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人怎样引导孩子“向善”
德国人怎样引导孩子“向善”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不怕麻烦,饲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过程,有条件的还须做好“饲养记录”。
孩子正式入学后,他们的日记或作文中,则会常常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作文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一项常见的有意义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校还经常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会或作文比赛。
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心理医生处作进一步的治疗,因为德国人认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绝不能熟视无睹。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内容。
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穿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另一侧面。
一
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了好友梅芙的无端的抢白大丢面子,因而试图作一次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提示和启发下,雪丽没有急着以牙还牙,而是通过和梅芙的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一只小兔子突然病故,心情十分沮丧,才出现“出言不逊”的举动。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也更为深厚了。在对孩子作“善良教育” 时,德国人也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小霸王”,校方反对态度之鲜明、打击力度之大,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西方国家。
据悉,凡经过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会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专门给予强制性管教。一名小学校长严肃地指出:今天的“小霸王”,日后兴许就成了又一个祸国殃民的希特勒!
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新一代的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其中特别是男孩子)与玩具枪炮、玩具坦克为伴。这是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那么长大后很难保成为爱好和平人士,或至少难成慈善家。
第二篇:怎样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怎样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
一、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地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识字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容易被忘却。只有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常同所学生字见面,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几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包罗万象。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也不能把班级同学的名字写全。我想,这可是一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先请班中认字相对多一点的小朋友去收发本子,对于不认识的名字,我就教他们。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们就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姓名了。然后再让班中其他学生也练习收发本子,清点人数,还查查缺谁,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没多久,他们也认识了同学的姓名了。
另外,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里的名言,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参观校园的机会让学生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雪松、腊梅、冬青„„“小草睡着了,请你不要吵醒它”如诗一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还有,家庭中也可创设识字氛围。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识字。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地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拓展识字时空。“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但是常常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教师看似无意实为有意地指引,在课堂中不经意地提及,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与同学回忆,到主动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学生就有兴趣去主动地关心这些天天接触到的事物,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的生活空间。如: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里,可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然后让他们自己相互间认读与交流,而且还启发超市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放?使他们懂得分类知识。使学生在超市里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了他们强烈地看书愿望。班级的图书箱也成了学生识字的源泉。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
一、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地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识字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容易被忘却。只有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常同所学生字见面,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几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包罗万象。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也不能把班级同学的名字写全。我想,这可是一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先请班中认字相对多一点的小朋友去收发本子,对于不认识的名字,我就教他们。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们就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姓名了。然后再让班中其他学生也练习收发本子,清点人数,还查查缺谁,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没多久,他们也认识了同学的姓名了。
