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300字[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17:3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事评论3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事评论300字》。

第一篇:时事评论300字

时事评论300字

特朗普与蔡英文通话意欲何为

特朗普一边和蔡英文通话,一边委托基辛格访华,这其实就是生意人的做派,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目的就是威逼利诱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特朗普对华政策大概是上台初期会强硬、各种与中国关系的“不睦”。但是,当到了火候时,也就会和中国谈条件,接着中美关系重新磨合进入正常状态。

外长王毅对此的回应是蔡英文政府搞得鬼,同时表明这种小动作不可能改变一个中国的现实,既给特朗普政府留着回旋余地,也打压了蔡英文。与此同时,外交部的政府渠道则是对美提出严正交涉。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特朗普不过是想从中国“敲诈”好处而已,中国从容应对即可,翻不起什么大浪!总而言之特朗普需要好自为之,中华民族的底线,绝不能破!

第二篇:时事评论优秀2

时事评论优秀范文2

1、足球进校园 考试不是目的

足球进校园,最高境界是发展全民体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运动的快乐,最低标准,是真正跟职业足球接轨,以成才数量来衡量贡献度,如果眼睛只盯在考分比例上,不过是欺上瞒下的数字政绩而已。

昨日本报报道了足球即将纳入2016年中考选择项目,多所中小学已经开始筹备相关事宜的消息。

足球进校园是一个大好事。足球完全不是足协一家着急的事情,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大环境中,教育、城市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最重的“三座大山”,足协所能影响的,只在专业足球和职业足球那一块,虽然是足球的金字塔顶端,但是没有下面深厚的塔基,再多的投入,再好的洋教练,也都是空中楼阁。

这“三山”中,中国教育现状,相信所有的家长都深有感触,中国学生的负担之重,压力之大,人所共知。而学校教育中的重知识类学习成绩,以高考分数为最高追求的体系又很难改变,所谓的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结果是很多高中连基本的体育课都难保证质量,更不要说跟职业体育的接轨了。

城市建设是另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迅速扩张,但是许多地方都只注重了商品性房地产的建设,陶醉于滚滚而来的金钱,而对于本应充分保障的城市基础文化体育设施等的建设大大忽视,而听一些考察国外群体设施的专业人士介绍,在很多体育发达的国家,居民区一两公里范围内就拥有低收费甚至免费的大型运动场,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只有孩子们随时可以踢足球打篮球,才能保证全民族身体素质,并涌现出足够的人才。

社会保障体系就是一个在我们现在发展阶段暂时还考虑不了太周全的问题。对于从事专业体育和职业体育的人群来说,被淘汰的总是大多数,而伤病甚至伤残的风险,是使中国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走体育之路比较畏惧的主要原因。但现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显然还顾及不到这么细的层面。

现在,足球的改革从教育先开始,我们就看到了“移山”的希望。但是确实要防止中国教育领域近些年的某些不良风气侵蚀校园足球这个新生事物。正如那位读者所说的,类似于奥数这样,本来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水平,促进数学教育发展的辅助性体系,但经过教育过度商业化的熏染,最后变成了一个令家长无奈令学生疲惫的吞金兽,成了一些教育机构和所谓“名校”联手牟利的工具。

从另一方面来讲,对于足球这种非常讲求集体配合,同时非常注重运动员场上发挥的项目,类似于现在中考中篮球运球折返跑的测试,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运动水平,很令人怀疑。而且即使是有一种特别合理的考试方法又如何呢?我们有一百万足球考试优等生,就能保证中国足球拿世界杯吗?

足球进校园,最高境界是发展全民体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运动的快乐,最低标准,是真正跟职业足球接轨,以成才数量来衡量贡献度,如果眼睛只盯在考分比例上,不过是欺上瞒下的数字政绩而已。

2、透过汉字繁简之争看文化共识

更理性的做法,是认识并力求弥合双方的潜在分歧,在最大限度上达成“共识”。如果我们能釜底抽薪解决了文化策略,也许文字的局部分歧就可迎刃而解。

在昨天的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中,导演冯小刚建议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让少量繁体字回归中小学课本,引发网友激辩。有意思的是,春节前夕,有社科院专家发表了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汉字还有简化空间,当时同样引发热议。

双方观点,不妨简单地概括为汉字保守派与进化派(没有褒贬之意)。“保守派”主要观点有三:一是汉字本身就是文化传统,需要保护,即“汉字是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二是不保护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还有一个隐含的观点,即“亲”“爱”等字的繁体结构里,本身蕴含着中国的传统伦理。而“进化派”的观点则更倾向于:文字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作为工具,文字的简化是整体趋势,有利于传播更广泛的文化,繁体难学难认,甚至“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应该说,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只不过对于汉字,前者立足于本体论,而后者倾向于工具论。争论本身验证了现代哲学的一个前提:真理之间可能并不兼容。文化的问题,并不像“环境保护”命题那样非黑即白,而是存在基于不同前提的“对与对的冲突”。

