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2012)

时间:2019-05-14 16:1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20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2012)》。

第一篇: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2012)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

一、1章

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A.泰罗

B.法约尔 C.西蒙

D.韦伯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A.组织

B.预测 C.预防

D.计划

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A.发言人

B.组织联络者 C.领导者

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管理技能 答案:1.D; 2.C; 3.D; 4.C; 5.A;6.D; 7.C。2章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 C.乔治·梅奥

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社会经济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

D.社会生产组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单选(每题3分,共30分)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D.企业形象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 C.企业制度

D.企业精神

答案:1.A;2.C; 3.D; 4.C; 5.B;6.B; 7.C;8.A; 9.C; 10.D. 3章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A.决策

B.预测 C.管理

D.领导

2.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性质。

A.超前性

B.普遍性 C.创新性

D.灵活性

4.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

A.年度计划

B.管理者的意愿 C.指导性计划

D.战略计划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A.更长

B.更短 C.适中

D.不确定

6.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的关系。

A.整体与局部

B.纵向与横向 C.综合与专业

D.普遍与特殊

7.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

A.政策

B.程序 C.策略

D.规则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A.产品预测

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

D.技术预测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年度预测

10.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

A.年度预测

B.短期预测 C.中期预测

D.长期预测

答案:1.B;2.A;3.C;4.D;5.B;6.A;7.C; 8.B;9.A; 10.D。4章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权变性 C.关键性

D.协调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4.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

B.评估工具 C.指标体系

D.激励手段

5.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A.最高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6.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

B.主要目标 C.次要目标

D.并行目标 7.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

B.短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长期目标

8.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

A.E·C·施勒

B.R·利克特 C.D·麦格雷戈

D.罗宾斯 9.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A.2个

B.5个 C.10个

D.15个

1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D.重合性

11.()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初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答案: 1.D; 2.B; 3.A; 4.A; 5.B;6.B; 7.D;8.C; 9.B; 10.A;11.B; 12.D。5章

1.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A.决策

B.预测 C.计划

D.组织

2.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A.纲领性

B.长远性 C.指导性

D.客观性

3.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这样的具体实施战略,属于()。

A.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 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 4.战略管理是组织()最重要的职责。

A.创始人

B.高层管理者 C.全体管理者

D.股东大会 5.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

A.竞争战略分析

B.SWOT分析 C.BCG矩阵分析

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6.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A.竞争战略

B.组织目标 C.公司层战略

D.组织内部资源 7.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A.一体化发展战略 B.多元化发展战略 C.稳定型发展战略

D.密集型发展战略 答案:1.B; 2.A; 3.D; 4.B;5.B;6.C; 7.D。6章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A.战略性决策

B.战术性决策 C.业务性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决策的前提是()。

A.识别问题

B.拟定备选方案 C.确定决策目标

D.确定决策原则 3.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

A.盈亏平衡点法 B.哥顿法 C.决策树法

D.莱普勒斯法 4.()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德尔菲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莱普勒斯法 答案:1.A;2.A; 3.A; 4.C; 7章

1.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相匹配。

A.组织目标

B.管理理念 C.组织结构

D.战略计划 2.矩阵式组织属于()组织结构。

A.机械式

B.有机式 C.直线式

D.平行式

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A.责权利对等

B.分工与协作 C.分级管理

D.弹性结构 4.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A.职能制结构

B.直线职能制结构 C.事业部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A.职能制结构

B.事业部制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答案:1.A; 2.B; 3.A; 4.D; 5.B. 8章

1.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D.经济效益

2.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

A.中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者 C.普通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 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 D.主管部门

4.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A.上级考评 B.群众考评 C.专家考评 D.自我考评

5.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A.有计划的提升 B.职务轮换 C.委以助手职务 D.临时提升 答案:1.A; 2.D; 3.B; 4.D; 5.B。9章

1.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A.两者的权力都源自职位 B.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D.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

2.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1-1型 B.9-1型 C.1-9型 D.5-5型

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低工作—高关系 D.高工作—低关系 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答案:1.C; 2.D; 3.C; 4.A; 5.D。10章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

A.挫折 B.紧张 C.防范 D.焦虑

2.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3.()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公平理论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效价因素

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理论的观点。

A.需要层次 B.双因素 C.公平D.成就需要

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正强化 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

A.高层次的专业人员 B.高层次的管理人员 C.一般专业人员 D.一般操作人员 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案例:1.A; 2.C; 3.A; 4.A; 5.D; 6.C; 7.C; 8.A。11章

