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耶鲁大学校长开学演讲
耶鲁大学校长开学演讲
导语:在耶鲁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应该准备什么样的发言材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耶鲁大学校长开学演讲一
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在这尊师体育场隆重的举行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昆山电力大学向新加入我校的各位新生们表示衷心的祝贺!你们选择了这里,这里同样也挑选了你们,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庆贺彼此的这一相聚!
我校是省内除××大学外面向全国招生省份最多、招生人数最多的高校。我们的科技学院依然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吸引了大量学生报考。我们的新同学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因为共同的选择大家走到了一起,希望你们珍惜上学的机会,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起跑点。
我校是一所包含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十几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省重点建设高校,同时又具有较明显的办学特色。学校目前占地两千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几十万多平方米,藏书几十万册;设有十几个二级学院,5个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两千余人,其中院士6人,教授、副教授五百余人。
在科研上,学校已形成众多有区域特色的省、市重点学
科,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多个,组建了几十个研究所,近年来,学校在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在sci、ei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经费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学研结合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在学生管理上,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更多地增强了服务与指导,切实地为同学们多办实事,学校通过国家贴息助学贷款、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让同学通过自身努力积极争取,努力不使一个勤奋的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或辍学。为了使你们更好地成才,我们的学校和全体管理人员也将努力为大家的健康成长创造好的条件、营造好的氛围。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资源和条件,抓住青春时光,勤奋向上,努力学习,在××大学这块土地上发现自我、找寻自身的价值和使命。
大家已经走进了大学,将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不同的知识,但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要使个人素质日臻完善,要培养自己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学校、单位、家庭,都成为一名优秀的成员,承担起各种各样不同的责任。特别希望同学们能牢记:“做人贵在清白”,下定决心,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
第二,要学会做事,一个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做成的事决定的。要做成事,一定要有各方面扎实的知识,更应该具备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掌握理论分析能力,还应该具备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不仅要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处理事物的能力、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三,要学会做学问,同学们应该是属于创新的一代,做学问的核心就是要创新。在上大学这段黄金时期,一定要努力使自己的志气越来越大,有朝气,敢争先,勇于去碰那些人们认为做不到的事,重大成就常常是由好高骛远的志气开始的,但要真正做好学问,必须善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去干。
同学们,学校和社会为每个大学生准备的条件都是同等的。作为公民,每个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一个大学生毕业时以怎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面向社会,全在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希望你们用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时光,在宁大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牢记“做人贵在清白,做事必须认真,做学问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到了毕业的时候你们可以自信地说一句:“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我,已经作好了准备”。预祝全体同学成功。
耶鲁大学校长开学演讲二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们:
望着聚集在台下的这一千多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新面孔,身为校长的我激动不已,但是,在这令人得意的时刻,我丝毫也不敢忘形,因为我看到的是家长们的信任,同学们的期盼。面对所有的期待,我感到的是校长肩头沉甸甸的责任,看到的是学网大学XX年下半年的辉煌。
大学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发展迅速、特色鲜明,你们选择大学有三个理由:她有辉煌的过去,有让人自豪的现在,有令人憧憬的未来。建校百年多来,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建设人才,逐渐成为一所在县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大学。特别是迈进新千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我们的目标是把大学打造成高标准、高质量、有鲜明特色的示范大学。成绩属于过去,荣誉归于大家,未来在于创造!作为一名人,在收获羡慕眼光的同时,也注定你必须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三十年前的今天,我跟你们一样,坐在相似的会场,聆听着师长们的教导,内心却在迷茫:路在何方?今天,我想以一个曾经走过相同岁月的过来者的身份,对和我当年一样辛苦的同学们讲点切身体会。大学四年,将是绝望与希望交织,激情与信心满怀,汗水
与泪水浸透的日子。十几年铸一剑,屈指可数的日日夜
夜,紧紧张张的分分秒秒,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时机,三年犹如一张弓,你们就是这弓弦上的箭,要尽一切可能把这张弓拉得最满,这样你们才能被射得更远。
如果我问你们,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你们的答案会有许许多多。但我要告诉你们我的理解: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和拼搏,你们现在正置身于这种幸福中啊。也许你们会觉得,整天面对无数的习题,成堆的错误,熬红的眼睛,家长的不满,老师的督促,这哪里是幸福?!同学们,可千万要记住,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现在就是人生这杯茶最苦的时候,可最苦过后就是最甜。
不管你们基础如何,现在成绩如何,千万不可急功近利,要做到水到渠成。只要努力就有进步,有进步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要全力以赴。成功之道就在于不去想能否成功,且把通向成功的每一步都走好。每天清晨,迎着晨风,沐浴着朝霞,对自己许下心愿,今天我会在充实与进步中度过;每天夜晚,仰望夜空,应该心满意足,暗示自己,我会在一天紧张学习的疲惫中酣畅入眠。相信自己,也相信老师,老师是为了你们的梦想跟你们并肩奋斗的人,是你们迷茫时的指路者,是你们丧失信心时的激励者,是让你们保持持久毅力的支撑者,是你们缺乏激情时的点燃者,是你们在这一段黑暗的泥沼中前进的拐杖。
“自古英雄出少年”。十七八岁,你们脚踏大地,头顶青天;二十岁,你们仰望明月,追赶太阳。如果在明天的社会上,所有从丰中走出去的人,都能用自己杰出的才能服务社会,创造财富,福泽他人,以自己富有魅力的人格和高雅的品味成为社会修身之范,那将是大学最大的成功,也是我们将鞠躬尽瘁为之奋斗的目标!
