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英国对冷战形成的影响
浅谈英国对冷战形成的影响
摘要:国际国内上,冷战史的相关研究硕果累累。当然关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冷战起源的问题,各位学者均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但一般认为其具有复杂性。笔者在这里则将英国作为切入点,即考察英国在冷战形成中的重大影响。其中,将主要选取英国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的对冷战形成的影响和英国在美国制定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前后的动向这两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英国 冷战 反共思想 亚太集体安全保障体制
一、温斯顿·丘吉尔的对冷战形成的影响
领导人的作用对国家政策制定和国家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特定制度下领导者的行为选择、面对各种偶发事件对领导者的决策取向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着们的重视。因此,在新的历史研究资料中我们更应该把当事人的作为和事件结合起来考察。显然,丘吉尔作为冷战序幕“铁幕演说”的发起者,对冷战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一)丘吉尔早期的反共思想
丘吉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领导者,同时又是二战结束后挑起美苏冷战的始作俑者。丘吉尔的反共思想在很早就已形成,“在其1906年担任内政大臣时,他就明确表现出敌视和排斥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倾向。”①而在之后的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政权建立起来时,丘吉尔则把布尔什维克看做“残暴的黑猩猩”,苏维埃也被其视为西方国家的死敌,他积极鼓动西方国家对苏维埃进行武装干涉,这一切都表明其仇视社会主义的右翼思想进一步升级。
(二)二战爆发后丘吉尔反共思想的表现
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被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任命为英国战时联合内阁领导人,带领英国抗击德国法西斯势力。虽然苏联也是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是英国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友,然而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领袖,丘吉尔却非常在意美英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差异,甚至有意地在两方之间制造“新的不和谐”。丘吉尔的这种反共思想一直贯穿了二战的全程,也为二战胜利后美苏两国的冷战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最终直接导致世界冷战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丘吉尔的“鳄鱼下腹部”理论
二战中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向英国提出了在欧洲西部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为的是打乱德国的战争部署,使其东西两线均受打压,不能兼顾,从而尽早取胜。然而,丘吉尔却对苏联的要求消极应付,并且在1941至1942的两年中,一直拒绝苏联的一再要求,以英国无力开辟战场的借口企图使苏德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从而由英国来收拾残局,掌握欧洲主导权。
拒绝了苏联的合理要求的丘吉尔反而拿出了在北非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并且竭力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为了使苏联方面同意这一计划,丘吉尔亲自奔赴莫斯科,并提出了著名的“鳄鱼下腹部”理论来支持该计划。他声称地中海区域就像鳄鱼的下腹部一样易于攻击,而不应攻击如鳄鱼坚硬的口鼻部的法国北部。然而,鳄鱼下腹部理论明显是丘吉尔放思想的一贯反应,斯大林很快就清楚了丘吉尔的真实意图,他强烈指责英国该计划的实质,使英国不得不承诺在1943年正式开辟第二战场。
但是,在此后的多次关于第二战场开辟事宜的谈判中,英国仍然迟迟不给予真正行动。① 许海云:《他们制造了冷战》,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3页。
而且,1943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法西斯盟国在世界各大战场都陆续转入战略进攻,但是丘吉尔却仍按兵不动,其之前得到美国支持的“北非登陆计划”也在实施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这种避实就虚的战略严重限制了整个欧洲战局。
1943年底,苏德战场的战争情况出现了根本性转变,苏联在艰难努力之后终于取得了战争主动权,对德国发起战略反攻指日可待。战略态势的改变使丘吉尔开始改变其对拖延许久的第二战场开辟计划的态度,1943年11月,美英苏三国在德黑兰召开首脑会议,关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终于告一段落。但是,丘吉尔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中所显露无疑的反共思想不可避免地为美英苏三国今后的战略合作留下了阴影,严重削弱了盟国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和实施军事合作的基础,最终加速了反法西斯联盟的破裂。
2、“百分比协定”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美英苏三国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1944年,苏军大规模进攻德国法西斯势力,并且迅速跃出国境,对中欧与东欧地区开始产生影响。丘吉尔为此形势开始感到担忧,他明白美英盟军的西线进攻势力是无法抢在苏联之前占领东欧地区的,苏联势必会取得对中欧等地的控制权。为此,丘吉尔想要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达成与苏联方面的政治协定,帮助改变苏联将一手掌握中欧的情况。
1944年,丘吉尔亲自飞赴苏联莫斯科,他事先拟定了一份战后美英苏等国在中欧、东欧等地区的势力范围分配比例的方案。这份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基本认可,英国于是与苏联达成了著名的“百分比协定”。
然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丘吉尔的意图却是再清楚不过,他无视“百分比协定”签订的事实,公开宣称战后东欧的势力划分应实行谁占领谁决定的原则。在苏联奉行的实力原则面前,“百分比协定”形同一纸空文。
3、发表“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
1945年,英国正逢大选。丘吉尔对其所领导的保守党充满信心,期间他一心就战后世界格局的问题奔波操劳,却没想到极度渴望和平、肯定苏联对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英国人民竟然抛弃了他,工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丘吉尔因此被迫递交辞呈离职,开始了其政治生涯中短暂的在野时期。