1.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将工作布置下去 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2.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A.工具式沟通 B.情感式沟通 C.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D.都不具有 3.()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口头沟通 B.非语言沟通 C.书面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4.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 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5.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A.情绪 B.信息操控 C.选择性知觉 D.非语言提示

6.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 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7.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

A.建设性冲突 B.破坏性冲突 C.日常冲突 D.利益性冲突 8.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A.建立联络小组 B.强制解决 C.协调解决 D.解决问题 答案:1.D; 2.B; 3.C; 4.A; 5.C;6.B; 7.A; 8.D。12章

1.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A.领导 B.组织 C.控制 D.决策

2.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3.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全面控制 4.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 B.范围 C.对象 D.环节

5.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

A.历史标准 B.计划标准 C.最高标准 D.年度标准

6.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A.价值标准 B.实物标准 C.收益标准 D.成本标准

7.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A.目的性 B.多元性 C.可检验性 D.协调一致性

8.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

A.全局观念 B.与计划协调一致 C.建立客观标准 D.切合管理人员特点

答案:1.C;2.B;3.A;4.D;5.A;6.B;7.C; 8.A. 13章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

A.各级管理者 B.员工的行为 C.人事部门 D.主管人员 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A.培训 B.直接监督或巡查

C.股票期权

D.人事调整 3.人事调整的目的是()

A.企业效率最大化 B.企业利润最大化 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 D.节约成本 4.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

A.成本收益分析法

B.供应链管理方法 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D.预算控制 5.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A.质量管理 B.降低成本 C.采购控制 D.产品控制

6.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A.历史成本法

B.计划法

C.定量法

D.定额法

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

A.技术能力 B.服务能力 C.协同能力 D.供应能力

8.()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

A.部门预算 B.收入预算 C.刚性预算 D.总预算

9.()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A.流动性 B.运营能力 C.损益 D.成本 10.()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A.销售利润率 B.产品合格率 C.固定资产折旧率 D.投资收益率 答案:1.B; 2.B; 3.C; 4.C; 5.B; 6.D; 7.C; 8.D; 9.B;10.D;

二、1章 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答案:1.×;2.×; 3.√;4.×;5.×;6.×; 7.√;8.√。2章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答案: 1.×; 2.×; 3.×;4.√;5.×; 6.×。3章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2.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3.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4.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5.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6.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答案: 1.√; 2.×; 3.×; 4.√;5.×;6.√。4章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3.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4.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5.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6.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7.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8.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9.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10.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它的中长期目标。()

答案:1.×;2.×;3.×; 4.√;5.×;6.×; 7.√; 8.×; 9.×; 10.×。5章

1.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2.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

3.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4.战略控制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控制标准。()5.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答案:1.√; 2.×; 3.×; 4.√; 5.×。6章

1.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2.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3.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

4.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

5.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答案:1.×;2.×;3.√;4.×;5.√ 7章

1.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2.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3.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4.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答案:1.×;2.√;3.√;4.× 8章

1.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2.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3.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

4.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5.在管理人员考评时,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6.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答案:1.×; 2.×; 3.√; 4.√; 5.×; 6.√ 9章

1.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2.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3.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4.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5.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答案:1.√; 2.×; 3.√; 4.×; 5.×。10章

1.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3.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4.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5.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6.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

答案:1.×; 2.√;3.×; 4.√; 5.×; 6.√ 11章

1.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2.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些话反映了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

3.口头沟通虽然比较精准,但是耗时较多,同样时间内所表达的信息远远不能与书面沟通相比。()

4.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5.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

6.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

7.情绪异常影响人们的有效沟通,使信息的传递严重受阻。所以,当管理者情绪波动比较大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沟通。但是,由于管理者是沟通的主体,因此如果沟通的对象情绪不稳定,则不需要停止沟通。()

8.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

答案:1.×; 2.√; 3.×; 4.√; 5.×; 6.√; 7.×;8.× 12章

1.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2.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3.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

4.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5.控制的目的必须是对控制客体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6.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

7.统计师和会计师喜欢用复杂的表格形式,工程技术人员喜欢用数据或图表形式。控制工作必须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

答案:1.√; 2.×; 3.×; 4.√; 5.×; 6.×; 7.√ 13章

1.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2.培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

3.质量不仅仅是指服务质量,还包括产品质量、管理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服务和协作的质量等。()

