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月考作文阅卷报告

时间:2019-05-14 17: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语文月考作文阅卷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语文月考作文阅卷报告》。

第一篇:高三语文月考作文阅卷报告

高三语文月考作文阅卷分析

作文题目

18.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钱钟书先生一生安于寂静,却创造了不寂静的人生。

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题情况

本届学生作文字体工整,卷面干净,有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这是作文成绩实现跨越的良好条件。努力方向:

一、个性化的深入解读文题,让文章有思想的力量。

再次希望同学们认真读题、审题,看出题目的内涵,用你对生命的认识、生活的阅历、青春的体验来解读。“生命的格调”内涵可以有四种:①人生境界和品位(审美趣味、人生追求)②思想情操(高尚、卑鄙、诚实、虚伪等)③个性特点(沉静、豪放、张扬、内敛、洒脱等)④处世态度(乐观、积极、悲观、消极等)。写作时,从其中一个内涵切入即可成篇。

现在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1.格式化图解提示语的作文,泛滥成灾。

不去剖析“生命的格调”的内涵,而是大而化之地说,有格调如何如何,无格调怎样怎样,就是不把格调聚焦在具体的人物与事件上。

把提示语中的条目,肢解开来,写成类似这样的作文:第一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命格调”;第二段到第六段,“执着是玄奘的格调”“豪放是李白的格调”“坚强是鲁迅的格调”“豁达是苏轼的格调”“淡泊是陶渊明的格调”;最后一段,结论“世界因个性而丰富,不同人物不同格调带给我们太多的感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始终把握住自己的格调,让个性的风帆扬起,遨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格式化图解提示语是思想懒惰的表现,貌似有理,平均用力,实质上是用固定的格式掩盖思想的贫乏。本题立意在于证明“格调对人生的影响”,而不是证明“生命的格调因人而异”;“生命的格调因人而异”不需要证明,在这里用力,无异于说正确的流利的废话。较为明智的选择是抓住其中一个格调,写厚实,使观点明确而集中,富有现实针对性,都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另外,还可以论述如何让生命具有高雅的格调,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阐明“生命应该具有什么格调”。写成记叙文,⑴可以叙述一个与“生命的格调”相关的故事,从中得出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⑵也可以记叙一个生命格调形成的过程。

2.“偷换论题” 与“贴标签”。“偷换论题”,比如先提出“生命的格调是奉献”,接下来一直围绕“奉献”来写,而把“生命的格调”扔在一边。“贴标签”,就是先叙述一个故事,结束时加上一句“这就是生命的格调”一类的话语,以示所谓的“扣题”。

二、提高谋篇布局的意识,搞好段落之间逻辑焊接。

写文章,各个段落是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哪一部分该放在开头,那一部分该放在末尾,部分与部分之间如何衔接,有没有重复或者缺漏的内容,应该如何去充实和修补。到了这个地步,材料的具体化已经完成,胸中有了成熟周密的计划,顺着思路写下去,一篇充分健全的文章就接近成功了。

现在的问题是拼、凑、抄,中间乱拐弯,生拉硬拽。比如,有一篇文章,上一部分写毛遂自荐,敢于突破自己;下一部分写企鹅外表笨拙,但游泳很棒,是大智若愚。上下两部分有什么联系,让人费解。有很多文章段与段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就是“制作文章”。其实,并列关系的段落,强调不同的视角;递进关系的段落,着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总分关系的段落,看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都是有机统一的,都是需要衔接过渡的。

三、积累的鲜活素材,选材用材有创新。

积累鲜活的作文素材来源有三:一是,观察日记。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是最能打动阅卷教师的,青春的酸甜苦辣,心绪的起起落落,都是不可复制的面向现实的好材料。二是,来自报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报刊上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时事评论,都是直面现实的关照,拨动人的心弦。三是来自历史,经典的材料需要有思想的熔炼才能化为证明的材料,需要创新评析。

推荐资料:《作文素材》《疯狂作文》及经典名著。例文1.生命的格调

考号101130317 “恁别说,恁别说,没有写„„”

“你怎么这么低调啊,谦虚什么啊,文章写得好就是好嘛!” 同桌,低调,谦虚的一个人。

一张纸,密密麻麻。同桌爱好创作,没事就在纸上写写画画,她这个“没事”已经达到无论什么课,只要灵感一来,管你“二次函数”“非谓语动词”,还是她创作要紧。每周老师让写一篇随笔,她恨不得写两篇,未来的文学新星啊!

我们都知道她喜欢写文章,所以她一边动笔在本子写,我们就伸头瞅瞅。“又写啦”每逢这时同桌总是急得手舞足蹈,脸通红“恁别说,没有啊„„”哈哈,难为死她了。后来,她都是遮遮掩掩的了。

有人说,低调就是最牛的高调。可是,想低调也得有资本呐,有才华为什么遮盖呢? 同桌很谦虚。

有个成语叫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学问低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同桌,以后遇到不会的题目,我如果做了的话,你一定要向我不耻下问,咱们一起进步。”“什么呀,还不耻下问呢,向谁不耻下问,是你向我不耻下问好不好!”再说,我成绩本来就很好。

班会课上,老师让同桌两个人,就某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写成稿子,派一个人到讲台上去讲讲。“同桌,我负责写,你到前面去讲。”“不行,我不行。还是你的口才好。”她坚定信念,说自己不行。明明看到她晨读课上拿别人演讲稿念了一遍又一遍,还默默地对自己说:“真棒!”谦虚,把机会留给我。班会课上,因为她的写作才华,让我赢得阵阵掌声。抬头的瞬间,我看到同学会意的笑,浅浅的让人感动,心里隐隐的痛,痛的是她做了我的人梯,痛的是她可以勇敢的绽放自己,由痛进而充满感激。

谦虚的做派,低调的风格。

因为谦虚,同桌的成绩始终如日中天;因为谦虚,同桌交了好朋友,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因为谦虚,她总是带给我莫名的感动!可是,我还是想说,你为什么要遮蔽自己的才华呢?是对自己没信心?

不过,你还是应该勇敢展现自己的才能,不用刻意掩盖自己的光芒,敢说敢写,敢在人前展示自己,下一个韩寒就是你。

“你的文章写得就是好啊,拿出来我们看看!” “又捧杀我!”

同桌,低调,谦虚,经常带给我感动与心痛。

例文2.生命的格调

考号101130622 张扬个性,让生命的格调激越高昂;张扬个性,让生命之花绽放。张扬个性,不是无理的傲慢与自大,不是盲目地不走寻常路,更不是为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一种生命的格调,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

站在这浩浩汤汤的江流岸边,看着这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青山,望着这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温婉景象,你长袍飘飞,酾酒临江,用自己的一腔激情滋润了万物生灵,用自己的个性撼动了天地万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你的豪情激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你的高贵品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这是你的潇洒;李白,这就是你,你张扬的自己的个性,不怕遭到世俗的鄙视,不畏权贵的排挤与冷遇,只为一个真实的李白,只为活出自己的精彩,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张扬起高贵的生命格调。

站在长城之巅,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你发出了“谁主沉浮,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站在“万山红遍”的群峦之巅,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你慨叹“万类霜天竟自由”。这就是你,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生活在那样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局势紧张的时代,你没有苟安于做一名乡村教师,没有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而是站起来,积极第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战争中去,将自己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献给了民族的解放。他张扬起自己的豪迈,张扬起自己的坚定,成就了你伟大的人生,成就了你的丰功伟绩。

站在舞台上,站在耀眼的灯光下,你带着墨镜,披着一头直发,跳着你自己开创的独门绝技----太空步,唱着风靡全球的“Beat it”,这就是你,迈克尔•杰克逊。生于一个多子女组成的黑人家庭中的你,没有安于位家庭劳动挣钱贴补家用,没有安于平平淡淡第度过自己的一生,而是选择了自己的舞台,张扬自己的艺术生命,开创了与其他歌手不同的演唱方式和舞蹈风格,从而成为继猫王之后流行音乐界的又一个里程碑。这就是你,张扬出自己的生命体验,张扬起自己的灵魂,让全世界青年的灵魂飞翔,炫出了一个万人瞩目的焦点人生,炫出了一个音乐的完美世界。

