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17:1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一篇:在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凝心聚力谋发展 创先争优绘蓝图 为加快建设品质安文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张余平

(2011年6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文镇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镇圆满完成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始新一轮跨越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回顾总结安文镇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部署今后五年工作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安文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团结拼搏,为安文加快崛起、建设品质安文、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安文镇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兴工强镇、兴三旺镇、兴德安镇”发展战略,在开拓创新中前进,在真抓实干中发展,在经受考验中提高,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超额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到2010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比2005年10.12亿元增长77.8%;财政收入5842万元,与2005年2785万元相比增长1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98万元,与2005年1299万元相比增长138%;农民人均收入5513元,与2005年4130元相比,增长33.5%。

一、工业经济全面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克服发展空间小、税收任务重等困难,坚持迎难而上,克难而进,狠抓工业平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全面提升。全镇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纳税超200万元的有6家,纳税100至200万元的有4家,纳税在50至100万元的有6家。继续抓好工业平台建设。安文工业园区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区内企业管理有序、经营有道、诚实有信、清洁文明,整体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下应(大坞坑)工业功能区已安置工业企业22家,用地200多亩,完成区内路灯安装、排水排污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政府投资1200多万元。同时,积极盘活闲置用地,先后盘活德来机械、诗艺皮具、顺成工贸、绿之谷食品等闲置用地50多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五年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手段,进一步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实施了万能印刷厂“年产1000万套外贸出口系列包装产品”、丰源工艺品有限公司“环保相框改造项目”等一大批技改项目,恒佳工艺从外贸出口逐步转向自营出口,磐玉塑料自主开发磨具生产线,有力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优化企业服务水平。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继续实行全程代理、企办人员联系企业等制度,落实各项工业经济扶持政策,兑现企业奖励200多万元,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贷款、招工、办证等实际困难。

二、农业农村欣欣向荣。五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镇村面貌明显改善,农业效益持续提升,群众收入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精彩纷呈。结合县城第四轮城市规划修编,先后完成了后坞、联进等11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在羊山头等11个村开展了示范整治建设。五年来,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17个村的自来水改造,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殊闲捏湾自然村拆迁房屋130间4446平方米;羊山头村拆除旧房100多间3700余平方,目前建设进度良好;墨林村完成水牛背新区二期工程挖方;东川完成新区防洪堤建设。为加快秀美乡村建设,镇政府出台了《加快安文镇秀美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对达到验收标准的村,基础补助60万元,每个人口再奖励600元。下山移民生根开花。及时启动岩湾下山移民小区第二期安置工作,共征用土地30余亩,安排屋基163间,完成道路硬化4000多平方米,排水排污管网1000多米。目前,下山移民农户均已搬进新居。城郊农业方兴未艾。以“羊山尖”品牌茶叶为依托,建立了千亩生态茶叶基地;建成了胡村、岭外等村的连片蔬菜基地;稳定了香菇和养殖业的规模;云山银杏基地得到了较好的管护;东川、墨林等村新种植香榧基地1000余亩;按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胡村科技示范园完成规划设计,已开工建设生产道路;继续重视粮食生产,新组建了金灿灿粮食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有序发展。依托花溪景区和县城人气集聚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花溪村成为全县知名的农家乐专业村;东川村积极开展旅游特色村建设,已完成污水处理池、防洪堤、堰坝、游步道建设;石头村完成村庄绿化、污水处理池等项目建设。农民增收持续稳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至2010年底,全镇来料加工从业人数已达3377人,经纪人93人,发放加工费5271万元,成为我镇群众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和农村科技骨干,转移了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

三、社区功能逐步完善。五年来,我们始终重视社区建设,以创建工作为抓手,以社区共建为载体,充分履行城市社会管理的职能。每年组织开展邻居节系列活动,加深了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为创建和谐社区创造了条件;2009年,完成社区工作人员述职续聘工作;8个社区均被评为市级绿色社区;继续深入开展无邪社区、充分就业社区等创建工作,为社区保障服务提供平台;市口、壶厅社区办公用房均已建成并启用。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社区工作步入正常轨道。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五年来,安文镇始终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县城、金华市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突破。每年定期组织两次育龄对象“三查”,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每年组织开展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五年来,征收社会抚养费356万元,处理计划外对象89人;及时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计划生育公益金,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计生利益导向。社会管理工作有了新进步。以“平安安文”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维稳工作各项措施,及时稳妥处置5起突发事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圆满完成了奥运安保、国庆安保、世博安保等重大工作,实现了“无进京上访、无赴省上访、无集体信访”的目标,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人民调解先进乡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定期组织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督促限期整改,全镇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新提高。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挂横幅、下乡宣传等方式,积极发动村(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积极做好医疗救助和社会救济等工作,努力做到“困有所济,难有所帮”。

五、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五年来,我们始终以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己任,坚持“群众工作千言万语,推进工程千方百计”的工作理念,落实“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个项目一个工作组”的工作机制,奋勇拼搏,扎实工作,有力推进了县、镇重点工程的顺利开展。积极协助做好云山涉区政策处理并加快建设,在2007年“百日大会战”活动中,顺利完成了云山土地丈量890余亩;在2008年涉奥维稳工作中,精心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圆满完成安保工作任务;在2009年“百日破难攻坚行动”中,十九项重点工作及时完成;在2010年“百日破难攻坚行动”中,共丈量土地1000多亩,上章区块已完成安置50户138间。

六、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一是全面加强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高度重视班子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委班子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决策程序,重大事项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充分发挥各班子成员的积极性,维护好班子团结。二是全面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和作风建设。以新大楼乔迁为契机,先后出台了学习、上下班纪律、空调使用、卫生保洁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以作风建设提升年为载体,提出

“五强化五提升”的工作要求,大力加强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全面加强村(居)组织建设。以落实村级创业承诺为抓手,推进教育整顿工作,召开全镇村级组织竞选诺言“回头看”述评会议,对创业承诺项目完成情况较差的村(居)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承诺项目进展缓慢的村(居)下发《提醒通知书》。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出台《关于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意见》,完善村干部值班制度,切实加强了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四是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发展教育管理。严格党员准入条件,在大力推广“二推三公示”的基础上,做到从严考察,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五年来,共发展新党员117名。五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惩防并举,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五年来,共查处违纪党员14名,严肃了党的纪律,纯洁了党的队伍。六是全面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坚持党管武装,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制度落实,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的作用,完成各项应急抢险救灾任务。圆满完成征兵工作任务,连续五年被评为县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金华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金华军分区“十一五”期间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是人民安居乐业、事业兴旺发达的五年;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五年。总结本届党委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有三个根本原因:一是有一个团结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坚强班子;二是有一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三是有一种以民为本、转变观念、狠抓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扎实作风。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结果,是全镇广大人民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向一直关心、支持安文发展的上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产业特色不够明显;二是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不够宽裕;三是村镇建设管理有待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四是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还比较缺乏,村风民风和社会风气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五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虽然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我们面临更多的是发展机遇和优势:

一是国内外宏观背景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放眼全球,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综观国内,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实施“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比较扎实。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成效的不断显现,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需动力。同时,周边县市的迅猛发展,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更加有利于我们参与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二是我镇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去年我镇工业销售产值达到了18亿元,税收增长了35.2%,为下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农业经济将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将保持持续增长。

三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镇上下认识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总之,今后五年,我们总体上面临的是一个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的发展机遇期。目前,有利条件正在加快聚合,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条件不断成熟,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机会不断显现,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

今后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兴工强镇、兴三旺镇、兴德安镇”战略,加快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幸福发展,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品质安文打好基础。

