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0后的人生与命运——《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王王
第三章 小人物遭遇大时代
作者 王王
一、梦想被残酷湮没
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创造的财富已超过中国过去所有财富的总和,最起码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已经做大,所以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然而,大时代最本质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个需要集体能力的时期,社会的未来更多是由平民来决定,因此,个人的梦想就往往会在这里淡化,处于大时代中的人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渺小。
而农村80后大学生,就是梦想的一代,最现实也最虚幻。在都市,他们像浮萍一般,微弱的生命力主宰不了自身一片小小的场域,任风吹荡。面对大时代,他们的这些梦想如无根的浮萍,一切如海市蜃楼,只是虚幻。他们孤苦伶仃,如孤胆英雄,在青春的梦工厂里,被挤在一隅,挥洒着奋斗的汗水。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面对多元化的出路,最难介入,也最易迷茫。农村80后大学生,最应明白,自己这一生的使命就是要在城市立足。所以,他们最应有的心态,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粒健康的树的种子,心中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认为怀才不遇,自己不是千里马,社会伯乐还很多。在这一充满欲望的浮躁的社会里,放平心态,沉淀下来,让这粒树的种子在都市生根发芽。农村80后大学生的生存境遇,就像荒漠里树的种子,一旦熬不住风吹雨打、耐不住孤独寂寞、经不住时间考证,这粒种子就会永远深埋其中,不见光日。自然,梦想就会顿失,湮没在残酷的现实里,不留任何遗迹。
玻璃前的“苍蝇人”
学校和社会之间隔着的那堵墙,就像一扇玻璃,在似隐非隐间端正地矗立着。看似透明,实则硬质,无形的阻隔,最难破除。80后大学生犹如“苍蝇人”,在万紫彩虹的诱惑下,毫无头绪地冲撞着,最终竟很难冲破这一扇玻璃。内心充满了迷茫和煎熬,最后却不知该怎样归臵自己以后的生活。就像一位网友在个性签名上所写的那样:“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板上的苍蝇,看到的是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80后大学生俨然慌不择路的苍蝇,胡乱撞飞。2014年7月15日,西安临潼警方在抓获的418名传销人员中,大学生竟占到40%。惊人的现实刺痛了人们的内心,扭曲的价值观在就业的方向上如何被摆正,值得深思。
这中间最大的阻力无疑就是残酷的就业现实,从而逼迫着80后大学生们进入一条死胡同,本就延迟的教育期限,一再被迫延长。校内的和校外的,并肩战斗,在大学图书馆,这个需要“占座”的年代,甚至出现了“卖座”的现象。而在人流涌动的茫茫就业大军中,很多80后大学生都显得束手无措,唯有跟从。
于是乎,就出现了“我不在图书馆,就是在图书馆的路上”这一笑语;于是乎我们要“充电”,就成了80后大学生们共同的呼声。然而,人生目标的方向、职业规划的不同等,是否就等同于用各式各样的证书、轮番上场的考试就可替代?虽然可以缓解,但当被用人单位一句要“经验”不要“证书”刷下来的时候,心中那种五味杂陈的心情是不是多少有些可笑。应试教育让我们在中学时代就捧着书本一遍遍地做着无用功,进入大学本已解脱,却自陷其中,梦想抛之脑后,用最为宝贵的青春去拼搏那几乎没有生存资本的几本证书,从流现象的背后多少也是无奈地选择。
这其中农村80后大学生最甚,没有家长的指引,缺失明晰的规划,更没有强势的先赋资源,正因为能吃苦才最可悲,取得较多的证书,以至少有一个能派得上用场的心理,去博得竞争的优势。虽然短期有效,却丢失了心中埋藏的梦想,人生自然也就难有出彩的机会,困惑、迷茫或许将会伴随一生。所以,农村80后大学生一定要尽快摆脱“苍蝇人”的现状,找到长远的奋斗目标,否则就很容易落入所谓的“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的泥沼里不能自拔,甚至绝望。诚如《〈人民公敌〉事件》中的呐喊,“二十岁不放弃,三十岁放弃;三十岁不放弃,四十岁放弃;四十岁不放弃,五十岁放弃!可是我们才只有二十岁啊,我们还什么都没有做啊!”
从重“学历”变为重“校历”
人在眼中是分等级的,农村80后大学生的学习历程,就是在这样无孔不入的等级中一步步走出来的。作业本上优、良、差的评语,学习成绩一、二、三等的排序,这种自卑与惭愧后来渐渐演变为学习的附属物——学校的优劣上。重点中学的看不起普通中学的,本科院校的看不起专科院校的,985、211重点大学的看不起考上二本、三本的。而农村80后大学生,在重点院校的比例相对城市80后而言,是相对较低的。长期以来,社会上对重点高校农村生源的比例一直未以谈及。2013年9月4日,《京华时报》就率先报道说,本年北京大学招收的本科生源中,农村大学生只占到14.2%。然而,2013年这一比例还是上升的一年,前两年只有不到10%。无疑,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所占的比例就是一面镜子,在折射出城乡教育鸿沟的同时,也让“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渐渐抬头。这就使得农村80后大学生在青春期里并没培养起人生起点的优越感,在社会竞争中多少显得底气不足。
至于用人单位什么时候开始起从重“学历”变为重“校历”,已不重要。剖析其之所以的原因:一是群体性的分辨与认同,自然而然就会演变为社会的一种潜在规则;二是社会的标准是分层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虽然有高校扩建的原因,但这种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比如,最直接的影响——就业。985、211院校,虽是一种身份,但在竞聘时往往却是一个筹码。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专业考试会作为限制,这就使得农村80后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进一步加大。影响范围的扩大化,使得现在人们不会再为上不上大学而担忧,只会为能否上好大学而发愁。
现在的高校就像皇宫里的妃嫔,有尊卑贵贱之分。而大学生就像她们的孩子,有嫡庶之别,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进入社会自然就会受到相异的待遇,冷眼相待还是热情招呼、嘲笑讥讽还是温言赞誉,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难以更改,梦想何从谈起?
