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我就是我》教案
《我就是我》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我就是我”,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应不断超越自我。
2、能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树立自尊,自爱,自信的信念。
3、教育学生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教学重点:
1、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应不断超越自我,树立自尊,自爱,自信的信念。
2、教育学生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姓名,而且每个人的姓名都有不一样的含义。你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姓名的含义,告诉大家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给你起这个名字吗?
2、看来。每个名字都有独特的意义。是的,就象我们的名字一样,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是双胞胎,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无论你长相如何,打扮如何,我们都要学会欣赏自己,喜欢自己。因为,你在这个世界上与众不同的。(出示课题《我就是我》)
二、自由诵读散文诗《我就是我》。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我们要学会赞赏自己,展示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谁能告诉大家你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特长和优点?可以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指名汇报。
3.同学们说得真不错。那么,就让我们为自己制作一张宣传的海报,为自己做做广告和宣传.大家可以把你自己的照片,书法作品,手工作品贴上去,还可以写上自己的个性,爱好,最喜爱的名人名言等等。总之,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你的优点和特长。
三、学生动手制作个人海报,老师巡回指导。
四、请部分学生上台,把自己制作的海报张贴在黑板上或用实物录影仪进行展示,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五、请学生拿着自己的海报,自由选择介绍的对象进行介绍,相互交流,成为朋友。
第二课时
一、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超越自我。
1、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优点,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所以,我们有时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感到失败的伤心。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学生说自己失败和受到挫折的经历,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3、那么,怎样才能改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让自己拥有更多的优点和特长,让别人更加喜欢你呢?辨析:两种做法谁做得对?为什么?
①小明在跑步比赛中得了倒数第一,他又伤心又难为情,心想:“我得了倒数第一真丢人,别人都会嘲笑我,我真没用,下次再也不参加跑步比赛了。”
②去年小红在跳远比赛中得了倒数第一,但她毫不灰心,刻苦练习跳远,在今年的运动会上,她又报名参加了跳远,她还很自信地说:“今年我的跳远成绩一定比去年好!”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二、辩论赛:我看“明星模仿秀”。
1、组织学生看一段“明星模仿秀”的录相,请学生对节目中模仿者惟妙惟肖的模仿加以评论。
2、辩论赛“模仿明星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小结:如果只是一味盲目地模仿,没有自己的创新和自己的个性,并且能体现自己的个性,有所创新,最后就能成功。
三、做小评判。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我们的穿着打扮也要符合我们自己的个性,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接下来,我们大家来做一回小评判,看看书上的几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你是不是同意他们的做法,为什么?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进行讨论。
1、小组内讨论。
2、集体讨论交流。(对于第2幅图讨论可更为充分一些)
四、续写“这就是我”儿童诗。
1、只有先喜欢自己,别人才会喜欢你。同学们,请你们试着自己来完成这首没有写完的诗,好吗?