张扬个性,张扬起生命的格调,让生命有李白的豪迈飘逸,有毛泽东的凌云壮志,有迈克尔•杰克逊的不甘平庸的灵魂。张扬起自己的个性,让生命的河流激昂澎湃,迸发出震撼心灵的交响。

命题作文“生命的格调”评阅

【原题回放】

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正如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钱钟书先生的一生安于寂静,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内涵富有张力的好题。因为,题中两个关键词“生命”与“格调”所包含的对象相当丰富,这就给考生以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和选材空间。审题的紧要之处,是对题中“格调”一词的理解。词典中明确了“格调”的两个意项:一是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二是指人的风格或品质。结合题中引语,尤其是题中的“人生”、“一生”、“生命”等字眼,可推知文题旨在引导考生对“人的风格或品质”进行思考。当然,题中“生命”一词涵盖的范围很广,在人类之外,枯荣的草木、生息的走兽等等,都具有“生命”的特征,考生均可将它们诉诸笔端,来揭示生命的真谛。但不管怎么样,文章都应与人生联系起来,以体现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立意时,我们可以抓住引语中“正如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这关键句进行思辨,阐明人的风格或品质与其人生、事业的密切关系。当然,我们还可从个人“生命的格调”同其实现的社会价值的联系这方面切入,来分析个人的风格或品质同社会的密切关系。因为题意较为丰富,考生容易泛泛而谈,所以必须在明确“生命的格调”的具体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如“格调”可表现为坚韧执著、宁静淡泊、高雅别致、张扬激越、超越进取、真诚向善、节俭朴实、创新敢为等等,考生可选取其中一点或几点来深刻思考,体悟真理,挖掘它们对人生的作用和意义。“生命的格调”相当于人生的境界和品位(审美趣味、人生追求)。这样看来“生命的格调”不仅有高低雅俗之分,甚至有正确谬误之别。学生写作时容易涉及这样一些相关概念:人生境界和品位(审美趣味、人生追求)、思想情操(高尚、卑鄙、诚实、虚伪等)、个性特点(沉静、豪放、张扬、内敛、洒脱等)、处世态度(乐观、积极、悲观、消极等),应该说该命题的取材的范围是宽泛的。【问题综述】

1、全面开花,所选角度太多,没有固定中心。每个方面都浅尝辄止。(抓住某一方面写深写透为宜)

2、把偶发事情、偶尔的观点当成“人生格调”(注意,“人生格调”要有持久性)。...

3、偷换论题,硬贴标签。,比如先简单提出“生命的格调是奉献”,接下来一直围绕“奉献”来写,而把“生命的格调”扔在一边不再提及。第二种是“贴标签”,就是先叙述一个故事,结束时加上一句“这就是生命的格调”一类的话语,以显所谓的“扣题”。

4、没有对“人生格调”的内涵予以定位,泛泛而谈,或定位错误(如:认为人生格调无优劣之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除了开头和结尾,中间主体部分堆砌事例。

6、事例陈旧雷同,多人都用,且不会翻新。如:司马迁、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霍金、海伦凯勒、钱钟书、季羡林、袁隆平、刘翔、邓亚萍等。【评卷手记】

好题目,更容易“催生”许多优秀的考场作文。但通过阅卷,本次考场作文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佳作寥寥,均分只在41分左右。这很值得我们老师和考生反思。笔者不妨列举这次作文较为典型的不足之处,观者足戒。

1.对“格调”一词理解得不具体、不到位,而导致观点含混、偏离题旨,行文空洞简单,生硬拼凑的现象比较常见。如在一些记叙文中,有的考生笔下的人物的风格或品质不明,有的考生把偶然的行为等同于人物应较为持久而稳定的“格调”,有的甚至归结点化的“格调”与文中人物实际的“格调”并不一致。在议论文中,有的同学竟然将“母爱”作为格调,等等。以上种种情况,多为审题时不够审慎造成的,不能准确把握好“格调”的内涵与外延;选材、立意,也未考虑所写的文字内容是否在题意的范围内。对情感浓郁、内涵丰富的文题的审读,具体化、明确化,仍是写作中应掌握的策略。2.对物象进行描写,却不能与“格调”联系起来,甚至不能采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如有的考生写“雪”、“岁寒三友”,以及“动物世界”中某些动物,描写、想象都相当充分、细腻,其中的不少考生选材角度还是相当独特的,却不能挖掘出其深层次的独特的生活道理。如此行文,至多是浅表点题,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文章仅在停留把生命的一些简单的表现或生存的本能反应上,不能打动人,启发人。

3.对引语中的议论性的观点句,进行扩写;写散文或议论性文章,角度不明,层次不清。此种“灾情”尤甚。不少考生仅是人为地编造一个故事,简单说明引语所点明的观点,看到这种文章的开头,即可推知下面的情节,毫无悬念,毫无新意。内容俗套,观点平庸。也有很多考生在行文思路上,机械生硬。很多考生虽然注意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考场作文的结构模板,但在实际运用中仍显得呆板僵化,文气不畅,生动不足。对行文格式的掌握,我们不仅要注意其“形似”,更要注意“神合”。

4.材料陈旧,仍是难以根治的“顽症”。事例材料纷纷“撞车”,屈原、司马迁、苏轼等等古代名人总不断在考生的笔下“复活”,令人读来生厌不已,锁眉难舒。有不少考生竟然还用题中所涉及的钱钟书先生大做文章,聊以“救场”。凡此种种,都说明众多考生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相当贫乏。是的,没有“源头活水”,怎能笔墨酣畅?同时,还说明一种情况,有些同学作文时不知变通,一些素材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自己以前所写的优秀作文是可以灵活变化的,这些宝贵的资源,都需要、都可以“一材多用”、“一文多变”。

【佳作展评Ⅰ】

生命的格调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

一棵小草,也在用它邈渺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一只小虫,也在用它卑微的躯体,诠释着生命的灵动;一株青藤,也在用它柔韧的枝蔓,蓬勃着攀援的力量。仰望自然,生命的格调多种多样。而我却要说,“清欢”才是生命的最为从容的格调。

历史让人明智。当余秋雨走近古罗马的斗兽场,其规模之大、设计之科学、建造之精巧令他震撼不已。站在废墟上,他才会体会到人世间一切权势纷争、金粉豪华都将云去风散。是的,昔日胜利的欢呼、失败的沮丧都是“曾不能以一瞬”,终将在时间的洪流中化为尘土。生命就应该在淡泊中回归本性,宁静祥和,又间杂一丝淡淡的喜悦。

自然使人回归本真。形色匆匆的现代人,热衷野外探幽。如果臵身于江南悠悠长长的雨巷,脚踏着缝隙中小草探头而望的青石板,抚摸着湿漉漉的黛色长墙,尘世的喧嚣了无痕迹。是的,远离纷扰的尘世的现代人,此时咀嚼的是“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是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的清新淡雅,悉心品味的是“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悠悠情怀。也许,行走在水性灵秀的江南,倾听着内心深处渐行渐远的絮语,感觉到的便是生命的清欢吧。这不仅是寻求心灵的宣泄,更是在皈依生命原本的格调。

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人生看人生,一切只是云淡风轻。“清”是一种本色,一种风范,一种追求,一种格调。庄子简单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只愿“曳尾于涂中”;陶渊明远离官场独自清闲,“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便是他内心的写照;居里夫人将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自己的金质奖章给小女儿摆弄,面对朋友的质疑,她只是淡淡地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古今中外,这些人始终坚守着心灵之树,坚守着心灵的那方净土,心清如水。

一箪一食是清,尝遍安定、温暖、简单;一瓢一勺是清,品出静谧、自在、平易。寻一片清净,放松心灵,洗去尘埃、疲惫与浮华,让我们的心回归本真,这一路,穿枝拂叶,芳香弥漫,落下的泪却不悲凉。因为,“清欢”才是生命最从容的格调。