一部《蜗居》拍碎了心
2009年,一场电视连续剧《蜗居》把80后带入了舆论的风暴眼。时间节点恰到好处,因为2010年,80后年龄最大的即将告别“二字头”,到了“三十而立”的拐点。
三十,中国人最敏感的心理年龄段,成家立业,在这一年要给以臵评,在自己的内心和别人的眼中,都难以逃避。面对社会如此之多的不同面具,80后在困顿中找到了共鸣点——《蜗居》就像一面镜子,把现实反映得如此赤裸裸,以至于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剧中的自己。所以,在网上就有人调侃道:
当我们怀着憧憬的时候,我们看了《奋斗》;
当我们寻找爱情和事业的时候,我们看了《我的青春谁做主》; 当我们即将豁然开朗准备迎接新生活的时候,一部《蜗居》把我们全拍死了。
《蜗居》的核心无非就围绕着两件事进行,一是买不起的房子,二是靠不住的爱情。对农村80后大学生而言,这两件事都是“不能承受之重”的人生大事。房子让其变为了都市的流浪者,爱情让其成为了奋斗路上的孤独者;流浪者的生活风吹雨打,孤独者的路程寂寞无助,同样让人觉得可怕。因为,与《蜗居》相比,原来《奋斗》都是生活的泡沫,原来《我的青春谁做主》都是骗人的故事,只有《蜗居》才是刺痛现实的锋利之矛!一平方米的隔间、月月还房贷的短信、出门坐拥挤的公交、中午吃难咽的盒饭、用金钱养爱情的无奈……难怪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社会压力挡住梦想,80后一代正在绝望》,绝望等同于自杀的动机,虽然程度没有这么严重,但也绝不是危言耸听。从网上众多网友倡导的“晒出你的生活压力”就可看出,都市农村80后大学生的房租是其生活成本的头号贡献者,一个个为其支招的“省钱经”,折射出的多是无奈中的凄凉。为一处容身之所而歇斯底里后,房贷作为生活中的一出重头戏和无底洞,而使得农村80后大学生逝去了对都市生活的最后一丝幻想。
二、向下的青春
2007年夏天,《中国新闻周刊》刊出了一篇纪实报道——《向下的青春——“高知”贫民村调查》。报道了一位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因为考研和就业的双重失败,最后不得不暂住于海淀区一个叫唐家岭的村子继续挣扎着追求梦想(毋宁说在城市立足,人生最大的梦想——也是最低的要求)。而这个村子里,和他有着相同境遇的高校毕业生还有很多。
恰好,一位名叫廉思的北大博士后,正好作为国家级课题《潜在危机:中国“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的项目主持人,当他读完这篇报道后被彻底震惊了。作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同时也作为一名80后,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贫民村的问题。于是,他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唐家岭(站在街道上,拥挤狭窄的小路充斥着散发臭味的垃圾,各种名目的小店凌乱无序,各式简小出租房广告无处不在……作者当时惊讶地反问:“这也是北京?”殊不知,在全国各大城市,有大学生聚居的这种城乡结合部比比皆是),经过两年的社会实践调查,第一次将一个昆虫的名字冠之于一个年青群体的头上——蚁族。当这份4万余字的研究报告一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本“大学生聚居村实录”的《蚁族》随着人们的持续讨论,也引发了媒体的相继报道。如香港《大公报》就刊文说,80后大学毕业生这个生存群体和蚂蚁类似等,最终“蚁族”才引起了官方的高度重视。当揭开这种令人担忧的生存现状的盖子后,可以发现,蚁族中来自弱势阶层农村80后大学毕业生较多(“蚁族”有50%以上来自农村,20%多来自于县级市,也就是说近八成来自于农村和县城,来自省会和直辖市的不到8%。基本上可以断定“蚁族”为“穷二代”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现状,无疑是父辈的再现,甚至更差。
而面对这群住在违章建筑较多、环境脏乱差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80后毕业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这种凄凉感、挫折感和焦虑感在人们的眼中,已经把其作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来看待了。
生存之上,生活之下
在《蚁族》出版之前,“蚁族”基本还属于一个动物学的概念。将群体喻之,一显生活现状之悲惨,二现生动形象之深刻。在2009年百度关键词搜索排行中,“蚁族”仅排在“甲流”之后。据估计,全国约有超百万人次的“蚁族”在艰难地爬行着。在北京,约有10多万人,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地大抵也如此。然而,由于城市城建之别,“蚁族”聚居分布特点也稍有差异。在北京,“蚁族”主要聚居在城乡结合部;在上海,“蚁族”又大多聚居在被分成数个格子间的公寓里;而在广州,“蚁族”则主要聚居在城中村。虽然聚居区不同,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生存现状:每月领着不到2000元的工资,租着每月不到500元的床位,吃着一天只有两顿饭的快餐,坐着到工作单位需2小时以上的公交。每日每夜都挣扎在生存的边缘,所谓的都市生活都只是过眼的云烟,他们基本没有参与权。诚如《蜗居》里的人物海萍所说:大城市有什么好?有明珠塔有歌剧院,你一次也没去过跟你有什么关系?于是乎,这个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往往就成了身外的世界。所以,“蚁族”,这个贴切而让人心酸的称谓,每夜都在都市的上空被一群高知者嚎叫着。
作为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蚁族”有着高知、弱小、聚居的特点。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5—30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九成以上为非重点大学、民办、专科学校毕业(80后占到了95.3%左右,来自非221大学的占到90%,来自于211重点大学在这个群体占了10%。);他们主要从事保险推销、餐饮服务、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等低收入临时性工作,平均月薪不足2000元(经过调查,他们的收入在1956元,这是北京“蚁族”的平均工资。而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是3700多,是“蚁族”工资的两倍),绝大多数没有劳动合同和“三险”;大部分人在失业与半失业间徘徊,生活拮据,工作不稳;他们主要聚居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聚居村”(这些聚居村环境比较脏乱差,违章建筑比较多,一些小网吧,小发廊、小超市、小饭馆、小诊所,小的成人用品店比比皆是),成了一群游离于生存与生活之间的“弱势的强者”。
虽然现实逼人,但很多80后大学生的心理还在高处徘徊,年轻脆弱的心灵和无法释怀的梦想交织在一起,让“蚁族”这幅令人落泪的群体画像显得更为凄惨和悲壮。很多时候,他们希望注销掉自己的这一重身份,但没有大学生的身份,自我更难以自足,两难境地的现状,也使他们成为了“最敏感的人群”。一代人的痛苦、无奈与彷徨,让无处寄托的梦想在焦虑的黯淡时光里显得更为滑稽,大学里所谓的知识和涵养,使得这百万“蚁族”都在困惑中反问:“读书改变命运了吗”?
