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讲稿[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7:2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讲稿》。

第一篇: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讲稿

前面几位同学已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小组就给大家讲一下西方经济思潮方面影响加大的一个思潮。从总的来说,当代西方经济思潮无非是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者此消彼长,此起彼伏。而我今天所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国家干预主义在当代经济中最集中的表现——凯恩斯主义经济

在当代西方经济思潮的演变中,凯恩斯主义和新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交替成为经济思想中的主流,并反映和服务于现实的经济需要。为什么这几种经济思潮能够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而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凯恩斯经济学是如何在这样之中产生出来的。

首先我们从它的大背景出发来看一下凯恩斯经济:

(一)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它直接在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凯恩斯经济学说产生的直接历史背景。

首先,这场危机导致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使得贸易量空前紧缩,商品间的流通和交换减少,以致大量商品积压,物价暴跌,最终导致失业人数大量的增加。其次,这次危机波及范围之广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而且它的破坏性也非常的强,它不仅席卷了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扩展到金融市场、还有资本市场和货币制度等领域。最后,这次危机持续了5年之久,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其实这场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本应该在资本家或其代理人的统一指挥下,有组织、有计划的生产,而当时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这个危机的发生还在于广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主要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即生产与市场与消费之间的种种矛盾;当时的市场多采用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来增加市场经济的增长,当时这样一种方式只是一种虚假繁荣;而且股市的崩盘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以致银行的倒闭,企业的破产最终形成的众多工人的失业。)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找到对付经济危机的方法,以挽救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凯恩斯经济学说就此产生。

2、(第2点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同时,19世纪末期,自由放任的失灵已经显而易见。而且一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明显趋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国家干预经济逐渐加剧。所以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产生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3、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新兴繁荣发展

(二)第二方面就是: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理论背景: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理论观念萨伊定律的批判

凯恩斯经济学的最初理论渊源来自于重商主义,它主要吸收的就是它的国家干预主义(这里的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大政府机能,限制私人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那样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这点思想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影响非常广泛,以致发展到后来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说起它的学术渊源还在于1933年以前,传统的经济学家一贯主张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其中主要理论依据有两个: 一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二是萨伊定律。注重供给轻视需求,认为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

所在在当时英美等国的古典经济学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仍然相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能自行调节,认为充分就业是正常状态,失业是偶然现象。

凯恩斯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理论观念中萨伊定律和就业理论的进行了批判。

(刚刚介绍了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及学术渊源,接下来就具体阐述一下什么是凯恩斯经济学同时它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本节的一大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及它的产生。)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它的)创立人:英国的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他的父亲是马歇尔的早期弟子,母亲曾任剑桥参议员和市长,他在1902年,进入剑桥大学,先攻读数学,后转攻经济学;1909年3月,凯恩斯的论文《概率论》顺利通过。经过修订之后,于1921年出版;1911年,由于马歇尔的推荐,28岁的凯恩斯出任《经济学杂志》主编。随后,1913年,出版了《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9年,作为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次年,出版了《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1923年,出版了《货币改革论》;紧接着与30年又有出版了《货币论》;直到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标志着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最后于1946年,因心脏病去世。

他最主要的一本著作就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也称之为《通论》。《通论》中提出的关于政府应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消除失业和克服萧条的新理论,在这一书中,凯恩斯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主张,认为没有国家的积极干预,资本主义就会灭亡。这本著作还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暴露出来的失业、过剩等问题,并提出了缓解这些矛盾的对策。

在一点就是他主要主张:采用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他的主要理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总需求影响着整个经济发展。

一直到后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逐渐发扬到发展为自成体系的宏观经济学

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凯恩斯主义,而他的产生我主要是以他所在时期的思想著作代表为牵引来讲述凯恩斯经济学是如何运营而生的。(1)萌芽:1926年《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2)完善:1930年《货币论》

1933年《通过繁荣之道》(3)确立: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经济学的最初理论渊源来自于欧洲封建社会晚期的重商主义,他最明显的是吸收他主义中的国家干预主义,这也是为他的思想理论垫下了一个根基,之后西方社会经济由自由主义经济吃撑多年,自从两百年前亚当•斯密通过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刻洞察,发现支配经济运行的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以来,自由主义的经济传统就在西方经济学界生根开花,一直在20世纪初巍然耸立。凯恩斯并不是在1936年从天而降的,而是一段时间的研究产物。早在1926年出版的《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中,凯恩斯就早已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宣告了他在政策主张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认识上与传统学派的分道扬镳,凯恩斯的思想就在此慢慢生长发芽,凯恩斯是在马歇尔的熏陶下成长的,他接受马歇尔的理论体系,力图它他运用到货币领域中去,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用通货管理,一定程度通货膨胀来稳定物价和生产水平。但战后英国经济的长期萧条和严重失业,促使凯恩斯考虑如何解决经济失调的对策,虽然最初还只是在货币方面,体现在1930年,他出版了著名的《货币论》,论证当投资超过储蓄时就繁荣,当储蓄超过投资时就萧条。同时在当时一战后的背景下,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明显趋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国家干预经济加剧。1933年的《通过繁荣之道》这部著作,对运用赤字开支以摆脱萧条提出了新论点,使他的经济理论更接近于《通论》的主旨。

30年代初的萧条和失业更趋严重。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传统经济学关于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说教彻底破产。所在在此基础上,迫切需要一套新的理论来替代它。所以为了适应垄断资本发展的需要,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一著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凯恩斯主义正是在这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应运而生的。

所以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危机,而且是20世纪以来第一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大危机。这表现在萨伊定律的破产,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研究方法的过时。为了适应垄断资本发展的需要,1936年凯恩斯主义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其中《通论》就是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三、(凯恩斯经济学不仅在理论方面有创造,在实践中也有体现,最主要的就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美国大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不谋而合。这两者都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理论的成功实践。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一些具体的对凯恩斯学说的实践印证

1、赤字开支政策

2、通货膨胀政策

通货膨胀,是罗斯福“ 新政”的又一决定性措施。政府应实行通货膨胀,大量印发纸币,以救济失业者,兴办公共工程。然而,“新政”初期实行的是紧缩通货,减少而非增加货币流通量,尚未采取大量增 加政府开支的办法来刺激经济的恢复。

3、《工业复兴法》(1 9 3 3.6.1 6)

《全国工业复兴法》 是罗斯福“ 新政”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通货膨胀和赤字开支政策的延伸和落实。通货膨胀与赤字开支政策解决的是政府是否大力花钱的问题,而工业复兴法案解决的是如何具体花钱的问题,其主旨即为扩大就业,减少工时和提高工资,并为一系列公共工程提供资金。

总的来说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经济革命都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产物,罗斯福新政在实践中寻求解决危机的方法,凯恩斯则从理论上寻找危机的根源和对策。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00lcwSVUMnqrNxX3AQlMMJPhGwrmSwxDKZzqUL7q8deLtCY9MkWsaAp43R8SbseNMX9AUWg9IzfRC08HTFGn5_Hp3wn1Xf_4zFSbTR6fZle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

Keynesim

20世纪30年代由J.M.所创立,并为其追随者所发展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产物,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在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说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作为既定的前提,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证明这两种假设都是不符合现实的。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使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因而国家有必要采取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政策,这样就可以使资本主义解决“失业”,仍是“理想的社会”。他维持了传统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颂扬,也为垄断资本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说明资本主义通常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他主张由国家实行旨在刺激总需求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达到充分就业,缓解经济危机。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50~60年代,在对凯恩斯理论长期化、动态化过程中,形成了解释、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两大派别:以P.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J.V.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凯恩斯理论。其中,希克斯和汉森创立了IS-LM分析模型以研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索洛等人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学派提出新剑桥学派增长模型,萨缪尔森和索洛借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希克斯、萨缪尔森等人对劳动供给和需求曲线的解释等。在60~70年代以前,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70年代以后,西方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的原有理论难以进行解释和提出相应政策,并受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的严重抨击。

第三篇:宏观经济学 讲稿

宏观经济学

讲稿

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梁东黎

第一章

导论 

一、主要参考书

1、萨缪尔逊,诺得豪斯 

2、多恩布什,费希尔 

3、曼昆 

4、樊纲 

5、周振华

导论

二、学习方法

 1.搞清楚理论,特别要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

 2.通过报刊关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导论

三、学习的意义

1、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

2、提高微观决策的水平

3、认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差别

2006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国内生产总值(GDP)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0.2%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同比实际增长11.9%

工业产品销售率保持了97.5%的较高水平;实现利润8107亿元,同比增长28% 全国财政收入2万亿元,同比增长22% (2006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报告)2006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续)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1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万亿元,同比增长29.8% 全国财政支出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5%

贸易顺差614.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8亿美元,同比增长55%(笔者计算)(2006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报告)

一、西方经济学演化简史 

一、西方经济学演化简史 1.古典经济学

(1)重商主义托马斯·孟1664《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2)重农主义魁奈1758《经济表》 (3)斯密

1776《国富论》 

李嘉图1817《赋税论》 2.新古典经济学

(1)边际革命(1870年左右)瓦尔拉斯 杰文斯 门格尔

(2)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

(3)资源配置(罗宾斯,1932)

3.宏观经济学

(1)凯恩斯经济学 1936《通论》

(2)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1948《经济学》 (3)新自由主义思潮 

供给学派(拉弗等)

货币主义(弗里德曼)

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等)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1.怎样克服经济萧条?  30年代大危机

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 2.怎样克服失业?  充分就业 

奥肯定律 

我国的失业 

怎样认识失业

3.怎样克服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的含义 

通货膨胀的影响 

我国的通货膨胀。4.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  国际收支

宏观目标的兼顾性 

94年的我国经济 

97年的泰国经济

94我国经济

我国市场外汇过剩,为保持对美元的汇率,中央银行出资购买市场中的美元;同时,市场已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故对美元的收购加大了人民币的流通量,加剧了通货膨胀。即,两者之间有时会存在矛盾,不得不牺牲一者。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经验实证与逻辑实证 (3)经济理性主义假设 (4)均衡分析 

2、总量分析

3、事后分析与事前分析 

4、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 

5、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

章节安排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支出法和收入法的核算口径,以及对核算中价格因素的剔除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

一、学习本章的意义

1.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和基本概念 2.掌握宏观经济变量的统计学基础

二、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 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理解如下:

1.GNP是一个流量。2.按市场价格计算 

(1)

计划价格 (2)马克思的理论 (3)茅于轼的观点

(4)竞争的市场价格反映价值 (5)价格对价值的偏离

3.劳务计入GNP (1)劳动和劳务的差别 (2)交易的劳务计入

(3)工农业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4)知识分子的劳动

(5)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

第二节

支出法

1.核算原则:

2.核算口径:家庭消费支出C 

企业投资支出I:

固定投资

建筑投资 

净存货 

政府购买支出G:

一般政府购买 

政府雇员薪金支出(转移支付不计入)

净出口=出口-进口=X-M 3.核算恒等式:GNP=总支出=C+I+G+(X-M)

第三节

收入法 1.核算原则: 2.核算口径:

雇员收入 

业主收入 

利息净额

个人租金收入 

资本品耗费补偿 

间接税净额 

公司利润

3.核算恒等式:GNP=总收入=C+S+T4、收入结构

5、五个总量指标:

第四节

核算恒等式分析

第五节

价格因素

1.名义GNP 

2.GNP价格矫正指数 

3.实际GNP 

4.通货膨胀率

九、近年我国GNP(GDP)情况 

九、近年我国GDP情况

年份

GDP(亿元) 19926638  19934634  19946759  19958478  1996

67885  1997

74463  1998

78345  1999

82068

2003年世界投资率和消费率

投资率

消费率 世界(02年)

