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始建于1948年,前身为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1954年兰州医学院独立建院,其更名为兰州医学院附设医院。1957年附设医院在现址兰州市东郊建成医院大楼,正式定名为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59年附属医院一分为二,我院即为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本院则更名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院医疗规模逐渐壮大,现已成为集医疗、急救、康复、保健、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医疗技术雄厚、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固定资产总值位49936万元,拥有300余台(件)大型高精尖检测、诊断、治疗设备,价值约2.44亿元,其中中子加速器、核磁共振仪、64层螺旋CT、血管数字减影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氩氦刀、ECT、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宫腔镜及宫腔电切镜、彩色多普勒仪、液基薄层细胞监测系统、多导心电生理系统,在本省及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医院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1100张。在职职工17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00人、40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1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厅级学科带头人30位。医院内有15个医技科室、45个临床科室,其中妇科肿瘤专业、小儿内科等13个科室被省卫生厅命名为全省重点专业科室。
肿瘤科一直以来是我院重点发展科室,同时是医院实力雄厚的专科中心之一。就、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肿瘤生物免疫疗法,以痛苦小、创伤小、疗效显著的绝对优势,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我院做出前瞻性的决定,在甘肃省率先引进现金的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由于生物技术对实验室的要求较高,而我院处于兰州市市中心地带,发展空间受限,故在东岗院区成立了甘肃省守家肿瘤生物临床诊疗中心。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坚持肿瘤的分期治疗、综合治疗原则,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最完善,最权威,最有效的专业技术和医疗质量保证。肿瘤生物治疗中心“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的全面实施,带动了甘肃生物治疗跨越式的发展。
此外,我院先后获得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卫生部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全身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省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先进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等荣誉,历届医院领导班子多人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全国优秀党委书记”等荣誉。
医院秉承“学习、凝聚、优质、务实、创新”的医疗精神,坚持公益性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二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保障医疗安全
关于开展“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 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根据卫生部《2008年-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2008 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 版)》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卫生 厅关于《“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重点”专项活动及检查方案,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推动“医院管理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我院“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请全院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2009年2月10日
关于开展“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 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2008 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中国医院协会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患者安全目标”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开展“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降低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等措施,以推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开展“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活动,促进我院深入查找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医疗安全意识,改进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促进医院内涵建设,优化服务,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活动要求
(一)总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科室要认真学习《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2、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紧紧围绕“服务、质量、安全、费用”四个重点内容开展工作,一抓基础质量提高,二抓医疗技术规范,2 三抓核心制度落实,四抓诊疗活动行为监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主要措施:
1、成立医院专家督导组,对全院临床医疗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每个临床专业开展至少一种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的设计实施,并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结果评估和评价(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病人的平均住院成本;病人/家属的满意度;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资源的使用;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再住院率;病人死亡率)。落实卫生部要求的6项单病种质量控制:(1)急性心肌梗死;(2)心力衰竭;(3)住院病人社区获得性肺炎;(4)缺血性脑梗死;(5)髋膝关节置换术;(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六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见附件1。
3、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每月总结上报各科室平均住院日等情况,在院周会上及时反馈,重点点评。
4、加强病历质量管理监控。每月进行病历抽查,点评病历,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开展优秀病历评比活动。
5、建立健全医师分级管理制度,不定期检查,规范医疗行为。
6、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基本技能,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分别于上半年、下半年对全院主治医师以下人员进行“三基”考试。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术前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 3 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
7、制订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建立快速有效的医患沟通和投诉处理机制,认真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严格履行告知义务,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严格落实和执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和医疗纠纷登记制度,及时报告、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加强医疗事故防范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8、根据《兰大一院合理用药实施意见》,临床用药监督指导小组不定期到各科室对病历进行检查,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实例及诊疗方案进行分析评议。定期召开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通报会,及时反馈。
9、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0、加强十个重点科室和部门的安全管理,全面推动提升医疗质量。重点强化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科室和麻醉科、药剂科、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护理管理、病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等安全管理。具体要求见《甘肃省卫生厅“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重点”专项活动及检查方案》
四、组织实施
