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宪法活动讲话稿
学守则、懂规范,做一个行为文明的合格中学生(讲话稿)
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学守则、懂规范,做一个行为文明的合格中学生。
走在路上,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过、车辆行人靠右走。违反规定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进行各类比赛要遵守有关的竞赛规则,犯规要被罚、重则黄牌警告,严重者红牌罚出场,失去参赛资格。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法规。犯法要追究刑事责任,轻则拘留教育,重则判刑收监,严重者判死刑枪毙。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常识,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必须用相关的法规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稳定,人们安居乐业。
同样,我们中小学生也有相关的法规来管理我们、约束我们,这就是《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学期,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精神,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全国各地中小学2004年9月1日起执行。要求以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学习,务必使广大中小学生牢记于心,实践于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此,学校提出:
1、各班应以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守则、规范的宣传活动,学校以此作为班级管理评比的重要内容。
2、各班应安排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读懂“守则”、“规范”,理解内容,做到“牢记于心”,解决一个“知”字。
3、老师们具体地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以“守则”、“规范”约束日常的思想言行,真真正正做到“实践于行”,做好一个“行”字。
4、教育学生学会运用“守则”、“规范”来指导行动,评价行为。既能自评,又能互评。形成遵守“守则”、“规范”真光荣,违反“守则”、“规范”不光彩的氛围。
“守则”、“规范”不仅是学生“牢记于心,实践于行”的教育基本法规,更是老师们开展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依据。全体老师有责任有义务研究它,贯彻它、依靠它。当“守则”、“规范”在你班学生中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动之际,就是你班级管理得法,教育成功之时。
中学生时代,五彩缤纷的理想已经开始在心灵沃土上播种、发芽,美丽又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已经响起整齐而急促的脚步。真诚地希望同学们,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迈好坚实的人生每一步,成长为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有用人才。
谢谢大家!
第二篇:宪法讲话稿
宪法讲话稿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宪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矩。国家确定每年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日,目的是让大家在“12·4”前后集中开展学法、用法、守法、护法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每个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这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宪法》有关知识。
一、宪法的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制定过四部宪法,现行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3条,把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这一基本治国方略成为宪法原则。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必须把宪法和宪法实施置于头等重要地位。
二、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我国的宪法是国家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正如人们所说的,宪法是母法,其它法律是子法。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必须了解《宪法》的内容,遵守《宪法》的各项规定。
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宪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高法律依据,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基础,是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法律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2、宪法是保证国家权利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利。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利,使国家权利在宪法设定的规道上有序运行,避免国家权利缺位、越位和错位。
3、宪法是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4、宪法是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如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其它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三、宪法的主要内容
(一)序言
1、国家的根本任务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政治联盟。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也不属于一般的人民团体。主要职能: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地方的重要事务、政策和法律的贯彻、群众生活和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二)总纲
1、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国家的结构形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普通的地方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统一国家下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
4、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分配制度: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财产权: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现行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合称选举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一项权利。现行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现行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在实践中,我们应当注意划清宗教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宗教团体与反动会道门邪教,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界线,以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取缔借宗教信仰自由之名从事封建迷信之实的活动。
4)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现行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和享受其他自由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现行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现行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通信包括书信、电话、电报等传递媒介,从发信人发出信息到收集人收到信息的全过程。通信是公民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现行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宪法第41条还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公民取得赔偿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6)参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享受生活保障权。现行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表明劳动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现行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其目的是为保护劳动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现行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7)文化教育权利。现行宪法第46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受教育权是使公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和享受文化精神生活的必要条件,因此,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8)对社会特定人的权利的保护。包括: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婚姻、家庭、老人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利和利益。现行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现行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现行宪法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 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2、公民的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的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它义务。
