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座:抓常规 促发展
抓常规,促发展
----敢顶中学教学管理思路
加强中小学校园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是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校园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等。实施校园常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校园环境管理
1、抓好物质环境建设。创建园林式校园是学校努力的方向,注重建筑的实用性、依托造山理水景点小品提高校园品位,强化绿化,尊重自然,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抓好物质环境建设的有效手段。
2.抓好文化环境建设。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科学知识、优良美德,表扬好人好事。黑板报版面要求美观整洁,内容健康,富有儿童趣味和教育意义,形式生动活泼。正确使用简化字,注意字体工整,文体规范。橱窗内摆放学生优秀作品及一些少先队活动成果展与科普教育宣传画等。同时在各教室外的墙壁上布置一些伟人图片,走廊上悬挂一些名言警句来布置校园环境。
3.抓好人文环境建设。着重抓好文明行为规范训练,通过争创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文明学生、开展“雏鹰争章”
等活动,养成学生爱国守纪、诚实守信、关心集体、勤奋学习、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的良好品德行为,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4.抓好心理环境建设。心理辅导老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勇于面对人生,接受自我,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以良好的心理调节自我。
5.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育人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常规示范班、体育先进班、雏鹰队员等一系列评比和奖励办法。
二、教师管理
1、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师德建设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关爱和相信每一个孩子,开展“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孩子,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欣慰地送别每一个孩子”系列活动。
在师德建设中组织“如何塑造教师形象”、“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等专题讲座及“陶行知等教育思想报告会”,组织教师 “师德大家谈”征文评选,制定“教师工作行为规范条例”,学校橱窗等宣传阵地要充分展示优秀教师的形象,宣传鼓励优秀教师,鞭策后进教师。
2、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启动实施“名师”、“春蕾”、“科研”三大工程。“名师工程”,旨在
培养和造就一支层次高、素质好、年轻化、潜力大的名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领头雁”作用。“春蕾工程”旨在把青年教师塑造成青年中的先进,教师中的优秀,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力军”作用。“科研工程”旨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师成长进程中的“先导”作用,形成全校上下人人重视教育科研,个个开展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以达到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的目标。
三、学生管理
1、开展“三好”系列活动,突出主题教育。
在学生中开展新“三好”主题教育,即:“在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庭里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少年”。这里的“三好”既是德育的目标,又是一种大德育观和德育的实施途径。
三好系列教育的主题在每学期初制定,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环境保护教育主题、有行为规范教育主题、有学雷风教育主题、有法制教育主题等。争做好学生系列教育可设计这样的主题:“学规范,展实小风采,争做好学生”、“文明守纪,规范言行,争做好学生”、“热爱学校,学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争做好学生”等等。让学生在争做好学生活动中完成一次调查、设计一份小报、制订一条班级公约、参加一次竞赛、节约一笔零花钱、捐助一位困难学生、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进行一次假日小队活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学
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相处,培养小公民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
2、抓好德育课题研究,实施体验教育。
课题以责任感培养为目标,以体验为途径实施研究。围绕课题,开展“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们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质。我们在学校、班级设立多种岗位,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和服务。让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3、改革各项管理措施,强化自我管理。
在学生中推行轮值班长制、班级岗位制、竞争上岗制、休岗制等措施是帮助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学生民主选举、参与班级和学校各个岗位角色体验,使每个学生体验主人翁参与学校管理的自豪感,体验服务的快乐,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学生的思想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提升。
4、开展特色班创建活动,打造班级特色文化。
在特色班的创建过程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内容,设置“英语角”、“聪明树”、“明星榜”、“争星栏”、“小信箱”、“学习园地”、“荣誉角”、书画作品等个性化的小天地,通过“常规大比拼”、“五星大赛”、“争争才会赢”、“谁的苹果先红”、“比一比赛一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为集体争先创优意识,这些教育环境创设不仅美化了教室,而且增强了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5、组织读书活动,陶冶学生人格。
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儿歌、古诗、童话、小说及科普读物和中外名著等。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读完一本书。读书活动与特色班的创建活动、主题月活动、班晨会紧密结合,通过书评、新书介绍,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等,奖励读书活动中的先进典型。
四、教学管理
1、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严格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的课程计划编制、执行课程表、课外活动表,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不随意增减、变更课程、课时,不任意停课、严格控制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与课外活动,不超过6小时。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按教学计划的规定量布置课外作业量,认真开设放心班,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十小时。
