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20 讲 五脏:肝的生理特性(二) 肾的生理功能(一)

时间:2019-05-14 18:5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20 讲 五脏:肝的生理特性(二) 肾的生理功能(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20 讲 五脏:肝的生理特性(二) 肾的生理功能(一)》。

第一篇: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20 讲 五脏:肝的生理特性(二) 肾的生理功能(一)

第20 讲 五脏:肝的生理特性

(二)肾的生理功能

(一)我们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肝的生理特性,讲第一个特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二、肝为刚脏。我们现在讲第三个生理特性,叫“体阴用阳”。前面我们讲了,“体用”这对范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它的本义,体,指实体、形质;用,指功能、作用、属性。体用的关系,就是指这两者的关系。中医学将“体用”这对范畴引用到医学里面来,是说明什么的呢?体是指脏腑的本体;用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在中医学里面,讲体用关系,就是指脏腑的本体与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关系,把这个关系叫体用关系。需要指出的,任何一个脏、任何一个腑,都有体用关系,这是一。中医认为,任何一个脏腑本身都具有体用关系。其

二、中医学理论当中,还有一种学术观点,就脏和腑而言,在五脏叫“体阴用阳”;六腑叫“体阳用阴”。这样一个理论,仅仅要求同学们知道有这样一种理论就可以,将来阅读古文献的时候会碰到。至于它具体是怎样推理出来的?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将来到高年级的时候,或者有兴趣的同学,再和老师一起去探讨。为什么在这里不深入讲还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同学们将来在阅读参考书、自学的时候,必然会看到这个问题。因此,在这里面仅仅是打一个招呼。其

三、既然就五脏而言都有“体阴用阳”,讲其它的脏腑,上面讲心肺脾生理特性的时候,为什么不把“体阴用阳”拿出来作为一个特性来讲述呢?唯独五脏当中,在肝里面讲它的“体阴用阳”呢?它的道理:

一、中医理论从古至今唯独肝讲“体阴用阳”讲得多,其他问题,其他脏腑很少涉及,其他脏很少涉及“体用”的关系,这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历史的痕迹;其

二、论述肝脏的生理特性的时候,强调它“体阴用阳”,它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和指导实践的意义。这样讲并不意味着,其他脏体用关系没有这样重要的意义,仅仅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理论延续到今天,唯独肝“体阴用阳”讲得清楚,仅此而已。所以大家在学习到这一节的时候必然头脑中反映出一系列的问号,中医的理论,这个地方讲的又不平衡,不是一元论,道理是有历史的原因,有它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作用,这些原因决定了唯独在肝脏里面着重讲,以它的特性来讲,强调它体阴用阳的关系。

什么叫做肝的“用阳”、肝的“体阴”?

一、讲肝“体阴”的意义,它的含义。“体阴”是指肝的本体。为什么说“体阴”?肝本体体阴,一个从它所处的位置来说,肝居膈下,我们讲阴阳学说,作为划分人体的组织结构来讲,上者为阳,下者为阴,肝居膈之下,它属阴,就位置属阴。

二、就肝脏本身的生理功能,肝为血海,贮藏血液,血属阴,就这个意义说,肝的体阴是指肝的阴,肝的血,属阴,从位置属阴,最后落实到肝脏的功能上,就肝的阴血属阴,所谓肝的“体阴”。从推理看,肝体是指肝的本体,肝的本体就指肝血和肝阴而言,就肝的属性和藏血而言,是以藏血为体,这是一。肝体指肝血,血属阴,所以肝体属阴,这非常简单的三段论推出来。那么又加了一条依据,就位置而言,肝居膈下,这个论据只是增加了对肝阴血属阴,称肝体为阴,增加一个论据而已。并不是所有的脏腑体阴和五脏的“体阴用阳”都能用一个标准来说,看它们的位置属阴属阳,就规定它是“体阴”,不应(该)这样来理解。仅仅在这里,我们从两个方面、两个要素来理解肝体阴的意义。

一、指位置。位居膈下,下边属阴;

二、最重要的依据是肝脏的本体,在这里是指阴血而言,血属阴,所以称肝之体为阴,叫肝之体阴。

“用阳”,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表现为阳的属性。就这个意义讲,肝之用为阳。

一、肝主疏泄。疏泄的功能,用阴阳的属性来判定它,它属于阳。肝主疏泄是肝脏的功能,肝脏的功能属肝之用。因此,肝之用属阳,简称“用阳”。这是最主要的依据。第二点,从肝脏本身的生理特性出发,上面我们讲到肝为刚脏,易亢易逆。易亢易逆这一种特性,用阴阳属性来判定,它也属于阳,从肝特性本身,从这一点也属于阳。所以基于这两条理由,称“肝之用为阳”,简称肝的“用阳”。理由最充足还应该是肝主疏泄的这个功能,它的性质属于阳。肝之用就肝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而言,其生理功能、生理特性表现为阳的属性,就这个意义说,肝用为阳。肝体阴用阳有什么意义呢?

一、肝“体阴”(在理论上)的意义,肝为刚脏,非柔韧不可。简单地说,肝虽为刚脏,必须刚柔相济,只有柔、柔韧,才能保证肝维持正常的刚脏的特性,不会易亢易逆。换句话说,肝主疏泄的功能,其“用阳”,必须依赖阴血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在这里强调肝的阴血,肝阴、体阴在保证肝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作用。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刚提到的一点。在这里面,集中一点,请同学们记住,就肝本身阴阳来说,强调阴的重要作用,强调“体阴”的重要作用。为什么这样强调?前面讲到一句,就五行讲,叫水生木,强调肝和肾的关系,又讲到肾阴、肝阴的关系,将来到后面的课中,我们再进一步去论述它。

二、肝“用阳”的意义。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一、在生理上,肝主疏泄,喜条达,它和藏血比较,主要表现为肝主疏泄,表现为具有阳属性的功能占主导作用。肝脏,我们讲了主疏泄、主藏血,唯独在这里通过这个生理特性,强调了肝主疏泄的作用,我们在第一个讲主喜条达而恶抑郁,还是从属性上强调肝主疏泄的作用。讲肝为刚脏,仍然是强调肝主疏泄的作用。换句话说,就强调肝“用阳”的作用。正因为这样,才称肝气主升主动,又称之为肝气主升主动,这是一。

二、在病理情况下,肝的阳气最容易亢逆,就是说肝气易亢易逆,这是在病理情况下,最容易易亢易逆。这就是肝用阳的意义。

上述就是“肝体阴用阳”它的基本内涵。有精力的同学,可以看近几年来中国中医基础学杂志所发表的就“肝体阴用阳”的不同的文章,可以进一步去理解和探索。要想掌握“体阴用阳”它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体用”在中国哲学上这个范畴,它的内涵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在中医理论当中,用“体用”这对范畴是说明什么问题呢?就肝脏而言,它是说明肝脏的本体,与肝脏功能和性质的关系,仅此而已。归结起来,强调的重点是肝阴肝血在维持肝正常发挥生理功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来我们在讲肝脏的病理机制的时候,还会进一步来论述它,从病理上进一步来论证“肝体阴用阳”它的重要意义。这样一个结论,不仅在病理上提示我们肝气易亢易逆,而且提示我们在治疗肝脏病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肝的阴血,保护肝的本体。即使是肝主疏泄的功能异常,表现为肝失疏泄、表现为肝气的病变,而没累及肝阴肝血的病变,采用疏肝理气调肝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注意保护肝本体的阴血。同学们将来学方剂的时候,请注意读柴胡疏肝散,甚至读四逆散。那么以柴胡疏肝散为例,它是疏肝的典型代表方剂。既然是疏肝,为什么这个方剂里面还有活血的药物?它体现了“肝体阴用阳”这样一个原理。这在调肝的方子里面,是比比皆是的。这个理论唯独在肝强调“体阴用阳”,旨在它对指导实践有特殊的意义。上面我介绍了是关于肝脏的许多经典著作,将来同学们进一步读它的时候,会通过这些著作来进一步理解“肝体阴用阳”的意义。

最后一个性质,叫肝与春气相通,也就是说,肝脏的生理功能,它的气化作用与四时之春气化相通、相适应。心与夏;肺与秋;脾与长夏同义。在这里面,讲肝与春气相通应。

通过肝的生理功能这个简表,我们进一步来加强理解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这样一个生理功能。那么肝主疏泄的功能,它有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调节性与生殖这样的具体的生理作用。至于它的病理意义,同学们只读一下,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将来在病理上去进一步讲。现在暂不用去记那些什么叫血瘀?什么叫气滞?什么叫水肿?什么叫痰饮?什么叫经带胎产?有精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查辞书,中医常用的辞书来逐个的把上面所涉及到的名词术语,它的内涵和外延去阅读一下。肝藏血,它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收缩血液的作用。在讲每一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掌握生理功能上。

五、肾

下面我们讲肾的生理功能。肾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叫肾藏精。第一、我们讲精的含义。在中医理论当中,习惯上精又称之为精气。请大家注意,我们在前面讲气一元论学说的时候,讲气论的时候,提到中国古代哲学,其中以管子为代表,说“精者,气之精也”。以精定义气,气就是精,精就是气。在哲学上定义气的概念的时候,这是一说。因为“精是气之精”,所以单字用精少,而用精气多,精与气连用,精气和精同义。在哲学层次上,那个精气与气同义。我们在讲肾所藏的精的时候,是讲人体之精气,就是人体之气当中的人体的精气。那么人体的精气,从医学意义上来说,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的统称。广义的精气,是个泛义词,是精微物质的统称,概括了机体内的所有的精微物质。那么具体说来,哪些精微物质呢?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精气。狭义之精,我们把它的内涵、外延再缩小。从定义来说,属,都属物质,种属关系,那么种差,把内涵缩小,内涵的范围缩小,高度抽象起来,仅仅是指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有生殖作用的精微物质。这种精微物质,一、来源于父母,禀受于父母;

二、贮藏于肾;

三、具有生殖作用,把这种物质叫做狭义之精。正因为它的生理作用是具有生殖作用,因此,又称这种精叫生殖之精。这是第一、讲精气的含义。

二、讲精的来源和分类。精的来源:一来源于先天,就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二、源于水谷的精微、水谷津液等等,气血和这些精微物质,主要是源于水谷精微。一个是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称之为生殖之精;二来源于后天之精,就人出生以后,从出生到死亡这个生命历程中,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脏腑功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靠后天生命过程中,通过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而化生,把这个精叫五脏六腑之精。这两种精气在肾中结合,在肾中化生,构成肾所藏的精。肾所藏的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之精。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肾所藏的精,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维持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和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活动。

三、讲精、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肾精,它的具体生理功能:

一、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我们刚才定义精的时候,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定义的时候说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的精微物质。我们这个定义里面取出一个要素,作为它的功能,是从功能来定义的。其一就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为什么说肾所藏的精气、肾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呢?生长发育是指生长壮老已这样一种自然过程就是中医学认为人生长壮老已这样一个规律。换言之,从出生经过发育、成熟、衰老,乃至死亡前这一段机体存在的时间,就是在人体寿限的时间内。这个过程,与肾精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有肾精为生命之本这样一个结论。肾精在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中与五脏系统的心、肺、脾、肝相比较而言,起着主导作用。中医学关于生长壮老已这样一个人的自然规律,有以七、八为期,就时限,年龄界限,以七岁、八岁为限,在《(素问·)上古天真论》里;也有十为限的。我们取《内经》里面《(素问·)上古天真论》,目前大家通用的,就划分生长壮老已生命历程这样一个年龄的界限。我们看肾精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在幼年的时候,同学们不需记二七怎么样?二八怎么样?大致知道从幼年、青年、壮年、老年,这样不同的历程。这里讲生长发育,没有讲生殖。生长发育,那就从幼年、青年、壮年、老年这个历程。在幼年时期,肾精开始逐渐充盛,它在人体的外观上具有什么生命特征呢?表现为齿更发长,牙不断地长齐了,骨骼也不断地生长,那么身高增加。在幼年时期,天癸未充盛。天癸,什么叫天癸呢?天癸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的不断充盛,由肾精所派生出来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生殖作用,把(具有)这个作用(的一种物质)叫天癸。在了解肾的精气与生长发育的时候,这个表上出现这个字,那就简单解释,暂时不看这个,就看看幼年时期精气逐渐充盛,因此,它生长发育开始逐渐地发育。到了青年时期,精气就比较充盛,因此表现的生命特征,机体发育成熟,长智齿,骨骼已经长成,年青力壮、血气方刚,标志着肾精比较充盛。到了壮年时期,肾精充盛到最高峰,这个时候由于肾精的充盛,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那么随着中老年以后,逐渐向衰老、老年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肾精从充盛到顶点,随着年龄的推移、随着增龄,肾精不断地衰少,于是人就由壮年逐渐地发生全身各个系统进行性的、累积性的功能减退,由壮年而进入老年。由此可见,按照年龄来划分,以寿命作为尺度来看人体生长壮老已这个过程,特别是看长、壮、老,生长发育讲长、壮、老,那么它是随着肾精的由不充盛到逐渐充盛,比较充盛,就是由逐渐充盛到极点。是由衰到盛,然后由盛到衰,体现出来这样一个曲线。从这个表读出什么呢?就是人的生长发育、生长壮老已,是伴随着肾精的盛衰而进行的。换句话说,肾精的由不充盛到充盛,乃至于到衰少,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壮老已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前面讲,说肾中的精气在生长壮老已过程中起到特殊重要的作用,称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本。因为生长壮老已这样一个生命历程,肾精在这里面起到一个主导作用。那么我们讲到这里,同学们就会提问了,说前面我们讲气,讲到血,曾经提到,说气血是生命的两大物质系统。按照这个理解,应该说人的生命历程,生长壮老已自然的规律,是受气血的盛衰制约的。为什么到这又讲肾脏的精气,在生长壮老已当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呢?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统属于气的范畴,或者共同属于生命物质基础。在这里,是从肾贮藏五脏六腑之精微物质,五脏六腑之精和生殖之精,它贮存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从这个角度说明强调肾精的作用,在生长壮老已中的作用。这是从精气的这个角度来说明的,这里不排斥、也不否定,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里是从肾精这个角度,站在这个角度强调肾精的作用。这里并没有说唯有肾精决定人的生长壮老已,不是唯一条件,它是一个重要条件,不是维持生长壮老已的唯一条件。中医讲,说它是生命的根本,说它在生长壮老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那就意味着还有不起主导作用,它隐含着讲这个作用在生长壮老已过程中不是唯一的。第二、主生殖繁衍。就肾所藏的精言,它有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通过这个作用机制来起到生殖繁衍的作用。前面我们看那表格提到一个天癸,大家看天癸与肾之间的关系。天癸,什么叫天癸?天癸是由肾精所化生,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维持生殖功能这样一种精微物质,称之为“天癸”。就这个意义讲,男有天癸,女也有天癸。这个天癸有什么作用呢?天癸从幼年发展到青年,发展到比较充盛的时候,肾精就产生了一种物质,天癸。有天癸的作用,男性进入青春期,它才能够精气溢泻,就是排精,能够排精,象征着男性具有了生殖机能;女性有了天癸,进入青春期,表现为月经按时来潮,叫“月经应时而下”。那么男精和女血,男性能够正常地排泄精液;女性也能够正常地排泄月经,正常月经来潮。在这种条件下,这两种生命特征、现象,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具备了生殖能力。具备了生殖能力,并不是就一定能够繁衍后代。要想繁衍后代,条件是男女交媾,胎孕乃成,形成了胎孕,有了生命,这才意味着起到繁衍后代的作用。我们在讲气一元论这一节的时候,曾经提到中医学从哲学层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气一元论承认自然是物质的,气是自然的本原,世界的本原。基于这样的思想,也承认气是生命的本原。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起源,叫“男女媾精,阴阳和合,胎孕乃成”。那么人的生命的本原性物质,是男女之精,而男女之精,就是这个天癸。天癸的源泉,天癸是肾精化生的。就这个意义上说,肾精具有生殖繁衍的机能。这样一个理论,在中医学的生殖理论里面,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中医学的生殖理论,虽然强调五脏系统共同来维系,在这个前提下,尤其强调肾精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在调节人的生殖机能异常的时候,首先想到是从调节肾的阴阳平衡入手。至今,它仍然是调节生殖机能异常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重要的指导思想、重要的手段。在当前学术界正在研究中医中药如何延缓衰老,使人们永保青春。如何保证人的生殖机能旺盛?如何治疗生殖机能障碍?人们首先想到是肾精的生理效应,首先想到的是从肾入手来延缓衰老,永保青春。现在卖的美容药物,好多都含有补肾药物,人们处方都想到补肾药物,那么它的立论思想是什么呢?就是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作用。调整无论是男性、女性生殖功能的异常,或是性功能异常,中医也首先想到从肾入手,这就是肾精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殖繁衍,具有(这样的)生理作用和实践的意义。需要指出的,中医学反复强调任何一个生理功能都是五脏系统整体调节,仅仅是某一个脏、某一个腑,在某一生理过程它所占据的作用、它所起的作用,有主从轻重而已。因此,我们学习了肾藏精,肾精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有促进生殖繁衍的作用,并不能忘记调节人的生长发育,调节人的性和生殖机能,还需要调节其他脏器。前面强调说人的生殖繁衍、生长发育,肾精是必备的重要条件,没有讲它是唯一的条件,所以要正确的理解肾精的作用。

肾藏精的第三个作用,叫“化生血液”。中医学在古典文献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判断,叫“血之源头在于肾”。为什么呢?大家看示意图,肾藏精,这个肾精,可以转化为血。它中间通过髓这种物质,就是精能生髓,髓化而为血。在这一点上,肾精生髓的理论和现代生理学骨髓造血这个功能是相近的。肾精怎样化生血液呢?同学们记住,它和肾精,精能生髓,由髓而化生。至于这个过程,涉及到哪些脏腑?我们将来在血液生成那一节再进一步去讲。肾精化生血液这样一个理论,肾精这样一个功能:

一、用它来解释血液生成的机制;

二、在实践上用它来指导认识血液生成障碍的各种病理现象,用这一个观点来指导治疗血液生成障碍的疾病。这节课到这里,谢谢你们!

第二篇: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21 讲 五脏:肾的生理功能(二) 肾的生理特性

第21 讲 五脏:肾的生理功能

(二)肾的生理特性 同学们上课。

我们上一节讲了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讲了肾藏精,肾精的生理功能,一、促进身体发育,二、促进生殖繁衍,三、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第四个功能,抵御外邪,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中医学在论述肾精具有抵御外邪这个作用,是从肾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这个角度来论述的。那么,人体的生命基本物质充盛,意味着人处于阴平阳秘,阴阳合和的正常的健康状态,它表现为人体的抵抗能力强,把这个作用归于人体正气的范畴之内。就是人体所有的生命机能,将来讲什么叫正气,再讲发病机理时再进一步定义。在这里理解,正气就是人体生命机能的总称,它表现出的生命机能,各种各样的能力,维持人体健康,中医学把这种作用用正气来概括。那么,人的正常生命机能,其中能够抵御外邪,有防止外邪侵袭就是正气之一,正气作用之一。就这个意义讲,肾的精是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机能的重要物质之一。也就是说,它在维持人体正气当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讲,肾精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我们今天的理解,这样来理解它的本义,《内经》有一句话,在温病学里面也讲到,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我们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讲,肾精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最早的理论源头就源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样一个原理。说冬与肾相应,肾精,我们刚才讲到肾精藏五脏六腑之精和生殖之精,那要闭藏起来,储藏起来,供人体生长的需要。人在冬季的时候,肾精不能够闭藏,不能够储藏到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这样一种状态,使它不能充分发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的作用,也就是说,维持人体正气的作用,是“春必病温”,到了春天常常出现各种温热性疾病。最早的肾精能够抵御外邪的理论源头就在于此。那么,这个理论源头它是讲肾脏在冬季的时候如何和冬气相适应,怎样能够保障肾精的功能正常,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机能而不发生各种疾患。按照温病学温热病将来进一步讲为什么“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我们这里取肾精和病温这个关系,最后都去掉,取肾精和病的关系,理解为肾精与疾病发生有关系。肾精充盛,即为正气充盛,那就可以免于外邪的侵袭,就这个意义讲,来理解它抵御外邪的作用。同学们听起来不像我前面讲,前面逻辑上那么严密,引入了好几个概念,这里仅仅从它的源头来理解,理解一个“冬”,一个概念,四时概念,一个“肾精”的概念,还有一个“春”的概念,还有一个“病温”的概念,在逻辑上是跳跃性的,仅仅就是判断性的,就是这样认为的。即使将来学习温病学,学《内经》,无论历代医家怎么注释,也缺乏逻辑的严密性,这也体现出来中医学理论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就是古人已经把这个科学命题提出来了,古人并没有在理论上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但是这是事实,它确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无论在养生、防病,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以认为是真理,只是在理论上没有充分论证,没有充分说明,欠令人信服地论据、论点、推理不尚严密。这也是科学,就这个意义讲这也是科学发展的规律。就是说,人们通过实践,概括科学事实,得出了一个结论,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用原有的理论把它说得很清楚。也就是说,实践与原有的理论发生矛盾,原有的理论并不能把科学事实,新的科学实践,完整地给予解释。这个时候出现了实践和理论的矛盾,首要的条件是需要理论具有突破性的发展来解释实践。我刚才讲,从肾精,从生命的机能,从正气的角度来论述它,也介绍了“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样的原理,都不能够很严密地论证这个结论,回答为什么肾精能够抵御外邪,但是它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我们现在在中医历代文献里,在养生学里面,现代的养生实践当中,人们把补肾,吃补益肾精的药物,补肾填精的药物,作为提高机体的生命力,作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产生正效应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个结论是对的,仅仅是从理论上阐述,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还不太令人满意。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继续钻研,希望同学们就这个问题撰写文章对古代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梳理,最后达到条分缕析,真正地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得出结论,最后论证肾精抵御外邪。

第二个功能,叫肾主水液。什么叫做肾主水液?肾主水液又称作肾的气化作用。肾主水液是指肾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也可以说,肾主水液是指肾具有主持、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后面进一步表述,加了一个主持,强调的是肾在水液代谢当中的作用,特殊作用。把这句话浓缩起来,很通俗地讲,肾主水液,就是肾调节水液代谢。第二、讲一讲肾主水液代谢的机制、过程。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讲这个定义的时候,讲气化这两个字,说气的运动变化称为气化。我们前面反复讲了一句话,说机体就是一个不断发生着的升、降、出、入气化过程的机体。而这呢,在肾主水液里面又讲了个气化,这个气化术语,肾的气化术语和前面有什么区别呢?注意这里讲肾的气化作用,在气化前面加一个限定词,这个肾的气化作用就限定为肾调节水液代谢的气化作用。具体肾调节水液代谢的过程和机制,一、它的基本机制,肾调节水液代谢是通过肾阳对水液的蒸腾作用,或者说是对水液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个机制里面强调了肾阳气在水液代谢当中的作用。请大家看这个示意图,我们前面讲过了,肺、脾在水液代谢当中的作用。在讲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中都讲到,说肺通过肃降作用将水液代谢产物——那个浊,称之为浊,通过三焦下去,到肾。在脾主运化水液的时候,也讲到脾通过它的气化作用,运化水液的作用,也就是气化作用,将有用的水液,津液,经过转输作用上升到肺,将暂时不能利用的水液,也可定义它为浊,通过三焦到达肾。由此,肾在水液代谢当中的作用过程,第一、它首先接受由肺脾下输而来的水液代谢产物。

