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空军信息化战略
中国空军实现三大转变 打造信息化条件下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吴国辉
2011-11-15 00:36:07 来源:人民网
伴随开国大典飞翔,迎着抗美援朝战火,经历国土防空洗礼,沐浴改革开放春风,人民空军在祖国万里空天走过了62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进入空天与信息时代以来,人民空军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趋势,在新的起点上,大力推进空军战略转型,关注空天一体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深化训练改革与战法创新,创建中国特色空天文化,已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具有信息化条件下攻防作战能力的战略军种。
适应军事变革要求,推进中国空军战略转型
信息时代,呼唤具有先进战略思想指导的战略空军。当今,信息技术给现代战争插上了叱咤风云的翅膀,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日益融合,空天进攻、全球定位、精确打击、快速反应,空天力量已发生质的飞跃,信息化已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和军队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人民空军站立时代潮头,放眼九天风云,紧贴国情军情和履行使命需要,跟踪信息化战争最新发展趋势,在不断认识信息化空天战争的新机理、新样式、新行动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谋划,确立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思想,突出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空天体系攻防能力,加快现代化转型建设,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坚决贯彻积极防御军事方针,在“攻”与“防”两个方面上下功夫。一方面突破“以防为主”的观念,强化“攻势作战”思想,形成战役筹划指导,发展多功能的三代战机及预警机、加油机,空中进攻力量及相应配套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提高了在战略防御态势下主动的战役战术进攻行动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积极防御。另一方面,突破以“空战”为主的观念,确立以“空袭”为主导作战样式的思想,通过空中进攻,制敌于地面,打击敌防空体系,摧毁敌战争力量和抵抗意志。
二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坚持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战略转型的基本途径,加强质量建设,提高发展效益。深化空军转型建设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空军战略指导理论体系和信息化作战理论体系;根据空军战略要求和战役空军任务要求的格局,淘汰老旧装备部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在体制编制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强化信息主导、综合集成观念,着力构建精干高效的空军攻防作战力量体系,提升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进行综合保障配套建设,注重系统集成,提高情报、通信、领航、气象、电子对抗,工程维护和抢修救护等诸方面的综合保障效能。
三是由传统空军向空天一体力量转变。客观地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民空军仍然是一支传统型空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空军按照经略空天的战略定位,确立“塑造空天优势、控制空天危机、打赢空天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突出空天制衡,增强战略积极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速实现向空天一体型空军的战略转变。未来以“天基信息进座舱”为重点,着力形成天基信息支援下的航空空间攻防作战能力;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重点,以临近空间作战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初步建设空天一体化武器装备体系;发展现代防空反导体系,扩大空天活动范围,提高战略疆域空天监视能力,加速构建国家空天防御体系;加强战略预警建设,完善对地表空间的监控、管理体系,发展空中进攻力量,形成“以空制地”、“以空制海”强大威势,提高塑造并保持空天战略态势,遏制空天现实威胁,促进地区及至全球空天局势稳定的能力。
紧贴使命任务需要,构建攻防兼备装备体系
军事斗争,需要信息化空军装备体系。人民空军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加快构建信息化攻防兼备装备体系,实现了由二代武器装备向三代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构建空地一体的作战指挥平台,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空军针对信息化战争体系与体系对抗的客观实际,强化信息主导、综合集成观念,着力建设空地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提升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能力。随着空警-2000、空警-200等新型装备投入使用,构建了“四网一体”的指挥信息系统,实现空中战场的情报信息融合、快速处理与有效分发,使指挥机构、空中战机、地面防空兵器实现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干扰、打击与反打击、空袭与反空袭等行动的信息共享与联合作战,体系攻防作战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复合发展。歼-
10、歼-
11、苏-30、歼轰-7等一大批新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主战飞机陆续列装部队,预警指挥机、电子干扰机、空中加油机等作战支援飞机形成作战能力。超视距攻击、矢量近距格斗、精确对地打击、电子软硬攻防等信息化武器亮剑长空。通过引进与研制新型防空导弹武器装备,已经形成高中低空、远中近程防空火力配套的作战体系,信息化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具备抗击多目标能力与一定反导能力,初步实现了由防空型向防空反导型的转变。今后,随着歼-20等新型战机的横空出世,我空军还将实现三代战机向四代战机的突破,迈入隐型空军的行列,冲向信息化空天决战的新高度。
突出实战能力提升,转变作战训练保障模式
信息化带来战法创新与训练改革。新时期,人民空军瞄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坚持战斗力标准,确立了新的军事训练指导思想和新的飞行安全观,颁发新一代军事训练大纲,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于是,共和国的雄鹰展开了大漠演兵,雪域飞翔,南海巡航,出国军演,努力探索由单纯的实装对抗训练向实装与模拟对抗训练相结合转变、由一般条件下对抗训练向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训练转变、由单一兵种训练向多军兵种联合训练转变,从而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新途径。
军事训练转型促进空军作战能力跃上了新台阶。具有对地打击能力的作战飞机比例显著上升,拥有中远程防区处对地精确打击手段,通过强化空中进攻作战训练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进攻力量明显增强;通过组织与参加复杂电磁环境下体系对抗、军事威慑行动和联合火力打击等重大演习集训,提高了高中级机关和指挥员联合作战的指挥谋略水平;认真组织综合集成建设试点,加快指挥自动化系统整合,抓紧主要机场、阵地、指挥所等战场配套建设,整体作战能力明显提高;先进地空导弹、高性能防空雷达比例有较大提高,地面防空兵部队具有远距离拦截、梯次打击能力和抗大机动目标、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雷达兵部队具有了多目标警戒和多目标引导能力;地对空电子干扰能力和空降、空运能力也有新的提高。空军整体作战能力的增强,为建设一支与我国地位相称的信息化攻防兼备战略空军,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重思想文化建设,弘扬中国特色空天文化
强大的战略空军必须有坚定的思想导航与深厚的文化底蕰。空天与信息时代,人民空军处于职能使命拓展期、军事变革攻坚期、军事斗争深化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空军全体官兵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自觉听党指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全面贯彻胡主席、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捍卫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空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新型空军,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空军体系作战能力,坚持走注重质量建设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始终保持了人民空军坚定正确的发展航向。
