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筑牢理想信念严守纪律红线促进正风反腐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筑牢理想信念严守纪律红线促进正风反腐
文秘《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筑牢理想信念严守纪律红线促进正风反腐近日,由中央纪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月日开播,尤其第八集《标本兼治》带给我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推进,本集主要讲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赢得了党心民心。
影片中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谭栖伟、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中石油原高管王道富等几名落马的官员对自身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了自我剖析和忏悔。
事实证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是民意所致、民心所向。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纪检干部,我认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
我将以收看该系列专题片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筑牢理想信念,保持廉洁勤政的作风,坚持把严守纪律作为底线,努力在清正廉洁中永葆本色。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和维护纪律,明底线、知敬畏,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一是要筑牢思想防线,始终牢记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珍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珍视自己的形象,正确对待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守住道德底线,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坚守自己的人生坐标,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二要遵守党纪红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严格执行党章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亲情账、自由账,经得住权力、金钱、名利的诱惑和考验,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强化自我监督,先自觉接受监督,然后再认真实施监督。
要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的习惯。
要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上级纪检机关、社会各界和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
执纪问责永远在路上,做好表率永远在路上。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务必高标准严要求,从我做起,从工作的一言一行,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以身作则,严格纪律和规矩,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虽然,我只是一名基层的纪检干部,没什么权力,但也要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不论在何岗位、干何工作,都要严于律己,严格按照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办事,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贪、不腐,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同时还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诉求,有效解决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始终把保障民生、实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提升自己对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和担当力,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文秘
第二篇:《永远在路上》反腐纪录片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反腐纪录片观后感
在今年初的一次理论骨干集训中,我有幸观看了《永远在路上》专题片,片中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展现了党中央坚决整治腐败,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组织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党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观后,我感触颇深,感慨万千,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非常之震撼。在看这部专题片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片中以大量的事实展现了个别党员存在贪污腐败的严重问题。他们大肆公款吃喝,贪污腐化,消极享乐的现象十分严重。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风光作秀,挂横幅、登台面、上镜头;不解决实际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歪风盛行;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有一些地方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而这些结出的恶果只能由群众来“埋单”。有一些党员遇事推诿、怕担责任,办事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还有一些党员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他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追求吃得好、玩得痛快、住得舒服,享受所谓的“人间乐趣”。为了追求“舒适”目标,有的人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在一些党员心中,艰苦奋斗已渐行渐远,群众观念日渐模糊,甚至完全淡忘。有的要求超规格接待,住豪华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有的干部在高档场所、名山秀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还有的地方财政经费也敢拿来乱花,甚至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真让人难以置信,这些已经关乎我党的生死存亡。
二是倍受之鼓舞。习总书记说:“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加大了反腐的力度,令人振奋,令人鼓舞。特别是那些不可一世的大老虎,也难逃法网。那些曾经高高在上,挥霍着百姓的民脂民膏的党员,其奢靡腐化程度令人瞠目结舌;那些高官要员纷纷触电落马,“表哥”,“房姐”,“不雅视频”等让那些腐败分子浮出水面,接受民众的监督和法律的严惩。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了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文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军队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三是坚定之决心。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党的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习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从严治党,坚决同腐败分子作斗争,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今后工作中一定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打好党风廉政建设这场硬仗,以好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军队一定会越改越有战斗力,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持之以恒 反腐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持之以恒 反腐
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持之以恒反腐永远在路上
