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凭借》作文阅卷报告
江苏省昆山中学
戚增寒 作文阅卷分析报告
一考题情况
本次作文题为“学会凭借”,应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凭借”,第二是“学会”。
“凭借”即“依靠、倚仗”,是对外部力量的借助。再看材料中这样一段话“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可看到大千世界,自然界万物都在凭借着别人,展示着自己。臧克家说过:“别人装饰着你的梦,你装饰着别人的窗子。”蒲公英借助风传播后代,而风的旅途中也拥有了伴侣,少了一份孤单;雪依靠世界展示自己,世界也因此而变得美丽;腊梅依靠冬季展示着自己的英姿,百花枯残的冬季也因为腊梅而显得有生机,有活力。因此从这段材料中至少可以看到3个信息:1.助人亦助己。
2.双赢。3.借助外物成就自我。而再次回到题目“学会凭借”,显而易见,“凭借”应为借助外物而来成就自己。而“学会”则为此添加了限定“如何借助外物来成就自己”。那么作文中应该阐述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凭借,凭借什么,凭借目的”。
二、考情分析
通过阅卷,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还是审题。只是单纯的陈述凭借某物,或是生硬的姜某事盖上凭借的印章。而能兼顾学会和凭借的只有40%的考生,而能做到条理清晰,有一定内容的考生则又要减少一半,更谈不上文质兼美了。而结合今年高考阅卷的情况来看,个人认为下一阶段的作文教学应该强化审题这个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以讲带练,讲练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80%的考生能够在这个基本问题上不出现偏差。
昆中刘秋婵作文阅卷分析报告 开发区高级中学
刘小平1,题型特点
此次作文是材料加命题,材料列举了植物之间的相互凭借的关系,然后各自展示了美丽和风景,题目是动宾式“学会凭借”,与09年江苏高考题“品味时尚”类似,审题时应以“凭借”为中心,凭借的意思是依靠借助,言下之意该是借助外物。以“学会”为关键,强调是过程方法。2,考情分析
所批改的作文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懂凭借倾向于写凭借外物,很多学生写要成功得凭借自己的坚强、毅力、勇气、理想等,还有同学把凭借理解为合作、依赖等意思,少数不会写的纯粹贴标签套作。好的现象是写古人事例的少了,有的学生素材新鲜有趣举寄居蟹的生活方式,鳄鱼和喙鸟等,大多数学生作文结构规范,注意了点扣应,但两极分化严重,差的人很差。3,教情分析
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强化审题训练,从阅读题也差的情况看,这届学生理解力差题做得少,所以每个星期必要有作文训练两节课左右,进行专项指导,审题方面的讲和练,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的训练,增加阅读课,定好的作文指导报进行指导阅读并督促记熟会用。
2010届高三暑假自主学习调查的作文阅卷分析报告
震川 卞秀梅 / 7
一、考题分析
“学会凭借”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与2009年江苏卷的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的结构相似。立意要能够抓住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会”和“凭借”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要抓住“凭借”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必须认真分析作文出题之前所给出的一段话,这段话中,紫藤箩和牵牛花是凭借了枯树和篱笆才能够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美丽,而篱笆和枯树,也凭借了牵牛花和紫藤萝而成就了一道道风景,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事物要想突显出自己的美好,必须借助于外物的辅助。“学会”更侧重于强调凭借外物最后达到的效果,“学会凭借”可以让事物与外物之间做到双赢互利的效果。
二、考情分析
在这次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注意分析材料,或者完全忽视材料的存在,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写作,结果,出现部分完全偏题的作文,全文根本不提“学会凭借”,很多同学喜欢“贴标签”,如写凭借自己的勇气、自信、坚强等等,自己走向成功;甚至出现了歌颂母爱的文章,写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凭借爱的力量,让自己变的懂事。这些作文都是没有能够好好审题而导致偏题的。
另外,在这次的学生作文批改中,我发现大部分同学缺少一定的素材积累,不管作文的立意是什么,只要是自己能够想的到素材就全部往作文里添加,只求写满800字。有些作文,看看几个分论点都不错,可一细看论据,却完全站不住脚,这就导致高分很难被打出来。
此次作文,还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态度。卷面随意涂改、错别字多、笔迹潦草现象比比皆是,这就让人在批改的时候印象不佳,作文若非在立意、语言上特别出彩的话,很难上到50分。
三、教情分析
在接下来的作文训练中,我们首先要狠抓学生的练字,务必让学生端正自己的写字态度,做到不在作文中随意涂改,笔画工整尽量不连笔、不出现错别字。
另外,分阶段训练学生的文体,把记叙文和议论文训练到位。
平时,可给学生补充一定的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作文中的素材不再那么单调。此工作也可以让学生以摘抄的形式自己完成。
昆山中学
田淑娜
一、考情:
新命题作文,材料加题目,和09江苏高考一样。
二、考题:
学会凭借
比较适合写议论文。
A 审题:
读材料,得观点,定文体。
分析材料:紫藤罗、牵牛花、篱笆、枯树本不完美,但都善于凭借外物、外力来使自己达到完美。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观点:善于凭借外物或外力或借鉴他人优点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完美(或更成功)。
B 主体思路:
议论文,要设至少两个分论点,那就要把中心论点分解开。㈠ 因果分解法:
先问为什么,就是把刚才得出的观点看作结果,来拟几条原因。即:为什么说学会凭借外物或外力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完美(或更成功)?原因是:
1、凭借外物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2、凭借外物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容易取得 / 7 突破和成功。
㈡ 或者从对于“学会凭借的主体”的作用而言设分论点:
1、学会凭借会使个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2、学会借鉴先进的技术或管理经验会使一个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海尔)
3、学会借鉴可能会使一个国家或民族更兴旺发达。(日本)
㈢ 或用辨证分析法分解出分论点:
正反对比
1、凭借外物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拒绝借,拒绝学习,就会停滞不前,不能得到发展,优点变成缺点。(清的闭关锁国)
一分为二
1、借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一味借用他人的东西,可能会使自己缺乏创造力。
3、借用也要创新,不能完全照搬照抄。
C 选事例,名人名言,力求论证方法多样化,然后动笔成文
要求:事例典型,论据充分,语言概括,能扣紧论点对事例进行分析。比如:荀子曰“假
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学生存在问题:
1、审题不够准确,说不透。
2、文体不清,材料不会使用。
3、贴标签,抓进篮子就是菜,什么东西都朝里装。
4、语言跳跃性太大,口语较多,语言不具表现力。
三
