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要有所得
学,要有所得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走进大学,只是一次生命真正的开始。我们需要努力地还有许多,比如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大概就是人生的至理名言了吧。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生活,再外加一场决定人生第一个转折点的高考,就这样我们跌跌撞撞地就进入了大学。可是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你真的知道吗?其实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做出自己智慧的的判断。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大学文凭是世界之匙,开启顺风顺水之门,而有些人却不屑地以为大学生是教育的失败,是高分低能的体现。我们不能不承认近年来大学的不断扩招,引出了许多问题,但毕竟要明白教育的改革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全民素质的提高也如“冰冻非一日之寒”一般。
我们都心知肚明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它并不能真切地反映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你做事的态度和所尽的努力。为了进入大学之门,我们披荆斩棘,终于赢得了期盼已久的胜利。可为什么得到了就不再珍惜,不再努力呢?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竞争就像一个大筛子,把没用的人筛下去,把有用的人留下来。现在还是同一水平的人,在几年以后可能会显出这样或那样的差距来。时间永远都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竞争是无形的,但确实是非常残酷的。
俞敏洪曾这样比喻 :整个社会的竞争体系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你可以说我不参加,我每天吃饭、睡觉不是也挺好的吗?你可以这样说,但整个社会并不允许你这样做。因为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会被社会远远地抛在后面,落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在金字塔的底部只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你会感到整个金字塔的重量都压在了你的身上,好像整个社会都在欺负你;二是由于你在底部,处在黑暗之中,感觉不到阳光的照耀和生活的美好。你通向金字塔的唯一道路是借由自己的努力,只有到了顶部你才能在险峰之上见到无限风光。这样,我们还能不勇往直前地奋斗吗?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的天才,那些我们眼中所谓的天才就是把一件事做到别人无法企及的程度,以至于全世界没有多少人能够超越他的人。所以根本就不必羡慕别人,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
任何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勇气去做自己最怕做的事。比如疯狂英语的李阳、新东方的俞敏洪......他们都是从自卑走向自信,凭借着坚强的信念和敢于自嘲的心态,当然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拼搏。
人的一生中通常失败为多,成功为少。谁都明白水滴石穿的道理,你行动九次,大概六到七次可能是失败的,每次行动都成功的人并不多,但一次失败都是后一次成功的基础。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但我们勇敢地直面它,它就会为我们让路的。
其实这世间的许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抑或是工作,都需要我们首先有一个对自己的计划,没有目标就等于失去了方向,然后就是我们竭尽全力朝着计划慢慢靠近,其他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第二篇:违法所得
各种违法行为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
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罚则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违反本法规第某条某款某项,有非法所得没收非法所得,处于某元罚款或非法所得的某倍罚款,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于某元罚款等。所以准确理解和计算非法所得对行政处罚案件具有深刻意义。那么什么是非法所得呢?《行政处罚法》是这样规定的:是指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依法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收归国有的处罚形式,违法所得是指违法行为人从事非法经营等获得的利益。
非法所得的概念我们基本清楚了就是行为人非法经营所获得利益,但由于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同,对非法所得与罚款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不同情况:
1、是比较普遍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某元或某倍的罚款。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所规定的(第十四条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可以选其一,也可以并罚。如:《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等。(第六十三条对有下列行为的企业和经营单位,登记主管机关作出如下处罚,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
(一)未经核准登记擅自开业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终止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二)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除责令提供真实情况外,视其具体情节,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经审查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或者经营条件的,吊销营业执照。伪造证件骗取营业执照的,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3、某些法规没有规定没收非法所得,只规定了罚款处罚,本着行政机关“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的法律原则,不应对其做出没收非法所得的处罚。如:《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二、三十三条所规定的那样。(第三十二条公司擅自设立分公司的,责令改正;有非法所得的,处以非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三条 分公司违反公司登记管理法规,有非法所得的,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伪造、兴、出租、出借、转让让分公司营业执照,或者未将分公司营业执照置于营业场所醒目位置的,分别依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下面讲一讲以下几种违法行为的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
