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柴静的几点想法(精)
关于柴静的几点想法
“ 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安静的柴点燃,就是一团火。”柴静用这 样带有文艺字眼的一句话来介绍着自己, 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 记者并不是冷冰 冰的字眼,而是有些有肉的灵魂。
柴静, 1992年,到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读书, 1995年,电台主持《夜 色温柔》节目, 1998年,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台 主持 《新青年》 节目。2001年 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 《东方时空》 主持人。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 欲盖弥彰的谎言;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 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销量超过 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2014年 从央视离职, 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柴静, 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 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 她有一颗炽热的 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 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 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非典 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 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她矜持冷静,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 声音柔和。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柴静在 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形象也让公众相信她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知女神”。在别人采访柴静的时候,柴静总是要说 2003年对她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因为 在这一年,她完成了主持人到出镜记者的转变。2003年 2月 24日上午,新疆发 生 6.8级地震。柴静跟随节目负责人白岩松去新疆采访, 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 程后, 他们到达的严重受灾区, 落脚在一片废墟之中, 看到当地的人们正在举行 葬礼。那时候柴静突然明白了什么是自己要找的新闻。她说:新闻像一盆水,兜 头浇下来,满地都是水,满地都是新闻。也是从那时起,柴静才真正的体会到了 记者的使命:亲耳所见、亲眼所闻、去找到真实的新闻。一直以来,柴静都遵循 着自己的初衷, 做自己最真实的新闻。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告诉人们
记者是什 么。在柴静的身上体现着很多优秀 记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一直以来柴静都 尽量的完善着自身的这些素养。
曾经在《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柴静时,问柴静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柴静回 答说: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不再仅仅关注自我的或是个人的幸福。这是柴静认为 作为一个记者比较重要的一个素养。就是在记者的内心, 不再仅仅的关注自己的 幸福或苦难,而是把自己的眼光投向社会。做新闻的时候不再是急于表达什么, 不再只停留在是否能做出有很大的影响力, 让别人都关注的新闻。而是开始关注, 自己做出来的新闻是否会产生一些现实的影响力, 能否对这个世界的一些不好的 社会现实做出一些改变, 能否因为自己的一些努力为社会、他人贡献出一点光和 热。也可以这样说, 柴静已经不再把记者仅仅当做一个谋生的职业, 对她来说更 多的,是一份权力与责任。我认为,作为一名记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把自己 从仅仅关注自己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而开始去关注社会, 思考我要怎样做好自己 的本职工作, 才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才能改变些什么从而让这个社会变得跟 美好。很喜欢柴静说过的一句话“‘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其实耕耘本身就是 收获”。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记者在本职工作中应该履行 的责任。