另外,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里的名言,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参观校园的机会让学生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雪松、腊梅、冬青„„“小草睡着了,请你不要吵醒它”如诗一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还有,家庭中也可创设识字氛围。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识字。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地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拓展识字时空。“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但是常常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教师看似无意实为有意地指引,在课堂中不经意地提及,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与同学回忆,到主动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学生就有兴趣去主动地关心这些天天接触到的事物,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的生活空间。如: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里,可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然后让他们自己相互间认读与交流,而且还启发超市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放?使他们懂得分类知识。使学生在超市里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了他们强烈地看书愿望。班级的图书箱也成了学生识字的源泉。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1、从识记名字开始。班里有70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加起来也有200来字,且这些字很多是不常用的,把这些字识记了,不就是一笔丰富的识字资源吗?于是我把每个孩子的姓名打印出来,贴在他们的桌角,课间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互相认字。回家后让家长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自己记忆,无形中学生就认识了很多字。同时学生在相互识记姓名中,相互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名字教给同学,也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在随课文学习这些字时,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如“高伟程”的“高”、“李鑫广”的“广”、“李心雨”的“心”“雨”、“刘成家”的“成”、“宁继章”的“宁”等,这些字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习时他们就会说这是谁名字里的字,减少了教师教的时间,为学习其他的字提供了时间,一举两得。2.利用教材拓展课外识字。
“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第二是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这样,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因此,新教材中有很多识字内容都巧妙地把学生带到社会中去观察,去发现,去体会。
先从“语文园地”中的识字部分来说吧,它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生活中去识字。例如“语文园地”中有一题是让学生认识几个招牌的,有工厂名称,医院名称等。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试着认读这些汉字,再说说自己平时有没有看到类似的招牌,从中认识了哪些字。这样,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识字的重要性后,可以交给他们一项课外作业,就是去调查了解身边的广告和招牌,从中认识一些字,并把它收集起来。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让他们去交流,并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的任务对学生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接触了一种良好的识字途径,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3.建立识字本。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以多认少写为原则,为了统计学生的识字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识字本,让家长帮忙把自己会认不会写的字写到识字本上,也便于自己复习巩固,每周统计一次,把识字量多的学生名字写到识字大王一栏里,有竞争就有收获,学生们你敢我超,一学年下来,学生最多的识字量已达2000多字,最少的也能达到1000多个字。很多家长也对这个问题很重视,经常询问老师怎样帮助孩子识字。其实、生活中识字的渠道是非常广的,看招牌、广告、宣传标语、电视、书报等,都是学生每天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识字资源。开展亲子阅读也是巩固识字的最好方法。4.制作贴字本。
生活中的废旧报纸、包装袋都是很好的识字资源,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剪报,选出自己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扩大了识字量,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5.发掘生活中的识字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中处处是识字资源,家里的书刊、报纸,电视中的字幕,上学路上两旁的广告牌、宣传标语、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等等,这些识字资源处处可见,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识记,并让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识字行列中来,时间长了,学生不仅会积累很多汉字,还会养成主动识字,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识字档案袋,随时把自己的识字材料(识字本、剪贴本等)放在档案袋里,随时积累,培养了学生积累材料的习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贵在坚持,只要老师肯下力气,就会有效果,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处处可识字。
1、认识校园里的标牌,增加识字量如学生入学时,笔者利用班队课,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认字,引导学生认识了“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法规”“国旗、国徽、国歌”“文明、守信、务实、创新”等标语或校训。这样,把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与自主识字有机地结合成一体,浓郁的爱校情与主动识字的强烈求知欲相互渗透,学生识字的驱动力大增。
2、认识同学姓名,引发识字兴趣刚入学,先让学生自我介绍,笔者将其姓名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认识各位同学的姓名。过后,笔者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制成名片,在每节课前介绍自己的名字及含义;然后又把他的名字写在一种水果图片上,贴在教室前的识字树上,方便学生随时认读。学生还通过常帮老师发作业本的过程认识同学的姓名。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了全班同学的名字,识字量大增。
三、设计有趣的作业,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在看电视时识字现在的少儿节目丰富多彩,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如《猫和老鼠》《大风车》等电视节目颇受学生欢迎。教师请家长配合,在学生观看时有意引导学生注意认读字幕。这样,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认识不少字,从而增加识字量。、在逛街、购物、旅游中识字引导学生利用家长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自觉识字。例如在公园游玩时认识一些器械的名称;在游玩动物园时认各种动物的名称;在逛街时认商店、大厦、酒店、标牌的名字„„
3、鼓励学生多看书儿童普遍喜欢看故事书、童话书、寓言书等。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多看书。这样,学生不但看的书多,而且通过看书认识了许多 字,仅书名就认识不少,如《格林童话》《西游记》《白雪公主》《三分钟睡前故事》„„
4、在动手操作中识字
(1)同学生日,动员学生互制作生日卡片,并写上祝愿的话;各种节日期间,让学生写一句祝福语。不认识的字请教家长、老师和同学,学生边问边写,易学易记。
(2)把收集到的商标、报头、刊头、包装袋等粘贴成小报、手抄报,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上面的汉字就会记得特别牢。定期出识字专刊黑板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四、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玩玩字卡,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比赛谁能很好很快地耳听眼看手拿卡;邮差送信,学生扮作邮差,将生字卡片当成书信,随意发给多个学生,然后读生字,手执所读生字卡的学生必须快速将字卡贴到黑板上,大家齐读该字。
