,就放一放再说;有时写好了,有意地放一段时间。“干饭炒三遍,拿肉也不换”吗!放在电脑里,今天改个词,明天换个句子,有个五六次七八次,文章就改好了。

今天听课的肯定有很多文坛高手,我在这里是班门弄斧。谢谢!

第四篇:公文处理基础知识(共)

公文处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公文处理概述

一、公文的定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时所形成的现行公用、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的文字材料。《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部署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办理程序

收文办理:包括签收(含拆封、清点、分类)、登记、拟办、送批、批办、分发、传阅、承办、催办、办复、立卷、归档等12个程序。

注意:1.要有规范收文登记本、阅文处理笺;2.各单位办公室人员要及时向有关人员收取(指通过会议发的文件)文件;3.需清退的文件必须要放在保密柜,由专人保管;4.复制上级秘密文件,须经发文机关批准或授权。复印件应加盖复印机关印章。复制的公文应与正式印发的公文同样管理。5.借阅文件 要登记。

发文办理:包括起草(含修改、协调)、校核、会签、签发、复核、登记(编号)、印制(含排版、校对、装订)、缮印、分发、立卷、归档11个程序。

注意:1.要有规范的发文登记本、发文签批单;2.校核、复核、登记、印制等程序必须由文秘人员和办公室主任把关;3.要有会签程序,由办公室文秘拟定会签人、签发人。

4、发文要严守程序,坚决杜绝“倒行文”。

第二节 公文种类

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14种:

1.决议。用于发布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2.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安排。

3.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4.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5.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6.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7.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8.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用于请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要求。10.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11.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2.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13.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的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14.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15.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党的机关公文中的决议、意见、公报、规定和行政机关公文中的命令、议案、公告、通告分别为对方所无。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为常用文种。

第三节 行文规则

一、行文方式

党政机关的行文方式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和平行文三种方式。

1.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给所属的下级机关行文,上级机 关的职能部门给下级机关的相关部门行文。根据行文的目的、任务和传达贯彻的要求,下行文又分为一级下行文、逐级下行文、多级下行文和直贯到底下行文。

2.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有隶属关系的直接的上级机关行文和下级机关的部门向上级机关相关的部门行文。给不相隶属的上级机关或不相关的上级机关的部门行文,不叫上行文。根据隶属关系和上行文的目的、任务、要求,上行文又分为一级上行文、逐级上行文、多级上行文和越级上行文。

3.平行文。是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行文。有些机关虽然是上级领导机关或下级机关,但与行文的机关没有隶属关系和指导关系,与这样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行文,也是平行文。

平行文没有级别、地区之分。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交流情况、答复询问和批准管辖的事项等都可以行文,但是,只能用“函”行文。

二、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制发公文、处理行文关系必须遵守的纪律和准则。《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确定党政机关的行文规则如下:

(一)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 1.行文必须确有必要。2.行文必须注重实效。

3.必须控制行文数量,所发布 公文力求精练、简短。(二)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 在处理行文关系上,党政机关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每一个领导机关,既要对下级机关负责,又要对上级机关负责。为了便于上级机关了解本级机关的工作情况和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的情况,便于上级机关指导工作,本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直接的上级机关。

2.党委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的相关部门行文。政府各部门根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

3.党委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行文;党委其他部门,不得向下级党委发布指示性公文。政府的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5.同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之间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 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明确主办机关。

6.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自行行文的方式有四种: ⑴直接向下一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⑵经政府批准或同意后向下级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⑶涉及其他部门的事务时,与其他部门联合行文;⑷各部门之间可以互相行文。应当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采用恰当的行文方式。

7.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8.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9.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

(三)必须按隶属关系和有关规定请示问题和报告工作 对于请示、报告公文的拟定和办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请示、报告的拟定和办理,存在不少语法、逻辑、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有文种和内容方面问题,有格式方面的问题,也有办文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便于上级机关操作,甚至制造了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请示”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帮 助解决问题的文种;“报告”是下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的文种。“请示”与“报告”比较,行文的目的和作用不同,内容和结构不同,行文时限和批转的重点不同。然而,由于行文弊端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请示公文办理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因此,《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作出了明确规定。

1.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不得在非请示中夹带请示事项。“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抄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2.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请示事项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时,应当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在请示中写明。

4.除特殊情况外,请示应当送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按规定程序处理,不应当直接送领导者个人。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5.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6.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可退回下级呈报机关。

第四节 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一般由公文的文面格式、用纸格式和排印装订格式3部分组成。

