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化试题

时间:2019-05-14 17:0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动物生化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动物生化试题》。

第一篇:动物生化试题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动物生化试题

高职《动物生物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2专一性

3、β—氧化

4、必需脂肪酸

5、酸碱平衡

6、转录

二、选择题

(1)NAD呼吸链产生的能量为(),FAD呼吸链产生的能量为()。A 3ATP

B 8ATP

C6ATP

D 2ATP(2)下列物质经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 琥珀酸

B 丙酸

C 乳酸

D 都不是

(3)线粒体能穿过的物质有()。

A 苹果酸

B 草酰乙酸

C 天冬氨酸

D 琥珀酸(4)对细胞色素氧化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有()。A 氰化物

B 一氧化碳

C 硫化氢

D 氨

(5)5摩尔葡萄糖有氧分解与无氧分解净得的ATP数之比()。A 2:1

B 3:1

C19:1

D 9:1(6)对生长动物来说,必需氨基酸有()。

A11种

B 10 种

C 8 种

D 12种(7)氨基酸通过四种分解方式产生的代谢产物是()。A 氨

B 胺

C α-丙酮酸

D 乙酰辅酶A(8)对钙和磷代谢调节的激素有().。

A 抗利尿激素

B 维生素D

C 降钙素

D 甲状旁腺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9)下列那种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A TCA

B EMP

C 呼吸链

D 氧化磷酸化(10)对动物体来说有()等必需脂肪酸。

A 亚油酸

B 亚麻油酸

C 软脂酸

D 花生四稀酸

A、温度

B、内容物

C、皮肤紧张度

D、肿胀程度

三、填空题

(1)生物氧化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__________方式,释放的能量贮存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根据是否参与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2)糖的代谢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方式。

(3)血浆脂蛋白密度由小到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四种。

(4)?—氧化最活跃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核酸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贮存于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个突出的特点;后者主要贮存于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类型。

(6)核酸的水解产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体液中的溶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1)酶是一种蛋白质,所以所有蛋白质可作为酶。()(2)酶的活性中心决定酶的专一性和催化活性。()(3)磺胺类药物对叶酸合成酶有非竞争性抑制作用。()(5)维生素D是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缺乏时,引起夜盲症。()(6)丙酸代谢对反刍动物来说很重要,即50%的葡萄糖来自丙酸代谢。()(7)由于加压素和催产素的一级结构是相似,因此,具有同样的生理功能。()(8)哺乳动物排除氨的主要途径是合成无毒的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是肝脏。()(9)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复制一样都在一个固定的起始点上开始的。()(10)抗利尿激素是丘下部分泌的一种调节水代谢,维持渗透压的激素。()

五、简答题

(1)什么叫有氧氧化?有何生理意义?(2)脂肪氧化产生的乙酰辅酶A有那些去路?(3)生物的遗传信息怎样传递的?

六、计算题

5摩尔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产生多少摩尔ATP?如彻底氧化净产生多少摩尔ATP ?

一、名词解释

1.酶:酶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的蛋白质,能够在生物体内发生化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反应。

2.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生物。

3.β-氧化:脂肪酸作用发生在β-碳原子上,释放出二氧化碳,生成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种氧化作用称为β-氧化作用 4.必需脂肪酸 :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对哺乳动物而言,亚油酸与亚麻酸皆是营养必需的。

5、酸碱平衡:机体可通过一系列的调节作用,最后将多余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排出体外,达到酸碱平衡。

6、转录:遗传信息从基因转移到RNA的过程。RNA聚合酶通过与一系列组分构成动态复合体,并以基因序列为遗传信息模板,催化合成序列互补的RNA,包括转录起始、延伸、终止等过程。或以DNA的碱基序列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RNA分子的过程。

二、选择题 1.C 2.B 3.A 4.A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5.D 6.B 7.A 8.B 9.A 10.B 11.A 12.D 13.A

三、填空题

(1)生物氧化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_新陈代谢_方式,释放的能量贮存的高能化合物是_ATP_,根据是否参与氧可分为_有氧呼吸_,_无氧呼吸_两种方式。

(2)糖的代谢可分为_分解代谢_和_合成代谢_,前者有_有氧氧化_,_磷酸戊糖途径_,_糖原的分解_等三种方式。

(3)血浆脂蛋白密度由小到大分为_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_等四种。

(4)?—氧化最活跃的部位是_肝脏_,_肌肉_,最终产物是_水和二氧化碳_。

(5)核酸可分为_脱氧核糖核酸_和_核糖核酸_两大类,其中前者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要贮存于_细胞核_,有_携带遗传信息_,_特异性_等两个突出的特点;后者主要贮存于_细胞质_,有_tRNA_,_mRNA_,_rRNA_等三种类型。(6)核酸的水解产物包括_五碳糖_,_磷酸_,_含氮碱基_。(7)体液中的溶质,可分为_电解质_,_非电解质_两类;非_电解质_包括_葡萄糖、尿素_。

四、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对

五、简答题

(1)什么叫有氧氧化?有何生理意义?

