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德,修身,诚信
立德,修身,诚信
自古以来,中国古训中常记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君子忧道不忧贫”等俗语。无不强调着立德、修身、诚信三者的重要性。当代年轻人,家之希望,国之栋梁。如果没有立德树人的品质,没有修身齐家的担当,不以诚信为本,何来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立德树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这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从立德树人开始。
古时,吴王夫差,继父位后,荒淫无度,贪图安逸,被勾践灭掉,而后自缢;夏禹在位,诸侯拥戴,各地贡献铜材,终铸九鼎以物万象。同时君王,为何却有不一样的人生?吴王无德被灭国,夏禹有德受拥戴。这足以表明德之重,无以量。
人的一生,谁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终点,走好第一步-立德,才能走好接下来每一步。
静心修身——人生的必修课
成功是一座大山,在不断攀爬的过程中,必须通过静心修身才能到达山顶。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备受人们传颂的诸葛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没时间管教儿子,特写下《诫子书》以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同时也警示后入修身的重要性。
“君子修其身于暗示屋漏之地,而声流于四方万里之外。”欧阳玄在简陋的房子里修身养性,名声却依旧能流传四方。环境的恶劣并不能影响自身品格的塑造。生活在纷扰杂乱的世界,唯有保持内心的纯净,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上好人生的必修课。
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为人之本也。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古有商秧变法,立木取信,使新法得以顺利实施;季布以真诚守信称于世,故时有人谚云“得黄金白斤,不如季布一诺”。今有吴玉兰,拾荒卖废品,只为还清去世丈夫和儿子留下的5万元欠款;谢延信,一诺千金,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照顾体弱多病的岳母。
诚信是金,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诚信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拥有诚信,方得始终。
让我们用立德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将修身做为人生的必修课,始终不忘诚信的基本准则。用立德、修身、诚信为三支画笔,在人生的画布上,画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第二篇:诚信立德 廉洁修身
诚实守信以立德 清正廉洁以修身
《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意思就是“正人先正己,治国必先”,强调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以自我完善为基础,达到诚实守信以立德,清正廉洁以修身的境界,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这句话被千百年以来的知识分子奉为圭臬,如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当代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巍巍中华兮,五千年光辉灿烂。在大浪淘沙的时间长河中,诚信立德是岁月积淀下的闪闪真金。所谓诚信:“人言为信,不欺曰诚”古有“崔枢还珠”、“商鞅立木”,今有“信义兄弟”、“诚信老爹”。时光的流逝并未带走诚信的品质,它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诚信乃立德之本,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在学习中要把诚信作为人生信条。简单说来就是要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无信,行之不远”,都极言诚信的重要。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诚信是个人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辩证统一,是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或者说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合一。如果说“诚”强调的是个人内心信念的真诚,是一种品行和美德,那么“信”则是诚这种内在品德的外在化显现,是一种责任和规范。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诚于中而信于外”的说法。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目的,是人们应当具有的一种信念,而且也是一种道德手段,是人们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谋取利益实现利益的方式。著名诗人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之花”,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以诚取信,以信取胜”,用诚信来为自己的成功铺路。
悠悠神州兮,九万里江山如画。在波涛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廉洁修身是惊涛巨浪下的坚屹磐石。所谓廉洁:“不受曰廉,不污为洁”古有“杨震拒金”、“陶丹退鱼”,今有周总理一身正气、焦裕禄两袖清风。岁月的消亡没有褪去廉洁的荣光,它薪火相继、融入血液。廉洁为修身之要,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生活中将廉洁视作行为准则。换而言之,就是要不贪财货,立身清白。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因此,有“欲廉洁,先修身”这一论断。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的消弭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到较高的境界。而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只有在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升华中形成“廉洁”这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且保持永远在心中指导着自己的行为。修身,还是社会廉洁的基础。修身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为持久的途径。作为年轻的青年学生,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修养。“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通过“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诚信是生存之本,廉洁是立足之基。诚信立德、廉洁修身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有了诚信和廉洁,才有了历史上无数成功者的辉煌,失败者黯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更应该时刻铭记诚信与廉洁。在纷繁世事中做到“诚信做人,廉洁做事”,拒绝欺骗,抵制诱惑。将个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开满诚信之花,结满廉洁之果,为完成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修身立德,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并怎样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呢?