(一)工作部署阶段(2009年2月12日-2月19日)
1、召开我院医院管理年工作动员会议,部署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领导小组及专家督导小组。
2、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
3、科室组织学习医院管理年活动手册及相关文件精神。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2月20日-7月20日)
1、认真自查,强化责任。本科室主任要对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要求和本方案要求,开展医疗安全自查活动,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自查自纠,实施整改。2、3月1日-15日准备迎接卫生厅组织的专项检查。3、3月21日-4月20日迎接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抽查活动。
(三)总结完善阶段(2009年8月)。
1、督导检查,促进整改,评价指导,通报结果,确保实施效果。重点检查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整改情况和2008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确保实施情况。
2、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抓好整改工作。公布整改情况,完善整改措施。组织检查评议将检查结果在全院予以通报。
3、召开“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总结报告会。
五、专家督导组名单:
组长:余勤
副组长:王建民、赵玉元
成员:雷仁义、李宇宁、周永宁、岳红梅、窦存瑞、席亚明、姚亚丽、汤旭磊、曹农、韩彪、高百顺、陈根元、扬永秀、刘永铭、陈青锋、白进良、武力、田蔓男、张小兵、刘宁、陈广迪、陈红、赵达
附件1:卫生部六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一、急性心肌梗死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2.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3.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
(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
(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
(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衰)。
(六)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HF)健康教育。
(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三、住院病人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判断是否符合入院标准。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
2.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四)抗菌药物时机。
1.入院8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2.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3.入院6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1.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2.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3.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72小时后无效者,重复病原学检查。
(七)抗菌药物疗程(平均天数)。
(八)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健康辅导。
(九)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四、缺血性脑梗死
(一)卒中接诊流程。
1.按照卒中接诊流程;
2.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估;
3.45分钟内完成头颅CT、血常规、急诊生化、凝血功能检查。
(二)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或尿激酶应用的评估。
(四)入院48小时内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
(五)评价血脂水平。
(六)评价吞咽困难。
(七)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八)出院时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九)为患者提供:卒中的健康教育。
(十)住院24小时内接受血管功能评价。
(十一)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五、髋膝关节置换术
(一)实施手术前功能评估(属二次、或翻修、或高难复杂全髋)。
(二)预防抗菌药应用时机。
(三)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手术输血量大于400ml。
(五)术后康复治疗。
(六)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七)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生理和代谢紊乱)。
(八)为患者提供:髋与膝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
(九)切口愈合:Ⅰ/甲。
(十)住院21天内出院。
(十一)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与内科再灌注治疗。
(二)CABG手术适应症与急症手术指征。
(三)使用乳房内动脉。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
(五)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再手术。
(六)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七)为患者提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健康教育。
(八)切口愈合:Ⅰ/甲。
(九)住院21天内出院。
(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第三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1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
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自2015-2017年,利用3年时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坚守“仁爱尚德、追求卓越”的院训要求,进一步端正服务理念,弘扬高尚医德,强化行风建设,展现医学人文关怀,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梳理医疗服务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薄弱环节的整改落实,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细化分解整改任务,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三)坚持以质量为核心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为抓手,加强合理诊疗、合理用药,落实核心制度,规范管理,促进服务 水平提升,确保医疗安全。
三、实施对象
全院各科室,全体员工必须切实执行本方案。
四、实施任务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窗口,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门诊部)
2.保持环境整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后勤保障处、门诊部)
3.设置醒目标识。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门诊部、宣传部、保卫处)
4.提供便民设施。积极与各大银行沟通,引进自助预约挂号机,进一步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计划财务处、门诊部、信息中心)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5.扩大预约比例。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至2017年底,实现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门诊部)
6.推进双向转诊。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转诊,为基层对口合作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号源用于转诊。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预约。实行“预约优先”,合理安排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及时就诊。(门诊部)
7.实现分时预约。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至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医务处、门诊部、信息中心)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8.合理调配资源。根据门急诊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及时检查。中医科继续优化诊疗服务流程,逐步引进中药免煎颗粒自动配药机,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医务处、门诊部)
9.推行日间手术。进一步加强日间病房工作,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诊断明确单
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一、二级择期手术,选择日间手术为主,提高床位周转率,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医务处)
10.实施急慢分治。针对新农合病人,医院将逐步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复查和随访。省、市、居民医保患者待政策支持情况下,也将开展此项工作。(医务处、医保处)
11.加强急诊力量。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落实首诊负责制,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增加针对传染病患者的分诊、接诊。落实应急救助制度,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通过落实总值班协调、签字制度,进入绿色通道救治。(急诊科、医务处)
