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

时间:2019-05-14 17:1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

第一篇: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 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

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内蒙古科学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富民强区进程,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是各族人民的新期待。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努力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开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牧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5.1∶45.4∶39.5演进为9.4∶54.5∶36.1。城镇化进程加快,五年新增城镇人口238.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8.3个百分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保障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 加强,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富民优先,五年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4.2万人,每年平均转移农牧民就业224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去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16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和政协工作,各级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快,公民法制意识和社会法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加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协作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万多亿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口岸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累计引进国外资金125亿美元。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维稳第一责任。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预防、妥善处臵突发事件,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 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一批重要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启动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内蒙古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是从进入新世纪开始的。这些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区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一产比重由22.8%下降到9.4%,二产比重由37.9%提高到54.5%,城镇化率由42.7%提高到55.5%,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尽管我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我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低起点上的高增长,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发展水平不高上。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单

一、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呼包鄂三市人口和国土面积分别占 全区1/3和1/10左右,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全区一半以上,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三是基础设施条件不适应发展需要。高等级出区公路、快速铁路专线、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货物外运、电力输出能力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农村牧区公路通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民生和社会建设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五是生态保护建设任务艰巨。生态恶化趋势虽然趋缓,但生态状况仍十分脆弱,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部分产业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较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在党的建设方面,少数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领导干部腐败行为影响恶劣。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努力,内蒙古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我区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内蒙古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的任务仍很艰巨;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水平的任务更加紧迫。我区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在新的时期把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

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着力加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总量不大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通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加快改变欠发达面貌,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 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是新一届党委的第一要务。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这个中心任务,着眼全局,把握和坚持好以下原则:

——坚持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要改变欠发达面貌,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努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我们要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我们要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美丽与 发展双赢。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繁荣发展促进团结稳定,以团结稳定保障繁荣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必须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区发展面临良好的环境。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为我们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区经济主要靠国内需求拉动,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国内需求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我们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沿海地区资本和产业北上西移,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持续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不断改善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把握好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水平地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在新时期实现内蒙古发展的新跨越。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风险和挑战,还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但是任何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信心,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推进富民强区的步伐。今后五年对内蒙古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巩固已经形成的好的发展势头,开启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一个地区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关键几步,现在就是内蒙古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 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奋斗开创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全区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牧业,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稳定发展粮食、肉类、乳类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打造更多农畜产品优质品牌,提升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推进土地和草牧场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制定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组织实施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优化提升第二产业。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精深加工,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进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提高农畜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努力把资源型产业做强做优,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机械设备、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等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和“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和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优势 企业向重点园区、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加强建筑行业管理,培育壮大建筑业龙头企业,促进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呼包鄂一体化进程,支持东部盟市加强产业建设,推动盟市产业协作,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三)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煤炭、化工、农畜产品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旅游业,提升草原、森林、沙漠、地质奇观等重点旅游景区水平,推出一批国内外驰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促进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培育壮大金融业,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区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服务,加强融资平台建设与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制定完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税收、用地、价格等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领域,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能源外送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铁路煤运通道、高等级公路、民航机场和跨境铁路、重点口岸公路等出区通道建设,提高区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根本上解决高等级公路出区通道不畅问题,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重点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推进天然气、煤基燃料等运输管道建设,构建立体化综合能源输送网络。加强骨干水利工程、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大中型灌区和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黄河防凌防洪工程,优化水资源配臵,有效缓解资源性、工程性缺水状况。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有机融合,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五)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 的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科技难题,集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稀土、新型煤化工、新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等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培育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推进新产品研发,培育知名品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大科技事业发展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要以融入周边发展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进一步加强同周边省区市的互利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推进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出海通道和临港产业基地,建设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重点经济区,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主动加强同各省区市的联合与协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对内开放新局面。要以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目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巩固扩大与俄蒙的合作交流,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重点口岸、合作园区和国际通道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口岸经济。积极推进内陆港建设。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范围,积极参与东北亚、中亚、东欧等国际区域合作,巩固发展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把我区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各族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是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对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始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臵来抓。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 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协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生劳动力和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大规模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设臵,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二)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改善民生落到真金白银上。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我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区内地区间工资和津补贴差距。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减免政策,精减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努力消除绝对贫困。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实施对口帮扶,帮助困难地区改善发展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群众收入水平。