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不同环节发现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5.在作业系统的产出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越高,作业系统的效率越高。()6.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7.员工个人绩效与组织资源条件、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8.在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过程当中,会受到文化、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答案: 1.√; 2.×; 3.×;4.√; 5.×; 6.×;7.×; 8.√。

三、四、案例单选(每题5分,共20分)计算单选(每题5分,共20分)

第二篇: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考试(2012)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

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控制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A.长期预测

10.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西蒙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D.计划

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C.目标、部门和关系

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C.技术技能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A.亚当•斯密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提高劳动生产率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B.亨利·法约尔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B.经济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C.社会技术系统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企业文化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D.企业精神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B.预测

2.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负责制定的。A.高层管理者

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性质。C.创新性

4.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D.战略计划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B.更短

6.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的关系。A.整体与局部

7.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C.策略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B.市场预测

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

D.长期预测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B.权变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原则。A.现实性 4.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A.管理系统

5.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B.满意利润 6.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B.主要目标

7.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D.长期目标

8.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C.D·麦格雷戈

9.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B.5个

1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A.层次性

11.()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B.20世纪70年代、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1.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B.预测

2.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

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特征。A.纲领性

3.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这样的具体实施战略,属于()。D.职能战略

4.战略管理是组织()最重要的职责。B.高层管理者 5.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B.SWOT分析

6.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C.公司层战略

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7.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D.密集型发展战略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A.战略性决策

2.决策的前提是()。A.识别问题

3.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A.盈亏平衡点法

能力可发挥到()。C.80%--90%

3.()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A.需要层次理论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A.保健因素 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4.()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C.头脑风暴法

这是()理论的观点。D.成就需要

1.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相匹配。A.组织目标

2.矩阵式组织属于()组织结构。B.有机式 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A.责权利对等 4.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D.矩阵制结构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B.事业部制结构

1.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A.因事择人

2.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D.高层管理者

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获取信息。B.关系部门

4.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D.自我考评

5.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B.职务轮换

1.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2.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D.自身影响力 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C.1-9型 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A.高工作—高关系

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D.转移法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A.挫折 2.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

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C.消极强化

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C.一般专业人员 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

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A.积极强化

1.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2.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具有润滑剂的作用。B.情感式沟通

3.()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C.书面沟通 4.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A.地位差异

5.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C.选择性知觉

6.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7.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A.建设性冲突 8.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D.解决问题 1.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C.控制

2.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B.控制

3.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A.现场控制

4.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D.环节

5.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A.历史标准 7.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C.可检验性 6.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B.实物标准

8.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A.全局观念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B.员工的行为 3.人事调整的目的是()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5.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B.降低成本

6.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2.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

3.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4.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6.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1.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B.直接监督或巡查

3.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4.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

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D.定额法

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C.协同能力

8.()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D.总预算

9.()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B.运营能力

10.()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D.投资收益率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4.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6.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4.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5.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6.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7.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1.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4.战略控制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控制标准。()3.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5.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3.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4.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6.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2.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些话反映了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

4.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

6.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

1.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4.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7.统计师和会计师喜欢用复杂的表格形式,工程技术人员喜欢用数据或图表形式。控制工作必须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1.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不同环节发现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产品质量。()8.在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过程当中,会受到文化、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案例单选(每题5分,共20分)计算单选(每题5分,共20分)

第三篇: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练习

2009秋《管理学基础》第三章:计划

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A.决策B.预测

C.管理D.领导

2.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D.所有管理者

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性质。

A.超前性B.普遍性

C.创新性D.灵活性

4.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

A.计划B.管理者的意愿

C.指导性计划D.战略计划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A.更长B.更短

C.适中D.不确定

6.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的关系。

A.整体与局部B.纵向与横向

C.综合与专业D.普遍与特殊

7.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

A.政策B.程序

C.策略D.规则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A.产品预测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D.技术预测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A.长期预测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D.预测

10.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

A.预测B.短期预测

C.中期预测D.长期预测

二、多项选择

1.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2.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3.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

A.销售费用预算B.零基预算

C.广告预算D.成本预算

4.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等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A.发展B.目标

C.策略D.政策

5.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

A.高学历者的比例B.高利润

C.提高市场占有率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6.以下选项中,()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A.收益B.成本

C.期限D.风险

7.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A.确定组织的目标B.确定具体评价指标

C.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D.确定指标的权重

8.通常,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等。

A.预测时间长短B.预测方法

C.人员的知识技能D.信息的准确度

三、判断正误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2.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3.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4.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5.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6.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A;3.C;4.D;5.B;6.A;7.C; 8.B;9.A; 10.D。