认可这一点,我们就容易理解,单纯对某方观点认同或拒斥,都只是众声喧哗中的一种。更理性的做法,是认识并力求弥合双方的潜在分歧,在最大限度上达成“共识”。这样,我们可能会认同,汉字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那么,既要守护,也需发展,关键在于“均衡”。事实上,双方的分歧并不如公众想象的那么大。比如,冯小刚强调“少量繁体字”;而简化论者也强调要科学、优化、美化。

细究之下,“两派”也有共识,那就是“中华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其实是双方的共同立场。而立足于“文化”,繁体字是否会失传,与传统书法、国画是否会失传等,其实是同一性质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尚可不需过于焦虑;更值得焦虑的,倒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基于传统的道德重建问题,但这尚不是通过恢复繁体字能够解决的。

因此,存异求同的结果,就是齐心协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两会的大舞台需要有大视野。从这个角度,我更关注同一天冯骥才的发言:“我佩服日本、韩国,他们真拿自己传统文化当命啊!反观自身,我们的文化策略如何?”如果我们能釜底抽薪解决了文化策略,也许文字的局部分歧就可迎刃而解。

3、有了网络民意的政府工作报告定会地气十足

明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网友提出的意见建议有望纳入其中。记者日前从中国政府网获悉,由多家网站主动发起的“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目前已收到4.1万条网友建言,其中已有914条优质意见送抵政府工作报告文件起草组。(2015年3月4日《京华时报》)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用“8个能否”来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其中相当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是把执政为民作为根本宗旨的,执政为民离不开了解民意,而民意表达是对执政为民的有力支持。只有真正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关注民生,真正解决百姓关切的问题,做出合乎民意的、科学的决策,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社会也才能稳定、和谐、发展。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改善民生,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畅通联系渠道,听取百姓的利益诉求,设身处地为百姓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来衡量工作得失。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论坛、贴吧、微信、微博等社交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民众参与社会讨论的渠道便捷多样。网民的数量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加入到社会话题的讨论,表达个人观点,阐述个人看法,争当“局内人”。作为每年一度盛事的全国“两会”,自然也是网名积极参与讨论的社会话题。

总书记曾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时他强调,要“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与代表和委员们的议案提案相比,由于少了种种顾忌,网络建议或许更能一针见血地反映现实问题,更能大胆而尖锐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更能原汁原味地反映百姓的心声和要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亿万网民有的是新思想、新办法,绝对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依据。因此,有了网络民意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定更接地气,更有亲民味道,更能展现民意的“最大公约数”。

4、“启蒙老师”怎么反被孩子“启蒙”? 在昨日,一女子在列车上因儿子不“配合”逃票而对儿子破口大骂。更为过分的是,在列车长出面劝阻后,这位母亲竟然将亲生儿子推给列车长。就在列车长左右为难之际,一直没出声的男孩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说:“阿姨,我今年11岁,已经上四年级了,这是我的压岁钱,我可以给自己补票。”(人民网3月3日)《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实际在每个人的人生中,第一位启蒙老师就是母亲。那么作为启蒙老师的母亲,到底应该向自己的孩子传什么道?解什么惑?孟母三迁,就是作为启蒙老师的母亲主观上有意防止孩子在客观条件下沾染上不好的生活习性,时刻教育孩子,从而也造就了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名伟大的思想家。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愿望。可何以成龙,何以成凤?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最基本的要让孩子懂得,做人要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尤其不得损人利己和违法犯罪。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就是人的思想品德。一个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可见,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否高尚,很大程度地决定着他能否成为社会上的可用之才,能否成为赢得人们尊重的正人君子。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父母的一言一行的影响,其结果也不外有两种,要么赢得人们的喜爱和信任,要么遭到人们厌恶和唾弃。

虽然“人之初,性本善”,但作为启蒙老师的母亲,如果将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的观念灌输给自己的还处于童贞的孩子,那么时间久了,他的孩子必然“性乃迁”,甚至会变善为恶。难道这是一个做母亲的所愿意看到的吗?

