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值得关注的14个细节20150324
小组合作值得关注的14个细节
□ 宋宏安
小组建设 4 个方面 1.组建小组
小组规模一般以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组织,人数太少又难以汇聚集体智慧。安排组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发展意愿等方面,要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
2.组长选择
小组设行政组长1名,各科学科组长各1名。组长和组员还可兼任纪律组长、生活组长、卫生组长、文化组长、阅读组长等角色。
初建小组时,首任行政组长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责任心,性格外向、品德优良。首任学科组长应该在本学科学习中具有优势,还要拥有一定的学习指导能力。其他组长也要根据责任与特点合理选择。
所有组长实施轮流制。在小组组名、组徽、组旗、组呼、组歌、组规等内容初步建立后,应该开始实施各种功能组长的轮换制度。组长轮流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还能更好地促进小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的形成。
3.帮扶小组
最初构建帮扶小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固定成员。因为2人组的思想碰撞不够激烈,4人组又有组织上的困难,所以比较推荐3人帮扶小组。每个帮扶小组中,应该拥有1个优等生、1个中等生、1个潜能生。
4.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组名、组徽、口号等内容,小组应该将它们制作成小组文化标识牌,持续强化小组的团队意识。这些文化要由行政组长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通过民主讨论与评议最终确定。
制度文化。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商议,小组将最终形成小组公约以及具体的考核措施。之后,每个组员围绕小组公约完成自己的组员承诺。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基本规定会逐渐内化为小组内部潜在的规则行为和精神文化,内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精神文化。通过小组活动,小组公约会内化为小组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反映了小组的共同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
小组评价 4 个方面 1.捆绑考核
小组捆绑式考核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每个人的利益都与小组利益紧密相关。在班级考核时,只考核小组,每个组员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小组的考核结果。
2.优化评价
教师要在班级中公示考核细则、操作方法、评价结果,考核制度与实施过程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
一名值周班长负责考核小组,另一名负责考核行政组长。值日班长梳理日常事务,负责监督、督促、汇报。
设置监督员一名,监督员负责监督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上报考核委员会主席,最终裁定权归班主任。
3.落实监督
对于小组评价来说,监督系统非常重要,既可以让评价显得更加正规,也可以让学生找到归属感与参与感。每个监督岗位一般由责任感较强的学生担任,但为了鼓励学生,也可以酌情考虑由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担任。监督岗位应该采取轮换制,让不同的学生不断体验。
4.激励措施
在开展各种活动时,发言、主持等角色实行小组名额分配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给优秀学生挂星牌,给优秀小组发奖杯与锦旗。组织优秀小组参加爬山、春游等户外活动。利用周末,举行优秀小组聚会,可以采取音乐会或其他娱乐形式。
小组运转 6 个方面 1.愿景管理 召开以“我的愿景”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畅谈理想与人生价值,让他们充分理解今天的学习与人生愿景的关系,自觉自愿地为愿景而学习,实现学习愿景化,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
2.小组培训
小组培训可以实行“教师包组制”,每名教师负责指导2—3个学习小组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力量。
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是小组培训的重点,能够有效提高小组长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提高沟通能力与管理能力。
3.权力下放
教师要帮助小组的组长与组员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让小组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及时了解组情、优化小组;指导各小组实行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轮流制;及时召开小组反思会、组长经验交流会。除此以外,教师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小组事务,要给予小组成员充分的管理权力。
4.小组活动
为了突出小组作用,班级活动要尽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让小组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反复出现,不断赋予更加深刻的解读,从而内化为小组成员的精神追求。
以小组反思会为例,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召开,实行小组轮流负责制。活动主题由负责小组拟定,活动素材也由该小组搜集。准备内容主要包括:黑板布置、海报设计、节目排练、演讲稿撰写与摘录、视频搜集与制作、背景音乐设计、考核评价,等等。
5.培养情感
教师要通过班会、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明白,组员之间应该帮扶互助、团结友爱,不应该排斥、责备、抱怨。在培养情感的过程中,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非常重要。
班级可以适当开展郊游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亲近大自然。郊游活动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学生在互帮互助、合作竞争中,形成小组特有的凝聚力。
6.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可以搜集具有心灵冲击力的团队合作激励语或影视图片,以标语或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宜川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5年03月11日载
2015年03月24日(星期二)收集
第二篇:避免小组合作失败应关注的几个细节
避免小组合作失败应关注的几个细节
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 宁彦来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目前的状况是:许多教师充满激情的进行了尝试,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课堂上自由散漫的学生增多了;由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比较长,教学进度比原来变慢了,教学成绩也下降了。所以很多老师不得不改回原来的老办法。于是小组合作教学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反复甚至倒退的现象。我曾经在一所乡镇中学负责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在一年多的课改实践中,一部分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小组合作教学的领军人,但也有一些老师成为改革的失败者。比较这些“成功老师”和“失败教师”,经过仔细的反思,我发现成功教师的很多细节上的做法正是我们避免失败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分工要合理