有氧氧化系指糖、脂肪、蛋白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三磷酸腺苷。(2)脂肪氧化产生的乙酰辅酶A有那些去路?

脂肪细胞里面储存的是能量,当身体其他部位进行有氧运动时,随着基础体温的升高,身体耗能的增加,几乎全身的脂肪都会加入到这个过程来!不过也的确是有活动部位的强弱之分!所以做有氧运动一般都会有一个基本时间要求的,否则是打不到消耗脂肪的目的,难以活动的部位一般都需要配合局部锻炼来达到减脂的目的,如腹部一般以慢跑加仰卧起坐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分解的脂肪会变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会被呼出体外,水份一部分被重吸收,另一部分经皮肤直接排出体外!

(3)生物的遗传信息怎样传递的? 通过DNA的复制来传递

六、计算题

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产生4摩尔ATP,5mol则是20摩尔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净产生30(或36)摩尔ATP,则5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净产生150(或180)摩尔ATP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二篇:生化检验典型试题1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课内练习

1、下面哪个途径是NADPH的主要来源()A氧化磷酸化 B糖原合成 C 柠檬酸循环 D 磷酸戊糖旁路 E 糖孝解

2、脂肪大量运动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 葡萄糖 B 酮体 C 脂肪酸 D 胆固醇 E 草酰乙酸

3、肝调节血糖的作用是通过()A 糖原合成作用 B 糖原分解作用 C 糖异生作用 D 糖孝解作用 E 糖的吸收

4、当血糖出现肾糖阈值时,可出现()A尿糖 B 生理性血糖降低 C 生理性血糖升高D病理性血糖升高 E病理性血糖降低

5、下列不属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A 促进糖异生 B 促进肝糖原分解 C 促进肝脏生成酮体 D 促进脂肪动员 E 促进肝糖原合成

6、胰岛素在生理浓度下能引起的下列哪作用增强()A 糖异生 B 脂肪合成 C 葡萄糖透过细胞质膜 D 葡萄糖氧化 E 蛋白质合成

7、高血糖可见于()A糖尿病 B皮质醇增多症 C 肝硬化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肾病综合征

8、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

9、糖尿病合并脂类代谢紊乱表现()A 高HDL血症 B 高CM血症 C 高VLDL D 脂肪肝 E 酮症酸中毒

10、血浆(清)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 己糖激酶法 B 葡萄糖脱氢酶法 C GOD-POD法 D GOS-OE E 邻甲苯胺法

11、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我国目前广泛推荐、简单实用的是()A 葡萄糖氧化酶法 B 葡萄糖脱氢酶法 C 氧化亚铜法 D 己糖激酶法 E 邻甲苯胺法

12、空腹血糖在6--7mmol/L,而又有糖尿病症状宜做()A 葡萄糖耐量试验 B GHB测定 C 空腹血清(浆)葡萄糖浓度 D 尿糖测定 E 血浆C肽水平测定

13、OGTT试验2h血糖值在8--11mmol/L表示()A 耐糖能力中度下降 B 耐糖能力轻度下降 C 耐糖能力重度下降 D 耐糖能力正常 E 耐糖能力升高

14、能反应患者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并可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指标测定项目是()A 葡萄糖耐量试验 B 空腹血浆(清)葡萄糖浓度 C GHb测定 D 尿糖测定 E 血浆C肽水平测定

课外练习

一、A型题

1.血糖一般是指血中的 A.葡萄糖 B.甘露糖 C.果糖 D.半乳糖 E.核酸糖

2.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 A.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 B.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和妊娠期糖尿病 C.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D.胰岛素依赖型和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 E.IDDM、NIDDM、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

3.关于1型糖尿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少年 B.治疗依赖胰岛素 C.胰岛素受体数目缺少或缺陷 D.酮性酸中毒多发生 E.大多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

4.正常糖耐量的OGTT结果为 A.空腹血糖<7.0 mmol/L B.60分钟未达峰值 C.葡萄糖峰值>10mmol/L D.2小时血糖水平在>7.8mmol/L E.以上都不是

