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5版)--邱关源(讲稿习题)1、2

时间:2019-05-14 18:4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路(第5版)--邱关源(讲稿习题)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路(第5版)--邱关源(讲稿习题)1、2》。

第一篇:电路(第5版)--邱关源(讲稿习题)1、2

1、已知: U1=1V, U2=-3V,U3=8V, U4=-4V,U5=7V, U6=-3V,I1=2A, I2=1A,,I3=-1A。

求图示电路中各方框所代表的元件吸收或发出的功率。

解:

2、如图,求电压u2

解:

3、求电流 i。

i[3(2)]A5A

4、求电压 u。

u(10205)V15V

5、求电流 I。

6、求电压 U。

7、求开路电压 U。

8、计算90电阻吸收的功率。

9、求负载电阻RL消耗的功率。

第二篇:邱关源 《电路》第五版 学习总结

第一章

1、KCL、KVL基尔霍夫定律

2、受控电源 CCCS、CCVS、VCVS、VCCS

第二章

1、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阻的Y行联接与△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R1、R2、R3为星形联接的三个电阻,R12、R13、R23为△形联接的三个电阻公式:Y形电阻

如:R1R12R31R1R2R2R3R1R3R12 R12R23R31R3形相邻电阻的乘积Y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形电阻 形电阻之和Y形不相邻电阻

2、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

电压源串联,电流源并联可以合成为一个激励为其加和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只有激励电压相等且极性一致的电压源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KVL; 只有激励电流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否则违背KCL。

第三章

1、KCL独立方程数:n-1 ;KVL独立方程数: b-n+1

其中,(n为节点数,b为分支数)

2、支路分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3、电压源电阻很小,电导很大;电流源电阻很大,电导很小;

第四章

独作用时,在该处分别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2小K倍时,响应(电压或电流)也将同样增大或缩小K倍

4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替代,此电压源的激励电压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一端口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等效置换,电流源的激励电流等于一端口的短路电流,电阻等于一端口中全部独立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PLMAX2UOC,负载电阻RL=含源一端口的输入电阻Req 4Req

第五章

第三篇:《中学生物学》2007年第1~2、5~12期目录

《中学生物学》2007年第1~2、5~12期目录

第1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中学生物教材中的模式生物/陆新华//01—03 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发展展望/马兰萍//01—05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及其特性/李成云//01—07 C植物的相关问题/周发//01—09 脂肪肝:“新新人类”流行病/朱兴钢//01—10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例谈“高中生物学生态课堂”的构建/韩益钧//01—12 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宋佃信//01—14 生物学与美/黄宏兵//01—17 开展生物课外活动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刘月菊//01—19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和反思/张寿雄//01—20 “生成”——让课堂闪动灵性/许明//01—22 浅谈生物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孟咸兵//01—25 “鸟的生殖和发育”说课设计/韩爱兰//01—27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尝试对三个生物学实验的改进/周世琴//01—28 利用含羞草进行系列生物探究活动/汪花菊//01—30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李荣文,谢正莲//01—31 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杨培俊,玛依拉//01—35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运用“两变量、两方法”速解实验设计题/陈英水,杨青云//01—36 生态瓶设计注意事项及相关试题分析/张卓鹏//01—37 几道难题解析探讨/岳建光,田源//01—39 优化例题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左开俊//01—40 “细胞和代谢”专题的高考复习探讨/王苏豫//01—42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专题复习策略/钱雪梅//01—45 “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专题的复习策略/郄银东//01—47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策略/李可祥//0150 对2007年生物高考实验专题复习教学的建议/袁茂坤//0152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新课标下生物课堂中的情感渗透/梁平//01—55 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再现生活——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教学有感/陈越//01—56 浅谈新课程的生物导课语/钱红亚//01—59 在生物新课标下开展探究活动的研究/叶治平//01—61 其他

教学一得(1则)//01—50

第2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生物科学史上的“意外”收获/冯建婕//02—03 失重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仇存网等//02—04 生物信息学简介/王浩森//02—06 小议中性学说/刘继超//02—07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兴趣小组实践初探/吴光华//02—08 利用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王守民等//02—10 禽流感相关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吕新文//02—12 巧抓课堂讨论时机

提高生物教学效率/赵明东,邸静//0213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刘相斌//02—15 农村初中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原则/甑宗秋//02—18 谈谈中学生物课堂的教学机智/邵廷江//02—20 利用“动态生成”教学激活生物课堂/苏少华//02—24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用具的改进/陈耀吉//02—26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简单的方法——“一钵一杯”法/赵开勇//0227 我国温室园艺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调查/叶映君//02—30 观察多效唑对植物(高粱)生长的影响/万绍伟//02—34 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酒精的原理/姜松祥//02—35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例谈运用创新思维解答生物试题/郑思东//02—36 让“问题”成为引领学生高效复习的载体——浅谈高三复习课堂问题的设计/吴久宏//02—39 分层次综合复习在生物高考专题复习课中的尝试/吴红漫//02—41 例谈生物解题中的数学思想/左开俊//02—43 通过分析曲线图说明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袁景开//02—45 2007年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唐时鸿//02—48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试卷讲评探索与反思/柴志坚//02—58 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思维训练/郭荣辉//02—60 新课标理念下高三复习课的教改创新性尝试//邓立昉//02—63 其他

教育词典(2则)//02—

21、47

第5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光合作用与诺贝尔奖/张成军//05—03 浅谈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黄玉茜等//05—04 浅谈鱼类的渗透压调节/陈建华//05—07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生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初探/魏小英//05—08 教学生学会问问题/李辉//0511 谈生物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刘广林//05—12 发挥教材优势,克服学生心理疲劳/王其和//05—14 浅析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陈伯萍//05—16 备考后期生物学实验复习策略/魏威//05—18 放权让试卷讲评活起来——一堂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及案例/何杏兵//05—20 做生物习题后的“反思”/薛仕刚//05—22 用尽教材

彰显个性/姚玉琴//05—24 生命科学史与生物科学探究/谢群//05—26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张小明//05—28 试论生物探究性试验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潘建勋//05—31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包包菜的一种病症调查分析/韩涛//05—34 对蒸腾作用的初步探究/陈永群等//05—35 “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有效改进——利用色素涂片法提高层析效果/朱静,金天华//05—37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五颜六色”/潘爱芹//05—38 让学生做一个基因突变带来结果的模仿实验活动/尹治安//05—40 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冯武军//05—41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改进/李长静//05—43 高考生物学实验题题型初探/吴文荣等//05—44 高三学生应如何进行理综学科第二轮复习/王士朝,田永丽//05—48 2007年生物高考模拟单选题/唐时鸿//05—51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杨学哲//05—57 新课改理念下“生物教学活动单”的设计/王尉蔚//05—59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说课内容的拓展/陈国//05—61 例谈新课程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张霞//05—63 例谈课堂教育机智/刘春兰//05—64 其他

教学一得(2则)//05—

42、50 封面照片说明//05—17 关于评选2007“中学生物学优秀教学论文”的通知//05—06 2006年《中学生物学》增刊“高考研究和应对”专辑//05—02 重要启事//05—23 《中学生物学》杂志电子版征订启事//05—60