很多教师小组合作乱的原因是小组内的成员分工不明确。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讨论之前并没有细致的安排,所以当老师宣布让学生讨论时,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和谁讨论?此时学生就开始放松了,课堂由原来的老师一个人讲变成了几个小组长讲,当某一个或几个小组长讲授水平不是很高的时候,这些小组就陷入了混乱,大家借此机会小声聊天等待其他小组的展示。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借鉴昌乐二中的做法,学生的讨论安排必须是一对一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参与课堂的权利和机会,如果有了明确的安排和责任,那么“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成为学生科学之旅的开始。只要他们参与讨论了,就会暴露出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激发了小组的活力,也是课堂精彩生成的源泉,因为没有问题的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解决问题才是孩子们不断成长的台阶。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细致的分工让每一个人成为课堂这个大舞台的演员而非“打酱油”的观众!
二、评价要有导向性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具有怎样的学习品质,我们的评价标准就应该做怎样的导向。在小组合作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在小组合作的初期学生不好意思参与,所以此时的加分原则可以是,只要参与就加分,答对了加的分多,答错了也要加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展,学生积极参与的人数会逐渐增加,我们的加分办法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我们规定A或B回答对了只能得到1分、2分,而小组成员中的C或者D同学回答正确后,我们给他加对应的3分或4分,如果这个结果是经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得出的结论,而且他们又充当了一个合格的“小组发言人”,那么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加分。这样的评价机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此时的小组讨论不再是松散的讨论,而是积极的、热烈的。孩子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的小组成员赢得最高的分数。有了好的评价机制,无需教师的“驱赶”,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了。
三、评价要公平、要放在阳光下
许多老师说,学生对评价是不在乎的!我想,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好评价的结果,这个评价最好是由班主任牵头,每一个学科、每周、每月、每学期汇总每个同学的评价结果,这些结果和学生学期末的各种评比挂钩,和孩子们的综合评价档案联系起来。关系到了孩子们的切身利益,而且评价目标又是如此的具体和公平,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很高。还有一些学校,把政教工作和教学工作融合到一起,规定:只有优秀的小组才有机会担当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的升旗手,只有优秀的课堂展示明星才能成为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的主讲人,在全校师生的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样的一些做法和尝试都成为学生积极参与小组互助学习不竭的源动力。
四、在小组合作的初期要有纪律做保证
课堂如果乱了,小组合作注定是要失败的。尤其是在高年级开展时,由于部分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基础较差,在小组合作的初期难免有一些懒散的习惯。对这些同学我们要用老师和所有小组成员的“合力”转变这些同学,这样的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常常会有抵触的心理,但是他们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又有“脆弱和自卑”的一面,这时我们要培训好小组长,让他鼓动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告诉他:你一定要学会了,咱们组挣分的多少主要靠你了!当小组成员赋予他这样的“责任”,大家又没有歧视他,热心的帮助他时,碍于大家的面子他就会行动起来。有事情干的孩子是不会捣乱的!只有没“事”的孩子才会去找“事”。所以用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确保良好的纪律是小组合作教学成功的保证。
五、小组不只是合作还要有独学的思考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如果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学生就会失去真正的“自我”。“独学”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石,尽管基石常常被埋在土中,被人忽视,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仔细反思那些成功的课改案例,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它们竟然有很多的共性:魏书生校长总说自己很懒,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邱学华老师发明的“尝试教学法”,先让孩子自己先试一试;课改名校杜郎口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的共性是都是先让学生经历自主思考的过程。正像郭思乐教授所说的那样: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生产”,知识才会被赋予特殊的情感,这样的记忆才会更深刻。生活中,我们常常抱怨孩子乱花钱或者不知道珍惜东西,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些东西是父母“生产”的,和孩子们的相关度并不大。道理都是相通的。
六、领导的支持和包容
学校的领导在课改的初期要给课改的老师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由于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进行小组合作的教师更像一棵不经风雨的小树,当出现成绩的波动时,需要学校领导的宽容和学校这个优秀团队的帮助,一个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学校要给这些老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大家可以在一起交流心得,解决困惑,用集体的智慧推动课改不断前进。希望我的尝试和建议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帮助。
第三篇:关注细节
关注细节,经营目标,成就未来
——读《专注的力量》有感
生活,是诗意的剪影; 细节,是生活的像素。
一、寒梅过无影,唯留翠沾香。
