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腐倡廉讲课提纲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讲授提纲)
中国社会的反腐倡廉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计民生,它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关乎中国在伟大复兴之路上前进的成败问题,其意义重大。本课主要探讨我党是如何在反腐倡廉的历史实践和理论探索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建国60年来,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同时,对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进行着坚决的斗争。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党深入探索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有关反腐败的一整套完整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战略、工作任务、工作步骤、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累了反腐败斗争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思想理论体系,构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认真总结党执政60年来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对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建国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腐倡廉的探索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贡献
毛泽东提出的反腐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反腐败一贯坚持的重大政治原则。
第一,确立了党的宗旨和反腐倡廉的根本指导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概括为党的唯一宗旨。第二,正确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路线。政治层面规定了党必须清正廉洁,才能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赢得人民的支持,取得革命的胜利。第三,确立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第四,形成了反腐倡廉的优良作风。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
第五,提出了反腐倡廉的重要策略思想——民主与监督。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反腐败斗争表现出的新特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实际出发,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这两个历史性课题,科学地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反对腐败和怎样反对腐败的问题。初步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论框架。第一,提出了反腐倡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思想。
第二,必须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第三,坚持“两手抓”、“长期抓”的方针。邓小平强调,要把反腐败贯彻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第四,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第五,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
第六,要以党的领导干部为重点。
此外,邓小平还特别强调对腐败现象要严厉打击,除恶务尽;要把端正党风和纠正社会各种不正之风结合起来;党要接受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等。邓小平的反腐倡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正确指导思想,有力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特别是中共十五大以来,中共中央在反腐倡廉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第一,在全党深入开展“三讲”教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和保持先进性教育,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很大提高;通过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意识。
第二,通过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党政齐抓共管,推动部门各负其责;同时通过严格党的政治纪律,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维护了中央权威和政令统一。
第三,通过严肃查办违纪违法大案要案,突破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向国内外昭告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并通过注意解决初露苗头的普遍性问题,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取得了显著成效。第四,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第五,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群众监督。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了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充分保证了人民群众监督权的依法行使。
第六,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督促各部门纠建并举、综合治理。
(四)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深刻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不懈地推进源头防腐与制度创新工作,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构想:
第一,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提出反腐倡廉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提出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
第四,提出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
第五,提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突出强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指出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强调反腐倡廉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教育、制度和监督这三个关键环节,做到标本兼治。
第六,强调要注意把握和体现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严肃查办大案要案与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七,强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第八,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中国转型期腐败状况透视
(一)腐败内涵的界定及其表现形式
1、怎样理解腐败
普遍认为: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构成要素有五个:一是腐败行为的主体,通常是公职人员;二是腐败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是追逐私人利益,三是腐败行为的手段是凭借机构或职务上的便利;四是腐败行为的方式,通常是非规范地运用或滥用公共权力;五是腐败行为的后果,通常是公共利益或公民权利受到伤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中纪委对腐败的理解,主体是公共人员;行为方式以权谋私;以权谋私的严重程度是否触犯了法律。
我认为:从腐败的属性出发,腐败是政治问题,腐败是违法行为,腐败大于错误 例:1腐败案件在历史上是没有翻案的先例的。2腐败是公权力的敌对力量。3腐败概念泛化有许多弊端,它会歪曲整个社会,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动摇我们治理腐败的信心,但最主要的,这种概念上的模糊和混乱会使反腐倡廉工作失去理论基础,长此下去,必将严重影响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因此,为防止和纠正腐败概念泛化现象,必须科学界定腐败概念。
2、转型期腐败的表现形式:(1)“一把手”腐败(2)用人腐败(3)行政执法和司法腐败(4)公贿(5)基层政权腐败(6)审批权腐败(7)寻租性腐败(8)垄断性腐败(9)税收流失性腐败(10)公共投资和公共支出领域的腐败
(二)转型期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及发展态势
1、高级干部腐败居高不下
2、腐败行为已经由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散到了党政领导机关
3、团伙性腐败和群体性特征突出(黑龙江政协主席韩桂芝涉案400多人)
4、涉案金额巨大(60年代2个 几千元现在几千万,陈双海1.6亿)
5、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期货、期权、裸体贪官)
6、经济腐败和生活腐败胶着在一起(吴官正时候江泽民)情色交易
陈林的证言:1993年12月,成立快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其任经理。1994年春节前,其通过贵州饭店理发员郑和英认识了刘方仁。
7、庸官懒政
(三)转型期腐败现象根源解析
1、制度源头。(1)资源配置上的双轨并存为权力寻租提供机会(我国转型期在微观经济领域行政对市场的干预仍比较明显,政府职能部门和掌握实权的政府官员控制着稀缺性生产要素,决定着各类优惠政策,有的甚至拥有比传统体制下更大的资源配置权,驱使一部分市场主体采取非正当手段获取资源和财富,向权力“寻租”,这就为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条件。)(2)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权力向市场介入在分配机制不健全以及财政分灶吃饭的情况下,各地区各部门由于所占有的资源不同,一定程度上造成分配机制扭曲和社会分配不公。一些靠财政吃饭的单位经费困难,加之机构膨胀,人员臃肿,其不断增长的支出需求只能依赖于经费自筹,从而产生权力介入市场的现实诱因。而各部门的经费自筹又使不同部门公职人员事实上存在薪外收入的差距,这就使一些人在攀比心理的支配下,千方百计利用权力牟取私利。(3)权力配置的瑕疵(4)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弱敌(5)干部人事制度实施中的变异(6)权力与责任的非对称性
