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时间:2019-05-14 18:1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孤独症与心理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第一篇: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课程名称: 心理卫生学 论文题目: 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教师评语: 2014年 6月

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摘 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孤独症的定义和其临床表现,然后介绍了关于孤独症的成因中的一种假说——心理理论假说,心理理论假说认为孤独症儿童的症状是由于心理理论能力的缺陷。并且介绍了心理理论假说的临床应用以及对其的质疑。

关键词 孤独症,心理理论,范式,临床应用,质疑。孤独症的定义

孤独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心理功能缺陷而导致交流、社会交往与行为三方面同时出现严重障碍的综合征,是一种发育障碍。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致,但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数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比1到4比1,女孩的症状一般比男孩严重。

1.1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孤独症的症状涉及层面极为广泛,包括情感、认知、社交及适应行为在内等多方面异常。并且,症状的轻重程度差异很大。症状轻者的社会交往、语言及行为等的异常都不明显,有时甚至很难被认为是疾病,更像是性格问题。症状重者出现多种心理功能的损害,但一般不会出现妄想、幻觉以及思维散漫等精神分裂症症状。孤独症患者与他人(包括他的父母)不够亲密,并且对人情温暖,甚至母爱,反应冷漠。患者的言语及非言语的理解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缺乏,常有模仿性言语并且语意不清,无法正确理解词性,并且错用代词、名词或动词。症状严重者的语言能力发育明显的迟滞,有的甚至不发育,语义形成的能力低下,有些患者甚至会使用仅有其本人才懂得的词汇。在行为举止方面,经常出现刻板行为、奇异行为、仪式样动作、自伤、自残性等行为。患者有时会对某一特定的物体表现出特殊的依恋,甚至不许其他人触及。患者通常情感淡漠,但是有时候也会情绪反应过度,尤其是别人动了他所不许动的东西的时候,情绪可能会异常冲动。患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表现为抽象能力、整合能力及衔接概念的损害。患者还多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如嗅觉、触觉和味觉的异常,以及听觉或视觉加工能力发育不全。此外,有15%~50%的孤独症儿童伴有癫发作。一般来说,大多数孤独症儿童智商都很低,但也有些患者却在计算、音乐、绘画等方面有着超常的能力,这类患者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孤独症发病于3岁以前,在婴儿早期已经有症状,只是症状不易被察觉,家长们往往不能及早发现。其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可渐渐地自行改善,但是其病程发展并无规律性。患者通过系统的特殊教育和行为训练,有2%~15%的患者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可接近于常人,生活能自理,但却仍存在一些言语表达障碍刻和板行为等表现;此外,不愿与人接触、性格孤僻的特点则不易纠正。孤独症的心理理论

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假说,试图从基因、神经基础和意识等各个角度解释孤独症的言语、交往能力、社会功能以及想象能力的损伤。心理理论假说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也成为理论论,指的是个体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愿望,意图和信念等心理状态,并依此对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的能力。它对人类个体的正常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理论假说被认为是了解孤独症的一个很好的心理学途径。

