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发言稿

时间:2019-05-14 18:3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倍的认识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倍的认识发言稿》。

第一篇:倍的认识发言稿

前言

“倍”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对乘法意义的补充、除法意义应用的拓展,对于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我校数学组对北师版、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仔细的研读,我们发现了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PT 一.各教材的安排

本课位于北师大版二上教材,在学生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及初步学习了除法运算之后开设。目的是便于对乘法意义以及除法意义加深理解。

本课位于人教版二上教材,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7~9的乘法口诀之后引出“倍”的概念,在下册教材中再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倍的概念的渗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但是我们认为这样安排不利于对倍的几种题型全面的掌握。

本课位于二下教材,在二上学习表内乘除法之后开设,教材在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之后。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知识之后比较利于对倍的几种题型全面掌握。

二.对“倍”的知识分析

首先是我们所发现的三个版本相同的地方。

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或身边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入教学,符合七八岁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愿望。

倍的认识这一部分知识的生长点为乘法的意义,即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求几个几,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正确掌握“倍”的关键是在学生正确理解几个几的含义基础上,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从而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达到融会贯通。正确掌握乘法的意义是正确理解“倍”的基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倍”的含义的表征有图形和算式两种方式。既有图形的展示,也有算式的应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用与“倍”相关的乘法知识来理解“倍”,即运用“概念同化”方法,“概念同化”也就是结合概念的形成过程促进概念的同化,这是一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方法。

沟通几个几与“倍”的联系,是理解“倍”的途径。三个版本均用实物图片或图形把其中一部分作为一份,都用同一个标准作为比较的标准。求倍数就是把一个数当成1份,另一个数里有这样的几份,就说这个数是前一个数的几倍。

北师大版及人教版均用图形代替实物,动手圈一圈,理解“倍的关系”。苏教版直接采用实物图片,动手圈一圈,理解“倍的关系”。都是在渗透动手操作这一数学学习方法。

下面是我们所发现的三个版本的不同点。

但是,三个版本也存在着很多不同。如北师大版更加注重动手操作,强调让学生在摆一摆圈一圈的过程中理解“倍”,人教版更加注重跟乘法意义的紧密结合,如教材中明确描述的“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苏教版则更注重语言的训练,如: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文字描述几个几,就是几倍。

另外,北师大版和苏教版重点放在了用除法求倍数,这与学生已有的除法的知识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而人教版则直接给出倍数,求相应的总数,因为学生是在学乘法的过程中探究倍数的,还没有学习到除法。

在这里,人教版将线段图引入教材,即采用另一种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以上是我们发现的三个版本在新授环节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下面我们对三个版本的练习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比较:

由于受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三个版本的练习题类型较单一。北师大版及苏教版都是求谁是谁的几倍,而人教版都是求谁的几倍是谁。

还有,三个版本的练习题不仅是具体数量的求倍数关系,还有借助于图形来求倍数或总数的类型,比较灵活,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很多描述关系的问题都有可能跟“倍”有关。另外,苏教版中描述类型的练习题是其他两个版本所没有的,这类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练习描述,有助于理解倍。

三.我们的分析与思考

(一)对“倍”的重要性的认识

“倍”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数学核心思想是: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是学生在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时候,第一次从绝对数量的比多少,到相对数量的关系的转变。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们的思考

1.“倍”到底是什么?