2、自由完成。
3、开一个小小诗歌朗诵会,由学生朗诵自己创作完成的“这就是我”。
第二篇:《1.我爱学习》教案
《我爱学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善于发现校园内、生活中的学习活动。
2、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兴趣。
3、培养关注学习生活、体验学习生活乐趣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展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并发现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了解到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不断探索与积累,就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收获学习的财富。
2、培养关注学习生活、体验学习生活乐趣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看到大家的笑脸,我想,你们来学校上学一定非常快乐!在学校,我们已经参加过许多课程的学习。那么,学校里有哪些课程?(学生发言:语文、数学等)是啊,学校安排了这么多的课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课程表。(点击课程表)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课程?先请大家小组讨论。
2、谁来说一说?根据发言小结。活动
二、在生活中学习
1、其实,学校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学习。有一位老朋友,大家一定经常见到它,并且在它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今天,老师把它请来了,它究竟是谁呢?(出示西瓜虫)
它叫什么名字?(西瓜虫、鼠妇、潮虫)你在哪里见过它?(花坛等地)
你对它还有哪些了解?(食物、习性、特点、御敌方式等)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问大人、看书、报纸)
2、小结:你们懂得可真多,看来,小朋友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像大家所说的那样,用眼睛看,用手玩,向别人请教,查阅书本,看电视,上网搜索„„这些都是在学习。
3、让我们看看教科书,书中的小朋友都从生活中学到了什么?(自己学会系鞋带、知道花生长在地底下、学习煎荷包蛋、看爸爸拆自行车轮胎、做贺卡送给妈妈表达自己的心意)
4、谁能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还学会了什么?点评2个,突出有趣。点击教科书中“生活中的学习真有趣”的几幅插图。活动
三、体验感悟
1、今天早上,妈妈做早点时煮了个鸡蛋,但妈妈不小心把它和一个生鸡蛋混了起来。你有好办法帮妈妈区分开吗?(学生简单说方法)这些方法行不行呢?我们来动手做一做。(点击实验要求)
(1)四人小组讨论并试一试,人人动手。(2)不能把鸡蛋打破。
(3)比一比谁的办法好,比一比谁的办法多。
2、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并演示:(1)摸——试温差;(2)摇——听声音;(3)转——看速度;(4)闻——嗅香味;
验证:请一名学生上台敲开熟鸡蛋,再请另一名学生敲生鸡蛋。
4、小结:我们动手、动脑,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来帮妈妈解决了难题,真了不起,你们高兴吗?
活动
四、我的尝试
1、观察课本第58页,些小朋友在第一次尝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当时的心情会怎么样,后来又是怎么解决的?四人小组讨论,再演一演。
2、生活中很多的尝试也能让我们有所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小组内交流自己尝试的经历及收获。(第一次上公园,独自去奶奶家,品尝一种从未吃过的水果„„)
3、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帮助学生对全班的“尝试”经历进行归类。
4、小结:尝试让我们经历了不会到会,不知道到知道,尝试让我们难忘。
三、学折千纸鹤
1、出示千纸鹤,想试着学折千纸鹤吗?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折千纸鹤,教师指导的速度略慢一些。
2、学生交流如何做得又快又好。
3、学生自己做,先做好的人帮助不会做的人。
4、小组评出一名既折得快又折得好的同学为“折纸小能手”,给小能手颁奖。
5、获奖同学讲述从第一次尝试到第三次折纸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6、小结:尝试就是学习。
第三篇:1.《我长大了》教案
1.《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懂得感激自己的父母。
2、提高体验生活、收集资料的能力。
3、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4、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验长大的乐趣,学会感激父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全班同学尝试穿幼时服装。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老师: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纪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板书:我长大了)用幼时的儿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让学生尝试戴上或穿上年幼时的物品,使学生的口、眼、手、脚、脑充分解放,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产生对“长大”的特殊感情,从而自然地揭题。
5、阅读教材,认识乐乐、虎子、小文。请同学们读课本P2——P4乐乐、虎子、小文的话。请学生发表意见。
乐乐的故事:每次看儿时的照片,爸爸妈妈都会在旁边指点,语气里充满了爱意,我们一起回想童年趣事,心里美滋滋的。
虎子的故事:出生时3.3千克,现在25千克,出生时候的小脚丫才6厘米长。
小文的故事: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背上小书包,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登台演出。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老师: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引导学生测量、计算、比较,让他们的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四、拓展延伸——理解“长大”的含义。请学生读课本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长大了”的含义。