无垠的空天,为空军塑造独特的空天文化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人民空军热爱空天,爱好和平,不好战,不忘战,不惧战,忠实履行自己的使命!人民空军以创造与传播空天文化为己任,在建军60周年之际,举办空天发展论坛,呼吁构建和谐空天,让世界的蓝天充满和平与希望!人民空军注重软实力建设,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空军特色文化,唱响“忠诚、勇敢、无畏、精飞”的飞行员之歌,培育“一献身三负责”的航空机务职业精神,组织多种样式的飞行表演活动,展示空天文化的独特魅力,等等。不仅丰富了空天文化内涵,而且增强了空军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打造人民空军良好的品牌形象,激励热爱蓝天的勇士为维护空天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论国家信息化战略
摘要: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国家信息化方针应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坚持教育优先,推进“头脑”的信息化,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坚持都市先行跨越,把大都市建成信息增长极和信息源。关键词:信息化 工业化 战略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离开了工业基础谈信息跨越只能是空中楼阁,信息化这种新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的事;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我们必须坚守传统产业,把注意力放在工业化上;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和应用领域与发达国家都存在巨大差距,过分强调信息化,必然会产生泡沫经济;面对巨大的“信息鸿沟”谈“赶超”和“跨越”是不现实的,对新兴的信息产业只能慢步走。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作“坚守——慢步论”,即坚守传统产业,慢步信息产业。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放弃夕阳工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这种朝阳产业。这种观点是“放弃——跨越论”,即放弃传统产业,在信息产业领域实现全方位的跨越。“放弃——跨越论”者关注的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实行的放弃转移型战略。20世纪50年代(以下均指20世纪)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家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60、7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家转向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良机;80年代以后,出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的景象:笔者认为:“坚守——慢步论”的片面性在于忽视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而“放弃——跨越论”则过分强调新兴产业,忽视了传统产业的作用:笔者的观点是:我国要把发达国家近200年内完成的实现工业化进而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过程.压缩到今后几十年内完成,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坚持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应用为主导;处理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坚持教育先行,用“头脑”信息化带动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处理好现代化的大都市与落后的广大农村的关系,坚持局部突破,都市跨越,整体追赶,率先把大都市建成信息化的发动机。我们把这一战略概括为“应用主导、教育先行、局部突破、都市跨越”。“坚守传统产业,慢步或停步信息产业”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国同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全球信息技术产业2000生产总值约为1.2万亿美元,美国信息技术产业2000年产值达到8220亿美元。我国信息产业2000年销售收入5800亿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约合700亿美元)。我国软件产业销售额占世界软件市场的份额不到1%,而印度的同一比率超过了16%。经济学家胡鞍钢计算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差距。目前,按实际购买力评价计算,我国与西方7国相差5.6~8.12倍,到2015年可能缩小为3~5倍。二是知识与信息差距。我国与西方 7国相比,1997年计算机人均拥有量相差32~90倍,互联网普及宰相差143~1761倍。另一方面,看到差距的同时,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后发优势,探讨实现信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我国实现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以下条件:(1)后发成本优势。我国能够通过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超越一些历史发展阶段,直接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已有经验和技术,享受“后发优势”。作为后来者,我们不需要花费巨资来从事研究与开发,大大减少开发过程的风险成本,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大量资源用于其他经济活动,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网络技术为后来者开辟子“新大陆”并大大降低了后继者的进入成本。可以利用先行者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对后来者来说,重要性不亚于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利用。此外,国际贸易不仅使后来者扩大了销售市场,促进了国内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后发者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吸引先行者的资本和技术,从而有利于克服要素“瓶颈”。(2)后来者没有结构惯性。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完整而且联系密切,具有强大的惯性,进行结构调整,成本过大。我们可以在新的起点上,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工业化。(3)信息产业容易跨越。信息产业历史不长,具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双重属性。互联网的历史更短,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此领域的差距不大,至多落后10至15年。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在3%左右,而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至3倍。“九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是总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4)信息市场潜力大。我国消费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到2000年,全国信息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比90年代初扩大了8倍。我国彩电、微型计算机、移动手机、集成电路等主要电子产品的产业规模日渐壮大。我国的有线电视用户达1亿户,电视网络已成为世界第一,固定电话网络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这也会有利于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进入,从根本上提升相关产业的素质。(5)信息设施有较好的基础。在过去的5年中,全国通信投资累计达到8000亿元。目前我国通信网已拥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长途传输、电话交换以及移动通信都实现了数字化,正在向新一代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推进。全国性信息应用系统现已经达到100多个,遍及金融、海关、财税、外贸等各个部门与行业,区域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上网企业迅速增加,网上交易额逐步增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媒体等各种信息产业形态已经起步。公用信息网已覆盖全国230多个城市,全国互联网已有近1万个站点,网上信息源及应用数据库达到4400多个。(6)有民间资本支撑和局部技术优势。我国有 10万亿元的民间资本可为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撑。