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追星 范本
淄博一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追星的调查报告
高2010级12班 第6课题小组
郑文荣 李文书 郑子文 曲金晓 巩酥酥 田锦凯
指导教师:李守奎 丁乃锟 时间:2011年3月21日
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追星”的观念越来越丰富,在物质生活方面许多人以从众心理为主,尤其是有的同学有攀比的心理,追求时尚、潮流,这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风俗。因此,许多中学生都崇拜明星,“追星”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有些中学生过分迷恋偶像而荒废学业,废寝忘食,用大量金钱购买有关明星的产品,对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想借助寒假这个机会,了解了解中学生追星的情况,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研究目的
A、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调查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分析、整理,学习处理信息的初步技巧。B、能力目标:
1、培养依据外界因素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锻炼有条理的分析与表达的能力。
2、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3、整合信息技术,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4、通过调查和方案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C、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这次研究活动,了解中学生的追星情况,并希望带动周围的学生,做到适度、合理、健康地追星,使追星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和促进剂,避免因为盲目追星而影响和荒废学业。
正文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统计法、访谈法、调查法。主要利用网络,辅之以报刊书籍来收集与小组研究角度有关的资料;用一天时间到公共场所完成调查问卷,小组成员合作分析、整理资料,形成结论。然后在写出经过这次活动的感悟。
二、研究内容
1、中学生追星现象的行为;
2、中学生出现追星现象的原因;
3、如何正确对待追星。
三、调查问卷:
“中学生追星”的问卷调查
1、你现在的年龄为多大:
2、你最喜欢的男明星为:
3、你最喜欢的女明星为:
4、你最喜欢的明星是哪种类型? A、体育明星
B、娱乐明星
5、你认为追星和学习成绩之间是否有关系?
A、有
B、没有
6、你曾迷恋于追星的热潮么?
A、有
B、没有
7、你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有盲目追星的吗?
A、有
B、没有
8、你曾因为追星而和家人闹过别扭么?
A、有
B、没有
9、你认为追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10、你对明星的态度是什么? A、赞赏
B、不屑
四、研究过程
1、根据课题的要求对组员们分工;
2、在网上收集与研究有关资料;
3、随机邀请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追星情况;
4、整理资料,组员针对调查结果互相交流、发表意见。
五、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中学生追星现象的行为表现: 先举一个中学生追星的事例:
1994年 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 杨丽娟迷恋刘德华,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1997年 20岁的杨丽娟在父母支持下,花9900元参加了香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刘德华。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心愿,连家里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每月400元租来的房中。
2004年 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她每天从早到晚站在8层楼顶,但未见到偶像。
2005年 杨丽娟得知刘德华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但失望而回。
2006年3月 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杨丽娟赴港追星。4月,杨丽娟再度“爆发”,要见刘德华,并以跳楼自杀威胁父母。
2006年10月 某电视台称只要杨丽娟配合制作节目便可安排她和刘德华的见面,但最后承诺没能兑现。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的杨丽娟终于可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 杨丽娟68岁的老父在香港跳海自杀。2007年4月5日 杨丽娟赴香港为父亲办理后事。
2007年4月19日 杨丽娟带着父亲的骨灰盒返回兰州。
不同的学生追星的目的不同,追星的心理不同,追星的方式不同,追星的程度也不同。我们针对周围同学追星的特点和共性,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数据处理汇总。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共准备了100份问卷,最终回收84份。以下是问卷调查的结果: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调查的都是处于14-19的青少年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你最喜欢的男、女明星是?”约60%的学生喜欢歌手或是演员,出现最多的是周杰伦和刘亦菲。还有约30%生喜欢科比,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此外的学生,处于一些原因,没有填,或许他们真的没有最喜欢的明星,也有可能是因为都很喜欢,很难作出选择。
对于第四个问题:“你最喜欢的明星是那种类型?”28%的学生喜欢体育明星,72%的学生更喜欢娱乐明星。对于第五个问题:“你认为追星和学习成绩之间是否有关系?”40%的学生认为有关系,60%的学生认为没有。
对于第六个问题:“你曾迷恋过追星的热潮吗?”40%曾经迷恋过,60%没有过。对于第七个问题:“你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又盲目追星的吗?“36%的学生回答有,而64%的学生回答无。
对于第八个问题:“你曾因为追星而和家人闹过矛盾吗?”几乎没有人因此而和家人闹过矛盾。
对于第九个问题:“你认为追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36%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而64%的学生认为是弊大于利。
对于第十个问题:“你对明星的态度是什么?”76%的学生持赞赏态度,而24%的学生持不屑的态度。下面作简要的分析: 通过网络,我们搜集到以下的材料:
追星的负面影响我们已了解的很多,对于自己所崇拜的明星,有的中学生看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听他唱的每一首歌。不仅如此,他们还疯狂地购买偶像的画册等,收集偶像的一切资料,从身高、体重、兴趣爱好到恋爱情史等等,如数家珍。他们过分沉迷偶像,荒废了学业,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很多青少年因为盲目追星导致与父母关系恶化,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导致离家出走,甚至走上不归路。有些青少年应为追星失去了年轻花儿一般的生命,也因为由于一些负面偶像形象的影响,一些青少年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如港台或国外一些电影当中的“古惑仔”,“黑道老大”当作自己的偶像,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他们的行为。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不注意及时的引导和疏通,很有可能产生不健全的人格或使他们产生畸形的心理。再如温州一名17岁的中学生因没钱亲眼看到偶像赵薇而服毒自尽;四川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这些都是追星族中走火入魔、不能自拔的典型。至于几天不吃早点,攒钱去看某“星”的演出等等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但追星的正面影响并不少见,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追星和崇拜偶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没有盲从性,能正确分析偶像的优点和不足,追星是为了追求明星的亮点,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种人都能健康成长。我们知道的李连杰现在在国际影坛颇有影响力,他当年也是把李小龙这位把中国功夫带到好莱坞并红遍世界的前辈当作自己的偶像并立志有像他一样,我像李连杰是作到了。还有当今NBA巨星布莱恩特从小就把乔丹当作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成为篮球明星,能够和乔丹同场竞技。这种朦胧的“追星情结”在其家人和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和激励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他从小就刻苦训练球技,这使他终于梦想成真,成了NBA新生代中和奥尼尔齐名的球星。我想因为偶像情结尔同样走上成功道路的明星应该不在少数。
从实际调查的结果分析,总体结果表明,学生对追星问题的处理还是比较洽淡,给我印象最深的没有学生因为追星的问题和家人闹过别扭,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二)中学生出现追星现象的原因
成人们对中学生的追星现象颇为不解,甚至反感,但追星族们对此却振振有词、乐此不彼。这其实与中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关。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反映,此时中学生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立远大理想的黄金时期。他们需要一个模式来参照,而偶像是他们理想自我的载体,中学生又富有幻想和创新,当他们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时,就只好借助偶像的崇拜来达到心理平衡和补偿。另一个原因,是中学生为了借追星来摆脱孤独。中学生在自我意识萌芽的过程中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许多事情埋在心里,而追星能使自己感到自由和安全,精神也有了寄托。具体有一些几种原因:
1、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很多少男少女便是如此卷入“追星族”的。少男少女在最爱编织梦幻的季节里,编织着未来的理想自我的梦,并从所崇拜的“星”们身上,印证他们的梦。他们追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勾画理想自我的形象,并使这理想的自我逐步成为真实自我 的过程。所以,他们为那些与他们心目中理想自我形象相似的“星”们,捧出了少男少女最真挚的感情和最热情的崇拜。
2、追求时髦。现代的生活潮流、多彩的社会风景,促使少男少女总想成为社会独特的一族,现代潮流中腾跃的浪花。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喜好,他们只是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
3、崇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为英俊帅气,女的则青春活泼,外形艳丽;球星也都是英姿勃勃,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在心理学上,前一种崇拜形态可谓表层性欣赏,其特点是欣赏偶像人物的特征。它还可能导致对偶像认识的“光环效应”,把偶像一切都看得尽善尽美,即使他(她)有什么缺点,也会被淡化。这就好比在偶像身上镀上一层又一层的金边,使其愈加金光灿烂、光彩照人。
4、从众心理。在中学生当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作“落伍”,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定时期,他们需要一个模式来参照,要不然他们很难完成自我确立的任务。偶像是他们的理想自我的载体。中学生正好处于好幻想的时期,当自己的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时,就只好借助偶像的崇拜来达到心理的平衡和补偿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借追星来摆脱孤独。中学生随着自我的萌芽,他们开始关注内部世界,有许多事情他们都不再挂在嘴边上,而是装在心里。他们不愿意把有些事情和家长说,更不愿意把一些事情告诉老师,同学们呢?年龄又太小了,和自己一样没有经验,又沉不住气。这时,他们愿意和远处的人交流,享受着遥远的亲密感,自己不仅感到自由也觉得安全,精神上也可以有所寄托。所以只要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生活,大人倒是没有必要为他们的行为感到大惊小怪的。
(三)中学生追星的理由
1.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人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2.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3.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所以,追星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分寸:
A 从中学生自身而言,健康的心态是为重要的。以坚定自己的立场为核心,培养自己哲学的头脑,冷静的思维方式,独特的眼光。
B 从校园来说,是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追星的那股热劲应该用于对学习的执着,不要随波逐流,顺应大众。因为时尚是永远也追求不尽的。
C 从家庭方面而言,家长应该多学习一下教育子女的方法。根据子女的性格加以正确的指导,要塑造子女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教会子女,永远不要忽视了周围关心他们的人,多进行与子女的沟通。
D 国家应该对社会上炒作的事件的新闻给以约束,禁止不健康的娱乐流传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影响到祖国下一代人群的心理塑造。
E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F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
G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H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众所周知,没有星星,宇宙将漆黑一片.偶像之所以被称为偶像,是因为他们出类拔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年轻人需要榜样,而偶像肯定是在某个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后才成为偶像的.那么,今天的追星族,明天也许就会成为明星!人生需要偶像,孩子更需要偶像,偶像使人的生活变的充实、丰富,偶像会使人的心脏跳动的更加有力,生活的目的更加明确!当一个人临终时,他回首往事,发现自己从未有过偶像,他不遗憾?没有在自己人生的旅程中加入过追星族,是人生的缺憾!慎重选择值得追的星,以他为榜样和偶像,在给你的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超过他,也成为明星”的念头回激起你更多的潜能!
正确认识追星现象,正确引导追星情结,让我们的中学生明天都能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和耀眼之星。
通过这项调查研究,我们获得了一次亲身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在讨论会上我们都有不同的意见,也曾经因意见不同而争论,但最后,我们也能够得到满意的结论。回想当中的一段段小插曲,其中滋味无法一一道来,但我们很开心,这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难忘的经验。
(四)中学生追星的影响
1、“追星”的积极意义: 尽管世人对少男少女追星现象贬多于褒,对少男少女的追星行为阻多于导,但谁也不能否认,追星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星”成为少男少女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伊谢康认为:“少年期最主要的心理现象就是成年感。成年感的主要表现是有了新的抱负水平,即预料他未来可能达到某种地位。”少男少女在他们心目中所崇拜的偶像身上显示了他们“新的抱负水平。”
少男少女正处于“英雄崇拜期”。他们自觉地为自己选择了“英雄”,只要选择准确,这位“英雄”便对他的一生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这“英雄”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首先我认为不少少男少女所追的“星”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楷模、榜样,他们将追星的意念、热情转化为他们为事业成功而努力奋斗的动力。这种意义上的追星,其实质与“榜样”教育殊途同归。
少年人是需要榜样的,这一点不容置疑。无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意识地地其未成年人选择、树立榜样。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然而,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是历来以社会树榜样的,以倡导少年人去学,这种方式有时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也就是社会树的榜样并非就能得到少年人由衷的敬佩与热爱。少年人也就未能将这种向榜样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内在的意愿,从而使这种学习流于形式。这样的例子很多。学雷锋做好事,便是很普遍的一例。
少男少女们“追星”则不同,“星”是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确立的,他们由衷地敬佩、崇拜,心甘情愿地学习去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重合为一。这种学习是自发的,自觉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所以这时候“星”的影响力特别大,感召力也特别强,效果也特别明显。
当今著名歌星蔡国庆,少年时候便崇拜歌唱演员,希望长大了也到舞台上唱歌。偶然一次听李谷一的演唱,一下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歌可以这么唱,像谈天一样直唱到人的心里去。于是,少年蔡国庆立志要像李谷一老师那样去唱歌,像李谷一老师那样把歌唱到每一个听众的心里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蔡国庆学习着、探索着、琢磨着自己究竟怎样唱才能像李谷一老师那样深受欢迎。最后,蔡国庆终于成功了。如今,他唱红了中国,也唱出了国门,成为第一位赴日本灌制个人音带的中国通俗歌手。
最近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也是少年时受到政治明星肯迪尼的“感召”,而立志像肯尼迪 那样去当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出身贫寒,是从美国偏远小州阿肯色州走向白宫的。小时候的克林顿原想将来当一名医生、记者或做一个音乐家。然而1963年的夏天,一次机会,让他目睹了当时国际政坛明星——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风采,并为之倾倒。当总统肯尼迪握住这位阿肯色州小男孩双手的时候,他并不知自己的明星风采影响了克林顿的一生,美国总统成了克林顿人生的目标。那年克林顿才17岁。他从华盛顿一回到故乡阿肯色州,见到他母亲第一件事就是打一包,拿出他和总统握手的照片让母亲看。他母亲说:“我看懂了他的表情,他的心思,我知道他日后要干什么。”
是的,17岁的克林顿心中出现了他自己的明星——肯尼迪,这颗星领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生存的目标:他要成为这颗星,他要成为美国总统!于是,克林顿拒绝了路易斯安那州提供的音乐学院奖学金(尽管他有出色的音乐才能)。他千里迢迢来到华盛大顿特区乔治城大学。20年后,他终于走入了白宫,成为他少年时代就梦寐以求的那颗星——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或许,当克林顿明星一样在荧屏、报章飞扬风光的时候,又一颗种子落在了某一个少年人的心田。
20年奋斗有多艰难,唯有克林顿自己最清楚。用20年的时间去实现少年“星”愿,可见“星”的力量多么巨大。
2、追星的消极意义:
(1)盲目崇拜新潮游戏
由于少男少女所处年龄的特殊性,局限了他们认识的水平,使得相当一部分少年对自己的青春偶像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集训,甚至只是羡慕偶像的外表,甚至仅仅是衣着打扮,使他们的追星行为流为盲目的崇拜与无聊的新潮游戏。(2)丢失自我 空耗青春
一些中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懂得偶像身上哪些东西才是真正值得自己仿效的,而是一味崇拜,盲目学习,结果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这样的追星不仅浪费了大好时光,还丢失了自身原本很宝贵的自然、纯朴。
(五)中学生追星的社会效应
“追星”热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作为青年中的一种流行时尚,它的出现与蔓延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动因。