2.1 孤独症患者的心理理论缺陷 对于正常的儿童来说,如果在四岁左右能够通过关于心理理论的一级误念任务(first-order false belief task),就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心理理论。然而当采用相应的任务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测试时,却发现他们大都不能通过。有一些研究者以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为被试,让被试接受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及“意外内容任务”、“意外位置任务”和“外表-真实任务”三个心理理论的测验任务。(杨娟,周世杰,2007)发现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即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2.2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标准错误信念任务 信念,是“人们对世界的心理状态和态度,即人们关于某个事物是正确的思想”。从信念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看,信念其实就是对外部世界的表征。那么,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可能是正确的(即真实信念),也可能是错误的(即错误信念)。于是,研究者们将对“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作为孤独症儿童是否拥有“心理理论”的标志。以下介绍两个错误信念任务,其它的有关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的任务大都是根据这两个早期经典范式改编而成。所以,这两个任务被看做是标准错误信念任务。一类是Baron-Cohen设计的意外地点(unexpected location)故事,也被称为“Sally-Anne”任务。内容是:向被试介绍两个洋娃娃,一个叫Sally(她身边有一个篮子),另一个叫Anne(她身边也有一个盒子)。Sally将一个小球放到篮子里,然后用一块布将篮子盖上,然后离开。之后,Anne把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在盒子里。最后,Sally回来了。让被试回答问题:“Sally会到哪里去找她的小球?”。实验选取了20名孤独症儿童、27名正常儿童和14名唐氏综合症儿童。结果发现,80%的孤独症儿童无法通过上述错误信念问题,即使他们的心理年龄高于另外的两个控制组。第二类标准错误信念任务是意外内容(unexpected content)。在Perner等的研究中,实验者先向被试呈现一个普通的糖果盒,然后问被试:“你认为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被试一般都回答:“糖果”。然后让被试看一下盒子里面的东西,让他/她知道盒子里装的实际上是铅笔。接着实验者问:“假如其他孩子没有看过盒子里面所装东西时看到这个盒子,他会觉得里面装有什么?”结果发现,4岁以上正常的儿童能正确地回答是糖果,而孤独症儿童却不能正确回答,他们似乎不能理解仅仅看到盒子外表的人会认为盒子里面装的是糖果。2.3 心理理论的临床应用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具有缺陷,所以有些研究者想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训练来改善其症状。Hadwin 等(19 97)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关于心理理论的训练,考察这类训练是否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机能。这些训练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对情绪、信念和假装游戏的理解。研究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接受这些训练后,确实通过了有关情绪、信念的理解测试。然而,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却没有显著的改善,尤其在如何保持一个话题,和对心理状态词汇的应用都没有显著的改进。Chin & Bernard(2 000)认为,虽然这些儿童经过心理理论训练后,通过了心理理论测试,但他们有没有真正理解了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是存在怀疑的,也许被试在训练中学到的是心理推理技能,或是正确回答问题并不依赖于对心理状态理解的策略,所以没办法应用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去。于是,他们从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谈话技能入手,检验其是否能提高他们运用言语进行社会交流的能力,和在心理理论中的标准错误信念任务的测试成绩有无随着谈话技能的提高而提高。他们训练五岁11个月、七岁5个月和七岁9个月三个年龄段的孤独症儿童。研究发现经过训练,被试在“兴趣共享”的时间与谈话中的反应恰当的频率都很大程度地增加了。通过训练,被试回答问题的次数、连续的话语增加了,不清楚的话语、无任何反应的次数减少了,目光接触增多、并且能够轮流说话。然而,在相应的误念任务测验中被试仍然失败了。虽然这个实验使用的样本数较少,但其结果仍然表明了对孤独症儿童谈话技能的训练确实有利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上述两个研究证明,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的训练具有一定的效果。早期的心理理论训练和干预有助于孤独症儿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促进他们与其他个体进行社会交往。质疑 虽然孤独症的心理理论假说得到许多实验结果的支持,但许多研究者对理论也存在质疑。主要有神经科学的质疑和现象学描述的质疑。3.1 神经科学证据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缺陷说的质疑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缺陷说受到了神经科学的质疑。例如,心理理论在元理论的预设中将“理论”作为心智阅读唯一途径首先遭遇到来自神经科学的证据的挑战。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质疑了传统心理理论任务中的理论中介性预设,Sripada和Goldman认为,我们无需通过复杂的推论来理解心理,因为镜像神经元是进化赋予我们对心智阅读的快捷通道,它通过“无中介共鸣”(unmediated resonance)就能完成心智阅读。此外,对镜像神经系统的成像研究证明,颞上回与顶下叶分别负责对他人与自我心理状态的解读。再次质疑了心理解读与理解其他物理规则在机制上的一致性。

3.2 现象学描述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缺陷说的质疑 按照理论论的理解,我们对心智的理解与基于逻辑与规则的推理类似,他人作为一个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黑箱,对其心理状态的推测必须借助理论才能进行推测。然而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理解他人行为时并不首先尝试将其放置到一定的因果规律中进行推理。就像我们几乎从未依据因果规则去推测那些在大街上遇到的或与之交谈的人们是否具有心理状态。这一深层的确信远远超越了我们对科学假设的信念,并且这种信念不应因其缺乏理性而遭到拒绝。结论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早期发展障碍,其临床症状包括情感、认知、社交及适应行为在内等多方面异常。心理理论假说作为其解释之一,认为孤独症患者存在心理理论的缺失。心理理论的主要研究范式是标准错误信念任务,该理论在临床上也具有一定的应用。然而,其理论基础却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参考文献