20.7

79.1 低收入国家

22.7

79.7 中等收入国家

25.3

71.7 中、低收入国家

24.0

72.8 

东亚、太平洋

37.8

58.7 高收入国家(02年)

19.9

80.3 2005国际统计年鉴

2003年世界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世界(01年)

3.8

28.3

67.9 低收入国家

24.1

27.4

48.5 中等收入国家

9.6

36.2

54.2 中低收入国家

11.6

35.0

53.4 

东亚太平洋

14.4

49.3

36.3

高收入国家(01年)1.8

26.9

71.3 2005国际统计年鉴

GDP不能反映的一些情况

医疗公平性2000年188位/191。世界卫生组织 税务负担2005年第2位。福布斯 清廉指数2004年3.4分,71位

2005年

78位

2006年

70位

德国透明国际 环境可持续指数2005年133位/144。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矿难人口2004难占全球80%(产量占33%)

第三章消费需求

凯恩斯的消费需求理论:绝对收入假说以及消费理论研究的深化:相对收入假说、财产终生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

第一节

绝对收入假说

一、绝对收入假说的基本思想 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 消费倾向递减

二、线性消费函数

第二节

消费函数之谜 

一、消费之谜

1.库兹涅茨的经验研究

2.消费之谜

3.消费之谜的主要表现

4.消费函数研究的深化

第三节

相对收入假说 主要内容

攀比效应和示范效应

若收入增长率相同(相对收入不变),则消费倾向不变。收入增长率较高(相对收入增加),则降低消费倾向(示范效应); 收入增长率较低(相对收入下降),则提高消费倾向(攀比效应)。

棘轮效应

收入较过去增加,消费倾向不变; 收入较过去减少,消费倾向提高。

第四节 财产终生收入假说

(莫迪利安尼)

1、基本思想

第五节

持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主要内容

3.持久收入的估计

我国98年以来多次降息与99年 

开征利息税对消费的影响 (1)储蓄的目的 (2)两种效应

99年下半年加薪500亿元对消费 

的影响。

第四章

投资需求

根据凯恩斯的投资需求理论,投资需求主要受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在信贷配给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决定有特殊性;投资需求导致生产能力扩大。第一节

凯恩斯投资需求理论 1.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2.资本边际效率

投资需求理论的限制条件 

1、信贷配给情况

2、企业预算软约束情况 第四节

信贷配给情况 信贷配给情况 信贷配给条件下的投资需求

第五节

投资需求的供给效应 1.资本产出比率和加速数

2.投资函数

需求效应 3.投资的二重效应

供给效应

2006年1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43313亿元

10.2%(+0.3)固定资产投资13908亿元

27.7%(+4.9)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18440亿元

12.8%(12.2%,+0.3)消费价格指数1.2%(-1.6)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王永志,王兆寰)郑京平司长发布 计算得:投资率为0.32,消费率为0.43

2006年前3季度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

71942亿元

27.3%

城镇

61800

28.2% 农村

10062

21.6% 中央项目投资

6712

19.6% 地方项目投资

55168

28.1%

第一产业

665

37.0% 第二产业

26099

30.1% 第三产业

34516

26.7% 内资

54819

29.1% 港澳台

2845

14.9%

外商

3915

21.4%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

1、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和备案制

核准的内容: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

2、宏观调控

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

2004年 第五章

有效需求

总需求形成的前两个环节:意愿购买和有效需求。研究的重点是: 有效需求的决定和有效需求的变动 第一节

有效需求概念 意愿购买 有效需求

第二节 有效需求的决定

第三节

有效需求的变动

1、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和有效需求 (1)漏出的含义 (2)注入的含义

(3)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 (4)漏出和注入内涵的扩大 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

注入大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增加 注入小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减少 注入等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不变

2.投资需求乘数

需求增加

收入增加 第一轮

第二论

第三论

56.25

56.25 ```````` 需求总的增加=100+100·0.75+100·(0.752〕+······

投资需求乘数的代数表达

3、总需求形成的五个环节

意愿购买-有效需求-交易货币需求 -交易货币可得性-总需求 第六章

货币需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托宾-鲍莫的著名模型--平方根定律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念 研究货币需求的意义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概念

(2)持币动机:交易

预防

投机 (3)影响因素:收入

利息率 货币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关系

C=C(Yd)

I=I(MEC,i)

L=L(Y,i)=kY-hi 

Y=C+I 所以,货币需求是总需求形成的一个环节。第二节

货币需求曲线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的古典区域

利息率太高,以至投机货币需求为零。L=L1,所以,利息率变化对货币需求无影响。

第三节

货币需求模型 

1.平均货币持有量 

2.持币成本

3.最优平均货币持有量的决定 

4.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

5.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6.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第七章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决定的复杂性、货币乘数以及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 第一节

影响货币供给的三个行为主体 

一、研究目的 

二、货币口径

三、中央银行的作用 

1.资产负债表 

2.高能货币

四、商业银行的作用

1.存贷款业务导致存款创造

2.存款创造的倍数是存款准备率的倒数。

3.准备率受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的影响。

五、公众的作用

第三节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货币供给决定公式  M=C+D=(1+k)D  H=C+R=C+Rd+Rt+E=(k+rd+rtt+e)D

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2.再贴现政策

3.改变准备率

例:H=1000,r=10%,则M=10000。

若ΔH=100,而准备率r分别为10%、11%、9%,

则货币供给增加ΔM分别为1000、0、2222。

4、窗口指导

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4月27日、5月18日和6月13日,分别召开“窗口指导”会议,传达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要求商业银行统一思想,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合理均衡发放贷款,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8%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暂不上调。

2006年7月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货币信贷增长较快

2006年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1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4.3个百分点。

7月末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较多。7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15.4%,比去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进一步推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市场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为0.85倍,其他商业性贷款利率下限保持0.9倍不变。2006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亿元)

2月

9月 国外资产

67214.75

78201 对政府债权

2891.88

2862 对其他存款性

公司债权

7871.79

6920 对其他金融性

公司债权

18403.55

20080

总资产

108000.58

119739 2006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亿元)

2月

9月 储备货币

63514.14

66187 

货币发行

26593.45

28008 

金融性公司存款

36783.13

37985 发行债券

23831.17

30298 政府存款

9000.20

14227 自有资金

219.75

219

总负债

108000.58

119739 2006年货币供应量(亿元)

2月

9月 M0

24482.02

25687 M104357.07

116814 M304516.27

331865 流动性过剩 解读四个谜题

中国存在巨大的过剩货币,不管原因如何以及是否合理,已经是一个客观现实。货币资本的特性是必须寻找到更高的回报,所以仅仅靠“堵”是堵不住货币资本对资本市场的冲击的,所以在努力回收过剩流动性的同时,对已经存在的巨大货币存量,也必须加以合理的疏导

自去年初以来直到目前,流动性过剩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因为央行在最近几年虽然不断奋战过剩的货币流动性,却出现了越战越多的结果,也因为巨大的过剩货币正在强劲地推动中国的资产价格上涨,从而开始酝酿出日益扩大的资产泡沫风险。为了防范这个风险,政府一方面在加强回收过剩流动性的力度,一方面在努力打压地产和股市的泡沫,这些做法无疑都是对的,但要“治本”还得从消除产生过剩货币流动性的根源入手。

谜题之一:货币乘数之谜

从2003年到今年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6%提升到9.5%,已连续提高了7次,但是根据央行的报表计算,中国的货币乘数却从2003年末的4.23上升到了2006末的5.3,为什么在央行大幅度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会不降反升呢?

谜题之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自2003年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显著增强以来,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在不断下降的,按理说这种变化趋势,本应是会导致货币流动性的减少,具体地说,如果按照2002年的货币流通速度,到2006年末货币的流动性本应是减少2万亿元,但结果却是流动性过剩更加显著。所以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不仅不能解释货币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迷雾。

谜题之三:生产过剩和贸易顺差

货币供给代表着国内需求,如果货币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国内需求不足,从而导致国内的商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进而形成贸易顺差。所以贸易顺差不是国内货币供给不足的原因,而是货币供给不足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货币供给过剩,就会导致国内需求过旺,从而引起进口大于出口,形成贸易逆差。但这都是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对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不适用了。中国经济的现实是,在贸易顺差不断放大的同时,却出现了巨大的货币流动性过剩。

谜题之四:中国为何会形成如此之大的货币存量

到2006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达34.5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4.3万亿美元,当年中国GDP总值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1.65倍。根据世界银行和美联储的数字,2006年美国GDP总值为12.9万亿美元,12月末的M2为7.1万亿美元,美国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55%。

以前年份中国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被解释为市场化的推进与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但是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具备了市场经济形态,广义货币仍以年均17%的速度递增,并且货币存量相对于经济总产出,已经是发达市场经济体的3倍,就令人感到迷惑不解了。王建 中国证券报

2007年货币政策操作

第一季度受春节前后现金大量投放回笼以及新股密集发行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存在较大波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组合与期限结构,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8万亿元,同比多发行0.5万亿元。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亿元。

2007年货币政策操作(续)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1 月5 日和2 月16 日宣布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 个百分点,分别与1 月15 日和2 月25 日实施,共冻结流动性约3300 亿元。根据流动性的动态变化,又于4 月5 日、4月29 日分别宣布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分别于4 月16 日、5 月15 日实施。

2007年货币政策操作(续)

2007 年3 月18 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2007年3月货币当 局资产负债表(亿元)

国外资产

95939.51 对政府债权

2839.26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6526.55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21917.51 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6.34 其他资产

11829.84 总资产

139108.30 2007年3月货币当局 资产负债表(亿元)

储备货币

76990.09 

货币发行

29867.77 

金融性公司存款

46817.03 

非金融性公司存款

305.29 发行债券

38475.16 国外负债

924.11 政府存款

13610.98 自有资金

219.75 其他负债

8888.21 总负债

139108.30 2007年3月货币供给量(亿元)

流通中现金M0

27387.95 货币M127881.31 货币和准货币M364104.66 第八章

总需求

利息率对有效需求的复杂影响(著名的IS-LM模型),总需求形成三种情况以及影响总需求的7个因素 第一节

利息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IS曲线 

1、利息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

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卖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加-有效需求增加 所以,有效需求是利息率的减函数

2、利息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程度 IS曲线的表达式:

第二节 有效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LM曲线 

1、利息率的决定 (1)古典理论:投资和储蓄决定利息率

(2)凯恩斯理论: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息率

5、利息率决定的两种极端情况

第三节

总需求的形成 总需求形成有三种情况 总需求形成有五个环节

1、两市场力量较平衡情况

2、产品市场起主导作用

3、货币市场起主导作用

4、总需求的形成的五个环节 意愿购买:C=C0+cY 

I=I0-bi 有效需求:

货币需求:L=L(Y*,i)货币供给:M=H 总需求:AD

min{L,M} 第四节 物价对总需求的影响

1、物价对总需求的影响 (1)凯恩斯效应 (2)庇古效应 (3)蒙代尔效应

3、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小结)自发性支出A 货币供给量M 交易货币占收入的比例k 乘数a 投资需求对利息率变化的敏感性b 投机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的敏感性h 物价P AD=AD(A,M,k,a,b,h,P)第九章

总供给

就业的决定,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第一节

就业的决定 

1、充分就业的常态

(1)工资过高-失业-工资下降-劳动需求增加-就业增加;

(2)工资过低-劳动市场供不应求-工资提高-劳动供给增加-就业增加(3)结论:工资弹性导致充分就业成为常态 充分就业常态

2、小于充分就业的常态 工资刚性假说:

失业-政府和工会阻止工资下降-失业成为常态 第二节 短期总供给的形成

总供给曲线总体 第三节 短期总供给的变动

《2007年全球商业环境报告:改革之道》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以多项重大的法律法规和机构改革措施,荣获全球商业环境改革的第4名,变革步伐在东亚地区内第一,综合商业环境排名提升了15位。