蚂蚁,一个全力以赴、永不言弃、不可轻视的群体,用坚韧的精神在困顿的境遇中默默地奋斗着……蚂蚁,看来是在盲动;其实,也各有所奔头。而农村80后大学生作为这一群体的主要力量,那种吃苦的精神使得“蚁族”的身上不可避免地烙印上了悲壮的符号。
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家难回
“养儿防老”的观念,农村人最为认同。然而,农村80后大学生作为突围的一代,冲出农村的使命使得这一传统的现实成为了过去。
现实情况是,农村80后大学生是有家难回。以“蚁族”为例,虽然它的出现有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都市生活的渴望、趋同的择业观、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错位等宏观因素,也有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生存成本低廉、追求群体认同等主观因素,所有的这些理论都掩盖不了一个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因,那就是他们肩负父母的期望、兄妹的嘱托,还有那左邻右舍的眼光以及亲朋好友的看法,这种虚荣层面的心理最为实在。就像《蚁族》一书的作者廉思所讲的,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说“我懂事以后,一直都想着要考出来,从来没有变过”的郑章军。在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快递到了林西这个小县城时,村长亲自敲锣打鼓,把通知书从村口一路送到了他的家门口。而剖开这层实在的土壤,还是人生深处最积极的能量,为了实现梦想,改变人生命运,为了父母安享晚年,为了下一代更好发展。
据调查,“蚁族”中有5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都是典型的“穷二代”。在都市生活了几年,他们对自己的生存境遇存有很大的期待,留在都市自然就成了他们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毕竟,二、三线城市和大城市的差距太大,而且出来这么多年,身处二、三线城市的人脉资源、城市熟悉度、几乎同等的竞争压力使得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想回去,除非万不得已。有关报道称,在县城要想成功,80%要靠人脉。所以,即使他们回去,也很难找到工作生活下去。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走远,他们的梦已经被吹起,即使是“白日梦”,他们也情愿沉浸其中。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对毕业大学生讲: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建议毕业的大学生回到中小城市去。他说,像一些大医院里的博士生、硕士生都在药房里配药,没人愿意在下面,都到大医院去了。北漂者还不如回去,回去说不定当上县长了,现在的北漂者漂了十来年什么东西都没能漂出来。但现实是,要让研究生回到县城,几乎很难做到。他们宁愿在大城市的私企工作,也不愿到县城吃财政。
年青,有拼搏的资本,更有奋斗的勇气。当社会都在慨叹80后集体暮气沉沉时,人们是否能够理解许多农村80后毕业大学生选择在这个交通便捷、生活成本低廉、就业创业机会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城中的根本原因。对“蚁族村”的农村8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路只有两条,要么搬出“蚁族村”,要不回老家。非此即彼的两难现状对他们而言,无疑又是一次突围。相似的一幕,却有质的不同。前一次的突围,只是在求学的单行道上,从农村进入都市的一方乐园——大学,与现实隔着一堵墙的地方,虽然难以翻越,但至少达到了目的。而第二次的突围,则是都市中一处只适合生存的地方——“蚁族村”,被暂时丢弃或是遗忘的角落。这次冲出去的地方则是赤裸裸的社会,一只处于食物链低端的物种要想存活,不经一番痛苦难熬的磨难,怎么可能会被接受并进一步立足发展。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讲:农村孩子上大学,回不去就是悲剧。确实,一旦考上大学,户籍就转了出去,毕业找不到工作,就只能在人才市场上挂着。要想再转到农村,没有可能。
对北漂者、“蚁族”来讲,5年就是一道坎,很是关键。像“蚁族”就是以5年内毕业的大学生为主,毕业不满一年的人最多。因为刚刚毕业,自然要试探社会水的深浅。能在聚居村呆下来的,都是梦想的坚定追随者。尤其是农村80后大学生,在校时和毕业后,他们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一年回一次(男性)。这其中有很多难言的现实与心理因素,比如,想利用放假时间打工赚取生活费、刻意回避家里贫穷不堪的现状、不想面对左邻右舍对自我现状的询问等。按现在80后父辈的年龄算来,以50岁为基准,并结合农村人的平均寿命75岁来看,身在都市的农村80后大学生与父母相见的机会只有25次了。多么令人震惊的事实,对突围出农村的家庭而言,这一结果谁都没能料想得到。
最悲催的是,现在的农村80后大学生根本就没能立足,还需要父母接济。陕西媒体调查显示,只有40%的80后能坚持每月给家里寄钱,60%的80后表示没有经济能力照顾父母,90%的80后表示对父母有愧疚之情。而农村80后大学生的父母,为之突围的使命,耗尽了一辈子的心血,干尽了苦活、脏活和累活,身体都处于衰弱的时期,很多病症也开始显现出来。而农村80后大学生,是既没有经济实力以供父母生活,又没有时间来陪伴双亲左右,所谓的“养儿防老”,在这辈人的身上,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或许等到50岁的时候,很多农村80后大学生都已在都市扎根立足、生儿育女,事业也是蒸蒸日上,然而当年为自己能够成为城市人而呕心沥血的双亲却早已离开人世,望着自己的孩子,他们此时或许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根本就没有尽孝,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农村80后大学生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请千万不要丢下你的父母,忽视了你的双亲!
三问出路在何方 2011年7月1日,面对社会上关于80后的各种思潮,《求是》杂质官网网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发表了《80后最想对党说: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署名文章,该文的作者是数十名河南开普集团的校友,他们用自己近30年的亲身成长经历和切身感受,对就业、房价、腐败等社会热点、敏感话题发表了观点,最后称“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这是否能代表80后的主流思想,暂且不做讨论。然而,农村80后大学生的现状,好像很难让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考大学收费,农村80后赶上了。而要搭上高等教育这班列车,就需要掏出昂贵的车票,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难以支付,很多人都背着沉重的债务上车;毕业即失业,农村80后赶上了。有幸从千军万马中挤上高等教育这班列车,最后却发现前面并不是康庄大道,4年所学难以致用,心底发出了“读书改变命运”原来是个童话的叹息;住房迈入高房价时代,农村80后赶上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无奈失去对梦想的执着,有房才有婚姻的现实提前结束了都市立足的想念。虽然农村80后也是在转型社会的洪流中一直漂流而下的,但这一风雨变迁的难忘路景,农村80后却更以为之动心。因为那突围的使命,就使得他们想要从生活中拥有的东西,要远远多于父辈们所梦想的还要多。诚如很多农村80后的父辈们所讲的,那时候我们头脑中的美好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谁能想象现在的生活会这么美好。是啊,在很多农村80后大学生的心里,他们所思考的是,在自己没有竞争的先赋资源、没有重点院校的文凭、没有突出的个人才能的情况下,面对就业、房租、爱情等最本真的现实,自己能够得到什么?
其实,他们最真实的想法,是在各网站的留言、论坛的帖子里。虚拟的世界,可以掩藏真实的面孔,把内心最难言的话语倾吐而尽,至少在内心压抑的层面上能够得以释放和解脱。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童年像皇帝,少年像战场,青年像乞丐,中年像野狗,老了没人养,死后没人埋”,对80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描绘,种种不幸虽然有失偏颇,但从侧面也能感受到80后一代的内心所面临的阵痛。
80后歌手邵夷贝曾为《谁偷走了你的时代》这一歌曲谱了词,“谁许你一个虚幻的未来,让你为了它把梦想掩埋;谁把你的学历变成一纸空白,然后告诉你这就是优胜劣汰……”这首歌不仅唱出了大学毕业生的心声,也唱出了每个人内心的辛酸。人们不禁感慨,也在深思反问:寒窗苦读十几载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房价疯狂飙升几将成为天价为什么?上不能养老、下不敢生子为什么?三问出路,三大难题。特别是农村80后大学生,一路走来不明白:还算“优秀”的我为什么仍被社会“淘汰”?