尽管我们国家在总体上,经济科技实力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但在计算机、系统集成、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数字程控交换、光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这为实施技术跨越奠定了物质基础。我们有可能利用“胜者全得”的规律,即技术上领先一步,有可能占领该领域的大部分市场。(7)有一批创新主体和示范工程。有7万家具有机制优势和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企业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创新主体和载体。我国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金桥、金卡、金税、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均已开通运行。(8)有市场体制支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通过改革,特别是一系列有利于发挥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创新,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将会被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出来,所有这些都为激励和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要把上述跨越式发展的潜在因素变成现实,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创新,技术跨越是不可能的。
一、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带动工业化向纵深发展我们认为,“在放弃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信息产业的绝对跨越式发展”的观点也是具有片面性的。(1)从国外现实来看,发达国家在抓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方面高速发展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加速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美国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重新夺回了在半导体、汽车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在近年来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33%,传统产业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三分之二。(2)从国内现实来看,我国传统产业面大量广,应用前景广阔。传统产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非农产值比重超过 80%,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门类较为齐全,上、中、下游产业衔接的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信息技术具有扩张性、渗透性等特征,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可以使我国具有传统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焕发生机,为我国具有雄厚基础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3)从理论上讲,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一种互动、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信息化产生于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又需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物资、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信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有利于搞好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合理搭配,优化我国产业结构。(4)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技术赋予工业化以新的内涵。信息同其它两大资源——材料和能源一样,自身具有增值的作用。此外,信息还能使非资源转化为资源。例如,石英是生产玻璃的原料,在加入大量的信息后,变成信息装置——硅片,成为电子计算机的“大脑”,点石成金。信息革命的伟大成果使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以及交互式网络化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便捷、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这就赋予工业化以新的内涵。由于我国的工业化远未走完,如果抛弃工业化来实现信息化是不可能的。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自主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为信息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会使工业化产生倍增效应。一项最新的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投入产出比一般都在1: 4以上,有些领域甚至达到1:20以上,能否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已经成为当代后发展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推进信息化应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的方针,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二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或称应用: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及产业,既涉及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的制造等领域,又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领域。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通过应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指南针的发明使先人能轻松地辨别方向,卫星定位系统让茫茫大海中的航船能够轻松找到航线;笔墨纸张的发明让居住在异地的人们有了书信的交流,电话的发明让人们的交流从无声变成有声,视音频技术的运用又让人们的交流更为轻松和有趣;算盘改变了人们结绳记算的方式,电脑则使得每秒上亿次运算轻松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推动表现在:(1)信息技术辐射传统产业。信息生产力具有极大的辐射性。如在农业生产中发展精准农业,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实现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系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工业中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在服务业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2)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有高度创新性、高度渗透性和高度倍增性。它能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机电一体化以及电子商务引发商务领域的变革等,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结构升级的作用是深入、立体和内在的提升,能够在其他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发挥作用,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因特网给美国人带来的成本节约高达每年20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每年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0.4%。(3)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分化和替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对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并使传统产业不断走向分化,在分化过程中,有的被淘汰出局,有的实现了升级换代。通过信息化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高速度、高效益、低投入、低消耗的集约型增长。