很多人一直以为在把握“公正客观的态度”方面, 柴静做的不够好。因为在 节目中,柴静很多时候会带点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双城的创伤》里,柴静抹去 被访者流出的眼泪;在采访李阳家暴事件时, 因为不能理解李阳对于家庭的看法, 柴静一度露出自己的锋芒;在 《事故的背后》 中柴静用主观的情感区质疑厂方对 于自己工厂污染的否认。对于自己在采访中的情感流露,柴静一直在做着反思。的确,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 在采访当中渗透个人的主观感情是不对的。对于记者 来说, 最主要的就是呈现最为客观真实的新闻给观众, 然后让观众去做判断。柴 静在采访中的感情流露, 在很大程度上受众会根据她的情感偏向而做出判断, 也 许就会产生误导观众的效果。但柴静在博客上引摘的一句话, 对我触动很大:客 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 对生活在此侧与生活在彼侧的人都要 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 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这样看着, 也许每次的采访, 柴静都只是在试图的把自己 交给被采访的对象, 想要进入他们的世界, 通
过对他们的理解来把他们呈现给受 众看。但在李阳的采访中出现问题, 是因为柴静是一个很看重家庭的人, 所以她 无法理解李阳为什么只是把他的妻子、他的家庭看做是无关紧要的人。当柴静不 能理解时,就试图通过让对方理解自己,于是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在我看来,柴 静在采访中的感情流露, 很多是试图进入对方的世界, 想把被访者揭示给观众看。其实我认为, 在采访中的感情流露并不是有失客观公正的表现, 只是有的时候要 把握一个平衡, 这个平衡把握好了就是客观公正, 把握不好就会有所偏。有些偏 向于情感类的报道, 适当的情感倾诉可以引起公众的共鸣,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如 《穹顶之下》;但有些严肃的, 涉及到切身利益, 或者受采访者态度很强硬时, 则不宜流露情感,会显得自己被对方镇住了。记者并不是一个冰冷冷的放映机, 记者也是有些有肉的人。在揭示新闻事实的时候, 记者要做的就是把矛盾的双方 毫无偏颇的呈现给观众看,让观众自己去判断。关于记者在采访中的感情流露, 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让怜悯影响观众的判断。
第二篇:关于柴静的几点想法
关于柴静的几点想法
“ 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安静的柴点燃,就是一团火。”柴静用这样带有文艺字眼的一句话来介绍着自己,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记者并不是冷冰冰的字眼,而是有些有肉的灵魂。
柴静,1992年,到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读书,1995年,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最畅销书籍。2014年从央视离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非典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她矜持冷静,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柴静在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形象也让公众相信她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知女神”。在别人采访柴静的时候,柴静总是要说2003年对她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她完成了主持人到出镜记者的转变。2003年2月24日上午,新疆发生6.8级地震。柴静跟随节目负责人白岩松去新疆采访,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程后,他们到达的严重受灾区,落脚在一片废墟之中,看到当地的人们正在举行葬礼。那时候柴静突然明白了什么是自己要找的新闻。她说:新闻像一盆水,兜头浇下来,满地都是水,满地都是新闻。也是从那时起,柴静才真正的体会到了记者的使命:亲耳所见、亲眼所闻、去找到真实的新闻。一直以来,柴静都遵循着自己的初衷,做自己最真实的新闻。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告诉人们记者是什么。在柴静的身上体现着很多优秀 记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一直以来柴静都尽量的完善着自身的这些素养。
曾经在《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柴静时,问柴静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柴静回答说: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不再仅仅关注自我的或是个人的幸福。这是柴静认为作为一个记者比较重要的一个素养。就是在记者的内心,不再仅仅的关注自己的幸福或苦难,而是把自己的眼光投向社会。做新闻的时候不再是急于表达什么,不再只停留在是否能做出有很大的影响力,让别人都关注的新闻。而是开始关注,自己做出来的新闻是否会产生一些现实的影响力,能否对这个世界的一些不好的社会现实做出一些改变,能否因为自己的一些努力为社会、他人贡献出一点光和热。也可以这样说,柴静已经不再把记者仅仅当做一个谋生的职业,对她来说更多的,是一份权力与责任。我认为,作为一名记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把自己从仅仅关注自己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而开始去关注社会,思考我要怎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才能改变些什么从而让这个社会变得跟美好。