同学们,拿出青春所有的激情和勇气,为命运而搏,为前途而战。猎物就在眼前,你们就是那盘旋在空中的雄鹰。在此,我预祝你们锁定目标,马到成功。
第二篇:大学校长开学演讲
大学校长开学演讲
9月,大学纷纷进入开学季。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武大等知名大学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开学典礼上的校长演讲被誉为新生的“大学第一课”,他们讲话的内容、风格、气势、风度,都会直接影响新生们对大学的观感,其价值观、理念也会辐射到社会,正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今年开学典礼上所言:“在我看来,开学与毕业是一所大学最具魅力的时刻,它充满了无穷的可能,孕育着各种希望。所以,大学校长在开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也好像变成了一件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
今年,这些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讲了什么,讲得怎么样,唤起了学生的心灵共鸣吗,有什么新的想法和观念?最近,这些校长的开学演讲在网络上流传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社会舆论的审视和议论。
比起毕业致辞,开学演讲有点平淡
华中科技大学在9月10日举行了开学典礼,但这一次,校长李培根的演讲辞令人意外地没能迅速传播到网络上。
自2010年那次被掌声打断30多次的16分钟毕业典礼演讲后,“根叔”几乎成了有特点的校长讲话的代名词,其他高校校长讲得有新意或产生轰动,外界往往会评价说这位校长的讲话“很根叔”。
这一次,“根叔”的演讲稿虽没有流传出来,但他演讲时仍有众多媒体前往现场采访报道。据称,“根叔”这次讲的是“自由发展”,讲稿中44次提到了“自由”,并先后引用温家宝、马克思、康德、卢梭等人的经典表述,阐释学子们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不过,这一回,“根叔”在演讲中没有一处使用到网络热词,新生们也没有掌声不断,更没有学子起立高呼“根叔!”
媒体因此评价道:“根叔和同学们今年都淡定了。”
“淡定”是今年大学校长开学演讲的主旋律。就记者所见,鲜有大学校长使用什么特别的表述,也鲜有人使用网络热词。正因如此,烟台大学校长房绍坤在开学演讲中表示希望同学们“做一个„高在人品‟、„富在才学‟、„帅在行为‟的„高富帅‟,做一个„“甜在学知‟、„素在举止‟、„纯在心灵‟的„甜素纯‟”后,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事实上,跟毕业典礼比,开学演讲的尺度会收敛很多。近年来流传较广的校长讲话,大多出自毕业典礼。像“根叔”在今年7月的华中科大毕业典礼上谈到了中国模式、腐败现象等现实问题,而开学典礼的演讲明显要“务虚”得多。
也许这正符合了社会交往原则:跟相处了几年的人讲话,总会比跟刚来的人讲话放得开。更何况大学生刚毕业时,激情满怀,斗志昂扬,如果还是四平八稳的“老八股”、“老三样”,只会让人觉得没劲。相反,那种既谈现实又论理想、既接地气又鼓士气,没有官话套话,全是新话、心里话、日常话的表达,很快能引起共鸣。
不过,开学演讲的相对“平淡”,也使得有人抱怨“根叔们过于把注意力放在毕业典礼上了”,“这些风趣的能让学生们有感觉的导师性演说,如果能在开学典礼上呈现,或许对学生们的影响完全不一样,开学典礼上更需要倾听一场难忘的演讲。”
开学演讲少不了励志主题
面对数千青葱少年,大学校长们都急于要让这群刚刚脱离高中生涯的新人树立对大学和大学生活的认识,所以,介绍校园、校史和杰出校友,经常会占据开学演讲的很大一部分。有中国最美大学校园之誉的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就在演讲中用了约四分之一的篇幅称颂“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坐拥“一塔湖图”的北大校长周其凤则自创了一句流传颇广的“大美北大,无由不爱”。拥有“荷塘月色”等胜景的清华校长陈吉宁,也用
了两长段阐述“的确清华是最美的”。
杰出校友是每个校长都喜欢在演讲中列举的,除了举出公认的博学鸿儒或功成名就之士外,记者发现,为加强“贴近性”,校长们也开始注重讲述在校生的故事。
像陈吉宁,在讲述一众名人校友故事时,也特意告诉新生,航天航空学院的杨锦同学在参加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时,用微纳米颗粒做出了一种“永久的泡泡”。武大李晓红校长列举的好几位在校生,甚至不是在学习或科研上表示突出的,他称颂他们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卓越。也有不讲校史的,如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他在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讲了个很“文艺”的主题:《闻道 问道 悟道》,以此来阐释他眼中的“大学之道”。
复旦大学的校长杨玉良走的也是“文艺”路线,这位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的中科院院士,一直都强调大学要坚守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他的演讲题目叫《重温关于大学的常识》,一看就知道他是想重新打捞已经被淡忘的大学精神,重申大学本质。
对于孩子们怎么上大学,校长们各有指导。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告诫新生们“大一”不是“高四”,要他们想一想大学与中小学到底有什么不同,他给出的答案是“自主性”上的区别,大学要求同学们自主学习、独立生活、全面发展。陈吉宁则在《如何让大学生活更有意义》的主旨演讲中,建议天之骄子们学会“做人”、学会“独立”、学会“珍惜”。李晓红则要求新生们做“心胸宽阔、昂扬向上,追求真知、求是拓新,情趣广泛、智慧博雅,眺望世界、敢于担当”的“四有”武大人。
还有校长在演讲中发表承诺,像北师大新任校长董奇就再次强调了“四不原则”:即:不申报新的科研课题,不招收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成果奖,个人不申报院士。强调自由发展和独立思考
在今年的开学典礼演讲中,像“根叔”一样,有多位校长都谈到了自由发展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据报道,“根叔”对“自由发展”的表述是这样的:在大学的自由发展意味着“成为你自己”。“但„成为你自己‟绝不只是有好的成绩,这意味着你要有自由意志,要有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某种工具,而是让学生自由发展,“这样你们才能成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鲜明个性的人。”
他还在演讲中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表述“大学就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表达”称,华中科大将创造条件让学生们自由发展。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在微博上感叹道,在今年众多的大学校长毕业演讲中,唯有陈吉宁校长告诫学生要“不唯众、不跟风,不在意在普通的道路上是否比别人走得更快,而是具有从容地行走在无人知晓的荒原上的勇气”。王旭明说:“陈校长一席话值得所有大学生记住,当下稀缺几无呵!”
8月16日的开学典礼上,陈吉宁再次冀望新生们“学会„独立‟,能够独立生活,善于独立思考,养成独立人格。”这种表达与1个月前的演讲内在精神相贯通。
他说:“陈寅恪先生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独立人格……独立生活是一种自主、自立的生活态度,让大家能够独自面对和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选择。独立思考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让大家遇事不跟风、不盲从、不随波逐流。独立人格是一种不依附他人和权威,具有自我人性与追求的精神品格。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具备了独立人格,才能帮助你们激发好奇心、启迪想象力、建立批判性思维,才能促使你们真正走向成熟,也才意味着你们可以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孔子和蔡元培被校长们引用最多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大学校长演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也有人在总结成功的校长演讲所需要的技巧,比如加入动人的回忆,新潮的语句,善于引经据典,增强演讲内容的时效性