二、多项选择

1.ABD; 2.ABCD;3.ACD; 4.BCD; 5.BCD;6.ABCD;7.BD;8.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5.×;6.√。

第四篇:领导学基础自测自学练习二

领导学基础自测自学练习二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A、经济力

B、外交力

C、领导力

D、军事力

2、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的领导理论。

A、权威理论色彩

B、行为理论色彩

C、权变理论色彩

D、特质理论色彩

3、在()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A、原始社会

B、转型社会

C、现代社会

D、传统社会

4、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为宜。

A、五五律

B、**律

C、三七律

D、二八律

5、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集权制与分权制

B、完整制与分离制

C、层次制与职能制

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6、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

A、科学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超前性原则

7、对于领导者来说,()是第一位的。

A、道德素质

B、能力素质

C、政治素质

D、知识素质

8、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占据主导地位。

A、自然属性

B、管理属性

C、权力属性

D、社会属性

9、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分类有()。

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理性决策和限理性决策

10、缩小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总体设想是()。

A、决策目标的确立

B、方案选择

C、发现问题

D、备选方案

11、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

A、开发性

B、增值性

C、时效性

D、能动性

12、思维方式中最基本、最实质的部分是()。

A、思维对象

B、人脑

C、思维方法

D、思维的物质工具

13、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概括了九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他认为其中最根本的是()。

A、对不同观点的容纳

B、对文化刺激的开放

C、文化手段的便利

D、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

14、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属于()。

A、信道障碍

B、传送障碍

C、接受障碍

D、非语言障碍

15、受X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是()。

A、重事式领导

B、重人式领导

C、人事并重式领导

D、均权式领导

16、()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A、领导目标

B、领导效果

C、领导效能

D、领导效率

17、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A、虚拟政府

B、便民政府

C、高效政府

D、精简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上展开的,它们是()。

A、横向分工

B、纵向分工

C、结构分工

D、功能分工

E、专业分工

2、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A、管理体现

B、融资能力

C、技术体系

D、知识与技能

E、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3、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

A、正式授权

B、口头授权

C、非正式授权

D、书面授权

E、弹性授权

4、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

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

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

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5、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

A、智能结构

B、年龄结构

C、心理素质结构

D、知识结构

E、体质结构

6、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应当具备如下一些功能()。

A、群体感应功能

B、群体互补功能

C、群体效率放大功能

D、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E、结构耗散功能

7、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

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C、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

D、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E、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8、战略的主要特征有()。

A、后继性

B、前提性

C、稀有性

D、规律性

E、层次性

9、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A、方案错误

B、目标错误

C、评估错误

D、环境变量

E、成本过高

10、领导选才的方法主要有()。

A、上级领导指定法

B、竞争考试法

C、竞争上岗法

D、领导亲自考察法

E、绩效考核法

11、人受到挫折后心理方面的消极反应主要有()。

A、愈挫愈奋

B、愤怒

C、焦虑

D、无所谓

E、沮丧

12、下列有关影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自然性影响力的强度往往受强制性影响力的制约

B、增强领导者影响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增强自然性影响力

C、自然性影响力的基础,主要来自专长和品质

D、一般来说,领导者的影响力强于被领导得的影响力

E、强制性影响力是为领导者所独有的

13、沟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沟通情况

B、沟通客体

C、沟通主体

D、传递信息的一定手段

E、沟通渠道

14、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划分的领导行为方式有()。

A、集权式

B、民主式

C、分权式

D、均权式

E、重权式

15、领导效能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

A、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

B、领导效能是两者的直接数量相加

C、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

D、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

E、两者江没有区别

16、西方国家在培训方法上的共同特点包括()。

A、方法固定

B、坚持择优

C、强调书本

D、实行重用

E、课堂灌输

二、名词解释

1、领导主体:

2、内隐领导理论:

3、不充分授权:

4、领导体制:

5、矩阵式:

6、职位权力:

7、领导素质:

8、群体:

9、鱼缸法:

10、激励:

11、思维方式:

12、强制性影响力:

13、重人式领导方式:

14、领导效能测评:

三、简答题(含辨析题)

1、简述领导的属性及其关系。

2、简述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

3、简述领导权力的特点。

4、简述领导体制的特征。

5、简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影响与作用。

6、简述领导文化的功能。

7、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

8、简述竞争与合作的客观性。

9、简述领导决策的要素。

10、危机就是机会。

11、简述人力资源的特征。

12、简述思维活动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3、为什么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助于思维创新活动?