5.胰岛素在体内的生物半寿期为 A.4秒钟~5秒钟 B.4分钟 ~5分钟 C.5分钟~10分钟 D.4天~5天 E.4月~5月

6.下列哪项指标可诊断糖尿病 A.空腹血糖浓度<6mmol/L B.空腹血糖浓度6 mmol/L~7mml/L C.OGTT2h血糖浓度7 mmol/L~8mmol/L D.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d/L E.以上都不是

7.下列哪项是主要由胰岛α细胞产生的 A.胰高血糖素 B.生长抑素 C.缩胆囊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8.低血糖患者一般不检查的项目是 A.血糖测定 B.OGTT试验 C.GHb测定 D.C肽测定 E.胰岛素 9.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 A.胃泌素 B.皮质醇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E.生长激素

10.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年人 B.起病慢 C.血中胰岛素绝对值不降低D.自身抗体阴性E.单用降糖药可控制血糖

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化学本质是 A.儿茶酚胺 B.脂肪酸衍生物 C.类固醇 D.多肽 E.氨基酸衍生物 12.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的途径是通过 A.促进糖原合成B.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吸收C.抑制糖异生 D.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 E.以上都不是

13.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主要的自身抗体不包括 A.ICA B.IA-2β C.GAD D.IA-3 E.IA-2

14.血糖主要调控下列何物质的分泌 A.血胰高血糖素水平B.血孕激素水平C.血中雌激素水平D.血肾上腺素的水平E.以上皆不是

15.下列哪项是主要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 A.胰高血糖素B.生长抑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E.肾上腺素 16.确诊糖尿病的血糖浓度是

A.空腹血糖浓度<6mmol/L B.空腹血糖浓度>7.0mml/L,不同时间重复两次以上 C.OGTT2h血糖浓度7mmol/L~8mmol/L,不同时间重复两次以上 D.随机血糖浓度>8.0mmd/L E.以上都不是

17.下列有关胰岛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降血糖的激素 B.生物活性效应与其到达靶细胞的浓度有关

C.胰岛素和C肽等分子生成

D.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与其生物活性有关 E.高血糖抑制胰岛素释放 18.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激素D.皮质醇 E.甲状腺激素 19.进行OGTT时,抽血的正确时间顺序的是

A.餐前、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120min,餐后180min B.餐后1h,2h,3h,4h,5h C.餐前、餐后1h,2h,3h,4h

D.餐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260min

E.餐前、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

20.测定血糖的标本最常用采用的抗凝剂和防腐剂组合是 A.冰醋酸-肝素 B.叠氮钠-肝素锂 C.碘乙酸钠-肝素钠 D.氟化钠-肝素钠 E.氟化钠-草酸钾

21.引起1型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 A.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 B.胰岛α细胞破坏 C.胰岛β细胞破坏

D.靶细胞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 E.胰岛素结构异常

22.关于2型糖尿病,叙述错误的是 A.病程进展缓慢或反复加重,常伴有多种并发症 B.遗传异质性疾病 C.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D.胰岛素绝对不足 E.胰岛β细胞受刺激后延迟释放

23.某糖尿病患者昏迷入院,16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气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乳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丙酮酸酸中毒 D.酮症酸中毒 E.丙氨酸酸中毒

24.下列不属于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的是 A.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B.其他可能伴有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 C.感染所致糖尿病 D.2型糖尿病 E.内分泌疾病所致糖尿病

25.下列哪项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A.视网膜病变 B.高渗性昏迷 C.冠心病 D.肾脏血管病变 E.肢端坏疽 26.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A.血中胰岛素绝对值一般不降低,但在糖刺激后呈延迟释放 B.起病急 C.自身抗体阳性

D.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年人

E.治疗依赖胰岛素

27.下列哪项是糖尿病相关病理状态?