autism.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11(4), 325-334.Frith, U.(1997).The neurocognitive basis of autism.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 73-77.Perner, J., Frith, U., Leslie, A.M., & Leekam, S.R.(1989).Exploration of the autistic child's theory of mind: Knowledge, belief, Premack, D., & Woodruff, G.(1978).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515-526.Saxe, R., Carey, S., & Kanwisher, N.(2004).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 Link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functional neuroimaging.Annu.Rev.Psychol., 55, 87-124.Tager-Flusberg, H.(1999).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and language impairments in Wellman, H.M.(2011).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and communication.Child development, 689-700.ZahaviD 著.蔡文菁译.主体性和自身性—— 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探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51,263,280-281 陈巍, & 郭本禹.(2011).自闭症儿童缺乏 “心理理论” 吗?——基于神经现象学的解读.中国特殊教育,(3), 31-35.李瑞锡, 江开达, & 彭裕文.(2010).孤独症研究新进展.复旦学报(医学版),31(1), 110-115.莫书亮, & 苏彦捷.(2003).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中国特殊教育, 5, 75-79.王辉, 李晓庆, & 李晓娟.(2009).国内孤独症儿童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中国特殊教育,(7), 54-59.王益文, & 张文新.(2002).3~ 6 岁儿童 “心理理论” 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11).杨娟, & 周世杰.(2007).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6), 366-369.邹瑾, 王立新, & 项玉.(2008).自闭症心理理论研究范式的新进展——“思想泡” 技术的运用.中国特殊教育,(2), 56-59.

第二篇:小孩孤独症,家长如何心理指导

小孩孤独症,家长如何心理指导

现阶段自闭症的治疗方面主要是以教育方式为主,而很多家长为了训练而训练只考虑到了儿童的自身问题,只考虑到如何治疗和训练孩子,却忽视了自闭症最重要的问题的“社会性”,很少考虑针对家长的心理辅导。其实家长参与儿童自闭症治疗的最重要部分。第一,特殊教育的理念应更新。许多教育专家都指出,教育特殊孩子就以生存本领为核心,一个人可以无亲无故,但他不可能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工作生活的群体环境,否则他不可能在社会立足,所以我们的孩子首先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行为规范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其次才上升到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层次。

第二,我们给予孩子的应该是孩子最想要的。我们特殊孩子的情绪本来就不稳定,作为家长不应根据自已的意愿强迫孩子学习和做事情,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正确引导,才会使孩子进步。

第三,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别人。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弱者,所以得到的关爱特别多,而对孩子的要求特别少。比如在家里,最好吃的菜给孩子,最大的苹果是孩子的。殊不知道,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会变得不懂谦让,以自我为中心,成为瞬息万变、自私自利的人。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他怎么会去爱别人,怎么会去关注、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他又怎么能继续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呢?心理家说:象“孔融让梨”这种弘扬中华美德的故事永远都不会过时。

第四,家长应拥有自已的时间和空间舒缓压力,调节情绪。因为孩子占去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孩子,我们社交圈子也没有了,朋友来往也少了,兴趣、爱好都改变了,特别是辞职在家教育孩子的家长,眼里除了孩子还是孩子。如果我们长期处在这种高度紧张压抑的状态下,身体肯定会跨,心理也会扭曲,而没有好的身体又怎么照顾我们的孩子呢?曾有家长无奈地说我们不能生病,更不能死,因为孩子需要我们。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更加精彩,有些地方的家长,经常会举办一些纯妈妈们的聚会。比如抽出一天时间把孩子托付给其它家人,妈妈们则相约去逛逛街,喝喝茶,健健身,或到郊外旅游,放飞心情,抛去烦恼,这样得到了适当的调整,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充沛的精力去抚育孩子。

我们作为家长,关键的一点是要看到希望。没有希望了,他会联想到,孩子长大了,什么事也不会做,没有朋友,自己领着个憨巴子艰难度日,这时自杀的想法也有了。让他看到希望的最要方式,是看到范例,以及家长交流、心理互助。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很重要。很多家长们的乐观、开朗、机智、幽默的人格魅力,诚然,困为有了特殊的孩子,我们是不幸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使我们负担沉重,然而又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孩子我们是幸运的,是孩子让我们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也培养了一颗博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对末来有了更美的向往和憧憬的心。