教情:议论为主,记叙为辅,狠抓审题,主体构思,素材
积累,材料使用。
作文阅卷分析报告
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徐建国
考题分析:
此次作文类型是提示语+命题,题目是《学会凭借》,属于短语类中的动宾短语,动宾短语的题眼一般在“动”,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表现的是行为主体的行为,是写作的重点所在。提示给了考生对“凭借”内涵的理解,凭,依凭;借,假借;凭借外物提升自己。考情分析:
通过批改发现学生存在如下问题,一、审题不到位,提示语没有研究透。具体表现:1.凭借的内涵理解错误,好多学生写成凭借自己的善良、意志、热情、勇气、坚定、挫折,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有学生的开篇:雄鹰凭借一双翅膀,翱翔于蓝天;大树凭借一股冲力,屹立在云端;河流凭借一份坚持,汇入大海。如果改成雄鹰凭借天空展示风姿,树木借阳光促进自己的成长,溪水凭借山石溅出美丽的浪花,那该多好!2有学生写作中重点写“凭借”,而只字不谈“学会”。
二、在形式上,文体不明现象严重,较多的是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二、三段论证,第四段讲述一段很长的故事。第五段结尾再以议论收束。教情分析
1.加强书写,班级有11位同学于上学期开始每周发三张作文纸以强化练字,本学期继续加强,一定要做到书写工整清楚; / 7 2.强化审题,加强对作文题目内涵的理解;
3每周一次塑身训练,先严格做到的定型,点扣应落实到位。阅卷分析(作文)题目: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请以“学会凭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1.试题分析:
题目是一个动宾短语,重点首先应该在对“凭借”一词的理解上,“凭借”有“借助”,“依靠”的意思,同时注意“凭借”后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其次不能忽视“学会”这一动词,强调从会到不会的一个过程。2.出现问题:
(1)议论文生搬硬套现象尤为严重,学生根本不理解“凭借”的具体含义而是把它贴标签式的胡乱应用,比如:我凭借勇气克服困难;我凭借母爱健康成长,完全变成了以挫折,困难或者歌颂母爱的文章。
(2)记叙文跑题现象严重,其中不乏一些写作基础好的学生。(3)只有“凭借”没有“学会”,审题不完整。3.应对策略: 加强审题训练。
昆山中学:吴维
18题试题分析 震川 顾燕
本次作文题《学会凭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与今年江苏高考试卷相类似,在审题上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凭借”从材料所给的情况看,紫藤萝和牵牛花,篱笆和枯树,相互凭借、依靠,相得益彰,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成就了一道道风景。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凭借”的结果,也可以“凭借”的对象应该是外物,就如同《劝学》中说到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果学生能够从此角度立意,则是正确的;倘若学生从凭借主观的相关内容出发,如勇气、信心等,则判为偏题,为36分以下。题目中另外一个关键词是“学习”,也就是强调一个学习的过程,当然学生从学习凭借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来写,同样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过程中,只写“凭借”而没有“学习”,那么也可判为偏题,基本在42分以下。
本次阅卷过程中,可以看到如下问题:
1.部分学生在审题中有明显的错误,很多学生只写到了“凭借”,未涉及到“学习”二字,只强调了凭借的重要性,导致了很多学生的作文分数只有42分左右。此外在审题过程中,部分学生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对于自身各种能力的凭借,信心、勇气、爱心等等,直接导致本次作文分数太低,很多学生都低于36分。由此,我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要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训练。
2.逻辑能力较差。从阅卷可以发现,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点儿混乱,语言前言不搭后语,很多学生写到:学会凭借,献出一份爱心。诸如此类的形成一个排比,中间缺乏任何的过渡,这是本次考试中见到较多,有必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改进。/ 7 3.书写很差。本次考试中见到的书写,可以说是历次考试中见到的较差的一次,所以需要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有力且有效的训练。
有关教学措施:
1.加强书写。书写在语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同商品的外包装,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关,力争做到“内外兼修”。
2.强化逻辑思维。通过片段和作文瘦身训练,帮助学生在成形的同时,树立良好的逻辑性,相信通过一定量化的训练,可以达到一定的成效。
3.审题训练。从09江苏高考卷的情况来看,审题已经成为学生作文成绩出现落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材料、题目的分析、提炼能力,以确保在作文的第一步就牢牢地拿好分数。
自主学习调查作文简析 陆家中学 甘佳龙
1、文题分析:文题由提示语与标题两部分组成,提示语中“紫藤萝和牵牛花”凭借外物“枯树与篱笆”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枯树与篱笆”也借助“紫藤萝和牵牛花”成就了风景,这为考生提供了所要写作的内容,即人或物可凭借外物成就自己。而标题“学会凭借”是一动宾词组,它又强调了 “学会”,即要求考生写出懂得”凭借”的原因,可记叙相互凭借获得成功的经历突出“学会”,可从自然万物或圣哲先贤相互凭借成功例证中道出启迪。故文题应兼顾到“学会”与“凭借”两个方面。
2、考生存在问题:
(1)偏题现象较突出:大多考生只有“凭借”而不提“学会”。
(2)部分考生议论的只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坚韧或自己的能力克服困境、挫折能走向成功。
(3)有贴标签现象:有的考生材料匮乏或不会嫁接,文章中材料与“凭借”毫无关联。有的考生竟然把自己背过的文章搬到试卷之上。
(4)部分考生书写潦草,卷面脏乱,个别考生的卷面甚至让人心烦意乱。3、9月份本人作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审题,力求不偏题不离题。引导学生学习嫁接法,力求材料基本能证明观点。强调书写与卷面,卷面潦草、脏乱的学生作文重写,达书写清晰、卷面整洁为止。
作文批阅分析 震川 侯雪良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命题形式同今年高考一样,为 “提示语+文题+要求”,而题目《学会凭借》同《品味时尚》也一样是一个动宾短语结构。当然,我们在分析时“时尚”这样的概念性名词,其虽复杂但其精神内核与外在表现是丰富的,因此切入的角度与写作的内容可以更多样化。相对而言,《学会凭借》这个题目中“凭借”的含义以及写作的角度就不是那么广泛,能够容易清晰地解读了,阅卷下来也的确发现了大量的审题谬误。(1)关于提示语
近几年高考“提示语+文题+要求”的命题形式中,提示语往往担负着让文题走向开放的重任。提示语中常列举出若干可写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或者跳出常规来解说文题,从而给予文题以更宽广的外延,搭建想像舞台,鼓励学生在广阔的写作空间里选材立意。/ 7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够忽略:很多时候作文的提示语就是点示选材范围,毕竟无论什么样的作文题都会有限制和开放的方面。一些提示语常将命题置于一定的背景和范围之中,以此达到指明选材指向的目的。如果考生对其中明确的指示视而不见,就会在选材上出现偏差。
