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教材品社(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7:4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演说教材品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演说教材品社》。

第一篇:演说教材品社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研说稿

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很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研说。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说课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及意图和教学内容;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三方面。首先说课标,课程总目标。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阶段目标(每个学段都有各自的目标,本学段的目标从三个方面来研说。)知识目标

1.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3.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5、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力目标: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情感目标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品质。

3.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4.关爱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说教材 第二,说教材。首先研说本册的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本册教材分为目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四个模块。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每个单元主题中又设有资料介绍、诗文歌曲、问题引领和探究提示四个环节。其中诗文歌曲有《望岳》《黄河魂》《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黄土高坡》《青藏高原》;探究提示又分为我的感受、我的结论、我的看法、我的分析、我的建议和我的发现等几个小板块。

接下来,我将研说本册的编写特点及意图

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以学生生活为主线,设置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主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利于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和谐发展。

主题内容在每个年级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又是相互联系的。

三、四年级侧重于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兼顾祖国和世界;

五、六年级侧重以祖国和世界为主,也兼顾家庭、学校、社区生活的内容。整个主题构建呈现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趋势。

2、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在“保护母亲河”的主题活动中,首先让学生观看过去和现在黄河的图片,进行对比,然后提出造成母亲河现状的原因,最后由学生自觉发出保护母亲河的倡议。

3、重视从活动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和互动

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在相互分享的气氛中,学会尊重与关怀。比如主题活动“畅游神州”,通过拼图和你说我指找城市的游戏,加深对祖国行政区域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4、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

教材设置了问题引领的环节,提出问题,让学生查找和分析资料,写调查报告,发表自己的意见,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如问题“你们家乡有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你们了解他们吗?”这就需要学生经过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5、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突出的就是本地的特色,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然后扩展出去,将我国的名山大川、传统文化、古老文明、历史人物等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6、把教科书做成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

有趣的卡通小博士、精美的图画和大量反映生活实际的照片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幸福而有意义。本册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其中包括三个课题一站在泰山顶峰二来到黄河岸边三寻迹孔子故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知道我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一好大一个家。二同是炎黄子孙。三为了祖国的振兴。本单元以认识祖国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域,了解我国是一个平等团结互助的多民族国家,海内外华人都心系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祖国的使命感。

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一林海雪原。二江南水乡三黄土高坡四雪域高原。本单元的内容构建以生活问题为基础,通过资料呈现、问题引领、探究提示等方式将我国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发现环境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说建议。

首先说的是本册的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我们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情感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小组讨论交流要研究的课题,再通过多种感官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获得自己的第一手资料,最后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比如想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师和学生一起确立要了解的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查资料,做调查,整理出最后的结论。(三)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的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那样会失去趣味性,要把精彩的校园活动融入其中。“雷锋活动月”,学生阅读宣传栏,了解雷锋的事迹;办黑板报,进一步走近雷锋;“学雷锋 树新风”演讲比赛,学生树立起心中的榜样;走进社区,为敬老院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节目。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他们从活动中学会了关爱,懂得了感恩。

(四)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学完《寻迹孔子故里》后,让学生走上街头,调查人们对孔子的了解情况,制作调查表格,然后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锻炼了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下面,我以第二单元为例,浅谈一下我的教材处理建议。

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我首先把第一课的“祖国有多大”和第二课“同是炎黄子孙”整合在一起,形成三个小主题。先学习“祖国有多大”,特别指出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接着学习“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和“海外华人心系祖国”。把“我们都是一家人”单独挑出来作为第二课。在学习第二课时,“红歌同唱”拉开序幕,以听、唱“爱我中华”和“我的中国心”为主,激起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以观看“大灾大爱”的系列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无论是谁都应该不离不弃,达到情感的升华;最后“手拉手”主题活动,把情感转变为行为,为灾区的同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三课的学习,“家乡优秀人物介绍会”,向学生介绍孔繁森和李登海的先进事迹,拉近学生与优秀人物的距离;“听故事