(三)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按照先保后征原则,将被征地农牧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努力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合理确定、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 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学习实践,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动漫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突出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民族文化和草原文化品牌,提升我区文化影响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加强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交流,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保持民族教育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医疗卫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发展蒙医药、中医药事业。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五、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非常 脆弱。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一)协调推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必然会加重生态环境压力,我区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加强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和依法保护,有效控制资源开采的节奏、进度、规模,坚决摒弃无节制、粗放型开发方式,切实解决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开发布点过多等问题。积极构建循环工业体系,下大力抓好节能节水减排,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使能源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积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建设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实现集约发展。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三废”集中处理水平。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抽取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

(二)切实减轻传统农牧业对生态的影响。广种薄收、超载过牧是内蒙古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要加快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切实减轻我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推行农牧业规模集约经营,调整农牧业种养结构,在保障供给、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更多不宜种养的土地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稳步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积极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种植业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大草原森林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严禁滥垦滥伐、乱采乱挖。

(三)积极构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多极支撑城镇体系。内蒙古地域广阔、东西狭长、人口分散,难以形成由

一、两个大型城市带动的城镇化格局,从环境承载来讲也不宜发展特大型城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发展盟市所在地中心城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生态型城镇体系。要结合地区特色,强化城镇的生态特点,适度拉大框架,增加林草绿地,完善配套设施,加快生 态城镇建设。要按照城市标准抓好县城建设,增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吸纳更多农牧民就地转移,充分发挥县城统筹城乡、保护生态的重要作用。

(四)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扎实推进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强森林保护建设,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建设好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强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域治理,搞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加强生态管理,健全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我国重要的碳汇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积极行动,保护我们的草原,保护我们的森林,保护我们的环境,让青山绿水长在、美丽与发展共赢。

六、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政治局面,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大局,关系内蒙古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和谐内蒙古建设,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团结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投身内蒙古建设。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符合民族地区特点、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地方性法规。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各级国家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在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深化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边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倍加珍惜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我区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切实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旗市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三)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们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管理。要加快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建设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合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苏木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发挥城乡社区区域性社会管理服务作用,增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做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和促进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管理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持久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紧紧依靠群众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到突出位臵,作为各级领导必须履行好的第一责任,“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常态化社会面管控机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排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维护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牢牢掌握对敌斗争主动权,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重大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维稳力量建设,增强预防和处臵突发事件能力。

七、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要认真抓好大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规模进行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开展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二)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深入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工 程,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推行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壮大企业家队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来。

(三)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化、嘎查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党员分布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臵,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社区任职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

(四)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 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优良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形象,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在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以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在内蒙古大地创造新的业绩、谱写新的篇章。

同志们!建设现代化内蒙古,走进我国发展前列,寄托着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殷切期望,凝结着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努力拼搏,内蒙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这一美好的前景已不再遥远,将通过我们的接力奋斗去实现。我们有理由为肩负的使命而自豪,我们有责任把承担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今后一个时期对内蒙古的发展至关重要。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和各族人民一道,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把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经过新世纪又一个十年的扎实奋斗,奋力走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列。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

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1月10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内蒙古科学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富民强区进程,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是各族人民的新期待。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努力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开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

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牧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5.1:45.4:39.5演进为9.4:54.5:36.1。城镇化进程加快,五年新增城镇人口238.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8.3个百分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保障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富民优先,五年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4.2万人,每年平均转移农牧民就业224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去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16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范围逐

步扩大,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和政协工作,各级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快,公民法制意识和社会法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加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协作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万多亿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口岸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累计引进国外资金125亿美元。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维稳第一责

任。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预防、妥善处臵突发事件,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一批重要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启动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内蒙古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是从进入新世纪开始的。这些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区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一产比重由22.8%下降到9.4%,二产比重由37.9%提高到54.5%,城镇化率由42.7%提高到55.5%,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尽管我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我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低起点上的高增长,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发展水平不高上。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单

一、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呼包鄂三市人口和国土面积分别占全区1/3和1/10左右,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全区一半以上,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三是基础设施条件不适应发展需要。高等级出区公路、快速铁路专线、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货物外运、电力输出能力严重不

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农村牧区公路通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民生和社会建设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五是生态保护建设任务艰巨。生态恶化趋势虽然趋缓,但生态状况仍十分脆弱,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部分产业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较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在党的建设方面,少数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领导干部腐败行为影响恶劣。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努力,内蒙古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我区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内蒙古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的任务仍很艰巨;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水平的任务更加紧迫。我区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在新的时期把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