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违法所得计算方法
一、在生产经营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构成投机倒把违法违章行为的,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是:凡有进销价(包括批发价、零售价)的,以销价与进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属于生产加工的,以生产加工的产品的销价与成本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1.(直接费用是指正当的运输费、保管费、差旅费等三种直接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2、(为投机倒把活动提供运输工具收取的运输费是否属“非法所得”:当事人为投机倒把活动提供运输等其他方便条件,构成《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之行为的,其从中获取的经济利益包括运输费,应视为非法所得;如果当事人只是在从事正常的运输业务中上当受骗,未构成投机倒把的,其所收取的运输费,不应视为非法所得)。
3、“成本价”,即生产加工产品的原材料购进价格,不含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其它费用。
二、为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活动提供货源、支票、现金、银行帐户等其它方便条件,或者代出证明,代开发票,代订合同以及虽未直接参与违法经营活动,但在违法活动中采用各种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以全部非法收入作为非法所得。
三、投机倒把违法违章行为人如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已缴纳税款的,在计算非法所得时应予以扣除,未交纳的不予扣除。
四、在计算非法所得时,如有商品已经售出,货款尚未收到的情况,也应包括在内。
总结为以下工式
生产的:销价—成本价格(指原材料购进价格)—已交税金。
经销的:销价—进价—已交税金。
为投机倒把提供货源等方便条件的以全部非法收入作为违法所得。
倒卖票证的违法所得等于全部销售款。
商品已售出,货款未到应计算违法所得。
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非法所得计算方法:
无照经营的案件违法所得计算方法按投机倒把案件方法计算违法所得。
没有任何正式票据的按其全部收入为违法所得。
对个人无照经营案件难以确定的按违法行为人口述或提供的书面清单做为确定违法所得的依据。
对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扣除生产加工成本。
对经核准登记但经营方式中无生产加工方式擅自加工假冒伪劣商品,不扣除生产加工成本。
关于商标侵权案件中非法经营额计算问题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侵权人所经营的全部侵权商品(已销售的及库存的)均应计算非法经营额。对于生产、加工商标侵权商品的其非法经营额为其侵权商品的销售收入与库存侵权商品的实际成本之和;对于侵权人的原因导致实际成本难以确认的,视其库存商品的数量与该商品的销售单价之乘积为实际成本;没有销售单价的,视其库存商品的数量与被侵权人的同种商品的销售单价的乘积,为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对于经销商标侵权商品的,其非法经营额为其所经销的侵权商品的销售收入与库存侵权商品的购买金额之和;购买金额难以确认的,以其库存商品的数量与被侵权人的同种商品的销售单价的乘积为库存商品的购买金额;对于侵权商品的成本或购买金额高于销售收入的,其非法经营额则为该商品的成本或购买金额。
关于商标侵权案件罚款金额计算方法问题的批复
一、加工企业开展来料加工业务所获加工费,相当于商品经营者的销售收入,不应计为所获利润,而应计为经营额。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第二款所指所获利润,一般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以及已缴纳的税金。
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工商检字(1989)第336号〕,仅对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做了规定,并未涉及商标侵权案件中的经营额或利润的计算方法。由于案件性质的不同,该通知所规定的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商标侵权案件中的非法所获利润或非法经营额的计算。
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所获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减去已交税金。对生产、加工商标侵权商品的,其非法经营额为其侵权商品的销售收入与库存侵权商品的实际成本之和。
对于侵权人原因导致实际成本难以确认的,视其库存商品的数量与该商品的销售单价之积为实际成本;没有销售单价的,视其库存商品的数量与被侵权人的同种商品的销售单价的乘积,为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成本或购买金额高于销售收入的,其非法经营额则为该商品的成本或购买金额。
来料加工企业加工费相当于销售收入即经营额。
广告违法案件违法所得计算方法
一、广告经营承办或代理内容违法广告的,以全部广告费收入作为非法所得;其它广告违法行为,以全部广告费收入减去设计、制作等直接成本费用之差作为非法所得。
二、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非法承办或代理的广告内容同时违法的,以全部广告费作为非法所得;广告内容不违法的,以全部广告费收入减去设计、制作等直接成本费用之差作为非法所得。
三、擅自提高广告业务代理费标准和户外广告场地费、建筑物占用费收费标准的,以擅自提高的费用标准与国家规定的费用标准之差计算非法所得。
四、违法经营广告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已缴纳的税款,在计算非法所得时应予以扣除,未交纳的不予扣除。
以上四种情况涉及一个广告费的计算问题
一、对广告发布者,广告费以广告发布费全部金额确认。为该广告附带提供其他服务的,则应将服务费与广告发布费合并计算。
二、对广告经营者,广告费以广告代理费,广告设计、制作费的全部金额确认。为该广告附带提供其他服务的,则应将其服务费与广告代理、设计、制作费合并计算。
