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看法
就《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看法
摘要:在这学期的中国近代历史专题研究课上,我有幸听到了程兆奇先生的“南京大屠杀”系列讲座,其间程老师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注重细节和尊重历史的专业精神、当前拯救有关“南京大屠杀”资料和部分日本学者企图篡改史实的严峻形势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我阅读了田中正明先生的《南京大屠杀之虚构》并看了他在电视台的演讲稿《南京大屠杀之虚构(演讲)》,就其中的许多观点不甚赞同,下面就《南京大屠杀之虚构(演讲)》发表一下子自己的观点.关键词:南京大屠杀之虚构 田中正明 南京大屠杀
田中正明先生是日本有名的学者,特别是在有关二战方面,在日本有很高的声望,在他的演讲稿《南京大屠杀之虚构(演讲)》中开始说“南京有多大呢?南京虽是首都,但面积十分狭小。……从东京的角度来讲,相当于大田区。从城市角度讲,相当于镰苍市,南京的面积只有40平方公里。” 恕我不敢苟同,众所周知,南京是中国四大历史古城之一,历史悠久,是六朝古都,并且还是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据有关南京的资料:1927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之后,南京市的范围发生很大变化。起初,南京的范围基本上只以南京城区(以明城墙为界)为主。后来经过扩张到1935年3月全市总面积达465.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43.54平方公里,在日军占领南京前夕,南京市的面积并非如田中正明所认为的那样,只有40多平方公里,田中正明先作为一名学者将南京城区面积当作南京市面积,为什么将南京面积搞错,是他根本就没有认真研究过,还是故意如此,原因值得思考„„
田中先生在谈及南京大屠杀时提到:“许多支那军人在这里死于非命。死里逃生的士兵,……第三舰队逆江而上对其进行攻击。因此这里尸横遍野。这就是为何后来出现了南京大屠杀的谣言,这是战争”。“在防堤上展开了惨烈的战争。日本军队中包括中队长在内的80 名士兵几乎全部都战死在这里。敌人留下 3000多具尸体逃走了。后来中共政府在附近的江京门建立了所谓30万人横遭屠杀的纪念馆。”按照田中先生的说法,如果是战争,那么国民军队与日本军队的战斗伤亡比例为37.5:1,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难道日本军队都是不死之身吗,更何况当时的并不都在白天,很大部分还发生在夜里。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这是战争”的说法是绝对站不住脚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大规模屠杀战俘!
田中先生在谈及逃兵时说:“14日必须查出逃入这里的逃兵(便衣兵),请大家好好记住这些。这些人不是俘虏。……“放下枪的士兵”就是便衣兵,按照战时国际法规定立即处死便衣兵是最恰当的。……所以他们没有做俘虏的资格。处决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日军查出这些人将其枪毙。”中田先生说中国“便衣兵”“按照战时国际法规定……”可是在1899年和1907年的《海牙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却规定说:军事占领者应尊重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家族荣誉和权利,以及宗教信仰;不得征收现金、赋税、实物和劳役;不得没收私有财产、属于宗教、慈善事业和教育、艺术、科学机构的国有财产;禁止掠夺和集体惩罚;禁止惩罚、虐待、杀害战俘„„如日本军队将逃兵抓住后,将其全部击毙,肆意抢夺百姓财产,奸淫妇女,才是违反国际法,田中先生利用“伪国际法”做借口,好像有理有据,但这只能骗取普通日本民众的同情,这是对学术的不尊重。按照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国民军队投降后遭到大规模屠杀(前面的37.5:1的伤亡比例得到解释),剩下的国民军队无力抵抗后四散逃跑,部分逃入安全区,日军想赶尽杀绝,于是有了“便衣队”„„
《南京大屠杀之虚构(演讲)》中“120 名摄影师、报纸记者和评论家进入了狭窄的南京市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见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景。没有一个见过屠杀的场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恐怕就是说没有发生大屠杀啦!”更是不合事实,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记录日军暴行的大量照片,录像,还有拉贝,京特,日本老兵东史郎等人日记,还有张纯如女士的《南京大屠杀》提供大量史实,如此铁证说“没有一个见过屠杀的场面”,恐怕有失妥当。
在谈到东京审判的检察官时,田中先生对帕尔博士的态度十分赞同,说“他那篇引用世界各国国际法学者文章的长篇讲话,是比由 6人委员会决定的多数判决更具权威的判决书。”可是帕尔博士在判决书全文是这样说的“根据本官的判断,对于在南京对市民发生的事,并没有证据证明该人(松井石根)就是负有刑事上责任的不作为的人。因此,本官判定,被告松井就本起诉来说应作为无罪。” “在南京对市民发生的事”是什么,就是南京大屠杀,帕尔博士正是在认证了这个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上判决,他只是认为松井石根不应为此负责,这无疑与田中先生想要证明的刚好相反。