中国商业环境的综合指标排名仍然靠后,位居93位(排名越高商业环境越差),在175个国家和地区中属于中等偏下。特别是,中国在“新企业建立”排名第128位,“行业经营许可”排名第153位,“信贷获取”排名第101位,“税收制度”排名第168位。

张维迎: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被高度管制的经济

2006-09-27文汇报

第四节

长期总供给的形成

机制: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长期)工人要求提高货币工资-实际工资不变-劳动需求不变-就业不变-产品总供给不变。

在短期,工资刚性:物价上涨导致总供给增加

在长期,工资弹性:物价、工资同比例上涨,总供给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十章

通货紧缩

总产出决定的短边规则,总产出和物价决定的三种情况,通货紧缩的两种情况以及通货紧缩的成本 第一节

总产出决定的一般原理

总产出决定的短边规则:总产出决定于生产能力和需求二者中的小者。若需求大于生产能力,则总产出决定于生产能力,这是资源约束型经济。若生产能力大于需求,则总产出决定于需求,这是需求约束型经济。资源约束型经济 需求约束型经济

第二节

总产出和物价的决定 三种情况:

(1)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 (2)总需求起主导作用 (3)总供给起主导作用 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

总产出的决定:总需求起主导作用 总产出的决定:总供给起主导作用 第三节

通货紧缩的形成

1、通货紧缩: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

2、三种情况:

(1)总需求收缩导致通货紧缩 (2)总供给改善导致通货紧缩

(3)总需求、总供给同时扩张导致通货紧缩 成为严重宏观经济问题的是情况(1)总需求收缩导致通货紧缩

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收缩-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物价下跌,利润下降,企业减产或破产,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总需求收缩导致通货紧缩 总供给改善导致通货紧缩

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凯恩斯、庇古、蒙代尔机制)-总需求增加 14 -总产出增加,失业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总供给改善导致通货紧缩

总需求、总供给同时扩张导致通货紧缩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成本 通货紧缩与失业率上升相伴 失业的成本:奥肯定律 治理通货紧缩的成本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形成,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替代性以及通货膨胀的效应 我国通货膨胀情况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形成 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扩张-总产出没有随之增加-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重要生产要素(如石油)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部分企业破产或减产-产品供给减少-(需求不变)-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统一的解释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

替代性:菲利普斯曲线

1、原始形态:对英国的经验研究

W/W 工资增长率 

第四节

通货膨胀效应

一、没有通货膨胀预期时的效应 

1、再分配效应 

2、生产效应 

3、资源配置效率 

4、不稳定效应

二、有通货膨胀预期时的效应 

1、通货膨胀税

2、增加金融交易成本 

3、菜单成本

4、通过税收产生的扭曲 第二节

现代货币主义的观点

1、货币数量是影响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变量 

2、通货膨胀的原因

若货币流通速度V不变,则

3、货币规则 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效应

需要区别: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和财政政策的总产出和价格效应 第一节 需求效应:乘数效应

2.乘数理论

需求增加

收入增加 第一轮

第二论

第三论

56.25

56.25 ```````` 需求总的增加=100+100·0.75+100·(0.752〕+······

4.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因素(续)(6)进口

(7)时间 

第二节 需求效应:挤出效应

简介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政策-自利行为-政策目标实现程度

(三)形式化

1、比较静态均衡 

2、几何的方法 

3、代数的方法

1、一般效应

政府发行收益率较高的债券为财政扩张融资- (1)私人部门购买债券-财政扩张获得融资

(2)货币市场求大于公-利息率提高-投资减少(挤出效应)-总需求扩张受到一定限制

一般效应

2、陷阱区的财政政策效应

陷阱区:利息率极低,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无限敏感

政府借债扩张财政,债券收益率仅比市场利息率高一丁点,就完成融资。由于市场利息率提高一丁点,对私人部门投资的挤出近乎为零,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达到最大程度。陷阱区的财政政策效应

3、古典区的财政政策效应

古典区:利息率极高,投机货币需求为零

(1)私人部门闲置货币为零,政府债券无人购买,财政扩张无法实现

(2)金融部门购买政府债券,不得不收回对私人部门的贷款,由此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

4.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因素 第三节 扩张财政的融资方式 

1、增税

增加税收-可支配收入减少-乘数(3倍)-消费需求减少 增加政府购买-可支配收入增加-乘数(4倍)-消费需求增加 由于

2、向中央银行借债

向中央银行借债-货币供给增加 政府购买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利息率不变-挤出效应为零-完全乘数效应

3、向私人部门借债

利息率提高-挤出效应

理论的概括:

第四节

财政政策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 在财政政策对需求的影响(需求效应)已定的情况下,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取决于供给(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状况: 

1、一般情况

2、极端萧条情况 

3、充分就业情况

1、一般情况

财政扩张-总需求扩张-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小于充分就业)--总供给增加-总产出增加

1、一般情况

2、极端萧条情况

财政扩张-总需求扩张-(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仍然是供大于求-物价不变,总产出增加

2、极端萧条情况

3、充分就业情况

财政扩张-总需求扩张-(充分就业)-供不应求-物价上涨,总产出不变

3、充分就业情况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是通过非常迂回的途径影响总需求的,因此,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受到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的资产-中央银行的负债-

货币供给-利息率-有效需求-交易货币需求

---------交易货币可得性 -总需求-总产出和物价水平

2、对货币供给控制可能的干扰

1、由中央银行资产到中央银行负债 (1)中央银行资产子项目数额偏小 (2)中央银行资产子项目被动地变化

2、由中央银行负债(基础货币)到货币供给 (1)商业银行的干扰(超额准备)(2)公众的干扰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

1、一般效应:

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

2、陷阱区的货币政策效应

陷阱区:利息率极低,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无限敏感

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有一丁点下降使投机货币需求无限大-未形成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利息率(几乎)不下降-投资需求不变-总需求不变-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

3、古典区的货币政策效应

古典区:利息率极高,投机货币需求为零。货币供给量增加-

(1)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

(2)货币供给量增加全部转化为交易货币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总需求增加达到最大限度

4、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第三节 政策搭配的效应 双扩张 双紧

松财政紧货币 紧财政松货币

1、双扩张政策效应

扩张财政-利息率提高,总需求增加 扩张货币-利息率下降,总需求增加

综合效应:利息率较少变化,总需求显著增加

2、双紧政策效应

紧缩财政-利息率下降,总需求减少 紧缩货币-利息率提高,总需求减少

综合效应:利息率变化不大,总需求显著减少

3、紧财政松货币政策效应

紧缩财政-利息率下降,总需求减少 扩张货币-利息率下降,总需求增加

综合效应:总需求变化不显著,利息率大幅下降

4、松财政紧货币政策效应

扩张财政-利息率提高,总需求增加 紧缩货币:利息率提高,总需求减少

综合效应:总需求变化不显著,利息率大幅提高

第四节 治理通货膨胀政策的成本

充分就业情况:紧缩政策-总需求收缩-物价下跌,产出不变

小于充分就业情况:紧缩政策-总需求收缩-物价下跌,产出减少(政策成本)紧缩政策的成本

第十四章 总需求扩张的

负供给效应

三个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总需求的扩张导致物价上涨,并进一步导致工资增加,最后导致总供给收缩。第一节 适应性预期假说

政府扩张需求-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提高-(工人有通货膨胀预期)-要求增加工资-减产-失业率提高(回到原有水平),通货膨胀率仍然大于零-政府再一次扩张需求-通货膨胀率进一步提高,失业率先下降后提高,维持不变--自然失业率

结论:扩张需求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第二节 理性预期假说

1、基本思想:价格机制健全,充分就业是常态

2、劳动市场:若预期价格等于实际价格,则实现充分就业;若实际价格高于预期价格,则就业大于充分就业。劳动市场

3、产品市场 两种情况:

(1)未预期的总需求扩张导致总产出增加

(2)预期的总需求扩张导致物价上涨,而总产出不变 产品市场

第三节 粘性工资假说

一、工资(价格)粘性的含义:工资、价格 滞后地反映劳动市场(产品市场)供求情况 

二、就业状况对工资的影响 

1、本期充分就业 

2、本期小于充分就业 

3、本期大于充分就业

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

均衡增长的条件及其实现的机制,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经济增长政策 第一节

经济增长概述 

一、经济增长问题

二、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1、人均实际产出增长率大体不变。

2、不同国家人均产出增长率有很大不同。

3、人均资本增长率大体不变。

4、资本产出比率相当稳定。

5、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分配比例高度稳定。

6、资本收入比例越高,则投资率越高。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条件

3、有保证的增长率

(1)含义

(2)有保证的投资增长率

(1/s)ΔI=(1/a)I

ΔI/I=s/a

(3)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

假定储蓄率不变(S/Y=ΔS/ΔY),各年生产均衡(I=S,ΔI=ΔS),则

I/Y=ΔI/ΔY

就是

g=ΔY/Y=ΔI/I=s/a=sσ

4、经济增长的一致性条件

(1)自然增长率

(2)经济增长的一致性条件: 

s/a=n

若s/a>n,则资本过剩;

若s/a<n,则劳动过剩。

均衡增长的机制

一、政府干预(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价格机制(新古典增长理论)

1、基本假设:

规模收益不变,

投入具有替代性 

2、均衡条件:

资本增长率等于劳动增长率

均衡条件

调整的价格机制

如果资本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的增长率,那么,资本价格会下降、劳动价格会提高。企业进行投入替代:用资本替代劳动,这样使人均资本占有提高。这导致人均储蓄(投资)递减地增加,最后与按(劳动人口)固定比例增加的人均资本减少趋于一致。调整的价格机制

三、收入分配调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改变储蓄率,实现均衡增长 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改变储蓄率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

1、资本的作用

技术进步的作用 知识的作用 制度的作用

2、技术进步的作用

Y=F(K,L)

ΔY/Y=EK(ΔK/K)+EL(ΔL/L)

根据美国70年代的数字,

方程右边=0.25·3.5%+0.75·1.5%=2%

而经济增长的实际值为3.5% 各种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下:

资本增长的贡献率为0.25 

劳动增长的贡献率为0.32 

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0.43

第五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储蓄率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推动技术进步 转变政府职能

增长方式的特征

(1)经济增长的速度:高速还是低速? (2)经济增长的路径:平稳还是起伏?

(3)经济增长的源泉:增加投入还是技术进步?

(4)经济增长所使用的投入:按节约的方式还是浪费的方式? (5)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高投资率还是低投资率? (6)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关系:保护还是破坏? (7)经济增长和消费的关系:抑制还是促进? (8)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公平还是不公平?