A.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空腹血糖损害 D.1型糖尿病 E.妊娠期糖尿病 28.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所得ATP数与有氧氧化净得ATP之比最接近于

A.1:8 B.1:10 C.1:15 D.1:18 E.1:12

29.下列关于C肽说法正确的是 A.C肽主要在肝脏降解 B.C肽和胰岛素有交叉反应 C.C肽和胰岛素原无交叉反应

D.C肽与胰岛素等分子分泌 E.以上皆不对

30.在胰高血糖素不足时,下列哪项是上调血糖水平的关键激素 A.皮质醇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 D.肾上腺素 E.胰岛素

31.下列哪项是糖尿病相关病理状态 A.药物所致的糖尿病 B.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C.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D.糖耐量减退 E.妊娠期糖尿病

32.关于酮症性酸中毒,叙述错误的是 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B.常见于2型糖尿病 C.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引起D.可有严重脱水 E.可有伴有高血钾 33.关于酮症性酸中毒,叙述错误的是 A.酮体的利用增多 B.常见于1型糖尿病伴有应激时 C.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引起 D.血酮体增高,尿酮体阳性 E.可有伴有高血钾

34.糖尿病的显著生化特点是 A.低血糖 B.高血糖 C.高尿糖 D.高血脂 E.以上皆不是

35.空腹血糖浓度6.5mmol/L,而又糖尿病症状时宜做 A.尿糖测定 B.重复做FPG C.GHb测定 D.OGTT E.血浆胰岛素水平测定

36.除了胰岛素以外,下列哪个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E.甲状腺激素

37.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 A.类固醇 B.氨基酸衍生物 C.蛋白质 D.核苷酸 E.脂肪酸衍生物

38.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B.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C.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 D.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E.以上都不是

39.下列哪项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 A.典型病例常见于中年人 B.起病急 C.血中胰岛素绝对值降低 D.自身抗体阳性

E.治疗依赖胰岛素

40.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 A.糖尿 B.三多一少 C.微血管神经病变 D.高脂血症和酮症酸中毒 E.粘液性水肿

41.符合1型糖尿病特点的选项有 A.空腹低血糖 B.血胰岛素水平正常 C.血胰岛素水平低 D.血糖水平正常 E.以上皆不是 42.1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A.与遗传因素有关 B.与环境因素有关 C.与免疫机制无关 D.与病毒感染有关 E.与HLA基因型有关

43.有关果糖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B.包括糖化的晶状蛋白,膜蛋白 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E.是糖尿病远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44.判断低血糖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是 A.<2.8mmol/L B.<3.0mmol/L C.<3.2mmol/L D.<3.4mmol/L E.<3.8mmol/L 45.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是糖化HbA1c B.包括糖化的晶状蛋白 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D.可替代糖化清蛋白 E.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46.血浆葡萄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脱氢酶法 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D、邻甲苯胺法 E、以上皆不是

47.进行OGTT实验时,下述那种情况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A.空腹血糖为6.7mmol/L B.葡萄糖峰值≥11.1mmol/L C.2小时后血糖恢复到空腹水平 D.口服葡萄糖0.5h~1h达最高峰 E.以上都不是

48.下列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测定血糖的标本在冰箱中(4℃)保存,不需要先分离血清 B.GOD-极谱分析法适合测定全血标本

C.健康人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葡萄糖尿中会检出葡萄糖 D.空腹血糖浓度正常就可以排除糖尿病的诊断 E.糖尿病人少见血清TC升高和HDL-C降低

49.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适合于手工操作,基层医院仍使用的是 A.Foling-Wu B.邻甲苯胺法 C.碘量法D.已糖激酶法 E.葡萄糖氧化酶法

50.有关β-羟基丁酸测定,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酶动力学连续监测法

B.β-羟基丁酸的测定在糖尿病酮症的诊断中比乙酰乙酸测定更灵敏 C.酮体中β-羟基丁酸占78%

D.参考值:血β-羟基丁酸<0.27mmol/L

E.在糖尿病酮症发生早期β-羟基丁酸无明显升高

二、B型题: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葡糖氧化酶-极谱分析法 E.同位素稀释-质谱分析法

51.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52.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53.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可用 54.血糖测定干化学法常用

55.直接测定反应消耗的氧气的方法是

A.FPG两次以上均≥7.0

B.随机血糖≥11.1mmol/L C.FPG<5.6 mmol/L D.口服葡萄糖0.5h~1h达最高峰

E.OGTT 2h后血糖在7.8 mmol/L~11.1mmol/L

56.可用于诊断糖耐量减退的指标是 57.正常人群OGTT检测结果是 58.2003年ADA推荐降低IFG诊断标准的下限为

59.糖尿病的确诊应符合 60.三多一少症状加上哪项可诊断糖尿病

A.血浆渗透压

B.果糖胺 C.血酮体 D.胰岛素抗体 E.全血乳酸

61.参与糖化血红蛋白联用的指标是 62.怀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需检测 63.1型糖尿病常有哪一指标阳性

64.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需检测 65.怀疑病人有乳酸酸中毒时检测

三、X型题

66.关于1型糖尿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少年 B.治疗依赖胰岛素 C、胰岛素受体数目缺少或缺陷 D.极少出现酮性酸中毒 E.大多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