第三篇:2013年4月山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山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理论与技术培训

心 得 体 会

4月17-19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在淄博桓台组织的2013年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理论与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广州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系主任、医学博士静进、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学院副教授刑同渊和王淑荣及淄博市博山区特教中心学校副校长尹连春四位专家授课。静进博士主要从孤独症谱系障碍神经心理机制研究进展及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两个方面阐述了孤独症的病因模式、病因学机制进展及早期诊断和早期介入的意义。邢教授主要从孤独症儿童的结构化教育的内容、教育策略、教育案例几个方面阐述了孤独症儿童的结构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王教授借助大量生动的案例从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情绪情感特点、行为特点、意志特点、语言特点及个性特点阐述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本次培训使我对孤独症的康复工作有了更新、更深和更全面的认识。

在这次的康复培训中,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我认为今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前孤独症只知道其中的很少的一点。通过此次培训有了详细的了解,为今后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打下了基础。

本次培训的收获大体有如下几方面:

1、认识了孤独症

自闭症与孤独症是同一个概念,学习之前总觉得自闭症就是智障生的一个分类,其实不然,它与智障有着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自闭症的儿童不傻不笨,有些记忆力甚至会特别的好,这类儿童就像高像素的照相机,把看到的东西全部印在脑子里,但是就是一点,这些东西全都乱在一起,对不起号来。比如美国的天宝.格兰丁坐在直升飞机上围绕着伦敦转了一圈后,用了五天的时间把伦敦全景细致的画了出来,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她在绘画及记忆力方面是个天才。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能用鄙视的眼光看待孤独症儿童。另外,孤独症儿童并不全是性格孤僻、不爱交流,有些甚至会特爱说话。孤独症儿童多发病于三岁以前。而且男孩多女孩少,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据统计,2012年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为八十八分之一,它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受民族、人种及社会背景的影响。据此推算,在中国至少应有1400万自闭症患者。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情况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训练治疗的效果,3—6岁为训练关键期,患儿年龄越小训练效果越好。多数患儿如不及时训练治疗,长大后将无法适应生活和学习,造成终身障碍。经过科学的训练治疗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症状,部分儿童能可能基本痊愈。

2、了解了孤独症的病因

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到现在也不明确,但可以肯定与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异有关。遗传曾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有关病因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尚不能证明遗传是唯一造成孤独症的原因。另一个说法是脑功能的变异。在脑系统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各种变异的存在,目前可以肯定脑部大范围区域的神经生理损伤是重要的因素。总之,关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最新研究的结果趋向于“多因素致病”说,即不只有一种导致患病的因素。

3、在教育康复方面,刑同渊教授还讲了结构化教学,还有多感官训练等方法。这些康复训练方法都是他们多年的实际康复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与我们的康复教育方向和模式相吻合。这至少也能坚定一下我们开展孤独症教育康复工作的信念和决心。其次,王淑荣教授主讲的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与语言训练方法在孤独症教育康复中的应用,确实为我们开展孤独症教育康复工作提供了许多值得推敲和尝试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解决孤独症行为问题的方法。

我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困惑:

1.孤独症的孩子能培养出自我管理能力、与一定的人安全交往的能力吗?孤独症孩子的未来会怎样?离开了父母,他们自己能生活吗?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只能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的发音训练,可是孩子没有主动的交流语言,这是个难题。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方法可借鉴,而且每个孤独症孩子的表现也不一样,如何一对一的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内容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我们用下指令的手段能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吗?现在面对孤独症孩子,我们除了下指令的手段还有更好的教育手段吗?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呢?在教学时我经常冥思苦想教育他们的方法,可往往是一无所获,想不出好的教育方法,希望能有这方面的专家给我指导一下,以便于以后的康复训练和教学。

3.有些高功能孤独症儿童会数20以内的数,却听不懂常用的“我想多给你一个,是几个”。他们的思维到底是什么模式,怎样训练孤独症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是个难题。