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是:到2015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达到27亿元;国地税收入达到94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80元。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后五年,我镇将继续做好“兴”字文章。“兴工强镇”,即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为重心,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着力打造实力安文;“兴三旺镇”,即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业、商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实现要素集聚、人口集聚、人气集聚,着力打造魅力安文;“兴德安镇”,即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村(居)民道德修养和素质,着力打造和谐安文、品质安文。新一届党委为更好地谋求今后五年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四点:

第一,必须紧紧扣住“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当前我们正处于“过坎爬坡”阶段,遇到的矛盾、问题、阻力较为集中和复杂。一是发展任务上,面临经济优化提升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我镇工业产业规模小、优强企业少、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逼迫我们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结构调整和优化上来,在注重外延拓展的同时,更多地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内涵提升上来;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艰巨,各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各类社会矛盾呈多样多发态势。二是发展目标上,面临方法创新与责任落实的双重困难。一方面,我们创新破难的方法不多,创新意识不强,解决难题的方法不多,碰到错综复杂的矛盾,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狠抓工作落实的责任力度不够大。在具体工作中,存在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抓停停的现象,导致一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三是发展环境上,面临优化硬环境和提升软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发展硬环境还不硬,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财政保障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发展软环境还不优。矛盾纠纷趋向多样化,群体上访事件呈多发趋势,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制约了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目前我们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立足镇情、结合实际,认真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中心不移、重点不变、力度不减,把工作重心和注意力放到化解困难、加快发展上来,围绕目标抓落实、突出重点抓项目,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谋划、研究和推进各项工作,把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兴奋点和主攻方向集中到实施这一战略要求上来。

第三,必须紧紧抓好新农村建设和秀美乡村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和秀美乡村建设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抓住机遇,从实际出发,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重点对秀美乡村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作主,政府不包办代替,更不强迫命令,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责任就是使命,责任就是任务。面临当前的严峻形势,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求我们既要统揽全局,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刚度,营造强劲的声势抓落实;又要通盘考虑,长远谋划,在各自的发展空间,各显神通,创造特色。没有事业心、责任心,一切无从谈起。新一届党委只有认识到加快发展,推进工作落实这个政治责任的重要性,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不骄、不躁、不等、不靠,积极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才能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意识。依靠自身的努力,迎难而上,克服各种困难,破解各种难题,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只有实干巧干才能加快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关键,重点突破,把握全局、再鼓干劲,全面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构筑洼地,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是建设品质安文的最大障碍,为此,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工业是我镇经济的支柱,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镇战略,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改投入,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把扶持企业创新作为我镇工业经济的中心工作来抓。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落实产业优惠政策。建好工业发展平台。继续挖掘老工业园区的潜力,充分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探索向空中要土地、要效益。在县城周边区块规划建设新的工业平台,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破资源要素瓶颈制约,为今后我镇工业经济发展搭建更合适的平台。强化招商引资。根据工业功能区用地规模和用地性质,努力引进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规模企业,改变现有产业结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招商责任,层层分解招商任务,确保引资取得实效。完善服务功能。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强服务管理,优化创业环境,突出服务在先,从减负松绑、落实政策、保障要素、简化审批手续等企业关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入手,切实保护好、引导好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在精、深、特、新和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突出规划指导、资金扶持,加大示范带动、技术支撑力度,着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充分利用胡村、墨林西章等地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示范点。积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按照“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充分发挥示范点的作用,积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积极推广“种—养—养”、“养—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的规模和水平。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企业建立内部研发中心,加快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做大蜂儿、庄稼汉、羊山尖、白瀛山等农特产品品牌。持续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推进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和农业管理体制创新。稳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致富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扶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引导部分农民向二、三产转移。壮大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三)加快三产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要求,是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的战略要求。一是以旅游特色村建设为载体,打造新的旅游组团。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打造旅游名镇发展定位,做好吃、住、游、购的有机结合,全面统筹,分步实施旅游特色村建设,加快墨林、东川、石头、羊山头等村的旅游特色村建设。二是体现商贸物流为特色,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引导发展连锁经营、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在重点完善流通网络的同时,适当布局高端消费网点;大力发展信息、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物业、家政、保安、社会化养老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二、强化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安文镇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必须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切实加强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加快秀美乡村建设。未来五年里,我们要继续在城郊村改造上努力作些探索,走出一条政府、农户、城市建设多赢的新路子,深入实施《加快安文镇秀美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秀美乡村建设基金,五年内力争筹资1000万元,用于支持全镇的秀美乡村建设。争取在五年内全面完成殊闲、羊山头、墨林的秀美乡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后坞、联谊栗里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启动岭脚、联进、溪文、中田、上马石、上葛等村的新农村建设,加快东川、石头等旅游特色村建设。做好应古、岩里等村的下山移民扫尾工作,加快岭头、朱锡坞、卢山头等村的下山移民,切实达到人口集聚的目标。着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抓好市、县级生态村和卫生村创建工作。加强农民住房管理,加大建房审批和违章建房查处力度。

(二)加快旧城改造。坚持从环境生态性、生活舒适性和居民方便性的角度,既遵循城市功能区要求,又尊重居民生活习惯,把就地改造和异地新建相结合,优化组合,合理布局,始终把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项目建设上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在拆迁、补偿、安置等政策制订上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利益,使居民成为“城中村”改造中的直接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力争启动市口老区的整体改造,并以此带动县城城中村的改造。加快城市社区的建设,实行规模整合,对条件成熟的城郊村开展撤村建居,切实加强对社区的领导,加快社区办公用房的建设和落实,增加社区工作人员,强化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三)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提供基本服务上,把支撑点放在有效实施民生工程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参保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切实抓好计生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人口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着力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难点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继续抓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关注弱势群众,做到低保对象、失地农民应保尽保,各项资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巩固困难群众医疗和社会救助制度,实施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

(四)加快营造良好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安文”创建活动。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到有排查、有化解、有整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发挥好村(居)干部、治调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模式,切实做好企业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工作,坚决防范和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六五”普法宣传工作。

(五)加快建设城乡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均衡发展。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村(居)群众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发展体育事业,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工、团、妇等群众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抓住机遇,积极配合支持云山区块开发建设。

围绕“打造休闲养生城”目标,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逐步充实旅游服务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云山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开发实力和竞争力。

(一)加强度假区旅游项目运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云山旅游度假区三个区块丰富的旅游资源,协助策划包装一批山水养生、中药养生、运动养生、文化养生、森林养生等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力度,加快旅游项目开发。

(二)加强度假区发展环境营造。按照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AAA景区的发展目标,加快云山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云山区块景观改造和旅游集散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彩色云山”建设,美化山体、美化村庄、美化庭院。做好文化与旅游的整合,挖掘度假区文化资源。

(三)加强度假区乡村旅游发展。正确处理好度假区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做好“区中村”的整治与保护,通过保护、整饰、改善、拆除等途径,保护和改造好传统村落,开发好“村中景”,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乡村旅馆等特色民宿,开发特色旅游农产品,使度假区发展成果惠及当地群众。

四、重视创新,着力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好党组织,配备好班子,发挥好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周一学习、党委中心组学习、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制度或平台,掀起学习热潮,深刻领会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全镇工作的动力和良策。

(二)进一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村(居)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配强配优村(居)领导班子,健全村(居)配套组织,完善村(居)自治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开展“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重点做好党员活动日制度的延伸和拓展,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继续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为载体,把加强党建工作与培育企业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三)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要通过学习教育和制度制约,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确立不比福利比工作、不比辛苦比奉献的理念。通过培训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工作例会、书面总结制度及班子领导定期讲课制度,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要规范和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村主要干部考核的办法,把村干部误工报酬与实绩紧密挂靠起来,真正把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把不作为、捣蛋者淘汰出干部队伍。

(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党务、政务公开,认真执行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廉政谈话等制度,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风气,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纪检、信访工作,严格查处违纪事件,全力构筑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体系。