乘车买票,天经地义,孩子成长到一定程度,就该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而这位因儿子不“配合”逃票而对儿子破口大骂的母亲,显然没有尽到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而令人欣喜的是,孩子通过在学校接受的品德教育,已经懂得什么是廉耻,什么是责任,在亲情、私利和社会公德面前,他毅然选择了他所应尽的义务。当然,这位母亲后来因儿子的懂事也意识到自己失态,并亲自补了孩童车票,在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的同时,也该为自己孩子的美德感到骄傲,更该思考她这个“启蒙老师”怎么反被孩子“启蒙”了?

第三篇:时事评论

近日,备受瞩目的北京市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又有了新进展。被咬伤的赵女士目前已向延庆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索赔155万余元,并已获法院立案受理。在起诉书中,赵女士指出,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未有效救助的情况下,没有法定救助义务的母亲下车施救,其性质应属于“见义勇为”,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应全部承担母亲的死亡赔偿。

看到报道,很多人都在疑惑:母亲救女属于“见义勇为”吗?

在一般人看来,“见义勇为”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是一种正面的道德评价。促使周某“勇为”相救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源自其发自内心的亲情和母爱,而非完全与己无关的“见义”。

本案的焦点问题转化为:周某在没有法定救助义务的情况下,协助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营救赵女士,园方是否应该对周某的死承担赔偿责任?

延庆区人民政府“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故调查组”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认为,既然政府已经认定该次事故不属于安全责任事故,那么园方应不必承担赔偿责任。

但园方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要司法机关依法审判,政府部门并没权对此做出终局认定。即便政府认定老虎伤人不属于安全责任事故,也不意味着园方就无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动物园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要承担多少的赔偿责任?与其继续吐口水,不如搬个小板凳,理性围观,静看法院如何判决。

第四篇:时事评论

“碰瓷”时事评论

当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公民素质有所提升,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不难实现。但就目前社会状况来看还有些不文明、不和谐的成分存在。老人“碰瓷”事件、老人摔倒讹人给我们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深思。

2016年5月13日,六安中店乡六舒路中石化加油站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至现场,发现老人张某横坐在马路边,其驾驶的电瓶车倒在路上,老人腿部有红肿,驾驶员张某驾驶的轿车停放在加油站南侧。经了解,老人称由于轿车司机驾驶中右转弯不当,与其电瓶车发生刮蹭,导致自己跌倒且腿部受伤。驾驶人张某则称自己并未有驾驶不当的行为发生,双方及亲属就此事发生争吵。民警稳定双方情绪后,确定案发时间,并及时调取加油站内监控录像展开调查。通过视频影像资料,民警了解到,老人张某在驾驶电瓶车过程中,因自身驾驶不当以及道路湿滑原因跌倒,与轿车司机张某无关。在事实及证据面前,老人承认了自己企图索要钱财的目的。民警对老人批评教育后,责令其家人将其安全带离。5月16日早晨六安开发区纬三西路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一前一后散步,道路两侧都是买菜小商贩,正在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推着买菜小车从前方走来时,老妇女突然歪倒在地,中年妇女急忙放下小推车并将其扶起,转身要走,后面的老头将她拉住说到:“你不能走,老伴被你撞倒,要到医院检查,这是只听老妇女叫唤身上疼,”中年妇女听到其话回应到:“你这老头,睁眼说瞎话,明明是她自己跌倒,怎么能说是我撞的,真没良心。难道扶人有错,真是的。”围观的人都指责老头不说真话,老头气急败坏地说到:“谁再管闲事,就让他赔老伴到医院看病,”后来,中年妇女自认倒霉,付给1000元才算了事。

“碰瓷”现象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化。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它的花样不断地翻新一般用“碰瓷”手法的人,均具有吸引路人驻足、与陌生人攀谈的本领。这种招术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其中使用的较多的应当算是“拾金平分”,“你轧我脚了”、“你剐了我的车”、“你把我撞倒了”等等。前些年“碰瓷”事件常在大街、马路上发生,时下已向乡镇和街道延伸,原因,没有监控摄像设施,不容易找到“碰瓷”证据。更有甚者“碰瓷”已呈现团伙作案的趋势,甚至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以此谋生的人,叫“职业碰瓷党”。严重地影响社会安定和良好秩序,有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路遇老人扶不扶?回答:一是以前可能会扶,但是现在看了太多的报道,所以不敢去扶了,二是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还是要伸个援手的。三是可能会扶,但是应该是在有其他人的见证下吧。四是坚决不扶,怕找麻烦。

近年来,老人摔倒讹人事件频出。大家纷纷感慨:“扶个老人的成本太高啊?”对待老人摔倒,究竟是扶还是不扶呢?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老人摔倒讹人事件频繁发生的背后是生活窘迫还是道德缺失?到底怎样才能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频繁出现老人讹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道德沦丧令人心寒“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告诉我们:人性本善,助人为乐乃快乐之本!做好事者,理应得到肯定和赞赏。

前段时间一段碰瓷视频在网上传火了。视频中,一名穿着黑色透视裙的女子,走到路中间的车前躺下。路人笑着对其说,“地上不热吗?”女子情绪激动地回答:“你给我2000块钱,再热我都能接受。”又有一路人劝道:“你快起来,别在这丢人现眼了。”黑衣女子继续躺在地上嚷道,“不行,我就在这,我就死在这。来来,你们车都开过来!”