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

第一种,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消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也消极的情况下,则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较少数量的非人力资本按粗放(或浪费)的方式投入使用。

第二种,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消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积极的情况下,则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较少数量的非人力资本按集约(或节约)的方式投入使用。

第三种,在人力资本所有者积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消极的情况下,则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较多数量的非人力资本按粗放(或浪费)的方式投入使用。

第四种,在人力资本所有者积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也积极的情况下,则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较多数量的非人力资本按集约(或节约)的方式投入使用。

8、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已经实现的转变

集中决策转变为分散决策 

压制消费转变为扩大消费 转轨经济的制度特征 (1)人力资本投入方式的选择自由具有制度保障。同时,事实上存在针对劳动者特别是非熟练劳动者谋求劳动的所有者权益行为的一定的限制性制度安排。(2)土地有限制地由地方政府占有。

(3)资本由私人占有。地方政府采取优惠资本的政策。(4)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小于需求。(5)对外经济关系接受WTO规则。

案例:“新型工业化”政策

某地方政府公布2003年预期目标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案例:“新型工业化”政策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集聚,提高电子信息、纺织、机械、石化、汽车、冶金等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的引进、吸收和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着眼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动承接和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加快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保持制造业在全国的领先水平。积极拓展国内外建筑市场,提高建筑业发展水平。充斥动词、副词和形容词的政策

动词:坚持、走、形成、发展、提高、加快、增强、保持、拓展、促进、引导; 副词:大力、优先、积极、充分; 形容词:高、好、低、少、新。

落实为“可操作”、“可观察”的政策目标

第一,可以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目标。该政策目标可以细化为“电子信息产业占加工业的比重”等一系列更加具体的政策目标。

第二,可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目标。该政策目标可以具体化为“本国申请专利占全部专利的比重”、“本国申请专利的销售率”、“本国技术标准的被采用率”等等次一级的政策目标。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节选)2006年3月5日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

一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节选)2006年3月5日

主要措施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改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内外宏观经济目标的协调

第一节 包含进出口的IS-LM模型 IS曲线:

物价降低-净出口增加-IS曲线右移 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IS曲线右移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1、净国际收支=收入-支出

=(出口+资本流入)-(进口+资本流出)

=(出口-进口)-(资本流出-资本流入)

=净出口-资本净流出

=(X-M)-K

2、影响净出口的因素 

3、影响资本流动的因素 

4、国际收支平衡  22

恢复国际收支平衡所需要的条件 

1、物价提高-净出口减少-逆差

提高利率-资本净流出减少-恢复平衡 所以,物价提高时,BP曲线必须上移 

2、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逆差

提高利率-资本净流出减少-恢复平衡 所以,本币升值时,BP曲线必须上移

第三节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 浮动汇率对顺差的调节:

顺差-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 (1)顺差减少

(2)利率下降-资本净流出增加-顺差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代价:总需求减少

浮动汇率 对顺差的调节 浮动汇率对逆差的调节

逆差-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 (1)逆差减少

(2)利率提高-资本净流出减少-逆差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代价:总需求扩张

固定汇率对顺差的调节

顺差-本币升值压力-中央银行扩张货币(购买外币)-利率下降(1)总需求扩张-收入增加或物价上涨-净出口减少-顺差减少 (2)资本净流出增加-顺差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代价:总需求扩张

固定汇率对逆差的调节

逆差-本币贬值压力-中央银行投放外币回收本币-利率提高 (1)总需求收缩-收入减少或通货紧缩-净出口增加-逆差减少 (2)资本净流出减少-逆差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代价:总需求收缩

逆差的过热经济

1、紧缩货币-利率提高-

(1)总需求收缩-物价趋于稳定 (2)资本净流出减少-逆差减少 

2、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 (1)逆差减少

(2)总需求扩张-物价进一步上涨 所以,紧缩货币具有兼顾性

逆差的萧条经济

顺差的过热经济

顺差的萧条经济

总复习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2、GNP、GDP的含义与统计口径 

3、总需求的形成

(1)意愿购买(消费,投资)(2)有效需求 (3)货币需求 (4)货币供给 (5)总需求 总复习(续)

4、总供给

(1)短期总供给 (2)长期总供给 

5、市场均衡 (1)短边规则 (2)通货紧缩 (3)通货膨胀 总复习(续)

6、需求管理政策效应 (1)需求效应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

搭配政策 (2)产出和物价效应 (3)负供给效应 总复习(续)

7、经济增长问题 (1)均衡增长的条件 (2)均衡增长的机制 (3)经济增长的源泉 (4)经济增长的政策 

8、开放经济的政策协调

形式化方面容易混淆的几个问题

1、流动陷阱和极端萧条

2、LM曲线古典区和充分就业

3、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 MBA总复习

一、基本概念

GNP(GDP)

GNP价格矫正指数

通货膨胀率

凯恩斯革命

绝对收入假说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高能货币

IS曲线

LM曲线

挤出效应

有效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奥肯定律

总复习

二、问答

1、宏观经济学研究哪些问题?

2、哪些家庭收入、企业收入不通过收入法计入GNP?哪些家庭支出、企业支出不通过支出法计入GNP? 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总产出是怎样决定的?

4、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复习

5、根据投资曲线及其移动说明投资需求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

6、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7、货币供给是怎样决定的?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有哪些政策工具? 

8、利息率和总产出之间有何关系?

9、在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效应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复习

10.在IS-LM模型中,货币政策效应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11.简述凯恩斯关于劳动市场的主要观点。12.在AS-AD模型中,政策效应如何? 1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如何?

14.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有何关系?

第四篇:经济学讲稿

1、重商主义

15世纪-17世纪。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重农主义

魁奈(1694——1774年)。六十多岁才开始研究经济问题,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重农主义者认为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他的理论体系强烈的影响了法国的经济政策。

3、古典经济学派(1750-1870年)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如何分配,以及国民财富如何增加的问题。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即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和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亚当·斯密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公认的西方经济学鼻祖。他继承了英法古典经济学家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传统,同时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是致富源泉的错误观点,也摆脱了“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重农主义的片面看法,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并据此提出了利润和地租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其“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至今仍是经济学家们热烈争论的话题之一。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的一段精辟话语: “每个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且,在这样做时正象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到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这就是著名的 “看不见的手”。(《国富论》,第4卷,第456页)

(出发点“经济人”利己主义)“„„人差不多总有机会去获得他的兄弟们的帮助,然而只是期望从他们的善意去获得这种帮助,那是徒劳的。但是他如果能激起他们的利已心,使之倾向于他,并向他们表明,正是为了他们本身的利益才去做他们要做的事情,那他就很可能达到目的。„„我们不能期望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慈善心得到我们的晚餐,而是从他们关怀他们自己的利益去得到。”(《国富论》,第1卷,第26页)

在亚当·斯密之后,推动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作出主要贡献的是大卫·李嘉图。1817年,他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是他全部理论的总结,在很多方面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最后完成。马克思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说: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和巨大的历史价值。到此,古典经济学开始盛极而衰了。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语言表述为:“令人高兴的是,关于价值规律,已经没有什么需要现在和将来的著作家加以说明的了。”这句话表明了古典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已到了尽头。从此,经济学的研究踏上了新的途径。

4、新古典经济学派

1870年后,经济学的大树分出了枝干:一个枝干是以马克思为杰出代表,继续沿着劳动价值论这条线索,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洞察力,提出剩余价值论,赤裸裸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剥削性质。另一个枝干就是通过对需求和效用的认识,建立在“边际效用论”和“均衡价格论”基础上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因为新古典主义抛弃了劳动价值理论,所以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现在有很多教科书仍把这部分理论叫做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讲到边际革命的先驱者德国人戈森。戈森研究人类的功利、消费和享受。戈森定律有二:第一定律是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则。通俗地讲,当人们饥饿时吃馒头,第一个馒头效用最大,第二个馒头效用次之,依次递减,如果第三个馒头刚好吃饱了,第四个馒头就是负效用了。第二定律是享乐均等或享乐最大定律,即最大限度的满足来自于对满足需要的各种消费物的均等享受。

代表人物马歇尔,马歇尔在英国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新的经济学的学说,写成了《经济学原理》(1890),用折衷的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论等溶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关于价值、价格的决定问题,古典经济学家一般是从供给即生产费用方面进行解释的,而边际效用学派则侧重从需求即效用方面来加以解释。马歇尔将两者综合,认为商品的价值、价格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

5、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革命”的背景总体说来主要是20世纪20-30年代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大萧条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失灵。几乎与此同时,1917年,俄国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经过了最初几年艰苦奋斗之后,国家的秩序和经济建设迅速好转,其影响迅速扩大。面对上述情形,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经济困境迫切要求得到解脱。但是,传统的、新古典的经济理论一筹莫展,既无法从理论上给予解释,也无法从政策方面提出解脱困境的办法。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历史上第一次理论危机。这时,大致上有两条道路摆在资本主义各国面前:一是拿不出有效办法任由资本主义经济跨下去,彻底崩塌;二是仿效俄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资本主义固有的立场来看,资产者们既不愿意经济崩溃和垮台,也不希望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1883-1946,现代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多次担任英国政府要职,曾任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主要著作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开始,经济学便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则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凯恩斯不仅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而且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宏观经济学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于是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呆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于是西方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

6、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是萨伊定律的侍从,而星期二、四、六、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斯分子。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所谓“新古典综合”就是把以马歇尔和皮古为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同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综合”在一起,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就可以避免经济萧条而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而经济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如均衡价格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等微观理论)就可以重新适用,并将把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最完整形式首先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了最典型的体现。萨缪尔森在其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第一版中,正式开始其“新古典综合”的工作。新古典综合派最主要的代表和奠基人,萨缪尔森,于1915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20岁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文学学士(B.A.)学位;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此外,萨缪尔森还曾获得多所大学的名誉学位。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的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 Bates 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的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将有无可限量的前途。果然,萨缪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便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0年起,萨缪尔森还曾担任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会会长和终身荣誉会长,以及在一系列政府机构和公司任经济顾问和研究员。

7、新剑桥学派

坚持和发展.凯恩斯的理论观点,批判传统的新古典派经济理论,力图建立与之相对立的新理论体系,也被称为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

罗宾逊夫人世界级经济学家当中的惟一女性,而且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性经济学家,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应该获得而未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少数几个经济学家之一。琼·罗宾逊夫人虽然未能获得经济学界的这一最高荣誉,但她被世人公认的最高成就是在J.R.沙克尔顿和G.洛克斯利合编的《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一书中榜上有名。出生于英国一个具有独立思想传统的家庭,本姓莫里斯,祖父是一个基督教社会主义者,父亲是皇家陆军少将,后任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院长。罗宾逊夫人于1921年10月入剑桥大学学习经济学,1925年毕业。次年与剑桥的经济学家A.罗宾逊(1897~)结婚。自1931年起在剑桥大学经济系先后任助理讲师、讲师、副教授,1965年被选为教授。1971年退休转为名誉教授后,仍然活跃于西方经济理论界,直至病逝。罗宾逊夫人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自50年代起,她曾多次访问中国,发表不少论著称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

8、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货币主义学派:货币看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基于货币的角度来展开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理想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试图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探索力量即理性预期学派。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停滞的产出水平和不断上升的失业水平,为弗里德曼和卢卡斯所宣扬的反凯恩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基础是凯恩斯主义:一是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二是坚持货币非中性理论;三是坚持短期均衡分析方法,是凯恩主义的继承。创新:吸取了一些非凯恩斯的东西,如粘性工资与粘性价格理论、预期理论等。

20世纪50 –6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发起了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家们所说的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从政策方面来说,弗里德曼认为,财政政策对经济只能起到负面作用,只有适当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经济,让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充分就业。弗里德曼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时所提出了两大思想:其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其二,短期内,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量具有更大的效应。这些观点后来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

1960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罗 •斯拉法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在理论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震动。该书篇幅不大,但思想深刻,在复兴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进行了批判。斯拉法的这本书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的理论著作。它造成的影响不亚于一场“革命”。所以,斯拉法这本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五次革命。

以上六次革命大致上反映了西方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发展变化,特别是后面的四次革命反映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各主要流派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过程

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它不但研究个别决策人如何权衡各种两难冲突,并且研究不同个人的决策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产生某种全社会的两难冲突;研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些社会上的两难冲突又如何由某种制度权衡折中,产生个别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局面。

第五篇:产业经济学讲稿

产业经济学讲义

课 程 说 明

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面向21实际的高等教育教材系列教材--《产业经济学》(21世纪教材),由苏东水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第二版教材。计划授课时数为72课时(民族班)或54课时(汉族版)。为学好这门课程建议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要求具备能够综合运用上述学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建议学生多看一些相关行业经济方面的杂志、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方面的政策文件。作为配套内容,建议学生看看一下所列图书:

1.陈耀,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推荐本书的基本理由:新疆作为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应当了解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北京,发展进程中的基本产业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在时间中的演变有一个较好的了解。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推荐本书的主要理由: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又是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度问题。本书从结构优化出发讨论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细节内容,是产业经济学核心内容的重要读物,又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全面把握和掌握产业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李大山主编,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推荐本书的理由:虽然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有其整体的产业布局和结构上的合理性,但是全局合理不一定对局部合理。本书从区域产业结构出发,讨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理论分析。重点是提供了如何判断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和优化方面的实证分析方法和案例。毛健编,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政策选择,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推荐本书的理由:本书主要是从政府干预角度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政府产业政策选择、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效果评价,从动态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是本课程多从静态角度分析的弊端的有效补充。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产业经济学七十一个综合二复杂的经济系统里面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子系统。从系统用的角度考虑和分析产业经济学才能够使产业经济学基本知识用的准,用的合理,用的周到。本书从指标体系的分析入手,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科学方法论对不同指标如何进行分析,如何通过指标来判断优劣问题,如何用系统的观点动态掌握和处理问题方面提供了较为宽阔的思维。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推荐本教材理由:从不同的角度编写的教材,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同类教材对读者提供更为宽广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本书是较早以前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提供我国学者较早时期对本学科的定位以及产业经济问题的理解问题的有用工具。

7.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推荐本教材理由:本书是一本反映产业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入门教材,在准确全面地把握产业经济研究前沿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运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对中国的10个重要产业进行了分析,清晰地层现了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本书特色就是国际产业经济理论前沿与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时间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特点。

8.郑凯捷.分工与产业结构发展—从制造经济到服务经济,上海,负担大学出版社,2008.推荐理由:本书采取层层推进的分析方式,将研究产业结构从制造经济到服务经济转型过程的视角引入到以分工为代表的中间需求因素上,从制造经济自身出发去探寻服务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我国经验为样本,印证理论分析中关于工业产业分工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机制,具有理论前沿性,分析方法的独到性。这符合学生能够多视角掌握产业理论问题的需要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产业的概念、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了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从总体上把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产业和产业经济学的概念;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难点: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产业经济学的概念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并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或者说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产业本身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规律以及产业的空间发布规律的学科,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中产业内部企业组织结构、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地区分布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研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应用经济学科,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具体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产业本身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规律以及产业的空间发布规律的学科。

两种观点:一是窄派观点:认为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是同义语,产业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产业组织问题,故又被称为产业组织学或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经济学以“企业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是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和产业政策。

二是宽派观点:认为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及其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领域较宽,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

学科性质:在我国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学科分类目录中,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

产业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产业经济活动中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来指导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运行和发展,因此产业经济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产业经济学可以说是夹在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学和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学科体系

有中国特色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层次,阐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意义、方法,形成发展及理论基础。第二层次,阐述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文化学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第三层次,构成本书的主体部分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发展四大块。第四层次,阐述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为为人”。第五层次,阐述产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节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加强产业间联系和确定适合的产业发展战略。

3.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结构转换的新时期,需要有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加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以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为依据;我国加入WTO后,对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的深入研究就更显必要。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系统分析方法论(系统论的观点是产业经济学研究 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唯物辩证方法论(唯物辩证方法论是研究任何事物和系统的根本方法论)、“人为为人”方法论。(人为为人是经济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论)

2.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3.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工具:博奕论、投入产出分析法、计量经济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

博奕论(延伸)博奕论(game theory)是研究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所能达到的均衡的理论。

在产业组织领域中当研究寡头企业的决策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时,往往由于企业行为是互为因果而强相关的,故必须使用博奕论来加以研究。

应用博奕论来研究的最早领域是产业组织,现在博奕论常用于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反垄断规制、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等问题。

几个典型的博奕问题,如囚徒困境、田忌赛马、猜硬币博奕、划拳博奕等。囚徒困境

图中囚徒

1、囚徒2代表本博奕中的两个博奕方;他们各自都有不坦白和坦白两种可选择的策略;矩阵中的每个元素都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组,表示所处行列代表的两博奕方所选策略的组合下双方各自的得益,其中第一个数字为囚徒1的得益,第二个数字为囚徒2的得益。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对囚徒总体来讲,还是对个人来讲,最佳的结果都不是同时坦白得到(-5,-5),而是都不坦自所得到的(-1,-1),两囚徒决策时都以自己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都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较大利益。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市场竞争、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中屡见不鲜。

给我们的启示:当一个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只为自身利益打算时,即使大家都遵守社会规则,个体行为是不一定符合集体或社会利益的,甚至也不一定真能实现个体最佳利益。这又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宏观调控常常是必需的,放任自流并不是使全社会最大福利的最佳政策。

系统动力学(延伸)5 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个系统整体行为的理论。

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行为是由系统结构所决定的,与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是一致的;系统动力学更进一步指出系统结构是动态反馈结构从而可以用控制论的方法来研究,这又与产业经济学中各产业间的联系和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致的,所以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产业经济是十分有效的。

系统动力学尤其注重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反馈结构,而对变量的精确数值要求不高,故特别适合像产业经济这种许多方面难以定量的复杂系统的研究。

作业:

①试述产业经济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学科体系 ②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 产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深入理解产业的涵义,掌握产业的各种分类,了解中国和外国产业经济的起源以及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

本章重点:产业的内涵;产业分类中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本章难点:产业扩张的度量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的形成与分类

1. 产业的内涵:产业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断拓展的。

产业应具有的同类属性或特征:从需求角度,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给角度,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活动是指具有经济性质的各项活动,不包括政治和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指所有经济活动,而不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

2. 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主要有关联方式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

关联方式分类技术关联--如制造业、冶炼业、建筑业等。原料关联--如棉纺工业、化纤工业、木材工业等。用途关联--如汽车制造业、自行车制造业等。方向关联--如单向、前向、后向、侧向、双向等。战略关联--如主导、先导、支柱、先行产业等。延伸内容

 三次产业分类法

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继承和发扬;三次产业成为目前研究产业结构的最主要的分类法;第一产业泛指广义农业;第二产业指广义工业;第三产业指广义服务业。

 国家标准分类法

为统一统计和分析口径,由政府编制和颁布;具有整体性、广泛性、权威性、强制性、代表性、目的性、特殊性和较高科学性的特征;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国家标准分类。

中国也有自己的对产业进行科学分类的国家标准,即由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它把中国全部的国民经济划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

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是联合国于1971年编制和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0个大项(1 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 矿业和采石业;3 制造业;4 电力、煤气、供水业;5 建筑业;6 批发与零售业、餐馆和旅店业;7 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 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服务业;9 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业;10 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若干中项、若干个小项、若干个细项四个层次,并规定了相应的统计编码。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实际上同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一致的,其分类的大项很容易组合成三个部分,因而同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三次产业相对应。

 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对社会生产过程分析所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第I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II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运用于产业结构分析有局限性。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将物质生产部门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大部门;在研究和安排工业化泛指进程方面具有很大实用价值;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此法的应用逐渐减少。

生产要素分类法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的分类;

劳动密集型,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资本密集型,如交通、钢铁、机械、石化等;知识(技术)密集型,如航天、生物、信息等;此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服装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

3. 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主要有四次产业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生产流程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延伸内容  四次产业分类法

是在原三次产业的基础上增加第四产业的分类;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提出的四次产业分类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中国的王树林提出的四次产业分类即从第三产业中把属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产业分离出来;其包括科学研究、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教育、法律服务等。

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是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的产业分类;可划分为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

 生产流程分类法

是按照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的产业分类;可划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等;

 霍夫曼分类法

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对工业化过程进行分析和考察时运用的产业分类;可划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钱纳里-泰勒分类法是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泰勒在考察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转换而对制造业部门的划分;可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经济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产业经济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三次社会大分工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产业经济的出现起了积极的催化作用,推动了积极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形成了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获得相应发展的产业结构形态。

第三节 外国产业经济的起源

主要介绍了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产业积极的起源。

第四节 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

1. 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机理

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表现在:管理文化与产业经济运行的同步性;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性;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动力性;管理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创造性。

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作用的方式:渗透式、导向式、桥梁式和转化式。2. 管理文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在网络经济和行政经济两个方面,阐述了管理文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3. 管理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以下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资本的来源与运用;产业资源的构成与运用;产业关联与运用;产业布局与运用;产业结构优化动力与运用。

4. 管理文化对产业政策的影响

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在产业政策主导模式、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规制等方面的差异

5. 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在产业发展的以下方面出现了不同:经济增长的社会资源基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基础、知识作用和产业发展的生态战略。

延伸内容  补充:

产业的成长发展阶段:形成期、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产业形成关键因素资本的形成是产业形成最核心和最首要的因素。资本的形成是通过投资实现的。投资可使新技术得以开发、推广和应用,从而直接推动新产业的形成。

另一关键是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与企业创新是推动产业形成的重要力量。产业创新指的是原有产业由于技术、分工、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的创新有可能分离出的新产业;企业创新指企业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的行为,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企业创新可以直接引起产业形成,也可引起产业创新进而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产业形成。产业形成标志该产业应具备一定的规模,至于一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这要看各类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虽然难以有量的测度,但这一产业必须在与国际同类产业的比较以及国内其他产业相比较中占一定份额;有专门化的从业人员,其含义是:有专门的设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工人且形成群体;该产业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功能;有专门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产业扩张概念理解是指产业形成之后,不断吸纳各种经济资源而扩大自身的过程;既含产业在量上的扩张,也指产业在内涵方面有质的改变。前者具体指产业内企业数量、生产能力的放大,后者具体指技术的进步,管理素质的提高,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产业组织的合理化。产业扩张阶段是产业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个产业能否扩张意味着幼小产业是否被扼杀或夭折,还意味着产业能否进入成熟阶段,这关系到产业的成长发展,也对整个产业链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产业扩张实质

产业扩张的实质是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产业扩张的内在动力源于产业孕育之后存在的成长基因和成长条件:追求高额利润是产业主体的内在动力;需求的存在为产业成长提供了成长空间;社会资本的流入是产业成长的条件或土壤。产业之间的生存竞争是产业扩张的外部压力。

度量产业扩张的指标和因素:产出增长率;产业产值和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和地位变化;产业资产总规模和劳动力就业人数变化;产业的主要产品在国民消费总支出中的相对变化率。

产业成熟过程 产业经过充分扩张达到极限之后,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空间的扩大趋于停滞。随后,产业进入一个规模稳定、技术稳定、供给与需求稳定、产品稳定、地位显赫的阶段,即产业的成熟阶段。

产业成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实现过程。它经历着从局部成熟到整体成熟,从个别产品成熟到少数产品成熟再到大多数产品成熟,从少数企业成熟到整个产业大部分企业成熟的过程。

产业成熟实质首先表现在技术上的成熟和先进;

其次表现在产品的成熟。产品的成熟是产业成熟的主要标志,其基本性能、式样、功能、规格结构将趋向稳定,且已被消费者习惯使用;

再次是生产工艺的成熟;

最后是产业组织上的成熟,意味着产业内企业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市场竞争是有序的,币场运作规则合理,运作水平较高,市场绩效较高。

产业成熟特点强盛-成熟产业规模空前,地位显赫,人气旺盛,产品的普及程度高,员工为之自豪,企业财大气粗。

生产能力接近饱和状态,市场需求饱和,供求矛盾不大,买方市场出现。成为支柱产业,其生产要素、产值及利税份额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产业衰退概念理解产业衰退是产业从兴盛走向不景气进而走向衰落的过程。产业衰退是客观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是产业经济新陈代谢的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相对的或绝对的规模萎缩,产品老化、退化、功能减退而出现的颓势状态。

