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我和女儿(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7:3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叙事治疗:我和女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叙事治疗:我和女儿》。

第一篇:叙事治疗:我和女儿

女儿与叙事

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一些重要他人在帮助我们成长,这些重要的他人包括父母,伴侣,还有儿女······

记得,19年前女儿出生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飞奔在路上,去给医院里的妻子送吃的,心里的激动,那种快乐,自豪,幸福——我是爸爸了,好像突然成熟很多的感觉,此刻仍在我心里荡漾。

我也记得,因为病房紧张,妻子在女儿出生后的第二天就出院了,之后一直是我帮女儿洗澡。那时天气比较热,每天要洗几次,有时候趁着女儿还没睡醒就帮她洗了。我一手扶着她的头,一手以方巾戽水,把她的身体放在我并拢的腿上,从头开始洗。女儿闭着眼睛微笑地睡着享受沐浴,安然、恬静、美丽的小脸蛋,从那时开始,这样天使一般的样子就深印在我的心里。

付出是一种快乐。再没有一种情境,比在女儿那里,更直接地让我感受到了这样一种付出的快乐了。

当时柳州发大水,我工作的公司在河边,几乎全部的生产和经营都因为洪灾停顿了,我把之前因为工作需要没有休的婚假、公休假与产假合在一起休了,没请保姆,没有月嫂,和妻子一起做了一个月的月子,其中的酸甜苦辣,似乎已经成了我和我们的三口之家共同的财富,每次说起来故事来都让我滔滔不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女儿是个贴心小棉袄。她今年夏天去到北方读大学,每周都会和妈妈还有我通电话,双

十一、双十二还主动的买了“三只松鼠”的坚果作为礼物寄给我们。当我笑着拿出一袋一袋的坚果,她妈妈用手机拍了下来,母女一致认为我好像“三只松鼠”的品牌代言人。

有个孩子,是这样美好的事情。可是,我们看到仍有很多的家庭在养育孩子上收获的似乎不仅仅是快乐,父母一些甚至得到的是巨大的痛苦。我们随便在媒体上一看,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到底是在哪儿出了偏差了呢?

刘仁州老师说过一句话——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句话对我冲击太大了,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分享这句话。有一次在叙事治疗读书小组和伙伴们分享,大家听了都颇有感触,一位伙伴赞同时说道:道理是这样,可有多少父母可以做到呢?言下之意,如果真的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会很担心孩子;离开了父母,似乎孩子一刻也不安全,随时都可能铸成大错。

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管是孩子刚出生,还是开始逐步探索世界,学习人际交往,学习独立地完成各种任务,到最后的离开父母成为社会人,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生存能力,和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行为,假如不是按照孩子真实的需要,而是按照父母自己需要,或者父母认为的孩子需要,强加给孩子,这会不会是让孩子的成长出现阻碍的真正的根本的原因呢?

一颗种子,在发芽之后,浇水、施肥固然是成长的重要因素,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它自己内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一种来自上天的、来自大自然的神秘力量,让它沿着某种轨迹或道,持续地成长,长成参天大树或者鲜花绿草。而作为据说是万物之灵的我们,也许并不是像种子那样机械地生长,也许真的能够改变基因,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即使是孩子的父母,我们真的有权力左右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成为我们希望的人吗?操控他人,难道不是人类社会、人际关系的一大恶事吗?相信孩子能自然、健康地成长,不正是家长相信自己可以重新自由成长的新开始吗?