(四)国家机构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开会一次。其主要职权:修宪;宪法监督;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它中央国家机关;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罢免其它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由等职权以及应有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的其它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和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由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秘书长组成。任期也是五年,每两月开会一次。主要职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宪法监督;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它法律;任免国家机关人员;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审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合法性;对“一府两院”和中央军委的工作进行监督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它职权。
2、国家主席:是一个相对的国家机关。任期五年。其主要职权: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的废除条约和重要协定。
3、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总理负责制。任期五年。主要职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提出方案;组织和领导全国性行政工作;领导和管理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保护有关合法权益;监督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的其它职权。国务院行政机构分为六类:办公厅、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局、议事协调机构。
4、中央军委:全国武装力量(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武警、民兵)的最高领导机关,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主席负责制。任期五年。主要职权由国防法规定。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一套班子。下设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
5、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任期也是五年。主要职权: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选举和罢免本级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或领导人员;决定重大地方性事务;监督其它地方国家的工作;此外,省级人大、省会或首府市人大、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市的人大,可有地方立法权。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构,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任期五年。主要职权: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主持选举和召集人大会议;决定本级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或领导人员的任免或职务撤消;决定重大地方性事务;监督其它地方国家机关的工作;此外,省级人大常委会、省会或首府市人大常委会、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市的人大常委会,可地方立法权。
7、地方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对同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服从国务院统一领导。由地方行政首长和副职及部门首长组成,地方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任期五年。主要职权:执行本级地方国家机关的决议和上级决定及命令;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科文卫体、环境保护及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行政工作。此外,省会或首府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市的人民政府,可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8、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但与基层政权有密切关系。对居民会议或村民会议负责报告工作。
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行使自治权。
10、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分别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上下级法院之间是监督关系;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是领导关系。
学了宪法,必须进一步了解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大事。既要通过人代会、村民大会等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又要服从政府各种依法进行的管理。不能把自己看成一个与国家无关的人,甚至与政府对立的人。总之,宪法是为着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制定的,如果每个人都能遵纪守法,那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第三篇:2021年学习宪法讲话稿
人的一生很长,有很多人陪伴,有父母,有子女,有爱人,有朋友,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有温度的“伙伴”,它会陪伴我们更长的时间,无形却有力,守护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这颗守护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2021年学习宪法讲话稿,给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2021年学习宪法讲话稿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我演讲的题目《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有人认为学法是一件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事。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当今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我们身边的学多问题都要依法解决。所以,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是一个知法,懂法,且要守法的公民。要有法制观念,要懂法律知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知法,守法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祖国和人民盼望我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们青少年学生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法律知识和守法观念,懂得合法与非法,违法与犯罪等道理,自觉依法办事。这样才能抵制各种不良影响,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为了我们更好的成长,国家制定了像《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来规范人们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和保护。有了这些法律还不够,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它们。让这些法律法规不沦落为空话套话,而是,实实在在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真正的作用。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身边的小故事吧。
