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特色,理念[推荐]
特色
我校努力创设良好育人环境,构建新型校园文化,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我校初步建立了多元课程体系,其中主要包括:
一、校本课程建设。
首先,“八个一”习惯养成课程。它将习惯培养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本着“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多鼓励”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注重每一个细节,引导学生坚持每天至少做到“八个一”。包括唱一首好歌;练一分钟注意力;一分钟演讲;写一分钟日记;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读20分钟好书;做一件家务活;做一组体育锻炼八项内容。这一课程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综合素质,为其终身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陶艺课程建设。从2002年至今起,我校逐步开设三、四、五、六年级陶艺课程,以通过每周一节课的形式进行探索,并一直把陶艺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在教材的内容方面,遵循新课程标准,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相融合,与人文精神相融合,逐渐向综合方面发展,使陶艺校本课程富有时代感。
二、社团课程建设。
学校社团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特长培养的沃土,我校主要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施社团课程,社团课程建设蓬勃发展。“春雨广播站”,每天在早上和中午准时播音,在播音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增加了英语播音时间,开设“风采展示”栏目,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到广播站表演,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炫舞啦啦操”社团凭借刻苦的训练和团结的精神屡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中国队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啦啦操比赛,在今年还参加了奔赴法国参加比赛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鲨鱼”篮球社团坚持每天早晚的常态训练,成为金水区学生篮球比赛的一匹黑马,继上次联赛闯入八强后,此次篮球联赛已经取得了四连胜的好成绩。“毽球”社团积极备战,在金水区毽球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经过常态的艰苦训练,明白了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家长课程建设
本着“开门办教育”的理念,学校开发了家长课程,依据学生的发展目标,经过对家长的职业了解,确定家长课程的具体内容。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以航天知识为主的《飞行之梦》,以中国画绘画技法为主题的《跟我走进中国画》、以景泰蓝制作为内容的《走进景泰蓝》、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太极拳》、以蜜蜂家族和蜂产品为内容的《走进蜜蜂王国》等课题。在课程管理上,遵循认真做好每件事的原则,在课前指导家长精心备课,以提高课堂实效;课中认真组织教学,用集中展示周的形式进行,以保证课堂秩序;课后发放反馈问卷,以了解课堂效果,使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家长课程的开发,为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开辟了很好的途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追寻真知的源泉,沙口路小学的每位教职员工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多元建构特色课程,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收获无限的精彩,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且行且思,且思且远,求知的路伸向远方,我们将伴随学生一路沐浴阳光,幸福成长!理念
1、办学目标: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
2、办学宗旨: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3、办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和谐发展的办学模式。
办学目标:以德治校,崇尚一流,培养学生既在品格、知识、能力、身心等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又具有适应未来社会交际、创新的潜在智能,做21世纪素质健全的建设者。
办学宗旨:学校全面育人 学生全面发展 弘扬学生个性
办学风格:创新为内涵 活动为载体 科研为先导 质量为核心 育人为根本
育人途径:严格规范要求学生;优良校风影响学生;高尚师德感 染学生;优美环境陶冶学生;崇高典范激励学生;扎实课程发展学生;丰富活动提高学生;现代理念武装学生。
校园文化:校园建筑整体美 绿色植物环境美 名人佳作艺术美 人际和谐情操美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第二篇: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
教学特色:是一名眼光独特、个性化的物理老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活跃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充满趣味和活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应该是一种快乐,轻松的事情,课堂中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在常规的教学方法中加入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课堂别具一格。奥妙的物理世界变化莫测,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物理世界,你准备好了吗?