2、经济源头。(1)满足经济人假设(2)服从经济理性(3)符合利益动机(4)严格的成本计算:预付成本+风险成本+交易成本
3、思想源头。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对公务人员的消极影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意识形态的蜕变与信仰危机(韩信佛)
三、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的实践过程中,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深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有关反腐败的一整套完整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战略、工作任务、工作步骤、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累了反腐败斗争的丰富经验。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在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提出新时期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全党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深入研究和解决妨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从利益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等市场经济规则中,探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为发展营造了健康有序的环境,使人民群众日益感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的实惠和利益。
第二,在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方面,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向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否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反腐倡廉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实践证明,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摆正反腐败斗争的位置,正确处理反腐败斗争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保证反腐败斗争保持正确方向和取得显著成效的基本前提。
第三,在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宗旨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这是十六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最重要的经验。群众利益的充分满足,有赖于对公众民意的充分尊重。秉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按照“为民、务实、清廉” 的要求,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与构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推动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保证公共利益的亲民化,把公权监督、行政问责、公众参与、民主评议,努力体现到同人民群众发生联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当中。
第四,在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战略方面,把反腐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十分注意从管权、管钱、管人等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具体体制、制度和薄弱环节入手,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互依存、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惩防腐败的综合实践中。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第五,在反腐倡廉的工作任务方面,坚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加上执法监察、党风廉政教育、源头治腐、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等,构成20世纪90年代以后反腐败斗争和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内容。反腐败的目的是增强党的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既对极少数腐败分子严厉惩处,使他们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同时,又着眼于教育
和防范,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制定道德和行为规范,及时教育,防患于未然,在全党逐渐地筑起了拒腐防变的党纪国法防线和思想道德两道防线,对于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具有战略意义。
第六,在反腐倡廉的工作步骤方面,坚持战略上总体规划,战术上分阶段部署,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具体问题抓起,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有现实的紧迫感。我们党在工作目标上,坚持把长期性任务和阶段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首先遏制住腐败蔓延的势头,进而逐步把腐败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工作方法上,在从宏观上作出战略规划的同时,还注意从群众反映强烈、干扰改革开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政策界限比较清楚和经过努力能够取得成果的问题入手,提出明确、具体的阶段性要求和目标,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力求抓一项成一项,积小胜为大胜。
第七,在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检监察部门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治、思想、作风、纪律上积极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诚信环境、服务环境,提高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保障群众利益的能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保证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纪检监察部门与其他部门同心协力,形成全党抓反腐倡廉工作的局面。
第八,在反腐倡廉的精神支柱方面,坚持不断扩大社会廉政文化的内化力量,巩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共十六大以来,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遵守贯彻落实党章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八荣八耻教育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教育;十七大后,又在全党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促进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同时,明确公民道德规范和基本行为准则,面向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这些举措,都有效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反腐倡廉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国60年来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懈探索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反腐倡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深入学习和正确把握这些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并在新的起点的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才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
第二篇:讲课提纲
抓好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长子县 霍华琴 讲课提纲
一、介绍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1、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
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由支村两委推荐、群众代表选举产生网格长,在支村两委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村矛盾排查调处、合同管理、宅基地管理、民事代办、红白事服务等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2、乡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
乡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下设综治办、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指导和帮助解决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难以解决的问题。
3、县级是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建设
整合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劳动仲裁等部门职能,建立县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
二、介绍专调、联调和职能下沉
1、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
组建专职联调队伍,从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使各类矛盾发现于早,化解于小。
2、联调工作的开展
实现三纵三横无缝隙联调格局。
3、职能下沉
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职能下沉到乡镇和农村。