1946年,丘吉尔应美国威斯敏斯特学院的邀请到该院发表演讲。3月5日,在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他发表了名为“中流砥柱”的演说,其中,“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得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了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坐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这段话最广为人知。在演说的最后,他更是提出美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中流砥柱”,呼吁美英两国联合起来集体抵制苏联的不断“扩张”。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称得上是其反共思想的一个总结,其反应了战后西方国家统治阶层内部对苏联的普遍态度。同时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对其表示强烈认同。铁幕演说实际上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二、英国在美国制定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前后的影响
显然,英国在欧洲冷战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提到东南亚冷战的形成,我们总是想起作为美国遏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政策,而忽视了英国在此过程中也发挥这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一段时间内原本是以美英苏中为基础,加上联合国的集体安全保障机制来维护世界各地区的安全的,但从1949年北约成立和转变对战败国日本的占领政策后,美国开始重新考虑自己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集体安全保障政策。
在美国尚未明确制定出其亚洲政策前,英国就开始活动了。英联邦国家们也纷纷活跃起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陆续提出自己关于太平洋地区安全保障的构想,其中英国对于澳大利亚提出的由美英澳新菲五国组成太平洋地区安全保障组织的构想十分支持,主张将这一构想作为在此地区合作的基础。英联邦国家的这一系列行动,都表明了他们想要排除日本,对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和害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态度。
然而美国政府则有着自己的考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48/2文件认为,美国应重视其在日本、冲绳、菲律宾等地的地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亚洲沿海岛屿防卫链。虽然该文件也提出了“要促进英联邦各成员国与美国在亚洲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是美国将重点明显放在了亚洲太平洋沿岸的国家。美国意图在其主导下建立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系,而拒绝英国在此地区争取特殊利益。
而在之后的关于该体系问题的具体研究过程中,美国更是坚决地把英国排除在外。1951年,美国国防部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提交的由美菲澳新四国组成,尽力吸收印尼与加拿大参加的“太平洋协定”方案,并在此方案上特别强调其成员国应严格限定在沿海岛屿链国家。至此,英国彻底被排除在了亚太集体安全保障体系之外。
面对美国强硬的态度,英国表示出激烈反对。英国原本想要借英美特殊关系在太平洋地区继续保持其之前的大国地位,维护自己在该区域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强国地位。英国的反对态度充分体现了其“帝国意识”与“冷战意识”。在英国的激烈反对下,美国不得不放弃《太平洋协定》的构想,重新组织其对亚太地区的政策。
这次,美国选择了分别与亚洲太平洋沿海岛屿国家缔结双边、三边安全保障条约的路线。1951年,美国政府与相关国家计划后初步签署了《美日安保条约》与《澳新美条约》,英国得知后反应相当复杂,原本其认为美国不可能把自己排除在澳新菲之外。但是以英国的实力却无法再强制要求英联邦国家按其命令而动,英国只好接受这一事实。而对于菲律宾,英国则提出了不允许其加入的要求,最后美国则采取了单独与菲律宾签署《美菲共同防卫条约》,并于9月正式签署了《澳新美条约》与《美日安保条约》。
通过以上关于英国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的对冷战形成的影响和英国在美国制定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前后的动向这两方面进行的论述,不难看出,在欧洲冷战与东南亚冷战形成的过程中,英国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可以说,英国的影响是美苏冷战起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李丹慧:《国际冷战史研究》,第一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许海云:《他们制造了冷战》,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张晓晴,30220122200863,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
第二篇:4.15《“冷战”的形成》教案
第15课 “冷战”的形成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冷战”政策的提出 ㈠原因
1、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
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㈡提出 1、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 2、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第一枪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二、美苏展开冷战 ㈠美国“冷战”政策
1、“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冷战”政策的表现
⑴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出台
①背景:英国无力承担对土耳其、希腊的援助,希望美国接管 ②内容:
③影响: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
阅读并回答: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
问题一: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两种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来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
问题二: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折”? 转折:美国外交政策从原来的孤立主义,转变为称霸世界的外交战略。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力量急剧膨胀,及战后美国面临的经济转型的问题。问题三:杜鲁门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何影响?