(五)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着力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坚持党委书记武装工作述职制度,坚持每年不少于二次议军会议制度,重点抓好民兵应急分队队伍建设,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各位代表,同志们,完成未来五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品质安文建设,是全镇人民寄予的殷切期望。重担在肩、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建设“宜居、宜学、宜业、宜游”的品质安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在中国共产党清水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清水跨越式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清水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共清水县委书记刘天波

(2011年9月1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清水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十三届县委工作简要回顾

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等历史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5〃12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深入实施省、市、县区域发展战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全县发展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显著提升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预计至2011年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24.42亿元,较2006年底增长1.41倍;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68亿元,较2006年底增长4.1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5亿元,较2006年底增长3.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4.86亿元,较前五年增长7.6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亿元,较2006年底增长1.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0元,较2006年底增长95.8%;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较2006年底增长1.04倍。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排名前移了7个位次,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五年来,我们狠抓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极大改善了加快发展条件。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四大班子一起上,全县人民齐动员,凝心聚力,劈山开道,打通了惠及南部山区群众,加强对外联系的清社公路;抢抓机遇,全力争取,天平铁路、庄天二级公路过境段项目开工实施;通达通畅、通乡油路工程成效显著,长期以来困扰全县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问题得到突破性改善。探索新村建设型、旧村改造型、异地搬迁型、小城镇建设型和产业带动型等五种模式,扎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能源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农业重点项目;全面完成8888户灾后重建城乡居民住房和教育、卫生、交通等1287个灾后

重建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继牛头河改道工程的成功实施,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五横九纵”的道路网络框架全面形成,集中供热、客运汽车站等公益设施和17家商住小区建成使用,充国广场、大剧院、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县城电网改造、牛头河翻板坝和十里风情线等重点建设工程相继开工,城区面积扩大到5.3平方公里,净增2.3平方公里,一座焕然一新的清水县城拔地而起。18乡镇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五年来,我们大力实施改革开放和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了加快发展活力。争取实施并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城建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项目。累计争取实施国家重点项目320项,完成投资59.59亿元,落实项目资金18.69亿元,极大地增强了发展后劲。成功签约华能2×1000兆瓦火电、凯迪生物质能源综合开发、远大和远景风力发电等重大能源项目。鑫烨化工、轩辕纸业、天赐实业、大元泵业等一批工业企业落户清水。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流转、投资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属企业改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教育、卫生系统三项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积极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主动与兰州市安宁区、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咸阳市杨陵区缔结为友好县区,与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院(校)地科技合作协议。积极组团参加西交会、兰洽会、伏羲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活动,成功举办三届轩辕文化旅游节暨经贸项目洽谈会,促进了交流协作,扩大了对外开放。

五年来,我们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通过验收。“两基”教育成果巩固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明显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不断提高,省级卫生县城通过验收命名。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城乡文化事业日益繁荣,“轩辕故里”文化品牌不断彰显,我县被命名为省级“轩辕文化之乡”。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大幅度提升。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双拥工作广泛开展。社会保障事业积极推进,探索创建的农村二女户养老保障机制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五年来,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显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收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成效。在加快发展中形成了“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锤炼了干部队伍,凝聚了工作合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干部差额选任和规范县委书记用人权两个试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充分肯定。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探索试行村级党组织“分类提升”工程,促进了农村基层党建的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开展“五型”机关和“五好”党组织创建,机关、乡镇、社区和非公有制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广大老干部心系清水,为推动全县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建立,认真落实了中纪委五室联系点的各项工作。全县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清水经济发展步伐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对外形象不断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五年。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县四大班子团结协作、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清水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向武警官兵、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全县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的成就催人奋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农村贫困面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快,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县情;交通还不畅通,基础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农村基础条件差,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群众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工业企业规模小,聚集度低,拉动力弱;县城综合功能还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财源结构不尽合理,增长后劲仍然不足;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艰巨;党员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本领亟待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发展软环境还不够宽松。等等这些方面,仍然是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面对,必须高度重视,并下功夫加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加快清水的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积极应对新的形势变化,用创新的办法解决矛盾,以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才能走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动摇,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才能把清水的事情办好,把我们的各项发展事业推向前进。

——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依靠项目的有效拉动,才能实现经济建设的大发展、社会事业的大繁荣。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特色产业不动摇,依靠特色产业的有力支撑,才能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夯实加快发展的稳固基础。

——必须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不动摇,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这些有益的经验,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坚持和发扬。

二、今后五年全县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放眼今后,我们已经站立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全力实施跨越式科学发展战略的新时期。我们既要对过去的喜人成就感到自豪,更要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纵观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形势,虽然我们面临的大环境依然比较复杂,在前进的道路上,还要面对许多的困难,遇到诸多的挑战,但总体上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上升;国内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物价上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交通、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仍然相对较慢,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阶段性特征仍将长期存在;周边地区非常强劲的竞相发展势头,将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更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推动清水跨越式发展,有许多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省、市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间的交流协作更加密切,有利于我们加强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发展上的对接,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将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我们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国家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我市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有利于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有益探索和艰苦奋斗,为我们打下了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全县人民强烈的发展愿望,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准确判断和把握今后的发展形势,我们坚信,不管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我们以“不为落后找理由,只为发展想办法”的工作勇气,积极化解不利因素,积极抢抓新的机遇,我们就一定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挑战,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开创清水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抢抓“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历史机遇,遵循全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发展战略和全市“1135”发展战略的总部署,按照“率先突出川区、着力提升山区、示范发展园区、统筹城乡全局”的布局构想,深入实施“5551”战略,即:实现“交通道路、特色产业、城乡建设、工业经济、教育质量”五大突破,突出“项目带动、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社会管理、民生改善”五大重点,强化“党的建设、环境优化、项目整合、人才队伍、机制创新”五大保证,努力把清水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西部科学发展特色县。

总体目标是:全县经济发展速度达到15%以上;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力争实现“三翻番”(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1年翻一番)、“三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省、市平均增速)、“三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内)。具体来说,就是要以重点工作集中突破为抓手,力争实现“八加快、八跨越”。即: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在保障加快发展的安全战略上实现新跨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强加快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实现新跨越;加快特色产业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破解“三农”问题上实现新跨越;加快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在加强招商引资和提升新型工业经济规模效益上实现新跨越;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在实现与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上实现新跨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加快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实现新跨越;加快民生建设和社会建设,在提升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管理创新上实现新跨越。

布局构想上,率先突出川区,就是要在牛头河和后川河河谷川道地区,做到六个率先。即:率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加快特色产业建设、率先加快新农村建设、率先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率先加快商贸旅游产业发展、率先加快招商引资,使之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着力提升山区,就是要立足广大山区的基础条件,立足地域优势,主打特色品牌,着力实现四个提升。即:以水、电、路、气、房为主要建设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山区基础设施提升;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核桃、肉牛、高山蔬菜、劳务输出等农业优势产业,实现山区产业发展的提升;加强生态建设,开展环境整治,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改善群众住房、上学、就医条件,实现山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之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示范发展园区,就是在牛头河和后川河川道地区,形成以轩辕窑、温泉为主的轩辕文化旅游经济区,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东关工业园、新城工业园为主体的清水工业区,以华能火电、远大和远景风电、凯迪生物质能源发电为主的陇东能源基地清水项目区,以魏家塬、陈家塬等城郊八大塬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区等四大经济发展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使之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区。统筹城乡全局,就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体系功能,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示范村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向农村延伸,提高广大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互通、互补、互促和共同进步。

上述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布局构想,体现了“十二五”规划,体现了上级要求,体现了全县人民的愿望。落实这些战略目标和布局构想,事关全县人民的福祉,事关清水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把壮大经济实力作为跨越式发展的中心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目标、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坚强保证等“五大原则”,按照西部科学发展特色县的定位,高起点、大手笔地谋划和实施一批支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大工程,集中建设一批聚集生产要素的大园区,争取引进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用大工程、大园区、大项目支撑战略思路落实,引领发展布局调整。在今后五年中,要坚持不懈地以60万亩干鲜果基地、500万头(匹、只)良种畜禽基地、1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20万亩优质梯田、牛头河和后川河综合开发、轩辕文化园开发、2×1000兆瓦火力发电、400兆瓦风力发电、30兆瓦生物质能源发电、天平铁路和庄天二级公路清水过境段、县城至大湾口县际公路、村村通水泥路、东部新城区开发、城乡危旧房改造等重大城乡建设工程为支撑,全力规划建设以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产业示范园区,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极,最大限度地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

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动摇,解放思想不停步,求真务实不空谈,狠抓落实不松懈,持之以恒不懈怠,就一定能够使之变为现实,在加快清水发展的新征程中,谱写新的辉煌,夺取新的成就!