一、公文文面格式

公文文面格式是指公文中各要素(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和标识规则,包括版面安排、字体型号、各要素的标识排序等。实际上,公文的文面格式是公文全部书面内容的结构。目前,各类机关的通用公文的格式大体相同,但还有很多区别。

1.眉首部分。由版头(报送)、份号、密级与保密期限、发往地址、紧急程度(等级)、发文字号、签发人、收发报序号8个要素组成。一般占首页的1/3左右。党的机关公文眉首部分与主体部分用两条长60.5mm、宽0.7mm的红色横线(1号字线)隔开,两段横隔线相距15mm,正中用2号红色五角星隔开,行政机关用一条长159mm、宽0.7mm的红色横线隔开。

版头(报头)。版头(报头),又叫发文机关标识。党的机关公文版头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例如,“中共××县委文件”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组成,例如,“中国共产党××县委员会(通知)”。一般用长宋体套红印制,每字的长度在15mm-22mm之间,宽度视字数多少而定。版头字 的上边距公文纸的顶边40mm-45mm。

行政机关的发文机关标识主要有3种形式: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加“令”字组成;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加红色横线组成。发文机关全称应以批准该机关成立的文件核定的名称为准;规范化简称应由该机关的上级机关规定,由本机关自定的,一定要明示其他机关,不能使用全社会不认同的简称。

报头、份号、密级与保密期限、发往地址、紧急程度(略)发文字号(部委号)。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叫发文字号,用特定报头制发的电报叫“发电字号”,用通用报送制发的电报叫“部委号”。直接公开发布的公文没有发文字号;先用特定的版头印制、后公开发布的公文,仍用原来的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部委号,下同)是公文的代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和发文顺序号3部分组成,是每一个用特定版头(报头)制发的公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便于识别公文、发文机关、发文和便于登记、管理、使用的作用。其中,发文机关代字由发文机关所在行政区(管辖地)地方代字、发文机关代字和公文类别代字3部分组成,有的可省略发文机关代字或公文类别代字,但发文机关所在行政区地方代字不能省略。同一行政区不能出现相同的发文机关代字,如统战部、统计局发文代字分别是“统战”、“统计”。公文类别代字一般用“发、干、字、函”。发文和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 数字书写,发文号标注在六角括号内。发文应标全称,不能简写,例如,“„2006‟”不能简写为“„06‟”。发文顺序号分从1号起,按公文的签发时间的先后依次编号,不能跳号,不留有空号,不随意编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不加“第”字。党的机关用4号仿宋、行政机关用3号仿宋排印。

使用发文字号,应注意3个问题:一是发文字号一经确定,应长期固定使用。二是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三是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的发文字号,标注于版头(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红色横隔线之上。下行文、平行文的居中标注;上行文的标注于左侧,与右侧的“签发人”对称,左右边各空1字排印。电报的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用特定报头印制的电报,标注在“密级”栏之后;用通用报头印制的电报,标注在“部委号”栏内。

签发人。上报公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由“签发人”3字加全角冒号与签发人姓名组成,标注于公文发文机关标识(版头、报头)下空2行红色横隔线之上。党的机关的公文用4号仿宋体字标注。行政机关公文“签发人”用三号仿宋字、签发人姓名用三号楷体字标注。某些重要的公文有会签人的,还应在签发人右侧用相应字体标注会签人及其姓名。上报公文标注签发人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单位领导人对公文所负的责任,使之认真把好公文关。

2.主体部分。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名称、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附件9个要素。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红色横隔线下方空2行排印。主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副标题用3号楷体字,居中排印。回行时应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公文的标题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做到规范、简洁、无歧义。在处理公文标题时应注意3个问题:一是联合行文时各联署机关名称排序,一般情况下,主办机关的名称排在前面,其余依次排列。二是在有双文种的公文(又叫复合性公文或间接行文,即印发、转发、批转)中,应简化标题。三是标题中一般不用除书名号以外的标点符号。党的机关间接行文标题用书名号标出,如“关于印发《××××方案》的通知”。行政机关间接行文一般除法规性文种用书名号外,其余文种都是综合性标题,无标点。

主送机关。即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国家标准规定:“如主送机关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 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机关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普发性公文,主送机关名称用统称,并做到规范、稳定。在党政机关常用的公文中,只有通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6种公文标注主送机关;决议、决定、指示、命令(令)、意见、公报、公告、通知、规定、细则、会议纪要、工作要点12种公文不标注主送机关;通报可标注可不标注主送机关,表彰先进、批评错误、通报选举结果可标注主送机关。党的机关如不标注主送机关的文种,主送机关排印在印发传达范围之内。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位于主送机关下方;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正文位于成文日期下方。县级及基层党的机关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正文在标题之下空1行排印。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即: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⑴”。常见的错误有:①第一层次用“