二、经过肾脏本身肾阳的蒸腾气化,将它所接受来的水液代谢产物一分为

二、分为能够再次被机体利用的和不能为机体利用的,能够为机体再次利用的,我们规定它为清,不能为机体再次利用的我们称为浊。由肾的气化作用所产生出的,能够为机体再次利用的清,由肾的气化作用,经过三焦上输到肺,由肺的行水进入肺的水液代谢调节过程中。不能够被机体利用的,最终的水液代谢产物,那个浊,通过肾的气化作用进入膀胱,由膀胱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肾调节水液代谢过程就是这样的过程:

一、接收由脾、肺下注而来的水液代谢产物,我们把它定义为浊,这个浊经过肾的气化以后,进一步将浊又分出清和浊,这个清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浊中之清,就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经过肾所气化所产生的这个浊,水液代谢产物,那么最终代谢产物我们可以定义为浊中之浊。浊中之清经过肾的气化蒸腾作用上升到肺,由肺进入肺脾肾的循环,而最终那个代谢产物,浊中之浊,就通过肾的气化和控制膀胱的气化,由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体内外水液代谢的平衡。在此,肾的气化作用控制了膀胱的开合和储存尿液、排除尿液,所以膀胱的开合是调节人体内外水液代谢平衡的一个重要机制。就这个意义说,肾脏主水液的作用,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内外平衡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称肾为主水之本,说肺为水之上源,说脾为制水之脏,肾为主水之根,强调它是调节水液代谢的根本。我们解释这个定义的时候,解释调节水液代谢定义的时候,进一步说到,提到一个主持和调节。用主持这个概念就突出强调它在水液代谢当中的根本作用。

到了肾这个阶段,那么它和肺和脾联系起来,到此为止,我们从肺、脾、肾三脏,肺代表了上焦,脾代表了中焦,肾代表了下焦,从上、中、下三焦,以肺、脾、肾为代表,讲述了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和调节机制,这三者,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和肾主水液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最主要的机制。就五脏而言,脏腑而言,就是最主要的脏腑。除了这些之外,参与水液代谢的,我们前面讲了一个肝要参与,那么后面讲六腑的时候还要进一步讲大肠、小肠要参与。也就是说,人体的水液代谢的调节是以肺、脾、肾为主要调节机制,并且要与肝、小肠、大肠、三焦等,多个脏腑共同来调节,仅仅是以肺、脾、肾作为主要的机制而已。这样一个原理决定了中医学调节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理变化,就必然主要是调节肺、脾、肾。所以治疗水肿的时候,从肺主行水这个理论,派生出发汗利尿,发汗法,那么肺宣发而汗,肃降而尿,当然这个尿,发汗利尿,量就和肾脏有关系。脾,叫健脾燥湿。肾表现为利尿,它主要是靠控制膀胱开合利尿。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针对调整肺、脾、肾,或者调整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治疗水液代谢失常的目的。

这个示意图,在进行比较完整地把凡是参与调解水液代谢的脏腑讲完以后,再进一步地来回头看这个示意图,这是一个完整的示意图,表示水液代谢的作用,调节机制就在这里。

至于《内经》里面讲的,说“肾为水脏”,不仅仅是从肾主水液,调节水液代谢而言的,是从肾属水,在五行属水,从这个意义来讲的。

第三个部分讲肾主纳气。所谓纳,就是受纳,固摄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简单地说来,肾主纳气就是肾调节呼吸的作用,这个纳气,讲它的机制,我们从它的功能来定义,就是肾调节呼吸的作用。进一步地来描述这个定义,把它机制都揭示出来,我们定义它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

第二、我们讲肾主纳气的具体作用过程。肾摄纳肺气,肺吸入的清气,也就是说,只有肾的摄纳作用正常,才能保证肺的肃降功能正常。肺气不断地进行正常的肃降,指吸入清气,下注于肾。那么,肺是主呼,肾是主纳,一开一合,一阴一阳,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就是说,我们在讲肺的呼吸作用时,曾经强调说,中医学调节呼吸的过程主要的脏腑是肺和肾,肺气必须肃降,下降于肾,肾气必须摄纳肺气,而且两者的一呼一纳处于阴阳和合状态,才保证了呼吸的生理过程是正常的,我们称它为呼吸调匀。这就是肾调节呼吸的作用基础。中医理论还认为,肾所以纳气是肾的封藏作用所决定的。什么叫做肾的封藏作用?我们将在肾的生理特性中进一步来论述它。这里,一、同学们要知道,肾主纳气的机制是什么?是肾通过自己的封藏作用而实现的。怎样实现的?它要不断地摄入肺所吸入的清气。条件是:吸入清气,肺之肃,表现为肺的呼和肾之纳,一呼一纳,阴阳和合,不仅要相交,而且要相合,和合。这个情况下才能完成调节呼吸的作用。这一个理论,它不仅在理论上解释了人的呼吸生理,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前面曾经讲过,呼吸功能异常,责之于肺、肾的功能异常,就是肺主呼、肾主纳的功能异常,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从调节肺、肾入手,初病在肺,久病在肾,初病治肺,久病治肾。这个原理就是根据肾主纳气的作用而推理,推断出来的。换句话说,这就是肾主纳气这样一个作用,或者说,称它是一个原理,它的指导实践的意义。上一节我们曾提到,肺气与补肺汤,将来学习方剂的时候,补肺汤,那里面还有补肾药物,为什么呢?从那一个例子,也说明了肺肾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讲肾的生理特性。第一、肾主闭藏。我们上面讲,肾脏通过它的摄纳作用、封藏作用来实现纳气的作用,通过这一机制实现的。那么肾主闭藏是肾脏的一个生理特性。什么叫做闭藏?闭藏又称封藏,就是封闭、储藏的意思。肾主闭藏这一个特性旨在说明,肾所藏的精,始终保持封闭、固藏的状态,就是肾脏本身始终保持封闭、固藏状态,才能够使肾精得以储存于肾,肾才能完成藏先天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这个功能,这个功能是通过肾闭藏这个机制来实现的。这是一。

二、我们前面讲了,肾精在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全身脏腑功能正常进行当中的特殊作用。那么肾精要想发挥这样一些作用,必须保持肾精充盈,肾精要想充盈,必须是肾维持在固闭状态,封藏状态,否则肾精随时无故流失,就难以保证生命活动需要。就这个意义讲,肾的特性要始终保持在具有封藏的状态。这一个理论,这样一个理论,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它强调了肾精一要充足,二不得无故流失,这是珍惜肾精。这种思想在中医学历代文献当中,特别是在养生学当中,有一种学派,它的主导思想叫惜精,叫珍惜肾精,形成了养生学里面一个调精学派,或者又叫养精学派,这个养精就是补肾,所以形成了补肾是防止衰老一个重要手段,这是一。第二、得出来一个重要的原理,叫肾精宜秘而不露,宜藏而不泄。这个原理体现于什么思想呢?肾精必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还要求它必须是密而不露,藏而不泄,是不是矛盾呢?既要输泄出去,以备不时之需,源源不断地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又强调必须藏而不泄,密而不露,是不是矛盾呢?密而不泄,藏而不露,只是强调肾精不可以无故流失,不是指肾精只能闭藏,不能遗失,而恰恰在调节性和生殖的功能的时候,那么肾所藏的那个精,表现为男性和女性在调节性和生殖的时候,那么必须是泄,月经因时而下,男子精气溢泄。仅仅是强调保持适度,密藏适度而已。正因为男的精气,经常处于在溢泄状态,女性的月经要经常地维持因时而下,总的趋势是一个下的趋势,根据这个理论推论出来,肾病虚多实少。古人讲究肾病多虚,肾无实证。我理解,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多虚少实,不能说肾无实证。《诸病源候论》里面许多论述也否定了肾无实证这个表述,我们今天的实践也是如此。只能说,你正确地理解肾无实证理解为肾脏由于肾精这样一个特征,它封藏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它经常进行溢泄这样一个属性,根据这个趋势提出来应该注意封藏,它决定了它的病理状态是虚多实少。在这个意义讲,强调惜精,强调补肾。这个思想,中医学这个思想,也受到了中国的佛、道、儒,佛学、儒学、道学,特别是受到了道学理论的影响。同学们将来学习养生学的时候,特别是要钻研道学关于养生学的贡献,它那里突出的贡献强调保肾,强调惜精。这个思想也体现在我们中医学里面,我们强调肾精宜藏不宜泄,说肾精、肾水为人生命的源头,为生命的根本,我们后面讲肾阴肾阳的时候进一步讲,肾阴为一身诸阴之本,肾阳为一身诸阳之本,这是从封藏这个特性讲它的作用。

这里面注意两点:

一、肾精要为维持它的正常生理状态,必须维持肾精的特性,肾脏保持在封藏的状态,二、在病理上有个著名的论断,肾无实证,能够正确地理解肾无实证的实质,应该理解为肾病多虚少实。因此,在治疗上,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临床课的时候,讲诊断学,我们后面讲病理学,将来在临床学里面,讲到肾的病理变化的时候,多虚少实。因此,在指导治疗的时候,对待肾脏阴阳平衡的调节,常常是补多泄少,补虚多,泄实少。通过肾主封藏这样一个特性,它提示我们要注意到这些。那么具体说来,肾封藏这个特性反映出来生理功能,它能封藏什么呢?它藏精,纳气,主水,固胎。从肾主封藏这个特性这个角度,来进一步论述藏精的作用、纳气的作用、主水的作用、固胎等等的作用,固胎固精的作用。只有保持正常的封藏状态下,那么才能执行这些功能,这些功能反映出来一个特性,肾是主封藏。

二、肾主一身阴阳。我们前面曾经提到命门学说这个概念,这是源于命门学说,或者说肾命学说。说命门为人体生命之门,在生命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命门的真火,就是命火,我们现代中医理论,认为与肾阳等值,命门真水与肾阴等值,它是生命之门。就这个意义讲,肾阴肾阳为人身诸阴诸阳之本,强调肾的阴阳在人体五脏系统当中阴阳的重要作用,这个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强调了久病必穷于肾,无论什么疾病,从哪开始,五脏系统,最终总要归结于肾。为什么?肾阴肾阳为人身诸阴诸阳之本。穷于肾以后,那么进一步加剧了原来脏腑的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在临床上,治疗疾病常常要从肾入手,这是道理之一。