很喜欢柴静说过的一句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其实耕耘本身就是收获”。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记者在本职工作中应该履行的责任。很多人一直以为在把握“公正客观的态度”方面,柴静做的不够好。因为在节目中,柴静很多时候会带点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双城的创伤》里,柴静抹去被访者流出的眼泪;在采访李阳家暴事件时,因为不能理解李阳对于家庭的看法,柴静一度露出自己的锋芒;在《事故的背后》中柴静用主观的情感区质疑厂方对于自己工厂污染的否认。对于自己在采访中的情感流露,柴静一直在做着反思。的确,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在采访当中渗透个人的主观感情是不对的。对于记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呈现最为客观真实的新闻给观众,然后让观众去做判断。柴静在采访中的感情流露,在很大程度上受众会根据她的情感偏向而做出判断,也许就会产生误导观众的效果。但柴静在博客上引摘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对生活在此侧与生活在彼侧的人都要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这样看着,也许每次的采访,柴静都只是在试图的把自己交给被采访的对象,想要进入他们的世界,通过对他们的理解来把他们呈现给受众看。但在李阳的采访中出现问题,是因为柴静是一个很看重家庭的人,所以她无法理解李阳为什么只是把他的妻子、他的家庭看做是无关紧要的人。当柴静不能理解时,就试图通过让对方理解自己,于是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在我看来,柴静在采访中的感情流露,很多是试图进入对方的世界,想把被访者揭示给观众看。其实我认为,在采访中的感情流露并不是有失客观公正的表现,只是有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平衡,这个平衡把握好了就是客观公正,把握不好就会有所偏。有些偏向于情感类的报道,适当的情感倾诉可以引起公众的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穹顶之下》;但有些严肃的,涉及到切身利益,或者受采访者态度很强硬时,则不宜流露情感,会显得自己被对方镇住了。记者并不是一个冰冷冷的放映机,记者也是有些有肉的人。在揭示新闻事实的时候,记者要做的就是把矛盾的双方毫无偏颇的呈现给观众看,让观众自己去判断。关于记者在采访中的感情流露,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让怜悯影响观众的判断。
第三篇:柴静经典语录
柴静经典语录
1、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2、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3、可见似锦繁华的夜,处处有寂寞的信徒。
4、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才是文艺。
5、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6、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7、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8、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9、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
10、从尘土里来的人,能理解开怀大笑背后的酸楚,也知道幽默是面对不完美人生的最好办法。
11、我仍固执地在寻找着那份触电的感觉,在渴望那份女人终生企求的爱情,我无法放低这个最低的要求。朋友说:你的要求其实很高,两情相悦如今已经不多了,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已是奢望。但我仍然带着我的热情跟向往在等待那个风雨夜归的人。
12、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欲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13、我渴望呆在最静寂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
14、人生奇诡,处处与旧日生活撞在一起。
15、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16、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17、一刹那觉得,就这样停留下来吧。在这如同流沙幻影的世界上,夜深如海时,为了那些悲欢翻卷的心,让我来守着这一点点恒定不变的东西吧。
18、我跟每个普通人一样都有弱点,有冷酷、有自私、有虚荣心,道德只不过让我看清这些弱点,然后去抑制它,或者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优点。一个人的思想跟他的职业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能我做记者的时候是一个样,现实生活中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19、在我的人生里,当我有机会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远离家乡,我选择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节目和自己的 爱情。我以为这就是自由。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过轻松,就像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人,永远离不开方寸之地。