(一)”;第三层的“1.”写成了“

1、”,把小圆点写成了顿号。②第一层次用“

一、”,第二层次用“⑴”,跳跃了两级。在正文层次不多的情况下,第一级用“

一、”,第二级可用“1.”,但不能用“⑴”。为简化层次,正文中尽量不用多层次结构。

正文的排印只能用宋、黑、楷、仿宋4种字体,均用3 号印制(见后面公文排印格式)。

附件及附件名称。附件,是公文的组成部分,对主件正文起说明、注释、补充、证实、参考等作用的文字材料或图表,臵于主体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并与主体装订在一起。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排印附件名称。党的机关的公文附件不空行,行政机关公文附件名称空1行,都在左侧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党的机关公文可省略“件”字,后面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附件名称转行应与附件名称第1行第1个字对齐。有多个附件的,按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对应标注。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的标识应一致。

附件的首页左上角顶格用3号黑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仅一个附件的,不排附件的顺序号。附件排印与公文主体排印的规格相同。附件是图表的,其文字部分用3至5号字灵活处理。

如果附件与公文主件不能装订在一起的,例如,应填报的统计表等,应在附件的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注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或带顺序号)。在这种情况下,公文主题词与印制版记应标注在主件最后一页的下端。附件与主体装订在一起的,公文主题词与印制版记应标注在附件最后一页的下端。

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之后 的右下方。

机关的公文,与正文的末行一般空两行排印。不标注主送机关并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的公文不署名。在基层机关,公文印数较少,所发公文都要署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对于在正文之后不需署名的文种,采取变通的形式,即在正文之后用3号字署名,以便于盖章,但在正文之前仍不标注主送机关,只把印发传达范围由正文之后移至成文日期下一行排印。

行政机关的公文,单一机关和两个机关的联合行文不署名,3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应一一署名。署名时,将发文机关名称排在成文日期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排在前面,每行最多排3个发文机关名称,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均居中排印,以方便盖章为标准。

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年份不能简写。行政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标注,“零”写成“○”。单一机关行文,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4行、右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联合行文,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个字排印;成文日期与正文的距离,从实际出发确定,以方便盖章为准。

公文经领导人签发后因故不能及时发文时,成文日期可请示签发人重新确定,或由办文者提出意见报领导确定。在行政机关,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均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使用机关印章加盖公文时,要认真、细致,使每一份公文的用印都能做到端正、清晰,印泥用红色。机关的公文印章在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处,上沿不压正文,下沿在成文日期之下。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臵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必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用特定报头制发的普发性电报,一般不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但上行文和非普发性的下行文、平行文的电报,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使用通用的电报报头制发的所有电报,均须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提高办文效率,可标注签发人及其姓名,不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印发传达范围(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号字加圆括号标注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如果一行排不下,从第二行起可以顶格。

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这一要素叫附注,其作用同党的机关的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并可说明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请示”公文,在此处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3.版记部分。版记在公文最末,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3个要素。

主题词。党的机关的公文,公文主题词按主题词法标注,即按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编印的《公文主题词表》(修订本)标注,位于公文末页下端抄送机关或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顶格排印,后标注全角冒号;主题词用3号书宋体字;一篇公文最多不超过10个主题词。行政机关的公文,公文主题词分类标引法标注;“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注,后标全角冒号;主题词用3号小标宋体字;一篇公文最多不超过5个主题词。

每个词目之间空1字。一行排不完的,另起一行与第一行主题词的第一个字对齐排印。主题词下方划一条与公文满行等长稍粗的横线,与印制版记的横线有所区别。

抄送机关。指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用特定版头(报头)印制的公文,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并用横线与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抄送机关名称前标明“抄送”二字加冒号。抄送机关名称排列,按机关的大小和排列习惯依次进行排列,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名称对齐。党的机关的公文,“抄送”2字顶格,用5号黑体字,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名称用5号宋体字,中间可用顿号、逗号、分号,末尾不用标点符号。行政机关的公文,“抄送”2字与抄送机关名称,都用3号仿宋体字,左空1字排印;抄送机关名称之间用顿号隔开,末尾用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注方法同抄送机关。

使用通用报头的密码电报的抄送机关名称,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在电报首页的“抄送”栏内。

印制版记。是印制公文的标记,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印制份数3部分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主题词或抄送机关名称下方、页码上方,与公文页码不空行。党的机关的公文,两条横线之间的左右侧各空半个4号字,用4号仿宋分别标注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底线下侧右侧离字边空两个5号字,加圆括号用5号宋体字标注印制份数,即“(共印××份)”。