教学理念: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让每一个在课堂上的孩子喜欢物理、会学物理、学好物理。
第三篇:学校理念
学校根据“服务学生、幸福家庭、造福儋州”的办学宗旨,以“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让每个学生都精彩”为培养目标。秉承“思源向善,言爱明志”的校训,依据“以德育教育为龙头,以关爱教育为主线,以新课改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两翼,以安全和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助推学校发展,提升软实力”的办学思路,实行“四线九制式”管理,四线是指由分管校长和相关科室组成的教学管理线、德育管理线、安全管理线和后勤保障线;九制是指科室目标责任制、年级目标责任制、学科目标责任制、备课组目标责任制、班级管理目标责任制、任课教师目标责任制等九种目标责任制。“四线九制”纵横交织,形成了学校的管理网络。学校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立足问题生多的生源状况和学校处在建设阶段的实际情况,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教学、安全“一岗双责”,加强安全管理;二是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德育工作思路,以活动为载体,以日常行为规范检查量化为抓手,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三是依据学校提出的“低起点、密台阶、分层推进、合作提高”的教学策略和“先学后交(交流)、点(点拨)拓(拓展)达标”的教学思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狠抓教师的培养和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工作。
第四篇:学校理念
前郑小学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
以德立校、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科研兴校 质量树校、名师强校。办学保障安全
提升素质
完善设施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
校 校 教 学
前郑小学
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勤奋求实
创新进取
团结奋进
文明守纪
乐教善导
爱生敬业
合作探究
优化环境
提高服务
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基本内容
白石镇前郑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和谐、优质、发展”的六字方针,坚持“尊崇天性,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创和谐校园,办优质教育,为学生幸福快乐一生奠基”为目标,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1、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2、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3、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一个学校的中坚力量,只有班主任队伍稳定坚实,学校才能够平稳地发展。因此我们想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完善管理,为班主任工作和发展搭建平台。
1、我们将完善班主任量化考核评比,科学、客观地评价班主任工作,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公示,每年一评比。
2、继续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促进老师们将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进行梳理,物化积淀,让老师们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习,在思考中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扩大小干部的影响。队干部、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队员、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重视习惯养成
1、继续开展达标争章活动,并且不断完善,通过活动能对班级和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定期小结,每周公示本周得卡数;每月小结累积得卡数;评比表彰,对达标班级、优秀班级给予授牌和物质奖励。
2、进行校园拍客活动,在学生中聘请志愿者,定期拟定一个主题,在校园中寻找并拍摄照片,制作成展牌;学生们观看后在组织班会活动,让拍摄者与其他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学生规范的言行。
3、规范班级之星评选,班级之星每周一评,一公示。奖励时,不单纯奖励成绩一优异或表现一向好的优等生的做法,特别注意奖励那些经过努力而有显著进步的中下等生。班主任更要时刻注意寻找班中这些同学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像不少班级就有学习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活动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等,通过激励点的扩大,来扩大德育面。深化榜样的德育功能。
(三)建设个性班级
1、规范制度,各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共同制定、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第一,制度要求细,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例如从学生早晨到校,一直到放学离校,贯穿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其中包括升旗、早读、作业收交、课前预备、课堂纪律、眼保健操、课间操、午餐、课间午间、路队、值日打扫、座位调换、班级布置、劳动工具摆放等,每一项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遵守哪些规范要求,使学生明白在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第二,平时有人管,让制度得以落实,不成为空话。提了要求不落实,等于没提;检查、记录、评比后没有结果就等于没查,没记、没评;有了结果后,奖惩不清,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各班的班级管理分工要细,落实到人,奖惩兑现。
第三,出台激励机制,班级管理中要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规定,定期开展班级评优活动。
2、美化环境,各班根据班级特色美化教室,定期更换墙壁布置,将班级管理评比、班级特色活动与班级布置结合起来。本学期鼓励各班学生用鲜花打扮自己学习生活的小天地,班级开展种植养护活动,学校开展花香教室评比活动。
(四)开展特色教育
1、结合“升旗仪式”活动和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围绕一个主题,运用生态体验的方式开展国旗下讲话,定期布置德育实践作业。
2、开展学名人活动,通过个性班级建设和课间文化来落实“读名著、赏名曲、诵名诗、学名人”的活动。
3、继续开展班级结对,将高低年级班班结对,通过让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游戏,让低年级学生学会一些游戏活动,在平常课间午间能安全健康的玩,避免因无活动内容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同时高年级学生也能在指导别人的同时学会约束自己,增强责任感。
4、加强安全教育,确保两条底线,即不因管理失职而问责,不因外置不当而问罪;落实三个三的安全管理机制,即三条禁令,在楼梯楼道不许奔跑,不许扶栏杆,不许开展任何活动;三条铁规,及时汇报,及时处置,及时慰问;三项常规,安全教育,科学防控,奖惩兑现。校园开展安全提示冠名活动,上学期我们开展了校园安全提示语征集活动,本学期准备在校园走道、楼梯、鱼池、滑梯、健身器材等活动场地显眼处进行冠名提示。
5、规范校级队管理,开展以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培训,要求有计划、有场地、有教师、有学生、有内容、有目标、有反馈。