20、电台里正放 王菲的老歌《誓言》,“如果你能给我一个真诚的绝对,无所谓,我什么都无所谓”,那是多久前的誓言?此时满世界正炒作她是如何被背叛的。爱情是女人的信仰,只是教主太脆弱。
21、但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它告诉你,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和呈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认为一个概念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出于智力上的懒惰。
22、窗口正对着老榆树,倦了便望望它,春绿冬白,永远永远。
23、一个记者首先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人,只有你的内心先对别人袒露,才会得到别人的心灵,我希望自己永远都可以这样。
24、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25、一年一年,风吹一阵,雨落几场,等草木从裂缝里长出来,盖满了群山,你就长大了。
26、我愿有信仰,凭借狂热的祁祷与纯洁的献身精神得到依托。这样在人世中我不必毫无依恃。在最哀恸时可以匍匐于神足下,可以将我与最爱的人们的幸福托付给宗教,我们将得到庇护。
27、以前,做电台的时候,我喜欢说,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那是非常文艺和情绪的字眼,而2000年接近25岁的时候,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现在是时候该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结构、流向和探究为什么这样流向的原因。我庆幸,在迈入成年的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28、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29、一刹那觉得,就这样停留下来吧。在这如同流沙幻影的世界上,夜深如海时,为了那些悲欢翻卷的心,让我来守着这一点点恒定不变的东西吧。
30、我就像是动物世界里的豹子要改变身上的花纹,注定让自己全身血淋淋。
31、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别人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
32、采访是一种抵达。
33、一个人不应该一辈子背着不加解释的污点生活
34、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35、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才那么幸福。
36、想起当年胡适留美,执教北大,终身倡导的就是梭罗式的思想。后来提倡“好政府主义”也是这样思想的延续。
37、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38、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
39、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
40、小人物也有权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41、忽然想起有人当初说过的 一句话 “记者就是记着”。
42、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被忘记。
43、只要还能思考,恐惧就不能完全控制一个人
44、博客属于大家,也包括与我们观点不一致的人,包括漫骂和人身攻击的人,如果这样的评论让你看上去不舒服,那这是我们为了表达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我的底线是不要猥亵。
45、但是,不要猥亵。它会贬低人作为人应有的尊严。(韩寒)
46、一个具体的生命在宏大的国家面前是微小的,即使在做父亲的人看来也是一样。
47、陈逸飞当年说自己一生做事只问三个问题:第一,你喜欢吗﹖第二,有没有条件做﹖第三对社会有没有益处﹖
48、中国式的学术研究包含了比西方多得多的目的,可是往往唯独缺少了一项:兴趣。那种孩子式的,在旧仓库里翻找的乐趣。尽管中国历史的这个仓库,也许打扫得过分干净了。
49、无论谁拿着鞭子在我背上鞭打,我也不再进入梦乡,当然我也不再相信梦话。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
50、在说人民之前,先来说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吧。
第四篇:课前演讲——柴静
柴静
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因其飘逸而明慧的气质,敏锐得让人惊诧,坚定得让人心疼。柴静,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的出镜记者。在她之前,中央电视台所有的出镜记者都没这么辛苦,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柴静不再是一个只拿着话筒的记者,她不但需要参与到前后期的编辑,还可以在节目中让摄像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她主导着节奏,是新闻的参与者、解说者、体现者、挖掘者。改掉原有的“编导中心制”,从她开始确定起的“记者中心制”,如今成为《新闻调查》节目成功的诀窍。