14、重事式就是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人性假设前提下的?

15、领导效能是一个单一指标体系。

16、简述政府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

四、论述题(含案例分析)

1、列举领导的三种功能,并做简要分析。

2、试论领导个体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

3、什么是领导决策体制?科学的领导决策体制应该如何设置?

4、参加本章案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试论如何有效发挥领导者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5、结合实际论述领导效能测评的原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D

5、B

6、A

7、C

8、D

9、A

10、A

11、D

12、C

13、C

14、A

15、A

16、C

17、A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CDE

3、BD

4、ABCDE

5、ABCD

6、ABCD

7、ABD

8、ABCE

9、ABD

10、BCDE

11、BCDE

12、BCDE

13、BCD

14、ACD

15、ACD

16、BD

二、名词解释 略

三、简答题(含辨析题)

1、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1)领导的自然属性产生于社会整体活动的自然需要,是由人们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其一般标志,就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即任何社会与时代的领导都必须具有的共同的标志。

(2)领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渗透于领导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并规定着它们社会性质,即领导的社会属性。

(3)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使其发生某种形式上的变化。

2、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在一条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动态性行为过程,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一理论认为领导的成效依赖于领导者本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条件、环境条件三个因素的交互关系,即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的函数,并把研究重点放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上。

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使领导具有更强的艺术化色彩,并且使得人们对领导的判断不再局限于道德范畴。

3、(1)无形性。(2)依附性。(3)可塑性。(4)对象性。(5)强制性。(6)目的性。(7)交换性。(8)垄断性。(9)诱惑性。

4、领导体制除了具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两种根本属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系统性;(2)根本性;(3)全局性;(4)稳定性。

5、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领导活动中的基本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冲突。它们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给予认可,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领导者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下属的需求并对下属的需求予以适当的满足;领导者通过经常有效的沟通,与下属分享信息,帮助下属了解组织对员工的要求、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

(2)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领导者的决策效能有赖于被领导者执行与实施的程度;领导者权威的大小取决于被领导者心理认同的程度;被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者的命运。

6、(1)内化功能;(2)规范功能;(3)导向功能;(4)调适功能。

7、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任何一个领导群体,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系统,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却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8、竞争与合作作为领导关系互动行为的运动形态,实质上是构成领导关系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的必然反映。领导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1)从广义上说,竞争是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我们这里论述的竞争则是狭义的,即社会互动类型意义上的竞争,它是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领导关系中存在竞争主要是由于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与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相联系的是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在具有共同的群体利益和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体利益和目标。在群体成员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竞争。竞争不仅存在于领导关系的同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上下级之间。在开放、民主的领导关系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的平等竞争,往往导致领导关系的分化和重组。

(2)与竞争相对立的,是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如果说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竞争的客观性,那么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其合作的客观性。协同的基本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产生的各种内耗,形成最大组织合力,最优化地实现领导目标。

9、(1)决策者;(2)决策信息;(3)决策目标;(4)决策备选方案;(5)决策情势;(6)决策后果。

10、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比较绝对的观点,但任何事务的发展都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就危机而言,危机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危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在汉语中,“危机”是“危”与“机”这两个不同词义的组合,“危”具有困难、危险的含义,泛指事件来得突然,事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和既定的阈值,给人以很大压力。“机”具有机会、时机、契机的含义,指事情变化的枢纽与重要关系的环节。危机具有双重性,只有抓住时机,危机才是机会。

11、(1)能动性;(2)增值性;(3)开发性;(4)时效性;(5)消耗性。

12、思维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思维对象、思维主体和思维方法是思维活动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三个要素。思维对象是思维活动的原材料;思维主体是具有认识能力及相应思维结构的人;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进行加工制作的方式、工具和手段。在思维活动中,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13、(1)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敏锐地观察和发展问题,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推动思维创新活动。

(2)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能有效地选择恰当的目标开展思维创新。

(3)调整知识结构,增加思维营养,可以深化和升华思维活动,推动思维创新。同时,也必须看到:知识和经验对思维创新活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知识和经验是对过去成功的创新思维的总结和提炼,对于新的思维创新活动必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构成新的思维创新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知识经验本身并不等于思维的创新,如果运用不当,还可能妨碍思维创新活动。