曾奇峰在他的精神分析网络课程有说到:对孩子,除了相信,我们能做的并不多。

是啊,孩子,我相信你!我相信,离开父母,你仍然可以做得很好。你很让我放心,你会很好地安排自己,学习、生活乃至交男朋友。我和妈妈因为你,已经学到很多。

每次说起女儿,我和她妈妈总是滔滔不绝,有说不完的故事。请容许我继续分享女儿的小故事。

对女儿的学习,我和她妈妈似乎有点甩手掌柜的意思。在女儿5、6岁的时候,她和她的一个小伙伴喜欢看美食节目,经常看电视里的美食节目看得津津有味,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那时候她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会了叠被子、叠衣服,还学会了洗自己的袜子短裤,每每认真开心的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我们看来,让孩子做家务,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游戏,也是承担家庭责任的学习。她二年级的时候,一次我和她去书摊,她看到一本如何做菜的书,就央求我买给她,之前给她买的无非是一些儿童读物,当我听到她要买菜谱的时候,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么小的小孩看什么菜谱啊,不是浪费钱吗?但转念一想,她既然感兴趣,如果能学着做菜的话,不正是件好事吗?于是,我跟女儿谈起条件说:如果你做给我吃的话,我就帮你买。女儿高兴地答应了。我为女儿买下了这本书,当然我也很快把这事忘了。到了三年级的一天,女儿看着我和她妈妈有点懒懒的不想做饭,主地要求做菜给我们吃,她要了十元钱,买了各色青菜、豆腐、肉还有水果,很用心地做了一个即美观又营养的拼盘式的菜。这一餐还真丰盛,吃得我和她妈妈美的不行,女儿也收获了一大堆的称赞。

孩子上学少不了很辛苦,早出晚归,作业真多,我和她妈妈从不看她写作业,也不帮她检查作业,仅仅是在听写或者背诵的时候,协助一下。在我们看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千万不可以让孩子误以为他是为父母学习的。对于考试,我们对女儿也没有什么要求,最多是问她,这次考试你满意吗?你希望考的名次是什么?如果想提升成绩可以怎么做。看到女儿学习很累的样子,我告诉她,学习其实就像是大家玩的游戏,考好了,名次好,就像游戏里胜了,积分增高,这很高兴,如果没考好,名次不理想,就像玩游戏输了一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做好些就好了;要想学得轻松,得预习、得做课本后的练习,这样上课的时候,听到自己已经掌握的,不妨闭目养神睡一小会儿。女儿听了哈哈大笑,说:哪有家长让孩子上课睡觉的!

女儿的成绩一直并不是最拔尖的,不过我和她妈妈都挺省心。孩子基本上都是自觉的学习,个别课程她觉得需要补课,是在她自己提出的情况下,才给她去补习,除此之外基本什么补习班都没上过。她高中学的是美术中学,结果是文化分考过二本线上的师范大学。我们的信任,让她懂得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积极上进似乎本来就是孩子本性的一部分。

高二暑假,女儿强烈要求单独去一次西安。在她的坚持和承诺下,我们同意了,这是她的第一次单独出远门。那次旅行,是我和她妈妈提前预演了一次孩子独自一人远离父母到外地生活的时候,我们空巢老人式的生活。当时她妈妈担惊受怕,万分牵挂,做梦都在想着女儿。这次旅行,让我更加相信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能独立应付陌生的环境。

初中之后,女儿用手机很多,有时候她低头玩手机,你说什么她也听不见,常常黑着眼圈,被我开玩笑说她是大熊。有时候生气了,我也会说——呐,翅膀硬了,可以不要爸爸妈妈了。我想,当每个父母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可以不再依赖父母,会顶嘴了,都会有个痛苦难以接受的过程吧。可想想,我们养育孩子、教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孩子听话吗?我们希望不是一个孝顺、能在社会上立足、能为社会做贡献、健康快乐的孩子吗?

孩子的成长,让我们提高了觉察力,让我们有意识的成长自己,以适应孩子的不断成长;让我们知道,如果希望和孩子有更多的话题,能在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支持与陪伴,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从这个角度上说,孩子在推动父母的成长。孩子和父母是相互成就的。

女儿从初二的时候就有谈恋爱的苗头了,我和她妈妈基本抱着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同时也会和女儿一起讨论这个年龄什么是过分的亲密行为、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影响。在青春萌动的时节喜欢男孩子,与男孩子谈朋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时也是好事情。即使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在父母身边有支持,比上了大学不在父母身边时会更好些。

我和她妈妈的观点是“早恋”等于早练习,早犯错比比晚犯错好。人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18岁前孩子犯错,有父母在身边帮助,会避开不可挽回的错误,不会错得太离谱。

而孩子知道父母始终是自己的支持力量、能量源泉,家庭是温暖和爱的港湾,这会给孩子多少安全感呢?这该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啊!