2、严格教学常规。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具体的要
求,有检查、督促、指导执行教学常规的措施。要特别重视建立课堂教学规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教学研究。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研究计划,开展小型多样、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切实执行学籍管理规定。不接收不符合条件的转学生,坚持升留级和毕业标准,严格控制休学、留级,按规定努力控制班级学生人数。
五、后勤工作管理
1、收费财务管理。学校经费收支情况定期向全体教职工公布,使全体教职工都了解学校财务情况,以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2、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认真规划好学校绿化建设,适当补充调整绿化品种和数量,安排专人管理绿化,定期除草、除虫、浇水、施肥、剪枝,及时更换盆花,做到校园内四季常绿,全年花香。
3、在环境建设方面,能够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宣传标语、画廊橱窗、名人名言、书画镜框等一应俱全,能够满足熏陶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意志、营造育人氛围的需要。
4、在卫生管理方面,能够与学校德育处、少先队组织密切配合,坚持天天检查,每周评比,常抓不懈,做到校园整洁、干净,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5、学生健康卫生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检,并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向家长反馈,以便让患病学生及时得到医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能够全力投入学习。
6、食品卫生管理。坚持做到对食堂采购的物品每天检查,督促食堂工作人员确保购进物品新鲜优质,严格把好加工消毒关,经常抽查贮存食品的保质期,坚决销毁过期物品,杜绝食物中毒事故。
7、校舍设施管理。经常检查校舍设施、用电线路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与各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校产承包管理责任书,将所管校产清点交付、登记造册,学年末检查验收、兑现奖惩。
8、资料档案管理。设档案资料室和档案资料橱柜,有专人负责保管。平时认真收集、妥善保管各类资料,装订案卷,按要求按规范编码归档入室,形成比较完整的学校档案系列,积累一定数量的档案资料。
第二篇:抓常规促发展
抓常规促发展 以规范办教育
2009年6月2日,自治区教育厅召开“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年”活动启动视频会议。会后,我区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抓常规促发展,以规范办教育”,严格按照“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区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形成了“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科学发展”的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化、规范化、均衡化的发展。现将我区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区)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区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区始建于1993年6月,地处北部湾畔,面向东南亚, 是大西南主要的出海通道和沿海新兴工业城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区域面积338平方公里,海岸线170公里,全区辖3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共24个村(居)委会和7个社区,总人口12.5万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41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级完小32所,教学点4个。在校学生15759人,其中初中生4371人、小学生11388人。在职教职工1077人,其中初中342人,小学73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区“两基”工作1997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达标,2007年免检通过国家验收。
二、指标达标自评情况
对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评估细则》的评估标准,我局组织县(区)级评估组对全区37所完小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认真的自评。自评结果如下:行政管理权重105分,自评94.5分;教职工管理权重58分,自评52.2分;学生管理权重40分,自评36分;教育教学管理权重112分,自评103.1分;安全管理权重70分,自评63分;校园环境权重65分,自评58.5分;财务及资产管理权重50分,自评46.5分。常规管理七大块的总分是500分,自评总分为453.8分,所有评估指标均达到了400分以上,单项得分达到80%以上。自评结果说明,我区3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评估验收的要求。
三、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区)的主要做法
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年活动中,我区严格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切实把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评估验收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力推进。主要采取了如下五个做法。
(一)认识到位,精心组织
开展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县创建工作,是继“两基”工作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
重大举措,是推动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良好机遇。抓好常规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已成为港口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共识,为做好常规管理提供了内在动力。首先,区教育局和各义务教育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港口区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工作方案》,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先后组织了6次相关培训班,培训含中小学校长在内的相关人员500多人(次),为顺利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区教育局重视培训工作,为全区1077余名教职工人手发一册《常规管理规定》,并利用广播、版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达标县(区)氛围。为保证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区教育局成立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年活动专家指导组,多次深入学校开展指导工作,并实行结对帮扶,形成了全员行动,全力推进,全面提升的良好工作态势。