12.及时救治重患。对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先救治、后缴费。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对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急诊科、医务处)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3.加强信息引导。通过医院官网、微博、微信、支付宝服务窗等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通过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积极创新费用支付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医务处、信息中心、计划财务处)
14.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升级改造医院信息系统,推行建立电子病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推动在临床诊断、研发、付款和定价、新商业模式四个方面的应用。创造条件推行药房自动化设备降低用药错误。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质量,降低患者负担。加强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建设,提高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应用,为分级诊疗,多点执业政策的执行提供新的诊疗手段。逐步推进区域医疗平台的建设,加强信息互通,实现双向转诊,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信息中心、医务处等部门)
15.提供信息查询。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信息中心、医务处)
(五)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
16.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落实转院转科制度,加强转院(科)患者的安全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医务处、信息中心、医保处等部门)
17.改善住院条件。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加强医院运转部的管理,更好的为行动不便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加强医院营养科工作,指导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提供临床营养服务。(护理部、医务处)
18.加强回访工作。利用电话、电子邮件、信函和必要的面谈等多种形式,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出院患者回访。完善回访信息处理程序,及时查找医疗服务缺陷,改进服务质量。逐步开展门诊窗口及办理出院手续时的即时满意度评价。(院办、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
(六)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19.明确护士配置。按照整体护理责任制的要求配备护士,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需达到0.4:1,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需达到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需达到1.5: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比需达到3:1。门(急)诊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护理部)
20.落实优质护理。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开设延续护理服务中心,不断完善糖尿病、造口(伤口)、静脉导管维护专科护理门诊。(护理部)
(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21.落实患者安全措施。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在每个病房门口放置手消液,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医务处、护理部)
22.推广临床路径。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继续对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的科室、个人予以奖励,至2017年底,通过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尽可能使50%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医务处)
23.加强合理用药。运用处方点评、手术伤口类别抗菌药物使用点评、药师参与会诊、质量月报公布抗菌药物用药多项排序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至2017年底前实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建立临床药师查房制度,加强临床用药干预,及时公布并上报药物不良反应信息,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医务处、药剂科)
24.检查结果互认。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工作。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诊患者提供医疗技术服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医务处)
25.诚信诊疗收费。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公示诊疗项目、药品及价格,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和收取金额详细、清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者其他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理收费。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支付范围,降低患者费用负担。(计划财务处等部门)
(八)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
26.体现良好风貌。要求医务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医务处、护理部、宣传部)
27.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对手术或重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医务处、护理部)
28.保护患者隐私。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对于异性患者检查,实行家属陪同就医。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
29.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委、医务处、护理部)
(九)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0.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积极配合卫计委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医务处)
31.规范院内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科工作,接受患者投诉并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查找医疗流程缺陷,并进行持续改进。(医务处)
(十)落实行政管理责任,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32.认真组织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医院医疗服务实际情况,组织全院科室采取措施切实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制定任务分解表,责任落实到人。鼓励全院职工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完善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可落实、可操作、可执行、见成效。要定期进行评审考核,公布考核结果,将患者评价作为检验成效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完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措施,将评价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党办、院办、医务处、护理部等)
33.助力深化改革。医院领导班子及行政后勤各部门要积极思考如何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与深化医院改革同步推进,通过落实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成效。要积极融合分级诊疗、住院医师规培等改革措施与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确保改善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互相促进。(党办、院办、医务处等)
34.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发掘、树立先进典型作为示范科室,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先行,逐步带动全院所有科室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和改善医疗服务各项措施,进而提升全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党办、院办、医务处等)
35.加强宣传指导。加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分管院长要加强对各科室落实行动计划的监督与指导,通过综合考评和病患评价检验工作成效。对于因拖延相关工作、落实工作不力而发生严重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科室或个人,要严肃处理。(医务处、宣传部等)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院成立“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动员部署力度,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工作。全院各科室要充分认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制定专项方案,整治突出问题。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余