与针对性,等等。
记者特意留意了校长们引经据典的情况。这一次,上海的两所大学——复旦和上海交大又出现了相似性。
以引用的文字数量论,复旦的杨玉良校长引用的最多,光引用蔡元培的表述就多达4处,最长的一处达300余字。杨校长自己也称,他的演讲“更主要是引用先贤们的话。我认为他们说得都很精辟,毋须太多的诠释。”
以引用来源论,上海交大张杰校长走在了前面,一共有11处,古今中外都有涉猎。比如,他从《易经·泰卦》中的“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来阐释校名的由来,以美国著名思想家艾伦·布鲁姆的“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来阐释什么是大学,演讲末尾,他更是引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描述他对大学教育的最高向往。
陈吉宁也引述了多位名人的表达,如曹禺、陈岱孙、季羡林、朱镕基、陈寅恪、杨绛、钱钟书等,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全都是清华大学的校友,既无古人,也无外人,展现了清华人才之盛。
从被引用的名人来看,孔子和蔡元培是被引用最多的。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中国从古到今最被推重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因改革北大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式教育的基础,他对大学功能和定位的认识如“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等,经常被引用,可以说是对“大学是什么”最经典的论述。
第三篇:耶鲁大学校长2010年毕业典礼演讲:重塑政治
Baccalaureate Address: Reclaiming Politics President Richard C.Levin
May 23, 2010 Yale University What a journey you have had!Four years of exploring a place so rich with treasure: courses taught by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brilliant and creative scholars and scientists, a library with few peers, museums that expose you to the full variety of nature and human cultures, musical and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highest quality, vigorous intercollegiate and intramural athletic programs, and classmates whose excellence never ceases to astonish – and all this set within the imposing and inspiring architecture of a campus that is itself a museum.You have had the chance to interact with classmates from 50 states and 50 nations, and the great majority of you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Yale’s abundant international programs to spend a semester or a summer abroad.In the classroom, you were encouraged to engage thoroughly and rigorously in thinking independently about the subjects you studied.You were challenged to develop the powers of critical reasoning fundamental to success in any life endeavor.Outside the classroom, as you worked productively in the hundreds of organizations you joined or founded, you exercised the skills of teamwork and leadership.In your overseas experiences, you deepened your capacity for understanding those whose values and cultures differ from your own – preparing you for citizenship in a globally interconnected world.You may not recognize this in yourselves, but you are ready for what is next.Understandably, you may be uncertain and a bit anxious about what lies ahead.But, if history is to be trusted, you will find many paths open to you.Because of the talent you possessed before you came here, as well as the intellectual and personal growth you have experienced here, you will find, with high likelihood, success in your chosen endeavors.And we expect you to stay connected.The vibrant life of this university is greatly enriched by the deep commitment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its graduates – think of all the master’s teas and guest lectures and college seminars offered by our alumni.And keep in mind that when you thanked your parents a few moments ago, you might also have been thanking the generations of Yale graduates whose gifts past and present supported half the total cost of your education.Perhaps I am overconfident about your prospects for personal fulfillment and professional success, but I don’t think so.If you will concede my point for the sake of argument, let’s ask the next question, one so deeply rooted in Yale’s mission and tradition that for most of you, fortunately, it has become ingrained.And that question is: how can I serve? How can I 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of those around me, much as we all have done in building communities within the residential colleges and volunteering in so many valuable roles in the city of New Haven? Now is an important time to be asking this question.Let me suggest why, and then let me suggest an answer.Aristotle tells us that we are by nature political animals.But one wonders whether he would recognize the species that we