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讲稿1.0

时间:2019-05-14 17:0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特讲稿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特讲稿1.0》。

第一篇:中特讲稿1.0

总共四个方面,PPT中的文字不需要很多,除了定义概念之外,看着删减吧。图片在制作PPT时,掺加在合适的内容中就好,当然可以另找合适的图片。谢谢

第一方面,伦理道德定义及与当代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定义: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伦理与道德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两个概念,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中国传统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西方伦理道德观则以个人主意为核心。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什么是伦理问题?追究下去什么是伦理?黑格尔曾这样揭示伦理的哲学本性:“伦理本性上是普遍的东西,这种出之于自然的关联(指家庭,引者注)本质上同样是一种精神,而且它只有作为精神本质时才是伦理的。” 简言之,“普遍的东西”(“普遍物”)是伦理之为伦理或伦理存在的基础,而“精神”则是达到伦理的主观条件。

伦理与道德作为建构个体与实体、个人与社会的同一性的意义世界的意识形态和人文智慧,具有精微但却深刻的哲学殊异和文明分工。简单地说,伦理着力“人”与“伦”的关系,道德着力“人”与“理”的关系;伦理具有客观性与实在性;而道德具有主观性与个别性。

伦理与道德共生,是中西方文明的共同历史。中国文明史上,儒家与道家是一对孪生儿。《道德经》在《论语》之先,其标题已充分彰显了它的哲学旨趣和文化偏好,“道德”是它的主题和思想重心。《道德经》中的“道”与“德”与后来乃至我们今天的道德有很大不同,它们更哲学,或者说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它说明,在文明的开端,道德首先被提出和重视,至少在系统的哲学理论中如此。与之比较,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似乎更重视伦理。儒家学说有两个基本概念:礼与仁。“礼”可以视为伦理,尤其是伦理实体的概念,而“仁”是道德尤其是道德主体的概念。孔子根本目标是什么?是构建一个“礼”的社会,还是“仁”的个体?“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孟子·滕文公上》的一段话最能代表儒家关于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理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观地考察,在儒家体系中,伦理与道德始终是一个生态,只是在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同的话语形态和历史内涵。在孔子是“礼”与“仁”,在孟子是“五伦四德”,董仲舒以后则是“三纲五常”。用现代道德哲学的话语诠释,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总是在具体的伦理情境中建构道德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不是诉诸西方式自由意志之类的抽象。

张岱年先生在《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 3 期上发表文章,在总结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九个主要规范: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的“九德”。

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卷本《规范卷》 中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分为四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有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

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 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选取了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它们分别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规范,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 关于长幼关系的规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敬贤之礼,接人待物之礼,仪态言谈之礼,庆典婚丧之礼。

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而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包括社会主义的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文化素质以及人民群众的理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体现。社会进步必须以人类精神文明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精神文明建设更必须以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作为基石和底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五个基本要求、三个道德领域和一个总目标。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把握公民道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突出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的道德教育功能。

第二方面,为什么选择大学生这个群体?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对落后资本主义国家 的道德状况作过这样的分析,“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按西方 的标准来看一直是落后的,但在靠赚钱以谋取私利方面使绝对不讲道德的做法普 遍流行,却恰恰是那些国家一直具有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 国家,但不容讳言的是,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缘故,在当前经济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使不讲道德的做法普遍流行”的问题。近几年来,大学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随着媒体的介入,更使这一现象受到了普遍关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能力较强。当代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科学精神、竞争创新精神、全球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大学生由于其本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定型,具有不成熟性和可塑性特点,还由于大学生人生经历的局限性,个体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善恶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在伦理道德观的选择和取舍上易陷入误区。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第三方面,大学生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蓝色字这一段相当于简介,下面会有比较详细的几个案例分析,分为3.1 3.2 3.3 3.4这四个小块 3.1概述 一,社会公德失范

一些同学忽视了社会公德是要共同遵守这个原则,缺乏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并且认为其是可有可无,甚至是一种没必要的约束,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例如有的大学生认为穿背心,拖鞋进教室是无所谓的;或者在公共场合(自习室、图书馆)男女之间的过分亲密行为时个人自由,不妨碍别人。二,职业道德弱化

曾有过一项调查:假设选择了不喜欢的职业。结果显示,只有半数的大学生在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时能认真工作。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令人堪忧。其次,许多大学生在组织观念,严格执行组织规章制度方面存在在明显的不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关心组织对个人的重视程度和各种待遇,而对组织的合理要求关心的较少。所以他们经常单枪匹马,没有合作意识,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人际关系紧张。三,家庭美德的滑坡

今天的大学生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并养育我们成人。但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对家长的含辛茹苦的付出与关爱不理解。有的甚至还因为一些小事抱怨父母,与父母吵架。四,网络道德缺失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有效地控制,加上大学生的责任感较弱,极易诱发内心的不良欲望。在网络社会里,网络爱情充满了虚拟和诱惑。互联网中频频出现的极具破坏力的黑客主体也大都是大学生。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名逮捕的杨某就是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

五、学术不端

剽窃论文、专利,虚假数据等问题

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3.2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大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

分类:嫉妒,攀比,人身攻击,对他人不尊重、交往障碍,以自我为中心等 事例: 1、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由于和室友打牌起争执,进而发生口角,杀害了4名同学。该起由大学生造成的刑事案件所使用的残忍手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致死,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现状:

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不少大学生经常感到交往困难、寂寞和孤独,少数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在大学生活中,难免会和同学或朋友发生矛盾和冲突,多数人选择了听之任之的态度。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今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性格上更显得孤僻。这部分人,特别希望有群体的归属和依恋感,但由于他们的任性,愤怒时常常会伤害别人,即使是小事也会容易小事化大,情绪不稳定。特别是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都非常优秀,于是就丧失了原先的优越感,从而与他人产生了一些隔阂和误解。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高校发生了多起学生寻短、打架斗殴的一系列核心事件,绝大多数起因都是同学冲突。

2009年信息时报对10所广州高校15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现状抽样调查,发现同学之间能够达到相互了解的仅占一成,过半学生认为同学、室友关系很一般甚至很差,虽然每天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但就想熟悉的陌生人一样。比起初中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由于学习、工作压力或性格不合等因素,大学生之间的情感变得异常冷漠,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不都,使得校园生活这个关系网越来越脆弱。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大学生的伦理道德问题就慢慢被折射出来。无论是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还是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此类以生命为代价的精英犯罪都发人深省,其中凸显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哦我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加以探索和解读。相对于几千万名大学生群体来说,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个案,但是我们仍然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是高校教育在某一方面机制能失调、制度规则调节失效的一个表征。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知行不