田中先生在《南京大屠杀之虚构(演讲)》中多次用数字来力证自己的观点,但数字的来源还是欠稳妥,就如安全区的20万人,就来自拉贝日记中,可是田中先生为何在这“20万人”相信拉贝先生,而对日记中记录种种日军暴行讳莫如深呢?在如这“20万人”,据统计资料显示,1934年南京市人口已达到795955人,到1935年时,由于3个乡区人口的并入,全市人口已突破了100万大关,达到1013320人。其后,南京人口增长稳定,基本保持在100万人左右。根据战前统计资料估算,在日军占领南京前夕,原有居民中约有一半人离开了南京,也就是还有50万人滞留在了南京,如果安全区里有20万,那剩下30万南京百姓那里去了呢?因此田中先生刻意强调“20万人”是不恰当的。
我认为作为一本严肃的著作,《南京大屠杀之虚构》应该尊重史实,即使要想改变历史,也要客观,严谨的例证,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掺入任何民族感情和政治目的,《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中如此多的漏洞和谬误,将会对日本的青少年一代产生极坏的影响,将很大的伤害中日人民之间的感情,虽然田中先生已经过世,我忠心希望有关的学者能正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错误,这不仅仅是对中国的尊重,还是对自己负责,日本要想树立大国形象,学会尊重史实,引导人民提升认识是必须的。在南京大屠杀中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死了多少人,我们研究它是为了让世界认识到在战争的环境之下人的生命和尊严遭到何等残酷的蹂躏,大家可以吸取当中的教训来防止战争,这才是所有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 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南京大屠杀之虚构》 田中正明 ;
《拉贝日记》维克特著、周娅、谭蕾译 新世界出版社(2009-05出版); 《田中正明等人对日军在南京性暴力犯罪的认证》 孟国祥 《南京社会学》2001年第二期;
《警惕日本—昨日的侵略与今日的扩张》 王俊彦主编;
《到底是谁在制造伪证?──驳田中正明著〈南京大屠杀之虚构〉对贝德士的诋毁》 章开沅;
《海牙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
第二篇:南京大屠杀之观后感
《 南京,南京 》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 一段亿万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原谅的历史,一段全中国人民永远牢记的历史,一段日本人血腥屠杀中国人民的耻辱史。今天,在C去学生会的组织下,观看了《南京,南京》。看到电影里面的血雨腥风,看到电影里面的每个暴力场面,听到电影里面那些中国人民一声声呻吟,使我的思想不禁回到了那个痛苦的年代,回到了那些中国人民坚持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的光辉历史。看到电影里面的悲惨奴役史,加深了我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是我们看到了——贫穷只会落后挨打,如果不想被别人欺负,我们必须加强综合国力的提高,用新的思想和武器来保卫自己。
《南京,南京》是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强奸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奴役。用一个日本军人的视野记录这段悲恸的历史,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尽管中国军人视死如归,无奈综合国力和日本相差太大,最后京门被攻陷,南京难民营内,拉贝被迫回德,姜老师奋力护明,日军索取百名女士,礼堂里,她们缓缓举起手,流泪向死亡和屈辱迈进…一幅幅痛苦的画面,一声声刺耳的呼喊,诠释着战争的残酷,诠释着日本人的残暴,以及日本人的毫无人道主义而已,他们简直是禽兽!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万里长江咆哮,声声是怒,却救不了天下战乱苍生苦;巍峨昆仑泣泪,滴滴成血,也哭不尽南京城里尘埃路。这就是事实!血一样的事实!在70年前的中国,70年前的南京!我们从来没想过,把这一切拍成电影,写成书籍,把民族带血的伤口一次次地撕裂给世界看;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要用你们的生命来抵清你们欠下的债。是的,我们曾经那样地善良,那么地宽容。甚至拒绝了你们战后赔偿金,并且希望能够和你们冰释前嫌,永不再战。
但是,请你们看看,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的教科书,用及其不负责的态度淡化了这场战争,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被轻描淡写地描绘成“南京事件”,侵略中国被讲成“帮助中国”。你们的首相高官,一年又一年,参拜靖国神社,那里供奉着当年侵略中国的甲级战犯,你们向他们鞠躬,为他们烧香,你们认为,这是你们大和民族的骄傲!那么我们呢,我们怎么向我们的前人交代,怎么向那些被你们集体屠杀、强奸、用作活体实验的几十万中国人交代?是的,我们爱好和平,诅咒战争,但是现在,再也不是慈禧太后那一句“谅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妥协软弱求来的“和平”。
南京的万人坑还在,累累白骨使我们不知姓名的亲人,无数的照片和影像是如山的铁证,见证你们的残忍和疯狂。这是我们的耻辱,但这更是你们的耻辱!我们输掉的是城市,而你们输掉的是人性!
看着这血淋淋的历史,让我们回忆起了昔日的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正视这段悲痛史,化悲痛为力量,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尽管我们
不侵略其他的国家,但是也绝对不能让其他的国家再侵略我们。南京,加油!中国,加油!