三、抓好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几点建议
1、信息化支撑
2、财力保障
3、科学考核评价
第三篇:反腐倡廉宣讲课
反腐倡廉宣讲课
彭成洋
首先,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职工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仅有严于律己,公正严明,职工群众才能相信组织,好的党风、政风、行风才能树起来。
其次,带头理解监督。要严于自律,自觉理解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为单位一把手,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无论什么情景下,都要把握自我,洁身自好,清廉自守。要正确对待理解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勇于理解职工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我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善和纠正,对自我的成长有好处。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作用。
第三,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是根本的纪律。政治纪律遵守不好,其他方面的纪律也遵守不好。讲政治纪律,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坚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党员必须在行动上服从,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决不允许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遥言,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四,带头警示行为。党中央向全党敲响了警钟,证明了我们党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坚定决心。
经过学习,我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高离。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应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不沾不染,自觉抵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正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艺术,不断遵守廉洁自律的各种规章制度,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为宗旨,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出以公心,正确看待权力,做到眼光远大,心胸开阔,自觉奉献,永荐人民公仆的本色。
现作为单位负责人,理所当然应当约束自我,严格要求自我。要严格招待标准,坚持不参与用公款大吃大喝:严格按照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规章制度。始终要求自我个人生活不能奢,思想防线不能松,做人格调不能低,处理问题手不能软。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以法律和廉政准则为镜,鉴照自我的行为,在灵魂深处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深处根绝贪图享受拜金主义目无法纪错误思想,不断严格要求自我,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始终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倾注在本职工作中,把握自我、管住自我、走好人生路,并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还要努力做到“三个始终坚持、一个注重调研”。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梦想信念。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深知任务艰巨、职责重大,仅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所以自我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展观”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我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我,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
向顺荣等被绳之以党纪国法的事实,再次昭告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进取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我,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我,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行风的进一步好转。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第四篇:党风廉政建设讲课提纲
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提纲
讲四个问题,一是概述。二是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及现状。三是我厂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和工作任务。
一、概述(廉政、腐败的含义)
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廉政: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当今主要指企业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奉公守法、诚信正直,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不贪污枉法。(廉是指南针,廉洁执政,是我们干事、谋事、成事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必须始终把握的方向)
腐败: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腐败伴随权力而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也不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产物。腐败是一种全球现象,是社会毒瘤。
二、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及现状
1、国际透明组织,简称TI,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国际性的民间组织。于1993年由德国人彼得·艾根创办,总部设在德国柏林,以推动全球反腐败运动为己任,今天已成为对腐败问题研究得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目前已在120个国家成立了分会。它的研究结果经常被其他权威国际机构反复引用。通过对“透明国际”有关数据的研读不难发现,大小国比大国、人口少的国家比人口多的国家比不容易腐败;正在发生社会转轨(转型)的国家可能滋生严重腐败。根据“透明国际”发布的2010年全球腐败指数(每年公布的全球腐败指数以1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国家越清廉)在被调查的178个国家中,有2/3的国家存在严重的腐败行为,而非洲是腐败最严重的一个洲,相比较而言,全球最清廉的国家及地区都为发达的欧洲和亚洲国家及地区。中国排名第78,比去年上升1位。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三国并列第一。日本“清廉度”在17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7,与去年持平。美国7.1分,位列22名,索马里1.1分,为倒数第一。
2、我党关于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党的第十七大指出,“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这段文字体现了反腐倡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是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上,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反腐倡廉实践,确立了反腐倡廉工作方针,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是工作内容上,明确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六项基本工作,从整体上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三是组织保障上,探索和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动手反腐败的局面;
四是制度建设上,不断加大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力度,努力建设涵盖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惩戒违纪违法行为、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制约、保障党员权利等方面内容的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实现了反腐倡廉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上述内容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上构成我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体系。
3、我国目前消极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
一是违纪违法案件仍然易发多发,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二是一些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违纪违法情节严重。三是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比较突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不廉洁问题仍然存在。(列举案例)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放松政治学习,思想认识出现偏差,经不起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 一些违纪违法人员平时不关心政治,不加强学习,不注意思想道德修养,不注重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没有正确的是非界限,分不清哪些东西是好的,是应该提倡的,哪些东西是坏的,是应该抵制的。导致世界观蜕变,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抛诸脑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不起权、钱、色的诱惑,丧失原则,铤而走险。