树榜样”畅谈为祖国振兴而努力学习。主题活动教学策略

在每个单元主题活动中,我认为要注重课前准备、过程引导和课后实践三个方面。课前准备,就是让学生提前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进行提前感知要学习的内容;过程引导,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互动学习,积极讨论交流,畅谈感受;课后实践注重提前指导学生确定课题,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保证学生的出行安全,最后是成果展示。学生把自己调查的结果以手抄报、调查表、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既锻炼了亲自实践的能力,又的培养了小组团结合作的品质。评价建议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我们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我认为评价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式.1教师评语。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2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两种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评,写出评语.也可以教师先评,学生再自评.目的就是肯定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争取更大的进步。3小组评价.这是我们班的几个小组,单听名字就知道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孩子.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根据他们的平时表现,定期给他们赏评.4学生互评。然后是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评。这就是同伴赏语。从态度、情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尊重、理解、欣赏他人,以达到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这是我们班创作的手抄报,给予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6、个案分析。这是我校设计的个案分析表。我们可以针对某一学生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比如学习、生活都要进行了解,这样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下面,我来浅谈一下课程资源的开发: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1、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重要人文资源 2图书、报刊、图片、地图、图表是不可缺少的文本资源。

3、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社会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5、大自然和各种人文景观等自然资源,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也非常重要。

校内资源则把人文资源、文本资源和音像资源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利用校内资源和开发社会资源这两方面。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楼内悬挂的名言警句、优秀人物故事、温馨提示,以及教室内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三字歌》,时时处处提醒着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好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体操比赛,锻炼的是学生的耐力和遵纪守纪律的好习惯;体育节上挥洒的是为班级荣誉而战的汗水;艺术节上展示的是个性和自信的飞扬„„

学生是属于社会的,因此,创设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临朐地质博物馆,了解临朐的地质形成过程;参观奇石市场,向专业人士请教有关奇石的知识,了解临朐的特色发展;走上街头,调查人们对临朐未来的展望„„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社会,并对社会有了一定的分析,这是他们步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研说,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教!

四、结束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教书育人,培育出世上最美的花朵!谢谢大家!

第二篇:品社教材分析

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五(1)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16人。班级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常规井然。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三、教材的主要特征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5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四、教学目标

本册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五、教学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诊断意识

2.做到四个尊重: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

3.实现四个转变: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由课堂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

4.体现四个互动:师生信息互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现实的互动;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5.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6.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8.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六、评价的方式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学生辅导

1、注重全班学生整体发展和提高,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

2、与潜能生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进行自我转化。

3、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潜能生的辅导。

第三篇:三年级品社教材分析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第一次承担教材分析这样的任务,缺少经验。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如果有些纯属个人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说得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包含的同时希望各位同行能提出宝贵意见。

根据这次学科培训的指导意见,今天上午半天这样安排:第一课由我简单分析教材,第二节课安排一个案例赏析,来自周建忠的一堂《竞争与合作》,第三节课,我们大家动动脑,动动手,都来根据要求围绕目标设计一个活动,也是这次培训的一项作业。

那么根据安排,接下来我首先跟大家一起走进《品德与社会》第一册教材,与教材面对面。打算和大家交流6个方面的内容:

1、怎么面对这门课程

2、重温教材编写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3、本册教材内容体系及特点

4、备课小提示

5、教材内容介绍和重点难点分析

6、配套光盘使用说明

一、怎么面对这门课程?

说心里话,我比较喜欢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因为这门学科区里不组织测试,而是这门课程本身切切实实吸引我,尤其是它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特点。我们知道,浙教版教材通过所呈现的在我们孩子身边的融典型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图片、故事以及丰富的活动——小剧场、评议角、故事屋等等,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相处、学会做人。而这些,在我们小时候的课本当中是体现不到位的。不怕在这里揭短,我永远记得自己小时候不敢独自去这个亲戚那个亲戚家,就是因为碰见了亲人不知该怎么称呼,例如爸爸的姐妹或妈妈的哥哥弟弟该怎么称呼等,觉得不好意思。更好笑的是,我每回跟在爸爸妈妈身后出门,要是远远的看见对面走过来一个人,就赶紧拽着妈妈衣角先问清楚该怎么称呼才敢上前。如果过年过节实在得带着妹妹走亲戚,还得把那儿的亲戚该怎么称呼全记熟了,方才斗胆一路上念叨着去。现在不同了,在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都有这些极生活化的常识,如这一册中就有“我来画棵家庭树”、“欢迎来我家”等等,告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以及如何待人接物等等。在这个情商重于智商的社会里,我觉得学会做人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这也正是品德课程的魅力之所在。可是,品德课程教材中很多看似简单的生活化的小常识小道理等等因素,往往会让我们松懈或忽视这门课程的教学,使之魅力值减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门课程呢?套句领导专家们常说的话——“为了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得“为了孩子的社会人生奠基”、“为孩子的道德人生奠基”, 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宽容,什么是顾全大局,什么是无私奉献,一点一滴地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做人”,所以我们要怀着热心带着诚心研究它,捧着爱心揣着童心上好他。