开放社会里一个明星时代的来临。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开放,文化氛围逐渐宽松,人们精神需求日趋多样。尤其是由于社会行业类型和职业种类的扩充以及个人发展机会的增多,为各个领域中新星辈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而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则为明星们的星光闪烁,制造了独特的“天空”。特别是在影视、音乐、体育等颇具大众文化性质的领域,祖国内地的明星频频诞生,港台的明星争相“登陆”,他们“一朝成名”,家喻户晓,由此形成了比其他领域的明星强大得多的轰动效应和名气资本。总之,一个明星时代的来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群星闪亮登场的基础条件。
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效应。世界发展的经验表明,世俗化代表了现代化起飞阶段一个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特征。世俗化的核心内涵可以理解为一种强烈的现世取向,社会心态上表现为充分地肯定当下生活、肯定感官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世俗化的影响力促使社会中整个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小康社会的来临,随着消费文化正在以多少有些急促的步伐匆匆登上日常生活的前台,世俗化正全面地展开着自身的内涵与形式,于是,就社会文化的整个格局而言,呈现出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理性文化的领域在逐渐缩小,而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感性文化的地盘在日益扩大的态势。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变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型,这种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动取向。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这样的深刻变化:从注重集体向关注个体转变,由崇尚理想向重视利益转变,从强调节俭向尊重享受转变某种 价值观念变化使人们精神世界的偶像类型表现为:从崇拜政治型偶像、道德型偶像、神圣型偶像向崇拜成就型偶像、生活型偶像、个性化偶像的方向转变。这正是那些气质迷人、有所成就、富于情趣的明星受到当今青年青睐的重要原因。
传媒社会中大众文化的扩张。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与广泛普及,营造了一种媒体社会,带来了一个传媒时代。大众文化就是借助于大众传媒进行扩张的。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愉悦性、感受性、消费性。而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运行机制必然遵循市场规律,商品化则成为大众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当它与高科技媒体相结合的时候,便会更充分地展现出这些特征。大众文化的大行其道往往得益于消费主义的推动,科技创新所带动的传媒发展、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所带来的广告攻势,对消费主义的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消费主义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天然燃料”。
青春期的偶像崇拜心理与自居作用。在青少年时期,伴随生理发育的日渐成熟,个体的心理和社会性开始趋于成熟,但又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生发展阶段。强烈的偶像崇拜心理是这一时期人们的突出特征。偶像崇拜是通过心理上的自居作用来达成的,那些被崇拜的明星,往往被青少年当作他们人生发展的楷模、参照系以及心灵的一种寄托。当代流行文化明星们所表现的特征——靓丽的外表、潇洒的风度、事业的成功、社会知名度、丰厚的收入、优越的生活条件等等,都会强烈地吸引着青春期青少年,明星的作品如歌曲等,能够不同程度地对青少年起到特有的共鸣、宽慰、激励、引导、娱乐乃至宣泄作用,从而形成“爱屋及乌”的效应。
总结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而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偶像,大都是因为他们长的帅、漂亮或喜欢听他们的歌,看他们演的戏。有的人说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偶像,并搜集了许多关于偶像的资料。他们所谓的了解就是知道明星的爱好,喜欢的颜色,喜欢吃什么等等。他们以为了解了这些就称得上是一个超级funs了。而知道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用呢?这样做无非是在浪费时间做无聊的事。有些人更为可笑,为了自己的偶像居然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记得在一张报纸上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女孩因为没买到自己偶像的演唱会门票而起了自杀的的念头。这样做值得吗?要我说,这样的人就太无知了,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居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也太傻了。
而另一部分人追星却是有目的的。我也赞同像他们那样的追星族。他们所喜欢的明星不只是因为美和帅,也不只是因为他们会唱歌,会表演,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追求的是明星的气质以及他们成功的经历。他们不会经常无聊地去搜集明星的资料,更不会因为某一个明星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崇拜的明星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榜样,追星是为了帮助自己进步。
许多明星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他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明星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演艺。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实。„„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王杰也是一个有名的歌手,他的成名不是靠运气,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他所走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曾被生活所压迫的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他当过推销员,出租车司机,不管生活多么苦,他总是以微笑来面对,最终走向了成功。难道这样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这样的明星不胜枚举,这样的明星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敬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阻止同学们盲目追星呢?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把追星当成一种生活享受。
2、控制好自己的理性,避免盲目追星。
3、明确追星的目的。
4、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考虑追星的经济承受能力。
5、在追星时考虑,有设有侵犯自己的生活和给家庭或朋友带来危害。
6、追星时,“星”能够成为你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
附录
一、个人感悟
经过了这次对学生“追星”的问题的研究,我们看到了明星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正确地“追星”可以让我们树立一个好榜样。但是,如果我们太过于沉迷与“追星”,对于正在求学的我们是百害而无一利。其实,崇拜明星并不是什么坏事,“追星”也是有不同方式的。我们应该学习明星好的一面,学习他们的勤奋,让自己成熟起来,当我们不在需要明星的时候,也许我们已是别人所崇拜的明星了。郑文荣:
通过这次的调查报告,我确实学到了不少:团队协作,整体调节,任务安排,社会交际,统筹兼顾还有一些科学有效的搜集及整理数据的方法。
我认为这一次的社会调查对我的能力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提升,从中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实施调查的过程中努力的改变它,尽力的在实践过程中完善自己。
当初我认为我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我从来没有过社会调查的经验,而且这次我又是组长,这更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为了这次调查的圆满完成,我做了许多工作,首先,我在组织小组活动之前,先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做调查报告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对这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然后,我又根据本次调查的具体情况对小组活动次序和分工做了一份明细表,把各个任务负责到人,对调查进行了一个整体规划。
在组织同学调查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计划实施性不强,工作效率过慢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又对计划做出了修改。
在具体的实施时,我也面对了一些突发问题,比如分工过于分散,人员不充足,时间紧等情况,不过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我们还是一起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了,并收到了不下成效。
对于这次的实践,我总结出了几点具体的收获:
首先,工作需要“专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然后,还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努力完善自己。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在经历了这次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不是让社会来适应自己,只有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才行!
