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务段道岔更换计划
工务段更换西站道岔计划
根据工务段工作计划安排,近期准备对西站1#、3#道岔进行更换,为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推进,结合我段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内容
1、工作项目
①计划更换整组道岔两组;
②把道岔木枕及延长米外木枕更换为水泥枕; ③平整场地、预铺道砟;
④旧岔回收、整理外观、回收旧料,清理场地。
2、工作地点
西站站场1#、3#道岔。
3、计划工期 ①前期准备工作8天
拆卸拉杆、准备两组新基本轨及更换所用料具。②更换道岔6天 ③后期工作6天
回收旧道岔、枕木,清理污染道砟及安装拉杆等。
4、使用机械
根据工作需要,需面包车1辆(接送工人),租用吊车1台,时间费用按所出台班计算。
马力车、皮卡车、工具车配合,内燃螺栓扳手2台,钢轨切轨机、钢轨钻孔机各1台及其它机具等。
二、人员组织情况
根据现场工程量调查和工期安排,完成本次道岔更换、回收等任务共需要53人。根据现有人员调配,按计划还缺10人,需从社会雇用季节工,具体人员安排如下:
(一)生产人员45人:
1、技术员1人;
2、现场指挥人员2人;
3、现场组装道岔、摆放枕木等37人;
4、拨道捣固、整治接头3人;
5、调整几何尺寸2人.(二)相关配合部门:
为了加快道岔更换、回收进度,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机、车、电、西站煤台等相关部门配合(具体人员按现场出勤人数为准)。
(三)后勤保障人员8人:
1、材料准备运送及机械临时维修1人;
2、伙食管理1人,炊事员4人;
3、汽车司机2人。
三、施工要求、施工前应根据规章规定到车站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落实好车站联络员及工地防护员,按章防护,随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
2、工长在人员分工时要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并强调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施工中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前呼后应。
3、施工完毕后,施工负责人全面检查道岔一遍,几何尺寸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施工机具不侵入限界后与车站联系进行道岔调试,办理开通线路手续,限速5㎞/h放行列车压道,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式开通线路,以确保行车安全。
工 务 段 二〇一四年七月八日
第二篇:铁路工务段线路、道岔平纵面测量标定管理办法
铁路工务段线路、道岔平纵面测量标定管理办法 为适应铁路高速重载运输需要,健全提速线路位移监控系统,全面监测线路纵平断面在运营过程中的变化状况,掌握客货共线提速线路变化规律,为提速线路日常养护维修提供依据,特制订本办法。
一、平纵断面测控网络设臵原则
1.允许速度160km/h~200km/h及以下线路暂只布设第四级轨道位移控制网,由线路技术科负责提供准确的平面技术资料及第三级轨道精密控制网(CPⅢ)布设。
2.第四级轨道位移控制网主要用于工务段日常对线路平、纵断面变化情况进行测量,掌握线路变化情况,指导平纵面拨道作业,恢复线路原始位臵。允许速度200km/h~250km/h区段根据CPⅡ、CPⅢ测控网设臵,允许速度160km/h~200km/h区段在现有大地水准点的基础上设臵。
二、第四级轨道位移观测桩设臵标准
(一)埋设范围及标准
为了便于测量测控桩埋设应对应地面公里标用尺子拉链,按下列标准进行埋设(此项工作由线路车间完成):
1.岔区内每隔5米、前后150米线路每隔10米设臵1个观测桩。
2.圆曲线及前后100米线路每隔20米设臵1个观测桩,缓
—1—
和曲线每隔10米设臵1个观测桩。对曲线半径小于3500m,大于10000m,曲线缓长、两曲线夹直线以及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不足的可适当加密观测桩。每条曲线的五大桩及距离曲线头外100米的直线处各设臵1个观测桩。
3.直线地段每隔50米设臵1个观测桩。对桥涵过渡段、新拨改线路等易发生变化的处所应适当加密观测桩。
4.埋设位臵
⑴线间距大于或等于4.4m地段埋设于两线间分中位臵;小于4.4m 地段及道岔交叉渡线部分(区间采用钢轨桩,钢轨顶面低于钢轨面50mm)埋设于线路外侧,距离外股钢轨轨头非工作边小于2.0m;
⑵观测桩顶面低于钢轨轨面50mm;
⑶观测桩中心孔与钢轨非工作边距离1400mm至2000mm,同一地段埋设距离保持一致,误差不大于10mm。