第三篇: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范文)
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
进行调研问卷:程基发(126229),杨世豪(126217)
收集整理资料:田勇(126225),丛培双(126209)
完善调研报告:宋挺(126201),吴禹阳(126221)
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
摘要:腐败问题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地引起了群众的不满,败坏了党风政风民风,影响和伤害政府威信,损害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并且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从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出发,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初步得出结论:公民对腐败都持有深恶痛绝的态度。并归纳终结了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和对解决腐败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民;腐败问题;看法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人类社会健康肌体上的毒瘤,不管古代近代还是当代,不管中国还是外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腐败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个别现象,都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顽疾。当前腐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腐败与反腐败问题都成了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大话题。在中国“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中,“中国腐败问题”被网友评为未来十年十大挑战之首;“人民网”调查显示,94.5%参与投票的网友认为“中国社会腐败问题很严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综合各方面数据,包括公开的和一些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仅2006年的政府“三公消费”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9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当前中国腐败问题十分严重。中国腐败问题,主要在于“滥用职权、铺张浪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其关键在于一个“权”字。权力滥用,浪费、贪污、受贿、谋私等等等等接踵而至。
一、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
“腐败问题”这个词对于公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了,现在的每一个公民几乎都了解几种当前腐败问题的形式。下面总结归纳了大多数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
(一)表现在政治上的腐败。
政治方面的腐败通常表现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违背党纪、政纪和法律,公民通常知道的和认可的有:
投机钻营,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个人专断,压制民主,执法不严,官官相护,权大于法,等等。例如河南卢氏县前县委书记杜保乾的“政治腐败”案。
(二)表现经济方面的腐败。
它主要表现为经济生活方面相关的权钱交易,贪污受费,以权经商,公民往往更加了解此方面的腐败,因为这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吃“回扣”,拿“红包”,等等。例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先后16次非法收受贿赂达人民币230万元、澳币1万元,给国家和地方造成了巨大损失。
(三)表现在道德品质上。
这类腐败现象主要是生活糜烂,道德败坏,如嗜赌成性,吸毒成瘾,乱搞两性关系,甚至嫖娼宿妓等。公民对这方面的腐败往往是深恶痛绝。例如,湖南省隆回县人民政府原助理调研员、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原常务副指挥长曹乐伟,在2003 年 3月 至 4 月期间,多次与他人以打麻将、字牌等形式进行赌博,一次输赢数万元。
(四)表现作风方面的腐败。
这包括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两个方面,工作中的高高,在上、滥用权力、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等官僚主义作风,以及生活中的奢侈糜烂、公款吃喝、沉湎色情等,均属作风腐败。公民对这类腐败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和表示痛恨的。如一些党员、干部的严重失职渎职,执法犯法,徇私舞弊等。例如,2003 年至2009 年,张永斌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企业改制、工程款拨付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收取贿赂人民币410万元,美金1.3万元、欧元8000元,共计折合人民币428万元。