1993年,执意要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长沙上大学的柴静回忆道,“当时走得很急,头也不回,恨不得把过去全部抛掉。”因为她从来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所以一直被世俗限定的眼光捆绑,她想要自由。柴静大学的辅导员张老师依然记得她在学校时给人的印象,“挺骄傲的,不爱说话,会在学校的报纸上发表很多文章,在学校里挺有名,大家都知道她”。大学毕业时,她放弃所读的会计专业跑到电台里当主持人,独自留在读书的城。无亲无友,身只影单。生日那天,口袋里没有一分钱,顶风冒雨走去电台。雨水热烈,浇透了湿淋淋的寂寞。她在节目里一吐心声:“要做一只翩飞的白鹤,飞渡寒苦的人生。”依然是自我,心怀有梦的人。决心做一档午夜直播。游说,克服重重困难,节目定为《夜色温柔》。以后的每个周末午夜,她守着电台,如约道来:“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一直喜郑智化的歌。苍桑温暖的曲子,多少个夜晚,穿越时空和夜雾的阻隔,慰籍暗夜里那些看不见的伤和寂寞。节目成为名档,拥有了大批听众,她的声音和电波成为这座城里的周末夜宵。明明当上了综艺部的主管又跑去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进修。23岁,偶然进入央视《东方时空》,新人进摄影棚,初不顺意。第一晚通宵录完节目,大哭,擦干了泪,接着做下去。现场采访内心受到震动,明白“灾民在你肩上哭泣,才是新闻的价值。”遂从主持人转型为记者,滴水藏海,她试着将自己融进新闻,做新闻里的那个人。她说自己终于明白——对世界的认识,是要行万里路才能得来。从湖南电视台的《新青年》主持人到《东方时空——时空连线》的主持人,最后,“不安分”的她在《新闻调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记者。后来,她出了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书里的一段话,这样纪录当时的心境:“我辞职去往北京——带着北京广播学院的通知书,刚够用的金钱,面目不清的未来和22岁的年纪。”透过层层流光,彼时,这个清瘦年轻的女子,面目模糊,而眼神儿是执着的。说不清想要什么,只知道要前行。如同一个远足的人,抬头看看天,再低头赶路,天空蔚蓝。
2003年,非典肆虐时。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苍白的小汤山病房里,裹在消毒服里,一张瘦弱苍白的脸,一次次把最有力的信心带给观众。这一年里,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央视这个瘦弱勇敢的女记者。她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柴静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经过“SARS”**后,她给人的印象就是追求真相的记者,柴静以一个记者的身份被人们所信任,柴静喜欢纪伯伦的一句诗“真正的歌者,可以听到人心底的沉默”,正是这些沉默的微弱的声音和群体,让她敏感。一个叫李燕的女孩在柴静的博客里用悄悄话留言,“我爱生命,但我不愿活”,她希望柴静能帮她提交一份安乐死的议案。把生死的希望放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身上,李燕的信任从哪里来?翻看柴静的博客,你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这样汹涌的信任。
依然做新闻。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她是矜持冷静的吧,似乎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时常在现场,她坐在草坪上采访,抑或面对面看着对方。柔和的声音里,每每透着坚持的,不可退让。是的,坚持。这个清瘦的女子,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她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剥丝去茧。待一层层伪饰的泡沫退去,冰山一角还一个真相。亦有温情的时候。汶川大地震,她去现场。没有对现场抢救的报道,也没有救死扶伤的呼吁。一个叫做“杨柳坪”的受灾村庄中,和灾民一起生活。《杨柳坪的七日》中,灾民说着家中的灾情,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昏暗中,她捧着一截烛头,无话,所有的力量和言语都淌在脸颊了。她以莱蒙托夫的一首诗表达当前的状态:“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依然一个人,背着大包穿着平底鞋跑现场。依然安静寂寞,读书,多年不改对文字的热爱。微博一直流传柴静至今未在北京买房、十多年一直住在出租屋里的传闻,网友更给柴静送上“央视最穷主持人”的称号。柴静在其个人博客上首度回应称,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不购房与能力和道德无关,没什么自惭或自得的。当热烈包围世界,她以冷静的姿态飞渡。内心有海量,她亦是一片海。心怀有梦,俯身为蓝,总是向着最蓝的那片海域飞翔。媒体需要敬业和良知,这年头的新闻媒体及媒体人,有多少不是讴歌太平,欺上媚下,娱乐八卦,能有几个是真正的百姓媒体,关注百姓生活的,但柴静则是其中的特例。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写《野火集》的时候曾批评台湾的大学生,给他们取名为小女生型,一听到某个地方发生灾难,就说“哎呀,太可怕,我不要知道!”。柴静承认自己也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从学校里走出来在湖南主持电台节目《夜色温柔》时,柴静仍然独守着自己的世界,并不关心这个社会的公众生活,热衷用音乐与文学进行诗意的表达。做记者改变了她。当她第一次走出演播厅,派去新疆地震现场进行特别报道,她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我坐在演播室里,只会说灾情怎么样,死伤怎么样,赈灾怎么样,说出来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到新疆之后我脚踩的那个地方还在抖动,脚边露出的茅草其实就是别人家的屋顶,房子已经坍塌了,下面还埋着人,你就站在那个上面。你再往前走,那些老大娘抱着你,她不认识你,但她抱着你在你肩膀上哭。”新闻的真相往往比表面重要,“你意识到,实际上你在跟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发生着联系。你不能只关心自己而不关心他人,这样你才能被信任。”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柴静