5.观测桩按曲线、道岔、直线单元里程进行编号和标定,标定理论数据在对应测控桩的轨腰外侧,红底白字,自左至右依次为“编号、理论横距L、理论垂距H“;观测桩设臵完毕后,由线路科提供数据,所在车间按规定进行现场标注并形成技术资料,报线路科备案,纳入台账管理。
6.段建立测控网络台帐。检控中心根据复测资料报线路科复核,及时修订网络台帐,确保台帐齐全有效,数据正确。
三、观测制度
— 2—
1.网络复测。
每年由检控中心对第四级轨道位移网各桩点进行复核,测量各桩变化情况。
2.日常测量。段检控中心应根据技术科结合大机维修及大修计划制订每月测量计划;检控中心测量组根据线路技术科提供的计划对线路平、纵断面进行测量在大机作业前完成局地复测,并进行比较,取较良数据。
3.测量组根据线路每单元测量测控桩的实际横距及垂距,然后再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测量的数据必须当日处理完,计算出测控桩的理论横距及垂距,用电子表格的形势将数据整理好,书面打印经技术科复核后,放在检控中心局域网测量组各车间文件夹里,由调度通知最新更新数据并要求所在车间在测量完成后3日内更新现场及台帐数据。
5.数据标划。测量数据必须在测量第二日会同所在车间到现场标划到对应的测控桩上,测量组标划抬道量及拨道量,线路车间根据检控中心的数据按对应桩号进行刷印。
6.数据处理及标划完后,由检控中心将资料交线路科主管,再由线路科将测量资料交施工单位。测量时间与大机作业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5天(可根据线路变化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
7.大机捣的控制。由所在车间或配合大机的车间控制测量数据,大机捣前先复核数据。
—3—
8.大机捣后数据的观测。所在车间实行定人、定时、定点、定项目观测。
①定人:观测工作由各车间轨检小组的人员完成,在观测初期阶段,车间技术员(或副主任)必须跟班作业,待观测小组工作正常后可每月跟班抽查2-3次。
②定时: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观测。观测计划由观测小组长负责制定。
③定点:观测小组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点进行观测,不得随意变化观测点。
④定项目:按横距、垂距项目进行观测,不得随意减少观测项目及观测点。
9.对于大机作业后的线路,第1、3、5、7天对曲线进行跟踪观测,以后按周期观测。
10.轨道观测要做到方法正确,按规程操作,不得弄虚作假和自行捏造数值,必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有效。
四、任务下达(由线路科主管下达)
1.维修任务必须提前一星期合理下达;大修施工任务提前3天下达;
2.测控桩测量根据人员每月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任务;
五、职责范围:
1.检控中心按照线路科下达的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工作,并指派一名专职副主任负责此项工作。从外业到内业,必须全程负— 4—
责,并保证测量程序规范,测量数据准确,测量最终数据经副主任复核后报线路科。
2.所在车间派工地和驻站防护各一人随测量组作业时间全程防护,并指派一名车间干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六、考核办法
(一)对检控车间的考核
1.线路科下达的任务完不成,扣检控车间500元,车间主任、书记、主管副主任各100元;
2.测量数据计算有误,扣数据计算人员200元/次;测量数据标划有误一次扣标划人员50元;计算数据上传不及时,一次扣主管副主任50元。
3.违反段有关的作业安全规章,按照段相关文件进行考核;
4.不爱护公物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照价赔偿。
5.未按仪器使用规范使用仪器的每次扣责任人10元。
(二)对所在车间考核
段机关每月组织检查验收各工区,将测控桩日常维护使用纳入线路验收范围进行考核。
1.所在车间派工地和驻站防护各一人随测量组作业时间全程防护,因防护不及时到位影响测量任务每次扣所在车间200元。
2.由测量组组长当日18:00前向调度提报次日作业计划,由调度通知所在车间第二天派驻防护及时到位。未提报扣提报人20元。
—5—
3.车间在收到数据后3天内现场未标注的扣所在车间500元,车间主管干部100元/组;标注数据错误扣标注现场负责人和车间主管干部各100元;未及时建立台帐的,扣所在车间500元,工区300元,扣车间主管干部200元。
(三)奖励
1.检控中心及时完成线路科每月下达的任务,数据准确无误,测量数据标划清晰每月奖励测量组人均100元,技术科主管、车间主任、书记、主管测量副主任各200元;
2.测量标注及时准确奖励所在车间主任、书记、车间主管干部、现场负责人各50元。