五、举行写字比赛,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利用一定的时间举行各种识字比赛,如按动物、蔬菜、水果、花草树木来归类识字进行比赛,看谁识字最多,借此提高学生对识字积极性。没想到学生的识字率那么高,他们的识字量简直出乎笔者的意料。这种识字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识字用字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多种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一、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地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识字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容易被忘却。只有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常同所学生字见面,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几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包罗万象。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也不能把班级同学的名字写全。我想,这可是一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先请班中认字相对多一点的小朋友去收发本子,对于不认识的名字,我就教他们。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们就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姓名了。然后再让班中其他学生也练习收发本子,清点人数,还查查缺谁,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没多久,他们也认识了同学的姓名了。
另外,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里的名言,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参观校园的机会让学生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雪松、腊梅、冬青„„“小草睡着了,请你不要吵醒它”如诗一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还有,家庭中也可创设识字氛围。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识字。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地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拓展识字时空。“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但是常常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教师看似无意实为有意地指引,在课堂中不经意地提及,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与同学回忆,到主动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学生就有兴趣去主动地关心这些天天接触到的事物,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的生活空间。如: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里,可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然后让他们自己相互间认读与交流,而且还启发超市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放?使他们懂得分类知识。使学生在超市里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了他们强烈地看书愿望。班级的图书箱也成了学生识字的源泉。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
一、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地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识字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容易被忘却。只有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常同所学生字见面,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几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包罗万象。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也不能把班级同学的名字写全。我想,这可是一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先请班中认字相对多一点的小朋友去收发本子,对于不认识的名字,我就教他们。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们就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姓名了。然后再让班中其他学生也练习收发本子,清点人数,还查查缺谁,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没多久,他们也认识了同学的姓名了。另外,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里的名言,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参观校园的机会让学生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雪松、腊梅、冬青„„“小草睡着了,请你不要吵醒它”如诗一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还有,家庭中也可创设识字氛围。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识字。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地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拓展识字时空。“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但是常常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教师看似无意实为有意地指引,在课堂中不经意地提及,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与同学回忆,到主动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学生就有兴趣去主动地关心这些天天接触到的事物,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的生活空间。如: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里,可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然后让他们自己相互间认读与交流,而且还启发超市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放?使他们懂得分类知识。使学生在超市里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了他们强烈地看书愿望。班级的图书箱也成了学生识字的源泉。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第三篇:怎样引导一年级孩子写日记
怎样引导一年级孩子写日记
关于孩子写日记方面我认为我们做家长的要引导好,主要是培养孩子对写日记的浓厚兴趣,不要要求孩子写得多好,从一句话开始就行,只要坚持下去就算成功了。让孩子多读书、多观察、多练笔,就能写出好的日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记的素材
(让孩子知道日记写些什么)
1、凡是看到的、听到得、想到得、总之随心所写,记录下发生的事,自己的心思和想法等等,都可以成为日记的素材。用自己手中的笔,记下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
比如:学会下棋,学习阅读,掉牙了,自己的理想,等等。
2、写发生在校园里的趣事,写自己做过的事情,可以记事也可以写人。
例如:老师讲课的内容,看的动画片,课间玩得游戏,做的手工,自己画的画,读书的读后感,受到的表扬或批评,遇到的困难,喜欢的老师,喜欢的同学,好人好事,自己的玩具,得到的礼物,进行的体育锻炼......3、写观察到的景物。
比如:美丽的校园,春天来了,小雨,冬天的雪,等等。
二、培养孩子对日记的兴趣(让孩子知道怎么去写,并有兴趣写下去。)
1、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写日记。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去。
2、先从一句话日记写起。只要句子通顺完整即可。比如: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附吾儿第一篇日记: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做了手工,是一个动物屏风。心里很高兴!
3、给孩子准备一个方格日记本,每天一页,(不要怕浪费纸,等孩子大了可以试着扩写句子用。)让孩子有成就感。并告诉他只要把这第一本日记写完,你就“成功”了!
