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讲稿材料(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17:3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培训讲稿材料(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培训讲稿材料(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校本培训讲稿材料(写写帮整理)

校本培训讲稿

(一)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建议1: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

建议2: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

建议3: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

建议4: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建议5: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

建议6:新课程强调展示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展开阐述。

建议7: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建议8: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建议9: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建议10: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议11: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建议12: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建议13: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建议14: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建议15: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

建议16: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教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的“第一步”。

建议17: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建议18: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校本培训讲稿

(二)优化备课,坚持“五有”“六备”

优化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只有熟悉大纲,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上课时才能“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松愉快。

“五有”:脑中有“纲”(既要熟悉所教年级所教科目的具体要求,又要了解相邻两个年级大纲的要求);胸中有“本”(对教材烂熟于心);目中有“人”(课堂教学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能驾驭课堂,随机应变);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要有底);手中有“法”(要因课制宜设计好教法与学法);

“六备”:备目标(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备教具(能根据教材的需要精心准备电教等教具);备提问(精心设计问题,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 备版书(纲目清楚,言简意赅,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备练习(练习精当,做到有一定梯度,密度科学合理);备学生(了解学生对旧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双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除了强化德育渗透意识,在各学科中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科学、爱美教育外,我们还应做到“五为”“五突”。

“五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五突”: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巧练,不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突出思维训练,不搞满堂灌、满堂问; 突出教学效率,不大面积补课;突出因材施教,重视照顾后进生,不搞千人一面。

校本培训讲稿

(三)如何提高课堂实效

回首几年来新课程改革所走过的路,我们曾和孩子们共同在课堂生活中共同分享过兴奋、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也有过困惑和不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愈加有了冷静的思考。理性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以平和的心态,科学研究的精神来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把问题讨论聚焦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上,这是大家的心声,这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呢?借助于这次机会,我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三个点

1.兴奋点。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专家们之所以能够做出一番丰功伟绩,就在于他们在某一领域具有了超强的浓厚兴趣;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是这样,正是因为他们对学习各科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有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而且工作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给学生的能力。毋庸讳言,现行教材中有的内容并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去热爱它?学生们一天天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很辛苦很疲惫,甚至会达到一种忍耐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学习与思考?这些都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付出极大的努力,尽最大努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始终使学生保持着一种兴奋的状态,才可以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可能。比如说,在实际的数学教学生活中,我们发现单纯的知识教学非常无味,特别习题的讲解,我常常采取名字命名法,也就是说这种解法是张三想出来的,就称为张三解法,李四想出来的,取名李四解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又能使学生长久的记住解法。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刻注意使学生的人格能得到有效的尊重,使学生的高见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适时的启发,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到有序的教学过程中。比如说在实际的教学中,上午的第四节课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相对来说听课容易走神或睡眠,这时我常常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然后或告诉他们这样防止,或把平时收集的搞笑的故事利用语言的魅力、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行为讲给他们听,在他们爆笑后,我会告诉他们我的目的,每每此时我发现学生比以前坐的更好,身子比以前坐的更直,神情比以前更专注。

再次,教师还要具备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看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中大家是否体会到,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会使教师精神焕发,而且还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假如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教师没好气,学生怎么会有良好的情绪呢?没有了良好的学习情绪,又何谈教学效率?现在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在教学中习惯于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学生看作是被 动的、学习的奴隶。这样的课堂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好效果的,更无法奢谈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率。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曾多次在课前换咽喉疼痛,当我踏进课堂,看到孩子渴求的目光,激起我上课的欲望,忘情的上课使我忘记了疼痛,下课浑身是汗的我,突然发现咽喉不在疼痛,呵呵,所以我认为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还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呢!

2.知识点

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事实上,要求学生一堂课45分钟都在认真听讲是不可能的,只有我们老师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把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中时把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讲出来使学生接受。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要分析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从考试命题的角度确定出讲课的知识点。我想如果能使每一节课做到知识点明确,并且紧紧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攻克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学会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有了基本保证。事实上我们老师也能发现当我们告诉学生这是中考常考题时,学生会分外认真。

3.激发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课堂”这个特指的场所,必须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是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内。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要使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曾听好些老师私聊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动脑筋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分析清楚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一般的来说,学生不动脑筋的原因往往是由我们教师自己造成的。比如你在设计问题时,会不会说“这个很简单的问题谁来回答?”你说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他们就自然会想,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回答出来了,显不出我的本事,如果回答不出来,教师一定有一句“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回答不出来”在那里等着我,因此还是不回答为妙。还有的教师遇到有两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就会急切地把现成答案说出来,下次再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一定会想,等着吧,一会答案就会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何必去苦苦思索呢?你想,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长此以往学生还会动脑筋吗?”虽然这些回答也许不是教师需要的,但是我觉得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时时会出现,要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就应该寻找到能够使学生持续不断处于思考状态的激发点。

首先,教师要善于抓住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激发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卡壳”时机,我认为这正是我们老师显示自身魅力的时候,可以或者分解问题,或者变换角度,激发学生去深入思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当一种好的习惯养成之后,就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动力。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并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有人说只有被数学魅力深深感染的人教数学,学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魅力深深打动,所以我认为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这三个点,相互支撑,相互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条线 1.训练为主线

我们知道,再高明的游泳教练如果不把运动员放到水中去游泳,那么训练就不会见到效果。同样再高明的教师如果只靠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课,也不会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树立一种训练意识,要让学生在有效的训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训练的效果,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都会分为好中差三种情况,并且是呈阶梯状分布的。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发出的信息却是水平状态分布的,如果没有了学生的参与,那么教师所发出的信息就不会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这样就会出现过一种结果——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只是昏昏欲睡,这怎么可能实现高效率呢?只有当教师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教师再特别关注一下学习有困难的那一部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所发出的信息才有可能产生共鸣,只有这种共鸣不断产生、不断深化的时候,才有可能顺利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2.情感交通线

这里的“交通”,指的是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其实一堂课上,我一直认为眼神在情感交流中非常重要,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人体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我常对学生讲,我最喜欢看的是人的眼睛,上课当我讲解题目比学生想的简单时,他会露出惊喜和崇拜目光,然后伴随着的是语言“老师,你真厉害!” 上课当我讲解题目比学生想的复杂时,他会露出渴求、急切表达自己的目光,当我讲的知识他没听懂时,他会露出困惑的眼神,当我讲的知识他听懂时,他会露出欣喜的眼神,特别内向的学生非常善于运用眼神,而我们老师除了能读懂学生的眼神,还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表达自己,当我们踏进教室用炯炯目光扫视全班同学,通过眼神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状态,上课时,真诚的眼神要让学生觉得不配合老师上课是一种罪过,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要丛你的眼神中流露出鼓励,不听课的学生要从你的眼神中看到提醒与宽容„„总之,如果我们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能意会,也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么你的课堂效率会很高而且会幸福死哦。

上面只是我的一点点浅见,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有时间希望能交流。教材在变,教学对象在变,教学方法随之也要变。衷心的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在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时,也找到属于自己的另外一份幸福,创造教学上的奇迹——使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学效率最高的课!

校本培训讲稿

(四)如何写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的概念

教育教学案例是指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运用案例的形式进行科学研究和展示科研成果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运用案例进行研究是通过对一个个典型事例的研究来探讨某种规律,揭示某个真理,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早已被先人们运用,而真正把这种方法用案例研究这个概念界定下来的还是著名的现代科学史研究学者匈牙利。

教学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的作用

教育教学案例的内容反映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具典型性、鲜活性、创造性的事件,我把它比作教育生活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具有以下作用:

1.案例的内容和写法贴近教师的教改实践,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案例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案例所反映的都是教育教学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它呈现出的是某个教师的风格,它给出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富有创造意义的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故有很好的指导性。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3.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例,有情节,有疑问,有高潮,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和可读性。4.案例不是对教育教学某一过程,某一情景的简单记叙,而是反映一定的新的教育理念。案例是先行者为后来这竖起的坐标和书写的启示录,是理念与实践如盐溶于水的鲜活文本,读者朋友完全可以与这些文本进行愉悦的对话,从而领悟共同的教育教学智慧,把握新课程的精神,获得行动的启示,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5.对于教研和科研人员来说,案例又是难得的基础研究资料。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案例的类型

1、意外式案例。

这类案例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故事,在教师写作中是比较常见的。其特点是: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由小见大、深受启示。

2、主题式案例。

这是师生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特点: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研究,富有学术价值。

3、课题研究式案例。

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因为这种案例有的时间跨度较长,基本上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开发的。其特点是:学生的学习以研究为主、学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4、综合式案例。

这是师生运用教学过程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其特点是: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化教学的精彩场面(不是教学实录)。还有的综合式案例是由几个围绕相同主题的小案例组成的。

四、案例的特点和价值

我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故事”。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杜撰,也不能锁在头脑中用演绎的方法来替代。它应当不含任何虚假的成分。正因为案例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此,它最主要的或者说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是叙述,尤其是对过程具体而又生动的叙述;而不是大体上如何的笼统概述,更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说明。

1、典型性

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即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

2、真实性

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案例虽然展示的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但案例与故事也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故事可以杜撰,而案例不能杜撰,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实再现!