产业衰退可分为自然衰退和偶然衰退两种。

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将产业发生的虚假衰退误认为是产业的衰退。产业在扩张和成熟期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发生短暂的走下坡路情况,这不是产业的真正衰退,因为 产业没有老化。

产业衰退本质本质是产业创新能力的衰退或降低。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新产业形成、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能力不足或衰退,必然会导致生产量的减少、产品老化、利润水平下降、产品成本升高,从而使该产业竞争力下降。

产业衰退是对产业自身的否定并孕育新的产业和新的产品的过程。老产业衰退与新产业形成并存使产业体系不断推陈出新,从而保持旺盛的活力,推动产业经济和国民经济不断发展。

产业衰退标志或特征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开工严重不足,而且在较长时期里产品老化、产量负增长、产品供过于求;

利润率下降、严重亏损、财务状况恶化; 企业退出现象大量发生;

重要产业或大面积的产业衰退可能引起经济波动; 衰退过程可能出现“复兴”,但最终还要衰落; 产业的衰退期延续时间最长。

本章内容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入理解产业的涵义,掌握产业的各种分类,熟悉产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和标志,了解中国和外国产业经济的起源以及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

本章作业:

①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②产业形成的过程和关键因素及形成的条件

第三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本章学时数:2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明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熟悉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本章重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1. 农本思想

人们经济生活的物质需求主要依靠农业,统治阶级实施其政治统治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对农业的重视是自然的。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春秋及其以前社会对当时的商业的态度是肯定的,并无明显的重农抑商倾向,当时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对商业活动没有过多干预。

战国初期李悝从重农角度提出“农是国之本,农伤则国贫”的观点; 商勒、苟况、韩非等人明确提出了“农本工商未”的口号;

战国时期土地的私有化和自由买卖已经出现,给商业资本向土地投入开辟了途径,而商业资本向土地投资最初必然是对自耕农进行兼并,就势必造成军事官僚实体赖以进行的军事兼并的物质基础发生动摇。因此,为了保证兼并战争的顺利进行,地主阶级便在传统重农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重本抑末的理论,从此偏重农业的农本政策开始确立。

农本政策,体现的是一种产业结构政策,即如何看待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及相应的国家政策。农业实际上成了整个中国封建时期的“支柱产业”。农本思想的目的是维护农业的再生产,在政策上就要保证农业有充分的劳动人手,农业人口不能随意向其他行业转移。

历来的农本政策,其目标是如何将尽可能多的社会劳动人手固定在土地上,具体是要实现劳动人手与土地资源的合理结合,故调整人、地结合的比例就成为土地政策思想的重要内容。

为达到农本思想目标的具体政策大致有土地政策、赋役政策和人口政策三类。真正开始对农业的偏重是从战国初期开始的,明确提出了“农本工商未”的口号,从此偏重农业的农本政策开始确立。农本政策,体现的是一种产业结构政策,即如何看 待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及相应的国家政策。为达到农本思想目标的具体政策大致有土地政策、赋役政策和人口政策。

2. 工商业思想

伴随农本思想提出和依此实施政策的同时,抑商思想和政策即已开始提出和实施。但是实际上“抑商”思想不占主导地位。在工商业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乃是扶持官营工商业的思想,即国家专营或专卖的政策。与对官营工商业极力扶持相对应就是对民间工商业的抑制。

伴随农本思想提出和依此实施政策的同时,抑商思想和政策即已开始提出和实施。但封建政府推行抑商政策并不是说其认为工商业是“末技”,是不重要的,而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而推行的政策。因为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必然造成商人势力的增大,导致土地兼并加剧,从而破坏小农经济的生存基础,对封建王朝的统治构成威胁,因此重农抑商就成为各个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扶持官营工商业的思想,即国家专营或专卖的政策。

与对官营工商业极力扶持相对应就是对民间工商业的抑制。中央政府决不会放任民间工商业自由成长为一支能与之抗衡的经济力量,否则对其一元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故对封建国家来说,其理想目标就是既允许它存在,但同时又将它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处于永远依附于国家的地位。

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水利思想以其关注的对象和具体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治理黄河为中心内容的治理大江大河的“河工”思想和以维护漕(利用水道运粮食)运水道为主要内容的“漕河”思想。

水利思想以其关注的对象和具体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河工”思想和漕河思想。自秦汉以来,历代都城先为关中,后移洛阳、开封、北京,多在北方之地,一切时政皆赖漕河运输接济,故对增运水道的维护整洁自然成了国家的首要政策。而治理河工则以保漕为中心的思想也日趋明显,到明清时,治理黄河的首要目标就是为了保证南北运河的畅通。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具体地来看,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实际上就是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之一。其次,马克思将整个社会经济划分为两大部类,进而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主要比例关系的理论与现代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结构的分析 有很多相通之处。再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地区经济之间要有合理的比例关系,要求生产力有合理的布局,要求建立工业企业时,要靠近原料、燃料产地,要靠近产品销售市场,要注意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等。这些都可看作是现代产业布局理论的理论来源之一。另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这和现代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技术进步理论等也是相关联的。

2. 西方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尤其是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借鉴和吸收了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也广泛吸收了宏观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成果。

尤其是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借鉴和吸收了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的梅森和贝恩创立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中的市场结构理论源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企业行为理论源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经济绩效理论综合反映了微观经济学中消费和生产的优选行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

产业关联理论也广泛吸收了宏观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成果。例如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受启于微观经济学中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同时也引进了宏观经济学中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关于最终产品总值与国民收入相等的观点3 邓小平的产业经济思想

邓小平产业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同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农业思想、产业布局思想、产业关联思想、产业结构思想、产业发展思想和对外开放思想等。

市场经济思想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对中国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变迁具有深刻影响。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精髓之一,是他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方面的理论创新。他提出“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92年南巡讲话更使人们茅塞顿开。

农业思想是邓小平从世界经济发展实践中认识到,发达的农业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因此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等,这些思想是制定农业政策的基础。

产业布局思想是邓小平明确支持首先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再通过联营和市场的传递作用,带动内地企业的外向型发展。这一发展战略的宗旨,是利用发达国家产 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化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加速资本积累。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实现跳跃式发展,促进沿海地区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之后,通过要素转移,实现全国的对外开放与共同发展。

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思想是邓小平曾经尖锐地指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要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我国确定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方针是: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关于产业关联,他认为,如果没有发达的农业,就没有发达的工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工业发展要为农业服务、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产业发展思想: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对产业发展的任务、条件和对策比了一系列战略构想。他强调产业发展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尺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教育是基础等。

对外开放思想: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精华部分之一,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实践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这三大理论在后续章节中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章作业:

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②试述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结构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第四章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本章学时数: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产业组织的概念和理论渊源,掌握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的内容,明确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

本章重点:哈佛学派的SCP框架内容、芝加哥学派理论和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 本章难点:三理论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1. 产业组织的定义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最初是由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的。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书中,把组织列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把组织看作是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要素,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等。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间的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产业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区别:产业组织理论考察的组织是指“组成部分之间关系”,这与大多数经济理论中的组织概念是有区别的。因此,要把产业组织概念与其他有关组织概念区别开来,尤其不可与生产组织、企业组织等概念相混淆。

同时,产业组织考察的是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即处于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商品的同一性,指企业之间或同一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主要性能必须基本相同,商品之间具有高度的替代关系。

2. 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

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是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给出最优解的组织形式,它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最初从体系上对竞争机制进行阐述的是亚当·斯密。长期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 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经济活动,政府作用及政策制定,应着眼于如何维护正常竞争秩序以保证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只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就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最大化。3 “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

大森林的故事: 讲一个大森林中新、老树木更新换代的故事。马歇尔说:“在这里,可以从森林中新生树木,从老树浓荫中用力向上挣扎的情况得到教训。许多新生树木中途夭折了,只有少数得以生存;少数生存树木一年年壮大,高度每有增加,就多得一些阳光和空气,终能耸然高出邻近树木之上,似乎它们会永远这样生长下去,似乎永远壮大下去。

一株树比另一株树能维持活力较久和茂密;但迟早年龄对他们是有影响的。较高树木比其竞争者,虽能得到较多阳光和空气,但它也逐渐失去生命力,相继地让位于物质力量虽小,而青春活力却较强的其他树木。”

马歇尔悖论:马歇尔以“大森林的故事”比喻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应是如此。因此,马歇尔的意思是,如果某企业即使可能一时处于垄断地位,但这种垄断地位是不可能永久的,从而,竞争也绝不会泯灭。

许多现代产业组织论的研究家们,一般都认定,马歇尔的大森林的故事,包含了产业组织及有关理论的基本问题--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益的矛盾与统一。从而,把马歇尔尊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并把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益之间的两难选择,称为“马歇尔悖论”。

不完全竞争: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其他渊源是盛极一时的有关垄断的理论研究(二十世纪前后)。其中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之形成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所著《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学》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的理论》。

前者对“马歇尔悖论”,即对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益的对立有所探讨。而后者的特色在对垄断到完全竞争之间的各种形态的分类及其分析。

两位经济学家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样一种极端和互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

尤其张伯伦特别注重分析现实的市场关系,其所提出的一些概念和观点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许多产业组织学教科书都把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和马歇尔奉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

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益之间的两难选择,被称为“马歇尔悖论”。英国经济学家J·V·罗宾逊所著《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学》和美国经济学家E·H·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的理论》,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否定了以往要么 垄断、要么竞争这样一种极端和互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

竞争与效益: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除了价格导向而外,还有一个与之密不可分的竞争原则。企业在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下,开展竞争,优胜劣汰,这同样是出效益、出效率的源泉。经济学原理认为,竞争是一切经济进步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原动力。

而企业之间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竞争,实质主要是企业间在追求规模经济上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结构趋于集中,进而出现垄断。实际上,占有更大份额的市场,是每一个生存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的现实目标之一。

垄断却不可避免的造就歪曲市场供求关系的垄断价格和扼杀公平竞争原则的不正当企业行为。正是这些东西又成为破坏公平竞争的条件,阻断价格的自动调节作用,成为干扰市场机制在资源有效和合理配置上的元凶。因此,窒死市场机制的杀手,并非是什么外在之物,而恰恰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异化物。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又有其实践根据。当初这个理论主要是为了为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初,恶性蔓延于欧美资本主义的经济艾滋病---垄断,开药方的。

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效益的有效统一的出路何在?其解,同其他经济学上许多两难命题一样,只能靠一定约束条件下的优化组合之相对选择来解决。

1940年克拉克的有效竞争概念提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或者说要形成即保证有活力的企业竞争,又能最大限度地享有规模经济的市场绩效。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1.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

1939年,梅森在张伯伦等基础上,提出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将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和经济绩效标准。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企业行为标准和经济绩效标准,并采用三分法概括了判断有效竞争的11条标准。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而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因此贝恩的《产业组织》被奉为这一学科的经典之作。同年,经济学家凯森和法学家特纳又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此外,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这些研究主要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被称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判断有效竞争的11条标准:市场结构标准:(l)集中度不太高;(2)易进入市场;(3)没有极端产品差别化。

企业行为标准:(1)对于价格没有共谋;(2)对于产品没有共谋;(3)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

经济场绩效标准:(l)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2)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3)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宜规模;(4)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5)不存在长期的剩生产能力。

2.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经济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市场关系的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提出政府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经济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SCP分析框架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为了获得理想的经济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进入壁垒的高低.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的战略性行为。企业市场行为分为两大类: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市场竞争行为又可分成三种具体行为:定价行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

企业行为受到市场结构的制约,市场行为也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和改变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认为市场结构因素决定了企业行为,因此并不重视对企业行为自身及其对市场结构影响的深入分析,而把重点放在这些企业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绩效方面。