二、重温教材编写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一起来纲要式回顾一下材编写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1、使学习过程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

编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即“学会做人”为核心,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自己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2、使学习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

编写目的在于: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形出发,多视角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3、使学生成为在实践、体验、感悟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编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充分发展。

三、本册教材内容体系及特点

简单了解一下本册教材内容体系:我们知道,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是由近及远、由点及面,逐步扩展儿童的生活空间视野; 以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为主题,随生活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逐步丰富内涵;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为目标,展开每一主题的学习过程,使知、情、意、行相统一,并指向学生社会性与品德的发展。

三年级是品社的第一册,个人生活主题——第一册第一单元主题“我们一起成长”,第三册是“成长的脚步”,家庭生活主题——第一册第二单元是“我与家庭”,第三册第二单元是“温馨一家人”,学校生活主题——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三册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社会生活主题——第一册第四单元《七彩的社会生活》,第三册第四单元是“走向信息时代”,大家可以发现,同样的主题,随着年级的升高,内涵更丰富了。

接着来看看本册教材特点:

1、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为基本要素整合学习内容。

2、每一个单元一开始就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标示提示内容,点明教学主题,并用歌曲和诗歌激发情感,自然地引导学习。

3、教学主题的每一部分,都出现了体现教学重点、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的提示语和关键词,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学习。

4、教学内容又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道德。

四、备课小提示

下面一起来探讨一下备课小提示:

1、注意提示语:每课的提示语就提出了教学的重点;

2、把握关键词:关键词这是教学的核心概念,我们要从中把握教学目标;

3、领会设计意图:要解读课标,分析教材,领会设计意图,尽可能的不要扛着课程资源开发者的大旗走得太远,跳出太多,要在有限的文字和图片中领会编者的设计意图,合理搜集资源补充教学。

4、结合学生实际

5、合理利用资源:如我们的教学光盘中就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素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等。这一点最后再说明。

6、精心设计活动:围绕目标设计,每一个活动都要为达成目标服务。这里有一个细节跟大家分享,去年我有幸拜嘉兴的一位名师为师,在第一次见面呈给师傅教案的时候,师傅一看就提出了一个看法:写好标题就等于备好了课。因为一般标题就提示了活动环节和活动目标。例如:《我来画棵家庭树》中设计的几个活动,我们一起来看:共回首,感受温馨一家、对话台,认识家人关系擂台赛、巩固亲属称谓、情景剧,深化学生认识、交流站,分享关爱家人。我们光看标题就知道了主要环节和目标:也就知道你这节课是否围绕目标进行设计,你的活动是否有效。

五、教材内容介绍和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单元:教学主题——我们一起成长 重点关注:拼搏进取、充满自信、善于合作、直面竞争是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把“我们一起在成长”安排在《品德与社会》课程起始的第一单元,旨在励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开朗的气度,为学生成长为未来的新型人才打上一层亮丽的底色。三篇课文的内容编排由浅到深,范围由小到大。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单元视角出发进行整体规划,注意内容的前后衔接,着眼教学成效的水到渠成,实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组成:《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要向你学习》、《竞争与合作》。

1、天生我材必有用

目标要求:了解自己,培养自信

发挥优势

活动板块:

认识自我(演一演,说一说,展佳作,谈爱好)

多面了解(了解“他人眼中的我”

: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岗位竞选(“我能行”班队竞选)成长记录(“我能行 伴我行”—— 成长记录园)教学小提示:

1、善于引导其他孩子发现平时不大被关注的孩子身上所呈现的闪光点,并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让那些平时缺乏自信认为没有人欣赏的孩子也眼前一亮,为之一振:怎么我身上也有这么多的好?或许这就是一个帮助孩子找回自信的契机。当然,课前老师也少不了一个细节:耳边先要跟那些表现出色的孩子说说悄悄话,提醒暗示他们怎么做。

2、课前布置亲情作业:让家长说说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在书上记录下来,让家人的赏识与孩子的自信一同闪光!