第6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必需元素与人体健康/陕学姣//06—03 治病细菌——益生素(Probiotics)概述/王世雄//06—05 5种生物武器简介/张士文//06—07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MCAI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李脉//06—09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形式的探索/尹云//06—11 浅析生物课堂中的青春期性教育/罗香//06—13 细节成就精致课堂/闫云侠//06—14 感受生物高考

优化高三数学/郭瑞//06—15 生物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素质教育解析/杨世清//06—18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教学探究/孙益飞//06—19 把握教材中学生思维的切入点,激活课堂例谈/李高梅//06—20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杜春坤//06—23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设计/曾繁荣//06—25 关注过程

变学会为会学/邹彤,苏近娣//06—27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种子催芽方法探究/王承赋//06—29 不同沼液浓度对洋葱生根的影响/杨义,蒋美琼//06—30 探究4种浸种方式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生根的影响/陈维//06—32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人类遗传病计算的几种题型/兰红//06—34 化学知识在解生物题中的应用/胡四新,田石平//06—36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的备考策略/唐敏英//06—37 熟悉命题意图

明确解题思路/梁英波//06—38 如何做好探究性实验的题目/张有华等//06—40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归纳复习/张卓鹏//06—42 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生物//06—50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试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三环节”模式的构建/陆佩红//06—54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引导策略/张永//06—56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终身学习”思想浅析/吴国元//06—58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温润辉//06—60 义务教育新课标生物教材中人文问题的研究/吴晓露//06—63 其他

教学一得(1则)//06—17 教育词典(1则)//06—31 封面照片说明//06—22 欢迎订阅2008年《中学生物学》杂志//06—02 关于评选2007“中学生物学优秀教学论文”的通知//06—53

第7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现代生物技术与体育兴奋剂浅谈/李进京//07—03 太湖无锡水域蓝藻提前大规模爆发/杨英杰//07—05 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研究现状/王英//07—07 高中生物教材中赤霉素生理作用的诠释/罗天来//07—09 左撇子和右撇子浅谈/王守山//07—10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遵循记忆规律

提高记忆能力/徐益红//07—11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田金苹//07—13 “有效”教学:内涵思考与实施要点/王叶军//07—15 “单基因遗传病和遗传谱系图”的教学设计/朱静//07—17 通过活动学习遗传的基本知识/尹治安//07—19 试论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樊向利//07—20 “遗传育种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李欧//07—23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设计与反思/熊兆鹏//07—25 鼠妇的采集和饲养/王源,丁梅//07—27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酵母菌及相关习题/岳建光//07—28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生物//07—32 生物模型的分类特点及构建方法/施问华//07—4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黑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07—43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07—45 2007年全国(湖北卷)理综生物部分解析/王士朝//07—47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生物//07—49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07—61 “同源染色体”法辨细胞分裂图像/李成双//0761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注重生物科学史学习”的思考/陈勇//07—63 其他

教学一得(3则)//07—26、44、46 封面照片说明//07—16 欢迎订阅2007年《中学生物学》“学业水平测试”专辑//07—02 电子版杂志征订启事//07—09

第8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解读抗原的性质/张庆山//08—03 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刘盛林,华朝阳//08—04 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殷海滨//08—07 人类起源新学说——海豚说/陈耀吉//08—08 与生物学有关的纪念日/王树云//08—09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思考/尤静霞//08—10 实施兴趣教学之谋略/卢静//08—13 生物工程与人类健康的专题复习/陈靓//08—14 假说及其教学策略/张建尚//08—17 “反思性教学”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陶晓芹//08—18 巧用生产生活经验

轻松学习生物知识/崔荣芳,陈蔡向//08—20 浅析“绿色消费”教育/包红燕//08—26 高中生物教学中元认知监控能力的训练/张燕春等//08—28 模拟法庭学习生物的进化/尹治安//08—30 生物课堂教学提问技巧/曾兴友//08—32 “植物根的生长”教学设计及实施/贺海滨//08—34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的拓展/张雪玲//08—36 小议教材中与温度有关的实验/毕秀荣//08—37 铁与人体健康/耿颖等//08—39 有关酶的探究实验设计/谭家学//08—41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测试生物部分//08—43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测试生物部分//08—45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测试生物部分//08—47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测试生物部分//08—49 2007年山东卷高考理综生物部分评析与展望/赵明东,邸静//08—51 观2007年高考遗传试题有感——抓住考点,充分复习,有备而战/田砚//08—54 例析对照实验步骤设计“三步曲”/魏威//08—56 情境平和

突出主干

考查能力——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Ⅰ卷生物试题研读感悟/华朝阳,鲁恒星//08—57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王国彦//08—60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实验员应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徐波,张乐好//08—63 其他

教学一得(3则)//08—12,38,62 教育词典(1则)//08—64 封面照片说明//08—31 欢迎订阅2007年《中学生物学》“学业水平测试研究和应对”专辑//08—02 关于评选2007“中学生物学优秀教学论文”的通知//08—42 电子版杂志征订启事//08—53

第9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对无氧呼吸能量代谢的一点疑问/胡四新//09—03 了解您的肾脏/李脉//09—04 绿色世界的数理奇观/余晓丽//09—06 天然药物制药的发展前景/李志翔//09—07 我国湖泊蓝藻水华的广泛性及其危害/吴应根//09—08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多媒体带来生物课堂效应/姚自超//09—11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案例/黄少珍//09—13 领会新课改精神,确保生物教学“减负”/宁准强//09—14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何开远//09—16 生物教学中有关柱形统计图教学的几点感想/张丽娟//09—18 依托教材资源

实施高效教学/郑超//09—20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记忆生物知识例解/唐红梅//09—22 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龙海燕//09—31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学案例/孙志英//09—33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教学案例/黎国辉//09—35 “生物系统的组成”教学案例/邱展琨//09—37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案例/龙益//09—40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案例/仇海珍//09—43 “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教学案例/周日英//09—44 “人的性别决定”教学案例/林新平//09—47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利用数码相机与望远镜进行昆虫特写拍摄/朱玉强//09—49 “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李志远//09—50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2007高考中“植物激素调节部分”例析/张卓鹏//09—52 江苏省2007年高考生物试题解读/陈立群//09—54 “牛与生物工程”相关习题/孙茂雪//09—55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新课程

新思考——对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点思考/朱觉香//09—60 农村生物教学面临的困难和应对措施/宿兰冰//09—61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使用新教材/肖会彩//09—63 其他

教学一得(3则)//09—10,09—48,09—51 封面照片说明//09—59

第10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植物转基因育种概述/李志翔//10—03 果实发育的来源/谢国富//10—05 核酸疫苗/石毅//10—07 眼球成像的定性分析/张厚玲//10—09 形形色色的生物适应现象/顾霞//10—10 浅谈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徐以润//10—14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改革初探/甑宗秋//10—15 换个思路教概念——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应用示例/姜永均//10—17 开发教学资源