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着力加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总量不大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通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加快改变欠发达面貌,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是新一届党委的第一要务。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这个中心任务,着眼全局,把握和坚持好以下原则:

——坚持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要改变欠发达面貌,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努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我们要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我们要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统筹抓好发

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繁荣发展促进团结稳定,以团结稳定保障繁荣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必须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区发展面临良好的环境。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为我们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区经济主要靠国内需求拉动,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国内需求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我们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沿海地区资本和产业北上西移,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持续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不断改善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把握好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

来的新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水平地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在新时期实现内蒙古发展的新跨越。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风险和挑战,还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但是任何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信心,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推进富民强区的步伐。今后五年对内蒙古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巩固已经形成的好的发展势头,开启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一个地区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关键几步,现在就是内蒙古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奋斗开创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全区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牧业,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稳定发展粮食、肉类、乳类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打造更多农畜产品优

质品牌,提升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推进土地和草牧场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制定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组织实施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优化提升第二产业。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精深加工,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进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提高农畜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努力把资源型产业做强做优,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机械设备、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等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和“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和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加强建筑行业管理,培育壮大建筑业龙头企业,促进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呼包鄂一体化进程,支持东部盟市加强产业建设,推动盟市产业协作,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三)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煤炭、化工、农畜产品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旅游业,提升草原、森林、沙漠、地质奇观等重点旅游景区水平,推出一批国内外驰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促进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培育壮大金融业,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区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服务,加强融资平台建设与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制定完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税收、用地、价格等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领域,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能源外送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铁路煤运通道、高等级公路、民航机场和跨境铁路、重点口岸公路等出区通道建设,提高区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根本上

解决高等级公路出区通道不畅问题,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重点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推进天然气、煤基燃料等运输管道建设,构建立体化综合能源输送网络。加强骨干水利工程、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大中型灌区和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黄河防凌防洪工程,优化水资源配臵,有效缓解资源性、工程性缺水状况。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有机融合,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五)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科技难题,集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稀土、新型煤化工、新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等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培育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推进新产品研发,培育知名品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大科技事业发展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要以融入周边发展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进一步加强同周边省区市的互利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推进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出海通道和临港产业基地,建设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重点经济区,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主动加强同各省区市的联合与协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对内开放新局面。要以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目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巩固扩大与俄蒙的合作交流,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重点口岸、合作园区和国际通道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口岸经济。积极推进内陆港建设。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范围,积极参与东北亚、中亚、东欧等国际区域合作,巩固发展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把我区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各族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是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对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始终放在经

济社会发展优先位臵来抓。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协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生劳动力和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大规模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设臵,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二)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改善民生落到真金白银上。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我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区内地区间工资和津补贴差距。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减免政策,精减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努力消除绝对贫困。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实施对口帮扶,帮助困难地区改善发展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群众收入水平。

(三)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按照先保后征原则,将被征地农牧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努力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合理确定、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学习实践,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动漫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突出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民族文化和草原文化品牌,提升我区文化影响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加强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交流,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保持民族教育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医疗卫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发展蒙医药、中医药事业。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

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五、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一)协调推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必然会加重生态环境压力,我区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加强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和依法保护,有效控制资源开采的节奏、进度、规模,坚决摒弃无节制、粗放型开发方式,切实解决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开发布点过多等问题。积极构建循环工业体系,下大力抓好节能节水减排,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使能源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积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建设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实现集约发展。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三废”集中处理水平。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抽取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

(二)切实减轻传统农牧业对生态的影响。广种薄收、超载

过牧是内蒙古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要加快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切实减轻我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推行农牧业规模集约经营,调整农牧业种养结构,在保障供给、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更多不宜种养的土地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稳步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积极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种植业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大草原森林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严禁滥垦滥伐、乱采乱挖。

(三)积极构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多极支撑城镇体系。内蒙古地域广阔、东西狭长、人口分散,难以形成由

一、两个大型城市带动的城镇化格局,从环境承载来讲也不宜发展特大型城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发展盟市所在地中心城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生态型城镇体系。要结合地区特色,强化城镇的生态特点,适度拉大框架,增加林草绿地,完善配套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要按照城市标准抓好县城建设,增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吸纳更多农牧民就地转移,充分发挥县城统筹城乡、保护生态的重要作用。

(四)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扎实推进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强森林保护建设,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大