看这个示意图,那么肾一身之阴阳这样一个属性,我们就记住肾是人体阴阳之本就可以。讲肾在人体阴气阳气的重要作用。这里涉及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这样一个关系。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这个教材里面持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常认为肾所藏的精是生命基本物质之一。从形神之间的关系来看,那么肾的精气属于形,也就是说,肾脏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这种形转化为神,就是肾脏的生理功能,把它定义为,和精相对,和精气相对,规定它为肾气。大家注意,前面我们讲气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加了个限定词肾气,和肾精相比较,肾的精气和肾气相比较而言,我们定义它为肾的功能。它是通过精化为气,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由物质基础转化为生理功能。在理论上,为了阐述肾所反映出来的功能,按阴阳的属性一分为二又推导出肾阴和肾阳。肾阴指人体阴液的根本。那么,按照阴阳的分类,肾阴就是指肾脏功能具有濡养作用,表现为有阴属性这部分功能,概称为肾阴。相反,具有温煦作用那部分功能,我们就概称为肾阳。那么肾的阴阳处于阴阳和合、互根的状态。这个示意图表达了肾精,或者叫肾精气,肾的精气,精、精气它俩同义,那么肾气功能,物质和功能,形和神之间的关系,把这个神用阴阳这个属性一分为

二、这个肾阴肾阳是个泛称,是肾脏功能的简单的阴阳分类。凡是具有阴的属性功能,统统称之为肾阴,凡是有阳的属性的功能,统统称之为肾阳,这就是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关系。关于这样一个关系,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写这本教材,今天给大家讲课,就是依据我这样一个想法来这样定义它,这样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个属性,与我们讲心肺脾肝相类,它与冬气相通应,因为同属水系统,表现它这个性质,肾脏的功能性质与四时之冬气化相通。在这里面附命门,关于命门,前面曾经提到过命门学说,就是明清之际,明清时期,在藏象学说里面的一个重大贡献。关于命门的位置、形态、功能,历代医家有不同的学说,这在我们本科的学习过程中,不要求大家去探索,这个命题是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医学术界一个争论的最大问题之一,曾经有人说,说考古论今看命门,至今也没有就位置和形态达到统一。那么,现代的中医基础理论,持何种学术观点呢?根据命门学说关于命门的生理作用来判定命门和肾的关系。命门学说的本质,无非强调命门的火,命门的水,它在生命当中的重要作用。命门学说历代文献所论述的,与强调肾阴肾阳为一身诸阴诸阳之本,意思是一致的。根据这样一个认识,所以现代的中医基础理论,强调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掌握命门的生理功能,因为命门的生理功能,历代医家都没有疑义,它的功能与肾阴肾阳相同,所以现代的中医基础理论结论是,命门的真火就是肾阳,命门的真水就是肾阴。强调命门真水真火的作用,无非是强调肾阴肾阳在生命过程的作用,至于原来历史上遗留下来,尚没有解决的形态结构的问题,仅存疑,有待我们未来的中医学者,学术界,去进一步探讨。今天这一节我们重点讲了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最难理解的是肾的生理特性,它的意义重大,还难以理解,至于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水、纳气,还是比较容易掌握。按照肾藏精,讲到精气的概念,肾所藏的精和人体之气有什么关系,将来在讲气血精津液的时候再进一步交待。这里面再次强调中医学的气一元论,就是古代哲学那个气一元论,规定精气就是气,它俩同义。那么正确地分清这儿讲的精气为何物,关于这个问题,精气的问题,肾精的问题,至今仍然学术界有争论,最新出版的教材,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解释。那么,我们现在讲授这本教材,我们就是按照这种观点来讲述的,这样处理哲学上气与精气的关系,医学上气与精气的关系,这样来定义。至于不同的学术观点,同学们可以参考其他的书,进一步去研究。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第三篇: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18 讲 五脏:脾的生理特性(二) 肝的生理功能(一)

第18 讲 五脏:脾的生理特性

(二)肝的生理功能

(一)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脾的生理特性,讲了第一个特性,叫脾主升清,又称脾气宜升,得出来脾宜升则健这样一个著名的原理。由这个特性,推理出脾宜升则健。下面我们讲脾第二个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这也是咱们中医理论当中的一个难题,在这一节也是一个重点,涉及到中医的气化、涉及到运气,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做一般了解,旨在了解它的实践意义就可以了。根据气化学说、运气学说(至于什么是运气学说?以后同学们再学习,暂时就这样理解),规定脾和胃在五行中同属土。根据运气学说,还要分阳土和阴土,是湿土还是燥土,脾和胃这二者规定它们的阴阳属性,胃为阳,脾为阴。同属土,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就气化来说,胃为燥,脾为湿。湿和燥两者相比较而言,按照阴阳的属性,湿属阴,燥属阳。把阴阳去掉,从气化来说,燥湿来说,规定脾为湿土,胃为燥土,同学们先理解到这个程度。湿土指脾而言,燥土指胃而言,那么燥和湿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阴阳学说,燥湿相对,阴阳相对,应该处于和谐状态。也就是说脾湿和胃燥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意味着脾胃的生理功能是正常的。这是一。第二、就燥与湿相比较而言,中医还认为燥能胜湿,燥能抑制湿,使湿处于和谐状态,叫做无过无不及。那么燥和湿,燥属阳,湿属阴。我们上一节课讲阳和阴的关系,阳起主导作用。为什么强调湿与燥的问题?强调阳燥能胜湿,没有阴湿能胜燥。这里也体现了阴阳之间的关系,阳主阴从的关系,强调是阳气的重要作用。所以第二记住,燥能胜湿。至于为什么燥能胜湿?有兴趣的同学就这个问题将来学习运气的时候再进一步探讨。这里只记住脾湿胃燥这两者比较而言,燥能胜湿,胜湿的结果使湿处于无过无不及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脾的功能正常。燥不能胜湿,那就是会出现湿太过,也就说胃的燥不能抑制脾的湿,达不到两者和谐状态,就会出现脾的湿太过,在这种情况下脾由正常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就这个意义讲脾恶湿,和燥相对,所以古人得出结论叫脾喜燥恶湿。由于这个性质,我们有两点需要注意,脾是运化水液,脾要运化水湿,换言之,脾能运湿,而这里讲脾恶湿,那就是说脾既运湿又恶湿,运湿保证燥和湿处于和谐状态,使体内的水液代谢维持正常状态,不致于有水湿停聚。那么又恶湿,一旦湿气太重,就要影响了脾的功能,这就有些矛盾,这也体现中医思维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就这个意义讲脾喜燥恶湿。我们今天理解喜燥,什么意思呢?本来燥能胜湿,不应是喜应该是怕燥。所谓喜燥,在这里是指燥对湿要有一定的抑制程度,如果燥太过也不可以,这里喜燥理解为需要燥和它(湿)维持平衡。恶湿是恶湿之太过,不是湿之适度。湿之适度是它正常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这样来理解脾喜燥恶湿,这是脾的一个重要生理特性。这样一个生理特性,在理论上我们从脾胃,脾为湿土,胃为燥土,从燥湿之间的关系强调燥与湿的和谐;从性能上也可以进一步的论证,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只有脾和胃,燥湿适度,既无太过又无不及;从生理特性上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意味着脾的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状态,脾的升、胃的降处于正常状态。脾的功能正常,它才能化生气血,成为气血生化之源,它才能够成为后天之本,它才能够维持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平衡,这是从脾胃的属性气化的属性来说,又进一步来说明脾胃的功能。中医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讲脾主升清,从气机升降的角度来说明脾胃正常状态需要什么条件?那么从脾与胃、燥与湿之间的关系又进一步论述了,在这样条件下,又叫脾胃的生理功能正常,那么脾的生理正常意味着脾胃执行气机升降枢纽的作用正常,脾胃能够执行气机升降枢纽的作用保证了五脏系统气机运行正常,意味着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各个脏腑都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医理论在讲述每个概念每个原理都从不同角度回答一个什么问题,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就概念记概念,进一步探索它想说明什么问题?在什么角度它想回答这个问题,最终要想说明什么问题,它的实践意义。这样一个属性决定了中医对脾的病变,一旦出现各种各样的改变的时候,它的治疗,特别是处方用药,要注意它喜燥恶湿,要注意不能用加重脾湿的药物,将来学中药、学方剂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多用辛、温、散这样的药物,取它燥湿的作用,保证维持湿土和燥土之间关系的平衡。将来学习中药,讲胜湿药物,多辛温香燥,这个结论哪来的呢?脾喜燥恶湿而来。那么强调病理的情况下,多强调脾的阳气不多,在虚证状态下,湿气盛,就是它的性质所决定,脾有病多表现为或是容易表现为水湿停聚,所以调节脾,治脾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祛其湿。

将来同学在学习方剂的时候,任何一个调理脾胃的方剂都有祛其湿的药物。这个理论依据就是脾喜燥恶湿。

第三个特性,做一般了解,就是脾在五行与长夏气化相通,长夏湿气盛,脾主湿,它(长夏)和它(脾)同一系统。脾的生理病理,在气化上与长夏相通应。

通过这个简表,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生血、统血。升清是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进一步来回答运化、生血、统血,这里总在强调运化的水谷精微、运化水湿,保证气血生化之源正常。通过生血、统血保证气血的化生和运行是正常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是它的主要功能产生的作用。接着说脾主升清,旨在说明维持脾主运化、生血、统血这样一个生理功能,需要脾本身具备什么条件?这是从气机升降的角度强调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从脏腑的气机运动状态来进一步阐述,所以有的教材把脾主升清放在生理特性里面,也是合理的。这里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它的问题,说明脾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生血、统血,我们强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学习五脏生理功能这是一个重点。着重从脾主运化这个功能来理解它和水谷、精微、气血的关系。至于说升清,喜燥恶湿都是从脾的性质,脾的运动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进一步论证,如何保证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从不同的角度,最终这些生理功能、生理作用,都在说明和论证脾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执行这样的一个作用,它通过什么功能、什么机制来执行。

四、肝

下面讲肝,这又是脏象学说五脏当中最难学的地方。第一个生理功能叫肝主疏泄。什么叫疏?什么叫泄?疏有疏通的意思,泄即发泄,升发。什么叫肝主疏泄呢?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这样的作用。再简单一点记这个定义,肝主疏泄就是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通畅的作用。那么什么叫气机通畅呢?是通而不滞,散而不郁。因为它有升发的作用,有散的作用,散而不郁,通而不滞。郁和滞它们意义相近,不郁不滞就是通。所以肝主疏泄的功能可以定义,为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用它的功能来定义肝主疏泄。从古到今对肝主疏泄的释义,对它进行定义包括语义定义。从语义定义来说,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我们在这里用它的功能来定义它,那么肝主疏泄有哪些作用呢?在定义肝主疏泄这个概念的时候,又出现气机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在讲气一元论的时候,讲气、气化、气机,气化讲气的运动变化,而气机讲气的运动,它表现为升降出入这样一种形式。在讲脾,我们讲脾升胃降,脾主升清,脾升胃降成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那么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的气机通畅,维持五脏系统的气机运行正常,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中医认为气机运行正常,意味着通、不滞、不郁、疏通的意思。我们根据肝主疏泄对全身气机调节作用,把它所有功能抽象出来。总之,它的功能都是从调节全身气机基础上派生出来,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它。将来同学们看书,看参考书、古文献,对肝主疏泄定义采用不同方法来定义。我们在这里不是简单的语义定义,如果简单的语义定义,过去的中医文献上有,有什么叫肝主疏泄,就是肝具有疏通发泄升发的作用,这是对术语的释义,对疏泄的释义,也可以说是一个语义定义。我们在这里讲的肝主疏泄的定义,是在语义定义的基础上采用功能定义的方法来表述肝主疏泄的概念。