【评阅】这是一篇笔法洗练、立意隽永、内容充实的佳作。

首先,文章围绕“‘清欢’才是生命的最为从容的格调”的观点,精选名人名言、援引典型事例、联系社会现实,内容丰富厚实,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不甚紧密,针对性不甚鲜明。

其次,分析由表及里、细致深刻。文章由开头题记、简练而有诗意的列举,引出文章的观点,接着从“历史”与“自然”这两个层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并且以王国维的名言来统帅三个典型的事例,借以 阐明观点的必要性。结尾诗意作结,富有感染力。同时,文章行文笔法老练,语言干净明快,叙述与分析、感性与理性水乳交融。但,全文未能适当从反面关照,运用正反对比来彰显文意,稍显不足。

再次,从文采上看,作者精选了名言警句不仅丰富内容、支撑观点,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同时,妙用修辞,句式灵活,文章善用修辞,比喻、引用、整句散句有机结合,使表达更加丰富多彩。比如“追寻可以让心灵的脚步休憩之地,洗去尘埃、疲惫与浮华,让我们的心回归本真,这一路,穿枝拂叶,芳香弥漫,落下的泪却不悲凉”。【佳作展评Ⅱ】

生命的格调

独自走在林荫小道间,萧瑟的秋风从耳边呼过,内心却异常柔软。循着熟悉的方向,我仿佛看见昔日爸爸那扶着我走过的身影,林间秋日的阳光应该是爸爸在天堂注视我的目光,温软而慈祥。

那个夏天,在我的生命里永远定格。记得爸爸去医院做了个“小手术”后,便日日躺在床上。家里阴云密布,妈妈紧绷着脸,以往上扬的嘴角总有淡淡的笑意,现在像是被忧郁锁住了。年幼的我吓坏了,想问却又不敢问,常常在夜里躲在被窝里悄悄地流泪。

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忍受这抑郁,赤脚跑到爸爸的床前,哭着问爸爸到底发生了什么。爸爸轻轻地为我拭去泪水,将我紧紧地拥着,笑着说“一个小手术而已,妈妈累了”。

第二天,爸爸竟然下床了。妈妈惊恐地扑过去,他却摆摆手,拉着疑惑的我,慢慢地走出家门,走在夏日原本灿烂但对我来说仿佛久违的阳光里。

来到那条林荫小道,高大的树木投下的浓荫,让我倍感清凉和惬意,心情如身边的蜻蜓快乐而轻盈地飞翔。

一直深情注视着我,却许久不语的爸爸突然笑着对我说:“丫头,您看那些花儿,那些开得灿烂的花儿。”爸爸和我来到一棵树下,我才注意到树根簇拥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爸爸蹲下身,爱抚着这些花儿,喃喃地说道:“它们多好啊,再卑微的生命也会开出自己的色彩,只要活着,就不会让生命停止绚烂。”

我似懂非懂。他缓缓地站起来,凝视着我,一脸地庄重:“活着,便要过好每一天,不必担心以后如何。我们一家人也该这样乐呵呵地活下去。”不懂事的我快乐地跳了起来。“其实,秋风一来,这些花儿就将凋谢,但它们会平和面对,自然接受。”爸爸凝视着远方。

事情果如他所愿,家里虽不如往日热闹,但依旧充满着希望与温馨。爸爸亦如他所说,在那个深秋,如树上的叶儿,以及那些花儿,平静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又是一阵秋风过,身边,落叶纷飞,百花离枝。

我抬起头,望穿人生四季,终于读懂了爸爸的话,也读懂了他的人生——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评阅】这是一篇真情四溢的文章,读来,令人怜悯、欣慰、感动„„百感交集,情不能已,堪称佳作。

在内容方面,作者以爸爸在做了手术之后的父女之间的交流为中心,从外貌神情、言行举止、心理变化、环境渲染等多重角度,丰富而翔实地诠释了父亲之爱、人生感悟,事、景、情、理,水乳交融。选点虽小,张力极大,真情直逼人心,此谓“内容丰富”,但对“父亲”去世的介绍,显得仓促不足,未能扣住主题,稍作点染。

从表达方面来看,在倒叙悬念、时空转换呼应自然巧妙之外,作者颇善描写与渲染,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作者深得叙述之妙。如文章开头两段的描写,为全文奠定了很浓郁的感情基调,同时也启动下文。文中“来到那条林荫小道,高大的树木投下的浓荫,让我倍感清凉和惬意,心情如身边的蜻蜓快乐而轻盈地飞翔”,文末“又是一阵秋风过,身边,落叶纷飞,百花离枝”等描写性的句子,既有勾连文字的功用,也使情感起伏变化有致,文章富有文采与立体感。但有些表述还不够合理,如爸爸对“我”说的话,还显得有些成人化,对年幼的我来说,深奥了些。【佳作展评Ⅲ】

生命的格调

有一种生命的格调叫做淡泊。

濮水之边,你翩然远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谁人如你——庄子,只偏执那淡淡的清白,与道教合 二为一,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名利、地位于你只是虚空,你了解了蝶舞之愉、螳螂之负,驾一叶扁舟穿梭于泥潭之中,清风相伴,明日可掇。

甚至,你看透了生死。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号啕大哭,谁言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你依旧逍遥山水,以一颗平静的心相追逐。只言片语的记载中,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看到了一份平静致远的处世态度。庄子,如同万花丛中的一株莲花,开得淡漠孤傲,亦如乱世中寡淡的丝竹之声,给纷扰的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起历史遥远的绝响……

庄子的身影已在岁月中淡去,然而那份淡泊的生命格调却在历史中弥留。

一篇《桃花源记》令多少人心生艳羡,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颂千古,这就是陶渊明,庄生晓梦已不再,而那份淡泊在东晋传承了下去,他是“守拙归园田”的田园诗人,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他是独爱菊的隐逸者,远离官场,他获得了一片桃源天。远离喧嚣,他“复得返自然”,他用一份宁静致远的心胸让我们窥见了一种生命的格调叫淡泊。

而今,物欲横流,信息技术、飞机、汽车……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宽广,而人们的心却狭隘了,汲汲于功利,在一片灯红酒绿中孤寂地生活,少了如庄子、陶渊明般淡泊的气度,于是,我们的生命格调丧失了,我们自己迷失了。当今,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名誉、地位迷失了自己,又有多少的商家为了利益迷失了自己。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却让我们失去了心中的那份淡泊,于是,桃花源般的生活于我们已是奢求。

淡泊是一份生命的格调,为何不在这样喧嚣的俗世中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如庄子与陶渊明般获得心中的一份安宁,即使生活不富有,拥有心灵的淡泊便可使心灵富足,为何要汲汲于功利直至迷失内心的自我?

一直淡泊下去,让心得以安宁,坚守淡泊的生命格调。

【评阅】如果看透作文题目中的“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一句的内蕴,那么对这篇作文的主旨,我们就不会太意外。作者将“寂静”看透,巧妙地转变成自己的中心“有一种生命的格调叫做淡泊”,然后由此展开,从庄子写到陶潜。本文从历史中来,又不沉湎于历史,后半部分联系现实,虽然有的说法绝对化了,但古今之贯通让本文的旨意有了一些现实意义。此外,本文简练、醒目的开篇,写庄子时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一目了然的层次等等也是可圈可点。【疯狂链接】

在阅卷过程中,上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因“情”和“理”,而满篇生辉,脱颖而出。其余的不少考生的作文,虽然没有“太阳”、“月亮”,但也有“星星”和“萤火虫”,让阅卷者感受到在思想、表达、文采等方面的“亮点”,现撷取如下,以飨各位。

一、选材独特,精彩表达。

春风摇曳着妩媚的尾巴,远远离去。烈日下,紧缩的眉头一挑,仿佛能溅起星星之火。

远处,一个中年男人,一个衣裤破得包不住沧桑岁月的小商贩。在十字街口,肩上扛着挂满红色小饰品的竹竿,但仍笑容满面,那分明是灿烂着阳光的面庞。

烈日浸骨,湿透了路人,也照耀着他绚烂多姿甚或朴实无华的生活的梦想。他袖口一甩,额前的汗水,如雨滂沱。只是,他的穿着让人想起一棵冬天里能行走的树干,枯瘦无光。不禁想问,那些捉襟见肘的日子里,他可曾怨天尤人?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他是否仍能身处寒冬冰雪一直苦等花开?当苦苦的等待换来的是路人的视而不见,那么,所有的“诗意”还依旧吗?