“倍”是描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所以,应该把“倍”的认识和其他的描述关系的方法同等看待,在比较中学习。简单来说,把一个数当成1份,另一个数里有这样的几份,就说这个数是前一个数的几倍。

那么我们在进行倍的教学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2.“倍”的学习困难:

“倍”的知识本身是描述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概念抽象,不易理解。数学概念中的“倍”,表示两个量之间通过相互比较,发现一个数里边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基于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键是要把其中的一个量当成标准,把另一个量分成同样多的几份。它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第二篇: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课题

倍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倍的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演示、讲解、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一系列活动,理解“倍”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深化认识。

“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必须以一定的直观情境作支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引入“倍”的概念后,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并抽象出“倍”的概念,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因为有直观情境的支撑而变得轻松愉快。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是学习“倍”的意义的应用与提升,本节课运用转化思想将以前学习的“倍”的意义、除法的意义转化成“倍”的应用,通过动手操作沟通除法与“倍”的认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学习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4.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5.学会借助直观图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萝卜卡片、圆形卡片等。

课时

1课时

安排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出示课件。

第一排3个红色圆片,第二排4个蓝色圆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大家说得很好,我们以前学过两个数的和与相差数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3.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

第一行:摆6个圆片。

第二行:摆2个圆片。

4.根据摆出的圆片数量提出问题,并揭示课题。

1.看图提出问题。

(1)红色圆片比蓝色圆片少多少个?

(2)蓝色圆片比红色圆片多多少个?

(3)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一共有多少个?

2.第一行圆片是第二行原片个数的几倍?

1.口算。

36÷4=()

4×8=()

5×9=()

8×9=()

21÷3=()

56÷8=()

答案:9

2.圈一圈,填一填。

○○○○

□□□□□□□□

□的个数是○的()倍。

答案:2

3.看图圈一圈,填一填。

4.第一行三角形摆3个。

第二行摆()个三角形,是第一行的3倍。

答案:9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25分钟)

一、1.课件出示情境图,你获得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老师:图中的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一、1.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学生1:图中有6只兔子,其中3只黑兔子和3只灰兔子。

学生2:图中共有6根水萝卜,2根胡萝卜,3倍。(课件演示对比过程)

3.引导学生用学具摆: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4.引导学生按照要求摆一摆。(课件出示)

第一行摆4朵红花,第二排摆的朵数是第一排的3倍。

组织学生说出各自的摆法,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5.游戏:我说你摆。要求摆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同桌合作。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例题2情境图。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说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3.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

画出擦桌椅的人数和扫地人数的倍数关系。

10根白萝卜。

2.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回答。

3.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

第一行摆胡萝卜2根,第二行摆白萝卜10根。每两个白萝卜圈起来。得出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

4.学生自由操作。讨论怎样摆最快:是4个4个地摆,摆出12朵花。

5.学生操作。

二、1.观察情境图,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动手操作后交流汇报。

3.把扫地的4人看作

一个整体,12人里面有3个4人,擦桌椅的人数就是扫地的3倍。

4.学生交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也就是12是4的几倍,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5.思考后验证。扫地

4.列式解答。

12÷4=3

6.5.讨论列式是否正确的有4人,4的3倍是3个4正好是12人,是擦桌椅的人数,所以是正确的。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3页第1题。

3.完成教材第53页第2题。

4.完成教材第53页第3题

谈自己的感受和疑惑的问题。

5.填一填。

第一排:

第二排:

第三排:

第一排有()朵花,第二排有()朵花,第二排的花朵是第一排的()倍。

第一排有()朵花,第三排有()朵花,第三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倍。

答案:2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倍的认识

胡萝卜:2根,水萝卜: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六、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课,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本节课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方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渗透,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如在引导学生摆各种萝卜的根数这一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得到了升华,便于形成对“倍”的概念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使学生体验到有序思考的方法,较好地理解和巩固了新知。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三篇:倍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们来说,倍数应该要怎么去认识呢?下面是有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拍手游戏]: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吧!

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你能拍2个3下吗?

生拍(连续)

师:你们拍了几下?(6下)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地听出是2个3下呢?谁有好办法?

生:中间停顿一会儿

师:试一下

生:2个3下

师:好,再听,(2下)用刚才的方法拍3个2下

生拍,师数口型,1 2 // 12 // 12

同学们学得真快,如果你喜欢的话,有时间和同位的同学玩一玩吧?