二、公民普遍认同的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
公民都十分关注腐败问题,也都了解一些腐败的主要形式,更进一步深思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下面总结归纳几点公民普遍认同的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
(一)道德观念淡薄
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很多公民皆认为腐败问题是道德问题。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 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某地一个被查处的法院院长曾说:“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天气,在我的地盘上,什么法律、民主均属子虚乌有。”这些狂妄的话语反映了在公共权力监督和制约中存在严重问题。对权利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无物“,是公民普遍认同这个观点。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公民认同的造成腐败问题的原因之一,中国现还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四)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
在大多数公民对腐败的官员表示愤怒与痛恨时,也有少部分公民对腐败的官员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是使官员腐败不可忽视的原因。
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便利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在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滥用特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正好成为低工资的一种合理而不合法的补充。而反腐败比较成功的一些国家,对政府工作人员实行比较优惠的工资政策,让他们得到比私人部门稍高的收入。
三、公民普遍认同的对预防腐败问题的几点建议
预防腐败至关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所谓预防,就是要通过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发展民主、制约权力、强化监督,逐步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就是要筑牢防范以权谋私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领导干部的免疫力;就是要防微杜渐。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预防腐败人人有责。下面归纳了几点公民普遍认同的对预防腐败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
很多公民都赞同这一观点:腐败问题其实是思想问题。所以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是预防腐败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
如果所有的权利官员们都能够清楚的明白他们的义务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腐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腐败问题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在今后防腐工作中建议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最终做到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自觉抵制腐败、反对腐败。
(二)加强体制和机制的完善
我国的反腐体制和机制实际上还很不完善,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完善的反腐体制和机制,就能够很有效地进行反腐工作,达到预防腐败问题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腐败案件都是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初查的,但是国家法定侦查机构却是检察机关或受其委托的公安机关,这造成了案件调查方面的权责不对称。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就是在大多数腐败案件侦查过程中,首先进行调查的是纪检监察机关,但是他们分别作为党内和政府内部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获得授权使用一些强制性的侦查手段,这使得他们的调查往往是不彻底的,使得虚痘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所以加强我国反腐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完善,已经刻不容缓。
(三)加大打击力度
腐败问题令人痛恨,但为什么当前的腐败问题屡戒不止,多数公民都认为是其打击力度不够。也的确,我国当前对于反腐工作的打击力度确实不够!