经济绩效:经济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评价经济绩效优劣的指标主要是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能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的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价格的伸缩性以及产品的质量水准、款式、变换频度和多样性等。如果按照这些评价标准判定经济绩效低下时,就需要对市场结构进行政策介入。

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指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经济绩效,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政策。其实质是通过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以及其他市场关系,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场秩序。

·产业组织政策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大多数竞争性产业中用于保护和鼓励竞争、限制市场垄断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的促进竞争政策,主要包括反垄断政策(或反托拉斯政策)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政策等;另一类是适用于那些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直接规制政策。

如何看待SCP三者之间的关系: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结构和行为二者都是由需求条件和技术条件决定的;结构是会影响行为的,反过来,行为也会影响结构;结构与行为的交互作用又决定着绩效;行为也会影响需求,例如促销活动就会影响需求;绩效通过反馈会影响技术水平和结构,技术进步推动现有技术“升级换代”,利润率通过影响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吸引力的大小,对市场结构产生着动态影响。见图1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

继承了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竞争机制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

1968年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芝加哥学派的基本观点: 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的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而并不是哈佛学派所指出的是因为产业中存在着垄断势力。即使市场是垄断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因此,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

指出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认为与其说是存在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行为进而决定经济绩效这样的因果关系,倒不如说是经济绩效或企业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由于芝加哥学派注重效率标准,因此信奉芝加哥学派理论的人通常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介入,以扩大企业和私人自由的经济活动范围。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除个别部门,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反对哈佛学派所主张的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和实行严格的兼并控制的做法。

反托拉斯政策的重点应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其中主要是对卡特尔等企业间价格协调行为和分配市场的协调行为实行禁止和控制。

芝加哥学派的影响: 70年代后,由于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日趋减弱,美国经济出现了大量财政和贸易赤字,一些重要产业的生产活动向国外转移,发生了产业空心化现象。许多人认为,实施过于严格的反垄断政策和过剩的规制政策是使美国经济丧失活力的重要原因,而反垄断政策目的在于实现经济效率性的芝加哥学派的政策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就任命信奉自由主义的贝格斯特和米勒分别担任美国 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局长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芝加哥学派成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主流,并直接推动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重大转变和规制缓和。

芝加哥学派是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

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的不同要表现在:产业持续出现高利率的原因、效率与竞争的关系、SCP三者的关系、进入壁垒、采取的政策、分析方法。

2. 可竞争市场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

继承了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竞争机制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

1968年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是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2年《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经济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Sunk cost)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政府规制政策更为有效。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观点: 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Sunk cost)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

沉没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企业从市场退出的难易程度,从而影响着企业的进入决策。在这一点上,可竞争市场理论,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将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别化和绝 对费用差别等作为进入壁垒的决定因素有很大差别。由于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闪电般的进入退出压力经常存在,因此无论是垄断市场还是寡占市场,任何企业都不能维持能带来垄断超额利润的价格和低效率的生产组织。

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政府规制政策更为有效。

在鲍莫尔等人看来,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影响: 尽管现实中真正符合可竞争市场理论假定条件的产业并不多,且该理论在适用范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其对近二十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规制政策思路的转换及措施调整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勿庸置疑的。本章内容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产业组织的概念和理论渊源,掌握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的内容,明确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

本章作业:

①产业组织的定义是什么?

②哈佛学派的SCP框架内容是什么?

③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

第五章 企业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的理论,熟悉以日本为主要代表的东方企业理论及东方企业的特点,明确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及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重点:西方的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难点:现代企业理论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

1. 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理论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出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还研究了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它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该理论在分析企业最优生产选择、一个产业(或企业)的整体行为、企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等方面,一直很有用。但是,新古典企业理论也存在着很大的弱点。它无法回答以下问题: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也就是说市场交易是最优的,那么为什么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企业,事实上有很多资源是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进行配置的?如果企业规模由技术决定,为什么很多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工程需要?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论述现代企业理论。

2.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是在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反思和不满中发展起来的。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被公认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他认为:(1)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2)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3)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4)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从70年代开始,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沿着两个分支发展,一是交易成本理论,着眼点在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代理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故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又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

第二节 东方观点:什么是企业

1. 东方人本主义企业理论

由于日本是东方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同时又是工商企业最发达的国家,因此主要介绍日本学者具有东方特色的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企业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企业生存的依据。

2. 东方企业的特点

除效率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东西方企业共同拥有的特性外,东方企业还具有许多不同于西方企业的特点。以日本企业为例,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

3. 中国当代企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78年以来,如何搞活企业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体制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的自主权逐步扩大、主体地位逐渐增强,理论界对企业的认识和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国有企业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标志着我们对企业的认识和研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第三节 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企业的地位

在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产业经济学中企业有很重要的地位: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

2. 企业的作用

企业对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企业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过程的中心环节。

本章作业:

①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章 市场

本章学时数: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主要内容,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重点:市场结构类型、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难点: 基尼系数的计算、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与熵指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市场结构

1.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从根本上说,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

罗宾逊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和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 2.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衡量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指标有行业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熵指数,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是企业规模和市场容量。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影响市场集中度和形成市场进入壁垒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衡量产品差异化的基本度量方法有需求的交叉弹性和广告密度;产品差异化决策主要有产品主体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价格差异化、渠道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

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有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制度和阻止进入策略行为。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主要有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的限制。

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集中基本上是其他市场结构要素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它们的影响。产品差别大是高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同样,高进入壁垒抑制了新企业的进入,集中就不可避免。

第二节 市场行为

1. 市场行为的定义

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的战略性行为。企业行为受到市场结构的制约,反过来,市场行为也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和改变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企业的市场行为分为两大类: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

2. 市场竞争行为

市场竞争行为又可以分成三种具体的行为:定价行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定价行为分为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和限制性定价(阻止对手定价);企业的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两方面,广告在不同产业市场上的作用和特点各不相同;企业兼并分为横向兼并(水平兼并)、纵向兼并(垂直兼并)和混合兼并(复合兼并),企业兼并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二是进入壁垒的形成。

3. 市场协调行为

市场协调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价格协调行为和非价格协调行为。主要讨论价格协调行为。所谓价格协调,就是企业间关于价格调整的协定和共同行为。最基本的价格协调形式是卡特尔、价格领导和有意识的平行调整。

第三节 市场绩效

1. 市场绩效的定义

经济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

对经济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经济绩效本身进行直接的描述和评价;第二,研究经济绩效与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

2. 经济绩效指标

衡量经济绩效的指标是利润率指标、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3. 经济绩效指标

对经济绩效的评价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主要从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和产业的技术进步三方面来评价。

第四节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三大主题。如果说市场结构是经济运行的环境,企业行为是经济运行的方式,那么经济绩效就是经济运行的效果。对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市场结构首先决定企业行为,继而企业行为又决定经济绩效。SCP模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已趋于完善。现在,产业组织学者不再简单地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很复杂的。

本章作业:

①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②经济绩效指标是如何建立的?

③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产业结构的涵义,了解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主要理论,熟悉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本章重点:产业结构的涵义;有关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本章难点: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规律的把握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则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本章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从三个层次来考察:①第一、二、三次产业构成;②三次产业各自的内部构成;③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构成,即产品结构。

2.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一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产业结构理论是人们将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在进行“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探索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4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里昂惕夫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人。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筱原三代平等人。

3.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理论以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联系方式为研究对象。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体系由产业结构形成理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理论、产业结构效应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业结构分析理论、产业结构政策理论、产业结构研究方法论以及产业关联理论等几部分组成。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1.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2.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产业结构的演进从不同角度来看有不同的规律性,有如下几种角度: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

3.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一切影响生产要素和部门生产条件的因素,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产业结构及其转换。一般而言,影响产业结构演进和转换的因素主要有技术创新能力、需求能力、供给能力、对外贸易发展、经济政策和其他因素等。

本章作业:

①产业结构的涵义是什么? ②关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有哪些? ③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 产业关联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产业关联的涵义、实质和关联方式,理解投入产出法和投入产出模型相关经济涵义,能够对产业波及效果进行分析。

本章重点: 产业关联方式类型、投入产出表的各部分的经济涵义、投入产出各类系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本章难点:投入产出表的各部分的经济涵义、投入产出各类系数。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

1. 产业关联的涵义和实质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技术经济联系可以是实物形态的,也可是价值形态的。由于实物形态的联系难以用计量方法准确衡量,而价值形态的联系可从量化比例角度来进行研究,所以,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多的是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2. 产业关联方式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产业间联系主要有产品、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投资联系等。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有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第二节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

1. 投入产出涵义

投入产出法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投入产出法,具体是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

投人产出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

2.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也叫里昂惕夫表或产业联系表,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的是价值型分析工具。投入产出表包括三部分,即内生部分、最终需求部分和毛附加价值部分。

3. 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是由系数、变量的函数关系组成的数学方程组构成。其建立一般分两步:一是先依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各类系数;二是在此基础上,再依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建立起投入产出的数学函数表达式,即投入产出模型。

4. 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

包括各产业部门的投入结构和销路结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产业部门间的联系广度与深度。

第三节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1. 产业波及效果以及分析工具

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产业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产生产业波及效果的原因是产业波及源。产业间的联系方式规定了产业间的波及的具体线路及其波及总效果。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主要使用三个基本工具:投入产出表、投入系数表和逆阵系数表。

2.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包括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最终依赖度,综合就业系数和综合资本系数。

3.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用

利用生产诱发系数原理对逆阵表进行纵向分析,可得到波及效果的其他应用,如综合就业系数、综合资本系数、特定产业波及效果预测分析、价格波及效果预测分析等。

本章作业:

①产业关联的涵义和实质

②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③产业波及效果的现状是如何分析的?

第九章 产业结构优化

本章学时数: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和内容,掌握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熟悉反映区域产业结构专业化和趋同化的指标计算。

本章重点: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理解;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本章难点: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的指标计算。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1. 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对象、措施或手段、政策等。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供给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2. 产业结构效应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作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包括产业的关联效应、产业的扩散效应。

第二节 产业结构高度化

1. 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过程。

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品种;创新的出现在产业结构效应的作用下引起关联产业的一系列的积极变化。因此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2.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各个产业变动的综合结果。

3. 主导产业的选择

包括主导产业的作用、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第三节 产业结构合理化

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是指产业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各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换能力。只有强化产业间的协调,才能提高其结构的聚合质量,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效果。产业结构的协调涉及到产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如生产、技术、利益和分配等。

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主要有国际基准、需求结构基准、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在识别和论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时,通常采用国际比较法、影子价格分析法、需求判断法、需求适应性判断法、结构效果法。

3.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两个调整过程:一是在部门、行业之间不断进行调整、协调,使之趋于均衡的过程;二是这种均衡被打破的过程。如果短期技术水平不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转变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从长期看,由于技术进步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边际收益,并不表现递减的规律。

产业结构从不合理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其动力是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收益。但在不同的结构调整机制中,结构调整动力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根据输入信号的性质和调整方式的类型,理论上可以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分为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国家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按不同划分标准可划分为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农轻重结构、原材料与加工工业结构、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将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2. 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区域性的特殊条件,包括地区要素禀赋、需求结构导向、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生产的区域集中度。此外,地区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地区产业结构。

3.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反映区域产业结构专业化的经济指标:区位商、人均产量系数和人均产值系数、区域产业区际输出指标、区域产业输出系数。

反映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经济指标:相关系数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使用的相似系数。

本章作业:

①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的关系是什么? ②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的指标是如何计算的?