行政机关的公文,只有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

印发时间都用阿拉伯数字,均以付印日期为准,年份不能简写。印发日期之后接着排印“印发”2字,上行文只排“印”字。

用特定版头印发的公文的印发,必须在成文日期之后或与成文日期同一天;用电报传送的公文,印发日期与成文日期必须是同一天。

翻印上级机关的公文,应把印发单位改为翻印单位,印发日期改为翻印日期,用圆括号标注共印××份。

二、公文用纸格式

党的机关的“公文用纸幅面规格可采用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目前,我国党的机关普遍采用16开型公文纸,也有部分单位使用国际标准A4型公文纸。如果使用国际标准A4型公文纸,应与本机关的上级机关的公文用纸格式一致,并通盘考虑,包括纸张、档案卷皮、档案柜等供应和配套问题,不能随意改变或单独改变公文用纸格式。

《公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三、公文排印、装订格式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公文的汉字从左至右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书写习惯排印。”用汉字排印公文,除版头(报头)用长牟或长宋体字排印外,一般使用宋、楷、仿宋、黑4种字体。

行政机关公文除发文机关标识、标题、主题词目用小标宋体字,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主题词”3字用黑体字,份数序号用2号全身黑正体字外,其余文字都是用3号仿宋体字。

用16开型公文纸排印公文,党的机关公文,正文一般每 页排20行,特殊情况,最多只能排22行,每行25个字。行政机关的公文,正文一般每页排19行,每行25个字。

用国际标准A4公文纸排印公文,正文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特殊情况下,为防止出现“此页无正文”字样,调整行距字距时,每页既可减少1行、每行可减少1-2个字,也可每页增加1-2行、每行增加1-2个字。

公文要求双面印制,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黑色油墨应达到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公文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字标注,臵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字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注页码。

公文装订与公文排印应一致,并考虑人们的阅读习惯。根据不同装订方法的要求,分别用骑马订、平订、或胶粘,左侧装订,不掉页。

第五篇:《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概念

1、公文:公文是公司和二级单位在履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司规定,请示和报告问题,批复和部署工作,商洽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2、公文处理: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工作管理规定》,做到准确、及时、安全。

在公文处理中:公司总经理(党委)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主管公司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二级单位综合办公室负责本单位公文处理工作。

二、公文的作用

1、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都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和法规等,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公文在传达某一方针政策,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讲清道理,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增强了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4、联系知照作用。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因此,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5、依据凭证作用。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公文不仅仅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三、公文特点

1、作者的法定性。公文作者是法定的,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文起草者,只是组织的代笔人。

2、读者的特定性。公文读者具有特定性。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特指的受文机关,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社会全体成员。

3、作用的权威性。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对受文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性。

4、效用的现实性。公文主要在现行工作中使用,效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5、体式的规范性。公文的体式,必须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体式,即规范体式。

6、制作的程序性。公文从准备撰写到制作成文,都有严格的程序。

四、常用公文种类

(一)公文的分类

公文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从文体来源和使用范围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三种。

2、从行文关系上分:上行文(报告、请示)、平行文(函)、下行文(通知、决定、意见、通报、批复、会议纪要)三种。

3、从文件的机密性分:机密文件、内部文件、公布文件三种。

4、从文件性质、作用分: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内文件三种。

5、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通用文件、专用文件等。

(二)常用公文种类

1、通知:用于转发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批转下级单位公文;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人员。

2、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者意见,答复上级询问的事项。

4、请示: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

5、批复:用于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

6、决定:用于对重要问题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及决策。

7、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8、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9、函: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五、公文起草基本方法

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起草者必须具有工作实践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环节,并且要有较好的文字语言功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严谨、平实、精练;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环境,选择不同词语。同时,注意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更不得使用方言俗语。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由于、根据、按(遵、依)照等。二是结尾用语。如: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过)用语。如:经、已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公司);第二人称:你、贵(单位);第三人称:该(项目),等等。

(一)标题

1、规范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重要公文)

2、灵活式:一是发文机关+文种;二是事由+文种;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

3、只有文种:一般是不大重要的公务,且带周知性。

(二)正文

1.主送机关(面向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组织关系)

2. 正文(1)原由

一是依据,主要包括:

#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 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 ;简介人物及事迹

#文件: 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 意义:议论:常用“是…” # 作用 :常用“将使…” 二是目的:常用“为…”

原由部分可省略,或只省略依据、目的之一。(2)事项

一是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并列式内容之间的序码可用数字式,也可用分段式;段中并列的内容可用数字、分号(;),也可用句子并列式。要求重轻有序:重要的放在前边,依次类推。

二是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公文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3)结尾(可以不要)常见有:

一是各文种专用语如:“请予批准”、“特此通知”等。

二是希望、号召类。

六、例文

(一)请示(向直接上级请求指示、批准)。必须事前行文,一事一文(一事一议)。上级应在一定的时限内批复。

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学校关于创办<校园文学>报的请示》。我们多省去发文机关。

2、主送机关。接受请求的直接上级机关,在标题下面一行顶格写起。注意:只写一个,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用抄报(在文末左下角写明)形式。

3、请示缘由。一是要写清情况依据(往往用“目前”开头),二是要写清目的说明(用“为...”开头)。

4、请示事项。分层分项写清具体要求,提出充足的事实和理论根据。同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作为上级机关进行判断和指示的参考。

5、结尾。用一句祈使性的话:“妥否,请批示”。

6、附件。随同请求的有关材料、图表或其它文件。在正文之后(隔一行)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

7、印章、发文时间。

8、版记。

起草“请示”,应特殊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请示的问题必须是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理由要充分,还应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二,请示必须写在事情发生之前或采取措施之前,不能先斩后奏。

第三,请示必须是职权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四,专题专文,行文简短,语气谦和肯定,基本上用陈述式。

(二)报告(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答复询问)。一般事后、事中行文。不要求上级批复,行文较长。报告和总结、调查报告的写法大同小异。一般总结同时用于会议,成为报告。

1、标题。一般是:“事由+报告”。

2、主送机关。与请示相同。

3、正文。种类繁多,正文内容有差异。大致分为二种:(1)综合性报告正文,或称总结性报告。各级各类行政机关每年都要作这种总结式的报告。如:员工代表大会、个人述职报告。

一是情况简述:工作时间、地点、背景、条件或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开头称为概述式。此外还有结论式(议论判断)、说明式(用“为了…”)等。百字上下。

二是成绩做法:这是主体。可以简要叙述一下工作过程。成绩常常通过数字、比较、事实来表现。安排形式有条陈式、小标题式、阶段式和贯通式。

三是经验教训:要有观点、看法和规律,又要有具体的典型事例以及理论分析。常常占五分之一篇幅。

四是今后计划。多为工作计划。常常占三分之一篇幅。(2)专题性报告正文。着重汇报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特点是专项、特殊,一事一报。

一是概述情况。讲清工作开展情况,或问题发生的原委,事项的起因和经过。二是说明理由、做法和反映。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或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或说明工作做法,或写出群众反映。

三是提出意见。写出基本看法、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报告要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

4、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等习惯用语,有的不写。如有附件,与请示相同。

5、最后写发文机关(或个人),盖章,写发文时间。

(三)通知(批转下级公文、转发上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发布规章、传达事项和人事任免)。

根据作用可分为五种: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事项性通知、会议通知和任免通知。

1、标题。比较灵活,甚至只有“通知”这一部分。但批转性通知的标题按照“准确、简要”的规定,省略文种,即:“批转(或转发)+(始发机关)原文标题”。

2、主送机关。直接下级。

3、正文。

对于发布性通知和批转性通知的正文:“主体(发布或转发的文件)+批语”。如:“现将《***办法》印发给你们,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对于事项性通知:原由+事项+结语(特此通知)对于会议通知:要写明名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报道时间和地点、需带材料、着装、会议注意事项等。对于任免通知:一般格式是固定的。

4、附件。根据情况而定。

5、发文机关及发文时间。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并且标题下有发文时间的可以不署。如果没有时间,时间必须用汉字小写数字。

(四)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及决策)。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

1、分类。

从内容上看,决定大致有四类:

一是指示性、指导性决定; 二是规定性、规范性决定; 三是原则性、法规性决定; 四是知照性决定。

从形式上看,决定大约有四种:即条文式、列小标题式、部分式、篇段合一式。

2、格式。决定的基本格式包括开头、正文两部分。决定开头部分写明做出决定单位的名称和决定的内容(即:标题。有些决定写明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

决定的正文部分通常先论述做出决定的原因及决定的目的、意义,以明确认识、统一思想;接着一一叙述决定的具体内容;最后说明决定的要求以及希望、号召。

决定一般都是一级组织做出的,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因此行文要有决断性,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明确、恰当,要求具体,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五)通报(批评错误,表扬先进,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一般是上级向下级发布。

1、分类。

根据内容简繁分:综合通报、专题通报。根据递送层次分:直接通报、转发通报。根据性质分: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2、格式。

通报结构分为: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三部分。(1)标题:大致有4种。一是由发文单位名称、事由、文种组成。二是由事由、文种组成。三是发文单位名称、文种组成。四是只由“通报”文种组成。