故笔者和广大公民都认为.对于腐败现象,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腐败行为。对腐败分子,必须依照党纪、政纪、国法坚决惩处,决不能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而轻判或者不判,人民群众对腐败是相当痛恨的,如果惩治腐败成为一种假象,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度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既能对领导干部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也能教育干部,鼓舞群众,有利于今后反腐工作更好开展。
(四)接受群众监督
什么事只要放到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腐败问题就好解决。公民普遍认同接受群众监督是预防腐败问题的有效途径。党和政府只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在预防腐败问题方面,人民又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今后防腐工作中建议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让官员们做到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着接受群众的监督,按照要求及时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及时接受群众集体的监督,及时汇报工作,从而有效地做到接受群众监督,预防腐败问题。
四、总结
本文以公民对当前腐败问题的看法出发,总结并阐述了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产生腐败的原因,和预防腐败的几点建议。
当前中国的腐败行驶时非常严峻的,反腐败的道路也是十分漫长的。我们必须要对腐败问题表现出来的新动向、新形式不断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新对策,力求对其有效遏制。挑战腐败,中国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随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实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各项反腐措施的落实,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法制体制的逐步确定,腐败现象必定逐渐减少。之后,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之日,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一个法制社会的完全实现,腐败问题必然会被控制到最大限度,呈现出一个政廉风清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李勇,《当代腐败问题研究》,东北大学,中国知网。[2] 开成不公,《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不解决就会亡国,解决了就会亡党。”你对这个评价有什么看法?》,http://blog.sina.com.cn/1732xie。[3] 林俊峰,《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百度文库。
[4]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百度文库。
[5]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与反腐败的对策研究》,百度文库
[6] 刘万江,《浅谈预防腐败问题》,《中国监察》2007年第22期
[7] 过 勇,《完善我国反腐败体制和机制的几点建议》,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 时间: 2010-03-05 09:04
第四篇:就“三育人”谈几点看法
就“三育人”谈几点看法
浮生
我认为,“三育人”的核心就在一个“育”字。所谓“育”,就是“教育”。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其本义为“引出”,亦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某种潜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东西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故此,教师自身的修养高低于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相关。所以我认为,进行“三育人”工作,首要的就是要进行教师自身的“充电”工作。不特如此,更应该呼吁全体干部职工将集体学习与个人充电相结合,并使之逐渐制度化、常规化。
“三育人”,指的是教师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在教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共同为马克思所说的“促进个人独创的自由发展”而服务。接下来,我将对此逐条探讨。
在许多教师看来,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指“传道、授业、解惑”,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认为,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为人处世等知识的传授亦刻不容缓。而此二者都是建立在学生有着一个强健体魄的基础上,否则一切知识都无法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用。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谈到,“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也曾向全国高校发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强健体魄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还应该积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鼓励与引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将进行体育锻炼融为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重视起“经世致用”这一理念,使起主动积极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理论知识,同时又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顺利进行。
说到“管理育人”,就不得不提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垂范与表率作用。古语云,“为人师表”,说的是教师要为学生“见贤思齐”做好带头作用,引领学生树立完善人格与健全三观。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注重以自身的优良品行感染学生、以恰当举止带动学生,共创良好和谐的环境,共同促进自身发展。非唯如此,我认为,要做好“管理育人”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号召学生有意识地管理自己,《大学》便提出了“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其实就是号召我们要管理自己的滥觞。在我看来,管理好自己,首要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当下电子产品几可谓“泛滥成灾”,据调查,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学生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除了用于睡眠,便是花在了电子产品上,这是关于有不少青少年不谙管理自己时间的一个有力佐证。而众所周知,学习是一门需要一定时间投入的苦功夫,学生倘若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是无可置疑的。
至于“服务育人”,这要求我们教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在一定范围内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是的,这种倾心服务是有一定条件的。何也?教育专家关鸿羽提出,教育要讲求“三分教诲,七分等待”,诚哉然也!这个观点放到服务上也是成立的,我们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当然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事务,毕竟学生自己才是其健康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三分服务,七分等待”,引导学生从教师的服务中汲取养分增长经验,等待学生自身学会服务自己,再逐渐发展为服务社会,进而真正做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除上所述,我更认为,“三育人”工作还要求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创新意识、时代特征、中华情怀、国际视野”四面旗帜的指引下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漫漫长路上携手并进。