一、漠视生命、良心失手的价值观难题。面对大学生存在的诸多价值难题,我们在“知”之后,要不要去“行”?在生命面前,我们是敬畏还是轻掷?面对摇摇欲坠的良心,我们是托住还是视而不见?这个看起来一目了然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案例也让我们犹豫着如何回答这些难题。大学德育人文课堂完全可以宣称为学生的道德践履提供了某种理论上的合理性,但现实同时也使他们感到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石。

二、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

分类:伦理关系方面,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置”模糊、混乱;情感关系方面,师生间的地位和心灵“代沟”超宽、超深;师生之间情感淡漠化,关系陌生化、交往肤浅化、师生关系不和谐,缺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上课玩手机

事例: 1、2014年6月,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春明以指导论文为由,诱奸女大学生。2014年10月14日,厦门大学决定给予吴春明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处分。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近六成大学生上课每10分钟看一次手机,课堂玩手机成国际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师生关系不断地消解,且因高校扩招、“大课堂”教育模式、网络化交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观念,师生之间从交往空间、时间、内容上以及深度上等产生种种“异化”现象,出现了情感淡化、关系陌生化、交往肤浅化等状况,师生之间缺失任性的和谐、人文的关怀和关心人、发展人、尊重人、开发人,实现师生双方、双向全面发展的人本因素。无论是在伦理关系方面还是在情感关系方面,当代大学生的师生关系都已大不如从前。现在的教学上基本上都是填鸭与被填鸭关系,教育上是老鼠和猫的关系,“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异常严重。

三、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

分类:叛逆,沟通障碍,年龄代沟、容易向父母发脾气

事例: 1、2012年8月:女大学生开学要“苹果三件套”气哭母亲 2、2012年11月1日,南京大学一位心酸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现状:

对于当今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父母成为了发“月钱”的工具,他们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给父母打电话。而且某一官方调查显示,22%的大学生每次与父母通话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四成大学生不愿父母看自己的朋友圈。在大学这一社会环境下,随着年龄和自我意识的增长,大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只是变得更加丰富,但同时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变得青涩与稚气。研究表明,大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亲密和认同程度愈高,感受到父母的否定,侵犯自主权愈少,其亲子关系表现地越融洽和睦,反之亦然。大学生对父母表露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情况愈多,则表明其与父母的关系越亲近,反之愈疏远和冲突愈大。

四、大学生对其他的伦理道德问题:

分类:快餐恋爱,多角恋爱,社会公德缺失,冷漠,缺乏宽容,盲目爱国,大学生同居现象,炫富,极端个人主义,考试舞弊,诚信危机、缺乏责任感

事例: 1、201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MBA考试舞弊案。2、2014年9月,河北燕山大学一学生因情感纠纷捅死两人后自杀。3、2014年7月,北体大学生租豪车毕业。现状:

近年来,因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造成的各类事件屡屡见诸于新闻媒体,大学生的犯罪率不断上升、婚恋观极其模糊与混乱、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无所适从、诚信遭遇危机问题都越发严重。大学生道德失范集中体现为大学生道德认识偏颇,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薄弱,道德信念缺失和道德行为无序化。此五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突出表现为:过分推崇“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片面认识社会;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恋爱观和性爱观的扭曲;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3.3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

学术道德及失范的定义:

“学术道德”是指参与学术研究活动的主体,在学术研究活动中,遵循的正确处理各类关系的规范与原则的总称。学术道德失范以学术道德为前提而存在,重点在于“失范”,“失范”一词最初由法国人杜尔克姆使用,意为一种无规范约束的状态。“学术道德失范”可以定义为,从事学术研究的主体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

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1.论文撰写中的抄袭剽窃。

论文抄袭剽窃是现今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韦之将剽窃与抄袭定义为:“抄袭是直接将他人学术研究成果的部分或者整体占为己有,剽窃则是间接占有他人的学术成果,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都属于没有经过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观点、思想,且无法律依据。”剽窃是指大量的或者整段照搬别人的论文内容,而抄袭是指对所引用的别人论文中的内容进行稍事修改但并没有改变别人的特有内容与中心思想就使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急于求成心理的支配下,部分高校研究生不愿自己动脑撰写论文,而是直接从他人已经成型的学术成果中截取部分放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有时甚至是不加修改完全照搬照抄,在文中亦不加任何注明,最终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发表,或者也有研究生为了避免被发现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就将别人的观点转换成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变为自己的论文内容,但并不更改主要思想,以达到获得奖励或学位的目的。媒体上也不断出现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事件,例如,东北财经大学出现的“最牛抄袭事件”,某篇硕士毕业论文抄袭率达90%以上,除了作者姓名等自然情况不同,论文的其他部分几乎没有变过,再如,2008年,延边大学一毕业的说平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查出抄袭率超过20%。

2.伪造捏造实验数据和随意添参考文献。

实验数据的伪造捏造这一道德失范现象在理工科研究生中表现的较为突出。理工科研究生论文撰写通常要通过反复多次的科学实验来获得准确、科学、真实的实验数据,在大量数据的论证支持下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同时尊重实验所获的真实数据与实验结果是科研学术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守则。

近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伪造、捏造实验数据,伪造实验结果的事件频频出现,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曾发布一则消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名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女博士,发表在化学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的论文中存在实验数据造假的行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因此决定撤销这名女博士的博士学位。学术研究成果需要实验数据作为支撑,来佐证作者的观点,只有真实客观的数据才能反映出论文真正的价值和质量的好坏。当然,真实的实验数据一般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实验才能够获得,期间可能还会有无数次的失败,这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物力,有些论文作者受制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或者根本不愿意参加辛苦的调查研究工作,便采取随意捏造、伪造实验所需数据的手段,已达到顺利完成学术研究的目的。

与随意捏造实验数据相仿的行为便是在论文中随意添加参考文献。多数高校对于研究生撰写论文通常有关于参考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量化”的规定,这一规定意在增加研究生的阅读量,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同时提高撰写论文的质量。在关于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的学生表示给论文随意添加或编造改造参考文献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对于是否阅读过这些参考文献,仅有二成学生表示完成了全部参考文献的阅读。

3.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抄袭,自我剽窃。在网络化数字时代,一稿多投极易造成文章的重复发表,严重损坏出版期刊的名誉。目前国内多数高校要求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完成规定的学分,亦在研究生毕业要求中增设了在一定级别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这一规定本意在于在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增加其阅读量,拓宽视野以及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但一些不正当的学术研究行为也由此激生。针对此问题我国在2011年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对于学术成果的发表,不应一次多发,如有例外需再次发表,应在出版时明确标示出上一次的出处。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也明确规定一稿多投的行为是被禁止的,《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4.用不正当的方式影响学术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门已经敞开,研究生扩招、各学校之间交流学习以及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社会上的一些风气进入学校,对研究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尤其是“市场法则”在学术评价中影响尤为突出。学术成果的评价应该是经过评审者客观、公平的审查评价后得出的,但是评审者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其带有社会属性,部分研究生就利用这一特点,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已达到获取优秀评价的目的,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亲疏关系和金钱诱惑。学术评价虽然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但评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变更评价尺度,改变评价结果,这就间接导致研究生有机可趁,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甚至愈演愈烈,同时也埋没了很多真正做学问的人才。