本题中的提示语中讲到“紫藤萝、牵牛花”与“枯树、篱笆”通过相互凭借形成美丽的风景。所以,命题的指向是首先是承认作为每个存在的个体,总有许多缺憾与不足;其次便是昭示了通过借助他人或对方或外在环境、有利资源、有效平台等,可以使自身得到提升,并且可以是互利双赢的。所以,许多考生选择写凭借自身的努力,自己的勇气、信心、毅力,或者抽象地说凭借亲情、友情、爱、希望、生活的磨难等使自我得到更好地成长都是有失偏颇的。(2)关于“凭借”与“学会”
“凭借”包含“依恃,依凭,借助,借鉴”之意,这一层意思应该不难解读,只是多数考生如上所说并没有弄清对象应当是他人而非自身。考生中也有不少忽略的是“学会”二字,而文章的结构则如“凭借是提升效能的必备;凭借是获取成功的捷径;凭借是……;”这也是有偏差的。“学会凭借”已是对“凭借”这种方式方法的认同,而且鼓励我们应当学习、掌握、使用这样的方式方法来提升自己或彼此。因而,在审题时必然还可以考虑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学的意义又在哪里,这也是构思议论文的角度方向。
(3)较好的论点有:“学会凭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学会凭借,是积极踊跃地寻求成功机遇,厚积薄发”、“学会凭借,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学会凭借,需要合作与包容”、“凭借他人,并不代表自己不行,反而更说明了自己的才智”等。
(4)较好的引用有:《劝学》中说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能借助别人的力量并非证明你不行,而恰恰证明了你的聪明。独来独往的人获得了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枯竭,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牛顿:“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人生,是一个个齿轮,只有相互咬合,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命运是一个个俄罗斯方块,取长补短,方见英雄本色。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考情分析: 1.跑题:随意编写一个关于亲情、友谊或忘恩负义的故事,结末牵强地点一下“凭借”;完全反对“凭借”,叙写自我的生活,自我的奋斗;转换话题:开篇破题后,分层叙写却成了勇气、希望、信心、爱等等;偏题,仅扣“凭借”展开作文。2.叙写凭自身能力品质获取成功的贴标签作文一大批。有写自己的领悟与奋斗,当然更多的学生是写司马迁、丛飞、海伦凯勒、贝多芬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取成功,还有写李白凭借酒、史铁生凭借地坛、曹雪芹凭借坎坷的人生际遇等得到领悟获得成功,还有如凭借春的绽放、夏的热情等来领悟人生的。一方面是审题不清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学生素材积累贫乏的问题,只能佩服他们不管什么作文题,这些例子都能套用。甚至还有将“学会凭借”变成成了一个万能的名词,什么都能套上去解读了,很多文章不知所云,前后矛盾,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7 3.简单机械地采取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设置不合情理,没有层次变化或者缺乏逻辑性。例如:“学会凭借,能够获取成功;学会凭借,能够实现梦想;学会凭借,能够让人生更加精彩。”还有如“学会凭借,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关键、保障)”就是缺乏一定合理性的,毕竟“凭借”是方式手段,自身的努力这一内因更重要啊。
其实如:“学会凭借会让你变得更聪明,从而使你最终走向成功,成就自我;学会凭借会让一个国家的国力变得更强,终而走向繁荣;学会凭借,并不是一味地去借鉴别人,从而失去本质,而在吸取别人的优秀成果之味,也将自己的精华部分与之结合。”或者由自然界中的凭借互利现象写到个人,写到社会中双赢互补,类似这样的简单层进补充式结构,或者以正反式结构(如多数学生反面写项羽的不善用人,当代势利小人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最终让自己陷入绝境等)对于目前的学生来讲也是可以运用的。
4.文体:这次作文多为议论文,只有少数几篇记叙文。相对来说此次作文还是议论文比较好操作,而记叙文多是叙写亲情,没有较好的情节设置和细节描写,多是凭借自己的领悟与努力,凭借父母的爱更好地成长成熟,扣题牵强,不见佳作。
还有部分学生直接复述一个曾经看到过的稍微和“凭借“搭点边的故事情节当做自己作文的主体或者明显虚构故事情节,文章虚假矫情空洞,即使基本扣题,也是低分。另外部分学生在具体阐发时,举例与分析脱节,叙议比例失调,叙多议少,点扣题的语句呆板、贫乏,变化太少,总让人觉得机械单调。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直接是“凭借是……凭借是……”这样每四十字一段,一段一段地编写,分析概念、作用以及意义,空对空,遣词造句也真是挖空心思了。
5.细节。本次阅卷下来,书写、卷面涂改、错别字问题,个人认为是比较严重的。三.设想:
议论文基本的论证结构、模式仍需细化强化,适当地进行审题训练。作文素材方面也可以开始给学生补充些社会热点、时政信息了。除了强化审题外,也应当告诫学生避免矫揉造作、言不由衷、虚空浮夸的毛病。多一份真诚,少一点深沉;多一些生活,少几个典故。这样哪怕内容肤浅,却也肤浅的清澈见底。即使文笔稚拙,却也可爱。关注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生活;培养不同层次学生多角度不同深度地思考。当然最重要的是,写作功底,书面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首先要打扎实。/ 7
第二篇:2011作文阅卷报告
2011作文阅卷报告
就全国新课标卷来说,大部分考生都能够按照材料的要求作文,围绕“中国崛起”的六个方面来谈,有的谈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有的论述六个方面。考生的总体得分是不错的,平均分在45分左右。由于材料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门槛,或者说在审题立意上几乎没有难度,考生的作文就呈现出这样的情况:一类文是为数不少的,二类文是大量的,三类文是少量的,四类文是极少的。文体方面,议论文居多,占80%;带有抒情意味的记叙文较少,占15%;另外5%是一些书信、演讲稿、调查报告等,大都能扣合材料内容写作。
具体评阅时,在严格按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赋分的情况下,又做了细节的补充:首先,缺少题目,扣2分;其次是错别字扣分,每错一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3分;再次字数不够扣分,不足8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的作文则直接打一个总分,不再分项赋分。最后是文章的立意。文章要围绕中国崛起来谈,可以谈六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也可以同时谈若干个方面,可以正面肯定,也可以在肯定的同时指出问题,但不能否定中国的崛起。阅卷时发现,一些考生的作文本来可以轻松地拔高5分、10分,甚至20分,但
却因种种问题丢掉了分数,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书写。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书写永远是第一位的。质量相差无几的两篇作文,书写端正、卷面整洁的比字体潦草、卷面脏乱的,最少能多出8分。
2.立意。立意直接决定着作文的分数。专家组一再强调,背离材料主要内容和命题意图,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否定中国崛起,大谈中国弊端的文章,都是偏
离题意的,赋分均在三类下。可见,立意是多么重要。
3.结构。作文有一个文理顺畅、文脉贯通的结构,方可称为佳作。想入阅卷老师的法眼并得其青睐,进而拔得头筹,获得满分或高分,就要在结构上下工夫。
第三篇:高二作文阅卷报告及
作文阅题报告
一、作文材料解读
①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②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③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北宋·汪信民)