——将视角投注在“草根”上,避免了众多考生“一窝蜂”似的写名人、编成功故事的庸常思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真切关注生活、感受民生、敏感善思的良好品质。同时,一个镜头,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真切细腻地再现人物的生命的格调。

二、深度思考,彰显理性。

伍尔芙说:“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于生命格调而言,这似乎揭示了两个内容,首先,选择一条道路,然后,充满希望与爱地走下去。

选择是一个开始,我们有无数湮没在历史潮流中的先人给我们留下足够多的经验与教训,然而,这同时也是一副副枷锁,左右着我们的选择,于我们而言,抛却世俗的观念,遵循生命中萌动的梦想才是最契合的格调。而对于选择之后那最为漫长的努力的过程,前人的经验大概很有用武之地:做一个纯粹的人,心无旁骛地走着一条纯粹的路,那就已是一个纯粹的生命了。

——作者没有直接为“格调”定义,或简单再现某种“格调”,而是从如何获得生命的“格调”进行 思考,即先选择一条路,后去充满希望的走下去。观点新颖精辟,入木三分。

三、善于联想,意象丰富。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可以绽放盛开,也可以含苞守望。盛开,绽放出绚烂与光华;守望,拒绝了枯萎与零落。

荆棘鸟,一种绚烂而又悲壮的生命。它渴望歌唱,它寻找歌唱,它歌尽而亡。它穷尽一生的力量,只为谱写出华丽的乐章,然后扑向盛大的死亡„„枯叶蝶,一种凄凉而又散淡的生命。它隐藏美丽,它舍弃美丽,它平凡而终。人们为它不甘,可我们都不知晓一只蝶的心思,或许它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甘于寂寞与孤独,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畏风雪,傲然自若的寒梅,宁愿飘逝在时光中,逐渐没落,了却尘缘,最终烟消云散,也不愿与百花一起揭开春的面纱。注定是被遗忘的结局,它却宁愿“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然而,姹紫嫣红的百花绝不轻易低下高昂的的头颅„„

隐逸者,如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离尘嚣与世俗,呆在只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追求者,如文天祥,一腔热血全献给了祖国。历史因记载了他的名字而熠熠生辉,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千古绝唱也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生命这朵千瓣莲花,拒绝了盛放,也就拒绝了枯萎与零落。两种生命的格调,你选择盛放还是守望? ——以写意的散文笔调,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个“盛开”与“守望”的对象,正反对举,由鸟到花,再到人,诠释着两种生命的格调其实均属“执着”,形散而神凝。

第二篇:高三月考语文阅卷情况汇报

关于本次语文考试的难易度:

最容易的题:默写8分,纯粹送分。完全应该拿满分。

次难题:语言文字运用24分。考查的点是:拼音,错别字、成语使用、语病、古诗理解、文学常识、新闻标题拟制、哲理短诗创作。前6道题是历年高考常考题型,因其干扰性较强,所以要拿下18分有相当难度。但这次干扰项的干扰性都不大,考试中只要用排除法很快就能够选出答案。后两道题考查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比较简单。这道大题至少应该拿20分。

接下来应该是第六大题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共四小题,前两道都是选择共六分,非常简单的6分。后两道各5分。只要在考试当中能审清题干意思,按照题干要求来一一作答,这10分简直是送给你的。这部分至少应该拿14分。

然后是古文阅读18分。共四小题。前3到都是选择题共9分,考查的点是实词解释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一道是翻译题,有3小题共9分。选文是郑板桥的一封书信,语言通俗易懂,理解难度不大,要翻译的三个句子也很短。这部分只要认真做,拿16分以上并非难事。

相对较难的题是第五大题外国小说阅读16分。共设置了4道题,考点都源自《外国小说欣赏》里的8个单元知识。考查的是对场景功能的理解、对情节的概括、对小说结构特点的把握以及对小说主题的多元探究。涉及13个得分点。考试中如果在理解小说的基础上审清题干意思,拿13分以上也非难事。

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古诗鉴赏8分。选的是韦庄的《忆昔》。这首诗之所以说难,是因为诗中大量用典,笔法含蓄婉曲。这就需要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这一鉴赏点来做此题。但因为我们在考前已经学到过韦庄的词《菩萨蛮》,介绍过作者,因而事实上题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而且,如果学生在做题时能够按照题干要求一一作答,拿5分以上不成问题。

还有作文。命题作文因为减少了审题这一关,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好写,但要真正写好能够拿高分却并不容易。保守的得分应该在45分。

这样保守算下来,一般的同学做这份卷子,应该拿下的分是

默写8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14分+古文阅读16分+外国小说阅读13分+古诗鉴赏5分+作文45分=121分。

所以试卷预计的难度系数是0.8。也就是说平均分应该是120分。

实际存在的问题:

然而,考下来的情况却告诉我们原先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就目前我们抽样看,平均分连到100分都很难达到。具体而言:

该拿满分的默写也拿不到,连送分的题目都不要,我真的很难理解今天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的学生此题竟然得0分,让人匪夷所思。考前每一位老师都利用早读时间花去大量时间默写,到最后这些努力都付之东流了。如果再这样下去,高考不死翘翘才怪。

语言文字运用题更是错得惊心动魄。6道选择题有同学竟然全错,大部分同学错掉3道,在9分上下,后两道也都分别要扣分。这样下来只有13分的均分。以这样的水平去迎接高考,门都没有!

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原本以为不成问题,但这道题也存在差距,好的能够拿16分以上,差的只得8、9分。

古文阅读相对正常,得10分以下的是少数,但10分以下的乃至只得3、4分的毕竟也有。

外国小说阅读是我出的题也都是我批阅的。最高分15分,最低分3分,能够得12分以上的极少,大部分在8分左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还是没有学会运用“散点式思维”做题。极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将得分点揉在一起,你要让批卷老师都好心耐心寻找你的得分点,是很困难的哦。

二、答题是不重视审清题干要求,胡乱回答。

三、架空分析,不结合文本本身。

四、答题时缺乏相对专业的评论术语,太感性。只有少数同学的答题非常规范,让你感觉即便你成心要扣他的分都扣不上,他的回答就是让你无懈可击,太完备了,他的作答甚至比参考答案还要全面。

古诗鉴赏的作答之糟在意料之中。尤其是对“婉而多讽”的回答基本上是答非所问,或者曲解百出。不过也有同学能够拿到7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今后语文学习尤其在应考中特别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试卷讲评课。因为在讲评过程中老师会对试卷及其考点作深入细致地分析,会提及本次考试出现的问题,会说在考试中力戒的问题,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自己去分析自己的问题,从而避免在今后考试中重蹈覆辙。

2、要重视自己的在失分题上的一些教训:为何失分,说明了什么,该怎么办?