促进动态生成/刘春兰//10—19 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薛仕刚//10—21 新手型教师在“自由组合定律”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矫治/杨运春//10—23 农村初中生物开放性实验初探/张永//10—25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常桂华//10—27 巧解课堂教学中的几对矛盾/陈华//10—28 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周雨飞//10—30 以“案例”为中心的复习教学设计/吴圣潘,杨香云//10—32 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张红//10—34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陈乐东//10—38 新课程下的生物实验教学/郑丹//10—42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陆生蚯蚓的耐水实验/汪花菊,周伟//10—44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2007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特点分析与思考/张继恒//10—46 “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关习题/左丽丽//10—48 “图表曲线题”在“生物与环境”中常见举例/柴彦军//10—50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评析/徐玉华//10—53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关于初中生物新课改的几点思考/李亚宁//10—57 以教研促教学

以培训带全体/赵鹏//10—60 江苏省生物教师校本课程意识的调查报告/杨露露,汪忠//10—62 其他

教学一得(5则)//10—26、31、41、45、64 封面照片说明//10—49

第11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神奇的药用植物——天麻/蒋美琼,杨义//11—03 真菌的一种遗传重组方式——准性生殖/胡四新//11—0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兰红//11—06 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生物质能/周玉荣//11—07 现代生活的侵扰者——蟑螂/胡玉苹//11—08 生物学研究与实践

浅究搭起师生信息反馈桥梁的途径/薛新建//11—09 重基础

提能力/熊连翔//11—11 角色扮演法在生物教学中的组织策略/顾梅//11—12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蔡民//11—14 思“反思性教学”/李阳//11—16 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控制和调节/陈广平//11—17 运用资料分析进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傅朝晖//11—18 合理利用媒体资源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张海燕//11—20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初探/陶杨娟//11—23 开发生物新课程资源

构建环保教育新模式/张伟//11—25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和实践/李秋林//11—31 探究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李作为//11—34 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混合计算的游戏式教学的突破/柳雄馨//11—36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铁树频频开花原因的探究/罗益群,马昌政//11—38 不同浓度的酒精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应用/丁稳双//11—40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简图”在解“遗传和变异”题中的应用/赵开勇//11—41 倒退法预测实验结果/王树仁//11—43 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读/吴光华//11—45 浅谈“思维定势”给生物解题带来的困惑/田昌红//11—46 浅析高考生物实验题/刘文燮//11—48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组曲线解读/刘燕,刘好锋//11—51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试题类型及解题技巧/赵慧,毛庆梅//11—53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对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生物高考复习方法的探讨/朱华//11—56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教学设计/张建华//11—57 浅谈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原显利等//11—59 新课程高中生物学课堂结构协调策略/陈继青//11—60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开放式教学初探/袁锦明//11—62 其他

教育词典(1则)//11—19

第12期

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参考资料

适量献血利己利人/郭增平//12—03 新型兴奋剂的魅影/吕爱新//12—04 蜜蜂生物学概述/王承赋//12—06 生态杀手——黄顶菊/于海红//12—09 生物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探索/谢文栋//12—10 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樊晓云//12—12 高中生物新课程学业不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陈宝定//12—13 构建生态课堂的尝试/邱敏//12—15 “人粪尿的处理”一节的教学设计/宋晨辉//12—17 在“基因的表达”教学中渗透生物学思想/彭梅娟//12—19 利用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关注人类遗传病”教学案例/赵瑞芬//12—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中重难点突破/潘建英//12—24 生物教学中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张国栋//12—25 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科技活动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改进/胡四新等//12—28 烟粉虱爆发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究/瞿建东//12—29 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

2007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命题主要特点/张树虎//12—32 例析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几种类型/邵廷江//12—34 高中教材重点实验复习/徐以润//12—36 分类归纳

典型分析

突破难点——关于“细胞呼吸”的复习/陈品琴//12—39 对部分2007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题的评析和思考/左延柏//12—42 2007年高考“种群密度调查”试题分析/张卓鹏//12—44 2007年高考理综卷中生命活动的调节部分归类考向评析/魏威//12—46 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浅谈构建新型学生评价机制/王庆利,王丽红//12—49 浅谈农村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应对新课改/黄诗添//12—51 谈生物课堂中体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万小忠//12—54 谈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胡正祥//12—56 其他

教学一得(3则)//12—38、45、48 封面照片说明//12—08

第四篇: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习题新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B)A.舟遥遥以轻飏

.C.园日涉以成趣 .

B.问征夫以前路 .D.云无心以出岫 .【解析】 B是介词,拿,用;其余都是连词,相当于“而”。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策扶老以流憩 ③或棹孤舟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渔人......甚异之 .A.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③/②④⑤/⑥

【解析】 ①日,名作状,每天;②策,名作动,拄;③棹,名作动,划;④衣,名作动,穿;⑤箕畚,名作状,用箕畚;⑥异,意动用法,以之为异。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两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木兰诗》为我国最杰出的民间叙事诗。D.南朝梁代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巨著。

【解析】 《木兰诗》为北朝民歌,见于南朝僧人智匠所编《古今乐录》,而非徐陵所编《玉台新咏》。4.对作者的高尚情操的表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A.“既自以心为形役”,表现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憎恶。意思是说,为了谋求衣食去做官,而做官却要违背自己意志,不能正道直行。

B.“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表现出作者傲视官场,清高自守的情操,又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高尚情趣。

C.“富贵非吾愿”,明确表示了作者安贫乐道,不为追求富贵而出卖灵魂的高尚情操。D.“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提到“天命”,表示作者有宿命论的思想。【解析】 “作者有宿命论思想”不对 5.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本文袒露了作者过去求官的失误悔悟和今日归隐田园的愉悦心迹,表达了对官场现状的不满。B.本文善于通过环境描写创造意境,烘托主题,营造出真挚明朗的感情。C.本文多用对偶句,韵调和谐,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有着丰富的韵律美。

D.本文大胆流露出“乐夫天命”的闲情逸致,这在当时无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解析】 消极意义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辞官的主要原因是“眷然有归欤之情”,再加上“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D.“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用了《诗经·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成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典故。

【解析】 辞官原因主要是厌恶官场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0题。

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到“乐夫天命复奚疑!”原文见课本。7.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恨晨光之熹微(痛恨).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C.时矫首而遐观(抬头)..D.云无心以出岫(泛指山峰).【解析】 恨:遗憾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两刃相割,利钝乃和 .D.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解析】 A当“于是”讲,其它三个“乃”当“才”讲

9.下列各项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A.时矫首而遐观 .C.亦崎岖而经丘 .

B.鸟倦飞而知还 .D.泉涓涓而始流 .【解析】 B是连词,表顺承,其它均为连词表修饰。10.对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大约因为心情急切,作者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是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鸟犹如此,人何以堪?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解析】 “明知却偏还要问”不对。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浔阳柴桑人,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柳树,故尝著《五柳先生传》,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而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因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少有高趣 趣:志趣 .B.而家贫不能恒得 恒:经常 .C.晏如也 晏:平静、安定 .D.盖以自况 况:情况 .【解析】 况:比方,打比方。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A.①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②会天大雨,道不通 ..B.①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 ②且焉置土石 ..C.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①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②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解析】 B项中置:摆置,放置。A.①领会;②适逢;C.①志向,心意,名词;②做标志,动词。D.①对待;②遇到。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陶潜“不慕荣利”的一组是(B)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③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④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

A.①②③

C.①③④

【解析】 ①句表现其不拘小节。

B.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陶渊明喜欢饮酒,但不善饮,家里穷得不能经常喝到,亲朋便摆酒招待他,他每次必醉,喝醉了就走。

B.陶渊明亲自种田耕地,以至累得体弱生病,也不愿做官。

C.江州刺史檀道济想让陶渊明出来做官,并讲了一番贤能之士处世的道理,可是陶渊明却不为所动。D.陶渊明做彭泽令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当官后便带上全家,并分配给儿子一个仆人来服侍他。【解析】 “不以家累自随”:不带家人随同自己上任。

四、高考热点

15.把下列句子按恰当的顺序排列起来,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

自从汽车驶过褒城以后,水的颜色就由墨黑变成浅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美人脸上的娥眉吧?