67.血糖测定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哪几类 A.有机化学法 B.酶法 C.氧化还原法 D.免疫法 E.无机化学法 68.升高血糖的激素有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皮质醇 E.甲状腺激素 69.关于1型糖尿病叙述正确的是

A.易发生酮性酸中毒 B.胰岛素受体缺陷 C.治疗依赖胰岛素 D.好发于青少年 E.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多为阴性 70.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 A.胰岛素结构异常 B.胰岛β细胞破坏 C.靶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 D.胰岛α细胞破坏

E.胰岛素原转变为胰岛素障碍

71.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高渗性昏迷 C.冠心病 D.乳酸酸中毒糖尿病性昏迷 E.肢端坏疽 72.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A.典型病例常见于中老年人 B.起病慢 C.血中胰岛素绝对值不降低 D.自身抗体阴性 E.单用降糖药可控制血糖 7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

A.胰岛素生物学作用有关基因缺陷所致糖尿病 B.1型糖尿病 C.2型糖尿病 D.胰腺外分泌病所致糖尿病 E.妊娠期糖尿病 74.关于糖尿病的论述下列哪些项目是正确的

A.尿中出现糖称为糖尿病 B.1型糖尿病胰岛素水平低下 C.2型糖尿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D.2型糖尿病的尿中不易发现酮体 E.1型糖尿病人群中“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75.关于OGTT描述正确的是

A.OGTT受年龄、饮食、健康状况、胃肠道功能、某些药物和精神因素等影响 B.用于了解无法解释的肾病和神经病变 C.用于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D.用于人群筛查

E.年满45周岁的人群,每三年进行一次 76.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

A.视网膜病变 B.肾脏血管病变 C.冠心病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肢端坏疽 77.糖尿病昏迷病人,为鉴别昏迷类型,可以做哪些指标的检测?

A.血液pH值B.测定C肽C.血或尿酮体D.乳酸E.血浆渗透压 78.按病因糖尿病最新的分类包括以下哪几项

A.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妊娠期糖尿病 D.1型糖尿病 E.糖耐量异常

79.关于酮症性酸中毒,叙述正确的是 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B.常见于2型糖尿病 C.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引起 D.可有严重脱水E.可有伴有高血钾

80.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时发生下列脂代谢的变化 A.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加 B.TG降低 C.酮体增高 D.FFA升高 E.胆固醇增多

81.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有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皮质醇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E.甲状腺激素 82.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主要的自身抗体包括

A.ICA B.IA-2β C.anti-GAD65 D.IAA E.IA-2 83.下列哪些是糖尿病慢性代谢病变所致的疾病

A.冠心病 B.末梢神经炎 C.白内障 D.坏疽 E.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84.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可包括 A.糖尿 B.三多一少 C.视网膜病变 D.酮症酸中毒 E.高脂血症

85.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胰岛素细胞免疫性损伤 B.胰岛素作用受损 C.胰岛β细胞减少 D.胰岛素受体缺陷 E.胰岛素分泌异常

86.准确测定胰岛素原的浓度仍然比较困难,因为 A.血浆中胰岛素原浓度低 B.不易获得纯品,抗体制备困难; C.多数抗血清与胰岛素和C-肽有交叉反应D.胰岛素原转化中间体的干扰 E.胰岛素原参考物易得 87.血糖测定的方法有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放射免疫法 D.邻甲苯胺法 E.葡萄糖氧化酶一极谱分析法 88.关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胰岛β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引起

B.主要的自身抗体是IAA,ICA,IA-2,GAD65 C.胰岛素抵抗是主要病因

D.食物某些蛋白成分可通过分子模拟效应激发自身免疫反应 E.可被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的反复感染所诱导

89.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结束6周后应再复查,并按血糖水平可分为以下几种

A.糖尿病 B.正常血糖 C.空腹低血糖 D.空腹血糖过高 E.糖耐量减低

90.糖尿病性糖耐量的OGTT结果包括 A.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 B.口服葡萄糖1h达最高峰 C.血中葡萄糖峰值小于10mmol/L D.2h血糖浓度≥11.0mmol/L E.以上皆是

四、名词解释91.糖尿病92.妊娠期糖尿病93.代谢综合征94.低血糖症95.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五、问答题

96.试比较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97.简述GDM的诊断标准(2001年)。98.简述2001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99.简述糖尿病相关病理状态的诊断标准。