目的:宣告美国在全世界的扩张,目的把苏联势力遏制在其本土和东欧范围,不准苏联干涉其他地区的事务,干涉美国的扩张行动。影响: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⑵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⑴背景:
①西欧各国的经济困难
②无产阶级革命威胁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⑵内容:P71 ⑶影响:P71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了会议。
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3)军事方面:北约组织的建立(冷战政策的支柱)⑴背景:
①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威胁的阴影挥之不去和“恐苏症”而寻求美国的支持
②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⑵内容:
1949年4月美国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成北约NATO)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任何一个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以“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⑶影响:p72 ㈡苏联的对抗措施
⒈政治:建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反击冷战政策,加强对东欧的控制。⒉经济:建立经互会
建立目的:反击马歇尔计划,发展经济,巩固东欧。
建立概况: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1949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
建立作用:对促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一定作用,但苏联的一些不平等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利益。
3、军事: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苏联的目的: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组织,总部设于莫斯科。
(三)北约和华约建立的影响
标志着二战后欧洲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以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三、冷战政策特点:
以美苏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至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对峙和竞争,这种对峙和竞争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除此之外的一切方式。
四、冷战局面的评价
㈠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政策的结果; ㈡美国发起冷战和苏联的回应使之不断升级,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
㈢双方争夺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不可避免; ㈣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动荡。
第三篇: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反思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反思
课的亮点:
1、在“和谐互助”策略的指导下,导学法、讲述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全体学生互动交流,创造了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受到了思想教育。
2、本课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把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变为探究和体验历史发展、描述和感悟历史变化,增强历史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历史知识的呈现声形并茂、情景交融,让学生动用各种感官接触历史事物,极大的彰显了历史教学生动多彩的特质,既保证历史的生动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本课利用多课件向学生逐步显示了一个大的图示式纲要线索表,二个数字表格、三幅地图、五份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演说摘录,还插入了各种说明性的辅助板书,随需要呈现或消失,这就使图示线索显得更加清楚明了。提高了学生理解教材线索、编写逻辑提纲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4、本课的重点是冷战局面的形成,讲解拓展的比较到位,突出了重点;难点通过表格让美苏争霸的内容简单化,理解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的决定性因素,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通过讨论,师生共同理解了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其对外政策,解决了难点问题。
本课不足:
《冷战局面的形成》主要讲的是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或改进:
1、本课的内容重点明确,主要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及美苏争霸的表现等几个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明确这些问题,课堂也基本达到了应有的效果,但对有些问题的理解却仍显得欠缺,比如说对冷战这一含义的理解,有些学生并不是十分理解,所以仍需要进一步强调。而对于美苏争霸的表现这个问题,因为对那些典型事件并没有完全展开讲,所以在记忆上就增加了一些难度,这些都是需要在课下继续努力的地方。
2、本节课内容多,容量大,对教学节奏的把握不够精准,有前紧后松之感。
总之,通过本课教学,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历史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充分挖掘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极大限度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增强历史课的魅力,从而打造魅力高效的历史课堂。