3、问题性(复杂性)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事件还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 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称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包含有问题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的价值与意义

● 案例是解决具休教学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案例的编写与学习,可以促使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研究自己,反省自身。同时,又可以分享他人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师不同样需要“学中做,做中学“吗?刚才大家做的“检讨”,实际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案例是教师业务进修的一架梯子。运用好案例,可以将静态的听讲式培训转变为动态的参与式培训|。我同意张强的建议,语文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大家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研究。很多问题的争论,未必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允许多角度诠释。一段时间处在无结论状态中,不一定是坏事,可以促使我们的教师关注热点,独立思考,提高教师业务进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 案例是教师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一块肥沃的土壤。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可以追踪到教师成长的轨迹。在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提出的某些理论假设的支持或反驳的论据。这样可以比较好地改变教师的习惯性演绎思维,避免纯粹从理论到理论探究中的偏差。让哲学从哲学讲坛上走下来,也让理论从理论殿堂上走下来。总之,案例与案例研究有着广阔的天地,广大教师在这里是大有作为的。

五、教学案例的撰写

1.要选好素材

案例的素材选取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按既定的方针去选材。比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为了推广经验,去选取好的典型。另一种选材方法是即时性的,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或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某一个事例特有典型性,虽然当时没有选案例的任务,但也要把这个事件很好地记录下来,并把当时的感受和启迪写进去,这是即时性收集素材,我认为后一种素材更鲜活,更具灵性。

选取素材的原则就是材料为理念服务,为主题服务,材料体现理念。

选材的另一条原则就是可以选全程,也可以选部分,可以是完整的一节课,一个教育事例,一个教育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片断。

2.客观真实地记录

案例首先是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所以在记录这个故事的时候要真实、客观。写案例决不是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典型,而是表达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怎样施教的,怎样育人的,因而案例首先要真实、客观。3.案例的语言要生动活泼。

对事件当时的气氛、场面、人物的表情要写得生动、活泼,使人看了,如身临其境,避免呆板、僵化。一篇好的案例应有令人兴奋的亮点。

4.案例要有启迪思维的分析 有入情入理的评点

素材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有些能被人看到,有些是蕴含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给予分析评点。

为了说明如何写好案例问题,下面有个案例,以示启迪。典型案例1:

老师们可能看过上海七宝中学青年教师王红写过的案例——《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讲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王老师将这件事写了这样一篇案例: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个男生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决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在桌上。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上海市教委张民生副主任在《一个素质教育进课堂的生动案例》一文中,对这个案例评论道:

有口吃的孩子说不出话了,一般好老师的处理方法是:“没关系,你先下去,再好好准备一下,下次还有机会。”但王老师有另一种视角,一种新的境界,这么处理这种场面,化解尴尬的处境,对于学生可能是终身难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为主呢,还是以学生为本去考虑问题。

上面这个案例首先是记叙的具体、清晰、生动,我们看了如身临其境;其次是点评精辟深刻。点评人并没有说王老师做得如何如何好,而是指出王老师处理课堂上这个学生的问题时的新视野,新的角度,即是以原来设计好的思路去教学还是以学生为本去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只有百余字的点评,让读者茅塞顿开。

案例的评析不要太长,贵在精练,精到。精炼是指无废话,精到是具有入木三分、鞭辟入理的功夫。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磨练,提高自己。

以上是自己对教育教学案例的作用、特点、撰写的粗浅认识,诚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我愿意向大家学习,共同总结更优秀的案例,来宣传推广我市的教育科研成果;更多收集优秀案例,吸取其精华,来充实、丰富自身的教育科学研究。

六、案例的结构

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任课,是经过准备的

“公开课”还是常态课”等等。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

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

写作时应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从 “不会学”到 “会学”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一个好的案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要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也就是案例不应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事物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是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

—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评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的一个“后进生”转化的事例,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能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七、写好案例的关键

选择复杂的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可以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

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的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

“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作者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揭示人物心理,把握各种结构要素,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有一双 “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八、案例与其它教学文本的区别

般来说,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 的如实反映。

1、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

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2、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而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这个区别主要表现为下面三点: ①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动笔前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待特定的内容。② 案例要说明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效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③案例要有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是与教学变量、意义、理论观点的多样性相关的。案例蕴涵了教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性。案例是与实践相关的。案例是与行动、意图和教师职业责任相关的。

3、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明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的区别是: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九、案例编写要求

一、案例范围

案例主要侧重于教育教学方面。具体范围是:

师德教育: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变等方面的案例。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总是解决总是的能力等方面的案例。

课程改革:将新一轮基础教教育改革的理念、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的感悟,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案例。

科研创新:以科研为牵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案例。校本管理等方面的案例。

二、案例编写要求

1. 每个案例不少于4000字。问题明确、中心突出:语言简练、文字通畅;概念科学、恰当准确。2.符合案例编写规范。应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不是抽象的议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问题的提出、解决的策略方法和全过程、事件结果以及个人反思和他人的评议等。要全面、详实。

3. 案例的编写可以是事件的新历者,以第一人称写;也可以是他人访谈者,以第二人称写。

4. 每个案例后要求作一小结或附一份他人的评议。5. 案例中的事件应是近五年内发生的事。

校本培训讲稿

(一)如何构建“好课堂”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

一、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

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

“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允许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进步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同伴发展的喜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给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而不是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从而感受到挑战,以努力达到能力、技能与思想上的新水平。

在这样的过程中,全班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均受到关注,学生不会因为其天资不同而形成关系尖锐的等级,每一位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顺利进展。可以说教师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教学生。

2.积淀“好课堂”的文化让学生接受熏陶

“好课堂”的文化在这里主要指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

一方面,“好课堂”的教师语言是十分讲究的。首先,它注重语气委婉、温和的一般疑问句,而尽量避免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如“×××,请把门关上,好吗?”,而不是“×××,把窗户关上!”;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尽量避免强调“你”的行为,如“我不喜欢上课说话”,而不是“×××不要说话”;再次,它善于对事不对人,如“上课吃东西是不妥当的”,而非“上课吃东西的同学站起来”。

另一方面,“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的是一个敢于质疑、追问的环境,设置的是一个勇于合作、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一进入这样的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善于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要教师提供帮助,教师也掌握了帮助学生的最佳时机。

3.掌握“好课堂”的艺术让学生体验美感 “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

教师“教”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无奇,也不能一味地激情饱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时还要用激情同化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全力学习;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教”的内容添加一些“调味料”,这些“调味料”可以是历史故事、可以是奇闻轶事、可以是幽默笑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杜撰,学生的感情在“调味料”中起伏的同时也巩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还要强调课堂的“音乐感”。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加快语速以及声音忽高忽低的讲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惊奇和惊喜。

二、采取恰当的课堂措施:构建“好课堂”的关键

所谓恰当的课堂措施在这里指的是教师运作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它包括提高教的能力、激发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互动等。

1.提高教的能力树立新的教师形象

教的能力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指的是让学生如何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篇:校本培训讲稿(模版)

师德师风讲座稿

(一)如何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主讲:朱忠亮

时间:2015.9.21

地点:会议室

不管对老师的评价有多少,我觉得最关键的应该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我们接触最多的还是学生。因此“做一个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应是每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的共同追求,也应是师德评价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那我们要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首先,我觉得应该真诚无私地热爱学生。

“要把爱播洒到别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充满爱的阳光。”对学生的热爱是一个合格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的品质。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能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偏远学校里,许多后进学生与其他孩子比起来,也许他们得到的老师的爱会少很多很多,但其实在内心,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和他人的关心和关注。我们更应该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其实爱学生也是爱自己。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最感到快乐和幸福的应该是教师自己。师生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互谅互让,融洽和谐,怡然陶然,这是一种怎样幸福而快乐的教育境界。

其次,我觉得应该乐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要赢得学生的喜爱,还要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用乐观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为所有的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一贯主张“严”字当头,所谓“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认为对学生不严加管教就难以成人,更难以成材。主张采取强制管束、强行灌输等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和我们时代的主体教育精神是相违背的。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对我们的学生,不妨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用乐观的态度,全面正确地评价我们的学生,尊重其个性特质,给他们以恰当、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而有了理解和宽容,才会有真正的沟通。真情的贴近,才是赢得学生的有效途径。

再次,我觉得应该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

教师的工作是专门教育人的工作,其对象是洋溢着青春活力、感情和思想都十分活跃的青少年学生。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对于教师及其所教育的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年轻心态的教师,无论他的实际年龄有多大,他也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密切的关注。具有年轻心态的教师,能够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情绪。教师只有保持热情开朗的性格、平静快乐的心境,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也才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中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也才会更受学生喜欢。

主评:刘云魁

评语:这次讲座带给我们很强的心灵震撼,仿佛是我们工作中一本有价值的书,给我们的师德指引了方向,让我们不会不朝着那样的高度努力。

(二)电子白板操作培训

时间:2015.10.19

地点:三(1)教室

主讲人:何红

1.电子白板软件使用说明 1.1 电子白板软件的特点

iBoard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 人性化设计,保留传统教学书写模式

· 智能笔架,提笔即写

· 为教学和会议系统量身定做

· 软件在图形处理上全部基于矢量图形,具有高压缩、不失真等特点

· 多种笔型、线宽、颜色选择

· 强大的屏幕编辑功能,支持现场实时编辑

· 多种背景选择,支持自定义背景,任意图形、图像插入功能

· 支持书写文件转存为EMF、JPG、GIF、PNG、TIF、BMP、HTM、WMF等格式

· 模拟鼠标操作使用

· 支持其他应用软件 1.2 驱动程序安装与卸载

1.2.1 驱动程序的安装

运行光盘中的Setup.exe,按照提示安装和驱动与定位程序,此时计算机会自动找到一个新的硬件并完成驱动的安装。1.3 电子白板软件工具栏介绍

1.3.1 电子白板软件界面与简易功能说明

2.使用技巧、维护

2.1 点击控制和书写技巧:

单、双击:在白板板面上进行单双击。与WINDOWS 系统的鼠标双击定义相同,请在双击时保持在同一点。

拖动:用书写笔或手指点压板面某一物件并拖动(中途书写笔或手指不能离开板面)到指定位置。

书写:选择书写模式后,即可在板面书写,笔划与笔划间请将书写笔提离白板板面3mm以上。

如果光标与您笔点压的位置稍微有一段距离,就应该重新进行白板定位,如果重新定位后还是有偏差,请检查电子白板是否按安装要求安装到位。

鼠标右键: 在任意状态下点按白板,停留2秒以上,即可实现右键功能。

注意: 计算机请使用1024﹡768 解析度,关闭所有节能方式,以避免休眠带来的操作延迟。当长时间不使用白板时,请拔出与计算机连接的数据线。

2.2 使用注意事项

1)iBoard系列交互式电子白板表面材料分为两种,一种不可用普通水笔进行书写。一种可以采用普通水笔进行书写,如果白板板面脏污或留下墨水痕迹,请另行购买并使用酒精或抹机水,用软布擦拭板面。清洁电子白板前,最好先退出计算机操作系统,然后将投影仪转入待机模式,这样能清晰地显示出污渍。清洁电子白板的板面,一般的污渍只要用水或普通的清洁剂喷到板面用纸巾擦拭即可擦除。请勿用水直接清洗,以免造成短路损坏。(非普通水笔书写的板面,只能用沾有清水的湿布擦拭)