have become.Eighteen months ago, the United States elected a new president who was prepared to address, intelligently and collaboratively, the most pressing problems confronting the nation – education, health care, climate change, and improving America’s image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Late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 the financial crisis intervened, and economic recovery and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were added to this ambitious agenda.What has happened since does not inspire great confidence in the capacity of our system to deal intelligently with important problems.We legislated a stimulus package that was less effective than it should have been, and far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undertaken in China.Fifteen months later,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still 9.9%.After months of stalemate, Congress enacted a health care bill that extends care to millions of uncovered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but takes only the most tentative steps toward containing the escalating costs that will create an unsustainable burden of public debt within the next decade or two.We failed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in time to achieve a meaningful global agreement in Copenhagen.And, although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now seems to be a possibility, the debate has been replete with misunderstanding of what actually went wrong and a misplaced desire for revenge.Why is this happening? Let me make two observations, and then trace their implications for how you might conduct yourselves as citizens and participants in political life.First, contemporary political discussion is too often dominated by oversimplified ideologies with superficial appeal to voters.And, second, political ac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give too much weight to the interests of groups with the resources to influence their re-election, and too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ir actions on the wider public.In The Federalist(No.10), James Madison addresses the second of these observ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ledgling republic established by the U.S.Constitution.He notes that the tendency to pursue self-interest can never be entirely suppressed, but it can be mitigated by the proper design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In contrast to a direct democracy where individuals would tend to vote their own interests, a republican form of government, Madison argues, will have a greater tendency to select representatives who attend to the broader interests of the whole.And, he further argues, representatives in a large republic constituted of a wide range of divergent interests will find it easier to rise above parochialism than those in a smaller republic comprised of a small number of competing factions.The protections that our form of government offers against ideology and faction have attenuated greatly since Madison’s time, for at least two reasons.First, mass communication increases the opportunity to sway voters by appeal to simple formulations.Of course, the rise of mass communication could be a tool for raising the level of discourse through more effective education of the electorate.But it interacts with the second attenuating factor: that the money required to win elections through the media has created a dependence on funding from special interest groups.And it is these interest groups who distort reasoned dialogue by sponsoring oversimplified messages.It is easy to see how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thwarted recent efforts to shape responsible public policy.For example, the interest groups opposing health care reform defeated efforts to contain costs by labeling them ―death panels,‖ and they defeated the creation of a new public vehicle for providing health insurance by insisting that we must ―keep government out of the health care business,‖ when in fact Medicare, Medicaid, and the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already pay nearly 40 per cent of the