3、要重视基础题,尤其是选择题。高考失分主要在选择题上。要重视平时在基础题讲评过程中的“纠错”,建立好自己的纠错本。

4、答题要规范,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干。一定要按照题干要求来布置应答点。

5、作文应力戒的几个普遍性问题:第一、篇幅上一定要达到规定字数,杜绝无谓的扣分;第二,作文写完后一定要检查,杜绝错别字,力避书写不清的问题。第三,行文要慎用命题者提供的“提示语”,因为这很容易给人造成你是在凑字数的不好印象,而且大家都用会导致千人一面。但命题或者话题的关键词一定要在你的行文中反复出现,否则别人会误以为你“离题”了。第四,用活用课本材料,但不宜太多展开,可以用凝练的语言或者排比式的句子提炼出你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第五,在你的作文中尽量不要言必称“屈原、杜甫、李白……”否则会有套作之嫌。

第三篇:高三月考语文作文讲评

新草桥高三

一、月考作文(70分)

12月份月考作文讲评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胡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看着他说:“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舒尔茨于是买了十几英镑的奶酪。“年轻人,你走出我店门向外看看,”老头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是我们家的地产。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赚了钱就买些店铺。我和我儿子现在还是卖奶酪,因为我们喜欢卖奶酪。”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二.作文例文 不忘初心

高三(1)王沁娱

人的一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事,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当处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时,停下来想一想当初坚持走到这里,是为了什么?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正如那位选择在伦敦最繁荣地带卖廉价奶酪的老人。也许在别人眼里,这种做法简直是疯了。但他仍然坚持初心,做着自己最初想做的事。

不忘初心,这个道理是前人早就教给我们的。当楚庄王用高官厚禄请庄子做官时。庄子就毅然回绝了。他说,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水里游来游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人养在精美鱼缸中的龟。庄子没有忘记自己喜爱无拘自由的初心,放弃仕途,纵情山水写下著名的《逍遥游》。这难道没有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吗? 除此之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多次做官、弃官后决心坚持初心,回归田园,远离滚滚宦海。在体味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后,毅然离开,选择追求心底渴望的精神富足。正是这样,最后才写下了让后世广为流传的《归去来兮辞》。

今人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的也有很多。就像如今早已如雷贯耳的袁隆平。他在研发出第一株杂交水稻之后,并没有选择靠着这个安度晚年。而且继续专注于田畴间,隐于浮华之后坚持自己的初心。这着实令人佩服。

然而,总会有人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打开电视,毒奶粉,过期食品,假货的新闻数不胜数。那些在金钱中迷失而做出错误选择的人终究会得到报应。等事情发生,身败名裂之时再追悔是不是太晚了点呢?这一件件事都在敲响我们的警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如果每个企业,每位工人都能够坚守初心,那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富强。

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我们更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为自己的梦想奋斗。青春短暂,不能让多年后的自己感到遗憾,所以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不能忘记自己当初走到这里的初心。立足本心 高三(2)班 王颖虹

于菩提树下,一悟生死,二悟轮回,三悟因果,这是释迦摩尼。论道百次,枯坐百日,皆是为了立足于本心,那一片浩荡无垢的净海。

曾经在不经意间瞥到过一则故事,却是难以忘怀,说出来与诸君分享一看:“曾经有三人乘舟泛湖,不幸被困湖心。突有一亭凌然跃于湖上者,上书”湖心亭“。亭柱上左云:‘欲出此湖从水出’,右云‘欲上得岸破舟行’。那三人斟酌良久,一人猛得从舟上跳下水,被迅猛的湖水冲走;另一人猛得凿破舟心,水渐渐溢上来,第三人却是轻轻抬脚,登上亭子。片刻之后,那第二人也沉没于湖,三人游而只余一人还矣。待问及缘由,那第三人只笑言:‘我只道脱舟,今我跃步亭中,已然得愿,不求他甚。”

难道另两人不想脱身吗?不,显然他们是极想的,只是他们没有立足于本心,被浮云遮了望眼,差了一份因果罢了。

星巴克老板舒尔茨在英国伦敦最为繁华之地同一间非常小的店铺有那么一份擦肩之缘,是以有了同老人的一番对话,幸得被告知老人的本心便是卖奶酪,那林林总总数十间名牌店不过是得以立足于本心的手段而已。

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得耶?立足本心,立足于繁华之后的一片净土,才是“真学问”,“真文章”。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漫步行吟于林中,看那莲动渔舟,清泉石流,浣女游归的情景,王维不禁有些醉了。醉倒在一片静谧悠闲中,或许也可以以天为被地为庐,醉心于一派自在之中。这才是他,那个厌恶官场,向往自然,那个始终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王大诗人。那个浓黑沉闷的染缸中,有这么一个始终立足本心,不为“鸢飞戾天”而扰,不为“经纶世务”而困的人,莫过于一汩清泉淙淙流入干涸贫瘠之地啊!是以,几千年后的我们,才会从书中,从那灵秀明丽的诗中,隔着历史一窥那方天地。这样的他,同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太白及那”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五柳先生一般无二,皆不会为官场所容,只是,又有何干系呢?他们的本心早已跨过浩浩历史烟尘,如波如浪徐徐展于眼前,这便足以傲然于世矣。

立足本心,便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便是在一片尘嚣中,仍不会泯泯然于众人矣。

莫忘初心

高三(2)班 陈浩

走着走着,你也许会忘了路边的花开得静美,夜空中的繁星眨得可爱,微风拂得轻柔。而绝不能忘记的,是你的初心。

老人从买奶酪开始,渐渐把生意做大,却始终开着奶酪店。因为他喜欢买奶酪。因为这是他的初心。最不能忘的,就是初心。

孔子不忘初心为“克己复礼”,所以他周游列国,宣传儒学。虽千难万险也勇往直前。

庄子不忘初心为“逍遥无为”,所以即使有高官厚禄,于他也如天边浮云,没有什么值得追求。

东篱边,菊花开得正傲。南山下,五柳先生正悠然自得。从政治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中全身而退,隐入山林,闲看清风明月,轻摇蒲扇花香,亦是神仙之快活。饭疏食,饮水,曲肱之,而乐在其中。

因为那是陶渊明的初心,所以他乐在其中。比起身处官场,整日勾心斗角的世俗之人,他似佛看红尘,静心自在。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安逸间,又是几个汉唐。

更有魏征上疏太宗“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意在劝谏太宗莫忘施仁政于天下,安百姓于国土的初心。也有岳武穆题词壁上,“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意在警醒自己莫忘收拾旧山河的初心。

然而当我们在追求的路上,往往会忘记初心,忘记最初的梦想。

清君铁骑踏破明朝最后一丝安宁,涌入中原大地。何等雄壮,何等威武!而百年之后呢?曾与他们并肩作战的鹞鹰已成笼中之鸟,冰冷锋利的枪戟已是锈迹斑斑。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高三5班 石苏华

落叶空山,寒枝拣尽,在这个秋意阑珊的午后,采一束阳光,撷几卷诗书,日子陶然忘记。走过的山长水远,以为世事早已洞明,无端生出许多况味。因为岁月懂得,在这寂寥的人间剧场,一个人走来是多么不易,所以慈悲,让尝尽烟火的我们依旧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

落落红尘,岁月弄人。拿出泛黄的老旧照片,头发是那个年代的,蓬蓬松松的,中间向两边撂开,身上耷拉着偏大的蓝色工作服,脚上套着破旧的大皮鞋,瘦骨嶙峋的他站在一块蓝色布围成的幕前,像一个斗志昂扬的士兵,笔挺地站着。

“走,带你去实地考察一下他们的生活。”父亲提着皮包,在镜前抓弄头发询问道。他,是我父亲,抹了发胶的头发让他看起来格外精神,一身笔挺地西装,锃亮的皮鞋,金光闪闪的表,只是鬓角的头发些许泛白。他是一位工程师,整天忙碌于工地,公司之间,一双鞋由锃亮变灰,一双手由滑变糙,一个人由少变老。

钢筋管的碰撞,“哎呦哎呦”工人们打撞声,搅拌机的和泥声,挖掘机的挖土声,响彻天际,让人听着枯燥乏味。但他们干得似乎很起劲。身上被辣日晒得黝黑,手上的肌肉如小丘般隆起,汗珠顺着脸颊流到脖颈,流到胸前,留在那片土地上。挥锤的鼓足力气挥动着,传砖的小心翼翼地传着。吃中饭的时间快到了„„