3.4大学生虚拟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同样也塑造人类。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各个领域的人们,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校学生,这是与他们自身的特点紧密联系的。大学生是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群体,他们对新生事物有更大的好奇心和更执著的追求。但是,网络文化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双刃剑”性质,它在给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价值取向紊乱 在网络文化繁荣的背后,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其中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黄色流毒、暴力凶杀、虚假信息以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内容。面对这些信息,思想单纯、缺乏阅历和辨别力较弱的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极易受到网上信息的影响、迷惑,造成价值取向的紊乱。网络文化的发展正如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曾提醒道:“世界己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社会责任淡化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网络几乎成了人们宣泄的绝佳空间。部分人不负责任的指责、谩骂,过度地批判现实,甚至仇视现实,长期迷恋于虚幻而“多彩”的网络世界,简单地否定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导致了自己道德责任缺失,漠视现实世界的行为规范,从而引发违法犯罪。

某高校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3%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2%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道德人格分裂

传统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一“熟人社会”里,依靠熟人的监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相对严谨。但大学生自律意识较差,在网络世界里,网络行为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使图像、文字甚至人以数字的终端符号显现,由熟人的目光、舆论、情感等组成的道德防线很容易崩溃,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喧泄。这在客观上容易导致大学生网上道德意识弱化并波及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与虚拟性使大学生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使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传统伦理规范很难约束网络行为,从而导致人格异化趋势。比如对“网络黑客”的认识,有人虽然认为这些黑客技术高超,具有个性,但知道这是违反道德与法律的行为。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中存在的不道德现象在认识态度上总体来讲还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网上交往中,又对自己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眼高手低、轻视或忽视自身的网上交往伦理道德的践行,出现了思想和行为的严重分离,导致了某些大学生在网上交往中道德自律性下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形成多重人格。

道德情感冷漠

由于大学生在“电子世界”中,交往方式的发生了重大变革、人际关系得到了重建,导致现实中的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新的人际障碍产生。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全球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忽略了本民族的品质,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人际情感冷漠。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的心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就要寻求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满足,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只能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实现。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网络给人创造了一种虚拟的交友天地。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青年学生在这种环境里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利用“人机交往”替代现实的“人际交往”,以屏幕界面来回避现实矛盾,这便造成了青年人对于近距离沟通的疏远,忽视了近在咫尺的亲情和友情。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是如此,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的,“科技为我们的身心带来愉悦,但是迷上了它,却像灵魂被榨干”。为此,人必须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生存中取得平衡,“知道在工作生活中,何时该拒科技于门外”、“何时该用电脑,何时该拔掉插头”,“学习在科技主宰的时代如何过人的生活”从而把握“调整人性的尺度”。

第四方面,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原因分析。(我觉得主要可以分自身和外界环境来讲吧。感觉下面原因不是很合适)

产生上述伦理道德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机制

中国当代大学生基本都处在18一23岁之间,属于早期成人阶段,智力发展成熟稳定;从教育来看,他们绝大多数都接受了12一16年良好的系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从社会生活经历来看,他们大都出身在独生子女家庭,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基本都能得到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条件,其中很多人是伴随着网络长大。在进入大学前,除了必要的道德品行教育,他们基本都处在紧张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学习是他们唯一的也是最主要的权利和义务,这种观点在学生本人、家长及整个社会中达成了惊人的统一。大学生的伦理道德问题其实也是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一面镜子,大学生终将走上社会,其所存在的问题最终也会成为社会无法避免的伦理道德问题。

近年来,东南大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道德与和谐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多次就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大规模调查。调查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伦理道德变化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特质,呈现为伦理——道德悖论,其本质在于伦理道德精神链的断裂。

这种断裂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伦理、道德的取向、心态及其变化的不同步,以及由此导致的伦理—道德悖论。调查发现的相互矛盾的现象是:人们对当下的道德生活比较满意,但对伦理关系不满意;在伦理关系尤其在伦理范型方面守望传统,在道德生活尤其在基德、母德方面却追求现代,受西方影响很大。

第二,伦理精神与道德精神不统一,伦理追求与道德现实脱节。伦理上的实体取向包括对人情冷漠等诸伦理问题的批评,与道德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与个体取向相互脱节甚至对立。第三,精神环节与精神过程不健全,突出表现为知行不统一,其精神哲学根源是“理”向“道”转换的精神链脱节,认知形态的伦理即所谓道德理性强,而冲动形态的伦理即所谓意志行为能力弱,80%以上对公民素质中的突出问题在于“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道德行动”的诊断,就是知与行的精神链脱节的现象学表现。

概言之,变化不同步,精神不统一,知行不合一,是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道德精神生态链断裂的三大表现,它们构成当代中国伦理道德问题重要精神哲学根源。

伦理道德是一种精神,精神的本质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于是,逻辑结论便是:伦理道德需要一种建构同一性的精神力量。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在精神同一性建构的主体力量、客观基础、主观基础方面遭遇的诸多问题与难题,导致伦理道德精神的失调。

1.三大悖论

(1)思想领袖缺场:知识精英“集体失语”

悖论一:需要思想领袖,但思想领袖“集体失语”——知识精英是当今中国公认的处于第一位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力群体,但他们中相当部分缺乏“中国话语”,所谓“失语症”。

(2)行为示范群体信用丧失:党政官员缺乏道德信用

悖论二:需要道德示范者,但示范者道德信用丧失——党政官员应当是最具道德示范性的群体,但又是当今道德上公认的最不满意的群体。

(3)同一性手段的蜕变:媒体丧失道德性和道德的引导力量 悖论三:建构同一性的最强大工具,沦为解构同一性的力量。

媒体无可争议地成为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传播手段。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分别有72.0%和70.0%认为“传播文化观念最广泛深入的方式”是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对形成我国当前各种新型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总课题组的数据是:“网络和媒体”以74.2%高居榜首,远高于位居第二位的“市场”(57.8%)。然而,另一些事实却是:第一,演艺娱乐圈成为处于第二位的道德上最不满意的群体;第二,现代媒体事实上内在着由“文化产业”异化为“文化工业”的危险,对时尚的过度追逐必然导致精神同一性功能的消解甚至丧失,甚至沦为经济的附庸。