一、创设情境

课件: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大家请看课件说: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出示主题图

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

课件说: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

生: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

生: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根

师:你们找到了比多少的数量关系,真好

生:胡萝卜和红萝卜一共有6根……

师:你还找到了求和的数量关系,不错

生:6÷2=3

师:你还想到了用除法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真棒!

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量关系?

(预设一: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为什么是3倍呢?)

(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倍数关系。)

(1)仔细观察:胡萝卜有几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板书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重复一遍

关于“倍”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倍”这个新朋友,板题(贴)——倍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发现中初步认识“倍”

大家请看,此时胡萝卜和红萝卜的倍数关系是什么呢?

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4倍

师:为什么?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4个2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4倍

师:同位之间小组说一说

师:你再来说一下

生:流利表达

师:咱们全班说一下(老师带着同学说一说)

(二)、动手操作中体验“倍”

(1)细心的同学应该还记得,刚才我们根据情境搜集到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几根?(10根),贴好图片,结合刚才的学习,你能用学具袋里的图片摆出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吗?

请你摆一摆,再和同位说一说

谁来汇报?(到前面边摆边说)

(2)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师:谁能再来说一说

生汇报

师边听边板书: 胡萝卜⊙⊙ 2根

白萝卜 ⊙⊙ ⊙⊙ ⊙⊙ ⊙⊙ ⊙⊙

5个2根

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同位之间说一说

开小火车说

师:好,现在请你仔细看,你又发现了什么?(老师再放两根白萝卜)

白板演示:胡萝卜 ⊙⊙

白萝卜 ⊙⊙ ⊙⊙ ⊙⊙ ⊙⊙ ⊙⊙ ⊙⊙

生: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师:怎么看出是6倍?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个(2)根,所以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师:如果再增加2根白萝卜呢?

生:白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7倍

师:如果白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8倍,白萝卜的根数该怎样改变?

再增加2根,那就是让白萝卜的根数是8个2根

师:好,那我们继续,如果白萝卜的根数是50个2根呢?100个2根,1000个2根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白萝卜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如果白萝卜和胡萝卜同样多,我们就说胡萝卜是白萝卜的几倍?(1倍)

(三)、变化中深入理解“倍”

师:真好!刚才同学们根据主题图我们知道了: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这时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

白板演示:胡萝卜 ⊙⊙⊙

红萝卜 ⊙⊙ ⊙⊙ ⊙⊙

师:此时,胡萝卜和红萝卜根数的倍数关系有变化吗?变成了几倍呢?为什么?

谁能摆一摆,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出来?

生:白板上摆一摆

白板演示:胡萝卜 ⊙⊙⊙

红萝卜 ⊙⊙⊙ ⊙⊙⊙

生:胡萝卜有3根,红萝卜有2个3根,所以说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2倍)。

师:我有点迷惑:同样是6根红萝卜没有变化,为什么最初是胡萝卜的3倍,现在又变成2倍呢?

对比白板演示:胡萝卜 ⊙⊙ 胡萝卜 ⊙⊙⊙

白萝卜 ⊙⊙ ⊙⊙ ⊙⊙ 白萝卜 ⊙⊙⊙ ⊙⊙⊙

生:胡萝卜的根数变了,相应地倍数也就变了,所以看清跟谁比很重要。我们把作为标准进行比较的这个量称为标准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的量称为比较量。

第一副图的标准量是2根胡萝卜,红萝卜是3个2根,所以红萝卜是标准也就是胡萝卜的3倍(边说边圈)

那第二幅图呢?

生答:第二副图的标准量是3根胡萝卜,红萝卜是2个3根,所以红萝卜是标准也就是胡萝卜的2倍

师:所以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变了

同学们请看这题

白板演示:胡萝卜

白萝卜

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倍

这道题怎么思考呢?