第四篇:《“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2009年中山市石岐中学百米定向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中山市石岐中学
二、竞赛日期与地点 时间:10月18日 地点:学校足球场
三、参赛单位:学校初一 初二年级各班
四、竞赛分组及项目设置
(一)组别:初一组、初二组
(二)项目设置:男、女子各两人,百米定向赛。
五、运动员参赛资格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本校学籍的在校学生。
(二)参赛运动员参赛年龄:为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三)所有参赛运动员必须通过健康检查方可报名。
六、报名规定
每班级可报男、女运动员各两人。
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定向运动竞赛规则》
(二)比赛地图执行《IOF ISSOM2007》标准。
(三)计时器材:使用深圳市华瑞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Chinahealth电子打卡计时系统。
(四)运动员出发顺序: 以个人为单位由计算机随机抽签按等间距编排,间隔时间出发。
(五)比赛距离:约2公里以内。具体比赛参数,由赛前赛事信息为准。
(六)百米定向赛规则:比赛是在小块场地内进行,用1:1000大比例尺地图。比赛采用一次性决赛的方式,未出发的运动员不能观看比赛。在比赛中如果运动员有意挤撞或阻挡其他运动员而妨碍比赛时,取消其该项比赛资格。
(七)团队定向赛:以队为单位集体间隔1分钟出发,每队所有队员都必须按规定顺序在必过点打卡,并且自主分工完成路线所规定的所有选择点(选择点顺序不受限制),以最后通过终点队员的成绩作为该队的团体成绩。
九、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各组别均按成绩分别录取、奖励前八名。不足八人(队)参加的比赛项目,按实际参赛人(队)数减一录取。
(二)对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颁发成绩证书。
(三)团体名次:按各单位运动员在各相应组别比赛得分总和,分别录取、奖励获得团体(男、女)总分前八名的队伍。如果积分相同,以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以此类推。
(四)团体总分计分办法:个人赛前八名按9、7、6、5、4、3、2、1分计取。团体项目(团队赛)前八名按18、14、12、10、8、6、4、2分计取。
十、报名办法
(一)请各班级于 9 月 28日前将报名表送交体育办公室刘凯锐老师处,逾期不予受理报名。
(二)请报名表同时发电子文件至lkrlkrlkr@126.com,并统一命名为“石岐中学××班报名表”,凡不按照要求报名的,不给予参赛资格。
3、报名表上交并经资格审查后不得更改和补充。
十一、其他要求
1、参赛运动员自备指北针,电子计时系统、点标旗、电子点签、电子指卡由组委会提供。
2、身体患有心脏病、脑溢血、高血压、冠心病等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不得隐瞒病情参加比赛。
十四、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五、本规程解释权属石岐中学体育科组。
2009年中山市石岐中学
百 米 定 向 赛
秩 序
册
2009年中山市石岐中学百米定向赛秩序
一、入场式
二、大会开始,全体起立
三、奏国歌
四、校长致开幕词
五、运动员代表讲话
六、运动员退场
七、竞赛
八、闭幕式、颁奖仪式
组织委员会名单
一、主席团成员: 主任: 田世兴 委员: 学校行政
政宣组:尹秀元 学生二人(服务员两名)
二、竞赛组: 学校全体体育教师
三、后勤组: 学校后勤处
四、地器材编排组: 王秋瑾 王 晓
五、裁判组: 裁判长: 曾斌
地点检录处裁判长: 刘凯锐(学生两名)终点裁判长:曾斌
终点裁判员:俞杜鹃 马飞驰 陶晓刚 陆晓燕 周丽萍 计时长: 邓柄林
终点记录员:朱 漫 吴凤娟 总记录(编排组): 侯清选 发令员: 张建军(服务员两名)
2009年中山市石岐中学百米定向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地点:学校足球场。
二、承办单位:石岐中学
三、比赛时间:10月18日
四、比赛分组及项目:
1、初一年级男子组,女子组;初二年级男子组,女子组。
2、百米定向赛
五、参加办法:各年级以班为单位组成代表队。
六、比赛办法、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
(一)各组别均按成绩分别录取、奖励前八名。不足八人(队)参加的比赛项目,按实际参赛人(队)数减一录取。
(二)对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颁发成绩证书。
(三)团体名次:按各单位运动员在各相应组别比赛得分总和,分别录取、奖励获得团体(男、女)总分前八名的队伍。如果积分相同,以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以此类推。
(四)团体总分计分办法:个人赛前八名按9、7、6、5、4、3、2、1分计取。团体项目(团队赛)前八名按18、14、12、10、8、6、4、2分计取。
七、运动会将评比精神文明班级,具体办法另定。运动员名单
一年级(1)班 运动员:(男)001邢
程 002武少帅
(女)008王雨希 009王钰洁
一年级(2)班 运动员:(男)015张
滔 016王家轩(女)022张雨晴 023徐
悦
一年级(3)班 运动员:(男)029 龙
蕾 030 朱翔宇 0(女)036 左蓉蓉 037石雨婷
一年级(4)班 运动员:(男)043陶宇峰 044杨少卿(女)050 顾
晨 051沈
月
一年级(5)班 运动员:(男)057许乃渊 058陈
磊
(女)064李心梦 065郭瑗瑗
一年级(6)班 运动员:(男)071徐
翔 072陈
昊(女)078许小萍 079李
晨
一年级(7)班 运动员:(男)085 王
达 086 王流东
(女)092俞佳韵 093于
佳
一年级(8)班 运动员:(男)099李水荣 100王
森
(女)106吴晓琪 107华可心 一年级(9)班 运动员:(男)113许艺耀 114戴子城
(女)120 徐
宁 121余珂琦
一年级(10)班 运动员:(男)127方于晨 128水贺亮
(女)134刘佳慧 135 陈
丽
一年级(11)班 运动员:(男)141包
帅 142 马
涛
(女)148钱梦婷 149沈娟娟
一年级(12)班 运动员:(男)155夏文韬
156 王
杰
(女)162 沈
威
163 许红干
二年级(1)班 运动员:(男)169陈苏全
170 杨思远
(女)176韩
肖
177张旖旎
二年级(2)班 运动员:(男)183王阿冬
184邱步童
(女)190顾
欢 191范俊华
二年级(3)班 运动员:(男)197陈施春 198马
俊
(女)204杨维伟 205秦剑英
二年级(4)班 运动员:(男)211胡呈祥 212胡呈勋
(女)218 李圆圆 219孙彤彤
二年级(5)班 运动员:(男)225刘
涛
226李苏阳
(女)232叶俊岑
233 吴小婷 二年级(6)班 运动员:(男)239黄京隆
240戴
磊(女)246党凌芸 247虞星恬
二年级(7)班 运动员:(男)253黄周钰 254郑
磊
(女)260曾伟娜 261周亚芹
二年级(8)班 运动员:(男)267孟天明 268姚君伟
(女)274 许梦丹 275 顾成巧
二年级(9)班 运动员:(男)281雷信文 282陈