3.本办法解释权在线路技术科。
— 6—
第三篇:铁路工务段尖轨、岔心更换标准及考核办法
铁路工务段尖轨、岔心更换标准及考核办法 为保证道岔尖轨、基本轨、岔心等病害得到及时处理,严格控制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原则
道岔尖轨、基本轨及岔心更换应遵循科学合理、防治结合的原则,按照线路技术等级、设备技术状态及病害发展规律,适时安排整治修理及更换。
二、组织管理
道岔尖轨、基本轨、岔心更换的管理工作主要由线路科负责。线路车间跟据日常检查、探伤检查对管内道岔钢轨的病害情况进行统计核查,需更换的及时向线路科提出申请,线路科经现场调查鉴定后及时向材料科提报计划,计划包括所需更换钢轨件的详细型号、卸料具体地点、卸料联系人等,由材料科根据计划调拨到现场。
三、更换标准
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更换:
(1).尖轨、可动心轨侧弯严重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2).尖轨、可动心轨磨耗,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
(3).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可能。
—1—
(4).其他伤损达到钢轨重伤标准时。
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2).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 mm。
(3).其他伤损达到钢轨重伤标准时。
高锰钢整铸辙叉更换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 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6 mm.。
(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下列限度者。垂直裂纹
— 2—
纵向水平裂纹
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下列限度者。(3).(4).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颚部位裂纹超过30mm。
(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
(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
(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颚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
(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 mm,且深度超过6mm。
(9).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
钢轨组合辙叉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
四、考核办法
—3—
(1).线路车间未向技术科申请,未经技术科主管工程师批准,擅自更换道岔尖轨、基本轨、岔心等,每处扣罚车间1000元。
(2).对道岔尖轨、基本轨、岔心伤损状态进行瞒报、谎报的每处扣罚200元。
(3).尖轨、基本轨、岔心擦伤及剥离掉块,达到轻伤标准时,未安排修理或提报焊补计划,每处扣罚车间200元。
(4).由于岔心、尖轨暗坑、吊板和养护不当造成尖轨、岔心伤损时,每处扣除工区200元。车间包保干部扣罚50元。
五、附则
本办法由线路技术科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 4—
第四篇:易损工装更换计划
易损工装:用于加工,而且在加工中消耗掉的!如钻头、镶嵌刀片、拉刀等!相对于重复使用的工装,如冲压模具什么的!
定期更换计划一般情况下是对精密刀具而言,对于简单的易损工装,如钻头、丝锥什么的,可以简化控制,但精密复杂刀具(如滚、插、拉、剃等刀具)必须强制控制!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1、制定磨钝标准(磨损程度)
(依据刀具磨损特性曲线图)
2、刀具耐用度的计算
刀具耐用度:指刀具由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损标准为止的总切削时间。
μ= A/ N
μ=刀具耐用度
A =日产量
N=换刀频次
3、制定强制换刀时刻表
4、制定换刀作业指导书
5、制定精密刀具跟踪卡
6、现场巡检记录表
7、异常打刀对策表
什么是定期更换计划,是完整的更换还是维修以后继续使用?