选柴静的原因:她身上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90后去学习,要敢想敢做,有行动,让青春无悔,不过多的在乎外界的评论,坚持自己内心认为正确的想法,自信,从容,爱自由,任性,柔情,爱旅行,爱阅读,不断学习,果断,用于追求事实真相,并相信在追梦、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有时目标并不是不变的,听随自己内心的想法,考虑好之后做出决定,灵活一点,勇敢的迈出去,但每做一件事一定要全身心的付出,相信如果我们这一代人都强大起来,“中国梦”的实现必然指日可待,柴静震撼调查:
雾霾真相《穹顶之下》
柴静,传媒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艺术硕士,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如《山西:断臂治污》《事故的背后》《尘肺病人维权调查》等,获选2007“绿色中国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2015年2月28日,柴静向网络免费奉献了她辞职后独立完成的调查片《穹顶之下》,雾霾之上,穹顶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大雾霾后得知怀孕:女儿健康就好。柴静:永远清楚地活着
央视记者、主持人柴静在2012年年末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看见》。在出版社的宣传栏里,首印便是50万册——这个数量,在当下出版业的寒冬里,令人瞠目结舌,是林青霞《窗里窗外》、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发行量的好几倍。她被称为新闻女侠
她是央视最受关注的主持人之一。因在非典时期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采访,以及《新闻调查》时代对真相不折不挠的追问,她被寄予“新闻女侠”的期待;她重视新闻中的人与人性,给坚硬的现实注入几分柔性的关照;她也是唯一坚持在博客中书写每期节目长篇采访手记、反省总结的央视记者。
微博上,各种真实或虚构的“柴静语录”,和“白岩松语录”一样流传甚广,几乎成了“央视牌心灵鸡汤”而她其实从不在微博发言。尽管一再强调只关注自己在新闻专业领域的“公众形象”,甚少谈及个人,但人们对她的种种想象依然不止。最近的一次,她被传言描述成“央视最穷主持人”,说她买不起房子,租房居住。柴静写博客澄清:“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这事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关系,没什么可自惭的,也没什么可自得的。”澄清又引起另一种情绪反弹,有人指责造神者把她塑造成了一朵“白莲花”。
而柴静自己,最最警惕的,正是把人符号化、标签化。“世界也好,人也好,本来都是丰富多彩,参差多态的,为什么要通过标签去认识呢?” 跟自己较劲
翻看柴静的履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年少成名”、“顺风顺水”这类词语。18岁时她已因《夜色温柔》成为湖南当红电台主持,22岁就有了一档自己的电视节目《新青年》。2001年,柴静25岁,被时任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选中成为《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搭档白岩松。两年后她进《新闻调查》,迅速因“非典”报道闻名全国„„
但在好友范铭眼中,“世俗标准的“成名”不是柴静的目的,她所感兴趣的只是如何“接近自身的极限”。”柴静从小到大都是班上最普通的孩子,只喜欢在本子上抄诗词,“她不跟别人竞争,但跟自己较劲。她的从不懈怠,并非来自于外界的“期待”或“要求”,她只为自己内心的标准一日一拱卒。”
往往在外界对柴静没有期待和要求之处,她的表现反而格外耀眼。比如北京奥运会,台里给她的任务是报道例行发布会,没人要她拍运动员,而她却采访了那些令人尊敬的“失败者”,感动无数观众。
不久前一期《看见》,讲77岁台湾老人把同乡骨灰带回大陆安葬的《归去来兮》里,一句“不曾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让很多观众落泪。但其实当初因话题涉及两岸,稍有敏感,拍摄时节目组对能否播出全无把握,柴静便自费在台湾当地找摄像帮忙,想:先做出来再说。
“她身上有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劲头。”柴静在《新闻调查》时的同事郝俊英说,“她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意志力最强的人。一般人被困于城中,往往试着爬两下城墙,被上面扔下来的石头砸疼了就放弃了,但柴静不是,她看到一条路堵死,不会绝望,而是会继续四处摸索,往往能找到别人没留心的隐秘出口。”
长天大地,用力摔打
但柴静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刚进央视《时空连线》,此前从没做过新闻的她无所适从。她不会写评论,眼神缺少和嘉宾的交流,节目内容缺乏深度„„问题太多,不断被狠批,改都不知从哪儿改起。
在新书里她回述这段艰难转型的日子,“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了”。
她不想干了。但领导一问,“今天带子能交吗?”鬼使神差的,她张口就答“能”。
她发狠,每天上午报三个选题,下午联系,晚上录演播室,凌晨剪辑送审。熬着熬着,慢慢也拿到些奖,日子过得宽松点,有了喘气的间歇。但疑问又开始滋长:“我正做的真是我喜欢干的吗?”