2、我要向你学习目标要求:

1、学会欣赏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

2、学会学习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逐步地完善自己。

3、懂得每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懂得只有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活动板块: 故事引入话题 寓言深入明理 情境促进自查 比赛学习欣赏 案例分析明理 典型激发情感 行为辨析导行 教学小提示:

1、合理利用资源,如光盘中的视频《陶罐与铁罐》、flash小电影《骆驼和羊》 等。同时还要根据班级实际,巧妙利用学生中发生的活生生的例子来组织教学更有实效。

2、引导学生善于用“放大镜”来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在生活中向他学习,尤其是宽容、友好等优点,而不要局限在成绩和才艺上。

3、竞争与合作(视频赏析: 周建忠)

目标要求:参与竞争

遵守规则

学会合作

分工明确

活动板块:

参与活动,体验感悟(“小赛场”:画画、踢毽子、口算、书法、唱歌)联系生活,深化明理(课件出示:电视机的价格战;人才市场招聘会)

明辨是非,规范行为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值日生、搬饮水桶、运动场上„„)

学习格言,互赠格言

第二单元:教学主题——我与家庭

重点关注:整个单元的编写旨在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能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学组成:《我来画棵家庭树》、《我家的故事》、《家人关爱我成长》、《欢迎来我家》。

1、我来画棵家庭树 目标要求:

1、让学生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

2、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

3、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活动板块:

共回首,感受温馨一家 对话台,认识家人关系 擂台赛,巩固亲属称谓 情景剧,深化学生认识 交流站,分享关爱家人 教学小提示:

1、通过家庭联系手册,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个“家庭成员”调查,并将结果填在教科书上。

2、利用光盘中的“家庭树”来帮助学生理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我家的故事

目标要求:深入了解家人

理解家庭生活

感受家人关爱

主动付出关爱 活动板块: 介绍“温情我一家” 说说“我家的故事” 辨析“什么是幸福” 讨论“我家的烦恼” 歌唱“让爱住我家”

教学小提示:家庭故事会:通过家庭联系手册,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我家的故事”,使孩子与家长在面对面的沟通中理解家人的一言一行。

3、家人关爱我成长

目标要求:明事理

知道在家人爱护下成长

爱家人

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知责任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板块:

回忆故事,感受家人关怀 心灵呓语,抒发内心情怀 反馈调查,了解家人辛苦 学会感恩,回报家人付出

教学小提示:布置亲情作业,引导孩子用行动或语言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学会感恩,如给妈妈递上一条毛巾,饭后做个水果拼盘端到父母面前,常常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4、欢迎来我家 目标要求:

1.学会待客的礼节。

2.知道家的地理位置和家里的布局,认识家周围的环境,增进对家的情感。活动板块: 制作路线图

场景演示招待客人 制定待客方案 交流待客经验 教学小提示:

1、在制作路线图时,要引导学生熟悉周围环境,利用显要建筑物来画路线图。

2、在交流待客经验时,引导孩子结合曾经做过小主人和做客人的经验,谈谈“你觉得哪些时候,你感到很为难,感到不高兴或是感到很开心。”在交流中让孩子明白做主人的能够礼貌周全招呼客人,大度宽容地对待客人,同样做客人也应该有相应的礼貌和节制,才能使双方都能相处地开心快乐。

第三单元:教学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重点关注:单元核心概念是“勤学好问 良好的习惯

珍惜时间

”。《“问号”之歌》 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听讲古今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了解自己祖辈的学习条件,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做学习的有心人”通过了解学生中成功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白“坚持”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开“处方”,开展拼图、走迷宫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懂得“集中注意力”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寸金难买寸光阴”则通过读一读“明日歌”、看一看“小剧场”、学一学格言和谚语、做一做“一分钟”体验活动、填一填“课余时间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白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教学组成:《“问号”之歌》、《做学习的有心人》、《寸金难买寸光阴》。