15岁的小张家境优越,父母都是做服装生意的。当他因为诈骗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时,他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儿子有吃有喝,从不缺钱,可是他为什么要到同学家去诈骗呢?儿子在监狱给妈妈写了一封信,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每天晚上,你跟爸爸两个人都在家讨论赚钱的事,吹嘘自己把衣服卖出了高价,把冒牌服装当名牌卖出去了,我听你们讲了这么多,觉得这事特别有吸引力,特别刺激。我想如果他的家人都是知法守法的公民,小张也知道一些法律知识的话,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
离我们生活最近的法律我想就是交通法了。交通事故时时刻刻都会发生,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酒后驾车,不能超速行驶,不能随意横穿马路,没有满12周岁的小学生是不能骑自行车上马路的。就是这些简单的交通规则保护了我们的安全,但是总有些人不懂,不顾,肆意破坏它们,最后给自己带来的确实非常惨痛的后果。
爸爸妈妈和我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他的爷爷来接她放学回家,在马路边等红灯的时候,他看到他的妈妈就在马路对面。于是挣脱了爷爷的手像马路对面冲去。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大货车撞压致死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法律法规,这样由鲜血酿就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
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自己,去学法、了解法,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1年学习宪法讲话稿2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四小的zz,我演讲的题目是:“精彩人生路,法制伴我行”
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人间,便成为一名幸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儿时,我们能享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上学了,我们又能享受《义务教育法》的保护;长大了,成人了,我们有《婚姻法》的保护,有《宪法》等各种法律的保护。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当我们惶惑时,我们可以用法律的条文来规范和约束自己。
曾记得六岁时为了上学同妈妈的一场“官司”。那时,我家还比较穷,家里要支持姐姐上学已经很吃力了,妈妈想让我晚两年读书。开学时,看到同龄的儿时伙伴都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我很伤心,哭着去找舅舅。舅舅来了,他搬出《义务教育法》说服了妈妈,我好高兴啊,我第一次知道了法律的威力。自此学习法律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义务教育法》让我顺利入学,掌握法律知识,我还给爸爸帮了大忙呢。前年,我爸爸在一个工地打工,工程结束,黑心的老板还一直拖着工资不发。家里等着钱用,爸爸很着急,很郁闷。爸爸一冲动就想联合工友去武力讨要。听到消息,我忙劝住爸爸。我对爸爸说“讨要工资可以用《劳动法》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找来《劳动法》和爸爸一起学习,我们找到了讨要工资的合理办法。最后在劳动监察大队的帮助下,爸爸他们讨回了工资。叔叔们都夸我懂法律,办法好。听到夸奖,我好高兴,好高兴啊,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这真是:
依靠法律来护航,一言一行记心上;
谦和恭让莫逞强,结交朋友要思量;
学校家庭是港湾,四海为家法律帮;
正确上网不上瘾,努力学习是正章;
遇到危险快报警,长治久安有保障;
多听师长良言劝,十字路口不彷徨;
学法用法记心上,百年树人做栋梁;
千里之堤防蚁溃,万家平安万年长,万年长。
2021年学习宪法讲话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宪法讲宪法》。
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如何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呢?那就是——“法”。它使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而这也是我们每个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我们是生长在法制社会的儿童,我不知道没有法制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放眼看去,我们的社会有正常的秩序,我们能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有若干法律法规的保护。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说要学文化,要遵纪守法,那时不知什么是纪什么是法,后来上学了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法律法规的知识,知道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法律,就会乱做一团,矛盾和战争就会源源不断。法律是约束我们行为的一种规矩,因为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才能得以和平,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法律,了解法律,尊重法律。
但是,我们有很多的人,却不愿遵守法律,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使自己和亲人难过。
法制也是我们自由的保障,所以我们要尊重法制,心藏法制。
总之,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与法律做朋友,让它时刻伴随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知法、懂法、用法,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才能健康成长,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2021年学习宪法讲话稿4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日,今年12月4日更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四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今年124期间,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系列活动。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国家的《决定》还指出,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设立国家宪法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为什么要全民学法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法律就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矩。是的,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要遵守基本的规矩,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着我们行为,如升国旗时,《国旗法》对我们的行为要求就有约束;在上课、学习方面,《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对我们有所要求;在回家过马路时,《道路交通法》就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在扔废品和纸屑时,《环境保护法》、《爱国卫生条例》、《小学生守则》等也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在对待残疾人的关爱行为方面,《残疾人保护条例》也作了具体规定;在学生上网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作了明确规定。一句话,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涉及到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必须了解《宪法》的内容,遵守《宪法》的各项规定。
总之,各项法律都是为着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制定的,如果每个人都能遵纪守法,那我们的社会就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就更加美好。同时,我们要知道:法是规范我们言行的基本准绳,它给我们指明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做,我们只有严格守法,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朋友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那么,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祖国对我们的期望,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回应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吧。
2021年学习宪法讲话稿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有位法律人士(劳伦·却伯)曾说过,“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普通法律法规是骨架,宪法就相当于国家和整个法律体系的灵魂。
学习宪法,就是了解一个国家,了解国家法律的灵魂和根本。法律年年变化、年年出台无穷尽也,但宪法只有一部,是我们国家最本源、最根本、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纲领。学习和了解宪法,就等于了解所有国家法律的方向和基本内容。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了解宪法,学习法律,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国家,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也许有些人对此会不以为然,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个有规则、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你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吗?当然不能!