第五篇: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
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
进行调研问卷:程基发(126229),杨世豪(126217)收集整理资料:田勇(126225),丛培双(126209)完善调研报告:宋挺(126201),吴禹阳(126221)
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法
摘要:腐败问题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地引
起了群众的不满,败坏了党风政风民风,影响和伤害政府威信,损害社会的公平
与公正,并且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从公民就腐败问题的看
法出发,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初步得出结论:公民对腐败都持有深恶痛绝的态
度。并归纳终结了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和对解决腐败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民;腐败问题;看法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人类社会健康肌体上的毒瘤,不管古代近代还是当代,不管中国还是外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腐败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个
别现象,都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顽疾。当前腐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腐败与
反腐败问题都成了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大话
题。在中国“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中,“中国腐败问题”被网友评为未来十
年十大挑战之首;“人民网”调查显示,94.5%参与投票的网友认为“中国社会
腐败问题很严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综合各方面数据,包括公开的和
一些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仅2006年的政府“三公消费”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
左右。9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
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
22%。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当前中国腐败问题十分严重。中国腐败问
题,主要在于“滥用职权、铺张浪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其关键在于一个“权”
字。权力滥用,浪费、贪污、受贿、谋私等等等等接踵而至。
一、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
“腐败问题”这个词对于公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了,现在的每一个
公民几乎都了解几种当前腐败问题的形式。下面总结归纳了大多数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
(一)表现在政治上的腐败。
政治方面的腐败通常表现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违背党纪、政纪和法律,公民
通常知道的和认可的有:
投机钻营,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个人专断,压制民主,执法不严,官官相护,权大于法,等等。例如河南卢氏县前县委书记杜保乾的“政治腐败”案。
(二)表现经济方面的腐败。
它主要表现为经济生活方面相关的权钱交易,贪污受费,以权经商,公民往往
更加了解此方面的腐败,因为这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吃“回扣”,拿“红
包”,等等。例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先后16次非法收受贿赂达人民币230
万元、澳币1万元,给国家和地方造成了巨大损失。
(三)表现在道德品质上。
这类腐败现象主要是生活糜烂,道德败坏,如嗜赌成性,吸毒成瘾,乱搞两性关系,甚至嫖娼宿妓等。公民对这方面的腐败往往是深恶痛绝。例如,湖南省隆回县人
民政府原助理调研员、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原常务副指挥长曹乐伟,在2003 年
3月 至 4 月期间,多次与他人以打麻将、字牌等形式进行赌博,一次输赢数万元。
(四)表现作风方面的腐败。
这包括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两个方面,工作中的高高,在上、滥用权力、形式
主义、脱离群众等官僚主义作风,以及生活中的奢侈糜烂、公款吃喝、沉湎色情
等,均属作风腐败。公民对这类腐败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和表示痛恨的。如一些
党员、干部的严重失职渎职,执法犯法,徇私舞弊等。例如,2003 年至2009 年,张
永斌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企业改制、工程款拨付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收取贿赂人民币410万元,美金1.3万元、欧元8000元,共计折合人民币
428万元。
二、公民普遍认同的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
公民都十分关注腐败问题,也都了解一些腐败的主要形式,更进一步深思腐败
问题产生的原因。下面总结归纳几点公民普遍认同的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
(一)道德观念淡薄
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很多公民
皆认为腐败问题是道德问题。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
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
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
观念,筑起“不想腐败” 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某地一个被查处的法院院长曾说:“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天气,在我的地
盘上,什么法律、民主均属子虚乌有。”这些狂妄的话语反映了在公共权力监督
和制约中存在严重问题。对权利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
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
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
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
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
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无物“,是公民普遍认同这个观点。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公民认同的造成腐败问题的原因之一,中国现还未能形
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
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级党政机
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
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
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
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