4.家长对孩子的训练方法不恰当会起到相反的训练效果,强化训练并不是强迫训练。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最忌讳的就是强迫孩子,因为在长期的强迫下孩子的心理处于极大的压迫之中,使他产生对学习性活动的害怕、厌倦、反感等抗拒心理。所以他们会以各种方式逃避学习性活动以表达他们的反抗和寻求自我保护。由于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交流和沟通障碍,他们的表达方式常常是怪异或不可理喻的,如东张西望,到处乱跑,频繁出现刻板动作,怪叫和不停地笑,甚至出现攻击性、破坏性和自伤性行为。发展下去,孩子不仅对学习性活动,更会对任何形式的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和逃避性心理。从而加重了他的“自闭性”病态表现。总之,家长用打孩子的方式强迫孩子遵从家人的要求是绝对不可取的,并且其他任何不考虑到孩子拒绝学习原因而简单施行的强迫手段都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我们作为老师,有时候与家长沟通起来很困难,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经常带孩子出去检查,训练,自己懂得比老师还多,老师的话有时候听不进去,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惑着我。

通过此次培训,我想,我们的目光关注的应该是孩子本人。我们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研究他们的心理,探求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康复方法。基于此,王教授讲了许多有趣的例子,也包括正在康复的儿童的故事,我也因此深受启发。例如:当需要康复的儿童不配合我们做康复工作时,应该怎样做呢?是训斥孩子,还是分析问题的原因,探究积极的方法,实施引导呢?冷静的分析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在现实中处理问

题的时候,有没有真正把握这份冷静,去理智的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多一些积极、客观、公正,少一些消极、主观的态度。我想,这至少是我今后应该学习和尝试的。

还有一点,从工作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训练、辅导失去信心,是因为他们感到无从下手,始教无路,求教无门。不少家长在开始发现孩子发育滞后时,曾投入相当的精力、财力和心思帮助他们,但往往由于收效甚微或者根本看不到效果,而在失望及至绝望中放弃了努力。这种状况的存在,我想,这也是我们康复员今后工作中用我们所掌握的康复知识去解决的问题。

总之,本次培训对于从事孤独症康复和教育工作的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我们能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得到许多收获,这也将激励我们去开展一些尝试,为形成和完善我们自己的工作特色和康复模式,提供一些科学而必要的指导。感谢本次为我们组织培训的省教育厅的领导和为我们进行授课的专家们,你们为孤独症孩子的明天撑起了一片蓝天!

2013年4月20日

第四篇:孤独症散文

窗外的路灯光线打入屋子,占据了我一半的桌面。当我望向有光的一面就看到了孤独,而当我望向黑暗的一面,就看到了自己。

零下的温度再配上冷风,即使裹紧大衣也抑制不住颤抖。路灯垂直打在我的身上,对面的窗户里就只剩下黑暗。当我望向黑暗的一面就看到了孤独,而当我望向路灯下的影子,就看到了自己。

我理解的孤独,是变换不同的场景尝尽孤身凄凉,即使深处闹市,也只能看到自己。

聊天记录停留在两天前你的客套回复,打字删除重复的问候终究没有发送,找不到话题的聊天就像是写一篇没有大纲的长篇小说突然断了思路,绝望与不甘交织缠绕。

阴天,书本,昏睡的课堂,斜对角的姑娘,下课后的释然和回家路上的安逸。这是你回不去的过去和跨不过的未来。

能拒绝一切主观臆想,也能接受一切闲言碎语。

你们现在都如鱼得水。

孤独症患者,拿起笔,只写下自己的名字。

第五篇:83分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_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

(一)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是()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

弗洛伊的(A)罗素(B)

马克思(C)赫尔巴特

(D)2.“他人高马大,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头轻些儿。”说明要正确认识()心理

攀比(A)虚荣(B)嫉妒(C)自卑

(D)3.()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快乐(A)愤怒(B)恐惧(C)悲哀

(D)4.()是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基本要件之一

智力表现正常(A)自我感觉是否良好(B)情绪积极稳定协调(C)

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

(D)5.具有高度的自由选择与很强的内在动机的活动称为()

休闲活动(A)

必需的非工作活动(B)自由时间的活动(C)必须的工作活动

(D)6.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

20%(A)40%(B)50%(C)70%(D)7.合理变通的方式中的()是指改变外部信息刺激的强度,减少关注反倒自然

回避(A)淡化(B)转视(C)换位

(D)8.()是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基本要件之一

智力表现正常(A)自我感觉是否良好(B)

情绪积极稳定协调(C)

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

(D)9.嫉妒心理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争强好胜(A)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B)

感到别人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C)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D)