勤
副组长:刘晓菊
周永宁
杨永秀
李
汛
郭顺林
张毓人
刘立善
成员:苏小强
仇志强
濮
瑜
严慧萍
褚
沛
车世平
张彩云
张树海
陈
勇
张安华
鱼灵会
沈正高
毛亦佳
王建林
文新忠
魏红斌
张
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处,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办公室主任:毛亦佳(兼)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遇职务变动,人员自然替补)
(二)落实责任,务求实效
通过院周会等多种方式宣传动员广大职工,强化全院职工依法执业、规范诊疗、医德医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树立规范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倒查制,形成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科室主任、医务人员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管理体系。加大问责力度,对工作不落实,存在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科室和个人要依规作出处理,并通报问责,务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自查自纠,加强整改
要进一步梳理诊疗、用药、规范服务等环节,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逐项制定可行的改善方案,确保改善效果。
第四篇: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
035药学院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倪沛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药理学《药理学》,陈建国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原理》,吴乃虎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候新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六版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雷小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药剂学《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七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生药学《生药学》,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药用植物学》,王德群,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现代色谱《现代色谱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孙毓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现代色谱分析》,张祥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分析》,魏璐雪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中药制剂分析》,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制药》,王凤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生理学《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金惠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病理学《病理学》,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欢迎来到易考网
第五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
附件2:
中标供应商、中标金额及评标委员会小组成员名单
第二包汽车维修实训设备
中标人:北京华育天智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82.5000万元
第三包汽车维修实训设备
中标人:北京中科高联科技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37.0000万元
第四包机械加工实训设备
中标人: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86.7500万元
第五包机械加工实训设备
中标人: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06.0000万元
第六包机械加工实训设备
中标人: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78.6430万元
第九包汽车驾驶及检测实训设备
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按废标处理。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2、3、4、5、6、9包):刘家农、罗炜、胡宗政、魏杰、潘学颖、王文珍、梁占强、孙国联、彭平
第七包:数控机床维修调试实训设备
中标人: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98.8000万元
第十包: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中标人: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47.2100万元
第十一包: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按废标处理。
第十二包: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中标人:浙江求是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89.4000万元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7、10、11、12包):王仁斌、刘瑞、王立群、宋燕飞、姜有胜、何宇鑫、张林忠
第八包:农艺技术实训设备
中标人:陕西欣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34.9600万元
第二十六包:园林花卉实训设备
中标人:陕西欣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212.8995万元
第二十七包:农业机械实训设备
中标人:兰州陇龙农机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296.0400万元
第二十八包:农业技术实训设备
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按废标处理。
第三十六包:智能温室实训设备
中标人: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292.226794万元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8、26、27、28、36包):白虎克、曾凡平、张玮、曹健民、王汝富、李城德、樊毅敏、董开忠、张卫国
第十三包:体育器材实训设备
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按废标处理。
第十四包:学前教育实训设备
中标人:兰州银迪乐器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77.4990万元
第二十二包:卫生护理实训设备
中标人:上海弘联医学仪器发展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90.4642万元
第二十三包:卫生护理实训设备
中标人: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 196.6400万元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13、14、22、23包):杨晓杰、巩转娣、刘民安、朱仁源、周兆海、李培武、寇桂香、陆斌、张光涛
第十五包:灯光音响实训设备
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按废标处理。
第三十一包:烹饪实训设备
中标人:山东科宇厨业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73.4668万元
第三十二包:旅游管理与酒店服务实训设备
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按废标处理。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15、31、32包):张圣海、展丽蕊、赵卫东、李勇、王栋、季凤玲、孙开军
第十六包:通用多媒体实训设备
中标人:甘肃瑞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69.9958万元
第十七包:通用多媒体实训设备
中标人:兰州王码同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中标金额:159.8600万元
第十八包:通用多媒体实训设备
中标人:兰州华清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24.6800万元
第十九包:通用多媒体实训设备
中标人:兰州永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293.0000万元
第二十包:通用多媒体实训设备
中标人:北京博华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66.1558万元
第三十三包:物流管理实训设备
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按废标处理。
第三十四包:物流管理实训设备
中标人:深圳市中诺思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97.8950万元
第三十五包:物流管理实训设备
中标人: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68.2445万元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16、17、18、19、20、33、34、35包):任锦帅、王美风、邢兆雄、李斌成、钱续、贺玲、郭凯明、郭天松、赵志明
第二十四包:工程测量实训设备
中标人:兰州祥龙宾得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98.9600万元
第二十五包:工程测量实训设备
中标人:兰州祥龙宾得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241.9800万元
第二十九包:建筑工程实训设备
中标人:甘肃宏远盛世商贸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137.0000万元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24、25、29包):刘兆寅、罗新国、穆晓萱、王伟、张勇、张鑫杰、徐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