①作为背景的远山是黛色的,扁而弯的一痕 ②深黑浅灰,编成了奇突的笔触,斧削的残迹 ③对面的山层,覆着一行行的嫩绿 ④岸边的水成岩,露着深深浅浅的水痕

⑤一个个小艇在碧色的涟漪上飘着,确是扁舟叶叶 ⑥浅黄色的公路,好像是一条束在山腰间的带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⑤③⑥④②①

16.下面是“中国家长妈妈和爸爸对家庭教育中关注问题的态度对比”调查结果,请根据图表信息,概括所反映出的几点结论。(不需要运用具体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爸爸仅在学习成绩、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比妈妈要求高,其他都相对较低。②中国父母都注重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要求高,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要求。③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动手学习能力要求相比都显得很低。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鸡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说文解字》说它是“知时畜也”。“知时畜”指的是①________,所以我国一直有“雄鸡报晓”的说法。雄鸡报晓又称“金鸡报晓”,这是因为作为十二生肖的鸡,②________,“酉”按阴阳五行属“金”,于是便产生了“金鸡”一说。

【答案】 ①公鸡(雄鸡)在黎明(早上)打鸣(啼叫)的生物特性②按天干地支对应的是“酉”

五、读写创新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这个字

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历代的权贵们/装点门面/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他们花一辈子功夫/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龙飞凤舞/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请根据你读诗的联想和感受写一篇文章。

注意:

1、联想和感受要与诗歌的寓意相关。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向】

这是诗人张志民的一首小诗,诗的寓意并不难解读:表面上写的是书法,历代有许多的权贵,喜欢舞文弄墨来装点门面,他们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很好,甚至不惜花上一生的时间,可偏偏是最简单的“人”字,却总也写不好,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深层含义是:讽刺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外在的东西,比如名利、权势、风光,或者所谓的“面子”,却忽略了对人的内在的追求,包括灵魂、尊严、精神和人格。失去了内在的人,就不可能有更高的、向上的道德追求,不会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诗歌的关键词包括:“权贵”“门面”“一辈子功夫”“功名利禄”“最简单”“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抓住这些关键词,理解了诗歌的寓意,就不难产生一些立意的角度,如:

①人不能只注重门面和表面的风光,片面追求名利、权势、地位等; ②人应该注重自己内在修养的提高,如重视灵魂和尊严,塑造精神和人格。

这两种立意都只关注到一方面的内容,比较一般,思维较有深度的考生应该要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将两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来立意,如:

①外在和本质(外在指门面、名利、风光等;内在指精神、人格),适当的外在追求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人的道德层面和人格塑造。

②从书法讲到做人处事,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有含量,最难做好,沉迷于外在的风光就容易迷失掉最本质的内涵。

【佳作赏读】

站成一座山

我常常想,做人,应站成怎样的姿态?

站成海洋,纵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却容易沉浮宦海不可自拔;站成大树,百丈高后也有雷劈电击拦腰折断的危险,终不能屹立不倒;站成繁花,灿烂喧闹的姹紫嫣红过后,依旧是一片落红满地,遍地狼藉;站成清风抑或明月,虽说超脱,却失去了沉稳;站成高原抑或平地,虽说牢固,却平淡而无奇。站成什么

样,才是最显挺立,让人终生无悔?

仿佛是跨越时空般从远古的苍穹里飘来一声低沉的回音:“大写的人生当如山!”

山,是大地的脊梁,是高空的根基。山从未言语也无须言语,山的姿态便昭示出它的魂灵。山始终以一种原始的形态启迪并俯视着芸芸众生。像山一样活着的人,会是一个最无悔的人!

是的,站成一座山,就忘记了大起大落的欲海沉浮。站成一座山,会断却尔虞我诈、朋比为奸的空虚,会拂去唯利是图、攀附权贵的漂流。站成一座山,就铭记了“头可断,血可流,士节不可屈”的无畏无惧,就恪守了质朴无华的为人准则,就在黄土和岩砾之间坚忍地支撑着让人敬仰的为人尊严。记得巴金老先生曾说:“做人要做一个战士,做一个至死也不放下枪的战士。”巴老的坚毅诠释了山的风骨,一种风吹雨打依然前行的果敢,巴老确乎有着一颗“中国的良心”。还有陈省身教授,他留给后人的遗言只是“我要走了,天堂里,也一定有数学之美”。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庆幸数学领域没有诺贝尔奖的数学大师,终其一生始终以朴实无华的原始风貌,站成一座淡泊于功名利禄的大山。

人的一生,就是在用各自的生命写那一个“人”字。有的字迹模糊黑白不分,有的歪歪扭扭毫无主干。但有一些大写的“人”字,就只是直直地立着,笔力遒劲浑厚饱满,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正因为站成了一座山,才有了王国维为文化而殒身的“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才有了谭嗣同血溅菜市口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才有了鲁迅东渡日本探求救国真理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因为站成了一座山,便刚正不阿,便正气冲霄,便淡定从容,便无怨无悔。站成一座山,这就是真正大写的人生。

书法中的“山”字的中央是个“人”字,人只有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才能无怨无悔地笑看世界,才能在人生的尽头自豪地说:“我的人生虽没有浓墨重彩,可我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在这世上我能挺直腰杆,站成够直。”

【名师点评】

习作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诗歌意旨,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做人,就该站成一座山”,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诠释了诗歌题旨。在写作上,借用对比,两相对照,主旨更显鲜明。习作思路清晰,例证丰富,结构整齐,语言流畅,是一篇优秀的说理文佳作。

第五篇:第12章 检验仪器,北方学院1血液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习题

二、选择题

【A型题】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血细胞分析仪是用来检测()

A.红细胞异质性 B.白细胞异质性 C.血小板异质性

D.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 E.网织红细胞异质性

2.库尔特原理中血细胞的电阻与电解质溶液电阻的关系是()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E.小于或等于

3.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缺点是只能将白细胞按体积大小分为()

A.一个亚群 B.二个亚群

C.三个亚群或二个亚群 D.四个亚群 E.五个亚群

4.下述有关电阻抗血细胞检测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白细胞的电阻抗值最大 B.小孔管电极内负外正 C.直流电、恒流电路 D.脉冲数等于细胞数

E.脉冲幅度等于细胞体积

5.白细胞的三分群分类中,第三群细胞区中主要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6.电阻抗检测原理中脉冲、振幅和细胞体积之间的关系是()A.细胞越大,脉冲越大,振幅越小 B.细胞越大,脉冲越小,振幅越小 C.细胞越大,脉冲越大,振幅越大 D.细胞越小,脉冲越小,振幅不变 E.细胞越小,脉冲越小,振幅越大