注意:使用iBoard系列电子白板需要白板四周的感应器不能有物体阻挡,板面不能有突出物体及较大变形。

2)在可能会绊倒人的地方不要将电缆放置在地板上。如果电缆必须摆放在地板上,则将其放平拉直后用有对比颜色的绝缘胶带或电缆捆绑带加以整理。操作电缆时应仔细,避免过分地弯曲。

USB 线应妥善保管,如在会议室或教室等相关环境安装使用时,应使用走线槽固定安装。请妥善保管或安装白板的USB连接线,以免造成破损无法正常使用。

3)请勿将额外的重物附加于电子白板或其笔架上,因为支架(或挂墙件)只为承受电子白板自身的重量而设计。请勿强烈碰撞、震动,以免引起破损或短路。请勿挤压或强行安装,以免造成板面变形。

4)避免在有过多灰尘、潮湿或高温、强光等恶劣环境下安装使用电子白板。应尽量避免靠近或接触带高热源的物品和带腐蚀性的化学物品,以免造成破坏。请注意防火,避免接近火源,以免造成损伤。电子白板是不防水的,应防止被雨淋湿等情况发生。请勿将电子白板放置在暖气或暖风口等处,以免引起过热变形、材料老化,缩短产品使用寿命。

5)当在投影图像上操作书写时,请面对板面;当转过身面对学生或观众时,请站到白板的侧面,不要直视投影仪,以避免投影仪发出的强光损伤您的视力。

6)当学生或观众使用电子白板时,应指导其如何使用。告诫学生或观众不要直视投影仪所发出的强烈光束。

7)请勿使用椅子或其它工具帮助矮小的学生或观众使用电子白板,以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的伤害。如果学生或观众因为身高限制而无法正常使

用电子白板,请在工程师的协助下调整电子白板的高度。

2.3 维修和换件

请勿擅自拆开交互式白板或更改其内部结构,以防止事故或故障发生。如需维修或更换部件需要本公司授权代理商的专业工程师进行拆开维修或更换部件。更换部件请确保使用的是本公司指定的替换件,或是具有与原始件相同规格的部件。

主评人:凡旺林

评语:授课教师通过理论和演示结合,将电子白板的特点和操作方传授给我们,对我们今后在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具有指导作用,让我们第一次接触电子白板的教师受益匪浅。

(三)谈有效教学

主讲:李美玲

时间:2015年11月9日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含义。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当吻合;

2.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如农民收获了100元,花了200元成本,这叫沒有效率;如果收获了300元,这叫有效率);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传授这个知识需要10分钟,实际用了15分钟,这叫效率不高)。在这里,比值越大,就越有效率;只有当大于或者等于1时,才能说有比较好的效率。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的程度。现代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这正是有效教学、人性化的一次飞跃。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清晰的授课:是指教师在向全班呈现教学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有效教学。

基本要求:要点要易于理解;概念要清晰地解释,学生能按照逻辑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

欠效教学:语言含糊、有歧义不明确,比如“很可能”“意味着有„„倾向”“很可能是这样”等等。使用过于复杂的长句,比如:“有很多重要的原因引发了二战,但是其中一些比另外一些更重要,让我们从其中的部分原因说起,这些原因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给学生的指导常常让学生不能理解,需要进一步澄清。

应该承认,在授课清晰程度上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晰地与学生交流,他们常常跑题,他们讲话常常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或者讲话的方式消弱了内容呈现的清晰度。清晰的授课,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清晰的教学是一个复合行为,与许多其他的认知行为相关联,如内容组织、对讲授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授课策略的选择等等。

(二)教学行为的多样化:这是指多样地或者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

多样化教学的表现方法:

1、使用吸引注意的技巧,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视觉刺激或举例来开始一节课。注意这节课应该不同于上节课,要有新鲜感。上节课用听,这节课就用看。

2、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比如改变语速或音量等来表示内容或者活动发生了变化。

3、变化呈现方式,比如演讲、提问、辩论、练习等。

4、混合使用奖励和强化物,比如奖励分数、口头表扬、独立难题练习等。

5、把学生的想法和参与纳入教学的某些方面,比如使用间接性指导或发散性问题,偶尔使用学生的意见来开始教学等。

5、变化提问类型,使问题和教学目标相匹配。

(三)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引导的方式:

1、在每组教学刺激之后安排练习或者问题,诱发学生动脑动手。

2、在自由的非评价性的(不作成绩)气氛中给学生提供反馈机会,要求学生个别悄悄作答或不受约束地集体作答。

3、必要时使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为可能需要的学生准备个性化教学材料(比如纠正练习、单独辅导)。

4、发挥有效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积极性,维持热烈的、促进学生进步的教学气氛。在有效教师的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激励性人格。激励性人格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来(1)热情: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愉悦的人际关系与环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专业有求知情趣,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种情趣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信念,从而追求知识的掌握。教师的热情隐含在教师的语音、语调和教师的身体语言中。(2)期望:学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转化为对自己的期望,今儿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要使教师的期望促进学生的成功,除语言外,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3)可信任感:有效教师总是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老师,学生相信教师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要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教师的学识和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

5、监督课堂作业,在独立练习期间频繁地检查进展情况。注意花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时间限制在3 0秒左右,要在班上来回转。

(四)确保学生成功率

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成功率的三个梯次:

1、高成功率:(描述)学生能理解并完成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

2、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

3、低等成功率:学生根本就不理解并不能完成任务。有效教学中确保成功率的教育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教师要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等水平成功率的教学行为,并向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五)充分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包括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总结学生的回答,从而促使课时目标的完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1、认可:通过重复学生使用的名词、连词,运用学生的想法来提高授课清晰度。

2、修改:使用学生的想法,或者自己的观点来修正学生的说法。

3、比较:采用某个学生的想法,并在这个想法和先前表达的或其他同学表达过的想法之间寻找联系点。

(六)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也是教学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所提问题分为内容问题和过程问题。

1、内容问题:教师提出内容问题,让学生直接处理所教内容。

2、过程问题:教师提出过程问题,让学生间接理解所教内容。三.教师课堂上的无效教学行为

1、教师突然改变教学程序,如从教学突然转向纪律维持;

2、教师当众训斥学生;

3、教师为了打发空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作业以消磨时间,防止学生闹事;

4、教师为了惩罚学生,迫使做简单的重复作业;

5、教师随意发表意见或者声明,如果实行这些意见或声明的话,其结果很可能是荒谬可笑的;

6、教师往往实行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造成学生的敌对和防范;

7、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是极力表现自己

四、有效课堂的主要标准

1.真实的学习过程 “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维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

2.科学的学习方式

一是实事求是。该听讲接受就听讲接受,该观察模仿就观察模仿,该独立思考就独立思考,该探索发现就探索发现,该小组讨论就小组讨论,该大组交流就大组交流,该动手实践就动手实践,该抄写就抄写,该背诵就背诵„„该做的不做,是不科学的。

二是讲究实效。本着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负责的精神,从班容量、教学时间、学生基础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各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应——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等,而不是短期效应的一味讲授、模仿记忆、机械训练,或形式主义的探究、故弄玄虚的讨论、毫无价值的合作,等等。该否定的否定,该摒弃的摒弃„„

3.高超的教学艺术 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基本素养、刻苦的磨练和不懈的追求。它具体体现在:一是组织艺术;二是引导艺术;三是合作艺术;四是激励艺术;五是语言艺术;六是板书艺术;七是练习设计艺术;八是“顺应”和“同化”艺术。

主评:陈江荣 评语:讲座通过理论和实例结合,给予我们引导和激励。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有效课堂成为我们教师永恒的教育追求。

第三篇:校本培训讲稿材料

校本培训材料

(一)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建议1】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建议2】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

【建议3】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建议4】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建议5】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

【建议6】新课程强调展示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展开阐述。

【建议7】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建议8】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建议9】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建议10】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议11】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建议12】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建议13】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建议14】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建议15】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

【建议16】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教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的“第一步”。

【建议17】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建议18】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校本培训材料

(二)优化备课,坚持“五有”“六备”

优化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只有熟悉大纲,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上课时才能“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松愉快。

“五有”:

脑中有“纲”(既要熟悉所教年级所教科目的具体要求,又要了解相邻两个年级大纲的要求)。

胸中有“本”(对教材烂熟于心)。目中有“人”(课堂教学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能驾驭课堂,随机应变).心中有“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要有底)。手中有“法”(要因课制宜设计好教法与学法);

“六备”

备目标(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备教具(能根据教材的需要精心准备电教等教具),备提问(精心设计问题,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备版书(纲目清楚,言简意赅,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备练习(练习精当,做到有一定梯度,密度科学合理),备学生(了解学生对旧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双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除了强化德育渗透意识,在各学科中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科学、爱美教育外,我们还应做到“五为”“五突”。

“五为”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五突”

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

突出精讲巧练,不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 突出思维训练,不搞满堂灌、满堂问; 突出教学效率,不大面积补课;