那么肝主疏泄的具体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呢?具体的生理作用有哪些呢?第一、叫调节精神情志。我们在讲心主神志的时候,讲到心藏神,在五行学说中讲到,五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由七情在五行表中进行分类成为五志,把这个称作为情志,就是人的情志活动,也就是人的思想感情活动。那么这个情志活动与肝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前面讲了心藏神,又讲了五脏藏神,又讲了脑主神明,最终我们强调中医的神志学说,是心藏神和五脏藏神,说心藏神,心为主导,在强调五脏藏神的基础上强调心为主导。在此讲肝主疏泄的时候,肝能够调节情志,在调节人的神的作用过程中,肝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那么它是通过什么来调节人的情志,维持人的神的活动当中的情志活动呢?按照中医理论气机学说,就是全身的气机必须通畅、不滞、不郁,在这个条件下人的情志活动是正常的。而全身气机的调畅,虽然是五脏系统皆参与,但是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依赖于肝的疏泄作用,就这个意义讲肝主疏泄它有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就是说肝主疏泄它通过调整全身气机保证全身气机通畅,维持五脏系统的生理功能正常,起到调节人的情志活动的作用。已有的文献、教材,通过肝的疏泄,调节气机保证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血,使血的运行正常,为心神提供重要物质基础,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论述,肝能够调节精神情志的重要基础,这里面强调肝和心的重要关系。从什么角度出发,从什么前提出发,来论证肝能够调节情志作用。我在这里讲了两个推理过程,第一个从总体上依据我们在这里对肝主疏泄的定义,从整体上进行推理,那么肝主疏泄它能够调整全身的气机,使气机通畅,气机通畅意味着全身脏腑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全身脏腑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意味着五脏藏神、心主神志的功能,就神志来说都处于正常状态。在这里从气机通畅的角度强调肝的主导作用,由此得出肝主疏泄对情志调节作用。那么第二种推理方法,就从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关系而言,心血是心藏神的物质基础,教科书上也这样讲。如何来理解心血和心神的关系?血是生命物质之一,应该理解为是神志活动的物质之一,我们常用的生命基本物质气血精津液,它是生命的基本物质,那么神志活动要想正常,五脏都藏神意味着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就物质基础来说,生命物质来说,那么气血精津液都必须处于正常状态,这是从总体上来理解生命物质和神的关系。从心和肝的关系,站在气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那么讲到心血、气血的关系,气机通畅,才能保证血液源源不断地到达于心,维持心的功能正常,心就可以发挥主神明的作用,这是从心和肝的关系的角度来论述,心血和心神的关系,联系到肝,来论述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同学们在学习古文献、教科书,阅读文献的时候看到每个作者他的前提是什么?他的依据是什么?他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论述这个问题的?这样就容易理解概念,不至于出现歧义。这本书是这样讲那本书是那样讲的,那么为什么众说纷纭呢?我上述讲的(是)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活动的作用的机制,不是互相矛盾的,实际是统一的,仅仅是论证结论的时候是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思维路线推理出来的。第一点讲了它的作用叫肝调节精神情志,这是一个重要的生理作用,所以中医文献根据它这个作用高度概括、提炼出一个科学术语叫肝主谋虑。这一生理作用我们从这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就是人的情志活动,人的情志活动虽然与五脏都相关,和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中医学对情志的异常,喜怒悲恐惊这样情志的异常,首先责之于肝。我们前面讲中医神志学说讲到,既然承认心主神明,心为主导,为生命的主宰,这个生命的主宰包括精神情志的主宰,你为什么在这儿又讲肝主疏泄在调节全身情志当中的重要作用呢?为什么中医讲到情志失常首先想到肝不想到心呢?这就要回到刚才我们讲肝主疏泄的定义,从保证全身气机通畅这个生理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五脏不参与,但肝起决定性作用。就这个意义讲我们得出结论肝主谋虑。情志功能的正常与否和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强调它在调节精神情志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排斥心为主宰,五脏藏神,心为主导。因此,中医在临床上治疗情志性疾病,首先责之于肝,这种理论在当前治疗心身疾病当中是一个重要的依据,由肝主疏泄能调节精神情志派生出来的疏肝的方法,就是调肝,调理肝脏阴阳平衡,是治疗情志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甚至是首选手段。第二讲肝主疏泄能够促进消化吸收。肝主疏泄的功能为什么能够促进水谷的消化吸收,我们前面讲水谷的消化吸收,责之于脾主运化,我们在后面六腑还要讲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责之于脾胃。那么肝主疏泄和脾胃的运化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说,肝主疏泄,它具有促进水谷精微消化吸收这样一个作用,作用机制是什么呢?第一、它能协调脾胃的升降。这个理论,这个机制,是指五行木与土的关系。在正常状态下,木必须疏土,古时候讲土得木而达,我们把它换为脏腑的话,脾得肝而达。因为在肝的功能正常的条件下,脾的功能才能正常,我们从正面说叫肝能疏土,肝疏土。但是保证土——脾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具体怎么实施的呢?怎么样来保证?我们前面讲脾的运化,胃的腐熟受纳,把它两者结合起来,来完成脾胃对水谷精微的消化作用。我们在讲脾宜升则健的时候,提到脾升胃降,讲到脾升胃降处于和谐状态,意味着脾胃的功能正常。就运化水谷精微而言,意味着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而脾的升,胃的降,脾胃同属土,说土得木而达,木正常疏土,正常叫木能疏土,脾和胃才能维持气机升降和谐。肝的疏泄功能就是通过调节脾升胃降,保证脾之升胃之降处于和谐状态,为脾胃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提供必要条件。因此,肝主疏泄功能通过调畅气机,具体说调畅脾胃的气机升降,为脾胃的水谷精微正常的消化吸收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脾胃对水谷消化吸收障碍,我们在病理上也好、在治疗上也好,都要想到肝。比如:我们吃东西多了,一个字,有一个特殊表现:胀。这个人消化功能不好,稍吃一点东西他就感觉到胀。胀是气机阻滞的一种表现,中医讲气滞则胀。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失调,有一个脘腹胀闷,胀,这个胀是脾胃的气机郁滞不通,气滞则胀。那么立刻就想到气滞。因此,中医治疗脾,我们上面讲到祛其湿,它有第二个原则,中医调理脾的功能它叫理其气。将来同学们在学习方剂学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调理脾胃的方子里面,每个里面都有那么一二味理气药物。为什么用理气药物?它的理论依据就在这里,调整肝和脾的关系,体现了木疏土,肝主疏泄,通过木疏土这个机制来协调脾胃的升降,保证脾胃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这是肝主疏泄促进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机制。第二个机制它能分泌排泄胆汁,这里面请同学们注意,中医学对胆汁的生成、分泌和排泄,它的生理机制,和同学们在中学所学的《生理学》,从现代生理学胆汁的生成、分泌和排泄,它的机制是不同的。生理学讲胆汁的生成在胆,分泌和排泄还在胆,胆囊收和缩来进行排泄。现代生理学已经明确的指出,胆汁对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这是生理学的角度。而中医学认为,胆汁的生成不在胆,而在肝。中医过去的文献有一句话,胆汁的生成叫借肝之余气而成,生成之后贮存于胆。而分泌的时候,要靠胆的疏泄,靠胆本身的疏泄功能正常。而胆的疏泄功能正常取决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就胆的生理来说,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解释,中医强调胆汁生成在肝,分泌贮存到胆,最后分泌排泄,不是取决于胆囊本身的收和缩,用中医的话讲胆的收和缩叫做胆的疏泄,这疏泄取于肝的疏泄。这是其一。将来我讲六腑胆的时候还要进一步讲。中医学认为,胆汁生成、分泌、排泄是它的生理作用。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医学认为胆汁的生成、分泌、排泄与肝有关,虽然在胆但强调是肝。其

二、中医学在胆汁对消化吸收作用这一点,早在《内经》时代就已经清楚了,和现代生理学认识毫无二致。第三、它这个作用,胆汁具有帮助消化吸收的作用,促进水谷精微、消化吸收作用,我们讲中医关于胆的生理的时候,说肝的疏泄决定胆的疏泄,保证胆汁的生成、分泌、排泄正常,肝是通过肝的疏泄作用来调节胆汁的生成、分泌和排泄,从而达到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这个是肝主疏泄促进、消化、吸收的第二个机制。那么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就出现胆汁的生成、分泌、排泄异常。胆汁的生成、分泌、排泄异常,在病理情况下,不仅会出现肝主疏泄的病理改变,它就必然出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病理改变。

第三、它还能够维持气血运行。也就是说,肝主疏泄是维持气血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里面我们讲到肝主疏泄,在调节精神情志这样一个原理,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叫做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这个结论对当前指导我们认识心身疾病治疗心身疾病有着特殊的意义。因郁致病这个结论,这个原理,它的理论依据就是肝主疏泄能够调节精神情志,保证气机通畅,情志活动正常。那么肝主疏泄功能异常,也就是说它不能疏通气机,称之为郁。肝调节全身气机的条件是通而不滞、散而不郁,郁意味着气机不通畅。由于肝调畅气机的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叫做因郁致病。那么在病理状态下,反过来五脏系统生理功能异常,在病理状态下,又可以影响神的功能,影响气机的通畅。换句话说,在病理状态下,不论是什么疾病,哪个系统的疾病都常常会出现情志的异常。中医学把这个过程叫做因病致郁。这个因郁致病,因病致郁,从这个角度可以论证心身疾病。现在从心身疾病的角度看,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称为心身疾病,都有情志精神状态的改变。或者先由情志精神状态的改变导致疾病,或者疾病状态下,引起情志异常。中医用因郁致病或因病致郁这样一个理论,就可以解释了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医就是这样来认识心身疾病的,指导我们治疗心身疾病具有的重要的意义。这节课就到这里。

第四篇: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14 讲 五脏:心的生理功能(二) 心的生理特性

第14 讲 五脏:心的生理功能

(二)心的生理特性

第一、我们讲一讲心主神志的含义。首先讲什么是神?在中医的文献里面,神有三个义项:

一、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

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

三、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情志活动。这三个义项合起来,称之为广义之神,把神的第三个义项称为狭义之神。心主神志的神是指狭义之神。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持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的功能。

第二、神的物质基础。就形神而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形神之间的关系又称体用的关系。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它有多种含义,在这里,体,就形神而言,指形体而言,而神是这个形体所产生出来的生理功能。中医强调形神合一、神离开形无所谓神,离开神也无所谓形。其

一、我们从形神的体用关系,讲形是神的物质基础。而中医学又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从哲学层次来说,从宏观整体来说,那么又进一步强调,这个形体是由于父母媾精,阴阳交媾而形成的,而这个生命源于人体内的精气。在这里,把精气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那么这个精微的物质,它通过形体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就这个意义讲,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在这里面强调两个思想,在咱们中医学里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一种思想称之为神灵,主观意识的产物;一种学术思想强调形神合一、形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把精气作为神的物质基础。这里面强调的思想,神是有物质基础的,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这是两种不同对神的解释,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我们中医学依据的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世界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的,因此强调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这样来理解神的物质基础。在讲述气血的关系的时候,常常又讲血是神的物质基础,血属于精气的范畴,精气在这里泛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血是其中之一。在讲心血在神志当中的作用的时候,在那里是讲心的主血脉和神的关系,这是总体上讲,从形神的关系来讲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强调神是有物质基础的,是物质运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中医学里面,把神的物质基础规定为精气,规定为一种具体的物质,一、它承认人的精神活动的物质性,神的物质性。

二、把神的活动规定为某种物质,这个结论又是不甚确切的。我们知道,神的活动是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的活动,它是在物质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出来的神志活动。如果仅仅归结为精气,这个结论我们今天看来是不甚完善和确切的,但是它是历史的产物,我们在这里理解,不要简单地理解为神的物质基础就是精气,要找出那个具体的精气它有什么形态?应该理解为中医所说的神不是神灵,是有物质基础的,是唯物的,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从形神统一观强调形为神的物质基础,那么气是构成形体的本源物质。就这个意义讲,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要正确地理解我们的中医文献里所描述神的物质基础,它的合理地方在什么地方?有不甚确切的地方是什么?随着同学们后期,特别是学习脑科学的时候,那么对这个问题就有更清楚的认识。

