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讲课稿

时间:2019-05-14 18:1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奥斯维辛讲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奥斯维辛讲课稿》。

第一篇:奥斯维辛讲课稿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但是胜利的代价是惨痛的,我们无法淡忘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的场景,七三一细菌部队惨无人道的试验。

而在世界上,也曾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人们的遭遇同样令人触目惊心:

那里有插翅难逃的电网;那里有数以吨计的头发;那里有堆积如山的鞋子;那里有触目惊心的尸骸;那里有惨不忍睹的照片„„

那,就是被称为“杀人工厂”的奥斯维辛。

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它是一篇新闻稿(板书: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的(板书:奥斯维辛),作者强调没有什么新闻(板书:没有什么)。

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

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带着这些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森塔尔的新闻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大家仔细研究一下标题,你们对它有没有产生一些问号呢,有疑惑的都可以说出来。(板书:标题)

好,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归纳概括一下。发现基本上是这三种问题:(板书:1.为什么没有新闻?2.到底写了什么?3.为什么要写?)

所有的问题都是大家自己提出的,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 第一点,同学们都知道新闻具有„什么?对~时效性的特点,(板书:时效性)而这篇新闻写于1958年,(板书:背景)距恶行发生的时候有14年,失去了时效性,所以作者说没有什么新闻了。

还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是,文章第五段有句“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大家都了解奥斯维辛发生了什么。

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什么?带着问题大家速读一遍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就是第2段到倒数第二段。找一下描写参观者游览的顺序还有他们动作神态的关键词。(板书:主体)

相信有的同学心中应该有答案了。xxx,你来说一下。

【PPT】从毒气室到焚尸炉,从死囚牢房到绝育室,这些地点的顺序未必是参观者真实游览的顺序,却是作者阐发真实理念的写作顺序。这里有作者匠心独具的构思:

这些地点分别代表着人类的生命权,生存权和生育权,但是这些最基本的人权却被剥夺。

作者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他用“张大了嘴巴”表现了参观者的„?对,吃惊,恐惧,用“浑身发抖”表现了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等等,作者用这样的侧面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地方有多么的阴森恐怖,那除了这些灰暗的、让人沉闷压抑的色调之外,大家在文章找一些不一样的色调,带给你温暖光亮的语句。

不知道大家找见了吗,老师现在念一下带给老师温暖光亮的语句,看一看和你想的是否一样。

在第8段有句:“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PPT、板书:雏菊)

大家先来欣赏一下怒放的雏菊是多么的生机勃勃。

“毒气室和焚尸炉”是纳粹屠杀生命的见证,灭绝生命的地方。“雏菊花在怒放”表明生命不息,不可被消灭。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真是让人震撼。

那么除了怒放在废墟上的雏菊,13段还有一抹温暖的色彩,你没说是什么呢?

没错,微笑的姑娘。(板书)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她依然带着世间最美的微笑。那是因为她不愿让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恐惧麻木中度过。

那些刽子手,可以灭绝人性,甚至摧残人的尊严。但是却抹不去那丝静静的笑容。

奥斯维辛写了什么呢,写了参观顺序,写了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从侧面让我们感受了那里的黑暗与恐怖,写了雏菊,写了微笑的姑娘。

为什么要写下这些东西呢?让我们来关注文章第6段: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作者的目的是要悼念在这里遇难的人们,同时表达一种使命感?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使命感呢?

让我们回到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也就是第一段,同学们共同念一下:(PPT、板书:导语和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句话作为强调在最后一段又重复了一次,首尾呼应。里面两个词:“最可怕的”„“居然”„

可怕的是什么?原本阳光明媚,儿童嬉闹是正常的,但是作者却用了“居然”。因为不合时宜,这一切在奥斯维辛这里,好像讽刺一般,就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云淡风轻„„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从1945年至1958年,十四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五十七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在警示着人们:请不要忘记历史!(板书:勿忘历史)

同样,70年过去了,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无数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最后的时间,;老师留个作业。

当年罗森塔尔带着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写下这篇新闻史上的佳作, 如果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你是否和他一样有非写不可的冲动? 那么就请你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些什么吧。

注意: 写法可以不拘一格, 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可以是遇难者, 可以是参观者, 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

下去以后阅读《安妮日记》、观看《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好,今天的语文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奥斯维辛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授课人:张丽平