突出因材施教,重视照顾后进生,不搞千人一面。

校本培训材料

(三)如何提高课堂实效

回首几年来新课程改革所走过的路,我们曾和孩子们共同在课堂生活中共同分享过兴奋、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也有过困惑和不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愈加有了冷静的思考。理性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以平和的心态,科学研究的精神来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把问题讨论聚焦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上,这是大家的心声,这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呢?借助于这次机会,我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三个点 1.兴奋点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专家们之所以能够做出一番丰功伟绩,就在于他们在某一领域具有了超强的浓厚兴趣;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是这样,正是因为他们对学习各科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有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而且工作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给学生的能力。毋庸讳言,现行教材中有的内容并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去热爱它?学生们一天天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很辛苦很疲惫,甚至会达到一种忍耐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学习与思考?这些都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付出极大的努力,尽最大努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始终使学生保持着一种兴奋的状态,才可以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可能。比如说,在实际的数学教学生活中,我们发现单纯的知识教学非常无味,特别习题的讲解,我常常采取名字命名法,也就是说这种解法是张三想出来的,就称为张三解法,李四想出来的,取名李四解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又能使学生长久的记住解法。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刻注意使学生的人格能得到有效的尊重,使学生的高见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适时的启发,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到有序的教学过程中。比如说在实际的教学中,上午的第四节课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相对来说听课容易走神或睡眠,这时我常常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然后或告诉他们这样防止,或把平时收集的搞笑的故事利用语言的魅力、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行为讲给他们听,在他们爆笑后,我会告诉他们我的目的,每每此时我发现学生比以前坐的更好,身子比以前坐的更直,神情比以前更专注。

再次,教师还要具备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看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中大家是否体会到,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会使教师精神焕发,而且还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假如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教师没好气,学生怎么会有良好的情绪呢?没有了良好的学习情绪,又何谈教学效率?现在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在教学中习惯于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学生看作是被 动的、学习的奴隶。这样的课堂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好效果的,更无法奢谈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率。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曾多次在课前换咽喉疼痛,当我踏进课堂,看到孩子渴求的目光,激起我上课的欲望,忘情的上课使我忘记了疼痛,下课浑身是汗的我,突然发现咽喉不在疼痛,呵呵,所以我认为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还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呢!2.知识点

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事实上,要求学生一堂课45分钟都在认真听讲是不可能的,只有我们老师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把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中时把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讲出来使学生接受。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要分析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从考试命题的角度确定出讲课的知识点。我想如果能使每一节课做到知识点明确,并且紧紧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攻克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学会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有了基本保证。事实上我们老师也能发现当我们告诉学生这是中考常考题时,学生会分外认真。3.激发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课堂”这个特指的场所,必须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是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内。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要使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曾听好些老师私聊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动脑筋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分析清楚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一般的来说,学生不动脑筋的原因往往是由我们教师自己造成的。比如你在设计问题时,会不会说“这个很简单的问题谁来回答?”你说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他们就自然会想,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回答出来了,显不出我的本事,如果回答不出来,教师一定有一句“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回答不出来”在那里等着我,因此还是不回答为妙。还有的教师遇到有两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就会急切地把现成答案说出来,下次再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一定会想,等着吧,一会答案就会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何必去苦苦思索呢?你想,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长此以往学生还会动脑筋吗?”虽然这些回答也许不是教师需要的,但是我觉得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时时会出现,要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就应该寻找到能够使学生持续不断处于思考状态的激发点。

首先,教师要善于抓住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激发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卡壳”时机,我认为这正是我们老师显示自身魅力的时候,可以或者分解问题,或者变换角度,激发学生去深入思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当一种好的习惯养成之后,就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动力。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并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有人说只有被数学魅力深深感染的人教数学,学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魅力深深打动,所以我认为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这三个点,相互支撑,相互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条线 1.训练为主线

我们知道,再高明的游泳教练如果不把运动员放到水中去游泳,那么训练就不会见到效果。同样再高明的教师如果只靠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课,也不会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树立一种训练意识,要让学生在有效的训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训练的效果,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都会分为好中差三种情况,并且是呈阶梯状分布的。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发出的信息却是水平状态分布的,如果没有了学生的参与,那么教师所发出的信息就不会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这样就会出现过一种结果——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只是昏昏欲睡,这怎么可能实现高效率呢?只有当教师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教师再特别关注一下学习有困难的那一部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所发出的信息才有可能产生共鸣,只有这种共鸣不断产生、不断深化的时候,才有可能顺利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2.情感交通线

这里的“交通”,指的是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其实一堂课上,我一直认为眼神在情感交流中非常重要,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人体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我常对学生讲,我最喜欢看的是人的眼睛,上课当我讲解题目比学生想的简单时,他会露出惊喜和崇拜目光,然后伴随着的是语言“老师,你真厉害!” 上课当我讲解题目比学生想的复杂时,他会露出渴求、急切表达自己的目光,当我讲的知识他没听懂时,他会露出困惑的眼神,当我讲的知识他听懂时,他会露出欣喜的眼神,特别内向的学生非常善于运用眼神,而我们老师除了能读懂学生的眼神,还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表达自己,当我们踏进教室用炯炯目光扫视全班同学,通过眼神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状态,上课时,真诚的眼神要让学生觉得不配合老师上课是一种罪过,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要丛你的眼神中流露出鼓励,不听课的学生要从你的眼神中看到提醒与宽容„„总之,如果我们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能意会,也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么你的课堂效率会很高而且会幸福死哦。上面只是我的一点点浅见,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有时间希望能交流。教材在变,教学对象在变,教学方法随之也要变。衷心的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在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时,也找到属于自己的另外一份幸福,创造教学上的奇迹——使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学效率最高的课!

校本培训材料

(四)如何写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的概念

教育教学案例是指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运用案例的形式进行科学研究和展示科研成果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运用案例进行研究是通过对一个个典型事例的研究来探讨某种规律,揭示某个真理,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早已被先人们运用,而真正把这种方法用案例研究这个概念界定下来的还是著名的现代科学史研究学者匈牙利。

教学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的作用

教育教学案例的内容反映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具典型性、鲜活性、创造性的事件,我把它比作教育生活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具有以下作用:

1.案例的内容和写法贴近教师的教改实践,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案例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2.案例所反映的都是教育教学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它呈现出的是某个教师的风格,它给出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富有创造意义的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故有很好的指导性。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3.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例,有情节,有疑问,有高潮,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和可读性。4.案例不是对教育教学某一过程,某一情景的简单记叙,而是反映一定的新的教育理念。案例是先行者为后来这竖起的坐标和书写的启示录,是理念与实践如盐溶于水的鲜活文本,读者朋友完全可以与这些文本进行愉悦的对话,从而领悟共同的教育教学智慧,把握新课程的精神,获得行动的启示,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5.对于教研和科研人员来说,案例又是难得的基础研究资料。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案例的类型

1、意外式案例。

这类案例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故事,在教师写作中是比较常见的。其特点是: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由小见大、深受启示。

2、主题式案例。

这是师生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特点: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研究,富有学术价值。

3、课题研究式案例。

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因为这种案例有的时间跨度较长,基本上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开发的。其特点是:学生的学习以研究为主、学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4、综合式案例。

这是师生运用教学过程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其特点是: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化教学的精彩场面(不是教学实录)。还有的综合式案例是由几个围绕相同主题的小案例组成的。

四、案例的特点和价值

我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故事”。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杜撰,也不能锁在头脑中用演绎的方法来替代。它应当不含任何虚假的成分。正因为案例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此,它最主要的或者说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是叙述,尤其是对过程具体而又生动的叙述;而不是大体上如何的笼统概述,更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说明。

1、典型性

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即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

2、真实性

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案例虽然展示的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但案例与故事也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故事可以杜撰,而案例不能杜撰,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实再现!

3、问题性(复杂性)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事件还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

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称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包含有问题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的价值与意义

● 案例是解决具休教学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案例的编写与学习,可以促使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研究自己,反省自身。同时,又可以分享他人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师不同样需要“学中做,做中学“吗?刚才大家做的“检讨”,实际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案例是教师业务进修的一架梯子。运用好案例,可以将静态的听讲式培训转变为动态的参与式培训|。我同意张强的建议,语文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大家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研究。很多问题的争论,未必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允许多角度诠释。一段时间处在无结论状态中,不一定是坏事,可以促使我们的教师关注热点,独立思考,提高教师业务进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案例是教师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一块肥沃的土壤。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可以追踪到教师成长的轨迹。在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提出的某些理论假设的支持或反驳的论据。这样可以比较好地改变教师的习惯性演绎思维,避免纯粹从理论到理论探究中的偏差。让哲学从哲学讲坛上走下来,也让理论从理论殿堂上走下来。

总之,案例与案例研究有着广阔的天地,广大教师在这里是大有作为的。

五、教学案例的撰写 1.要选好素材

案例的素材选取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按既定的方针去选材。比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为了推广经验,去选取好的典型。另一种选材方法是即时性的,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或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某一个事例特有典型性,虽然当时没有选案例的任务,但也要把这个事件很好地记录下来,并把当时的感受和启迪写进去,这是即时性收集素材,我认为后一种素材更鲜活,更具灵性。

选取素材的原则就是材料为理念服务,为主题服务,材料体现理念。

选材的另一条原则就是可以选全程,也可以选部分,可以是完整的一节课,一个教育事例,一个教育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片断。2.客观真实地记录

案例首先是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所以在记录这个故事的时候要真实、客观。写案例决不是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典型,而是表达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怎样施教的,怎样育人的,因而案例首先要真实、客观。3.案例的语言要生动活泼。

对事件当时的气氛、场面、人物的表情要写得生动、活泼,使人看了,如身临其境,避免呆板、僵化。一篇好的案例应有令人兴奋的亮点。4.案例要有启迪思维的分析 有入情入理的评点

素材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有些能被人看到,有些是蕴含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给予分析评点。为了说明如何写好案例问题,下面有个案例,以示启迪。典型案例1:

老师们可能看过上海七宝中学青年教师王红写过的案例——《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讲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王老师将这件事写了这样一篇案例: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个男生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决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在桌上。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参见《上海教育科研》1999。6)上海市教委张民生副主任在《一个素质教育进课堂的生动案例》一文中,对这个案例评论道:

有口吃的孩子说不出话了,一般好老师的处理方法是:“没关系,你先下去,再好好准备一下,下次还有机会。”但王老师有另一种视角,一种新的境界,这么处理这种场面,化解尴尬的处境,对于学生可能是终身难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为主呢,还是以学生为本去考虑问题。(参见《上海教育科研》1999.6 上面这个案例首先是记叙的具体、清晰、生动,我们看了如身临其境;其次是点评精辟深刻。点评人并没有说王老师做得如何如何好,而是指出王老师处理课堂上这个学生的问题时的新视野,新的角度,即是以原来设计好的思路去教学还是以学生为本去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只有百余字的点评,让读者茅塞顿开。

案例的评析不要太长,贵在精练,精到。精炼是指无废话,精到是具有入木三分、鞭辟入理的功夫。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磨练,提高自己。

以上是自己对教育教学案例的作用、特点、撰写的粗浅认识,诚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我愿意向大家学习,共同总结更优秀的案例,来宣传推广我市的教育科研成果;更多收集优秀案例,吸取其精华,来充实、丰富自身的教育科学研究。

六、案例的结构

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任课,是经过准备的

“公开课”还是常态课”等等。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

写作时应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从

“不会学”到 “会学”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一个好的案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要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也就是案例不应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事物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是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

—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评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的一个“后进生”转化的事例,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能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七、写好案例的关键

选择复杂的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可以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

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的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

“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作者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揭示人物心理,把握各种结构要素,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有一双 “慧眼”。

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八、案例与其它教学文本的区别

一般来说,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如实反映。

1、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

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2、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而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这个区别主要表现为下面三点: ①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动笔前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待特定的内容。

② 案例要说明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效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③案例要有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是与教学变量、意义、理论观点的多样性相关的。案例蕴涵了教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性。案例是与实践相关的。案例是与行动、意图和教师职业责任相关的。

3、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明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的区别是: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九、案例编写要求

一、案例范围

案例主要侧重于教育教学方面。具体范围是:

师德教育: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变等方面的案例。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总是解决总是的能力等方面的案例。

课程改革:将新一轮基础教教育改革的理念、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的感悟,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案例。

科研创新:以科研为牵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案例。

校本管理等方面的案例。

二、案例编写要求

1. 每个案例不少于4000字。问题明确、中心突出:语言简练、文字通畅;概念科学、恰当准确。

2.符合案例编写规范。应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不是抽象的议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问题的提出、解决的策略方法和全过程、事件结果以及个人反思和他人的评议等。要全面、详实。

3. 案例的编写可以是事件的新历者,以第一人称写;也可以是他人访谈者,以第二人称写。

4. 每个案例后要求作一小结或附一份他人的评议。5. 案例中的事件应是近五年内发生的事。校本培训材料

(一)如何构建“好课堂”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 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

“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允许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进步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同伴发展的喜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给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而不是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从而感受到挑战,以努力达到能力、技能与思想上的新水平。

在这样的过程中,全班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均受到关注,学生不会因为其天资不同而形成关系尖锐的等级,每一位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顺利进展。可以说教师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教学生。2.积淀“好课堂”的文化让学生接受熏陶

“好课堂”的文化在这里主要指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

一方面,“好课堂”的教师语言是十分讲究的。首先,它注重语气委婉、温和的一般疑问句,而尽量避免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如“×××,请把门关上,好吗?”,而不是“×××,把窗户关上!”;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尽量避免强调“你”的行为,如“我不喜欢上课说话”,而不是“×××不要说话”;再次,它善于对事不对人,如“上课吃东西是不妥当的”,而非“上课吃东西的同学站起来”。

另一方面,“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的是一个敢于质疑、追问的环境,设置的是一个勇于合作、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一进入这样的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善于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要教师提供帮助,教师也掌握了帮助学生的最佳时机。3.掌握“好课堂”的艺术让学生体验美感

“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

教师“教”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无奇,也不能一味地激情饱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时还要用激情同化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全力学习;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教”的内容添加一些“调味料”,这些“调味料”可以是历史故事、可以是奇闻轶事、可以是幽默笑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杜撰,学生的感情在“调味料”中起伏的同时也巩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还要强调课堂的“音乐感”。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加快语速以及声音忽高忽低的讲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惊奇和惊喜。采取恰当的课堂措施:构建“好课堂”的关键

所谓恰当的课堂措施在这里指的是教师运作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它包括提高教的能力、激发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互动等。1.提高教的能力树立新的教师形象

教的能力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指的是让学生如何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认识水平的新知识,也非常容易理解经由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导入的新知识,而以陌生的事物来记忆或理解陌生的事物却大为困惑。

比如,当教师用学术性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物理原理或数学公式时,能够在第一遍听懂的学生为数不多,除非学生都实际上达到教师的理解水平。

因此,教师传授了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下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怎样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2.探求学的方法创设新的学习路径

学的方法在这里指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它包括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和学习机会的及时利用等。

“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的方法应该在课堂上被师生重视。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应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

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学期结束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因素以外,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失效的重要原因。3.促进师生互动塑造新的师生关系

局限于人们常说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它着重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多维关系,也就是说“教”与“学”的多种相长。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相互促进,亦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而使两者相互促进。

校本培训材料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

一、听课前的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和听课内容准备两个方面:

1、思想准备

要做好向同行教师学习、耐心把课听完的思想准备。必须清楚这时自己是作为一个不能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身份听课的。所谓不能参与教学活动是指在讲课教师讲课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听课者不能高声评论甚至当即指责,不能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能在下面相互议论影响课堂秩序,或者是以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表示不满(比如离开教室等)!有些教师在听课期间翻阅其它书籍或批改作业,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2、熟悉有关教学内容

可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听课前看看相关教材,熟悉有关内容;二是在听课初再用极短的时间看一看有关内容。熟悉听课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在听课中,判断讲课教师是否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为后面的评价阶段做好准备。

四、课堂听课的基本方法

听课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成以下五个字,即:听、看、记、想、谈。(1)听

一听老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重点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合理。二听课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答题,答题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具体讲就是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的?是怎样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讲授新课的?是怎样巩固新课知识的?是怎样结尾的?是怎样布置作业的?还要听学生是怎样回答问题的?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怎样讨论问题的?(2)看

一看教师。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二看学生。看整个课堂气氛,是不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表现;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情况;看学生发言、思考问题的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为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3)想

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注意点是否强调?板书是否合理?教态是否自然而亲切?教学手段是否先进?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是否恰到好处?教学效果是否好?“双基”是否扎实?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和较大的失误?(4)记

就是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一是记听课的日期、节次、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二是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三是记本节课在教学思想、德育渗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点;四是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五是记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5)谈

就是和被听课老师和学生交谈。可先请上课老师谈这课的教学设计与感受,请学生谈对这节课的感受;然后再由听课老师谈自己对这节课总的看法,谈这节课的特色,谈听这节课所受到的启迪与所学到的经验,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谈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五、听课的注意事项(1)听课要有计划

听课是教师的职责与工作,所以要有计划性,不能随心所欲,高兴或有时间就去听,不高兴或时间紧时就不去听。学期初每位教师要在学校和教研组的统一要求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安排好听课计划。如,准备听哪些老师的课?安排什么时候听?听课目的是什么?等等,要作周密安排,甚至有可能的话排进课表中去。(2)听课要有准备

听课前要做到:①要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②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③要了解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这样听起课来就比较心中有数,听课效果就更好。(3)听课态度要端正

必须本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进入课堂后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认真听、仔细看、重点记、多思考,不要漫不经心,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思想开小差,不要干扰学生学习,不要干扰老师上课。

(4)听课记录要详略得当

要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和思考上,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记录上,变成书记员、录音机。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教学过程可作简明扼要的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不足的问题可作较详细记载,并加批注。听课记录本可按上述四点内容设计成专用本子。一段时间后,听课笔记要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5)听课后要交换意见

课后要及时和上课老师交谈或交换意见(但要经过思考,要慎重)。交换意见时应抓住重点,多谈优点和经验。做到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吃不住的问题不急于下结论,学术上的问题不武断,有创新的要肯定与鼓励,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但要注意可接受性,切忌信口开河,切忌滔滔不绝,夸夸其谈。

校本培训材料

(三)新课改下如何说课

一、什么是说课

说课就是指讲课教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说对教学课题从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

二、为什么要说课

1、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说课时,教师不但要说清“教”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即新课程理念、标准有什么要求、有关的教育理论是怎样阐述的等理论依据。为了说清这一类问题,说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和资料。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教育理论,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或课程目标,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越;达到由理性认识向创造性认识升华的境界,从而提高提高教师素质,最终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长期坚持说课,必然促进教师的理论学习变得越来越广博而深刻,理论应用变得熟练而有效,从而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产生飞跃性的变化,即由经验型教师逐步变为理论型教师、科研型教师。

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的结合

备课、讲课是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过程,而说课侧重于理论,运用教学理论分析、阐述备课、讲课的目的要求和程序。要说好课,就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说课的全过程。这就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为适应“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习大量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说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说课”为“课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

3、有利于营造教研气氛

说课活动往往和评课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通过说,发挥了说课教师的作用。通过评,又使教师集体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说课者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评课者也要努力寻求说课教师的特色与成功经验的理论依据,说评双方围绕着共同的课题形成共识,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说课者得到反馈,进而改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听者从中得到比较、鉴别和借鉴,得到案例示范和理论滋养两方面的收益。从而营造了较好的教研氛围。

三、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属于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2)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

(3)目的不同。说课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而备课是面向学生为目的,它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基本要求不同。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的特点是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四、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相同点:

说课与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说课是对课堂教学方案的探究说明,上课是对教学方案的课堂实施,两者都围绕着同一个教学课题,从中都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艺术,都能反映教师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基本功。一般来说,从教师说课的表现可以预见教师上课的神情。从说课的成功,可以预见其上课的成功。说好课可为上好课服务。因为说课说出了教学方案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使上课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而上课实践经验的积累,又为提高说课水平奠定了基础。这些反映了说课与上课的共性和联系。不同点:

(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学”的问题。

(2)对象不同: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着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着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五、说课的内容: ⑪ 说课程标准

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⑫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说教材的要求有:

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⑬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⑭说教法

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⑮说教程

教程即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教程要求做到:

①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安排。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②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

③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是怎样协调统一的。

④要对教学过程做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六、说课稿的撰写

写一篇说课稿,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简析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 ②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

③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 ④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⑤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2)阐述教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 ①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

②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

③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教学效果。(3)指导学法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 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

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

③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概说教学程序

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 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

②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 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

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

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 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5)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七、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

6、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使说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

7、注意避免过分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

8、语气得体、简练准确。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说课的语言表达应十分简练干脆,避免拘谨,力求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整体要连贯紧凑,过渡要流畅自然。

9、说出特点、说出风格。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0、说课与评课结合。说课者固然要充分准备,听说者、看课者也要作一定的准备,评才有发言权,评才能评到点子上,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校本培训材料

(四)如何评课

一、什么叫评课?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这了改进。

二、评课的意义

评课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评课的原则

1.评课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课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评课要从有利于对教学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出发。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考察相当多的因素。正确评价一堂课,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对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的考察,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评课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评学”上面。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要把评课的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方向上面,转到如何针对学习差异进行因人施教,如何把过多的统一讲授,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统一答疑、点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课堂,转变为以适当的统一讲解与有指导的自学或自由选择条件下的探究、研讨,查询相结合的课堂。

转变评课的着眼点:评价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考评分数,而应该更多关心教师在创设有效教学活动的环境与气氛上,关心教师对学习者流动的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4.评课要提倡创新,培育个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正确地评价一堂课时,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评课要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测量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的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课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测量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评价的内容和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以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评价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

四、评课方法:

1、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评教材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要看,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必然、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看教学思路设计

1.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我们平时听课,有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计算非教学时间: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四)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改变。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六)评学法指导

(1)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2)要看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付诸实施

(七)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可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是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是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平时,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八)评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评教学效果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也就是,当上完课时,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五、评课的注意事项

(一)、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

(二)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三)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四)要以事实(数据)为根据,增强说服力。

(五)要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

校本培训材料

(一)如何写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浅谈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师对教学对象、目标、内容、过程、教学质量和评价等诸方面的理解和认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无超前性和时代性,不仅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而且也反映了这个教师有无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程改革入手,建立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和教研观,在新的教育观指引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才,为他们学习终身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树立现代课程观

教育的核心是学校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它集中而具体地反映了教育目标、教学方向。因为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中介,教师和学生都是围绕课程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所以,教育内容的改革,集中表现为课程的改革,没有哪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离得开成功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往往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教师作为课改的实践者,必须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继续发展与终身发展建立丰厚的、优质的知识生长点。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构建一种既有知识传递、知识操作和知识创造,又有能力培养“并适合于人的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教师作为课程计划的执行者,首先应当深入理解国家课程规划中的目标及教学要求,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主动为课程改革献计献策,努力成为课程发展的参加者和实施推广者,以避免因沿袭经验和主观而引起与国家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形成的“落差”。

二、树立新的教学观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判者,传统的权威性的教学观受到挑战。作为设计者,教师必须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适应性的教学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作为组织者,就是组织全体学生来实施计划方案,并保证顺利完成,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指导者,教师要以历史“代言人”的身份,超越时空,说明和解释已知条件下事情发生的状况和特点,揭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作为参与者,教师要经常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探索求知识的关系、结构、特征和规律等。作为评判者,教师必须通过学生对认识结果进行表达、交流、批评和修正,引导他们对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作出分析和论证。

三、构建现代学习观

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国家将为每个学习者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作为现代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会学”。因此,教师不单是研究如何教,还要研究如何学。笔者认为,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念,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学生观”,融洽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摒弃“权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第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构建良好的教研观

从发展的观点看,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因为只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经验,才能较好地理解教育教学的本质,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动态的、发展的教学观。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有我们认识不够和研究不完的规律,需要我们一边教学,一边研究,教研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既要尊重和学习别人的教学研究成果,又要注重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研究上任何突破和创新,都需要大胆的探索和求新的精神。

校本培训材料

(二)学案的编制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为什么要进行学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学习的需要

2、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二)“学案教学”的作用

1、为了帮助学生自学

2、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3、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5、学案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6、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7、能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8、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如何编制学案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三)学案编制的方法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四)学案编制的内容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其内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学案导学”。

1、学习目标

2、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

3、学习方法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

4、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控制习题数量,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为7∶2∶1的比例来编写,为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

(五)学案编制的一般栏目:

年级 学科 教材 课题 教师、学习要点(目标)、重、难点分析、学习思路、学法指导、同步练习、自我测评、小结、练习答案和提示、资源链接(课外拓展)

校本培训材料

(三)教师态度:阳光课堂

教师的态度怎样影响学生?“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其表现方式主要有:

1.语言方式。言为心声,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

2.动作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使学生产生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

3.眼神方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使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

美国一位教育家在对9万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①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②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她不会在他人面前把你像猴子般戏弄。”③耐性——“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④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⑤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⑥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的,没有丝毫偏差。”⑦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⑧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⑨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⑩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12)颇有方法——“忽然,我能顺利念完课本,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显然,学生对好老师与坏老师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态度为参照标准的。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态度被认为是对学生的“心灵施暴”或“心理虐待”。施暴和虐待有的是有形的,有的则是无形的。有形的是指教师直接用语言、手势、强烈的脸部表情等,来嘲笑、侮辱学生,使之受到伤害。而无形的则更可怕、更隐蔽,国外有心理学家称之为“看不见的灾难”。其主要形式有:①支配。教师在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随意支配、吆喝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②冷漠。教师对学生缺乏热情,学生感到与教师形同路人,这种陌生感大大减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③贬低。它大大地抹煞了学生的存在价值。

校本培训材料

(四)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之兴起与理论基础

过去的教育制度常被诟病为填鸭式教育,部分学生只会用教师教过的方法解题,欠缺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无法将所学习的知识活用到日常生活中,W h i t e h e a d(1 9 2 9)就曾称此类知识为「 僵 化 知 识 」。

台湾学者徐新逸认为,自二十世纪以来问题解决的教学倍受重视,教育工 作者的责任应是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并提供一个有助于强化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环境,培养其问题解决和推理思考的能力。苏联教育心理学家L e v V g o t s k y 亦认定学习过程其实等同文化背景与社会互动的组合,提出教学者多关注学习活动中的社会情境。

一群社会建构主义学者进一步探究学习与情境的互动关系,B r o w n , C o l l i n s & D u g u i d(1 9 8 9)从坊间一些从事谋生工作的人,如:修车工人、面包师傅等,在这些人身上找出其善于解决工作问题的原因,结论发现这类人非常投入于实际工作中,故能从经验中产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重点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透过实际活动而非抽象的符号逻辑,唯有令学习建构在真实的活动里,学习者才能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情境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情境教学的定位

从教学实施的层面可以将情境教学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乃指在课堂中透过特定的情境来进行的教学。根据李吉林所言,目的在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广义:乃指在课堂外运用特定的情境来进行的教学。根据李吉林所言,目的在学生活动空间中创设不同情境,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从而获得自主发展,使课内与课外相通,教学与活动结合,学校与社会相通,认识世界与锻炼自主能力相配合。◎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概念

认为教与学有需要藉多种不同的情境进行,例如家庭、学校和社会。使教学的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各种环境连系,并在这些环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

强调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投入和自发的学习者。利用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和互相学习。◎情境教学与科目的配合

1.以科目的方式作配合:在特定的情境下以科目的学习目标来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这种以科目的方式来配合情境,其优点能符合分科教学的特色,教师易于设计教学活动;同时易为教署督学所接受。但缺点是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比较零碎,较难将所学经验作类化;另科目与科目间欠缺连系性,且有些个别科目可能会受到限制而不易与情境配合,如体育科。

2.以流程的方式作配合,以流程的方式作配合,在既定的时段中,以特定的情境配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来进行的教学。教师设计半日或一日的生活流程,并在流程中为学生订定一系列有关此主题的学习目标;而这些学习目标将会涉及自理、语文、常识和感知等范畴的内容。这种以流程的方式来配合情境,其优点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并易于掌握实际的经验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且能统整各科目来进行教学,使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和经验,藉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但缺点可能不易被教署督学所接受(因与分科教学有异),其次有些主题不易与术科配合,使编排流程时有一定的困难。◎情境教学的前提与情境例子的选择 应用情境教学的大前题应该是,情境是学习的工具,用以提升学生的投入感,以及提供广泛的学习经历,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演变成学习的内容和负担。如果纯粹为了应用情境而利用了不合适的例子,便只会越说越胡涂,使老师和学生均感到困窘。知识如同生活中的工具,必须透过使用才能了解它们。因此,学习应强调主动操作探究,教学内容宜取材于现实生活中。

如何选择洽当和有用的情境例子,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这些情境例子最后是否成功,当然也视乎于当初定下的学习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情境例子应该是有趣的和学生熟悉的。这些例子最好是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容易观察到的,或者是被广泛报导的,例如是一些社会性的、或者和学生生活习惯有关的例子。◎情境教学的特点

曾在其论述有关情境教学特点一文中列举M c L e l l e n提出建构情境学习环境的八种因素:故事、反省、认知学徒制、合作学习、指导、重复练习、阐明学习技能、及科技。

1.故事:为了提升学习者的兴趣,教学活动多围绕一些学生感兴趣故事主题、历险之旅或其它情节,此种教学形式将问题重点定位于一个情境中,藉此引导学生从情境中的资料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习者将学科解题技巧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2.反省:情境教学着重透过真实活动令学习者反省,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情境学习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须理解及运用之前所学习的资料,自行作出假设验证以寻求答案;故此,新知识的学习不仅透过实际的情境,同时也透过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而体现其意义。