10.关于人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人格是一成不变的(A)

人格整体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组成人格整体的各个因素之间完

(B)全存在着差异 人格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表现出相对稳定和不断变化的特征(C)人格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

11.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

德育(A)智育(B)体育(C)美育

(D)12.()是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

快乐(A)愤怒

(B)恐惧(C)悲哀

(D)13.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带来()

安全感(A)幸福感(B)归属感(C)失落感

(D)14.人格的特征不包括()

人格的不可塑性(A)人格的社会性(B)人格的整体性(C)人格的稳定性

(D)15.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医院门诊中,有()的病人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

10%(A)20%(B)30%(C)50%(D)16.常见的心理亚健康不包括()

虚荣心(A)攀比心理

(B)猜疑心理(C)乐观主义

(D)17.()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心理过程,就像我们心灵的晴雨表,反映着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挫折(A)意识(B)情绪(C)

人际关系

(D)18.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预防心理疾病(A)预防生理疾病(B)保护身体(C)治疗疾病(D)

19.心理咨询不能帮助人们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A)纠正错误观念(B)学会面对现实(C)认识外部冲突(D)

20.事实表明,()是人格面貌的归宿

认识

(A)意志(B)情感(C)理性

(D)21.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象地说明了()

人格的他控性(A)人格的稳定性(B)人格的可变性(C)人格的自控性

(D)22.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圈子主要是()

医院(A)酒桌(B)单位(C)户外

(D)23.造成狭隘性格的原因中的决定性因素是()

先天因素(A)遗传(B)

家庭环境(C)后天环境

(D)24.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面貌是()

经济状况

(A)政治体制(B)科技进步(C)工作压力

(D)25.()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没有什么情绪反应,即使有点反应,也不知如何处理

迟钝型(A)暴躁型(B)迁怒型(C)转移型

(D)26.长久紧张工作后通过观看影视文学作品,欣赏书画音乐作品,帮助个体放松因工作而绷紧的神经,把自己从压力和焦虑中解放出来。这种心理休闲是()

程式性心理休闲(A)转换性心理休闲(B)互动性心理休闲(C)怡情性心理休闲

(D)27.与人交流的误区是()

人们在耐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话语之后,常常不注意给予对方

(A)充分的回应 以沟通双方的内心世界为目的,尊重对方(B)在交流中保持敏感与自省,言语恰当(C)听比说更重要(D)

28.()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激情(A)应激(B)心境(C)意识

(D)29.()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体验

快乐(A)愤怒(B)恐惧(C)悲哀

(D)30.心理保健的主要途径是()

合理变通(A)合理治疗(B)合理思考(C)合理宣泄

(D)(二)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黄坚原针对心理健康,于1976年提出以下标准

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A)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B)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C)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D)2.合理变通的主要方式有()

(A)回避(B)转视(C)换脑(D)斗争

3.当挫折感产生时,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

(A)冷静分析,正确归因(B)及时调整,以利再战(C)积极转化(D)合理宣泄

4.人格的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以((A)积极性(B)消极性(C)选择性(D)被动性

5.人格的基本特征是()

(A)人格的社会性(B)人格的整体性(C)人格的稳定性)为其特征 人格的独特性

(D)6.思想政治教育依据有()

哲学(A)伦理学(B)教育学(C)经济学

(D)7.人与人的吸引建立在()

熟悉(A)

个人特质(B)喝酒(C)

相似互补

(D)8.根据心理压力的释放形式和情感调节方式,可以把积极的心理休闲分为()

简单便捷类的休闲(A)浪漫归真类的休闲(B)激情刺激类的休闲(C)快乐至上类的休闲

(D)9.“心理”一词的含义可以有三种理解,分别为()

过程心理(A)活动心理(B)认知心理

(C)综合心理

(D)10.缓解焦虑放松方法有()

调息放松法(A)

纵情想象放松法(B)肌肉放松法(C)

摔物品放松法

(D)11.人的情绪丰富多样,最基本的有()

快乐(A)愤怒(B)恐惧(C)悲哀

(D)12.与人交流的误区有()

把交流看成与人竞争的方面(A)自己讲的太多(B)调动自己的感情交流(C)

本着尊重他人、真诚沟通的态度

(D)13.避免()是个体人格建构的重要课题

人格蜕化(A)人格分裂(B)人格反向

(C)(D)人格变态

14.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A)功利性(B)面子问题(C)不会说不

(D)交往的封闭性

15.心理咨询的方法的特点有()