回首过往皆茫然,辛辛苦苦小学6年、勤勤恳恳初中3年、废寝忘食高中3年、稀里糊涂大学4年,谁都能想象得到,在阿狗阿猫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的时候,谁都不会将文凭算根葱的。而这就会衍生出很多的附加条件,什么6级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会计证书、律师证书等等,很多没有明细目标的80后大学生就很容易淹没在这无序化的人潮之中,成为别人向上的垫脚石。所以,真实80后一代的身上,都散发着颓废、迷茫与空虚的气息。但要明白一个社会规律,在所有的时代,很多人或许都会像九斤老太一样,认为社会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细想,80后成长的时代,在历史长河中来看,确实可以说是幸福的一代。物质充裕、信息发达、政策到位、时代安稳,唯一的考虑就是生存与发展。然而身处大时代,个人梦想易被冲淡,细化到个人,则是迷茫困惑的岁月,人生的青春无处寄托,无疑是一段向下的青春。
任重而道远:“螺旋式”上升
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社会“螺旋式”上升的力量。用跌宕起伏、潮起潮落、蜿蜒曲折等词语或许都不足以形容这一前进的发展趋势。因为本身在起伏中就孕育着力量,在曲折中沉淀着向上的动力。
人生亦然,80后一代要想让困惑释然,就要懂得前进中有后退,失败中有成功的道理,恰似哲学的思辨。每一个进入大学的80后,之前基本都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在学业的单行道上一路向前。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突然要进入社会,面临着就业、房子、结婚等人生最重大的几件事,那种外在能力与压力不对称、内在坚守与放弃难抗衡的现实,无疑也是一个成长、收获和前行的过程。因此,暂时的下沉,是否只是一种表象?
诚如很多“蚁族”,现在虽身处困境、艰难求存,但仍坚守梦想、不愿认输。什么3年买车、6年买房的人生规划,这个连都市人都难以实现的计划,可以想象年限所到时,他们怎样看待这破灭的梦想和不堪的社会。难以否认,那时或许悲剧才刚刚开始。但谁又能想象,那时的80后内心的坚韧和承受力要有多强,诚如电视剧《三十而立》主题曲所唱的那样:“三十而立之年我无悔/纵然四面楚歌/也要坚持到底/三十而立之年有梦有汗水/当绚烂归于平淡/我依然会用微笑陪着你。”80后终究要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那时沉淀越厚的人生无疑将会爆出发最大的能量!
所以,80后现在的困惑和处境实属正常,从人生和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是必经阶段。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80后义不容辞,任重而道远。
三、“八零祠”:祭奠逝去的青春
当一个人怀念的时候,人们会相信,这个人已经开始衰老,纵然只在心理上。然而,当人民日报社论说,80后一代集体暮气沉沉时,是否意味着80后一代已经走在了衰老的路上。
一个人怀旧,只是一个人的问题;但一群人怀旧,那就是时代的问题了。李雷和韩梅梅,80后的绝版青春记忆,多少是在逃避而寻求一处让记忆得以安放之所。80后集体抚今追昔,讽刺的是谁?特别是农村80后一代,都想在“八零祠”里上一炷香,渴望在共鸣中寻求知己,到底寄托何为?
或许,在《我们奔三的80后》一文里能够寻得一些端倪: “我们奔三的80后,每天起床的时间从中午12点变成早上7点,睡觉的时间从凌晨2点变成了晚上11点;
……
我们奔三的80后,下班路过学校,看见学校放学,我们会怀念我们上学的时候; 我们奔三的80后,见到亲戚朋友,他们不再问你考试考了几分,更多的是问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我们奔三的80后,聊天的话题,从各种网络游戏变成汽车、房子,吃饭的时候讨论的往往是他准备结婚,她哪年结婚;
我们奔三的80后,每天不再感叹学校有多少作业做不完,考试感叹油价、房价涨的有多快;
我们奔三的80后,不再乱买东西,月底开始算计这个月还了信用卡,还了房贷,还剩下多少钱;
……”
“小虎队”成了“老男孩”
“我们都已经长大,好多梦正要飞……”2010年央视春晚上重新联袂演出的“小虎队”将80后一下子拉回了童年;“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一部电影《老男孩》彻底唤醒了已经奔三却还在麻木中度日的80后。“小虎队”那略显沧桑的面容,似一面锃亮的镜子看到了自己,80后集体慨叹我们已经老了,而这无疑是在和童年做一场告别的仪式,并哽咽着说他们已是“老虎队”了;“老男孩”那重拾梦想的感动,被生活磨碎的心在那枯燥单调的日夜里却从未忘记当初怀揣梦想的岁月,残酷现实里恣意流淌的泪水为逝去的青春,还有那梦想,更为那难以承担的成年重压。所以,“小虎队”已成了“老虎队”,更变为了“老男孩”!同年,中央电视台在电视指南频道一档节目中就特别制作了80后回忆节目——《生于80后 而立之年》。该节目共用了30集,对80后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回忆。
儿时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年代,长大后却被生活死死奴役着,鲜明的反差诉说着现今的苦闷和无处倾诉的内心。农村80后大学生,所寄托的梦想更为实在而强烈。童年时,一起打弹珠、玩象棋、捉迷藏,在村子里的麦场尽情玩耍,跟着水渠里的水流欢快奔跑,在农家天地里捉知了等等,有道不尽的快乐。匆忙间,青春就眨眼即逝,却要托起人生,而当初宁愿说是计划的内容,却还锁在少年时代的匣子里,不见光日。小时候,曾多少次无比激动而憧憬着未来,喊着自己以后一定要做个警察、医生、音乐家……如今,梦想却每天都在现实中蹉跎度日。
儿时不经思考的梦想,谁都可以说。但在内心深处形成的潜意识伴随着以后突围农村的使命,使得农村孩子的雄心壮志多少都会爆发出来。等到成年面对残酷的现实,仿佛不同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觉得以前的时光一直都欺骗着现在。所有能给温暖的火源,只剩那童年的记忆。梦想的翅膀上,已经被工作、房子、结婚等沉甸甸地现实物覆压着,满负荷的梦想此时也只是一件摆设,成了一个“杯具”。所以,“童年似蝶舞,成年如蚁行”,用来形容农村80后大学生再也恰当不过。
人们说80后一代最大的特点是自我,然而当面对“你自信么?”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数据显示却只有23.8%的人回答说“我很自信”。这正验证了现实中那句“现实如蚁,需要脚踏实地;梦想如蝶,实在高不可攀”的道理。同样,假若调查的群体只是农村80后大学生,相信这一数据肯定会更低。
重走一回青春
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这句话对觉得已经变老的80后而言,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而2013年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更不知重新点燃了多少80后梦想的火焰,作为励志教育题材的真实版(以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培训教育机构为原版),无疑更具说服力。
现在人均寿命的增长,加上教育年限的延长,每个人走进社会相对以前都推迟了一些,纵然是奔三的80后,也不过在社会上打拼了几年。之所以80后一代集体怀旧,是被残酷的现实在每日每夜里压抑着,很多80后耳边的缕缕银丝并不是年龄的催促。相同的时光,在欢快中飞逝度过,却在痛苦中长久煎熬。80后一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同等的岁月里世事被相对地延长了,经历的人生波折相对也被现实的舆论放大了,从而最终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暗示。“哀莫大于心死”,而80后最大的悲凉之处恰恰就是心理的衰老。没了青春的朝气,有的只是暮气;没了年青的激情,有的只是固守;没了梦想的豪气,有的只是现实。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30岁的80后遇到最尴尬的十件事排行榜》,其中第二件就是80后没法以年轻自居,第三件则是80后没那么生龙活虎。诚如帖子所言,没法以年轻自居是相对人生犯错而言,没那么生龙活虎是因为长期没有运动的缘故。所以,当梦想来临,80后要相信自己的人生也仅仅只是开始。虽然集体变老也是心理的真实反映,但毕竟有陶醉的群体认同感和煽情的现实同情感掺杂其中,被媒体和网络夸大是不争的事实。每个人都有双重性格的体现,都有多面性的面孔,80后同样也不例外。