随后,这名女子站起来,用头猛撞身前的车,一边撞一边说,“撞死就撞死。”连撞了6、7下,女子对疑似车主的路人说,“你让我撞死你要付法律责任的。”女子的一番碰瓷不成功,仍然站在车来车往的路中间不肯走。这时,几位警察同志上前,合力把她拉到路边。原来,女子碰瓷的地点就在派出所门口„„

笔者认为“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遇见老人摔倒的事情,一定要伸一把手帮助别人,同时还希望社会舆论要多报道相关的好人好事,弘扬互助的风气,对于那些‘碰瓷’的老人,无论年纪有多大,都应该用法律的手段来惩罚,这样才能让做好事的人没有顾虑,让看见老人不扶的事情不再发生。”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我们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常识的普及,相信大家都可以把老人“扶起”,让爱心永远根植在最需要关怀的“土壤”里,每个人都能毫无顾及地献出自己的爱,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第五篇:时事评论

时事评论(2)

“歧视河南人”是种精神胜利法

19日,白岩松在为其新书《白说》举行的读者见面会上表示,很多年前有一种妖魔化河南的声音,他为此专门到河南看看。白岩松称,中国什么样河南就是什么样,都应明白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做过什么,希望中国人都来河南看看,了解这个民族是怎么走过来的。

地域歧视自古就有,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妖魔化河南人究竟始于何时,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嘲弄河南人的“段子”大规模流行,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河南的地域歧视由此开始明确化。一个不无恶意的传说是,当年每当陇海线的火车进入河南,列车员就会提醒乘客“列车已驶入河南境内,请广大旅客提高警惕”。

不同地区的人之间相互攻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精神特质和典型特征,这种典型特征很容易被“符号化”和“标签化”,一旦不被其他地方的人所认可和包容,甚至遭到排斥和反感,就会上升为地域歧视。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不同地方的人聚在一起,讨论某个公共话题,一旦发生意见分歧,上来就是一句“你们XX人”,好像这是一个“必杀技”,立马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可以无往而不胜。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神胜利法。地域歧视最大的逻辑弱点在于以偏概全。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和坏人,都有你认可或不认可的人,不能把个人或一小部分的行为不加选择地打上地域的标签。否则,哪个地方会有好名声?更何况,贬低和攻击其他地方,并不足以抬高自己所在省份的地位,无非是暴露自己的狭隘和偏激罢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相互攻击和诋毁中,每个地方都会不同程度地被污名化,没有谁是赢家。

有时候想想,地域歧视以及由此产生的言论攻击,是一件特别无聊的事情。你攻击别人,自然就会被别人攻击,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逞口舌之快,毫无价值!

就本质而言,与其说国人出行“吃相难看”是个道德命题,不如说是个技术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旅游形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相信这种种陋习都会得以改善。当然,加快这样的文明进程,首先需要国人自身的努力。

究竟是谁炮制了“屠呦呦致辞”鸡汤文

12月10日,随着屠呦呦诺奖发言落下帷幕,一些微信营销号也跟着乐此不疲地“炮制”出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引来众多网友疯狂转发。一时间替屠呦呦写获奖感言的“鸡汤大军”火速占领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社交平台。

有人总结了一下,发现目前“山寨鸡汤文”主要流行以下两个版本。一个是“感动力爆棚催人泪下版”:“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还有一个“春暖花开骏马奔驰版”:“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怎么样,这样的鸡汤文是不是看上去文采飞扬?但经权威媒体证实,其为伪作。

屠呦呦在瑞典期间倒是的确做过“获奖致辞”,题目是《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认真阅读后不难发现,屠呦呦真正的致辞平和、理性,不谈感情,只谈专业。但这篇真作在朋友圈流传并不广泛,相反,却是伪作抢占了社交平台。这颇有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荒谬感。

说实话,类似仿冒名人的鸡汤文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攻城掠地”。之前,马云、白岩松、杨绛、张爱玲、林徽因、莫言等都中过招。这些鸡汤文大都看似辞藻华丽,充满励志的正能量,却大都缺乏思想深度。