④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围炉夜话》)
⑤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清·曾国藩)⑥ 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爱因期坦)
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本次作文类属于多则材料、关联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因此,首先得明确每则材料的寓意,针对句意可以确定如下参考的立意: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遇事先从自身找原因;自我反省;自信;自强。②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君子固穷;品行高洁者不会因无人赏识而改变自己;在寂寞中仍坚守自我;③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北宋·汪信民)——成功要吃苦。④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围炉夜话》)——成才需持久地积累积蓄;厚积薄发;耐得住寂寞。⑤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清·曾国藩)——年少要多锤炼、历练。⑥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爱因期坦)——积累、刻苦、忍耐。
其次,围绕立意恰当结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③⑤、④⑥、①②句可以结成一组,当然,也可以有新的组合,只要阐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组合到一起。
二、作文评分标准
1.总体要求:观点立意,要以材料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引用的这几句话是有共性的,有内部的逻辑关系的;行文中必须引用题目中所涉及的材料,引用的材料在作文中出现的位置可以不固定,在开头、中间都算符合要求;作文的写法可以是传统型也可以是任务驱动型,但最好是联系一下现实,论据要多样化;如果使用的论据单一,完全是古代的例子,即使观点正确,论证相对充分,也不能划为一类卷。
2.基准分为45分,观点正确,论据能够支持论点,论证相对充分,而且符合第一条中的总体要求,字数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全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精彩,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的,且书写漂亮美观的应为一类卷,分数为48分往上,好的作文可以大 胆给分。
3.符合总体要求,且观点、立意正确,论据勉强能够证明观点,论证显得不那么充分,字数符合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写作情况打分为38——43分。
4.只以材料中的一句话为基础进行立意的,在论证相对充分的情况下,给36分左右;只是单纯地谈积累、谈逆境,对材料一扣不扣的,36分左右。
5.写成记叙文,且观点与材料不搭边的,字数超过800字的,30分以下。6.字数不满400字,30分以下。
三、普通存在的问题
1.行文不点、不扣作文材料。或者不是引用材料,而是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材料。2.选取的句子无逻辑关系,只是单纯地罗列。3.只是单纯地谈积累、逆境、坚持、自信等。
4.观点、立意不恰当。比如: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学会理性,正确对待,艰苦奋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由量变到质变。
5.对作文材料中的句子含义理解不恰当。如,“‘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奋斗是恒的,不因别人的目光面改变”,这位学生将此句话理解为“奋斗”,还有同学将此句理解为“孤芳自赏”。有同学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中的“根”理解成“根本的”。又比如这种情况:“‘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爱因斯坦如是说,其实冯静只是一个苦由得乐的影射。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像冯静一样乐由苦生出,成由毅来的感动事迹。他们向我们昭示着这个时代的强有力的脉搏”,这位同学,不光材料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而且前后句子之前无必然的逻辑关系,东扯葫芦西扯瓢。
四、给出的建议
1.对多则材料、关联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引导学生正确审题立意。首先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一段一论; 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材料。通过对比分析,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同向,是对立,还是互补; 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材料最终主旨:异中求同、同中辨异。
2.强化书写。书写对阅读老师带来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3.重视作文题目的训练,题目是作文的脸面。本次作文就有很多同学的题目与作文材料的寓意相去甚远,但在内容上却扣了作文材料,如遇到不够细心的阅卷者,这样的学生作文定会化为阅卷老师的笔下冤魂。
4.引导学生尽快从传统型写作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要改变传统作文的因袭影响,可先从论据上下手,尽量选择时新的论据,尤其要注重联系自身、当前的社会现况等,让文章看起来有时代气自息。
5.在论据的选择上,多选择理论论据,少采用司马迁、李白等俗烂的论据。6.要多议论,要有思辨思维的呈现,少长篇大论地叙述事例。
五、学生范文
青年吃苦就是吃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中却蕴含着不俗的道理:少年要吃苦!
吃苦,难道就仅仅是所谓的穷困潦倒,居无所,食不安吗?绝对不是。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讲“苦其心志”放在了第一条,因此在我看来,所谓的“苦”,就是在不断的经历之中,在种种的不甘、不平之中,修炼自身,获得心智的发展与成熟。只有心智得到了发展变得成熟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发展人生。
正如北宋汪信民所言:“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个菜根做包含的不就囊括了人生的种种挫折与磨难?吃尽了人间的苦、尝尽了人间的挫折,事无大小,有何不能为?
那么,人生漫长,什么阶段是吃苦的最佳时期呢?曾国藩给了我们答案:“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由此可见,青少面最要吃苦,最该吃苦。许多家长都会说:“你年纪还小,没有不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观念都在指向青少年不该吃苦的看法。可是,一个心智不健全的孩子走向社会该怎么办呢?家长能是孩子一辈子的保护伞?现学现卖来得及吗?
青少年时期能吃苦,理由有以下几点:其一,青少年心智不够完善。这个时期是发展心智的关键期。其二,青少年有激情和活力,不安于现状,能够接受较多的打击与挫折。其三,青少年火气盛,一定的打击反而有助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如此几点,便足以说明青少年吃苦的重要性。
那对于我们这些深居学校、不谙世事的青年学生来讲,我们又怎样通过吃苦来完善自身 呢?