3.认知学徒制:情境教学亦强调以认知学徒制为策略,让学习活动与文化结合,在学习过程中经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协助以完成学习,提供一个给学徒见习的环境。专家的示范可以使用影带的方式播放,让学习者在实习前有观摩别人的机会。

4.合作学习:教育研究显示要求学生合组共同寻求知识的方法比较个别学习更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的环境设计着重令学生能参与高层次的思考及批判性的反思,而不是简单的快速问答方法。

5.指导:情境教学主张在学生能力不足时提供支援与提示,在关键时刻更为学生从旁提供教练式的训练;直至学生掌握足够技能时,教师的支援会逐渐减退。教师提供的协助亦须以情境为中心,让学生在解难时能运用和综合以往所学的知识。

6.重复练习:H e r r i n g t o n & O l i v e r 指出很多多媒体软件的设计误以为步骤式的训练可以令学习者逐步得出结论,但其实只有反覆运用多向度式的学习始能令学生确切掌握所学知识及丰富学习情境。

7.阐明学习技能:情境教学主张以动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宣之于口,情境教学所运用的互动多媒体资源亦围绕社会脉络为中心,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与汇报。

8.科技:要增加学习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并提供学习者较真实的情境经验,徐新逸提到科技的运用是支援情境教学的有利因素。科技可复制或剪辑专家及生手的表现以作比较,令学习者能有反省及被指导的机会。摄影机、录音机、电脑、虚拟实境、纲路源等皆是支援情境学习的可能方法。◎情境教学学习者的角色

情境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主体置身其中,为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组织指向问题的解决。这一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个体的意义建构与情境中的信息不断反馈、交流,问题解决的工具、信息要素、方式、思维路径等也都是个性化的。因此,情境教学中应有几个关键点:学习者寻找、筛选信息要素,学习者自己提取已有的知识,学习者自己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情境教学法的效用

1.持久稳定的教育效果:透过单元式的教育,情境教学将丰富多姿的具体活动化为不断的激励,教育空间得以拓宽,令学习效用发挥得更深更广,达至较持久稳定的教育效果。2.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素质教育模式与评估督导实用全书》曾论述李吉林对情境教学的探索,他认为情境教育能通过“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习者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参与,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作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目前资讯加速化的社会,我们无法预期新生代往后需要学习的知识型态和问题种类,更无法将学生所要应付的问题一一教完,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及推理思考的能力,确实是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情境教学创设一种探究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究的精神,通过情境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4.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倡导情境教学法之意义

1.促进迁移:情境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而传统学习中学生对于脱离情境的知识的理解也仅仅限于字面上,只懂得用它解决课堂上或是试卷中的问题。

2.真实的学习:传统学习中人为的、简化的「情境」是为固定的认知路径而设计的。这一路径是课程编制者与教师预设的,而且常常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有效的、有序的、科学的。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日常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实用的策略。

3.主体性的建构: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路径,这种路径是个性化、独特的。◎情境教学法的批判

A n d e r s o n(1 9 9 6)等学者曾就情境教学的理论提出下列四点质疑: 情境教学主张活动须建基于实际情境?

A n d e r s o n 等在其研究显示巴西街头小贩纵使能清楚计算货品的价钱,但却未能回答类似的数学题目,表示在学校以外学习的技巧未必能成功类化。知识并不能转移?

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显示知识有成功转移的例证,而转移的成败与否则建基于学习者的实习次数及牵涉的认知范畴考虑。抽象的训练成效不大?

情境教学提倡教学活动在实际情境下进行,A n d e r s o n 等却认为抽象思维的训练与实例的引用同样重要。其在高中数学科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真实生活难题时,将学习重点放在图表的表达技巧上,相反花在数字方面的表达却极少,充分反映抽象思维的训练的重要性。指导须在复杂的情境下进行?

研究显示若先将学习过程分成小部分进行,后来方进行综合,教学效果会更为有效。◎结论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其中实施情境教学相信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易于累积日常生活的经验,而且能使教与学达至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一个新的教学理论的发展,是让学习产生戏剧性的进步以及让教育开创崭新观点的关键。情境教学的观点并不否认传统教学观的贡献,只是企图弥补行为论与讯息处理理论的不足-忽略情境、活动、社群与文化脉络对知识学习的影响,以及学习者的心灵状态,为学习的本质提出了更广泛的看法。

第四篇:校本培训讲稿

2008年校本培训讲稿

一、教学工作总体要求

(一)、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育人目标的主渠道。建立教学常规是稳定教学秩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的重要条件。

(二)、学校倡导“有效教学”的主张,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创新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三)、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要按照各部门工作职责,遵照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和学校相关各部门制定的工作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

二、教学管理部门职责

(一)、学校教学管理采取教导处是教学管理单位,年段是学校的基本行政单位。(二)、教导处工作职责

1、协助校长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完善教学常规机制,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

2、在校长领导下,全面组织实施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承担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承担核查、总结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

3、积极组织安排教师学习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使教师全面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转变教学观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4、组织好基础课、实践课、研究性课等各类型课程的教学活动。从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加以检查、调控,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5、加强教研组建设。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讨论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及时对学校教学工作及教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教研组开展教研和教学研究工作,及时审查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总结。

6、建立健全教师听课、评课、反思与矫正制度,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各科教学情况,经常分析全校教学情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7、在校长领导下,做好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做好实验室、电教室的管理工作;做好教学用书、材料的定购与使用工作,做好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

8、做好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

9、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明确培养目标。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10、指导教师钻研教材并开展教学研究,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指导备课组要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定时间、定内容开展集体备课。

11、经常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12、指导教师精选例题和习题,恰当地把握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组织教师学习现代评价理论、研究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认真做好评卷工作和教学质量分析及结果的运用。

1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和教研成果的交流汇报。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周”、公开展示课等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

14、组织教师不断学习业务理论知识,积极开展组内教师相互间的听课、评课。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制订出教师培养的计划和措施,并通过结对子、示范教学等方式帮助年青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15、加强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教学环节的研究,协助学校加强和改善实验室、电教室的管理与建设,认真做好本组各种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

16、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安排好本学科教学工作安排,组织好相关的学习活动小组,丰富本学科教学内容;积极实践“学业辅导师制度”,提高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强教学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供发展、可选择的各类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

17、参与选先评优的推荐工作,执行学校关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有关规定;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本组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努力形成健康向上、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组风。

(四)、教学工作职责

1、按照学校工作要求,遵循教学规律,落实各班教学工作。

2、协调本年级各学科教学工作。协助并抓好各学科进度、作业量,做好单元测试命题、考务安排等工作。协同教务处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考务工作及常规考试质量分析,通过学生成绩统计结果的分析和运用,提高本年段教学质量。

3、安排、协调本年级各学科教师的自习课、综合实践课、竞赛辅导、文体活动等工作。落实好学校有关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工作安排。

4、协助学校安排好本年段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搞好本年段的教研和科研专题研究、课题实践工作。

2009年校本培训讲稿

一、教学计划与总结的撰写要求(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期教学工作的整体构想和实施方案,教学工作总结是对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认真撰写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是教学常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逐步提高教学常规管理水平、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任课教师应在新学期开学两周内提交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学期结束前两周内提交教学工作总结。

(三)、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

1、本学期主要教学工作及活动安排。

2、本年段学生及任课教师自然情况分析。

3、本学期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措施和计划。

4、其它相关工作的管理办法及工作安排。(四)、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

1、本学期内教师分工情况。

2、本学期主要教学、教研活动安排。

3、本学期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措施和计划。

4、本学期青年教师培养及教师业务进修计划。

5、其它相关教学工作安排。

(五)、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

1、本学期教学工作分工。

2、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3、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

4、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5、本学期学科实验课及演示实验计划。

6、本学期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措施和计划。

7、其它相关教学工作安排。

(六)、学期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

1、任课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学习态度、心理状态、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习方法。

2、教材分析:本学期课程标准要求,单元教学内容主要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预期培养能力目标和科学思想、价值观。

3、整体教学措施及方法的设计与选择。

4、教学常规:

(1)课堂教学: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处理、师生活动的控制、教学起点及难易度的控制、教学语言、板书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控制。

(2)其它工作:撰写教案的方式(简或详),教案、听课应完成数量及达到的效果,辅导、作业及练习批改应完成的方式及效果。(3)教学成绩:单元测试、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预期达到的及格率、优秀率及其它评价标准。

5、几项重要工作:因材施教、竞赛指导、课外活动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形式;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培养、本专业业务进修;教研方向及课题;网络教研。

(七)、部门和教师个人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的基本内容

1、本学期所任课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表现性评价,包括:(1)学习的态度;(2)学习的行为;(3)学习的能力;

(4)作业、基础训练和考试成绩分析;(5)其它。

2、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反思,包括:(1)整体教学设计的反思;(2)典型课例的反思;

(3)教学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反思;(4)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反思;(5)整改和发展的策略与计划。

3、部门学期工作总结按照计划的基本内容撰写;提交教学论文的教师,不必撰写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校本培训讲稿

今天我们教研活动研讨的主题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谓教无定法。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关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种引入内容生动,富有趣味性,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动力亦在不断地增强。

二、关注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追求活动效果,活动形式不能一成不变,适当花样翻新,有助于引起学生活动的兴趣。为了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数学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对学生参与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活动后还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评价,把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活动的信息,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为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关注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在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简单还是有难度的,是正确还是不全面的,都能听到教师的表扬语言。我们的评价确实要以鼓励为主,但更要注意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发现学生的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符,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相关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与不满足常规的解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充分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的火花。

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要通过研究策略,讲究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快乐、轻松和高效地学习。

第五篇:校本培训讲稿

校本培训讲稿

——如何上课、评课

**小学-------*** 前面的话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罗曼·罗兰

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财富或荣誉,而是来自于做了一些值得做的事情。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娱乐;但将蜜汁送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

——纪伯伦【黎】

故事一

曾有一位少年问一位智者:“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送少年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少年依智者之言走过他的人生历程之后,也成了一位智者,他是一个愉快的人,也给每个见过他的人带来快乐。智者的四句箴言好比一帖快乐处方--把自己当成别人,受到挫折、屈辱时,把自己当成别人,便能置身事外,不快自然减轻;功成名就、取得成绩时,把自己当成别人,就不至于得意忘形,让胜利冲昏头脑。把别人当成自己。与人交往,遇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事碰到自己头上,我会怎样想,该怎么办?对别人多点同情心,多给点帮助。把别人当成别人。做人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任何时候都不应怠慢别人,不能强求别人怎样做,怎样做是别人的自由,你无权干涉。把自己当成自己。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个性,你就是你自己,不是别人,但有时你又是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时,就得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该把自己当成别人时,就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这样就不至于自我封闭,作

茧自缚。

故事二

以前,有一个人充满悲伤,一点也不快乐,感觉世上没有快乐的事情。有一天,这个人找到当时著名的教授苏格拉底,让他给自己指点迷津。苏格拉底没有说什么,而是叫那个人伐木造一艘船。那个人只好抛下这个问提,集中精力造船。三天后,船终于造好了。那个人又找到教授,教授与他上了船,快乐的嬉戏着,“我快乐极了!”那个人叫道。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快乐就是这样,当你专心的做一件事,看到成果后,快乐就会跟你而来!