第三、讲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第一个功能叫任物作用。任物是指接收、处理、反映信息,这个过程就是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这里面就是心在任物的过程中通过接受外界环境所给予的信息,然后经过心进行处理,通过心的处理,最后正确地反映信息,这个过程就是人的思维过程,包括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第二、它的作用叫主宰作用,是指心主神志这个作用,它是人体五脏六腑之大主,就是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的主宰,它起到主宰作用,统帅作用。神志活动同样需要五脏系统共同来进行调节,但谁占有特殊作用呢?占有主导地位呢?心的神占有主导地位。就这个意义讲,称心的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生命的主宰,这就是心主神志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它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二、对全身各个系统的生命活动具有主导的调节作用。

第四、讲一讲中医学的神志学说。从《内经》开始,经过历代的发展,中医学的神志学说有两种学说。我们刚才讲的心主神志,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学说,叫心主神志说,在《内经》里强调心为生之本,神之舍。那么,心主神志说强调是心,心脏具有主管思维的作用,用现代的语言说,中医所说那个心,它那个神的作用是现代生理学所说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它具有脑的作用。在中国文化里面,中国文化里面,心主神志这个心,汉字的本义是指心脏。请同学们看《说文》,看《释文》。象形文字里面画一个(“心”字)和现代解剖学画那个心脏非常相似,包括那个心包络,西医说心耳,画得是惟妙惟肖。在《说文》和《释文》解释心的时候,明确解释为,定义为心脏,已经明确指出心脏是主管血液循行的,主血脉的。同时,又加上一句,心是思维器官,用现代的语言翻译,心是思维器官,它属于中国古代的心范畴。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叫做心学。大家所熟知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心是心脏,同时指出它还有思的功能,思,思维。这是中医学神志学说里面第一个学说。《内经》里面已经明确提出,心主神明,为生之本,神之舍。同时,《内经》开始,已经认识到脑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在《灵枢经》讲针刺的时候,刺脑,枕骨大孔,禁忌,刺脑,立死。讲脑是生命的中枢,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今天来看,并不是中医学没有认识到脑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医学的神志学说以心主神志说占主导地位,一直到今天,现在的教材,仍然在写心主神明,而不写脑主神明。至于说为什么这样做,后面我们再继续讲。

其二、脑为元神之府说。用我们今天的话说,现在有人发表文章,我们简练地说,说心主神明和它对称,那就是脑主神明。脑主神明说,它的本来的命题叫脑为元神之府,我们用现代(语言)可以把它简化,称为脑主神明,那就是脑主神明说和心主神明说并行,它属于中医神志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文献里面已经明确指出脑为精明之府,讲人的五官,感官,通过感官接受信息以后,要通过脑来分析、处理信息,叫做精细明察,审思判断。那么已经认识到脑通过感官来接受信息,经过大脑的思维来进行分析和处理信息,完成思维的过程。已经认识到脑是生命的主宰。刚才我已引《灵枢经》关于针刺的论述,强调人体有些部位是不可针刺的,提出来脑不可伤,刺之立死,强调脑是生命的主宰。历代文献都记载脑是一个思维器官,脑具有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的功能。那么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它不仅仅是感官的作用,而是感官任物以后,经过脑的分析处理以后,才能够辨别万物,辨别黑白,审察物体的形态长短,对信息做出处理,得出判断。在这个基础上,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而到了王清任又进一步提出来,人的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这就是脑主神明说的依据。

中医的神志学说,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这是前两个学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中医学从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神志活动,提出第三种学说,叫五脏藏神学说。在承认心主神志、脑主神志的前提下,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五脏藏神。五神是神、魂、魄、意、志的统称,分别为五脏所藏。因此,中医学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五脏密切联系起来。

上述就是中医神志学说的三种学说。那么根据三种学说,在理论上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在实践上如何正确地应用这三种学说?

一、在理论上,当前,从古至今,特别是李时珍以后,一直存在着鲜明的对立,一者主张脑主神明,一者主张心主神明。到现在也有的学者提出来根据脑科学发展的现状,应该变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这是一种假说,这种假说提出有它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有充分的实践依据。至于这种假说是否能够代替心主神明说,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这种学说,提出用脑主神明代替心主神明,需要对中医的理论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重新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才能最后完成。这也是我们今后中医学者,特别是你们需要去完成的。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完成,仍然主导地位是心主神明说。那么,从理论上(如何)看待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和五脏藏神的关系呢?大家看这个示意图,说心是生命的主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既能够任物,它又有主宰全身,调节全身生命活动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神志活动当中,仍然是心是主宰的,我们称心占主导地位,心为主导。那么,根据第三个学说,中医又强调五脏皆藏神,说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心为主导。这个结论处理了心主神志和五脏藏神的关系。第二、心主神志和脑为元神之府,它们之间的关系到现在为止,中医是怎么处理的呢?从理论到实践怎样处理的呢?

一、中医讲脑为髓海,精能生髓。后面我们进一步讲,精,刚才讲那个精气,是人体生命物质的泛称。而人体生命物质那个精,是由五脏系统共同协调作用而产生的,通过五脏系统共同的协调,共同的作用,保证了生命的正常进行,保证了各个脏腑系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够产生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在这种条件下,精才能转化为髓。髓聚于脑,形成了脑,脑为髓海。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脑从形态结构到生理功能,都和五脏密切相关,它的功能并非是由它自己,髓海所决定的。这就处理了五脏藏神和脑主神明之间的关系。那么根据五脏藏神,心为主导,心主宰五脏藏神的功能。五脏藏神,就五脏系统生理功能正常,保证精微物质的不断地化生,使髓不断地充盈,脑髓充盈,才能保证脑为灵性记忆之府。到今天为止,处理心和脑的关系,心和五脏藏神的关系,就这样来处理。这种理论它指导了实践,到今天为止,我们治疗脑的病变,并非是仅仅治脑,也并非是,将来后面我们讲肾的时候再进一步讲,并非是仅仅治肾,而是从五脏入手来进行调节。我们看中药学,将来大家学中药的时候,安神药物,不管是哪类安神药物,根据它所属脏腑的不同,它可以归到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理论呢?就是脑和五脏相关的结果。要想改变这种理论,脑主神明,而不是心主神明,那到实践去,今后凡是脑的病变,我们至少说,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发生异常的生命过程,我们治脑,而不治五脏,也不治心,这样才能够将脑主神明的理论付诸于实践,经过实践检验,这个假说才能够成立。要达到这个过程,那么需要对中医的理论重新进行一番构建。那么,任何一个学科建立,它必需用一元来解释所有的问题。这也是当前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也是科学研究当中的一个热门课题。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这个问题,心主神明说和脑主神明说,这两者的纷争、讨论,会越来越热烈。所以出现这样一种结果,由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决定的。大家可以查字典,看汉字,带有心字的双音字,就是两个汉字符号构成的双音字,许多的双音字,它的内涵都是讲人的意识思维感情活动,为什么?中国的文化心学决定的。如果要改变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来解决,首先解决中国那个心学,哲学上,和西方哲学那个脑,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统一。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做到我们所说那个用脑代替心。这是学习中医理论非常难的,它也体现了我们前面讲藏象,脏腑的生理功能是以象定脏,它也体现了那个系统的、整体的思维,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医所说的心,脏腑的心与解剖学的心脏,作为一个器官,两者不是等值的,不能同日而语。学习解剖学的心,学习它的生理功能,必须按照西方医学、西方思维方式,来学习、掌握它的生理功能;而学习中医的心,学习它的生理功能必须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按照中国的文化来探讨心的功能。这个问题,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还是五脏藏神,特别是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中医基础理论当中一个重大的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难题。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以心主神志说占主导地位,这个学说和实践是相统一的。那么,单纯的脑主神明和实践是难以做到像心主神明这样,能够用一元统一起来。我们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看实践。我们这里讲的看实践是指中医的实践,中医实践无非就是临床、养生保健的实践。

关于中医的神志学说,要求同学们三个学说都必须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般的了解。心脏的生理特性。所谓特性是指事物它独有的性质。那么心脏的生理特性是指心脏本身以区别于其他(脏腑)的属性。

一、叫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中医学认为,心主君火,在中医学里面,人体的阳气又称之为燥火,分为君和相。心是君火,与心相对,还有相火,比如,肝肾等,它是相火。关于相火,后面还要继续学习。君在中国的文化当中至高无上的,因此称心为君主之官,类比为君主之官,它有至高无上的作用。在人体的阳气的火,君火是最重要的,这里面旨在说明心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它有主宰全身的作用,所以古时候用一个比喻,比喻心脏这个特性,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心这个火就如同蜡烛点燃发光能够光照万物一样。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在心有病的时候,一、除了调整它本身之外,更重要的知道心有病对其他脏腑所带来的危害;

二、在治疗实践当中,处方用药当中注意保护心的阳气。虽然也强调心也是阴阳的统一体,而更重要地强调心的君火——阳气的重要作用,就这个意义说,心脏对全身的阳气具有主宰作用,与相火是相比较而言的。

二、心与夏季相通应。这又讲心与四时阴阳,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心和夏同属于五行中的火系统,两者气化相通。就这个意义讲,它回答的问题,它的内涵表现了中医所说的那个心脏,与环境的同一性,就季节而言,与夏季相通应。至于说这个原理,运用这个原理在临床治疗指导作用,将来同学们一旦到高年级学习五运六气的时候,会进一步加深心与夏季的气化相通,在此仅能知道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阳气,并不排斥阳气仅仅为心所主。前面我曾经讲过一句话,说肾阳为一身诸阳之本,为什么不说肾阳有主宰作用呢?而这里面强调心为阳脏主阳气呢?因为中医的理论决定了是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尽管肾阳为一身诸阳之本,但是呢,那么心是至高无上的。这就是中国的文化。所以在这里强调心主阳气,为人身的君火,应该能够正确地来理解这个判断,它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这个判断的?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正确地理解这个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主阳气,心为君火,对全身生命活动来说,有烛照万物的作用,那么,无非讲主宰作用。第二点的生理特性,旨在说明人体与环境的统一性,拿出来心系统和环境哪一个相通应呢?气化相通呢?和夏季相通应,无论从生理、病理,到辨证、治疗,都时刻注意一点,我们前面强调,治疗疾病既要整体调节,又要注意个体化,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个特性就告诉我们,一旦心脏有病,它的病理变化,乃至它的生理变化,要和夏的气候相通应,就是与火具有相同性。那么在治疗的时候要充分考这样一个特性,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来学习五运六气的时候会进一步来加深理解。

中医学,我们这个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教材把心包络不作为一个脏来处理。尽管经络学说认为心包络是个脏,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五脏,而不是六脏,所以中医基础理论把心包络作为心的附属,简单地作以介绍。那么什么是心包络呢?一句话,指心脏外面的包膜。这句话是用现代语言对《说文》对心包络描写的表述。在《释文》和《说文》已经对心包络说得非常清楚了,就是讲的心脏外面的一个包膜。它有什么作用呢?