学习目标: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的残暴,反对战争,维护世界的正义与和平。

一、导入:青山不老人易老,岁月无情人有情。六十多年过去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在中国进行的惨无人道的细菌试验。而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份子,我们更加不能忘记,在德国法西斯种族灭绝的政策下,掩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下面的400多万冤魂。

二、课文研析

(一)前言:奥斯维辛,德国法西斯的集中营,60年前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杀人工厂”,今天它还在默默滴着血泪。男人、女人、老人、儿童,没人能逃脱魔爪,就算幸存下来的,也终日守着痛苦梦魇,无法自拔。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还有死难者的声声哀鸣和仓库里的遗物,还在诉说着集中营的惨绝人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和美国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以参观者的身份,悄悄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老师就是大家的解说员,让我们一起去见证那段可怕的历史。

(二)奥斯维辛之旅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5秒钟之后睁开。解说:(边放图片边解说)这是一次悲伤之旅。列车已经缓缓驶入奥斯维辛,今天的我们是参观者。然而,60多年前,这却是一辆开往死亡的列车。放眼望去,集中营的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电网,壁垒森森,令人毛骨悚然。可是,即将进入集中营大门,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先抽学生再问问题)(1)这两段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极为深刻的词语?(2)怎么理解“最可怕”?

明确:在奥斯维辛大门,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怎么样景象?——“绿草如茵,阳光明媚,孩子在追逐游戏。”一派祥和和安宁。可是,在作者眼里,这里应该是怎样的景象?——“不该有阳光„„百花凋谢的地方”为什么?——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总结:人间地狱就该是灰暗的,不见天日的。可是,当现实的祥和与安宁与人间地狱搭配在一起时,无法不令人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

(3)深入思考:除了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人感到可怕之外,为什么今天的集中营就不该是一幅安宁祥和的景象? 明确:因为,这样会让人们被现实的美好蒙蔽,从而忘记了曾经残酷的历史。作者在警醒世人,不要忘记历史。

在这片祥和中,我们来到了大门前。伫立门前,斑驳破旧的大门上写着:“劳动使人自由”。可是,只有上帝才知道,在奥斯维辛,只有死亡,没有自由。踏着沉重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曾经的人间地狱。风在耳边呼啸,我们似乎听到了死难者的声声哀鸣。然而,事实上,今天的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死难者的喊叫了。有的只是参观者对死难者们无声的敬意和哀悼。

2、请同学们朗读第7.8自然段。回答老师问题。(1)怎么理解“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毒气室和焚尸炉——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雏菊花怒放——生命的顽强与抗争。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挡生命之花的绽放,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行径。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看看毒气室和焚尸炉。(学生小声阅读第9段)看图片。(介绍头发、金牙、皮肤、骨灰)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在焚尸前要敲掉受害者的金牙,甚至尸体本身也不会被放过,毛发被织成袜子和地毯,纹身的皮肤被做成灯罩,脂肪被做成肥皂,骨灰则被卖给农民作为肥料。数据: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7.7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步履越来越沉重。我们来到了女牢房(图片)————灰砖建筑物————长廊(死难者的照片)——地下绞刑室。

3、问题。

(1)为什么“他们表情木然”?(2)姑娘的梦是什么?能猜猜吗?(3)对姑娘的描写,用意何在?

(4)怎么理解“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是的,够了!这次奥斯维辛之旅不仅是悲伤的,更是悲痛的、残忍的,将让我们永生难忘。

4、刚才我们跟随着罗森塔尔一起走过的这段旅程是不是新闻呢?可是作者为什么在标题中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却又为何写下这篇新闻呢? 明确:;是新闻。每个参观者来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一样的震惊,一样的窒息,一样的愤怒。所以,这些都是旧闻了。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原文)“作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不安的心情。”(什么样的使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对生者的警示。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

(三)总结:这篇文章发表于1958年,并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尽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对法西斯暴行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不过是过眼云烟,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

三、结束语

在此,我借用已故著名诗人勃罗列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课: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燃尽。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维辛。

四、课后思考题。(正如文中所写,奥斯维辛的惨状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因此,奥斯维辛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了,我们要的是和平、安宁的生活。然而„„)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残核、南京大屠杀的遗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旧迹、伊拉克上空弥漫的硝烟,无不在向世人诉说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以史为鉴,我们才能知兴亡,谋发展。唯有世界和平,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但是,当德国总统勃兰特在犹太人墓碑前深情一跪的同时,日本首相却频频参拜靖国神社,截然相反的态度值得我们深思。课后把你观点形成文章。