师:那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们该如何确定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师生共同回忆:

1、第一步先观察、找出标准

2、第二步根据标准圈一圈

3、第三步数一数圈了几组,就是几倍

师适时板书:找----圈----数

(四)、讲中练:圈一圈,填一填

师:大家似乎掌握的不错呀?为了检测大家的学习,我们来进行一个四星闯关竞赛吧,共4关,完成一关画一颗星,看谁是四星闯关小能手

三、课堂反馈小结

第一关:圈一圈,填一填

白萝卜 ⊙⊙⊙⊙⊙⊙⊙⊙⊙⊙⊙⊙⊙⊙⊙⊙⊙⊙

胡萝卜 ⊙⊙⊙

红萝卜 ⊙⊙⊙⊙⊙⊙⊙⊙⊙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

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

[为什么都是在和胡萝卜这个标准量比较,结果却不相同呢?白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不同,标准量虽然不变,但是比较量不同或是改变,倍数也会发生改变]

师:从这道题中,你还能找到其它的倍数关系吗?你怎么看出来的?

白萝卜 ⊙⊙⊙⊙⊙⊙⊙⊙⊙ ⊙⊙⊙⊙⊙⊙⊙⊙⊙

红萝卜 ⊙⊙⊙⊙⊙⊙⊙⊙⊙

师:大家真是火眼金睛啊,轻松发现了数量之间隐藏的倍数关系,闯关成功,画上星,我们来到第二关

第二关:想一想,画一画。

第二行画,的个数是 的2倍。

第一行:

第二行:

你为什么这样画?

2倍就是需要画2个第一行的四个

第三关:说一说、摆一摆

胡萝卜 ⊙⊙⊙

白萝卜 ⊙⊙⊙⊙⊙⊙⊙⊙⊙⊙

师:这两者之间你发现倍数关系了吗?

师:怎样才能使第二行与第一行成整倍数的关系?好,下面请你拿出手中的小棒,第一行摆3根表示胡萝卜,第二行摆10根表示白萝卜,小组合作看谁们能想出更多的好办法,使它们之间成整倍数的数量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听方法,提建议]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案?

生:黑板上演示

师:咱们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同一道题,就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快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不知不觉来到了第四关的门口,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闯关

第四关:有一串24颗珠子的手串,按下面的排列方式,算一算黑珠子是白珠子的几倍。

反馈四星闯关高手

结束语:欢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我们这节40分钟的课也接近了尾声,老师真舍不得你们,谁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师: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倍数关系吗?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李老师为你们得出色表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真高兴和大家一起又度过了一段美妙的40分钟,今天我们从倍数关系的角度去观察并走进了数学世界,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两个量的倍数关系可能是整数倍也可能不是整数倍,可能会有余数,也可能比1小,这种倍数关系将来我们会陆续学习小数和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只是打开了一扇门,还有更多的数学知识在等着大家。同学们,数学其实很简单也很有趣,数学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随时欢迎大家在数学的课堂中做思维的体操,谢谢大家![鼓掌]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P54-55练习十一7、8、9、10、11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2.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画图,列式的方法正确解答倍数问题

教学难点:能在引导下理解题意解决较难的倍数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2)()的个数的()倍是()的个数。

(3)()的个数除以3是()的个数。

2.完成P54第7题。

全班读题,理解题意,画图或列式计算。

3.完成P55第8题。

理解去年是什么意思,表示两人的年龄都要减一岁。

4.完成p55第 9题。

引导读题,找准条件,理解两个问题中哪钟颜色的珠子数量不变,哪种珠子是哪种珠子的6倍,哪种珠子应该是多少,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再来想比这种珠子原来的个数是多还是少。

5.思考p55第10题。

读懂题意,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变化画出图形,再来思考结果。

6.思考p55第11题。

引导学生明确小熊手里的5个玉米需要加上3再乘2得到熊妈妈现在个数与小熊现在个数的关系,最后再加上3得19个。

三、作业设计

1.小欣今年5岁,妈妈今年35岁。

(1)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2)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3)10年后,妈妈比小欣大多少岁?