6、开设以培养学生生活能力为内容的家长讲坛,将家长请到学校为学生讲课,开拓学生视野,组织家长参加学校活动,融洽家校关系,让家长更加理解支持学校各项工作。
四、具体安排 九月
1、制定各项计划、表单,做好开学准备
2、开学典礼
3、召开校级训练队教师会,启动本学期校级队训练;
4、启动兴趣活动培训工作; 十月
1、三优表彰;
2、各班组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3、筹备家长讲坛; 十一月
1、课间文化节;
2、参加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 十二月 优秀班级评选;
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实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一项基础工程。按照上级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白石镇前郑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依法治校,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律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育人环境氛围。结合荣辱观教育提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总要求。推进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努力拼搏。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扎实推进学校依法管理、依法治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创建良好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制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
1、领导干部和教职工要认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以十八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安全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对学习情况定期进行部署和检查,力争取得实效。
2、在校的学生开设法制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并通过其它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确保法律基本常识的学习和普及在校学习期间完成。同时,注重在学生的法律素质养成上下功夫,认真抓好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全面推进依法管理、依法治校:
1、学校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教,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2、积极推行校务公开,严格执行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3、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其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努力实现由一般地学法用法向全面推进依法治理转变。
四、普法工作开展的方法与步骤:
1、成立普法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责是依照国家普法规划,根据县教体局法制科普法组织的要求制定出我校的的普法规划,并组织实施监督和落实;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运用各种形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及时解决普法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总结经验,上下沟通,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结合我校实际,与领导小组共同起草我校普法规划;承办领导小组会议会务工作;深入师生中调查研究,探索普法工作方式方法;针对普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提出改进建议;负责我校普法工作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普法专项经费的管理工作。
2、坚持每月一节法制课,与法制辅导员、副校长一起定期研究青少年问题、开展法制教育,做到时间、内容、教材、老师四落实。法制课程安排与其他课程同步进行,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力量。
3、组织自学为主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教育宣传作用,利用课堂主渠道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4、建立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为辅“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多方协作、衔接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开展家长学生学法互动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
5、法制教育内容的编排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差异梯次性安排,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把现在正在进行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禁毒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防空、防灾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统一纳入法律知识课程,一并对课时设置作出规定。提高目前法制教育的针对性。
6、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协同有关部门注重搞好法制教育宣传舆论工作。要通过发放法制宣传教育读本、召开教师会议、学生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学校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培训学习,对每个阶段学法、用法情况进行考试和考核。
7、建立宣传阵地。法制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校园广播站、板报要设立法治之窗、法制论坛,要坚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反映学校法制教育活动的新情况、新信息。橱窗要定期举办各专题的法制教育展览,展示法制教育漫画、法制教育手抄报、法制活动征文等。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生动活泼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学和活动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全面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掌握较基本的应用技能,确实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8、组织主题活动,增强教育效果。
9、重视校园周边治理,以良好法制环境促进青少年学法,采取措施对危害学校安全的人和事进行严厉打击。
10、与当地派出所密切配合,进行警校共建。
11、把普法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学校财务预算,做到单项列支,专款专用,以保证教材征订、人员培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等普法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实施普法规划中,我们将努力实现法制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持之以恒,力争在全校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创建良好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制环境。