(二)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港口区政府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按法定要求确保“三个增长”。自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区活动开展后,港口区多方筹措经费,共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校园美化和购买新仪器、器械、图书、宣传牌。做到校校有项目、校校见新貌。特别是强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对每所中小学明确提出 “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处环境都育人”的要求,使全区的3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全面兼顾,重点突出
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最薄弱的点在村级完小,校长办学理念滞后,管理水平不高,学校办学条件差。以开展义务教育管理活动为契机,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此乃我区推进常规管理活动全面发展的关键。我们在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指导村级完小常规管理活动的开展,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专家组深入到全区所有的村级完小,通过现场指导、现场培训、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对各校常规管理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引导学校领导比照常规管理42个二级指标,开动脑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村级完小领导理念的更新,管理能力的提高。
(四)强化督导,整改到位
2009年 月 日至 日,区教育局组织评估组,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分别对 所试点学校和 所面上学校进行了县级评估。对照7个一级指标、42个二级指标的内容,采取听(听校长汇报和答辩)、访(走访老师、学生和家长)、查(查看校园和档案资料)、评(反馈情况,评议不足)、改(针对问题,整改提高)等形式,找问题、找差距。通过督导评估,为学校出主意、拟定整改方案,指导学校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要求各校实行定内容、定措施、定责任人,规定时限完成整改,建立常规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工作不走过场。
(五)区域联动,相辅相成
强化区级示范带动,全区分别以光坡镇中学、企沙镇中心小学、公车镇公车小学为初级中学、中心校、村级完小示范校,指导他们先行一步、加强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档案资料,规范管理、作出示范,辐射带动其他学校。通过组织面上学校领导、教师到试点学校观摩学习、交流沟通,充分发挥了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整体提高。
四、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开展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区)工作,要求我们认识差距、寻找对策、解决问题,达到“以建促改、以评促管”目标。经过9个月的努力,我区中小学校取得了六个变化。
(一)学校管理制度化
各校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不断完善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制度管人、制度治校的方略。学校做到开学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期中工作有思路、有措施,期末工作有总结,有提高;分工负责、科学管理和民主监督比较到位;档案管理和进校书刊管理逐渐规范。如公车镇中学、中心小学、光坡中学等学校实行教职工上下班指纹考核制度;市二中、实验小学、企沙中学实行向学生问卷调查评价教师上课质量制度。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教学管理实效化
一直以来,我们区教育教学管理常抓不懈,形成了制度化、常规化,实现实效化。一是常规常做,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标准,开足开满课程,同时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种教育教学计划、教案和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二是常规活做,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以扎扎实实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各学校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和学生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基于我区区情、校情、生情,2010年,由教研室组织分别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港口区小学教学与中学教学衔接的研究》两个课题,课题的立项与课题的成果将有效解决我区学校现存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突出问题,对我区教育教学稳步、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策略,为北部湾建设培养合格的、优秀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成效”成为现实:全区中考成绩历年均排在全市前茅。2009年中考,我区光坡中学、企沙中学分别荣获市同类学校中考成绩一等奖,公车中学获市同类学校中考成绩二等奖;在排名上,光坡中学、企沙中学中学、公车中学分别获市同类学校第一、第三、第五名。
(三)校长队伍专业化
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我区通过外出学习、内部交流等办法,师资队伍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整体素质得到优化提升,尤其是校长队伍迅速成长,为常规管理常态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育人环境人文化
加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净化、美化、亮化校园,形成学校精神文化内涵,一方面,加强静态文化建设。实验小学、区二小、公车中心小学、市二中等学校,结合地方特点和学校精神文化核心,建设具有代表性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建筑。使每一道景观都代表一个教育理念,或蕴涵着一个能够启迪师生心灵的励志哲理。例如公车镇小学、实验小学等,高年级设计以古训为主题的经典名言,中、低年级以形象生动的图片语句阐释真理,营造处处皆文化的书香校园。另一方面,加强动态文化建设,学校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寓教于乐。如:开展“红领巾图书架(角)”活动,鼓励社会各界为学校、为班级建立图书架(角),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全面启动“红色校园文化”,通过开展“读红书、唱红歌、诵红诗、观红影(视),写箴言”系列活动,促进师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开展师生礼仪教育,教育教师做一个文人教师,学生做一个有礼有德的文化人;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如:区三小成立了诗社,成为我市第一个有诗社的学校。诗教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办学理念特色化
本次创建工作,学校以“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办学”为主线,创新机制、提升质量、找准优势、立足特色,打造了学校办学的特色化。如光坡镇中心小学建立了“三光企起义”革命传统教育,以“三光企起义纪念碑”为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都举行拜祭革命烈士活动,定期邀请革命老前辈向学生介绍革命事迹,构建红色德育教育文化;市二中开展《读经文,养品性,营造书香校园》课题研究,以科研推动校本教研,积极引导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德育渗透、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效益高;实验小学立足海滨城市,以海洋文化为主题,实践“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建树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实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教育教学思想。