我们通常会惊喜于一朵花绽放的娇艳:“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亦会感叹其凋零后的萧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然而我们却很少细心体会其开放凋零过程中的骄傲与无畏——冰雪铸就出的傲人风骨,这是在这一开一合之间所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我们每个人都对生活有或多或少的目标期待值,对未来有或高或低的成就动机,而大多数人只关注于粗略的外在表象,忽略了细节的打磨,因此总会听到类似“时不我与”“英雄末路”的感叹。殊不知,在专注于成就之时,最应关注的却是毫不起眼的细节。
细节,如组合成照片的像素,以无穷的小组合成生活的诗意。以小见大,从最细致的地方便可感知人生的修养,人性的善恶。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只有时刻专注于细节,才能更好的经营目标,实现理想。如一块璞玉,需要精雕细琢才能化其美于无形。
对于我们信息化工作者更是如此,信息工作是一项极其繁复的工作,我们是项目团队中的一份子,在每一项工作中,承担着不同的、递进的工作任务。要想作品完美,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互扶持,但更需要的是每个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信仰。精益求精,便是计较于细枝末节,要以近乎苛刻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小版块,如此,才能更好的为下一个同伴的工作做铺垫,才能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人的优势,保证工作任务具有阶段性的小成就。这工作虽微不足道,但却能汇成江河以致大海,涌动出生命的芬芳。
二、抱来只选《阳春》曲,弹作盘中大小珠。
在信息化工作中如何将专注于细节的精神发挥到极致,首先要保证深浅有致,正如“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体察工作的精髓,本质所在,才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发出细、润、泽的乐音,体现含蓄之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拥有一颗抱有“如履薄冰”的心才能将工作完成地尽善尽美。关注细节,体现在每一个角落:如何向深处延伸自己的工作,使其变得更有质感;如何把握每一项工作的进程,使其在可控范围之内;如何将每一个进程处理得当,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工作中,应考虑每一个细微之处,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唯有如此,才能够及时发现疏漏,感受到细节的魅力所在。若是得过且过、敷衍塞责,那么人生便也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对待细节的态度决定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决定着生活的品质。
作为信息技术人员,首先要锻炼关注细节的性格,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我们要拥有格物致知,严谨缜密的专业精神。因此,改变态度,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完善自己才能踏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积善成德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德行尚且有赖于善举,做事更需水滴石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做好了小事才能成就大事,眼高于顶,纸上谈兵终归浮躁。其次,对待小事要有对待大事的态度,事无巨细,均需注重。我们通常容易重视一件自己认为重要的大事,却认为小事无需在意,这便是自以为是的“雅量”和“气度”。唯有重视了小事,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从更深层次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形成有效思路,解决实质问题。再次,思虑周全,提高工作质量。思想上的重视终究要化作行动上的实施。工作中,要全面规划每一个工作任务,甚至与任务相关的事务亦要处理得当,比如总揽大局,从整体上把握工作动向;分析各项组成部分,抓住工作重点;将各项工作进行延伸,方便于大家,更方便于自己;预测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保证按部就班;处理工作时仔细核对,及时纠正错误,这一点对于信息化人来说尤为重要,一个符号,一组数据;一个小粗心,一次小走神都可能酿成苦果。注重细节,可提升工作品质,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机会。
三、宛如游龙举,繁姿曲向终
正如一曲舞蹈,忽而月上卷帘,忽而蝴蝶穿花,又如鱼翔浅底,曼妙的舞姿依靠一招一式的琢磨,同样的,细节便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关注细节的最高境界是如入无我之境,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隐去,心无杂念,做他人无法企及之事,方可拥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般澄澈的心境,如此,无论清淡写意或是浓墨工笔均可收放自如。仔细听听花开的声音,会看到雨露和大地的精华浸润在每一朵花瓣中。我们的团队是一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团队,专注于工作是大家奋进的基础,集思广益是我们提升效率的手段,注重细节更是全员提升品质的方向。只有关注了细节,才能经营好自己的目标,最终才能够成就美好的未来。把细节作为剪影,我看见了一张张诗意的照片翩然飞舞,听见了生命里渐次响起花开的声音……
第四篇:关注细节
关注细节,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古往今来,许多人往往因为细小的失误而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而有那么一部分人却凭借着细节的完美青云直上,不得不承认,注重细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作为一名农信员工,我们肩负着“服务三农,惠农兴村”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青川信合的员工,我们承载着青川人民“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夙愿。正是这样重要的使命要求我们每一个信合员工在工作中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由于青川信合每一个员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在2012年的工作中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每一步的细节。金融行业的工作看似简单繁琐,实则大有学问。试问每一个金融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是否都能做到万无一失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完美细节显得更加重要。