(A)保密性(B)强制性

(C)教育者倾听(D)必要性

16.在论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时都将社会适应作为重要的一条。适应有两种:((A)相对的适应(B)消极的适应(C)绝对的适应(D)积极的适应

17.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A)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和谐(B)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C)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D)18.健康人格的模式包括()

罗杰斯的“功能完善的人”

(A)容格的“非个性化的人”(B)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

(C)皮尔斯的“此时此刻的人”

(D)19.专业技术人员怎样面对挫折()

消除原因(A)消沉对待(B)提高容忍度(C)不管不顾

(D)20.交流沟通的目的是()与人竞争的一个方面(A)沟通双方的内心(B)

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关系(C)促进双方成长(D)

(三)判断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心理学在对人格的界定中,适应性定义认为人格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是)

(否)2.失眠不等于失眠症

(是)

(否)3.一般而言,社会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已经和犯罪、精神崩溃、家庭分裂和其他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是)

(否)4.悲哀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是)

(否)5.当情绪困扰严重而自己又一时难以调节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是)

(否)6.现实生活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挫折,是主观和客观、个人和组织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是)

(否)7.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个体的各种心理品质逐渐发展并在与外界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的一系列有异于病人的心理特征

(是)

(否)8.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不能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是)

(否)9.情绪是人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体验

(是)

(否)10.一事有错而对他人全盘否定

(是)

(否)11.教育在人格培养中发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不仅要继承先天因素,适应外在环境,而且能够有效地干预环境,发展后天因素

(是)

(否)12.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

(是)

(否)13.后天环境是造成狭隘性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原因

(是)

(否)14.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心理适应机制中的积极的机制。(是)

(否)15.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

(是)

(否)16.智育就是要培养个体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

(是)

(否)17.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进行换位思考

(是)

(否)18.体弱多病或有生理缺陷的人比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对挫折更加敏感,容忍力高。

(是)

(否)19.音乐具有明显的调节情绪的功能,因此也是缓解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

(否)20.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是)

(否)21.神经官能症属于严重的心理异常。

(是)

(否)22.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

(是)

(否)23.简单便捷类的休闲包括怡情性的心理休闲和恣情性的心理休闲。

(是)

(否)24.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者某种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

(是)

(否)25.体育运动不仅对生理健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是)

(否)26.心理学在对人格的界定中,区别性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人所区别于他人的行为

(是)

(否)27.社会化的程度,包括掌握了多少生活知识技能,是否有正确的生活目标,能否遵守社会生活规范,顺利融入社会群体,承担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等。

(是)

(否)28.有一定的自由选择和内在动机的活动是休闲活动

(是)

(否)29.人格的独特性既可以通过人格测验来测量,不能通过日常观察来了解。

(是)

(否)30.人格的稳定性特征中,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是)

(否)

下载孤独症与心理理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孤独症与心理理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孤独症诊断培训培训

    第一节 孤独症和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 诊 断 学习目标: 掌握孤独症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相关常用量表的操作使用。 孤独症又名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婴儿孤独......

    孤独症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

    2012.5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下述范畴中,属于道德评价的是( )。 (A)“正常”与“不正常” (B)“应该”与“不应该” (C)“明......

    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诊断心得体会 于颖

    孤独症儿童教育心得 于颖 随着社会发展,“孤独症”这一名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于特殊教育中的一名老师,我觉得我们必须对此类学生的行为有所了解,并对其教育教法进行研究探讨......

    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

    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患病儿童发育的精神障碍,国家已将其归入精神类残疾范畴,属于精神残疾二级。近年来,精神疾病救......

    关爱孤独症儿童倡议书

    携手点亮夜空中最亮的星——关爱孤独症儿童倡议书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亲爱的朋友们:您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眼睛明亮,却不与你对视;他们虽有言语,却不与你交流;他们听得声响,却......

    孤独症康复教育学习心得

    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校本培训 学习心得 李垌 2017.04 通过一系列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培训学习,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交流、社交、行为。由于......

    儿童孤独症学习小结

    培训小结 2014年10月6号至9号,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香港孤独症结构化教学基础课程培训班。本次培训班是由香港协康会主办,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心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