nation’s health care bill.I am not taking sides here, only pointing to the fact that intelligent debate on these subjects was crowded out by ideological distortion.How can we create a national and global dialogue that transcends such oversimplification and parochialism? Let me suggest that we need each of you to raise the level of debate.You came here to develop your powers of critical thinking, to separate what makes sense from what is superficial, misleading, and seductive.Whether you have studied literature, philosophy, history, politics, economics, biology, physics, chemistry, or engineering, you have been challenged to think deeply, to identify the inconsistent and illogical, and to reason your way to intelligent conclusions.You can apply these powers of critical discernment not simply to fulfill personal aspirations, but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public life.Every signal you have received in this nurturing community has been unwavering in its message that the growth of your competencies is not to benefit you alone.You have learned in your residential colleges that building a successful community has required you to respect and value one another, and, when appropriate, to moderate your own desire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whole.And so it should be in your lives after Yale.If you are to help to solve this nation’s problems – or work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to address global problems such as climate, terrorism, and nuclear proliferation – you will need to draw upon both these fruits of a Yale education: the capacity to reason and the ethical imperative to think beyond your own self-interest.I know that many of you ar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se first years after graduation to take up public service, and I hope that even more of you will consider this path.There are plenty of jobs in the public sector for enterprising recent graduates;many are short-term but others may lead to careers.Many of you have signed up to be teachers.Others will enter business or the professions.But whatever choice you make, you can help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 and the world – by treating political choices not as triggers for an ideological reflex and not as opportunities to maximize self-interest.To combat reflexive ideologies, you must use the powers of reason that you have developed here to sift through the issues to reach thoughtful, intelligent conclusions.To combat parochialism, you must draw upon the ethical imperative that Yale has imbued in you – an imperative that begins with the golden rule.Whether you serve in government directly or simply exercise your responsibilities as a citizen and voter, recognize that we will all be best served if we take account not merely of our own self-interest, but the broader interests of humanity.To move beyond ideology and faction, we need to raise the level of political discourse.You, as the emerging leaders of your generation, must rise to this challenge.In first paragraph of The Federalist(No.1), writing about the infant republic whose constitution he was endeavoring to defend, Alexander Hamilton asserts: It has frequently been remarked, that it seems to have been reserved to the people of this country, by their conduct and example, to decide the important question, whether societies … are really capable or not, of establishing good government from reflection and choice …
There is much in America’s history of the past two and a quarter centuries that would incline us to conclude that Hamilton’s question has been answered in the affirmative.Our institutions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have proven themselves to be durable;the rule of law has prevailed, and the scope of personal liberty has expanded far beyond what the founders envisioned.But today, in the face of oversimplified ideology and the dominance of narrow interests, we must wonder again whether Hamilton’s question is still open.Women and men of the Yale College class of 2010: It falls to you, the superbly educated leaders of your generation, to rise above ideology and faction, to bring to bear your intelligence and powers of critical thinking to elevate public discourse, to participate as citizens and to answer the call to service.Only with your commitment can we be certain that our future will be decided by ―reflection and choice‖ in the broad best interest of humanity.You can do it.Yes you can.重塑政治