因为孩子,我印证自己学到的家庭教育理论,学到分清与孩子的边界,学到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学到接纳,学到倾听,学到觉察,学到自律,学到包容,如此等等······我挺感恩孩子的。

说到这里,要说说这两年我在学习的叙事治疗。叙事治疗以外化的语言,把人和问题分开,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当我们把问题从人身上拿开、拉开距离时,当我们相信孩子是自己生命故事的当然的资深作者时,当父母从主导的位置,退居到支持孩子人格发展的恰当影响的位置时,我们对孩子的信任、尊重、爱与陪伴,是可以真正帮助到孩子,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闪亮的生命故事。

叙事治疗,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方法、图示、模型,支持的是这样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我很希望我们的家长、老师、咨询师们都来学习叙事治疗,一起来帮助孩子,帮助我们,自己成长。

感恩大家!

2015年12月17日晚曹钧盛演讲稿(修改)

第二篇:叙事治疗介绍

什么是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后现代心理学的一枝独秀,被誉为心理咨询界“革命性的思考”,现盛行于欧美港澳等地。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narrative psychotherapy)就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问话,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治疗是一种关于在世生存的对话,它以故事叙说的方式,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技巧,鼓励人们探索自己的内心,重新构建自己渴望的生活,引导当事人从自己的故事中重新诠释生命的意义。

叙事治疗的特点

叙事心理治疗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咨询师带着“相信每个生命都是有力量”的咨询态度,透过精微、细致、神奇富有“叙事”特色的问话,不断解构主流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从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力量去面对问题和挑战。

叙事疗法与过去心理治疗最大的不同就是,叙事疗法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的专家,咨询师只有陪伴的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的方法。

叙事治疗的基本方法

叙事心理治疗涉及的方法和策略很多,这里列举主要的几种:

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

叙事治疗的另一个特点是“外化”,也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要想改变相当困难,改变者与被改变者都会感到相当棘手。问题外化之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的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抑郁的来访者,叙事的治疗师会问:这个“抑郁”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这个“抑郁”对你的影响是什么?而不是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的?”。把“抑郁”拟人化以,让来访者觉得他本身不是问题,他在面对问题,问题是可以来,也可以走的。让来访者觉得自己是有主动权和力量可以去和问题抗争的。

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叙事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作为主轴,再通过治疗者的重写,丰富故事内容。对一般人来说,说故事是为了传达一件自身经历或听来的、阅读来的事情给别人了解。而心理学家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人们可以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简单地说,好的故事可以产生洞察力,或者使得那些本来只有模模糊糊的感觉与生命力得以彰显出来,为人们所强烈地意识到。对日常生活的困扰、平庸或是烦闷,把自己的人生、历史用不同的角度来“重新编排”,成为一个积极的、自己的故事。这样或许可以改变盲目与抑郁的心境。

例如:对于一个逃学的孩子,叙事的治疗师会关注:在逃学的过程中,那么不容易,你是怎么照顾自己的?来访者会觉得,原来“逃学”的故事中,自己也是那么不容易,自己还学到了如何照顾自己。“逃学”这个故事得到新的诠释,发现自己身上宝贵的地方。带着这份新的意义和力量,来访者能够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叙事心理治疗的故事所引发的不是封闭的结论,而是开放的感想。有时在故事中还需要

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从中寻找新的意义与方向,让当事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

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叙事心理治疗的辅导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叙事疗法认为:当事人积极的资产有时会被自己压缩成薄片,甚至到视而不见。如果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自己的觉察,这样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麦克·怀特在他的咨询治疗中喜欢用“简信”。他认为许多对自己有负面看法的人,会感到他们的存在很渺小,对于这些人而言,光是收到一封指名寄给他们的信,就足以表示有人承认他们存在于这个世界。