第一,我们要多参加学校的活动,从中获得磨炼与激励。尽量多的经历事情,确实有助于我们的成长,比赛的淘汰也好,竞争的失败也罢……这些东西无一不是组成我们生活的关键。第二,要多读书。许多事情在我们的人生中是不会一一经历的,那么书便是我们吸取经验的重要途径。从书中学,在书中思考。第三,多做事。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别人的事,帮着完成。独立能力提高了,吃苦的目的便达到了。
吃苦要趁早,要把吃苦当吃补,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出一片天地。
君子固穷,一朝九天鸣
北宋汪信民有言:“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让我想到孔子所赞的“君子固穷”,说的正是这种安于困危的隐忍精神吧。窃以为,列古今之势,非隐忍者无以成大事。隐忍者,涅槃之基也。
坊市间那声声嘲笑,在史册间回响了太久了。来自俗世强加于淮阴侯的荣耀之上,总有这不和谐的哄笑。那时的韩信还不是手握重权的一方诸侯,也未必称得上君子二字。但熟视之后的低伏隐忍,已然暗示出他日后的不凡,一朝九天鸣。
淮阴侯的隐忍,是一种蛰伏的雄心。而谋士孔明的隐忍,是一种君子的担当。既有济世之才,何躬耕于南阳?既能兼怀天下,何隐身于草堂?说到底,他在隐忍,在等待一个贤明的君主,在等待一朝九天鸣的机会。这样的隐忍是对才能的磨砺,更是一种心性的考验——孔明的隐忍造就了不平凡的出世。一柄翼白如雪的羽扇扇动了三足鼎立的熊熊火焰。
隐忍是在心上悬挂利刃,能忍常人之不能忍者,方成大事。《围炉夜话》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说的即是如此吧。于是我们墨笔挥毫间,再不见“江郎一赋天下叹”的盛况,唇齿间徒留“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惆怅。哲人说:“骄傲是人身体里不可曲折的刺。”但我却不敢苟同。过刚则折,骄傲不是不可曲,而是不可断,隐忍既是如此。脊骨未曾断,骄傲未曾弃,适时的弯曲,是为了弹起时更有力度。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因为隐忍,所以咬得菜根,住得破庐,只待一朝志显,长鸣九天;因为隐忍,所以能伏久,肯弯腰,磨去轻狂的棱角,一朝出鞘,势如破竹。
蝉蛰伏于地下十数年,只为一夏的舒翅长鸣。人活一世,沉浮万千,唯有秉持“君子固 穷”的隐忍,方可抓住涅槃的契机,以低伏之态,蓄力而起,一朝九天鸣。
芝兰蕙质乃自芳
守得深林方久长
孟轲有言曰:“民者,国之本也。”中国从古至今向来重视“民”的作用,而以微观论之,民即是众多个体的人。而《大学》中更是将个人的“修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根基。故而自我价值的实现便成了恒久的一个论题:何为自我,何寻自我,有何以实现自我。
《论语》云:“君子求诸己。”此所谓求诸己,不仅指面对问题时对自身的反省,更指一种探寻自我,发现自我的意识。从自我出发,不论是对价值的实现或问题痹症的解决,都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诚取阳明先生之意,反求自我乃是一切的根本所在。若无“求诸己”之意识而空谈作为,岂非“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孔子家语》中也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芝兰为何能在无人幽境芬芳依旧?只因为它已是蕙质的芝兰啊。小人之徒即使求诸己,又有甚可求呢 ?同时此二者亦相辅相成:修成君子,求诸己才能求得芬芳,而积极地反求诸己并努力改变,方可成为蕙质的芝兰。故芝兰乃可自芳,自芳方成芝兰。
然则即是蕙质的芝兰君子,倘若汲汲于入那鲍鱼之肆又该如何呢?怕终是“久而不闻其香”了罢。我们说幽兰生于空谷是一种捉人高风的气节,其实亦是一种深远的智慧。正因为无铜臭酒肉气的沾染,芝兰才得以有倩雅脱俗的芬芳,而如此这般保持冰清玉洁,须得甘居空谷守得深林。“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长远。”以此言形容生于深林空谷的幽兰,恰如其分,故自我价值的实现,须得不受世俗外界所扰,甘于寂寞,甘于扎根与深林独饮清苦,方得芬芳如许。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探寻自我的意识,需要修铸蕙质的行动,需要甘于清苦的品性,三者环环相扣,皆不可或缺。
芝兰蕙质乃自芳,守得深林方久长。
成才必过三境界
一个人的一生,必要经历,几次大起大落,唯有修其身,磐其性,坚其志,方可直临波涛汹涌而无所畏惧。游于人世沉浮而泰然处之。故曰:若要成才,必历三境。
第一境,自立自强。《论语》有言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没有谁的路途会一 帆风顺,面临困境与挫折,唯有你自己亲身经历了,依靠自己解决了,才能真正迈过这道坎。找人渡你远不如你自己来渡己。所以说,欲成才先独立。没有人能一直帮你,只有你凭自己解决了问题,他才不会再度成为你今后人生路上的阻碍,就像鹰妈妈在小鹰幼年时丢下悬崖助它学会飞翔一样。鹰妈妈不会为小鹰找一辈子的食物,你也不能靠别人解决你一辈子的问题,因此,若想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必要学会自立自强。
第二境,坚持与耐性,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那些有恒心能坚持的人,才能在生活中养精蓄锐,日后才能一鸣惊人。当初范仲淹少年求学时,有贵人来到书院,同窗都去看时,他只埋头读书,问之,便道:等他以后自会见到。他也做到了。所以说,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会在乎片刻的绽放,他们要的是永远的盛开。正应了《围炉夜话》中的一句话,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尤其在今天,物欲横流之下,只有那些重视长久利益,放长线、钓大鱼的人,才能真正立足于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若想取得成就,坚持与耐性应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境,经验与刻苦。爱因斯坦曾说过: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何为炉火纯青?何为目无金牛?只有不停地实践,才会有经验的积累,熟能生巧,才有了学问的高深,技艺的精湛。爱迪生也说过,天才是靠1%的天赋和99%的汗水取得成功的,所以说,上天的宠儿从来都是那些刻苦而努力的人。王羲之,大书法家,可他取得成功仅靠天赋?不,当初他写字的墨水曾将池塘染墨,在衣服上画字都能将衣服画破,是他无数次练习的经验与他刻苦努力的汗水才造就了这么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因此,成才需经验的积累,也需要刻苦的忍耐。
综上所述,成才并非易事,但若能历经三个境界,便也就水到渠成了。
故曰:成才必过三境界。
第四篇:作文阅卷
高考阅卷情况和心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很荣幸,参加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下面,我对今年的阅卷情况和心得体会做一下报告。
语文阅卷所秉持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得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阅卷流程】
第一天报到,领材料,开始培训,讲解阅卷原则。然后发样卷,从一类卷到五类卷每类大约2份,开始研读样卷。然后大组长讲解五类卷的标准,开始试阅,阅专家打过分的试卷,校准阅卷标准。然后开始正式阅卷,阅卷速度先慢后快,开始约为60份/小时,后来约为90份/小时,最后约为90份/小时。小组长掌握组员阅卷情况,双评分差在7分之内,每个人阅卷成绩曲线图和大组曲线图要相吻合。不能在某几个分上过分集中。【评分标准】(参照山东卷阅卷标准)作文的给分板包含内容、表达、发展、扣分四个方面。每项最高20分。
内容(0-20)以题意和中心为重点,要求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表达(0-20)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要求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