理查德.查.莱文校长
2010年5月23日
耶鲁大学
你们刚刚完成了一段伟大的旅程。四年来,你们在一个充满了财富的地方不断探索。全世界最聪慧、最富创造力的学者和专家为你们授课;你们拥有其他学校望尘莫及的图书馆;你们的博物馆包罗人间百态、宇宙万象;你们可以欣赏到第一流的音乐和戏剧;你们有充满活力的校内外体育竞技;你们身边是一群永远卓俊的同学——这一切,都在一座座本身就充满了灵性与诗意的建筑中为你们呈现。你们与来自五十个州、五十个国家的同学朝夕相处。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利用耶鲁充足的国际资源,拓展了自己在海外学习与生活的经验。
在课堂里,你们完整而严密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所学课程不断得到发展。你们的批判精神和思辨习惯不断经受考验。这对你们未来的发展与成功至关重要。在课堂以外,你们的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在数百个学生组织的活动中得到提升。你们的海外经历加深了你们对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的包容与理解。你们因此成为与世界相联通的全球公民。也许你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你们已经为人生的下一步做好了准备。
你们心中想必对未来还有一些踌躇与顾虑。如果我们依历史预测未来,那么我们知道,光明坦途就在你们脚下。你们自身的禀赋,以及在这里所经历的成长,将必定帮助你们在所选择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我们也希望你们能够相互扶持。回想你们所亲历过的校友们的馈赠,比如院长茶会、客座演讲、学院研讨,你们就会意识到,这所学校的生活正是倚赖毕业生们的执著与付出而如此丰富多彩。当你们感谢父母时,你们也需要明白,正是一代代耶鲁毕业生的回馈,支撑着属于你们的这个集体。
也许我对你们未来将会实现的人生价值和取得的事业成就过于乐观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假如你同意我的观点,那么请允许我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深植于耶鲁之精神与传统,以至于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把他看作与生俱来的问题,那就是,你将如何奉献?你将如何把你在学院中为集体奉献、在纽黑文为这座城市奉献的精神,带到你的生活之中,去改善你身边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样重要的一个问题,在现在这样的时刻提出,正当其时。请让我先解释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然后让我们看看应该如何来回答。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但是在他眼里,当今的我们也许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种群。十八个月前,美国选举出了一位新总统。他肩负的使命是全面而深入地解决这个国家所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教育,医保,气候变化,以及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在选战的后半段,金融危机的影响扩散开来,于是经济复苏与金融业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列入了这本已十分宏伟的计划。
之后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让我们相信当前的体制可以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出台的复苏计划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中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比我们有效的多。十五个月过去了,美国的失业率仍然高达9.9%。经过几个月的拖延,国会终于通过了一项惠及几百万家庭的医疗保障计划。但是与之相关的高昂成本会让我们未来几十年负债累累,国会对此却完全无人问津。在哥本哈根我们没能就全球气候变化达成任何有价值的协议。不仅如此,金融业改革的可能性也在对关键症结的误解和对报复性举措的滥用中消耗殆尽。
为什么会这样?请先让我提出我的两点看法,然后让我们看看这与你们未来的政治生涯以及公民身份有什么联系。第一,当今的政治决策过程中往往充斥着为了迎合普通选民肤浅的诉求而刻意简单化的意识形态。第二,美国的政客为了确保再次当选,对手握重金的利益集团过于看重,而对他们的行为到底会给普罗大众带来怎样的利害却漠不关心。
在联邦党人宪章第十篇中,詹姆斯.麦迪逊针对美国宪法刚刚确立的共和政体论述过我上面的第二点看法。他指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永远无法被完全消灭,但是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却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这种追求的负面影响。麦迪逊认为,相比起人人追逐自我利益的直接民主体制,共和体制将会更有效地推选出代表最广泛群众利益的人民代表。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一个由许多不同利益诉求所构成的大共和体,相比起由一小撮竞争党派构成的小共和体,更易于推动人民代表克服狭隘主义的局限。
但是自麦迪逊的时代以来,我们的政府形式所能发挥的对意识形态和党派争端的限制作用已经被大大削弱。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至少有两点。第一,大众传媒手段的普及放大了简单政治口号对普通选民的影响作用。当然,大众传媒手段的兴起可以通过对选民的教育而达到提高政治决策水平的目的。但是由于结合了第二点原因,即大众传媒时代的选战胜利往往对特殊利益集团的政治献金过于依赖,大众传媒手段便往往被这些利益集团所利用,通过散布过于简单化的信息,来达到扭曲政治决策的目的。
这样的变化对于推行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反对医疗保障改革的利益集团给降低医保成本的计划贴上了―死刑审判‖的标签,从而使得这些计划无法得以推行。他们通过鼓吹―政府不干涉医疗保障事业‖来阻碍公共医疗保险机制的创立与推进。实际上,仅退休医保、医疗低保、退伍医保三项,就承担了这个国家超过40%的医疗保障成本。我并不想在此事上加入个人偏见。(也许我已经加入了。)我只想指出,公共医疗事业的决策过程,如今早已被意识形态和集团利益所扭曲和左右。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逐渐克服这样过于简单化的趋势和狭隘主义?我认为,我们需要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来改变政治决策的过程。你们来到这里接受教育,为的是培养你们的思辨能力,为的是让你们学会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肤浅的、误导的、蛊惑的。无论你们所学习的是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生物、物理、化学,还是工程,你们都已经可以深入思考,辨识矛盾与错误,并最终得出你们自己的正确结论。你们不仅可以运用这些能力去取得个人的成功,你们也可以为公众的利益做出贡献。
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集体里,你们获得的点滴教育都指引着你们为超越自身利益的事业而付出努力。在你们的学院里,你们明白了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且有时牺牲个人诉求,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的集体。这些精神应该在你们离开耶鲁之后的生活中得到延续。如果你们将为解决这个国家的问题而奋斗,或者跨越国界,为解决全世界所面临的诸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核武扩散等问题而奋斗,你们都必须明白,耶鲁教育的成果,是为了帮助你们,在智力上与道义上,都取得超越个人利益的成功。