第十章 产业布局

本章学时数:2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熟悉产业布局理论的影响因素,掌握全国性产业布局的目标和主旨,以及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依据、基本走势、地区性产业生长点的选择和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

本章重点: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全国性产业布局目标的选择;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应用。

本章难点:产业布局理论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1. 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以德国学者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二次大战后产业布局理论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有成本学派、市场学派、成本一市场学派以及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一般分工基础上,吸取了比较成本学说的“合理内核”,形成了自己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 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产业布局条件、布局特点、布局层次、布局机制和区域产业结构。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有地理位置、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实践

1. 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分工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提和基础,而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对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起重大作用,并不断地改变着国际分工格局。

2. 全国性产业布局

一个国家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但从根本上讲,产业布局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此外,生态目标和国家安全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

全国性产业布局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主旨,是在考虑产业在各地区布局非均衡条件下,在把区域经济不断引向高水平过程中,谋求在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比较优势与国家综合优势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协调关系,以此消除非均衡发展的副作用。全国性产业布局非均衡协调发展要求产业政策与地区政策相结合,既要坚持产业政策区域化,又要坚持区域政策产业化。

3. 地区性产业布局

地区性产业布局是地区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表现,主要研究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地区内部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和一般规律,以求合理地利用本地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

主要包括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依据、基本走势、地区性产业生长点的选择和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本章作业:

①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②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十一章 产业政策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产业政策的概念及其作用和局限性,明确产业政策的分类、目标、手段和特点,了解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标准和体系。

本章重点: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产业政策分类、目标和手段;产业政策评估原则、标准和体系。

本章难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

1. 产业政策的涵义

严格地讲,产业政策是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任何有能力履行经济职能的国家都存在某种形态的产业政策。这是各派学者的总体看法。概括地讲,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构成要素通常包括:政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与措施、政策实施机构,以及产业政策的决策程序与决策方式。

2. 产业政策的起源

产业政策的实践随着农牧业的出现和政府的诞生就已存在了,但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思想及其实践是在现代大工业发展的时期开始的。

3. 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市场失灵”说、“赶超战略”说、“国际竞争”说。

4. 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表现在: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局限性表现在:产业政策并非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产业政策本身并非是万能的魔杖,片面夸大产业政策作用是不可取的;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

1. 产业政策的分类

根据功能定位不同,可分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根据政策对象领域不同,可分为农业政策、能源政策、对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中小企业政策;根据政策目标不同,可对产业政策进行细分,如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细分为战略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新兴技术产业化政策等。

2. 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产业政策的目标体系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和增强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可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三大类。3.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

主要包括时代性、民族性、政治性、供给指向性以及市场功能弥补性等。4. 产业政策的演变规律与趋同

演变规律表现为:(l)政策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散到系统,从不规范到规范,政策对象从局部产业向全体产业发展。(2)政策手段从直接干预为主向间接干预为主转变,政策推行方式从日常行政为主向法治化方向转变。(3)政策目标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从局部向全局,从短期向长期,从纯经济领域向综合国力和生活质量领域扩展。(4)产业政策决策方式向民主化、科学化发展。

趋同表现为:产业政策功能定位的趋同、产业政策对象的趋同、产业政策目标与手段的趋同、产业政策内容的趋同。

第三节 产业政策评估 1. 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政策评估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产业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产业政策评估是及时纠正产业政策偏差、合理调整产业政策目标和手段的前提条件。(3)产业政策评估是产业政策走向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2. 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

原则: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标准:生产力标准、综合效益标准、国际竞争力标准。3. 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体系

产业政策评估体系是由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结论等要素共同构成。它涉及由谁评估、如何评估,以及评估结论。完整的产业政策评估体系,需要具备中立的评估主体、科学的评估工具、完备的信息收集渠道和可靠的评估结论等基本要素。

本章作业:

①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 ②产业政策的分类、目标和手段 ③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

第十二章 产业政策类型

本章学时数:5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和内容,了解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综合性产业政策的概念及内容。

本章重点: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本章难点:产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标准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

1. 产业组织政策概述

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从政策取向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竞争促进政策(即反垄断、反托拉斯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政策);另一类是鼓励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合理化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从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看,主要有三种手段:控制市场结构手段、控制市场行为手段、市场效果控制政策手段。

2. 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内容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是发达国家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

产业合理化政策,是旨在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改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大批量生产方式和增加产业利润、实现产业振兴的基本政策。

直接规制政策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垄断产业,其目的是防止因重复投资与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资源低效配置,并确保产品的稳定供给、收入的公正分配、物价的稳定,以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

1. 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与内容

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大致可以归纳为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援助政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后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高度化。

具体来看,产业结构政策包括: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战略产业

扶植政策和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等。其中战略产业扶植政策和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政策内容。

2. 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

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表现在:政府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手段,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产业结构政策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经济的兴衰成败;在整个产业政策体系中,产业结构政策始终占有中心和主导地位。

3. 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

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是产业结构政策中的主导方面和关键部分。它的特点是着眼于未来的产业优势,直接服务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离开了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就不可能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目标。而且,国际竞争越激烈,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就越重要。战略产业扶植政策的宗旨,是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介人,来增强对战略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再通过战略产业的超常规发展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4. 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本政策,其立足点是帮助衰退产业实行有秩序的收缩、撤让,并引导其资本存量向高增长率产业部门有效转移。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市场保护、援助;促进转产;技术与经营支持。

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

1. 产业布局政策概述

产业布局政策一般指政府机构根据产业的经济技术特性、国情国力状况和各类地区综合条件,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调整的政策。

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地区发展重点的选择和产业集中发展战略的制定。从目标来看,产业布局政策往往与特定的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关联。在经济不发达阶段,政府通常更强调产业布局的效率目标。而当经济较为发达之后,政府则偏重于公平目标。

从实施手段上看,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规划性的,同时也包括一定意义上的政府直接干预。

2. 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政策

主要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产业布局政策。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布局政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制定和调整,我国产业布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前我国产业布局政策的具体内容是:(1)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2)确定地区分工要与地区比较优势紧密结合。(3)破除地区经济壁垒,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4)确定地区分工要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第四节 产业技术政策

1. 产业技术政策概述

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的总和。它以产业技术为直接政策对象,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是并列关系。

2. 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手段

产业技术政策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产业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计划;二是技术进步促进政策,包括技术引进政策、技术扩散政策、技术开发扶植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的手段可分为直接干预手段和间接干预手段两大类。3. 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趋势

90年代以来,各国产业技术政策总体上出现了三大趋势:一是政策的目标体系越来越丰富、完善;二是政策措施和手段越来越具体、务实;三是突出了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第五节 综合性产业政策

1. 农业政策

由于农业是关系到社会生存和稳定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因此农业政策理应成为国家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政策的一般目标与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增加和稳定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3)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4)建立发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5)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非农就业机会。

2. 中小企业政策

中小企业政策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政策,是包涵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多种成分的产业政策统一体。

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1)结构转换促成对策;(2)经营基础强化对策;(3)小规模企业扶持对策。

本章作业:

①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综合性产业政策的概念及内容 ②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手段

第十三章 产业规制

本章学时数:2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产业规制的概念、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熟悉政府规制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原因和主要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

本章重点:产业规制的概念和模式;政府规制及其类型;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 本章难点:如何判断自然垄断和认为垄断产业以及规制程度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规制模式

1. 产业规制的概念

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对产业借鉴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它是对市场失败的治理,目的在于维持正当的市场借鉴秩序。依照规制实施主体的不同,产业规制包含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

2. 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

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分别是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和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3. 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

主要特征:比较强调自由企业制度;企业决策基本服从于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市场,市场仍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决定性渠道;宏观调控手段偏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的透明度较高。

属于这种模式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这种模式的核心和运行最显的特征是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的自由。

4. 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

主要特征:强调企业与政府的合作;企业决策既受市场支配,又受政府影响;政府调控手段直接指向企业时,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所下降;宏观调控手段侧重于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宏观调控的透明度较低。

属于这种模式的国家有日本、韩国。

5. 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的特征及其例证分析

主要特征:强调保证健全的市场机制运转状态,政府的职责是保证、保护市场内在的效力,由市场去引导企业,政府一般不直接规制企业的活动;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健全的市场机制来实现,同时用社会安定来保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和社会进步被纳入目标体系;宏观调控手段侧重于货币政策、物价政策和社会政策;宏观调控的透明度很高。

这种模式比较特殊,目前实行的国家只有德国。6. 对当代西方三种产业规制模式的借鉴

西方三种各具特色的产业规制模式对于构建我国产业规制模式都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第二节 政府规制

1. 政府规制的涵义、种类和原因

政府规制是政府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根据政府对市场活动主体行为的限制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规制和简介规制;还可以依据政府运用的规制手段分为法律规制、行政规制、价格规制、审计规制、会计规制、金融规制、计划规制和财政税收规制等。

政府规制的原因:一是经济原因;二是社会公平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2. 法律规制

法律规制具有的重要特征:纲领性、强制性、系统性、效益性、制约性和适应性。法律规制是当代最重要的政府规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 行政规制

行政规制较之其他规制手段具有强力性、速效性和直接性的优点。行政规制的作用表现为:培养市场和宏观产业指导。

行政规制运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原则。单一行政规制具有较多的弊端。

第三节 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

1.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原因

政府之所以对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考虑,一般来说,主要有:(1)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政府经济性规制的理论依据逐渐消失;

47(2)产业间替代竞争加剧,受规制产业发展受到限制;(3)规制引起的副作用日益显现,要求取消规制的呼声高涨;(4)由于可竞争市场经济理论的出现和传播,经济性规制不再被认为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惟一手段;(5)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间经济交往的迅猛发展也迫切要求放松政府规制。

2. 主要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

主要有英国电信产业进入规制的放松,美国航空等产业的放松规制,日本铁路的放松规制和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放松。

本章作业:

①产业规制模式有哪些

②自然垄断产业的定义.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原因

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理论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产业发展的概念、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的三种模式,熟悉产业发展的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产业发展的涵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难点: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解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

1. 产业发展的涵义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过程,也包括产业总体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化过程。产业发展的概念类似于经济发展,但后者的内涵和外延要比前者宽。经济发展包含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 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但是产业的生命周期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不完全一样,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会产生突变,“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

3. 产业发展的模式

主要包括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论、经济发展阶段论和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主要介绍了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概述

如何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使世界各国和各区域普遍接受了这一理论。它把环境和发展纳入了统一框架,表明人类对环

境和发展关系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1992年6月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模式由概念和理论推向行动。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概括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观(只强调经济增长)迥然不同。从思想实质上看,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类对发展的认识已产生了重要飞跃,即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变为社会综合发展观以后,进一步从不可持续发展到可以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持续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公平性原则与和谐性原则。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是自然资源价格,三是项目评价。因此可以建立一套资源账户来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

2. 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3.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对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有主要影响。

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来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2)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将为经济腾飞提供新空间。(3)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将为国际竞争开辟新天地。

积极培育、扶持和推进生物技术、环保及知识产业的发展。本章作业:

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质是什么? ②产业发展的模式

下载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讲稿[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讲稿[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鸿业经济学讲稿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稿 第一章 导论 内容提要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第一节 经济学的......

    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制度分析有一定关联,却又有独立的研究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以科斯《企业的性质》为标志兴起,在20世纪70、8......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大全)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认政府干预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依赖于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的假说。 关于个体经济利益最......

    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弹性就业产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08-09-03内容摘要:弹性就业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一种不可或缺的就业形式。近年来,我国的弹性就业也已得到了初步发展,本文试运用经济学理论从劳动......

    凯恩斯主义与厚黑学

    凯恩斯主义与厚黑学.txt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

    凯恩斯的选美理论

    凯恩斯的选美理论 金融投资如同选美,在有众多美女参加的选美比赛中,如果猜中了谁能够得冠军,你就可以得到大奖。你应该怎么猜?凯恩斯告诉我们,别猜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能够拿冠军,......

    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五篇范文

    1. 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该理论是怎样调节四大政策目标的。 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