著名的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而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我们青川联社能够走得更高、更远取决于我们的员工所能看到的一切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细节落实到我们中,就表现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暖心的问候,我们从来就不缺客户,我们缺乏的是发现客户,善待客户的心。卢瑞华说过:“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进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者。”作为银行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时刻面临着未知的风险,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谨慎,放眼未来固然有利于我们掌握全局,稳步前进,但着手眼前也至关重要,细节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地基足够牢固,高楼大厦才能禁得起风雨。从今天开始,做一个细节的完美者吧,关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纵使我们不能成为像袁隆平那样的伟人,但至少我们却可以拥有像他一样对待工作的那份认真和执着,过去已不可追忆,未来还很遥远,只有当下握在我们的手中,窗外鸟儿的叫声,顾客一句感激的话语都可以使我们的心情无比舒畅,关注生活的的细节,可以使我们发现原本生活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关注工作中的细节,可以使我们发现原来事情也可以有条不紊的按质按量完成。
关注细节,要求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发现客户的需要,并通过不断努力去满足它。要做到,不给企业拖后腿,不给自己留遗憾。
关注细节,要求我们要最大可能的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从自身做起,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给企业找麻烦,不给自己留风险。
水滴穿石,离不开每一个水滴的不懈奋斗。
青川信合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共同耕耘。
亲爱的同事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吧,让追求细节的完美成为我们的信仰,让优良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青川信合会因为你我的改变而更加光彩夺目。
蒿溪信用社
第五篇:关注细节
关注课堂注重细节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
——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工作的意见
课堂教学是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关注课堂,关注残疾学生的生命发展,反映了特教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是特教学校整体工作的中心环节。同时,关注课堂教学,注重教学细节,更是特教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着力点。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品质。只有关注课堂,注重细节,才能有效地提高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促进残疾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
一、关注差异,注重细节,将“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以人为本”是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在特教学校就体现为以生为本。因此,在课堂上,要正视学生残疾,关注学生差异,注重教学细节,注意因材施教,真正将“以生为本”体现在每个教师的每节课中。一方面,要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差异,提倡个性教学。特教学校中的学生个体差异是巨大的,因此要提倡个性化的教学。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学生而言,个性化的教学应该是针对学生差异的个别化教学和分类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对教师而言,个性化的教学应该体现在能够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扩大教学含量,用最优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不能突出“生之不足”。不同的学生发展水平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就要因人而异。要注意多“扬生之长”、“补生之短”,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如在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或发音,或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要把握准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区别对待,因人施教。要巧妙、有策略地帮助、引导学生,不留痕迹地“掩盖”学生的不足,使之既有所提高,又不至于在师生面前“颜面扫地”。否则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关注课堂,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将以生为本落到实处,才能将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来对待,才能真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
二、信息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有效运用才是关键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广大讲课教师都十分注意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几乎被所有教师熟练而广泛地运用,对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难点、重点问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应注意:一是课件内容要精简。特教学校的教学课件内容制作不要过于繁琐、花哨,力求简要而使用,突出课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要尽可能地删除,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动感性很强的装饰画面、背景音乐、闪烁或闪动的图标等等。二是课件制作要科学。单维度设计的课件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设计的环节更不能一步紧扣着一步,这样很难适应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三是教师操作要得当。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忙于操作微机,反复切换画面,过于分散精力,有时难免顾此失彼,以至于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四是课件的使用决不能替代板书的设计和运用,特别是低中年级的语文、数学课。
技术永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有效运用才是关键。无视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或过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形式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多媒体课件应立足于突破难点、制造情景和提高效益。教学需要时就用,用的恰到好处能起到事半功位的效果。但决不能因课件而课件,重形式而忽略目的,如果不用课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就最好不用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要正视学生残疾,最大化地利用其残余感知觉,充分发挥其感知觉优势。
