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想到的
由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想到的
——对于学生组织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2011年4月 日,清华大学迎来其百年校庆,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胡总书记从人才兴国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精辟见解和明确指导,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的学生干部,我深受胡主席讲话启发。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对学生组织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一、明确学生会的定位,真正做到“依靠同学、服务同学”。
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具体指导下开展学生工作的学生组织。学生会集合了广大同学中优秀、积极、活跃的力量,力求建立师生间坚实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必须不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重视从日常生活中听取同学们真诚的意见和建议,以同学们的评价作为我们工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为同学们多做事、做实事。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生会整体工作能力。
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我们需要有足够强的工作及服务能力才能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和支持。我们需要通过日常工作经验的交流、例会经验交流、各种办公能力培训等活动来不断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争取能不断提高每个成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而提升组织整体工作效率。
三、统筹兼顾,注重道德、专业技能及工作能力的统一
古往今来,有德有才方为人才。作为活跃于校园的一个重要学生组织,学生会成员需要德才兼备。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更加重视学生会成员关于德、才的统筹发展,要求所有成员在思想健康、品德高尚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另外,我们将大力倡导广大同学同样注重思想道德和专业技能的统一发展和提高。通过大力的宣传活动,如成功校友讲座、辩论赛等形式去把德才统筹发展的思路深入人心。四、五、六、七、八、。
第二篇:学习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
学习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隆重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在那里聚集了清华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海内外嘉宾、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
胡锦涛作出了重要的讲话:“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新的要求,为推进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讲话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即“四个大力”,希望青年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即“三个结合起来”,进一步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姓名:李雪梅
性别:女
院系:临床医学系
班级:08级一班
第三篇: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四大功能之一提出来,是大学功能的新丰富和新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文化传承创新成为大学四大功能之一,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与社会发展进步需求相碰撞的产物,是客观和主观、历史和逻辑的必然统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大学作为保存、研究、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基地,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交流,既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职责的新要求,又是对大学功能认识的拓展。
二、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和必然使命。大学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中培育形成并遵循的目标追求、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是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撑,是破解思想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上的定式,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保障。大学作为文化高地,通过批判地吸纳大众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彰显主流文化等,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以先进文化不断推动兰州大学的发展。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时代背景下,首要任务就是保持和弘扬兰大百年文化积淀成果,始终把“做西部文章”作为战略选择,努力把研究解决西部问题上升为攻关国家难题、“争创一流大学”的切入点。始终保持善良淳朴的道德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生存意志,直面清贫、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面对市场经济给大学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我们要牢固树立开拓创新、不断奋进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不断提升富有个性特征的学校精神,实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回答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积极吸纳中外优秀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对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主动让世界了解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
第四篇:胡锦涛于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范文模版)
4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师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座谈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的数十位师生就昨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交流并进行座谈。会议由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主持。
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并且提出了四个必须,特别是讲到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时,明确了一个社会责任感、一个创新精神、一个实践能力,这三项是对教师培养学生提出的更明确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倍感责任重大。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明确的要求,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求高校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自然科学起到领头作用,人文社会科学也要起到基础作用。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单靠自然科学的创新,可能很难真正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就不可能给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角度谈到:“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要积极面向现实。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要积极开展与世界的对话,在广泛吸取当今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来展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全面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田刚说:“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老师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而且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他还表示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道路上,一定要充满信心:“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做,完全可能在十年内培养出世界级的领军学术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而且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学专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阎凤桥教授指出,中国从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时启动“985”计划,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高等教育建设国家。“作为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大学老师,我感受到崇高使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肯定还是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很重要的使命,中国高等教育要成为世界一流,就必须和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此外,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出要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这样一个历史重任,并且特别强调通过创新方式来发展教育,同时特别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结合,我听完后倍感鼓舞,受到很大激励。”
“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将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教授着重谈了通过研究生培养和北大学科建设方面如何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指出,北京大学通过对体制机制本身进行富有创新意义的改革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研究生院还将继续按照总书记所指出的工作重点为国家各方面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创新型人才。北京大学也将更好地利用北大文、理、医科的传统优势发展工科,创建创新型的工学院,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在发言中谈到,胡锦涛讲话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科研,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上周一成立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就是国家支持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进行机制改革的重要试点,我们将和清华同仁一道努力做好工作。”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推动“985工程”的启动,调整了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和方向,有利于全国一大批高校发展,希望在985计划十三年后,清华百年校庆也将推动全国高等教育带动人才培养上一个新台阶。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文斌在座谈会上谈了自己的体会说,总书记的讲话论述和体现了一种新的人才观,对人才的地位、作用和培养途径做了新阐发: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人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社会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这是对人才地位和作用的新概括,人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二是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准,指出人才评价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这为我们如何评价、识别人才提供了具体标准,也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三是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途径。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的三个期望,就是青年人成才的三个具体途径,只有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一个人才能真正成才、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人。
“总书记的讲话几乎像是指路一样,很明确、很具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刘晓光教授结合总书记的讲话谈到医学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医疗资源,最大的患者群体,要思考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北医合并到北大后,在多个学科的融合、在国际合作等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现在的医学教育面临的情况是,如何在这个社会有些层面还比较浮躁的情况下,培养出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人,首先依靠教师要有高尚师德,要有人格魅力,去教育、引导学生。“我们要做高贵的人,高贵的人就是能忘记名利,能专心致志为患者、为社会做最平常地工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窦新竹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高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北大学子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新一代有志青年,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有义务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表率,克服思维惯性与惰性,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珍惜北大自由的学术环境,充分利用广阔的创新平台。”
作为一名毕业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毛晓强就胡总书记此前在视察清华与即将赴基层工作的同学座谈的谈话谈到自己的几点思考并表达了自己决心奉献基层、奉献社会的决心:“基层的道路艰辛而曲折,但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必须勇于吃苦而不叫苦,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去克服种种困难。”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最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寓义深刻、意义重大、指导性非常强,北京大学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与民族复兴紧密关系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二、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关于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坚持北京大学近年来制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质量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制度,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关于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和对全国青年学生的三点希望,更加自觉地坚持北京大学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按照总书记要求,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四、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关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总结和推广北京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关心广大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二是要继承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研究传统,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使我们的教师队伍能够不断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一流人才。三是要按照“追求真知、崇尚至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抵制庸俗、拒绝污染,学习先进、尊重平凡”的方针,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以高尚的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五、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对清华大学百年来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重要论述。充分尊重,虚心学习,努力借鉴清华精神和清华经验,更加自觉地在民族复兴的大业中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与清华大学和全国所有兄弟院校,在和而不同中取长补短,在推动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化的进程中竞相争艳,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团结共进,为早日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这个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性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做出我们各自的贡献。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校庆上发表全文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第五篇:学习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
学习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寄予厚望。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应该紧跟党的步伐,吸取胡主席的尊尊教诲,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我们应按照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努力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艰苦奋斗……
虽然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艰辛而曲折,但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必须勇于吃苦,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去克服种种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要想成为国家之栋梁,第一,我们必须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大学生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要想成为国家之栋梁,第二,我们应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我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要想成为国家之栋梁,第三,我们必须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期间是塑造有两个性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作为一名工大学子,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大学里我们必须不断地自我认识与提高,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不断用先进的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用先进的思想来指引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未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们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冶金091班:曾松柏 20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