一、它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汉字里面也说得很清楚,咱们中医学,中医理论在汉字释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心受邪”。那为什么说心有病必须由心包代之呢?这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既然承认前提,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在五脏系统是至高无上的,在社会学上,天子,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用类比的方法,把心的作用,在生命过程的作用类比,如同人类社会,社会结构,中国的社会结构,传统社会结构那个皇帝天子的作用,由此推理,心也不能直接受邪。大家知道,传统的王朝,皇帝外面有卫兵,那么皇帝是不能够直接受到侵犯的。那第一道攻序受到侵犯就是卫兵。那么用此类比,心脏本身不能直接受邪,由谁代呢?那么形容心包络类似皇帝的卫兵,它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所以要想受邪,那必须由心包络代替。基于这样一种思想,提出来代心受邪这样一个理论。代心受邪的概念将来同学们在学习温病学的时候会进一步学习。那么心包所反映出来的病理变化就是心、神的病理变化。但是由于这样一种思想,我们阐述它的发病过程的时候,中医讲就是代心受邪,强调心包络的作用。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一、它保护心脏;

二、代心受邪。这是文化所决定的。

下面我们做一个简表,同学们通过这个简表,掌握它的,主要掌握它的生理功能。那么这些生理功能,一旦异常以后会出现哪些病理变化?这个病理意义只作阅读、了解,这里面描述的术语都要在以后的学习中陆续地具体接触,这仅仅作为一个了解。比如这心主血脉的功能,一是行血,二是生血。那么什么是行血?就是心脏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做什么?输送营养物质到全身,这种作用、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一、可以使血液不通,那么足以出现血液亏损。血液亏损,比如出现的症状,面白无华,脉细无力。同学们知道,这个心血功能失调以后,可以出现,血液运行无力。心的阳气是运行血的动力,那么心的功能低下出现血运无力,血运无力,脉细无力,输送的血液减少,它输送给身体各个部分的营养物质就会减少,那么表现为,外表上可以出现面白无华。那么行血的功能异常,如果运行速度慢,脉管内的(血液)不能够畅行无阻,血液有淤滞,那么血液运行通道也受阻,中医称之为血瘀。生血功能失调,它不能够生血,心的生血是水谷精微经心化赤而为血,它的机制将在血液生成当中进一步讲,心脏生血功能不足,也会导致血液的亏损。通过这个表掌握它的生理功能,那么了解在这种生理功能一旦发生异常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病理结果。在现阶段无须背它的病理结果,将来在病机学还要进一步讲心的行血功能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什么病理变化。同理,我们掌握心主神志的功能的时候,一、记住它有任物作用,二、是主宰作用。了解心主神志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的作用,了解心主神志说、脑主神志说、五脏藏神说,它们各自的内涵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明确心主神志说、五脏藏神说,特别是心主神志说与脑主神明说是中医理论当中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也可以说,当前我们在理论上碰到一个困惑,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中医学术界,乃至于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特别是哲学界,和我们各种学科交汇到一起,共同努力来探讨如何处理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才能够做到我们现在有超前意识的学者,有创新意识的学者提出的变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变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以后,中医一旦建立起脑主神明说,就和现代脑科学相符,就是和现代科学对人的神志活动的认识完全符合,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也需要大家来共同参与。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第五篇: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13 讲 脏象学说概述 五脏:心的生理功能(一)

第13 讲 脏象学说概述 五脏:心的生理功能

(一)我们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中医学科学思维的形式,讲了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中国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医学奠定了科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称之为朴素的、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气、阴阳、五行的科学观、方法论的基础上,中医学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脏象学说

我们下面讲第二章,脏象学说,脏象。我们在讲前面科学思维的时候,已经初步涉及到脏象理论的方法论。这一章的目的要求:1.掌握脏象和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2.掌握脏象学说的特点及其在中医学(理论)中的地位。3.掌握脏腑的概念、分类及其生理特点。4.掌握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5.熟悉脏腑的生理特性及其意义。6.了解五脏与形体、官窍、五志、五液的关系。

一、脏象的基本概念

我们首先讲脏象的基本概念。

一、藏与臓、脏。藏,在汉字里面读[cáng]和读[zàng],两种读音。读[cáng],它的义项

(一)为隐藏、藏匿的意思;

二、是深的意思,这个“深”是指由上而下或者由外而内的距离较大。在我们脏象学说里面,当读[cáng]的时候,有这么两种含义。比较一下,读[zàng](藏),其义项:

一、是储存东西的地方;

二、是指内脏。有草字头这个“臓”([cáng])字,日后汉字演化为月肉这个“脏”,体现了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这个脏。汉字演化过程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我们脏象,历代书籍里面表述脏象这个概念的时候,使用的语言符号可以用这个“藏”,也可以用这个“脏”,月肉这个“脏”是由它(臓)演变而来的,它还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形式。那么它的含义,在脏腑的脏的时候,它的含义取其义项之一,它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小,内涵越来越深,专指中医脏腑的脏。月肉这个“臓”是我们现代简化字“脏”的繁体字。《现代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语言文字委员会所规定的,现在都使用这个简体的“脏”。它,原来的就是繁体的“臓”。现行我们国家立法了,语言使用规范了,所以本教材使用这个“脏”,但是为了学习方便,就把原来繁体字的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同读[zàng]一一给大家介绍出来。这个臓(脏),是指人体内脏的通称,在中医学当中主要是指五脏,以别于六腑。第二、讲讲脏器与脏腑。器,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在哲学里面,器与“道”相对,器是指有形的具体物质。那么器和道什么关系呢?在中国传统哲学里面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哲学有形下、形上这一类范畴,把它再抽象出来,称为“道器”的范畴。那么,器,在哲学上指具体有形的物质;而道,是指这种物质世界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合为)道器。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最重要的范畴,它在中医学历代文献里面也反映出来,尤其是《内经》。那么《内经》在说明世界和说明医学问题的时候,它也引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来论述自己的问题。在中医学里面,这个器,一是指躯体,二是指器官。这是其

一、什么叫做器。

二、什么叫做脏器。脏器,在中国古代的中医文献里面,也常常出现这个术语,但是按照现代的《汉语词典》、《辞海》、《辞源》,我们所说的脏器这个符号,这个概念,是指与内脏通称,也就是说内脏与脏器它俩通称。在解剖生理学上,主要是解剖学的概念,是指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几个系统的器官的总称,就是人体器官的总称,称之为脏器。它属于解剖学概念,实体性的器官,叫脏器。中医学文献里面,并不是不使用脏器的概念,也使用脏器的概念,它反映出来中医学是有解剖学基础的。现在一般意义上讲,脏器就是一个实体性(的)解剖学概念,有别于脏腑这个概念。

三、脏腑。什么叫做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它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属于中医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基于解剖,又非为解剖。我们前面讲科学思维的时候,中医脏象学是以象定脏,基于解剖,又非解剖。由此我们理解脏腑这个概念,它是基于解剖,但是脏腑的概念不完全是解剖,既是又不是。因此,学习中医脏腑的概念,与解剖学脏器不能等量齐观。

第三、讲脏腑和脏象。

一、脏腑。脏腑的本义和引申义。就中医学脏象学说里面所提到的脏腑,其本义是人体实体器官。我们现在脏象学说里面所说的心、肝、脾、肺、肾,在中国最早的字书里面,可以找到根据。《说文》(中)它们同属于肉部,在象形文字里面它们都有具体的形象,它表示了是人体内的、体腔之内的具体的实体器官。它的本义是主要指五脏。但是中医学按照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按照中国文化传统,来阐述医学问题,形成中国传统医学的思维方式。那么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它所形成的这个概念引申了。我们今天认识脏腑这个概念,本于实体又非为实体。它具有什么特征、属性呢?是形态与功能辩证统一而又重在功能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学脏象学说里面脏腑这个概念,必须牢牢记住,它有解剖学基础,但是又非是解剖学的概念。那么怎么样来正确理解呢?它是形态与功能的统一、又重在功能,这样一个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脏腑的内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脏腑概念,我们前面讲思维——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意象思维基础上,中医学运用抽象思维形成概念,那么这个脏腑就是一个概念。它的形成:

一、源于解剖学的内脏实体,因此,中医的五脏,大多与内脏的实体非常相似,有的就是解剖学的内脏。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也就是说,脏象学研究的特殊的方法,是以象定脏,不是以这个实体来定脏。因此,它的认识过程,是(从)整体层次把握它的功能,从而建立脏腑的概念。这是脏象学的方法。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是从整体层次上把握生命现象,以象定脏。总体层次把握生命现象,是指它的生理功能而言的,由此而建立脏腑的概念。从脏腑和脏器这两者的关系来说,如果说解剖学的内脏是实体,是原形,我们就可以认为脏腑是一种模型,是人体内脏的模拟物,是一个思维模型。就这个意义讲,有的学者认为,中医脏腑的概念是思维模型,那么思维的产物就是抽象思维要形成概念。说它是模型,模型是模拟原形,与原形某些部分完全一致。它模拟了原形的某些表征,但是又不仅仅是原形。就这个意义讲,中医脏腑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一个思维模型。因此,中医学脏象学说所说的脏腑,与解剖学所说的脏器或者称内脏,二者是有本质的区别,它决定了我们研究学习中医脏象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二、脏象的含义

二、我们讲脏象的含义。什么叫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反映于外的征象。关于脏象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有两种定义方法:

一、可以称之为经典定义。定义脏象是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而今天我们在这里定义是人体内在脏腑生理功能反映于外的征象。这是第二种定义方法。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取这个定义呢?经典定义源于《内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考察脏腑的生理功能,历代中医文献讲述脏腑生理的同时,又把病理讲了,就是生理和病理同时来讨论、来论述。这是一。

二、历代文献都没有达到像今天这样建立一个完整的病因病机学,没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定义的时候,就尊重传统,还传统的本来面目,定义脏象是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那么随着学术的发展,我们中医理论自身的发展,现在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已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病理学或者称之为病因病机学。如果现在用经典的定义,定义脏象为人体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那么我们的脏象学说这一章,按照这个定义,就应该讲述,一要阐明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二要讲述中医脏腑的病理变化。而我们现在的学科体系,现在脏象学说的内容,把原来《内经》所建立的这个关于病理学理论的这一部分,移到病因病机这一章,构建了完整、系统的病因病机体系。基于此,我们采用现在的定义: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如果按照现行的教材体系,按照现在的学科体系,我们仍然用经典的理论,我们在逻辑上势必会出现一个相悖的现象。我们讲述脏象学说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而不讲述脏腑的病理变化,恰恰定义脏象学说,脏象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表现于外的征象,这在逻辑上会出现问题。基于此,我们在这里没有采用我认为叫经典定义,把生理病理都放在脏象里面来谈。我们在这里面把它的外延缩小,把它的内涵加深。征象是外延,但是我们通过内涵把它缩小了,缩小为仅谈它的生理功能而不谈它的病理变化。脏象的病理变化放在脏腑病因范畴里面去讲。这一点,大家在看书的时候,现在的教材,现行教材都是(持这个观点)。关于脏象的定义,就这两种定义的方法,都供同学们参考。而我们在这里面,是根据本门课程所建立的体系,就这样来定义的,保证了逻辑上的一致性。我们用这个示意图进一步来看,以理解脏象的概念。脏,它的本义是人体的实体脏器。那么它是象的本质。脏和象相比较而言。象:一有形象、形态的意思,就是它的原来的解剖形态、形象。

(二)征象或者是现象,是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就是经典定义讲的这个“象”。这个“象”,是脏的外在反映。这个象,第三个含义,有摹拟、象征的含义。咱们引用《易经》一句话,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个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摹拟,印象。第四、脏象这个象,我们讲意象思维,用意象思维,再经过抽象思维建立起这个概念,它有最鲜明的特征,叫意象思维,因此这个脏象的象,它有想象、意象的含义。对于脏象的象,将这四种要素综合起来,才能正确把握脏象的象。这一个汉字就形成一副图画,有立体的感觉。将脏象定义为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脏象是内脏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就是经典的脏象说定义。我们这里取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是内脏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这个含义),这是我们现在的定义的基本含义。