(2)正文:是通报主体部分。种类不同,写法也不同。表彰性通报:一是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其

主要经过、情节和结果。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要点名题旨。也就是交代清楚通报的目的,对先进性事迹进行评议,明确指示其重要意义。语言要简练,具有画龙点睛作用。

三是决定。发文单位根据先进事迹做出表

彰的决定,发出学习号召。这是核心,语言要简练,特别是最后表示号召和希望的词语,更要着重开掘事迹的典型意义,力求扼要、简明。

批评性通报:具有法规性。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遵照执

行。其所通报的事件、人物、做出的决定,提出的要求措施,一定要写的具体、明确。

情况通报:起沟通情况的作用。一般为掌握全局的领导

机关发出情况通报。目的是使大家了解情况,统一行动,推动工作。

(六)计划

1、定义:安排、打算、部署、谋划、筹划进行一项工作,或要完成一项任务事先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一种说明文体。写计划时,要对该项工作完成的具体任务、质量、数量要求,完成的时间,进行的步骤、措施及内、外部条件等认真加以研究,之后形成材料。

2、计划作用:一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完成任务的保证。二是具有指导作用和激励作用。三是具有调节控制的作用。

3、制定计划的原则:一是政策性原则。二是群众性原则。三是可操作性原则。

4、计划的分类

按内容:学习计划、生产计划、工作计划等; 按范围:个人计划、班组计划、车间计划等; 按时间:月份计划、季度计划、计划、五年计划等; 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综合:条文式计划、表格式计划、条文与标格相结合的计划、文件式计划。

5、计划特点

一是全面性。二是预见性。三是时间性。

6、文件式计划

(1)步骤:一是学习文件,吃透政策。二是深入分析,吃透情况。三是广泛讨论、完善内容。四是吸收意见,修改定稿。

(2)写法:

一是标题,即名称,其结构“单位名称+时限+内容 二是前言,即开头部分,又叫引言。说明制定计划的指导思想、政策依据,简述计划的基本内容。

三是主体,这是计划主要内容。重点包括:任务要求、措施办法、时间步骤三块内容。任务要求:这是核心。要详细、全面,逐项阐述。要明确每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完成目标及质量标准,说明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

措施办法:要求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时间步骤:各项工作都要有时间的限定和程序的安排。结 尾:简明扼要概括完成计划的信心和决心。要点到为止。

署名、时间:名称如在标题中已有体现,直接标明时间即可。

(七)总结

1、定义:单位和个人将自身过去一定时间内的工作。学习或思想等各种状况——成绩与经验、缺点与教训等作一个总的回顾与检查,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使零星的表面的一些感性认识上升为条理的系统性的理性认识,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作为向有关单位或员工的一个交代,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2、作用:一是推动工作。每一次实践,都有成绩与失

误、经验与教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增加积累,更好工作。

二是寻找规律。事务、工作都有内在联系、外部制约,有自身发展、运动规律。必须遵循规律,否则必遭失败。三是提高能力。工作能力两方面:专业知识

水平、解决问题能力。两者相得益彰。四是赢得支持。找出成绩缺点、经验教训,实事求是评价,统一认识,大家服气。同时,明确努力方向,引起领导重视,争得领导支持。

3、种类:一般分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具体分:

按内容:综合性总结、专题总结。

按性质:学习、工作、生产、会议等总结。按范畴:个人总结、集体总结。按时限:月度、季度、等总结。

4、写法:

(1)标题:根据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确定。单标题(单位名称+时间+内容),如:×××车间2004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厂2004工作总结。(简单)

双标题:分正副标题。正:揭示主题,即所需总结提炼的东西。副:指明总结的内容、单位、时间等。如:

辛勤拼搏结硕果

——××厂2005工作总结

(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是:用简练语言交代总结的问题,介绍工作基本情况、主要经验、达到效果。让读者对总结有一个大概或者说总体的了解,进一步阅读和理解全篇打下基础。

(3)正文:即总结的主体。总结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反映成绩与问题,科学总结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服,都在于此。(这是写作水平的体现)

正文基本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

——成绩和经验:这是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写法有两种:

一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也有在做法、成绩之后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介绍经验)

二是写做法、成绩的同时写出经验。“寓经验于做法之中”。

——问题和教训:一般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问题教训深刻、恰当、实事求是。

(4)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方向或者今后打算。要精练、简洁。(5)署名和日期:署名在结尾的右下方。名称下写明总结的年、月、日。

(八)调查报告

1、定义:调查报告是在有目的地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综合写出来的。调查报告除报送上级机关外,有时还公开发表。它要求严格用事实说话,还应特别注意政策界限。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反映典型经验的、揭露问题的、关于历史问题的、反映新事物的等。