7.二维激光散射法测定血小板的主要优点是()

A.有PLT直方图 B.得到PLT相关参数 C.对PLT分类 D.重复性好

E.克服了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8.二维激光散射法测定红细胞时,高角度光散射强度反映()A.单个红细胞体积 B.红细胞总数

C.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D.总的红细胞体积 E.总的血红蛋白浓度

9.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采用的是()

A.光散射原理 B.光衍射原理 C.光电比色原理 D.透射比浊原理 E.散射比浊原理

10.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测定散射光强度通过的角度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 E.多个

11.VCS联合检测技术中,C代表的是()

A.体积 B.电导性 C.光散射 D.电容 E.光强度

12.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中前向角可测定()

A.细胞表面结构 B.细胞质量 C.细胞核分叶 D.细胞颗粒特征 E.细胞大小

13.下列部件中,不属于血红蛋白测定系统的是()

A.光源 B.透镜 C.虑光片 D.小孔管 E.检测装置

14.联合检测型BCA共有的特点是均使用了()

A.流式细胞技术 B.光散射技术

C.浮动界标技术 D.浮动界标技术 E.拟合曲线技术

15.联合检测型BCA的改进,主要体现在()

A.均使用了光散射技术 B.白细胞分类部分 C.易于自动化

D.联合使用多项技术 E.利于质量控制

16.下述不属于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是()

A.白细胞二分群 B.白细胞散射图 C.RBC直方图 D.WBC直方图 E.PLT直方图

17.在血细胞分析仪叙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电阻抗技术即库尔特原理 B.最初只有细胞计数功能

C.使用鞘流技术可计数网织红细胞

D.光散射技术计数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精确性高 E.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

18.血细胞分析仪常见的堵孔原因不包括()

A.静脉采血不顺,有小凝块 B.严重脂血

C.小孔管微孔蛋白沉积多 D.盐类结晶堵孔

E.用棉球擦拭微量取血管

19.有关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堵孔分完全堵孔和不完全堵孔 B.完全堵孔仪器不能计数血细胞 C.不完全堵孔时,细胞计数慢而准确 D.长时间停用,盐类结晶可堵孔

E.抗凝剂量与全血不匹配或静脉采血不顺,有小凝块可引起堵孔 20.下列不属血细胞分析仪维护的内容中是()

A.检测器维护 B.液路维护

C.清洗小孔管微孔沉积蛋白 D.样本中凝块的处理

E.机械传动部分加润滑油

21.下列不属血细胞分析仪安装要求的是()

A.环境清洁 B.良好的接地 C.电压稳定

D.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E.机械传动部分加润滑油

22.有关联合检测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计数网织红细胞

B.主要体现在白细胞的分类上 C.不使用电阻抗技术 D.使用激光散射技术 E.使用流式细胞技术

23.有关联合检测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可计数网织红细胞 B.均使用电导技术 C.不使用电阻抗技术 D.均使用激光散射技术 E.均使用流式细胞技术

24.有关血细胞分析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电阻抗技术

B.红细胞和血小板为一个计数通道

C.高档次血细胞分析仪可计数网织红细胞

D.高档次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很准确 E.可使用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25.有关血细胞分析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细胞单独为一个检测通道 B.红细胞单独为一个检测通道 C.电阻抗技术可计数网织红细胞

D.高档次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准确 E.只能用静脉血检测

26.下列有关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和血小板为一个检测通道 B.白细胞单独为一个检测通道

C.加用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可计数网织红细胞 D.小红细胞可干扰血小板的测定 E.能用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测

27.与血细胞分析仪堵孔判断无关的是()

A.不完全堵孔时计数时间延长 B.完全堵孔仪器不能计数血细胞 C.可观察示波器波形变化 D.看计数指示灯的闪动情况 E.开机时的声音

28.血凝仪最常用的方法是()

A.免疫学方法

B.底物显色法 C.乳胶凝集法 D.凝固法 E.光电比色法

29.按血凝仪检测原理,下述中不属于凝固法的是()

A.免疫比浊法 B.电流法 C.超声分析法 D.光学法比浊法 E.双磁路磁珠法

30.双磁路磁珠法判定凝固终点是钢珠摆动幅度衰减到原来的()

A.20 B.80% C.70% D.100% E.50%

31.双磁路磁珠法中,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磁珠的振幅逐渐()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先增强后减弱 E.先减弱后增强

32.血凝仪底物显色法的实质是()

A.光电比色原理 B.免疫法 C.干化学法 D.超声分析法 E.比浊法

33.不属于半自动血凝仪主要优点的是()

A.手工加样加试剂 B.应用检测方法少 C.速度快 D.操作简便 E.价格便宜

34.不属于全自动血凝仪的主要优点的是()

A.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多 B.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方法多 C.通道多,速度快

D.测量精度好、易于质控和标准化 E.价格便宜

35.下述不适宜使用血凝仪检测的选项是()

A.凝血因子的检测 B.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C.抗凝物质的检测

D.纤维蛋白溶解物质的检测 E.口服抗凝剂监测

36.有关光学法血凝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使用散射比浊法或透射比浊法 B.透射比浊法的结果优于散射比浊法 C.光学法血凝仪测试灵敏度高 D.仪器结构简单、易于自动化

E.散射比浊法中光源、样本、接收器成直角排列

37.下述中不是血凝仪光学法测定的干扰因素是()

A.凝血因子

B.样本的光学异常 C.溶血或黄疸 D.加样中的气泡 E.测试杯光洁度

38.严重影响双磁路磁珠法血凝仪测定的因素是()

A.测试杯光洁度 B.严重脂血 C.溶血或黄疸 D.加样中的气泡 E.仪器周围磁场

39.下列血凝仪凝固比浊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生物物理法 B.属光电比浊原理 C.无抗原抗体反应

D.以血浆凝固达100%时作为判定终点 E.可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

40.有关血凝仪检测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凝固法主要分为电流法、光学法和磁珠法。B.凝固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C.双磁路双磁珠法检测的是光信号

D.凝固法以血浆凝固达50%时作为判定的终点 E.底物显色法属生物化学法

41.下列血凝仪光学比浊法叙述正确的是()

A.属生物化学法 B.属光电比浊原理 C.有抗原抗体反应

D.以血浆凝固达100%时作为判定终点 E.不能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

42.有关血凝仪光学比浊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为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 B.属光电比浊原理

C.散射比浊优于透射比浊 D.散射比浊为直线光路

E.以血浆凝固达50%时作为判定终点 43.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的依据是()

A.牛顿的粘滞定律 B.牛顿定律 C.血液黏度定律

D.牛顿流体遵循泊肃叶定律 E.非牛顿流体定律

44.下述哪项不是毛细管黏度计优点()

A.测定牛顿流体黏度结果可靠

B.能直接检测在一定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 C.速度快 D.操作简便 E.价格低廉

45.毛细管黏度计最适测定的样本是()

A.非牛顿流体 B.全血 C.脂血

D.血浆、血清 E.蒸馏水

46.下述哪项不是旋转式黏度计的基本结构()

A.样本传感器 B.储液池

C.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 D.恒温控制系统 E.力矩测量系统

47.下列哪项不是旋转式黏度计优点()