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建设好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强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域治理,搞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加强生态管理,健全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我国重要的碳汇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积极行动,保护我们的草原,保护我们的森林,保护我们的环境,让青山绿水长在、美丽与发展共赢。

六、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政治局面,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大局,关系内蒙古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和谐内蒙古建设,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团结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投身内蒙古建设。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符合民族地区特点、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地方性法规。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各级国家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保证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在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深化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边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倍加珍惜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我区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切实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旗市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三)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们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管理。要加快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建设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合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苏木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发挥城乡社区区域性社会管理服务作用,增强基层社会

管理服务能力。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做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和促进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管理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持久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紧紧依靠群众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到突出位臵,作为各级领导必须履行好的第一责任,“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常态化社会面管控机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排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维护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牢牢掌握对敌斗争主动权,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重大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维稳力量建设,增强预防和处臵突发事件能力。

七、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要认真抓好大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规模进行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开展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二)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

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深入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工程,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推行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壮大企业家队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来。

(三)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化、嘎查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

执政基础。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党员分布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臵,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社区任职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

(四)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优良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形象,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在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以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在内蒙古大地创造新的业绩、谱写新的篇章。

同志们!建设现代化内蒙古,走进我国发展前列,寄托着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殷切期望,凝结着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努力拼搏,内蒙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这一美好的前景已不再遥远,将通过我们的接力奋斗去实现。我们有理由为肩负的使命而自豪,我们有责任把承担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今后一个时期对内蒙古的发展至关重要。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和各族人民一道,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把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经过新世纪又一个十年的扎实奋斗,奋力走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列。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内蒙古科学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富民强区进程,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是各族人民的新期待。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努力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开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牧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51∶454∶395演进为94∶545∶361。城镇化进程加快,五年新增城镇人口238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83个百分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保障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富民优先,五年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42万人,每年平均转移农牧民就业224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去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16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和政协工作,各级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快,公民法制意识和社会法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加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协作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万多亿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口岸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累计引进国外资金125亿美元。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维稳第一责任。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一批重要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启动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内蒙古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是从进入新世纪开始的。这些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区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一产比重由228%下降到94%,二产比重由379%提高到545%,城镇化率由427%提高到555%,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尽管我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我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低起点上的高增长,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发展水平不高上。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单

一、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呼包鄂三市人口和国土面积分别占全区1/3和1/10左右,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全区一半以上,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三是基础设施条件不适应发展需要。高等级出区公路、快速铁路专线、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货物外运、电力输出能力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农村牧区公路通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民生和社会建设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五是生态保护建设任务艰巨。生态恶化趋势虽然趋缓,但生态状况仍十分脆弱,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部分产业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较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在党的建设方面,少数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领导干部腐败行为影响恶劣。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努力,内蒙古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我区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内蒙古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的任务仍很艰巨;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水平的任务更加紧迫。我区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在新的时期把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

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着力加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总量不大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通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加快改变欠发达面貌,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是新一届党委的第一要务。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这个中心任务,着眼全局,把握和坚持好以下原则:

——坚持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要改变欠发达面貌,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努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我们要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我们要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繁荣发展促进团结稳定,以团结稳定保障繁荣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必须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四篇: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1月10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内蒙古科学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富民强区进程,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是各族人民的新期待。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努力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开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牧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51∶454∶395演进为94∶545∶361。城镇化进程加快,五年新增城镇人口238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83个百分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保障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富民优先,五年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42万人,每年平均转移农牧民就业224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去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16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和政协工作,各级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快,公民法制意识和社会法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加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协作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万多亿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口岸经济较快发展,对 外贸易稳步增长,累计引进国外资金125亿美元。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维稳第一责任。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一批重要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启动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内蒙古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是从进入新世纪开始的。这些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区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一产比重由228%下降到94%,二产比重由379%提高到545%,城镇化率由427%提高到555%,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尽管我区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我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低起点上的高增长,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发展水平不高上。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单

一、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呼包鄂三市人口和国土面积分别占全区1/3和1/10左右,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全区一半以上,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三是基础设施条件不适应发展需要。高等级出区公路、快速铁路专线、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货物外运、电力输出能力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农村牧区公路通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民生和社会建设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五是生态保护建设任务艰巨。生态恶化趋势虽然趋缓,但生态状况仍十分脆弱,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部分产业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较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在党的建设方面,少数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领导干部腐败行为影响恶劣。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努力,内蒙古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我区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内蒙古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的任务仍很艰巨;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水平的任务更加紧迫。我区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在新的时期把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