一位中年妇女骑着三轮过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吃饭咯,吃饭咯。”一股浓浓的农村口音。头上裹着沾满灰尘的头巾,双颊似乎被长久的油烟给熏红了似的,眼角,嘴角布满了岁月的伤痕,嘹亮的声音穿过我的耳朵一直传到工人们的耳朵。他们纷纷地来吃饭。

“大姐,怎么不在乡下带孩子,跑城里来?”“都说成立能赚钱,给孩子念书攒钱,你们不也是?”“是啊,为了养家,大热天的就坚持坚持吧!等赚了钱,就可以干很多事了呢!”“哈哈„„”虽苦尤乐,为了自己所在乎的“那份”坚持着,努力着。

那么,世事亦是如此罢了,那位卖奶酪的爷爷,因为世世代代喜欢卖,因此一代又一代地将它传承了下来,他们或许是习惯了这份坚持,亦或许是体会到了为自己“那份”努力的快乐。成功了,他们想起自己的初心,就像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人,为了初心:为所爱的人奋斗!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的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经劫难,唱遍百味,依旧坚守本心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宁静。后来,有一次,父亲喝醉了,说,他在城市很累很累,等过几年老了,干不动了,就和妈妈回老家去。是啊,父亲的初心在那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山沟沟里,他深爱着家乡那种日子,没有喧闹,浮华,日子依旧安然。

一滴 高三8班魏正杰

起风了。

热烈的暖风从广博海洋中吹来,带着海的气息一路吹拂至高耸雪山上。积雪开始融化,从其中诞生的便是我——这一滴纯粹的水。

我从雪峰中曲折回转的山间水道流下。我与我的兄弟姐妹们、一样的纯粹的水共同汇集到山脚,手牵着手形成我们的第一条河流。有的水滴紧紧贴合在一起,最终合二为

一、化为清流涌动;有的水滴继续它孤独的旅行,在山地丘陵间欢快的呼啸穿梭,甚至跃出水面。还有的水滴潜伏在岸边花瓣上,看着它的同胞们徘徊,激荡和远行。

我随着河流奔跑,目视这世间所有美丽:林间强健的雄鹿相互追逐,自由的跳跃;峡谷急湍中成群欢游的鱼,灵活的身姿仿若摇摆的龙;还有承载这些水中精灵的江河本身,愈行愈浩大、愈行愈雄壮,疾行驰骋,时而发出雷霆怒吼,愤然激起浪潮冲击岸谷„„对了,还有人,奇特的生灵啊,若是你的脸上倏忽落下一滴水,那就是我从大江中跃出,想要随你纵览江河不能到达的风光。当然,我也会蒸发,伴随云朵降入海洋,在那里我见到最为辽阔的天地。宁静时包容万物,碧蓝色的海面极像一匹素绢,安详幽远;愠怒时则巨浪波涛排退一切,仿若以伟力翻转海面成为天穹,掀起暴风遮蔽太阳!然而我只是在名为“海洋”的集体中惊骇或是安和,最后跟从那朵来时载我的云回到陆地。

我还可以成为海。

就像我的许多伙伴们那样,以一滴水融入大海,而后骄傲的宣称自己曾是一滴水,现在却成为海洋!

我也可以成为江河,冰,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可是当我成为海,仅有一滴的我在哪里呢?是南极永冻的冰川,还是赤道热情的暖流?是这无边际的海洋,还是它之中的这滴或者那滴?我又想要什么呢?是万顷千重归于大海的激昂刹那,还是云卷云舒的悠然从容的永恒?

是的,我将永远的漂泊下去!如果有一天我静静躺在干涸的河床,或是处于热沙之中无法自由流淌,那时我也许已经死亡,但是我还是没有准备好终点!人啊,还请你用一方浅墓薄葬,为我铭刻这样简单的碑文:一滴,永远奔腾,却从末消亡!

三.作文题目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第四篇: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新安二高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本试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通向山脚下的白莲浦,①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③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A.①滋养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③浸润

态度呢?道德并不单纯表现在行为的结果对他人有利或善,再好的效果也不能称善。但更应注意的是,他人也是自由的,因此,他人要对你的行为结果作出他自己的判断。

C、存在主义道德观要求把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D、恰恰是面对死亡,人们才能作出选择,从而区分是否道德。

7、怎样才能产生道德?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自由的基础上,正视他人的责任;愿意去做有利于集体的事,富有集体主义精神。

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②,触须沿途四散,有害上,因为道德毕竟是自由者自身的态度。如果动机不

B.①养育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③浸渍即使你做出自以为一心为他人的义举,也可能得不到他人C.①养育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③浸润的爱戴,因为也许在这件事上他人与你的价值标准全不一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

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

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

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

兴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天津东临渤海,华北诸河汇流海河,东流出海,是沿海各省通往京城和华北腹地河流交通的枢纽。B.20世纪后期,学者们有条件广泛接触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尽管在对其介绍和评价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他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C.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D.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

D.①滋养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③浸渍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道德与死亡 陈宣良

道德与死的关系问题,引起哲学家和神学家们的兴趣。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他死得大义凛然,毫不畏惧,他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他对死的超然态度一直受到后人的称道。他也许可以说是第一个把道德(好人)与死亡联结起来的哲学家。在中世纪,道德问题始终与来世报应密不可分。天堂和地狱是上帝设来作为使人去恶向善的工具的。康德则说得更明白,他说,道德实践需要三个预先假设的前提,“这些悬设就是永生、积极意义下的自由„„和神的存在三个悬设。”然而,历史中的哲学,极少有象存在主义那样集中而严肃地讨论死亡问题的。以往的哲学与其说是讨论道德与死亡的关系,还不如说是讨论道德与永生的关系。如果人死后什么也没有了,天堂地狱都不存在,人还会向善吗?若人的道德修养以人格完善为目标,就是说,以成为神为目标,以永生(那怕只是象征意义的)为目标,如果永生不可能,道德还会存在吗?

存在主义者不取功利主义的道德观,他们不把道德看成规范人的行为的各种戒律,不以行为的效果来判断善恶,道德归根到底是人生态度。存在主义道德观的基础是强调人的绝对自由,而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人正视自己的自由,就是正视自己的责任。不自由的人是不用负责任的。然而,道德又是一种对于他人的态度。当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吃了知善恶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用无花果叶将下体遮掩起来:他们产生了羞耻之心。羞耻感正是人面对他人而生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

我们不妨说,道德是基于自由面对他人的一种态度。德·波伏瓦在《他人的血》书前引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每一个人在所有人面前都负有责任。”很能说明这本小说道德主义的实质。但怎样才算对他人负责的道德

样。

这样,道德就不在于你做出的事对他人是否实际上有利,而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做于他人有利的事,你是否有牺牲精神,你是否作了牺牲。

《人都是要死的》之中那位不死的人福斯卡的命运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身边出现了一位可爱的女孩子贝娅特丽丝,与他心爱的儿子安托纳相爱。福斯卡希望他们能获得幸福,希望以自己无上的权力、无穷的财富给他们最大的保护。然而对他们来说,这种荫庇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他们并不感到幸福,只想挣脱他的统治。安托纳终于向福斯卡要来王位,在收复故土的战斗中英勇献身了。福斯卡一心为别人作好事,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爱呢?贝娅特丽丝对他说:“当安托纳朝湖心游过去,当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时,我敬佩他,因为他在冒生命的危险,但是您,您的勇敢是什么?我爱他的慷慨,您也不计较您的财富、时间、劳苦,但是您可以活上千千万万个人的生命,您为他人作出的牺牲便算不了什么。我爱他的高傲,他是一个与其他人毫无两样的人,选择走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点了不起„„”福斯卡由于拥有无限的生命而不再能牺牲,因此,也不再有道德。

这样,道德不是与永生,而是与死结合起来。当人们单纯把道德视为追求人格完善时,永生是道德的结果。现在反过来了,如果人永生,则无道德。人可以成为高尚的、勇敢的、慷慨的,总之,有道德的,恰恰因为人会死。