2.张阿姨家养了6只鸡,其中2只公鸡4只母鸡,每只母鸡又孵了3只小鸡。

(1)张阿姨家现在有多少只鸡?

(2)现在鸡的数量是原来的多少倍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4个2、5个3、3个5。

3.思考:

(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

(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

(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板书:几个几几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及时板书。

(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1.通过分类、观察、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逐步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的各种量的倍数关系,感受几何直观的价值,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同时渗透正比例、反比例的思想。还应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掌握倍的概念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型和方法之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首先提供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通过对萝卜的分类计数、圈图比较,把抽象的新知识“倍”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个几”建立联系,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再通过比较圆片、小棒等活动提供大量的比较两个量的倍数关系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倍的直观模型。其次,在“求倍数”和“求比较量”的问题中,设计了丰富的实际问题,便于学生在比较和抽象中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而且,紧扣倍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读图、理解图中蕴含的信息。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借助图示表示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思路的方法。例2呈现的是形象图,例3呈现的是线段图,但两种图示都展示了倍比关系的基本结构:两个量比较,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注重展示丰富的问题情境,以便建构数学模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线段图,表达出倍概念的本质特征,抽象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教材先讲“求倍数”,再讲“求比较量”,借助线段图,并运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例1中,通过“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精心组织学生的数学活动。在“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几个不同层次的活动中,由旧知转化为新知,经历建立倍的概念的过程。“看一看”观察红萝卜与胡萝卜根数的关系,初步感知“倍”。“摆一摆”利用学具摆一摆。充分积累感性经验。“圈一圈”把白萝卜每2根为一组圈起来,在通过语言表征与同伴说一说两种数量间的倍数关系,逐渐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例3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主题图,理解例2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例3是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来运用倍的知识,加深对概念理解在解决问题的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数量关系的同时,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阅读与理解”是让学生发现主题图中呈现丰富的信息,培养学生读图、理解图中蕴含的信息;“分析与解答”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乘、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借助图形直观地把握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思考;“回顾与反思”环节,把所求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对检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切实将培养“四能”的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练习设计分析:

例1中的“做一做”

1、2两题,第1题是通过3种不同颜色的圆片,找准“标准量”,直观地反映出比较量与标准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第2题是让学生用动手操作的方式建构求比较量是多少的思维模式。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资源,通过设计连续的情境,不断改变“比较量”和“标准量”的数量,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要明确标准量、比较量,再找出倍数关系,同时渗透正、反比例的思想。

练习十一中的练习中有许多图文结合的题目,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让学生从图中找到信息解决问题。在练习中要注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倍数关系的变化,让学生体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还应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应根据学情对开放题的处理,尊重学生认知经验,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感教育。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一、基础填空。1、8个5相加的和也可以说成()的()倍。

2、6的9倍表示()个()相加的和。

二、列式计算。

1、7的8倍是多少? 2、63是9的几倍? 3、6个8是多少?

4、26与16的和是6的几倍? 5、215与207的差的9倍是多少? 6、6与4的乘积是8的几倍?

三、解决问题。

1、蝴蝶有5只,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蜻蜓有多少只?

2、动物园有兔子24只,小猴有6只,兔子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3、梨有48千克,是苹果的6倍,苹果有多少千克? 4、1灰兔有24只,白兔8只,把这些兔子平均装在8个笼子里,每个笼子装多少只? 5、2幼儿园买来4箱小皮球,每箱9个,把这些小皮球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得几个?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倍的认识”,整个过程教师花时不多,但学生学得充实快乐。也许正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意义。教师应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以教材所提供的为蓝本进行合理的设计改进。因此,我以美丽的大森林为背景,设计了更生动更符合二年级孩子心理特征的情境。在碧绿碧绿的草地上先出示两种动物(2只猴子,6只小鸭子),在原有知识(比多,比少)的基础上,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倍”的认识。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顺其自然,出示了4只青蛙,8条小鱼,12只小鸟……,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探索,在操作中感知,可以说学生对“倍”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了。