第三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情境渲染法 2、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闻。在进入新闻的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段电影片段。”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截取视频。

2、“刚才播放的电影片段选自经典二战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看过这个电影片段,同学们有何感受?请谈一谈。(惊悚、恐怖、悲痛)是,那滚滚黑烟不是一般的烟雾而是党卫军焚烧犹太人尸体时产生的浓烟;那从天而降的粉尘不是我们熟悉的沙尘,而是人的骨灰;那刺鼻的臭气,穿过屏幕,似乎已钻入了我们的鼻腔。同学们,也许你会说:“老师,这是电影,有艺术虚构。”那你看下面一组图片。“

幻灯片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部分照片。(介绍背景)

“这不是艺术虚构,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这就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建造了一座真正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纳粹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就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推测至少有110万,而波兰人说有400万,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共屠杀犹太人600万。(大屏幕出示一组数据)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进行采访,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新闻。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由美国记者罗什塔尔采写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课题)

二、深入品读课文

“所谓新闻是指对社会上的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的报道,然而,当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已经是奥斯维辛被解放13年之后,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杀人工厂已没有什么新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可是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也是世界新闻界大奖,相当于电影节界的奥斯卡奖,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能获得如此殊荣? 我想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放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音乐结束默读停止。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你可以结合文章的结构、语言、情感、手法,或者索性从最打动你的那个句子着手。能找出问题的小组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小组可以得分。我们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得分多。”

1、“现在我们看文章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第段和结尾又说了相同的话。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罗森塔尔要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他要写这么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这么写有什么作

用?”

预设:(1)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读者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2)第6段“今天,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是在介绍完背景之后,这句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3)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除呼应前文外,还突出主题。意思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文章的开头说“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应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真像一场噩梦”,为什么?(还有最后一段也写了美景)

预设: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 “以一乐写悲,以乐衬悲。” 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 3

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3、“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4、“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5、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此处表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寻找:表情茫然 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 被锁 注视着 窒息、下跪)

预设答案: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预设: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7、“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无声地向生者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8、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预设: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者个人感情。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三、拓展训练: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对这篇新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假设你们是美国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颁奖词,小组同学可以合作撰写。

提示:可以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内容上、表现手法上、语言上、情感上)和作品的社会价值方面构思。(课件出示问题及提示)

1、学生合作写作颁奖词。

2、交流:小组派一名学生读颁奖词,其他小组评价给分。

3、对比颁奖词:

通过对文章深入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的历史,同学们写的颁奖词也从这些方面对这篇新闻进行了评价,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普利策新闻奖颁奖委员会为本文写的颁奖词。(幻灯片展示普利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四、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3、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四篇:奥斯维辛教学设计

和煦(xù)枯萎(wei)废墟(xū)雏菊(chú)呆滞(zhì)扼住(è)踉跄(liàng qiàng)毛骨悚然(sǒng)不寒而栗(lì)

2成语积累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不寒而栗:不冷却发抖,形容十分害怕。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耸人听闻:指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吃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整体感知

1、关注标题:标题中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

1940年到1944年,奥诺维斯威辛集中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希特勒匪徒把从欧洲各国抓来的人用闷罐子货车尸旁的月台上,从中挑出极少数身强力壮者去做苦役,其余的,包括儿童甚至初生婴儿都被子送进毒气室杀死,然后送入焚尸焚化。

1945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消灭罪证,他们把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炸毁了。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这里纳粹到底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不说苏军战俘和其他囚犯.就对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我们推测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有波兰犹太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而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是不被“同等”对待的.他们不象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2.文章标题说“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出来。

导语部分1-5一方面介绍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交代了作者的情感: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主体部分(6-16)

通过描写参观者的情态和感受揭露和控诉了法西斯的无耻暴行。学生思考: 请同学简单概括一下作者参观的顺序?