其他方式还有诸如“预测信”、“特殊信”、“参考信”等,主要目的都在于强化叙事心理治疗中当事人对于改变自己行为的信心,将问题外化之后,帮助当事人寻找其生命的意义。

叙事治疗的诞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相信主观的事实真相,也就是说事实真相会随着使用的观察历程的不同而改变,事实真相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并且大部分受到人们所处的背景环境的影响。后现代主义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以“去中心”和“多元化”、提倡差异性与创造性为基本精神。

在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在长期的家庭治疗实践中发现:来访者症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而且往往是由来访者自己主观建构的,并且经常是不同角度的人看问题的真相也不一致。同一个来访者的问题,不同治疗流派的治疗师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用语言建构出来的心理治疗假说,只能是冰山一角的反映,充其量只能如同盲人摸象般得出片面的认识。他们认为,个人的经验从根本上来说是模糊的,也就是说它的意义不是天生的或是显在的,而是要通过多重的解释才能够显现出来的。因此,他们认为问题是被保持在语言中的,所以问题也可以通过叙事在谈话中溶解。于是,一种富有后现代主义精神且真正“以人为本”的后现代心理疗法———叙事心理治疗就诞生了。

为什么叙事治疗法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兴起,而不是在心理学发展的主要代表地美国兴起?为什么叙事治疗得到如此多的关注?

这个问题首先得从两位创始人的经历说起,麦克.怀特,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退伍军人,母亲是家庭主妇。怀特离开学校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办公室文案,之后做过庭院美化师,很快他发现自己对机器并不感兴趣,反而对操作机器的“人”有浓厚的兴趣。后来,20岁出头的怀特接受了社会工作的训练,并开始受到家庭治疗法的吸引。于是他在阿德莱德的皇家儿童医院找到一份工作:社会工作者。

就是在这家医院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怀特发现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有很多不平等的现象,例如医院管理的等级制度,参与研究的病人被当作“物”(object)而非人等等,这些现象促使怀特决心挑战权威。

怀特最初专注于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控制论思想,后来逐渐对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建构意义的方式产生了兴趣。怀特认为人的生活是通过叙事组织起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面反映生活的镜子,相反,生活是在叙事的过程中被组织并得以建构的。怀特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有这样的习惯,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向他人表达对生活的体验。怀特还认为,一个家庭背后有很多的因素,如历史、社会、文化等,这些构成了家庭的框架。他的创造性思想成为叙事治疗的基本原则,治疗师必须努力去理解当事人的个人信仰、自我概念以及社会关系,这才能够鼓励当事人一一无论是个体还是家庭重新建构一个新的、更具适应性的、更有效的互动模式。怀特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叙事疗法的原则,更重要的是

他对于当事人战胜消极情绪所怀有的坚定不移的乐观态度,这也是叙事治疗师必须具备的潜质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期,怀特离开了公立心理治疗机构,与另一位社会工作者一道进入一家私人治疗诊所。20世纪80年代中期,怀特与妻子切里尔·怀特(Cheryl White)一起创立了达尔威奇治疗中心,并出版发行了《达尔维奇治疗中心期刊》。

怀特的合作者戴维.爱普斯顿(David Epston)出生于加拿大,他最初学的是人类学,后来移居新西兰。与怀特一样,爱普斯顿也是先供职于奥克兰的一家公立医院,研究儿童与青少年问题,家庭治疗对爱普斯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之后转到私人机构工作,人类学的背景使爱普斯顿对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较为敏感,同时,他关注文化对个人信仰的影响。叙事治疗法对仪式的使用就来源于爱普斯顿的人类学经历。

怀特和爱普斯顿都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个生育高峰期,这一代人在童年时期的活动均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定的政治色彩,成长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种对核武器及战争的恐惧,他们反对政治权力的统治,这一代人更有可能挑战现有的社会准则,这可以说是叙事治疗兴起的历史原因。两人对当时治疗界盛行的一些权威意识持反对态度。

更有趣的是,两人的妻子都是女权主义者,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他们的妻子对他们工作方向的影响以及对他们的支持或是挑战。两人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分别进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家庭治疗领域,当时,怀特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家庭治疗》杂志的第一主编。