A.价格低廉、操作简便

B.定量地了解血液、血浆的流变特性 C.直接检测某一剪切率下的血液黏度 D.反映RBC与WBC的聚集性 E.反映RBC与WBC的变形性

48.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的方法大致分为()

A.六类 B.五类 C.四类 D.三类 E.二类

49.有关旋转式黏度计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用激光衍射技术

B.以牛顿粘滞定律为依据 C.适宜于血细胞变形性的测定

D.有筒-筒式黏度计和锥板式黏度计 E.适宜于全血黏度的测定

50.关于毛细管黏度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血浆、血清黏度测定的参考方法 B.适用于牛顿流体样本的测定

C.毛细管轴心处流体剪切率为0,黏度最高 D.贴壁处的流体剪切率最高,黏度最低 E.能直接检测某一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 51.下列哪项不是黏度计的评价内容()

A重复性 B污染率 C准确度 D分辨率

E灵敏度与量程

52.对黏度计进行准确度评价时不对的选项是()

A.用国家计量标准牛顿油

B.剪切率(1~200)s-1范围内测定 C.测定5次以上取均值

D.剪切率(1~5)s-1范围内测定 E.实际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偏差<3% 53.下列不属旋转式黏度计维护的是()

A.每次测试完毕后均应进行冲洗 B.清洗剪血板

C.清除毛细管污染 D.清洗剪液锥

E.清除测试头严重污染物

54.旋转式黏度计基本结构有()

A.计算机控制系统 B.样本传感器

C.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 D.力矩测量系统 E.恒温控制系统

55.有关红细胞变形性测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测定方法很多,大致分为两大类

B.常用的是黏度测量法和锥板式激光衍射法 C.光散射法是测定红细胞群体的变形能力 D.黏度法是测量测定单个红细胞变形性

E.锥板式激光衍射法是测定红细胞群体变形能力

【A型题】

1.D 2.B 3.C 4.A 5.E 6.C 7.B 8.C 9.C 10.C 11.B 12.E 13.D 14.A 15.B 16.B 17.D 18.B 19.C 20.D 21.E 22.C 23.E 24.D 25.A 26.C 27.E 28.D 29.A 30.E 31.B 32.A 33.C 34.E 35.B 36.B 37.A 38.E 39.D 40.C 41.B 42.D 43.D 44.B 45.D 46.B 47.A 48.E 49.A 50.E 51.B 52.D 53.C 54.A 55.D

【X型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功能()

A.白细胞分类 B.血细胞计数

C.血细胞流变性测定 D.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E.血红蛋白测定

2.血细胞分析仪按对白细胞分类的水平可分为()

A.二分群 B.三分群 C.五分群

D.五分群+网织红BCA E.网织红BCA 3.关于电阻抗血细胞计数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血细胞的电阻大于稀释液电阻 B.血细胞的电阻小于稀释液电阻

C.脉冲信号幅度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 D.脉冲信号幅度与细胞体积大小成反比 E.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

4.联合检测型血细胞分析仪常用的联合检测技术是()

A.容量、电导、光散射联合检测技术 B.光散射与细胞化学联合检测技术 C.直方图、散射图联合检测技术

D.多角度激光散射、电阻抗联合检测技术 E.电阻抗、射频与细胞化学联合检测技术

5.国内常用的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检测系统大致可分为哪两类()

A.光衍射检测系统 B.光散射检测系统 C.电阻抗检测系统 D.血细胞化学检测系统 E.流式细胞检测系统

6.不属于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检测系统的是()

A.检测器 B.激光光源

C.放大器、甄别器 D.分血阀 E.阈值调节器

7.属于血细胞分析仪仪器基本结构的是()

A.血细胞化学检测系统 B.机械系统、电子系统 C.血细胞检测系统 D.血红蛋白测定系统

E.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

8.血红蛋白检测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由()

A.电源 B.透镜 C.虑光片 D.流动比色池 E.光电传感器

9.血细胞分析仪按检测原理可分为()

A.电容型、光电型 B.激光型、电阻抗型 C.联合检测型、无创型 D.全自动流水线型 E.干式离心分层型

10.有关电阻抗血细胞检测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的电阻抗值最大 B.小孔管电极内负外正 C.直流电、衡流电路 D.脉冲数等于细胞数

E.脉冲幅度等于细胞体积

11.有关血细胞分析仪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检测型仪器均使用了流式技术 B.白细胞单独为一个检测通道 C.能用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测

D.高档次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准确 E.电阻抗技术可计数网织红细胞

12.有关库尔特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属微粒子计数原理

B.是法国库尔特先生发明的 C.可得到三类血细胞直方图 D.与细胞的体积有关

E.对白细胞的分辨力不强

13.血细胞分析仪的维护包括()

A.切血板维护

B.液路维护

C.清洗小孔管微孔沉积蛋白 D.样本中凝块的处理

E.机械传动部分加润滑油

14.有关网织红血细胞计数叙述正确的是()

A.与网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B.与网织红细胞中的RNA含量有关 C.运用了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D.运用了流式细胞技术 E.运用了光散射检测系统

15.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三分群的第二群主要包括了()

A.单核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幼稚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6.不属于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评价内容的是()

A.仪器的自动化程度 B.红细胞计数的速度 C.可比性和准确性 D.携带污染率 E.线性范围

17.二维激光散射法技术计数红细胞优点是()

A.使用了鞘流技术

B.低角度散射光强度测量单个红细胞体积 C.得到的相关参数多

D.高角度散射光强度反映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 E.使用了荧光染色技术

18.现代血细胞分析仪保证血小板计数精确性的技术有()

A.鞘流技术 B.拟合曲线技术 C.扫流技术 D.隔板技术 E.激光衍射技术

19.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中90度垂直光散射主要测定()

A.红细胞体积 B.红细胞总数 C.细胞内颗粒 D.细胞分叶状况 E.血红蛋白浓度

20.血凝仪在血栓/止血成分检测中使用的方法有()

A.凝固法 B.底物显色法 C.免疫学方法 D.电阻抗法 E.乳胶凝集法

21.血凝仪凝固法按检测原理可分为()

A.酶标法 B.电流法 C.超声分析法 D.光学法

E.双磁路磁珠法

22.不影响双磁路磁珠法进行凝血测试的因素是()

A.凝血激活剂 B.纤维蛋白的量 C.溶血 D.黄疸

E.高血脂症

23.血凝仪不使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是()

A.免疫扩散法 B.火箭电泳法

C.双向免疫电泳法 D.酶标法 E.免疫比浊法

24.半自动血凝仪的主要特点是()

A.手工加样加试剂 B.操作简便

C.应用检测方法少 D.测量精度低于手工 E.速度慢

25.全自动血凝仪的主要特点是()

A.自动化程度高 B.检测方法多

C.通道少,速度快

D.项目任意组合,随机性

E.测量精度好,易于质控和标准化

26.半自动血凝仪克服人为影响因素的方法有()

A.安装计算机控制系统 B.配自动计时装置 C.添加试剂感应器 D.安装有效测量系统

E.安装移液器导板防止气泡产生

27.有关光学法与双磁路磁珠法血凝仪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法是检测血浆凝固过程中光信号的变化 B.两者都属于生物化学法