鸡汤文之所以有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需求。人在社会中生活,面对粗粝的现实,不时需励志的语言、细腻的情感灌溉心灵。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也是九十年代以来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心灵鸡汤》丛书风靡的根本原因。也正因此,鸡汤没有原罪。

国人出行为何“吃相难看”

这些年,但凡有过出国、出境经历的中国人,大多有这样的感觉:只要走进中餐馆,或是有中国人用餐的地方,氛围遽变,热闹无比。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无论国内游还是出境游,某些中国游客的“特色”餐桌陋习依然故我,令人思考。

在西餐馆里,自助餐变“自家餐”,食物聚摞成塔,根本吃不完,以至于外国人投诉“浪费食物太可惜”;就餐时推杯换盏,大声聊天„„某种意义上,国人出行“吃相难看”,与某些国人喜欢在文物古迹上“刻字”一道,已经成为国人最显著的两大旅游不文明现象。

说起来,对礼仪这种文化,我们并不缺历史和传统。然而历史和传统是需要传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品质,而是需要不断的培育和学习。中国人越来越富有,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消费行为,但与此同时,我们却还没有建立良好的旅游文明,礼仪教育更是严重缺失。

但是,屡屡沉浸在鸡汤的语境下无法自拔,对一些东拼西凑的鸡汤文不辨是非地转发,这就暴露出有些人智力偷懒、缺乏辨别力。要知道,很多段子手与公号炮制鸡汤文的最根本目的是圈粉,从而撬动背后巨大的利益板块。调查显示,大部分积极推送“鸡汤文”的公众号多半是地产公司和美容院等商业机构,他们以这些看上去感性、励志的“鸡汤”打动人心,实际上来达到营销目的。

事实上,找出炮制屠呦呦虚假致辞鸡汤文的始作俑者,从技术层面来说,并不困难。此外,大力推广、转发此消息的公号,微信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只有正本清源、查清源头,才能杜绝此类假名人之手的鸡汤文甚嚣尘上。此前,万达集团就曾正式向北京市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顶尖企业家思维”微信公众号假冒王健林发布文章,从而索赔1000万元。这其实也提醒诸多鸡汤手与微信公号,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法外之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网上制造虚假消息、恶意传播,一样要受到追究与制裁。

“我们恨化学”不仅是一个化学问题

近日,化妆品品牌法兰琳卡再次因为一段仅15秒的广告被舆论讨伐。这段广告不断地重复着“我们恨化学”这句话。此广告7月在某地方卫视播出后就一直**不断。近日,一中央级媒体也开始播这则广告,这引起了《结构化学基础》的作者、北大教授周公度的注意。11月19日,网友爆料周公度递交声明要状告相关媒体。

生活中,我们可以说处处离不开化学。大喊“我们恨化学”,化学教授自然要愤怒,认为这是反科学、反智慧。不过,窃以为,对于一则广告,我们还应该放到广告的情境中去衡量,从广告法的角度来解读。

一是,此广告涉及虚假宣传和错误引导。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工业,化妆品企业本身就属于日化行业,法兰琳卡的产品如何做到纯“天然”,这恐怕难以实现。就算原料真的纯天然,也需要添加防腐剂等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打着“恨化学”的旗号“用化学”,这可能涉及虚假宣传。

二是有贬低同行业对手的嫌疑。《广告法》第十三条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在日化行业,一家企业为了卖自己的“天然”产品,让代言明星大声喊出“我们恨化学”,这无疑对其他企业是一种贬低和诋毁。从这一点上讲,该告法兰琳卡的不仅仅是化学专业的教授,而也包括其他不炒作“天然”概念的化妆品企业才对。

“我们恨化学”怎么理解,这是一个语言问题。“我们恨化学”的广告错在哪儿了,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真的不仅仅是一个化学问题,我们更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来解读。

中美高中生的“苦”不一样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蹲点。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这本书描述了这所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在相似的一所美国高中,华裔女孩田田的经历,也如出一辙。

不知从何时起,“国外学生都很轻松”似乎成为不少国人心中的固定印象。但是只要稍稍查证便不难发现,有关“美国高中生同样辛苦”的新闻在网上并不少见,比如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就曾在一次演讲中透露,“如果把美国的高中教育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绝对不会是减负而是增负。”这与《梦想的学校》一书所传递的信息,无疑是吻合的。