第三篇:在中国共产党林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林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林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王军

(2016年7月4日)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林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现在,我代表中共林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克难攻坚,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五年来,在中央、省委和安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十三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较好完成了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稳步攀升。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471.2亿元,较2010年增长66.6%,年均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较2010年增长110.3%,年均增长16%;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亿元,较2010年增长69%,年均增长1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年位居全省十强,姚村、陵阳等5个乡镇跻身全省百强乡镇。

(二)转型提升协调推进。工业转型稳步提升。不断加快钢铁、汽配等传统产业改造,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电子电器、玻璃纤维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器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153亿元,较2010年增长78.8%。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设在县域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省唯一的“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成功晋级三星产业集聚区。旅游三产融合发展。五年来,旅游“国字号”品牌达到24个,游客总数2411.9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51.3亿元。红旗渠·太行大峡谷顺利通过国家5A级景区初审,红旗渠申遗迈出坚实步伐。成功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荣膺“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城市”。商贸物流、低空运动、休闲疗养、教育培训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三产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提升了15.3个百分点,达到了38.4%。建筑业实力不断壮大。打造建筑业“总部经济”,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总部大厦建成投用。建筑企业总数317家,建安总产值、劳务纯收入分别达1100亿元、100亿元。获批全省唯一“建筑业综合发展试点市”,获评黄河以北11省(市、自治区)唯一的“中国建筑之乡”。

(三)富民福民成效显著。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结合林州山多坡广、民间资本充裕的特点,大力发展坡地经济,初步形成了以高效农业为引领,集食品深加工、光伏产业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一二三产立体化产业格局。成功引进河南新大牧业法国种猪项目,巩固提升畜牧养殖业,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河南省生猪和蛋鸡产业优势发展集聚区。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五年来,财政用于公共事业和民生保障资金123.1亿元,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投资15亿元,新改扩建学校83所。红旗渠干部学院、一中西校区、省实验学校林州分校、人民医院新址等一批公建设施建成投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被评为“六星级慈善城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投资1.3亿元建设“天眼”工程,技防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在全省提升了34个位次。大力推行“责任+阳光+规范”信访模式,将大量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

(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晋豫鲁铁路、林长高速全线通车,鹤辉高速林州段完成总投资90%,林桐高速开工建设,东南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全市公路总里程2507.7公里。开展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加快电力设施建设,电力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城市品位迅速提升。积极推进旅游黄金通道和城市精品大道建设,一批城建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主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城镇化率达到49.5%。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8.6%、33.7%、44.3%,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市。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和蓝天碧水工程,280家企业完成环保设施提升改造,拆除冲天炉32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和生态创建工程,荣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五)发展活力更加强劲。科技创新不断进步。863林州科技产业园作为河南省首家在县域设立的863科技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科技孵化器”。顺利加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3%。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称号。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政府效能明显提升。乡镇综合执法改革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有序展开。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项目1195个,交易额81.82亿元,增收节资8.22亿元。强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香港豪德集团、英利集团、北大方正等知名企业,协鑫、英利、晶澳等710MW光伏发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国际汽配城等项目成功落地。金融体系日趋完善。金融机构总数达60家,组建了城投、汇通、红旗渠集团3大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企业达16家,后备企业50家。成为全省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市。

(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党护党意识明显增强。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一批优秀干部走上重要领导岗位,选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各级党委履行“两个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建立了市委巡察工作机制,巡察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初步显现。高标准建成红旗渠干部学院,与红旗渠、红旗渠纪念馆形成了集党性教育、精神传承、开放合作、对外宣传于一体的重要战略平台,共培训各级各类班次835期学员5.5万余人次。党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切实加强,人大、政府、政协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宣传、统战、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工作和党管武装工作成效明显。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的发展充满艰辛,五年的成就鼓舞人心。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林州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我们干成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并最终干成的大事,干成了一些常人认为难以做到的大事。过去的五年,也是林州发展科学性明显增强、后劲势能蓄积壮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是林州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四大班子精诚团结、真抓实干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上下同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三届市委,向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向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开放度、包容度不够,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新兴产业占比不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大企业、大项目还不多,调结构、稳增长任务艰巨。三是城市功能尚需完善,城市品位仍需提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四是缺乏高等教育平台,体制机制、载体平台的建设亟待加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系统、不完善,金融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五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六是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支撑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林州既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优势,又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和压力,只要我们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科学发展定力,就一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整体思路

今后五年,市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一核心,立足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长远目标,坚持精神立市,突出党建引领,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三力同驱”,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全域式景区、全域式园区、全域式社区“三域共建”,加快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

——关于“生态建设核心”。林州的优势在生态,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态。把林州拥有的优质生态环境资源维护好、提升好,既是对林州现有基础、现有优势的拓展提升,也是对十八大“五位一体”建设、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的积极回应和深度融合,是未来林州发展的核心生命力。未来林州的发展,靠的就是人气,我们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既是为了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居民幸福感,更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经济元素汇聚林州,夯实林州健康永续发展的基础,把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关于“精神立市”。当下,红旗渠已远远超越了引水工程本身,成为林州特有的标签,是林州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红旗渠精神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提升,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是延续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的具体载体和文化景观地标,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坚定“三个自信”的鲜活教材,体现了中华民族“顺民意、利百姓、福子孙”的血脉传承。我们要坚持“精神立市”不动摇,继续把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林州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强劲引擎。

——关于“三力同驱”。我们把林州的发展历程概括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战太行已完成并得到升华,出太行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完成,富太行正在进行中,美太行才刚刚起步,福太行是根本目标。现在我们提出“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三力同驱,齐头并进,就是为了让林州百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和幸福。

——关于“三业并举”。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是我市目前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下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就是要以这三个产业为引领、为带动,不断壮大经济总量,不断优化和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在坚持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不动摇,加快做强建筑业的同时,要把文化旅游产业提高到调结构、促发展的应有高度,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关于“三域共建”。“三域共建”集中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先富带后富、城市带农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林州拥有绝佳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在2046平方公里土地上,要以景区、园区、社区的理念和标准,高起点、高品位规划建设林州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在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上持续提升,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持续提升,在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上持续提升,力争把林州打造成处处是风景、村村是景点、人人能致富的全域式景区。要鼓励引导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农户,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适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吸引创意、动漫、文化、养生养老、旅游度假休闲等项目落户林州,形成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产业的特色园区。在打造环境、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打造全域式社区,让老百姓享受到社区公益服务,互帮互助,不断提高和满足群众的参与感、荣誉感、公益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于“打造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打造世界人文山水城市不仅是定位,还是一种发展理念。世界上许多知名城市,规模不一定大,人口不一定多,而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独特内涵和优势。林州有山有水有精神,太行山、淇河、淅河、漳河、洹河和红旗渠水共同奠定了林州山水格局。红旗渠精神、太行山精神、淇河文化在这里融合升华,共同赋予了林州独特的人文气息。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既有基础,又非常现实。现在的林州已经具备了许多世界性元素,红旗渠精神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知,林州山水每年吸引10余万国外游客来林观光旅游,还有国际滑翔伞比赛、世界和平艺术节,红旗渠干部学院已经举办了多次国外人士培训班,林州建筑已走向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等等,林州正加快步伐走向世界。所以林州有资格、有条件将城市的高度定位为在世界上有一定认知度的人文山水城市。而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是全市百万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我们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通过持续推动林州经济“大而强”、环境“靓而美”,让百万林州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幸福。