然而,面对80后,人们却都在沉思一个问题:“拿什么来拯救你——80后?”《外科医生格蕾》中一个患病的老者曾这样描述自己倒计时的人生:所有的里程碑都已过去,毕业典礼、结婚、生子、退休……剩余的生命中再没有新的里程碑,只有一步步逼近的死亡。这样的命运,80后每一个人都将会面临,毫无悬念。所以,在梦想逃遁时,在代际怀旧中,80后要想摆脱那必然感叹曾经挥霍与错过的一天,就必须要学会重来一次青春的勇气与魄力。农村80后大学生更要如此!因为他们会面对更为复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压力,理应要付出更多才能达到目的,毕竟重来一次青春的行为是发自生命深处最原始的动力,持久而稳重,激情而澎湃。
全国著名演讲家蔡朝东曾说:一个人要经常给予其激励,无论是内在生发的动力还是周遭环境的鼓励。因为这里激动3分钟,那里激动3分钟,每日如此,合起来那将会是一股不可小瞧的力量。农村80后大学生,要想实现梦想,完成突围的使命,就必须要做到这一点,才有实现的可能。因为在到处碰壁的岁月里,谁都看不起你,你自己一定要看得起自己,实现梦想给你自己看,连带别人。
第二篇:80后“房奴“——《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王王
寒门再难出贵子?
第四章 拿什么来拯救你
作者:王王
二、青春,在‚蜗居‛中前行
2014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频道就以‚青春,在‘蜗居’中前行‛为主题,报道了北京四环外10公里处北四村毕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一个只给6000人的村庄设计的水电设施却要供应流动人口达到9万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一条臭气熏天的河流(劣五质水)穿越村庄而过,每天20顿的垃圾堆放在村里,生存环境、安全隐患令人堪忧。
其中,一项报道数据就可见一斑,派出所的2.4个民警平均就要下包1万人,治安问题尤为严重。很多一线天的楼间距,蛛网似的电线,狭长的窄路,一旦发生火灾根本难以救援,人生安全堪忧。林立的电线杆和脏乱的墙上到处帖一些租房广告,其中最低的价格是260元一个月,房里手机信号极弱,没窗户的单间蜗居着一个个‚天之骄子‛的梦想。一位毕业大学生就苦笑着说:和‚蚁族‛一样,我们是‚鼠族‛,终日不见阳光。很多毕业的大学生,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地方,都会惊讶地说道‚北京也有这样的地方‛,感慨还不如我们那的农村。
而在对居住环境满意度的调查中,竟然有62%的人对所居住的环境还基本满意,只有20%的人不满意。作为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家,他们这样的‚内心感恩‛,让人觉得很不是滋味。而在对最担心的问题的调查中,排在前4位的却是环境恶劣、火灾隐患、人身安全与担心拆迁。此时,他们矛盾的心理显露无余。在内心,既有对环境问题、火灾隐患和人生安全方面的担忧,又有担心拆迁找不到着落的恐慌。作为人生的过渡期,他们在这样的尴尬心理困境中寻找着未来的出路,无不让人感慨,那坚韧的品性和对梦想的执着。然而,抱怨集聚终有爆发的渠道。作为租户,他们凭借网络,在贴吧上讥讽戏谑、狂笑怒骂。史各庄的贴吧上就有一个帖子——《史各庄,谁动了我的乌托邦》,住在里面的人是强打起精神蹉跎新的岁月,还是内心充满希望,在明天升起的朝阳中憧憬着人生旅途中真的未来?或许,可以在这篇帖子中寻找到答案!
‚史各庄,谁动了我的乌托邦‛
这篇贴文的题目,无疑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畅销书名的翻版。书中讲到人生犹如‚迷宫‛,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各自的‚奶酪‛,可能是稳定的工作、身心的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能是甜蜜美满的爱情,或是令人充满想象的物质财富……而史各庄里的大学毕业生们,同样也在追寻着相同的人生。他们的内在心理、居住环境、未来前途等,我们在《史各庄,谁动了我的乌托邦》里一起寻找。
‚史各庄大概可以被称为是一个村镇,它位于北京地铁昌平线生命科学园站北侧,G6京藏高速的西侧。从生命科学园站北侧A出口出来,步行到‘庄’的最南侧距离约有1公里。‘庄’成长条形,南侧最宽,东西约有800米,北侧最窄,约有400米。南北纵横约有2公里。
庄内建筑以4到6层桶状楼房为主,一层多为商铺,二层及以上绝大多数为出租用房间,并且庄南侧绝大多数房间已经出租完毕,庄北侧居住人数较少。庄的中央位置是一个不小的钢厂,想必其员工都居住在庄内,但庄内的居住人员绝不全是钢厂的员工。
庄内所见私家车数量较少,可推测庄内人员外出工作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地铁和公交。最近的地铁站自然是昌平线生命科学园站,公交站在G6京藏高速沿线有数个。
商业环境可分两部分阐述。庄内的商业皆为小型商铺,形式主要有超市、杂货店、饭店、发廊和网吧,另有少数小型诊所和KTV、台球等娱乐场所。所有商铺的共性是规模小、品质差、服务或产品的价格低,属于低端商业。于此不难推测出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就是史各庄南侧的大型购物中心永旺,其紧邻地铁生命科学园站。商场内不乏JUSCO、特力屋等中高端品牌,顶层有电影院,一层有各种餐饮,地下有大型超市。商场内顾客甚多,笔者推测多数为昌平人乘地铁来此消费,少数为开私家车来此消费。在上下班时期,可能会有一部分史各庄的居民在此用餐或有一些其他消费,但不会成为主流,绝非购物中心的主要经济来源。
史各庄的东北方向有一大片别墅区,其大小约相当于史各庄。其中住着什么人以及他们的购买力如何不大好估量,点到为止。
真正走进史各庄,能看到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房屋是密集的,道路是窄小的。路旁是各种商摊、垃圾堆、柴火堆、电线杆、广告牌和杂物,终于凌乱。一条被污染的小河穿庄而过,在远处就足以用眼睛感知河的恶臭。房屋外墙不是普通瓷砖就是水泥墙,任何多余的装饰都是没有必要的。在史各庄,任何趋向于形而上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另类。路边的广告牌告诉我们,即便是招揽客人,其手段也可以彻底形而下。类似于‘大馅包子铺’、‘人气旺超市’这样的广告牌在道路两旁层出不穷。能想出这样的商铺名字,真不知道是该说他想象力过于天马行空还是相反的那一种。
每隔一定距离就会出现的垃圾投放点自成一道风景,半包围结构的水泥矮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风将垃圾吹散,易于收集清理。但此时,这些矮墙的唯一作用仅仅是提醒人们这是垃圾投放点,因为堆放垃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它原本的承载量,概是垃圾清理不够及时的缘故。于是,徜徉于史各庄的街道,你就会不时看到有大堆的垃圾在路旁嚣张地绽放,并且他们的威慑力是如之强大,以至于你绝不可能在整条路上找到任何空气清新的地段。
需要一提的是史各庄中央的钢厂,只能远观,就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多数厂房如同盖了一半,外墙颜色极为古怪,厂内时不时会发出我从来都没有听过的声音。该厂为史各庄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目前不好直观确定,但是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都是显而易见的,利弊目前不好权衡。
史各庄之所以是如上描述的史各庄,全是由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一手造就的。回到庄的南侧,具体的进入到楼中来观察这里的人们。他们多是承受不起市区内高额的房价和租金,而来到这里。距离城区较为遥远,环境较为恶劣,这使得史各庄内的房间租金低廉;庄内可谓繁华的低端商业,也可使生存成本降到很低的程度。类似于史各庄这样的地区,是城市里低收入人群的无奈之选,也是必然之选。
