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时间:2019-05-14 17:3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反思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反思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第一篇:反思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反思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上世纪20年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美国第一次女性运动以女性获得选举权而告终,而后归于沉寂,二战后美国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为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1963年Betty Friedan的《女性的神秘》一书发表为标志,主张在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和个人生活等层面进行“女权主义的干预”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兴起。本次运动从60年代持续到80年代,把女权主义的思想深入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极大地改善了妇女的生活状况,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相对于之前,还涉及到对美国女性的婚姻、家庭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等问题,在更大程度上动摇了过去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和作为这种社会结构支柱的价值观念。这场运动在美国有力地推动了生活与思维的改变,女性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但与此同时,学生也意识到一系列成就背后隐藏着的暗流与代价。

首先,女权主义者在处理男女差别的问题上存在直观、偏激的倾向。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在组织上更加有力,但也陷入了组织活动片面追求形式上与男性的绝对平等的误区。比如当时美国一些大学的女权主义者组建的“胡子协会”,还有人在着装上掀起男性化的浪潮,流于形式化的追求平等反映了女权主义者们的非理性倾向。另一方面,运动还存在忽视了男女在生产活动中的差异的问题,为了争取和男性同工同酬,以及平等就业的权利,无视人类分工的差异,主张男性能做的工作女性都可以去做,且应该去做——初衷是没错,但这样处理就不免陷入简单化处理问题的误区。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把争取与男性一样平等的权利地位理解成简单地绝对反对父权制,进而演变成呼吁建立颠倒性的压迫。这种带有报复男权的女权主义色彩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倒退。诚然这种思想和主张有其片面、过激之处所在,但也实在是对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置之于一个不利的、非理性的地位。

第二,带来了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和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本次运动冲击了美国女性传统的婚姻、生育以及观念,主张追求个性和自己的幸福,与此同时却造就了连续几十年高攀的离婚率,和为数众多的单亲家庭。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以前,离婚被视为耻辱,离婚率和结婚率的比例为1:16,然而运动开始后,这个比率在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达到1:3和1:2,而90%的单亲家庭是女性为家长,这些家庭大多经济拮据,美国社会中所谓的”女性贫困化“一方面就是受此影响的结果。这是一场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的社会运动,女性在争取自身的幸福和权利的过程中,无疑也是付出代价的。这代价是否太过沉重?也许当时的女权主义者在做决定前已经做好承受代价的准备,但这样的追求幸福真的就能带来幸福吗?

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是否就意味着要打破原先的家庭结构,学生也是持保留意见的。如果是以牺牲家庭幸福来满足个人对幸福的追求,在爱与理想之间座抉择,也许更好的抉择是能够两者兼容,而不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为由草草收场。婚姻若成儿戏,遇到挫折觉得不平等就想离开,实际上是有悖爱之真谛,也体现后工业社会人们在追求独立个性的氛围下一种浮躁的心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美国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是纵容了这种浮躁心态。

第三,女权主义者内部群体存在分化,有悖运动的初衷。

和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一样,本次运动的仍由白人中产阶级女性领导,就难免带有中产阶级的偏见和狭隘性。当时主流女权主义者的观点是女性要经济独立,只有经济上的独立她们才有可能反抗父权制的统治。然而,这样的工作是指高收入的工作,在当时的美国,种族主义依然横行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女性才有可能争取得到这样的工作。

更多的女性,实际上在当时已经走出家门从事一些低收入的体力活,但这些工作并不能让她们经济独立以及摆脱对男人的依赖。然而运动中的白人中产阶级女权主义者们,不但忽视对这部分女性的关心,更有甚者还对她们进行诋毁辱骂。这也是本次运动受到黑人女权主义者诟病的一大根源所在。

女性之间存在的“同性相斥”的暴力倾向,以及难以跨越的种族、阶级鸿沟使得内部的分化得不到有效遏制。虽然也提倡“姐妹情谊”,但终究也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本次女权主义运动又怎么能达到所有妇女与人类的平等的初衷呢?本身就是打着解放女性的旗子,然而实际操作中却更多地偏向“白人的”“中产阶级的”这个已有两个前提条件。连女性内部也是互相倾轧,怎能希冀真的让当时全美的女性团结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也该是有不少持观望的女性乃至男性感到寒心,甚至走到主流女权主义的对立面吧!