(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全市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建成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智慧城市、文化名城,建设面向中西部地区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金融服务港,打造三省交界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中心、物流商贸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大数据运营中心。

(三)发展支撑

围绕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全面实施“六大支撑工程”,持续厚植优势,全力推动林州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保障发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大党建”工程。强化党建主业主责,加强各级党委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大金融”工程。进一步激活完善政府投融资体系,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丰裕优势,推进农信社改制,鼓励设立民营银行、网络小型信贷公司、保险公司,加快建设各种基金和资本金融平台,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丰富金融元素,优化金融服务,持续提升资本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大数据”工程。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选择优势领域,积极推进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社会管理的深度融合,以点带面,逐步突破,加快构建高效的大数据服务平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各行业数据共享和互动,努力打造三省交界大数据运营中心。

——“大城建”工程。坚持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快推进西部休闲森林带建设,进一步加快老城区、城乡结合部、黄金通道、精品大道、主干道两侧的棚户区改造以及各类城市管网建设,健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推动国家文明城市等系列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和宜居水平;坚持法制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鼓励引导市民广泛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大水系”工程。“天开图画”,大自然把绝美的山景给了林州,八百里太行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林州,林州山景风光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接下来需要补的短板是水,林州境内有四条天然水系和红旗渠干支系统,林州有基础、有条件做好水的文章,增添城市灵气。我们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水系,科学规划,因势就势,启动“红旗渠水资源再利用工程”,在全市城乡打造尽可能多的水面、湖面、湿地景观,通过3-5年的努力,我们就能够建设成山水相映的田园水系、山水风光,这才是林州这座城市真正的魅力所在。大家要充分认识到,林州是一座拥有世界级山水风光资源的城市,我们一定要树立信心、倍加珍视、百般呵护。

——“大医教”工程。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新建妇幼保健院,大力引进高水平民营医院。强化环境、设备、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做强做大肿瘤医疗等优质品牌,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在持续提升基础教育的同时,争取建成“一本一专”,大力推进景区式职教园区建设,加快形成本地高等教育优势,破解人才缺乏问题。

以上思路、目标和支撑,是我们立足自身实际统筹国内大局大势厘定确立的,反映了百万林州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一定要奋发图强,创新实干,不辱使命,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三、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推动林州实现跨越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创新举措,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在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一)坚持多业并举,优化结构,推动“富强林州”新跨越。一是做强工业。进一步坚定发展实体经济、工业经济的理念,围绕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铝电、钢铁、汽配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端钢管、铝材深加工、精密铸件、汽车配件及整车、数字化机械装备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逐步延伸玻纤、电路板、电子电器等相关产业链条,力争形成超百亿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二是做优建筑业。支持建筑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放大“林州建筑”品牌效应,提升建筑企业整体实力,拓展建筑领域空间。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设立供应链公司,为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壮大建筑业“总部经济”。三是做大文化旅游业。结合红旗渠申遗、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创建5A景区,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加强体验、休闲、消费式旅游服务,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养生等产业,尽快形成“大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围绕中心商务区等平台打造,发展特色物流园区,加快电子商务、物联网等建设,全力提升商贸物流业;鼓励支持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文体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林州。四是做靓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坡地经济,着力打造成涵盖一二三产的立体产业,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景”变“风景”,把整个市域建设成一个大游园。同时,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

(二)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并进,推动“宜居林州”新跨越。一是加快城乡融合。规划建设林东新区、黄华文旅新区,构建东至翟阳线、西至红旗渠一干渠、北至安姚公路、南至桃园河的核心区、创业区、休闲区、辐射区等功能齐备、互联互通、互为支撑的城市大格局。“十三五”末主城区面积达到39平方公里,人口40-50万,城镇化率达55%。鼓励姚村创建镇级市试点、临淇镇打造全省首批重点示范镇试点,促进产城对接融合,加快姚村城市化、林陵一体化、林横一体化。鼓励各乡镇结合发展传统和资源禀赋,建设工业集聚型、三产商贸型、旅游服务型等各具特色、各展所长的小城镇。二是打造战略通道。加快推进鹤辉高速、林桐高速、国道G341建设,积极谋划运作安林城际铁路、南太行旅游快速通道,真正彰显三省交界区位优势。高标准打造旅游黄金通道和城市精品大道,加快提升城市美誉度、吸引力。三是提升城市品位。加大对国内知名开发企业的招商力度,开发建设高品位住宅小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吸引更多外地人来林州购房居住、旅游度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快道路、安居、教育、医疗、供水、供气、绿化、亮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完善绿地游园、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设施,力争将林州打造成一座“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宜居城市。四是优化生态环境。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和美丽乡村工程,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以水活城,全面推进城乡水系、田园水系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等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努力推动低碳发展、绿色发展。

(三)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活力林州”新跨越。一是持续深化改革。坚持“一跟进、两聚焦”原则,积极跟进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事项,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二是全面扩大开放。积极搭建各类资金平台和对外开放平台,叫响林州品牌,拓展开放领域,变招商引资为招资引商,切实发挥资金在引领企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造多引擎招商模式,注重企业、乡镇、村庄引擎作用发挥,多渠道多方式引进域外资本和项目,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高。创新招资引商理念,变政策优惠为环境优化、变全面出击为精准招商,切实增强招商实效。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切实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比,不断扩大社会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鼓励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支撑作用明显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和示范企业。四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招才引智政策,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加快“一本一专”建设,以学院建设汇聚更多人才集聚林州。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确保人才招得来、引得进、留得住。

(四)坚持依法治市,民生为本,推动“和谐林州”新跨越。一是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能。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和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强化法律底线意识,善用法制手段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紧紧依靠法治保障来推动发展,促进社会长治久安。二是全力打造诚信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旗渠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失信约束机制,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坚持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三是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和重大民心工程,认真研究制定精准扶贫举措,严格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工作要求,确保到2018年贫困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新农合保障水平。四是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监控体系和市民投诉平台,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深入推行“责任+阳光+规范”信访工作模式,持续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固本培元,夯实基础,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履行新使命,实现新目标,核心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以先进的思想指导跨越发展。要坚持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站稳政治立场,永葆为民情怀,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持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二是提高执政能力,以担当的队伍引领跨越发展。要把那些真正有担当、有血性、有知识、有头脑、有思想,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放到关键岗位上,通过用干部树立清风正气。突出选优配强党政“一把手”,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非党领导干部,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集体。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推动集中性教育向日常性教育延伸,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以坚强的组织保障跨越发展。要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抓党建。围绕“1+4”理念,以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抓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创建全域式服务型社区、打造“一党委一特色”党建品牌等四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深入实施党建红旗渠工程,持续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创一流业绩、争当时代先锋。加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四是坚持为民务实,以良好的作风促进跨越发展。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鼓励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倾听呼声、解决问题、转变作风。持续开展庸懒散等问题专项治理,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实现新发展。

五是深化反腐倡廉,以严明的纪律推动跨越发展。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政准则》等要求,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做到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拳出击,严惩腐败, 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完善党内监督,加强和改进巡察工作,实行常态化巡察,形成强有力震慑。

各位代表、同志们,上下同欲,方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志存高远,才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让我们在新一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林州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全市百万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奋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第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在第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学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喜迎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时刻,学院第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了。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党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院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同时,向新一届学生会寄寓深切的期望!