发展(0-20)以创意和文采为重点,要求有文采、有个性化解读、有深刻思想。
扣分(0-60)缺题目,扣2分;错别字,错一个扣1分,重复不计,扣至3分为止;字数不足,缺50字扣1分;600-400字,25分左右;不足400字,20分以下;不足200字,10分以下;只写题目,得2分
对抄袭情况严肃处理:
全篇抄袭,10分以下; 600字抄袭,15分;400字抄袭,20分。抄袭内容涉及基础题的文段(1-3题的题干文段)、社科文段、现代文段,只要阅卷过程中见到此类文段,一律严肃对待,相应扣分。
作文分数分为五段,一类卷,60-53分;二类卷,52-46分;三类卷,45-36分;四类卷,35-26分;五类卷,25分以下。(这五个基点同2016年,没有变化)一类卷标准(60-53分):
总体标准:能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形式上:中心突出,文体特征鲜明,行文流畅而又有文采,有思辨性
内容上:有辩证性的思考;贴近生活实际(1)贴近考生自己的生活经验(2)贴近当今时代;例证要新颖 二类卷标准(52-46分):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形式上:文体清楚,行文突出
内容上:有一定的思辨性,或由点到面,由浅到深,文章有层次,能联系实际,但内容不够充实,文章有不同程度的松散 三类卷标准(45-36分):
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形式上:中心较为分散,有不同程度的游离,例证陈旧(比如陶渊明)内容上:思辨性弱或者无。切入分42分,如果文意不好,却有文采,可以44、45。内容空泛、空洞,不联系实际。四类卷标准(35-26分)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此类一般归于跑题之作,不理解或表达无思辨性,抓住材料中任意词语任意发挥,对材料没有整体把握中心涣散,文体不清,卷面混乱,文章完整(800字写完)五类卷标准(25分以下)
和材料毫无关系,宿构,脱离题意,全文不足400字,文体不清
抄袭之作其中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
当遇到异常卷,需要上交,并写出理由1.疑似抄袭,指出抄袭谁的2.政治敏感(要慎重,需是反政府的方算政治敏感,发牢骚不属于政治敏感)3.字迹不清4.诗歌文体5.异体书写(用拼音字母、外文、不明字体)【阅卷情况】
从评阅情况来看,大部分作文分数集中在41-48分,约占70%,50分以上的优良作文约占10%,作文平均分43分多一点。
阅卷教师给你的作文评分的依据
高考作文评卷,网上阅卷综合管理系统记分标示区分为以下四块:内容(0-20)分,表达(0-20)分,发展(0-20)分,扣分(0-60)。各标示区没有分等,但作文评分按分项分等进行。错别字、不够字数、没有标题等在扣分中体现。基础等级
一、关于评分标准:
内容: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题意和内容中有一项在上等,并且中心和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表达: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语言和文体中有一项在上等,并且结构和字体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记分应综合考查内容和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分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10分。偏离题意的文章,内容项在四等记分,表达项一般不超过三等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解析】基础等级九项内容中,评卷中突出的是题意、内容和语言、文体四项,评卷时在注重题意和内容的同时,兼顾中心和感情,不合题意、运用不当、与中心游离的内容不能算内容充实。不跨等记分,比如说“内容”在三等的,“表达”只能在三等或相邻的二等和四等记分,不能跨到一等记分,“表达”在三等的,“内容”也不能在一等记分。
二、关于表达
1、语言
语言规范,语句结构完整,没有语病,读起来顺口,视为语言流畅。语言规范,有两、三处语病,视为语言通顺。
2、文体
所谓议论文,是指围绕某一观点展开,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所谓记叙文,是指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写人记事的文章。如考生写成随笔,可视为议论文;写成叙事性散文,可视为记叙文;写成童话、小小说、也可视为记叙文。
3、结构 围绕中心,衔接自然,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视为结构严谨。围绕中心,衔接较自然,视为结构完整。大致围绕中心,视为结构基本完整。文章缺乏必要的组成部分,内在联系混乱,条理不清楚,或者内在逻辑十分混乱,或文章没有完篇,严重影响到文章的完整,视为结构混乱。
【解析】文体涉及体裁和表达方式,如何符合议论文或记叙文的限定?关键是表达方式,要突出以议论或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为主。
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分与基础等级分之间有联系,但不一定成正比。在基础等级段评为四等的,原则上不给发展等级分;在基础等级段评为三等的,发展等级分最多不超过10分。发展等级段四个评分点中,有一点突出可得满分,两点比较突出可得满分,三点达到要求可得满分。“丰富”不是指举例很多;“有文采”不仅是指排比、反复等句式表现出的有气势,而更应理解为文句在内容表现方面的有意蕴或简明精确。
【解析】发展等级“有一点突出可得满分,两点比较突出可得满分,三点达到要求可得满分”,这样一来,基础等级在二等的,凭借某一方面的优势,总分也可能达到一等。尽管发展等级分和基础等级分并不成正比,但发展等级分高的,基础等级分一般也在一等。
说明:文章材料丰富充实,且运用得当,视为“内容充实”。文章缺乏具体的材料,或虽有材料,但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或整篇文章让人不知所云,视为“没有什么内容”。文章符合题意,有明确的主题贯穿全文;主次详略得当,视为中心突出。文章表达的感情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且符合情理,与文章的内容和谐一致,视为感情真挚。【备考建议】
1.态度严谨。保证文章写完,不要半途而废。完整文章,只要沾到话题边缘,最低分界线也可以拿到36分。
2.杜绝抄袭。抄袭试卷中的文段,这不属于随机应变,反而是一种性质严重的投机取巧,属于严打情况。当然也有的学生随机应变地使用阅读中的材料作为作文论据,这种情况不按抄袭处理,但在密集的时间内高强度的压力下,极易被当做抄袭处理的风险,并且反映出该生掌握的材料极为匮乏,慎用。
3.细致审题。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重要的多。说没有最佳立意但从样卷来还有有的。
4.内容详实。材料要新颖。要多阅读,多思考,有积累,有个性,要有时代感,要有青春气息,要有文化内涵,不能千篇一律。7.书写工整。
在同等档次作文中,书写好、语言好,肯定会拿到本档次的最高分,而其他的主观题势必也会有类似的情况,综合起来,一份语文试卷多拿个5、6分也不是天方夜谭。
近几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的主题,隐藏着三个大方向: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价值观;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定位——人生观;青少年特有的精神风貌比如理想、奋斗、挑战困难、质疑、公民意识等——世界观。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所以作文审题本身不难。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
关照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三观是山东卷的常态,高考语文作文相对平稳,在选材上,将更加注重平民化、注重情感、注重热点、注重社会,关注人生、关注文化背景。命题将更加注重思辨性、哲理性或者情感性,或者几方面结合在一起。
“高分不易,分差不大”会是作文的典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高考作文高分应该怎么做?
