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
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
家风家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民风以及政风、党风;而好的家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并且在上述意义上保证了好的家风持续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倘若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家教,那么,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将获得无尽的能量。
家风是一家或一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为人处世之精神风貌的总和,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家教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展开的对其成员的涵养、教化,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导与培育。
在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在此情况下,家风家教被提高到了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受到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视,这对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从未中断可谓居功至伟。与之相应,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然而,时至今日,在历经各种运动的风雨洗礼后,家风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工具理性一次又一次地“拷问”,它不是被笼统地当作“反动的传统”,就是被片面地看成“害人的枷锁”,被很多人否弃、淡忘了。作为传承家风的重要方式,家教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在智识教育兴盛而价值教育式微的背景下,家教从注重德行教育而忽视知识教育的一端滑向了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行教育的另一端。
应该如何传承优良家风、重视传统家教,从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理当深思的问题。
家风家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和家教是紧密相连的,家风本身就是一种润物无声、耳濡目染式的家教;家教既是家风的传承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家风。在传统中国,家风家教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且在长期的岁月延传中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
从文化角度看,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如果放眼整个世界,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像中国传统文化那样把家风家教提升到国家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如果纵览整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我们则会发现:关于家风家教的各种名言、典故、佳话以及家训、家规等文献记载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大多数内容质量上乘,以至今天依然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关于家风家教的文献记载似乎从未中断过,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都能举出关于家风家教较具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关于家教家风的记载史。
从教育角度看,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教育有两层内涵,一是对现代人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认知,二是中国古代或者传统中国的教育。不管基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哪一层内涵,家风家教似乎都是绕不开的内容。从对现代人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认知来看,家风家教是其重要的内容。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德行教育;主要养成的方式和路径是“家教—看官(以吏为师)—习典(见贤思齐或学习前人典章)”;基本维度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目的是养成德行以“成己成物成人”。中国古代教育把家风和家教放在了安邦治国的基础性位置,把家族成员的个人得失与民族社稷之兴衰联系起来。因此,无论是基于文化视角还是教育之维,家风家教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家教家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
做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家风家教也有好坏之分。所谓“好的家风家教”就是那些既保持先辈优秀遗风又能根据时代要求做出适当调整的家风家教。而“坏”的家教家风虽然也包括那些贻误子弟或者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家庭风气和教育,但更多地指向那些未能因时而动最终失去传延生命力的家教家风,这种家教家风贻害后人,长期延传无疑自毁家族、家庭的根基。
好的家风家教是家族子弟养成良好德行、素质的基础,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家风作为既有的家庭文化传统和精神氛围,既是先辈生活智慧与生存经验的结晶,也是前人对后人的人生期许。家风尽管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或以诗书传家、或以勤俭持家„„但都潜藏着某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并且或隐或显地指向了某一种理想的人格,正是这种理想人格为家族后来子弟树立起了成长的标杆。家风不仅为家庭成员确立了理想的人格范型,而且以日浸月染的方式为其达致理想人格提供了担保。当然,好的家风也不是凭空传承的,需要良好的家教。家教是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家教可以使家风代代相传。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很多优良的家风本身就包含了家教,把良好的家教作为家风予以传承。因此,好的家风与好的家教通常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特征,二者共同为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提供了保证。
好的家风家教还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好的家风家教不仅在纵向的代与代的延传中确保了家族成员的健康成长,而且在横向的辐射与熏染中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对其家庭或家族成员而言不仅是一种无形的规约,而且是一种潜在的人生信仰,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其家风的“流动载体”,到一方就影响一方、熏染一方。因此,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民风以及政风、党风;而好的家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并且在上述意义上保证了好的家风持续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倘若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家教,那么,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将获得无尽的能量。
好的家风家教需要教育有所作为
家庭是个体的第一学校,个人良好的德行、优秀的素质主要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好的家风家教既是教育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结果。只有有了好的家风家教,其他层面的教育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因此,家风家教对于其他层面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塑造良好的家风家教过程中教育理当有所作为。