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一毕业就将成为人民公仆。我也希望你们中的更多人最终会加入这个行列。公共事业的许多领域都需要你们这样的毕业生去为之努力,不论是作为短期计划,还是作为终身事业。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报名成为教师。其他人也许会进入商业或者技术领域。无论你们选择了怎样的道路,你们都可以为这个国家和世界做出贡献,只要你们记住,政治决策过程不是用来为意识形态和个人利益服务的。为了克服短浅的意识形态局限,你们必须用你们的思辨能力去考量每一个问题,最终得出全面而科学的结论。为了克服狭隘主义,你们必须把耶鲁赋予你们的道德力量发扬光大,而这道德力量的缘起,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黄金法则。无论你们是为政府工作,还是行使你们作为公民与选民的权利,你们都需要意识到,唯有超越个人利益而惠及整个人类文明的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我们每一个人。唯有提高政治决策的水平,我们才能克服意识形态和党派争端的局限。你们,作为你们这一代人未来的领袖,必须去直面这样的挑战。
为了努力捍卫一个年轻共和国的宪法,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宪章第一篇第一段里写道:
许多例证都表明,这个国家的人民最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这个社会能否在反思与抉择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好的政府……
从两百二十多年的美国历史来看,汉密尔顿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早已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我们构建在人民代表制度基础上的政府与体制是经得起考验的;我们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我们对个人自由的保障远超出了开国元勋们的设想。但是今天,面对过于简单化的意识形态,和日益主宰政治决策过程的狭隘特殊利益,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汉密尔顿的问题是否仍然有相同的答案。
耶鲁大学2010届的毕业生们:你们作为同辈中受过良好教育的未来领袖,肩负着超越意识形态和党派局限的历史责任。你们必须用你们过人的智慧和思辨的精神去提升政治决策的水平。你们必须以公民的身份响应时代的号召。只有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的未来一代能够在―反思与抉择‖的基础之上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福祉服务。你们必然能够完成你们的使命。你们必然能够完成。
第四篇:美国耶鲁大学校长5月7日北京大学演讲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5月7日北京大学演讲
2001年4月24日11:32:4 新华社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将于今年五月率团访华,并于5月7日上午10:00—11:00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作题为“全球化的耶鲁:耶鲁与中国的百年历程”的演讲。
耶鲁大学创建于1701年,今年恰逢该校建校三百周年。作为一所世界著名学府,同时也是第一所接收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耶鲁大学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与我国教育界的合作与交流。该校早在1901年成立了负责发展中国事务的专门机构“雅礼协会”(the Yale-China Association)。在其成立后的五十年间,雅礼协会在湖南建立了湘雅医院、湘雅医学院(今湖南医科大学)、雅礼中学和华中大学(Huachung University)。九十年代以来,雅礼协会了解到我国英语师资方面的需要,共派出200余名耶鲁毕业生,志愿来我国湖南、浙江等地区帮助当地开展英语教学,并在法律培训、公共医疗卫生、社团服务等多个领域积极寻求与我国有关部门合作。去年,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成功访美,曾受耶鲁大学邀请出席该校举行的容闳(首位在该校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画像的揭幕仪式,进一步增进了中美教育界的传统友谊。
莱温教授1968年获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学术学位,后获得牛津大学政治与哲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开始了他在耶鲁大学的教学生涯。作为知名经济学家,他以分析美国国内、国际工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而著称,并撰写了许多有关水利系统、工业研究与发展、公共立法对私营企业的影响等学术专著和文章。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莱温校长所发表的关于跨洲商务的系列文章对如何评估铁道工业合并的经济反响及减少对铁道事业的法律约束等都产生的重大影响。自1993年10月2日被任命为耶鲁大学第二十二任校长以来,他十分重视加强同我国高校的合作;此次特别安排在该校三百周年校庆期间访华,并在北京大学演讲,显示了该校对与北大交流合作的重视。
有兴趣参加莱温校长北京大学演讲会的同学,可于4月26日全天(上午8:00—11:30,下午2:00—5:30)持学生证到临湖轩东厅国际合作部交流办公室领票。
第五篇:耶鲁大学校长2010年毕业典礼演讲:重塑政治
耶鲁大学校长2010年毕业典礼演讲:重塑政治
重塑政治
理查德.查.莱文校长
2010年5月23日
耶鲁大学
你们刚刚完成了一段伟大的旅程。四年来,你们在一个充满了财富的地方不断探索。全世界最聪慧、最富创造力的学者和专家为你们授课;你们拥有其他学校望尘莫及的图书馆;你们的博物馆包罗人间百态、宇宙万象;你们可以欣赏到第一流的音乐和戏剧;你们有充满活力的校内外体育竞技;你们身边是一群永远卓俊的同学——这一切,都在一座座本身就充满了灵性与诗意的建筑中为你们呈现。你们与来自五十个州、五十个国家的同学朝夕相处。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利用耶鲁充足的国际资源,拓展了自己在海外学习与生活的经验。
在课堂里,你们完整而严密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所学课程不断得到发展。你们的批判精神和思辨习惯不断经受考验。这对你们未来的发展与成功至关重要。在课堂以外,你们的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在数百个学生组织的活动中得到提升。你们的海外经历加深了你们对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的包容与理解。你们因此成为与世界相联通的全球公民。也许你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你们已经为人生的下一步做好了准备。
你们心中想必对未来还有一些踌躇与顾虑。如果我们依历史预测
未来,那么我们知道,光明坦途就在你们脚下。你们自身的禀赋,以及在这里所经历的成长,将必定帮助你们在所选择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我们也希望你们能够相互扶持。回想你们所亲历过的校友们的馈赠,比如院长茶会、客座演讲、学院研讨,你们就会意识到,这所学校的生活正是倚赖毕业生们的执著与付出而如此丰富多彩。当你们感谢父母时,你们也需要明白,正是一代代耶鲁毕业生的回馈,支撑着属于你们的这个集体。