三、对广告主,广告费按其承担的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等费用的总额合并计算。
四、对已经发布的违法广告,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尚未收到广告费的,按照发布广告的实际情况计算广告费,其标准以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签订的书面合同规定的标准确认;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或合同不能反映收费金额的,按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公布的广告收费标准确认;未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的,比照违法当事人同类广告的收费标准确认。
五、在查处广告违法案件中,对当事人违反《广告法》规定,各方之间不订立书面合同,不将收费标准向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第三篇:学习所得之一
学习所得之一——如何让孩子少一些依赖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我们面对的学生依赖心也越来越强。在学校的表现是:有的学生课桌上经常是摆放的乱七八糟,上课时不是找不着笔就是找不到书;有的座位下纸屑横飞也不管不顾;有的轮到他做清洁值日时连扫帚都不会拿……长期这样下去的话,这些依赖心强的孩子会难以适应学校的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其最大的敌人就是来自父母与长辈的溺爱。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便是这个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父母不让孩子受一点苦,恨不得把自己当初没有得到的全在孩子身上补回来。为了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不让孩子同小朋友交往,上学放学都有专人接送,他们把孩子完全“囚禁”在自认为是很“舒适”的环境里。这样做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胆小、懦弱,另一种则是自负、目中无人。这两种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都不自觉地带上了自身的特点,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交往,于是影响了正常的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
针对依赖心理,首先应致力于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家长和孩子共同认识到这种依赖心理的危害性,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指导家长在家庭内改变孩子。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家长要有耐心,因为孩子刚开始学做事时会笨手笨脚,家长要放心让孩子去做,不怕麻烦,在旁边给予必要的指导,有进步时要表扬、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再次,在学校创设环境改变孩子。教师要对这样的孩子施以更多地关心,鼓励同学与他们交往,组织各种活动小组让他们参加,对他们的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使之得以巩固。教师可对他们进行一些交往技巧的指导,使他们学会正常的交往。
第四篇:学习所得
学习所得(以下这些都是向老师为学生设计的):
(1)阅读宝典:为学生设计这个作业,能做到让学生有所写,有所得,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文章插入适当的小图片和边框,显得特有心意。
(2)夸夸我身边的人:鼓励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同学,夸夸我身边的人设计这个小册子,既能帮助老师从记录中了解学生,又能让学生懂的去欣赏他人。
(3)作业质量奖罚表:作业批改实行两分制——质量和书写(认真学习,从作业做起!每5个“优”或10个“良”奖励奖品一份;3个“中”2个“差”罚写字帖一张。)
(4)班级活动:百家讲坛、美文诵读开展这些小活动,为学生搭起了一
个小小的舞台,展示自己,锻炼自己。
第五篇:企业所得
【例题·计算题】某白酒酿造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2008实现白酒销售收入7400万元、投资收益110万元,应扣除的成本、费用及税金等共计7300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全年实现会计利润130万元,已按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了企业所得税32.5万元。后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以下问题,公司据此按税法规定予以补税:
(1)“投资收益”账户记载的110万元分别为:从国内其投资的某外商投资企业分回利润40万元(被投资方税率25%);取得境外分支机构税后收益50万元,已在国外缴纳了20%的企业所得税;取得国债利息收入为20万元;(2)2008年4月20日购进一台机械设备,购入成本90万元,当月投入使用。按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折旧,期限为10年,残值率5%,企业将设备购入成本一次性在税前作了扣除。(3)12月10日接受某单位捐赠小汽车一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企业未列入会计核算;
(4)“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的通过非营利组织向农村义务教育捐款50万元和直接向南方雪灾捐款30万元,已全额扣除。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有关纳税事项,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1)计算机械设备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2)计算接受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计算对外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该公司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5)计算该公司2008年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答案】
(1)外购设备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90-90×(1-5%)÷10÷12×8=84.3(万元)
(2)接受捐赠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8.5=58.5(万元)
(3)对外捐赠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