从社会因素来看,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尤其是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思想为叙事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福柯的影响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从哲学、人类学到社会学。根据福柯的观点,将个体的生活故事与其生活本身联系起来是叙事治疗的关键。叙事治疗对传统心理治疗法提出了挑战,因为后者是实体论,是把当事人作为研究对象。其实在20世纪的后30年,随着家庭治疗进一步发展,已经有很多人表达了对传统治疗的不满,例如莱恩(Laing, R.D.)和反传统精神病学运动,主张将权力还给病人。另外,叙事治疗的兴起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因为有了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一种思想可以很快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那么,为什么叙事治疗这一新的治疗取向会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兴起,而不是在美国或欧洲?这可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历史文化有关。澳大利亚移民居多,很多家庭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长大,成年后可能在两三个国家工作过,这样的体验可能导致以下两个文化特征:认同感的发展和对权威的怀疑。对个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对权威的挑战,例如种族特权、等级、性偏好等传统问题,这有利于个体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事实上,文化存在论是叙事学的基础,不崇拜权威、平等主义的文化传统与后现代思潮的结合,最终促进了叙事治疗法的兴起。

第三篇:我和女儿一起读书

我和女儿一起读书

六(9)班

王嘉怡家长

毕淑敏说:“生命在阅读中高贵和优雅”。海明威说:“坚持阅读是获得精神力量的最有效的方式。”阅读是我们每日要进行的精神刷新,阅读的目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的过程。我希望带着女儿走进阅读的王国,让她的一生在阅读中受益。

一、爱上阅读点燃了阅读的兴趣

和一些朋友交流,总听他们抱怨说,我的孩子就是不爱读书,我也有这方面的困惑。书架上有很多书,可以有很多分类方式,但是我却把它分为“女儿要买的”和“我给女儿买的”。女儿要买的几乎不出新华书店她就迫不及待的地起来,读得津津有味,有的甚至读几遍,乐此不疲。而我给女儿买的,却高高架在书架上,新得可以出售。我得到的教训是:要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小学时杨红樱系列的书几乎读遍了,后来才读曹文轩的;杂志类最喜欢《意林》,几乎期期买;《童年》读了几遍,我是连一遍也没读下去;喜欢三毛,就读《浪漫是一种病》,还有《半暖时光》,我也尊重她,随她读去。

后来,她的阅读到了“泛滥”的地步,餐桌上、床头、沙发上、甚至马桶上也堆满了她的书,随时拿起就看。我知道,她已爱上阅读。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上获得的巨大愉悦已经足以令她废寝忘食。

二、选择性阅读提升了阅读的品位 这种放羊式阅读持续了好长时间,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妈,我要写小说啦!题目都想好啦!”我吓了一跳。和她交谈之后得知她要写什么宫廷小说,什么妃呀嫔呀,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很久没看她读什么啦,一看才发现读的都是宫廷争斗、悬疑小说之类的通俗读物,甚至在手机上下载阅读,读得如痴如醉。我想我要和她谈谈了。我告诉她书就像我们吃的食物一样,有的营养丰富,有的没有营养,甚至有毒,不能吸取这些没有营养的东西,有些读物还会影响健康成长。

我给他推荐了《人一生要读的经典》一书,其中有最美诗歌、最美散文、最美杂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我是过客„„”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些诗句,时不时朗诵给我听。后来又读了宋词、红楼梦里的诗词,《长恨歌》、《琵笆行》、《孔雀东南飞》等都读了一些,她说,我觉得这些更美。有时在习作中还能适当引用。至此,我总结了一个教训——选择性阅读能提升孩子阅读的品位。

三、交流共享,拓展阅读的深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可以和我读一样的书啦。她会和我交流《读者》中的一篇文章;也和我一起读《明朝那些事》,七部书,她总比我早看一部;《平凡世界》三部,她也读在前面。我书架上的《红楼梦》、《简爱》、《骆驼祥子》也看了一点。她不时和你交流林黛玉、田晓霞、祥子。说到祥子前后的变化,慢慢意识到是一个社会毁掉了一个人。《平凡世界》的景物描写她最喜欢,她说“开头写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这不就是我们语文老师讲的,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暗示人物命运吗?我笑着说,是呀。她和我一起交谈命运多舛而又心高气傲的林黛玉;机关算尽,命运悲惨的王熙凤;善用眼泪,笼络人心的刘备;三毛的自由,张爱玲的才气等等,在交流中阅读走向深入。