思考:“长大”是否只是指身体上的长大?它还体现在哪些地方? 交流:从生活上和学习上。
五、联系生活——为“长大”努力。
1、我们长大了,能为家庭做些什么?看看文中妈妈的心里话,思考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2、创作(一幅画、一首诗、一张贺卡……)告诉家人你长大了,你想为家里做些什么,想得到他们的支持。
3、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希望同学们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长大”的孩子。
第四篇:《1.我爱秋天》教案
《我爱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特色,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
2、通过找寻大自然中秋季的细微变化,使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充满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参观校园、观察景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
2、能知道秋天的物品,初步培养观察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炎炎夏日已经过去,我们迎来了——生:秋天。
2、你能告诉大家,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呢?[学生由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诉说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可从衣着、气温、饮食等方面指导学生。]
二、了解秋天的果实:
1、根据学生刚才说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出示课件内容。
(1)认识稻谷:让学生观察并认识稻谷的外形,然后剥去外面的一层谷壳,请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外面是一层薄薄的黄色的壳,里面才是我吃的大米。)
(2)出示棉农采棉图,引导学生探究棉花的生长过程,知道棉桃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加工处理、高温消毒后才能变成花用棉花,织成布匹等。[学生学过《棉花姑娘》一文,对棉花姑娘有着喜爱之情,在这里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激起学生的情感。](3)组织学生讨论了解豆制品和大豆的关系,并渗透豆制品的营养教育。(4)小组交流还有哪些物品和果实密切相关,派代表发言。(5)引导学生体会到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
三、走近秋天:
1、就让我们和秋天来一个亲密接触吧!你想用什么方法去亲近秋姑娘呢?[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体会、感受、记录下秋天的特点。]
2、引导学生组成小组。[看、听、尝、闻、感受]
3、学生到校园中进行采风活动。
四、课外任务:
1、收集秋季的一些果实、照片、图画、诗歌、音乐。
2、找找随着季节的变化,哪些事物也发生了变化,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二课时
一、秋天的礼物
1、师:秋天来了,秋姑娘带着微笑走到校园里,走到公园里,走到田野里,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今天秋姑娘还带着礼物悄悄的来到了我们教室里,大家来猜猜里面什么?
(学生根据老师手中的袋子先猜,再请一生上台来:苹果、梨、葡萄、豆荚、茭白)随机:梨子水分很多又滋润,秋天吃梨最好了 橘子是秋天里最普通的水果了,它的营养也很丰富 你知道我们平时吃的哪些东西是由豆荚而来的吗?
2、这些东西都是——秋天的果实,是秋姑娘的孩子!
谢谢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礼物!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有什么方法能发现秋姑娘的影子呢?
只要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尝,用鼻子闻,用心感受,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秋姑娘的影子。(看、听、尝、闻、感受)
(1)我们小组观察了秋天里听到的:
秋天有蟋蟀的叫声,妈妈曾经给我买过一只蟋蟀,我觉得它叫的可好听了。模仿。(我们来听听)
秋风轻轻吹,树叶翩翩飘落的声音(想象:“沙沙沙”)淅沥沥的秋雨声(听)
田里丰收的机器声(轰隆隆)及农民伯伯丰收的欢笑声 开学了小朋友的欢笑声
(2)我们小组观察了秋天里闻到的:
各种水果丰收了,水果香香的甜甜的,比如梨、香蕉就有一鼓甜甜的香气,柚子很清香(拿出实物大家闻一闻)
桂花很香(师拿出桂花清新剂,大家闻一闻)
稻谷很香,(你怎么知道的?)因为用它煮出来的米饭香喷喷的 菜香
(3)我们小组观察了秋天看到的各种颜色: 小草变黄了,很多树木的叶子也都变黄或者变红了
稻谷是黄色的,秋天稻谷丰收了,田野一片金黄。(课件图)
枫叶是红色的,(拿出实物)大家看,秋天火红的枫树远远望去像什么?(课件图)桂花是金色的,棉花丰收了是白色的
菊花有很多种颜色,有„„(大家想看看菊花吗?)师问:那你们觉得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呢?——五彩缤纷!(4)我们小组观察了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我看到天空中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过冬,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我还知道天鹅、燕子也会飞到南方过冬的。
我们在花丛中看到蝴蝶和很多各式各样的昆虫。
我看见校园里的石榴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石榴,在朝我微微笑呢。
我们小组还在校园里和小区里拣了很多落叶,有枫树的叶子、无花果树的叶子、梧桐树的叶子、松树的叶子„„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
(5)我们小组观察的了秋天能尝到的东西:
我去了农贸市场,看到秋天的蔬菜可多了:有豆荚、有花生,有茭白、有白菜、有芋艿、还有南瓜,我很爱吃。
秋天还有很多好吃的水果,有甜甜的苹果、水分很多的梨、又甜又酸的橘子、甜甜的香蕉、一串串的紫葡萄,我们请大家尝尝吧(注意礼貌)
师: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啊。看,果园的的水果还不止这些呢。农民伯伯的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课件)水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多吃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
(6)我们小组收集了秋天人感受到的: 秋天的天气渐渐凉了,秋风吹来凉飕飕的。人们穿的衣服慢慢增多了,还带上了帽子、围巾。