锴
(女)288李蔚芷
289薛
颖
二年级(10)班 运动员:(男)295 贺
顺
296周颖
(女)302黄莉娟
303 姜倩倩
二年级(11)班 运动员:(男)309钱施嘉 310王阿建
(女)316崔
婷
317邓童童
二年级(12)班 运动员:(男)323曹成明
324邢志盛
(女)330崔梦娇 331董莲子
二年级(13)班 运动员:(男)337卞兆鹏
338车锡成(女)344余梦婷 345夏
璐
二年级(14)班 运动员:(男)351 余先东 352丁
胜(女)358夏
菲
359 陈新晶
2008年中山市石岐中学百米定向赛成绩公布
初一年级:
团体一等奖:一(8)班
团体二等奖:一(团体一等奖:一(初二年级:
团体一等奖:二(团体二等奖:二(团体一等奖:二(2)班 一(10)班
11)班 一(9)班 一(12)班 7)班
3)班 二(6)班
2)班 二(9)班 二(12)班
第五篇:英国工业革命的形成
1、背景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所以工业革命不是自发的。
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问。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这次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是工厂制度的最终确立。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可以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更加快了全世界的工业前进的步伐,最终达到了加速经济发展的目的。
2、工业革命形成的条件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威廉在1689年同意接受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的条件后被议会宣布为英国国王,称威廉三世。根据这个法案,大臣便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英国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权完全落入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为主的议会之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到汉诺威乔治一世统治时代,英国内阁制始告形成。1721年.辉格党成为议会中多数党,其领袖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他经常主持召开内阁会议,位居其他人臣之上,实际等于首相。囚此,沃尔波尔开创了政党领袖为首相的先例。1742年沃尔波尔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他便同内阁其他成员集体辞职。从此,在英国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这种责任内阁制度,也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亦称政党政治。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2)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无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二是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创造这两个条件的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三个反面来完成的。
第一个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始于15世纪。16世纪初,由于毛纺织业的发展和羊毛价格的上涨,圈地运动得到进一步加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又以立法的形式继续扩大圈地运动。从1700年到1760年,英国议会共颁布了208个“圈地法案”,圈占的土地有31.2万英亩。1760到1801年,议会又颁布了约200个“圈地法案”,被圈占的土地有318万英亩。这种圈地过程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半叶。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背井离乡,成为流浪者,同时也使他们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可见,圈地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农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在圈地运动的基础上,英国农村涌现出许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农场,在城市中出现了大批的廉价 的雇佣劳动者,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大批自由劳动力。
第二个是殖民掠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8世纪,英国击败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从而掠夺了大量的殖民地。北美、印度、澳大利亚等通通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英国成为殖民帝国后,开始疯狂的掠夺资源和财富。以掠夺式贸易、黑奴交易等方式对殖民的进行毫无人道的掠夺财富。这位英国之后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支持。
第三则是英国国内采取:国债制度、创建银行和股份公司、严格的税收制度,以达到国内原始资本的积累。(3)对外贸易
自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政府就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为了发展贸易,英国政府大力扶植造船业,支持在海外成立特权贸易公司。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600年英国在印度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 1670年在北美成立的哈德逊公司。
英国在印度采取的是强迫式贸易。如强迫印度农民种鸦片,输出到各国取得高额利润,中国也是受害国。英国低价收购印度大米,再卖给其他国家,获取暴利。
英国殖民者对于美洲和澳洲殖民地的土著,一方面进行残酷的消灭屠杀,另一方面进行掠夺式的贸易。1670年英国在北美创立的哈德逊公司,到1720年,其收入增加了7倍。
英国就是这样通过强迫和掠夺的贸易,使大量的财富和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回国内。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近一百年问,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完成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