2.权力与财富的伦理性,是生活世界中,也是整个伦理道德精神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现实基础。然而,现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难题也存在于此。

难题一:公共权力的伦理性已经由于官员腐败而遭遇严峻挑战,甚至处于深刻危机之中。这种危机,可能还不只是事实上的公共权力的伦理性危机,最严重的是关于公共权力伦理性的信用危机。难题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财富的伦理性的瓦解。调查中的一个问题是:“你对当前改革开放的主要忧虑是什么?”38.2%选择“导致两极分化”,33.8%选择“腐败不能根治”,26.2%选择“生态破坏严重,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从这些信息中可能引出的道德哲学结论是:生活世界中作为伦理普遍性的两大现实载体,即公共权力与普遍财富的伦理性的消解,或者说,伦理普遍性的信用的消解。无论是公共权力,还是财富,一旦失去普遍性,便失去伦理性。分配不公的道德哲学本质,是伦理普遍性,或财富的伦理性的丧失;而官员腐败,本质上是公共权力的普遍性及其道德信用的丧失。

3.文化基础的崩坏

伦理道德的精神同一性建构,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1)传统的崩坏,内在着“集体失忆”的危机

有两组数据可以说明文化传统的道德哲学意义。“你对社会文化现象是非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千份问卷的多项选择中,“理性与科学”28.1%,“传统道德”27.2%。“传统道德”几乎与“理性与科学”并列第一。“你认为当前文化建设应优先重视哪些方面?”“弘扬传统文化”高居榜首,占47.4%。但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已经式微,甚至某种程度上崩坏,社会生活中的传统含量已经很低。传统崩坏导致的“集体失忆”,使社会丧失建构精神同一性的最为可靠的力量。

(2)伦理—道德悖论,导致社会文化环境的同一性丧失

伦理—道德悖论,尤其是由于集团伦理所导致的“伦理的实体—不道德的个体”的悖论,使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处于相互消解二难困境之中。一方面进行道德建设,另一方面大量存在的集团不道德行为,由于其内部的伦理性不仅长期被允许甚至被内部成员所鼓励;一方面要建设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中大量存在的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如红绿灯口行人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因时间过短而走路难的现象,又有力而无情地消解着道德养成的环境。集团行为、社会行为,不仅是潜在的,而且是最深刻的道德环境,集团行为的不道德,集团成员对集团行为的去道德态度和立场,严重腐蚀和侵蚀着现实的社会道德,尤其是现实的道德环境,从而出现道德同一性的文化危机。

三大精神链断裂,即伦理世界—生活世界—道德世界的伦理精神链、实体—个体—主体的道德精神链、伦理精神—道德精神生态链的断裂,是当前我国伦理道德发展面临的突出而深层的难题。

第二篇:毛中特论文兼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学号:2010220044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姓名:成晓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如何在社会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如何从自身做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首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

其次,谈到这个题目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1月4日,刘云山同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对《意见》作了权威解读。《意见》和云山同志讲话都包含这么一个重要的观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意见》共23条。《意见》在第一条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刘云山同志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另外,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用“三个倡导”加以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内涵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它的特性可以用“四句话”加以表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它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决定了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能产生重大影响。正如《意见》指出的,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2】

最后,当然我们不禁要问应该怎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集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要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联动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认知规律,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

1.加强宣传教育促内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认知认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具体要求,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性特质及其与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通过生动鲜活通俗的语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先进性讲清楚、说明白,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形成共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户外广告、手机等多种载体,生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充分发挥文化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作用,引导文学家、艺术家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体现到文艺作品中,让群众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重点课程,作为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深刻领会。把“三个倡导”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到各级各类教育,覆盖到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进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的自觉性、自信心、自豪感。【3】

2.注重融入贯穿促转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之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度,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体制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各个行业、社会各方面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制度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个人谋幸福、为社会促和谐、为国家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3.推动实践养成促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注重开展党员干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制度的约束力,以此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实践。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通群众的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之中,引导人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养成过程中,要遵循规律,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抓两头带中间,促进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断开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生动局面。

4.抓好氛围营造促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良好环境的熏陶影响。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育良好心态,抵制消极现象,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社会风气。新闻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理直气壮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唱响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传播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社会宣传媒介要注意文化艺术品位,不得出现有伤风化的内容,努力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各种传播载体都要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形成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荣、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耻的社会场境,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健全长效机制促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必须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建立责任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建立督查机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建立奖惩机制,褒扬一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伸张,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

人民群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引导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驱动力,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激发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共同奋斗。

至此,自然引出一问题,既然人是核心,那么如何改变人——尤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人,即“我”,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古圣先贤给了许多答案: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原 才[4] 曾国藩

【题解与导读】

此文为曾国藩参加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考时所交试卷之一。原,论说文体之一,盖推究事物本原之义以示人。

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从强调人才的重要,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再论述陶铸人才之责无旁贷,而以收效将来作结。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这是文正公一贯的主张,既见于奏疏,也见于日记,本篇论点,最见具体而微。

晚清政局,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为挽回颓势,曾氏主张从陶铸人才,转移风气入手。

【原文】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深究与鉴赏】

陶铸人才,移风易俗,是曾氏力挽晚清政局之颓势,所提出之救病良方。对于人才之栽培与任用,曾氏早已身体力行。弟子黎庶昌庸庵文编序曾称:道光末年,风气败坏颓放到了极点,“曾文正公始起而正之,以躬行为天下先,以讲求有用之学为僚友劝,士从而与之游,稍稍得闻往圣昔贤修己治人、平天下之大旨。而其幕府辟召,皆极一时英隽,朝夕论思,久之窥其本末,推阐智虑,各自发摅,风气至为一变!”