信息产业因其关联度、感应度、带动度大,它能提供高技术、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突破现有的需求约束,创造新的需求,带动新产业的发展。(4)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管理创新重组传统产业。经济活动的效率决定于人、财、物的动态配置效率;而决定配置效率的是信息。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和社会协作方式,为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5)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产业的时空限制。卫星通讯、高速网络、可视电话、联机检索、电视会议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使信息的流通时间由过去的以周、日计缩短为现在以分、秒计,大大加快了财富的增值过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工业经济的空间扩大到覆盖全球的若干领域,大型跨国公司有效地组织其经营活动,Internet上的购物已没有了国界,也没有昼夜之分。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一是要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关注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规定,R&D投入占销售收人的比率达到10%的企业或产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产业。OECD国家信息产业企业这一比率在10%—20%之间,而我国同类企业同一指标仅为2%—3%。由于投人不足,我国信息企业的附加值很低。国际微电子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0%以上,而我国效益最好的计算机企业2000的利润率也只有2.5%。推进信息化,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制度创新。例如,电信市场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瓶颈”。电信的发展除了电信技术外,电信体制和机制的深化改革十分重要。在我国,每小时上网费标准为6.60元,约为美国居民的15倍。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信息化进程。电信市场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市场需求必须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充分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获得利润和投资回报。因此,应尽快打破电讯业垄断,促使电讯企业加快改革,鼓励竞争,促使提高效率以降低成本。我国电信市场中政企不分状况没有完全改变、电信产业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部分资费偏高,竞争意识缺乏,我们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改革电信体制,引进竞争机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为实现电信市场的充分竞争,一般在同一地区引入三个以上的电信运营商,发达的竞争市场一般有约占市场份额30%的3个竞争对手。二是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的关系,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在信息化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和跨国公司,与巨人同行,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外资,采取多种方式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我国是信息产业的市场国、而不是生产国。信息产业在高速增长中所大量采购的通信和网络设备大多是国外产品。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上,电脑的处理器、内存、硬盘,手机和掌上电脑的芯片,VCD和DVD的解码器。彩电、音响的核心元件等,都是进口外国的产品。光纤通信的路由设备、网络建设中的服务器,电脑中的操作系统和主要应用软件,也是外国公司一统天下。在信息技术产业硬件制造领域.美国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凭借垄断计算机硬件生产的核心技术CpU和存储器及其关键材料单晶硅的制造独占了该行业利润的绝大部分,我国计算机制造企业成为国外公司的“协作厂”。从总体上看,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信息化的不利影响有:第一,市场会丧失。由于没有足够发达的自主技术,市场饱和就会很快来临,增长也会迅速减缓或下降。第二,会危及到国家安全。第三,难免被淘汰的命运。开始很热乎、规模很大,可后来因为没有自主技术而逐渐被吞噬,整个发展的主动权基本丧失。第四,在技术领域受制于人;处于一种“给别人打工”的境地,高额利润大都被国外企业抢走了。
二、坚持教育先行,用教育信息化带动社会经济信息化有专家指出:决定21世纪的两种主要力量一是互联网,二是教育。而这两种力量的融合形成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推送信息化之所以要以教育为本是因为:第一,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第二,教育具有基础性,教育信息化会带动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第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源于教育。在美国,信息产业的基石是5000家软件企业,而这5000家软件企业都同大学相联系。第四,教育人口是接受信息化最快的人口。第五,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最容易推广。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会产生如下革命性变化:(1)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别,远程网络教育将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具有覆盖面广、全方位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优势,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2)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传统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教师和巨额资金,限制了传统教育在短期内的大规模发展。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发展现代教育信息化,可以较快地将教育普及到传统课堂不能达到的地方。(3)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点,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网。(4)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信息化克服了函授、广播与电视等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师生分离、反馈滞后、交互困难等弱点,为在远程状态下进行个别化学习的学员营造能够再现面对面教学辅导的教学氛围,提供师生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5)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网络教学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特征。254个对照实验表明,教学中适当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所用的时间减少了30%。(6)有助于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计算机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确立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7)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更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例如:美国宇航局通过联网向中学生开放,允许他们与宇航员对话和收集关于太空的信息。(8)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现代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与这种“知识爆炸”相适应,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能较快地进行更新,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9)有利于实施宽进严出的机制。坚持教育先行,要加强三方面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教育一方面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二是对管理者的教育,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所具备的信息处理所需的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网络已成为开展领导活动和行使领导职能的重要平台,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质迫在眉睫。