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州大学首届(定稿)
兰州大学首届“调研月”系列活动之——调研心得交流会
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兰州大学拥有许多调研机构。除兰州大学团委调研室﹑兰州大学学生会调研部,各学院的调研部或实践部也常进行相关的调研活动。二﹑活动目的
加强兰州大学学生会调研部与各学院从事调研工作的部门的联系﹑交流,分享调研心得,体会调研乐趣,从而提高兰州大学整体的调研水平,营造兰州大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氛围。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2011年4月10日至23日(星期六);一食堂三楼
四、举办单位
兰州大学学生会调研部 协办单位
兰州大学学生会宣传部
五、活动简介
兰州大学学生会调研部计划于2011年4月10日——23日期间准备并举办调研心得交流会。届时将邀请兰州大学各学院的调研部门参加,通过主题演讲、ppt展示、趣味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交流调研心得,分享调研乐趣。
六、活动步骤
(一)前期准备
1.活动申请
2.设计宣传海报(由兰州大学学生会宣传部协助)
3.将各学院调研部门进行分组,并设计好各组的演讲主题 4.设计邀请各学院调研部门的邀请函(邀请函中应说明演讲主题﹑分组情况以及于4月20日前将演讲稿发送至指定邮箱进行评选等事项。
5.设计趣味问答的题目
6.设计“调研日”活动纪念书签(到专业工作室定制)7.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小组长由兰州大学学生会调研部部员担任,将在小组讨论中发挥引导作用),并确定交流会主持人。
8.借一食堂三楼,并准备好相关设备(如PPT展示所需用具)9.购买交流会中所需水果
(二)活动实施
1.4月13日前完成前期宣传工作,将海报贴在人流密集区(食堂,教学楼下,教学区)
2.将邀请函于4月13日至15日期间送至各院调研部门
3.4月22日完成主题演讲评选工作,并将评选结果于当天通知各院调研部门联系人,让其通知将演讲的同学做好准备
4.4月23日上午9:00----11:50,在一食堂三楼正式举行交流会
a.8:00----9:00,调研部部员到一食堂三楼完成搭桌椅、分配水果、检查设备等准备工作。
b.9:00,交流会正式开始
c.9:00----9:50,第一阶段演讲,在此过程中调研部部员将纪念书签分发到每位到会同学手中
d.9:50----10:10,现场互动(以趣味问答为主)阶段
e.10:10----11:00,第二阶段演讲
f.11:00----11:50,小组讨论阶段
g.11:50,交流会结束
(三)注意事项
1.由于时间有限,评选出的演讲者的主题演讲包括PPT展示在内,应限制在5—10分钟。
2.由于场地有限,每个学院到会人数规定为3人。
3.分组时应注意文理科学院的交叉。
4.由于邀请函只能送至各学院学生会,因而应强调各院学生会将邀请函交给该院调研部门的速度。
5.要充分调动各院调研部门的积极性。
七、活动预算
海报
4张
1元∕张
邀请函
26份
2元∕份
书签
100张
100元
水果
15斤
72元
合计
1×4+2×26+100+72=228元
八、预计影响
加强兰州大学学生会调研部与各院调研部门的联系与交流,提高兰州大学整体调研水平。
兰州大学学生会调研部
第二篇: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
035药学院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倪沛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药理学《药理学》,陈建国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原理》,吴乃虎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候新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六版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雷小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药剂学《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七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生药学《生药学》,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药用植物学》,王德群,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现代色谱《现代色谱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孙毓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现代色谱分析》,张祥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分析》,魏璐雪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中药制剂分析》,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制药》,王凤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生理学《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金惠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病理学《病理学》,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欢迎来到易考网
第三篇:首届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奖助学金颁奖词
首期“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奖助学金”颁奖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全体同仁和资金捐助人向今天获得首期《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奖助学金》的十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奖助学计划是在基金会主席周绪红校长、副主席甘晖副校长、理事张正国主任、余亚佳处长两次访美的启发带动下;在基金会顾问委员会海外名誉委员胡余锦明女士及基金会执委会成员及校友刘愚鲁、田元先生的积极促进下;在热心校友和慷慨捐助人杨朝晖、李祖鹄、李东翰朋友的热情帮助下;在外事处余亚佳处长、滕国凤老师、学生处王金山老师及相关部门的各位老师的辛勤努力下,在短短两个月内筹备完成的。在此我代表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向为促成本奖助学计划取得圆满成功的所有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兰大人素有中华民族盛含的勤劳、朴实、博大和真诚。