直到她离开《时空连线》去了《新闻调查》,这个问题才有了极其明确的答案。
柴静在书中回忆,为采访被超期羁押二十八年的人,夏天大日头下,她步行 5公里去山里的看守所;要找失踪的贩卖假古董的犯罪嫌疑人,她深冬坐车去江西,半夜车熄火了,她冻得哆哆嗦嗦在后头推车,身上都是泥点;为了找被戒毒所卖去卖淫的吸毒女阿文,她在垃圾一直淹没到小腿、皮条客出没的小巷里一家一家地问;汶川地震,她坐在村民摩托车后座上进灾区采访,采访结束回北京后,她的胸脯和胳膊完全变成棕黑色。
她觉得自己终于接了地气,参与了世界。长天大地,用力摔打,过瘾非常。
“柴小静,勇于自省,永远任性”
“原来有凌厉之气,如今越来越宽厚。”《看见》制片人李伦评价柴静这十年的变化时说,“过去她像把闪亮的刀子,现在更像一个温度计。”
去年2月,柴静做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调查,采访归真堂创办人邱淑花。邱一上来就哭哭啼啼说了不少带情绪的话。换成十年前在《新闻调查》,柴静可能就这么播了。但如今柴静会停下来,告诉邱,她话里的情绪会导致网民反感,问她“你愿不愿意重新梳理思路,回答问题”。
在节目中的柴静,越来越学会了宽容。
而镜头外,“其实我是个小暴脾气。”柴静说,“尤其是对亲近的人。”
范铭记得的柴静最近一次“爆发”还是在去年7月份,伦敦奥运前她们在英国做《静观英伦》系列节目时。节目组原先商量,主采访用中文,即兴采访用英文。当时柴静正为即兴采访做准备,她希望尽可能多用英文沟通,于是一边准备问题,一边向翻译求教。范铭在旁看着心疼,走过去说:即兴采访也用中文吧,不要如此辛苦每个都准备英语提问了。柴静当场发了脾气。
范铭事后理解:“她已经拉满弓弦,我的劝说反而是一股“泄劲”的力量。”
柴静在书中也写,她有时的愤怒指向的是自己,“我对自己感到愤怒,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
其实原来在《新闻调查》时,有年年底开会,柴静就为自己工作中的暴躁向组里道过歉。大家笑,后来送过柴静一副对联:“勇于自省,永远任性”,横批“柴小静”。
自省和任性的循环出现让柴静慨叹,“我怎么老没法改变自己的弱点?”在中国支教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话安慰了她:“如果(改变弱点)那么容易的话,还要漫长的人生干什么?”
现在的柴静把弱点当成检省自己的机会,“老老实实地面对吧。”
“是想消费别人吗?”