受到惩处,但是,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
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
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四)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
在大多数公民对腐败的官员表示愤怒与痛恨时,也有少部分公民对腐败的官员
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国家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是使官员腐败不可忽视的原
因。
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
了的。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
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
利用其工作便利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
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
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在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滥用特
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正好成为低工资的一种合理而不合法的补充。而
反腐败比较成功的一些国家,对政府工作人员实行比较优惠的工资政策,让他们
得到比私人部门稍高的收入。
三、公民普遍认同的对预防腐败问题的几点建议
预防腐败至关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工作领域。”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所谓预防,就是要通过
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发展民主、制约权力、强化监督,逐步消除滋
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就是要筑牢防范以权谋私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领导干部的免疫力;就是要防微杜渐。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预防腐败人人有责。下面
归纳了几点公民普遍认同的对预防腐败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
很多公民都赞同这一观点:腐败问题其实是思想问题。所以加强对官员的思想
教育是预防腐败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
如果所有的权利官员们都能够清楚的明白他们的义务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
腐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腐败问题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在今后
防腐工作中建议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最终做到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自觉抵
制腐败、反对腐败。
(二)加强体制和机制的完善
我国的反腐体制和机制实际上还很不完善,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完善的反腐体制
和机制,就能够很有效地进行反腐工作,达到预防腐败问题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腐败案件都是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初查的,但是国家法定
侦查机构却是检察机关或受其委托的公安机关,这造成了案件调查方面的权责不
对称。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就是在大多数腐败案件侦查过程中,首
先进行调查的是纪检监察机关,但是他们分别作为党内和政府内部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获得授权使用一些强制性的侦查手段,这使得他们的调查往往是不彻底的,使得虚痘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所以加强我国反腐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完善,已经刻不容缓。
(三)加大打击力度
腐败问题令人痛恨,但为什么当前的腐败问题屡戒不止,多数公民都认为是
其打击力度不够。也的确,我国当前对于反腐工作的打击力度确实不够!
故笔者和广大公民都认为.对于腐败现象,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腐败行为。
对腐败分子,必须依照党纪、政纪、国法坚决惩处,决不能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
而轻判或者不判,人民群众对腐败是相当痛恨的,如果惩治腐败成为一种假象,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度加大惩治腐败的力
度,既能对领导干部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也能教育干部,鼓舞群众,有利于
今后反腐工作更好开展。
(四)接受群众监督
什么事只要放到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腐败问题就好解决。公民普遍认同
接受群众监督是预防腐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党和政府只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在预防腐败问题方面,人民又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今后防腐工作中建议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让官员们做到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着接受群众的监督,按照要求及时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及时接受群众集体的监督,及时汇报工作,从而有效地做到接受群众监督,预防腐败问题。
四、总结
本文以公民对当前腐败问题的看法出发,总结并阐述了公民普遍认同的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产生腐败的原因,和预防腐败的几点建议。
当前中国的腐败行驶时非常严峻的,反腐败的道路也是十分漫长的。我们必须要对腐败问题表现出来的新动向、新形式不断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新对策,力求对其有效遏制。挑战腐败,中国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随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实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各项反腐措施的落实,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法制体制的逐步确定,腐败现象必定逐渐减少。之后,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之日,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一个法制社会的完全实现,腐败问题必然会被控制到最大限度,呈现出一个政廉风清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李勇,《当代腐败问题研究》,东北大学,中国知网。
[2] 开成不公,《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不解决就会亡国,解决了就会亡党。”你对这个评价有什么看法?》,http://blog.sina.com.cn/1732xie。
[3] 林俊峰,《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百度文库。
[4]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百度文库。
[5]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与反腐败的对策研究》,百度文库
[6] 刘万江,《浅谈预防腐败问题》,《中国监察》2007年第22期
[7] 过 勇,《完善我国反腐败体制和机制的几点建议》,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 时间: 2010-03-05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