二、关注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景,一种平等的对话情景。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个体展现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本节课的教师时而充当“听众”,时而充当“长者”,引导学生去倾听、交流、探索。用“谁听明白了,请你用学具摆一摆,把我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不要说出答案,用学具摆一摆,悄悄把想法告诉给我。”给学生设置障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最有实效的评价…同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变化。新课标要求课堂给学生适度的开放,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尊重个体的价值取向,遵循教学规律,这些将永远是课堂教学进入用心境界的先决条件。

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应加强,需要自身不断的努力提高。新的课程改革给教师一个全新的舞台,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的探索实践,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第四篇:倍的认识

《快乐的动物——认识倍》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王艳玲

教学内容:

北师版 二上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快乐的动物(70 页)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活动,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象、小猴图片教具,三角形、正方形教具,三角形、正方形磁力学具。

教学流程:

一、拔河比赛

1.创设情境,引入“倍”

师:周末的时候,小猴到小象家做客,它们之间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小象队派出了 2 只小象,小猴队一下子就派出了 5 只小猴。比较小象和小猴的只数,你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两个数量相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

师:小猴队输了,又来了 1 只小猴,比较现在小象和小猴的只数,你知道了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介绍比较两个数量的新说法:倍。

教师示范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 3 倍”,请学生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习后教师提问:谁和谁比? 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 3 倍?

2.变化数量,理解“倍”

(1)师:虽然小猴的数量时小象的 3 倍,但是小猴还是输了。小猴不服气的想:我的只数是小象的 3 倍输了,那我的只数是小象的 4 倍。要想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 4 倍,小猴应该有几只呢?

生: 8 只。

师:为什么是 8 只?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

请学生示范:把小象的只数看成 1 份,小猴的数量是大象的 4 倍,那么就有 4 个那么多,就有 4 份,也就是 4 个 2,所以是 8 只。

(2)师:虽然小猴的只数已经是小象的 4 倍了,可是还不是小象的对手,于是小猴队又派了 4 只小猴,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了?现在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几倍呢?

请学生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 6 倍?

师:如果我只说“小猴是 6 倍”行不行?为什么?

(3)师:现在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 6 倍,这次拔河比赛小猴赢了。小象却不同意了,也派了 1 只小象,这时谁是谁的几倍呢?

生: 4 倍。

师:黑板上也不能一下子看出 4 倍。能不能画一画、摆一摆,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清楚?

请学生到黑板摆一摆或圈一圈。

师:小猴刚才是不是 12 只,现在还是 12 只,刚才是 6 倍,怎么就变成 4 倍了呢?

请学生来回答后师生总结:虽然小猴的数量还是 12 只,但 1 份的数量变了,所以倍数也发生了变化。

二、我说你摆

师:象妈妈想请小猴和小象来玩“摆棋子大闯关”的游戏,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挑战一下?我们就按照象妈妈的口令,我来说,你来摆。

1.第一关

师读要求:有 4 个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是三角形的 3 倍。

师提示学生:先不着急摆,先想想:谁和谁比?所以是把正方形的数量还是把三角形的数量看成是 1 份?

学生独立按照要求摆棋子。摆完的同桌两个人互相看一看摆的数量一样吗?

请学生汇报:你摆了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为什么你摆的正方形是三角形的 3 倍?

2.第二关

师出示第二关要求:有?个正方形,三角形是正方形的 2 倍

师提示思考:“?”是什么意思?代表几个?谁和谁比?把谁的数量看成是 1 份?

学生独立摆一摆。摆完后同桌两人按照要求说一说自己动手摆和思考的过程。

学生汇报摆的结果,教师张贴到黑板上,讨论:大家摆的都是“三角形是正方形的 2 倍”,为什么数量不一样。

3.第三关

师出示要求:有 8 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正方形的 2 倍。

师提示学生先思考:谁和谁比?谁是 1 份? 想好了再摆。

生独立摆,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看看同桌是怎么摆的,两个人进行商量。

请学生汇报,一边交流一边讨论,到底把谁看成是 1 份,应该摆几个正方形?