(4)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早在15世纪,英国农村的半农半工的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要是毛纺织业。到15世纪末,穿梭于城乡之间的呢绒商人为了加快生产速度,逐渐地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形成了早期的毛织业手工工场。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在16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导地位。英国手工工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与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量工匠移民有密切关系。在中世纪束期,法国、尼德兰等国的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英国,拥有大量的技术熟练工匠。但是,不断发生的宗教战争,使大批新教徒遭到迫害,因此,许多信奉新教的熟练工匠逃亡到英国避 难。同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镇压尼德兰革命时,又有大批尼德兰工匠逃到英国避难,约有三万人之多。这些技术熟练的工匠涌人英国之后.对于改良和革新英国的手工业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英国圈地运动的深入,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为英国大商人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各种技能的廉价劳动力,于是集中的手工工场逐渐地发展起来。到16世纪中叶,英国羊毛织品的输出占全部输出商品的80%。到17世纪初,羊毛品的制造业已普及到全国。此外,还有一些与行会无关的新企业,如棉纺、采煤、制铁、玻璃和造船等行业也都发展起来。
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所有这些,为发明机器创造了物质前提。同时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尚不能适应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技术改革成为迫切需要,这就提出了发明机器的历史任务。
(5)新兴产业的出现
在18世纪,虽然毛织业在英国是最发达的工业,但这种工业是从封建社会后期发展起来的,受政府严格控制,旧的行规束缚的也很紧,行会对每一匹毛料的长度、宽度、折叠、打包、生产过程中的配料、印染、拉长、起毛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保证质量,维护民族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信誉,但是在达到这个目的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毛纺织业技术的更新。使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僵化、定型,成为一个保守的、毫无生气的、传统的生产部门。
而英国棉纺织业则不同,它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英国棉纺织业是1588年由尼德兰技工引进的,到17世纪才在兰开夏 建立生产中心。在此之前,它的生产基地散布予农村,不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也不存在生产上的清规戒律,没有传统的阻碍。因此,棉织业具有良好的技术改新环境。18世纪以前,英国棉织业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生产技术相当落后,在国际市场上产品质量不及印度,同类产品的价格比印度的贵50%一60%,英国棉织业的处境十分艰难。英国棉织业为了求得生存,为了抵制印度棉布,就只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因而,进行技术革新势在必行。其次,棉织品适宜于普通大众日常穿着,且价格较毛织品低廉,属于低档商品,国内外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可见,棉织业更适合于发明新机器,推广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所以,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新兴的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开始了。
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发明促进发明,各工业部门 发生连锁反应。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工作机到发动机,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最后形成一个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
3、工业革命形成背景中所带来的影响
整个工业革命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英国经济、政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突变,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政治体制的优化,技术的革新,原始资本的积累,生产工具的研发,新兴工业的产生,都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动力。不仅促进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扩散。更为日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工业革命形成的过程中也给当时的全球带来了灾难,甚至影响至今。疯狂的掠夺资源,杀害落后殖民地的人民,贩卖黑奴等行为都为当时的资本家带上了恶势力的枷锁。就算到了先进,这些枷锁也没有完全的褪去
4、总结
针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形成,没有自发这一说。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发生改变或者改革时,都是那个时代,国家和人民在积累了一定的“量”之后,为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从而达到了“质”的变化。英国在工业革命前,政治体质的变化、经济贸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社会阶级的形成、国内外需求的提升等因素都是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