第五篇:学校理念
创新发展思路,强化“本土化”办学理念。在教学布局上实现创新。积极探索符合鸡西实际和干部特点的教学新布局,强力设置具有鸡西地方特色的教学板块,同时在主体班中还开展了菜单式教学,提高培训效果。拓宽联办渠道,扩大办学培训覆盖面。采取了“上挂下延”、“内引外联”、“条块结合”的办学路径,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了“区校板块”、“局校板块”、“校校板块”的办学格局,延伸了培训链条、拓展了培训的辐射面。现在我校不仅成为常规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而且已成为东部煤电化干部培训基地、市党员教育基地、市反腐倡廉教育培训基地等13个教育培训基地,优化了办学格局。
创新党校办学理念 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2012-07-18 11: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2年上半年,雁江区委党校紧紧围绕雁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基层干部群众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培训课程,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教学内容,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一是重视训前调研,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方案。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坚持培训紧跟发展战略走,办班紧跟政府工作走,课程紧跟学员需求走。年初,组织专门力量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区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进行认真调研,并紧扣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按主体班、特色班、专题班、短训班四大类型,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计,形成详细的培训需求计划方案。同时,将培训目的、班次、对象、人数、内容、方式、经费等相关内容用简表的形式,报区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增强了培训计划方案执行的科学性、严密性。
二是开展现场教学,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采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等方式,把课堂教学、外出考察、本地调研、理论和现实问题研讨、教育基地学习和深度总结交谈等因素有机融合起来,积极拓宽培训阵地。坚持以抓好理论教育为基础,全面加强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相继在市内外确定了一批教学培训实践基地,重点精选山东寿光、浙江温州、广东深圳等地为省外参观考察培训基地。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区内部分企事业单位、镇乡、村作为参观考察点,充分运用拓展训练、实地调研等方法,吸引学员走近实践、学用结合,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新突破。
三是注重训用结合,促进后备干部加快成长。组织人事部门采取跟踪培训办法,对所有主体班次学员进行跟踪考察,要求干部在年终考核时既要述职也要“述学”,以便随时了解参训干部学以致用情况。党校及时对每期培训班的培训情况进行整理归档,将参训干部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效报组织人事部门,这为区委正确使用干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学员和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上半年,结合全区工作大局,合理设置各类班次16个,拟培训1653人,目前已举办9期,培训814人次。
办学理念
作者:办公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17 更新时间:2008-11-12 15:42:0
5我校办学总体思路
“三校理念”: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
“三大作用”:思想库智囊团参谋部
“四个基地”:党性锻炼基地干部教育基地
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教学基地
党校发展“四个求”:
围绕金山大局求发展把握党建动态求突破
发挥智囊作用求创新构建人才高地求作为
队伍建设目标:
党性鲜明思想开明头脑聪明纪律严明举止文明
宋玉国: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发布时间:2008-10-26 点击量: 3创新发展理念 提高办学水平
济南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宋玉国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和《党校工作条例》,必须进一步明确党校办学要求,找准发展定位,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在服务大局、搞好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济南市委党校结合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明确提出进一步强化党校姓党意识、推动省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的参与和智囊意识的发展思路,积极实现党校教学从就理论讲理论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转变、党校科研从单纯的宏观研究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转变,推动党校工作不断进步。
一、坚持办学理念创新,强化三种意识
党校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和党委中心工作去把握、去部署。如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展工作,更新办学理念,成为各级党校适应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需要亟须思考和解决的紧迫任务。济南市委党校党委通过调研认识到,实现党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强化党校姓党意识、推动省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为党委政
府决策提供服务的参与和智囊意识。
1.强化党校姓党意识。党校姓党是我们党对党校办学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我们党对党校办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我们做好党校教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总要求。党校的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党校意识,党校姓党的要求必须渗透到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去。一是党校教职工要姓党。姓党,就要求我们要有党性观念、党性修养、党性觉悟;姓党,就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守党的纪律,无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在其他场合,决不能有违反纪律的言论,始终和党保持一致。只有党校的干部教师姓党了,教育出来的学员才能姓党,才能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任务落到实处。二要坚持党校理论教育的特色。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让学员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把学员平常积累的零散的、点滴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引导学员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切实提高学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开阔战略思维,从而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三要发挥党校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宣传上的优势。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中央的决策部署,为干部群众解疑释惑。