一般指强制执行的要求,特别是重要的工装。
规定各种易损工装的更换周期,对价值不大,可规定更换后报废;
对价值教大的,可规定定期更换,然后修理、验收后再重新利用。
制定此更换计划目的是在工装还没达不到要求,产品还没出现不合格就及时将快不好工装更换掉,主要是想起到预防作用,易损件更换计划,必须是以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变化为基础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然后通过一定时期的积累找到工具的磨损变化趋势,这时才可制订实际、有效的更换计划的,纯理论计算和经验预测都不是很完善和科学,当然几种方法同时参考执行更好的,
第五篇:铁路工务段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铁路工务段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本职教工作思路是:以适应新形势,服务现场为中心,以完善职工培训保障体系为载体,实践两大模式(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合格职工培训模式)、建设两大系统(职工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系统,职教管理系统),强化“安全第一”理念的培训,强化职工实作技能培训,狠抓各项培训工作的落实,努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桥工段安全生产及改革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
一、主要指标
1.采取多种形式,完成行车主要工种“两年10天”的培训工作。2008年完成全员的50%,合格率及持证上岗率均达到100%。
2.规范、落实“三新”人员培训。100%先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落实高技能人才骨干及工长资格性培训,今年完成100%的送培任务。
4.强化军运知识和国防知识教育培训,各类培训均有5%内容。
二、主要工作
(一)推行高技能人才骨干培训模式
高技能人才骨干培训是以国家职工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安全
—1—
理念培训为先导,以系统理论培训为基础,以专业化实作培训为载体,以学院式管理作保障,培养具备技师专业水平和工长任职资格的高技能人才骨干。
按照《武汉铁路局高技能人才骨干规范化培训模式》,今年送培的对象是:行车工种业务骨干(技师评聘职名的高级工,技师),占行车工种人数的1%-2%,覆盖所有行车工种职名;行车工种管理骨干(工长、预备工长)3%-5%。送培时间原则上为三个月(具体送培计划见附表1)
(二)推行合格职工培训模式
合格职工培训是以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安全理念培训为先导,以岗位应知应会、必知必会为基础,以岗位作业标准和实作评价为载体,以计算机命题、组卷、考试和岗位动态达标为保障,培养桥工段合格职工。
按照《武汉铁路局合格职工培训模式》要求,今年职工培训主要有:
1.资格性培训:“三新”人员资格性培训和工长资格性培训,路局负责“三新”人员安全知识和工长资格性培训(具体培训计划见附表2)。
2.岗位培训:包括行车工种职工“两年十天”培训(具体见附表3),工长“两年五天”脱产轮训和适应性培训(见附表4),中级工及以下技能等级人员技能鉴定前强化培训(见附表5);行车工种职工两年一轮的岗上实作评价。
— 2—
(三)完善职工培训保障体系
1.加强培训基础能力建设。一是适应现场,开发适合我段安全生产需要的教材、课件、教案,初步形成满足不同培训需求的培训资源系列。二是初步建立一支涵盖各工种各专业的师资队伍。三是利用和发挥现有培训设施,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2.强化培训质量控制。一是要强化“安全第一”理念的培训。把对职工“安全第一”理念的培训放在优先的位置,通过参观安全展示室,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了解人身伤亡典型事故案例,讲授安全知识,撰写安全体会等方式,培育职工“安全第一”的理念。各种类型培训中,安全理念培训不少于4个课时。二是要实现培训计划及实作评价方案的精细化管理,做到理论到章节,实作到项目,对象到职工,师资到人头,时间到课时。
(四)建设职工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系统
按照铁路局统一布署,完成站段一级计算机教学网络硬件配备,并使用局开发的职工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系统,原则上废除手工试卷,全部实现机考,由计算机自动组卷、阅卷。
(五)教材编写工作
综上所述,结合桥工段培训工作实际,年内编写完成如下实施方案即实作指导书,规范培训工作。
1.线路设备病害整治实施方案,(以教导队方式办1—3期),分别包括曲线病害整治实施方案,道岔病害整治实施方案和线路病害整治实施方案。责任单位:线路技术科,质检科、检控中心
—3—
和职教科;
2.道口应急演练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安全科、职教科;
3.轨道车救援起复演练实施方案,责任单位:材料科、职教科;
4.防断演练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安全科、职教科。
5.探伤工演练实施方案,责任单位:检控中心、职教科。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