2、特点:调查报告的撰写没有固定的形式。其主要特点:一般用第三人称撰写,针对性、目的性强,用事实说话,注意事实和数据的利用;内容广泛、观点带有结论性。

3、格式:调查报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论、署名。

标题常见的有事由文种式、提问式、正到标题式三种。导语是说明调查本身的情况,包括调查起因、目的、时间、地点、对象、经过、方法、过程、背景、意义等,莫求概括。

主体用确凿的事实、数字来论述调查的情况,要求有理有据,言之有物,材料和观点一致,包括事实情况、前因后果、发展经过、具体作法、经验教训等。

结论是对所调查问题的总的看法,或得出结论性的意见,或提出处理意见,或阐发价值和前途,或阐述指导、借鉴、教育意义。

署名。

七、公文常见病例

1、标题语句不合语法规范

2、文种混用

我们前面介绍过,不同文种使用场所、范围不同,必须根据公文涉及事项、目的来选择文种。常见的文种混用是:请示、函、报告三者混淆。

1、***关于申请解决更换一台锅炉并大修一台锅炉的报告。

分析:标题内容十分明确,就是要解决问题,关键词是“请示”,“请示”的标题可直接准确概括出“请示”的内容,使人一目了然。正确的作法应是将“报告”两字替换为“请示”。

2、***关于申请1995年公费医疗补助费的报告。分析:标题内容是某高校请求某市批准“医疗补助费问题”,他们之间不属于隶属关系,是属于平行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明确指出“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应用“函”。该文件是属于请求批准“函”性公文,理应删除“报告”,将“报告”两字改为“函”。

3、***关于元旦文艺联欢会所需经费的报告。分析:标题显然是下属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求解决经费问题。按规定,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应该用“请示”。所以,此文是属于请示性公文,“报告”应改为请示”。

八、行政公文格式

公文一般由眉首(密级、紧急程度、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说明、印章、成文时间、附注),版记(主题词、抄送单位、印发单位和日期)三部分组成。附件放在版记之后。

(一)眉首: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各要素。

1、公文份数序号:一般不要求。如有,用3号黑体阿拉伯数码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01、001)。

2、密级和紧急程度:如果涉及公司商业秘密,以3号黑体字“X石化密AAA级△10年”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如果涉及紧急事项,以3号黑体字“特急”、“急件” 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个字。若同时涉及密级和紧急事项,则密级在第一行,紧急标识在第二行。

3、文头:用发文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分公司、部室、二级单位及部门四类文头。目前,部室、部门文件禁发。

4、发文字号:包括单位代字、年份、序号,形式为“代字[年份]序号”,以3号仿宋字标识,居中排布。年份用四位阿拉伯数字,序号为该代字流水号,不标虚号,不加“第”字。如:

公司文头发文代字为“x石化党字,x石化字”或“x化股字”。

各部门以公司文头发文代字为“X石化党办字、X石化A字”或“X化股A字”。

二级单位文头发文代字为“X石化B字、X石化B党字、X石化BC字”或“X化股B字、X化股B党字、X化股BC字”(B为二级单位代号,C为二级单位部门代号)。

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单位代字、序号。

5、签发人:上行文需注明签发人姓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字。“签发人”为3号仿宋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标识签发人姓名。(多人签发)

(二)主体

1、标题: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宋体字),可一行、可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词义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标题要简要、准确概括出公文主要内容,并可表明公文种类。

2、主送单位:标题下空一行,以3号仿宋字左侧顶格标识,回行时仍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后标全角冒号。主送单位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主送单位过多)

3、公文正文: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两行,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冒号和名称。如:

附件:1.××××××××

2.××××××××(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5、成文日期:在版记之前适当位臵右空4字位臵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日期一般以领导签发日为准,也可是付印日期。

6、印章:除会议纪要外,各文种均加盖印章;印章应与文头相符。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臵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页。不采用“此页无正文”标识。(两个或多个印章)

7、附注: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应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居左空2格加圆括号标识。“请示”一般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三)版记

1、主题词:参照《主题词表》标引,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可以用自由词作为主题词的补充,包括公文中关键的人名、单位(地)名、产品名、项目名、装臵(设备)名。主题词最多不能超过五组。

2、主送、抄送单位:抄送单位指除主送单位外需要协办或知晓公文的其它单位,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3、印发单位和日期:标明主办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以及印发时间。

公文排版采用A4纸(210*297),“天头”(上白边)为37,“订口”(左白边)为28。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双面印刷,左侧装订或骑马钉装订。