100.试述WHO推荐的OGTT和正常糖耐量特点和意义。

第三篇:生化站演讲稿

生化处理站简介

庆华循环经济工业园生化污水处理站总投资4200万元,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2009年7月试车调试,2009年10月达标运行,2010年4月通过环保验收。

该工艺采用国家环保部2006年130号文件推荐的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每小时处理生产、生活污废水130吨,该工艺最大特点具有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等,特别适合煤炭,焦化行业污废水的处理。

废水来源为焦化一期生产废水、焦化二期生产废水、甲醇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具体工艺流程走向为,工业园区生产生活污废水,汇总后进隔油均和池,进行重力除油和均衡水质。由泵提升至缺氧池,在缺氧性菌团作用下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出水自流至好氧池,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去除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在缺氧、好养的生化段中使废水中的酚、氰等污染物质得以去除。至二次沉淀池,在二沉池内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至混凝沉淀池,投加复合混凝剂,进一步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及COD。出水至处理后吸水井。废水经预处理、生化处理、物化处理。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污废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达标后的废水全部回用于熄焦,煤场喷淋除尘,洁净煤生产用水。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在重力脱水后,由槽车送至煤场与原煤拌合,进行炼焦。

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氮气逸至大气中,对大气无影响。中水全部回用于生产环节中,污泥至原料堆场,进行再生产。真正的实现了无污染和零排放。

我公司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也是一个追求社会效益的企业,始终坚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生产理念。污水处理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为我公司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生化心得体会

生化心得体会——糖的一生

糖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经人体吸收后马上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供人体能量。糖主要分为单糖和双糖。单糖——葡萄糖,分子式为C6分子单链,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再转化为人体所需。双糖——食用糖,有些糖人体不能直接吸收,须经胰蛋白酶转化为单糖再被人体吸收利用。以上便是糖的简介,接下来便是进入我们正题——糖的一生。

说道糖的一生,那可是多姿多彩,但又是那么的短暂。糖的一生最主要的就是糖代谢,糖代谢又分为好多种,什么糖的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和糖异生。当人吃东西的那一刻起,便到了糖的繁殖期。糖的繁殖分为三种,第一是食物会在人的转化为糖。第二种是肝糖原分解成为糖。第三种是非糖的物质转化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过上面所说糖代谢中的糖异生转化为糖。而糖的繁殖期是非常短暂的。因为人体时时刻刻都需要消耗能量,而葡萄糖作为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所以他也被时时刻刻的转化为能量,也就是糖的去路。糖的去路大致分为5种。第一种是糖的氧化分解。第二种是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第三种是转化为其他糖类糖类近似物。第四种是转化为非糖物质。第五种是随人的尿液或汗液排出体外,而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临床上所说的糖尿病,由此可以看出糖的代谢是多模的重要。

提到糖代谢,最主要的就是糖的无氧氧化和糖的有氧氧化。因为糖的大部分去路都是走的这条路径,而这两条途径中最重要的就是有氧氧化。糖的无氧氧化一共有10步。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3-磷酸甘油酸转换为2-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高能磷酸基转移给ADP生成ATP和丙酮酸。而这些过程可以规划为活化、裂解、放能、还原。活化阶段又分为磷酸化、异构、再磷酸化。这些步骤中需要另一种人体必需物质——酶的催化,这就是糖的无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就不向无氧氧化这样简单,他不紧经历了无氧氧化的经历,已经了无氧氧化没有的经历。而有氧氧化又是错综复杂的,虽然它分为葡萄糖经酵解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进入柠檬酸循环以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这三步。但每一步幽会多多少少分成号多小步,尤其是柠檬酸循环,竟分为8步,而其中又有很多的酶,而且乙酸辅酶A在很多代谢中都会产生,所以很多代谢都要经过糖的有氧氧化,所以说糖的有氧氧化是主要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产生的能量也是最多的。接下来便是磷酸戊糖途径,意思是从糖酵解的中间产物葡萄糖-6-磷酸开始形成旁路,通过氧化、基团转移两个阶段生成果糖-6-磷酸甘油醛,从而返回糖酵解的代谢途径,已成为磷酸为糖旁路。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氧化阶段,第二是一系列基团转化反应。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生成NADPH和磷酸戊糖。再来就是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这也是最简单的途径,糖原就是由多个葡萄糖连接成的多聚体,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受严格调控。最后就糖异生,也是相当重的要一条途径。糖异生的定义是饥饿下由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成为糖异生。糖异生的生理意义是维持血糖的恒定。它其中也是分为好多步,也是错综复杂的,糖的异生一般发生在正在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下的人体,他们无法靠外界摄取糖类或者能量,只能靠体内的一些非糖物质进行转化为糖类,来提供体内所需的能量。所以说,糖异生也是糖代谢中的重要环节