【解析】本题所述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的问题,注册会计师首先将企业账目处理中的不正确之处进行账簿调整。账簿调整之一,90万元计入“固定资产”、5.7万元计入“累计折旧”;账簿调整之二,接受捐赠58.5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然后再进行纳税调整。公益捐赠税前扣除限额=会计利润×12%=(130+58.5+84.3)×12%=32.74(万元)
实际公益捐赠额=50(万元)实际公益捐赠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50-32.74=17.26(万元)直接捐赠不得扣除。因此对外捐赠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7.26+30=47.26(万元)(4)该公司2008年境内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30-20-40-50+84.3+58.5+47.26=210.06(万元)
(5)公司2008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210.06×25%+50÷(1-20%)×(25%-20%)-32.5(预缴)=23.14(万元)
【例题·计算题】某公司从境外分支机构取得税后净收益32万元,分支机构所在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该国与我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分支机构在境外实际只按20%的税率缴纳了企业所得税。计算应补税额。【答案】① 可抵免税额的限额=32÷(1-20%)×25%=10(万元)②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额=32÷(1-20%)×20%=8(万元)③ 境外收益应补税额=10-8=2(万元)
例:某企业2008年技术改造,购置节能设备1000万元,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15万元。2009年的应纳企业所得税为20万元,2010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30万元,2011年应纳企业所得税50万元。问:从2008年起至2011年该企业应如何纳税?解:设备投资可抵免100万元。08年抵免税额15万元,当年应纳税额为0。09年抵免税额20万元,当年应纳税额为0。10年抵免税额30万元,当年应纳税额为0。11年抵免税额35万元,当年应纳税额为15。
【例题】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加计扣除规定的包括()。
A.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B.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项目C.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
D.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答案】AD
【例题·单选题】下列情况属于内部处置资产,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有()。
A.将资产用于市场推广 B.将资产用于对外赠送C.将资产用于职工奖励
D.将自产商品转为自用 『正确答案』D
【例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税金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是()。
A.土地增值税B.增值税C.消费税D.企业所得税『正确答案』BD
【例题2·计算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1200万元(其中关联方乙企业的权益性投资1000万元)。2009年甲公司发生财务费用400万元,其中向乙企业借款2500万元、支付的利息费用150万元,其余为向金融机构借款利息。已知向关联企业借款的年利息率为6%,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为4%。
甲公司2009企业所得税前应扣除的财务费用=(400-150)+1000×2×4%=250+80=330(万元),财务费用的纳税调整额=400-330=70(万元)
【例题】某护发品生产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广告费发生扣除最高限额4000×15%=600万元。
1)广告费发生700万元:税前可扣除600万元,纳税调整100万元(2)广告费发生500万元:税前可扣除500万元,纳税调整0注:超标准处理-结转以后纳税扣除——暂时性差异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2009年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收入3510万元,同时企业为销售货物提供了运输服务,运费收取标准为销售货物收入的10%,并开具普通发票。收入对应的销售成本和运输成本为2780万元,期间费用为360万元,营业外支出200万元(其中180万为公益性捐赠支出),上企业自行计算亏损80万元,经税务机关核定的亏损为6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60万元。企业在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为()。
A.180万元B.79.32万元 C.49.2万元D.46.8万元
『解析』(1)运费收入=3510×10%÷(1+17%)=300万元;(2)利润总额=3510+300-2780-360-200-60=410万元;(3)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捐赠扣除限额=410×12%=49.2万元。
【例题·单选题】下列支出中,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据实扣除的是()。
A.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向银行借款的利息B.诉讼费用C.对外投资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D.业务招待费支出『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向银行借款的利息,属于资本化的利息,不得税前扣除; C选项对外投资的固定资产已转为被投资方资产,投资方不得计提折旧费;D选项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据实扣除。
【例题·单选题】(2009年)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法
规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整。下列各项中,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是()。
A.业务招待费用产生的差异
B.职工福利费用产生的差异
C.职工工会费用产生的差异
D.职工教育费用产生的差异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