(板书):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 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合作探究二】 体味细节:

①“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②第13段作者突出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引导:

⑴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

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⑵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

明确: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明确】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小结:

【合作探究三】

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9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9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10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14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14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15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参观者如此,那么作者来到奥斯威辛是什么心情呢?(愤怒、担心、忧郁,等等)

【合作探究四】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

1、以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过程为顺序,对这一人间地狱做了简要介绍,给读者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充满对死难者的哀悼,对法西斯的憎恨,唤起世人对和和平自由的向往。

2、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和平,幸福和和谐。

【当堂讨论】

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标题矛盾吗?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八、科代表课堂总结

1、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2、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

【小结反思】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拓展延伸】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4万同胞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时至今日,奥斯维辛式的罪恶仍未绝迹。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对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又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

德国已经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来真诚的忏悔,我们期待日本民族的忏悔。

【课后作业】

1.这篇报道在20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被译成中文时,标题被改成了“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课后思考一下,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2.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艺术价值

A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法

b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②社会价值。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课外阅读】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赏析

《辛德勒名单》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它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法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参观顺序:毒气室 焚尸室 女监房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写作手法:侧面描写

前后照应 主题思想:珍惜和平勿忘历史

第五篇:奥斯维辛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型:新授

授课人:雷苗

2014.11.5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与一般新闻相比独特的叙述角度。

(2)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2)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会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难点:体会新闻中所灌注的作者的个人感情。【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记者,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1958年,《纽约时报》基和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津卡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多少记者来过了,昔日法西斯的屠宰场已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善良与罪恶的对立,以波澜的情感抒写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2、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于1958年8月,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国人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法西斯集中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焚尸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A.M.罗森塔尔目睹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1940-1944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戮。苏联红军解放这里时,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件男鞋和不计其数的尸骨。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多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就是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3、常见的新闻体裁——消息

(1)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2)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消息构成五要素: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一、导入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二战时纳粹集中营的影像,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影像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带给影像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基础知识

1、重要字音 和煦(xù)枯萎(wei)废墟(xū)雏菊(chú)呆滞(zhì)扼住(è)踉跄(liàng qiàng)毛骨悚然(sǒng)不寒而栗(lì)

2成语积累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不寒而栗:不冷却发抖,形容十分害怕。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耸人听闻:指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吃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整体感知

1、关注标题:标题中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

1940年到1944年,奥诺维斯威辛集中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希特勒匪徒把从欧洲各国抓来的人用闷罐子货车尸旁的月台上,从中挑出极少数身强力壮者去做苦役,其余的,包括儿童甚至初生婴儿都被子送进毒气室杀死,然后送入焚尸焚化。

1945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消灭罪证,他们把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炸毁了。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这里纳粹到底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不说苏军战俘和其他囚犯.就对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我们推测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有波兰犹太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而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是不被“同等”对待的.他们不象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2.文章标题说“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出来。

导语部分1-5一方面介绍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交代了作者的情感: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主体部分(6-16)

通过描写参观者的情态和感受揭露和控诉了法西斯的无耻暴行。学生思考: 请同学简单概括一下作者参观的顺序?

(板书):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 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合作探究二】 体味细节:

①“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②第13段作者突出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引导:

⑴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

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⑵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

明确: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明确】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小结:

【合作探究三】

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9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9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10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14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14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15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参观者如此,那么作者来到奥斯威辛是什么心情呢?(愤怒、担心、忧郁,等等)

【合作探究四】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

1、以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过程为顺序,对这一人间地狱做了简要介绍,给读者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充满对死难者的哀悼,对法西斯的憎恨,唤起世人对和和平自由的向往。

2、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和平,幸福和和谐。

【当堂讨论】

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标题矛盾吗?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八、科代表课堂总结

1、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2、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

【小结反思】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拓展延伸】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4万同胞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时至今日,奥斯维辛式的罪恶仍未绝迹。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对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又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

德国已经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来真诚的忏悔,我们期待日本民族的忏悔。

【课后作业】

1.这篇报道在20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被译成中文时,标题被改成了“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课后思考一下,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2.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艺术价值

A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法

b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②社会价值。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课外阅读】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赏析

《辛德勒名单》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它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法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参观顺序:毒气室 焚尸室 女监房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写作手法:侧面描写

前后照应 主题思想:珍惜和平勿忘历史

下载奥斯维辛讲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奥斯维辛讲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正式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该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在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定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分析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品味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讲稿(范文模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讲稿 一、自主学习背景知识介绍 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开始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营,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室和焚尸炉。约......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高中新课标教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熟悉新闻特写的写作手法,以及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特殊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微......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执教者 谢秀莲(临湘五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 1.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范文大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罗森塔尔 学习目标: 1. 培养从文本筛选信息的能力 2. 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片段导入(如果......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 必修1 第10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姜舟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特的叙述角度 2、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