一本书,一把竹椅,一杯清茶,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在这个专属你我的世界里逡巡,你我就是这个世界王者,女儿称之为“灵魂出窍”,我希望和女儿有更多的时间多几次灵魂出窍。

第四篇:我的叙事

我的教育时光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如何让年轻的生命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除了照顾好家庭,那便是对工作的痴醉。选择一份职业,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才会越来越沉醉于工作的忙碌与充实,而最难得的是,几十载如一日的信仰与忠诚,在我身边不乏有这些榜样的存在。想想他们,每当自己稍有浮躁之时。

休假回来后,我依然带着我的这帮孩子。我给班级取名为向阳中队,顾名思义,希望他们灿烂地成长。三年级,他们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长大了,有了些许独立性,不再是那么“唯师命是从”,当然,我也不需要一群唯唯诺诺的孩子。给他们阳光与积极,是我一直所信仰的。我所期待的是他们能够全面的成长,不单单在分数上。

关于阅读。这学期,我最想做的就是给孩子们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先是彩色书柜,绿色植物,再到孩子们家中带来的书籍,学校图书室的书籍,然后征订一些杂志„„几百本的书,目的是让孩子看到不同种类的优质图书。书的种类多了,孩子们的选择多了,也可以很好的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倾向。三年级,渐渐地开始过渡到小说阶段,一开始给孩子们看薄页的小说,慢慢地再过渡到长篇小说。在班级中,选了图书管理员和借书登记员,任孩子借阅班级图书回家。开展“我是推荐王”,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其他孩子;要求孩子每天睡前半小时阅读„„让我欣慰的是,总有些孩子,下课便沉浸在图书里,还有孩子联合起来在写小说。虽然现在还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成果,但我相信,坚持,总会阳光满地。

我所喜欢的孩子,是能够大胆展现自我的孩子。这学期,语文课堂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演讲。这一活动,深受很多家长认同。让孩子在众人面前清晰地发言,是很有必要的。语文课,能够让孩子充分的表达,偶尔让孩子来当当小老师,他们也是欣喜万分的。三年级的孩子,能够基本辨别好坏,每个月我们都会进行班干部述职,再由孩子们评价班干部。偶尔来个小小辩论会,孩子们之间的表达让我暗自发笑。

教室里,他们积极主动,耕读村的劳动也毫不逊色。这学期,我让孩子一起进行种植,让孩子认领小苗,孩子们精心给自己的“苗宝宝”取名、做姓名牌,听着孩子们给小苗挂牌时口中念念叨叨的祝福语,他们好有爱心,不是吗?学会观察学会记录,感受生命的变化。

我所喜欢的孩子,他们可以在图书室里静若处子,亦能在操场中动如脱兔。我很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带他们打乒乓球、羽毛球,带他们玩游戏,那时候孩子和我在一起是无压力的。他们在操场上狂奔、跳跃,那自由、那笑容是无法替代的,于我也是如此。这些期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参加心理培训时,我在班级中做了“蜈蚣翻身”团辅活动,之前什么都没说,只是单纯玩游戏。结束时我们围成圈,我让孩子们轮流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专注、团结、关心、快乐、帮助„„”很多词语就这样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每学期都有必要进行这样的团辅活动。游戏的力量,远远大于说教!