第四,客观上是在为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在美国发展铺路。

本次运动的背景适逢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在经历黄金时期发展期后,进行新一轮的资本主义调整,即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与在70年代以前雇佣男性工人为主的凯恩斯模式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同,该轮调整为了降低劳动成本,着力于调整劳动力结构,其中一个重要策略是在各行各业雇佣女性劳动力,特别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这不仅是因为妇女的劳动力比男性便宜,而且是因为大多妇女不组织起来,或参加工会,并且愿意接受临时的、没有福利的工作。妇女这个群体无疑成为了新一轮剥削和调整的对象,在资本对利润的追逐的规律推动下,结合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呼吁女性参与工作的潮流,美国劳动力实现女性化。然而新的女性劳动力群体反而受到了更甚于男性劳动力的剥削和压榨,又给女权的保护制造新的问题。

起初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就业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她们做人的尊严,而且能促使她们进一步从传统的性别建构中解放出来。然而现实是这种美好的期冀被这种狡黠的资本主义新精神迂回地用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造成了新的贫富分化和社会问题,大多数女性并未真正的从工作中找回尊严,找回自我与独立。实际上在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调整的大背景下,女权主义运动最后服从于总的资本主义环境,也是其难以阻挡的趋势。最初所希冀的妇女独立,平等,最后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缺憾。而这个恐怕是由白人中产阶级妇女主导的主流女权主义思想始料未及,或者说是不关心的。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在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各种社会运动盛行的大环境下开展,不免也带有一些当时美国共通的毛病,比如上面所述的难以跨越的阶级、种族鸿沟,以及个人主义过激过火,资本对于本次运动的渗透。但不能否认的是,本次运动也的确为推动美国还是世界妇女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则看史不仅要看到其辉煌,也不能忘记下背后的阴影。学生以为我们应以史为鉴,从历史事件的反思中吸取经验,方能不断地前行。

参考文献:

1.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2.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周祥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妇女就业的发展极其影响》,《史学月刊》,1992年第4期。4.季明:《美国新女权主义的起因、发展与现状》,《兰州学刊》,1992年第3期。5.刘小平:《略论美国历史上的女权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6.黄旭涛:《简论西方社会中妇女解放运动的两个方面》,《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7.宋歌:《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带来的几点启示》,《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8.周晓艳:《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4月

第二篇:奥林匹克运动第二次作业

1.1932年首次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

2.新中国第一次组队参加奥运会是在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

3.为我国夺得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是许海峰男子 十米气手枪

4.2008年北京奥运会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第三篇:第二次户外活动反思

第二次户外活动

第一次活动之后与孩子讨论下次我们在外出你们想干什么?大多数孩子说想去挖苦蔴(是野菜的一种)。在和老师讨论之后我们定为下次活动为挖野菜。

活动前我们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准备,部分孩子能认识苦蔴,但是没有挖野菜的经验。而且孩子也有户外安全知识的认识,活动前只需再一次提示一下就可以。

最为重要的就是我和同班老师讨论的是在活动中先让孩子认识野菜再挖还是先挖不管是野菜还是野草都挖然后带回班里在系统的认识。纠结中主任说还是先让孩子挖野菜吧,因为活动中你要是教孩子认识野菜根本没人听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兴趣点全在田地里野菜和野草还有野花上,任凭你把野菜说成花孩子到时候还是不认识。听了主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决定活动中先开始挖(先感知)然后在认识分辨野菜和野草的区别。

活动中孩子欢快的挖着野菜,部分孩子会挖一个问一下老师:老师这个是苦蔴吗?老师说是后再挖,有的孩子直接挖大部分是都能找对可还是有野草在其中。个别孩子甚至直接挖野花,他说:喜欢,而且认为这个也能吃。为了回班之后更好的让孩子分辨野菜和野草的区别,在活动中我们没有阻止孩子的错误,故意让孩子把野草带回来。只是再回来后班上的讨论效果不是很好,第一讨论时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等好不容易集中了,分辨能力弱。

经过反思,造成以上问题原因是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老师就应该让孩子深刻感知比如:边和孩子一起挖边和孩子认识其相同与不同或是比比谁认时野菜更准确,在活动中感知野菜的特点。回来之后和孩子一起做野菜和野草的标本又一次深刻感知野菜和野草的相同与不同,这样也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兴趣点。

活动后在我们班上的主题墙上把孩子做的标本和画的有关的画贴在墙上标语:我在田地里发现的事物。我认识的植物。益智区墙上贴上孩子画的自己发现和认识的花朵标语:我知道的量词。

为了下次的户外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下次出去:你想做什么?

第四篇:第二次月考反思

月考反思

月考的成绩已经出来,有些同学进步了,有的人退步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次考试题以计算题居多,题型基本都是熟悉的,甚至那些易错的地方都是反复练习过的,可是还是问题百出。表明很多人基本功还是不扎实,有些人平常应付,一知半解,到考试就不能完整的把题解答清楚,半途而废而失分的情况比较多。这和他们的平时的学习态度有关系,平常用心的现在计算问题就少,还是要练到实处才能避免这类问题。

第二个大面积错误是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很多人在这里出错,一方面是没有进行专门的复习,另一方面是对这些基础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反映出来思辨能力有待提升。

对一些易错点和易错题对很多人还是没吃透导致一做就错,题一变就错。对重点内容的掌握不清,比如去括号,常说的问题现在还在。后面还应在这些出问题的地方加强练习。

对于好学生,创新应用解题是难点,平常应在这方面多做点题以提高对此类问题的应变能力。

几何题部分是做的最差的,原因可能是刚接触几何,还不太会数形结合来处理问题,也或者是题有点难,平常练得简单。还没有形成处理几何问题的基本能力。后面要着重培养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应用题做的也不太好,大部分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总体来看,平常表面上会了,实则还没完全学会的人比比皆是,平常还是要精讲多练,自测自查,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第五篇:第二次月考反思