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道德与死亡态度联结起来的哲学家。

B、存在主义道德观排除了人格完善、成神永生、来世报应等道德实践目标和假设。

C、道德应以自我的动机和他人的利益为判断标准。D、因为人会死却能为他人作出牺牲才具有了道德。

6、下列对存在主义道德观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存在主义道德观是一种非功利主义的道德观。B、只有获得绝对的自由才能对他人负责,才能获得道德感。

B、在自由的基础上,正视他人的责任;愿意去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富有牺牲精神。

C、在自由的基础上,正视自己的责任;愿意去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富有牺牲精神。

D、在自由的基础上,正视自己的责任;愿意去做有利于集体的事,富有集体主义精神。

三、(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诏嘉其实心除弊。五年,署两江总督。劾南河工员庄刚、刘普等侵渔舞弊,莫澐于任所设店肆运货至工注居奇网利,并治如律。扬州关溢额税银不入私,尽以报解;覈减两籓司耗羡闲款,实存银数报部,并下部议行。六年,疏请浚筑毛城铺以下河道堤岸、上游永城洪河、下游萧、砀境内河堰,并借帑举工,分五年计亩征还,允之。

八年,入觐,以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

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异数也。妻亦严正,岳起为巡

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岳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妻纺(1)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着墙壁倚桌静坐的时候,我的眼前不再是一堵封闭的墙垣,相反,我的视野相当辽阔,仿佛面对的是一片丰饶多彩的广袤景现,让人目不暇接,脑子里边的线路与外部世让。,何辞为?

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五九,有删节)

[注]:工,治河工地。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漕积习相因因:沿袭 B.俾旗丁及漕运仓场俾:使 C.坐会疏措语不经坐:因为 D.岳起谢之谢:感谢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岳起清廉为政的一组是()

①清介自矢,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②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

③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④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

⑤及至京,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⑥劾南河工员庄刚、刘普等侵渔舞弊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起,初任地方官,便因前任官员贪黩而将官府房屋、器物洗刷一番,以示不与贪官同流合污。即使当了巡抚,也仍然是“清介自矢”,官府僮仆仅数人,出入从不前呼后拥,更不用侍从骑车。

B.嘉庆四年,特起用岳起为山东布政使。不久,提升为江苏巡抚。他禁止歌姬舞女游船卖唱,无事不许宴请宾客、演剧,苏州奢侈的风俗为之一变。

C.嘉庆五年,岳起代理两江总督。他弹劾庄刚、刘普等侵吞公款,营私舞弊。上疏申请疏通、修筑拦河堰,并借公款动工,分五年摊入地亩征收偿还,皇上批准了这一意见。

D.岳起调入京城后,不置邸舍,以致最终死于寺庙。身居督抚高位,死后竟没有什么家产。他要求属吏极为严格,不许属下鱼肉百姓。他“殚心民事”,尽心尽力为百姓做了几件实事。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2)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

效彼耶?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画堂春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

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1),抱布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鸿门宴》)

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

秦王》)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

骚》)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享受安宁 陈染

清晨,伴着刷刷的雨声醒来。

我蜷缩在床上,眼睛却眺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深褐色的秃树干。尽管屋里依然是冬天那一种暖暖的干燥的热气,但我可以预感,房间外边已是早春的湿湿润润的气息了。

迅速起床,推开阳台上的窗户。果然,一股湿淋淋的由土地呼出来的雨水的味道沁入干燥的肺腑,我感到所有沉睡一冬的小虫子肯定都会在这个雨雾濛濛的清晨睁开眼睛。

阳台上的龟背竹又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回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浑然一体的宁和气息了,甚至,已经几年没有看见早春时节街道两旁满眼的树木是如何抽叶发芽的了。一直以来,城市的噪声、人群的纷争以及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的压力,使我对身边这些安宁的事物几乎视而不见。不知是这第一场春雨,还是什么莫名的奇

怪的引力,这会儿我终于重新看见了它们,一时间,竟恍

若隔世,惊叹自己何以多时以来浑然不知? 其实,此时天地万物的安静之感,首先缘自内心的安宁。

这几天,我感到一股奇妙的无声的力量在内心里生

长,它们先是一团模糊不清的东西,进而渐渐成形,然后它们成为一股清晰而强有力的存在——那是一团沉默的声音,它们一点一点侵蚀、覆盖了我身体里边的那些嘈杂,然后一直涌到我的唇边、涌到我妁指尖上来。我清晰地听到了它们。于是,我的唇边和指尖都挂满了丰沛的语言。我无须说话,无须表达。但是,如果你的内心同我此刻一样,你就会听到它们。由于它们的存在,当我独自一人对

界的信号繁忙地应接不断;而当我置身于众多的人群里,却又如同独处一室,仿佛四周空空荡荡什么都不复存在,来自身体内部的声音密集地布满我的双眼。

这感觉的确相当奇妙,但外人却难以察觉。它似乎是一种回家了的感觉,也似乎是复苏了的感觉。以前很多时候,人在外面,在茫茫人群里,嘴和脚是动着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心脏和血液几乎是静止的。而此刻,尽管肢体一动不动,但心脏和血液却都活了起来。

多么好!

桌上的这一页白纸,几天前它就空洞地展开着,张着嘴等待我去填充,如同一个空虚的朋友,饥饿地等待灌输。然而现在,我对它依然不置一词,可这张白纸却分明在我的眼睛里涂满了字,充满了内容;电话机安静地卧着,像一只睡着的小动物。但是,它的线路却时时刻刻在我和我的对话者之间无声地接通着,我无需拿起话筒,交谈依然存在。

泰伊的弥撒曲远远地徐徐地飘来,其实我并没有打开音响,那声音的按钮潜藏在我的脑中,只需一想,那乐声便从我的脚尖升起。我甚至不是用耳朵倾听,而是用全身的皮肤倾听。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我一个人倚坐在沙发里,看着室内橙黄色的灯光与窗外正在变得浓稠的暮色,看着它们小心翼翼地约会在玻璃窗上,挤在那儿交头接耳。再仔细倾听,窗外的晚风似乎也在絮絮低语,间断掉落的树叶啪哒啪哒如同一个个逗号,切割着那些凌空漫舞的句子。

······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感觉。

这种时刻,所有的嘈杂纷争、抑郁怨愤甚至心比天高的欲望,全都悄然退去了,宁和、富足甚至安详便会从你的心底盈盈升起。

14、“这些安宁的事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 分)

答: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1)我的唇边和指尖都挂满了丰沛的语言.答:

(2)它的线路却时时刻刻在我和我的对话者之间无声地接

通着,我无须拿起话筒,交谈依然存在.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

答:时。

答:(3)间断掉落的树叶啪哒啪哒如同一个个逗号,切割着那些凌空漫舞的句子.七(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的时间,16、作者为什么说安宁的感觉“似乎是—种回家了的感觉,也似乎是复苏了的感觉”?(6 分)

答:

17、文章描写了“白纸”“电话机”“泰伊的弥撒曲”“灯光”与“暮色”“晚风” “树叶”等事物,请从文章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有什么作用.(6 分)

答:六.(15分)

18.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进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这就和浴室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比起在大气层中撒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此项技术尚处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答:19.汉语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语言,有人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来记忆成语,别有一番滋味。比如: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最丰厚的稿酬——一字千金。请根据以上的说法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成语。(5分)

(1)最奇妙的想法:(2)最穷困的人:(3)最大的谎言:(4)最悬殊的区别: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

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五篇: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想、需要艺术、需要想象力,需要应对挑战的勇气与本领,需要全面小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与思考,需要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索真理消化真理的作家艺术家学者。我们需要大众化,也需要化大众,就是说,我们期待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期待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经预言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现如今的文化生活格局,比较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大大的丰富

语 文 试 卷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2009.1

2命题人:赵莉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卷纸。

第Ⅰ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从赵本山的《不差钱》说起

王蒙

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呼。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尽管我知道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于小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现象”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