秋天天气变化很大,很容易感冒。(那我们该怎么做爱护自己呢?)多喝水、多吃水果、天气冷了及时增加衣服
二、赞美秋天
秋姑娘真是神奇啊,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礼物,你能用最最优美的语言来赞美一下你发现的秋天吗?
生:我收集了一首秋天的儿歌,我想给大家朗诵一下 师:太好了,老师给你配上音乐,你来个诗朗诵吧!生:我知道有一个词叫秋高气爽。
生:我自己写了一首秋天的诗/文章,我能朗诵一下吗?
第五篇:1.我在成长教案_苏教版
一、我在成长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
3、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5、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8、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科学知识
1、了解人的一生的大致过程。
2、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6、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4、珍爱生命。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4课
1.我在成长。本课对于人体生长的认识是从三个阶段进行的:从出生到现在、现在、今后。主要教学活动有:通过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了解从出生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人体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了解人体的第二生长发育突增期;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可以大致了解人长大后的生长发育状况。2.悄悄发生的变化。青春期是人生一道靓丽的风景,青春期教育是近年来教育专家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能够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对每个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课安排了以下活动:
(1)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以“说悄悄话”的形式交流自己身体近期的变化;
(2)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对这些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变化建立全面、正确的认识;
(3)通过讨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提供必要的帮助。3.人生之旅。本课通过认识人的生命周期,唤起学生对弱势人群的关爱。
主要教学活动有:
(1)利用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司之谜”进行猜谜活动,了解人的一生大致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
(2)通过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人的生命周期,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
(3)调查身边老年人和婴儿的生活,写一份调查报告,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实践活动能力,在情感 1 上获得丰富的体验。
⒋ 踏上健康之路。本课是在前面几课的基础上,通过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统计全班同学(男、女)的身高,绘制统计图,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它是评价生长发育的依据,有了对自己生长发育情况的正确认识以后,引入健康生活方式的话题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证据。
·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的现象作出解释。
·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与结果。科学知识
·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证据。
·愿意合作与交流。
·珍爱生命。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2.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6.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
(二)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讲述:刚才有同学说,自己今年比去年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
2.小结:对,同学们真聪明,要从数据上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一定要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3.谈话:你们想测量吗?那测量前我们是不是该讨论一下,制订好方案呢?下面就请每一小组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制订好方案。4.出示思考题:
(1)如果测量身高、体重,应该注意什么?
(2)除了身高、体重,你还喜欢测量什么项目,准备怎样测量? 5.汇报:你们小组想测量什么?怎样测量?
6.小结:同学们想测量的项目可真多,那老师就给你们充足的时间去测量,测量要认真,测好后要记录。身高、体重每个同学都要测的,测完后可测量其它项目,请组长负责。
三、绘制身高、体重的曲线图
1.提出要求: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2.学生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4.提问: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了自己出生第一年的生长情况,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出生第一年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四、总结、拓展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自己的成长情况,通过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成长的痕迹除了课上研究的这些内容外,还有许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寻找。教学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