第二次月考反思

程元刚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养成看书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次试卷在刘远兵出题之前。王组长就已经强调:本次考试尽量以基础为主。以考查课本的概念,习题的变形题为主,基本没有难题,但知识点覆盖广,对重点知识,学生平时又不够重视,易混淆的内容占较大的比例,所以成绩的区分度高,我带的4个班中最高分93(14班秦文军、刘森)分,最低分6(徐戊子)。

一、试题评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设计总体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试范围是高一化学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节。试题主要检查学生双基落实情况,强调基础,具体如下:

试卷分值100分,共25题,时间为90分钟,重点对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离子反应以及物质的量的计算的考查。

二、答卷情况分析:

我的几个班平均分分别为(7)班65.1,(10)班为60.9,(14)班65.3,(15)班62.5,我带的几个班普遍比另外几位老师偏低。特别10班问题比较突出。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大多数同学对高中化学已逐渐入门,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已经开始适应,知道化学学科的特点及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及基本程序,认识了几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如Na,Al等。会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并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相联系。存在问题:

1、对物质的分类理解不够,如第19题,对电解质的考查,错选的学生都是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2、审题不够认真,如8题,一看到是常温常压下,就认为是错的。没看到后面是28g氮气。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例如第23题,为什么要把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很多学生知道大概,但无从下笔。还有怎样定容,也没有写清楚。

4、对氧化还原这一节的理解不够,很多学生懒,不标化合价,自然就无法判断。例如13题,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和14题判断还原性强弱的题。

5、对平时学过的知识没有掌握清楚,平时做过的练习,没有及时的巩固,没有反思错误的原因。如第21、22等题。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6、化学计算始终是学生的薄弱点。本次考试计算题难度适中,且做过类似的作业题目。但因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审题马虎,计算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得分率不高。且从试卷上反映出解题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

7、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认识不够,很多同学只是停留在听课做作业的基础上学化学,课下很少花时间投入到 巩固和拓展上。

三、今后措施

1、加强自身学习,多做题,多听课,多学习。力争 早点把差距缩小。

1、针对我所带的几个班学生基础不扎实的特点,在讲授新课的同时,将初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补缺补漏,对教学内容不拓宽、不加深,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扰乱学生的思维,增加学习的难度。

2、抓落实:化学用语利用课堂的一点时间、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分批落实,对重要的知识如物质的性质、常见离子的检验等,也要采用经常的提问、重复出现来促使学生真正掌握。对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要及时进行评讲、面谈。

3、利用下午第4节课或者晚上自主自习答疑解惑。特别是10班,要加强辅导,严防出现教学事故。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提高备课组活动的效率,经常进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的典型问题的交流,留好作业,弥补课本习题量不足,题型不够丰富而配套练习的题目有太难。

5、本次得分率较低的考点和题型,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应有渗透和强化,在下次考试中以改换方式重新考查。

从这份试卷的得失分情况看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太理想。并且欠缺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和对试卷的把握能力以及考试的自信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的强化;并加强化学思维的训练。课堂上对于某些好题要多做拓展和联系。使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理解和掌握各类题型,提高迁移能力。也要训练学生解题时的信心和韧性。

下载反思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反思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次月考反思

    第二次月考反思 初三第二次月考结束了,总结一下前前后后自己的所看所想。 考前一周,进行第二次月考考试动员。本次考试预示着九年级过了四分之一的时间,是达到自己的目标,证明自......

    马里兰大学Claire Moses教授演讲“美国女权主义理论研究

    里兰大学Claire Moses教授演讲“美国女权主义理论研究历史与发展” 马里兰大学妇女学系系主任Claire Moses教授应邀来北大进行了一个星期的交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Claire Mose......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简介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简介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是一家专业运动医学行业协会,它成立于1954年。目前在超过75个国家中拥有20,000多名会员。ACSM旨在致力于......

    美国兴起食品安全推广运动

    美国兴起食品安全推广运动 报纸:中国保险报日期:2011-04-28据新华社讯 自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与食品、药品监管相关的法案以来,在法治轨道上运转的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经过不断改进......

    从影视作品中的女权主义得到的反思

    摘 要:影视剧常常以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地位进行碰撞展开,这样既让影片具有可观性,并且表达了女性对自身解放的追求,但往往以王子与灰姑娘的套路结尾,这说明女权与男权的矛盾并没得......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崛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崛起 山东 王 涛 1871年圣诞节这天,是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结婚日,他却突然想出一个可以解决自动电报机难题的办法,于是一个人跑到工厂里去做实验,结......

    《美国》教学反思

    《美国》教学反思 《美国》教学反思 《美国》这节课没有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进行讲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板书、PPT、投影仪、课本。 这节课分了三部分,组成和位置、民族大熔......

    《美国》教学反思

    《美国》教学反思 美国的教学结束了,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教学反思都不失为一种自我提高的捷径。现将美国部分地理教学反思如下。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