三、总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倍”,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

《快乐的动物——认识倍》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王艳玲

教学内容:

北师版 二上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快乐的动物(70 页)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活动,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象、小猴图片教具,三角形、正方形教具,三角形、正方形磁力学具。

教学流程:

一、拔河比赛

1.创设情境,引入“倍”

师:周末的时候,小猴到小象家做客,它们之间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小象队派出了 2 只小象,小猴队一下子就派出了 5 只小猴。比较小象和小猴的只数,你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两个数量相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

师:小猴队输了,又来了 1 只小猴,比较现在小象和小猴的只数,你知道了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介绍比较两个数量的新说法:倍。

教师示范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 3 倍”,请学生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习后教师提问:谁和谁比? 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 3 倍?

2.变化数量,理解“倍”

(1)师:虽然小猴的数量时小象的 3 倍,但是小猴还是输了。小猴不服气的想:我的只数是小象的 3 倍输了,那我的只数是小象的 4 倍。要想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 4 倍,小猴应该有几只呢?

生: 8 只。

师:为什么是 8 只?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

请学生示范:把小象的只数看成 1 份,小猴的数量是大象的 4 倍,那么就有 4 个那么多,就有 4 份,也就是 4 个 2,所以是 8 只。

(2)师:虽然小猴的只数已经是小象的 4 倍了,可是还不是小象的对手,于是小猴队又派了 4 只小猴,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了?现在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几倍呢?

请学生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 6 倍?

师:如果我只说“小猴是 6 倍”行不行?为什么?

(3)师:现在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 6 倍,这次拔河比赛小猴赢了。小象却不同意了,也派了 1 只小象,这时谁是谁的几倍呢?

生: 4 倍。

师:黑板上也不能一下子看出 4 倍。能不能画一画、摆一摆,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清楚?

请学生到黑板摆一摆或圈一圈。

师:小猴刚才是不是 12 只,现在还是 12 只,刚才是 6 倍,怎么就变成 4 倍了呢?

请学生来回答后师生总结:虽然小猴的数量还是 12 只,但 1 份的数量变了,所以倍数也发生了变化。

二、我说你摆

师:象妈妈想请小猴和小象来玩“摆棋子大闯关”的游戏,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挑战一下?我们就按照象妈妈的口令,我来说,你来摆。

1.第一关

师读要求:有 4 个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是三角形的 3 倍。

师提示学生:先不着急摆,先想想:谁和谁比?所以是把正方形的数量还是把三

角形的数量看成是 1 份?

学生独立按照要求摆棋子。摆完的同桌两个人互相看一看摆的数量一样吗?

请学生汇报:你摆了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为什么你摆的正方形是三角形的 3 倍?

2.第二关

师出示第二关要求:有?个正方形,三角形是正方形的 2 倍

师提示思考:“?”是什么意思?代表几个?谁和谁比?把谁的数量看成是 1 份?

学生独立摆一摆。摆完后同桌两人按照要求说一说自己动手摆和思考的过程。

学生汇报摆的结果,教师张贴到黑板上,讨论:大家摆的都是“三角形是正方形的 2 倍”,为什么数量不一样。

3.第三关

师出示要求:有 8 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正方形的 2 倍。

师提示学生先思考:谁和谁比?谁是 1 份? 想好了再摆。

生独立摆,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看看同桌是怎么摆的,两个人进行商量。

请学生汇报,一边交流一边讨论,到底把谁看成是 1 份,应该摆几个正方形?

三、总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倍”,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倍”,你在哪听说过?大家回去找一找,并进行交流。

第五篇: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执教教师: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 刘 萍 指导老师:福州市鼓楼教师进修学校 卢声怡

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 李 云

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⒈选择怎样的素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让思考更具张力? ⒉概念教学要让学生说什么?怎么说?