在这次的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还有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总之,通过这次的调查,不仅了解了有关中学生追星的情况,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理论能力,我的收获颇丰。李文书:
学校开展的社会调查对我们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社会观察确实有很大帮助,通过这一次的实践,我可以说是收获很大。
首先,我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处世的能力。让我们在社会实践过 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不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成功,对我们都是一种收获,明确了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让我们面对社会更加自信。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害羞的女生,但是通过这一次活动,又发传单,又发问卷,还要对别人进行采访,说实话,我一接到是些任务时,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但是又不能不做,这毕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而且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没理由不做啊,所以我只好硬着头皮把第一份问卷发了出去,有了第一次就好了,“万事开头难”嘛,有了第一次,以后的就容易多了,我觉着越来越顺手,觉着也不过如此吗,所以我的问卷不一会儿就发完了,我还帮了其他的同学发了一部分呢。
通过这次的调查对我的改变真的很大,让我从一个害羞的女孩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让我不自窘与一些自己的想法,开始努力改变自已,与谁会有了新的接触。
这次调查对我有很大的改变,对我的帮助很大。田锦凯:对于这次的社会调查我有以下感悟:
通过本次的研究,对社会实践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应该趁现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这样即使以后一个人步入社会,面对社会上的一系列的问题,也不至于措手无策。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学习知识的程度上,还应扩展积累社会经验。为未来打基础。
这次我的任务主要是搜集资料和整理问卷,通过搜集数据和整理问卷,我学会了怎样得到更科学更准确的数据,怎样更高效、更有条理的整理问卷,这对我以后参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锻炼了我的能力,培养了我的素质。
通过做社会实践,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很多的小问题。学校让我们做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能力,还有从细微的生活琐事中去发现一些问题。没有实践就不会得到真理,很多的真理都是通过实践的来的。
现在我们的学习科目——物理、化学、生物,都要通过很多的实验来得出最终的结果,可以得到我们原先不知道的一些东西。只有做了实践才能得到这些道理,不是吗?1978年,中国共产党说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都证明,只有真真正正的去实践过,才能的出真道理。
我们现在已经是高中生了,我们应该知道实践的重要性了,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去实践。希望学校以后多做一些实践活动,以便增强我们的能力。
总之,以后我们应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以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我们的未来发展负责。郑子文:
这次的社会调查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上网调查并搜集文献,通过上网调查,我学到了不少,首先,谈一下我学到的上网查阅资料的好处:
首先,可以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其次,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率快,中学生可以按照进修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学技术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进修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后,因为收集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它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利便的与其它人交流观念、心患上,可以把日常平凡不易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提议,以及思想环境;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利便,学生可以按照进修的需要,找到合适的进修资料,甚或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长学生进修的动力和效率。
具体我学到的上网查询的好处具有以上四点,但我不仅学到了这些,在调查过程中,我还在与其他同学的协作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全体成员一条心,各自做好本职工作,又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这样的实践才充分体现了团队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调查,我还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 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无论如何,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曲金晓:
这次调查,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这次调查大大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让我更深一层的认识了社会,体验了生活。
其实我认为对我意义最大的还是发放传单时的一些遭遇和心理。
本组的巩稣酥同学就加大宣传提出了发放传单的想法,得到了我们的一致认同,所以这个任务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在这其中我遭遇了一些人,心里有了一些想法。
发第一张传单时,一位青年以为我是在发广告,接过来顺手就扔到了垃圾桶,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失落了,不过还好,我以后就记住了要跟人们说这是一次调查,不过我还是遇到一些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这让我很难受,不过我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的。
我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要以最包容的心去对待,在生活中也 许会有很多挫折,会有人无意中伤害到你,只要你用一颗坦然的心去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 的.心怀感恩,你的周边总是充满阳光,也许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谢谢”,也许你无意间的 一抹微笑都会照亮在黑暗中徘徊的人.坦然面对挫折,心怀感恩.这是我从中悟到的.虽然这件事已过去,但它永远是我生命航程里的一盏灯.做调查的经历也许大部分人都有,很多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做社会调查不光是为了锻炼自己,更重要的是看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也许只是令你明白了一句话,也许只是让你领悟了一个道理,可它们都会让你受益终身。巩酥酥: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学习活动,我在完成报告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课题研究中,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收集数据、分发问卷和总结整理,这样可以加快我们小组研究课题的速度、效率。小组成员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使研究更准确。但由于时间问题等原因,搜集的数据只是大体值,只能大体上估计,难免会有误差。
在调查中,我提出的通过分发传单来扩大宣传的做法得到了同学们的极大赞同,这样,我们便更广阔的获取了信息,更进一步的提升了调查的速度和质量。
在本次课题调研中,小组里的同学都很勤劳,都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各方面的优势,确保报告高质量,同学们不怕辛苦,在辛苦中快乐着,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在研究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放调查问卷时,有的同学不知道我在做什么,都不太愿意被“陌生人”调查,当我们说出目的之后,许多同学明白了我们的目的之后,都积极的配合我们做调查,我们真的很感谢广大同学和老师的支持!
通过调查,让我明白了追星的利与弊,在锻炼自我的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在培养我的社会能力方面也有很大帮助,这次的社会调查,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我的综合实践能力,相信在以后的路上,这种感受定会伴我更好地帮助自己发展!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追星的利弊抉择。在此,我也想给同学们提个醒,明星,在闪耀的光环背后是无限的汗水与付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回崇拜,会追随,但无 论如何都要把握好分寸,做到心中有“度”,追星固然时髦,但过度追星,也会使学习成绩下滑,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我们应提高自己的自制力,权衡追星的利与弊,相信同学们对待追星问题的做法上会越来越好的!
二、参考文献
1、百度问答——《中学生追星的表现有哪些》(林华清)网页: 2011-1-30
3、谷歌搜索——《中学生追星的事例》(王兴宇)网页:xxzx.wems.net/jxggtd/wems-xxzp/xxzp8.html 2007-12-13 11
第二篇:追星利与弊【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同学中的追星现象
组 长:吴利亚
组 员:李月亮 段文彤 张博伟 指导教师:黄心刚
(Ⅰ)开题报告
一、研究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在校学生
二、活动目标
让每个同学能更加深入了解“追星”现象以及出现的特定的社会基础、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动因。同时,让同学们了解“追星”的利弊,对我们学习的影响,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追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活动地点
⑴聊城三中校园 ⑵新世纪电影城 ⑶校园门口的杂志报刊亭 ⑷家庭 ⑸新华书店
四、研究方法
(1)进行问卷调查
(2)收看几个娱乐节目
(3)收集几个当红明星的资料,了解他们是如何成名的(4)查阅某些娱乐报纸,了解信息
(5)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收集分析,最后进行整理(6)针对相关问题咨询老师
(Ⅱ)研究过程
一、引言
随着年龄和视野的增长,尤其是升入高中以后,我们渐渐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投入了追星的浪潮之中或钟情于明星的谈笑举止、行为服饰,或沉浸于明星们的作品,更有甚者,将明星视为自己的神灵,虔诚以待。有的同学以明星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用功,成绩不断进步;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追星而整天忙着关注自己所追的明星的新闻动态以至于八卦绯闻等的内容,因而无心顾及学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回溯其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追星”现象在我国逐渐萌生。当“追星”者被以“族”来加以描述的时候,说明这种现象的规模及其影响力正在凸显出来。