人,是社会人,离不开社会和人类群体。而做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完全随心所欲。自由不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如果没有宪法,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
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宪法和法律,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约束和保护。有了宪法、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道德才有底线。一旦没了宪法、法律,邪恶的坏人和伪君子们,将伸出爪牙,残害任何比他们弱小和善良的人们。那么,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道德败坏的世界!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怕、多么痛苦的事情啊!既然宪法、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就应该要学习宪法和法律,遵守法律,遵守规则!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自己,请记住“学法、用法,从我做起”!宪法和法律,将成为我们最坚实的护盾和最锋利的武器!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年学习宪法讲话稿
第四篇:学习宪法的讲话稿
弘扬宪法精神 凝聚法治力量 共建和谐家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法治中国定入改革《决定》,特别指出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大法,强调宪法的至上性和最高权威性,意味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因此,进一步学习掌握宪法及法律知识,认真贯彻好《决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个人学习宪法的情况谈几点意见。
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强化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贯彻实施宪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法律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党的
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也必然是法治经济。一方面,法律制度使得经济活动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法律制度要求经济活动有法必依。这两个方面正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因素和前提性条件,而这一基础性因素和前提性条件的构建必须倚重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深化改革成为中国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就云南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正处于负重奋进的关键时期,“一小五低”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云南如何改革,特别是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内改革路径选择等重大课题,需要全县上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所以,要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在改革过程中,坚持法律在调制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和至上地位。要求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宪法法律为基本准绳。要求社会成员尊重、信赖和崇尚宪法法律。要求遵从宪法法律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实现由“应然”法治到“实然”法治的跨越。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工作的能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因此,运用法治思维,学习法治方式更加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自觉需求。
(三)是社会和谐的需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顺应社会管理的需要,是社会和谐的保证。云南处在深化改革、加
快发展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大量凸显,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与此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尚未完全树立,少数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群众正常的利益诉求,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部分诱因。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根本,要真正做到人民利益至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利益诉求、纠纷解决纳入法治轨道,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法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二、突出重点,提升应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已成为改革、发展与稳定难题的破解之道。
(一)进一步树立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善于运用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纳入法治化轨道,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舆论,形成共识,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植根于领导干部心中,并在长期积淀中
然要求。坚定法治自信务必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科学立法依然任重道远,信访制度、户籍制度等还需要科学立法予以改造和完善。坚定法治自信务必不断加快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与公正司法的进程。尽管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得进展,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仍然障碍重重,当前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更好地实施法律,保障宪法法律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定法治自信务必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以及由此形成的信赖法律、信仰法治的态度。尽管人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对法律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但法治社会所必需的法律意识和全民守法观念亟待升华。
三、躬身表率,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可以说,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作为执掌国家权力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主体,各级领导干部是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较高的法治思维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恪守
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在深化改革中推动发展,在加快发展中维护稳定。
一是带头提高认识,增强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进一步增强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把加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地加以推进,务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是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法律知识是法治思维的必备要素。因为法治思维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效果。因此,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的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熟悉法律的具体规范,了解和把握法律原则,在此基础上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样才不至于导致法治思维“空转”和法治方式“空谈”。
三是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处理事务。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及其结果,一个对法治内涵和要素不甚了解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思维,不可能有效规范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更不可能推进社会法治状
第五篇:宪法学习活动总结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4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2014年12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日。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好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在师生中开展了“12 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院领导高度重视
数计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宪法日宣传工作。在接到活动通知后,院长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宣传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学生会、各班级班委给予协助配合,确保了宣传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创建宣传氛围
为提高师生对宪法日的重视程度,我院利用电子屏、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宪法日的宣传活动,创建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开展多样的主题活动
学院以各班级为单位,分头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宪法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宪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依法治校、依法从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月1日,团委少先队组织了以“弘扬宪法精神,做知 法守法公民”为主题的主题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了知法、守法的宣传。12月4日,我校各班级召开了以“弘扬宪法精神,做知法守法公民”为主题的班队会。组织学生对《宪法》进行学习和讨论,加深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了和未成年人息息关的法律知识,要求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守法要从守纪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理好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2月1日至12月5日,学校在各班级开展了“宪法日”法制知识宣传板报展示活动。学生们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办出了一份份内容丰富、切合实际、图文并茂的板报。
通过系列宣传活动,全体师生增强了法律意识,认识到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成为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信息资源部
12月9日