1、“问号”之歌

目标要求:树立学习信心

克服畏难情绪

了解勤学事迹

增强主动学习活动板块:

创设情景,鼓励质疑 探讨方法,解决问题 故事交流,体会精神 树立榜样,勤学之星 交流格言,制作书签 教学小提示:

1、在引导孩子质疑时,我们要提供不同的情境,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质疑。如学习中质疑,从动物世界中质疑,从气候环境中质疑等等。

2、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孩子学会质疑,还要学会从不同途径解疑,如网络搜索、查阅书籍、咨询长辈等等。

2、做学习的有心人 目标要求:

懂得学习需要专心耐心恒心

面对生活有不服输精神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板块:

榜样导入,了解成功秘诀 游戏激情,感知成功原因 情境明理,诊断学习习惯 活动深化,尝试学习秘方

教学小提示:在组织开展“学习门诊部” 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为学习困难的孩子找到病因并“对症下药”,帮其找到“学习秘方”。

3、寸金难买寸光阴

目标要求:

1、通过谈话、故事使学生知道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2、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纠正学生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3、使学生懂得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要分秒必争,从而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活动板块: 了解时间特点,感受珍贵 活动感知有限,体验珍贵 安排课余时间,力求合理 制作惜时书签,情感升华

教学小提示:在“分小组体验一分钟能做什么”的活动时,分工要清楚,任务要明确,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及活动要求。例如写字组的同学字要写得又快又好。朗读组的同学要有感情地读。跳绳组的同学跳绳结束后将绳子放在原地,然后回座位。查字典组的同学将所查到的页码写到汉字下面的括号里。这些要求让一位学生读出来,让每个组员都明确。只有这样,在学生在活动时才能井然有序,任务也才能落到实处。

第四单元:教学主题——七彩的社会生活

重点关注:本单元强调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科书设计了通过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选择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或小卖部等购物场所进行一个小调查;模拟购物活动;观察黄豆种子发芽的状况;参观现代化大工厂,了解工厂里的工种及其特点;动手制作一本作文集或绘画书等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着力开发社区、家庭等资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学组成:《生活中的你我他》、《热闹非凡的市场》、《农产品的家园》、《走进大工厂》

2、热闹非凡的市场 目标要求:了解各种商业场所,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

学习初步的选购商品的知识,不买“三无”产品

培养独立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认识各种商业场所

活动板块:

交流课外调查发现 继续探讨价格秘密 体验活动模拟购物 总结购买商品学问 教学提示:

1、这一课的教学要紧紧抓住“课前了解--课上体验--课后践行”这一主线来展开教学。

2、虚拟情境应力求逼近真实的情境,在引导体验时要尽量使学生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都感到自己正处在生活的空间中,而不是在一种被安排好的系列活动之中,要让学习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料,而又必须马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作出语言和行为的反应,加以解决,从而在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生活的深刻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延伸至课外。

3、农产品的家园

目标要求: 知道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

认识一些农产品,知道绿色食品

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能珍惜农民劳动成果 活动板块: 感受农产品家园 农业产品回家园 农业工具代代新 绿色食品大搜索 农业知识大比拼 教学提示:

1、课前准备很重要,建议学生搜集我们莲都的“绿色食品”,并带到课堂上来交流分享。

2、在“柚的旅行”教学活动中,针对我们莲都盛产桔子的有利资源,可以对教材进行相应的处理,把它改为“桔子的旅行”,这样就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3、亲情作业:向家人倡议“购买绿色食品”。

4、走进大工厂 目标要求:

1、了解现代化大工厂生产和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的不同

2、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会遵守生产秩序和劳动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3、感受科技进步给工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活动板块:

看一看

感受大工厂科技含量 问一问 了解各种工种特点

比一比

体验团结合作重要

展示台

感受工业生产带来变化 知识角 了解印刷术发展史

访一访

感知科技现代化便利 教学提示:在组织学生了解各种工种的特点和感受工厂带来的变化师时,可以充分利用光盘中的音像资料。

附:

1、《生活中的你我他》课例赏析

2、《天生我材必有用》课例赏析

第四篇:人教版六年级品社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是我们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我们借助教材的引领走进更深、更高、更广的学习领域的一年。六年级教材,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如下几个大的方面:(1)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关系;(2)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3)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工农业生产、科技、对外交流及其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发展;(4)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5)人类的和平与发展;(6)六年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以及对未来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和准备。

六年级上册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走向文明》:先从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文明生活的关系;然后再从现在追溯到历史,理解和感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走进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从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的视角,了解中华民族曾遭受过的屈辱,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及奋斗精神;了解祖国的建国史,以及为祖国的强盛,努力探索和奋斗的仁人志士;并在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抗争、探索和振兴祖国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和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承上启下,按照祖国的社会及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走进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我们从(国内视角)建国以来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国际视角)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等角度,多元地、联系地、综合地了解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最后,在完成了对祖国的了解和学习之后,我们走出国门,引领学生踏入了更广阔的世界,进入第四单元《漫游世界》。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将体会不同的异域风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感受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为六年级下册展开关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的家园、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识基础

第五篇:参加品社学科秋季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品社学科秋季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桦甸市向阳小学 王超

2014年10月9日,我参加了吉林市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培训。本次大会由吉林市教育学院李老师主持,由吉林不同地区的品社学科教师主讲。通过本次学习,我收获颇多,现将本次学会的收获和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王老师在这次讲座中首先介绍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主要围绕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观、教师行为观的方面介绍了,要想很好的把握新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及很好的开展新的教学就必须先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组织和引导好教学,让学生在开展活动和情景体验中学习,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

二、了解到教材教学过程中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各位老师收集了一些老师在使用教材后的一些感想和困惑介绍给我们,如:她说道教师们在使用教材时最大的困惑是:感觉的教材太散,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指明存在这些困惑的原因,他认为之所以会存在这种困惑完全是因为老师们没有真正把握新的教材的结构体系,及今后教学中怎么处理这些困惑。

三、掌握了教材的结构体系,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各位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教材的结构体系,教材的结构体系是这样的 :整个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一学生的成长为主线,介绍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顺利健康的成长,在这条主线下思品教材有分为三个大板块:认识自我、我与他人、我与国家集体社会。其实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是十分清晰的。

四、知道了贯穿于整个教材的一些主要观念,李老师说到教材始终都贯穿着一些主要的观念:如关爱的观念、尊重的观念、竞争与合作的观念、诚信的观念、公民观念、法律观念、责任意识、国家意识等。

五、了解了说课的基本程序说课一般要遵循如下的程序: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重点的介绍、教学方法的介绍、(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的介绍、课堂小结、课后延伸、设计理念这几个环节。

六、李老师还组织我们观看了一些教学课堂实录的光盘,从中也学习到了许多国家级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

总之本次培训学习,收获颇多,相信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会有很大帮助。最后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努力工作,把本次学习所得灵活的运用于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下载演说教材品社(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演说教材品社(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社反思

    品生、品社听课体会 我参加了环翠区小学品生(社)优质课评选暨教师培训活动,观摩了几节课,使我原本对品社一片茫然的课堂教学,打开了明亮的窗户。品生、品社教材图多字少,但是每位......

    品社心理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我今年承担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教学中,我边探索边学习,在教学工作中累计经验。我是从《品德与生活》过度到《品......

    品社计划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孙梦夏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我们送走了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学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成功与失败并存,感悟与困惑共在,辛......

    四年级品社

    望果节 西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从八月一日起举行,为期不等,庆祝活动内容有赛马、演藏戏、歌舞、物资交流等。达玛节 藏族传统节日,每逢六月十四日左......

    品社反思

    小学品社课教学反思 年丰中心校 蒋丽华 本学期我所执教的是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品社课和品生课。六个年组的教学任务,对我来说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使我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

    品社教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江苏省首个无线城市生活门户网开通 2010-9-27 13:25:51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品社教案[合集]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课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2.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

    品社教案

    可怕的物种入侵》教学设计 [ 2013-4-24 8:24:00 | By: 禄小张福立 ] 1 推荐《可怕的物种入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外来有害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害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