首先,通过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家风家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为何历经千年的发展之后,在近现代被人们否弃、淡忘,国人对家风家教缺乏正确的认知或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现代化浪潮迅猛推进的时代境况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效率”“时尚”等象征“现代”与“进步”的新事物,而家风家教则被当作“传统”“封建”或者“落后”的代名词,还没来得及仔细反思就被时代抛弃了。然而,流逝的时间和生活的实践证明,我们在抛弃、遗忘家风家教的同时,也毁掉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延传的根基,丢掉了安身立命的财富。因此,我们要“找回”被遗忘、被忽视的家风家教。在此过程中,教育所要发挥的首要作用就是唤醒国人,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既要看到其时代局限性,也要看到其价值和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关于家风家教的认知贯穿并融合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谙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家风家教的悠久历史。
其次,通过教育,矫正当前家教重智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偏差。当下中国的家教几乎完全蜕变成了智识教育,德育已成为了家教的辅助。不可否认,知识的教授理应成为家教的重要内容,但德行教育乃家教之本,没有良好的德行,即便懂得再多的科学知识也难以“成己成物”。因此,古代只重视德行教育而缺乏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家教对现代社会而言具有片面性,同样,现代社会只注重科学知识教育的家教亦不可取。当下,教育需要矫正重智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家教偏差。
再其次,通过教育,把塑造好的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我国古代把家风家教建立在家国一体的封建制度之上,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也要看到其借鉴价值。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亡国之家何谈家风。虽然,时代在变,制度在变,但家与国、与天下的联系不会改变。因此,良好家风家教的塑造理当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结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塑造好的家风家教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疑与好的家风家教的内容有相契合的地方。当然,这要靠国家的引导和人们的自主选择,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的整体推进。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家风家教与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
第二篇:读“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有感
读“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有感
家风是一家或一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为人处世之精神风貌的总和,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家教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展开的对其成员的涵养、教化,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导与培育。
家风、家教为社会文明发展铺路打桥,什么是好的家风家教,人们各抒己见,我以为是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习惯,是正确的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是崇高的社会道德规范。
家风家教对于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石。众多的家庭需要创建家风的魂魄去支撑,去走出家庭家族昙花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有着良好家风家教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子不教父之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小我们就在这种耳闻目濡的家风中健康成长,懂得了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为人处世道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会将蝇营狗苟、舍义取生作为家庭的圭臬,而把五常八德、耕读传世、俭朴持家、睦邻友善等美德作为家风传承的内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勤俭、节约、好学、上进”已成为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的主流“家风”的代表。古人自古就十分重视家风,历史上的孔融让梨、岳母刺字和曾国藩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治家八字口诀都是良好家教的范例,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把家风的重要之处尽显于世人面前。良好的修养,离不开良好家风的熏陶;而良好的家风家教才能汇聚起社会的正能量,也才能形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家风也在与时俱进中,显得更加开放、自由、健康、向上,“诚实、勤劳、守信、节俭、独立、大度、感恩”等这些社会提倡的文明新风也慢慢融入了新时期家风的范畴。家风是社会文明的涓涓细流,更是社会文明的铺路石,众多良好家风的聚集,才能最终汇合成社会文明新风的大江大河。
如果一个个家庭家风不振、家规颓败,想要形成良好向上的文明风气,其结果可想而知。让我们看看那些置人民利益于不顾,贪脏汪法的犯罪分子,最终走向人民的敌对面,成为人民的罪入,很多都有家风不正的背景,所以重视家风家教培养,就是重视文明社会建设,就是为社会风尚向好向善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做父母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让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树立端正的家风家教,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既是家庭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需要。他为社会文明发展铺路搭桥。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春雨,它滋润万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通过对“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一文的阅读,我觉得一个好的家风、家教要做到以下几点,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父母不要当着孩子面吵架,要相亲相爱; 父母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热情的欢迎; 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父母要开朗、乐观,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愁苦、抑郁情绪; 家庭成员对客人要热情、诚恳; 对有困难的人要同情、关心和帮助;
对任何人都不能漠不关心,要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事。
我相信如果大家都做到这些了,我们将会拥有一个全新的生活,我们以及我们未来的孩子将会更加健康的成长。
第三篇:激发正能量
激发正能量,交通在前行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交通运输局的陈丽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激发正能量,交通在前行》。
当三月的春风吹暖神州大地的时候,您的热情是否已被激荡;当五月的阳光洒满东方神州的时候,您的真诚是否更加无限;当神十载着国人的希望一飞冲天的时候,您是否已被震撼;而当家乡一日三变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您的面前,您是否感慨万千?