五、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工作中,我们从区情、校情、师情、生情实际出发,围绕“抓常规促发展,以规范办教育”的主题,坚持“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个目标(促进港口区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三级管理网络(局——学校——社会)、四个步骤(自查——整改——督查——再整改再提高)、五个着眼于(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着眼于教育项目建设的稳步发展,着眼于全区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的管理理念,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深化管理体系,以迎接自治区评估为契机,群策群力,按照评估标准七大项42个二级指标的要求做好自查、督查、整改与提高工作,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是关键
实行责任追究制,是抓好工作落实的有力措施。我区在这次创建工作中,实行局长挂帅、专业领导挂点的工作方式,分管副局长、教育股股长、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具体落实,把全区分成企沙镇、光坡镇、公车镇、区直等四个点,把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各乡镇、各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职工,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工作细致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强化责任,重在落实。
(二)边查边整改,推进“四定”责任制是保障
对照常规管理7项一级指标、42项二级指标,开展学校自评、试点学校试评、县级评估等工作,找出问题、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措施、实施整改工作“定内容、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的“四定”责任制并取得实效,是促进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化的保障。
(三)实行广泛发动,全员参与是活力
常规管理工作重在基层,重在学校,最终受益的也是学校和广大师生。为此,我区充分发扬民主,开展“常规管理人人参与”主题活动,学校设立常规管理工作意见箱等,广泛听取师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师生争做学校管理的主人。部分学校建立了学生评老师、家长评老师、教师互评的多元化评价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师生广泛参与,有力地推动了常规管理达标创建活动的开展。
(四)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常抓不懈是保证
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重点是师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化、常态化,建立学校常规管理长效机制,做到督促检查经常化、规范管理常态化,形成“抓常规管理,促教育发展”的局面是保证。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体上看,我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年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上下初步形成了抓常规管理的良好氛围,各乡镇、各学校抓常规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常规管理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别校长对抓常规管理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
二是个别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仍然存在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三是教学装备相对滞后,按原标准配置的一批教学装备和图书已不能适合现阶段课程改革和新装备标准的要求。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人力管理,一方面做好校长、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工作,另一方面,作好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三是做好教职工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是做好物力工作,继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设备投入,促使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均衡发展。
三是做好财力工作,规范对财务的管理,让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我区在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建设年活动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兄弟市县比,与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自治区这次评估验收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建立起常规管理的长效机制,借鉴兄弟市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促进我区学校常规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立足常规抓落实促发展(推荐)
立足常规抓落实促发展
--------老河口市竹林桥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典型材料
由省教育厅发起并着力实施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老河口市竹林桥小学深入开展,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领导,全员参与。
(一)高度重视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朱接勇为组长,副校长付建立为副组长,梁丰渠、薛亚、韩秀珍、许玉红、朱俊波为成员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付建立兼办公室主任,梁丰渠、薛亚、韩秀珍为成员。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工作。校长和中层领导一起亲自参与活动,并且带头听课、评课、讲课,带头走访学生家庭和教师家庭。
(二)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分别召开了“三会”:首先召开了校委会,传达上级精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接着召开全体班主任会和全体科任老师会,广泛动员,落实职责。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和校园网,对“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进行不同角度的报道。
(三)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分别制定了《竹林桥小学“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和《竹林桥小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和参加,大家也按方案要求自始至终参与和参加了该活动。