2、法制观念淡薄,自律意识不强
少数干部没有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思想观念,责任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一是有些人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纪违法的,但仍自以为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却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二是还有些人自以为“收点回扣、拿点酬谢、要点好处”是“流行做法”“社会贯例”,“不捞白不捞”,把陋习当成常情,把腐败当成习惯,从被动接受,到乐在其中,最终上瘾不能自拔。
3、检查管理不到位,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
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重业务工作,轻思想建设;重完成任务,轻行政管理;重布置工作,轻监督检查的现象。工作上只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和要求,缺少深入地检查和管理,对涉及违纪违法苗头性问题,发现不及时,处理不严肃,措施不得力,从而导致一些干部胆子越来越大,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重制定制度,轻制度执行的现象仍然存在。
4、监督制约机制、体制不健全
在内部监督存在着“上级监督远,本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的问题,监督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同时专门监督检查的力量相对薄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不够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社会上腐败形式手段不断变化翻新、社会生活庸俗化还很有市场、少数干部思想防线不牢固、对广大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薄弱等等,都表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也要看到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发展,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同时我们还要有信心,干部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提高;处分的党员还是少数,7799万党员,犯错误的占千分之一左右。
三、钛冶炼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
1、深化廉政文化建设,总结推广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经验,搞一批工商廉政文化精品工程。
2、抓好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智者,以别人的惨痛教训警示自己;愚者,以自己沉重代价唤醒别人。
其次,落实好中央、总局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重点讲一下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问题。今年1月18日,中央正式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新出台的《廉政准则》替代了1997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下文简称《试行准则》),其意义重大。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与把握逐步成熟,也确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洁从政的基本从政规范。按党内法规学分类,《廉政准则》在党内法规系列中属于准则级,其法规等级很高。这意味着,今后还可能继续出台实施办法等。
此次《廉政准则》加上了“总则”一章。一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大意义作了更全面、更系统的阐述。阐明了立法的前提、宗旨、指导原则等,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了全面阐述,涉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用发挥、廉洁奉公、作风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新要求。三是对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阐述。总结了近年来开展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工作坚持的方针、原则以及取得的重要经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指导思想,更具统领性、指导性、前瞻性和科学性,逻辑关系更为严密。“廉洁从政行为规范”是廉政准则的核心内容。在这一部分规定了8条,即“8个禁止、52个不准”。个人结合学习《廉政准则》谈谈个人对8个禁止的理解:(1)禁止利用职权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简称就是以权谋私,说白了就叫腐败,内核就是以权谋私。这是最古老、最直接、最典型的腐败行为。我们党的信念和宗旨是始终与腐败现象水火不容,坚决对立不可调和,所以要坚决禁止。(2)禁止私自从事盈利性活动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法制与公平。党政机关和干部经商办企业危害很大,可能富了一部分个人,但是损害整个社会,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准则》里面有六项规定。对于干部离职退休后的从业限制问题,大家要掌握:离职(辞职或者被辞退情况),在离职后三年以内不能在自己原来职务管辖范围内从事盈利性活动,包括民营、外商、中介机构。(3)禁止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
在《准则》里面规定了八个方面的禁止。其中,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处理时还应要求个人自付相关费用。(4)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
这里提出了八项禁止性规定。从党政干部本身来说,八个方面做到了,就不会出现问题。干部人事当中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里讲的“非组织活动”,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当中,搞拉票、感情投资等活动。
(5)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 这是防止利益冲突问题。身边工作人员是特指按照规定由组织上配备为领导生活服务的人员,比如秘书、司机等。
(6)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禁止奢侈浪费的行为。下发关于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规定,这首先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应对国家财政收支矛盾凸显问题。像汶川地震,今年玉树地震、西南大旱、大范围洪灾等等,都需要国家财政和各方面力量倾力支持。(7)禁止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
这里讲了五个方面,工程建设、企业改制、行政许可和资金借贷、经济纠纷、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都不能干预和插手。(8)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方面
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作风的规定,包括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作风方面要解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用不正当手段搞学历学位等。另外对从事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活动都要禁止,实质就是领导干部在个人生活上要正派。前不久,中央下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关于对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两项规定很重要。特别讲一下《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个《规定》的发布施行,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要求的具体措施,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党的要求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阶段,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部署要求,抓好《廉政准则》和《规定》在工商机关的贯彻落实。
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2009年1月13日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就是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他讲: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是党性。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总书记还讲到,当前领导干部队伍作风总的是好的,在应对重大挑战、完成重大任务的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经受了考验,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问题仍然突出,提出各单位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转变干部作风,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同时要认真执行中央的关厉行节约的规定,严禁出国境旅游和参加高浪费娱乐活动。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要解决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问题。二是反对铺张浪费问题,出国、用车、接待等。三是完善党内民主生活问题。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因为这是取信于民的关键。古代《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有一个孔子答学生子贡的故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大意是一天学生子贡向老师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孔子说,去年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三是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中央领导多次要求,任何时候这一点都不能放松,要重点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利用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队伍管理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还有违反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下步我们将认真抓好案件管理工作,要求各省市工商局纪检组监察处查办案件情况,在向上级纪委报告的同时,要向总局纪检组监察局报告。