C.双磁路磁珠法是检测血浆凝固过程中磁电信号的变化 D.光学法比双磁路磁珠法受影响因素少 E.光学法散射比浊比透射比浊结果好 28.影响血凝仪检测的因素有()

A.样本和试剂预温 B.样本溶血或脂血 C.加试剂的一致性 D.使用免疫比浊法 E.气泡产生

29.有关凝固比浊法血凝仪叙述正确的是()

A.属生物物理法 B.属光电比浊原理 C.无抗原抗体反应

D.以血浆凝固达100%时作为判定终点 E.不能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

30.血液流变分析仪是对何流变特性进行分析的仪器()

A.全血 B.血浆 C.血细胞 D.黄疸 E.血脂

31.血液黏度计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A.毛细管黏度计 B.半自动黏度计 C.旋转式黏度计 D.全自动黏度计 E.手动式黏度计

32.毛细管黏度计的主要结构()

A.毛细管 B.储液池 C.控温装置 D.样本传感器 E.计时装置

33.关于毛细管黏度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操作简便、速度快、易于普及

B.适用于血浆、血清等牛顿流体样本的测定 C.毛细管中不同部位剪切率不同 D.能提供不同角速度下的剪切率

E.被侧液体中各流层的剪切率是一致的 34.有关旋转式黏度计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激光衍射技术

B.以牛顿粘滞定律为依据 C.适宜于血细胞变形性的测定

D.有筒-筒式黏度计和锥板式黏度计 E.适宜于全血黏度的测定

35.关于毛细管黏度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全血黏度测定的参考方法 B.适用于牛顿流体样本的测定

C.毛细管轴心处流体剪切率为0,黏度最高 D.贴壁处的流体剪切率最高,黏度最低 E.不能直接检测某一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

36.黏度计在安装、维修及使用一定时间后,应进行评价的内容是(A重复性 B分辨率 C准确度 D污染率

E灵敏度与量程

37.对黏度计进行准确度评价时应()

A.用国家计量标准牛顿油

B.剪切率(1~200)s-1范围内测定 C.测定5次以上取均值

D.剪切率(1~5)s-1范围内测定 E.实际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偏差<3% 38.下列属旋转式黏度计维护的是()

A.克服残留液影响 B.清洗剪血板

C.清除毛细管污染 D.清洗剪液锥

E.清除测试头严重污染物

39.旋转式黏度计基本结构有()

A.力矩测量系统 B.样本传感器

C.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 D.计算机控制系统 E.恒温控制系统

40.有关红细胞变形性测定叙述正确的是()

A.测定方法很多,大致分为两大类

B.常用的是黏度测量法和锥板式激光衍射法 C.光散射法是测定红细胞群体的变形能力 D.黏度法是测量测定单个红细胞变形性

E.锥板式激光衍射法是测定红细胞群体变形能力)

【X型题】

1.ABE 2.ABCD 3.ACE 4.ABDE 5.BC 6.BD 7.BCDE 8.BCDE 9.ACDE 10.BCDE 11.ABC 12.ACDE 13.BCE 14.BCDE 15.ABCD 16.AB 17.ABCD 18.ABCD 19.CD 20.ABCE 21.BCDE 22.CDE 23.ABCD 24.ABCE 25.ABDE 26.BCE 27.ACE 28.ABCE 29.ABC 30.ABC 31.AC 32.ABCE 33.ABC 34.BCDE 35.BCDE 36.ABCE 37.ABCE 38.BDE 39.ABCE 40.ABCE 1.BCA的概念及功能是什么? 2.如何对BCA进行分类?

3.简述电阻抗(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4.简述电阻抗血细胞分析技术的应用及缺点。

5.简述联合检测型BCA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实质和共有特点。6.联合检测型BCA在白细胞分类上主要有哪些技术? 7.简述BCA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

8.简述电阻抗型BCA和联合检测型BCA的基本结构。9.对BCA进行评价的指标有哪些? 10.简述BCA堵孔情况的判断。

11.BCA常见的堵孔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12. BCA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技术有哪些? 13.BCA的进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4.血凝仪常用检测原理有哪些?

15.半自动与全自动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16.简述光学法检测原理。

17.光学法血凝仪从光路结构上分成哪两类? 18.简述双磁路磁珠法的测定原理。

19.简述凝固法与免疫学方法中透射比浊、散射比浊的区别。20.血凝仪光学法与双磁路磁珠法主要区别及优缺点是什么? 21.简述半自动和全自动血凝仪的基本结构。

22.简述全自动血凝仪的主要特点及其维护与保养。23.简述血凝仪的的性能评价与临床应用。24.血凝仪的进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5.简述毛细管黏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26.简述旋转式黏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27.毛细管黏度计有何特点? 28.旋转式黏度计的有何特点?

29.什么情况下需对黏度计进行技术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

30.简述锥板式激光衍射法红细胞变形测定仪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三、简答题

习题 参 考 答 案

三、简答题

1.BCA的概念及功能是什么?

答:血细胞分析仪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临床常规检验仪器。其主要功能是: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测定;相关参数计算。

2.如何对BCA进行分类?

答:按自动化程度分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工作站、血细胞分析流水线;按检测原理分电容型、光电型、激光型、电阻抗型、联合检测型、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按对白细胞的分类水平分二分群、三分群、五分群、五分群+网织红BCA。

3.简述电阻抗(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答: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相对的不良导体,其电阻值大于稀释溶液的电阻值;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的孔径感受区时,检测器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源电路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大小成正比。

4.简述电阻抗血细胞分析技术的应用及其缺点。

答:应用电阻抗原理可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群、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测定及获得其他相关参数等。

电阻抗法的缺点:○1白细胞分类计数不特异;○2技术所限,影响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准确性;○3血小板计数的干扰因素多;④不易发现异常细胞。

5.简述联合检测型BCA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实质和共有特点。

答:实质是选用较特异的方法将血中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将细胞重叠限制到最低限度。

6.联合检测型BCA在白细胞分类上主要有哪些技术? 答:联合检测型BCA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主要有:○1容量、电导、光散射联合检测技术;○2电阻抗、射频与细胞化学联合检测技术;○3多角度激光散射、电阻抗联合检测技术;○4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检测技术。

7.简述BCA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

答:利用网织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在活体状态下与特殊的荧光染料结合;激光激发产生荧光,荧光强度与RNA含量成正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个的网织红细胞的大小和细胞内RNA的含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由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综合分析检测数据,得出网织红细胞数及其他众多参数。

8.简述电阻抗型BCA和联合检测型BCA的基本结构。

答:电阻抗型BCA和联合检测型BCA的基本结构:主要由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以不同形式的组合而构成。

9.对BCA进行评价的指标有哪些?