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着力加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总量不大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通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加快改变欠发达面貌,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是新一届党委的第一要务。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这个中心任务,着眼全局,把握和坚持好以下原则:

——坚持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要改变欠发达面貌,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努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我们要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我们要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繁荣发展促进团结稳定,以团结稳定保障繁荣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必须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区发展面临良好的环境。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 向,为我们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区经济主要靠国内需求拉动,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国内需求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我们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沿海地区资本和产业北上西移,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持续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不断改善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把握好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水平地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在新时期实现内蒙古发展的新跨越。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风险和挑战,还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但是任何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信心,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推进富民强区的步伐。今后五年对内蒙古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巩固已经形成的好的发展势头,开启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一个地区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关键几步,现在就是内蒙古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奋斗开创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全区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牧业,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稳定发展粮食、肉类、乳类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打造更多农畜产品优质品牌,提升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推进土地和草牧场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制定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组织实施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优化提升第二产业。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精深加工,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进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提高农畜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努力把资源型产业做强做优,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机械设备、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等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和“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和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加强建筑行业管理,培育壮大建筑业龙头企业,促进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呼包鄂一体化进程,支持东部盟市加强产业建设,推动盟市产业协作,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三)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煤炭、化工、农畜产品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旅游业,提升草原、森林、沙漠、地质奇观等重点旅游景区水平,推出一批国内外驰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促进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培育壮大金融业,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区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服务,加强融资平台建设与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制定完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税收、用地、价格等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领域,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能源外送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铁路煤运通道、高等级公路、民航机场和跨境铁路、重点口岸公路等出区通道建设,提高区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根本上解决高等级公路出区通道不畅问题,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重点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推进天然气、煤基燃料等运输管道建设,构建立体化综合能源输送网络。加强骨干水利工程、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大中型灌区和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黄河防凌防洪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缓解资源性、工程性缺水状况。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有机融合,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五)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科技难题,集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稀土、新型煤化工、新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等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培育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推进新产品研发,培育知名品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大科技事业发展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要以融入周边发展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进一步加强同周边省区市的互利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推进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出海通道和临港产业基地,建设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重点经济区,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主动加强同各省区市的联合与协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对内开放新局面。要以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目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巩固扩大与俄蒙的合作交流,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重点口岸、合作园区和国际通道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口岸经济。积极推进内陆港建设。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范围,积极参与东北亚、中亚、东欧等国际区域合作,巩固发展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把我区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各族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是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对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始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来抓。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协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生劳动力和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大规模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二)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改善民生落到真金白银上。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我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区内地区间工资和津补贴差距。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减免政策,精减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努力消除绝对贫困。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实施对口帮扶,帮助困难地区改善发展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群众收入水平。

(三)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按照先保后征原则,将被征地农牧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努力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合理确定、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学习实践,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动漫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突出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民族文化和草原文化品牌,提升我区文化影响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加强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交流,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保持民族教育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医疗卫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发展蒙医药、中医药事业。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五、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一)协调推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必然会加重生态环境压力,我区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加强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和依法保护,有效控制资源开采的节奏、进度、规模,坚决摒弃无节制、粗放型开发方式,切实解决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开发布点过多等问题。积极构建循环工业体系,下大力抓好节能节水减排,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使能源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积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建设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实现集约发展。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三废”集中处理水平。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抽取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

(二)切实减轻传统农牧业对生态的影响。广种薄收、超载过牧是内蒙古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要加快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切实减轻我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推行农牧业规模集约经营,调整农牧业种养结构,在保障供给、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更多不宜种养的土地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稳步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积极推动农村牧 区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种植业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大草原森林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严禁滥垦滥伐、乱采乱挖。

(三)积极构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多极支撑城镇体系。内蒙古地域广阔、东西狭长、人口分散,难以形成由

一、两个大型城市带动的城镇化格局,从环境承载来讲也不宜发展特大型城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发展盟市所在地中心城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生态型城镇体系。要结合地区特色,强化城镇的生态特点,适度拉大框架,增加林草绿地,完善配套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要按照城市标准抓好县城建设,增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吸纳更多农牧民就地转移,充分发挥县城统筹城乡、保护生态的重要作用。