柴静最警惕的“错误”,是把采访变成对采访对象的消费,“这是最残暴的事”。
做药家鑫案那期节目时,节目组内部曾争论过用什么编辑方式:一种是对舆论热点一一回应,另一种则是根本不去响应热点,只陈述,不解释。她觉得,还是选择后者,老老实实地说出知道的那一点就好。
在节目中,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在楼底下带着柴静上楼,进门后,药家的陈设空间一览无遗。“我只要说这个楼建于什么年代,药庆卫工作是什么、从什么位置上退休就可以了。为什么我还要问“官二代”这种问题?观众不是都已经看见了吗?既然看到了,为什么还要拎出来问?是想消费别人吗?”说这话时,柴静音量陡然提高。
她在竭力为采访对象揭下标签的同时,自己也正被贴上各色标签。新书发布会上,白岩松、崔永元、张立宪、罗永浩等十多位男性朋友的现身力挺引来了一些调侃,“女神”、“当代林徽因”等称号漫天飞舞。
问及此,柴静脸色沉了沉,“这些词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至于朋友,“不过是一群因文字而相知的人,在一块儿聚会,恰好有男有女。强调性别其实是把人的本质给抹煞了,这很愚蠢。”说到“圈子”,柴静罕见地用了“讨厌”一词,“我特别讨厌所谓的俱乐部那种小圈子的感觉,就好像别人给你发个勋章你才能加入似的。”
她不愿被人消费,被娱乐化。采访中,她不谈私人生活。
她的工作与生活是高度重合的。朋友王小峰说,饭局上的柴静,说话也和《面对面》、《看见》节目录制现场一样。而柴静自己的描述是,她把记者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清楚地活着,即使在恋爱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就算附加在爱情这么美好的状态下,盲目也是个挺可怕的词”。
《穹顶之下》是一部时长103分钟的纪录片,由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自费拍摄,聚焦雾霾及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主要针对什么是雾霾、它的形成及解决出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记录和剖析。
《穹顶之下》简单来说讲的就是雾霾的严重程度,以及它正在以超出人类预期的速度和影响力在干扰你的生活,治理很困难,每个人、每个具有日常行为能力的人都身陷其中,你感受到了被影响,你就有一份责任;视频上线之后,截止3月1日上午,仅腾讯视频播放就已经超过5000万。网友追捧、明星转发的同时,随之也引发了不小的质疑、挖苦和背后利益关系的阴谋论。但显然柴静这个从个人体验出发,进而展现雾霾之重和解决之道的个人作品,彰显更多的是积极正面的意义,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保护毕竟与你的日常生活每一天息息相关。
所谓事物反转,在我们这里往往呈现的不是真知、真相和真正的价值,而只是投机、负气和阴谋论。关于对柴静的诸多质疑,在我看来既不是对一件受关注事物的不足之处的寻找瑕疵行为,也不是关于“灰霾之重”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仅仅是一种人类身上基本可以等同于本能的“挑衅”行为。挑衅如果放在艺术创作上,那非常好,但以一己之愿去影响和干扰关乎无数人诸如健康、利益的大事,则是一种自不量力和不识时务。
从科学常识来说,柴静女儿患病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并不明显,但这不是用来质疑《穹顶之下》的出发点和作为深度调查作品质量的素材。我们既要承认柴静的主持人、公众人物的身份,同时也无法抹掉她母亲和女性的视角。不管一个人的身份有多少个,他/她一定有个人之经历和常人之体验,从自己的“受难”进而发掘和展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关注和问切,难道不是人类发展进步中一种常见的规律吗?
《看 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 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陆步轩
一个记者首先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人,只有你的内心先对别人袒露,才会得到别人的心灵,我希望自己永远都可以这样。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柴静 《看见》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宽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柴静经典语录《陈虻不死》
一个记者,最怕的事情,是你在工作,卖命地工作,但你是在为你的制片人,奖金,虚荣心,甚至为你的恐惧…而工作。而丢失了最简单的东西。——它比什么都脆弱,也比什么都坚韧。我和我的节目,都走过了十年。陈虻说过“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不要因为走得太远》
第五篇:《看见》柴静范文
《看见》 柴静
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1.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只是、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到了几个层面
2.戏谑风头人物,逗逗女同事,拿领导开涮
3.饭在锅里,人在床上
4.好的我就不说了,我提点意见,好的为什么不说呢?好的地方也要说,我先说。。
5.有句话叫有意瞄准,无意击发。要有这个“无意”
6.他说姑娘你可得加把油啊,领导说,扶不起来就不扶了
7.他骂人的这个劲儿,史努比说,让人轻生的心都有——因为她骂的都是对的8.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9.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期待答案吗?要是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10.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有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11.默多克说,新闻人就是要去人多的地方,但我心里知道,我就是不爱扎堆
12.爱打听,好传播
13.我的心不在腔子里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1.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2.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第六章 沉默在尖叫
1.家庭是最小的社会但愿,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第八章 我只是讨厌屈服
1.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2.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3.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