这学期,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多了一些接纳。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希望和“美人”相遇,对于班级中一些成绩差的孩子,有时候还是会难受,会生气,有时也会有暴脾气。其实转念一想,自己给这些后进生的压力是否太大了。孩子其实是很需要表扬的,就如那句话“差生也有过幸福教育生活的权利。”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就多了份宽慰,所以对于那些孩子,我不再用分数去压迫他们。我不想他们长大后回忆起我,都是我的怒目相视。再看看他们,除了成绩,其他方面也挺好的,有体育强的、有绘画好的、有课堂积极的,有礼貌的、有劳动认真的„„有时候太过于看到某一方面,气了自己,也伤了孩子。所以,我学会多一些接纳,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记得这学期中旬,我让孩子们写自己想获得的荣誉,在孩子们纸条中,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渴望。把孩子们的想法和家长们沟通,我说,在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就给相应的奖励,让孩子惊喜。家长们还是挺支持的。我常常给家长说,请偶尔给孩子一次惊喜。惊喜不仅能让孩子有愉悦的体验,更能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你的用心良苦。我班有个叫小舒的孩子,她的妈妈在生日前几天就找到我,说要给孩子一个惊喜。于是那天中午,孩子的母亲带着一行人来到班级,给女儿过生日。我只记得,小女孩兴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杨老师,我觉得我妈妈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我太幸福了,我好爱我的妈妈„„”她不停地重复着这样的话,那种抑制不住的兴奋。我很感动,其他孩子也很感动。在某个特殊日子,给孩子一份惊喜,让孩子在回忆起来时,内心是温热的。

教育,到底要怎样说,怎样做呢?其实不需要说太多,身教大于言行。就拿我们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在我这里可是“中毒”不轻。其实,我这人是挺乐观的,没事就喜欢笑着。孩子,你对他笑,他也会对你笑,这样笑着跟你问好,都显得特别亲近。我这人在课堂中,是个比较激情四溢的人,动作、表情、神态可能会有些丰富,所以孩子长期耳濡目染。渐渐地,你看他们读书时那表情、那动作,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而我并没有很特地去教他们。所以,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教育格言“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回忆起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满满都是幸福感。刚带班时是比较辛苦的,事无巨细,什么方面都要看着、教着、督促着。但是,说实话,现在三年级了,我感觉我的班主任工作还是轻松了许多,一些事都由班干部“操心”,偶尔我只是听听他们的汇报,给他们一些建议。虽然他们目前的表现离我期待中的样子还有一段距离,剩下的日子,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要随着时代的步伐继续前进,只有自己走在前面,才能让孩子看到更远的风景。这就是教师作为先行者的使命吧。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一年应该可以不一样。

第五篇:我与女儿一起成长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蓬安县白玉明德小学:曹巍 女儿出生时,我初为人母是满心的欢喜和期待。由于自己命运的坎坷,总想着要给女儿最好的,想让她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总那么不遂人愿,因为种种原因在女儿两岁多时我就不得不离开她,在她成长历程中我是一个缺席的母亲,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这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对女儿的亏欠。

五年前,上天又给了我另一次当母亲的机会,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想让我弥补在女儿身上的遗憾。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儿子的每一次成长我都要参与,同时我也懂得我身上的责任更重大了。也许没一个当母亲的都曾经有个这样的经历,当孩子还在肚里的时候,就想着他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但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同众多父母一样,我也有望子成龙之心,同时,我也深知孩子“成龙”与否,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就懂得自己要承担的教育责任,对孩子悉心照顾和培养,学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在教子方面我注重培养“习惯、健康、自信”这六个字。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使孩子终生受益。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良好的性格却取决于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将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孩子刚刚有自我意识起,我就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是这样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的,用奖励板的形式坚持21天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给玩具分家。家里孩子玩具太多,经常放得到处都是,以做游戏的方式放孩子给每个玩具找到一个家,如:汽车类、积木类、拼图类、图书类等。分类之后给每一种玩具找一个固定的摆放位置,也就是给每种玩具找一个合适的家。如:书要放在书架上,拼图要找一个抽屉放好,汽车和积木要放在收纳箱里。

(二)送玩具回家。孩子经常是玩完玩具后随手一扔,满地都是玩具,让孩子当护送队员,每次如果都把玩具安全送回家,并且能够坚持21天,孩子就可以自己提一个要求。但如果哪天没有做到,21天就得从头计算,就是说他前面所以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21天以后孩子一般都会自觉的把玩具收拾好了。对于男孩子来说,自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穿脱衣服、叠被子、洗袜子、手绢。在学习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孩子当天的事当天完,有时间观念,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书籍永远是最好的朋友,它能启迪智慧,开拓我们的视野,甚至于净化我们的心灵。对孩子而言,书本更是丰富了她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想象。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引领孩子正确的去阅读,让她发现阅读是一种有趣的、愉快的经历,激发她阅读的欲望,形成阅读的习惯,这是我们做为家长的责任。哪怕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在充满亲情、快乐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沉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着读书 带来的快乐。