14、重事式领导方式受首格拉斯·麦克格雷戈(D·MeGregor)提出的“X”理论的影响,该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对人性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假设:(1)人生来就是好逸恶劳的,只要情况许可,谁都不愿工作;(2)人生来就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任,宁愿听别人指挥;(3)人来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安危看得高于一切;(4)人习惯于守旧,没有抱负,缺乏理性,易受外界或他人的影响;(5)多数人干工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15、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领导效能是一个复杂的、广泛的综合性体系,这其中包括定性的因素,也包括定量的因素。在对领导效能的研究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其定量因素进行分解式的量化分析,以提高对其的科学性与操作性研究;同时又要兼顾对其定性因素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以强化对领导效能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研究。

16、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2)电子化公文系统。(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5)电子办公系统。(6)电子培训系统。(7)业绩评价系统。

四、论述题(含案例分析)

1、(1)引导功能。领导从根本上规定了组织发展目标,规范了组织前进的方向。(2)组织功能。组织功能是指按照目标合理地设置结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调配资源等。(3)指挥功能。指挥是领导的一项重要功能,是确保决策得以执行的重要条件。(4)控制功能。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决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只有授权而没有控制,是很难达成目标的。领导的控制功能是从外部对组织战略与规划的执行过程进行宏观把握,以保证组织相对的稳定和有序发展,防止组织的失控或瓦解。

(5)协调功能。协调是为了实现领导战略目标而对领导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所做的调整过程。

(6)激励功能。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激励功能是领导的主要功能之一。

(7)教育功能。教育成为获取、保持、发展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必然要求,成为反映时代需求的一项重要领导功能。

2、(1)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高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素质都要依靠教育。(2)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最关键环节。(3)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提高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而后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高。

3、所谓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

领导决策体制在宏观上完整的结构,一般以五大系统所组成:(1)决策中枢系统;(2)智囊系统;(3)信息系统;(4)执行系统;(5)监督系统。

4、(1)以创新为核心对组织行为进行适当地规范;(2)创建尊重和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3)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5、(1)主观与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3)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原则;(4)定性、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原则;(5)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补修课试卷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补修课

《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分级制:一般指行政组织的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划分通用的等级。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3种类型

2.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级各类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及控制等职能活动,依法行使其权利,发挥其影响,确定并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

3.行政实施:行政管理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行政组织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行政决策的过程。是行政的一个基本环节。

4.诱导性行政方法:诱导性行政方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利用非强制手段使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自觉自愿地去从事政府所鼓励的工作或活动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威尔逊1887年发表的《是1935年出版的《行政学的理论和实际》,作者是___张金鉴_________。2.国家公务员的人口是____________,出口是____________。

3.对公务员监督的渠道,一般可以分做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前者包括立法监督、_________行政_____________和社会监督等形式,后者包括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两种。4

5.制和多向沟通六种。6.行政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两方面。具体的行政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指挥、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等四个环节。

7.法制监督是一种行政监督,它主要有两大类,即国家法制监督和___________________监督。8

9.构成指挥者权威基础的第一个要件是权利,另一个要件是指挥者一定的威望和______________。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个人专断式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决策体制的主要形式。()

2.行政领导主体是被领导者和行政管理的部分对象,包括个体领导者和群体领导者。()

3.在我国,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办及直属总局,地方政府所属各厅、局、处、科,均属于职能机

关。()

4.行政协调的主要目的和根本作用就是要解决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冲突。()5.机关管理的首要原则是要遵循科学化的原则。()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公务员较理想的工资制度应体现哪些原则?

2.行政直协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行政监督的种类

4.简述进行思想正确工作的不同途径

五、论述题(20分)

试论集权的决策体制存在的优势与弊端。

下载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20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20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基础试题练习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括号内为答案) 1.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 2.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

    城市管理学自测选择题

    ( A 美国 )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A 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A切块设市模式)是改革开放前中国设市的主要模式。(A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

    管理学基础

    管理: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本质:放大所管理系统的功效和产生新的功效,目的:设......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一、 单选(每题3分,共30分) 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控制)。 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西蒙 “凡事预则立,......

    管理学基础

    1、 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第1题: 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 第2题: 约......

    管理学基础(精选)

    管理学基础 第1题: 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第2题: 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

    管理学基础

    A.总体性和长远性B.总体性和全局性C.全局性和系统性D.长远性和风险性2. 当整个行业日趋成熟时,行业成长变(),导致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争,利润()。 DA.快,上升B.快,下降C.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