暂且不论书中所描述的美国高中生“4小时睡眠,4杯拿铁”的群像是否有着普遍性,我更关注的是,如果“美国高中生也辛苦”的确成立,它又到底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中、美高中生的“苦”又是否完全一致?比如仅就报道所呈现的信息来看,美国的学生之苦,除了课堂上的知识需要掌握、考试多外,其实还包括庞杂的课外知识要求,比如论文写作,特长培育等等。而在我们这里,分数至上与题海战术才是学生苦的真相。两相比较,到底哪一种“苦”更有利于人的全面成长和创造力的培育,或许就值得思考。

对于他国教育真相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自身。但在比较中,不应该是树立“比惨”的逻辑,比如美国高中生很辛苦,是否就能成为我们不必为学生减负的理由?是否意味着我们搞题海战术就是合理的?美国

飞机上不容许开“持枪”玩笑

近日,一张乘客在飞机上“持枪”摆造型的照片引发众多关注,有消息称涉事的几位乘客是从首都机场乘坐飞机的。记者询问了多位在中关村从事经营电脑的业内人士,他们一致认为乘客手中的“枪”疑似某国产品牌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手持“枪”状物满不在乎地摆造型,甚至用它指向同排座位的两位乘客,无论是持“枪”者,还是这两位乘客,都是一脸嬉笑状。这样的场景若是换个场所,比方说,在自家客厅里,拿着笔记本电池装“枪”过把瘾,不成问题。但这是在飞机上,从保障航空安全的角度讲,绝非小事。

为什么飞机上拒绝这样的玩笑呢?因为像这位乘客这样持“枪”,真会“走火”。这里的“走火”,是指给飞行安全造成不可预料的风险。相比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的安全要求更高,一些在平时看来无关痛痒的事,只要关乎航空安全,就来不得些许马虎和儿戏。有的乘客在乘坐飞机时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无所忌惮地开一些过火的玩笑,一方面缘于基本的公共安全和文明出行意识欠缺;另一方面,还在于不懂法、不守法。

根据我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航空器内禁止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行为。显然,这几名乘客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相关条例,违规者轻则罚款,稍重者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重者或被刑事拘留甚至判刑。

上了飞机就是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场合,玩笑开大了,难免会“玩火自焚”。

高中生或许也不轻松,但在其国内也同样存在着“减负”的呼声和改革期许。可见,美国的教育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且不可拿美国的所谓教育真相,盲目与国内做对比,以致对我们的教育改革产生误导,甚至遮蔽我们教育中的问题。

人类为何要探索地壳和地幔

据报道,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30名科学家正准备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处名为“亚特兰蒂斯浅滩”的地方,试图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尝试。

为什么要打穿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个问题就像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Mary Jucunda)修女写信质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副总监恩斯特·施图林格(Ernst Stuhlinger)一样,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孩子吃不饱饭,为何NASA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去探索火星。

回答这个问题既有抽象或哲学层面的,也有具体和实用的。首先探索地球内部与探索太阳系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好奇心所驱使;其次才是研究的实用性,后者可能会让人类生活得更为舒适。

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平均厚度分别约17千米、2865千米和3400千米,显然,人类对自己脚下地球的认识现在只限于地表和有限的地表下地壳的10多千米深处。如果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首先会对人类预测和预报地震具有很大的帮助。尽管以美国为首的主流科学家认为,目前地震是不可预报的,但是,如果能通过钻探获取从地壳到地幔不同层次的岩石构造和物质成分,或许能为人类理解地震并为未来预报地震提供科学参数。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日益增多和人类消费的提高,地球表面和浅表地壳中的种种资源在不断消耗,总有一天可能会枯竭和穷尽,因此,向地心深处探索也可能获取更多的资源。科学家们钻探地壳和地幔还可能获得更多的岩石样本,从而探索地球是如何演化和发展到今天,并且也能获知地下有无生命,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也将能让人类预测自己的未来。

从根本上说,人类未来的命运取决于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只有当人类不停探索,获取更多有关自然界的讯息,才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拥有美好的未来。

21世纪的今天你还记得怎么写信吗?一张手写的便条、留言,远比短信、微信、邮件更真挚感人。《说文解字》有云:“书者,箸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当今各种智能输入法层出不穷,在过于追求高效便捷的时候剥夺了人们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静心思索的机会,文化与文明的传承的断层问题,才是我们真正要迫切关注的。

中国式圣诞节背后的思考

12月24、25日是西方平安夜、圣诞节。不难预期,在中国各大城市,以青年为主体的集体狂欢又将上演。一些城市也提前发布出行安全提示,不少学校也禁止学生参与狂欢。

对西方人来说,圣诞节意味着宗教、历史与传统。他们的圣诞夜和我国的大年夜一样,是合家团聚的时候。不过,对中国人来说,这个节日在被接纳多年后却华丽的演变成了“狂欢节”,与以团聚氛围的圣诞主旨相去甚远。中国的圣诞节,广场喧嚣、情人约会、K歌喝酒、逛街购物血拼、商家炒作,成为主题。