曾国藩(文正公)致力陶铸人才,转移风气,在咸丰九年九月二十四日之日记,足可与此相互发明:“是日,与李甲夫言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因以作字、作文、打仗为例,说明一切“皆视乎在上者一人之短长,而众人之习随之为转移。”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梁启超:孔子常言君子,君子即指有伟大人格可以为群众表率者。如“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之君子皆当作如是解《梁启超国学讲稿》)。;

那么,可能有人要问,怎样培养自己成为“一二人者”修己治人,移风易俗。现在请允许我从今从儒家角度略言一二,以抛砖引玉。梁启超谓:仁者何? 以最粗浅之今语释之,则同情心也。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谓对于人类有同情心也。然人曷(he)为而有同情心耶?同情心曷为独厚于人类耶?孔子曰:仁者人也(《中庸》)。此言“仁”之概念与“人”之概念相凾。再以今语释之,则仁者人格之表征也。故欲知“仁”之为何,当先知“人之为何,”“人”何以名,吾侪因知有我故比知有人,„„ 人也者,通彼我而始得名者也。彼我通,斯为仁,故“仁”之字从二人。申言之,若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则所谓“人格”者决无从看出。人格者,以二人以上相互间之“同类意识”而始表现者也。既尔,则亦必二人以上交相依赖,然后人格始能完成。梁启超谓:儒家利用人类同情心之最低限度为人人所同有者,而灌植之扩充之,使达于最高限度,已完成其所理想之“仁的社会”。故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我想这可能也是《弟子规》开篇即论“首孝悌”的缘故——培养人之最低限度的同类意识(然后再灌植之扩充之,如

[5] 孟子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然后,再处“一二人”之位,行孔子之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梁启超谓:譬者比也,以有我比之有彼,以我所欲比之彼所欲,是谓“能近取譬”,近取譬即“如心”之恕也。立人达人者,非立达别人之谓,乃立达人类之谓。彼我合组成人类,故立达彼即立达人类,立达人类即立达我也。故“仁”者同类意识觉醒而已。)最后率尔正之,实现修己治人,移风易俗。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从个人角度展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 汪金刚 稿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严书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学习《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几点体会

【3】新华网发展论坛

【4】《曾国藩文选》

【5】《梁启超国学讲稿》

第三篇:第一章毛中特讲稿

第一节课: 1.自我介绍

2.课程考核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满分100分,由两个部分构成:考勤和平时作业。考勤40分,平时作业60分。缺席一次扣20分,缺席三次者整个平时成绩为0.张老师也是年轻人,年轻人不为难年轻人,只要大家认真上课,考试都没太大问题,但态度不认真的张老师也帮不了你们。

3.十七周,教学活动结束,十八、十九周大家复习考试。本书共有十五个章节,大概每周一章,大家本科生,层次高,我们每周有五个课时,所以会讲得比较深入一点,大家有思想准备,但考试不太难。考试不是关键,大家在我的课上就抱着学知识的态度就可以了。只要大家认真,考试不是问题。

4.第一节课,大家才开学,还没从假期的状态中回来,要调整状态。规律饮食,规律作息。有长胖的同学要注意锻炼身体,马上春天来了,女孩子很爱美。

5.讲讲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课程设置的要求,所有的本科生都要学习这个课。我看大家专业都是英语,很洋气,和老外打交道,更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好,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很流行,很多老外都在学习,你们和老外一聊天,就聊马克思,老外特别崇拜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才是最流行的。

6.拉一遍目录。先解释课程名称,以前的毛邓三,现在的毛中特。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的。这一理论体系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括,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虽然它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但它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何以需要?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教材第三页第二段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记下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才能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体验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展出适应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2)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成功的苏联模式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革命的物质基础薄弱,沙俄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生产坦克和生产拖拉机都是一个原理,重型机械。:“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勒微笑的申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仪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德国不但被全线遏制,而且开始遭遇反攻,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者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场,迎战德军。”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有什么?红军有手工的兵工厂,用砂纸打磨子弹。所以在中国这样的现实下,我们需要中国模式。走中国的路,让别个去说吧!

2、何以可能?

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

血的教训,血的代价。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完陈右倾,反王明、博古的左倾,怕雪上、过草地,农村包围城市,有这些革命实践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可能。什么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土地改革,建立农村根据地。喜欢历史的同学在看完无数次的朝代变更,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以后,就可能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中国几千年的革命就在争夺一块地。姓李的地主打败了姓杨的地主,姓朱的地主赶跑了一个少数民族地主,结果数百年后姓朱的地主又被另外一个少数民族地主赶走,这就是革命。

共产党很聪明,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研究很深,就抓住了一块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结合,把地分给了农民大众,几千年的渴望,誓死保卫土地。国民党军队来了,纷纷参军,誓死杀敌,不为共产主义信仰,不懂,就为了保卫自家的那几块地。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后面有千万的农民同胞。共产党亏欠农民同胞太多,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农民同胞除了大力气,革命胜利后,发展城市,农村经济支援城市,以前城镇户口可以吃公粮,城镇人是公家人?难道农村人就不是公家人?医疗、教育等都是城市优先。现在城市发展了,城市应该反哺农村。

3、正式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依照历史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两重镜像。(书上没有,看课件)

1、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中,邓小平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化之道。这条具体道路,就是邓小平首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苏联模式,实现了六大理论创新:

第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论。从马克思到列宁、毛泽东,他们都曾经长期生活在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历史时代中。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世界形势的崭新变化,邓小平将时代主题概括为“和平与发展”,扬弃了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论,为社会主义的模式转换论、新型体制论、改革开放论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论。毛泽东为科学分析中国国情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晚年却出现了“左”的错误。因此,解决这个时代难题,具体分析中国特殊国情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邓小平肩上。他提出的当代中国特殊国情论、主要矛盾论、特殊矛盾论,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主题,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解放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统一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了更好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层理论问题,邓小平依据世界历史一般趋势,再结合中国特殊国情,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马克思晚年曾提出利用世界市场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新构思,列宁后期也提出了利用“国家调节下的市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但是这些闪光思想后来全被历史湮没了。邓小平以超越前人的理论勇气,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有力地冲击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流行多年的教条主义公式,意味着对社会主义的崭新理解。

第五,“一体两翼”的现代化起飞论。当代社会主义的大曲折,深层原因是经济改革问题,但直接的失足点在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上。如何解决这个大难题,邓小平提出了一条新思路:既不采取“直接碰”的激进方式,也不采取“绕着走”的消极方式,而是采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引着走”的稳健方式。邓小平要求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采取“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并实现“新型市场经济、新型民主政治、新型精神文明”的整体建构这种“一体两翼式”的体制创新,支撑中国现代化走向有决定意义的起飞阶段。

第六,“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论。既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国家统一,又要避免大的战乱,是一个历史性的大难题。为解决这个历史难题,邓小平以他特有的大智慧,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双赢之道:“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香港、澳门的回归,已经证实了这一思想的有效性。这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1)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2)立足于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原则。

(3)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要求。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谈到这句话,想起了电影的一些事情。你们知不知道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最为成功的是什么电影?中国电影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最为成功的是武术电影。中国的武术片对美国电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安、吴宇森、成龙、周润发、杨紫琼等名导演、名演员,已经被美国观众所接受。中国功夫的动作和程式已经被许多美国动作片所吸收。另一方面,中国武术片对美国电影产生影响的同时,它本身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重塑。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使中国的武术片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不得不对自己做出某种调整。而中国武术片也就在这种调整中实现着自身的创新。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卧虎藏龙》。《卧虎藏龙》被称为中国武术片的国际版,它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既得益于深得好莱坞“真谛”的电影叙事技巧,也得益于其中深藏的一些西方人认同和熟悉的思想观念。