长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始终把学生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一认真做好。始终希望同学们具有“远大的理想、精深的专业、强健的体魄和恬美的心境”,将来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借此机会,同大家谈谈什么是“远大的理想、精深的专业、强健的体魄和恬美的心境”,供你们参考。

第一,为什么要有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引导一个人锲而不舍,不断追求,不断攀登的引擎,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最后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他在事业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同他的理想和志向是相关的。一个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要志存高远,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有人生大目标,这样才能登得高,走得远,才能提升人生的品质、品味,才能活得豁达、乐观、积极、有意义。遇到坎坷,迈得过去,不会因为困难和挫折而失去或改变自己人生的大方向。这些听起来好像很虚,其实是实在的,是根子上的东西。

远大的理想,可以使人生正直、高洁,而非消极、世故;可以使人具有灵魂,而不是行尸走肉;可以使人学习、生活更有激情、有动力,而不懈怠;可以使人面对困难不牢骚满腹,不怨天尤人,养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取向。远大的理想是一个青年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

理想和志向有虚实之分,高远的理想和志向与空洞的理想和志向之间本质的差别在于立志之人是否能够脚踏实地去落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高远的志向和目标,如果我们只是每天沉浸在梦想中而不去付诸实际行动,不去脚踏实地为之奋斗,或者是眼高手低,那么我们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今年省教育厅下达给我院1个名额的国家奖学金,31个名额的国家励志奖学金,120个名额的国家助学金。讲学金和助学金总数共523000元,获奖人数占我院学生总数近8%。学院要求这152个获奖者必须做到:第一学习成绩必须优秀,在班级或系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第二要遵章守纪律,无任何违纪现象;第三要积极参加学院、系部、班级的各类活动,做同学们的表率;第四在校期间取得的所有成绩及奖励要胜于他人。我希望这152个获奖者中有你们的身影。

第二,怎样才能有精深的专业?

首先,要掌握好学院和系里给我们安排的各门课程的内容、学习要求以及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只有心中有数,才好谋划。

其次,要学会学习,要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

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心得时,大都把在大学期间学会了学习,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或者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提到学会学习,可能有同学不禁要问,难道我们学了这么多年,成绩这么好,还不算会学习吗?其实成绩的好坏并不能说明学习能力的高低,善于学习的人,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而是在于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所谓“举一反三,就是指的这种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我们通常称为有学问,有本领,有水平。

再次,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

互联网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会经常利用网络去获取信息、获取知识,但是,我还是要向大家强调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阅读并作业。因为第一来自网络的知识有不完整、不规范、不系统的特征,要系统学习知识,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渠道。第二,只读不做作业,不实践,就不能真正的掌握技能,也会很快地遗忘。此外阅读和作业也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休闲方式,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喧闹的都市中,读书是让我们从浮躁的生活中沉静下来的最好方式之一。

另外,在学习、读书、作业的过程中,也要思考,孟子就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不反对读书,但不要读死书、死读书。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意思是只读书不思靠的话,所学的知识就会发酸发霉,变成一滩浆糊。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思考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才能由一个有知识的人变成一个有学问、有能力的人。

第三,强健的体魄应该怎样锻炼?

强健的体魄是我们完成学业,为祖国、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

在学院三年学习的时间,是你们从青少年步入成年的重要时期,同学们应该在这样的黄金时期打造出一副好体魄,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将会获益无穷。因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你发挥能力、展现才华的保障。

现在有很多同学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特别是夜里的时间花在上网、电脑游戏和吃喝上,有的同学甚至作息时间黑白颠倒,晚上不睡觉,早晨不起床,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久而久之,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身体条件越来越差。这种没有规律的生活和放纵自己的心态,不仅不利于自己甚至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还为将来埋下了健康隐患。

从小学到大学,同学们经历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从父母的庇护下渐渐独立。在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后,很多人在叛逆心理的怂恿下,开始尝试各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我不反对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但是却希望大家认真的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科学,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生活中的坏习惯并非小事,它们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自觉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能自觉地磨练自己的意志。我相信在座的有些同学在经济上都比较节俭,但是大家对于自己体力和精力的使用是否依然“节俭”呢?许多人都认为年轻的时候身体结实,怎么折腾都不要紧,但是殊不知,在多的财富也经不起挥霍,一个挥金如土的富人终究会沦为穷光蛋。美国的大学生每周要进行12个小时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80%的人参加了各类体育俱乐部。

第四,什么是恬美的心境?

恬美的心境是茁壮成长、快乐学习、努力工作和幸福生活的基础。我国古代《道德经》中写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惠万物而不争名利。一个人如果能胸怀宽广,容忍别人的过错,象水一样“利他却不争”,就能达到“上善”的心境了。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与你的同学、老师、父母多交流,多沟通;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在集体生活中要有团队精神,要团结互助,要正确的对待自己,也要正确对待他人。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你们要学会激励自己,要牢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要在与困难和艰苦作斗争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有一首歌中唱得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同学们、青年朋友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我们去不懈奋斗,你们未来美好的生活需要你们自己去打造,人生的历史篇章要靠自己去书写。我坚信,只要你们认定目标,不懈努力,志存高远,你们就会有美好、辉煌的前途。

第五篇:在中国共产党山丹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持特色方向 发展生态经济 为建设宜居宜游新山丹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山丹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

赵学忠 2011年10月13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县委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山丹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特色方向,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山丹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出席张掖市第三次党代会代表。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历史机遇,深化县情认识,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这五年,是全县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五年,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最明显的五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全县上下呈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我们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完善。在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县委提出并确定了“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把“能人带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能人众多、能人经济发达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强力推进能人带动战略,规划建设能人创业长廊,编制《全民创业纲要》,全面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极大地调动了蕴藏在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领导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

五年来,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科学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围绕推进科学发展,抢抓政策机遇,争取了一大批事关山丹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共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61项,建成621项,累计完成投资62.85亿元,其中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197项,建成171项,并积极支持西气东输二线等国家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到24.7%,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人均GDP年均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6%,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2%。与2006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57.7%、50.5%。财政收入于2009年突破亿元大关,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133.2%、138.1%。综合实力逐年提升,在全市考核的位次逐年靠前,在2008年经济综合考核全市第四的基础上,2009年进位全市第三,2010年进位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七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市第一。