2.强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党校的活力和创造力,需要从火热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汲取鲜活的营养;党校的价值和生命力,需要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中体现。强化党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主要是增强干部培训、科研和理论宣传的服务意识。一是干部培训工作,着眼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为学员解疑释惑,提高学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困难的能力。二是科研工作,发挥党校科研优势,以为济南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重点,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的配合,组织优秀教师组建课题组,加大合力攻关的力度,多出服务省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三是理论宣传工作,结合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省、市委党代会确定的重大战略目标,进行深入专题研究,通过新闻媒体、研究报告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强化为党委、政府决策的参与和智囊意识。强化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参与意识,强化主动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智囊意识,强化为党委政府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服务的咨政意识,才能发挥党校是党委重要部门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党校成为党委、政府的思想库,既要立足于基础理论研究,更要加强对策性研究;既要为丰富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吃透中央精神,更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做好结合工作,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在推动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
二、坚持教学理念创新,实现从理论讲理论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转变
党校干部教育要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实现党校教学从理论讲理论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转变,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着眼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需求创新教学内容。济南市委党校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价值和生命所在。为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济南实际,贴近
学员工作需要,坚持组织教师深入机关、企业、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握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干部当前最缺的是什么、想学什么、学什么有用上动脑筋,形成研究成果。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班次,设立济南市情教学单元,分别开设济南市情状况、济南科学发展问题、济南市土地问题、税收问题、工业发展问题等专题。如在市管领导干部培训班设置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专题,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设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等,帮助学员深入了解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
2.着眼学员能力素质的提高创新教学方式。济南市委党校认真研究干部教育规律,坚持主导式教育和启发式教育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和学员主体性相结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大力开展研究式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员主体作用,把普遍要求与个人需求、单向传授与双向互动、讲授与研讨、理论与实际、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统一起来,达到实现有效提高学员素质与能力的目的。全面推进研究式教学,广泛采取研讨式、案例式、答疑式等方法,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把握社会热点问题,讲授学员关注问题,帮助学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进互动式教学,开设情景模拟课,开办学员论坛、学员上讲台等活动,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开设的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情景模拟教学课,把新闻发布会、记者专题访谈等搬进课堂,让学员扮演角色,模拟场景,邀请电台电视台专业主持人、资深记者进行指导点评,将学员互评、教师讲评、主持人点评结合起来,增强了学员面对新闻媒体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采取阶段培训模式,把学习培训分为党校政治理论学习、革命圣地党性教育、高校能力培训、回单位工作实践调研等四个阶段,学习期间分组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工作创新建议书,这种“学习研究一体化”的阶段培训方式,实现了学习知识与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密切结合,对提升学员“视野、思路、能力”效果显著。
3.着眼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为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使党校的教学工作更加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更加符合干部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济南市委党校积极从校外挖掘潜力,实施开放办学,着力建立一批能够增强教学效果、拓宽学员视野的教学基地,搞好一批贴近实际、针对性强的案例教学,聘任一批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客座教授。目前在中国重汽、济南二机床集团等著名企业建立了10处教学基地,已经形成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案例教学,聘请了包括中央部委、高等科研院所、企业等省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界知名人士在内的18名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