四是关于加强监督工作。近年主要做五方面工作,1、推行总局机关各司局级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制度,省级工商局主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汇报制度,条件成熟后可在省以下推广。全面深入推行工商系统基层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
2、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反腐倡廉教育宣传联席会议制度和大额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重大事项监督制度。
3、对规范工商机关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强化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4、认真组织落实中组部《关于实行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定。
5、在工商机关探索建立巡查制度和兼职廉政监督员制度等。
另外行政审批改革和局务公开工作也要继续深入推进。
1、继续搞好有关制度建设,该公开的就公开。
2、行政权利网上公开透明,完善政务公开的载体,能上网的就上网,网上查询、年检、注册、申请等
3、局务公开,也就是内部管理事物决策人事财务等公开,接受监督。
4、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
六是推行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前段我们下了很大气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这只是刚刚开始,目前关键是要狠抓落实,要认真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并且要扎扎实实在把制定的各项制度落在实处。要监管风险、廉政风险一起抓,互相促进。这项工作还是有一定的紧迫性的,这项工作的提出,从某一方面讲是我们针对前一时期,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安全责任事故的情况下,经过认真反思,提出的一项有效应对措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干部。但从现在看,有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些地方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些,实实在在的措施少了些,有的地方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这些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树立起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各位领导的责任意识,提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实。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的好坏,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工作,我们既是组织者、又是执行者。在工作中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认为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加强教育,健全法制、强化监督、深化改革等举措,归根到底是要激活每一个干部自身拒腐防变的内在动力。如果自己的思想成熟,能管住自己,这就形成了第一道防线,也是最有效的预防。如果自己管不住,就靠组织管、群众管、制度管,这也算是预防;这两道都防不住,就依法依纪惩处了,后果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单靠外力是很难管好的,如八小时以外怎么管。一些干部出了问题是很可惜的,不值得啊。所以总结要过好五关,一是权力关,二是没金钱关,三是社交关,四是生活观,陷入了堕落的生活方式;五是诚实关。最后,希望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重视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温家宝总理讲,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各形成一个人人都爱学习,人人都愿为我厂的发展出谋划策的好局面。
最后有三句话与大家共勉:积极而努力的工作,认真而持久的学习,平静而建康的生活。谢谢。
第五篇:中共党史讲课提纲
中共党史讲课提纲
一、开天辟地的起点——党的创立时期
1、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五四运动的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起了领导作用;
(2)波及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大党的纲领
(1)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3)大会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4、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1922年—中共二大
(1)中心任务是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2)大会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半封,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当前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3)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1923年,中共在广州召开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2、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使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下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影响,为军队和政权的建立准备了群众条件;
(3)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中国红色政权也必然会继续发展;
(4)有相当力量的正是红军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条件;
(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重要条件。
3、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
4、土地革命的兴起
1931年春,根据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开辟
6、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7、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圹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注意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汇总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8、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9、延安整风
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0、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1)1945年春,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七大,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2)指出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4)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5)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
(6)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7)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8)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1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
线。这三件事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依靠这三件,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毛泽东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1、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1)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土地改革运动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4)“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情报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国民经济的恢复
(2)1953年,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工、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1、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的《政治报告》
提出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在经济上,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3、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4、“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5、“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形成十四大提出中国特色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确立
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