以上是糖代谢的几个大的方面,还有一些小的方面,比如说随着尿液与汗液排出体外,当然这是一种病例的体现,如果有人发生这种情况,一是这个人体内糖分过高,二是这个人体内糖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临床上把这种现象成为糖尿病,得了这种病的人要及时去就医,随然刚开始病状不会很明显,但如果到了最后,病情变得严重了那就会有一系列的后果,如: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胰腺癌、糖尿病皮肤病、糖尿病性病、糖尿病口腔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无症状糖尿病、糖尿病ED。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改编一下就是,糖尿病不是病,可病起来那是真要命呀。所以糖的代谢在人的一生当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以上便是我今天所介绍的我的生化心得——糖的一生

临床三班

袁朔 201310010312

第五篇:生化实验

1.火

(1)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2)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3)电起火,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切断电源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2.烧伤

(1)强碱烧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硼酸溶液和2%的乙酸溶液冲洗。(2)强酸烧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碳酸氢钠或5%的氢氧化铵冲洗。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Rf值(比移)来表示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在操作过程中,手不要摸滤纸。点样直径不超过3mm。

点样的一端朝下, 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

即时取出滤纸, 以免出现氨基酸层析跑到滤纸的外面不能检测。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双缩脲反应

紫红色

肽键 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茚三酮反应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

与茚三酮呈阳性反应的不一定就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在定性、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给出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黄色反应

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遇硝酸后,可被硝化成黄色物质,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形成橙黄色的硝醌酸钠。苯丙氨酸不易硝化,需加入少量浓硫酸才有黄色反应。

坂口反应

与精氨酸反应呈红色,精氨酸是唯一呈此反应的氨基酸,反应极为灵敏 醋酸铅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常含有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含硫蛋白质在强碱条件下,可分解形成硫化钠。硫化钠和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沉淀。若加入浓盐酸,就生成有臭味的硫化氢气体。

蛋白质分子中常含有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含硫蛋白质在强碱条件下,可分解形成硫化钠。硫化钠和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沉淀。若加入浓盐酸,就生成有臭味的硫化氢气体。

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

当溶液的pH达到一定数值时,蛋白质颗粒上正负电荷的数目相等,在电场中,蛋白质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pH值称为此种蛋白质的等电点。

用醋酸与醋酸钠(醋酸钠混合在酪蛋白溶液中)配制成各种不同pH值的缓冲液。向缓冲液溶液中加入酪蛋白后,沉淀出现最多的缓冲液的pH值即为酪蛋白的等电点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在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生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可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

(1)可逆的沉淀的反应

此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尚未发生显著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后,蛋白质的沉淀仍能溶解于原来的溶剂中,并保持其天然性质而不变性。如大多数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提纯蛋白质时,常利用此类反应。

(2)不可逆沉淀反应

此时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常变性而沉淀,不再溶于原来溶剂中。加热引起的蛋白质沉淀与凝固,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或某些有机酸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如电荷),并不析出。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变性。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max)位置由465 nm变为595 nm,溶液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蓝色。通过测定595 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灵敏度高,测定快速简便,干扰物质少。

微量凯氏定氮法

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氨),氨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氨,后者与强碱作用释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过量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即可计算出样品的含氮量。

中和程度用滴定法来判断,分回滴法和直接法两种。

(1)回滴法:用过量的标准酸吸收氨,其剩余的酸可用标准NaOH滴定,由盐酸量减去滴定所耗NaOH的量即为被吸收的氨之量。此法采用甲基红做指示剂。

(2)直接法:用硼酸作为氨的吸收溶液,结果使溶液中[H+]降低,混合指示剂(PH4.3-5.4),黑紫色变为绿色。再用标准酸来滴定,使硼酸恢复到原来的氢离子浓度为止,指示剂出来淡紫色为终点,此时所耗的盐酸量即为氨的量。

样液:1g卵清蛋白溶于0.9%NaCl液,并稀释至100ml。如有不溶物,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本实验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支持体的区带电泳。

方法是将少量新鲜血清用点样器点在浸有缓冲液的乙酸纤维素薄膜上,薄膜两端经过滤纸与电泳槽中缓冲液相连,所用缓冲液pH值为8.6,血清蛋白质在此缓冲液中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