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根据人的解放的整个历史进程,与时俱进地正确实施整个革命主题和中心任务的时代转换,科学地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科学变换.时代化的实质是把人类的解放划分为几个革命时代,并分别确立这些时代主题和革命的中心任务,党的工作重心,革命斗争的主要实践形式,并集中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武器,集中解决革命的道路和实践,党和革命队伍的建设和组织以及适用于这个时代目标的基本的革命策略的制定等问题.马克思主义通过时代化而更具有现实性和革命性,通过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与时俱进的具体化和系统化而更具有革命的时代针对性,由此使它与革命的具体实践融为一体.(1)剖析时代特征,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任务。

(2)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标要求。

(看完课件把书上的4页的三点勾起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历史进程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打江山的一代)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2、重要意义

(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3)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向西方学习迷梦的破产.走俄国人道路的新生选择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并没有出现像许多革命志士期待的繁荣局面,袁世凯篡权复辟、军阀混战。中国寻求新的出路,所以五四运动之后,梁启超说,向西方学习的迷梦破产了 晚清时代,很多人都认为不跟着欧洲走是没有希望、没有出路的,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却成功地“脱钩”了。当时中国知识界迫切地想知道苏联和欧洲“脱钩”的后果,包括是否一旦与欧洲“脱钩”,这个国家就会饿死。因此,《京报》才派瞿秋白前去考察。他写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让中国知识界认识到在欧洲之外有新的道路。这就是后来我们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历史需要: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

曲折探索的历史产物

讲讲啊Q正传。历史可以承载很多的东西,在最黑暗的历史中,往往能铸就最伟大的思想。(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4)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

陈独秀。他创办了《新青年》,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他热望青年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为恶社会所征服。”他把振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全面批孔的文章,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他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封建文学和“满纸的之乎者也矣焉哉”的老八股,彻底打倒。

李大钊。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1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中国人民应“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胡适。胡适提倡白话文,是因为白话文的形式适合于新思想、新文学的内容。他是要使白话文成为正宗的文学。他说“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鲁迅。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提出了“将来容中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吃人的礼教”一语,就是从这篇小说来的。

钱玄同。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大力宣扬文学革命的观点,五四以后仍旧从事文字改革的工作。在当时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他处处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对守旧的势力作出不妥协的攻击。另外,他也痛恨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他曾明白地指出,欲使中国不忘,并成为二十世紀文明的民族,就必须反对旧的伦理纲常而采用西洋的新伦理。而且又根据进化论的观点,提出事物沒有永久不变的道理。

刘半农。1917年成为《新青年》重要撰稿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0年赴欧留学,研究音韵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继续从事杂文著作。作品自然洒脱、幽默风趣。这是新文学史上两位热闹的人。新文学肇始,最需要反响——特别是来自“反”的那一方面的“响儿”,苦于一时不见,两位就商量着制造一个。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历数新文学的坏处;刘半农则一一予以驳斥。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双簧信”。真刘半农骂倒假“王敬轩”,新文学乃告成立。

吴虞。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5)实践平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平台。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谈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形成过程: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党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初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1940)等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 总结了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提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论十大关系》(1956)等著作,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艰辛的探索。

重点: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概括为 6个基本方面和 3个活的灵魂:

1、基本方面:(看书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打倒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解放全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的理论。

2、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篇:毛中特第一课讲稿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从而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大大加快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自党的成立至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以前,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中国革命的规律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对中国革命中的重大问题,往往照搬外国的经验。又因我们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而在决定中国革命斗争的重大问题时,往往是听从共产国际和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的意见。从党成立到遵义会议前的十四年中,党召开的历次重要会议都有共产国际的指示或共产国际代表的参加。共产国际对世界革命运动和中国革命斗争起过推动、帮助的作用,有些指示也是正确的;但由于共产国际对各国的实际情况缺乏具体的深入的了解,因而有些指示是不正确的;而在斯大林领导共产国际期间,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因而它给中国革命斗争带来了不良影响和重大损失。

遵义会议不仅没受共产国际指示的干预,而且对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的瞎指挥进行了严肃的批判。这和以往党的历次重要会议是不相同的。从会议内容本身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历史特点。

在军事上,遵义会议彻底否定了博古、李德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路线,对党内两条军事路线的一场大争论作出了正确的结论。会议在批判李德等的军事教条主义的同时,反复强调领导中国红军战争,应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来规定和制定红军的组织形式、战略方针和战争形式等。

各位同学好,现在我们就开始正式上课了。本学期的这门课程毛泽东思想。。由我来为大家讲授,很高兴和我们汉语专业两个班级的同学一起共同学习。我们这门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我们高校中的四大政治理论课之一,其他三门呢分别是思修,近代史纲要,马基。应该同学们已经接触了思修和近代史纲要,在大一时候大家应该已经上过了,那这学期呢我们要学习这个四大金刚的最重要的一门,就是我们的这个毛中特。大家如果有去教务系统看一下的话,会发现我们这门课程的学分是非常重的,一般的课程只有两分三分学分,像英语学分高一些会有4个学分,但是我们这门毛中特有6个学分,相当于有些课程三门了啊,一个顶三,学分还是相当重的,可见我们现在高校对于我们的思想理论课尤其是毛中特这样的,关于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与党理论知识的课程的课程设置是十分重视的,希望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一方面。

同时呢,我们这门课程也是大学中的学位课,最后是统一出卷统一考试,希望大家能了解。

授课方式

其实一讲到毛中特这门课程或者说讲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对其感兴趣的同学真的是不多啊,其实我也可以理解。讲到这个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啊,讲到这个理论体系啊,理论成果啊,确实比较枯燥理论性质太强,而且我们这门课程安排三节连上,对于同学们来讲确实也比较辛苦。所以我会在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之后尽量安排大家观看一些文献资料,看一些这个纪录片之类的,看看我们这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是如何形成的啊,一些经典的会议啊,历史事件啊,都会放影片给大家看一看,拓宽大家的知识面,也对于我们党史以及课程有一个直观性的认识,走进实际。课程安排

在课程安排上,本书一共分为十二章,这个是2014年最新的版本,之前老的版本是有十五章的,新的版本在改动上还是比较大的,把老书的第二章理论成果的精髓直接放在第一章了,后面也有一些调整。我们一共有18周的课时,最后两节课会帮大家画画重点啊,答疑自习一下,所以上课的时间一共有16周,我们毛中特的侧重点在前六章,这个六章也是考试重点,所以我也会在讲课时重点来说,所以在课时安排上我会把重点放在前六章,这个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考核方式