史铁生说死亡是一个节日,就好像苦读时盼望有一个轻松的暑假。

如何备好一堂课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吴亚萍)

要备好课,首先要备好学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就要思考如下问题: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具体而言,诸如哪些方法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及时拨转方向;哪些语言含蓄处、文本空白处、意境深远处、情感共鸣处、认识分歧处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话,激发创新的火花。总之,运筹帷幄,不打无准备之仗。

要备好课,还要备好自己。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如:你的声音好,朗读好,可以以“读”动人;你的感情充沛,可以以“情”动人;你足智多谋,可以以“理”服人;你活泼好动,风趣幽默,可以玩中教,乐中学。总之,你是学生生命乐章中跳动的音符,你如何谱写,就将有怎样的乐章。

如何上好一堂课

一、关于上课(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李正涛)——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一)必须抓住一个字——实

1、扎实——就是这堂课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课,学生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相比要有变化,没有变化的课就不是扎实的课,也即学生在知识、技能、学法、情感态度、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等方面有所变化。

2、充实——课堂内容充实,教师的投入和学生的产出比比较明显。

3、丰实——又生成的课,而不仅仅是预设。

4、平实——不花里胡哨的课,不是表演课,是常态下的课、家常课。公开课练人,家常课养人。倡导平时教研活动上家常课。

5真实——不完美的课,有缺憾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有重建空间的课才是真实的课。

(二)必须理解的一个关键词——有效 何谓有效 说法一:三效

1、有效益: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的衔接是否恰当、合理、紧密?

2、有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变化、发展如何?

3、有效率:投入和产出比如何? 说法二:八效

1、全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2、广效——学生、老师要有宽广的视野,一个人的眼界决定着他的境界。

3、远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持续、长远发展着眼。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授之于渔不如授之与鱼场。

4、深效——能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

5、强效——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也即让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东西产生惊异,教师善于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a同事穿新衣服、头发做了新造型。

B学习《观沧海》让曹操陌生化导入。

6、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不能有知识性错误出现。

7、速效——简约(方法、教学环节、语言等)教学目标,避免贪大求全、。要学会单刀直入、精确打击,不要十全大补、面面俱到。

8、奇效——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

一流教师用眼神上课,二流教师用语言上课,三流教师用惩罚上课。

(三)必须思考的三个问题

1、教什么?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可以进行三问:

即为什么要教?学生为什么要学?什么内容我是不需要教的? 具体做法:

方式一:对照课标。老师要活出课标来。方式二:对照学生的需要,把握六大原则:(1)、学生已经会了的不教,只教学生不会的。(2)、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只教学生自己学不会的。(3)、教了之后对学生发展有好处的。(4)、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懂的不教。(5)、学生认为需要的要重点教。

(6)、学生不一定能发现的,教师认为重要的要教。

以上六条其实都强调要以学定教,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有所作为。

2、怎么教?(用什么方法教)

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选取教学方法要把握以下三点:(1)一看是否适合学科特点?(朗读就是和语文、英语)(2)二看是否适合教学内容?(说明文就一般不强调有感情朗读)(3)是否适合教师自身特点? 从名师哪里我们学什么?

一是技巧和方法;二是思想观念和精神;三是成长的历程。比如,学魏书生就重在理念和精神(以学生为主和他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学赵谦祥你就很难学习他的方法(古诗基础和人家没法比)。

3、教到什么程度?

基于课标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能力的层级。

二、我(李正涛)的有效教学观 当前课堂教学的两种误区:

一是课堂有温度没有深度——滑冰课; 二是有活动没有学习的课——热闹课。

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不看课堂上学生有多活跃,不看课堂有多热闹,而要看课堂上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

三、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一)开放的生长

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开放:

1、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一个人的提问能力决定着他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

2、把质疑权利还给学生。

3、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4、把总结的权利还给学生。

5、八工具权(提炼方法)还给学生。

(二)扎实的生长 扎实从何而来?

1、扎实在于清晰(1)学生清晰了吗?

复述、评价、提问、比较异同、批注或笔记等。(2)内容清晰了吗?(3)方法清晰了吗?(4)目标清晰了吗?

(5)环节清晰了吗?

2、扎实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

细节1:人员分工如何?如主持?记录员?发言代表是谁?谁补充发言? 细节2:代表发言是否代表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细节3:发言后有没有恰当的、艺术的评价和反馈?评价个人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和质量?

细节4:表现好的小组和表现不好的小组如何处理?如何捕捉即时教学资源?是否让好的小组成员参与到其他组做技术指导?

细节5:板书细节 教师心中要有两套板书 教案上的确定板书——静态板书 动态生成的板书——动态板书

3、扎实在于停顿

教学时停顿的艺术,更是等待的艺术。学生出现错误时、回答有亮点时、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有新的需要时都需要停顿。

4、扎实在于运用。

5、扎实在于写练

(三)温暖的生长

课堂是一段温暖的旅程,教师要成为温暖的传播者、实施者和教育者。

二、怎样评课?——五步评课法

第一步:判断说听课的性质和目的选择评课的重心和方式。示范课重在学习欣赏;观摩课重在欣赏揣摩;研究型课要突出专业和深度;检查性听课要真实反映情况,如实指出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第二步:依据听课的实际状态,来选择评课的内容。

1、评教学目标及其依据。

2、评教学过程。

3、评教学思想的转化,教学既是转化,也即把想法转化成做法。

4、评教学素养和基本功。

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理解教材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

新基础教育所说的新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能力、解读学生的能力、教学资源捕捉利用的能力、课堂生成的预设的编制能力、适时的艺术的评价能力。

5、评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步:依据自身实际,运用评课技巧具体评课。

原则:评课者不能高高在上,不能身处课外,而应在课里,或者可以叫做议课更为合适。

程度把握:有点评够(实事求是),不足评透,帮助出谋划策。

怎样评:在有意处评,在得意处评,在需要处评(依据说课),在互动中评,在询问中评,在研讨中评。

技巧:

1、要认真倾听教学意图。

2、要抓住评课的着力点。

3、采用恰当的方法

(1)点评发:从一个点出发,对部分话语、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2)段评法:上课过程中停下来,对某一教学片断进行点评。(3)总评法(一节课结束时的评议)评什么:

一评本节课的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二评教学特点或特色。三评不足和值得探讨的问题。四评改建的建议。评课看什么: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与学课堂互动生成的质量。第四步:依据抓住的问题,提出具体重建方案。

第五步:依据他人和自身的评课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评课的反思和重建。好的评课的标准:

1、有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评课。

2、能把握关键问题的评课。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的评课。

4、提出重建思路和策略的评课。常见评课的模式:

模式一:优点——缺点——建议。(比较零星)

模式二:课堂的一些现象——现象所反映的本质——建议(有核心理念)模式三:目标的确立是否科学?——采取的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效果是否明显?——重建建议。(整体把握)

模式四: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倾听情况——互动如何——自主学习的程度——达成的共识如何(学生角度)

模式五:课堂环节设计——如何呈现给学生——师生对话如何——指导学习次数效果——教师的课堂机智(教师角度)

下载校本培训讲稿材料(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培训讲稿材料(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培训讲稿

    校本培训讲稿 校本培训材料: 教学技能基本功——教学语言的运用 胜利小学王孝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准确、娴熟地组织和实施教......

    校本德育专题培训讲稿

    中国梦,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 牛寨中学学校本德育专题培训讲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

    PowerPoint校本培训讲稿

    宝塔路小学校本培训 PowerPoint课件制作培训讲稿 ●Word快速转换为PPT文稿 我们通常用Word来录入、编辑、打印材料,而有时需要将已经编辑、打印好的材料,做成PowerPoint演示......

    小学校本培训讲稿系统维护

    简单电脑系统维护平时大家在进行软件的安装、卸载或者上网浏览网页时都会在系统中留下大量无用的文件。一旦这些垃圾文件积聚过多后,不但会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还会使系统性......

    理化生校本研修培训讲稿

    理化生校本研修培训讲稿 研修课题:说课主 持 人:李家汶第一次集中培训 培训时间:2013年3月12日培训地点:办公室 参培人员:理化生全体成员主 讲 人:简云金 培训内容:第一节 教学艺......

    《校本研修面对面》培训讲稿

    《校本研修面对面》培训讲稿 后山完小 陆安福 话题一: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 对话1:校本与教师专业发展 对话2、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 对话3、运用信息技术是实施校本研......

    “十二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讲稿

    “十二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讲稿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初探 各位教师大家好: 在我国语文教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是6......

    校本研修理论培训讲稿

    新天镇吕庄小学校本研修理论培训讲稿(2008—2009学年)研修课题:说课主 持 人:张国富第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地点:吕庄小学办公室参培人员:吕庄小学全体教师主 讲 人:黄才生培训内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