而中学生已成为了“追星”族中一个主力军,中学生追星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潮流。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定时期,他们需要一个模式来参照,要不然他们完成自我确立的任务。偶像是他们的理想自我的载体。但是现今,中学生的追星状况逐渐变得疯狂起来。很多中学生都为那些偶像明星着迷起来,他们盲目的“随大流”,不计成本的疯狂的收集明星资料,购买相片和唱片等这些都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因此,中学生追星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兼有,追星对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有 怎样的影响,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学生的“追星情结”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一一
去深思反省。
所以,我们选择了“同学中的追星现象”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希望我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追星的利弊关系以及正确的追星方式从而帮助我的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追星观念,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研究过程
①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案。
②分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统计结果。
③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④在整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结题论文。⑤撰写研究心得,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⑥咨询专家老师
三、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我们组针对周边同学的追星情况拟定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内容:
1,你是否有喜欢的明星? 是:83% 否:17% 由这一数据可看出,学生“追星运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而学生所追求的偶像绝大多数都是影星歌星,只有极少数人的偶像为艺术家或商人作家等。因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追星情况已逐渐变得疯狂起来,很多学生都为那些明星偶像着了迷。
2,你喜欢的偶像的程度如何? 一般:51% 中等:19% 非常:25% 沉迷:5% 3,你是否经常更换明星对像? 是:19% 否:81% 由上两个调查情况可看出虽然有一半被访者认为自己喜欢的程度为一般,但从第二个调查结果可看出,绝大部分同学都有2个或以上的偶像,而且有不少经常更换,甚至出现一个月换一次。可见,同学们的意志不够坚定,贪新忘旧。有时候,坏习惯就这样无形中形成的,因此追星适可而止好了。
4,你喜欢偶像的哪些方面? 外貌23% 才华69% 品德14% 由此可见,中学生崇拜偶像的方面大多是外貌和才艺,普遍喜欢的都是一些形象鲜明突出,多才多艺的青春偶像。至于他们的品质和情操却甚少理会。如近来明星犯罪屡见不鲜(尤其是顶包案和伤人案等),但对于沉迷偶像的fans 来说,这点根本不重要,他们仍然会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用于偶像身上,而且还无知地找各种借口为偶像的过错作掩饰。
5,偶像对你影响有多大? 没有:38% 一般:52% 非常:0.1% 从上可以看出,明星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有一些方面的,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我们不可否认追星是完全错误的,毕竟拥有一个值得自己学习追求的人,这不仅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乐趣。但是过分的追捧,就不可能避免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6,你是否有学过偶像的不良行为? 是:0.36% 否:96.3% 从表面上看,绝大部分人似乎都没有学过偶像的不良行为,但是经调查可得有相当的一部分同学有染发,吸烟,打架等不良行为。不过,因为中学生都存在些不成熟的思想,认为这些行为不仅没有害,还是酷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习偶像的良好行为,摒弃他们的不良行为。
7,你是否因为偶像不同而与人发生口角? 有:24% 否:76% 如今,“追星”已成为一种潮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偶像。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有接近25%的同学曾因为偶像的不同或是因为有人说偶像的坏话而发生口角、打架的行为。这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还比较差,由于对偶像的过分拥护,易造成情绪上的波动。
8,你是否有后悔过追星? 有:11% 否:89%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对追星是执着坚守的,可以说是义无反顾,为了自己所追捧的明星花大把的金钱,浪费宝贵的时间也再所不辞。在我身边,有一个同学甚至把家里每天给的饭钱省下一大半用来购买明星的海报光碟等宣传品,回家虽遭父母责骂但也无怨无悔。
四、相关资料
部分同学所追崇的明星
(从左到右,依次为:1桂纶镁 2罗志祥 3林志颖 4周杰伦 5古天乐 6 韩庚)
(Ⅲ)结题报告
一、研究与发现
进入80年代后期以来,当代文化在大众传媒与商品化支配下的多样化话语正在迅速形成,消费性的文化趣味及不断变化的“时尚”让人目眩。文化市场出现从未有过的繁杂、喧嚣,各种东西几乎是任性的堆积在中国现实这个巨大屏幕上。其中,明星的轶闻趣事,沉浮升降成为关注热点。追星族的出现,更以其来势之猛,席卷面之大,狂热程度之高而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注意,成为当今文化市场的一大景观。表面看来,“追星”是一种自发产生的文化现象,似乎这只是由追星者自我选择的、纯个人的行动方式,是自我意愿淋漓的渲泄,是作为群体性生活反拨的个体自主行为的表征。但面对这狂潮般涌来的事物,我们能够仅仅以“偶然性”、“自发性”作为其合理解释吗? 任何一种形成潮流的东西,它背后的蕴含量都不会太少。无论这种现象本身如何表浅,浮躁,隐匿其后的也必然是深厚的值得探究的东西,并且能够从文化发展轨迹上,从人的精神内在性的流变上予以界说。
近年来“追星族”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在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加入了“追星族”的行列。“追星族”,追根溯源本来是一个从港台地区引进的词汇,本意是指崇拜明星的人群。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偶像,为了自己崇拜的明星,会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热情和身心。这是一个不受或少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阶层限制的、以对明星的共同崇拜而联结成的既松散又息息相通的特殊的群体。虽然“追星族”是外来词,但进入中国大陆后,迅速地生根落户,并且以难以预料的速度繁衍生息,足见其生命力之强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娱乐的多层次、多样化,追星现象在我国也迅速地升温,追星族很快形成了一个为数不小的群体。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社会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追星族的心态透析有人从目前追星族的心态来分析,大致把它分为三大“门派”,即影迷(包括电视迷)、歌迷、球迷。追星族虽有这三大门派,其追赶星的心态是基本相通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气质性格等个体差别,对明星的崇拜程度还是有差别、有层次的。
不能否定,在我们改革开放的社会,追星已经成了社会的一个热点。调查表明,在“追星族”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90%,在这些年轻人中,又主要是以初、高中学生为主的青少年学生,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初中生,并且是以女学生为主。据北京音乐台的调查:北京在校青少年中60 9,6的人有程度不同的“追星心态”,达到狂热程度的占10%左右。《中国青年报》作了一个有关高中学生的“追星热”的调查。结果很有趣:当调查者要求同学们“估计一下,在你的班级里,特别喜欢崇拜明星的‘迫星族’占多少百分比”的问题时,同学们的“自我评估”的结果是:“初二占10%,高二占5%”。显然,当“追星族”的名声不怎么太好时,这个“自我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的,然而即使从这个“缩小”了的数字也可以看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追星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之,一定数量的“特定的群体”以及有为这个“特定的群体所追逐的“特定的对象,和这个“特定群体的特定行为”,这就足够说明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追星热”是客观存在的。
二、结论与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身处花季的中学生为什么如此崇拜追随各类明星呢?
经过我们一同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思考和讨论后得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1)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很多少男少女便是如此卷入“追星族”的。少男少女在最爱编织梦幻的季节里编织未来的理想自我的梦,并从所崇拜的“星”们身上,应证他们的梦。他们追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为断设计勾画理想自我形象,并使这理想 的自我逐步成为真实自我的过程。所以,他们为那么与他们心目中理想自我形象相似的“星”们,捧出了少男少女最真挚的感情和最热情、最强烈的崇拜。
(2)追求时髦。现代的生活潮流、多彩的社会风景,促使少男少女总想成为多彩社会中独特的一族,现代潮流中腾跃的浪花。这是众多追星少男少女的心态。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他们的追星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明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
(3)崇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过阅读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在心理学上,前一种崇拜型可谓是表层性欣赏,其特点是重点欣赏偶像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容貌、身材、发型、服饰、动作等)。它还可能导致对偶像认知的光环效应, 把偶像身上的一切都看得尽善尽美,即使他(她)有什么缺点,也会被淡化了。这就好比在偶像的身上镀上一层又一层的金边,使其愈加金光灿烂,光彩照人。
(4)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追星的大潮流之中。
【2】追星有什么好处呢?
尽管老师和家长对追星现象贬多于褒,对中学生的追星行为阻多于导,但谁也不能否认,追星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情感积极主动独立,理智实则迷惘随意的时期。不能否认,明星们的公益善举以及其在事业上的成就对于引导青少年良好的思维观念的形成,对于其人生目标的确立,都有着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就相当于我们的人生导师,起着导向作用。具体来说的话,好处有以下几点:
(1)追星有利于树立远大目标;
(2)追星有利于向自己偶像学习并充满动力;(3)追星有利于培养自身兴趣。【3】到底怎样追星才是正确的呢?