二月,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拉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幕;三月,城市建设百日会战,把我们建设多彩之城的热情点燃;四月,小团组招商,张开了家乡多型发展的双臂;五月,神龙乐园的开放,引来了八方游客的张张笑脸;六月,区委区政府又拉开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大幕,这似一针“强心剂”,激活了全区跨越赶超的正能量,汇聚了全区奋进崛起的新智慧。自此,全区在行动,交通在提速。
如今,放眼丰南大地,你会看到,在昔日荒原上,在许多乡间土路上一条条乡村油路正穿过一个个村庄,通向一望无际的远方。“这是交通部门为我们铺设的致富路”,“这是区委、区政府和老百姓的连心路”……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代表了全区老百姓的心声,一条条通坦大路印证着交通科学
发展的进程,展示着交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成果。
2012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交通迎来了又一轮大发展时期。同时,我局也迎来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提起奋进的局班子,不得不提起局长李国平同志超人的胆识和忘我的精神。2012年7月6日,他来到我们交通这个陌生的行业。仅用一周的时间,就走遍了全区管辖的1000多公里干线公路。随后半个月,他又深入到各个基层单位实地调研。7月底,他召开了任职后的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明确提出 “树形象、创辉煌、打造五型交通”的工作目标,短短几天时间,怀着种种揣测的职工心里一下子变得亮堂了。
干事创业,实现梦想,需要转变,需要创新。我局先后部署了“人才兴业,科技强业,依法治业”三大战略;明确了“项目谋划建设、增加收入效益、加强外联协调、开掘职能发挥、体制管理创新、提升整体形象”的六个突破;着力推进了“思想道德建设,行业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大建设;全力打造“和谐型、廉政型、法治型、实力型、开放型”五型交通。
目标崔人奋进,梦想凝聚力量。让我深受感动的是我们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工地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了公路的高效发展,一心为了事业的辉煌明天。修路架桥是一件造福子孙的大好事,可这项工作的性质
是野外施工、风餐露宿。我身边的同志有的新婚燕尔,却只能以现场为家; 有的初为人父,却只能在电话里聆听小宝贝幸福的笑声;有的年轻人正在恋爱,却因为经常失约只能在电话里一次次保证……我的身边还有一位年轻的妈妈,一次孩子发起高烧,她带孩子去医院输液,回到家已经是夜里10点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她又连夜返回工地。孩子半夜醒来不见妈妈的身影,便在电话里哭喊:“妈妈妈妈,我要妈妈!”
就是这种精神,时刻感动着我,浸染着我,鼓舞着我!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我坚信,我们交通人的目标一定能够变成绚丽的美景,在未来的日子里,奏响的更加激扬壮美的乐章!