二、培养健体意识,使孩子健康成长。

学习好固然重要,但健康的体魄对一个人的一生也不可或缺,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住风雨的,所以每天和孩子一起锻炼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有时间一定带孩子多亲近自然,和孩子一起玩耍嬉戏,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双休日我喜欢带孩子去爬山,做一些户外活动,放长假的时候,我们会带着孩子去旅游,开阔孩子的视野,陪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自己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

三、培养是非能力,使孩子学会做人

孩子明辨是非能力的高低,标志着孩子思想认识水平,而孩子的思想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因此,只有不断地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使孩子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孩子难免犯错,关键是孩子做错事后怎样对待。在孩子犯错后,自己会耐心地帮助他分析错在何处,帮助他知道怎样做才更对、更好。我认为,孩子犯错是一次教育良机,也是一次提高认识的机会,要相信孩子一定能够改正错误。我总是用“妈妈相信你以后会做好,一定会做得更好”来激励孩子,对孩子我会尽量做到宽容、关心、理解、鼓励。孩子上学后,比以前接触的人和事也多了,孩子会有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这时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做孩子最好的听众,从中体察孩子的思想。每当孩子讲完后,自己总不忘问一句:“要是换了你,你会怎样做?”孩子会 认真思考,讲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在适时点拨,日积月累,孩子的辩明是非的能力在日渐提高,并落实到行动之中,逐渐去学会做人做事。

四、培养自信心理,使孩子立志成才

一位哲人说的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我是这样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

一、尊重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使他切实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和表扬子的激励,又是培养

二、承认差异。孩子的长处与短处共在,优点与缺点并存。不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别人孩子的长处,那样只能事得其反,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三、带孩子多和同龄人一起玩。遇到问题让他自己学着去解决,只要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该肯定,给予鼓励。帮助孩子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战胜困难中培养自信,让孩子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总之,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问题,我认为,作为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父母,更应该是良师,是益友,是孩子人生的榜样!为人父母并不容易,在教育孩子方面需要付出努力,不断学习,我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

下载叙事治疗:我和女儿(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叙事治疗:我和女儿(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女儿(推荐五篇)

    我的女儿 ----妈妈眼中的孩子 武宁县第五小学五(2)班柯丹丹我总觉得我的女儿很特别,她非常文静,即使是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多说一句话,有时我还以为她对我什么意见呢。 打个比方......

    我和女儿一起读书(合集5篇)

    我和女儿一起读书 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便给自己定下一个远大的目标,一定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博学多才,积极上进,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女儿上小学后,更是严格要求她学习优秀,热......

    我的教育叙事

    每天爱你多一点 这学期,在我所教的一年级这个班级中,多了几位特殊的同学:孤幼儿同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级政府和社会名流对孤幼儿进行了极大的关注。有的捐房,......

    我的教育叙事

    我的教育叙事 ——第一次当班主任的点点滴滴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中学骆凤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从教以来勤恳工作,虽然有得意的弟子,却从没有感受到当班主任的苦与乐,这一年我......

    我的教育叙事

    我的教育叙事 筒车湾小学程让琼 流年似水,不经意间,我已是一个有过二十多年教龄的老老师了。从18岁花一样的季节开始,这二十多年,该是我人生中最最华美的篇章。真是有喜,有优。......

    我的教育叙事

    我的教育叙事 【内容摘要】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 老师才会产......

    我的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老师的期望,学生的希望 新学期开始了,我又接手了一个新的高一班级的班主任和物理教学工作。看着他们个个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无限自信的青春的脸,我再一次暗下决心:我......

    我的教育叙事

    他变了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每一个学生,甚至是一个最坏的学生,他都有“向善”的一面。教育学生,就要看你是不是找准了他的“向善”面、是不是深深地触动了他的这根“向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