(四)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扎实推进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强森林保护建设,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建设好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强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域治理,搞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加强生态管理,健全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我国重要的碳汇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积极行动,保护我们的草原,保护我们的森林,保护我们的环境,让青山绿水长在、美丽与发展共赢。

六、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政治局面,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大局,关系内蒙古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和谐内蒙古建设,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团结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投身内蒙古建设。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符合民族地区特点、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地方性法规。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各级国家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在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深化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边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倍加珍惜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我区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切实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旗市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三)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们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管理。要加快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建设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合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苏木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发挥城乡社区区域性社会管理服务作用,增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做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和促进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管理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持久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紧紧依靠群众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到突出位置,作为各级领导必须履行好的第一责任,“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常态化社会面管控机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排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维护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牢牢掌握对敌斗争主动权,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重大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维稳力量建设,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七、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要认真抓好大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规模进行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开展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二)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深入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工程,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推行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壮大企业家队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来。

(三)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化、嘎查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党员分布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社区任职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

(四)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 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优良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形象,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在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以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在内蒙古大地创造新的业绩、谱写新的篇章。

同志们!建设现代化内蒙古,走进我国发展前列,寄托着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殷切期望,凝结着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努力拼搏,内蒙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这一美好的前景已不再遥远,将通过我们的接力奋斗去实现。我们有理由为肩负的使命而自豪,我们有责任把承担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今后一个时期对内蒙古的发展至关重要。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和各族人民一道,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把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经过新世纪又一个十年的扎实奋斗,奋力走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列。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而努力奋斗!

新当选的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自治区九届党委任期五年,是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新一届自治区党委班子肩负着重大责任。要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倍加珍惜内蒙古发展的良好局面,倍加珍惜时代提供的机遇和舞台,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扎实奋斗,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更加和谐美好。

胡春华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一届自治区党委班子一定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胡春华强调,要把自治区党委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的领导集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把内蒙古改革发展放在全国大格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胡春华指出,要把自治区党委班子建设成为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胡春华指出,要把自治区党委班子建设成为勤政为民的领导集体。把为内蒙古各族人民谋利益作为新一届党委最重要的职责,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切实加强民生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就业增收、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做民生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

胡春华强调,要把自治区党委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每个班子成员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和珍视团结,讲党性、顾大局、讲原则、讲风格,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使自治区党委班子始终紧密地团结起来,以自治区党委班子的团结,带动和促进自治区几大班子的团结,带动和促进全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凝聚起推动科学发 展、实现富民强区的强大合力。

胡春华指出,要把自治区党委班子建设成为清正廉洁的领导集体。毫不放松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特别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为广大干部群众作出表率。

胡春华强调,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把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胡春华在讲话中说,这次大会确定的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主题,紧扣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各族人民的期待,抓住了我区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未来发展的奋斗方向。大会提出的今后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遵循。大会描绘的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发展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转化为激励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胡春华指出,这次大会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实行集中,各位代表高度负责、认真履职,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大会选出的新一届党委和纪委,符合中央要求,符合自治区领导班子建设实际,符合内蒙古发展需要,为实现本次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这次大会,始终充满着民主、团结、务实的氛围,大会的圆满成功,是全体代表共同努力和各方面团结协作的结果。

胡春华强调,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全区各级党组织要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把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各位代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大会精神。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全区形成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强大合力和生动局面。

胡春华强调,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是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开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大会在《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

第五篇: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中,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牧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5.1∶45.4∶39.5演进为9.4∶54.5∶36.1。城镇化进程加快,五年新增城镇人口238.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8.3个百分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保障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富民优先,五年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4.2万人,每年平均转移农牧民就业224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去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16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协作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万多亿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口岸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累计引进国外资金125亿美元。

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是从进入新世纪开始的。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区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一产比重由22.8%下降到9.4%,二产比重由37.9%提高到54.5%,城镇化率由42.7%提高到55.5%,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五年来,全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和政协工作,各级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快,公民法制意识和社会法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加强。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维稳第一责任。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一批重要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启动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战略

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通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加快改变欠发达面貌,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是新一届党委的第一要务。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这个中心任务,着眼全局,把握和坚持好以下原则:

——坚持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努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繁荣发展促进团结稳定,以团结稳定保障繁荣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必须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持续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不断改善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把握好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水平地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在新时期实现内蒙古发展的新跨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奋斗开创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

今后五年,要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全区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牧业,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稳定发展粮食、肉类、乳类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打造更多农畜产品优质品牌,提升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推进土地和草牧场经