走入楼内,楼道里的昏暗不出意料。有别于公寓式的楼房,这里有的只是一间间的屋子,屋内摆放的不过是一张或几张床和一些简单的家具。电脑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要不是电脑,还能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在身心俱疲之时超越现实,感受到来自另一种层次的心灵慰藉?(画外音:书籍)灶台在楼道里,没有看见什么通风设备,估计是一家做饭,十家‘吃香’。洗衣服洗澡也要到外面,在屋里除了睡觉和上厕所什么都干不了。
笔者猜想,来到这里的人们,多数一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初到这里,他们非常不习惯和不情愿,却又无力改变,无奈只能留在这里,并发誓要努力工作,将来过上美好的生活;一段时间过去后,在某一个瞬间,他们突然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小人物,如同一盏独自矗立在偏僻巷陌的路灯,亮了一整夜,也未照见一个晚归的人;再后来,他们开始习惯于这样的生活,因为‘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是在这种有趣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这些细节,可以是昨天在楼下发廊剪头竟然只用了5分钟,或是今天小饭馆的菜里肉的形状很奇怪。再后来,他们可能离开史各庄了,他们的房子可能是100平米了,他们去剪个头可能要花1个小时了,他们桌上的菜可能只有肉没有菜了,但他们可能再也没有逃离过史各庄给他们留下生活方式,他们的眼里可能再也没有闪过光。
从未知道什么是生活。他们从生活那里学到的唯一知识就是没有必要知道什么是生活。但是生活不应该如此悲观,事实上,生活并未如此悲观,因为这不是结局,他们的后代来到了这个世界,站在一些新的起点,点燃一些新的梦想。
我们‘祈祷生的优雅可以抚慰它的渺小。’‛
可以看出,史各庄里的毕业大学生们,面临的抉择依旧是突围,一是拼出一片更好的天地,与史各庄潇洒地告别;另一个是拖着行李踏上回家的路程,以伤感的眼神无奈地远去。然而,人生最为宝贵的青春却生活在一个烂泥塘里,浑身抹不去的脏臭味,内心难以遗忘的社会境遇带给心灵无以言表的创伤,一直影响着未来的生活,虽然他们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但一代人的突围,难道不是为下代人的发展道路铲去了更多的荆棘吗?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祈愿在人生以后的光亮中慢慢褪去。
谁为青春的冲动埋单
谁的青春不冲动,谁的梦想不远大,谁又能躲避青春的利刃……当年,《蚁族》一书出版后,社会上很多‚蚁爸‛‚蚁妈‛都是留着眼泪读完那本书的,说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在大城市里做一名‚蚁族‛了。相信,如果有更多的父亲、母亲看到《史各庄,谁动了我的乌托邦》一文后,同样也会心疼难受不已,甚至会立马打电话叫蜗居在都市的这一个个‚鼠族‛回家,而他们因此也多了一个名号——‚鼠爸‛和‚鼠妈‛!
毕业时朝气蓬勃、激情满怀,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内心总感觉社会的一大片天地正需自己去开拓和建设。传统的读书观念,多少对大学的社会功用放大许多。希冀在都市干出一番事业,期待成为一名光鲜亮丽的白领。然而,社会给这些毕业大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在哪里落脚?从未体验过的生存困境,成为一个个‚鼠族‛,在外人眼里难以忍受的脏乱差的租住环境,一个彼此寻求认同感的群体却还违心地说是基本满意,在一个不见光日的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靠虚幻的网络世界来逃避残酷的现实境遇。所以,他们租房时可以不要厨房、不要厕所,但是不能没有宽带。
很多人在畏惧、失意中上完了这第一堂课,内心的梦想似挨了现实的一记棍棒,让其清醒了许多。就业的过程,波折而辛酸,几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都以暂稳与跳槽的游离心态将就度日。麻木,是梦想的可怕天敌,而这样的生存状况却很容易让人在毫无改变的心态下过着不知明天怎何的生活。此时,梦想或许只能成为内心难以启齿的一个念想,奋斗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将每天的24小时过完。无能为力,看着青春在剧烈的疼痛中被现实一层层地剥开暴晒,梦想似乎支撑不了多久就会被自己熬死。在这些‚鼠族‛的内心,最大的苦痛莫过于时光毫无意义地远去。网上有一段话,用来描述这些‚鼠族‛的心理恰到好处:‚很多年前,我坐在海边一条年久失修的破船上,眼光停留在海边水里女人们的臀部和胸部;一边扣着脚气一边在想,等我三十岁的时候,俘获他们像捞起一把海藻一样容易。当三十岁真正向我走来时,我却像一头从雪洞中钻出来的海豹,赤裸裸地立在阳光之下,无奈也好,尴尬也罢,你无处躲藏!‛的确,5年是众多毕业大学生定下的发展规划期,因为这时每个人都到了30岁的关卡,‚成家立业‛的现实考验,已经把所谓的梦想辩驳地哑口无言。他们既无法再以‚年轻‛自居与梦想为伍,又要面对人生个体的责任与义务,被现实磨尽了棱角。很多人并未褪去青春的张扬与自傲,年龄的大关和现实的逼迫就摆在了眼前没得选择,似乎昨天还能为自己的青春埋单,今天就马上要为沉重的责任和义务肩挑。
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让毕业大学生们已经放低了高居者的姿态。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并未真正屈从,让他们在心理上接受‚上大学只是一种经历,并不代表着什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总觉得前面的路还很长,足够展望人生的未来;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梦在这里还能够实现,哪怕付出再多的青春。为此,毕业后有的人专职靠研、考公务员、考证书等,放弃工作,做最后的拼搏。青春,可以用来奋斗,但绝不是用来做赌注的筹码。毫无意义地浪抛,最后换来的只能是一声叹息、一段悔恨。可是,谁又能作为青春的审判官,接受一页谁是谁非的诉状。多少人在孤立无援地征程中寂寞地前行,风雨同行中进行着自我慰籍地鼓励,最后,换来了一无所有的落魄。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这样写道:‚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对众多‚鼠族‛而言,30岁时已不敢奢谈梦想,只会低头赶路,准备一辈子像一头老黄牛,在人生中过着有趣味地沉沦生活。没有时间抬头,此时成了他们心中最大的共鸣。
身处蜗居中的‚鼠族‛,他们的年轮只是岁月徒增的圈环,他们的青春也只是跌跌撞撞的一道道伤痕,真实的状况就是这样,现实的人生意义或许并不具有诗情画意版煽情,然而终究是一段过往,存在过的青春。
外面很精彩,内心很无奈
在北四村里‚蜗居‛,‚鼠族‛们说,夏天热的根本睡不着觉,而租户的户主不允许他们装空调,原因是电压太低。在一格格的房间里,他们就像铁板上的烤肉,吱吱作响……诚如他们没有生的主宰一样,只有被迫与无奈。
中国转型期的城镇化建设,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商品房的建设,并没有为每年几百万的毕业大学生在都市奋斗的住房安置情况进行考虑。比如,德国虽有77%的年轻人在租房,但他们的住房是有法律保障的。因为德国《住宅建设法》明确规定,年轻人作为社会‚贫穷一族‛,政府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住房,并在面积大小、房屋设施和租金等方面为他们量身订做,满足需求。日本青年同样也喜欢租房,因为本身他们有社员寮,即大公司或政府机关为自己的职员提供的住宿设施,这些寮属于集体福利,价格比一般民间租赁便宜许多。所以,在中国才有像唐家岭(唐家岭外地人与本地人的数量对比接近17:1)、北四村、史各庄等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现象存在。这些村庄收留了一个个都市里最具财富的群体,也成了这个群体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家。因此,纵然这里的环境再差,他们还是会抱着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暂留之所。