答:在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方面,主要评价仪器测试样本的总变异、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可比性和准确性等,这对保证检验质量将起重要作用。

10.简述BCA堵孔情况的判断。

答:根据微孔堵塞的程度,将分为完全堵孔可不完全堵孔两种。堵孔判断:当检测器小孔管的微孔完全阻塞或泵管损坏时,血细胞不能通过微孔而不能计数,仪器在屏幕上显示“CLOG”,为完全堵孔。而不完全堵孔主要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判断:○1观察计数时间;○2观察示波器波形;○3看计数指示灯闪动;○4听仪器发出的不规则间断声音等进行判断。

11.BCA常见的堵孔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答:常见堵孔原因与处理:○1仪器长时间不用,试剂中水分蒸发,盐类结晶堵孔,可用去离子水浸泡,完全溶解后,按CLEAN键清洗;○2未梢采血不顺或用棉球擦拭微量取血管;○3抗凝剂量与全血不匹配或静脉采血不顺,有小凝块;○4小孔管微孔蛋白沉积多,需清洗;○5样品杯未盖好,空气中的灰尘落入杯中。后四种原因,一般按CLEAN键清洗,如果不行须按说明书卸下检测器进行清理。

12.BCA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技术有哪些?

答:主要有:鞘流技术、扫流技术、隔板技术、浮动界标和拟合曲线技术等,保证血小板计数的精确性。

13.BCA的进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仪器测试原理的不断创新;新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出现;各种特殊技术的应用;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无创型全血细胞分析仪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14.血凝仪常用检测原理有哪些?

答:血凝仪常用的检测原理主要: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学方法、干化学技术法检测原理等。凝固法原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15.半自动与全自动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半自动血凝仪以凝固法原理测量为主,全自动血凝仪除了使用凝固法外,还使用其他的分析方法,如底物显色法、免疫学法等。16.简述血凝仪光学法检测原理。

答:光学法属凝固法的一种;是利用一束光线通过样品杯,样品杯中的血浆在凝固过程中导致血浆浊度发生变化;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强度也发生改变;仪器根据光强度的变化来判断血浆凝固终点的检测方法称为光学法检测原理。

17.光学法血凝仪从光路结构上分哪两类?

答:根据仪器光路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1散射比浊法:根据待测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凝固终点;其光源、样本、接收器成直角排列;接收器得到的完全是浊度测量所需的散射光。○2透射比浊法:根据待检样品在凝固过程中吸光度的变化来确定凝固终点;其光源、样本、接收器成一直线排列;接收器得到的是很强的透射光和较弱的散射光。

18.简述双磁路磁珠法的测定原理。

答:属磁电检测原理。在测试杯的两侧各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多,小钢珠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另一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仪器将运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为凝固终点。

19.简述凝固法与免疫学方法中的透射比浊、散射比浊的区别。

答:凝固法是检测血浆在凝固过程中所致一系列物理量的变化,来反映相关因子的活性,也称生物物理法。凝固法中的透射比浊、散射比浊是根据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逐渐转变成纤微蛋白,导致血浆浊度发生变化,进行光电比浊测定。而免疫学方法中的透射比浊、散射比浊虽属光电比浊原理的光学法,但有抗原抗体参与。前者是血浆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形成所致的浊度,后者是相应的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复合物所致的浊度。

20.血凝仪光学法与双磁路磁珠法主要区别及优缺点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检测血浆凝固过程中光信号的变化,后者是检测该过程中磁电信号的变化。光学法血凝仪测试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仪器结构简单、易于自动化。缺点是样本的光学异常、测试杯的光洁度、加样中的气泡等都会成为测量的干扰因素。双磁路磁珠法不受溶血、黄疸、高血脂症及气泡的严重影响;该法有利于血浆和试剂的充分混匀。

21.简述半自动和全自动血凝仪的基本结构。

答:半自动血凝仪的基本结构:主要由样本和试剂预温槽、加样器、检测系统(光学、磁场)及微机组成。全自动血凝仪基本结构包括:样本传送及处理装置、试剂冷藏位、样本及试剂分配系统、检测系统、计算机、输出设备及附件等。

22.简述全自动血凝仪的主要特点及其维护与保养。

答:主要特点:①自动化程度高;②检测方法多;③速度快;④项目任意组合,随机性;⑤测量精度好,易于质控和标准化;⑥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多;⑦价格昂贵;⑧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维护与保养:①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器;②检查及清洁反应槽;③清洗洗针池及通针;④检查冷却剂液面水平;⑤清洁机械运动导杆和转动部分并加润滑油;⑥及时保养定量装置;⑦更换样品及试剂针;⑧数据备份及恢复等。

23.简述血凝仪的的性能评价与临床应用。

答:血凝仪性能评价的内容主要有:重复性、线性范围、准确性、携带污染率、干扰因素、可比性分析评价等几方面。临床应用主要有:①凝血系统的检测,常规筛选实验和单个凝血因子含量及活性的测定。②抗凝系统的检测。③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检测。④临床用药监测等。

24.血凝仪的进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①多方法、多功能、快速高效;②智能化程度高,软件开发进一步完善;③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工作站;④床旁分析(即时检);⑤在临床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25.简述毛细管黏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答:毛细管黏度计是依据牛顿流体遵循泊肃叶定律而设定的。即一定体积的液体,在恒定的压力驱动力下,流过一定管径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与黏度成正比。

基本结构:包括毛细管、储液池、控温装置、计时装置等。26.简述旋转式黏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答:以牛顿粘滞定律为理论依据。锥板式黏度计是同轴锥板构型,平板与锥体间充满被测样本;调速电机带动圆形平板同速旋转;锥体与平板及马达间均无直接联系。因此,当圆形平板以某一恒定角速度旋转时,转动的力矩通过被测样本传递到锥体;样本越粘稠,传入的力矩越大。当此力矩作用于锥体时,立即被力矩传感装置所俘获,其信号大小与样本黏度成正比。

基本结构:包括样本传感器、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力矩测量系统、恒温系统。27.毛细管黏度计有何特点?

答:其特点是:价格低廉、操作简便、速度快、易于普及;测定牛顿流体黏度结果可靠,是血浆、血清样本测定的参考方法;全血在毛细管中的不同部位,剪切率不一样,黏度亦不一样;不能直接检测某一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难以反映全血等非牛顿流体的黏度特性;对进一步研究RBC、WBC的变形性和血液的粘弹性等也无能为力。

28.旋转式黏度计有何特点?

答:其特点是:能提供所需不同角速度下的剪切率;在被测液体中各流层的剪切率一致,使液体在剪切率一致的条件下做单纯的定向流动;可以定量的了解血液、血浆的流变特性,RBC与WBC的聚集性、变形性、时间相关性等很多流变特性。操作使用较为简单,是目前血液流变学研究和应用较为理想的仪器。但价格较毛细管黏度计要贵一些,操作要求也更精细一些。

29.什么情况下需对黏度计进行技术性能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性能评价在仪器安装、维修及使用一定时间后,至少每半年,应对仪器准确度、分辨率、重复性、灵敏度与量程进行1次检验。30.简述锥板式激光衍射法红细胞变形测定仪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答:工作原理:根据红细胞被激光照射时发生衍射,产生反映细胞几何状态的衍射图像,当有剪切应力作用于红细胞时,红细胞发生形变,衍射图也随之变化,测定该作用力前后红细胞形变率的大小来反映其变形性。

基本结构:主要由能提供可变剪切场的透明锥板结构、光路系统、摄像系统、控温装置、光电转换器、处理器及显示打印装置组成。

下载电路(第5版)--邱关源(讲稿习题)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路(第5版)--邱关源(讲稿习题)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