4、多鼓励,少批评。
孩子只要把一句话日记写完了,并且字体工整,就要及时表扬。告诉他:孩子,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看!今天的日记写得多好呀!你又进步了,继续努力吧!只要坚持下去,你会更棒!
如果孩子写得日记实在太差了,或者是敷衍了事,字体潦草,家长必须批评。但要注意批评的技巧。一方面让孩子知道自己存在的错误或不足,另一方面还不能让孩子泄气。
告诉他:你要是认认真真去写就好了。如果你在观察的细致一些,会写的更好。试着把字写得工整一点,让我看到你的进步,好吗?
5、告诉老师自己的孩子开始写日记了,以便让孩子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帮助,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会帮助你的。只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增。
三、为了让孩子坚持下去,家长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多了自然就有写一写的想法。
2、学会观察生活,对于身边发生的事先让孩子说一说,说通顺了,在动笔去写。
3、当孩子说不知道该写什么时,家长先不要批评,更不要大惊小怪,要引导孩子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可以写。
你可以问一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里上了什么课?有趣吗?和同学玩了什么游戏?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何感想?等等。了解了当天发生的事情后,可以告诉孩子你今天有哪几件事可以写,让孩子自己决定写什么。
4、不要让孩子“编”日记,弄虚作假要不得。
《学会了......》或《我做了......》之类的日记,所记录的事件必需真实,不能弄虚作假。
比如:孩子明明没有给妈妈洗脚,却在日记中写了《我帮妈妈洗脚》。这种情况就是编日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应坚决制止。(当然想象类的日记除外)
我相信只要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会有成功的第二步。只要一句话日记写好了,再慢慢地写一段话就轻松了。
家长朋友们:请教你的孩子写日记吧!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第四篇:怎样引导孩子走进经典名著有感(范文)
怎样引导孩子走进经典名著有感
六(4)班
身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学科的老师,经常有家长向我倾诉他们的苦恼:孩子们对卡通之类的图书爱不释手,而对大人们推荐的经典名著总是望而却步,理由是“看不懂”“不喜欢”“太遥远”„„看来,提倡孩子们阅读经典名著不能仅仅于开个简单的书目,应该着重去引导孩子走进经典名著,激发他们阅读经典的热情和自信。
闲暇之余,捧起一本《怎样引导孩子走进经典名著》,细细地读着、感受着。忽然间,对家长们的苦恼有了一些心得与建议。
(一)利用日常交谈,给孩子讲述名著,增加孩子对经典名著的印象。在一次饭桌上,父亲可以给儿子讲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带他走进《三国演义》;论及哈里.波特的魔法,父亲介绍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石猴出世的经过,引起儿子阅读《西游记》的兴趣„„可见,经过家长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没有喜欢不看经典名著的。如果家长能够适时地给孩子描绘“三借芭蕉扇”“过五关斩六将”“智取生辰纲”等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以及诸如笛福离奇的历险经历等,在一定程度上跟会诱发孩子亲近名著的兴趣。
(二)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选择孩子适合的书籍。孩子存在个性差异。只有符合孩子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书籍,才能打开他的心灵,成为他的经典。对孩子来说,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三国演义》,也不仅仅是《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海底两万里》《红岩》等
都可以成为孩子的名著。家长要找准孩子的兴趣点,尽量挑选他喜欢的名著类型。此外,还要注意选择与孩子能力相适应的阅读版本,引导孩子从阅读绘画版到注音版到普及版„„循序渐进有浅入深地接触名著。有些孩子可能会争吵着要买一些对他来讲不适合的书,如《三国演义》,结果到手三分钟后,便丢弃一边。对此,不要强迫孩子看完,而是可以推荐他阅读相对简单的,如《鲁滨逊漂流记》,它或许能成功地引领孩子敲开书的大门„„