五年来,我们培育特色产业,科学发展的成效更加明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精心培育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一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扩绿洲”的生态建设基本思路,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发展生态,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南部水源涵养区的50万亩天然林和17万亩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北部荒漠生态区的231万亩荒漠植[FS:PAGE]被得到封育修复,植被盖度提高到28%,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6%。建设扩大中部绿洲农业生态区,由点到面推进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建成一批生态村社、生态小区、生态企业、园林化单位和园林式旅游景点。二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制定系列扶持政策,重点建设寒旱区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山丹花开观光农业、瞭高山高效畜牧业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和9个农民创业园,建成日光温室和食用菌大棚3500多座,规模化设施养殖量占畜禽养殖总量的54%。马铃薯、油料、啤酒大麦、高原夏菜等旱作有机高效农业和制种田面积达到30万亩。土地流转走在全省前列,流转土地占到总播面积的34%。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被命名为全省“农业机械化生产十强县”。省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中期评估考核名列全省11个试点县第三位。与山丹马场、河西学院等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团发展现代农业,院(河西学院)地合作建设食用菌研究推广中心。与劳务基地党委政府和新疆建设兵团、中石油等企业建立协调互访机制,劳动力输转规模稳定在4.5万人次左右,境外输转和就近就地输转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劳务收入增加到5亿元,支撑农民现金收入稳步增加。三是新型工业提速提质。加大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升级力度,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对重点企业进行节能环保改造,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06年底下降了38%。改造提升老工业园区的同时,开工建设占地21万亩的新型工业园区,已有6户企业入驻。全县煤炭在建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建材生产能力由100万吨提高到150万吨,以铁合金为主的冶炼化工业产能由5万吨提高到1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提高到50万吨,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正在建设。新能源开发取得突破,绣花庙风电场开工建设,长山子风电场正在做开工前的筹备工作,100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成功签约。四是旅游产业开发实现历史性突破。争取到省列县域旅游产业开发示范县项目,明确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发展定位,打造“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五张旅游品牌。省委书记陆浩同志为焉支山题写了“国博故里”,使焉支山旅游景区有了更为准确的历史定位。焉支山景区晋级为国家AAAA级。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和艾黎景区列入全省“十二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盘子。投入1.64亿元,高起点改造焉支山、大佛寺等景区景点的景观和服务设施,建设2个四星级大酒店,建成一批新景点。牵头组建河西走廊旅游宣传联盟,旅游宣传促销立体化、全方位推进,积极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组团发展。地域文化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地方文化图书10余种。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2个非遗项目列入全省名录。2个文化产业公司组建运营。五是通道经济全面提升。科学规划通道经济布局,加快建设物流通道。启动建设占地3000亩的城市新区,拉开了城市大框架,培育了新的经济带,艾黎大道、仁和家园、艾黎国际大酒店、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发展商流服务业,实施“126”工程(建设1个汽车商贸城、2个物流中心、6个专业市场),一批综合市场、物流中心、专业市场陆续建成运营。投资1.35亿元的山阿战备公路建成通车。投资2100万元高标准完成312国道县城过境段改造。支持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加快建设。多渠道投资4亿多元硬化乡村道路近700公里。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高效运转、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县乡畅通、乡镇联通、村社覆盖、旅游景区配套的目标基本实现。

五年来,我们着力破解民生难题,科学发展的环境更加和谐。累计投资近6亿元用于发展民生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投资亿元高标准新建的育才中学如期招生,合并11所农村中学,带动全县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协[FS:PAGE]调提高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建成了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全民健身运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加快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步伐。新增保障性住房1500多套、10万平方米,解决了5000多名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解决了近1700名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居民的就业问题。规范工作制度,健全工作网络,文化、计生、卫生等公共服务机构实现了对社区和行政村的全覆盖,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任务全面完成,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逐年提高。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被确定为全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重点县。改善政法部门特别是乡镇综治中心的队伍装备和技防条件,建立并完善了矛盾排查调处个案补贴、“和事佬”调解、法院导诉、乡镇综治中心“3+X”、重大社会项目稳定风险评估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信访维稳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构实现了网络化、全覆盖,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有效预防和避免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把民族宗教工作作为增进和谐、减少贫困的结合点牢牢抓在手上,2个宗教和顺示范村和1个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扎实推进。连续五次通过了省级双拥模范县(城)验收,创建了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组织保障更加有力。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理论武装工作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决策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发挥了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列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发展等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实现了党对“两新”组织的全覆盖,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组织开展了“讲学习、比奉献、促增长、保稳定”主题实践活动和“百日争创”集中攻坚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能人进班子工程”全面推进,能人型村干部比例提高到70%以上。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换届工作全面完成。严格执行干部工作政策法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大批基层业务骨干通过公开竞聘走上领导岗位,选人用人公信度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切实加强廉洁从政建设,“一把手”不分管人权、财权制度全面落实,干部勤廉度网络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推广取得良好效果,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县委的领导下,县上四大班子团结协作、真抓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驻丹部队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我们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山丹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各位党代表、广大干部群众、各级党政组织、企事业单位、驻丹单位和驻地部队,向所有关心山丹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有这样一些启示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完善。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第一要务”的理念,以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勇气,立足全局,谋划长远,推进改革攻坚,以思想大解放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二是必须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建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节水型社会。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FS:PAGE]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能人带动的轨道上来,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民生质量的改善上,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尊严的生活。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培育特色,突出重点,抓主抓重,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在更宽更高的层面上推进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深化组团合作,巩固提升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六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县委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进科学决策,驾驭复杂局面,维护社会稳定,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这些经验和启示,是我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是过去五年的实践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发扬光大。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家层面来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强势推进,国办47条意见和甘肃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祁连山区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给水利建设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都为山丹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全省来看,省委确定了“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山丹在“一体两翼”战略部署中被列入河西走廊绿色循环经济区、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河西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河西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张武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上将获得持续有力的投资支持。省委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以及市委以生态经济为主线,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和民族团结进步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指明了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我县特色鲜明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人才资源富集的核心动力优势,特别是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干部群众心齐气顺、敢为人先、敢想敢干、敢于创业的精神面貌,都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们还存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基础条件差、生态条件脆弱、能源资源约束强化、优势产业总体竞争实力不强等困难和问题,但总体来看,我县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趋势,切实增强机遇意识,不断完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四市”建设目标,坚持和完善“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以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培育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能人带动、机制创新、开放合作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党的领导能力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保障,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扩容提升新型工业,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探索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实现经济社会总体平稳较快发展、局部重点突破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要目标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把我县建成张掖重要的煤炭供应和煤化工基地、河西新型建材基地,成为张武定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祁连山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河西节水设施农业重点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FS:PAGE]、通道经济强县。

我们坚信,在十四届委员会的领导下,只要全县上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这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山丹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准确把握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加快山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生态经济这个主线,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生态优先”的理念,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做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收效,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生态型特色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一是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总是流向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因此,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山丹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尤为脆弱,必须把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坚持不懈地落实好“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扩绿洲”的生态建设思路。南部水源涵养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支持山丹马场及更大范围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项目,保护好森林、草原和湿地。北部荒漠生态区加大封育力度,退牧还草实现自我修复。中部绿洲农业生态区由点到面建设重点生态工程,配套完善农田林水网络系统。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不懈地争取和实施更多的生态建设项目,努力形成高效、稳定、和谐的生态系统。统筹提高水的利用率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生态节水型产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使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倡导用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生产生活行为,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县。

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山丹是一个典型的灌溉绿洲农业地区,发展现代绿洲农业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选择。要坚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按照节水、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目标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区域布局。自北向南布局现代设施农业、高效精细种植业、旱作节水有机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等绿洲农业发展功能区,加快建好旱寒区节水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等试验示范园区和农民创业园,扶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创新经营机制。引导能人投资创办家庭农场,支持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户联建农产品基地,整村整社推进发展设施畜牧业,靠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进程,走出一条干旱缺水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的成功路子。完善市场体系。融入张武定农产品加工基地,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创优原料品牌和农产品加工品牌,稳步提高主导农产品的商品率、就地加工率和市场占有率,走产加销一体发展的路子。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与大中型超市和流通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稳步扩张营销规模。配套加快储鲜能力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坚持走好周边收购、引种改良、设施育肥、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商品化畜牧业发展路子,提高养羊大县建设水平。

