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工集团工会主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建工集团工会主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为加强工会组织的廉政建设,提高工会干部廉洁自律的素质,完善工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以及对工会财产完整性和使用情况的审查监督,确保工会经费收支做到“收好、管好、用好”,根据中纪发[1998]2号文件的精神和市总工会《工会内部审计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审计范围及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工会组织。审计对象一般指工会主席和主管财务的工会副主席。上述人员由于任职届满、工作调动、职务变更、离退休等原因,在离开原工作岗位前均应根据本办法对其任期内各年度财务工作和经济活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集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具有独立工会财会机构工会主席离任时,由集团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做好工会主席离任前的审计工作(集团工会财务部配合工作)。
二、审计主要内容:
1、任期内本级各年度经费收入、上解、管理和使用情况。
2、工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各项专用基金提取和使用情况。
4、工会投资收回和收益实现及经济合同、协议履行兑现情况。
5、债权和债务情况。
6、需要审计的其他项目。
三、审计依据和准备工作:
1、离任审计要依据《工会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规定》《新工会会计制度》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审计对象在任期内各年度财务工作和经济活动结合工会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
2、各单位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民主程序对工会主席作出离任决定后,同级组织部门应通知上级工会和被审计人所在工会,上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应在五日内做好被审计人的各项审计工作,同时发出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应根据通知书内容做好准备。
3、审计对象和所在单位在进行审计事项前须提供如下资料:
(1)审计对象述职报告、任期内有关财务工作和经济活动方面的总结材料。(2)有关会计资料、帐目、报表、凭证等。(3)财务、财产管理的有关制度。(4)有关经济合同及其履行情况资料。(5)债权债务资料。(6)其他有关资料。
4、审计对象在离开原工作岗位前,同级工会经审会应向上级经审会报告,并组成审计小组。审计一般采取同级审或上级助审、上下联审的办法,特殊情况也可在请示上级经审会同意后,采取委托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四、审计程序:
1、审计组在审计时要听取审计对象及有关人员介绍情况,并可采取适当的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2、查阅复核相关会计档案资料,核实帐、库、物、做出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
3、协助有关人员编制审计对象离任前工会资产及有关经济事项交接清册。
4、审计结束后,由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填写《审计证明书》一试三份,并附必要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经本人核阅后签章)。同级经审会收到《审计证明书》后,应在十五天内签署审计意见并抄送审计对象及被审单位。
5、被审计人在接到《审计证明书》后,如有异议可在三日内向上级工会和同级组织部门提出复审要求,上级工会和本级组织部门认为有必要复审时可责成有关人员重新进行审计。
6、审计工作结束后,经审会将审计报告副本报上级工会经审会及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干部管理部门,若发现重大问题可按干部管理权限向有关部门反映。
7.经审会可根据审计情况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工会经费收管用及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五、其他:
1、各级工会财务负责人、其他参与经济事项必须进行审计的有关人员的离任审计,根据其职责范围、工作权限可参照本办法由同级工会经审会进行。
2、本办法中条款及解释权由集团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
3、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同时1994年颁布的《关于对工会主席离任审计试行办法》废止。
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工会主席离任审计办法
北京市工会主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试行)
一、为加强工会组织的廉政建设,提高工会干部廉洁自律的素质,完善工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根据中纪发[1998]2号文件的精神和市总工会《工会内部审计办法》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工会组织。审计对象一般指工会主席和主管财务的工会副主席。上述人员由于任职届满、工作调动、职务变更、离退休等原因,在离开原工作岗位前均应根据本办法对其任期内各财务工作和经济活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三、审计主要内容
1、任期内本级各经费收入、上解、管理和使用情况。
2、工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各项专用基金提取和使用情况。
4、本级工会主办的企事业收益上交和使用情况。
5、工会投资收回和收益实现及经济合同、协议履行兑现情况。
6、债权和债务情况。
7、需要审计的其他项目。
四、审计依据和准备工作
1、离任审计要依据《工会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规定》
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审计对象在任期内各财务工作和经济活动结合工会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
2.审对对象和所在单位在进行审计事项前须提供如下资料:
(1)审计对象的述职报告、任期内有关财务工作和经济活动方面的总结材料。
(2)有关会计资料、帐目、报表、凭证等。
(3)财务、财产管理的有关制度。
(4)有关经济合同及其履行情况资料。
(5)债权债务资料。
(6)有关基本建设项目资料。
(7)有关工会企事业经营管理资料。
(8)其他有关资料。
3.审计对象在离开原工作岗位前,同级工会经审会应向上级、经审会报告,并组成审计小组。审计一般采取同级审或上级助审、上下联审的办法,特殊情况也可在请示上级经审会同意后,采取委托会审计的方法进行。
五、审计程序
1、审计小组在审计时要听取审计对象及有关人员介绍情况,并可采取适当的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2、查阅复核相关会计档案资料,核实帐、库、物、做出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
3、协助有关人员编制审计对象离任前工会资产及有关经济事项交接清册。
4、写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征求审计对象及被审单位意见,由审计对象和被审单位签署意见后提交同级工会和经审会。
5、同级经审会收到审计报告后,应在十五天内签署审计意见并抄送审计对象及被审单位。
6、审计工作结束后,经审会将审计报告副本报上级工会经审会及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干部管理部门,若发现重大问题可按干部管理权限向有关部门反映。
7.经审会可根据审计情况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工会经费收管用及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六、各级工会财务负责人、经管人员及其他参与经济事项必须进行审计的有关人员的离任审计,根据其职责范围、工作权限可参照本办法由同级工会经审会进行。
第三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关于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
为了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正确评价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村干部勤政廉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和农业部、监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农
经办〔2005〕12号)文件精神,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
一、审计主管部门及审计对象。
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镇经管站负责实施,审计对象是行使村集体及村民委员会财务审批权和参与村级经济活动决策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
二、审计内容包括:
(一)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1、任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是否增长;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成;
3、村级集体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和债务是否下降;
4、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民主理财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
(二)财经法纪执行情况。
1、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帐,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帐外帐”或“小金库”等问题;
2、是否存在通过虚增债权的手段来虚增收入以及将收入或非法收入挂在往来帐上虚增债务等问题;
3、有无滥用职权侵占、挪用、平调集体资产和长期占用集体资金的问题;
4、是否存在未按民主程序,私下交易变卖出租土地等问题。
(三)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1、集体资产处置。主要审计:村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情况,有无非法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等。
2、债权、债务管理。主要审计:村里举债是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债;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抵押,导致新增债务;有无借债进行达标升级活动等情况。
3、土地发包、承包。主要审计:集体土地等资源型资产的发包是否采取招标、拍卖、租赁、参股等方式,是否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村级基建工程是否公开招标,有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