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兰大人纷纷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海外兰大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取得骄人成绩,为母校赢得了诸多赞誉。与此同时,兰大校友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也成为海外华人社团中的楷模。积极进取、真诚友善的氛围将海外兰大人凝聚在一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兰大精神感动着热心的国际友人。二零零九年二月,“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在美正式成立了。这是每一位兰大人期盼已久的梦想。基金会的成立为身居海外特别是北美,关心支持兰州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界友人构筑了一个平台,为宣传兰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发扬兰大精神创建了一个窗口,为增进兰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座桥梁,为传递爱心、服务兰大开通了一个渠道。基金会的宗旨是:“募集社会捐助惠教泽学,搭建交流平台繁荣学术,汇聚思想火花,分享精神力量”。
首期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奖助学计划的设立是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基金会与兰州大学的联系,开拓基金会的助学方式,指导基金会未来工作具有深远意义。首期基金会奖助学活动标志着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今天很高兴见到由全校十个学院选拔的十名优秀学生作为首期《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奖助学》获奖者。你们当中有成绩名列前茅的佼佼者,有勇担社会工作的实践家,有富于爱心乐于奉献的公益人。在我眼中你们每一位都是成功者。与你们大多数同龄人相比,生活的艰辛也许困扰过你的目标,家庭的困境也许阻断过你的前行,可是你们不卑不弃,坚强地与生活抗争,凭借着那份执着、那份坚毅勤奋学习,努力奋进考取全国重点高等学府,并在学校表现出众。可想而之,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努力和多大的信心。你们是家庭的骄傲,是学校的光荣,是同龄人中的强者。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活的艰辛只是磨练你们意志的砺石,家庭的困境正是丰富你们阅历的风景。
今天在座的获奖者,你们不但是成功者,而且还是幸运儿。因为在你们成长过程中,有养育支持你的家人,有关心爱护你的老师。而从今天起,你们又多了一群远隔重洋、素不相识,却热心一片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他们与你们一样,也曾经有过生活的窘迫,成长的困惑,择业的迷茫和人生的辉煌。感谢现代科技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欢迎你们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那些学长们分享生活的滋味和人生的感悟。困境中你不孤单,风雨里有人同行。鼓励获奖学生与基金会及捐助人之间建立长期助学关系,增进了解、传递爱心是该奖助学金计划的独特之处。千元善款虽难解决诸多生活困难,但一片爱心却能温暖无限人间心底。
在与你们简短的交谈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你们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好青年,希望你们珍惜学校的大好时光,勤奋学习专业技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为家乡、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愿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能在你前进征途上助你一臂之力。
最后以一句古语结束我的致辞并借此与各位同学共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谢谢大家!
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执委会主席
谢启蒙
2010年5月20日
第四篇:兰州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苏州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我叫杜保萍,是来自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中的一名高三女生。感谢您能抽空阅读我的报名材料。
苏州大学是我一直梦寐以求希望考入深造的大学,她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位于人间
天堂的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我前往,让我想要积极地投身于对苏州的建设,给苏州带去青
春的生机与活力,我希望被贵校录取。从小学开始,我便担任班长的职务,多年的“班长经验”,让我有了较好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在集体活动和大型活动,我都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组织同学们有序参加。可能是与生俱
来的性格,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喜欢热闹,喜欢与大家沟通和交流。性格开朗的我,即使
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不消一会,也能与其打成一片。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独立自主,孝
敬父母,很少依赖他人,不矫揉造作,能够自己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不
优柔寡断。一旦认定,便能果敢做出判断。
我成绩也很优异,中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本地的重点高中,而后进入实验班,一
直努力到现在。我的成绩在班级内略占上风,而且我还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我爱好十
分广泛,尤其在音乐方面更是痴迷。小学时参加学校的乐队,先后学习二胡及大提琴,是乐
队的骨干成员,且所在乐队曾获过开发区综合乐队第一名的成绩。那时的我积极参加乐队的各种演出活动,多次得到过“优秀特长生”的荣誉,得到了许多同龄人没有得到过的历练。
高中时在校艺术团积极参加“25年校庆”及“中俄文化交流”活动,作出了贡献。2011年
11月,在浓厚兴趣的支持下,我考取了小军鼓的9级证书。
但音乐并不是我业余生活的全部,我热爱书画,曾荣获“建区二十周年书画展”一等奖的荣誉;我热爱表演,主演的话剧《雷雨》在大连开发区首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中获中学组