当然,他们偶尔也会找到情绪爆发的导火索。比如,在唐家岭,本地居民就曾抱怨急速涌入的大学毕业生们把这里的生活环境搞乱搞差了,而他们则毫不留情地回帖反问:‚没有我们这些外来人,你们哪来的退休金,你们的年轻人哪来的工作,你们的别墅是我们这些外来人给的!如果我们都不在唐家岭了,你们指着什么活,种地活?种什么能让你们年薪几十万?等我们全部走了,唐家岭除了虫子,还有什么?‛这无疑是他们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紧张后的内心失控与宣泄。因为只有在虚幻的网络里,他们才能指责、也才敢怒骂他们在这座城市仅有的落脚之地。24岁的‚诗人‛杨海明,也是住在唐家岭地区。有一年因为接连下了3场大雪,这里的许多小巷都成了泥水沟,不往脚上套一个塑料袋根本就无法出行,他为此几乎毁掉了一双鞋子。回到住处,他写下了这样的话:
‚在一个黑漆漆的雨夜/我终于一脚踩进了泥里/那些稀泥和石子像久违了的情人/在我鞋里缠绵/‚操他妈的!‛/我不知道那些灯光去了哪儿/只好一路抱怨着回到家/打开电视/调到凤凰卫视/可只看见一个油光满面的胖子在作报告/说要彻底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国庆期间唐家岭镇的安保工作。‛ 然而,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当他们因为无法立足而被彻底赶出这个城市的时候,他们又会如何看待这段苦涩的青春岁月。时代已经证明,80后一代不是被忽视或者被排斥社会建设的一代,‚鼠族‛们也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若干年后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诚如《史各庄,谁动了我的乌托邦》里所讲的那样,青春岁月的经历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心态。难以想象,一群在人生最有梦想的年华里经常遭到冷落、鄙视、甚至是不公待遇,等其进入中年后,他们会如何对待和回报这个社会,会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因此,关注他们,无异于就是关心中国的未来。
当人民日报社论员文章批评80后一代集体暮气沉沉时,可曾想过城市里不仅有一群‚蚁族‛,还有终日不见阳光的‚鼠族‛?他们蜗居在城市最为脏乱差的一角里,三餐无营养、睡眠质量差、恐慌伴每天、心情时常糟,试问他们如何有朝气、有激情?一眼望去没有尽头的拼搏路程,他们如何有希望、有信心地去拼搏?他们积蓄的能量早已在毕业后最黯淡的5年时光里消耗殆尽了,最终却没有任何的回报,反而一直处于倒退的人生态势,何来张扬而靓丽的青春气息。调查显示,他们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极完美主义特质明显,而且个体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心理层面的相对剥夺感。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冲击着他们的内心。所以,他们30岁的人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像一张软绵绵的卫生纸,包满了难堪而粗糙的一道道褶皱。
用‚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这些‚鼠族‛对所呆城市的了解,言不为过。虽然很多‚鼠族‛最后离开了,但作为常驻的‚过客‛,起码也是‚暂住一员‛。然而,他们好像并没融入进这个城市,被这个城市排斥着,靠近不了。每天睁开惺忪的睡眼,来不及吃早饭就要赶趟需要坐上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忙碌到中午,吃份最便宜的午餐,稍作调整又要投入到忙而乱的工作当中。等下班回来,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极少渴望生活趣味的‚鼠族‛还能做顿晚餐,然而等吃完洗漱完毕,往往也到了夜深的时候。干脆打开电脑,或拿出手机,上上网、玩玩微信,躺在一个人的床上度过这每天最为舒坦幸福的两三个小时。偶然有个节假日,还想睡个懒觉,等日上中天的时候才懒洋洋地起床,吃顿饭、上下网、洗件衣服已是晚上了。喜欢逛街的,也只是两三成群地到街上转转,再到公园坐上一会,最后吃点特色小吃来结束这一天的假期。真正的城市生活,他们够不着一点。
《Lilei和Hanmeimei之歌》中有一句:‚一样的是我们都有了个当初不曾遥想的以后。‛的确,经历过如此困顿的境遇,在30岁的时候,最大的人生收获或许就是认清了那已经被现实摔得粉碎的梦想,而且至少折成了两截,在质变中渐渐清醒。因为有不甘,才会有无奈。洗一把脸,重新规划下人生。但毋宁说是人生真真正正地第一次肃清梦想,把一些虚幻缥缈的东西清理出去,而把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存留下来,靠着人生过往的沉淀,重新上路。
第三篇:寒门再难出贵子范文
寒门再难出贵子
“成绩是用钱堆出来的” 发帖网友是一所中学老师,他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上个月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洲参加夏令营。
“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甚至有人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农村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有网友跟帖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农民、打工仔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 “面对城市学生,我们丧失了基本竞争的机会”。
记者在华科见到了雷磊时,他刚从广州回到武汉,还在为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努力。三天前,他在南方周末发了一篇讲述自己上大学经历的稿子《走到只剩我一个》。好多人都说 “看了你的稿子我们很感触,感同身受。” 农村尖子=城里差生? 雷磊的经历是众多农村大学生的缩影。他出生在陕西平利县一座村庄,2006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过了一本线,但他想上一个更好的大学,选择复读。一年后,他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但一进学校他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同班一名女同学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从她的口中他得知,那所学校中一本上线率竟然达到了97%。“我的成绩太差了,只能上这所学校。”女同学的话深深的刺痛了雷磊的心。“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差了。”雷磊说。小学时,他就要走7公里山路去上课,每天早晨天没亮就打着火把出发了,走到教室就筋疲力尽,很多学生一去学校就打瞌睡。他们邻近的两个镇每年适龄学生近千,只有五、六个人能考进县中。而有时候,全县一年都没有一个人能考进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几率几乎跟买彩票差不多了。”雷磊自嘲说。他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全乡有史以来考上最好大学的学生。想上好大学全凭自学 农村的孩子不是不想考大学,而是他们考不上好大学。“农村学生在起点上就输了。”雷磊说。“这些差距在中小学时就埋下了。”在农村,不要说培优,连幼儿园都没有。