由于血清中不同蛋白质带有的电荷数量及分子量不同而泳动速度不同。带电荷多及分子量小者泳动速度快;带电荷少及分子量大者泳动速度慢,从而彼此分离。

电泳后,将薄膜取出,经染色和漂洗,薄膜上显示出五条蓝色区带,每条带代表一种蛋白质,按泳动快慢顺序,一般经漂洗后,薄膜上可呈现清晰的5条区带,由正极端起,依次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经洗脱比色观察不同蛋白质的区带。

1、醋酸纤维素薄膜一定要充分浸透后才能点样。点样后电泳槽一定要密闭。电流不宜过大,以防止薄膜干燥,电泳图谱出现条痕。

2、缓冲溶液离子强度不应小于0.05或大于0.07。因为过小可使区带拖尾,过大则使区带过于紧密。

3、电泳槽中缓冲液要保持清洁(数天过滤)两极溶液要交替使用;最好将连接正、负极的线路调换使用。

4、通电过程中,不准取出或放入薄膜。通电完毕后,应先断开电源后再取薄膜,以免触电。

酶的特性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高温失活,低温能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但不能使酶失活。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6.8。唾液淀粉酶的活化和抑制

酶的活性受活化剂或抑制剂的影响。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活化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

血糖的定量测定

动物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其含量较恒定。用硫酸锌和氢氧化钠除去被检测血中的蛋白质制成无蛋白血滤液。当将血滤液与标准铁氰化钾溶液共热时,一部分铁氰化钾还原成亚铁氰化钾,并与锌离子生成不溶性化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碘化物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所释放的碘。即可知剩余的铁氰化钾量。血糖越多,剩余的铁氰化钾越少,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也越少。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与血糖的关系可以由经验确定下来的数字表查出。对照组要多一些,且要先查表再相减

脂肪酸的β-氧化

样品中丙酮的含量=(V1-V2)x C Na2S2O3 x 1/6 V1—滴定对照所消耗的Na2S2O3 的体积 V2—滴定样品所消耗的Na2S2O3 的体积 C—Na2S2O3 的浓度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对含维生素 C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如无其他干扰物质存在,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性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过氧化物酶能催化过氧化氢释出新生氧以氧化某些酚类和胺类物质,例如氧化溶于水中的焦性没食子酸生成不溶于水的焦性没食子橙(橙红色);氧化愈创木脂中的愈创木酸成为蓝色的愈创木酸的臭氧化物。

目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出根据蛋白质不同性质建立的一些蛋白质测定方法:

物理性质:紫外分光光度法。

化学性质: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Lowry法等。染色性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银染法。其他性质:荧光法。

一、凯氏定氮法: 根据蛋白质的含氮量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公式:每g样品中含氮克数 × 6.25 ×100

二、比色法:利用蛋白质与不同试剂的呈色反应,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如双缩尿法和酚试剂法(lowry’s method)。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蛋白质对280nm紫外光有最大的吸光度而采用

下载动物生化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动物生化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化小结(合集)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电子传递链:两条:电子从NADH沿着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电子从FADH2等传递到氧。 2.氧化磷酸化作用:是NADH和FADH2通过与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相联系的合成ATP的......

    网上农大动物生理生化-在线作业_B(精选五篇)

    动物生理生化-在线作业_B最终成绩:95.0 一 单项选择题 1.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的特征是( )。 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 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不同亚基间靠共价键连接 每......

    动物保护生物学试题

    动物保护生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 (30分) 1 迁地保护2 Species3 Small Population4 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is5 Biodiversity6 Conservation Biology二、简答题(50分) 1 试......

    《动物防疫法》试题

    试题 单选题 1、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应当向(B)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依照有关规定取得检疫......

    检验科生化室上岗考核试题(有答案)

    生化室上岗、轮岗考核 1.下列哪组酶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 A.CK GGT ALP ACP B.ALT AST GGT ALP C.AMY LD a-HBDH LPL D.ACP AST LipasE LDL E.AST CK CK-MB LD 2.在室内质......

    2006——2007学年度生化科组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度生化科组工作总结 科组长:吴清霞 本学期,由于陈村几所兄弟学校的老师合并,形成大镇中,我们生化科组也从原来的理化生电脑科组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一个生化科......

    2010学年度生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0学年度生化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生化组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组内全体同志的齐心努力下,可以说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具体总结如......

    生化工程 - 03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的营养(nutrition)是指微生物从环境获得它们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和提供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以及形成代谢产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全过程。 一、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