三是着力壮大新型工业。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山丹是张掖市乃至甘肃省的老工业基地,资源型传统工业曾经是山丹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走以生态理念为引领,节能降耗、低碳环保、洁净循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引强入丹,规范矿产开采秩序,加快资源整合力度,保护和治理好矿区环境,提高煤炭等资源开发的科学化水平。推进建材行业兼并重组,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引导冶炼化工行业加快技改扩建步伐,配套环保设施,开发高端下游产品,拉长产[FS:PAGE]业链条。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融入张武定农产品加工基地,在组团合作中力争有所作为,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要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以风能、太阳能开发为突破口,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与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有效对接,执行好工业园区“一园三区”建设规划,配套基础设施,为现有企业和新上项目在园区落户创造条件,推进工业经济走上集约化发展的路子。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新上一批煤电联产、热电联营等循环经济项目,在企业内部、行业之间形成紧密的循环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基础上培植财源,壮大财力,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是着力提升生态旅游业。旅游产业低碳环保,是朝阳产业,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大景区建设力度,培育做强“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五张旅游品牌,不断提高“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特色旅游的知名度。焉支山和马场景区立足保护生态,从文化和生态两个方面深挖“国博故里”、“皇家马场”、“中国最美草原”的丰富内涵。长城景区立足修复生态,培育汉明长城访古游、古战场探险游等新的旅游元素,进一步提高山丹旅游的吸引力。艾黎景区重点建设艾黎新西兰国际旅游村,培育红色旅游和新西兰风情旅游项目。佛山景区集中彰显“一方生态、一世佛缘、一曲和谐”的生态文化、佛教文化和山丹民俗文化内涵,统筹做好“两山一水一佛一城”这篇文章,合理利用山丹河、祁家店水库有限的水资源,为景区和城市注入更多的水元素。完善旅游产品市场化营销机制,提高山丹旅游的含金量。要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生活消费功能,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支撑。争取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项目,确保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充分发挥作用,为城乡居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消费服务,确保文化消费有固定场所、有经费保障、有专业队伍。要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复活民间说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实施县域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编纂、出版工程。进一步做好图书文博工作,提高文物大县建设水平。扶持文物复制、民间工艺等传统文化产业形成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艺演出团体和文化经营实体。不断丰富地域文化内涵,开发新的文化产业,用现代传媒包装地域文化产业,提升开发层次。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五是着力提升通道经济水平。山丹具有发展通道经济的比较优势。重点建设好占地3300亩的城市新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为城市新增人口置业发展创造条件,打造通道经济核心平台。推动与山丹马场等大中型企业和驻丹单位的一体化建设,打造城市新区经济带和环城经济圈,建成配套现代的供排水和集中供暖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在县城、交通主干线和重点集镇建设一批综合市场、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促进商贸流通业科学布局、集中运营、规模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广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民间经贸活动,为张掖现代运输物流中心提供东翼支撑,把山丹打造成一流的国防后勤保障基地、河西重要的物流中心、青蒙两省区最便捷的交通要道,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新型城市。

六是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四化”示范村为目标,统筹推动“三农”工作,引领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要优化农村基本格局。建好乡村集镇,引导农民集中定居,引导贫困村群众移民定居。引导农民集中建设经济、适用、节能、生态的新型住宅小区,整理更多的土地[FS:PAGE]发展生产。以城镇为点,以道路为线,以特色产业基地为面,以生态保障区为屏障,点线面结合,功能互补,不断优化新农村建设发展基本格局。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壮大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在旅游产业和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家政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鼓励农民进城置业、创办实业,使更多的农民变成有稳定收入的市民。要提高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效,培育新型农民,夯实城乡居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技能基础。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改善贫困乡(镇)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制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组建运营村镇银行,支持创办民营微型金融企业,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拓宽“三农”融资渠道,探索创新惠农资金使用办法。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激活土地资本要素。进一步加强能人型村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治安维护、环境保护、集体经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等方方面面的农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社会建设发展走上制度化轨道。

七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山丹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必须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夯实长远发展的硬件基础。要改善水利设施。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建调蓄设施,高标准完成渠系配套改造,用高效节水工程设施武装引水到地头灌溉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引水输水效益。要构筑立体交通枢纽。高标准完成旅游景区、城区、工业园区和县乡道路硬化改造,实现县乡畅通、乡镇联通、村社覆盖、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配套目标,构筑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要健全能源信息网络。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提高电力供给保障能力。争取开工天然气利用项目。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成快捷顺畅、全面覆盖的信息高速公路。

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财力有限的县而言,必须优先解决好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全面推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加快医疗设施改造步伐,提高诊疗水平和公共卫生防控应急能力。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努力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要争取实施户籍改革等社会建设管理改革试点项目,努力破除制约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障碍。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广聚力量建设好宗教和顺社区和民族团结示范村,巩固提升团结和顺的民族宗教关系。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综治维稳工作,解决好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大力推进平安建设。要落实监管整治责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巩固发展成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和落实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强化保障措施,营造宽松宽厚的创业环境

实现本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宽松宽厚的外部环境和配套良好的保障措施。必须发挥好人才资源核心要素的作用,强化抓落实的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一是优先实施教育发展战略,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不断夯实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基础。配套提升初级中学办学水平,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逐步使全县初中教育阶段实现学生享受公平教育、老师享受公平待遇、家长享受公平地位的目标。加强校长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生源管理机制,培育名师,打造名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FS:PAGE]续提升高中办学质量。整合资源加强职业教育,支持山丹培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服务地方建设发展。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兴办教育的大好局面。统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是精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围绕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引进、推广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幅度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以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点,内部挖潜,外部整合,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建设星火科技示范园,加快星火产业带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技术人员开展课题试验,兴办农业科技服务和产业化经营实体,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区域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益化主导、市场化推动、网络化运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科普工作水平,增强全民的科技创新意识。

三是深化实施能人带动战略,为加快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深化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和全民创业工程,引导能人投资发展生态型产业,把能人创业长廊建设成生态经济长廊,把能人创办的企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成生态型经济实体。靠能人型村干部引导农业农村经济走上生态发展之路,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健全能人协会组织,实现对能人创业基地和创业领域的全覆盖,提高能人引领全民创业、扩张优势产业、服务公共事业、维护稳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推动能人带动战略在更宽更高的层面上发挥好核心动力作用。着力为能人营造宽厚的创业发展环境,围绕引进能人、发现能人、培育能人、使用激励能人,设立专项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完善工作制度,培养一批科技领军能人和一线创新能人,在各行各业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能人队伍,进一步激活发展要素,增强发展活力。

四是加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和谐环境。要强化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理论武装工作水平。加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应对和用好现代传媒,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正面引导社会舆论,推进普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开展立体化的宣传战役,凝聚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和居民群众的人文素养,重视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净化社会环境,弘扬新风正气。发扬甘肃精神,挖掘丰富山丹精神。强化睦邻友好合作。支持驻地部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和国防动员能力。深入持久地开展营造环境和作风建设活动。

五是加强党的领导,为加快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谋划全局、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谋划、协调、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团结协调能力和攻坚执行能力。突出生态经济主导理念,建立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发挥好考核激励的导向作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积极为统一战线发挥特殊重要作用搭建平台。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发挥好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快依法治县进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FS:PAGE]水平,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和主要负责同志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建设清廉勤政的干部队伍。

同志们,总结“十一五”成就,我们信心百倍;展望“十二五”未来,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勇于创新,朝着既定目标,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努力开创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下载在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中共安文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中共某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某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建议。中共盐津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

    在共青团阳新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共青团阳新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文件 坚持科学发展 再谱青春乐章 为促进阳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在共青团阳新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郑文学 (20......

    在中国共产党浔溪乡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浔溪乡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抢抓机遇、科学发展 努力实现浔溪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在中国共产党浔溪乡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徐国斌 (2011年4月10日......

    在中国共产党临洮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共5篇)

    在中国共产党临洮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立足新起点 谋求新跨越 为开创临洮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临洮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

    在中国共产党靖远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五篇范文

    继往开来 团结奋进 努力开创靖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靖远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郑钰 (二Ο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靖......

    在XX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团结一致 开拓创新 构建平安和谐新XX——在2006年11月6日中共XX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XX镇委员会书记 XXX各位代表:在党的十......

    中共镇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本文作者:孙立威 好范文原创投稿 凝心聚力 发愤图强 全力打造辽北中心城镇 ——在中共镇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中共通江口镇第一次代表大会在......

    在共青团安宜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杨步云同志在共青团安宜镇第十二次代表 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志、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今天,全镇青年精英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召开共青团安宜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此,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