磨课要点

⒈起点。

已有生活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有对倍有感性的生活体验和认识,但缺乏数学本质的提炼。

认知困难:

⑴汉语语言中的“倍”与数学关系中的“倍”不尽相同,会给学习“倍”带来一定的困难,亦起点困难。

⑵学生要在多种学习素材的比对与抽象中,去异求同,认知“倍”的本质,是学习的重点困难,亦抽象困难。

⑶在“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变化中,学生探究“倍数”变化的原因,准确地抓住“1倍”不容易,较难理解,亦辩证困难。

⑷由于个体差异,可能造成认知的不全面,不深刻,结构不清晰,出现“见倍就乘”的个体差异,亦建模困难。

⑸学生“倍”的学习要经历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质变,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习“倍”的最大困难,亦建构困难。

⒉终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倍”概念的本质属性。

⒊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几何直观的理念,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年级上册第50页例

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⒈在实际的数量比较中使学生明确标准,感受 “倍”的概念;

⒉通过动手圈、动嘴说、动手摆,动脑想逐步强化并生成关于“倍”的概念,会通过几个几进行语言表征,即几个几就是几倍;

⒊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倍”概念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具:自制PPT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⒈勤劳的小兔收获了哪些萝卜啊?(贴出名称)⒉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

⒊咱们来比一比,萝卜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辨析萝卜名称,从关系入手,直击概念内涵,与已有认知“比多少”衔接,借个体经验呈现“倍关系”,于是课,得以开始。】

二、学生眼中的倍,彰显主体经验 ⒈你会摆吗?你为什么这样摆? ⒉三份表示什么? ⒊为什么要2个2个摆呢?

⒋“谁为标准,3个为 1份,小白兔有这样的3份,就是3倍”或“灰兔2个,白兔有3个2,就是它的3倍”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自己自己摆,说想法,道出了学生对概念的最初的理解,不论“解释”到什么程度,都能暴露出学生的已有认知。什么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什么又是学生说不清楚的,都能一一呈现!这是一种带着缺憾的真实,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这份“缺憾”,去补全,去完善、去引导学生认识倍的意义!于是课,有了方向。】

三、倍的变式,内化概念认知 ⒈变化“几倍的数”说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弄清为什么“只要含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几倍”的道理,将倍的认识与“几个几”联系一起。】

⒉变化“1倍的数”说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小白兔都是6个萝卜,为什么倍数就不一样”的道理。进 2 一步说明“谁为标准”的重要性。】

⒊同时变换1倍的数和几倍数,说倍数关系。【设计意图:灵活寻找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

四、拓展延伸,从形到数的抽象 ⒈种什么好呢?

⒉为什么他们的倍数关系却一直不变?

【设计意图:借助帮小兔解决“种什么好的问题”和“变式结构”的倍呈现,进一步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形到数地辨析倍的本质。】

执教者简介

刘萍,本科学历,小数一级教师,现任教于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福州市学科带头人、福州市数学骨干教师,鼓楼区名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孩子感悟数学之美、体验探究之乐、不断超越自我,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执教“年月日”“小数解决问题”等在市、区经验交流活动中荣获好评。撰写20多篇文章在CN刊物发表。

所用教材内容

下载倍的认识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倍的认识发言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9篇 倍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今天这节课主要教学倍的认识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倍的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

    《倍的认识》说课稿大全

    一、说教材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㈡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杨易岗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的第十课时的内容《倍的认识》,课本第93—95页的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案 鄯善县火车站学校崔荣美 教学内容:P50例题1,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过程与方法: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

    认识倍教学设计

    “认识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青岛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意义及6、7、8的乘法口诀后教学的,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凯蒂做了2个中国结,菲菲......

    倍的认识教案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能用除法......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沙二小学 黄定衍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 2、 3、 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