接下来来讲一下,大家关心的考试问题。我们这门课程是学位课,所以最后是学校统一安排考试时间统一教研室主任出卷子,这个希望大家注意,最后大家的成绩是百分之30平时成绩加百分之70的期末考试成绩,成绩方面我只想同学们注意两点,一个是到课率一个是通过率。学校对于学生的这个到课情况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也施压给我们老师要求你们平时的到课情况,但是我觉得所有事情都要有商有量啊,如果有上课不能来的可以和我请假啊,但是记住不要经常旷课,我觉得大家应该把握住在大学里课堂上上课听课的机会,你们以后踏上工作岗位肯定会怀念这种美好的单纯的校园生活的啊。最后的到课情况也会影响大家的期末分数的哈。

那现在我们就来点个名,叫到名字的同学举手喊到,让我认识一下,我们也彼此熟悉一下哈。

第五篇:中特专题

中特

二、专题研究题

1、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随着整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渐进发展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阶段一:1979年到1982年。主要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展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中央的权利下放。一方面,扩大了地方的计划管理权;另一方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这一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没有摆脱传统管制型政府的思维模式,改革仍然在计划经济的审批制度圈子里徘徊。(2)阶段二:1983年到1988年。将重点放在下放权力、减少审批层次上,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行政组织结构,精简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等目标。(3)阶段三:1993年到1997年。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1993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职能管理部门,减少具体行政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要坚决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把应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4)阶段四:从1998年至今。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广泛而深入的发展阶段,在历次行政审批改革的基础上,本次改革注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也在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成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1)健全机构 清理项目。为适应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需要,取消了原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监察部牵头、中央编办和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组成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国务院部门的审批项目先后进行五轮全面清理,逐项进行审核论证。在工作中,坚持把取消调整审批项目同促进政府部门有效履行职能结合起来,坚持与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方面改革有机结合,坚持完善审核论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在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对国务院部门拟新设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严格把关。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新设行政审批项目审查论证机制。(2)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全国已建立行政审批配套制度8000余项。目前,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配套的行政审批法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各地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2800多个,省、市、县、乡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十年来,我国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对违法设立审批等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督促有关部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3)改进方式 提高效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推进了依法行政,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加强了政府管理创新,坚持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减少政府工作流程、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了行政职责体系和问责制度,遏制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现象蔓延,推动了政府反腐倡廉建设。

存在问题:(1)权利分配问题导致行政审批权难集中,其实质是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2)审批授权问题导致改革难实施。主观上:部门领导不愿削弱自身权利;客观上:法律法规、行政问责、监管制度不健全,窗口工作人员资质参差不齐,领导不敢下放权利。(3)上下不对应问题导致改革难推进。从省一级到县一级都在进行改革但工作基本上是处于单干状态,上下不对应缺乏统一领导与指挥,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实现上行下效。(4)行政审批事项界定的标准不统一导致改革难彻底,主要表现在对非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上,具体表现为:事项不清、设定权限混乱、审批期限不明确、审批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审批方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法律责任约束等。

解决:1.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规范和监督3.做好取消、调整和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工作4.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法》的配套制度

5.清理规范和培育发展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2、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收入分配改革的历程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分为两部分:(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种根据个人劳动差异分配基本生活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超过基本生活消费品的部分采取福利分配的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下的特色是平均主义,个人收入差距不大。(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1987中共十三大召开,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阶;1987-1992中共十四大,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阶段,1992年兼顾效率与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十五大提出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十七大及其之后的改革 :08年个税起征点1600调至2000,09年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10年个税起征点2000调至3500,12年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成就:(1).建立并实施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相适应,建立了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微观自主:家庭联产承包,绩效工资等 ;宏观调控: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新型合作医疗,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等 初步建立起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3)广大居民的收入状况得到显著改善,1978-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至1.57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至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至4007万。

问题:收入的不平衡性,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也已是不争的事实。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现行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初次分配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行政力量在初次分配领域仍然发挥作用;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国家在初次分配领域的宏观调控缺失;

二、再分配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税收制度不健全,限制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加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3、我国人权保护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也不断推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权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纵观我国人权保障经历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

历程及成就:

1978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中国人权保障新“原点”;1982第四次修改宪法,在宪法中列举了28种公民权利;1991年,国务院有发布首份“人权白皮书”,从此人权被称为“伟大的名词”;2004年,我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2007年,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写入党章,十七大报告中赋予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等多种新人权;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2012年6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12-2015)年》,这是中国政府第二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这个计划对今后四年中国人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了规划。

问题:司法领域人权保障不完善;人权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立法方面还存有空白;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对保障人权方面认识不足,侵犯人权现象时有发生;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法律规定不够具体且措施不得力;保护人权财政投入不足

完善途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约束政府权力,形成有限政府;推进司法改革,谋求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建立专门人权机构;加强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尽快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加强对干部和执法人员人权保障的教育

4、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和趋势

问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尚未形成;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包括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还不到位;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等公共安全体系尚需加强;群众根本利益问题的解决方式;地方和基层社会管理责大权小问题

趋势:

从片面到全面: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从片面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

从管理到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要着眼于增加社会活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从“管理管控”到“寓管理于服务”的转变

从一元到多元:在管理主体上,要实现从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的转变

从控制到协商:在管理方式上,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实现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的转变

从事后到事先: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的转变,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

从简单到综合:实现从简单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转变。

5.我国反腐败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

1、历程:

第一阶段:轰轰烈烈反腐期 大致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出台多项措施打击和惩治腐败。第二阶段:腐败滋生蔓延期大致发生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对内改革、对外

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经济领域里开始了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腐败主要表现在商品、信贷和外汇等“商品流量领域的腐败。”腐败现象在这些行业或领域及一般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出现并蔓延起来。第三阶段:腐败泛滥期大致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期。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已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经济领域里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不完善,使得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钻制度的漏洞,“权力”往往与“资本”结合在一起,利用制度上的漏洞疯狂地聚财敛财。而对腐败的打击则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多是被动的、防御性的。第四阶段:腐败分子开始受审的高峰期在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明显的加大了反腐力度,开始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党纪国法相继出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定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

2、中国反腐现状:腐败现状特点:腐败范围越来越广。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窝案、串案明显增多。“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取得成就:

(2)依法查处了大量的违法违纪案件,捍卫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在战略上反腐败的斗争实现了三个转向: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由群众运动反腐、权力反腐逐步转向制度反腐,依靠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3)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反腐倡廉的路子,并形成了共识: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而,基本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4)纪检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地方纪委虽然仍由同级党委领导,但不再强调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二是组建了专门的巡视机构和巡视队伍;三是对各部委派驻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直接领导。这使纪检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大增强,纪检查机构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5)反腐败的十大具体措施得到贯彻和落实。(6)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腐败行为取得很大成效2003年中国人大批准了由140多个国家缔结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从而奠定了与各国联手打击外逃贪官的国际法基础。(7)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存在问题(中国目前的反腐形势)