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

同时我们并不满足,我们有更高的与更多方面的期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普及、热闹与和谐,我们还需要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我们期待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我们不但需要有模仿秀的天才,更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我们希望得到笑料,更希望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追求群众的喜闻乐见,我们还期盼对于群众的振聋发聩或者春风化雨或者洗涤启迪。我们需要思

多彩了。我们当然会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我们也必然会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叫做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重视大众与小众沟通与互补。以2009年春节文艺活动为例,在央视春晚的同时,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也分别组织了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它们同样不乏精彩,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与切磋。我相信这样的共识会推动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1.下列关于赵本山及其小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的小品以农民化的风格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赢得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

B.小品《不差钱》充分展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的酸甜苦辣。

C.知识精英群体中不少人对小品这种文艺形式持不屑态度,但因为赵本山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连续进入央视文艺殿堂,他们不得不不正视赵本山“现象”。

D.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赵本山将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赵本山的小品成功登上大雅之堂,引发了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更多更深的思考,引发了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繁荣和向更高品位迈进的期待。

B.我们的文化更需要的是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同时也需要那些有模仿秀的天才。

C.我们的文化需要得到笑料,更需要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艺术作品要追求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第1页(共5页)

群众的喜闻乐见,还需要对于群众的洗涤启迪。

D.我们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只要既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大众与小众就必然能够沟通与互补。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适合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

B.我们期待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指的就是我们更需要的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

C.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的出现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D.2009年春节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分别组织的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与2009年央视春晚一样不乏精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俄闻京师平,家

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旌:表彰 .B.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竟:最终 .C.通兵关中兵击之,次安定次:依次 .D.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简:选拔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屈突通“善战”和“忠诚”的一组是(3分)A.①与宇文述共破杨率②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B.①通发关中兵击之②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C.①通侯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②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D.①通每句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②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议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

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

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心,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6分)译文:

(2)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4分)译文: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第2页(共5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落梅(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8.本诗第二联“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运用比喻手法,寓意丰富,请简要分析。(5分)

9.据史书记载,当时曾有人指控本诗尾联为“讪谤当国”,作者因而被罢黜,史称“落梅诗案”。请分析尾联中诗人是如何“讪谤当国”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3)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三、四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下坡或者上坡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

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

火,连奥迪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是老地方,农家菜馆。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我们发现前面路边上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

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故。”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我说:“老周,别管闲事。”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不管不行,弄不好有生命危险。”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

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象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

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老人家,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老人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去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一个声音说:“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又一个声音说:“快点吧,出了人命谁负责?”还有一个声音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老周一声不吭。我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

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怎么回事儿?”老周把前后的经过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看。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很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第3页(共5页)

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字:“那就,谢谢啦。”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走,我们到富丽华大酒店,一醉方休!”富丽华是本地最高档的酒店,我和老周还从来没有一起去过呢。

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说去农家菜馆聚会,为结尾老周决定改去最高档的富丽华酒店“一醉方休”埋下伏笔,以突出老周做成好事后的兴奋之情。

B.小说中的“我”反对老周救人,反映了“我”的世故与冷漠,说明本质上“我”与车祸现场的“看客”没有什么区别。

C.小说描写老人在“证明”上签字时的情形,说明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也自然引出了围观者的一番议论。

D.小说描写“皮夹克”的行为,既验证了老周坚持让老人签“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也批评了国人的某种阴暗心理的劣根性。

E.小说没有明确表明“我”的身份,而是通过对“我”的言行及处事方式的描写,暗示“我”是县政府机关的干部。

(2)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结尾“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一句有什么含意和作用?(6分)(4)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毛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

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有才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傅雷家中搜出他小姨子寄存的两件小物品,这两件物品被当成了反党的罪证,夫妇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第4页(共5页)

二人有口难辩,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

B.傅雷死前没有忘记为保姆周菊娣将来的生活作安排,说明他的细致周到,说明他是个心里善良,重情义、关心下层劳动者的人。

C.傅雷认为自己的罪责主要有三宗:家里搜出两件反党的物证;培养出一个叛徒儿子傅聪;自己是来自旧社会的渣滓。

D.作者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文章反复写到傅雷夫妇死前的从容和镇定,说明傅雷夫妇之死实属被逼无奈,这种清醒的死更增强了事件的悲剧色彩。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傅雷“干干净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3)文章第二段写傅雷夫妇的外表气质和夫妻恩爱有什么任用?(6分)

(4)对于傅雷面对政治迫害选择离开人世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呢?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探究。(8分)

D.迫于美国友好人士的广泛支持和营救,美国当局释放了钱学森,但仍然严格限制钱学森的自由。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春天到野外踏青,除了可以_______外,还可以___________。那娇艳欲滴的朵朵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清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缭绕的雾气,_________,一下子变得清晰明媚起来,__________不由使人想到“东风吹开花千树,占断春光惟此花”的诗句。

①看到自然秀美的景色②感觉桃花簇拥的美妙快感③在迷蒙的烟雾中亭亭玉立④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⑤点染胭脂的春桃⑥桃花的笑脸

A.①②④③⑤⑥B.②①③④⑥⑤C.①②④③⑥⑤D.②①④③⑤⑥16.下面一则启事,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我公司应征网页制作人员和平面设计人员各20名。凡我市21-35周岁,身体健康、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均可报名。贵公司地处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待遇优厚,最低月工资700元。路途较远的职工公司负责安排食宿。愿者请带身份证,到本公司的人事科报名,经考试后即可录用,试用期3个月。

2009年12月20日17.根据上下文意,要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6分)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利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之宋词,若江南文化是缠绵悱恻、婉约柔美的柳词,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夜春风,吹得满园梨树盛开。满树洁白的梨花,芬芳香郁,鲜艳美丽,赢得周围其他树木、动物们的羡慕与啧啧称赞。

一番盛开怒发之后,洁白的梨花开始片片随风飘落,满地缤纷。翩翩飞舞的蝴蝶看到这种景象,禁不住黯然神伤,问梨树道:“你为什么要抖落那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呢?你难道不知道,没有了那花朵,你就一点儿也不美丽可爱了吗?”

梨树平静地说道:“这个我知道,但我更知道,我只有放弃现在这美丽的花朵,我才能追求到秋天累累的硕果。”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和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的确可圈可点,丰富的民族元素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为世界人民提供了一套视觉盛宴。

B.说起来实在可气,我们研究所限于技术设备,不得不把古生物遗骸千里迢送到国外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C.从2006年初以来,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就一直闹得沸沸扬扬,鲜有赞扬声,绝大....多数是批评或质疑。

D.在联欢会上,他谦虚地对同学们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医生建议易过敏的人在春季应当晒太阳,已经痊愈的日光性皮炎,季节性皮炎病人,要注意尽量避免晒太阳,不要使用香皂和碱性化妆品。

B.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优质的教育。

C.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欢乐,恐怕不亚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所得到的乐趣。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第5页(共5页)

下载高三语文月考作文阅卷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语文月考作文阅卷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2016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

    2011作文阅卷报告

    2011作文阅卷报告就全国新课标卷来说,大部分考生都能够按照材料的要求作文,围绕“中国崛起”的六个方面来谈,有的谈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有的论述六个方面。考生的总体得分是不错......

    高考语文作文阅卷体会

    2014年河南省高考作文阅卷感想 罗山高中 李柏胜 高考,作为国考和全民运动,一直牵动着国人的神经。每年的高考作文,又是整个社会讨论的焦点和热点。赞赏者有之,力挺者有之,拍砖者......

    2018届高三语文11月考试题

    2018届高三11月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3.选择......

    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莲山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第一卷(45分)一、(18分,每题3分)1.选出加粗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亏空(kòng) 舌苔(tāi) 咄咄怪事(duó) 天遂人愿......

    2013届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2013届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本次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共8页。满分l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1卷(选择题共3......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推荐)

    华源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级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叨(dāo)扰 吁(yù)请 发请帖(tiě)博闻强识(s......

    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叨(dāo)扰吁(yù)请发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