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制定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组织实施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优化提升第二产业。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精深加工,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进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工业经济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和“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和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

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煤炭、化工、农畜产品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旅游业,提升草原、森林、沙漠、地质奇观等重点旅游景区水平,推出一批国内外驰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促进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制定完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税收、用地、价格等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领域,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能源外送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铁路煤运通道、高等级公路、民航机场和跨境铁路、重点口岸公路等出区通道建设,提高区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用两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高等级公路出区通道不畅问题。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科技难题,集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加大科技事业发展投入,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要以融入周边发展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推进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出海通道和临港产业基地,建设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重点经济区,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 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各族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是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对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始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来抓。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协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生劳动力和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要大规模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改善民生落到真金白银上。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我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区内地区间工资和津补贴差距。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努力消除绝对贫困。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按照先保后征原则,将被征地农牧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努力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合理确定、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培育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动漫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交流,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保持民族教育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发展蒙医药、中医药事业。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

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协调推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我区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加强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和依法保护,有效控制资源开采的节奏、进度、规模,坚决摒弃无节制、粗放型开发方式,切实解决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开发布点过多等问题。积极构建循环工业体系,下大力抓好节能节水减排,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使能源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积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建设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实现集约发展。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三废”集中处理水平。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抽取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

切实减轻传统农牧业对生态的影响。广种薄收、超载过牧是内蒙古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要加快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切实减轻我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推行农牧业规模集约经营,调整农牧业种养结构,在保障供给、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更多不宜种养的土地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稳步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积极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种植业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大草原森林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严禁滥垦滥伐、乱采乱挖。

积极构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多极支撑城镇体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发展盟市所在地中心城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生态型城镇体系。要结合地区特色,强化城镇的生态特点,适度拉大框架,增加林草绿地,完善配套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要按照城市标准抓好县城建设,增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吸纳更多农牧民就地转移,充分发挥县城统筹城乡、保护生态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扎实推进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强森林保护建设,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建设好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强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域治理,搞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加强生态管理,健全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我国重要的碳汇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积极行动,保护我们的草原,保护我们的森林,保护我们的环境,让青山绿水常在、美丽与发展共赢。

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

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团结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政治局面,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大局,关系内蒙古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和谐内蒙古建设,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团结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投身内蒙古建设。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符合民族地区特点、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地方性法规。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各级国家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在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深化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边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倍加珍惜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我区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切实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旗市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们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管理。要加快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建设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合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苏木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发挥城乡社区区域性社会管理服务作用,增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做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和促进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管理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持久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紧紧依靠群众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到突出位置,作为各级领导必须履行好的第一责任,“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常态化社会面管控机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排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维护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牢牢掌握对敌斗争主动权,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重大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维稳力量建设,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 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规模进行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开展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深入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工程,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推行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加快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来。

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化、嘎查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党员分布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社区任职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下载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建部分)

    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党建部分) (2011年7月1日) 胡春华 七、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自身建......

    胡春华讲话

    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自治区十一届人民代 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1月22日下午,自治区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会堂胜利闭幕......

    胡春华就职讲话

    从今天起,我就是内蒙古的一员了,我将和全区各族人民一起奋斗,努力把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不断推向前进。 自己究竟如何与内蒙古各族人民一起奋斗?胡春华情真意切......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胡春华主持并作重要讲话(大全五篇)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胡春华主持并作重要讲话 2011-4-21 17:40:09简要内容:4月20日上午,自治区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自治区党委......

    胡春华兼任广东省委书记[5篇]

    胡春华兼任广东省委书记 2012年12月18日17:37新华网 字号:T|T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胡春华兼任广东省委书记 新华网广州12月18日电 日前,中央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

    胡春华履新感言(精选五篇)

    胡春华履新感言:倍加珍惜时代提供的机遇和舞台 2011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呼和浩特11月14日电 (记者 贺勇)11月14日上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第......

    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一行人视察我校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一行莅临我校看望青年学生 与我校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1年5月3日上午9:00,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一行莅临我校看望青年学生......

    内蒙古第九次党代会闭幕 胡春华讲话

    内蒙古第九次党代会闭幕 胡春华讲话巴特尔主持 2011-11-14 20:10:00 作者: 魏 那 来源: 内蒙古日报我要评论 关键词: 蒙古族 巴特尔 科学发展观 党代会 布小林 [提要] 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