三是国民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信息教育,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用都市信息化推动国家信息化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的国家,现代化的大都市和落后的农村并存。这一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坚持非平衡发展战略,实现局部跨越,都市先行。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防止“一哄而上,普遍开花”的倾向,避免一场自下而上的大规模的重复建设。笔者认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点是发展“数字城市”。推进城市信息化,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这类大都市作为我国信息极、信息源或信息化的发动机,率先实现大都市的跨越式发展:(1)大都市是信息化的栖身之地。按人类社会学家贝尔的社会发展理论,城镇化大约产生于18世纪中,而信息化则始于20世纪40年代。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助互进的直接成果。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约要比经济发达画家水平落后11—22个百分点。预计20年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出现一个高速增长期,城镇化的高速发展要求加快信息化进程。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2)大都市将是信息产业的增长极。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在信息时代的大都市,信息网络设施成为最大的投资方向之一,信息产品和服务成为最大的消费热点,信息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和最大的产业部门。(3)信息流的源头集中在大都市。在工业时代,大都市的要素是人流与物流,而在信息时代,大都市最重要的要素流是信息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将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流将成为城市经济最重要的要素流。由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了跨区域联络不便和信息不畅的问题,大城市人流和物流的规模将大幅度减小,发展趋缓。(4)知识产业需要在大都市集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总部和银行、保险、营销、法律与管理咨询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的地区,成为协调全国乃至全球生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在过去的 20年中,包括银行、信托、保险、会计、法律和管理咨询服务、广告等市场营销服务在内的生产者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产业集聚的动力也从过去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的集聚效益转向有利于技术和知识的创新、传播等动态的集聚经济效益上来。也就是说,产业向城市集聚主要不是节约生产成本,而是更快捷地获取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信息,并在与同行企业或关联企业的交流和接触过程中,企业自身能够及时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前沿信息,进行不断创新。这样,信息时代城市产业集聚的一个特点是形成有规律的簇群。在大都市实施“数字城市”工程,推进城市信息化,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处理好基础设施与信息内容的关系,重视信息内容的开发。在信息化过程中,要防止“重硬轻软”的倾向。一些城市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盲目追求建立宽带网和形形色色的网站,而忽视了大规模信息管理的基础建设,致使耗费巨资建设的网络和各种网站因没有可以运行的信息而形同虚设。建设数字化城市的重心,不仅仅是电脑网络、光纤通信这些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内容和信息资源的建设。在工业经济时代,推进工业化最重要的是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一时代,有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在信息化过程中,要发展和完善高速宽带接入和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提高通信普通服务水平,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将先进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的组织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信息资源、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让信息高速公路充分发挥作用,让上面跑的“车”(信息)越来越多,上网者越来越多。(2)处理好营造环境与运作项目的关系,重视为信息人才营造环境。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运作项目,但环境营造更为重要。信息在全世界自由地流动带来人才特别是信息人才的完全自由流动,信息人才完全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如何引进并留住这样的人才,成为信息经济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为两类信息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一是留住自己培养的信息人才,不使其外流;二是出国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和回国创业。(3)处理好统一规划与鼓励竞争的关系,当前要特别重视统一规划。政府要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包括企业、政府和家庭在内的各主体的积极性。通信资源的相互融合是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的局面是部门分割,资源分散,各种行业专网由部门拥有,自成体系,亟待打破围墙,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资源。坚持统一性,还应注意信息、技术、设施、管理等信息化要素的共享,搞好社会和企业的分工与协作,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和新的重复建设。(4)处理好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坚持示范先行。在信息化过程中,政府应率先实施信息化,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在互联网络平台上实现政府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和中介服务资源的整合,为企业和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的快捷、简便、高效的政务服务。经济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信息化过程中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企业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经营管理、决策效率,降低产品与服务成本,拓展网络业务,确立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优势。在引导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过程中,要加快信息化示范区的建设,为信息化提供载体。
第三篇:信息化合作战略协议书
四川阿里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信息化合作战略协议书
甲方:四川阿里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乙方:四川阿艺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甲方:四川阿里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四川阿艺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双方愿以保证电厂信息化建设及维护能长期有效、平稳持续的推广和深化,保证办公网络及周边设备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维护,提供稳固良好的办公环境为目的。在双方拥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实现共赢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合作关系的建立
1.1甲乙双方经过协商,决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维护服务和设备供应,通过业务合作与创新,加强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设备供应和专业维护强有力对接,全力支持甲方的发展和建设。