九、行文规则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2、公司各部门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可向二级单位行文;二级单位职能部门可在本单位范围内行文;公司和二级单位各部门不得以部门文头对外正式行文,如需对外行文,部门起草文件后,须以公司(二级单位)文头行文,由办公室加盖公司(二级单位)公章。

3、向上级机关行文,应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请示性公文需送公司办公室一份。

4、一般不得越级请示或报告;除生产事故、大型集体上访、突发事件等紧急重大情况或逐级行文延误时机将造成损失,经公司领导指定可以越级行文的以外,均要逐级行文。因上述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5、“请示”和“报告”在公文中不能并用;“请示”(包括“函”)应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6、除前面介绍的公文种类以外,工作要点、活动方案、计划等文体都不能作为公文的独立行文文种,必须以“通知”的形式印发。

十、收文、发文办理

公文处理主要包括收文、发文两个过程。

(一)发文办理

1、制发公文过程

包括拟稿、审核、签发、复核、修改、编号、付印、装订、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2、草拟公文要求

(1)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遵循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

(2)全面、客观反映情况,提出政策、措施切实可行。(3)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表述准确,直述不曲,文字精练,字词规范,标点正确。

(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写明具体年、月、日。

(5)结构层次序数为: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如层次少于三层,可以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1.”,第三层为“(1)”。

(6)根据行文目的和发文机关职权选择适当的文种。(7)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号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8)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9)文中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10)计算机打印文稿,排版要规范。

(11)行文前,应填写发文稿纸,标明起草人、主送机关和公文标题。

(12)拟制的公文,由起草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核。公文的签发,以公司(二级单位)名义报送上级机关或下发的重要公文或涉及全局工作的公文,须由主要领导或主持工作的领导签发;涉及专项或某一系统工作的公文,须由分管领导签发。需要会签的联合行文,应在会签栏注明会签部门;签发或会签应署姓名和日期。

(13)审核、签发或会签公文,必须使用蓝黑钢笔、碳素笔或毛笔,注意不要在文稿左侧装订线外书写。

(14)拟制公文,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问题,主办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

(15)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先经起草部门负责人核稿、把关、签字。然后,由办文单位(部门)呈公司(二级单位)相应领导签发。签发后,再送办公室进行编号,并进行最终审核。

办公室审核的重点是:一是文种是否正确,行文方式是否妥当。二是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是否符合上级有关精神和本单位实际。三是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公文的诸要素如人名、地名、产品名、装臵名、单位部门名称,时间、引文和文字表述,密级、主题词是否准确、恰当,文字、标点符号及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报批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核稿、会签等手续是否齐备。

数据、计量单位、文件具体事项,由各办文单位领导进行把关。

(16)对不符合要求文稿的处理:一是文字质量存在问题,如文字修改量不大,由办公室负责修改;需要做重大修改,由拟稿部门修改后再报审。二是违反公文办理程序,由拟稿部门补办。三是违反行文规则或行文方式,由办公室提出正确要求,由办文单位重新办理。

(二)收文办理

收文程序主要包括:签收、登记、拟办、批办、承办、催办,以及办结后立卷、归档、销毁等。(不作详细讲解)

强调一点:上报的公文由办公室统一收文办理。办理过程中,由办公室专职文书进行公文传递。领导与领导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不得私传文件。严禁任何个人、单位或部门越过办公室直接将公文报送公司(二级单位)领导审批。公文传递过程中,办公室文书要在公文登记薄上准确标出阅文领导姓名,部门领办人员姓名以及公文返还时间。

下载公文处理基础知识讲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文处理基础知识讲课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讲课提纲

    抓好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长子县 霍华琴 讲课提纲 一、介绍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1、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 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由支村两委推荐、群众代表选......

    公文写作技巧与案例分析讲课提纲

    公文写作技巧与案例分析讲课提纲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并掌握公文的性质、特点、写作要求和表达技巧;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公文写作及处理能力。 二、讲......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纠错题的高频考点 一、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是一个机关在同一年度制发的公文的顺序号,它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三个部分组成,如山东省......

    公文基础知识

    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1.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A4型纸。 2.版面。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

    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常识 1、公文的处理具体包括:公文的拟写、制作、处理、传递、保管、提供、利用以及对公文处理的监督控制和组织管理。 2、公文的特点:鲜明的政治性、由法定作者制成并......

    公文基础知识

    《公文基础知识》集 公文概述 1:公文的主体部分是( )。 A: 标题 B: 正文 C: 作者 D: 印章或签署 答案: B 2: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 答案: D......

    公文基础知识

    公文基础 1、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 2、狭义的公文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公文基础知识

    公文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公文 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