我们通过集体讨论并针对此问题咨询了思想政治课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的出了以下结论,也是给广大同学及其家长还有国家社会的建议:
(1)从中学生自身而言,健康的心态是颇为重要的。以坚定自己的立场为核心,培养自己哲学的头脑、冷静的思维方式、独特的眼光。
(2)从校园来说,是学习的时候就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追星的那股热劲应该用于对学习的执着,不要随波逐流顺应大众。因为时尚是永远也追求不尽的。
(3)从家庭方面而言,家长应该多学习一下教育子女的方法,根据子女的性格加以正确的引导;要塑造子女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教会子女,永远不要忽视了周围关心他们的人,多进行与子女心与心的沟通。
(4)国家应该对社会上炒作事件的新闻媒体予以约束,禁止不健康的娱乐作品流传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影响到祖国下一代人群的心理塑造。
三、感想与体会
经过这次对学生“中学生追星”问题的研究,我们看到了明星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正确地“追星”可以让我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强化我们的目标意识,从而对我们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太过于沉迷于追星之中不能自拔,对于正在紧张学习中的我们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其实,崇拜明星并不是什么坏事,追星也是有不同方式的。我们应该学习明星好的一面,学习他们的勤奋,学习他们的坚强,学习他们的机智,让自己成熟起来,当我们不再需要明星的时候,也许我们自己已经是别人所崇拜的明星了。
另外,通过这项调查研究,我们获得了一次亲身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在讨论会上我们都有不同的意见,也曾经因意见不同而争论,但最后,我们也能够得到满意的结论。回想当中的一段段小插曲,其中滋味无法一一道来,但我们很开心,这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难忘的体验。
这次研究性学习不仅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让我们学会了分工合作,培养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和集体向心力,是我们懂得了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不达目地,永不言弃的深刻道理。
最后,在这里我也代表我们小组的组员们向在调查和研究工作中给予我们关心和帮助的各位同学,老师和相关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你们的支持才使得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和进行。
【附件1】
关于“追星”现象的调查问卷
你好!
你有喜爱的明星吗?你是怎样看待“追星”呢?你认为追星对我们中学生是有利还是有弊呢?欢迎你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感谢你的配合!
一.基本题部分:
1,你是否有喜欢的明星? 是□ 否□
2,你喜欢的偶像的程度如何? 一般□ 中等□ 非常□ 沉迷□ 3,你是否经常更换明星对像? 是 □ 否□
4,你喜欢偶像的哪些方面? 外貌□ 才华□ 品德□ 5,偶像对你影响有多大? 没有□ 一般 □ 非常□ 6,你是否有学过偶像的不良行为? 是 □ 否□
7,你是否因为偶像不同而与人发生口角? 有 □ 否□
8,你是否有后悔过追星? 有 □ 否□ 二.附加题部分:
1,你所喜爱的明星是哪个领域的?
影视界 □ 作家 □ 商人 □ 政治家 □(若是其它领域的,请自行添加)2,你是怎样支持你所喜爱的明星的?
□ 听其演唱会 □ 购买其唱片 □ 购买其海报、照片
□ 观看其出演的电影或电视剧 □ 使用其所代言的产品(若是其它的途径,请自行添加)
3,你觉得“追星”对你的生活、学习有影响吗? 有 □ 没有 □
【附件2】
活动纪实影像
【参考文献】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使用的相关资料来源如下:(1)《教书育人》2003年第14期作者:颜忠军《青少年明星崇拜心理透视》(2)《青年研究》1994年第02期作者: 邵道生 《“追星热”的社会学思考》(3)《青年研究》1994年第02期作者:李晓虹《关于追星现象的文化思考》(4)《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03期作者:符酾达 《“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的背离──“追星族”心态及其疏导》
(5)http://cyber.swnu.edu.cn(6)http://tech.nen.com.cn(7)http://news.edu88.com
第三篇:中学生追星情况调查
初中生追星情况调查
07物本2班陈关庆200729420
5课题名称:初中生追星情况调查
指导老师:刘晓莹
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成员:陈关庆、李中枢、戴广超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追星,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追星族”这个名词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似乎是“追星”的易感人群,在因某个明星而尖叫的人群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往往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学生们的脸。这种现象实在是不能不使人担忧——当然全盘否定未免过于偏激,但追星的害处也同样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现研究一些青少年追星现象及原因,深入探究剖析,最后分析总结。研究讨论这些问题,有助于广大学生正确看待“追星”行为,修正自己的追星观念。
课题研究计划:
1.上网搜查资料,设计调查问卷。
2.发放调查问卷,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3.回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课题研究内容:
对湛江市第十二中学(分校),共五个班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发放157份问卷,收回1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5.54%。对男、女生进行分类调查,就他(她)们追星的类型、花费、情感偏向、利弊等设计了不同题目进行调查。
一、调查问卷样本:
1请问你的性别是()
A、男(51.3%)B、女(49.7%)
2、请问你有没有偶像?()
A、从来没有(30.7%)B、以前有而现在没有(21.3%)C、一直都有(49.0%)
3、请问你喜欢的明星的性别是()
A、男(48.2%)B、女(51.8%)
4、你喜欢哪一类的明星?()
A、影视明星(70.0%)B、体育明星(18.7%)C、政治明星(4.6%)
D、商业明星(4.0%)E、其他(2.6%)
5、当你发现明星就在你身边,你有什么感受?()
A、不觉得怎么样,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39.3%)
B、适度关注,他们确实是有吸引人的地方(34.7%)
C、极度兴奋,疯狂为他们欢呼(26.0%)
6、你会花费一大笔钱去购买一张演唱会入场券吗?()
A.绝对不会(48.7%)B、会考虑(39.3%)C、一定会(11.3%)
7、对自己喜欢和崇拜的明星的熟悉程度如何?()
A、只是认识,知道名字,看过他们的表演或节目(58.0%)
B、知道他们的基本情况,例如身高,体重,爱好,家庭等等(16.0%)
C、努力地搜集有关他们的一切消息和新闻(19%)
8、下面哪句话更恰当的表达了你对喜欢的明星的情感?()
A、仅仅是喜欢而已,并认为他(她)也是一个普通的人(45.3%)
B、喜欢并愿意了解他的一切(16.0%)
C、崇拜并作为自己的偶像(38.7%)
9、这些明星吸引你的地方有哪些?()
A、漂亮的外表(31.3%)
B、喜欢他们演的角色或者节目,喜欢听他们的歌(66.0%)
C、在台上出色的表演,言语幽默,反应机智(41.3%)
D、他们让你在学习之余放松,休息(26.7%)
E、他们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都值得我们去学习(32.0%)
F、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敬仰,崇拜(36.7%)
G、其他(22.7%)
10、和其他同学比较起来,你每天花在欣赏明星的歌,电视电影及有关报纸杂志,网页的时间如何?()
A、很少(60.0%)B、差不多(15.3%)C、很多(18.7%)
11、身边的同学朋友疯狂追星,对此你的看法是?()
A、反感,觉得无聊(36.7%)B、觉得没什么打不了(32.3%)C、如果有必要,自己也会去做(32.0%)
12、你觉得心目中有一个偶像,有一个为之努力的目标意义大吗?()
A、意义很大(25.3%)B、有一定意义(53.3%)C、无意义(20.7%)
13、你觉得现代中学生追星现象是利大还是弊大?()
A、利大(28.7%)B、弊大(32.0%)C、利弊相当(39.3%)问答题:如果你以后成为了一位明星,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答:。
二、追星的原因
a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很多少男少女便是如此卷入“追星族”的。少男少女在最爱编织梦幻的季节里编织未来的理想自我的梦,并从所崇拜的“星”们身上,应证他们的梦。他们追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为断设计勾画理想自我形象,并使这理想的自我逐步成为真实自我的过程。所以,他们为那么与他们心目中理想自我形象相似的“星”们,捧出了少男少女最真挚的感情和最热情、最强烈的崇拜。
b..追求时髦。现代的生活潮流、多彩的社会风景,促使少男少女总想成为多彩社会中独特的一族,现代潮流中腾跃的浪花。这是众多追星少男少女的心态。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他们的明星剪贴簿绝对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今天梳着披肩发,一副陈慧琳的清纯浪漫;明天描了黑眼圈,显示出王菲的忧郁伤感。