二、比教学、抓落实,助推进。
(一)全面启动“课内比教学”活动。此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力求在最大范围内将教师引入到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打造精品课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此次比教学活动教师的参与率为100%。
1、制定计划,科学安排,营造氛围。教导处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教师讲课的时间、地点、内容的安排和记载,填写“课内比教学”活动登记表,评比等级,并推荐优秀教师参加上一级比赛。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教案、组内说课等活动,使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2、全科覆盖,全过程参与,实现全员提高。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45岁以上的教师上好示范课,其他教师上好优质课。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部分中层干部梁丰渠、付建立带头上好公开课。全校共有38名老师参加了课内比教学活动,共收到教学手记10多篇,优秀论文20篇。
3、多种形式比教学,相互促进。一是推门听课与课堂比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推门听课能反映出我校教师的主要优点及成绩: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组织驾驭能力好,能当堂落实所讲内容。能运用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指出了部分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积极性调动、双边活动开展不够。学情了解不够充分。推门听课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开展。二是积极组织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教学能手
参加镇级教学大比武活动,助推全镇比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积极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
1、专题研究“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以来,学校3次召开有关家访的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家访工作。一是政教专班会,二是班主任工作会,三是“六必访”情况通报会。每次会议对“课外访万家”活动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认真填写《家访手记》。我校教师对90%的学生进行了走访,对少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话或网络形式进行的家访,并且坚持做好部分学生的回访。家访活动教师参加率为100%。学校对《家访手记》进行专门的检查登记并进行通报。
三、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一)完善常规教学评价制度。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建立教案记载、听课记录、评课记录等业务档案,以保证教学比武的纸质档案与电子资料详实完备。教师个人参加活动情况和教学比武成绩将作为其绩效考核、评优晋职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基于常规的教学评价制度,对讲课、说课、工作量、学生评价等等都有了完善的制度。评价突出主体的多样性,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参与,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其结果量化并可实现全员排序。
(二)建立“比教学、访万家”活动考核评价制度。目前,学校已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情况开始记入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并将纳入教师评先表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列。
四、以点带面,形成特色。我校李艳红、薛亚老师的优质课,许玉红老师的说课等,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家访中,分管访万家活动的副校长付建立、教导主任韩秀、政教主任薛亚三位老师通过与家长的多次沟通,促成部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家长、教师都满意,这三位老师的比访手记在省、市都有均获二、三等奖。
“课内比教学”活动使我校教学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不仅教师个人能力得到了锻炼,学校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研能力进一步增强;“课外访万家”活动使学校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师师德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学校教育形象进一步提升。“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比”出了团队精神,“访”出了敬业品质,我们凭借“两课”强大动力,争取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抓常规,展特色,促发展
抓常规,展特色,促发展
——松江区方塔小学语文教研组
近几年来,在区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们方塔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实践,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以说现已成为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
一、教研组基本概况
我校语文教研组共有30位教师,其中区级名师1人,区级教坛新秀3人,校级骨干教师12人。全组成员互敬互助、互帮互学,工作热情高,师德品质好,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治学严谨,团结奋进。
二、教育教研情况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本教研组要求教师努力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特别是二期课改的精神理念,把握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要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实施现代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要根据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得失,并制定措施,改革教学,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益。
我们要求骨干教师做到“五个至少”即:每学年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至少开展一项课题研究,至少承担一节校级及以上的公开课,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至少参加一次专业培训。要求一般教师做到“三个一”,即:每月摘录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理论文章,每学期上一堂课堂教学研究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其次,我们帮助教师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三年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个人发展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明确的目标。第三,为教师创设与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如读书交流、教学评比、主题论坛、科研探讨等活动,激发教师对教育现状的思考和认识,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和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目标明确