首先你要书写漂亮,工整干净,没有错别字。阅卷教师每天都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工作,如果你的卷面不整洁,必然会使阅卷老师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感。所以,卷面整洁是关键。
其次你要扣题行文,拟一个好题。好标题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重点,是提供给阅卷老师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可能是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再次你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八百字的文章,不容许考生转弯抹角。两分钟的批阅时间,老师最喜欢一眼见底。
第四要有深度,有广度,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角度。深度,是指作文的思想性和思辨性。广度,是指作文的所体现的知识面。
第五你要自然为文,突出真实。一是真实的情感流露,抒情自然,流露自然。要感情真挚,要能够“我手写我心”。二是真实的经历呈现,学生自己的经历,符合中学生年龄阶段的人生经历。三是真实的思维展示,要体现思辨性,用哲学方法分析问题,体现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注意的观点。
第六要让你的文章有个性,有高雅的境界,或“忧国忧民”或“超然”于物外,做到与众不同。写作形式的独特、语言风格新颖,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高考作文是为国家挑选人才,人才则看重那些能写出大气文章的人。我们要写大我,写豪气,写真理,不要老是在个人的“小我”里面转,老是哭哭啼啼,唉声叹气,只写琐细、缠绵和朦胧。
高考作文阅卷现场常见学生写作误区
误区一:字迹潦草,辨认困难
网上阅卷,是用高速扫描仪把试卷扫描传上网,只扫描出字,原先试卷上的暗线扫描不上,呈现在阅卷教师面前的只是字,并且是放大了的。因此,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是书写是否工整。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就会影响分数。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让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潦草、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高考作文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得分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书写很关键,要给阅卷老师最清晰的视觉效果。书写不是强调字是否漂亮,而是强调态度是否端正、认真。书写一定要用指定的笔,字迹要清晰,不必刻意去追求字的美观大方,尽量避免字与字之间的勾连,笔画要清晰。
误区二:审题不严,若即若离
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不设审题障碍,但也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在所给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审题写作,不可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话题。对所给材料要认真分析,准确抓住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主旨和规定话题立意。准确、全面地读懂题目,吃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对题意要理解准确,表述明确,立意深刻。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误区三:入题缓慢,废话连篇
高考作文因字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多,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往往出现入题缓慢的问题,废话很多,主题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
误区四:立意散乱,病态平庸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题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立意宜求深,对任何问题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应当去探究其根本;立意宜求高,同一命题,把它放在不同的高度去认识,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所以应让自己站得高些,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人类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我们提倡写一点有磅礴正气、党心民情、时代旋律的黄钟大吕式的文章,反对“换一块尿布也能写上三千字”小情小景。立意要多一点“大我”,少一点“小我”;多一点境界,少一些市侩;多一点旷达,少一点庸俗;多一点责任,少一点敷衍。比如你总是写自己小学的事,写初中升高中的事,动不动就哭鼻子,作文里面充满的是怨气、流气、俗气,你就永远上不了境界,得不到高分。立生命的意,立天地的意,立情感的意,你就能笑看风云,笑傲高考。
误区五:选材陈旧苍白,形式千篇一律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选材宜新鲜、富有启发性,应选择生动感人的时代感强的材料,选择能引发读者思考的、既吸引人又典型的材料。高考作文,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
误区六:文体似是而非,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会走低。所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高考作文最好使用记叙文(可夹叙夹议)、散文(可记事、可抒情)、议论文三种常见形式。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考生应当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网络语言。
第五篇:“错过”新材料作文阅卷报告
“错过”新材料作文阅卷报告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时,你也将错过群星和月亮。——泰戈尔
【材料再现】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写一篇议论文,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题】何谓“错过”
“错过”的字典释义为“失去了时机和对象”,这种“时机和对象”一般指主观上可以抓住而未能抓住的。“错过”是人生的教训,在心理上常常出现后悔的情绪反应。因此,文中如果出现学会、选择、把握机遇、放弃错过,那就改变了话题内涵,实际上属于跑题,这是对话题(错过)概念理解不清,导致游离话题甚至出现明显偏差。
【审题提示】
审话题:可从“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错过’”角度立意。
审材料:材料提示了“错过”三方面的内容。人生美景应珍惜,不应错过。美景错过了没关系,但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错过也是一种美丽,成就另一番人生。可从这三方面立意。
审导语:导语提示应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立意示例】
1、不应错过人生每一个瞬间——错过一个动人的眼神,也许会错过一场缠绵的爱情。一次误会,也许就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错过不会再来的机遇。
2、不必为错过瞬间而懊恼,但不能错过影响人生的关键重大事件,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3、思辨性看待话题,豁达、积极地看待错过。错过造成的人生缺憾,但也磨练了人生,成就了人生一种别样的美丽。错过也是一种收获从错过中汲取经验,防止再错过。
【好题目】
1.错过,不是过错 2.错过月亮,收获群星 3.错过之美
4.错过无悔,结果最美
【华美片断】
1.错过了,再去挽救已来不及,再去懊悔也无济于事。不如才现在开始,从知道“错过”的这一刻开始,努力前行。或许其中会有艰难险阻,可这一过程中酿出的哲理,会使生命更有深度,使心灵更添光彩!