c.崇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d.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三、追星的利与弊
1、积极意义
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能正确追星和崇拜偶像,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没有盲从性,能正确分析偶像的优点和不足:追星是为了追求明星的亮点,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树立一个好榜样,以“星”做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样青少年们的发展有了方向,有了目标,这样,就有利于自己身心,使之不会盲目前进;青少年们崇拜明星,并使他们获得了明星成功的“秘诀”及成才的方法,利用这方法,推动着青少年们的前进;追随明星,在明星的成功中发现自己潜藏的素质,逐渐加深对社会对自身的认识,他们从自己崇拜的偶像中悟出他所以成功的原因,总结出他的偶像走向成功的秘诀,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去实践;或者看到明星有不足之处,就不断地检验自己,发现自身也有相同的不足,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这对于他们尽快地发现自己、尽快地成才或者自我认识、自我调整无疑是具有推动作用。
2、消极影响
也有不少青少年,由于他们辨知能力有限,缺乏社会经验,甚至不懂得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懂得偶像身上哪些东西才是值得自己仿效的,不能分清是非黑白,只是盲目地跟风模仿,只是一味崇拜,盲目学习,连明星的不良生活习惯等都一概兼容并包。还有人起初模仿起明星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进而发展到模仿其生活方式等等,相互攀比,对学业荒废不顾,憧憬着能像某明星一样被星探发现一夜成名,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中„„结果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还丢失了自身原本很宝贵的自然、纯朴。
有些青少年为了看明星的演唱会而逃学,整天沉迷在明星的世界里,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还有些青少年对于别人对自己明星不好的评价,就坚决拥护自己的明星,不允许他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对批评偶像的人动手动脚,但不知道在此时,他伤了自己多少的知己,这说明了我们青少年的自制力还比较差,对偶像的过于拥护,容易造成情绪上的波动,他们似乎成为了明星们忠实的奴仆,置于明星忠实走狗的地位。
四、如何正确追星
我们主张热爱明星、学习明星、争当明星,反对盲目崇拜明星、依恋明星、丧失自我。热爱而学习,以明星为榜样,激励自己,与明星同行,既是社会之需,也是个人之求,亦是明星之所愿,如此才有利于社会和人的进步。把明星视为偶
像,盲目崇拜、依恋,从而丧失了自我,则是错误的。明星者,人也,有其长,也有其短,有其超人的天赋、智慧和技能,也有其不如常人之处,不必迷信,无须崇拜。
我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对片面追求,伏地生存。对于演艺界、体育界的真正的明星,做出独特贡献的人物,如冼星海、聂耳、刘翔、李宁等等,应当尊敬,更应当学习。对于科技界、教育界、实业界以及军界和政界的人民之星,如钱学森、李四光、陶行知、粟裕等等,也应该尊重和学习。而只知道演艺界的明星,不知道科技界的明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只知道场面的热烈,不懂得艺术的品味,则是一种悲哀。所谓伏地生存,指的就是这种长期生活在艺术低层的精神状态。青年就是未来,未来是由成长构成的,没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成长,就没有未来。多少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又有多少民族正处于灭亡的边缘,他们缺少的正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而不是歌舞!
因此,中学生追星应当做到:
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不应该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不应该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过度花费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我们正处在学习阶段,更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应该花多精力在追星上;
3.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
4.善于吸收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悟出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总结出偶像走向成功的秘诀,并结合自身条件加以实践。
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五、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把它视作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应把其视作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迷茫的表现。是一种希望通过对偶像的确认达到成长完型的典型的潜意识行为。从青少年的这一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理性认识这一问题,理解青少年的心态。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心目中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偶像,当前的追星也是这样。因此,对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
青少年只要不盲目,有选择性的追星就可以给我们带来有利的影响.
第四篇:中学生追星调查报告
中学生追星调查报告:
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一(8)班林子明
提起“追星族”这个名词,中学生们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明星”似乎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形形色色的明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她)们以其亮丽的外形,俊朗的面容,迷人的身材和天籁般的嗓音,使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们为他们疯狂,“追星族”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现在的中学生们大多都加入了这个庞大的队伍。为了追星,多少花季少年放弃学业,放弃财富,甚至放弃了宝贵的生命。
有不少的中学生都可称得上是“追星族”。从影星梁朝伟、张曼玉„„到歌星周杰伦、刘德华„到球星迈克尔乔丹、贝克汉姆„„再到笑星周星驰、大山等等。这些“星”们在追星族的眼里光芒闪耀,魅力无穷。对于自己所追的星,或者说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中学生们看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听他唱的每一首歌曲,对他的比赛更是一场不缺。不仅如此,他们还疯狂地购买偶像的画册、唱片,收集有关偶像的一切资料;从生辰星座、身高体重、兴趣爱好、服装品牌到恋爱情史„„如数家珍。
[调查过程]
为了解目前中学生追星情况和家长对此报以的看法,明确追星的目的,知道如何正确对待追星问题。我利用假期时间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1、先是上网查找资料,将所得资料进行整理。那么中学生追星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让我们先看一看以下的消息:“新加坡的一位女学生一年花3万元新币(约15万人民币)追F4!”“太原某中学少数学生模仿《流星花园》中的F4,在学校内打骂同学、辱骂老师、借钱不还、调戏女生,被师生们称为‘春秋五霸’。”“波市第九中学一位名叫戴玉婷的女生因为喜爱的偶像的去世而自杀”„„我们并不是说追星,只是为了说明不好过度的追星是多么的可怕。当然,适度的追星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放松同学们的心情等,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
2、再是一起研究讨论,挑选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题目编制成一份问卷调查。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目前的追星情况,我为此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对某实验中学的高一年级的部分学生的问卷发放,数据整理和分析建议来更深一层次的进行研究。
中学生追星情况调查问卷
(1)选择题
1、你有喜欢的明星吗?()
A有 B 没有
2、你喜欢哪类明星?()
A歌星 B影视明星 C体育明星 D文学家
3、你是怎样开始追星的?()
A受朋友影响 B媒体宣传 C看到其作品 D其它
4、你的父母支持你追星吗?()
A支持 B不支持 C无所谓
5、你经常变更喜欢的明星吗?()
A一直不变 B经常变更 C偶尔变更 D不确定
6、你用哪种方法追星?()
A买海报照片 B买其作品 C支持其每场活动 D其它
7、你与父母在追星问题上产生分歧时,你会怎么办?()
A顺从父母 B我行我素,执意追星
C表面服从,背地里依然支持 D和他们谈谈
8、你觉得不追星会让你觉得落伍吗?()
A会 B不会 C无所谓
9、你会因为你追的明星出了事情,而情绪波动吗?()
A不会 B会 C时有时无
10、你认为追星会影响你的学习吗?()
A会 B不会 C不清楚
11、有一些人认为追星很浪费时间,你同意吗?()
A同意 B不同意 C既同意又不同意
(2)简答题
1、你认为追星有利还是有弊?为什么?