面对这种传统节日受冷落、西洋节日受热捧的现象,一些学者忧心忡忡,甚至贴上西方文化渗透或国人数典忘祖的标签,对其口诛笔伐。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无可厚非,但如果对洋节“赶尽杀绝”亦大可不必,还是应该取其糟粕、学其精华。

对于圣诞节这个“洋节日”,现今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无非就是“狂欢”,没有思想内涵,而只是学到了怎么娱乐,是一个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的改良版。年轻人把此当作交往聚会的好理由,商家把此当作牟利营销的新平台,两者一拍即合,引爆“圣诞狂热”。

不仅如此,面对商家愈来愈火爆的圣诞促销,面对年轻人愈加青睐的圣诞节,我们需要的不是压制而是引导。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振文化自信,过好自己的“中国节”;另一方面,也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洋节,引导年轻人购物有度、狂欢有度,更多的是学习,圣诞节的宗教、历史与传统意

由“提笔忘字”谈汉字传承

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字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一项技能。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痴迷于键盘鼠标,丢掉了笔杆子,逐渐形成了提笔忘字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诸如《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取得高收视率的根本原因。

这些节目的热播,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揭露了汉字书写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低存在感。

我们应当承认电子输入较汉字书写具有快捷、方便、易存储等优点。但是汉字承载了中华文明的文明和智慧,不论是方正的楷书、隽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即便是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汉字正是在国人的提笔书写中得以传承,文明正是在方方正正中得以张扬,在那一笔一划中流淌着老祖先的文化血液。

义,合家团聚。

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梦想,还是闹钟?

全班31人,每天6点多起床,7点半集体去教室自习。他们不是高中生,而是中南大学冶金1402班的大一新生。1402班的梁明是全班的闹钟,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晨读半小时,然后7个男生寝室挨个儿敲门,直到把每间宿舍同学叫醒。

笔者在刷微博时无意间看到这则新闻,当即愣住了,面对中南大学冶金1402班全体同学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目标明确的学习状态,内心五味陈杂,久久不能平息,脑海里始终回荡着一句话“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梦想,还是闹钟?”

由北大高材生转读技校所想到的

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在会场,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就是周浩。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谈起当年的决定,周浩说“毫不后悔,很庆幸”。

(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为我们所知,同样是一个北大高材生,高明也曾在聚光灯下。2005年,我国正式施行从全日制高校在校学生中征集士兵的政策,刚满20岁的高明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休学入伍。从中国顶级学府的80后高材生,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一名普通士兵,如此,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向高明同志学习”的旋风。外界评价他的决定“不可思议”,说他“傻”,而高明却这样说:每个男儿都有军人梦,男儿意气,无关富贵。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周浩与高明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评价何其相似。难道每一个热血青年的梦想,都该止步于最高学府的光环?从北大转学技师学院,当然是极端的案例,这样的事情在任何社会也不会很多。但不多,不代表不该有:比尔盖茨、乔布斯当初念的可是世界级名校,但他们因为自己的喜好、选择,毅然离开学校去创业,选择肄业。可在中国社会,因为大环境和其他因素,有此般勇气的人很少。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屈就于“社会大势”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爱好,多了个大学生、名校大学生,却少了一个创造性人才。

曾几何时,考上北大,走进这座曾经“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府是多少学子及其父母的梦想。但是,一旦迈进北大的大门,仿佛身份就突然发生变化了。不仅穿上了“985”和“211”的双层“黄马褂”,而且社会似乎也以最高学府的姿态俯视其他“不起眼”的学校。一旦“最高”与“不起眼”发生点什么关系,都会引起社会的聚焦。显然不是。高明和周浩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挖掘到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只是社会的热烈“关怀”让外界觉得他们有“下嫁”之意。虽说北大已不是当年的那座学府,但是还有无数人倾之所往,毕竟其氛围、师资、名气等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可转言之,不是每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在四年时光里让自己过得舒坦。对于一个习惯了名校崇拜、学历崇拜的社会来讲,周浩从北大转学到技师学院的选择,在很多人眼中难以理解。当然,周浩还很年轻,或许以后他会后悔。因为北大的毕业证在中国确实很吃香,北大在中国的地位就像哈佛在美国的地位一样。再加上,学历在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是块敲门砖,没有就不行,这可能会导致周浩在起点和发展上,会比他北大的同学差一些。这些客观事实无法否认,短期内也无法改变。但这样的现实和对学历、名校的过度崇拜,本身也是不正常。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教育如此,个人选择亦是如此。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觉得北大就合适。