1.2甲乙双方一致同意,本协议签订之日,为合作关系确立之日。
第二条合作事项
2.1 乙方为甲方所有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网络设备、机房、服务器(财务服务器除外)、通讯设备、网络及信息终端、门禁进行法律许可的维护托管服务;
2.2 乙方担任甲方的信息建设咨询顾问,在甲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充分的内部评审通过的前提下,协助甲方寻找最佳信息建设方案,向乙方推荐各类品牌和厂家的信息化产品。甲方承诺信息化建设中使用的产品首先由乙方提供,当乙方不能达到要求时再选择其他运营服务商。
2.3乙方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固定委派一名技术员出任甲方的网络维护员,完成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网络设备、机房、服务器(财务服务器除外)、通讯设备、网络及信息终端的日常维护,乙方可以提出完善优化通讯设备、网络信息设备、机房等的管理建议;甲方按照乙方实际委派的技术员数量和维护维护范围支付乙方一定的服务费。
第三条责任和义务
3.1 在双方保密条款约束的前提下,甲乙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按服务范围要求对方提供的相应的详细资料,并对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2甲乙双方应给予对方积极的支持、配合,并建立专门的协调部门或人员:
甲方协调员:
姓名:职务:电话:
乙方协调员:
姓名:职务:电话:
3.3甲乙双方均有义务及时向对方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如各自组织内部或政策发生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会直接或潜在损害对方的利益,发生改变的一方有义务及时将情况及时通报对方;
3.4 乙方委派的技术员不得无故更换,如遇特殊原因需要根管人员,应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提出技术人员跟换计划;乙方委派的技术员由甲方综合管理,服从综合管理,综合部负责其每天的工作任务和考勤。
3.5当甲方提出更换乙方技术员请求时,应向乙方协调员说明原因。乙方应在3天内完成工作协调或人员更替。当乙方提出需要更换技术员时,应提前一个月告知甲方,当做完工作交接后方可撤换人员。如乙方技术员遇不可抗力缺岗则由甲乙双方协调及时补充人员。
3.5 乙方委派技术员的数量及名单确认后,需向甲方提供其详细个人信息,甲方自协议生效之日起按定员支付乙方一定的维护费用。
3.6 乙方需在每年年初递交常用耗材价格清单,甲方收到乙方所递交的采购发票后应及时支付货款,支付货款日期不超过乙方递交发票后60天。
3.7 经商定其他应由对方完成的事项。
第四条保密条款
4.1本协议所指之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对方采取保密措施的一切技术经营信息;
4.2甲乙双方对其所知悉的对方之商业秘密,只能用于具体项目公司发展之唯一目的;
4.3如果甲乙双方向对方提供的资料涉及本协议规定的商业秘密,则提供方应在该等资料上注明“保密”字样,且接受方应向提供方出具书面接收文件;
4.4甲乙双方提供的保密信息,其所有权由提供方拥有,接受方对提供方提供的“保密”资料负有保密义务,未经提供方书面许可,不得:
4.4.1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4.4.2使用提供方的商业秘密用于自身的盈利;
4.4.3擅自允许第三方使用提供方的商业秘密。
4.5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在具体项目磋商或实施完毕后,任何一方要求对方返还该等保密资料的,该相对方立即返还;
4.6商业秘密合法公开后相应的保密义务解除;
4.7如发生与本协议有关的分歧或争议,均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本协议或任何条款被判定为无效,本协议保密条款继续有效。
第五条违约责任
5.1协议一经签署,甲乙双方均应全面履行本协议的全部义务。任何不履行本协议或履约行为不符合本协议约定条件的一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5.2本协议的任一缔约方严重违反本协议之规定,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或履行本协议已成为不必要时,对方有权终止履行本协议,并可要求解除本协议,但该解除协议的意思表示应书面通知相对方。
第六条协议之终止
6.1本协议的有效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6.2本协议有效期届满后,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续签本协议;
6.3 不可抗力,如遇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自然灾害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影响本协议执行情况,本协议双方以书面形式决定协议的暂缓或终止。
第七条其他事项
7.1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并以书面形式形成补充协议或相关协议,补充协议或相关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2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双方单位公章后生效;
7.3 本协议正本一式4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法定人代表法定人代表
(或授权代表):(或授权代表):
签署日期:签署日期:
第四篇:空军术语
空军术语大全
2009年04月17日 星期五 22:23
1、空军:以航空兵为主体,进行空中斗争、空对地斗争和地对空斗争的军种。一般包括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等兵种。空降兵隶属空军建制。空军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陆、海军作战,又能独立作战。
2、军区空军:空军的战役军团。下辖军区范围内的空军各兵种和专业兵部队。隶属于空军,受空军和所在军区的双重领导和指挥。主要担负本区国土防空和支援陆、海军作战任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空军军:空军的战役战术兵团。隶属于军区空军,通常下辖航空兵师(团、场站)、地面防空兵师(旅)、雷达团等部队。担负一个方向的国土防空和支援陆、海军作战的任务。
4、航空兵:装备各种军用飞机,在空中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它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按担负任务的性质和装备飞机的不同,分为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和其它专业航空兵。
5、歼击航空兵:以截击、空战为主要手段遂行作战任务的航空兵。用于抗击敌空中袭击,夺取制空权,实施空中掩护。
6、航空兵:装备各种军用飞机,在空中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它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按担负任务的性质和装备飞机的不同,分为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和其它专业航空兵。
7、歼击航空兵:以截击、空战为主要手段遂行作战任务的航空兵。用于抗击敌空中袭击,夺取制空权,实施空中掩护。
8、侦察航空兵:遂行侦察任务的航空兵,用于查明各种战术、战役和战略目标以及敌区地形、天气等情况,为各军兵种的作战行动提供航空侦察情报资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9、运输航空兵:遂行空中输送任务的航空兵。用于保障空中机动、空降作战和航空兵机动,并可担负空中补给、空中救援、空中通信等任务。
10航空兵师:航空兵的战术兵团。按任务和装备的飞机不同,分为歼击、轰炸、强击、运输等航空兵师。辖航空兵团,并领导所驻机场的场站。航空兵师通常在军区空军和空军军的建制内遂行作战任务,有时也可单独遂行作战任务。
11、航空兵团:亦称飞行团。航空兵的战术部队。按任务和装备的飞机不同,分为歼击、轰炸、强击、侦察、运输及其它航空兵运输船。辖飞行大队和机务大队。师属团通常在航空兵师的建制内遂行作战任务,也可单独遂行作战任务。12飞行大队:航空兵的高级战术分队。由数个飞行中队组成,在航空兵团的建制内或单独遂行作战任务。
13、飞行中队:航空兵的基本战术分队。由3-4架飞机组成,在飞行大队建制内或单独遂行作战任务。
14、航空器: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包括轻于空气的气球、飞艇;重于空气的飞机、滑翔机、直升机、扑翼机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5、机种:军用飞机的基本分类。好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每一机种有不同机型的飞机。
16、机型:飞机的型号。我国目前以机种代号后面加上一个数字,或在数字后再加其他代号编成型号(如歼
七、歼八等);也有沿用国外型号的(如苏二七)。原型机:新研制、未定型的飞机。试制及小量生产若干架,供试验、改进用。17飞机战术技术性能:衡量飞机战斗能力的技术指标。通常包括发动机的数量和功率、飞行速度、上升率、升限、航程、续航时间、起落滑跑距离,以及机动性、操纵性、抗干扰性和机载武器性能、载弹量等。
18、上升率:亦称爬升率、爬高率。飞机在单位时间内上升的高度。以米/秒或米/分计算。通常用最大上升率来表示飞机的上升性能。