(1)腐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中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腐败案件,大大高于最后得以处理的案件,而且这个“呆账”仍在以一定的速度积累。(2)窝案、串案、集体腐败越来越多。(3)贪官外逃和资本外逃十分猖獗。(4)外企腐败严重。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华跨国企业逃税总额每年高达300亿元。目前中国已批准成立40多万家外资企业,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手段逃税和避税,造成账面上大面积亏损。(5)腐败分子前仆后继,顶风作案突出。尽管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但顶风腐败十分突出。(6)“一把手”腐败。

(7)徇私渎职的腐败行为相当严重。因循私渎职和官僚主义等,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由行政腐败直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8)腐败向各个行业蔓延,发案部位网状延伸。由传统的单位内部犯罪,演变为带行业、系统特点的犯罪;由原来的主要是生产、生活原料领域犯罪,发展到主要是生产要素领域犯罪;由以往主要是一般行政管理部门发案,蔓延到主要是党政领导机关、司法机关和掌管人财物的要害部门发案。(9)腐败形式花样翻新。犯罪集团和腐败分子打着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旗号,用表面合法的形式掩盖其腐败行为。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很大。反腐对策建议:

 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败局面(1)、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一是用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

拔任用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2)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一是使各种监督力量达到总体协调。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三是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四是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和“零容忍”的原则。

 以法制保障反腐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法制是保障。

1完善法律体系坚持以法制反腐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2严格执法:加快新闻立法,充分利用网路力量舆论监督本身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强制的力量。

6.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创建与确立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两大历史事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本阶段主要成就其一,确认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使民主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扩展至全体人民;其二,创建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并扎实地推进民主参与的实践;其三,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二)第二阶段:1957—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现偏差和失误。由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萌芽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造过程中,并强烈地受到苏联的影响。在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影响下和“左”的思想的干扰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经

受了冲击。政治上高度集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三)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陷入混乱和遭到破坏。这一阶段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大民主”运动阶段,也是“为民作主”代替人民民主阶段。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曾一度停滞不前,甚至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的衰败(四)第四阶段:1976—1997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恢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1976年10月至1978年11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恢复和重建时期;1978年12月至1989年4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时期;1989年5月至1997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与深度发展时期。(五)第五阶段:党的十六大至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建立、健全了对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机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主要成就

1.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具有最广泛基础的民主制度。

2.建立并逐步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4.9)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是人民当家作主, 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基本形式,因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建设。

3.开创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确立并基本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5.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的总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新的政府职能体系已初步形成,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6.拓展基层民主建设, 健全公民权利保障制度

基层民主建设和保障公民权利是密切联系的。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国有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在大力拓展基层民主的同时, 还特别注重加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制建设。近年来, 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统一管理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扶贫制度;建立个人生活保障线, 切实保障的生活水平;对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法规, 保护这些人的基本权利。

7.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 加强法制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 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一, 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法律框架已经形成。第二, 我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日趋完善。第三, 法律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 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的误区与民主建设的实践之间的矛盾: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存在民主工具化、手段化倾向,没有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目标的高度上来认识,从而导致实践上的偏差。二是对我国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思想认识不足,把民主政治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使得主观脱离客观,缺乏严肃的理性思考。三是对西方国家民主,不是盲目追寻就是一概否定,对民主在我国的运行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四是民主意识比较薄弱,公民参与意识和意愿不强,参与能力水平不高。

(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的矛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其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而言,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政治体制高度集权的弊端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臃肿庞大的党政机构、等级授权的干部制度、林林总总的官僚主义、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还没有根除,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人治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着重实质民主、轻程序民主的问题,注重民主的内容,忽视民主的实现形式,加大了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难度。

(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矛盾

我国民主政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政治参与能力严重不足;城市基层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居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不畅通;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缺乏力度,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方面缺乏制度规定。《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妨碍着一些民主措施的有效落实,这些不足都影响了人们诉求的表达、权利和利益的实现。

(四)公民政治权利的多维与监督缺位的矛盾

在民主实践中,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缺乏具体法律保障。在监督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民间组织力量薄弱,法规不完善,权利监督机构不健全,新闻舆论监督缺乏操作性,人大和政协存在“虚位化”倾向,监督往往只停留于搞调查、听汇报、作批评、提建议,因而弹性大、刚性小。监督机制虚置,政治监督不到位,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这也是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体制机制根源。

四、原因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尽管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离高度民主还很远,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原因——经济基础不发达

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与现代政治文明相适应的公平、效率、竞争、民主、法制等进步政治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派生产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发育还不成熟,整个社会缺乏发展民主政治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限制了公民现代政治观念、政治意识的生成,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影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二)政治因素——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总的来说还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具体制度还存在着弊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显得严重滞后。权利过于集中,社会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司法缺乏独立性,行政管理体制中仍存在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

(三)制度因素——民主制度不健全

制度建设是扩大人民参政、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是一些有关民主践行的具体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存在人民群众民主权利行使空间小、落实难的问题,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法制建设方面,法制不完备,法制意识薄弱,重人治、轻法制的现象突出,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等不良现象,这些问题同样也制约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启示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同时必须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三)必须用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四)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以奠定必要的人文基础

(五)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Add:如何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总结几个原因:市场经济发展;收入机制不完善,如灰色收入;垄断——认为造成不公平竞争;个人能力或努力程度的不同;西部农村基础弱

一、知识题复习提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动力

2、四个尊重的内含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途径、举措

4、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6、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关系是什么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意义

8、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9、党的建设的五个方面内容是什么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下载中特讲稿1.0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特讲稿1.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特复习题2014

    1、 如何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 2.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既要实现国内......

    中特反腐大全

    如何做到“不想腐 不能腐 不敢腐”一、关注人性,有力构筑“不想腐”防波堤1、合理满足党员干部基本诉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

    中特论文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美丽中国 摘要:十八大提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美丽中国”的理念,备受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节能发展紧密相连。本文简述了生态文......

    中特演讲稿

    中 特 演 讲 稿 班级:工商企业一班 学号:1525010145 姓名:张俊强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

    中特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由择校现象想到的民生问题中 的教育公平问题 摘要:本文由作者家乡小升初择校的混乱现象,分析了......

    毛中特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特知识归纳范文

    001.一个中心——————————————————————————————————经济建设 002.一个动力—————————————————————————————......

    中特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班级:信研1503 学号:2015200778 姓名:陈言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体会和建议 这学期是我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第一学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