一等奖;我热爱演讲,在新起点杯艺术大赛中获得优秀奖;我热爱英语,在全国学生英语竞
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在与英国北林肯郡学生交流时表现优异;我热爱学习,获得过“学习小
状元”的称号,并成为大连市三好学生。
我热爱阅读,偏爱现代及时政文章,是班级的语文课代表。我爱三毛,爱她的灵性生动,爱她的热烈奔放,爱她那颗不曾停泊的心,爱她在撒哈拉平凡中透漏幸福的生活,爱她在荷
西去世后撕心裂肺的伤痛,爱她的敢爱敢恨;爱读朱铁志,爱他的辛辣,爱他的针砭时弊,爱他的杂文,爱他略带调侃的语气,爱他深入浅出的文笔风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一个
只喜爱动画片的小毛孩,成长成了拥有打开电视便调到新闻台习惯的热血青年,我渴望为国
家献出自己的力量。“杜保平”,老爸给我取这个名字,也是希望我能“保卫祖国平安昌盛”,因为是女生,所以将“平”改成了女性化点的“萍”。我十分关心国家的时政要事,关注中
国的外交事务及中国在国际世界中的地位与影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无疑再进
30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与进步,但在我看来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建设与环境友好的不协调,物质发展与文化素养提高的不统一等等。披露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不是“不爱国”
与“卖国”(在愤青眼中)的体现,反而是对国家的尊重与热爱。
假如我有幸步入兰州大学,我会明确目标,希望能进入新闻传播系或法学系深造,可以
利用媒体或法律督促国家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为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成熟奉献出自己绵薄的力量,也希望能为西部的建设做出贡献。
此致
敬礼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三年八班杜保萍
第五篇:兰州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苏州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我叫杜保萍,是来自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中的一名高三女生。感谢您能抽空阅读我的报名材料。
苏州大学是我一直梦寐以求希望考入深造的大学,她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位于人间天堂的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我前往,让我想要积极地投身于对苏州的建设,给苏州带去青春的生机与活力,我希望被贵校录取。
从小学开始,我便担任班长的职务,多年的“班长经验”,让我有了较好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在集体活动和大型活动,我都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组织同学们有序参加。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性格,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喜欢热闹,喜欢与大家沟通和交流。性格开朗的我,即使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不消一会,也能与其打成一片。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独立自主,孝敬父母,很少依赖他人,不矫揉造作,能够自己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不优柔寡断。一旦认定,便能果敢做出判断。
我成绩也很优异,中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本地的重点高中,而后进入实验班,一直努力到现在。我的成绩在班级内略占上风,而且我还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我爱好十分广泛,尤其在音乐方面更是痴迷。小学时参加学校的乐队,先后学习二胡及大提琴,是乐队的骨干成员,且所在乐队曾获过开发区综合乐队第一名的成绩。那时的我积极参加乐队的各种演出活动,多次得到过“优秀特长生”的荣誉,得到了许多同龄人没有得到过的历练。高中时在校艺术团积极参加“25年校庆”及“中俄文化交流”活动,作出了贡献。2011年11月,在浓厚兴趣的支持下,我考取了小军鼓的9级证书。
但音乐并不是我业余生活的全部,我热爱书画,曾荣获“建区二十周年书画展”一等奖的荣誉;我热爱表演,主演的话剧《雷雨》在大连开发区首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中获中学组一等奖;我热爱演讲,在新起点杯艺术大赛中获得优秀奖;我热爱英语,在全国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在与英国北林肯郡学生交流时表现优异;我热爱学习,获得过“学习小状元”的称号,并成为大连市三好学生。我热爱阅读,偏爱现代及时政文章,是班级的语文课代表。我爱三毛,爱她的灵性生动,爱她的热烈奔放,爱她那颗不曾停泊的心,爱她在撒哈拉平凡中透漏幸福的生活,爱她在荷西去世后撕心裂肺的伤痛,爱她的敢爱敢恨;爱读朱铁志,爱他的辛辣,爱他的针砭时弊,爱他的杂文,爱他略带调侃的语气,爱他深入浅出的文笔风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一个只喜爱动画片的小毛孩,成长成了拥有打开电视便调到新闻台习惯的热血青年,我渴望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杜保平”,老爸给我取这个名字,也是希望我能“保卫祖国平安昌盛”,因为是女生,所以将“平”改成了女性化点的“萍”。我十分关心国家的时政要事,关注中国的外交事务及中国在国际世界中的地位与影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无疑再进30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与进步,但在我看来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建设与环境友好的不协调,物质发展与文化素养提高的不统一等等。披露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不是“不爱国”与“卖国”(在愤青眼中)的体现,反而是对国家的尊重与热爱。
假如我有幸步入兰州大学,我会明确目标,希望能进入新闻传播系或法学系深造,可以利用媒体或法律督促国家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为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成熟奉献出自己绵薄的力量,也希望能为西部的建设做出贡献。此致 敬礼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三年八班
杜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