19、升限:飞机上升限度的简称。飞机依靠本身动力上升所能达到的最大飞行高度。分为静升限和动升限。飞机稳定上升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称静升限;利用飞机的动能以跃升的方法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称动升限。动升限直高于静升限值。20、飞行速度:航空器在单位时间内飞过的距离。以公里/小时或米/秒为单位。分为空速和地速。航空器相对于空气运动的速度称空速,相对于地面动力的速度称地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1、飞行马赫数:变称飞行M数。飞行器的飞行速度与其飞行高度上音速的比值。因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最早使用这一比值研究炮弹的高速飞行而得名。飞行速度大于1为超音速飞行,小于1为亚音速飞行。
22、飞机最大速度:飞机在发动机最大功率或最大推力工作时能达到或允许达到的速度。通常指平飞最大速度和最大允许速度。使用发动机最大功率或最大推力平飞所能达到的速度为平飞最大速度。为保证飞机结构强度不致破坏,安定性、操纵性不致丧失,而规定不得超过的飞行速度为最大允许速度。
23、巡航速度:飞机为执行一定任务而选定的适宜于长距离或长时间飞行的速度。一般为平飞最大速度的70%-90%,巡航速度的大小,应根据任务的需要(如飞行距离、续航时间、载重量等),和发动机及其他设备的耐久性、经济性与气象条件等确定。
24续航时间:简称航时。飞机从起飞至着陆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它的长短随飞机的载油量、载重量、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而定。采用空中加油可延长续航时间。
25、续航能力:飞机一次加满油后能够持续飞行的最大续航时间和最大航程。是飞机的重要战术技术性能之一。
26制空权:交战的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掌握了制空权,可以保障陆、海、空军部队不受敌航空兵或地面对空兵器的严重威胁。夺取制空权主要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通过消灭空中和地面的敌机、摧毁和压制敌防空兵器、破坏敌基地设施来达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7、指挥交接:航空兵跨区遂行任务或原指挥所不宜继续指挥时,地面指挥所之间的指挥任务交接。通常由上级指挥所组织,也可由双方指挥所直接交接。
28、目标引导组:航空兵协同陆、海军作战时,向协同作战的地面部队或舰艇部队派出的对空引导小组。通常由轰炸、强击航空兵派出,随地面或舰艇部队行动。负责反映陆军海军部队对空军支援的要求,并引导我机及时发现、进入和突击目标。
29、空中支援:亦称航空兵支援。航空兵为支援陆军海军作战所采取的各种战斗行动的统称。包括各种火力支援(航空火力准备、航空火力反准备、航空火力支援),夺取制空权,空中掩护,以及航空侦察、电子干扰、空中运输等。30空中封锁: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内,对预定目标采取火力封锁的战斗行动。通常以若干小分队轮流对被封锁目标连续实施空中突击,以阻滞对方的战斗行动。如封锁机场、封锁交通、封锁被围之敌等。
31、水平轰炸:飞机在平飞状态下进行的轰炸。它适用于昼夜各种气象条件和各种高度,是轰炸机的主要轰炸方法。强击机在低空、超低空对面状目标或垂直面较大的立体目标轰炸时也可采用。俯冲轰炸:飞机沿较陡的向下倾斜轨迹作直线加速飞行时进行的轰炸。其准确性较高,是强击机主要的轰炸方法,特别适用于轰炸点状目标和活动目标。但轰炸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32、战斗出动率:航空兵实际战斗出动的飞机架数与部队实有飞机总数的百分比。例如飞机总数为100架,实际战斗出动为80架,则战斗出动率为80%。[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3、战斗出动强度:航空兵遂行战斗任务时,在单位时间内能出动的次数。通常以每架飞机一昼夜(24小时)能出动的次数来计算。它是衡量航空兵作战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进行兵力计算和兵力分配的依据之一。战斗出动强度取决于受领的战斗任务,飞行人员的数量、体质和技术水平,气象条件,机务保障,飞行后勤保障等条件。
34、空中编队:两架以上的飞机,以目视或机上设备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组成的空中战斗集体。通常是同型飞机编队。由于作战需要,必要时不同机种也进行混合编队。
35、航空兵战斗队形:航空兵遂行战斗任务时,在空中的兵力部署及其编队形态。包括突击队、掩护队、保障队。按形态分为楔队、梯队、纵队、横队、蛇形队等。按飞机间的疏密程度分为密集队形、疏开队形和疏散队形。
36、机群:由遂行同一任务、受统一指挥、并保持目视联系或战术联系的若干空中编队或单机组织的空中战斗集群。不同机种编队组成的机群,称混合机群。
37、攻击波: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目标或目标群实施大规模集中突击或连续突击的若干梯队。
38、批次:对空中飞机按批编排的次序。作为飞机顺序使用时,依次编排,如第一批,第二批;作为雷达空情报知使用时,用批号编排,如0305批,0306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39、架次:一架飞机出动一次。是计算飞机出动量的单位。如四机编队出动两次为八架次。
40、作战半径:飞机遂行战斗任务时,能作往返飞行的最远距离。是衡量飞机战术技术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作战半径时,应从载油量中扣除地面耗油、备份油量和战斗活动所需油量。作战半径的大小与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气象条件、编队大小、战斗任务和实施方法等因素有关。
41、飞行指挥员:亦称塔台指挥员。具体组织指挥飞行的人员。通常由上级首长批准的飞行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飞行,负责飞行指挥,保证飞行安全。
42、飞行人员:亦称空勤人员。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上执行飞行任务的各种人员的统称。主要包括飞行员(正、副驾驶员)和领航员、通信员、射击员、机械师(员),以及电子对抗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上操纵各种设备的人员等。
43、飞行员:飞机或其他航空器的驾驶员。多座飞机的飞行员通常只负责驾驶,单座飞机的飞行员除了负责驾驶之外,还要担负领航、通信、射击等任务。
44、空勤组:在一架多座飞机上执行空中勤务的全体人员的编组。如一架轰炸机上的空勤组,包括飞行员(正、副驾驶员)、领航员、通信员、射击员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45、机长:多座飞机上空勤组的负责人。通常由飞行员(正驾驶员)担任。
46、长机:编队飞行中的带队飞机。大编队中除有带队长机外,组成编队的小编队,包括基本编队(双机、三机)亦各有长机。长机的职责是率领编队(或僚机)执行任务。
47、僚机:编队飞行中跟随长机遂行任务的飞机。僚机应保持在编队中规定的位置,观察空中情况,执行长机的命令。
48、超低空:真高100米以下的飞行高度。飞机超低空飞行,有利于突破敌防空体系,隐蔽地接近目标,但油量消耗大,续航能力低,机载电子技术设备作用距离近,观察地面的角速度大,发现识别目标困难。
49、低空:真高100-1000米的飞行高度。飞机低空飞行,有利于隐蔽出航,准确地突击地面目标,但续航能力较低,机载电子技术设备作用距离近,易受敌对空火力的杀伤。
50、中空:真高1000-7000米的飞行高度。飞机中空飞行,有利于发挥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但易受敌对空火力的杀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51、高空:真高7000-15000米的飞行高度。飞机高空飞行,航程增大,机载电子技术设备有效距离远,但投弹命中率低,易过早被敌雷达发现,受地空导弹的威胁增大。
52、超高空:真高15000米以上的飞行高度。飞机在超高空飞行,可减少敌歼击机和高射炮的威胁,但飞机机动性降低,不利于空战和准确地突击地面目标。
53、仪表飞行:飞行员按飞机上仪表的指示操纵飞机,判断飞机状态,测定飞机位置的飞行。仪表飞行技术是复杂气象、夜间和海上飞行技术的基础。
54、目视飞行:飞行员用目力观察天地线及地标,判断飞机的飞行状态,确定飞机位置的飞行。
55、简单气象飞行:飞行员在可以目视地标或发光点的气象条件下的飞行。通常指晴空飞行,云量7成以下(含7成)的飞行,以及云量7成以上的云下飞行。简单气象飞行分昼间和夜间两种。
56、复杂气象飞行:飞行员在看不清或看不见地标或发光点的气象条件下的飞行。通常指云中飞行,云量8-10成的云上飞行,或能见度小于规定的云下飞行。飞行人员主要依靠机上仪表、领航设备以及地面导航设备来驾驶飞机和执行任务。复杂气象分昼间和夜间两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57、迷航:飞行人员在飞行中处于不能判明飞机所在位置,无法确定应飞航向的一种状态。
58、引导:用地面或机上指挥引导设备指引飞机飞向指定目标的一种活动。是航空兵作战指挥的组成部分。
59、空中禁区:禁止航空器飞行的空间。为了安全和保密的需要,通常在要地或指定的海域上空划定。有固定禁区和临时禁区两种。一般划在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军事要地和港口等重要的地区或海区上空。为保障这些地区、海区的安全,不准航空器在其上空飞行,特殊情况下需要通过空中禁区,需经划定机关批准。
60、空中走廊:为航空器进出某地区上空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的通道。按国际协定划定或由本国根据情况划定。目的是限制飞行范围,便于航空管制,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空中走廊的宽度不得小于8公里。
61、备降机场:简称备降场。供飞机临时降落的机场。分固定和临时两种。供飞机在飞行中由于气象变化、机械故障等原因,无法在预定机场降落时使用。备降机场通常选在航线或降落机场附近。
62、空域:根据飞行训练和作战的需要而划定的一定范围的空间。通常以明显地标或导航台为标志。训练空域分为、驾驶术飞行空域,射击飞行空域,低空、超低空飞行空域,海上飞行空域,等待空域等。作战空域分待战空域、会合空域和巡逻空域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63、机场关闭:机场停止飞机起飞着陆。通常在气象条件恶劣、道面损坏、通信导航设备发生故障不能保障飞行安全和遇有特殊情况时实行。机场关闭和开放均由机场航空管制部门发出通告。