众所周知,十年寒窗,还得背上家人和老师的使命,当时年纪又小,周浩没有坚持住自己的主见,一番周转之后,才成为今天的热点。高考前唯一的目标就是取得高分,报好点儿的高校,但是当高分成绩单捧在手里的时候,却不由自己做主。诚然,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大事也该让家人参与或做主。理科660多分,报考周浩趣味

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其父母老师所言——的确有点“浪费”。父母供孩子十几年,当然更希望孩子能考上最高学府以出人头地。但是,高分与兴趣该如何平衡,父母老师应该多以孩子的想法为主,毕竟人生路要自己走。再者,北大高材生自愿转到技校就是网友所谓的“屈驾”?虽然“985”“211”与职业教育学校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小的差别,但是它们不应该被处在不平等的位置上。它们之间应是高校的差别化发展,人才分流而已。可见,社会主体价值观存在着导向上的误区。好在周浩是个例外,没有“架子”,或放下了自己的“身段”。

我们并不鼓励每个人都从大学退学,特别是从名校退学。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在任何时代,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好事情。只是,每个人都应该想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喜欢什么,是否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是否有勇气为了理想选择不一般的道路?年轻的周浩至少做了这样的选择,每个选择也未必会是一辈子,某一天周浩或许会又有其他的想法。但这都不改他当初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的事实。如果未来,周浩今天的选择让其也成为某方面的能人,很多人会把他当成成功案例来看待;可哪怕按照世俗眼光,他很平庸地过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特别是和他当初北大的同学比,他远逊于他们——我们也不该嘲笑他。因为鞋子合脚与否,只有自己最知道。并非每个人都一定觉得北大就最合适,更非每个人都适合做学术型人才,每个人的长处和发展路径本来就不同。譬如周浩,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当初高考也准备报考北航,但硬是被家长和老师劝阻,逼着考北大清华。而进入北大之后,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北大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因此才做出转学技师学院的选择。我们可以为周浩感到遗憾,也可以认为他太年轻,但一个人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喜欢选择生活、学习,本身也没有错。

学历、名校、成功,并非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选择,只要其自己喜欢,只要不违法犯罪,都是可以的。而事实上,当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遵从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的道理,首先个人幸福指数会增加;其次,中国社会也会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个人和国家的创造、创新能力和今天比,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社会大环境里存在的“下嫁”潜意识;孩子妥协于父母老师,没有择校权去发展自己的兴趣;众人投向高校不平等的眼光„„如此这般,周浩折腾了一大圈,虽成了关注的热点,但更应该祝福他,终于突破了重围,有了自主选择权,选择了自己不后悔的兴趣专业,也找到了自我。

下载时事评论300字[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事评论300字[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房价上涨过快原因?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04日 文章来源:网络综合 时事评论背景: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20多年来,城镇家庭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6.7平方米增加......

    如何写时事评论

    徐兆荣,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社国内部终审发稿人,新华社评论员。对新闻评论写作、研究及讲学的经历逾20年。编辑撰写新闻作品、评论作品及研究论文百多万字,有些作品获奖。 ■徐......

    时事评论

    新闻怎么了 数年以前新闻是以人性为主,如今的新闻多以人“性”为主。 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总看新闻,其实也并不是我想看,而是我的父亲。每当晚七点新闻联播的时候他总是会打开守在......

    2016最新时事评论集锦

    2016最新时事评论集锦 2016-05-26 网络 高考语文 2016最新时事评论集锦 “天价鱼”背后的信任危机 2015年国庆节火了青岛大虾,刚刚过去的春节又让哈尔滨“天价鱼”成为焦点......

    时事评论

    时事评论-娱乐版块 陈:嗨,大家好,娱乐版块又要开始啦!我是陈士豪! 马:我是马腾! 合:我们是爱马仕组合! 马:希望我们快乐的声音能让大家爱我们!我们首先来关注最近很火爆的综艺《奔跑吧......

    时事评论题目

    一、“非诚勿扰”节目“拜金女”事件 在2010年某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来自北京的一个叫马诺的女孩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此言一出,不仅使......

    时事评论演讲稿

    尊敬的校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外边下着大雪,天气严寒,但是我的心是热的,时事评论演讲稿。我早已盼望在剑桥同老师、同学们见面,互相交流。现在正是金融危机的严冬季节,但是我看到......

    2017热点时事评论

    有一种自信叫“为火箭发射失败点赞” 6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布通报称,我国当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