0月17日以来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专题片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反腐贵在坚持。反腐会不会或者什么时候会降温?这个“反腐之问”时时出现于网上,并伴随着各种江湖版的猜测解读。“永远在路上”,这个片名也许是一种答案。反腐倡廉,不是一锤子买卖,一定要坚持常抓不懈,执纪到底,必须常抓不懈,时时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运行在贯彻中央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必须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惩治腐败永远没有尽头,只有我们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红灯”亮在前头,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才能让顶风违纪者“长记性”,让心存侥幸观望者“望腐却步”。
反腐贵在坚持制度建设。习总书记曾提出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也就是说权力与制度相辅相成。权力为主导,制度为保障。要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党组织要根据自身业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完善,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有了制度作为保障后,还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各级党委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法规规定,着力整治不正之风,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总之,反腐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有倦怠之心。全体党员干部,要做到勤耕不辍,对反腐工作,坚持不懈,让反腐工作,永远在路上。
第四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利剑高悬 反腐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利剑高悬 反
腐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利剑高悬
反腐永远在路上
最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央视联合制作的八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在央视热播,迅速掀起了全民观看的热潮。在茶余饭后无不在谈论在朋友圈的竞相转发,无不表明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关注和期盼。作风建设是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绝不能输的新时代长征。
反腐之路悠久而又漫长。我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伴随着历史发展历朝历代都有反腐工作者的身影。腐败基本上是每个朝代没落的根本原因。每一个王朝的覆灭无不伴随着腐败。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可以说反腐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客观地讲,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具有了还算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也很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对官员的监督,但是历朝历代还是没能走出从王朝初年的狠抓反腐,到王朝中叶反腐的有名无实,再到王朝末年的贪腐成风直至王朝灭亡的历史轮回,这也深刻说明了古代的反腐败并不成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些经验,还有更多的是教训。
所谓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尽管古代的反腐败本质上是一种以皇权为核心,实行高度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自上而下开展的反腐败,有的朝代反腐力度之大,惩治贪污官吏用刑之重皆比我国现在更为严厉,但是一直没有获得成功。都没有彻底解决腐败问题。与我们当前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是具有本质上差别的。
首先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紧密团结在习总书记周围,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零容忍”态度彻底反腐败,不断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其次要切实加强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着力解决执法办案不文明、不规范问题,严肃查处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确保执纪执法权依法规范行使,违纪必惩、违法必究,权益得到保护,正义得到伸张。
增强惩治腐败的必然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不管什么人,“出笼”必受惩,“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搞“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增强惩治腐败的及时性,对“出笼”行为露头就打,快速处理,及时纠正。
片中多个案例,如谷春立、万庆良之类口口声声为了协调工作、沟通感情,暗地里却贪图享受,结交不洁干着钱权勾当,最终由不注重小节酿成大错,身陷牢狱。个人以为,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必须坚持以上率下,树立标杆意识,并着重在“率”字上下功夫。总书记就是这么做的。从参观考察沿途不封路,到河北农村踏雪访真贫;从倡导短实新文风新会风,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彰显出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同时我们也要利剑高悬,让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准备偷腥的猫要感觉到脖子上有把利剑始终在悬着,悬而不斩,即是一种威慑,更是一种保护,让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挑战高压线。有所为有所不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生活态度和工作需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努力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标杆。在不断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第五篇:《巡视利剑》观后感:反腐永远在路上
《巡视利剑》观后感:反腐永远在路上
反腐永远在路上,正义从未缺席!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9月7日晚开播后,迅速引起广大干群的关注和热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苏树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大庆油田“起家”,靠着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步步高升至部级高官,却因严重违纪,仕途戛然而止,令人唏嘘不已。在人生余下的光阴里,他们只能面对冰冷冷的牢狱生活,没有了往昔的神采,失去了自由,留下了终身的悔恨。联系到自己作为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做到自身硬,避免犯他们同样的错误,唯有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守信仰,绝不逾越半点规矩。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花花世界中,被金钱迷了双眼,让党性的灵魂走出了躯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当官发财两条路,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如果把钱途当前途,或者用钱财换前途,总归会走上歧途。武长顺在被开除党籍后说,自己对不起党,对不起培养他长大的父老乡亲。
随着巡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执法执纪并将越来越严格,巡视工作将成为一把利剑,永远高悬在所有党员干部的头上,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助力。
每个党员干部在入党之初都怀着一心为民、一心向党的初心,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初心应该是对党忠贞不二的心。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思想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永远听党话,始终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