三、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第三个问题讲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请同学们注意,对于脏腑的分类,我们前面讲了,是以象定脏,脏象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的概念,是一个思维模型,因此决定了中医学对脏腑的分类是从功能来分类的,根据功能与它们的功能特点作为划分的标准。严格地说来,都不能用分类这个概念,但是大家已经习用了,(这里)至多属于划分(的概念)。因为我们讲分类,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有严密的逻辑层次,有种属关系,现在大家都习用,如果在讲逻辑学的时候,划分和分类就是严格区分的。我们在这里面使用这个分类,似乎(在为)分类和划分找一个中性词,这样来理解。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那么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它们的生理特点叫藏精气。用《内经》的文献所说,“脏宜藏”,叫“藏而不泻,满而不实”。这句经典的判断,不要求同学们深刻的理解,都背下来,将来在(学)《内经》的时候,还要进一步讲述。到《内经》讲这个的时候,它要讲什么叫做“藏而不泻”,什么叫“满而不实”;满是什么意思,藏是什么意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教科书去了解。就记住三个字,五脏的生理特点——“藏精气”就可以了。那么六腑呢?包括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它的生理特点是传化物,也就是传导代谢产物,用现代语言来说,传导糟粕,气化以后的产物。用《内经》的语言来描述,叫“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后世医家把它根据六腑病,再一个(加上六腑的)生理特点,概括出来一个它的生理特性,共同的特性,叫“腑宜通”,就是指它的气机应该通畅。气机就是人体之气运行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形式,必须在正常状态下才能保证六腑的通畅。就这个意义讲,腑宜通,腑气宜通。只要求同学们掌握五脏的生理特点——藏精气,六腑的生理特点——传化物。同样的道理,教科书关于“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作了描述,同学们自己看,理解就可以了。按照藏精气,传化物,是贮藏精气还是传导化物呢?按照这个生理功能的特点对脏腑进行划分。还有一类,它既不象脏又不象腑,„„在这种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打入另类,称为奇恒之腑。恒者常也,恒,那必须遵守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来划分;说奇者异也,它不同于六腑,也不同于五脏,因此叫做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包括哪些呢?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的生理特点,形态似腑,功能类脏。要求同学们对脏腑的分类和生理功能特点掌握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四、脏象的方法

第四个问题,讲一讲脏象的方法,脏象学的方法。再一次加深如何学习脏象学。这是中医科学思维方法在人体结构学理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前面讲过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用今天的话说,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有理性认识。我们看感性认识。在科学术语上,感性认识所收集到人体的生理现象、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通过直观感受,这些称为科学事实。就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脏腑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那些征象,就是客观事实,通过感官,把它收集起来,这就形成意象信息,那么这个叫什么?叫科学事实。这个科学事实是通过什么途径把它得到的呢?完整地建立起来这个脏腑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呢?是通过内外相袭,我们前面讲过内外相袭的方法,就是司外揣内,切而验之,那就是说通过人体的活体在动态状态下去看它;另外一种途径叫司内揣外,是见而得之,通过解剖、静态来观察。这在中国中医学发展史上,从《内经》开始,一直到清代,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都采用这个方法。

一、从外,从活体动态中、从总体来考察它;

二、从静态上,从解剖学来考察,司内揣外,把两者结合起来,内外相袭,建立起人体五脏系统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征象。把这个称之为科学事实。那么这个科学事实,要经过抽象思维的过程,形成科学概念,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叫理性认识。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就是人体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那些各种各样复杂的征象,将这些征象经过理性认识,建立起科学概念,形成脏腑的概念。这个过程,是合而察之。在内外相袭,收集资料,获得感性科学事实的基础之上,一、依据生物学基础,二、利用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系统整体、结构关系、功能状态进行综合起来,用系统思维的方式,来建立脏腑的概念。因此,中医学所说脏腑的概念,与解剖学脏器的概念可以是同名,但是它所表述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并非与解剖学脏器完全一致。解剖学脏器的概念是建立在分析还原的基础上,它用的是线性思维的方式,虽然是由感性到理性,但是它以生物学的解剖学为依据,用线性表现出来的。而系统思维是非线性思维。大家知道现代系统论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整体所反映出来的功能大于各个子系统功能之和。那么中医学脏腑的概念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是在系统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脏象学的方法来进一步加深脏腑概念的理解。由此,用这样的思维方法去学习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脏象学的思想,真正掌握脏象的生理功能。第一节 五脏

我们下面讲第一节,五脏。我们前面讲过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什么叫五脏?另外,在中医脏象学说里把心包络也称之为一脏。源于经络学说,称心包络为脏。因此,在中医文献上,也有称“六脏”,与六腑相对。我们这个教材,我们现行中医理论体系,讲五脏,强调的是心肝脾肺肾五脏,而心包络作为心的附属物,作为【附】来论述它。因为心包络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与五脏相比较而言,还不是那么系统,那么完整。因此,我们讲五脏,不讲六脏。据说,现在有些学者提出,六脏,一是遵循经典的六脏,(即)五脏加心包络。那么现在的学者也有人提出来,心肝脾肺肾再加上脑称为六脏。至于后者,目前是一种假说,正在探索。同学们仅仅了解(就可以了),有兴趣的同学,到了高年级以后可以进一步参与这种讨论。第二、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来明确,我们在讲述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时候,为了便于学习,把它分解开来一个一个讲。学习某一个脏腑、某一个生理功能,绝不是某一个生理功能仅仅是这一脏、这一腑所独有的。因为我们在讲脏象学的方法的时候,已经反复强调中医学考察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首先把五脏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坚持人体五脏系统任何一个生理功能都是五脏的整体调节的结果,共同参与的结果。仅仅是又承认某一脏在执行这样的生理功能的时候,与其它脏相比,占有特殊的地位,这就叫做整体和局部的统一、这就是系统整体思维思想。离开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简单地、机械地去背诵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建立不起来中医的思维方式,形成不了对中医脏象学的某一个科学术语、科学原理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一点,也希望同学们注意来加深理解,反复深思,慢慢地真正从本质上来理解脏象学说的具体内容。

一、心

我们首先讲心。第一讲心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有二:

一、心主血脉。首先讲心主血脉的含义。什么叫心主血脉?我们采用结构定义的方法,发生 定义法,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把这个作用叫做心主血脉。看这个示意图。我们讲心主血脉涉及到三个概念——心、血、脉。心是五脏之一,叫心脏。它的本来意义,就是指的人体内的跳动的心脏。血,是流动于人体内的,脉管内的血液。脉,注意,大家在这里注意,这个脉是指脉道而言,就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因此,它又称之为血府。心、血、脉在结构上,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或者说称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心的作用下,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循环不已,把这个功能,就叫做心主血脉。

二、心主血脉的条件。心主血脉的功能,从结构上涉及到心、血脉。那么心主血脉的条件,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保证心能不断地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呢?

一、就心本身来说,要求心的阳气充沛。请同学们注意,将来我们在讲气血时会进一步强调,那么人体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人体的本源来说,气是阴气阳气的一而二、二而

一、那么落实到脏腑上,我们说脏腑是物质,是物质和功能的统一。心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心脏本身的阴阳的对立统一。那么为什么强调心在主血脉当中,心的条件,它的功能必须保证阳气充沛呢?加了阳气呢?或者说把阳气加于心气充沛,为什么不讲心血,只讲心阳不讲心阴呢?这也是由中医的理论所决定的。具体为什么,我们将来在气血津液这一章讲气血关系的时候,着重讲。这是一。第二、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来理解。我们讲阴阳匀平,命曰平人,说心脏的功能正常,必须得心脏本身阴阳匀平。那么心主血脉这个功能,心要执行主血脉的功能,心脏本身必须阴阳匀平。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心主血脉条件之一,那就应该是心的功能正常。怎么理解心的功能正常?心的阴阳匀平,而不仅仅是说阳气充沛。这样一种观点,是由中医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所决定的。

一、中医学认为,事物正常范围一定要阴阳匀平的。可是这两者关系在阴阳学说里面有明确规定,用四个字概括,叫阳主阴从。就这一点,和现代的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有本质差别。现代的矛盾论,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规定事物这两者谁主谁从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而我们中医学讲事物的阴阳属性,永远规定阳主阴从。这就是《内经》讲,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为什么不说“阴气者,若天与日„„”?(这是由)中国的文化所决定。如果同学们将来感兴趣,可以念念《易经》的八卦,乾卦和坤卦,乾卦是阳卦,坤卦是阴卦。这样一种思想和《易经》是一致的,表现了中国的伦理道德:阳主阴从,形成了儒家学说的三纲五常。说句题外话,为什么我们现在年青人,女孩子找男朋友,都希望要找一个帅哥,像小说描写,心胸宽阔,能容纳你这个女孩子柔弱的躯体,期望他来保护你,把自己放在从属于男性的这个地位,这是根深蒂固的。为什么?阳主阴从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总是强调阳气的重要作用,而不强调阴。即不把两者放在平等地位,而是把阴放在次要地位来看。人死了,说亡阳,本来亡阴亡阳同时存在,非要强调亡阳,而强调亡阴的程度不如强调亡阳。在这里多说几句,旨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来进一步理解。否则的话,同学们感到,李老师你讲的这个课程,逻辑上出现混乱了,或者至少说出现片面性。回来我们进一步来理解它,说心主血脉条件之一,一定是心脏本身的阳气充沛。这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一定是充盈的。用现代的语言说,它必须满足生理所需要的必须的血容量。多了不可以,少了也不可以。运行速度快了不可以,慢了也不可以。始终处于充盈状态。这个充盈状态,就是满足人体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必须的血量。

三、脉道通利。运行血液的这个通道,要想通利,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这个脉管必须完好无损,如果脉管发生破损,血就出来了,不能正常运行了,就出血了。

二、血液在脉管运行中,虽然脉管完好无损,但是内部环境会影响血液的运行速度,也不可以。那么

一、它本身结构上完好无损,二、内部环境保证它气机通畅,为血液运行提供一个畅行无阻的通道。具备上述三者的条件,才能够使心完成主血脉的功能。

三、讲心主血脉的具体生理功能。

一、从定义我们看,说心主血脉是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运行的功能。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就可以得出,心主血脉的具体生理功能,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行血,就是推动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不已地进行运行,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行血。但是《内经》里面也明确记载,它不仅行血,它也有生血的功能。心生血,《内经》也有记述。虽然后世医家强调心主血脉的功能的时候,重在强调行血,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循行的功能,而少有讲心能生血的功能。我们今天提出来,它的主要功能,一是行血,二是生血。理论依据有二:

一、《内经》明确记述了心生血。第二、将来我们在讲血液的生成的时候,我们前面讲脏象学说的思维方法就强调,刚才反复强调,人体五脏系统任何一个生理功能都是五脏系统共同参与协调平衡的结果,不是某一个脏所专属。基于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人体血液的生成,心也参与。至于具体心怎么参与血的生成,将来我们在学气血津液血液生成一节再进一步讲。这个思想也决定了我们在临床治疗当中,治疗血液生成障碍,调节心也是一个手段,历代医家不乏其术。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下载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20 讲 五脏:肝的生理特性(二) 肾的生理功能(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20 讲 五脏:肝的生理特性(二) 肾的生理功能(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