(三)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加以辅导讲解。“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很多成功家长的经验之谈。为配合孩子阅读,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或书籍等,尽量知晓孩子所读名著中的故事梗概或精彩章节等.每天争取一点点时间,哪怕是10分钟,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这样既能指导方法,还能帮助孩子阅读理解,从而减少孩子阅读名著的心理障碍.这点在孩子最初接触名著时,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效.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看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的形式,进行讲解,这对孩子阅读名著也有一定的知道作用.鼓励孩子经常读反复读,培养孩子随时随地翻阅书籍的意识。如果遇到一些名著确实不好读,弃之一旁也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时就需要静心去“啃”。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书要多读几遍才能读懂,而且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有收获。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但是我们确是孩子们的榜样。老师是学生跨进校门后的榜样,而父母确实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开始模仿的对象。带领孩子走进经典名著的圣地,咱们首先就该先走进经典的课
堂。只有我们在前面带路,咱们的孩子才会跟着我们越走越前,直至有天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经典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们有耐心,有些书一旦成为孩子的一部分,将是他一生用之不尽,蕴藏丰富的精神宝藏。让书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让他们在书料。的世界里遨游,在经典的殿堂里吸取他们成长的培养。
第五篇:如何教育孩子向善
心律法师:如何教育孩子向善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心律法师 发布时间:2011-8-18 13:22:26 繁體版
前些日子网上引起很多网友热议的视频《知道什么叫禽兽不如?知道什么叫畜牲?看石家庄许峰小夫妻给大家做示范》,大家都纷纷指责许峰缺德无孝道。
在这个视频中,儿子许峰说他家房屋面临拆迁,爷爷留下的祖屋将获得可观的经济补偿,而他的父亲许师傅始终不肯将他那份补偿款给他,他和太太王某都没工作,要等着这笔钱来度日。至于为何不去找工作谋生,许峰说找工作太难,而且石家庄的夏天这么热,连溜一趟都累。
与儿子许峰盛气凌人的样子相反的是,父亲许师傅低调憨厚,他说只要评估公司评估出房屋的价格,拿出钱给他,他一定会给儿子,„„.但许师傅的话未讲完就被横蛮的儿子打断,许峰要求父亲现在就给钱,说着就从沙发上蹦起,拿出纸和笔冲到父亲面前要他写欠条,便抛出狂语:不写欠条,就断绝父子关系。
低着头连儿子的脸都不敢正视的许师傅却只是自责,说自己太娇惯儿子了,才造成现在的状况:年轻的儿子和儿媳在家闲坐,自己却在搬家公司做着苦力维持家计,就连儿子的抽烟钱都管他要。
与底气不足的父亲相比,许峰讲话盛气凌人,他训斥父亲在他婚事上太抠门,给媳妇家的彩礼只有两三万,是“在打发叫化子”;并说父亲假装可怜,表里不一。
在儿子的一再指责下,许师傅情绪有些激动,道出了他如何上着班还要起早摸黑地伺候着儿子儿媳,说到愤懑时揭出了连儿子和儿媳的内衣都是他洗的内幕„„
面对主持人提出让公公给儿媳洗内衣羞不羞的问题,儿媳王某坦承道,在自家内衣也是爹妈洗。
当主持人问及许峰为家里做过什么贡献时,许峰说他们为父亲着想,准备生个孩子。而儿媳在讲述生孩子的事情时则说是有约在先。原来许师傅在许峰与王某结婚前签下了个“不平等”协议,:孙子(女)出世后的一切费用都是由当爷爷的他出,一直到孙子读完书,如果他违约将处罚十万元。许峰对这一切的解释是:谁叫他是我爸,他生了我就得养我!
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人,这是不少独生子女的通病。许峰也许会想,啃老是我的事,与别人有啥关系。殊不知,这般啃老的恶果会使社会风气败坏,会使晚辈更存依赖,既毁了父辈也坑害了自己,还会让子孙承传恶习,恶性循环。
父母对子女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关怀,同样希望从子女那里得到爱的回报。然而,这种愿望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还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爱的孩子,长大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又怎么能适应社会生活呢?
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很容易变成一种对孩子的私爱、溺爱。“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
心律开示:善良不是天生的,而要靠教育、灌输来慢慢地培养。做点善事易,修善心难,所以有“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圣。”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