4、专项资金管理。主要审计: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情况等。
5、财务公开。主要审计: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及时、规范;村内“一事一议”的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收取是否超标准、超范围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6、履行村级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规定情况及投资效益情况。主要审计:村级重大事项是否履行了请示报告规定及民主决策程序,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因投资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导致集体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况。
(四)根据实际情况,对镇党委、镇政府和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专项审计。
三、审计工作要求。
镇经管站在对村干部进行审计和确定经济责任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要找准问题,又要肯定成绩,分清前任与现任、个人与集体、失误与舞弊等责任的界限。在提出处理建议和审计决定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不能放纵违纪违法行为,又不能单纯脱离实际情况找问题,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在审计中查出党政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侵占集体资产和资金,铺张浪费等给集体造成损失的,要责令其如数退赔和赔偿,并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审计结束后,由经管站根据审计查明的情况,向镇党委提交审计报告。镇党委审定审计报告后,出具审计结果报告,对被审计者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审计结果报告由镇纪委备案,作为对村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以适当方式向党员、村民代表公开。
此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镇属企事业单位参照此办法。
2007年4月日
第四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关于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
为了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正确评价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村干部勤政廉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农业部、监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农经办〔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
一、审计主管部门及审计对象。
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镇经管站负责实施,审计对象是行使村集体及村民委员会财务审批权和参与村级经济活动决策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
二、审计内容包括:
(一)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1、任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是否增长;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成;
3、村级集体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和债务是否下降;
4、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民主理财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
(二)财经法纪执行情况。
1、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帐,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帐外帐”或“小金库”等问题;
2、是否存在通过虚增债权的手段来虚增收入以及将收入或非法收入挂在往来帐上虚增债务等问题;
3、有无滥用职权侵占、挪用、平调集体资产和长期占用集体资金的问题;
4、是否存在未按民主程序,私下交易变卖出租土地等问题。
(三)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1、集体资产处置。主要审计:村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情况,有无非法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等。
2、债权、债务管理。主要审计:村里举债是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债;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抵押,导致新增债务;有无借债进行达标升级活动等情况。
3、土地发包、承包。主要审计:集体土地等资源型资产的发包是否采取招标、拍卖、租赁、参股等方式,是否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村级基建工程是否公开招标,有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
4、专项资金管理。主要审计: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情况等。
5、财务公开。主要审计: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及时、规范;村内“一事一议”的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收取是否超标准、超范围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6、履行村级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规定情况及投资效益情况。主要审计:村级重大事项是否履行了请示报告规定及民主决策程序,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因投资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导致集体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况。
(四)根据实际情况,对镇党委、镇政府和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专项审计。
三、审计工作要求。
镇经管站在对村干部进行审计和确定经济责任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要找准问题,又要肯定成绩,分清前任与现任、个人与集体、失误与舞弊等责任的界限。在提出处理建议和审计决定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不能放纵违纪违法行为,又不能单纯脱离实际情况找问题,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在审计中查出党政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侵占集体资产和资金,铺张浪费等给集体造成损失的,要责令其如数退赔和赔偿,并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审计结束后,由经管站根据审计查明的情况,向镇党委提交审计报告。镇党委审定审计报告后,出具审计结果报告,对被审计者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审计结果报告由镇纪委备案,作为对村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以适当方式向党员、村民代表公开。此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镇属企事业单位参照此办法。20xx年4月日
第五篇: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涂家垴镇村党组织书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一、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任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是否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是否增值和债务是否下降;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民主理财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
二、财经法纪执行情况
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帐,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帐外帐”或“小金库”等问题;是否存在通过虚增债权的手段来虚增收入以及将收入或非法收入挂在往来帐上虚增债务等问题;有无滥用职权侵占、挪用、平调集体资产和长期占用集体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未按民主程序,私下交易变卖土地等问题。
三、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1、集体资产处置。主要审计:村集体企业改制、并村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情况,有无非法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的行为等。
2、债权、债务管理。主要审计:村里举债是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债;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抵押,导致新增债务;有无借债进行达标升级活动等情况。
3、土地发包、承包。主要审计:“四荒”等资源型资产的发包是否采取招标、拍卖、租赁、参股等方式,是否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村级基建工程是否公开招标,有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
4、专项资金管理。主要审计: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情况等。
5、财务公开。主要审计: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直实、及时、规范;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收取是否超标准、超范围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四、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等
2010 年4月16日 中共涂家垴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