本教研组以教学常规为抓手,加强教研组自身建设,强化教研组管理,由五位年级教研组长分管各年级教研工作,做到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成果、有反馈。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面向同年级组员上一节研究课;每人每个月写一篇教后随笔和一篇案例分析;每学期写一篇代表自己科研水平的教学经验总结;每人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
教研组在“四定”、“四备”的基础上,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标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质量考查。坚持“二结合”,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电子备课与手写备课相结合,鼓励手写备课。备课的过程为“个人构思——集中交流——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实现集体智慧的交融与共享。个人教案要规范,环节要齐全、清晰。
本教研组要求教师备课要做到八备,即:备课时目标、重难点、准备,备学情分析,备新旧知识切入点,备详细过程,备多媒体的整合运用,备学法指导,备板书,备作业,并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要求做到六个是否,即: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课程指导纲要”、“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并做到目标清晰且切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做到对教材处理得当,突出重点和难点,并能联系生活实践,辅助或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疏密有致,具有逻辑性与节奏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否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相统一,体现有效性;作业、练习的设计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充分、因地制宜等。并且在备课本上体现“一课一篇‘小反思’,一单元一篇‘大反思’”。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真正做到了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成为教师教学长河中的组成部分。
2、教研活动丰富而扎实
为了不断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追求活动的效果和效益,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在邀请与本组挂钩的行政领导一起参与活动。活动内容因组而异,有集体备课、集体评课、集体进行质量分析、集体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疑难杂症、集体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等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实现集体智慧的交融与共享。
3、立足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我们坚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水平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密切结合我校每学期举办的“方塔杯”小学高级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教学评比活动、“小荷杯”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珍珠杯”骨干教师教学艺术切磋教学评比活动等等,每学期在本教研组内开展重点课、四位一体课、复习课等课堂研究活动,从中挑选合适人选参加校际层面的各种比赛,教学研究活动常规化、常态化。
至今,我们教研组已初步形成了以随堂课(不打招呼进门听课)为抓手,以重点课、四位一体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确立一个研究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评比课、示范课(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观摩、交流、研讨)为平台,以跟踪调研课(针对部分课堂教学薄弱教师进行诊断式听课)为补充的教学研究新格局。
(三)强化质量意识,落实整改措施。
我们要求五个年级备课组既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又要精心设计单元测试试卷,所有试卷必须经教导处审阅合格后方可进行测试。要认真组织监考,组内统一安排阅卷,每次阶段测试后都要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制订下阶段教学整改措施。
随着城市化脚步日益加速,松江新城日新月异,我校的生源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针对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以及学习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求各年级教研组建立起了自己“错题集”。力求做到(1)及时性,每天把学生出现的错题进行归类和整理,汇总起来。(2)针对性,对学生中出现的错题进行错误原因分析,组织评析和纠错,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改进措施。(3)经常性,教师经常翻阅错题集,适时适量设计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温故而知错,逐步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错题集” 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集”的使用,提高了学生思维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准确地把握了知识点及概念点,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粗心的现象,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努力抓好课题研究和教改试验工作。
教育科研能力是高素质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为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学校聘请领导、专家来学校作讲座,长期聘请刘坚老师定期来校作辅导,在校园网上进行科研成果交流等。二是鼓励教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围绕“生命教育”这一总课题,确立了相应的多个子课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出发,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
先后确立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分层评价的实践研究》、《新课标下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依托新课程提高中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小学中年级语文“单元教学”的探索》、《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多思的探索》、《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等,平时的教研活动紧紧围绕课题,有序开展实践研究,使教研活动课题化。
三、教研特色