2、你为什么追星?
3、然后发放问卷调查给各个年级段同学,收回答卷后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我收集了问卷,进行了统计:
选择题:
高一(38人)
题号 A B C D92.1% 7.9% ━ ━63.2% 36.8% 0 028.9% 7.9% 57.9% 010.5% 5.3% 84.2% ━10.5% 21.1% 50.0% 18.4%28.7% 60.5% 13.2% 042.1% 21.1% 15.8% 05.3% 26.3% 50.0% ━50.0% 18.4% 31.6% ━7.9% 81.6% 7.9% ━7.9% 31.6% 60.5% ━
初二(14人)
题号 A B C D78.6% 21.4% ━ ━35.7% 35.7% 28.6% 14.3%21.4% 42.9% 42.9% 00.0% 7.1% 92.9% ━21.4% 14.3% 35.7% 28.6%7.1% 35.7% 7.1% 028.6% 7.1% 21.4% 00.0% 64.3% 35.7% ━71.4% 7.1% 21.4% ━21.4% 42.9% 35.7% ━28.6% 28.6% 42.9% ━
简答题:
1、利:丰富课余生活、培养情趣、娱乐、增进友谊、学会欣赏别人、和同学有共同话题等。弊:影响学业、浪费时间、花费金钱、不被父母师长理解等。
2、欣赏艺人、长得俊(靓)、娱乐消遣、跟流行等。
[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1)同学们大都追一些歌星和影视明星。
(2)有部分同学不顾父母的反对仍然追星。
(3)同学们追星的目的一般是消遣、跟随潮流、聊天有话题等等。
我发现,追星的性质其实也并不会怎么恶劣,只不过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好这个度,并且没有好好地与长辈交流沟通,而引起了父母的不理解,但只要克服这些不足,这些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确追星的目的,不可以盲目地随潮流,在这股热浪中冲昏了头,迷失了方向,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据调查数据看来,中学生追星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1)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2)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3)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通过上述分析,你应该能明白,追星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好分寸:
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该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
3、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祟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
4、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我们主张热爱明星、学习明星、争当明星,反对盲目崇拜明星、依恋明星、丧失自我。热爱而学习,以明星为榜样,激励自己,与明星同行,既是社会之需,也是个人之求,亦是明星之所愿,如此才有利于社会和人的进步。把明星视为偶像,盲目崇拜、依恋,从而丧失了自我,则是错误的。明星者,人也,有其长,也有其短,有其超人的天赋、智慧和技能,也有其不如常人之处,不必迷信,无须崇拜。我们要大胆做回自我,用明星的优点激励自己,看到明星的缺点就告诫自己不要犯同样错误。
我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对片面追求,伏地生存。对于演艺界、体育界的真正的明星,做出独特贡献的人物,如冼星海、聂耳、郭兰英、李宁等等,应当尊敬,更应当学习。对于科技界、教育界、实业界以及军界和政界的人民之星,如钱学森、李四光、陶行知、粟裕等等,也应该尊重和学习。而只知道演艺界的明星,不知道科技界的明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只知道场面的热烈,不懂得艺术的品味,则是一种悲哀。所谓伏地生存,指的就是这种长期生活在艺术低层的精神状态。青年就是未来,未来是由成长构成的,没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成长,就没有未来。多少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又有多少民族正处于灭亡的边缘,他们缺少的正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而不是歌舞!因此我们中学生一定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要学会分辨真正的美,要学会追求真正的艺术,崇拜对祖国有一定贡献的“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中国以更好更新的面貌,以更高的地位,以更优美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大舞台上。
第五篇:中学生与“追星”
中学生与“追星”
明德中学 C209班
刘一彤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追星”现象在我国逐渐萌生,当“追星”者被以“族”来加以描述的时候,说明这种现象的规模及其影响力正在凸显出来。但是,“追星”现象引发社会关注的起因还在于1993年初由南京电视台和南京广播电影电视报共同举办的青少年心目中的“十大青春偶像”评选活动的结果。在近3000名青少年评出的“偶像”当中,有9名都是港台流行歌星,雷锋则是入选者中唯一的非歌星和内地人士,以107票位居第五。此结果一经公布,社会舆论骤起。
由于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传媒的影响,使得21世纪的人类都走在时尚潮流的尖端。但是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往往走在时尚潮流最前面的都是学生,而在这么多的学生里,中学生又占多数,大部分的中学生往往由于盲目地追星,而荒废了学业。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同学的桌子上、书包上、钥匙串上都挂有一些明星的照片。在我们寝室的墙壁上也粘贴这一些明星的海报,如超级女声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等。在课件,同学们口中念的,背的不是语文的课文,也不是英语的单词,而是流行歌曲。他们不惜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来追星,更重要的是:一些中学生放弃了自我,刻意去模仿自己崇拜的偶像的言语、动作、造型等。而他们不知道荒废学业后会带
来怎样严重的后果,他们不知道家长、老师正在为他们的将来担忧呢?
比如:初三开学没几天,学生们就将自己的课桌装饰得颇具个性,老师细细观察了一番,还真是各具所好:男同学的课桌上无一例外贴满了一个个女明星的照片,而女同学课桌上无一例外贴满了一个个男明星的照片。打量这些明星的脸都俊美无比,衣着时尚前卫,有的老师很“虚心”的向学生请教起来,他们一脸骄傲的告诉我:这是薛之谦、那是“好男儿”蒲巴甲、还有什么“超女”李宇春…
还有,紧张忙碌的初三生活,一学生见缝插针,课桌上放着未做完的数学练习,却低着头在课桌下窃喜,老师走近一看,原来手捧一本《歌迷大世界》读得正欢。这样的书中自有他们的“黄金屋”、“颜如玉”,什么“日流”、“韩流”大肆风行,而六大主课的书中远没有这样的吸引。
甚至,老师刚布置了一篇当堂作文《机会》,见一同学在那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半日,忽而奋笔疾书,老师欣慰走去指导,却见其作文纸上书“题记----周星星说,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对你说三个字---我爱你!我的妈妈!”,(周星星何许人也,《大话西游》之周星驰也)。看到这样的作文开头让老师又好气又好笑。
来自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吴教授观点,初中时期的学生精力旺,活力强,动力足,对于多梦季节的青少年,追星也是一种探求新
生活的方式,我们校园教育不能仅仅看到学分,而要注重素质上的问题。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追星热彰,显素质教育魅力;追星,要学习明星身上的素质,而不是迷恋明星本身。
还有一些关于教师的观点,有人说,开明的教师教出开心的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做真人,千学万学求真知。”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更要牢牢把握青春岁月,追星要有选择地学习他们,万不可脱离自身实际盲目模仿某明星,因为任何一个“自我”都与众不同。建设祖国需要各类有用人才,但愿初中学生朋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在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求知识学本领的黄金时期。如果失去了这样一个大好机会,将会很难找到如此好的机会再求知,后悔也来不及了。到时候不但对不起自己,还辜负了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的期望。同时更难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我想奉劝一些追星族,赶快悬崖勒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