4.着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完善学员建议反馈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向教师反馈学员对教学的意见与建议,最大限度的为教师教学提供方便。先后制定、修改、完善了集体备课、教师试讲和学员管理、教师管理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大对制度落实的检查力度,保证教学专题申报、专题试讲、集体备课、质量评估等各个环节都有规可循,逐步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改进教学考核方式,实施“一课一评”,由学员对教师授课综合测评一次改为“一课一评”与最终测评相结合,教师每讲完一课就由学员从理论观点、信息量、语言表达、教师气质等方面进行打分测评,这一改进使教师有了更大的压力与动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1名教师被中央统战部授予“全国统一战线干部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教师”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在今年7月初全省党校系统课堂教学观摩竞赛中,我校1名年轻教师获得第一名,这是我校第二次赢得竞赛一等奖。
三、坚持科研理念创新,实现从单纯的宏观研究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转变
党校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科研如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体现党校价值?为进一步增强党校科研的实效性,济南市委党校党委提出,党校科研要从单纯的宏观研究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转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党校干部培训质量。
1.大力开展市情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搞好市情研究,专门成立了市情研究所,创办《领导参阅》,定期编印研究成果,呈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主持完成的山东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加快推进“诚信山东”建设》的研究成果,被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做了肯定性批示,省政府还组织有关部门听取了课题组的专题汇报,成果进入省政府决策;承担并高质量完成的市委赋予的“济南改革开放30周年”重大调研课题,获得市委充分肯定;《抓住机遇,开挖京清运河,为省城济南和全省的经济腾飞、社会和谐再创新辉煌》的市情研究成果,得到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同志的肯定性批示。我校每年都有五、六项市情研究成果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受到省、市领导的重视。这些成果的取得,体现了党校科研的优势,展现了党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积极形象。
2.围绕理论创新搞科研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行政体制改革、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重大部署,围绕济南迎接十一运、城市经济发展与管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发展新兴服务业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入专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今年以来,全校科研获市以上社科成果奖30多项,其中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获得全市社科成果一等奖9项中的5项,全市“精品工程”理论文章入选8项占3项,全市评选“十佳”社科工作者,有7名教师获此殊荣,均居全市参评单位第一名;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居全省党校前列。1名教师荣获山东省第二次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是5位学科新秀当中唯一一位仅具有中级职称的青年学者,也是唯一来自地市一级所属教研单位的青年学者。
3.充分发挥科研的基础性作用为教学服务。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科研成果进课堂、反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科研含量”的方针,制定制度激励教师紧密结合教学搞科研,要求教师新上主体班次专题课必须有优秀科研调研成果作支撑。这些激励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搞好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科研成果进课堂,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推动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4.搭建社会实践调研平台为教师服务。加强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专题或综合调研。建立10个科研基地,为教师的调查研究提供阵地。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到县区、企业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为教师提供多样的调研形式,提高了教师的调研能力和研究水平,形成了许多优秀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
四、坚持保障理念创新,确保改善办学条件、追求办学效益最大化
搞好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党校办学水平,建设文明向上、团结和谐、科学发展的党校的有力保障。
1.抓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建筑面积15000m2的学术中心大楼,今年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届时将极大的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为加强学术中心大楼的管理使用,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校党委提出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改善党校办学条件和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两个确保、一个最大化”的管理思路。坚持校园高标准规划,建设地下管沟,将采暖、消防管道、自来水管道、蒸汽管道、供电线路、通信线路等融为一体,校园规划更加科学;在校园主干道铺设沥青路面,校园道路更加整洁。坚持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更加优美,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坚持后勤保障做到干净卫生、饭菜可口、冷热适中、房间温馨、周到细致、服务热情,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得到了学员的赞成。
2.打造热爱党校事业的人才队伍,提升党校形象。党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人才,关键要有一支敢打硬仗的、团结战斗的优秀领导干部队伍;一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优秀教学科研队伍;一支吃苦耐劳、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管理和后勤服务队伍。广泛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争创一流、建设团结和谐党校”主题实践活动,在全校树立党校“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股劲、一个目标”的理念,围绕思想上是否具备省会党校境界、工作上是否树立省会党校标准、作风上是否符合省会党校要求、发展上是否体现省会党校水平等问题找差距,不断强化争创一流意识。今年以来,1名同志被授予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名同志被授予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3名同志被授予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名同志被授予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