也许我对你们未来将会实现的人生价值和取得的事业成就过于乐观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假如你同意我的观点,那么请允许我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深植于耶鲁之精神与传统,以至于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把他看作与生俱来的问题,那就是,你将如何奉献?你将如何把你在学院中为集体奉献、在纽黑文为这座城市奉献的精神,带到你的生活之中,去改善你身边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样重要的一个问题,在现在这样的时刻提出,正当其时。请让我先解释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然后让我们看看应该如何来回答。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但是在他眼里,当今的我们也许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种群。十八个月前,美国选举出了一位新总统。他肩负的使命是全面而深入地解决这个国家所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教育,医保,气候变化,以及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在选战的后半段,金融危机的影响扩散开来,于是经济复苏与金融业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列入了这本已十分宏伟的计划。之后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让我们相信当前的体制可以有能力解决
这些问题。我们出台的复苏计划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中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比我们有效的多。十五个月过去了,美国的失业率仍然高达9.9%。经过几个月的拖延,国会终于通过了一项惠及几百万家庭的医疗保障计划。但是与之相关的高昂成本会让我们未来几十年负债累累,国会对此却完全无人问津。在哥本哈根我们没能就全球气候变化达成任何有价值的协议。不仅如此,金融业改革的可能性也在对关键症结的误解和对报复性举措的滥用中消耗殆尽。
为什么会这样?请先让我提出我的两点看法,然后让我们看看这与你们未来的政治生涯以及公民身份有什么联系。第一,当今的政治决策过程中往往充斥着为了迎合普通选民肤浅的诉求而刻意简单化的意识形态。第二,美国的政客为了确保再次当选,对手握重金的利益集团过于看重,而对他们的行为到底会给普罗大众带来怎样的利害却漠不关心。
在联邦党人宪章第十篇中,詹姆斯.麦迪逊针对美国宪法刚刚确立的共和政体论述过我上面的第二点看法。他指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永远无法被完全消灭,但是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却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这种追求的负面影响。麦迪逊认为,相比起人人追逐自我利益的直接民主体制,共和体制将会更有效地推选出代表最广泛群众利益的人民代表。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一个由许多不同利益诉求所构成的大共和体,相比起由一小撮竞争党派构成的小共和体,更易于推动人民代表克服狭隘主义的局限。
但是自麦迪逊的时代以来,我们的政府形式所能发挥的对意识形
态和党派争端的限制作用已经被大大削弱。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至少有两点。第一,大众传媒手段的普及放大了简单政治口号对普通选民的影响作用。当然,大众传媒手段的兴起可以通过对选民的教育而达到提高政治决策水平的目的。但是由于结合了第二点原因,即大众传媒时代的选战胜利往往对特殊利益集团的政治献金过于依赖,大众传媒手段便往往被这些利益集团所利用,通过散布过于简单化的信息,来达到扭曲政治决策的目的。
这样的变化对于推行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反对医疗保障改革的利益集团给降低医保成本的计划贴上了“死刑审判”的标签,从而使得这些计划无法得以推行。他们通过鼓吹“政府不干涉医疗保障事业”来阻碍公共医疗保险机制的创立与推进。实际上,仅退休医保、医疗低保、退伍医保三项,就承担了这个国家超过40%的医疗保障成本。我并不想在此事上加入个人偏见。(也许我已经加入了。)我只想指出,公共医疗事业的决策过程,如今早已被意识形态和集团利益所扭曲和左右。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逐渐克服这样过于简单化的趋势和狭隘主义?我认为,我们需要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来改变政治决策的过程。你们来到这里接受教育,为的是培养你们的思辨能力,为的是让你们学会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肤浅的、误导的、蛊惑的。无论你们所学习的是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生物、物理、化学,还是工程,你们都已经可以深入思考,辨识矛盾与错误,并最终得出你们自己的正确结论。你们不仅可以运用这些能
力去取得个人的成功,你们也可以为公众的利益做出贡献。
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集体里,你们获得的点滴教育都指引着你们为超越自身利益的事业而付出努力。在你们的学院里,你们明白了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且有时牺牲个人诉求,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的集体。这些精神应该在你们离开耶鲁之后的生活中得到延续。如果你们将为解决这个国家的问题而奋斗,或者跨越国界,为解决全世界所面临的诸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核武扩散等问题而奋斗,你们都必须明白,耶鲁教育的成果,是为了帮助你们,在智力上与道义上,都取得超越个人利益的成功。
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一毕业就将成为人民公仆。我也希望你们中的更多人最终会加入这个行列。公共事业的许多领域都需要你们这样的毕业生去为之努力,不论是作为短期计划,还是作为终身事业。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报名成为教师。其他人也许会进入商业或者技术领域。无论你们选择了怎样的道路,你们都可以为这个国家和世界做出贡献,只要你们记住,政治决策过程不是用来为意识形态和个人利益服务的。为了克服短浅的意识形态局限,你们必须用你们的思辨能力去考量每一个问题,最终得出全面而科学的结论。为了克服狭隘主义,你们必须把耶鲁赋予你们的道德力量发扬光大,而这道德力量的缘起,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黄金法则。无论你们是为政府工作,还是行使你们作为公民与选民的权利,你们都需要意识到,唯有超越个人利益而惠及整个人类文明的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我们每一个人。唯有提高政治决策的水平,我们才能克服意识形态和党派争端的局限。你们,作为你们这一代人未来的领袖,必须去直面这样的挑战。为了努力捍卫一个年轻共和国的宪法,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宪章第一篇第一段里写道:
许多例证都表明,这个国家的人民最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这个社会能否在反思与抉择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好的政府……
从两百二十多年的美国历史来看,汉密尔顿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早已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我们构建在人民代表制度基础上的政府与体制是经得起考验的;我们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我们对个人自由的保障远超出了开国元勋们的设想。但是今天,面对过于简单化的意识形态,和日益主宰政治决策过程的狭隘特殊利益,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汉密尔顿的问题是否仍然有相同的答案。
耶鲁大学2010届的毕业生们:你们作为同辈中受过良好教育的未来领袖,肩负着超越意识形态和党派局限的历史责任。你们必须用你们过人的智慧和思辨的精神去提升政治决策的水平。你们必须以公民的身份响应时代的号召。只有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的未来一代能够在“反思与抉择”的基础之上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福祉服务。你们必然能够完成你们的使命。你们必然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