三、渗透新课改理念,合理使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能够注意结合新课改理念,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能不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进行质疑,带着问题读课文等,启发了学生潜能,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并通过拓展延伸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多作业设计或课后练习的设计都具有开放性,能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当前,很多特校教师正在尝试组织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这在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补偿学生生理残疾所带来的学习障碍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说出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展示学生的思想。要从低、中年级就开始组织分组教学,分组讨论,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和大胆质疑意识。但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防止组内“一言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发言,抒发个人思想,让学生们迸发出个性思想的火花。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分组,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分组讨论不深入等问题。
四、锤炼教学语言,注意正确、及时地反馈、沟通和评价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师生交流中的问题:一是教师的手势、手指语过多,过于随便或者个别手势习惯性错误等。二是教师教学语言节奏过快,学生来不及反应,口形或者过于夸张或者不到位。三是教学语言不精炼,师生间缺乏真正的交流,难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四是教师的评价或反馈不及时或准确。表扬语言雷同且呈现程式化趋势,缺乏针对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语言教学是各学科在各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因此,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经过锤炼,要精练而有引导或指导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切忌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聋校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努力使学生会学语言,学会语言,善于交际,养成习惯。在低、中年级要进一步加强口语教学,强化个别训练,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高年级,要注重手语和书面语能力的培养,立足于用,立足于实践,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三,教师的反馈应坚持正面引导,以精神奖励为主。尽可能地避免为突出学习效果而使用一些“强刺激”,如美味的食品、精美的奖品或图片、动感过强的课件、刺激的音乐或游戏以及强烈的运动等。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不能不作反应或模
棱两可,更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或批评。第四,对于具有原创价值、创新价值的或“差生”的个别有进步意义的回答,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和表扬,要旗帜鲜明,大胆鼓励。五是要教态自然,亲切可近。要努力让学生在心态彻底放松的状态下去学习、去思考,使之能畅所欲言,发散思维,创造性地学习。
五、注重问题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或表述事件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问题没有难度和价值,起不到启发思维、引领探究的作用,有些问题本身设计就有“问题”。关于课堂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去处理。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师要首先学会提问问题。教师的提问要科学,具有指导和引导作用,要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有效的学习。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使之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要从低年级就开始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提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在课文上找到并读出答案,或让学生用课文上的语句回答问题,这样都无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语言的形成以及思维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逐步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或表述意见,而且要完整地回答问题,而绝非一定用课本上的原词、原句。这样做在开始时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坚持下来一定有很好的效果,且越到高年级越能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尤其是在聋校的中、低年级的句式练习、仿写句子或短文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和创新,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思维体系,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说、主动说、经常说,努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口语表达、独立完成的意识和能力。
六、强化基本功训练,提升专业化程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的中心,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主渠道,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不少教师的口语(普通话)、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一定要重视板书的设计和应用。不少教师的课就是因为板书问题而显得美中不足。有的是设计不科学,思路混乱,有的是课件代替了板书,所讲的核心内容没有在板书上出
现。三是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例如数学课,主要是要讲清楚数量关系,弄清楚要求什么?必须先怎么?再怎么?最后如何等数理关系,这应该是其核心问题,必须有条理地讲清楚,而不能局限于一两个例题或课本上的某数某式。四是要尽可能展示课堂教学“原生态”,杜绝教学“作秀”。有些课特别是优质课评选等情况下,教师“表演”的成分很多,却恰恰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五是要在课堂教学上多用功夫,尽可能地减少课堂教学的“硬伤”。要提倡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和教材内涵,在教学时才能真正抓住本质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