64、航线:航空器预定的飞行路线。通常标在航空地图上,画有起点、检查点、转变点和终点。
65、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空中通道。高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宽度通常为20KM。划定航路的目的是维护空中交通秩序,提高空间利用率,保证飞行安全。
66、夜航:飞机在夜间的飞行。夜航中,飞行员主要根据仪表指示驾驶飞机,使用的飞机和机场要有夜航设备。
67、试航:飞机进行的试探性航行。目的是了解新航线和陌生航线上的地形特征、气象情况,检查导航和各种保障设施的可靠性。
68、迫降:(1)飞机因特殊情况不能继续飞行时的被迫降落。在机场内迫降称场内迫降,在机场外迫降称场外迫降。(2)强迫非法飞越国境或严重违犯飞行纪律的飞机在指定的机场降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69、飞行申请:将飞行计划预先上报航空管制部门的工作。一切飞行都应预先申请,经批准后才能进行。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临时申请,战斗飞行按战斗命令执行。70、飞行高度层:以标准大气水平面为基准面,按一定高度差划分的高度层。把航空器配备在不同的高度层上,使航空器之间有规定的安全高度差,是防止航空器互撞或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的重要措施。
71、机场区域:机场和为其划定的含有各种飞行空域的空间。分为地面和空中两个部分。地面部分主要包括飞行场地、飞机疏散区、技术勤务区、营房和仓库等。空中部分包括起落航线空间和其他飞行空域。
72、飞机尾迹:飞机飞行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凝结而成的特殊的云。一般发生在气温低于-40度、又有适当湿度条件的空气层中。飞机尾迹对飞行没有影响,但暴露行踪,对航空兵战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
73、最低气象条件: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飞、着陆和遂行任务所规定的最低限度的气象条件。是根据不同的机场、机型和飞行员技术水平等具体情况分别规定的。主要考虑云底高和能见度,也适当考虑地面风速和侧风的影响。
74、地面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地面向水平方向能看清最远目标物轮廓的距离。单位为公里或米。是确定飞行气象条件和机场开放或关闭的重要依据之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75、空中能见度:在空中向地面或在空中向水平方向或自地面向空中能看清最远目标物轮廓的距离。由于向下和向上看的背景亮度不同,地面向空中和空中向地面观测的能见度往往不同。
76、着陆能见度:飞机在下滑着陆过程中,飞行员能看清跑道近端的最远距离。也是一种空中能见度。观测的地段通常是在远距导航台和近距导航台之间。77、航站天气预报:亦称机场天气预报。以机场为中心10公里至20公里视区范围内的天气预报。主要内容有云、能见度、风和其他天气现象。预报的时效,一般以短期(6-72小时)为主。
78、保形设计技术:飞机外形采用流线型,外挂与飞机列形融合的设计技术。79、准隐形飞机:现役飞机应用涂敷吸波材料等陷身技术来减少雷达散射面积值而成的飞机。
80、变循环发动机: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通过改变气动热力循环来达到或接近最佳工作状态的喷气发动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81、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把发射电磁波与接受目标回波信号的装置装在导弹上,并按照预定导引规律控制导弹自动跟踪目标飞行,直到最后击中目标的称为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技术。
82、电传操纵系统:用计算机通过电路取代驾驶杆到舵面之间的机械元件,用电信号代替机械传动的一种操纵系统。
83、组合导航:用GPS、无线电导航、多普勒雷达导航等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与惯导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导航系统。
84、有源干扰:有意发射或转发某种类型的电磁波,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压制或欺骗的干扰。
转发式干扰: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复制(即经过延时、再调制和放大)后发射出去的干扰。85、三角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平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机翼称为三角翼。与之相近的有双三角翼和切角三角翼。目前常用的主要是略有切角的三角翼。三角翼飞机出现于50 年代,其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102、前苏联的米格—
21、法国的“幻影”Ⅲ等。大后掠角三角翼具有超音速阻力小、焦点随 M数变化小、结构刚度好等优点,适合于超音速飞行和机动飞行。其缺点是:在亚音速飞行状态,机翼的升力线斜率较低、诱导阻力较大、升阻比较小,从而影响飞机的航程和起降性能。86、变后掠翼
后掠角在飞行中可以改变的机翼称之为变后掠翼。在飞机的设计工作中,有一个不易克服的矛盾:要想提高飞行M数,必须选择大后掠角、小展弦比的机翼,以降低飞机的激波阻力,但此类机翼在亚音速状态时升力较小,诱导阻力较大,效率不高。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讲,要同时满足飞机对超音速飞行、亚音速巡航和短矩起降的要求,最好是让机翼变后掠,用不同的后掠角去适应不同的飞行状态。对变后掠翼的研究,始于 40年代,但直到 60年代,才设计出实用的变后掠翼飞机。一般的变后掠翼的内翼段是固定的,外翼同内翼用铰链轴连接,通过液压助力器操纵外翼前后转动,以改变外翼段的后擦角和整个机翼的展弦比。变后掠翼的缺点是,结构和操纵系统复杂,重量较大,不大适合轻型飞机使用。87、边条翼
边条翼是 50 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机翼,一些第三代高机动战斗机采用了这种机翼。在中等后掠角(后掠角 25度~45度左右)的机翼根部前缘处,加装一后掠角很大的细长翼(后掠角65度~85度)所形成的复合机翼,称为边条翼。在边条翼中,原后掠翼称为基本翼,附加的细长前翼部分称为边条。边条翼的气动特点是,在亚、跨音速范围内,当迎角不大时,气流就从边条前缘分离,形成一个稳定的前缘脱体涡,在前缘脱体涡的诱导作用下,不但可使基本翼内翼段的升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还使外翼段的气流受到控制,在一定的迎角范围内不发生无规则的分离,从而提高了机翼的临界迎角和抖振边界,保证飞机具有良好的亚、跨音速气动特性。在超音速状态下,由于加装边条后,使内翼段部分的相对厚度变小,机翼的等效后掠角增大,可明显降低激波阻力。另外,边条的存在,还可使飞机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全机焦点后移量减小,导致飞机的配平阻力降低。因此,这种机翼也具有良好的超音速气动特性。边条翼的缺点是,在小迎角范围内,其升阻特性不如无边条的基本翼好;它的力矩特性也不理想,力矩曲线随迎角的变化呈非线性。88、翼身融合体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般的翼身组合体是由机翼与机身两个部件接合而成的。在机翼与机身的交接处,机身的侧面与机翼表面构成直角(或接近于直角),这样的组合,由于浸润面积大,阻力也较大。为了减少翼身组合体的阻力,有些飞机在机翼与机身的交接处增装了整流带(亦称整流包皮),使二者间圆滑过渡。在设计上,整流带一般是不承受载荷的,但在飞行时,它很难不受气动力的影响,因此,往往会发生变形等问题。后来,研究人员根据翼身整流带的优缺点,提出了翼身融合体的概念,即把飞行器的机翼和机身合成一体来设计制造,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翼身融合体的优点是结构重量轻、内部容积大、气动阻力小,可使飞机的飞行性能有较大改善。后来还发现,由于消除了机翼与机身交接处的直角,翼身融合体也有助于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改善隐身性能。翼身融合体的缺点是:外形复杂,设计和制造比较困难。89、平视显示器
平视显示器(简称平显)是60年代出现的一种由电子组件、显示组件、控制器、高压电源等组成的综合电子显示设备。它能将飞行参数、瞄准攻击、自检测等信息,以图像、字符的形式,通过光学部件投射到座舱正前方组合玻璃上的光/电显示装置上。飞行员透过组合玻璃观察舱外景物时,可以同时看到叠加在外景上的字符、图像等信息。过去,飞行员在空战中,需要交替观察舱外目标和舱内仪表,易产生瞬间视觉中断,由此,会导致反应迟缓、操作失误,并有可能购误战机,采用平视显示器可克服这一缺点 90、航空地平仪
航空地平仪是用于测量和显示飞机俯仰及倾斜姿态的一种陀螺仪表,亦称陀螺地平仪。它主要由双自由度陀螺、摆式地垂修正器、随动机构、起动装置、指示装置等部分组成。其用途是保证飞行员及时了解和掌握飞机俯仰、倾斜的角度,以便正确操纵飞机。
第五篇:空军赞美诗
感谢你,保驾护航的空中卫士
威武的人民空军,是那勇猛的鹰澎湃的海,我们感慨满怀。
你来自蓝天白云,奔流着雄浑的气概。
你来自蔚蓝色的大海,绽放着绚丽的色彩。
你把理想交给蓝天,蓝天翱翔释放情怀。
你把青春交给大海,油气飘香高歌而来。
保驾护航的卫士,我们为你喝彩!
威武的人民空军,是那勇猛的鹰澎湃的海,我们感慨满怀。
你捍卫每一寸领空,喷涌着爱国的炽热。
你护守每一块蓝土,腾跃着浪潮的豪迈。
你把信心交给蓝天,阳光铺洒绚丽的彩带。
你把奉献还给大海,油气起舞,涛声澎湃。
保驾护航的卫士,你我共同把明天开采!让我们共同把明天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