2.(电影《向左走,向右走》)尘埃落定,他们终究错过彼此,但却寻到了属于各自的风景,依旧美丽。如果没有这一次次的错过,他们也许并不清楚内心的需要,都不会碰到后面更美的风景。所以错过也是一种美丽,人生兜兜转转,每一次的错过或许都会是下一次的开始。又或许是因为有了一次次的错过,才有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怅然与追寻。
3.人生中错过的事情常常不可挽回,也无法救赎。可贵的是,许多人在错过之后会反思,会努力寻找原因。他们会一次次地积累经验,每一次的错过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遗憾,是后悔,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是为了下一次好好把握和珍惜做准备。
4.有时,错过是一种遗憾,复杂的人生中总是会出现许多错过的情境:相爱的恋人分隔两地多年,在相聚的车站两人因拥挤的人流而错过了彼此;病危的老人苦苦期盼儿女归来,远在他乡的儿女却因种种原因耽误了行程,错过了与母亲的最后一面;我们每天行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或许那个我们想念已久的人,就在某个转角擦肩而过……
……
有时,错过并不意味着只留下遗憾。当人们都觉得齐白石错过了最佳的创作阶段,年近花甲的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挚爱的事业,仍坚持作画,毫不放松,最终大器晚成。
……
错过了春的生机,我们可以期盼夏的热烈;错过了夏的绚烂,我们可以期盼秋的成熟之美;错过了秋的收获,我们可以期盼冬的含蓄。人生总是在下一个路口藏了惊喜,等待人们用心去发现。
5.仔细想来,我们错过的东西太多太多,只因为在这平凡的生活中,许多东西被忽视,被歧化,甚至被遗忘。当我们回首的时候,记住要从那些曾经的错误里,反省出感悟,认认真真地记在心里,常常警示自己。
6.兔斯基说:“有些东西消逝后,人们才看到它的光辉,这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万幸。” 对于身边的很多人和事,我们总是在失去以后才备感珍贵,而存在时却常常视而不见,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然而失去后,我们该做的,绝不是沉湎于懊悔与痛苦之中,而是直面现实,向前看,牢牢把握那些可以抓住的,好好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如若能这样,便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7.悲观地咀嚼错过的苦果,让自己被泪水淹没,这种人是无法走出阴影拥抱新生的。他必将错过更多。积极地把握一次失败,将错过看作警戒,看成提醒,终能于错过的枯井终挖掘甘泉,滋润人生新的航程。
【出现问题】
1.审题立意不当,出现大面积偏题、离题现象。要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面对一则材料、一个话题,考生可以以这个主题为出发点,以其中的一点为中心思想,进而展开多向分析,拓宽写作范围。点题不足体现了学生在考场上信马由缰、随意散漫的特点,值得警惕!
下面列举几个不当立意: 舍与得
“错过”等同于“挫折”,立意为直面挫折,勇敢前进 ③得与失。行文更是胡说,“最美司机”吴斌失去生命才得到灵魂的光艳绽放!估计吴斌地下有知,也会难安!
④抓住机遇
⑤平凡人生,从容相随
⑥欣赏路上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啊„„
2.卷面。本次阅卷中发现卷面不规范现象创历史之最。随意涂改乱画有之,标点混乱有之,张冠李戴有之,不一而足。
3.错别字。这个问题屡教不改,字如其人,字好半篇文,出现错误更是五花八门。首先,人物名称不清楚,如奥运冠军孙扬误作孙杨、孙阳等,钱学森误作钱学深。或者直接用某个人代替,如“徐志摩爱上了一个奇特的女子”,反复言说之后,就是不见林徽因露面,急坏阅卷人!其次,典型笔下误,尤其在题目中,这样的错误实在可惜。如,精彩误作精采,愿意误作原意等等。
4.政治敏感问题尽量避开。钓鱼岛、反日浪潮、南海争端等热点问题关涉颇多,很容易掉进政客陷阱失之偏颇,容易在给阅卷老师留下“愤青”印象,影响阅卷者主观情感。
5.文章写成所给材料的扩展版。比如,部分考生仅仅引用文段中“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作为两个分论点进行嫁接拼凑,这在近几年高考阅卷中属于大忌,一般不会超过45分!
6.新材料作文中,所给材料怎么用一直是这几年争辩的焦点。通常认为,既然给了大段文字,就不可不用,但是也不可全用,全用者有被材料束缚之嫌,不用者有游离主题之忧。只要找准主题,在文中适时显现即可。
7.谋篇布局。这是老师担忧的一个重要问题。请结合教师讲解以及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揣....摩高考作文脉搏,先模仿,再独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提供给同学们一段文字。
著名作家莫怀戚表示,作文写作并不难,学生作文的基础是模仿。模仿是一切写作的基础,精彩的模仿就是创作的源头,是写作宝贵的财富;每个人都有模仿的潜力,如果被激活,通过训练被放大就可以形成一种稳定的能力。这种写作的能力不仅在小孩子的写作中存在,而且在高中生中照样存在。
于我们目前的备考而言,这样的方式还是适合部分同学的,尤其是章法欠缺、语感贫乏的同学。
8.素材的单一。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明显的素材贫乏及老旧现象,苏轼、李白、陶渊明“老三篇”,苏武、杜甫、屈原等“万能素材”层出不穷,缺少时代气息,没有人格张力,残缺青春活力。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那么,积累有效素材就成为当务之急,请积极向老师咨询,此不赘述。
几个不当事例:错过飞机,结果飞机失事;塞翁失马;吴菊萍手臂骨折,错过一年的健康„„
9.文体特征不鲜明,语言繁冗拖沓,拖泥带水。很多人出于凑够字数的目的把一句话反复申说,有人是由于水平有限,整合文字能力欠佳,从而出现大片记叙导致议论力度严重不足,也带来文体特征的含混不清。希望同学们加强训练,力求凝练、明确、独到、深刻。
总之,一篇作文,如果具有了丰富恰当的素材、行云流水的语言、独树一帜的思想、浑然天成的结构,必然能照亮阅卷者的眼睛,必然能照亮每个人的前途!
让我们用心欣赏身边的好作文吧!--见范文印刷!
【名家导航】
错过 刘心武
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
从在商场所看中的一件很适合于自己,并且价钱也不算昂贵的衣衫,竟因不必要的犹豫,放弃了购买,而再次去那商场,满眼都只是不如那件的样式,这类小小的错过,到明明有一个很好的跳槽机会,不仅去了那里可以收入更丰,更重要的是能与自己的兴趣更贴近,却只是因为决心下得迟点,因而痛失良机,那样大大的贻误„„总算起来,真是不少!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
然而细想,可有“万无一失”的人生?
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只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从在偶然路过的一家小小书店,意外地买到了久访不得的一本诗集,这类小小的收获,到自己积极参与的一项改革,果然取得了重大突破,那样的精神物质双丰收„„算起来,也还不少,我们就应感到欣慰!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