农村学校待遇差,没有老师愿意去。像他所在的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毕业,一个本科文凭都没有。雷磊总结说,在农村想考上一个好大学,必须具备N个条件:首先你得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可以供得起你上学的花费;其次你的父母要有很强的意愿培养你成才;而且你得在高中之前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门心思学习;最后,你还得有个聪明的脑子。“要同时具备所有条件,你才有可能在那种环境下考上一二本的院校,差一个都不行。” 由于读书那么难,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又那么小,现在农村的读书无用论越来越抬头。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了。他以前的小学中年生源也逐年下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他们那里上小学,每天要行走7公里,由于中午吃不到饱饭,学生们个子都长的特别矮,而且每天支出10多元,一般家庭都有2个孩子。他们那边一个壮劳力一天的收入大概在50元左右,要是供两个孩子读书,根本无法维持生计。“这些隐形的条件就把很多农村孩子淘汰掉了。
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朱怀球表示,“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记者进行了家访。她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武大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题目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接触过;其次,“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尚重生提出了担忧: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不利于社会安定。他说,寒门孩子成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应该更懂事,不能自暴自弃。
第四篇:寒门再难出贵子读后感
《寒门再难出贵子》读后感
这篇帖子无非是拆穿了当今社会的真实嘴脸,家庭背景在一些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以后走的路,路上绊脚石的数量,以及你铲除绊脚石拥有的力量。
它揭露的现象让人很无奈,也让我这样的大学生产生了担忧,家庭背景普普通通,在二线城市的二线小镇上度过了之前的十几年光阴,家庭环境可能连小康社会的条件都不满足,可能比刘媛媛说的“我们家都不算寒门,我们家没有门”要乐观一点。现在回想起来,我妈单身一个人把我养到这么大,供我上大学,尽管一路上波折坎坷,她也曾动过不让我读书去打工的念头,好在现在都过去了,过去的争吵我的坚持在这一刻都显得云淡风轻。
尽管现实是这么现实,但是那又怎样呢?难道出身低就意味着一辈子低人一等吗?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不尽相同的,你无法选择你的父母,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倘若你一辈子都在埋怨自己出身不好,责怪父母为什么不能提供更优越的条件,那你就是可悲的,因为你一辈子都只能活在抱怨悲观之中;但是倘若你用乐观的态度去为自己为家人战斗,那你是幸运的,因为你主宰自己的命运,你决定着自己的未来。或许命运是不公平的,每个人一出生的设定就不相同,可能有的人一出生就像是开了外挂,一路顺风,一切都得来容易。那我只能说你去过你的富家子弟的生活吧,我接着感受世界的坎坷波折跌宕起伏了。
小的时候我也经常会想我会不会不是我妈的亲生女儿,而是哪个豪门抱错了孩子,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说我和我妈长的像的时候我倒是逐渐放弃这个不靠谱的想法了。到了现在其实我一点也不抱怨我的出身,因为我认为每个人的降临都是有他的意义的,我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领悟到的别人无法领悟的事,经历过他们没有经历的。家境不好不能砍断一个人成功的所有可能不是吗?家境好的人的未来可能由家庭决定,但是我的未来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我很骄傲,就算毕业以后奋斗路上孤苦伶仃,住地下室,吃泡面啃馒头就榨菜,那也动摇不了我要改变现状生活的更好的信心。
想想十年后的自己,你会发现现在吃过的苦都不算什么,反而他们会转变成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出身寒门又怎样,还是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美逆袭的。再回到这篇帖子,作者是在银行工作的,其实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很多人都是靠关系上位。但是难道所有行业都能靠关系上位吗?我不相信!总有很多行业是需要实力的,是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技巧才能胜任其岗位的。
拼出身拼不过的话,咱们来拼毅力吧!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不应该因为这样一篇领域局限的帖子就开始质疑自己的以后,相反,应该激起自己的斗志,去证明自己,在这个社会绝地反击打一场优雅的翻身仗吧!
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自豪门的,二八定律很好的划分出一个数据,20%的人掌握着80%的社会财富,大概只有20%的人算是出身豪门,而作为剩下的80%,我只想说:我们很忙!没空悲伤!
第五篇: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标题不是耸人听闻,这今年尤为明显,有数据说话,不论是从公立学校还得社会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这是事实。
拿楼主所在的某城市来说,(也是个经济特区,但非深圳),这两年,学校里的中考状元,或者高考状元,基本家里都是条件很好的,上个月中考结束,我们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都是位列状元或者尖子生行列,平均分都是每门115分左右,这个月这几个家长们都商议暑假送孩子去参加一个澳洲的夏令营,当时很惊讶,这些家长都这么有钱吗?事实证明我多虑,这些家长都是开跑车的主,还有住别墅的,家庭条件都非常之好,这样的家庭还出这样的孩子,真是锦上添花啊……
反观过去这今年,学校里的尖子生,大多数也是家庭经济条件极好的,班上做班长的,或做学习委员的,也是家庭教养的很好,其实他们的成绩好,除了家教外,还有就是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私人家教等等,成绩能不好!
再反观我们那个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几乎是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都是家里贫穷的厉害的,因为这个原因还一直是被学校老师做榜样宣传的,可是不出20年,世道已经变了,这几年来,尤为明显,要说学生的智力,差别真不是太多,但是,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再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从见识上来说,起跑线而言,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这个时代甚至还远远不如我们童年那个时候更公平……
这点为穷人孩子的担忧,希望只是例外吧,或许在内地,还是公平的,不如穷人的孩子真是有被边缘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