修身立德
什么为修身?修身就是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修身是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圣人先哲,无不倡导为人应修身立德。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孔丘有云:“君子忧道不忧贫”;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但是当下我们学生有太多的不足,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未能在我们学生的身上体现,许多好的品质未能形成。并表现出急功近利、不注重个人修养、缺乏内涵、公德意识较差等很多问题!因此,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关键阶段的学生有必要进行传统教育、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我素质、做到修身立德!
对于怎样做到修身立德,有很多的途径,其中最好的渠道就是读一些好书,以书为镜。
哲学可以使人明智,历史可以增加良知。读好书,就如同与圣人交谈,可以做到“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志”的效果,陶冶我们的情操!
志存高远
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提升并超越自己,做到“君子甚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忽隐,莫显乎微,故君子甚其独也”,在修身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自己的志向,近一步做到志存高远!
志存高远就是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一个人若是没有志向、没有志愿,也绝不可能做成一件事!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只有很模糊的定位,而没有确定的,高远的,可以全力以赴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将来,为自己规划一个远大的理想!
自古至今,明人志士都有自己的指向: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遇挫愈奋,再接再厉”;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此可见,志向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有一个长远的志向,做到志存高远!
那么,怎么做到志存高远呢?首先,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个日常的详细计划。其次,有一个远大的对未来的憧憬。这样,使自己有规律可循,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就不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不会迷茫。就会明白自己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有它的价值,都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知识爆炸的当今,学历高的到处都是,并不仅仅局限于你的才学是否高八斗而在于你的全面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个人的修养,树立远大的志向。
“有志不再年少!”我们应从小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我们的内在本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新一代的二十一世纪的领导者,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点儿力量!
让我们真正做到“修身立德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廉洁修身,诚信于行。
你我廉洁则班级廉洁,青年廉洁则国家廉洁。
廉洁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社会的良好风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廉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少年所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之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八荣八耻”之中提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廉洁自律,廉洁修身,搞好廉洁文化建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每一个国家的兴衰都与国家统治者的勤俭和腐朽相关,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杜绝奢侈浪费,树立一个文明、廉洁、节约、高效的优秀共青团员形象。
历史的天空中我们追寻廉洁的痕迹,切切实实的的养成廉洁的优良品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作风。
值此廉洁文化建设之际,为使廉洁这一优良美德深入班级,深入学生的生活,贯彻建设班级廉洁自律、廉洁修身、廉洁文化的理念,打造班级优良作风,发扬传统美德,经过班委及团支部一致通过特此召开“我谈廉洁”主题班会。努力形成良好的风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次廉洁文化周之际,切实做好廉洁文化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刻了解到廉洁在身边,并用自己的切实行动为廉洁文化的校园之行作出模范带头作用。廉洁自律、廉洁修身,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廉洁文化的继承者,廉洁文化的传播者,廉洁文化的实践者,努力使班集体弘扬廉洁文化优良品德,使班集体成为廉洁文化先进班集体。
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是每个领导官员必须具备的品质。可是如今,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廉洁,玷污了廉洁,却似乎非常喜欢廉洁的反义词—腐败。与腐败比起来,廉洁显得那麽渺小,苍白无力。就像一个瘦骨如柴的孩子与一个彪形大汉的对峙。
为使廉洁这一优良美德深入班级,深入学生的生活,贯彻建设班级廉洁自律、廉洁修身、廉洁文化的理念,打造班级优良作风,发扬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风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次廉洁文化周之际,切实做好廉洁文化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刻了解到廉洁在身边,并用自己的切实行动为廉洁文化的校园之行作出模范带头作用。
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求学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廉洁自律、廉洁修身,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廉洁文化的继承者,廉洁文化的传播者,廉洁文化的实践者,努力使班集体弘扬廉洁文化优良品德,使班集体成为廉洁文化先进班集体。
结语:
我们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路,对学生们进行信念教育;以诚信、正直、节俭、负责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道德教育;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教育;重点培养遵纪守法意识的法制意识教育。活动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不额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把廉洁教育要求自然渗透于学校德育之中;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在学科学习中有意识地挖掘、渗透廉洁教育。
通过“我谈廉洁”主题班会活动,创造班级内部廉洁、清明、和谐、守法的氛围。全班同学通过日常耳濡目染,不断树立党员、干部、学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从而建立“廉洁修身、诚信于行”的良好风尚。
第四篇:修身立德
修身立德
中华民族在创造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传统道德文化价值理念在当今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充满时代意义的道德价值。修身立德的价值理念是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精粹,对正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年学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使他们懂得“学好职业技能前要先学会做人”的哲理,励志青春、厚德报国,焕发青春的绚丽光彩。
常言说“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修身是古往今来人们立身成才、建功立业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办法。修身可立德明志、可博学多思、可建功成业。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百家争鸣,道德为大,“百行德为首”。唐朝魏征有言:“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唐朝吴兢也认为:“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凡此种种,都是强调立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德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石,人要立身处世,靠的就是自己的操守和德行。人无德犹如建筑无基,不会行远,不会成事。欲做事,必先做人;欲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立德修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
同学们你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 播下一种心态, 收获一种思想; 播下一种思想, 收获一种行动; 播下一种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要加强理想信念、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5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他殷切希望广大青年:以英雄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时代变化与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新要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革命先驱李大钊提出:“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他们的期望必然成为激发青年一代在共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努力学习、奋发成才,成长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的一代新人。
第五篇:如何立德修身
如何立德修身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立德修生已经成为了衡量大学生的新标准。没有德而只有智的人,今后必定不能适应新时代。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替代思想道德建设,未来社会所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育人要先育德,做人德为先。
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于国于民都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一个社会少了正品,却多了次品,那会怎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后世界的贫富差距是知识的差距,因此仅有德却少才,当然不行。但如果社会多了危险品,那社会将是更为危险。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我人格,显得十分重要。一个人能否成才,成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所需要的人,除了要保证有健康身体、丰富知识外,最关键的或者最根本的就要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就要修身立志、完善自我。
首先,我们要学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有道德的人,即使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会严于律己。有些人总是在别人面前,就像一个绅士一样。但在没有人的时候却完全成了个痞子。同学们,当老师不在时,你能否像老师在场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在没有人着见时,是否也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我们要成为高尚道德觉悟和较好思想品质的人,就要把高尚品德当成一种习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自己成为全面的人才。
其次,要知行合一,注意行动
“知”就是指人的道德意识,“行”就是行动。知行合一,就是做事要讲究踏踏实实、不虚夸;要敢说敢为,不言而无信;要始终如一,不朝三暮四,有志气,有抱负,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敢于付出。要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崇尚科学,摒弃迷信。我们要带头移风易俗,树立科学的祭祀观,强化文明祭奠的意识,坚决摒弃封建迷信的祭奠方式,不在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乱放鞭炮,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坚持以肃穆、环保、节约、安全的文明方式缅怀先人,坚持摆脱封建迷信的羁绊,自觉与封建迷信作斗争。
第四,立德修身,崇孝敬祖。我们要带头倡导尊老爱老、知恩明礼的传统美德,在追忆先人的同时学习他们的良好品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传承革命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做到知荣明耻,奋发图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建设家乡、共促和谐的赤热情怀。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以文明缅怀、倡树新风的实际行动,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