第四篇:传承家教家风 发挥文化正能量
传承家教家风,发挥文化正能量
家庭是一个人社会生活的中心,家庭教育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最为重要的教育途径。家风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是一种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家教则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展开的对其成员的涵养、教化。家风和家教是塑造一个人精神风貌和气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一个人所能达到境界和成就的主要条件。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
在中国,“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在此情况下,家风家教被提高到了关乎社稷兴衰乃至天下存亡的高度。与之相应,家风家教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从文化角度看,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在历史长河中,曾国藩作为我国晚清时期理学大师,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家教家风思想在我国家训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影响极其深远,也具有积极的现代教育意义,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其家训主要有以下几点:欲提出希望,先作出表率;欲提出要求,先给予表扬;欲予以责望,先自我批评;既指示目标,又指明方向;既磨砺品性,又培养才学;既明确规定,又切实检查;养其自尊,响鼓不用重锤;定其方向,反复训诲叮嘱;鼓励发问,耐心答疑;重视保健,劳逸结合。这一思想不仅在做人到做事,还是从修养身心到干事创业,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做法,有着较高的道德标准。
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向前推进。在当下,总书记自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再次指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那么,如何传承优良家风、重视传统家教,从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这是我们理当深思的问题。尽管现代传播渠道多样,人们受教育的途径更加丰富,但家庭教育仍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为三,鼎足而立。注重家教和家风,不仅为每个社会成员确立坚实的人生起点,而且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提供源源不绝的丰沛动力。家教正面、家风优良,才可以确保一个人吸吮的第一口文化母乳的纯净,使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在家庭环境中学会与他人互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紧贴社会变化的实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具有时代特质和品格的家教和家风。
首先,针对当前很多传统家风家教被丢弃、资源流失、传承出现断层等现象,应像抢救文化遗产一样保护、发掘和梳理传统优秀家风家教文化资源和素材。总结、提炼传统优良家风家教的深刻内涵、价值意蕴和建设经验等,深入开展传统家庭文化和社会主义当代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关联性、互促性和应用型研究。
其次,积极开展优良家风建设活动。围绕“家文化”主题,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新风尚,深化文明家庭、和谐家庭等实践活动,推动优良家风家教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树立各类特色家庭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再次,加强优良家风家教中的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的大众认同度,发挥各种教育机构的教育作用和各类新媒体的宣传手段。将优良家教家风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融入高校德育课程中,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构建家庭教育、家风培育的社区支持体系,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各类新闻及互联网媒介积极开展诸如模范评选、开辟家风文化网页、制作家教公益广告等形式,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广泛传播家庭美德的舆论氛围。
最后,树立人人参与,从我做起,将家教家风中互敬互爱、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等优良道德风尚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提升自身素养。
总之,家风家教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事物,一头连着传统,一头连着当下,也直面中国社会未来。理解家教家风,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在传统文化的发展已经与国家未来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代,重新思考其思想本质与文化渊源,立足于社会及个人的角度进而传承、创新,对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安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激发正能量演讲稿
激发正能量演讲稿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一直以来以悠久历史、灿烂的文明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但是,当历史步入近代,中国却走向没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对晚晴政府口中的“天朝上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迫使晚晴封建统治者一次次妥协就范,“东亚病夫”的帽子就此戴在了中国人民头上。圆明园被抢掠烧毁,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被迫签署,就是在那时,复兴中华的中国梦,就成为无数华夏仁人志士追逐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他们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抗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缘于民族情,是民族振兴的梦,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哪个不盼望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首自立、扬眉吐气。中国梦说到底是人民的梦,只有人民幸福,中国梦才叫真正实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鲜明时代精神。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给了我们当代青年人正能量,赋予我们时代精神,让我们的爱国、爱民族之心更加的坚定,也让我们相信,实现中国梦也会有我们青年人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说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家的梦想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整个国家的梦想。我们不仅追求个人的成功,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梦想要在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中实现。中国梦带给我们正能量,加快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步伐,我们奋斗的正能量,也会为实现大中国梦增添力量。
中国梦,是人民梦想的汇聚,是百姓愿望的集合,是一个坚定的方向,是一种团结的力量,是一种中国精神,它传递着青春正能量,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在各自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勇于面对、坚持不懈的追逐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梦”,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国家发展的“能量”源泉,时代青年前赴后继,传递着青春正能量,共筑青年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