(一)专家引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们组与教师进修学院合作,通过他们,接触到前沿的教育研究信息、政策信息和实践信息等。研训员老师定期来校深入到教研组、班级,进行听课、看备课、查作业、制订教学计划等全面地指导。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跟踪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获得他们更多的实践指导。此外,也为我们的青年骨干教师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今年我们都有近10名骨干教师和新教师上区级公开课、研讨课;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外出学习的机会,如:市里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学科培训等等,都优先考虑到我们学校。
我们聘请的市特级教师吴爱光老师,每两周来校一天,不仅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进行诊断点评,而且自己亲自执教并开设专题讲座。使我组教师业务得到了锤炼,专业得到了提升。
上个学期,我们还特邀了上海市小语会秘书长冯寿鹤老师参加“立足文本,关注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以及七所兄弟学校的部分语文老师共同参加。我校的郑艳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语文《19.半截蜡烛》,冯寿鹤老师进行点评,冯老师对我校开展“立足文本,关注学生,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进一步做好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一是,立足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充分提炼。二是,关注学生,要凸显“培养在课内;发展在课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邀请了谢江峰老师以及兄弟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和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解读教材文本,转变教学行为”的教学研修活动,谢江峰老师亲自执教了课文《一曲胡笳救孤城》,课后,就如何解读文本,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等话题作了报告,他强调,要全面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必须要把握课文所涉及到的背景,必须要梳理课文的篇章结构,必须要研读课文的重点词句,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等等。最后,研训员徐宁老师结合本节课就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作了精彩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研修活动,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产生了共识。
(二)严谨的教师培训模式 本教研组从实施素质教育、二期课改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推进与实施“生命教育”为突破口,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以“二级带教 三级联动”为学校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式,即第一级带教:由区研训部研训员和市内特级教师组成专家组,带教学校骨干教师,第二级带教:由学校区级名师、学科能手、星级教师以及骨干教师组成指导组,带教0-5年教龄的新教师;“三级联动”,即研训部、学校师训工作领导小组、各学科教研组相互沟通、协调,形成整体联动网络。结合我校制定的 “0~5年青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扎实地开展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搭建各种平台,竭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
本教研组结合我校确定的“一年入门、两年胜任、三年冒尖、五年成才”新教师培养目标。坚持以“知识与素质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经验与研究并重”为原则。要求新教师上好“五课”——(1)上岗课;(2)合格课;(3)汇报课;(4)优质课;(5)精品课。积极开展“五项活动”——(1)“两级带教,三级联动”活动;(2)教学研究课活动;(3)每月举办一次新教师教育教学主题论坛或读书沙龙活动;(4)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新教师教育经验交流活动;(5)每两年开展一次“小荷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教育教学获奖情况
两年来,我们语文教研组1人获得上海市园丁奖,1人获得松江区园丁奖,1人获得人寿杯园丁奖,2人获得松江区优秀班主任,8人获得新教师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得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1人获得上海市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15人次获得区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优秀指导老师,一篇论文获得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三篇案例获得市级优秀教案,18篇论文获得区级等第奖,有8位教师获得区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等第奖。
两年来,全体语文教师在二期课改精神的鼓舞下,同心协力、不断进取,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狠抓教学常规,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成绩代表着过去,我们将继续努力,继续拼搏,成为更加优秀的教研组。
第五篇:教学常规抓落实专家引领促发展
教学常规抓落实 专家引领促发展
为了进一步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确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18年3月15日,拂晓微红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青山湖区教研中心教研员刘晓红老师到胡家小学调研指导,工作室成员刘月兰、严来红随行并参与了此次活动。
上午8时,刘老师就到了胡家小学,在仇校长的陪同下深入课堂,随堂听课。每堂课后都与上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首先肯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并从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细节的处理,特别是练习课习题的选择与讲解方面进行了专业的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
刘老师又不辞辛苦地对胡家小学所有数学老师的备课和作业进行了检查。随后及时地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反馈,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规范学生作业设置和批改等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指导。指出可发挥年级团队的力量,采取主备,次备的方式相结合,并提出了采用批注的形式进行二次备课。使备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名师的指点让老师们如沐春风。全体数学老师表示今后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将抓严、抓实、抓细。为实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成绩都有所提高,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的学期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